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腹水型肝癌淋巴道转移实验

合集下载

原位移植法建立肝脏H22肝癌细胞移植瘤小鼠模型

原位移植法建立肝脏H22肝癌细胞移植瘤小鼠模型

World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世界肿瘤研究, 2015, 5, 15-20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5 in Hans. /journal/wjcr/10.12677/wjcr.2015.51003Orthotropic Transplantation to EstablishH22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odel in MiceChen Han1,2, Hengxiao Wang1,2*, Zhaoxia Wang31Department of Immunity, Institute of Basic Medicine,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Ji’nan2School of Medicine and Life Sciences, University of Jinan-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Ji’nan3Department of Pathology, Institute of Basic Medicine,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Ji’nanEmail: *wanghengxiao@Received: Nov. 24th, 2014; revised: Dec. 22nd, 2014; accepted: Dec. 30th, 2014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liver orthotropic transplantation tumor model with H22 cell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ed experimental study. Methods: A certain number of H22 cells were directly injected in the left lobe of the liver in C57BL/6 mice, establishing a transplanted tu-mor model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situ. Results: After 7 days of surgery, the liver surface appeared irregular size nodules, nodules increased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time increases, the late abdominal organs appeared invasion, adhesion, ascites was increased.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liver tumor tissues and adjacent tissues of cancer showed that liver orthotropic transplantation tumor formation rate was 100%, no spontaneous regression. Conclusions: Ortho-tropic injection of H22 cell established orthotropic transplantation tumor formation in the liver, and the tumor formation time was relatively short, tumor formation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organ metastasis and ascites. This model was reasonable to simulate the pat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body of liver cancer in human, and could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research on liver can-cer.Keywords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Orthotropic Transplantation, 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s原位移植法建立肝脏H22肝癌细胞移植瘤小鼠模型韩琛1,2,王恒孝1,2*,王朝霞3*通讯作者。

肝癌小鼠造模实验方法

肝癌小鼠造模实验方法

肝癌小鼠造模实验方法(1)肿瘤细胞悬液的制备小鼠肿瘤细胞用小鼠腹腔培养,然后抽取腹水,是取得大量肿瘤细胞最便捷的方法。

具体操作如下:将肿瘤细胞株复苏后,接种于babl/c(昆明小鼠)腹腔,培养8-10天后,接种小鼠的腹腔内长出含肿瘤细胞的腹水,选择腹水饱满的小鼠,在超净台内于无菌条件下消毒小鼠腹部,用注射器抽取淡腹水为瘤源,放入无菌容器内,加入无菌生理盐水稀释瘤液,小心摇匀,并置冰水上保存。

若用多只动物做瘤源时,则应混合腹水。

(腹水应为淡黄色浓稠液体,若为深黄色或红色则应弃去不用。

)(2)肿瘤细胞计数取少量腹水,放置于干试管内,用生理盐水稀释100倍,用枪头吸取少许腹水,滴于载玻片上,推片,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细胞为圆形,胞浆均匀,透明,折光性好,分布均匀。

并于镜下进行细胞分类计数,其中肿瘤细胞数应≥95%。

7mL,在小鼠右侧腋下(右侧腋窝(3)肿瘤细胞接种腹水用无菌生理盐水调整细胞浓度为1*106个瘤细胞)(5*106)?。

全程严格无菌操作,皮下?)常规接种H22瘤液0.2mL/只(含2*1040min内完成。

(4)分组与给药昆明小鼠用上法造模,造模后再将腹水瘤小鼠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CTX)、青蒿素各剂量组(150mg/kg、300mg/kg)、青蒿琥酯P0组(60mg /kg)、青蒿琥酯ip组(60mg/kg)、青蒿醇提物和青蒿水提物各剂量组(1000mg/kg、4000mg/kg)和模型对照组(Model),每组各lO只小鼠。

造模24h后,阳性对照组(CTX)20mg/kg和青蒿琥酯ip组(60mg/kg),腹腔注射0.2mL/只,每天1次,连续lOd:其它组灌胃给药,灌服溶液0.4mL/只,每天1次,连续lOd。

模型对照组仅予等量CMC-Na 溶液,连续lOd。

平均每只小鼠每天给等量鼠料,每周换垫料2次,每日换新鲜水1次。

记录各小鼠死亡的时间。

其他问题:检测药物对肿瘤的抑制作用,给药时间怎么确定?1、造模后第二天给药2、肿瘤长出一定体积后在给药。

内质网分子蛋白在小鼠腹水型肝癌高、低淋巴道转移株中的表达及意义

内质网分子蛋白在小鼠腹水型肝癌高、低淋巴道转移株中的表达及意义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是世界范围内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

研究证明,转移和复发是导致《中国癌症杂志》2015年第25卷第2期 CHINA ONCOLOGY 2015 Vol.25 No.295内质网分子蛋白在小鼠腹水型肝癌高、低淋巴道转移株中的表达及意义张亚楠1,2,唐建武11.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与法医学教研室,辽宁 大连 116044;2.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山东 济南 250355 [摘要] 背景与目的:内质网分子伴侣29(endoplasmic reticulum molecular chaperons 29,ERp29)是一种内质网应激蛋白,其高表达与肿瘤转移相关。

本研究旨在探讨ERp29在小鼠腹水型肝癌高、低淋巴道转移株中的表达及与肝癌淋巴道转移的关系。

方法:构建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株(高转移株Hca-F、低转移株Hca-P)淋巴道转移动物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仪等方法检测ERp29在Hca-F、Hca-P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ERp29在Hca-F、Hca-P中均呈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质,部分细胞核也有表达。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ERp29在Hca-F、Hca-P 中的表达吸光度值分别为0.97±0.03和1.17±0.03,ERp29在Hca-F细胞株中的表达(吸光度值)明显低于Hc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ERp29在Hca-F细胞株中的相对荧光强度值(375.27±47.33)显著低于Hca-P(623.91±4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结论:ERp29在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株Hca-F和Hca-P均有表达,且在Hca-F中表达较低,而在Hca-P中表达较高。

实验四 腹水型单抗的制备及纯化

实验四 腹水型单抗的制备及纯化

实验四腹水型单抗的制备及纯化迄今为止,通常情况下均采用动物体内生产单抗的方法,鉴于绝大多数动物用杂交瘤均由BALB/c小鼠的骨髓瘤细胞与同品系的脾细胞融合而得,因此使用的动物当然首先BALB/c 小鼠。

