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导读教案
《周易》导读课件
目录
• 《周易》简介 • 《周易》的基本概念 • 《周易》的哲学思想 • 《周易》的占卜方法 • 《周易》在现代的应用 • 《周易》的未来发展
01
《周易》简介
《周易》的起源与历史
起源
据传《周易》起源于商末周初, 是古代先贤根据天人感应、阴阳 变化等原理编撰而成。
历史
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与演变,《周 易》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经典之 一,对后世哲学、文化、艺术等 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
《周易》的作者不详,一般认为是由多位先贤共同创作而成。
影响
《周易》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不仅在哲学、政治、军事等领域有广泛的 应用,还对中医、风水、占卜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周易》的思想观念也渗透到了中国文化的各个 角落,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爻辞
是对爻的解释和意义说明,具体阐述 爻所代表的吉凶祸福、变化规律等。
易理与易象
易理
是《周易》的哲学思想,强调阴阳对 立统一、相互转化,以及天人合一的 宇宙观。易理是《周易》的核心,指 导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
易象
是《周易》中象征意义的表达方式, 通过卦象和爻象来表现事物的发展变 化规律。易象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 括性,能够启迪人们的思维和智慧。
或过度依赖占卜结果。
05
《周易》在现代的应用
《周易》与管理
决策制定
《周易》的卦象和卦辞可 以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帮助企业家洞察市场变化 和未来趋势。
战略规划
《周易》强调整体观和变 通,有助于企业制定长远 战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
组织管理
《周易》提倡阴阳调和、 中庸之道,有助于企业建 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团队 文化。
《周易导读》讲义
六、变爻占断原则(六爻预测法)
朱熹归纳《左传》、《国语》等古代占例,确定占断原则如下:
1、六爻不变:
以本卦彖辞(卦辞)进行占断,此时内卦为自己,外卦 为对方;
2、一爻变:
以本卦变爻的爻辞进行占断;
3、二爻变:
以本卦两个变爻的爻辞(上爻为主)进行占断;
4、三爻变:
以本卦与之卦的彖辞(卦辞)进行占断,本卦为自己、 之卦为对方;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 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 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 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 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 谓之少女。 乾为天,为圆,为君,为父,为玉,为 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 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
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以喜随人者必有 事,故受之以《蛊》。 蛊者,事也。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临》。 临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观》。 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 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 贲者,饰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 《剥》。 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 受之以《复》。 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有无妄,物 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梅花易数》卷一“八卦象列”
一、起卦前的准备工作:
1、“卜以决疑,不疑何卜?”
——《左传 桓公十一年》
王夫之指出:卜以决疑,不疑不卜。又指出:君 子占疑不占利,这就是说君子不是用它谋取钱财的, 而是 解决人们头脑中的一些疑问。王夫之说,人们有 了疑问可进行人谋,就是找一些朋友来商议,另一方 面亦可进行鬼谋,所谓鬼谋就是指的占卜,他认为鬼 谋可以助人谋不及。
周易导读(古汉语课件)
所谓简易,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 就变成为最平凡而且非常简单了。
三、不易
所谓不易,是说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的,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 存在,就是能变出来万象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那是永恒存在的。这个能变万有、 万物、万事的“它”是不变的。这就叫做“不易”。
活 水
《周易》
三 大
源
基
头
石
《论语》 《孙子兵法》 《老子》
兼
独
达
善
天
己
下
身
奇正相生
三易所谓“三易”,指的是变易、不易、简易。东汉郑玄曰:“《易》一名而
