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环境下我们怎样学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网络环境下我们怎样学习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14级国际政治系

2144203763 李丹

一、提供丰富多彩的拓展材料,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实施新课程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怎样开发好课程资源,巧妙地加工利用课程资源可以体现出教师语文教学的素养和智慧。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课本无非就是一个例子。”如果把课本看成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那就有背于“大语文”的观点了。《网络环境下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课题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空间。然而,“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师惟有根据学生的兴趣、习惯、方法等因素多方创设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网络教学环境,才能很好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我多想去看看》的拓展材料的准备时候,我选择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目的的“爱国篇”,从旅游者角度出发的“诵读北京名胜篇”这两个方面来组合阅读材料,制作成学生感兴趣的图文并茂的电子文本,这样,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求随时得到了满足,维持了阅读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现在,“跨越式发展”课题虽然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资源库,但是,由于各个学校的学生情况各不相同,教师在共享这些资源的时候,依然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资源进行取舍,使得材料真正为教学所用。

二、避免进入学生自主学习的两个误区。

自主学习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授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与想象空间。但是这种授权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比如教学过程的失控,自主学习流于形式化。

“自主学习不等于完全放手学生,否则课堂将会导致失控”。例如,刚开展这个课题的时候,我上了一堂《画家乡》课,由于曲解了“自主学习”的真正含义,我完全放手给他们,让他们自由打开“识字通”自主学习生字,学生一听,可高兴了,齐声“耶”,然后,兴奋地打开电脑,这看看,那看看,只有几个真正打开“识字通”在认真地学习生字。我一看,慌了,连忙拿出看家法宝“一二三”,没想到回应的只有稀稀拉拉的几声“坐端正”。最后,在我的佯装生气下,学生才终于安静下来。可想而知,这样的完全放纵,怎能算是真正的自主学习呢?

后来在专家们的指导下,我才慢慢悟出了:学生毕竟是一年级的小孩,他们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力都是非常有限的。教师在让学生自主学习之前必须给出明确的任务与规定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学的时候,有的放矢,不至于在茫茫的阅读材料中迷失自我。后来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譬如,我后来上《棉花姑娘》这一课,在让学生自主阅读相关的拓展儿歌、

寓言、童话故事时,我是这么引导的:“同学们,在‘资料城’还有很多关于小动物的文章,你们想不想去小动物王国里游玩呢?”“想!”学生的异口同声回答表明了他们的态度和迫不及待的愿望,但同时也可能隐含着部分学生的惯性回答。所以,我接着又给他们提出新的挑战:“请大家边读边想一想,假如棉花姑娘遇到了这些小动物,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可不可以学着课文编一编小故事?”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马上带着任务去阅读,有些在读的时候,还加入了想象,陶醉其中。这样有目标性的自主学习,既使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不会迷失方向,而且,还实现了将课文、拓展、打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在让学生自主阅读拓展材料的时候,我有意识地走到自学能力稍微差的黄碧鑫、谢少银等同学身旁,了解他们的自学情况,并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课后,从学生的所学的效果反馈来看,明显比《棉花姑娘》进步多了。

让学生自主学习还有一个误区,就是看起来好象是放手让学生们自主学习了,实质上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外出听课的,或者是我们自己讲课的时候,往往的会犯同样一种错误。教师抛出一个小任务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些学生才刚刚开始,却因为老师“由于时间关系,学不懂的下课再弄明白”一句话,不得不马上慌慌忙忙收场了。不用说,这样的自主学习是不可能收到真正效果的。因此,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还需给予足够的时间,才能保证学生真正投入自主学习中,学有所得,而不是匆匆忙忙自主学习的过客。

三、“课内--课外”相结合,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不是把知识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想办法开辟新的学习空间,借助网络技术,将文本资料和电子资料有机结合,将课内外知识相互渗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条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品尝成功的乐趣,提高探究的能力。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的需要,获取作息的途径为:校内外资料平台和资料库;教师提供的相应网站;教师创设的虚拟的学习环境;学生自主畅游因特网搜集资料。学生搜集资料的地点既可以是课堂,又可以是课外。

如在学了《轴对称图形》后,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如“对称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底有什么作用呢?”“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这样的知识?”于是,教师可将预先搜集到的一些有名的建筑图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对称美,亦可让学生自己搜寻有关此类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内化。

课外探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预习课文时,搜集有关资料,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初步印象或提出研究的问题;夺是完善课内所学的知识,做好复习和进一步探究工作;三是围绕某一专题,进行拓展性的学习,完成研究任务。课外学习探究的途径更为广泛,它是现代学习手段和传统方法的有机结合,是网上浏览,实地参观,社会实践,与人切磋等多种方式的融合。

四、“个体——合作”相结合,提高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是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迈出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交流场所,让学生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内容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解除疑惑,提高认知,同时学会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采取发帖子或通过讨论区进行研讨或求助;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去粗成精,选择重点加以归纳、整理。利用计算机将有关资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也可以表格、研究报告等形式呈现。课间让学生自主上机操作,浏览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或输入自己的研究资料,供他人阅读,与他人讨论。课外,充分发挥学校、班级主页及因特网的作用,在“聊天室”或通过发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网上交流,并利用计算机进行远程“探讨”等。

随着教师观念的更新和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提高,课堂教学将逐步改变由教师利用计算机传播知识学生旁观的局面,师生将共同发挥电脑的作用,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最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