本方法即将杂交瘤细胞接种于小鼠腹腔内,在小鼠腹腔内生长杂交瘤,并产生腹水,因而可得到大量的腹水单抗且抗体浓度很高。

可见该法操作简便、经济,不过,腹水中常混有细胞及其残渣、小颗粒物质、脂肪滴以及小鼠的各种杂蛋白,因此在很多情况下要提纯后才能使用。

而腹水单抗的纯化是一个相当困难的工作,本实验将进行IgG1型腹水单抗的提纯方法。

材料:1、成年BALB/c小鼠。

2、灭菌液体石蜡或福氏不完全佐剂;处于对数生长期的杂交瘤细胞;新鲜采集的腹水(或冻存的腹水)。

3、饱和硫酸铵(pH7.2-7.4)溶液,正辛酸,0.1M NaOH,1M NaOH,0.06M,pH4.0NaAc-HAc缓冲液,0.01M,pH7.4 PBS,10×PBS(0.01M,pH7.4)。

方法:一、腹水的制备1.取12周龄的BALB/ c小鼠腹腔注射灭菌石蜡,0.5ml/只或腹腔注射福氏不完全佐剂,0.2-0.3ml/只。

2.1周后(注射灭菌液体石蜡)或3天后(注射福氏不完全佐剂)腹腔接种用PBS或无血清培养基稀释的杂交瘤细胞,每只小鼠1—3×106/0.3ml。

3.间隔5天后,每天观察小鼠腹水产生情况,如腹部明显膨大,以手触摸时,皮肤有紧张感,即可用16号针头采集腹水,一般可连续采2-3次,通常每只小鼠可采5-10ml腹水。

将腹水离心(2000rpm离心5min),吸去最上层的脂肪组织,除去细胞成分和其他的沉淀物,收集上清,将上清加入50﹪甘油冻存于-20℃冰箱,留下一小部分测定效价。

二、辛酸—硫酸铵法纯化腹水中的单抗1.取3ml腹水,2500r/min离心弃杂质,加入0.06M,pH4.0 NaAc-HAc缓冲液3ml,调pH 至4.8(用0.1M NaOH调);2.加入99ul正辛酸(33ul/ml腹水),室温搅拌≥30min,4℃搅拌≥60min,逐滴加完,4℃澄清2h(20min);3.取出15000r/min离心30min(10min)(4℃),去沉淀(白蛋白和其它非IgG蛋白),上清加入1/10体积的10×PBS(0.01M,pH7.4),用1M NaOH调pH至7.2;4.上清滴加等量饱和硫酸铵(pH7.2-7.4)溶液,使硫酸铵的饱和度为50%,继续搅拌10-30min,静置30min;5.10000rpm(4℃)离心30min(10min),弃上清,将沉淀溶于1.2ml,0.01M,pH7.4 PBS 中,6.0.01M,pH7.4 PBS透析过夜(4℃),其间换液3次,收集透析袋内液体,—20℃保存备用。

肿瘤侵袭转移技术ppt(划痕实验,transwell,裸鼠尾静脉)

肿瘤侵袭转移技术ppt(划痕实验,transwell,裸鼠尾静脉)

肿瘤侵袭转移技术ppt(划痕实验,transwell,裸鼠尾静脉)展开全文取之于园,回馈于园。

先贴上ppt的图,一共有28张ppt,ppt里也有一些动图,需要讲相关课程可以下载ppt,不要叮当内容都是取自园子里前辈们的,图之后我会贴上当时我讲的逐字稿,欢迎大家指正错误,共同学习。

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相关实验技术我们将从这四方面来看首先是概述:实验探究细胞的侵袭转移可以分为体内和体外两个方面在体外实验现在我们常用的是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在体内实验我们可以使用的技术为裸鼠尾静脉注射以上为现在在国际上较为通用和认可的探究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技术首先是细胞划痕实验,细胞划痕实验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检测细胞运动的方法,实验成本低,可以用来检测贴壁生长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通俗的理解一下,就是用东西在一个铺满细胞的板子或培养基上用画一条线,线上的细胞被机械力去除掉了,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们可以观察细胞向无细胞区域迁移的情况,体现了细胞的一种迁移能力。

该实验优点:1.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体内细胞迁移的过程。

2.适合研究细胞与胞外基质(ECM)、细胞与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细胞迁移。

3.与包括活细胞成像在内的显微镜系统兼容,可用于分析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4.研究细胞迁移的体外实验中最简单的方法。

我们所需的实验材料有以下:细胞样品仪器、耗材:6孔板 marker笔直尺枪头试剂、试剂盒:无血清培养基、PBS首先,1.所有能灭菌的器械都要灭菌在超净工作台,就是这个,将所有器材紫外线消毒30min,需要消毒灭菌器材包括——离心管、吸管筒、移液枪、枪头、直尺、marker笔等在6孔板背面画线5-6条,这个就是6孔板,有的人也会用更多孔的板子,在板子的背面,我们用直尺和marker笔画出间距均匀平行的线,这个不行哈。

在每孔加入5X105个细胞,这里数量不同细胞可能不一,原则把握为1.数量以过夜贴壁能铺满为宜,适当调整 2.数量少时可培养一段时间至铺满板底5.用1ml枪头垂直于孔板和画的线,制造细胞划痕,尽量保证各个划痕宽度一致这里要注意:人工枪头制造划痕难以保证划痕宽度的一致性,影响实验结果,这也是该方法最大的缺陷,后面提到的一种新技术可以避免这一问题6.吸掉旧培养基,用无菌PBS冲洗细胞3次,去除划下的细胞注:冲洗时温柔,贴壁加入,避免冲掉单层细胞7.加入无血清培养基,并根据需要设加实验组、对照组8.放入37度5%CO2培养箱,培养。

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的研究

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的研究

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的研究项亮亮;侯杰;王婕;焦成斌【摘要】目的:探讨用肝癌H22细胞建立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方法:将肝癌H22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内,建立异位移植模型;抽取腹水中癌细胞接种于小鼠肝实质内,建立原位移植模型.结果:移植后10d可扪及肿瘤生长,模型成功率94.4%;晚期自发转移率79.4%,腹水产生率35.3%,无自发消退;移植瘤保持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DCP)高分泌及γ-氨基酰转氨酶(γ~GT)同工酶阳性的特点;模型平均自然生存期28d.结论:小鼠肝癌原位模型成功率高,易于制作,生物学特征符合模拟人类肝癌在体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可成为今后人类研究肝癌的重要动物模型.【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科学》【年(卷),期】2015(038)006【总页数】2页(P48-49)【关键词】肝癌;H22细胞;原位移植模型;小鼠【作者】项亮亮;侯杰;王婕;焦成斌【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二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二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二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二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肝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其发病率高、恶性程度高、死亡率高,素有“癌中之王”的称号[1]。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为肝癌临床的治疗提供基础依据,而肝癌动物模型一直是肝癌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工具。

