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素质问题与其对策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探讨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探讨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解决,将会对他们的整个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多种多样,比如情绪不稳定、压力过大、自卑、焦虑、抑郁等。
有些青少年甚至会出现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干预和帮助,将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习压力、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二课堂,学习压力、同学关系等问题也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四、如何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
为了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健康的家庭环境,家长要多关心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理解;其次,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再次,社会应该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五、结语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关乎着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共同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呵护青少年的心灵,让他们茁壮成长,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相关问题和对策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成因与应对策略一、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他们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家庭经济压力、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导致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据调查,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需要引起重视。
1、学习压力与焦虑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普遍较大,主要来自于学习成绩、升学压力等方面。
过度的学习压力会导致学生出现焦虑、紧张、失眠等症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人际关系问题农村中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也比较突出,包括与同学、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
由于缺乏沟通、理解和信任,学生容易出现孤独、自卑、愤怒等情绪,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自尊与自卑情绪农村中学生的自尊与自卑情绪问题比较严重。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原因,部分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而这种心理状态又会影响其自尊心的发展,导致其自信心不足,难以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
4、青春期心理困扰青春期是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期。
农村中学生也不例外,容易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问题,特别是在情感、性健康等方面。
5、家庭环境和父母关系家庭环境和父母关系对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
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父母关系紧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6、情绪管理和自我调适能力农村中学生的情绪管理和自我调适能力普遍较弱,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技巧。
当遇到心理问题时,学生往往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导致问题加重。
7、生活习惯和身体健康生活习惯和身体健康对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大影响。
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疾病可能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8、学校和社会环境适应农村中学生需要适应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经验和支持,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适应不良的情况。
学校和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对策建议
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对策建议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对策建议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要通过多种形式、多条渠道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精心为大家整理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对策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对策建议目前,中小学生自杀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现象。
根据最新数据:①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②上海地区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也占到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计划自杀,并有1.71%的中小学生自杀未遂;③在自杀者的年龄排列中,12岁占第一位(40.3%),其次为14岁(22.7%),11岁和13岁(13.6%),且女孩子远远高于男孩子:女孩占(72.7%),男孩仅占(23.7%);④全国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6-32.0%;⑤中国儿童在自杀原因的排列中,学习压力过重占第一位(45.5%),其次为早恋(22.7%),父母离异(13.6%)。
从这些冰冷的数据可以看出,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自杀问题的严重性,导致这些问题的发生,固然有教育体制、学业压力等许多客观方面的原因,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孩子在中小学这段时间心理成长非常关键,在大环境无法从根本改变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做好家长和老师的工作,从培养孩子阳光的心理着手,增强孩子心理韧性,减少悲剧的发生。
