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政治学

合集下载

互联网的产生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互联网的产生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互联网的产生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互联网在美国军方的实验室内诞生。

计算机与网络是继造纸和印刷术发明以来,人类又一个信息存储与传播的伟大创造,被称为第五次信息革命。

由此可见其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性。

尽管互联网发展至此仍未定型,我们仍旧可以从社会、文化等角度对互联网的意义、价值和本质提出阶段性的理解。

互联网从诞生到现在,短短五十年时间,已经让这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面我就从毛邓三总是提到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浅谈一下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是政治层面。

网络空间对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权力、政府管理、国际关系等领域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一种新型的政治现象:网络民主(Cyberdemocracy),又称"赛博民主",也同时呈现在世界政治舞台。

网络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也对网络政治学的建立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网络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规律的网络政治学(Cyberpolitics)就应运而生,并为传统的政治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

目前在中国,尽管限制重重,但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不能阻挡的,中国的网络政治也在带着镣铐跳舞,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网络政治以它的直接性、便捷性和廉价性推动者政治的发展,我认为"政改"的提出就与网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执政方懂得利用网络政治,例如温家宝总理连续几年参加"与网民对话"活动;普通民众也懂得了网络力量的伟大,也在政治活动中聚沙成塔,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例如针对一些政治事件网络舆论的形成等等。

其次是经济层面。

传统的经济产业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伴随着传统经济的日益成熟,发展潜力相对不足。

而互联网产业的兴起,为全球的经济保持持续增长贡献巨大。

总的来说互联网对世界经济的发展的影响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互联网催生了新经济。

互联网创造了信息的经济运行模式。

“政治学原理”网络课程的核心理念与教学设计探析

“政治学原理”网络课程的核心理念与教学设计探析

首先 , 理论性强 。主要表现在概念 、 原理和理论 比较抽 象、 晦涩 、 难懂 。其次 , 学习成就感不强 。理论性 网络课 程不 直接提供给学生某 种专 业技能 ,而是在潜移默化 中提 高学 生政治理论素养 、 政治现实分析能力 和政治 观点表达能力 , 学生看不到直接学 习效果 , 以产生成就感 。 难
作为理论性 网络课程 ,政治学原理 ” “ 不易理解和掌握 、 学 习难度大。因此 , 如何进行有效设计和开发理论性 网络课
的政治生活实践当中。具体表现在 :
注重理论与实际 的结合 。政治科学作为理论性较强 的 基 础学科 , 内容是对政治现象 的经验研究 和理论 总结 , 其 学 生是政 治现象的观察 者 ,不是 以往或当前政治制度运转或 政治活动的制定 者或参 与者 ,运用学到 的理论难 以直接进 行政治 实际领域 的实践和解决实 际问题。因此 , 要注重通过
te c r o c p f h t r eu i e ”o u s t ef ese s h oec n e t e”h e n t s f o rei ot v t p ot i c n h i
o l ei sr cin l e in n i tu t a s . n n o d g
Frm he d sg a d e p otto n t e e pe in e o e ” i o t e in n x l i in i h x re c ft a h Prn—
性课程特点相结合 , 形成课程核心 理念 , 并体现在 教学设 计 的各个环节之中。
c ls fPhi l c ne,hs ae mp ai so pli i e o o ta Si c” ti p pre hs e napy g p e e z n

研究论文:我国当前网络政治安全问题的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我国当前网络政治安全问题的研究综述

102681 政治其它论文我国当前网络政治安全问题的研究综述政治安全是政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其内涵随着政治文明的发展不断发展并赋予新的内涵。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政治安全是其安全的基本前提,在全球化浪潮中,伴随着日益复杂的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我国网络政治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威胁。

关于政治安全的含义,学界普遍的观点认为政治安全要包括主权、领土、意识形态、政权、政治制度几大要素,而且国家拥有独立权和自主权。

[1]从学界对政治安全的认识来看,政治安全主要包括国家主权、政权、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以及政局这五个方面的稳定与安全。

国家安全是重点,是五方面内容的核心。

伴随着网络的逐渐兴起与发展,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虚拟的特点,开放和全球一体化,快速和相互集成等等。

从政治功能角度出发,网络的作用突出表现在动员民众进行政治参与、监督政府行为、表达政治诉求等方面。

网络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冲击,主要是威胁国家主权安全、影响国家意识形态、冲击国家稳定机制、动摇政治稳定基础以及危害国家信息安全等。

随着网络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发展和网络舆论的作用,网络外交日益突出,网络的影响对中国的政治和政治安全已引起广泛关注。

因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网络的这一重要现象,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全面深入和系统研究中国政治安全问题。

可以说,网络政治是在当前中国政治研究中是一个热点问题。

一、网络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影响与对策研究目前学界对于网络与国家政治安全影响的研究呈现出雨后春笋的研究状态。

对于这方面研究,学者们首先分析了网络作为新兴的传播工具,与传统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虚拟性、互动性等特点显得尤为突出。

[2]也有从网络舆情的角度为基本出发点,研究网络政治的特点:网络政治主题突出,网络的普遍性、及时性和敏感性、真实性和直接性、互动性、表现力强等特点。

[3]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对政治安全提出的新挑战,有学者提出网络时代政治安全问题的出现的全新特点,政治安全的影响因素在信息化时代的空间领域有了新的扩展,由传统的海陆空等传统领域扩张到网络疆域,由此可见政治安全受到的威胁必须得到重视。