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易赞》,转引自孔颖达《周易正义》)
一、变易
所谓变易,是《易经》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 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中国文化中的《易经》,是讲原则寻规律,宇宙中的万 事万物,没有不变的,非变不可,这是原则也是规律。
• 唐颜师古《汉书注》引孟康之说道:“伏羲为上 古,文王为中古,孔子为下古。”
一、《周易》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深远影响以及对其研究应用的最新动态
伏
古者包牺氏之
羲 创
王天下也, 仰则观
八 卦
象于天,俯则观法
于地,观鸟兽文,
与地之宜,近取诸
身,远取诸物,于
是始作八卦,以通
神明之德,以类万
物之情。
北宋胡瑗《周易口义》
周易古经诞生的时代
• 殷商的上帝信仰 • 西周天命转移观念下“人的发现” • 《尚书·周书·洪范》五福六极说: • “九,五福:一曰寿,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
经典解读《周易》教案构建
经典解读《周易》教案构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周易》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学术价值。
2. 掌握《周易》的八卦、六十四卦的基本构成和含义。
3. 理解《周易》的哲学思想,包括阴阳、五行等。
4. 学会使用《周易》进行占卜和人生指导。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周易》文本。
2. 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周易》的哲学思想。
3. 掌握一定的《周易》占卜技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 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周易》概述1. 《周易》的产生背景和历史发展2. 《周易》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3. 《周易》的组成:卦、爻、卦辞、爻辞等第二课时:八卦与六十四卦1. 八卦的构成及其象征意义2. 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及其含义3. 学习八卦、六十四卦的基本应用第三课时:阴阳五行学说1. 阴阳观念的起源和发展2.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3. 阴阳五行在《周易》中的应用第四课时:《周易》占卜方法1. 占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卦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3. 实践演练:自行占卜,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周易》的奥秘。
2. 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合现代心理学和哲学原理,对《周易》的哲学思想进行深入解读。
4.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多媒体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参与度、提问、回答等。
2. 课后作业:完成占卜实践,撰写心得体会。
3. 课程论文:《周易》的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教学资源1. 《周易》原著及相关注释、解读书籍。
2. 网络资源:学术论文、视频讲座等。
3.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易经讲座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易经》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掌握《易经》的基本概念、六十四卦及其象征意义。
3. 学会运用《易经》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易经》的起源与发展。
2. 六十四卦及其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1. 六十四卦的解读与应用。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易经》原著或相关资料。
3. 小组讨论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易经》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易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什么特殊地位?二、新课讲解1. 讲解《易经》的起源与发展,包括伏羲画卦、周文王八卦、孔子易学等。
2. 解释《易经》的基本概念,如卦、爻、象、辞等。
3. 介绍六十四卦的构成,包括卦名、卦象、卦辞、爻辞等。
三、案例分析1. 选择一个卦例,如“乾卦”,讲解其卦象、卦辞、爻辞的含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乾卦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四、课堂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a. 你认为《易经》的智慧对现代生活有何启示?b. 如何将《易经》的智慧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五、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易经》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阅读《易经》原著或相关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易经》基本概念和六十四卦的理解。