针对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结合实际,对下步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推动形成服务体系。
党委政府应明确重青工作的主体牵头单位,将预青考核继续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体系,明确各具体群体的工作兜底部门,督促各级各部门按照有关要求切实做好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并在人员和经费支持上相应予以倾斜,尤其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平台建设、设施建设、队伍建设、专业培训、宣传推广、项目服务等方面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青少年心理健康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希望对你有帮助!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篇1一、背景心理压力是一种个人主观的感觉,即个人在面对困难时,一时无法消除困难的一种被压迫的感觉。
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心理压力”一词,既包括了“紧张”和“应激”,同时也包括了引起“紧张”和“应激”的事件。
而对于现代的高中生来说,几乎每位学生都会觉得有压力,他们面对繁重的功课和老师、家长巨大的期望,承受着很大的压力,甚至对不少高学生来说他们的青春简直就是一片灰色。
在读好书被公众认为是唯一出路的情况下,来自社会的压力、学校的压力、家长的压力以及学生自己的压,已压得现在的高中生快“喘不过气来了”。
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高考的临近,这种压力也越来越大。
而高二正是承上启下的一年,高二的文理分科,两极分化逐渐浮现,学生的定位也逐渐清晰。
可以说,高二是至关重要的一年,高二的成绩将会影响高三的学习,甚至可能影响高考的发挥。
因此,了解中学生心理压力的原因,设法减轻当代高中生的心理压力是刻不容缓的。
为此我对高中生心理现状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目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界和全社会所关注的热点,因为现代社会变得十分复杂,价值观多元化,家庭不稳定,还有各种社会思潮无不影响着广大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学校环境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
从各方面调查来看,中学生心理现状的健康状况十分令人担忧。
中学生的可塑性强,中学阶段又是世界观、人生观树立的重要时期和心理素质培养的关键期。
应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关注应试心理障碍和应试心理疾病患者,更多的应关注大多数人的心理现状。
发现心理方面的问题以便与教师结合具体方法给予正确指导,使之能够更好的适应高中紧张忙碌的生活三、调查对象株洲市第十三中学的高二理科190班。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方法(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方法(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中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和挑战。
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中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将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情绪问题:中学生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问题。
学习压力:中学生面临着升学、考试、竞赛等多重压力,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沟通障碍、冲突等问题。
自我认知问题:中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存在偏差,容易出现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等问题。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竞争的加剧、家庭教育的不当、学校教育的缺陷等因素都会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心理因素:中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等因素也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生理因素:中学生生理发育的变化也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如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激素水平的变化等。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学校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家庭教育: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自我认知:中学生应该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
社会环境:社会应该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提高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和解决能力。
总结和建议: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
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家庭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社会应该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提高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和解决能力。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中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美好的成长环境。
,。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在当今社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学生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
因此,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解决,对于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1. 压力过大面对学业压力、家庭压力、社交压力等多重压力,学生往往感到无所适从,无法有效地释放这些压力,导致心理负担过重,造成心理健康问题。
2. 情绪波动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频繁、情绪不稳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3. 自卑心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学生往往会因为自身条件不如他人或者遭受挫折而产生自卑情绪,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4. 抑郁症倾向由于生活压力大,学生容易产生忧郁情绪,情绪低落,无法摆脱困境,甚至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5. 社交困难学生在社交方面存在困难,无法与同学、老师和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关系,导致心理孤独感和不良情绪。
