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优秀教案课程
《蜀道难》教案范文7篇
《蜀道难》教案范文7篇《蜀道难》教案范文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蜀道难》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蜀道难》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3、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教学重、难点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诗进行赏析,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
(难点)教学方法:朗读法、串讲法、赏析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
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往访,看到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他看完了之后,大叹一声:李白不是人,你是仙人被贬谪到人世上了啊”,所以李白被我们尊称为“诗仙”,那么这首给李白带“诗仙”美誉的《蜀道难》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
1、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
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
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
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②课题简析。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
《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
”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
《蜀道难》教学设计优秀3篇
《蜀道难》教学设计12【教学目标】通过诵读,体会诗人的情感并品味作品的艺术特色。
板书:体会诗人情感,品味艺术特色【教学重点】品味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背诵《蜀道难》。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诵读:唐诗的美是读出来的,诵读的过程就是一种审美的过程。
学习《蜀道难》我们就从诵读开始。
1、个别诵读,由三位同学来完成整首诗的诵读;范读,调动学生的探知欲,激发学习热情;齐读,感受诗人奔放的情感。
诵读第一段:《蜀道难》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更正读得不准确的地方。
诵读第二段: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更正读得不准确的地方。
诵读第三段: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更正读得不准确的地方。
2、示范诵读:《蜀道难》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读出一种爆发式的激情,如平地一声惊雷。
奠定雄放的基调)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读出对历史的沉思。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读出悲壮,人类改造自然的艰难。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读出磅礴的气势。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而况人乎!)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关于《蜀道难》教案6篇
关于《蜀道难》教案6篇关于《蜀道难》教案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蜀道难》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蜀道难》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2.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
3.了解李白的放达。
教学重点诵读教学难点诵读要求教学方法指导示范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以杜甫评价李白的诗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谈到唐诗的地位及李白的成就。
朗读课文教师疏通文意范读课文。
二、朗读1.个别朗读。
2.集体朗读师生探讨朗读师生探讨朗读1.“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但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
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
“噫吁唏”是惊异之辞。
“危”“高”,同义重出,极言蜀道之高。
“乎”“哉”,皆可有延长音。
“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2.“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
“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
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眼见到那怵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凋诵读。
“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二语上。
关于《蜀道难》优秀教案4篇
关于《蜀道难》优秀教案4篇关于《蜀道难》优秀教案4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蜀道难》优秀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蜀道难》优秀教案篇1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蜀道难》课堂实录3。
《蜀道难》课堂实录师: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播放视频《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同学们,我们在李白诗歌的吟诵中,牙牙学语,渐渐成长,不断收获。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跟随诗仙的文字,一起神游《蜀道难》。
说起《蜀道难》,唐代诗评家殷璠曾评价这首诗是“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
究竟这首诗它奇在何处?今天,我们就通过诵读和鉴赏,一起感受诗歌的奇特之处。
首先请同学们抬起头来,跟随老师的声音,一起进入诗歌的情景,感知诗歌的风格。
(配乐朗诵)(学生鼓掌)师:感谢同学们的掌声,老师真有些飘飘然了。
而诵读一直是我们解读诗歌的一个重要手段,诗歌的风格,它又是呈现多样性的。
比如说,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它是清新自然的。
而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它是雄奇奔放的。
再比如说,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沉郁顿挫的。
那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诵读诗歌,来初步感知《蜀道难》的主体风格是怎样的。
读起来,发出声音。
放开声音读!放开声音读!(学生在下面自由朗诵)师:好的,同学们,通过听读和诵读,你初步感知到这首诗的风格是怎样的?生:这首诗的风格十分雄伟。
师:雄伟应该是表现景物的特点。
风格?生:风格十分豪迈。
豪迈的,豪放的。
师:还有吗?生:富有气势的。
师:富有气势,应该是比较雄浑的,是吧?好,请坐。
感知比较准确。
雄浑豪放正是这首诗歌的主体风格。
(多媒体展示:雄浑豪放)所谓“雄浑”,有空间感、立体感;所谓“豪放”,是指感情的奔放。
《蜀道难》的教案(通用7篇)
《蜀道难》的教案《蜀道难》的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蜀道难》的教案(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蜀道难》的教案1【教学内容分析】《蜀道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必修3的课文。
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唐代诗歌。
作为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蜀道难》具有一种示范的作用。
