初中物理欧姆定律及其运用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通用7篇)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通用7篇)学校物理“欧姆定律”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预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学校物理“欧姆定律”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学校物理“欧姆定律”教案篇1教学目的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2、会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简洁的电路问题。
3、通过介绍欧姆定律的发觉问题,了解科学家为追求真理所做的不懈的努力,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欧姆定律及利用欧姆定律对电路问题进行计算。
教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出示小黑板)请你分析表1、表2中的数据,看看可以分别得出什么结论。
2、将上一问中所得出的两个结论概括在一起,如何用简炼而又精确的语言表达?同学可以各抒己见,相互间订正概括中消失的错误,补充概括中的漏洞,得到较完整的结论。
老师复述结论,指出这一结论就是闻名的欧姆定律。
(二)讲授新课(板书)二、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假如用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用伏;用R表示导体的电阻,单位用欧;用I表示导体中的电流,单位用安。
那么,欧姆定律的公式写为:对欧姆定律作几点说明:(1)此定律精辟地说出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电流、电压和电阻,它们是三个不同的电学量,但它们间却有着内在的联系。
定律中两个“跟”字,反映了电流的大小由电压和电阻共同打算,“正比”“反比”则精确的说出了电流随电压、电阻变化所遵循的规律(老师在“跟”“正比”“反比”的字样下方用彩笔画上“ ”)。
(2)定律中所说的电流、电压、电阻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老师用彩笔在“导体中的”“这段导体两端的”、“这段导体的”字样下方画上“”)。
需要在字母旁加脚标时,I、U、R的脚标应全都,如由同学读题,并分析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及如何求解未知量,同学口述解题过程,老师板书。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欧姆定律》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物理Biblioteka 教学课例名《欧姆定律》
称
本节课的课型属于习题课,以计算为主,习题训练
的是以延续和具体化。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欧姆定律。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 欧姆定律。
2.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 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科学家发明和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探求真 理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 和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热情。
在本节课中,教材是通过演示实验,来研究电流与 电压电阻关系,从而得出欧姆定律。虽然,这样安排教 师的主导作用能发挥得比较好,但演示实验可见度不 大,学生动手参与率不高,学生主体作用也没有得到最 学生学习能 大限度的发挥。另一方面,学生已初步学会了电压表、 力分析 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具备做此实验的基本技能。 因此,本节课我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 在实验中进一步体验“控制变量法”,同时也使学生通 过实验,对欧姆定律有了感性认识。然后由各小组根据
统教学的影响,过分的强调其封闭性,在教学设计上, 没有开发和利用新的教学资源,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 械,沉闷和缺乏生气,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 充分发挥,无法让教学“活”起来和改变学生在教学中 的地位,不能使学生从被动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 共同的建构者。远未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没有彻底的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从中更好的 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总之,只有学生来自内在的、发自 内心的、贴近生活的、是学生自己的精神需要,才是一 种可持续性的学习行为。因此,适应于教育的本质的教 学活动,适应于现化教学理念的教学设计,才能促进学 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勇于探索,并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欧姆定律在初中电学中的应用

欧姆定律在初中电学中的应用“欧姆定律”是初中物理电学课程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电学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初中物理电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更是初中电学计算的基础。
掌握和灵活应用“欧姆定律”对初中学生学好物理“电学”部分知识十分重要,对解答电学问题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欧姆定律”在初中物理中的适用(一)“欧姆定律”主要用于解决单一电路或单个电学元件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
在电学计算中,可以利用欧姆定律公式I=U/R及变形公式U=IR或R=U/I进行电压、电流或电阻值得计算。
例如:试验中测得一个未知电阻两端电压为4.8V,流过的电流是0.3A,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分析题目,弄清楚已知的物理量和须求解的物理量,明确选择适用的物理公式。
解答过程可以为:已知:U=4.8V I=0.3A求解:R=?解:由欧姆定律变形公式R=U/I得R=4.8V÷0.3A=16Ω。
(二)“欧姆定律”可用于计算串、并联电路中的总电压、总电流或总电阻。
此类问题一般已知串、并联电路的总电压、总电流和总电阻三个物理量中的两个,求解另一个物理量的问题。
例如:如图所示,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0Ω,当开关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c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移动滑片P到b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2A,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是A.R=5ΩB.R=10ΩC.R=20ΩD.R=15Ω分析题目,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R属串联关系,则有电路总电压为两电阻两端电压之和、总电阻为两电阻之和、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解决问题中要充分利用电源电压不变的条件,设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于中点c处时电路电流值为I,滑片P位于中点b处时电路电流值为I,。
那么(R0+1/2R)I=(R+R)I,。
代入数值得(10Ω+1/2R)×0.3A=(10Ω+R)×0.2A。
解得R=20Ω。
初中物理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知识归纳

初中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知识归纳
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R)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1安=1伏/欧。
3.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
(R=U/I)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
(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
(U=IR)
5.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④分压作用
⑤比例关系:电流:I1∶I2=1∶1
6.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1/R总= 1/R1+1/R2
④分流作用:I1:I2=1/R1:1/R2
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1∶1。
初中物理人教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欧姆定律

R=
U I
=
220 V 0.18 A
=
1
222
Ω
例4 加在某一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为5 V时,通
过它的电流是0.5 A,则该电阻器的电阻应是多大?