互联网时代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研究作者:吴淑逸高云来源:《西部学刊》2021年第03期一、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相关概念公民政治参与是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政治学研究的重点对象。

关于公民政治参与的定义,学术界有很多说法,在国内有代表性的为北京大学教授王浦劬的观点:“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的过程的行为”[1]。

本文公民政治参与的定义也基于此。

近年来,学者对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亦有很多,但多数都是基于公民政治参与概念进行后续阐述。

李斌从利益驱动的角度认为网络政治参与就是特指各种政治参与主体借助互联网进行利益表达、参与决策从而影响政治过程的行为[2]。

房正宏结合政治参与的概念认为网络政治参与首先是合法的,其参与主体以网络为参与平台,通过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两个向度实现政治参与,并试图影响政府、集体和社会公共机构的决定及其活动的政治行为就是网络政治参与[3]。

另外,还有学者对网络政治参与的要素进行分析。

郑兴刚认为网络政治参与就是指网民以信息为媒介、以网络空间为载体所进行的旨在影响政治过程的政治行为,其中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是网民,其客体是电子政府或现实中政治系统的政治过程,其参与途径是互联网,其参与形式多样化[4]。

通过对不同学者关于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解释界定的比较分析,并结合政治参与的概念,本文认为网络政治参与就是公民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诉求,又因为自己的意见对政府机关的民主决策、制度制定等产生一定影响的政治行为。

探究互联网背景下公民政治参与的应对之策,只有区分网络政治参与和平常网络活动的不同以及关联,理清其规律和特点,才能依法有效推进我国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

二、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方式在互联网普及以前,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大多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具体表现为通过选举投票、竞选、听证会、民主评议会、信访、向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反映、拨打政府热线电话等,这种传统方式的政治参与具有程序繁琐、政府主导性过强、公民可操作空间相对较弱的缺点,使得公民政治参与难度较大。

网络民意表达的政治学分析

网络民意表达的政治学分析

第 二种 是情 绪 宣泄 型 。这种 类型 的 网络 民意表
达 主要 表现 为一 种情 绪化 的宣 泄 。这种 情 绪所代 表
的诉 求 当然 也 有合 理 的 和不 合 理 的 、 法 的 和不 合 合

网络 民意表 达的 政治 心理 分析
公 民通 过 网 络表 达 对社 会 现 象 的看 法 , 表达 各 自的 利益 诉 求 , 政 府 官 员 进 行 监 督 , 与 政 治 问 对 参
的各 个 领 域 ; 表 达 形 式 来 说 , 以 有 很 多 种 具 体 从 可
的形 式 。而从 心 理 特征 来 说 . 民通 过 网络 表达 民 公 意, 大致 可 以分 为三种 类 型 。 第一 种是 理性 思考 型 。这 种类 型 的网络 民意表 达 主要 基 于理 性 的思 考 ,其特 点 是用 事 实 的 根据 、 数 据 的统 计 、 辑 的 推 理 、 逻 理论 的 分 析 等 来 进 行 表 达 。这 种理 性 的思 考 当 然并 不是 没 有 立 场 和倾 向 的 ,也 不 是超 越 个 人或 自己所 属 的群体 的利 益 的 。
法 的等 不 同 的情 况 ,然 而这 里 作为 一种 表 达 类 型 ,
主要 是 从 心 理 形 式 上 而 不 是 从 实 质 内容 上 来 进 行 区分 的 。从 表 达方 式 上看 , 这种 类 型 的 民意表 达 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题 的 讨论 , 政 治 决 策 施 加 影 响等 , 成 了 网络 民 对 构
j 1 | 2. c 02 霄 2
民与治 主法
网络 民意表达 的政治学分析
沈 晓 阳
( 湖州 师 范学 院 商 学 院 , 江 湖 州 3 3 0 ) 浙 100

网络民意的政治学思考

网络民意的政治学思考
民意相 比 。 政府看到更 多的 是这 样一 种虚拟政 治参与 的负 面影 响 , 并通过一系列的法规 和具体举措予 以管制 , 者之 二 间的争论可谓针锋相对并各有说辞 。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 下结合我 国的具体情况展 开对 网络民意的 政治学思考 , 探
求 网络 民意 的 诸 多 面 向及 其 相 关 问 题 。
网 络 民 意 的 政 治 学 思 考
梁旭 日
( 京大学 南 江苏 南京 2o9 ) 1o 3
[ 关键词 】 民意; 网络 民意 ; 生活政 治; 府管制 政 [ 摘 要 】 网络给民意提供 了新的言说环境和表达渠道 。 不同的声音在网络空间交流、 冲撞和激荡。 网络 的热闹景象
了成 本 、 息 、 信 地理等方面 的限制, 提供 了新的 民意环境 和
表达渠道 。人 们经常在 B S 论坛 、 B、 博客等场所就具 有一定
重 要 性 的 事 务 发 表 自己 的看 法 , 同 的 观 点 相 互 交 流 、 撞 不 碰
持续不 断的学术探索 。 吊诡 是学者 们的学术 探索反过 来 其
探究它 , 困境 马上就 浮现 出来 : 但 民意之河 是如何源起 的? 它为什么时而湍急 , 时而温和?它将流 向哪里 , 激起怎样的 浪花?诸如此类 的问题 一直 困扰着人 们 , 并激励着学 者们
等都足 以表达一定的态度与看法 。
网络具有的便捷性 、 交互性和隐匿性等特质 , 其克 服 使
19 94年 4月 2 0日 , C C工 程 通 过 美 国 S r t 司 连 N F pi 公 n
入 Itme 的 6 K 国际专线开通 。 ne t 4 实现 了与 It nt 全功 n re 的 e 能连接。从此 中国被 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完全功能