这种示范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展现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的作品风貌,从而感受时代与文学的联系;另一方面的作用,在于通过引导学生诵读、鉴赏《蜀道难》,进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学会阅读其他唐诗作品。
在诗作本身之外,作者李白也是很值得研究的对象。
这个中国诗歌史上的巅峰诗人以他的卓然文采和人格魅力点燃了盛唐诗歌的熊熊火焰。
因此,把李白的诗歌放在这一单元的第一篇就起到了管中窥豹的作用。
通过了解李白的诗了解李白,又进一步了解唐诗的风采。
在之前上过的唐诗引导课的基础上,我希图通过诵读与鉴赏两个层面结合李白这位诗人来阅读他的诗。
使学生能被古典诗歌的巨大魅力所吸引。
【学情分析】《蜀道难》是一个乐府旧题。
在行文上有别于学生经常诵读的格律诗,它不像格律诗一样以对偶句为主,它常常是散句居多,这就增加了诵读时情感把握的难度。
高中的学生在思想上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但在表达上却正相反由开放转向了封闭。
而诗歌阅读鉴赏恰恰需要的就是学生敢于开口去诵读,在这一点上,诗歌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现了矛盾。
在诗歌教学上,学生已经接触过现代诗歌,对诗歌的意象有一定的了解。
而要了解唐诗乃至整个古典诗歌的魅力,仅仅了解意象是不足的。
因此,在《蜀道难》的教学上,意象是一个跳板,它连接着学生的已知与未知。
学生可能会被古奥艰深的用词抑制了兴趣,但诗歌丰富的想象世界与情感世界依然是引导学生主动诵读主动探究的一盏明灯。
李白诗作《蜀道难》教学设计(精选15篇)
李白诗作《蜀道难》教学设计(精选15篇)篇1:李白诗作《蜀道难》教学设计李白诗作《蜀道难》教学设计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
2、思想教育目标:了解李白的放达。
3、能力培养目标: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
诵读。
学习这首诗,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热情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1、了解诗人李白的生平和创作。
2、了解唐代诗歌发展历史。
〖教法〗讲解。
〖教学步骤〗一、导入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唐诗是中华艺术园地的瑰宝,历经朝朝代代,至今仍以她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二、关于唐诗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辉的时期。
评述唐代的诗歌,一般都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评为“初唐四杰”,诗风健康,活泼。
盛唐的代表人物就是我们这一单元涉及到的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
除此以外,盛唐还出了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作。
中唐的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
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三、关于李白1、生平:李白(701~762),唐代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
相信道教,有超脱尘俗的思想;少有大志,自诩“怀经济之才”,能“济苍生”。
他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
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
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
天宝元年(742),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被玄宗召入长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他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
三年的供奉翰林生活,虽然有御手调羹、力士脱靴、贵妃捧砚的种种传奇式的生活故事,但毕竟使他看清了朝廷的腐败。
李白《蜀道难》优秀教学设计(通用6篇)
李白《蜀道难》优秀教学设计李白《蜀道难》优秀教学设计(通用6篇)引言:《蜀道难》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蜀道难》系列诗歌体现了蜀道山水诗表现手法上从现实主义到浪漫主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蜀道难》优秀教案,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
李白《蜀道难》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整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疏通大意,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教学重难点】1、诗人热烈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2、诗人表现雄奇险峻的写法;3、品味寓于诗中的思想感情,体会其对待生活的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我国文学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
大家知道是哪位诗人吗?是的,他就是李白。
我们学习过不少李白的诗歌,例如大家都熟悉的《床前明月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曾经有人认为,李白所做的诗歌都是在喝醉酒的情况下创作的,是酒引出了他的诗意。
真的如人们所说的那样吗?还是另有玄机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蜀道难》,对他进行一番彻底地了解。
二、解题《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
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
唐朝,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意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变乱的可能。
诗中强调“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就是指此而言。
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六说:“李白《蜀道难》之作,当在开元、天宝间。
时人共言锦城之乐,而不知畏途之险,异地之虞,即事成篇,别无寓意。
”孟《本事诗·高逸》载“李白初至长安,贺知章往访,见《蜀道难》:‘称欢者数四,号为谪仙。
’”《唐摭言》第七卷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蜀道难》教案汇总6篇
《蜀道难》教案《蜀道难》教案汇总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蜀道难》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蜀道难》教案篇1[导学新概念]这个单元学习李白和杜甫的诗,目的是进一步领会这两位诗人的艺术风格,以提高我们的诗歌鉴赏力。
风格,指的是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
李白和杜甫的诗,我们已经学过若干首,李白的豪放飘逸风格,杜甫的沉郁风格,我们早已有所领略。
为了实现本单元的学习目的,须做好以下三件事:一是要复习背诵以往学过的这两位诗人的作品,并尝试品味这些作品的艺术特色。
二是要认真学好本单元课文,要熟读成诵,一边诵读一边品味诗中意境,并在此基础上对作品的艺术特色作一点分析。
三要参读《语文读本》第五册所选李白和杜甫的诗。
要用心去读,读得多一些,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见解。
这些诗,也应力求背下来。
需知:背得越多,记诵的速度越快。
《蜀道难》,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
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和关切。
学习这首诗,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热情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学习中的难点是背诵。
要重视理解记忆,又不偏废机械记忆。
前者指的是理清诗脉,包括大致分清诗的层次、领悟诗的主旨和主要的表达方式等。
后者指的是口熟,熟到可以不加思索地连贯背诵全诗。
[资料显示屏]关于《蜀道难》的写作时间和主题思想,自唐宋以来便有许多不同说法。
詹钅英先生《李白诗文系年》推翻众说,论证了此诗为送友人入蜀之作。
诗中备言蜀道之险恶难行以寄寓求仕无成、世路坎坷的感慨。