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对策1.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应对挑战的能力,从而有效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2. 加强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可设立心理咨询室,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心理疏导、解决心理问题的帮助,让学生在心理困境时得到及时的救助和关怀。
3.优化教学环境改善学校教学环境和氛围,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4.提升师生沟通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和理解,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社交困难。
5.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学校领导、教师、家长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进行观察和关注,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青少年正处在人生旅途中特殊的时期,生理、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
然而,长期以来,关心青少年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青少年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面临不少问题亟待我们重视。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1、研究问题:一是研究困难。
少数学生存在研究困难,具体表现在研究不适应、缺乏科学方法、丧失研究兴趣、研究自觉性差、被动研究等;二是考试焦虑。
在学校,研究任务负担重,竞争激烈。
在家庭方面,父母期望值高。
社会上对孩子的评价首先是看课业成绩,学生心理压力大,精神压力重。
考前有明显的紧张情绪,考试时容易出现心慌意乱、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思维能力下降,甚至头脑一片空白,有逃避考试的倾向,严重者出现生理反应。
一些平时成绩还不错的学生,一到考试就担心考试失败,受到父母指责、老师批评、同学的冷眼,焦虑情绪加重,食欲不振,情绪低落。
三是厌学逃学。
厌学情绪一般表现在认知、情感和动机上的综合缺失状态。
研究动力不足,上进的信心不足。
研究态度消极,研究上漫不经心,研究兴趣淡漠。
具体表现在上课注意力不专心,课业作业不能独立完成且完成效果较差。
盼望研究时间早点结束,提不起精神投入研究中。
2、人际交往问题一是人际关系不协调。
以自我为中央,人际交往能力不强,不善于交换和沟通,参与社会活动机会少。
具体表现在不能融入个人活动,畏XXX,跟周围的人在一起感觉不自在,喜欢独处。
自信心不足,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畏惧被别人否定,遇到工作首先想到的是逃避和退缩,避免参与,自大生理产生。
不能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于别人对自己的鼓励、帮助置之不理,内心封闭在自己的“小世界”;二是沟通能力差。
没有人际沟通技巧,在社交中,不看交往对象,随心意。
在情感上嫉妒与自大,自傲与害羞并存。
简单出现性格孤僻、意志薄弱的现象。
三是不能正确处理早恋问题。
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初中阶段是一个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重要的不仅仅是打好学习的基础,还应当注重培养良好的品质。
从这个意义而言,心理健康对广大初中生而言,就显得十分重要。
然而根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对XX市2432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具有明显的行为问题的有13.16%,XX市34所中学的4698名中学生中,在性格方面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占总数的15.7%,其中有严重问题的占0.9%,主要表现为怯弱、思想狭隘、自卑、抑郁、破坏行为、孤僻、情绪对立等;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对XX市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有27%的学生具有精神偏异;XX市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中间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其中中学生为13.76%。
而且女学生比男学生问题明显。
了解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学生有哪些心理问题,是家长和老师教育培养孩子的前提。
类型一:焦虑、紧张状态焦虑状态常表现为持久地出现强烈的担心、烦躁不安的情绪体验,这是一类初中生较常见的情绪问题。
这些学生总是诉说内心的烦躁不安,他们经常为小事抱怨父母、抱怨周围环境,总是不高兴、不满意,感到精神紧张和无法放松。
无故地担心亲人遇到伤害或一去不复返。
担心学业失败、人际关系不良或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等等。
小处方:对于焦虑状态,家长和老师应给以更多的关怀,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批评以委婉为宜,特别是对于他们的微小进步及时给以鼓励。
心理治疗(对学生及家属)、松弛疗法、生物反馈治疗都是一些可以选择的应对方法。
严重焦虑症的学生可适当地使用一些药物。
类型二:人际关系紧张在人际关系方面,调查提示,有22.45%的中学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与同学、老师、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处不融洽,不善与人交往,与别人合作有困难。
这些学生给人的感觉缺乏热情、缺乏耐心,有的甚至喜欢强词夺理,不合群、孤僻,或者爱发脾气、骂人等等。
当前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当前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
1. 学习压力
由于不合理的教育体制、过多的功课负担和家长的高要求,青少年长时间面临高强度的学习压力。
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2. 社交焦虑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青少年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时间被手机和电脑占据,导致他们与现实生活中的交流和社交能力下降,产生社交焦虑。
3. 心理疾病
随着社会变迁和环境压力的增加,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升高。
二、解决对策
1. 减轻学习压力
减少青少年的功课负担,增加他们的课余时间,可以给他们更多的自由空间,减轻学业压力。
此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应对学习压力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2. 推广健康的社交方式
学校和家长应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各种有意义的社交活动,多与同龄人进行互动交流。
此外,限制青少年过多使用手机和电脑的时间,鼓励面对面的交流,有助于减少社交焦虑的发生。
3. 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帮助
学校应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及时发现并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青少年解决各种心理问题。