我国网络政民互动研究综述

我国网络政民互动研究综述

我国网络政民互动研究综述作者:李朔萌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9年第06期摘要: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适应时代要求以及公民逐渐多样化的利益需求,互联网问政模式应运而生,并且在强大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还在逐步从网络问政到网络政民互动的过渡。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总结对我国的网络政民互动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得到我国网络政民互动以及网络空间治理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网络问政政民互动公共管理一、国内外网络政民互动发展历程西方国家学者的研究中鲜有对于网络政民互动的研究,相近的研究内容是“网络政治参与”或“网络民主”,而这一类型的研究起源于对于网络民意的研究,关于网络民意的研究最早开始于1980年左右。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预测与前提》(1983)中提出了“信息政治学”这一概念,开创性地引领了网络政治学的学科发展,并提出了可能带来的隐患。

美国学者乔万尼·萨托利在其著作《民主新论》(1993)中阐释了对网络社会中政治参与的研究,他指出“在网络社会中,原本广为分散的个体,会因共同的兴趣,或对某一特别事务共同关注而迅即发出‘群体’的声音,并使他们的声音被政府和政治家听到。

”[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146. 美国学者马克·斯劳卡在《大冲击——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1995)一书中首次提出“网络民主”这一概念。

格莱姆·布朗宁在《电子民主:运用因特网改革美国政治》(1996)一书中从以电子民主为切入点,对公众政治参与进行研究,表达了网络视角下的政治参与给传统政治参与带来的变革。

在此之后,“网络政治参与”、“网络民主”等概念在凯文·希尔和约翰·休斯共同出版的《网络政治学》(1998)等书中都有了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系统的研究,以上这些西方学者的研究历程以及研究成果为我国网络问政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指导。

互联网国际政治学_郑州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互联网国际政治学_郑州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互联网国际政治学_郑州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年,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这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标志着中国正式成为国际互联网的一员。

答案:19942.在网络世界,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国家、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以及个人均是网络行为体。

但比较而言,( )在网络世界拥有很大的话语权。

答案:国家3.()结合自己关于硬权力与软权力的划分,提出了网络空间中权力的三张面孔,清晰地揭示出网络权力的巨大效应。

答案:约瑟夫·奈4.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人际交往方式广度急剧延展,人际传播的间接性被打破,人际互动突破时滞性,由此带来多种人性假设的()。

也就是众多人性假设不再作为一个整体被争论,而着眼于综合后的立体人性以及人性在群体中的碎片化、分散化、多元化及不确定性。

答案:三明治效应5.()是指互联网为某些变革的原因消除时空滞后,从而避免系统效应,抵消了变革原因,从而使线性结果即国际政治变革发生,为现实国际政治变革因素提供实现机遇。

答案:催化作用6.制网权是指一个主权国家对广义上的计算机互联网世界的控制权和()。

答案:主导权7.通过对互联网影响国际政治的路径进行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个人、国家和国际体系三个分析层次框架中,互联网作用更显著地体现在()上。

答案:国家层次8.以()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是最早用较为完整的理论化视角解读外交决策的国际关系理论。

答案:汉斯·摩根索9.()立足于决策者的个人因素对外交决策的影响。

答案:认知心理模式10.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技术兼有()与政治性的双重功能。

这两种功能既可以独立作用,也可以共同作用。

互联网作用于国际政治,主要以双重功能发挥效用。

答案:渗透性11.作为国际体系中的最重要行为体,国家是追求国家权力和国家利益的行动单元,而一国在互联网“非中性”作用下是获利还是受损,取决于它的()和国家战略。

答案:国家实力12.()是非传统安全中信息安全的新的表现形式。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存在的五类问题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公民传递信息、表达意见、评论时政、释放情绪的一个主要渠道,网络政治参与对政府行为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网络参与作为一把双刃剑,在提升政治参与质量、促进政治参与发展的同时,也有可能给政治参与在未来的发展带来许多消极影响。

因此在肯定其积极的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其暴露出的问题。

一是互联网本身具有的局限性决定了其在政治参与中的无序性的特征,存在着公民非理性政治参与的可能性。

互联网本身就具有虚拟性与隐蔽性的特点,使"网络政治参与"具有非正式性、渗透性特征,这极有可能导致公民网络参与的欺骗化与非法化。

匿名性和隐蔽性被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得网民能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操作,大大减少了其政治参与的不安全感,进而容易摆脱现实社会的规范,放纵自己的行为。

二是互联网带来了网络话语权的巨大差距,没有能充分反映社会各阶层的声音造成政治参与的不均衡。

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与占有通常使年龄偏大、家庭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在互联网的使用上都处于弱势地位。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网络参与的主体80%以上都是年龄35岁以下的中青年,而且主要聚集在发达城市。