应是天宝初年受权贵谗毁,乃愤然弃职离京前后所作。
〖HTK〗(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成人版,1998年第24期)愚谓《蜀道难》自是古相和歌曲,梁、陈间拟者不乏,讵必尽有为而作?白蜀人,自为蜀咏耳。
《蜀道难》教案5篇
《蜀道难》教案5篇《蜀道难》教案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蜀道难》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蜀道难》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特色。
2、要参照课文注释,大体读懂诗意。
3、把握诗歌情感基调,走进诗歌神奇的艺术世界。
4、运用诵读技巧,朗诵诗歌。
(二)过程与方法1、讲授法:帮助学生疏通诗意。
2、诵读法:兼顾诵读技巧和诗歌感情基调。
3、合作探究:训练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4、启示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
5、借助教材和多媒体等教学设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诗人所描写的蜀道之难及其载负的情感。
2、进一步领略李白诗歌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诗歌中新奇的意象及意境。
2、多种艺术手法的分析,比如夸张、想象、比喻等。
3、诗歌主旨的分析。
三、课型新授课。
四、课时1课时。
五、课文概述《蜀道难》是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单元是唐诗单元,《蜀道难》是开篇,在讲解中要兼顾教学目标和单元目标,同时要涉及诗歌诵读技巧,为接下来几篇诗歌的讲解作铺垫;《蜀道难》是李白的成名之作,在描写蜀道之难的过程中,以丰富的想象,卓越的艺术构思,纵横飞扬的辞采,创造出了一个神奇的艺术世界,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值得师生鉴赏其魅力。
六、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方法一:展示有关蜀道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视觉观察蜀道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接着共同赏析几篇描写蜀道难的诗作,看看它们的表现手法,进而引出李白的《蜀道难》。
2、方法二:可结合课后练习第四题,借用李白“谪仙人”雅号的由来引出李白的成名之作《蜀道难》。
【设计意图】主要是激发学生兴趣,拓展他们的思维,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课程导入部分是必须的,好的开端等于成功课堂的一半。
语文《蜀道难》教案(最新5篇)
语文《蜀道难》教案(最新5篇)蜀道难教案篇一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蜀道难》。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那么,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蜀道难》选自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四课,本篇课文是一首古风体裁的诗歌,诗人李白通过夸张、渲染的表现手法,以及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从高险、惊险、凶险几个方面,将蜀道的抽象之“难”,以具体的物象形式表现出来,表达了诗人大胆、奇特瑰伟的联想力,正体现了李白诗歌豪迈飘逸的艺术特点。
二、说学情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本文是一首古风诗歌,因而重心在诵读上。
我将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采用诵读,感悟的方法进行文本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夸张、渲染的表现手法。
2.通过听录音的方式,学生能够把握文章情感基调。
通过朗诵,小组讨论的方式,理解“蜀道之难”难在何处?3.感受李白诗风的豪迈特点,体会祖国大好河山的奇险雄壮之美。
四、说教学重难点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教学重点: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学习李白诗歌夸张、渲染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蜀道“难”在何处,文章如何表现蜀道之难的。
五、说教学方法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
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朗诵法;讨论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不但使学生了解这节课所要学习的课题和内容,还要形成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会通过诵读课文首句导入:“噫唏嘘,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教案7篇
《蜀道难》教案《蜀道难》教案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蜀道难》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蜀道难》教案篇1一、导入新课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唐诗是中华艺术园地的瑰宝。
唐代的诗歌,一般都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评为“初唐四杰”,诗风健康,活泼。
盛唐的代表人物就是我们这一单元涉及到的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
除此以外,盛唐还出了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作。
中唐的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
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二、简介作者李白与杜甫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座并峙的高峰,同时,他们也构成了唐诗的分野,李白于太平盛世唱响了富于浪漫色彩的诗歌情调,形成了豪放飘逸的风格;杜甫则于乱世中倾注了更多的忧国忧民的情感。
将自己的诗歌风格定义为“沉郁顿挫”。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盛唐伟大诗人。
少年时就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才。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从二十五岁起就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有体验。
其间曾因吴钧等推荐,于天宝初供奉翰林。
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
又受权贵谗毁、排挤,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政治,获得较深认识。
天宝三载,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
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幕僚,因兵败牵累,流放夜郎。
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
李白性格豪迈,渴望建功立业。
他粪土王侯,傲视权贵,同情人民,关心政局。
有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情绪。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风雄奇、飘逸、直率、自然,对当时和后代都有巨大的影响。
有《李太白全集》。
《蜀道难》教案篇2【学习目标】1、学习“盖”“所以”“以”“观”“名”“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李白《蜀道难》优质教案【3篇】
李白《蜀道难》优质教案【优秀3篇】李白《蜀道难》优质教案篇一【文本解读】《蜀道难》是杂言古体诗,格律不拘,形式灵活。
这首诗想象奇特,笔意纵横,境界阔大,集中体现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创作特点。
诵读时,一方面要感受杂言古体诗的参差错落之美,另一方面要想象笔下蜀道的雄奇险峻,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素养目标】1.了解李白的生平及其成就,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2.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