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压力。
同时,家长也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5. 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家长应该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学生是一个心理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
的领域。
然而,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教师水平不足
当前,一些中学教师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技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缺乏深入研究
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
这导致他们的教育过程缺少有效的指导和引导,无法
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和困惑。
2.学生心理压力较大
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加之中学阶段学业压力较大,加重了学生心理压力。
许多学生存
在着一定程度的焦虑、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和帮助,
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
3.教育规划缺乏科学性
当前,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缺乏系统、科学规划的问题。
这导致教育的重点、内容、形式等方面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无法真正实现有效的教育效果。
二、对策分析
1.加强教师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技能
应该加强教师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技能培训,组织专业培训和教育交流,提高教师的专
业水平,增强他们的心理疏导和引导能力。
2.加强学校心理辅导机构建设
学校应该逐步完善心理辅导机构建设,建立专业化的心理辅导队伍,为学生提供及时、专业、系统的心理辅导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学校应该在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时,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社会环境等因素,设计科学的教育内容和形式,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真正从中受益。
三、结论。
青少年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青少年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群体在社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然而,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包括学习压力、沉迷网络、情感困扰等等。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旨在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成长。
一、学习压力青少年在学业方面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导致不少学生出现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学习。
为缓解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加以减轻:1. 投身体育活动体育活动可以帮助青少年放松身体和心理,让他们从学习中得到解脱。
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青少年可以不再过度焦虑自己的表现,放心地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2. 转移注意力学习之余,青少年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转移注意力,如读书、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他们暂时忘记学业压力,收获愉悦的同时也有助于恢复精力。
3. 学习方法的改进青少年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方法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征询老师的意见、寻求同学的帮助来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习效率,避免出现学习压力。
二、沉迷网络现代互联网的发展给青少年们带来了便利,但也成为他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生活,导致社交能力、身体素质、学业成绩等方面均受到影响。
为了规避这种情况,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合理时间表家长和教育者应一起帮助青少年制定合理的时间表,明确计划、限制上网时间,并严格遵守。
同时,家长也应该积极引导青少年慢慢放弃不健康的网络生活,寻找其他形式的兴趣和爱好。
2. 社会化网络互联网的使用不一定都是负面的。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引导青少年在网络上与志同道合的人建立良好关系,不断充实自己的社交圈子,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3. 建立健康心态家长和教育者可以用积极的语言引导青少年积极思考,树立正确的心态,让他们在处理网络问题时有清晰的认知。
在克服网瘾方面,建立健康与快乐的家庭氛围是必不可少的。
三、情感困扰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着情感、人际、心理等方面的困扰。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唯我独尊心理、厌学心理、早恋问题、迷恋网络问题、追星问题、考试焦虑、情绪方面的问题、学业不良问题等对高中生而言,面对激烈的高考竞争,他们不免会出现情绪低落的情况。
1.高中生心理问题之早恋所谓早恋,指高中生过早地发生或发展着的恋爱现象。
判断是否早恋的依据大致有两点:一是生活自立的程度;二是恋爱的年龄与法定最低婚龄相差的程度。
高中生早恋心理是青春发育期容易出现的一种现象,伴随着身体的发育成长、生殖系统的成熟,中学生会在心理上产生对异性的好奇与向往,男女生之间易产生朦胧的好感,加上流行歌曲、言情小说、影视媒体的推波助澜,对中学生的性心理发育来说是种催熟剂,再加上高中家长、教师过于严厉的批评和监督,使学生产生了较强的逆反心理,这更容易使学生走入早恋的误区。
对策:开设高中生心理专题讲座,引导他们在注意生理健康问题的同时,积极、主动和科学地健全自己的心理素质无疑是很重要的。
而这种讲座的内容则应该多针对一些高中生往往觉得难以启齿的心病,如:爱情的正确处理等等。
2.高中生厌学心理厌学是高中生对学校的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状态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
厌学的高中生在有很多,他们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感到学习没劲,丧失上进的信心,把学习视为苦差事,上课懒得开课本,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盼望着早点毕业以求解脱,部分学生最终辍学流失,厌学心理是一个很严重的情节,要尽早解决高中生厌学心理。
对策:要引导高中生不断地了解自己的品质、优点和缺点、成功与失败,在学习中扬长避短,从失败中吸取积极的教训。
这样不仅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还能应到高中生走出验血的心理误区,而且对今后的工作成就和社会适应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更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有帮助。