农村与城镇在互联网使用上的差距较大,目前74.9%的网民都居住在城镇,城镇居民的互联网普及率是27.3%,农村仅为7.1%。

理论上平等的网络政治参与权利和机会在实际上呈现出严重的不平等状态。

此外,网络还创造了一个僵硬的阶级壁垒,使受到良好教育和未受到良好教育者阵线分明,从而造成社会断裂,危害社会稳定。

三是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情绪化和网络参与的"多数人暴政"问题。

网络空间是个体自由表达的舞台,有些人可能会把自己一些情绪化的见解发布到博客或论坛中,有些是非常具有煽动性的,很容易感染大量读者,从而形成一种网络主体的"集体癫狂",给正常的政治行为与决策带来很大压力。

这种"多数人暴政"即舆论暴力会严重侵犯个体权利和个体利益。

“互联网+”的政治经济学的认识

“互联网+”的政治经济学的认识

“互联网+”的政治经济学的认识【摘要】“互联网+”的政治经济学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经济发展、转变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方式的理论和实践。

本文从引言部分介绍了“互联网+”的背景和含义,接着分析了“互联网+”对政治经济学的影响,包括对市场的重构、政府治理的挑战、企业发展的推动以及个人生活的改变。

结论部分探讨了“互联网+”的政治经济学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出其对未来的影响和启示。

“互联网+”的政治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政治经济学、影响、市场重构、政府治理、企业发展、个人生活改变、发展趋势、启示、未来影响1. 引言1.1 什么是“互联网+”的政治经济学的认识“互联网+”的政治经济学是指通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创新与发展。

它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探讨互联网在政治和经济领域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其对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和政治学分析,更加注重信息技术、网络科技和数字化经济对政治和经济的深刻影响。

“互联网+”的政治经济学认识要关注数字化转型、信息化发展和互联网智能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探讨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兴经济形态下的政治经济学问题。

还需要研究“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结构、市场机制、政府治理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深化对数字化时代政治经济学新理论和新实践的认识。

1.2 “互联网+”背景介绍“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互联网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实现各种生产要素、商业模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的重构和升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各行业开始探索如何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以实现更高效的生产、更便捷的服务以及更广泛的创新。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发展,其对政治经济学的影响也越来越显现,将带来诸多挑战和机遇。

网络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研究

网络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研究

网络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研究1. 引言1.1 网络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研究的背景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深刻影响了政治现代化的进程。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已成为政治活动和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

政治决策、选举活动、民意调查等各种政治活动在互联网上日益频繁,网络已经成为政治参与和表达民意的重要渠道。

网络的发展不仅改变了政治传统模式,也对政治现代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信息的快速传播和互动性的增强使政治决策更加透明、民主化,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过载、深度虚假信息等问题,对政治稳定和治理造成一定影响。

深入研究网络发展与政治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成为当今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议题。

借助网络技术,政治参与者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表达意见,促进政治现代化进程。

要解决网络发展带来的种种挑战,政府需要加强网络治理,保障网络空间的公平、安全和有序,才能推动政治现代化向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字数:247】1.2 研究意义网络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研究是当前社会发展中一个重要且热门的课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在政治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对政治现代化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对网络发展与政治现代化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网络发展与政治现代化可以更好地理解互联网时代政治的特点和规律。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参与政治的重要平台,因此深入研究网络对政治现代化的影响,有助于揭示和分析当代政治的新特点和新规律。

深入研究网络发展与政治现代化还能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政府在网络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政治现代化的影响是当下政府治理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才能更好地指导政府如何应对网络发展带来的挑战,推动政治现代化进程。

研究网络发展与政治现代化对于推动政治现代化、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现代社会网络治理理论研究

现代社会网络治理理论研究

现代社会网络治理理论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网络空间中,人们可以自由交流,获取信息,与朋友互动等等。

然而,与此同时,网络空间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网络诈骗、虚假信息、网络暴力等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为了有效治理网络空间中的问题,网络治理理论应运而生。

网络治理理论是指在网络空间中监管和管控网络行为,打造一个有序和安全的网络空间环境的理论。

网络治理理论的重点是如何维护网络的健康、稳定和安全,防止网络犯罪和不良信息传播。

例如,为解决网络诈骗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技术手段,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诈骗信息的识别和监测;同时也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进行打压和惩罚。

对于虚假信息的传播,可通过加强网络信息采集和审核来限制不良内容的传播和扩散;而对于网络暴力,可通过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和规范发言行为来防止恶意攻击和谩骂行为。

这些基于技术和法律手段的网络治理方法,将有助于维护网络的稳定和正常运行。

此外,网络治理理论不仅仅关注网络空间中的问题,还要关注网络空间与社会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

网络空间和现实世界密不可分,网络中的行为和言论也会对现实世界造成影响。

因此,网络治理理论需要考虑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建立全面和协调的网络治理机制。

为了推动网络治理理论的发展,需要加强网络治理研究工作。

网络治理研究是指深入探讨网络治理理论的基本原理、机制和方法的研究工作。

该研究工作通过对网络行为和规则制定的研究,借助社会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应用,为网络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具体而言,网络治理研究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治理的政策和法律研究:网络治理的核心是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法律手段来规范网络行为。

因此,网络治理研究需要借鉴法律、政治学等学科来对网络治理政策和法律进行研究。

2.社会心理学研究:网络空间中的行为与言论也会对网络用户产生心理影响。

因此,网络治理研究需要借助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来理解网络行为的动因和心理背景。