3.走近激情、浪漫、诗性和放达,探究诗歌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鉴赏李白激昂俊逸的诗风,探究本课的情感主旨。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导入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
他是谁?(李白)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往访,看到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他看完了之后,大叹一声:“李白不是人,你是天上的仙人被贬谪到人世上了啊”,所以李白被我们尊称为“诗仙”,那么这首给李白带来“诗仙”美誉的《蜀道难》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
一、知人论世1.了解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平生有“大济苍生”之志,但不被重用,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
2.相关背景从诗的内容来看,此诗很可能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
诗中的“君”有人说是李白的一位好友,有人说仅是一种虚拟方式,即实无其人,泛指所有“西游”之人。
在诗中,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告诫人们不要只看到“锦城”的“乐”,应该“早还家”,因为这里的道路奇险无比,且随时可能发生战乱。
语文《蜀道难》教案优秀6篇
语文《蜀道难》教案优秀6篇《蜀道难》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把握这首诗参差错落的语言特点,在吟咏中体会蜀道的雄奇壮丽、高峻险要,感受诗的声韵美。
2.品味蜀道之“难”的典型意象,体会诗人豪放飘逸的诗风,感受诗的意境美。
3.鉴赏诗人状“难”之法,体悟诗人赞叹、惊惧、忧虑之情,感受诗的情感美。
教学重点:立足于“读”,品味诗的意象、语言、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调动想象力及感悟力,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引入蜀道:复习旧知,激发兴趣1、竞赛背诵李白诗句2、“诗仙”由来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往访,看到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他看完了之后,大叹一声:“李白不是人,你是仙人被贬谪到人世上了啊!”此后,李白就被后人尊称为“诗仙”。
3、李白简介二、倾听蜀道:初读感知,疏通文意(一)初读《蜀道难》气象雄奇奔放,感情激越跌宕,兴寄遥深,“非高声朗诵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曾国藩语),让我们在诵读中感知诗情,参悟画意。
1、读准字音。
噫吁嚱(yīxūxī)鱼凫(yúfú)秦塞(sài)石栈(zhàn)猿猱(náo)扪(mén)参(shēn)历井抚膺(yīng)巉(chán)岩飞湍(tuān)喧豗(huī)砯(pīng)崖万壑(hè)峥嵘(zhēngróng)崔嵬(cuīwéi)吮(shǔn)血咨嗟(zījiē)2、指名朗读。
其他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是否准确。
3、示范朗读。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
)要求学生特别注意读准节奏、语气,可轻声跟读。
读前指导示例:(1)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噫吁嚱”是复合叹词,须一气读出,中间不得停顿。
“危乎高哉”亦当一气读,“乎”有延长音。
“之”“于”皆当轻读。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热门】《蜀道难》教案(精选8篇)
【热门】《蜀道难》教案(精选8篇)【热门】《蜀道难》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蜀道难》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蜀道难》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李白的诗歌特征。
2、赏析本诗艺术特征:a 将神话传说、想象和夸张融为一体的特征;b 章法上主旨句重复出现,副句多变;c 句式灵活多变,语言奔放恣肆。
3、体会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
教学过程:【导入语】20世纪美国旅行家泰鲁·保罗在《游历中国》一书中断言:“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公元20xx年七月三日22时20分,随着一声汽笛声长鸣,钢铁巨龙穿过昆仑山,翻越唐古拉,骄傲地腾越在世界屋脊之上,青藏线的贯通,让对中国人持怀疑论的洋大人们收回了他们的成见,如果历史真的有轮回,还有一位具有诗坛统治力的大人物也会大跌眼镜。
谁呢?【文体知识】本诗是一首七言乐府诗。
乐府诗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
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
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
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
这首诗就属于后者。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
其歌词内容多写从长安往西南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
现存梁简文帝、刘孝威等人作品,都写过蜀道之难,但内容单薄,艺术性不高。
李白这篇则以切身体验为基础,结合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通过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雄放的语言和穷极变化的句式、韵律创造出奇险壮观的艺术天地,把“蜀道难”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伟大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
蜀道难教案(优秀4篇)
蜀道难教案(优秀4篇)《蜀道难》教学设计篇一《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
教学重点1、了解诗人李白的生平和创作2、了解唐代诗歌发展历史3、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4、把握结构上回旋往复的特色教学难点分析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风格教学过程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唐诗是中华艺术园地的瑰宝,历经朝朝代代,至今仍以她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一、关于唐诗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辉的时期。
评述唐代的诗歌,一般都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评为“初唐四杰”,诗风健康,活泼。
盛唐的代表人物就是我们这一单元涉及到的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
除此以外,盛唐还出了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作。
中唐的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
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二、关于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三、关于《蜀道难》在预习的基础上,课堂上给学生2—3分钟速读一遍课文,之后找一名同学范读,订正字音,断句。
提问:读过这首诗后,你会发现有一句话重复出现了三次,你知道是哪一句吗?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提问:这句话在三段中分别出现了三次,是不是简单的重复呢?明确:不是,意义上是有区别的。
第一段中说“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写蜀道的高峻及开辟历史,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蚕丛及鱼凫。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讲了蜀道的来历。
第二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以手抚膺坐长叹”)写蜀道的高峻。
蜀山太高,连太阳的车子遇到它也只好回去,水波也被冲拧倒流。
善飞的黄鹤和善攀的猿猱都不能越过。
山路纤曲,蜀道极高处,登者可以上扪星辰。
学生熟读,背诵。
第二段中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写蜀道的奇险难行及途中的恐怖气氛。