2. 提问:你在课后阅读《易经》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二、新课讲解1. 讲解剩余的六十三卦,包括卦象、卦辞、爻辞等。
2. 引导学生掌握六十四卦的象征意义,如天、地、水、火、雷、风、山、泽等。
三、案例分析1. 选择一个卦例,如“坤卦”,讲解其卦象、卦辞、爻辞的含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坤卦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四、课堂讨论1. 学生分享课后阅读《易经》的心得体会。
2. 小组讨论:如何将《易经》的智慧应用于实际工作、学习、生活中?五、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易经》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
2周易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参考翻译:大地的姿态厚实而和顺,君子因 此要效法她的厚实之德、包容万事万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
参考翻译:脚上走路开始有霜,坚硬的冰层即 将形成。 《文言》: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 馀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 其所由来者渐矣……盖言其顺也 任何事情都有因果、互相联系,任何东西都由 微弱小进而累积为庞大。
五、坤卦研读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
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参考翻译:坤卦代表地,办事顺利,像雌马那 样安详、柔顺。君子如果要到某地去做某事,先 会迷失方向,但最终会找准自己的方向(若是争 先就会迷失方向,若能随从众人就能找到重用自 己的人)。有利。西南方可以得到志同道合的人, 去东北方会失去。安分、保持正道而才能吉祥。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参考译文:具备正直、方正、宏大的本性,不 需要做什么都没有什么不好。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参考译文:含藏起自己的文彩,万事均顺利。 随从别人做事,虽不能有大成就,但能得到好的 结果。 低调行事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参考译文:把袋子的口扎紧(谨慎),一切平 安。无灾、也无誉。 低调、谨慎 六五:黄裳,元吉。 参考译文: 穿着黄色下衣,必然吉祥。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参考译文:与龙在郊野交战,血色青黄。 (低调中也要寻找机会) 用六:利永贞。 参考译文:吉祥安定,将永远顺利。
卜辞举例 八日庚戌,有各云自东现,毋昃, 亦有出虹自北,饮于河 。 ——《甲骨文合集》第10405片反面意思是: 商王武丁根据卜兆判断有灾祸发生。 果然第八天早上天空出现了云彩, 中午以后又有虹霓从北方出来到河 里去饮水。
《周易》课件教案 排除成见,重新认识周易
排除成见,重新认识周易大家好,我是XX,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一起研讨、交流、学习《周易》,准备讲三方面内容:一、为什么学二、如何学三、如何用先说为什么学,周易是一部算卦书,是迷信、糟粕啊,为什么到了今天我们还要学习周易呢?站在我们今天的角度来说,至少有两个目的,或者说两个相应的用途:第一是,因为周易是大道之源,经典中的经典,它是六经之首。
这个“首”在这里至少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源头,一个是重要。
中国的文化现象,几乎都和周易有关。
用《四库全书总目》中的话来说就是,易道广大,无所不包。
周易产生比较早,后来的文化现象呢,都千方百计跟它联系起来,有的是真传,有的是后来为了太高自己,而和周易联系起来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文史哲”,文学、历史、哲学。
而文史哲的核心是哲学;哲学的核心的又是儒家、道家。
儒道互补,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构架。
儒家、道家两种派别其实区别很大,一个是积极入世,一个是消极出世。
但奇怪的是,后出的儒家、道家都要注释周易。
都通过注释周易来发挥、宣扬各自的学说。
你就说说,周易该是多么的重要。
就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都没有烧周易的。
儒家呢,更多的继承了周易当中阳刚的一面。
你看看周易的阴阳鱼、阴阳图,你就能够多少明了一些。
周易本身是有阴有阳,又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用这样的观点来看待社会的、世界的一切现象。
儒家继承放大了阳刚的一面,你比如说人生观。
在周易经文本身呢,还是君子终日乾乾,乾乾就是渐渐,就是拼搏。
到了《易传》呢,就成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到了孔子呢,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明知道我们的梦想、愿望最终很难实现,但也不改变我们的拼搏,永不言弃,在拼搏的过程之中,来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左传》当中的“三不朽”,你会更感动,人们已经意识到了,生命的短暂,历史的永恒。
如何让短暂的生命创造的事业思想、道德修养流向永恒呢?古代士大夫非常注重历史对自己的评价,它把历史对自己的评价看得比生命的存在还要重要。
第一讲周易的基本概念上优质课件