3.高中生考试焦虑高中生考试焦虑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现象。
它是由一定的应考情境引起,以担心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受个体的认知评价、人格因素和其他身心因素制约的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
青少年心理健康关注与疏导
青少年心理健康关注与疏导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心理健康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心理健康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疏导,可能会对他们的整个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许多青少年面临着学业压力、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等各种挑战,导致他们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
据统计,我国有超过一半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关注的重要性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心理健康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心理健康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疏导,可能会对他们的整个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及时发现问题,给予适当的疏导和帮助。
四、青少年心理健康关注与疏导的途径
为了关注和疏导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多种途径。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家庭也要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多与孩子沟通,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
此外,社会各界也应该共同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务和支持。
五、结语
青少年心理健康关注与疏导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关注和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才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努力奋斗!。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教育部新颁布的德育大纲明确的提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被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面对激烈的竞争,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驾驭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而且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瞬息万变的形势和环境。
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成长高峰。
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在迅速发展,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的关键时期。
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有些学生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以及来自家庭社会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心理上形成了不健康的因素。
这些不健康的因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
如果家庭、学校、社会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使其心理不平衡、性格偏异,产生不良的结果。
一、洞察学生心理,了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扰,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
我们可以把以上表现归为以下几类:1.学习问题(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2.人际关系问题(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
中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
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不仅对个人的成长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也对社会稳定和繁荣构成威胁。
本文将探讨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挫折与压力的缺乏在当前社会,许多家长过分溺爱孩子,试图为他们排除一切困难和挫折。
这种过度保护导致青少年缺乏适应压力和面对挫折的能力。
一旦面对挑战,青少年往往无法应对,容易陷入心理困境。
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门应加强青少年的心理教育。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和适应能力。
同时,家长应适度调整对孩子的期望与要求,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沉迷网络与手机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和手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媒体以及短视频等虚拟世界,不仅影响学业和生活,还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和家长应当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教育和管理。
学校可以加大网络安全教育的力度,提高青少年对网络沉迷危害的认识。
家长则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网络使用规定,限制青少年使用手机和上网时间。
三、学习压力过重当前的教育体制普遍存在学习压力过重的问题。
在追求高分数和升学率的情况下,青少年承受巨大的学业压力,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
学生们过分注重应试技巧和死记硬背,缺乏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门应当进行教育方式和评价体系的改革。
鼓励多元化的课外活动,提倡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家长也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不仅关注成绩,更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四、社交与情感困扰在当今社会,青少年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社交与情感问题。
他们可能遭受欺凌、过度竞争、好胜心理等困扰,也可能难以应对友谊、恋爱和家庭关系方面的挑战。
这些问题会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巨大压力。
