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课题1空气学案(1)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
课题1 空气(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空气成分的探究实验
(2)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白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培养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对科学问题进行探究的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引入:
在古时的中国和希腊,科学家都认为空气是组成世界的一种基本物质,但这种看法是对的吗?随着科学水平的发展,这中思想逐渐受到了质疑,直到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一、用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多媒体演示实验】要求学生认真观
1、实验原理
2、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2)烧杯中的水沿导气管进入集气瓶里,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间1/5。
3、实验成功的关键:归纳出空气的组成:空气的精确成分(体积分数)氮78,氧21,0.94是稀气;还有两个点03,二氧化碳和杂气。
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这样的物质叫混合物。
而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的优秀教学案例
在讲授过程中,我会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此外,我还会在讲授中穿插相关的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空气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5.多元化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同时,我还注重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2.引导学生从问题中发现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3.通过问题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例如,在讲解空气中氧气的性质时,我设置了如下问题:“为什么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是多少?”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通过问题导向,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空气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导入环节,我会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实验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重要性,为后续学习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详细讲解空气的组成,包括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和杂质的体积分数。同时,我会介绍各成分的性质,如氮气的稳定性和氧气的氧化性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例如:“空气中的各成分有什么作用?”“如何保护空气质量?”等问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学案+教案
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一、学习目标1.通过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3.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4.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5.了解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6.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二、新课预习任务1【化学史实】拉瓦锡的定量实验课本P26图2-2思考:1.为什么容器中空气的体积会减少?2.拉瓦锡是怎么知道气体体积减少1/5的?3.写出拉瓦锡实验过程中的两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4.拉瓦锡的实验得出了怎样的结论?任务2【实验探究】汞有毒,你能改进上述实验,通过水面上升的体积反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探究步骤:(1)将图2-1所示集气瓶内加少量水,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加以标记。
(2)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满红磷,将胶管上的止水夹夹紧,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并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把导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实验讨论】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2.红磷在集气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3.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什么?有什么性质?4.打开止水夹后,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占集气瓶容积1/5的水?实验结论:【拓展思考】1.点燃的红磷(用燃烧匙)为什么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如果将点燃的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结果又如何?2.为什么要等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3.如果实验中,红磷在集气瓶里已经消耗完,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4.如果将该实验中的红磷改成木炭,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5.拉瓦锡的实验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我们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有没有可能大于1/5?任务3【分析与思考】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空气的组分,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空气和氧气,在组成上面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纯净物:混合物:任务4【阅读与交流】阅读课本P28-30页,共同交流下列问题1.阅读课本P28,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氧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1 空气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东社中学赵丽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空气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质,但却是学生从化学角度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教材把空气作为初中化学认识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是因为学生在生活中对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它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是化工生产的廉价资源。
本节课通过空气的研究及氧气的发现史实及实验事例,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了解人类认识事物的曲折过程以及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同时受到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思维方式、实验方法、探究方法,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和原理;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初步学会归纳、概括、对比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发现的过程和所运用的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展相互交流,共同协作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和原理教学难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和原理。
二、学情分析与教学法指导1.学情分析: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强烈的探索欲望,感受到了化学实验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但他们的心理发展不够成熟,认知水平有限,自主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较弱,对问题的认识往往比较肤浅和片面,因此学生之间需要合作,互动交流,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也需要教师的适时点拨和引导。
2.学法指导:主要体现了三个字“探”、“疑”、“用”。
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分组实验,提出问题或疑惑“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多少”。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课题1 空气学案1-优质教案word版本
学生活动
备注
教学设计
引言
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看不见摸不着,又没有颜色和味道。今天我们来研究: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学生阅读:
设问:他是如何研究的?得出什么结论?
说明:在19世纪以前人们深信
空气中仅含有氧气和氮气。后来才陆续发现空气还含有氦、氖、氩、氪、氙等稀有气体及其他成分的气体。
(3)、这个反应,用文字表示如下: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4)、提问:余下的气体是什么?
这种气体支持燃烧吗?
它是否溶于水?