第一讲周易的基本概念上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讲教学内容选自《周易》第一章,主要详细讲解周易的基本概念,包括易卦、阴阳五行、八卦、六十四卦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易》的基本概念,掌握易卦、阴阳五行、八卦、六十四卦等核心理论。
2. 培养学生运用《周易》基本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易卦、六十四卦的构成及其寓意。
教学重点:阴阳五行、八卦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周易》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周易》在历史、文化、哲学等方面的地位,引出本讲内容。
2. 讲解:(1)易卦:介绍易卦的构成、分类、演变规律等。
(2)阴阳五行:阐述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相互关系及其在易学中的应用。
(3)八卦:讲解八卦的形成、名称、象征意义等。
(4)六十四卦:分析六十四卦的构成、寓意、应用等。
3. 实践情景引入: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概念进行分析。
4.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5. 随堂练习:设计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易卦、阴阳五行、八卦、六十四卦等基本概念。
2. 易卦的分类、演变规律。
3. 八卦的名称、象征意义。
4. 六十四卦的构成、寓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易卦的构成及分类。
(2)阐述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3)分析一个六十四卦的寓意。
2. 答案:(1)易卦由两个八卦组成,分为上卦和下卦,共八卦。
(2)阴阳五行包括阴阳、五行,阴阳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五行相互生克。
(3)以兑卦为例,象征喜悦、顺利、口舌之事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阅读《周易》相关经典著作。
(2)组织学生进行易卦、六十四卦的实践应用讨论。
(3)开展《周易》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周易入门》课程要点教学教材
《周易入门》课程要点第一节 《周易》的内容通行本《周易》,从篇章结构看,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一、“经”“经”部分包括卦象和卦爻辞。
(一)卦象:指六十四卦卦形符号。
六十四卦卦象的产生,经历了从阴阳爻到三画卦再到六画卦的发展过程,择其要点分述如下:1.爻: ▅▅▅▅▅▅ 阳爻 ▅▅ ▅▅ 阴爻2.八卦:指三画卦,也称为经卦。
【八卦卦象】乾 坤 震 巽▅▅▅▅▅▅ ▅▅ ▅▅ ▅▅ ▅▅ ▅▅▅▅▅▅▅▅▅▅▅▅ ▅▅ ▅▅ ▅▅ ▅▅ ▅▅▅▅▅▅▅▅▅▅▅▅ ▅▅ ▅▅ ▅▅▅▅▅▅ ▅▅ ▅▅坎 离 艮 兑▅▅ ▅▅ ▅▅▅▅▅▅ ▅▅▅▅▅▅ ▅▅ ▅▅▅▅▅▅▅▅ ▅▅ ▅▅ ▅▅ ▅▅ ▅▅▅▅▅▅▅▅ ▅▅ ▅▅▅▅▅▅ ▅▅ ▅▅ ▅▅▅▅▅▅【八卦取象歌】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八卦常用象征】 乾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天象 天地 雷 风 水 火 山 泽 义蕴 健顺 动 入 险 丽 止 说 人伦 父母 长子 长女 中子 中女 少子 少女 人体头 腹 足 股 耳 目 手 口卦名 象征动物马牛龙鸡豕雉狗羊此外,《周易》中还常用到八卦的方位象征,可结合下面两图说明:南东上图为先天八卦方位图,也称伏羲八卦方位图,简称先天图。
其撰制依据为《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除方位象征外,八卦所配之数字宜结合后面讲的三横图理解。
上图为后天八卦方位图,也称文王八卦方位图,简称后天图。
其撰制依据为《说卦传》:“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以上两图均产生于宋代。
宋人认为,先天方位是自然之位,后天方位是入用之位。
所以后世的术数、民俗中,凡是用八卦指代方位的,多为后天方位。
【八卦次序】八卦常用次序有二:一曰父母生六子次序: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其理论依据为《说卦传》:“乾,天也,故称乎父。
《周易》教案.ppt
❖ 《彖(tuan)》(上下)解释卦和卦辞,断定 卦和卦辞的基本观念。
(3) 四 象
处于统一体内的两仪,在对立的斗争中,将发生阴阳消长, 引起这种变化的有四个最具特征的状态,就是四象: 太阳,少阳,太阴,少阴。
四象
(以一天的天气为例)
少阳
:上面是热的,下面是凉的。
中午的时候太阳
:上面下面都热。
黄昏:上面凉,下面热,少阴
午夜十二点:上面下面都凉,太阴
春夏是阳,秋冬是阴。
五行相生 木生火:木柴可维持火的燃烧; 火生土:物质燃烧后化为灰土; 土生金:土中孕育着金属矿藏; 金生水:铁器可开掘出水泉; 水生木:雨露灌溉,使树木生长。
系辞 第一章
❖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 生矣。
❖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是故刚柔相 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 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 六十四卦
由八卦两两相加组成
乾
坤
蒙
泰
否
2、《周易》的一般概念和常识
(7) 六十四卦卦例
六十四卦的每一卦包括卦画、卦名、卦辞、爻辞和作为《易传》的彖辞、 大象辞、小象辞
1. 乾:元、亨、利、贞。
卦辞
2. 初九:潜龙,勿用。
3.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4.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