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和交流活动。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
作者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探讨了当前造成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原因,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对策,以期使心理健康教育发挥更好的效用。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对策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1.学习压力大。
焦虑的心态在中学生中很普遍,引起焦虑的原因有很多,如:超大的学习量,大量的作业,频繁的考试,无休止的补课,大量的重复学习;超高的学习难度;超长的学习时间,加班加点,夜以继日,使学生穷于应付,疲于奔命,根本没有休息,导致心理上的疲劳,情绪焦虑不安。
2.人际交往障碍。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
而他们的父母因忙于事业,大多无暇顾及他们,有些孩子就会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不愿与老师、同学谈心里话,把自己的心理封闭起来。
在日常的学业或生活中如果碰到不顺心的事,心中的苦闷没办法得到排解,就会处于焦虑、抑郁状态。
3.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一是社会上滋长的唯经济主义的影响,在学生中表现为“一切向钱看”的消极现象,不仅妨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也助长了他们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
二是大众传媒中不健康的内容也是造成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
一些文艺作品、网络、影视广播充满“拳头”加“枕头”的内容,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4.情感的困惑。
中学时期是花的季节,这一阶段人的第二性征渐渐凸显,性意识也慢慢成熟。
此时,情绪较为敏感,自控能力差,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困感。
如,初恋的兴奋,失恋的沮丧,单恋的烦恼,等等。
5.教育方法不当。
教师教学方法不当,且带有惩罚性;行为方式带有歧视、嘲讽意味。
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轻则埋怨重则打骂。
这些都会给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永久性的伤害。
二、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1.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的知识与能力。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显著,这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
青少年群体正处于生理与心理发育的关键阶段,心理健康状况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业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还关乎其未来的生活质量。
因此,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首先,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程度相对较低。
许多青少年及其家庭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心理问题常常被忽视或误解,导致许多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未能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治疗。
学校与家庭在心理教育方面的配合也常常不足,导致青少年在遭遇心理困扰时缺乏有效的支持系统。
其次,专业人才的匮乏也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不足的重要原因。
尽管部分学校设立了心理辅导室,但真正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心理教师数量依然有限。
这种现状使得青少年在遇到心理困扰时往往得不到及时且专业的指导或帮助。
不少学校的课程设置也未能有效嵌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甚至存在心理教育课程流于形式的情况。
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压力则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学业竞争、家庭期望、人际关系等因素,都给青少年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特别是在升学和就业的高压阶段,许多青少年承受着超出承载能力的负担,他们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这些压力若未能得到合理宣泄和疏导,不仅会影响青少年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学校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校园暴力、同伴压力以及学习环境的竞争化都可能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网络欺凌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的侵害极为深远。
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网络使用行为的引导也变得尤为重要。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探索多种对策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青少年及其家庭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非常关键。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教育对策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教育对策中小学生是社会成员中的一个重要群体,洞悉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个性特点,重视他们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促使每一个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对安庆市城郊结合部部分学校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他们朝气蓬勃、乐观开朗、聪明智慧,遵守纪律、自信自强、奋发向上,但也有小部分中小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或者心理障碍等,这些不健康心理有哪些主要表现?作为学校和教师如何开展有有对性的教育呢?一、心胸狭窄,抑郁寡欢。
个别学生由于父亲或母亲因故(车祸、恶疾等)不幸身亡,致使家庭生活困难,自幼心理受到创伤,加上同龄人的歧视,变得敏感多疑,在学校受不得半点儿委屈和批评。
遇事好猜疑,甚至连别人的帮助,他们也常常理解为另有所图,并且牵强附会、煞有介事。
日积月累,内心深处形成“意結”而难以摆脱,整日忧心忡忡,孤独无言。
对生活缺乏热情,甚至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对于此类学生,学校和教师应当从实际出发,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一些低年级女教师很有教育策略,她们往往只是为蓬头的小女孩或垢脸的小男生梳过一次头或洗过一次脸,或缝过一次纽扣便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说,她曾用织毛衣剩下的毛线为班上的一个单亲家庭的小女孩织了一双小手套,谁知这个一直跟着粗心的姨妈生活的小女孩接过手套后一下子泪流满面。