目前有关人肿瘤转移模型大多是用裸大鼠、裸小鼠,动物肿瘤则多数是用Wistar或SD大鼠建立的,而用小鼠建立原位肿瘤移植模型国内外报道较少。

小鼠作为一种更经济,易饲养,易获得的实验研究载体,在发挥其普遍应用性方面有着重大的作用。

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作为一种新型的动物模型是否能更好地模拟人肝癌在体内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的过程,本实验将研究报道如下。

纯中药复方消癌根治疗小鼠移植性肝癌的实验研究

纯中药复方消癌根治疗小鼠移植性肝癌的实验研究

鼠肿瘤块均较 大 ,故也认 为是灌药致死 。死 亡 的环磷 酰胺 组
6只 ,肿瘤 块均较 小 ,但 毛发严重脱 落 。实验结 束时各 组较 小或没有肿瘤 的小 鼠活动状态均较好 。
1 . 受试药制备 把用于溶解 药粉的附配中药液 煮沸浓缩 .1 2
3倍 ,同时把消癌 根药粉用 10目筛 网过 筛 。临用 前把 消癌 0
维普资讯

纯 药 方癌 治 小 移 性 癌 实 研 中 复 消 根疗 植 肝 的验 究
谭宇蕙 宁异 真 吴映雅 李柳茹 赵增强 ( 州 中 医药 大 学 生化 教 研 室 广 东广 州 5 0 0) 广 14 5 纯 中药复方消癌根 由化州市丽 岗董 草原中医诊所 民间中 模 型对照组 、中药组 、环磷酰胺组 ;共 4组 ,正 常对照组 5 只 ,模 型对照组 2 0只 ,环磷 酰胺组 2 0只 ,消癌根 2 4只。注 射前称重 ,接种 时小 鼠健康 ,无 病残。正常对 照组 5只右前
根药粉混合在上述浓缩的附配药液 中。 1 . 鼠移植 性肝癌 的造 模 小 鼠肝癌细胞 株 H 2用 完 . 2小 2 2 全 培养 液 ( R MI6 0培养基 、l%d 牛血 清 、1 0I/ 含 P 14 O x ×1 5 L U 青霉素及 15 / 2 mg L链霉素)在 3  ̄ 7C、5 O 中培养数天后传 %C 代 ,细胞制 备成 1 0 0 几 的细胞 悬液 ,台盼蓝活细胞计 ×1 1 个 数大 于 9 %;按 02 I 0 . . m /只 ( 1 o 个肿 瘤细胞 ) 细胞悬 含 ×15
视之 胃内容物很 多 ,胃很胀 。还有 1 只解剖 见腹腔 内有 大量 积气 ,死 亡小鼠肿瘤块 只有芝麻大小 ,这 时模 型组死 亡的小
sx ck粤 20 - 0 1 0 3 0 0 ,合格 证号 为 0 0 2 8 0 5 9 。主要 器材 :灌 胃

小鼠腹水型肝癌淋巴道转移实验

小鼠腹水型肝癌淋巴道转移实验

小鼠腹水型肝癌淋巴道转移实验【署名】指导教师:于晓棠【摘要】目的:通过可移植性小鼠腹水型肝癌淋巴道转移实验,从感性上认识肿瘤侵袭与淋巴道转移的生物学特性,了解肿瘤动物实验模型建立的过程及意义。

方法:使用近交系615小鼠皮下接种腹水型肝癌高淋巴道转移菌株(HCa-F)进行肿瘤淋巴道转移实验,取其淋巴结观察是否有淋巴道转移以及检测瘤株淋巴结转移能力。

取肺肝肾组织切片以观察是否有血道转移。

结果:小鼠腹水型肝癌发生淋巴道转移,转移率为40%,并可造成相关器官发生病变。

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直观,小鼠腹水型肝癌淋巴道转移率较高。

【关键词】小鼠腹水型肝癌淋巴道转移【前言】为更好地了解肿瘤的发病机制、肿瘤与宿主的关系、肿瘤侵袭与转移的过程和治疗措施的有效性,需要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

小鼠与人类在遗传学、病理学、生物学许多特性方面相似,是肿瘤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而且目前的技术能够在鼠的基因水平上设计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而获得相关疾病模型[1]。

小鼠模型是目前可以整合基础和临床肿瘤研究的武器[2],已应用于肿瘤研究的各个领域。

随着对肿瘤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实验动物学的发展和一些新技术的运用,小鼠肿瘤模型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已得到广泛应用。

肿瘤转移是导致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淋巴结转移是癌早期最常见的转移方式,且淋巴转移还可以成为进一步血道转移的桥头[3]。

小鼠腹水型肝癌淋巴道转移试验是研究肝癌的淋巴道转移的生物学特性的试验。

因为新近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我国的原发性肝癌病人数占全世界肝癌病人的一半以上。

由于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病人众多,致使我国的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其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在上个世纪我国进行大规模的现场筛查,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在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使肝癌有不治之症变成了部分可治之症。

近来综合治疗技术的发展,大肝癌缩小后二部切除,又使部分病人获得了可治愈机会。

Transwell实验-超详细

Transwell实验-超详细

Transwell侵袭实验总结第一节概念这里想明确两个概念,一个是Transwell,另一个是肿瘤细胞侵袭模型。

1.Transwell关于Transwell这个词该如何解释,查了很多资料也未见准确的注解,我觉得可以这么理解吧,trans-这个词根有转移、转运、穿过等意思,well有小室的意思,可以从字面上理解,这是一类有通透性的杯状的装置,根据Corning公司的Transwell说明书中的介绍,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膜滤器(Membrane filters),也可认为是一种有通透性的支架(permeable supports)。

更准确地说,Transwell应该是一种实验技术,这项技术的主要材料是Transwell小室(Transwell chamber,Transwell insert),其外形为一个可放置在孔板里的小杯子,不同厂家对Transwell会有不同的命名,而不同型号也可有不同形状,不同大小,根据实验需要,可有不同选择。

但无论是何种外形,其关键部分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杯子底层的一张有通透性的膜,而杯子其余部分的材料与普通的孔板是一样。

这层膜带有微孔,孔径大小有0.1-12.0µm,根据不同需要可用不同材料,一般常用的是聚碳酸酯膜(polycarbonate membrane)。

下图是一个Transwell装置的纵切面将Transwell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上室内盛装上层培养液,下室内盛装下层培养液,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

我们将细胞种在上室内,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的细胞,从而可以研究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对细胞生长、运动等的影响。

应用不同孔径和经过不同处理的聚碳酸酯膜,就可以进行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多种方面的研究。