如果两端的电压增加到20 V,此时这个电阻器的电
阻值是多大?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大?
解:
R
I1=0.5 A
由I =
U R
U1=5 V
R=
U1 I1
=
5V 0.5 A
电流
I=
U R
电压
电阻
欧姆(1787-1854) 德国物理学家
一、欧姆定律
3.公式中使用国际单位(单位要统一) 电压U 的单位:V 电阻R 的单位:Ω 电流 I 的单位: A 4.注意:(同一性、同时性) 欧姆定律反映同一段电路中、同一时刻
I、U、R之间的关系。
练一练
1.关于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下列说法
⑴ 酒精气体传感器是一种 电阻。实质是一种
。
⑵你还知道有哪些传感器?
2、练习册:P65-66。
课后活动:阅读教材P79 “科学世界”
气敏
1、 酒精气变体传阻感器器是一种 电阻。实质是一种
。
2、你还知道有哪些传感器?
光敏电阻、湿敏电阻、压敏电阻、磁敏电 阻…
3、比较下面两幅电路图,你发现了什么?
作业:练习册:P65-66
(书写格式要完 整,规范)。
根据
I=
U R
,导出公式
U= I R。
例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 R',使灯
泡正常发光,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值是0.6 A。已知该 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0 Ω,求灯泡两端的电压。
初中物理理解欧姆定律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初中物理理解欧姆定律适用于纯电阻电路欧姆定律是物理学中一个基本定律,它描述了电阻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说,欧姆定律表明,在一个纯电阻电路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阻越大,通过电路的电流越小。
下面我将详细解释为什么欧姆定律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纯电阻电路。
纯电阻电路是指电路中只包含电阻元件,而没有电容或电感等其他元件。
在纯电阻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可以由欧姆定律来描述。
欧姆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电流 = 电压 / 电阻这个公式表明,当电阻保持不变时,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也就是说,电阻越大,通过电路的电流越小;电压越大,通过电路的电流越大。
为什么欧姆定律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呢?这是因为在纯电阻电路中,电阻是唯一的元件,电流只能通过电阻来流动。
根据基本电路理论,电流是由电势差(即电压)推动的,而电阻则是阻碍电流流动的因素。
因此,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在纯电阻电路中,电压施加在电阻上,电阻会产生电阻力,阻碍电流的流动。
电阻的大小决定了电阻力的大小,而电压的大小则决定了推动电流的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电流与电压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通过实验证明了欧姆定律在纯电阻电路中的适用性。
实验中,我们可以改变电阻的大小,测量电压和电流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当电阻增加时,通过电路的电流减小;当电压增加时,通过电路的电流增加。
这与欧姆定律的预测是一致的。
欧姆定律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因为在纯电阻电路中,电流和电压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这是因为电阻是唯一的元件,电流只能通过电阻来流动,电压推动电流的力与电阻阻碍电流的力之间存在平衡关系。
通过实验证明了欧姆定律在纯电阻电路中的适用性,这一定律为我们理解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初中物理的归纳与解析电阻与电流的关系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初中物理的归纳与解析电阻与电流的关系及欧姆定律的应用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电流和电阻相关的知识。
电流和电阻是电学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欧姆定律来描述和解析。
本文将对电阻与电流的关系进行归纳,并介绍欧姆定律的应用。
一、电阻与电流的关系电阻是指物质对电流运动的阻碍程度,用符号“R”表示,单位为欧姆(Ω)。
电流是指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总量,用符号“I”表示,单位为安培(A)。
电阻与电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1. 电阻与电流强度的关系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强度与电阻成正比,即I ∝ 1/R。
当电阻增大时,电流强度减小;而当电阻减小时,电流强度增大。
这是因为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力越大,从而限制了电荷移动的自由程度。
2. 电阻与电压的关系电压是指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电势差,用符号“U”表示,单位为伏特(V)。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与电压成正比,即U ∝ R。
当电阻增加时,所需的电压也相应增加,而当电阻减小时,所需的电压也相应减小。
二、欧姆定律的应用欧姆定律是用来描述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强度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U = IR。
这意味着,当已知电流强度和电阻时,可以通过乘以电阻的值来计算电压。
反之,已知电压和电阻时,可以通过除以电阻的值来计算电流强度。
欧姆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电路中,我们可以根据欧姆定律来计算电流通过不同电阻时所需的电压。
这对于设计和排列电路中的元件非常重要。
欧姆定律也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索电学原理和现象。
另外,在实际生活中,欧姆定律的应用也十分常见。
比如,当我们使用电子设备充电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电阻来控制充电电流的大小,以避免过电流对设备产生破坏。
此外,欧姆定律也可以用于安全电路的设计,确保电流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电击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总结起来,初中物理学习中,电阻与电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进行解析和描述。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内容: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u/R,u为导线两端的电压,单位为V;R是导体的电阻,单位为ω;I是通过导体的电流,单位为a。
单位使用:当使用欧姆定律时,各种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I的单位是a,u的单位是V,R的单位是ω解析“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学的基本定律和核心内容。
这是贯穿整个电力系统的主线。