后来,小女孩将手套珍藏在自己的枕头底下,再冷的天,她也舍不得戴在手上。
其实,感人心者,莫过于情,“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
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语)。
为人师者应该对这些不幸家庭的孩子多一份真诚、多一份慈爱,同时还要经常与家长配合,尽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温暖、愉快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引导他们经常参加集体活动(郊游、拔河比赛、球类比赛等);教育其他同学主动接近他们,热情帮助他们;引导他们阅读一些内容健康的优秀文学作品,让他们多向身处逆境奋发图强的英雄人物学习,逐渐消除其心理“意結”,从而乐观向上地生活与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心理素质问题及其对策(陕西榆林市府谷县关工委王平)处于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的青少年多以聪明活泼、思维敏捷、兴趣广泛者居多,但是好多孩子存在心理素质问题,导致一些中小学生辍学、轻生、违法犯罪等事件时有发生。
现就围绕青少年心理素质问题、成因和建议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一、青少年心理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调查显示,在我县约18%到25%的青少年存在心理问题。
大致可分为:智力问题、情绪问题、意志问题和人格问题。
1、智力问题。
智力是一个人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亲少年的智力问题主要表现为多动症、学习技能障碍、智力异常、注意力涣散、厌学、创新能力低下、动手能力差等。
特别是多动症的儿童总是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能集中,却忙碌不停;学习技能障碍属于心理障碍;智力异常多是是因自身智商低于常人;注意力分散表现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能集中与持久,8岁到14周岁的青少年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全县各中学均有不同程度的厌学与逃学现象存在。
2、情绪问题。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亲少年的情绪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症、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与攻击性行为等。
焦虑症是最常见的学生情绪障碍,表现为心神不宁、心烦意乱,还常有腹痛、恶心和头痛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另一常见的情绪问题是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不能控制;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目的在于使他人或自己受到伤害或引起痛楚的行为;中学阶段的学生,最显著的特点则是“逆反”性增强。
心理学上将这个时期称之为“心理断乳期”,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逆反心理”。
3、意志问题。
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学生的意志问题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感情冲动时无法控制自己、经不住外界诱惑、特别是经不住强烈诱因的引诱,容易上当受骗。
日常生活中表现为优柔寡断、胆小怕事、易受暗示和容易动摇。
许多青少年学生不愿意承担责任,难以承受挫折,感情脆弱,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就悲观泄气、打退堂鼓,在学习中碰到困难就退缩或逃避。
有的青少年在学校或家庭中与人发生冲突后,因一点点小事,动辄就离家出走,甚至寻短见。
4、人格问题。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它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和自我调控系统等。
学生的人格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控力差、怯懦、自我中心、自卑、自闭、不合群、不善于合作等。
自私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有些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非常任性,喜欢独来独往,很少想到别人,也不愿与人分享任何东西,缺乏同情心,缺乏宽容精神,不愿帮助别人;有些学生平时在与同学相处时,常常为一点小事而闹意气、泄私愤;不合群的学生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为沉默寡言、孤僻、害怕陌生人,另一类则表现为爱哭闹、爱捣乱、爱逞能、爱惹是生非。
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众所周知,果树能否结果、结果多少、果实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即:种子质量,土质和气候条件,园丁的素质和培植方法。
人的心理素质发展与果树的生长相似,也主要取决于三个要素,即:遗传素质,家庭与社会环境,教育者素质和教育方法。
青少年的各种心理问题均在不同程度上与这三个因素密切相关。
医学研究表明,一些遗传基因、不良的产前环境与恶劣的早期生长环境可能是导致多动症、学习技能障碍和智力异常等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
遗传基因包含着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性,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不易改变性。
遗传素质是心理素质发展必不可少的生物前提和基础,它既影响智力的发展,也影响儿童的情绪和性格的发展;胎儿在出生之前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产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人的早期生活环境对人的心理行为也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减少遗传疾病、创建良好的产前环境和早期生活环境,是防止出现某些心理障碍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对于那些已表现出心理障碍症状的青少年,应尽早到医院诊断,并接受相应的药物治疗或有针对性的矫正训练。
青少年的其他智力问题、情绪问题、意志问题和性格问题较为复杂,不能被简单地归因于遗传因素的作用,而必须视为遗传、环境和教育三个因素复杂作用的产物。
例如,患焦虑症的儿童可能其天生的气质就具有胆小畏缩、消极防御反应强的特点,后天养成的性格则缄默孤僻、神经质、多疑怕羞,最后在某些精神因素等诱发因素影响下而发病。
1、攻击性行为。
心理学认为,攻击是宣泄紧张和不满情绪的消极方式。
攻击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攻击,二是转向攻击。
前者是将愤怒直接发泄到构成挫折的对象上,而后者则是把愤怒发泄到其他的对象上。
自我折磨、自我虐待。
由于青少年承受挫折能力较差,很容易把挫折的原因归结为自身,把自己作为发泄愤怒的对象,伤害自己,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或进而采取自杀行为。
显然,攻击性行为是极其有害的,必须严加预防,及时纠正。
事实上,青少年有异常行为发生,通常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长久积压的情绪得不到安慰、支持与宣泄,才转到毁灭自己或伤害他人的极端做法上去,做出令父母无法接受的事情。