卦 画
传为伏羲氏初画八卦 处之一。《周易•系 辞》:“古者包牺 (伏羲)氏之王天下 也,仰则观像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观鸟 兽之文,与地之宜,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卦,以通 神明之德,以类万物 之情。”
《周易》教案
《周易》教案周易教案教案一:《周易》的概述与起源《周易》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它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预测工具之一。
《周易》起源于中国古代商周时期的卜辞、象数之学,后来逐渐发展为一套成熟的哲学体系。
本教案将从《周易》的起源、主要特点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讲解。
教案二:《周易》的主要内容《周易》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易经》和《系辞传》。
《易经》是由卜辞、象数、文化传统等等综合而成的一部预测与解释的经典。
它由六十四卦、爻辞和彖、象等部分构成,每一卦都代表着不同的自然现象和人生状态。
《系辞传》则是对《易经》的注释和解释,其中包含了众多的注解和传统解读。
教案三:《周易》的主要特点《周易》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 规范性:《周易》是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哲学著作,它对于卜辞、象数等进行了系统整理和总结,形成了一套封闭的体系。
2. 多义性:《周易》中的卦和爻具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和理解方式,每一种解释都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和启示。
3. 深邃性:《周易》旨在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关注宇宙间的种种联系和规律。
4. 实用性:《周易》可以用来预测、解读、指导等等,它不仅是一门哲学理论,更是一门实用学问。
教案四:《周易》的应用领域与意义《周易》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卜筮预测:《周易》是一种卜筮预测工具,可以用来解答各种问题,指导人们的决策。
2. 人际关系:《周易》的理念可以用来指导人际交往和沟通,帮助人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3. 自我修养:通过学习和理解《周易》,可以提升个人的智慧和素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管理决策:许多企业管理者将《周易》的思想和原则应用于管理决策过程中,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教案五:《周易》的学习方法与实践学习《周易》需要一定的方法和实践,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学习方法:1. 阅读经典:先从阅读《周易》经典文本开始,理解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
周易核心课
3、无论哪种意见、观点,都不能否认“易”的“变化”之含义。 日月象数蕴含交替、变化之义。
但无论是什么样的解释,说《周易》是讲阴阳两种势力相互作用、 产生万物、“刚柔相推,变在其中”,都是不错的。
使隐含在“卦形”背后的义理较为具体、生动地显 示出来。
5、编卦次序 六十四卦有一定的编排次序,(详见《序卦 传》) ,前三十卦为上经,后三十四卦为下经。早
期文献所称周易者,特指“经”部分。因此,当卦 爻辞撰成之后,一部兼具卦形和文辞两大要素的独 特的古代哲学专著——《周易》,终于以完整的面 目,严密的体系出现于世,流传不衰。
3、爻 六十四卦的每一卦,皆有六条线形,称为
“爻”,阳爻(——)均以数字“九”代表,阴爻 (— —)皆以数字“六”代表。每卦诸爻自下而 上,各有位次,称初、二、三、四、五、上。因 此,各卦凡阳爻居此六位者,分别称初九、九二、 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凡阴爻居此六位者, 分别称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古代六位分别象征:初为士民、二为卿大夫、三为诸侯、四为 三公近臣、五为天子,上为太上皇。
(3)三才 把六爻位序两两并列,则体现三级层次,前人认为: 初、二:象征“地”位。 三、四:象征“人”位 五、上:象征“天”位。 合天、地、人而言,谓之三才。这是从另一种角度观察爻 位,亦可表明六爻的高低等级区别。 ——“系辞下传”: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 ——“说卦传”: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书而成卦。 ——《三字经》:“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在中医中药里三才为“天冬”、“地黄”、“人参”
(2)爻位
64卦每卦各有6爻,分处六级高低不同的等次,象征事物发 展过程中所处的或上或下,或贵或贱的地位、条件、身份等。 六爻分处的六级等次,称为“爻位”。
周易课件精讲班课件上.
周易课件精讲班课件(上.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周易》的前两章内容,即《乾》和《坤》两卦。
我们将详细解读卦象、卦辞、爻辞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周易》的基本概念,如卦象、卦辞、爻辞等。
2. 培养学生运用《周易》智慧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修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卦象的解读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乾卦和坤卦的卦辞、爻辞及其所蕴含的哲学思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周易》原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周易》的智慧。