下面参考guxuefeng战友和cosmosci战友的帖子具体来谈谈孔径的选择,当然不同细胞其体积不同,具体选择时要考虑到细胞大小。

小鼠单抗腹水纯化步骤

小鼠单抗腹水纯化步骤

小鼠单抗腹水纯化步骤小鼠单抗是一种通过免疫响应体外制备的抗体,通常通过腹水提取方式来获得。

下面是小鼠单抗腹水纯化的一般步骤:1.小鼠免疫将小鼠注射目标抗原,通常使用免疫佐剂将抗原与免疫系统刺激起来。

免疫期间要注意小鼠的饮食和生活环境,保证其健康状态。

2.收集腹水在免疫后,根据小鼠的体重和免疫剂量,使用注射器从小鼠的腹腔中收集腹水。

使用无菌器具,注意操作过程要无菌。

3.储存和预处理腹水收集到的腹水用离心机离心,去除其中的杂质和细胞。

然后将澄清的腹水分装入无菌离心管中,并进行储存。

4.蛋白质浓缩和沉淀将腹水进行浓缩,可以使用离心或超滤等方法。

浓缩过程中要注意温度和时间的控制,以避免蛋白质降解。

浓缩后的腹水可以进一步进行封冻保存。

5.抗原亲和纯化使用亲和层析柱,将浓缩的腹水与目标抗原相互作用。

亲和层析柱可以选择已经与目标抗原结合的树脂,或者通过动态亲和层析的方法进行柱填充。

6.纯化和洗脱将亲和层析柱上结合的抗原-抗体复合物进行洗脱。

可以使用洗脱液来改变物质之间的亲和力,以实现复合物的解离。

洗脱后的洗脱液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检测。

7.鉴定和分析对纯化后的抗体进行鉴定和分析,可以使用免疫层析、SDS-、Western blot等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检测纯化后的抗体的纯度、抗体滴度和特异性。

8.储存和保存将纯化后的抗体进行分装并储存,通常以冷冻的形式保存。

在保存的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无菌的存储容器,避免污染和降解。

以上是小鼠单抗腹水纯化的一般步骤。

根据实际需求和具体实验条件的不同,可能会有所调整。

另外,为了保证实验的安全和可重复性,建议在进行实验前充分了解相关实验操作和操作流程,并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

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报告

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报告

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报告背景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免疫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该实验通过刺激小鼠淋巴细胞,观察和分析其增殖和分化情况,以了解免疫细胞对特定抗原的应答能力。

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识别和攻击入侵体内的病原体。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会发生转化,即从静止状态进入活跃状态,并开始增殖和分化为具有特定功能的效应细胞。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刺激小鼠淋巴细胞,观察其在不同条件下的转化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其增殖和分化能力。

具体实验设计如下:1.实验组:将小鼠淋巴细胞与特定抗原共培养。

2.阳性对照组:将小鼠淋巴细胞与已知刺激剂共培养。

3.阴性对照组:将小鼠淋巴细胞与无刺激剂共培养。

4.观察时间点:分别在培养开始后的24、48和72小时观察和采样。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消毒实验器具,准备所需培养基和试剂。

2.提取淋巴细胞:通过离心法从小鼠脾脏中提取淋巴细胞。

3.细胞计数和调整浓度:使用显微镜计数室计数细胞数量,并根据实验要求调整细胞浓度。

4.培养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将相应的淋巴细胞与特定抗原或刺激剂共培养。

5.培养条件控制: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定期更换培养基。

6.观察和采样:在规定的时间点,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采集样本用于后续分析。

分析结果细胞形态观察在实验进行的不同时间点,观察到了细胞形态的变化。

刺激后的淋巴细胞在24小时内开始出现细胞体积增大、核浓缩和细胞质深染的特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并呈现出更多分裂和分化的特征。

细胞增殖分析使用MTT法对不同时间点的培养物进行细胞增殖分析。

结果显示,在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中,细胞增殖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

并且,在实验组中,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增殖率逐渐增加。

细胞表面标记物检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实验组中转化后淋巴细胞表面标记物的表达情况。

结果显示,在实验组中,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特定抗原诱导了一系列免疫相关标记物的表达上调。

益气养阴方对小鼠肝癌淋巴道转移的影响

益气养阴方对小鼠肝癌淋巴道转移的影响
m t ts nm c. to s H 2 ea cri ma t ts oes eeet lhdb buaeu jco t e s i i i Meh d 2h pt ac o a ai m dl w r s bi e ys ct osi et ni o aas e o n me s s a s u n n i n
转移情况等的指标 变化。结果 巴结转移显著减少。结论
益气养 阴方对 H 肝癌淋 巴道 转移有 一定 的抑制作用。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 编号 ]6 26 9 (0 9 0 -190 17 - 0 20 )20 4 -3 7 -

[ 关键词] 肝肿瘤 ; 巴转移 ; 淋 益气养 阴; 模型 , 动物 [ 中图分 类号]R 3 . 757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 0 9年 4月第 1 2卷第 2期
C i JCi a h , pi20 V 11 , O. hn l Heh cA r 0 9, o.2 N 2 n l
・Leabharlann 19・ 4 ・基础研 究 ・
益气养 阴方对 小鼠肝癌淋 巴道转移 的影 响
丁波 孙 静 ,
(. 1 山东省立医院药剂科 , 济南 20 2 ; . 50 12 山东 中医药大学病理教研室 )
目前 尚无 报道 。为 了进 一步 了解 益气 养 阴方抗 肿瘤
1 12 药 品 ..
益 气养 阴方 中药 由建联 中药 店提 供 ,
[ b t c] Obet e oivs gttee et f e fr n i n or hn i o ea ma y ht A sr t a jc v T et a f co i oc gQ dN ui i Yn nh pt mpai i n i eh f R n i a s g o L c

磷酸化JNK在小鼠腹水型肝癌高、低淋巴道转移株中表达的研究

磷酸化JNK在小鼠腹水型肝癌高、低淋巴道转移株中表达的研究
文章 编 号 : 0 4 8 (08 1 —14 —0 1 7— 2720 ) 1 37 3 0
磷酸化 J K在小 鼠腹水 型肝癌高 、 N 低 淋 巴道 转 移 株 中表 达 的研 究
张宇虹 唐建武 , , 王绍清 , 玲 孙成荣 王 李 , , 波 王 梅 ,
(. 1 大连 医科大学附属第 -N院 超声科 , - 辽宁 大连 162 ; . 107 2 大连医科 大学 病 理学 教研室 , 辽宁 大连 164 ; 104 3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 二医院 实验 中心 , . 辽宁 大连 162 ) 107 摘要 : 目的 观察磷酸化 J K pJK) N (- 在小 鼠腹水 型肝癌高 、 N 低淋巴道转移株( e-、 e-) H aF H aP 中的表达水平 , 分析其
关键词 : 肝癌 ; 巴道转 移 ;- K; s r Bo 淋 pJ Wet l N e n t
中图 分 类 号 : 75 7 R 3 . 文献 标 识 码 : A Su yo E pes no -N nMos e a crio si sC lLn s aF ( i l me s t )a dHc- ( w td f xrsi f J K i ueH pt ac maA ce e ie - hg y t t i n aP 1 o p o n t l Hc h a ac o me s t ) Z A G Y-og , A GJ nw , A hoq g ,t 1 ( . eateto laon t e n fie tti a ac H N uhn T N i -u a W NGSa-i e a. 1 Dpr n fUt sud,h Sc dA lt n m r e o f ad i
( h b脚 C i JL n a
, 0 ,2 14 ) 2 8 1 :37 0