老师特别是家长要采用“转移注意”法,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给予较多的关注,在日常生活中多用一些有趣的事来转移其注意力,这样可以培养兴趣、陶冶性情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例如:消耗能量,在孩子情绪紧张或怒气冲冲时,可以带他去跑步、打球或进行棋类活动;培养文化兴趣,如绘画、音乐等爱好,是陶冶性情的最佳途径。
引导孩子经常从事这类活动有助于恢复其心理平衡,乃至逐渐减少或转移攻击性行为。
2、逆反心理。
处于“心理断乳期”的青少年学生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成人。
如果这时成人还把他们当孩子来看待,就会引起他们的厌烦,并产生反抗的心理和对立的情绪。
处于“心理断乳期”的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意识获得空前发展,但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差,他们会有意或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论据不足;喜欢发表见解,却又判断不准;喜欢怀疑或攻击别人,但又容易片面与缺乏事实论据。
我们要认识到,“心理断乳期”是孩子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时期,青少年随着身心的成长发育,逐渐从依赖于父母的心理状态中独立出来,开始自己判断和解决所面临的新问题,这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进程;要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成熟,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尤其在他们遇到困难或失败的时候,老师和家长更应鼓励、安慰他们,帮助他们分析事物、明辨是非。
同时,也不能迁就学生的不合理要求和不良行为。
3、不合群现象。
目前,在青少年甚至成人中都普遍地存在着一意孤行、缺乏团队精神的现象。
父母和祖辈的溺爱和娇宠,使得好多孩子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只考虑自己,不为别人着想。
众多的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为伴,也缺少与其他小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机会,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缺少竞争性,可能形成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倾向。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学校教育中缺乏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一是在各类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为集体荣誉而努力的精神。
二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爱心、责任心以及合群意识。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注意这些素质的综合培养。
比如,在学习生活中要让学生互相帮助;对有困难的同学要有同情心并给予热情帮助;值日生要负责任。
对于孤僻的学生,首先要消除他和其他学生的疏远感,使之真正融入团队之中,然后才有可能进一步培养其团队精神。
三是要树立青少年正确的竞争意识。
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帮助青少年树立“争第一”的意识是必要的,这有助于使学生用较高标准要求自己,同时,也应让学生明白,在“争第一”的过程中要使用正当手段,要具有正确的心态,不能走极端。
四是要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群、合作精神。
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要以身作则,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环境,要让成长中的青少年在互敬互爱的气氛中形成合群与合作的品格。
三、主要对策与建议青少年心理素质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面对青少年众多的心理问题,如何有效地预防、干预和矫正这些心理障碍,切实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也是关心下一代成长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思想,更是一种科学的、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面向新世纪的崭新教育模式。
1、学校要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因材施教,努力营造快乐教学课堂。
首先要在全社会提倡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学观、教育观和人才观。
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既不失主导作用,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能动的、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有差异的人,要通过教学媒体创造一个能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教学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在课程教学中都有成功和收获的体验。
在教育方法上,要分类指导。
在教育目标上,既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优秀专业人才,也要培养数以亿计的有文化的合格劳动者。
在评价学校时,不应以单一的“升学率”和“中高考分数”来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对学生,则应把学生的自主性、自律性、创造性、能力、爱好、特长和个性品质列为评价指标,在承认学生个别差异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价值,相信每一个学生有发展自我的潜能。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躬行实践、诲人不倦,更要善于与学生交流,平等待人,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友善、和谐的成长环境。
2、改善社会大环境,减轻学业负担,注重“原创能力”培养社会大环境就像树木生长于其中的气候条件,是影响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应试教育,急需向素质教育转变。
但学校和家庭的减“负”不但减不下来,反而加重了,主要是加重在心理上——即升学压力、就业压力。
面对当前“资源紧缺”和“竞争过度”,一时难以阻止学校、家长甚至学生自己加重学习负担和考试负担这个问题,国家需要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名额,进行高考改革,实行“宽进严出”,并且要继续增加就业岗位数量和用人要求合理化,使各层次岗位人才都能发挥作用,都有前途和合理的工资待遇,学生的成才道路选择才会更加多样化。
这样一来,在校的学生才能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注重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我们应努力在全社会推行面向未来的教育观,努力培养青少年的“原创能力”。
教育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
教育要让青少年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
教育的灵魂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精神”与“原创能力”。
追求“原创性”,不仅表现为对新理论、新技术的发明,而且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人的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