李白《蜀道难》优质教案(通用8篇)
李白《蜀道难》优质教案李白《蜀道难》优质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白《蜀道难》优质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李白《蜀道难》优质教案篇1教学目标:1、品味诗歌精彩的语言。
2、学习想象、夸张等艺术手法。
重点难点:品味鉴赏诗歌语言。
教学过程:一、导语:时间穿越千年,而今唐诗依然被我们吟唱。
这灿烂的诗园中,有一个人曾为唐诗树起一面猎猎大旗,引领唐诗走上了浪漫主义的高峰。
他就是诗仙——李白。
因为李白有颗狂放之心,所以他只须把胸中那口气喷出便成就华美的篇章。
于是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壮阔;于是有“仰天大笑出门去”得意;于是有“天生我材必有用”自信。
他的诗中更有如席的雪花,三千之飞瀑;以及他的危楼摘星,他的梦飞吴越无不让我们感受到想象之奇妙。
所以也只有狂放的李白,能举起诗歌的火炬,来照亮辉煌壮丽的唐代文明。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被人称为“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调也”的诗篇《蜀道难》,体会李白浪漫主义的诗风。
展示教学目标。
(课件展示目标)1、品味诗歌精彩的语言。
2、学习想象、夸张等艺术手法。
二、向大家介绍三种读诗方法:(1)响读——放声朗读,初感文意。
(2)品读——领悟语言、学习写法。
(3)吟诵——入情入境,审美体验。
(课件展示方法)三、响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感知诗歌大意。
标出自己读不准的字词。
明确字词的准确读音。
(课件展示字词学生读)2、请大家简单说说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谈谈对印象最深的诗句的理解。
(学生交流展示)——大家初读此诗,感受到了蜀道的雄奇险峻,体会到作者对朋友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久居劝诫。
诗中想象、夸张的大气,让人读之难忘。
四、下面老师范读课文,初步体会诗歌的情感。
3、找出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走向的诗句,并解说。
(学生交流)(在文中三次出现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句子。
)(课件展示)——大家对这几句诗歌感情的把握还是比较到位的。
高一语文下册《蜀道难》教案设计【优秀4篇】-最新
高一语文下册《蜀道难》教案设计【优秀4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为大伙儿带来的4篇《高一语文下册《蜀道难》教案设计》,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蜀道难》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2)体会诗人夸张、想象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学习诵读诗歌的技巧、背诵的要领。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
3、思想情感目标(1)整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疏通大意,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
(2)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仔细品味诗人奔放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新奇大胆的夸张和生动活泼的语言,用心感受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2)认识、理解学习的意义、作用和正确态度。
2、教学难点(1)领悟诗中想想奇特、丰富,气势宏伟、豪迈,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2)深入理解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表达效果(三)教学方法和手段:诵读法、讨论法、启发法、点拨法、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用具:幻灯机、黑板、板擦、粉笔(五)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1、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标;2、介绍作者、解题;3、疏通文句(1)学生阅读注解,理解重点文言实词、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2)教师订正并讲解重点文言实词、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4、试译难句、难段或全文(1)、口译(2)、笔译(二)预习要求:1、作者和作品的简述,整体把握文章。
2、生字词的读音字形和意义。
3、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粗通本诗,并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初步感悟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
(三)具体步骤:1、导入新课: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唐诗是中华艺术园地的瑰宝,历经千年,至今仍以它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关于《蜀道难》教案5篇
关于《蜀道难》教案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蜀道难》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蜀道难》教案篇1教学目的一、了解李白的生平、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
二、体会作品本身所表达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三、品味美丽的诗歌语言及其深刻的含义。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
教学设想《蜀道难》是李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品,其作品内容含量之大、艺术特色之奇妙为历代评论家所称道,然而无论对其创作目的的认识,还是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又使历代评论者仁者见仁,众说不一。
对此,我们在教学中也不应该要求学生对作品必须充分认识和理解,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拿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以切实达到提高独立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的目的。
具体的做法可以按照下列思路进行:课前预习(自学:通过阅读课文、查阅有关资料,疏通诗歌大意,提出问题)→课上分组讨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课下自学中发现的问题,并提自己新的见解)→课上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全班提出,全班学生发言谈看法,最后解决问题)→课下总结归纳,就作品的某一方面写评论或感想。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作品的风格、本诗的创作背景和写作目的。
(以上内容分四个小组准备,每小组只准备一个问题,要全面、准确,每个问题由各小组出一名代表准备课上汇报。
)2.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字词,通读全诗,熟读全诗,以备课上教师叫起朗读。
3.弄清全文主要内容及感情脉络的发展,准备复述(全班每个学生都准备)。
4.每个人把自己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写在纸上,在课前由课代表统一收齐交给教师,以供教师备课和课上讨论使用。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2.诵读全诗,了解本诗歌的感情基调和脉络。
《蜀道难》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11篇)