网络民主释疑——基于政治学的思考

网络民主释疑——基于政治学的思考
的零和博弈之 中。
几乎对立 的观念 同时流传 。乐观者认定 , 网络将带来 权力 的分散 和直接 民主的复 兴 , 悲观派则认 为 , 与之 相伴随 的要 么是 日益严重的无政府状 态泛 滥 , 要么是
变种的政治控制得到加强。对于网络 民主 , 学者们在 肯定其积极作 用的同时 , 也有着 众多质疑 , 主要集 中


问题 的提 出— — 何 为网络 民主?
2 次 中国互联 网络 发展状 况统 计报 告》 5 显示 , 截至 20 年 1 月 , 0 9 2 我国网民规模 已达 38 亿 , . 4 互联网普及
率进 一步提升 , 到 2 . 达 8 %。随着 中国经 济持续 、 9 快
网络 民主是人们 以网络 为载体进行政治表达和 政治参与的新兴民主形式。 网络民主” “ 一词最早由美
国学者马克 ・ 劳卡( ak S ua 19 年提出的, 斯 M r l k) 9 5 o 在 可 以பைடு நூலகம்解 为以网络为媒介的民主 , 或者是在民主 中渗 入 网络的成分 。此后 , 类似的研究在西方逐步展开 ,
速、 健康发展 , 中国网民数 目仍会 以高速度继续 未来
增长 , 网民的特征结构将进一步趋 向合理 , 网民对互 联网的使用也将进一步趋向理性和实用。事实证明 , 互联 网已经成为一 支不可忽视 的政治力量 , 正如它在 我国抗震救灾等事件 中体现 出来的前所未有的舆论 压力和道德谴责 出乎政治家的意料 。 20 年 6 2 0 8 月 0日, 胡锦涛总书记通过人民网强国 论坛 首次与网民在 线交流 , 指出“ 互联网已成为思想
作《 创造一个新的文明—— 第三 次浪潮 的政治》 中认
为, 公民可以借助网络就公共问题直接向政府发表意

论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及形式

论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及形式

[ 作者 简介 】 正玲 , , 何 女 四川开 江人 , 辽宁工业大学思想政 治理 论课教 学科研 部副教授 , 东北 师范大 学政 法 学院博士 生 , 主要研 究方向为政 治 学理论 ; 刘彤 , 山东栖 霞人 , 男, 东北师 范大学政 法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主要研 究方向为政治 学理论 。
网上 , 只要公 民能够上网 , 每个人都可 以发表 自己的 意见和看法 , 无需他人替代 , 也不会受 到传 统 的地 域 、 口等条件的局 限。公 民还可 以直接通过 网络 人 完成投票和选举等重 大政治活动 , 以至于有人 乐观
网络政治参与虽然发生在 网络空间 , 但其 目的却是
要解 决现 实政 治生 活 中 的 问题 , 网络 的 虚拟 性 在 这


网络 政治 参 与 的 内涵
点 上不 会影 响 到 网络 政 治 参 与 的 目标 , 网络 的 但
政治 参 与是 现 代 民主 理论 的一 个 重 要 概 念 , 对 它 的研 究 可谓 汗 牛 充栋 , 每位 学 者 的理 解 却 并 不 但 完全 一致 , 难 给 它 下一 个 十分 明确 的定 义 。 网络 很
地影 响 着政 治决 策 的过程 。
完成。网络技术手段 的应用必然会带来公民政治参
与的根 本性 变革 。
网络政治参与 与传 统意义上 的政 治参与相 比
较, 呈现 出许 多新 的特点 , 极大 地丰 富 了公 民政 治参 与 的 内涵 。 网络 政治 参与 呈现 出 以下几 个方 面 的特
网络政治参与是传统政治参与在网络环境下的 延伸 , 但它又不仅仅是表现在参与手段和途径上 的 简单变化 。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一种新崛起 的政治现

网络民粹主义特征的政治学解读

网络民粹主义特征的政治学解读

网络民粹主义特征的政治学解读
网络民粹主义是一种新兴的政治思潮,它指在网络上以社会认同的
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来支持自由人权和民主及平等、自由和公正为政治
目标的理念和活动。

网络民粹主义的参与者通常在网络上致力于为所
支持的目标努力,并对其社会的本地和全球形势做出行动。

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网络民粹主义的产生源自社会时代以及民主价
值观的发展。

有研究表明,与其他民主价值观(如议会民粹主义)不同,网络民粹主义更侧重公民参与和民主变革,强调在政治活动中“有趣”的新工具,以及在政治过程中的“可持续性”。

它也着力于社会变革,追求更平等的社会关系,更友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以及更公平的政策
及程序实施。

当前的政治环境中,网络民粹主义也可以作为一种重塑政治和社会认
同的方式,它允许社会中不被代表或不完全被代表的人们有机会表达
自己的意见和追求。

此外,网络民粹主义支持社会变革和具有分散意
识的参与,让一些以前被忽视的社会群体也能够有机会参与到公共政
治中来。

总而言之,网络民粹主义在政治学解读中,是一种改变当前政治环境
的运动,它既关注民主与自由及其价值观的发展,又追求社会变革,
以赋予更多人权和参与权。

因此,网络民粹主义在未来可能成为一种
重要的政治模式,可帮助人们构建一个更加包容的政治体系,让更多
的人有机会参与到民主制度内。

多数暴政思想与网络多数暴政问题研究

多数暴政思想与网络多数暴政问题研究

多数暴政思想与网络多数暴政问题研究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网络多数暴政问题日益凸显,这不仅是一种网络治理问题,更是一种政治哲学问题。