讨论:见书23页的讨论
操作建议:为了实验成功,皮皮好心为你提供以下建议:
(1)红磷的量要多,这样才能保证瓶内的空气中氧气全部消耗尽了。
(2)塞子的密封要好,防止外界的空气进入。
(3)要等到白烟全部被水吸收,红磷熄灭,并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今天我们仿照历史上著名的实验原理,我们来测试
实验设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一种固体,致使密闭容器中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产生压强
二百多总结: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1/5。
1、认识化学仪器的名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教学设计
由氮气、氧气等多种纯净物组成的空气是混合物,我们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纯净物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混合物中各纯净物保持各自的性质不变。
总结:1、拉瓦锡测量空气的成分实验。
2、空气的组成及红磷燃烧实验
3、纯净物和混合物
练习:
1、法国的化学家_________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1/5。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以生活中的空气现象为例,引导学生关注空气的重要性。
2.提问:“空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各占多少比例?”引发学生思考。
二、自主学习
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三、实验探究
1.教师演示空气成分实验,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7.情感教育,培养责任感:通过课堂讲解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空气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其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责任感。
8.课后作业,巩固提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题能力和思维品质。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新课:以空气污染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探讨空气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本
八、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撰写小论文,探讨空气保护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学生在八年级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空气的基础知识,如大气层、气压等,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生对空气的组成及其性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本节课中进一步学习。
1.完成课后练习题: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涵盖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空气污染等方面,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撰写小论文:以“空气保护,从我做起”为主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探讨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措施以及自己在环保方面的责任。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字数在500字左右。
5.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运用图表、思维导图等学习方法,提高知识整理和总结能力。
2.1 空气学案(人教版九年级上)
课题1 空气(学案)[学习目标]1.能说出空气的成分 2.能判断简单的混合物和纯净物3.能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用途4.能了解空气污染与防治[学法指导]重视对空气成分测定的实验研究,树立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质组成的科学意识。
空气的组成是通过实验测定的。
那么实验原理是什么?实验装置如何?实验成功的条件是什么?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观察实验、分析实验,领会实验设计意图,才能对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思路加深理解。
要联系实际,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足够的认识,建立环境意识。
[释疑解难]1.[实验2—1]解释:本实验不能用木炭、硫代替红磷,因为它们燃烧产物是气体,不能形成压强差,水不能进入集气瓶。
不能用汞代替,因为汞与氧气反应速度太慢,且汞蒸汽有毒,不适合做演示实验,不能用铁丝或镁条代替,因为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镁条除了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外,还能与空气中的氮气及二氧化碳反应。
2.有六种物质①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②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③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④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⑤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⑥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其中均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A . ①③⑤ B. ②③⑥ C. ①③⑥ D. ①④⑤解释:汽车排出的烟雾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人呼出二氧化碳以及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均是无毒的,是动物生存必须的物质,不会污染空气。
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中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煤中含有硫等杂质,燃烧后产生烟尘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都会使空气受到污染。
答案选C [自我检测]1.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A. 1:4 B . 5:4 C. 5:1 D. 4:12.空气中含量最多,且性质又较稳定的是()A . 稀有气体 B. 氧气 C. 氮气 D.二氧化碳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空气中只含有氧气和氮气两种气体B.空气中约含有21%氧气,是指100克空气中含有21克氧气C.由于人口增长,空气中的氧气会越来越少,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D.空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4.空气中的稀有不跟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气体()A.只有一种B.不跟任何物质发生反应C.含量最少D.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5.下列物质是混合物的是()A.五氧化二磷B.空气C.氧气D.氮气6.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公报的部分内容,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A.焚烧垃圾 B.使用含磷洗衣粉C.汽车排放的尾气D.用煤和石油产品作燃料7.根据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气体物质?请将物质的名称写在题后的空格内。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优秀教学案例
4.小组合作:本节课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空气样本的采集和分析。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5.反思与评价: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思考和评价。这种反思与评价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提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设计小组实验,让学生合作完成空气样本的采集和分析,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3.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如研究不同环境下的空气质量,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采用小组评价方式,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在探究空气组成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等。
4.空气质量评价:空气质量指标(如PM2.5、臭氧)和空气来源、危害和防治措施。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如让学生分析家庭空气品质、设计一个简单的空气净化器等。
2.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3.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前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解答他们的疑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四)总结归纳