《蜀道难》公开课优秀教案《蜀道难》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蜀道难》公开课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蜀道难》公开课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如意境、声韵等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诵读品评赏鉴,体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3、情感培养目标:让学生走近激情、浪漫、诗性和放达【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1、从学习诗歌的朗诵入手,领会诗歌循环往复逐层深化的情感节奏和豪迈飘逸的气势2、借助于“剥皮抽筋”法,探究本诗情感主旨3、本诗语言及艺术手法鉴赏,体会李白豪迈飘逸浪漫诗风的形成二、教学难点:1、鉴赏李白激昂俊逸的诗风2、探究本课的情感主旨【教学方法】1、朗读法2、点拨法3、自主学习,小组合作4、多媒体影音【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天地是怎么形成的?(盘古开天辟地)可是在我们西南部有一个传说,天是男神造的,地是女神造的,因为女神太勤快,把地造得太大,没法和天合起来,于是她便把地折叠起来,形成了高山、低谷,这样天地就吻合了也许是西南部的崇山峻岭给了人们灵感,让他们创造了这个神话,也许是西南的山山水水给了我们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以灵感,让他创作了诗歌《蜀道难》(PPT展示)说起《蜀道难》唐代的诗评家殷番评价这首诗是“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究竟这首诗奇在何处,今天,我们就通过诵读和鉴赏共同感受诗歌的奇特之处二、诵读感知风格之奇(PPT展示)1[活动] 下面先请大家听一遍老师诵读,听的时候注意感受诗歌风格2[活动] 生诵读3[提问] 通过通过诵读和听读感受这首诗歌又怎样的风格?[明确] 雄浑、豪放4 [活动] 诵读诗歌主旋律再次感悟雄浑豪放的风格(PPT展示)5 [提问] 主旋律是那几句话?在诗中出现了几次?[明确] 噫吁嚱(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6 [活动]指导诵读,感受诗风乐府诗大多具有咏叹的意味这首诗言蜀道之险,有“风人之义”,咏叹的意味尤浓,诵读时必须把握这个基调,才能再现诗中的意境下面试分层加以解说:①“噫吁……难于上青天”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这是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是惊异之辞“危”“高”,一义重出,极言蜀道高峻“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能使红润的脸色枯萎,应读出害怕的感情,声音也应该越来越低沉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小结] 通过对主旋律的诵读,诗歌一唱三叹的风格就体现出来了三、品读涵泳意境之奇欧阳修这样评价《蜀道难》“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落笔生云烟”(PPT展示)李白的这种于众不同的风格是如何通过语言来营造的,他反复咏叹蜀道难,蜀道到底难在哪儿?请同学们抓住文章的主旋律,思考这三句话分别从哪个角度突出了蜀道难,选择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加以赏析,注意句子所用的表现手法1、赏析第一小节(1)[提问] 第一处的难是从什么角度写蜀道难的?[明确]第一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中的“难”主要是说山势之高(2) [提问] 哪些句子可以体现这一特点?选择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一句来鉴赏一下①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用了“六龙回日”的神话故事,作者还用了上下对举的方式说明蜀道难行写出了山势之高,绵延接天万仞之深,极望回旋把蜀道的危和高写得令人心惊肉跳[小结] 主要用了神话,突出了蜀道的高峻,连太阳神见了它都要绕道行驶,意象可谓阔大雄奇②“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巧妙地化用“五丁开山”这个神话传说故事,写出了开蜀道的难写出了古代人与自然的斗争和改造自然的强烈的愿望,以及改造自然的困难这句话显得很有气势,写出古代劳动人民在劈山架路的过程中的悲壮的业绩而且这句话还运用了传说故事极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③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第二句写出了蜀道山势迂回,地势极为复杂,是一种会让人迷惑的山路,走进去就像迷宫一样突出了蜀道的迂回盘旋曲折的特点④“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攀缘”——按理说黄鹤飞得很高,连黄鹤都飞不过去,可见蜀道山势的高峻猿猱一般攀缘技术比较好,这种山连猿猱都攀不过去,可见山势的险峻通过黄鹤和猿猱都飞不过去或者攀不过去来侧面的烘托出蜀道之高实际上是一种以虚衬实的写法⑤“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通过摹写神情、动作侧面: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这也很像一组摇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像!【说明】根据学生所选句子进行诵读指导[小结]由此可知,第一小节里有大胆的夸张,有丰富的想象,还引用了神话传说,虚实结合,意象十分的雄奇、壮阔,感情奔放,读来确实有摄人魂魄的效果充分的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5)[活动] 生再齐读整个第一小节读的时候注意体会李白浪漫主义的激情2、赏析第二小节(1)[活动] ①这是第一小节,我们通过诵读一起来鉴赏了一下接下来看二小节,第二小节有两处描写的文字,请分别把它勾画出来(2)[提问] 这两处描写展示了蜀道的什么特点?[明确] 描写了蜀道的险(3)[提问] 这两处文字是怎样来变现蜀道的险峻的?[明确]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砯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小结] 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故沈德潜云“起雷霆于指顾之间”,绝非虚言!(4)[活动] 生齐读3、赏析第三小节[提问] 第三段是从什么角度写蜀道的呢?[明确]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表现了蜀道易守难攻,地势的险要所守或匪亲,……杀人如麻蜀地凶险[活动] 生读这几句话,感受蜀地的凶险读出紧张的语气[小结] 蜀道如此的高峻,如此的险阻,猛兽如此的凶恶[提问] 如果让你们进蜀山,走蜀道,你们会有什么感受?(生可能答害怕)[明确] 雄奇可怖(PPT展示)这就是李白这首诗给我们营造的奇特的意境同样是写蜀道,我们看三秦民谣怎么写的: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孤云两角,去天一握山水险阻,黄金子午蛇盘鸟栊,势与天通(《三秦民谣》)(PPT展示)武功县的太白山很高,离天只有三百尺孤云、两角二山,离天只有手一拳那么近;山高水急的子午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蛇盘、鸟栊两座山,山势曲折险峻,高耸接天[提问] 同样是写蜀道,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首民谣和李白的事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相同好不同之处?[明确] 相同:夸张不同:想象神话传说侧面描写虚写映称[小结] 李白的这种瑰丽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神奇的传说,奔放的激情,就构成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手法多样造意境奔放的激情瑰丽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神奇的传说(PPT展示)四、精读揣摩意蕴之奇[提问] 那么李白为什么要极写蜀道难呢?请看教材注释①这首诗是为送别友人而作“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同样是送别,却没有一点送别的哀婉之情,而是极写蜀道难,目的是为了劝有人不要去,哪些句子体现了他的意图?[明确]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PPT展示)[提问] 这三个句子中那些字需要重读?[明确] 何时不可胡为早[活动] 分组朗诵看来是极力劝友人不要去那么这是不是全诗的所有意图呢?(PPT展示):写作背景李白二十六岁时只身出蜀,四十二岁才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但并无实职唐玄宗沉迷于声色,任用奸臣李白气质傲岸,桀骜不驯,蔑视权贵,不久,得罪权贵,而被谗言毁谤,排挤出京天宝初年, 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藩镇割据,怀觊觎之心者,非徒安史请同学们结合背景以及诗歌的第三小节讨论一下,诗人有没有言外之意?(PPT展示)[明确] 言外之意两种解读第一种:融入身世之感,感叹人生之难,仕途之难,不如放浪形骸,回归精神家园第二种:警告当时的统治者,谨防军阀割据,表现对时局的隐忧(PPT展示)[小结] 李白是在一番奇语倾吐一腔幽愤之情,一副狂态难掩一颗赤子之心(PPT展示)结束语:全体诵读,感受诗人的这幅心肠吧板书:《蜀道难》公开课优秀教案篇2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扫除字词障碍,初步品位词语的妙用过程与方法:理清课文思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重点难点重点:扫除文字障碍难点:理清课文思路3教学过程3、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蜀道难李白,浪漫主义诗人,读李白诗,我们惊诧于他才思的绮丽,字里行间,带有一股飘忽飞逸的神仙气息。