多数暴政思想是政治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在网络时代的具体表现形式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多数暴政思想的概念入手,探讨网络多数暴政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多数暴政思想概念多数暴政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的政治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多数暴政”这一概念。

他认为,多数暴政是一种政治制度,即由多数人统治少数人的政治形式,这种政治形式可能导致少数人的权益受损,对社会整体利益产生负面影响。

在现代政治理论中,多数暴政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阐释。

民主政治被视为一种解决多数暴政问题的制度安排,因为民主政治通过普选制度,实现了政治权力的流通和民意的表达,从而能够有效地限制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倾向。

民主政治也不是完全免疫于多数暴政的问题,因为在民主政治中,也存在着多数人对少数人的压迫和歧视,这就需要通过一系列制度和法律的保障来加以限制和纠正。

二、网络多数暴政问题研究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多数暴政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从而形成所谓的“网络舆论”,在一些情况下,网络舆论也有可能变成多数暴政的工具,对少数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伤害。

网络多数暴政问题的典型案例就是网络暴力现象的出现。

在网络上,一些观点和言论可能会因为得到多数人的支持而获得放大,从而对异议观点进行打压和排斥,这种现象在中国的网络空间尤为常见。

一些网络用户可能会因为表达异见而受到他人的辱骂和攻击,这对于社会的舆论生态和民主氛围都是一种负面影响。

网络假新闻也是网络多数暴政问题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由于信息传播的快速和广泛性,网络假新闻有可能左右舆论热点和社会议题的发展,从而对少数人的合法权益产生负面影响。

网络假新闻的产生和传播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必须通过相关的法律和制度手段来有效约束和打击。

网络政治参与视角下的政治稳定研究

网络政治参与视角下的政治稳定研究

网络政治参与视角下的政治稳定研究王金水【专题名称】政治学【专题号】D0【复印期号】2013年03期【原文出处】《江海学刊》(南京)2012年5期第215~220页【英文标题】Studies of Political Stability in View of Internet Political Participation【作者简介】王金水(1966- ),法学博士,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副教授。

【内容提要】当前,网络以其传播速度的快捷性、传递内容的庞杂性以及参与的便捷性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载体。

网络参与所蕴含的强大聚合功能为各种政治、社会力量在网络上集聚、组织和动员提供了便利,因而网络政治参与带来的网络风险与政治稳定息息相关,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

政治发展过程中政治主体需要控制适度的社会动员,逐步推进有序的网络政治参与。

治理网络风险需要从单一国家政府层面走向国家与社会和公民个人的合作共治,实现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实现治理资源、技术和机制的有效整合。

【关键词】网络政治参与/政治稳定/合作共治EE84UU11062847网络政治参与的特征与功能分析政治参与是指政治主体为了维护和实现自身的价值,依据政治系统固有或认可的程序和规范,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参与选择政治领导、影响政治决策和监督政策实施的政治运行过程,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治体系的生存方式和运行规则。

网络政治参与就是公民以网络为途径介入政治领域,参与公共事务的议决、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从而影响政治体系的生存方式、运行逻辑和政府决策过程的政治行为。

(一)网络政治参与改变了民主政治的特征和运行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以传播速度的快捷性、传递内容的广泛性和参与的便捷性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技术基础,带来了公民政治参与的革命性变革。

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曾经说过,“网络媒介是传统媒介的掘墓人”①。

政策网络理论

政策网络理论

政策网络理论【政策网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网络理论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诺尔顿奥斯本教授于1971年提出来的。

它是基于一种非常复杂的理论假设和背景,即社会学理论、计算机科学和政治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理论。

网络理论认为社会是由相互关联的各种组织及其活动构成的复杂系统,在这个复杂系统中不仅有大量的、相互联系的因素(如人、物质、信息等)相互交织,而且存在着某些较为重要的、相对稳定的规则,它们决定着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方式。

社会网络就是指这种具有特定结构并遵循特定行为规则运转的社会集合体。

网络理论认为:社会是由相互关联的各种组织及其活动构成的复杂系统,在这个复杂系统中不仅有大量的、相互联系的因素(如人、物质、信息等)相互交织,而且存在着某些较为重要的、相对稳定的规则,它们决定着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方式。

《政策网络》一书第一次提出了“政策网络”这一概念。

1972年他出版了《社会网络》一书,系统地阐述了自己关于社会网络的观点。

1978年,他又发表了《再论社会网络》,进一步深化了他的观点。

网络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其内容源于复杂系统理论、现代系统理论以及经济学的理论,是西方现代系统论思想在社会领域的应用,它是以关注人类社会的宏观结构为核心,研究社会事物之间的关系、社会事物的演化规律,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来考察社会现象,探讨社会问题。

网络的建构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即:网络建构、网络内聚、网络外张和网络动力,这是根据奥斯本所划分的时间区间进行划分的。

每一阶段都对网络的功能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而每一阶段所取得的成果将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因此下一阶段可以在上一阶段已取得的成果基础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正是因为这样的关系,我们不难发现,在每一阶段所取得的成果都会对后续的几个阶段产生影响。