2. 讲解:详细解读乾卦和坤卦的卦象、卦辞、爻辞。
a. 乾卦:自强不息,刚健中正。
b. 坤卦:厚德载物,包容柔顺。
3. 例题讲解: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周易》智慧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卦象,给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板书设计1. 乾卦:卦象、卦辞、爻辞。
2. 坤卦:卦象、卦辞、爻辞。
3. 《周易》智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乾卦和坤卦的卦象、卦辞、爻辞。
b. 请举例说明《周易》智慧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a. 乾卦卦象:天,卦辞:元亨利贞,爻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坤卦卦象:地,卦辞:元亨利牝马之贞,爻辞:初六履霜坚冰至,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b. 例如:在工作遇到困难时,可以借鉴乾卦的“自强不息”精神,坚持不懈地努力;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可以学习坤卦的“厚德载物”品质,宽容待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阅读《周易》原文,深入了解其哲学思想。
b. 组织学生参加《周易》讲座,拓宽知识面。
传统文化--周易选读教案1(3页)
传统文化--周易选读教案1(3页)《传统文化《周易》选读》教案11、《周易》选读教学目标:1、对《周易》有大体了解。
2、注意积累《周易》中的名言名句。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搜集整理《易经》里的名言二、简介《周易》,《《周易》:又称《易》包括经、传两部分。
,《经之首,三玄之一。
经的部分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
卦辞和爻辞共约5000字,可能是西周”初年编定的。
它不仅对于了解殷周时代的哲学思想、社会生活有极重要的意义,而且保存了”一些相当罕见的商周史事材料。
《易》的传,包括系辞、说卦等十个部分,旧时称“十翼,是东周时人们所写的对于《易》经部分的解释。
三、经典诵读: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卦)。
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解释:原指事物到了尽头就要发生变化。
现指在穷困艰难的时候,就要想办法改变现状。
3.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赏析:迁善,改过是古人很看重的一种道德修养,属于修身的重要方面。
见善则迁”和“见贤“思齐”有着同一目标,都是学习美好品德的人,对于改过,也需要有改正错误的勇气,人不可能没有错,即使圣贤也难免有过失,重要的是能够及时改正。
四、知识链接认识《周易》的六十四卦五、作业读以下《周易》中的名言,揣摩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1、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2、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为之知。
《周易》之何为阴阳教案
《周易》之何为阴阳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建构《易经》的灵魂的阴阳和谐思维。
过程与方法:从日常生活的实际经验入手,从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认识、思考、接受阴阳和太极图的意义和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启发学生研究、利用《周易》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周易》中的阴阳和谐思维。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以XXX的名字与《周易》的关系引起学生的兴趣。
XXX:介于石,不终日,XXX。
XXX《周易·豫·六二》中正:“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XXX《周易·豫·六二·象传》(《豫》卦辞:豫。
XXX行师。
)老师解释此两卦辞的意思和XXX名字的意义,让学生了解一下中国人起名字往往会考虑的历史文化因素,引出《易经》的研究。
二、上两节知识的回忆。
师生共同回顾旧知识:一起回顾在这之前已经研究了XXX的简介,组成以及基本知识,以求达到以旧带新,保持学生知识的连贯性。
三、认识阴阳1、教师提出“阴阳”话题,让学生结合糊口谈谈他们对阴阳的理解。
2、教师结合学生的自在讲话进行引导:(!)说到什么叫阴阳,可以举出很多很多的例子。
例如晴天出太阳是阳,阴天下雨是阴;手心是阳,手背是阴;大拇指是阳,四个手指头是阴;树叶是阴,树芽是阳。
(2)、教师分析总结:阴阳源自现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系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热,上下等。
XXX用八卦图告诉了我们一个宇宙最根本的秘密——阴阳是构成宇宙万事万物最根本的元素,天底下的变化就是阴阳的变化。
3、阴阳内涵的重点。
(1)、阴阳是相对的。
如果没有相对,你就不晓得哪个是阴,哪个是阳。
例如头是阴是阳?要看怎样说,头跟脚相对,那头就是阳,脚就是阴。
有相对才有阴阳,不是绝对地说这个肯定是阴,哪个肯定是阳。
(2)、阴阳是会变动的。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阴阳是相对的,阴的会变阳,阳的会变阴。