《蜀道难》教案模板五篇
《蜀道难》教案《蜀道难》教案模板五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蜀道难》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蜀道难》教案篇1《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
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不妨看看人教版高一上《蜀道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2.思想教育目标:了解李白的放达;3.能力培养目标: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
教学重点:诵读。
教学难点:诵读要求。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与步骤:一、导语设计:提起李白,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床前明月光”了,那里有真挚的感情,有清丽的词句,但我们也许只感到它的优美,并不觉得有什么出奇,因为同样意境的语句,在其他人的诗里同样可以读到。
再后来,读的诗越来越多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纶送我情”、“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体浓”… …也许从这里我们开始惊诧于他才思的绮丽,那些打破常规而有无比妥帖的形容譬喻,他是如何想出来的?他的字里行间,果然带有一股飘忽飞逸的神仙气息。
大家还记不记得高二时我们学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哪有通篇记述梦境的?人间哪有这般的山水?而李白所用的哪里是人间的言语!他的句子没有任何格律的束缚,有的是《诗经》似的端雅,有的是《山鬼》的激越。
他逸兴递飞,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飞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的奔马。
在他的诗里,在他的梦里,李白抖去了一切凡世的尘土,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穿碧落下黄泉,他的神思在世界的每一度时空毫无拘束地游行。
今天让我们再次追随诗仙,一起神游《蜀道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如果说第二部分侧重渲染路途之险,第三部分极写山势之险,先自由读疏通大意。
问:除写山势之险外,诗人还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写?
明确:“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险峻的形势,感叹蜀道战祸之烈(板书)。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与主旨、目的,历来众说纷纭,留待我们课下探讨。
一生读,一生评(示范)。
明确:开篇感叹蜀道的高危,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感情基调,读的要有气势。 “危”与“高”极言其高,应重读,但不可平均用力,重读“高”;三个感叹词,读时应拖长声音,读出惊异、畏惧状; “难于上青天”读的声音应更高,更果断有力。
齐读这两句。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应如何读?
明确:①弄清意思,想象画面:山高的连善飞的黄鹤也不得飞度,敏捷的猿猱也愁于攀援。能千里翱翔的黄鹤在高危险峻的蜀道前盘旋,鸣叫中透着失望、无奈;轻疾敏捷的猿猱徘徊、无助的一幅画面。
②品味揣摩重点词语:“尚”,有“还”意,善飞的黄鹤还飞不过去,更何况人呢?“愁”, 面对高峻难以逾越的蜀道,那种急躁、无可奈何之状可以想见。让人感到行路之人无尽的惆怅、忧愁。
目标确定:
——大家学过很多李白的诗歌,你印象中李白诗歌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学生稍作思考回答)
明确:诗歌的豪放、夸张、丰富的想象,都是浪漫主义风格的体现。(课件)贺知章读《蜀道难》一诗惊赞李白是“谪仙”,诗人浪漫主义激情在《蜀道难》中得到充分的展现,足见其魅力所在。我们这节课通过反复诵读和赏析,体会诗人的浪漫主义诗风。
柳”曲的省称,这首曲往往用来表示惜别怀远之情本诗描写的是:春宵人静之时,作者忽然听
到了一阵悠扬的笛声,仔细一听,这笛声乃“折柳”曲作者由“折柳”曲想到,此时正是折柳的
季节了,春天已到而自己却还飘泊在外,不禁更引起了思乡之情可见,“折柳”在诗中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这首诗着重写作者的一种思乡之情作者的思乡之情,从诗中看,又恰恰是由听到“折柳”曲后而引起的所以说,“折柳”在诗中的地位实为重要
答:
㈢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2004年浙江卷)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⑴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
⑵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②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㈣答案:(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月更新颖(意思对即可)
重难点
理解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学生齐读“笔落惊风雨”专题前言)杜甫诗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流芳百世的名篇,都来自于生命的力量。它们或豪放、或婉约,或绚丽、或平淡,或典雅、或通俗,充分展示出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伟大诗人李白的不朽诗篇《蜀道难》,去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听蜀僧濬弹琴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 绿绮:古代名琴②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 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种,霜降而鸣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答: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高一语文《蜀道难》教学设计
课 题
《蜀道难》
课 型
诗歌新授课
课 时2课时Fra bibliotek教具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浪漫主义诗风。
2、在诵读中理解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语言风格。
能力点
指导学生如何诵读,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文学素养。
教育点
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文学素养。
第二课时
六、回扣文本,语文运用
诗词鉴赏练习
㈠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2002年全国卷)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
㈡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天津卷)
②“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青泥岭曲折盘旋环绕山峦。“盘盘”“萦”让人想到曲曲折折,盘旋环绕陡峭山峦的情景,
行人步履艰难攀爬的画面,那种无奈、艰难之状似无尽的曲折山路。读时语速要放慢,尤其是“盘盘”“萦”。
③“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蜀道高入云天,行人似乎可以触摸经过天上的星宿,仰望星空,紧张得屏住呼吸,抚胸长叹。“仰胁息”让人感受到呼吸紧张,心跳加速的畏惧。“抚膺长叹”,无法攀越的失望、惆怅。
从句式上看与前两部分有何不同?(师提示,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明确:①四字、五字句多,诗句参差错落,整散结合,自由灵活。
②前两部分基本押an韵。第三部分韵脚变化明显,散文化的诗句,节奏变化多端,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这些正是浪漫主义风格的体现。
读时注意节奏短而有力,应两字一顿,语速要快一些。最后一句应如何读?