抗肿瘤中药研究进展[1]

抗肿瘤中药研究进展[1]

主要成分
药理作用
白英碱 对S180、Walker癌 龙葵碱 肉瘤的抑制作用
应用 肺癌等
紫草素
对S180、绒癌有抑 膀胱癌、肺癌、
制作用
妇科癌
Ⅰ-15
八月札 木通甙
Ⅰ-16
柘木
黄酮类 生物碱
对S180、S37有抑 制
对艾氏腹水癌U14 体外食管癌细胞 株有细胞毒作用
多种肿瘤 消化道癌
二、活血化瘀类药
抑制
Ⅰ-8 多凌 萜类、皂甙、 对S180、S37、 食管、贲门 草 冬凌草素 U14、Walke有抑 癌、肺癌 制作用
附表Ⅰ 清热解毒类药
编号 药名 主要成分
药理作用
应用
Ⅰ-9 长春花 长春新碱 对小鼠白血病、艾氏腹 治疗白血病、
长春花碱
水癌L3H自发性乳癌有 效
多种肿瘤的合 并用药
Ⅰ-10 喜树
Ⅲ -4
天南星
皂甙、氨息香 酸β-谷甾酸
对S180有抑制作用
食管贲门癌
附表Ⅲ 化痰散结类药
编号 药名
Ⅲ -5
山慈 姑
Ⅲ -6
夏枯 草
Ⅲ -7 牡蛎
Ⅲ -8
猫爪 草
主要成分
秋水仙碱
皂甙 Ca、P、S、 Mg、Al、Fe
元素 氨基酸
药理作用 对S180、Walker 癌肉瘤有抑制 对S180、U14有
(一、)莪术
(3)莪术醇对小鼠宫颈癌U14的抑制率可 达77.13%。
(4)莪术双酮对小鼠肉瘤、小鼠宫颈癌、 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也有明显抑制作用, 能使之变性坏死。
(5)莪术总油对ECA、S180、ARS三种腹水 型瘤及S37、S180两种实体瘤均有明显实验 治疗效果。

ANXA11表达稳定下调的肝癌Hca-P细胞株的建立

ANXA11表达稳定下调的肝癌Hca-P细胞株的建立

ANXA11表达稳定下调的肝癌Hca-P细胞株的建立王嘉盛;刘淑清;郭春梅;孙明忠【摘要】Objective To design small hairpin RNA (shRNA) targeting Annexin All (ANXA11) , to transfect mouse hepatoma Hca — P with Annexin All (ANXA11) , to obtain the Hca — P cell line with Anxal 1 stable knock —down and to establish material basis for future study. Methods Two Anxal 1 shRNAs, shRNA -1 and shRNA - 2, were synthesized, li-gated topGPU6/GFP/Neo expression plasmid and transfected into Hca - P cell. The monoclonal pGPU6/GFP/Neo -ANXA11 - Hca - P cell with stable knockdown of ANXA11 was obtained by G418 screening and limited dilution. ANXA11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were measured by RT - PCR and Western blot,and compared with empty vector transfected Hca -P and Hca - P control. Results The recombinant expression vector pGPU 6/GFP/Neo - shRNA - ANXA11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The monoclonal pGPU 6/GFP/Neo — ANXA11 — Hca — P cell lines were obtained. Compared to normal Hca — P cell, the ANXA11 mRNA and protein level in Hca — P cells transfected with shRNA — 1 wese down —regulated by about 80. 2% and 77. 7% with statistic significance (P <0. 01). Conclusion Mouse monoclonal hepatoma Hca -P cell with stable knock - down of ANXA 11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by RNAi and gene transfection , which provides a solid base for studying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ANXA 11 in hepatoma lymphatic metastasis.%目的构建针对膜联蛋白A11(Annexin A11,ANXA11) 的shRNA(small hairpin RNA),稳定转染小鼠低淋巴道转移力肝癌Hca-P细胞,筛选ANXA11稳定下调的单克隆细胞株,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合成2条ANXA11的shRNA序列(shRNA-1和-2),与真核表达载体pGPU6/GFP/Neo连接,构建pGPU6/GFP/Neo-shRNA-ANXA11表达载体并转染Hca-P细胞,通过G418筛选及有限稀释法获得单克隆细胞株,Western blot检测Hca-P细胞ANXA11蛋白表达,并与空载体转染及对照组比较.结果成功构建了pGPU6/GFP/Neo-shRNA- ANXA11重组表达质粒,并获得pGPU6/GFP/Neo- shRNA- ANXA11-Hca-P单克隆细胞株;shRNA-1重组质粒的抑制效果在mRNA和蛋白水平对ANXA11抑制率分别为80.2%和77.7%,P<0.01.结论通过RNA干扰和基因转染技术成功建立了ANXA11表达稳定下调的Hca-P细胞株,得到了其单克隆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ANXA11在恶性肿瘤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打下了基础.【期刊名称】《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35)003【总页数】5页(P218-222)【关键词】ANXA11;淋巴道转移;Hca-P;RNA干扰【作者】王嘉盛;刘淑清;郭春梅;孙明忠【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44;大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44;大连医科大学,生物技术系,辽宁,大连,116044;大连医科大学,生物技术系,辽宁,大连,116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291肝癌致死率位居癌症死亡率第2位,肝外肿瘤转移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和生存重要因素,淋巴道转移是肝癌转移的一个重要途径[1],探究肝癌淋巴道转移机制对肝癌防治有重要意义。