周易9、10教案(郑六春)
《周易》第9、10卦封开县江口中学郑六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国学;2、简单了解《周易》的第9、10卦内容;3、学习《周易》第9、10卦;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探究、质疑启示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加强公民道德修养。
建立正确的为人处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学重点:了解《周易》第9、10卦要旨,能流利背诵《周易》第9、10卦中的经典名句。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国学课,什么是国学呢?老师认为,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之学,中国是有着上下五千年文化史的大国,文化内涵博大精深,翻开我们的国学经典,像《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庄子》等无不闪耀着华夏祖先智慧的光芒,铸就了炎黄子孙的精神支柱。
这些经典之作有的如浩荡奔流,告诉我们历史演变,有的像潺潺流水,给我们展示了生活实例,还有的仿佛丝丝细雨,沁透我们的心灵。
品读这些经典之作就如醇厚的香茗萦绕在舌尖,就如动听的乐曲回荡在耳边,久久不会消失。
所以,老师希望这节课能够让大家初步感受国学殿堂的魅力。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周易》中的第9、10卦。
二、课前准备检测学生熟读成诵,展示课前搜集《周易》里第9、10卦的名言。
三、教师整体感知《周易》第9、10卦主要要旨四、诵读知大意、品鉴得启示学生分小组讨论下面卦九(小畜)和卦十(履),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卦九(小畜)】卦辞:耐心地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初九:重复前面第三卦到第八卦这六个方面的做法。
九二:经过前面五个步骤有了一点积累,但还不够,带领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创业。
九三:要注意有了钱财要避免出现矛盾。
六四:继续上爻说明,互相信任不要有患得患失与互相戒备的心理。
九五:要与人共同富裕,不能独自享受富贵。
上九:物质条件满足了,但要有高尚的德行来承载,如果没有足够的德行就需要修身。
古语讲“富不过三代”就是没有足够的德行来承载。
【卦十(履)】卦辞:有了小的积累也要小心谨慎的做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言
《周易》原本是西周时期形成的占筮典籍,即算卦用书。
在后来流传的过程中,人们对它的理解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春秋时期开始,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它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形成了“易传”和“易学”两大部分。
当我们说周易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时,所谈的是指周易系统的典籍,包括后人对它所作的种种解释在内。
在我国历史上,解释《周易》的著作有两三千种,目前流传下来的就有近千种。
一、周易系统的内容和范围
1、经、传、学共同构成一个知识系统
“经”是指西周时期形成的典籍,即原本《周易》,汉代尊之为经,即《易经》。
经有恒久不变之义。
汉代对儒学尊奉的典籍,《诗》、《书》、《礼》、《春秋》等皆称为经。
“传”是指先秦时期形成的解释《易经》的十篇著作,即“十翼”。
“翼”是辅助的意思。
“学”是指汉代以来的经师、学者对《周易》经传所作的种种解释。
之所以称为学,是因为从汉代开始,凡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皆称为学,即经学。
2、易学是一涵盖广大的学术思想体系
围绕《周易》经传的解释,形成了一个以阴阳变易学说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到人文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中去。
依其对易学原理的理解可考察社会的治乱、王朝的兴衰、人生的顺逆、做人做事的原则、道德修养的境界、审美的准则以及经世治国的策略,依其易理可考察天文气象、生命、地理和物理等现象的变化。
总之,易学所研究的领域涉及到文字学、哲学、宗教、政治、历史、人伦、天文、数学、物理、医学、美学等诸多方面,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术思想体系。
3、周易的价值在学而不在术
《易经》包含“学”和“术”两方面。
“学”指的是天地人三才之道;“术”指的是用蓍草算卦的方法。
前者引申出有关天地人生的种种道理,从而形成了易学;后者引伸出五行变化、阴阳生克的算命方法,从而形成了术数。
孔子言“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即少犯错误,不是为了占问个人的吉凶祸福。
他认为懂得易理,用不着去占卜,所谓“不占而已”。
荀子将这一学易的原则概括为“善为易者不占”。
这是儒家一以贯之的立场。
二、易学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学习方法:
第一,必须的入手程序,是扫清文字障碍。
第二,学习期间,不鼓励不经选择地乱看参考书。
第三,记认熟习卦爻名称和形状,能随时画出并作各种排列组合。
第四,弄清一卦的含义,再研究另一卦;明白一爻的含义,再研究另一爻。
最好学一卦背诵一卦,学一爻背诵一爻。
第五,学习过了基础阶段后,可自己为某些特定事情作点占筮,记录下来,留待日后验证。
第六,学“易”之人,做事须为君子之所为,方能体会“易”中真义。
“易
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
”
第七,“易,无思也,无为也。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此学易者需修身养性,澡雪精神。