“地崩山摧”应重读,想象“崩、摧”的画面,语速快一些,且有气势。
齐读这一句。
2、诗的第二部分直接极写山势高危,感叹蜀道之高险(板书)。
先自由朗读,交流这一部分的大意。
在诵读与鉴赏中,一起探讨应该怎样鉴赏诗句,怎样来写蜀道之险的?
选择这一部分中你认为最精彩的诗句加以赏析。
师示范,引领学生赏析一句。
例“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明确学习目标:体会浪漫主义诗风(课件)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
在预习基础上,结合注释,自由朗读,边读边标注不理解的字、词。(学生讨论解决)师强调“转、匪、血、为”的读音。
(二)三名学生分别读(在扫清字词句障碍的基础上)
三、再读文本,质疑问难
思考:这首诗重点写蜀道“难”,初读这首诗,感觉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
总结:这一部分侧重渲染路途之险,让我们感受到蜀道的高峻、盘旋曲折,攀越蜀道之人的畏惧、无奈、悲愁,在色彩绚丽的山水画中感受无尽的浪漫激情和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在赏析理解的基础上,最后一句应如何读?是否和开篇两句一样读?
一生示范读,一生评。齐读这一句。
明确:想象攀越之人的无奈、悲愁,语调要比开篇两句低,“凋朱颜”,应重读“凋”,语速要慢一些,语调要低一些。仿佛看到行路之人容颜憔损,感到无奈、忧愁。
③赏析艺术表现手法:借助“黄鹤”“猿猱”衬托蜀道山势之高,以虚衬实,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补充:夸张、对比、反衬、情景交融等)(课件)
因此,赏析诗歌的方法可以初步概括为:①弄清意思,想象画面;②品味揣摩重点词语;③赏析艺术表现手法(课件)
在赏析的基础上如何读呢?
明确:读的要有忧愁、惆怅的意味,“尚” 字要重读,“愁”字要读的语速慢些,语调低些,读出悠长的意味。
试题选了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来鉴赏前人《网师园唐诗笺》一书中对此诗的评论是:“‘折柳’二字为通首关键”现在的题目也就从这儿提出“折柳”原是指“折取柳枝”相传,长
安东有一桥名有霸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后世就习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或送别之词但从本诗“此夜曲中闻析柳”一句来看,此处的“折柳”是一首曲子其实“折柳”即“折杨
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课件)
这是贯穿全诗的主旨句,诗中出现了三次,诗人为什么反复咏叹蜀道“难”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体会诗人的浪漫主义诗风吧!
四、重点品读,合作探究
反复诵读、鉴赏
1、思考:第一部分诗人感叹蜀道的高危,从哪个角度写了蜀道之“高”呢?学生自由朗读,疏通大意,思考回答。
明确:从悠远的古蜀国,自古以来秦、蜀间少有往来,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 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只有高飞的鸟儿才能横度峨眉颠。诗人运用夸张的笔墨写出了历史上秦、蜀长久不通人烟的原因。又用五丁开山的神话,让秦、蜀间的互通带上了传奇的色彩。如一部乐章的前奏,气势恢宏。那么开篇两句应如何读呢?
齐读这一句。
下面选择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句加以赏析,写在作业本上。(学生思考写下,讨论交流)
明确:①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突兀而立的高山接天,挡住了太阳神的前行之路;山下则是波涛汹涌,曲折回旋的河川。“回日”,蜀道太高无法越过,只好载日而归。“逆折之回川”,衬托山势的高危。借助神话传说,描写蜀道的高峻,上下对举,可以想见那幅惊心动魄的画面。
答: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2分)
答:
㈠【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分析】本题重点是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是中学语文教学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前几年试题中也都考查过文学鉴赏的能力,但当时运用的方法为客观性命题,即采用选择题的方法考虑到鉴赏问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是对同一首作品,由于阅历不同、感受能力差异等因素,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完全一致的理解因此,今年采用了主观性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