总的说来,每一阶段的推动作用越强,在下一阶段就越有利。

例如,网络内聚阶段中,内聚成员数量增多,便会促使网络内部凝聚力增加,网络外张阶段中,外张成员数量增多,便会促使网络的外向性增强,同样的道理,网络动力阶段中,动力强大则有助于网络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视野下的互联网政治学/ 曾卫——关于《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的书评《互联网政治学》作者查德威克,译者任孟山。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互联网内部的管理政治学;另一方面是互联网对于政治的影响,即互联网的政治应用。

前者的研究重点在于,梳理了互联网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的政治因素,以及因互联网生长历史而形成的内部政治,谈到了互联网治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主要价值与观念。

在互联网的国内治理方面,流行着一种“大体共识”的自我治理理念,它在本质上所指的是一种非正式的但又缜密的做决定方式。

这种理念坚持认为传统形式的国家管制不适用于这个去中心化、分散的媒介,支持自我管理网络的组织要求民族国家要把权力移交给他们。

互联网当然区别于以往的传统媒体,在治理方式上也理应跟随技术的革新而有所创新,但是,将治理权力全部下放到民间,甚至完全按照一种非正式甚至无规章的自我治理方式,那无疑是危险而且也是不现实的。

这一理念其实跟政治上的“无政府主义”十分相似,它们都想当然地将政府当做一种恶性力量,在前提假定上就犯下了错误。

政府并非天然的自由之敌,即使是崇尚自由的美国人,也有一个强大的政府,只是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来自政府的力量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

具体来讲,就是让其充分发挥行政管理职能,而对其权力的政治和意识形态部分加以合理限制,以保障互联网的安全有序运行。

而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中,存在着主要两种理念的博弈,它们被划分为社会福利派和电子商务派。

社会福利派认为互联网具有促进社会福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力,应当被用来为国家与社会的整体发展服务。

而电子商务派则强调发展中国家开放国内电子商务市场的重要性,更多的把互联网作为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

很明显,前一派的中坚力量是众多威权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后一派则以美国为代表。

这让人联想到“构建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的争议,部分发展中国家认为世界信息的传播极不均衡协调,亟需加以改变以发出更多它们的声音,而在国内,与其他传统媒体一样,涉及到国家整体利益的时候,管制互联网也是十分必要而合理的。

但是另一方(主要是发达国家)却不这样认为,发达国家同样需要在国际上代表本国的市场力量争取利益。

这让互联网成为与环境气候等全球性问题一样,成为双方互相扯皮互相推卸的一个无解之题。

客观地分析现在的世界信息传播格局,发达国家资讯占绝对优势确实是既有事实。

倘若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求发达国家停下脚步等一等(这本身就不现实,在发达国家市场有市场自身的发展逻辑),而部分发展中国家却将互联网作为政治工具,不借助市场经济的力量让互联网自身茁壮成长,这是否又是一个悖论呢?以上都不是重点,本书重点探讨的主要是第二个方面的问题,互联网对于政治的影响,即互联网的政治应用。

作者举了大量美英两国的实证案例,如果把这些案例所反映的普适性理念放到中国的大背景下,我们会有一些有趣的发现。

市场经济、公民社会和多元化一般被认为是推动社会民主化的三驾马车。

市场经济的力量自不言说,改革开放在经济领域做的放松管制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市场经济对于一个社会民主化的重大意义。

市场经济的内嵌价值观包括等价交换和契约精神,通过在市场经济中三十多年的摸爬滚打,我们已经很大程度上逃离了随意长官意志的计划经济的掌控,所有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才能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社会财富因此变得较之前极大丰富。

在此之后,各市场经济主体便对已有财产权的保护提出了要求,并不断要求更为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

这一股来自民间的市场力量自然会与政治权力相博弈,对具体政策方针的制定产生影响,这也是很多威权国家在市场化之后便逐渐民主化的原因之一。

回到中国视野下的互联网政治学这一框架,我们惊奇地发现,所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媒体中,仅有网络媒体是纯粹的市场主体,纯粹的公司治理机构。

而且有影响力的部分公司在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资本市场上市,百度和腾讯更是跻身全球十大互联网公司之列,在中国所有商业领域中,“民营企业”全球表现最优秀的版块非互联网莫属。

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正以后来者的身份,突破了官方对于信息通道的全权掌控。

不过在新闻发布方面,互联网公司们首先面临的一个头疼问题就是没有独立的采访权,虽然偶尔打打擦边球,但是一旦“有关部门”兴起,要进行整理整顿至少于政策条文上来讲是没有任何障碍的。

那么这影响大吗?作者在书中似乎并不这么认为,作者在书中罗列了大段大段的案例,就是为了说明,互联网媒体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媒介,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他的平台属性,即他为数十亿网民提供了发声平台,而他自己本身发不发声其实并不重要。

如果我们还在乎互联网作为一种媒体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观点或认识,那么互联网的独特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那么,作为互联网意见的发布者博客等独立媒体,会创造新闻环境的长期变革吗?“独立媒体确实具有一种强大的数量上的影响力,也带来了一种新形式的新闻“扩散”模式,这种形式与移动技术所促进的新形式的抗议运动有着相似之处,他们都具有去中心化的事实核查能力和集中分类机制,给予读者权力去决定一则消息是石沉大海还是为大众所瞩目。