研究途径:
第一、从源溯流。
易学研究的根本对象是《周易》经传,故研究者首需熟习经传本文,考明《左转》、《国语》所载古筮例;其次,研读汉魏古注(李鼎祚《周易集解》);再次,观六朝、隋唐诸家义疏(孔颖达《周易正义》);最后,参考宋、元以来各家之经说。
不从古注入手,是为迷不知本源。
第二,强干弱枝。
《周易》源本象数,发为义理,故当以象数、义理为主干;外此而旁及者,如天文、地理、算术等,皆其枝附。
不由主干而寻枝附,是为浑不辨主客。
第三.在明确经传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基础上,应当以《易传》为解经的首要依据。
第四,应当掌握六十四卦表现哲理的特殊方式:象征。
《易》之用虽在占筮,《易》的本质内蕴则为哲学。
而“象”与“理”的结合,正是《周易》卦形、卦爻辞“象征”特色的体现。
掌握了“象征”规律,有利于熔“象数”、“义理”于一炉,较完整地挖掘《周易》的内在思想。
第五,应当掌握前人总结出来的切实可行的易学条例。
如六爻居位、乘、承、比、应等规律。
三、周易学习的目的和主要参考书
目的:传承传统文化,创新当代文化,体悟天地人三才之道,建构中华民族共有之精神家园。
主要参考书“
1、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上海古籍出版社
3、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
4、王弼、孔颖达:《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易经
第一节周易考释
一、“周”字训解
1、周全完备:《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
”:东汉郑玄释:“《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绵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
”
2、周代之名: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序》:“既连山、归藏并是代号,则《周易》称周,取歧阳地名。
《毛诗》云‘周原膴膴’是也。
”
二、“易”字训解
1、阴阳: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
”意即“易”字上半部是日字,下半部是月字,日代表阳,月代表阴,“易”表示阴和阳。
2、易有三义:《易纬·乾凿度》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
”又云:“‘易’者,其德也。
光明四通,简易立节,天以烂明,日月星辰,布设张列,通精无门,藏神无穴,不烦不扰,淡泊不失,此其‘易’也。
‘变
易’者,其气也。
天地不变,不能通气,五行迭终,四时更废,君臣取象,变节相移,能消者息,必专者败,此其‘变易’也。
‘不易’者,其位也。
天在上,地在下,君南面,臣北面,父坐子伏,此其‘不易’也。
”东汉郑玄依此义作《易赞》及《易论》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又云:“夫乾,确然示人易矣。
夫坤,隤然示人简矣。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此言其“易简”之法则也。
又云:“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此言顺时变易,出入移动者也。
又云:“天尊地卑。
乾坤定矣。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此言其张设布列“不易”者也。
3、占卜:尚秉和:“吴先生曰:易者占卜之名。
……简易、不易、变易,皆易之用,非易字本诂。
”(《周易尚氏学》)
三、周易大义
易理至明。
庄子曰:“易以道阴阳。
”阴阳之理,同性相敌,异性相感。
否泰往来,剥复循环,天道与人事,无二理也。
包括万有,孕育深宏,凡哲学无不根源于是。
而居易俟命,与时偕行,尤学易之准则。
第二节、周易的由来与构成
一、由来:班固在《汉书》中谓《易》“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孟康注:“《易·系辞》曰:‘《易》之兴其于中古乎?’然则伏羲为上古,文王为中古,孔子为下古。
”《易》之演变由远古之圣人伏羲画八卦,周文王继之重八为六十四卦,并在六十四卦之下各系属了相应的卦辞。
周公则尊照父亲文王之意,析诸卦之爻而各系附以相应的爻辞。
而生逢周道衰微之春秋乱世之孔子,又五十学《易》,苦力究心,最后述三圣之奥蕴,而作十翼。
经以上数圣之作,众述所成就的《周易》一书,涵盖了一切天人宇宙之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宝典。
上古时把周易称为羲经,共计二万四千七百零七个字。
二、构成:《周易》一书由经、传两部分组成。
通常称之为《易经》和《易传》。
《易经》全经分上、下两篇,共六十四卦,每卦由六爻组成(爻即阴阳符号),共计三百八十六爻(本三百八十四爻,因乾卦和坤卦各多一用爻,故为三百八十六爻)。
每卦又包括卦象(也叫卦画)、卦名、卦辞和爻辞四部分内容。
六十四卦的卦辞和三百八十六爻的爻辞,是《周易》的“经”的部分。
“经”分上、下两篇,上经由乾卦到离卦共三十卦,下经由咸卦到未济卦共三十四卦。
第三节、周易的性质
一、卜筮之书:宋朱熹《答赵提举》:“大抵《易》之书本为卜筮而作,故其词必根于象数,而非圣人己意之所为。
其所劝戒,亦以施诸筮得此卦此爻之人,而非反以戒夫卦爻者。
近世言《易》者殊不知此,所以其说虽有义理而无情意,虽大儒先生有所不免。
”
二、传道之书:清胡煦《周易函书》:“《周易》传道之书也。
道理显于文字,文字肇于图书。
图也者,数之聚,象之设,而理之寓也。
”又云:“圣人之道,尽在《易象》《春秋》。
《易象》,其大本也;《春秋》,其大用也。
《易象》所阐,乃天人合一之旨;《春秋》所著,乃天人感应之机。
故言圣道者,未有不体用流通而无间,天人合一而不分,而可谓一以贯之者也。
”《周易函书序》:“《易》函万有者也。
伏羲立象以尽《易》,文周系辞以尽象,孔子翼传以尽辞。
一元之理,二五之精,三极之道,旁达于天文地理人事,磕着触着,靡不包举。
”《周易函书·易
学须知一》:“须知卜筮之说,是圣人导人学《易》之路,至其精蕴,则性命之原本,天人之一致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