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1.要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1)欧姆定律成正比和成反比的结论是有条件的。
如果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则条件是电阻相同,即电阻恒定;如果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则条件是导体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2)注意顺序,不能反过来说,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
这里存在一个逻辑关系,电压是原因,电流是结果。
是因为导体两端加了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不是因为导体中通了电流才有了电压,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同样,也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我们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特性。
即使导体中没有电流,其电阻也不会改变,其电阻也不会因导体中电流的增加或减少而改变。
2.要知道欧姆定律的公式和单位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可变形为u=IR和R=,但这三个式子是有区别的。
(1),是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它反映了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跟导体两端所加的电压这个外部原因和导体本身的电阻这个内部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
(2) U=IR,当电流恒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不能说当导体的电阻恒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成正比,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压由电源决定,与I和R无关。
该公式在计算比率时适用,没有物理意义。
(3),这个公式也是一个数量变化,没有物理意义。
不要误解,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一、公式中的u和R应采用国际单位制,即电流单位为安培,符号为a;电压单位为伏特,符号为V;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符号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1.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定值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关系的是( )2.下列关于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大的电路中电流一定大B.电阻大的电路中电流一定小C.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无关D.导体中的电阻与电流、电压无关3.某同学想探究通过铅笔芯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选用的器材有:阻值约为 4 Ω的铅笔芯一根,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池组,0~0.6 A 的电流表,0~3 V的电压表,滑动变阻器(10 Ω,2 A),开关,导线等.实验序号U/V I/A①0.4 0.1②0.8 0.2③ 1.2④ 1.6 0.4⑤ 2.0 0.5(1)该同学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________(填“a”或“b”)端.(2)闭合开关后,两电表的指针都发生了偏转,但无论怎样移动滑片,两电表的示数均保持不变且都在量程范围内.则产生故障的原因是________.A.滑动变阻器最上端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B.滑动阻器最下端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3)排除故障后,该同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将获得的几组数据记录在表中,当采集第三组数据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2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由表中数据可知,通过铅笔芯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________比.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后,滑片向右移动时(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大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大5.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的电阻是_________Ω。
若将A、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干路中的电流是_________A。
若将A和B串联联接在电路中,当流过A的电流为0.2A时,A、B两端电压之比为____。
6.某物理科技小组设计了汽车有害尾气排放检测电路如甲图所示,R为气敏电阻,其阻值随有害尾气浓度β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R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不变。
当有害尾气浓度增大时,气敏电阻的阻值将,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一: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探究目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方法___________法实验设计控制______不变,改变_________控制________不变,改变________ 电路图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护电路改变电阻两端电压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实验图像实验结论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___比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____比评估交流利用不同规格的器材多次进行实验,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和特殊性,从而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考点2:电阻和电阻的测量1.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连接方式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图示理解相当于增加了电阻的________ 相当于增加了电阻的___________ 总电阻比分电阻______ 总电阻比分电阻_________ 公式R=R1+R21/R=1/R1+1/R2关系式串联分压:U1∶U2=R1∶R2并联分流:I1∶I2=R2∶R12.电阻的测量(1)定值电阻的测量①伏安法测电阻——直接测电阻测量工具电压表和电流表原理 R=U/I电路图电路 连接 接线过程中,开关处于_________状态 滑动变阻器连入______________先连接电路中串联部分,再将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阻两端【提示】(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①保护电路;②改变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从而实现多次测量. (2)测量定值电阻时,应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由于灯丝的电阻受温度影响明显,故不能将多次测量结果求平均值作为灯丝的电阻.②其它方法测量电阻 测量工具 定值电阻和一个电流表原理 R=U/I电路图电路 连接接线过程中,开关处于_________状态 滑动变阻器连入______________(1)先把双掷开关打向R 1电阻,根据已知的电阻阻值和电流表的示数 求出电源电压U 。