”可以说,在中国视野下,互联网媒体不仅仅是一支表现优异的市场大军,更是罕有的民众发声平台。

当然,形势并非那样理想。

作者在书中对于经济权力与政治权力对这一民间发声平台的干涉提出了担忧。

在美英,可能作者更需担心的是私有化与垄断集中对互联网的干涉,但是放到中国视野下,我们有理由更加担心政治权力在互联网上的无孔不入。

这就涉及到推动社会民主化的第二驾马车的讨论——公民社会。

公民社会通常而言,包括那些为了社会的特定需要,为了公众的利益而行动的组织,诸如指慈善团体、非政府组织(NGO)、社区组织、专业协会、工会等等。

作为公权力与私领域之间的缓冲地带,对社会治理的益处是巨大的。

在公民社会范围内,公民彼此之间培育互信互助精神,这将有效分担政府对于社会管理的责任,同时也必然会与政府分享治理权力(这也是我国NGO迟迟发展不起来的原因之一)。

无论如何,从公众利益角度出发,责任与权力的分散化是有利于社会治理风险下降的。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两个重要的概念:社会资本与公共领域,这两者都是公民社会的结构性因素。

作者认为,社会资本与公共领域两个理论特别适用为人们使用互联网技术去提升政治参与、协商和社团的想法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首先引用帕特南对于社会资本的定义:“社会资本是一种社会组织特征,如关系网络、规范和信任,都是为了达到互利而进行的协调与合作。

”(我找到更好理解的一种译本:“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它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来提高社会的效率”)。

刘瑜在最近的一篇文章《恶之平庸》中也刚好提到社会资本,她作了这样一个比喻:社会科学里有个词叫“社会资本”,说的是人与人水平往来的粘性和密度。

社会资本对于民主运转的意义,相当于机油对于机动车的意义。

一盘散沙的社会,就是没有机油的机动车,开起来肯定稀里哗啦。

帕特南认为,美国社会的社会资本在不断下降过程中,以至于人们只能“独自打保龄”。

而作为美国人休闲活动主要来源的电视娱乐的增加,是需要对美国的社会联系以及公民参与的减少负责任的罪魁祸首。

那么,问题是,互联网对于社会资本到底是增进了,还是减弱了呢?我们需要比照美国与中国国情的巨大不同,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在美国,现实生活中的非政治和政治参与渠道都是畅通的,互联网的出现给美国人提供的功能更多的还是娱乐(与电视一样),因此,如果电视要对美国社会资本的衰弱负责的话,那么同样的道理互联网也难逃其咎。

但是在中国视野下,我们在现实生活与传统媒体中,本身的参与渠道就并非畅通无阻,这时互联网的出现对很多人来说犹如“青天下凡”,这也是为什么facebook在美国比twitter更火,而在中国微博却比人人网更热闹的原因之一。

无论是在政治和非政治方面,互联网都拓宽了以往“社区”和“关系网”的概念,“社区”居民之间不再是地理上的相邻,而是价值观与利益的共享。

所以笔者更倾向于认为,互联网给中国民众提供了多一种的参与途径,提升了中国社会的社会资本。

作者提到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公共领域,这在中国学界已经是一个陈旧话题,但是却越谈越新。

书中提到公共领域构建的六大条件:摆脱国家和经济权力而自治;推理而不是断言;自反性;理想的角色扮演;真诚;无层次的融入与平等。

放到中国视野中,每一条都很难满足,因此,要说互联网在中国是一个真正的公共领域,那显然是很勉强的。

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否认互联网对于公民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

毕竟还是如上所说,考虑中国国情,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本来就没有公共领域,即使是政治与经济权力对互联网双重侵蚀,即使是每个网民在互联网中都是非理性表达,即使是互联网中人们依然等级森严,我们能找到的最接近公共领域概念的共有主体恐怕就只有互联网了。

互联网批评者胡泳就提出,至少我们已经从早期的无声沉默走到了到现在的“众声喧哗”。

所以,在中国视野下,互联网应当被归作一个“未完成的公共领域”。

多元化也是推动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只有在多元化背景下,人们才容许不同声音的存在,一个足够宽容的社会环境也是民主制度运行的重要基础。

作者在书中并没有专章论述互联网与多元化的相互关系。

只是引用到学者桑斯坦的一个观点:互联网创造了“回声室”效应,在自己按需创造的“我的日报”的空间中,人们会去搜寻那些思想相似的意见,而避免接触有着不同思想的意见。

这种现象在中国互联网中也确实存在,在自媒体环境下,人们更倾向于关注与自己意见一致的人与观点(微博上就很明显)。

但是,在互联网之前的传统媒体时代,我们听到的声音比现在更多还是更少呢?答案不言自明。

互联网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印证不同观点的平台,在不同观点的交锋中,我们或自愿或被迫地接收到形形色色的意见与流派。

当然,互联网对于政治的影响,这是一个无法印证的社会议题。

乐观派看到了“阿拉伯之春”中互联网媒体巨大的电子动员效应,悲观派则想到了朝鲜政府利用互联网技术强化了对民众的管制与监视,我们无法从各国不同的实践中得出普适性的终极结论。

在中国视野下,我们自然希望互联网为政治体制改革打开一扇窗户,但是即便是以上提到的互联网与“三驾马车”的互动,也是一个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过程,更需要将更大的社会环境考虑进去。

总之,前路究竟在何方,或未可知。

网络政治的问题与主义——查德威克(Andrew Chadwick)《互联网政治学》译序作者:杜骏飞传播学家、政治学家诺埃尔-诺伊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说: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气候”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气候”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