加味血府逐瘀汤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加味血府逐瘀汤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原 发性肝 癌 ( C) 我 国常 见 的 恶性 肿 瘤 , HC 是 由于 起 病 隐匿 , 诊 时 多 已属 中 晚期 , 疗 效 果 差 , 确 治 预后 恶
电子 分析 天平 ( 阳龙 腾 电子 有 限公 司 ) 超 低 温 冰 箱 沈 ,
(3 三 洋 公 司 ) 光 学 显 微 镜 (E本 Oy p s光 学 仪 1本 , t l u m
f dX e h y eot n (ih m du n w ds ) u r niio a , i x ni a n eepes no E F i i uf Z uuD cco hg , eim adl oe .T mo hb i rt leet s nrt adt xrsi f G e u i o i tn e f e o e h o V n
e p e so fVEGF n t umo is e x r s in o i he t rts u . K e or M o i e eu Zh y c c in;H 2 mie m o e ;I hiii n r t ft yW ds df d Xu f u u De o to i 2 c d l n b to ae o umo ;Lie e tnso ae r f xe in r t
, A P微量 加样 器 ( 麦产 2 0x 、O L 。 丹 0 1 l l ) L 劣, 严重威胁人们 的生命 与健康 。故研 发安全有效 的 器公 司 ) C P 治 疗 HC C的药物 和方 法 , 国 内外 广大 医 务工 作 者 的 1 5 实验 制剂 无水 乙醇 、 甲苯 、 是 . 二 苏木 素液 、 双氧 水
W ORL CHI S DI I J n a y 2 1 V 1 7, . D NE E ME C NE a u r . 0 2, o . No 1

小鼠腹水制备的原理

小鼠腹水制备的原理

小鼠腹水制备的原理小鼠腹水制备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胸腺B细胞的免疫应答和血液与淋巴液的滤过。

首先,胸腺是免疫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器官,其中主要存在B淋巴细胞。

当小鼠体内存在所谓的"外来"抗原(如蛋白质),免疫系统将启动免疫应答。

B细胞在胸腺中通过特定受体(BCR)结合并识别到外来抗原,这时候会对该抗原进行内化和处理。

内化后的抗原将进入内质网并被加工,最终表达出B细胞表面的MHC-II分子。

在这个过程中,抗原加工和递呈机制会施行一种叫做"适应性免疫"的应答,因为机体需要适应不同类型的抗原。

其次,血液和淋巴液在小鼠体内循环,并经过肝脏和脾脏等器官进行过滤和处理。

血液中的浆液和淋巴液会包含很多溶解性的物质,其中就包括"外来"抗原。

这些"外来"抗原可以通过淋巴系统的滤过进入腹腔。

淋巴系统拥有很多淋巴结,这些结构会对其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分解和清除。

当血液中的有害物质进入淋巴系统豆状气球肿大以致虚化,在这个层级,淋巴球与外界的相遇被更加从细胞层级进行进行。

因此,腹腔是淋巴系统中能够以各种方式吞噬、清除外界抗原的一个理想场所。

通过以上两个过程,小鼠体内的外来抗原和淋巴液中的有害物质能够通过胸腺B 细胞的免疫应答以及血液和淋巴液的滤过进入腹腔,从而形成腹水。

腹水的组分主要由外来抗原、细胞成分和溶解物质等构成,其组成和性质与疾病或病变有关。

腹水的产生往往伴随着机体免疫系统的应激和病理反应,因此腹水的制备也可以作为一种动物模型来研究相关的疾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制备小鼠腹水是一种对动物实验进行的手术技巧,需要遵循相应实验伦理和安全规范,并在合适的实验条件下进行。

制备腹水后,一定要对腹水样本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处理,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益气养阴方对小鼠肝癌血道转移的影响

益气养阴方对小鼠肝癌血道转移的影响

益气养阴方对小鼠肝癌血道转移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对小鼠肝癌血道转移的影响。

方法小鼠经尾静脉接种H22肝癌细胞悬液后14 d,观察中药对荷瘤小鼠的肺部转移瘤生长情况影响等。

结果益气养阴方组的肺部转移结节较模型组明显减少,中药组明显改善化疗对机体的免疫损伤。

结论益气养阴方对H22肝癌血道转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关键词】益气养阴方 H22腹水型肝癌血道转移经血道转移是大多数恶性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

临床上中医药在改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带瘤患者生存时间以及减少远处转移灶发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已成为肿瘤的手术、放疗、化疗、生物疗法之外的另一重要治疗大法,探索中医药在防治肿瘤转移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益气养阴方在临床抗肿瘤转移治疗中多有应用,但动物实验对于益气养阴方的抗肿瘤转移研究目前尚无报道。

为了进一步了解益气养阴方抗肿瘤转移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本实验根据以往对益气养阴方的抗肿瘤转移的筛选工作结果,通过其对腹水型H22肝癌小鼠血道转移的抑制作用进行了观察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1.1 瘤株及动物小鼠腹水型H22肝癌瘤株,由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所肿瘤室提供。

昆明种小鼠30只,体质量(20±2)g,雌性,SPF级,由山东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XK 鲁20030004)。

1.2 药品益气养阴方中药由建联中药店提供,经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药专家鉴定质量符合实验要求。

注射用环磷酰胺(cytoxan,CTX),规格:200 mg/支,批号:031002,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产品。

2 方法2.1 转移模型的建立选取接种7 d的腹水瘤小鼠6只,各抽吸腹水1 ml,放入无菌容器中混匀。

D-Hanks液洗涤3次,台盼蓝染色,计数肿瘤细胞存活率>95%。

参考文献[1]调整细胞浓度为5×106 cell·ml-1,每只小鼠尾静脉注射细胞悬液0.2 ml。

小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的构建

小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的构建

ByDONGCP2015-03-17C6-/-转基因小鼠肠癌脾肝转protocol研究目的以C6-/-转基因小鼠为受试动物,评价补体系统抑制后对鼠CT26.WT肠癌脾肝转移模型的影响。

试验动物C6-/-转基因小鼠。

小鼠以C6-/-转基因小鼠与C57BL6Crossbreed十代以上。

实验材料麻醉剂:水合氯醛(或者戊巴比妥钠替代),生理盐水注射器:1ml注射器,2-5ml注射器手术器械:固定班,胶带,止血钳,眼科镊,手术缝合针术后:青霉素,电热毯(也可以无),纱布试验方法1, 小鼠肠癌CT-26细胞悬液的制备。

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0.25% 胰蛋白酶消化收集细胞,PBS或者无血清培养基洗涤重悬制成单细胞悬液。

台盼蓝染色测定活细胞率≥95%,细胞浓度为:1X10^7/只。

个人感觉是70-80%细胞活力最强。

注意将收集好的细胞放置于冰盒内。

2,小鼠麻醉与固定。

麻醉剂水合氯醛,一次配制10ml(10ml生理盐水融入0.38g水合氯醛)。

注射时候按照0.01ml/g体重注射。

麻醉后用胶带固定在手术展板上。

20g可以考虑0.25ml腹腔注射。

3,脾脏注射切脾组小鼠左上腹行横切口约6mm,逐层剥离进腹后于腹外侧找到柳叶状脾脏,小心显露脾脏,使脾上托于切口外用1ml注射器5号针头从脾上极进针约3mm,注意进针与脾脏平行,将肿瘤细胞悬液注入至脾被膜下,每只缓慢注入细胞浓度为1X10^7/ml细胞悬液0.2ml,可见注射部位脾被膜发白肿胀,待白色肿胀被膜消退后拔出针头压迫止血2分钟(结扎脾蒂,切除脾脏)查无出血,逐层关腹。