(2)在把双掷开关打向R 2电阻,用求得的电压和电流表的示数I 2求出 待测电阻R 2。
表达式:(2)小灯泡电阻的测量 测量工具电流表、电压表原理R=U/I 电路图电路连接接线过程中,开关处于_________状态滑动变阻器连入______________,用电流表测出流灯泡的电流,电压表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
实验记录实验序号U/v I/A R/Ω123【提示】(1)灯泡受到温度的影响比较大(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只能求规定电压下的对应电阻,不可以求平均阻值。
考点3:欧姆定律及其运用考察: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跟导体的电阻成______公式公式:RUIU——电压——伏特(V);R——电阻——欧姆(Ω);I——电流——安培(A)适用纯电阻电路,对于电动机(转动的线圈)和超导体来说,欧姆定律不成立。
理解同体性:公式中的I、U、R应是同一段电路或同一导体的。
为了便于区别,应该加上同一种角标。
同时性:公式中的I、U、R应是同一时刻、同一导体所对应的数值因果关系:电流随电压和电阻的变化而变化,即电压、电阻是因,电流是果变形关系:U=IR、R=U/I只表示数量关系,只适用于数学计算,不反映物理规律考点4:欧姆定律的计算考察: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应律的运用电流定律公式总结:串联电路I=I 1=I2U=U 1+U2R 串=R 1+R 2R 串=nR(n 个阻值为R 的电阻串联)2121R R U U = 并联电路I=I 1+I2U=U 1=U221111R R R +=并 R 并=nR (n 个阻值为R 的电阻并联)1221R R I I = R并=2121R R R R + 【注意】(1)在做电学计算题之前,要做好电路分析,分析有关各元件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在电路分析、计算时,串联要抓住电流相等这一特点;并联要抓住电压相等这一特点。
(2)若有n 个相同的电阻R 0串联,则总电阻为0nR R =; 若有n 个相同的电阻R 0并联,则总电阻为nR R 0=。
(3)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大,串联得越多总电阻越大;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并联总电阻比每一个并联分电阻都小,并联得越多总电阻越小。
电路(串联、并联)中某个电阻阻值增大,则总电阻随着增大;某个电阻阻值减小,则总电阻随着减小。
1.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I-R 图像,下列结论与图像相符的是:A .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B .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C .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D .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2.下图是甲、乙两个电阻的电流I 与电压U 的关系图像,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甲的电流大于通过乙的电流B .通过甲的电流小于乙的电流C .甲、乙并联的总电阻随它们两端电压的升高而减小D .甲、乙并联的总电阻随它们两端电压的升高而增高 3.小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
根据图像,当导体乙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__________A,若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在3V 的电源上,干路中电流为________A。
4.彬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 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 Ω 2 A”字样,阻值分别为5 Ω、10 Ω、20 Ω、50 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补充完整.(2)小彬将5 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A.(3)将5 Ω定值电阻换成10 Ω定值电阻,闭合开关,为了保持________表的示数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__(填“A”或“B”)移动,记录此时各表的示数.(4)将10 Ω定值电阻换成20 Ω定值电阻,重复步骤(3).(5)实验记录的多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________比.实验次数定值电阻(Ω) 电流表示数(A)1 52 10 0.183 20 0.09(6)实验结束后,小彬问老师在此实验中能否换用50 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老师指导小彬分析了不能更换的原因.你认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若要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该控制________不变.此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在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利用电压表和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测量未知电阻Rx阻值,图8中可实现测量R阻值的不正确电路图是()6.在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的实验中,选用电压恒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3.8V”的小灯泡.如图甲中是未连接完整的实验电路.(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动时小灯泡变暗,连线不能交叉)(2)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灯泡正常发光的电阻是Ω.(3)若实验时,上述电路中仅电压表上标有“15V”的接线柱已损坏,且暂无条件修复.在不更换器材的情况下为了能继续完成实验,你的方法是.7.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某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路元件完好,接线柱接线牢固)。
(1)在未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的情况下,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__。
(选填“发生变化”或“保持不变”) (2)检查电路,发现有一处连接错误,请指出连接错误的导线是_______(选填a、b、c、d)。
(3)纠正错误后,闭合开关,测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第三次时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 A.待测电阻值为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