黄色字体步骤为切除脾脏方案的操作3,仔细缝合,两层缝合。

缝合后伤口用青霉素涂敷。

也可追加青霉素溶液注射,注射单位参考青霉素说明书。

注意:术中保持脾脏表面湿润,用5ml注射器滴加生理盐水。

术后小鼠的保暖工作对生存有一定影响。

可以用电热毯辅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鼠腹水型肝癌淋巴道转移实验[摘要] 目的:1.通过可移植性小鼠腹水型肝癌淋巴道转移实验,从感性上认识肿瘤侵袭与淋巴道转移的生物学特性,了解肿瘤动物实验模型建立的过程及意义。

2.进一步了解动物尸体解剖、组织取材、染色的过程。

3.强化科研思维的培养及实验技能的训练。

方法:将高转移力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HCa - F)经 615 小鼠右腋中线皮下接种,定期观察右腋皮下肿瘤的生长和同侧腋窝淋巴结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情况,并于接种后 21 天处死全部小鼠,取皮下瘤体及双侧腋窝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称重并测量大小,同时观察肿瘤的形态特点,生长方式,肺、肝、肾等脏器,并将瘤体、淋巴结及脏器做切片处理以作染色和镜下观察。

结果:21 天观察,实验使用 10 只小鼠,最终存活 8只,其中形成肿块 7 只(3只形成的肿块较大),成瘤率 70%,淋巴结转移率 70%。

肉眼观察,较大肿瘤 2*1.5*1.3cm,灰白色,质地较硬,从中间切开,发现肿块大部分坏死,中心部分出现腔,腔内有肿瘤坏死物质。

镜下观察,坏死组织粉染,轮廓尚存。

残存肿瘤组织细胞存在异型性:瘤细胞大小和形态不一致,细胞核体积增大并呈现多形性,核浆比增大。

核的大小、形状和染色不一。

核分裂象增多,核浆比失调,胞浆减少。

结论:高转移力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通过淋巴道转移,无器官转移,且具有高转移力。

[关键词]HCa-F(高转移力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 615小鼠; 高淋巴道转移[前言]研究背景: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地区差异大,在亚非国家较常见,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属于常见的肿瘤之一。

近年来,我国对肝癌的防治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一些直径在1cm一下的小肝癌已被发现并及时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1]。

随着临床治疗经验的积累,逐渐意识到即使是小肝癌根治性切除,转移复发仍然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术后 5 年复发率可高达 50% 。

存在的问题:本次试验采用的方法是将瘤细胞移植于615小鼠右腋中线皮下,观察肿瘤生长及转移状态[2]。

所以移植瘤没有展现自发性肿瘤从正常组织转变成肿瘤、随后出现转移的全过程,没有了解疾病完整的自然史。

实验的意义:为了探究肝癌的实质性问题,即肿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尤其是其转移的生物学特性,本次试验对肝癌转移的生物学行为进行实验性研究。

即将肿瘤细胞直接接种到小鼠的皮下组织然后观察肿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及转移情况。

它基本上模拟了从肿瘤生长到转移瘤形成的一系列步骤,又涉及宿主的反应性,因此结果可靠,近似于临床病人的实际情况,对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3]。

[正文]一、材料1、细胞系:高转移力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由大连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建株并保存。

2、实验动物:近交系615小鼠,雌雄兼用,6-8周龄,体重18-22g,由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3、主要试剂及器皿搪瓷盆、温度计、离心管、1ml注射器、手术刀、眼科手术剪、眼科手术镊、乳胶手套、生理盐水、1%来苏儿溶液、75%酒精棉、10%甲醛固定液等。

二、方法1、细胞系获取从液氮罐中取出高转移力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Hca-F)塑料冷冻管,立即放入40摄氏度的温水中,1分钟内是冷冻液全部融化,立即送入无菌室。

取出细胞悬液放入离心管中,用生理盐水洗涤2次,离心,弃上清,再加1ml生理盐水吹打均匀。

向小鼠腹腔内接种0.2mlHCa-F细胞悬液,于第6天无菌条件去腹水。

2、615小鼠皮下接种肿瘤细胞取615小鼠癌性腹水0.1ml,内含2*106 个活瘤细胞,接种于615小鼠右腋中线皮下。

局部严格消毒。

选择右腋皮下接种。

定期检查右腋皮下肿瘤生长和同侧腋窝淋巴结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情况,于接种后21天处死全部小鼠,取皮下瘤体及双侧淋巴结称重,同时观察肺、肝、肾等脏器。

将上述组织固定于10%甲醛固定液中,石蜡包埋制片,HE染色,显微镜观察。

3、组织取材将皮下瘤体、淋巴结、肺、肝、肾选取病变部位,切成2~3mm的小于2cm*1cm大小的组织块,10%中性甲醛固定。

小块组织一般固定数小时,较大标本需固定24~48小时。

经冲洗(用递升浓度的酒精等)、透明(用二甲苯等)、浸蜡(用石蜡),然后用石蜡将组织包埋成蜡块,再经切片机切片和染色制成切片。

一般常规作苏木精-伊红染色。

4、切片染色石蜡切片法、HE染色法。

⑴脱水程序及时间:组织固定,冲洗,然后:1)脱水:以下列顺序进行:60%酒精30分钟→80%酒精1~2小时→95%酒精2~4小时或过夜→95%酒精2~4小时→100%酒精2~4小时→100%酒精2~4小时或过夜。

2)透明:二甲苯I 30~45分钟;二甲苯Ⅱ 30~45分钟。

3)浸蜡。

蜡碗Ⅰ、Ⅱ、Ⅲ(各30~45分钟);包埋。

4)修蜡块:修蜡块,贴号。

5)切片。

6)烘烤。

烘烤切片60~70摄氏度,1小时。

7)染色。

⑵HE切片染色程序与方法1)切片脱蜡水洗:将烘干的切片浸入二甲苯Ⅰ、Ⅱ各5~10分钟。

无水酒精3-10分钟(消除二甲苯)→95%酒精1~3分钟→80%酒精1~3分钟→70%酒精1~3分钟→50%酒精1~3分钟→自来水冲洗5分钟以上(洗去切片上的酒精,切片透明)→蒸馏水清洗(防止污染苏木精染液)。

脱蜡是水化过程,目的是通过酒精的缓冲作用,易于水洗与染色。

因为染剂是水,从无水酒精直接放入染液中,容易引起激烈的扩散作用,造成切片漂浮脱落或损伤组织。

而经各级浓度酒精缓冲后即可避免发生这种现象。

2) HE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是先用苏木精将组织切片适当的过染,经水洗后再用盐酸酒精分化,弱碱性水溶液显蓝。

使胞核呈明显的蓝色,胞质及背景无色。

再经水洗后用伊红染胞质,染成深浅不同程度的粉红色至红色。

苏木染色(染核)5~15分钟→自来水冲洗3~5分钟→0.5%盐酸酒精溶液分化数秒钟→自来水洗1~5分钟→弱碱性水溶液显蓝30~60秒→自来水冲洗5~10分钟→蒸馏水洗1~2次→伊红1分钟→蒸馏水洗1~2次。

3)脱水、透明、封固:脱水、透明的目的是使存留在切片上的水分及漂浮的染色液全部除净,经透明剂的作用后,将脱水剂清除出来,使切片产生适宜的折光率。

最后用盖玻片及封固剂封固,便于观察和长期保存。

80%酒精30~40秒→95%酒精30~60秒→无水酒精Ⅰ1~5分钟→无水酒精Ⅱ1~5分钟→二甲苯Ⅰ1~5分钟→二甲苯Ⅱ1~5分钟→中性树胶封固。

5、镜下观察。

三、结果21天观察10只小鼠,最终存活8只,其中形成肿块7只,3只形成的肿块较大。

成瘤率70%,淋巴结转移率70%。

肉眼观察:淋巴结较正常增大,皮下瘤体较大,与皮下组织粘附紧密,肝和肾脏可见肿瘤结节,较大肿瘤2*1.5*1.3cm,灰白色,质地较硬,从中间切开,发现肿块大部分坏死,中心部分出现腔,腔内有肿瘤坏死物质。

镜下观察,坏死组织粉染,轮廓尚存。

残存肿瘤组织细胞存在异型性:瘤细胞大小和形态不一致,细胞核体积增大并呈现多形性,核浆比增大。

核的大小、形状和染色不一。

核分裂象增多,核浆比失调,胞浆减少。

四、讨论将小鼠右腋皮下腋下作为肿瘤细胞的接种部位是其由于此处的淋巴结相对较多,且有血循环丰富,利于肿瘤的转移。

人体内对抗癌细胞的功能主要由免疫系统承担。

免疫系统被肿瘤细胞阻塞,淋巴液就会向相反的方向流动,导致不符合常规的转移现象。

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瘤株属于小鼠肝细胞癌。

由于615小鼠淋巴系统比较发达且有许多近交系,部分近交系有其特定的自发性肿瘤,可利用其自发肿瘤与人体肿瘤的相似之处做为动物模型进行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的研究。

同时,胸腺严重缺陷的裸小鼠可接受人类各种肿瘤细胞的植入,成为活的癌瘤细胞"试管",是研究人类肿瘤生长发育、转移和治疗的绝佳动物。

在本实验中观察到的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准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肿瘤细胞的多形性表现为瘤细胞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甚至出现胞体特大的瘤巨细胞。

少数分化差的肿瘤细胞较相应组织的正常细胞小,圆形,且大小较一致。

2核的多形性细胞核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甚至出现多核、巨核、畸形核瘤细胞。

肿瘤细胞核明显增大,因而使核/浆比例增大,从正常的1:4~6增至1:1.5~2,甚至1:1。

核染色质呈粗大颗粒状,分布不匀,常靠近核膜分布,使核膜显得增厚。

核仁肥大,数目增多。

核分裂像多见,并可出现病理性核分裂,即多极性、不对称性、顿挫型核分裂。

恶性肿瘤细胞核多形性与染色体呈多倍体或非整倍体有关。

3胞质的改变恶性肿瘤细胞的胞质一般由于分化低而减少,但有时也可以增多。

由于胞质内核蛋白体增多,故多呈嗜碱性染色。

此次试验便是通过建立小鼠腹水型肝癌淋巴道高转移细胞系HCa—F细胞模型,对肿瘤侵袭与淋巴道转移的生物学特性有所了解。

通过模型的建立,染色制片,镜检等一系列的过程建立了科研的学术观念,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

恶性肿瘤细胞转移的可能机制有1、淋巴道转移 2、血道转移 3、种植性转移。

本实验中重点研究淋巴道转移,恶性肿瘤侵入淋巴管后,随淋巴流首先到达局部淋巴结。

局部淋巴结发生转以后,可继续转移至下一站的其他淋巴结,最后,可经胸导管入血再继发血道转移。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肿瘤可以逆行转移或者越过相应的引流淋巴结发生跳跃式转移。

肿瘤细胞一般经血液和淋巴道转移,在实验中经过HE染色可以观察到肝脏和肾脏有转移瘤,因而可以推断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经过了转移,而且在淋巴结中也发现了肿瘤细胞,也能说明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经过淋巴道转移。

本实验结果可以为预防恶性肝癌转移提供较为清晰的预防思路。

[参考文献][1]李甘地,来茂德.病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61[2]李连宏,唐建武,孙雷.医学形态实验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97[3]孙成荣,唐建武,孙明忠,采用定量蛋白组学技术筛选小鼠肝癌淋巴道转移相关蛋白.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7,34(8):856~864[4] 张宏颖,刘春平,唐建武,许国旺,等.姜黄素对小鼠腹水型肝癌高淋巴道转移细胞株(HCa-F)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 博士论文 2000年度[5]Sobel MW.J Natl Cancer Inst,1990;82:267[6]Saigoh K, Wang YL, Suh JG, et al. Intragenic deletion in the gene encoding ubiquitin carboxy-terminalhydrolase in gad mice[J]. Nat Genet. 1999, 23(1):47~51.6、BurelillSA,et al.Br J Cancer,1995;71:278[7]李海燕,方肇勤,梁尚华.小鼠移植性肝癌(H22)模型的研究及在中医药抗肿瘤中的应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27[8]凌茂英,刘希风,郑怀祖,等.小鼠肝癌细胞系H22-F25/L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中华肿瘤杂志,1991,13(1):13.[9]陈桑, 凌茂英, 刘希风,等. 小鼠腹水型肝癌高、低转移克隆稳定性的研究[ J ]. 大连医学院学报, 1992, 14: 32- 37.[10]张宏颖,唐建武,朱文婷,胡春秀,许国旺.小鼠腹水型肝癌淋巴道高转移细胞系HCa—P/L6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其药物敏感性的评价.大连医学院学报,2008,30(5):465-4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