1.空气的组成: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性质和作用。
2.空气的性质:物理性质(如密度、溶解性)和化学性质(如氧化性、稳定性)。
3.空气的用途: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教学案 (第一课时)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教学案+(第一课时)2.1 空气(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2.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和分析,初步学习简单的实验设计、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3.初步学会鉴别纯净物、混合物。
4.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有关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5.通过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的学习,认识到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1.你对空气有哪些了解和认识?(如有什么样的外观?性质?含有哪些成分等)2.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操作是怎样的?胶头滴管吸取液体的原理?3.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充满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三个集气瓶,有什么现象发生?体现了它们的什么性质?4.生活中你见过或知道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存在?【情境导入】猜谜1.“水冲不走,火烧不掉,吃了不饱,人人需要。
”2.“说个宝,道个宝,万物生存离不了,生你身边看不见,越往高处它越少。
”二、自主探究:知识点1:空气的组成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我们同学现在对空气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二百多年以前,人们对空气却知之甚少。
最初,人们对于物质为什么能够燃烧着迷,激发了好多人的研究兴趣,于是一些科学家对于“燃烧的本质”展开探究,经过若干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这一奥秘逐渐被揭开,空气的成分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下面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步入空气成分的探究中吧。
【阅读】P26思考完成以下问题:1.在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主要有什么操作,出现了哪些现象?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实验探究】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完成下面问题1.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2.实验现象:3.实验原理:4.实验结论:5.注意事项:⑴红磷的量应取(少量或过量);⑵装置的气密性要好;⑶要等才能打开弹簧夹。
6.实验反思:(1)若实验中进入瓶中的水小于瓶子容积的1/5,可能的原因有①;②;③。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空气》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空气的基本概念、组成成分及其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空气中的氧气、氮气等主要成分的特性和用途,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与空气相关的现象。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内容:1. 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比例;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3. 实验操作流程和观察分析。
难点内容:1. 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2. 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准确记录实验数据;3.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情境中。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作用、相关实验等内容;2. 实验器材:集气瓶、导管、烧杯、酒精灯等;3. 安全防护用品:实验服、护目镜等;4. 相关知识资料: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等资料。
通过安全培训。
该培训将详细介绍这些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知识资料的重要性。
在培训中,将详细解释实验服的设计原理和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穿戴和保养。
同时,也会讲解护目镜的防护原理和在不同实验环境下的适用性,以及如何选择适合的镜片。
对于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的资料,将进行全面的阐述。
将会指出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如呼吸道疾病、生态破坏等。
同时,也会详细介绍防治空气污染的各种措施,如工业排放控制、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
这些知识的普及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积极的行动。
通过这次培训和学习,参与者将更加了解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课堂开始之初,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空气。
教师可以先提问:“同学们,你们每天呼吸的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随后通过PPT展示空气的图片或短视频,帮助学生快速聚焦本节课的主题,同时引出本课的重要知识点。
《空气》学案1(新人教九年级上)
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原理等3、能用实验事实说明空气是混合物,认识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4、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一、课前预习1、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①法国化学家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组成,他把少量的汞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连续加热后,发现一部分银白色的汞变成了,同时容器内的空气体积减少了。
将得到的物质再加强热,得到和氧气。
将这些氧气和剩余的气体混合后,所得气体的性质和空气的性质②空气的组成: (体积比) 占;占;占;占;占;所以空气是一种(纯净物/混合物)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1)根据阅读P26,试写出拉瓦锡实验的两个文字表达式:在空气中加热汞:高温灼烧氧化汞:探究实验:说说看,本实验运用了怎样的物理原理?所用药品反应后的产物应具备怎样的特征?(2)阅读P27实验操作及装置实验步骤的要点验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实验结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3、纯净物:。
如: 等纯净物可以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混合物:。
如: 等三、记住以下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氧氮磷碳氧气氮气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碳红磷二、自主体验1、把一空瓶子倒置于盛有水的盆中往下按,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从冰箱中取出一物体放在桌上,物体表面有什么现象?为什么?敞口放置的石灰水表面有什么现象?为什么?点燃蜡烛,用一玻璃杯罩住,有什么现象?为什么?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3、以下物质可用于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是()。
A.蜡烛B.硫磺C.木炭D.红磷4.在100升空气里氮气的体积大约是()(A)78升(B)78% (C)21升(D)21%5、指出下列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用序号填写。
①氧气②白酒③二氧化碳④铜⑤蒸馏水⑥自来水⑦.生理盐水⑧冰水共存物⑨铁水⑩液态氮气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三、自我检测1.将下列数据(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序号填入有关物质后面的括号内。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1 空气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泉州开发区实验学校王爱云【教学设计理念】理解课标要求、理解教材栏目设置意图、并依据学情定位教学目标,同时获得教学启示。
通过将知识情景化、问题化;课堂教学活动化,关注积极的思维参与,获得多角度、多层次认识问题。
实现有效教学。
【备课的主要环节和分析】我认为这节课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含量,还要通过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参与、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思路:由于空气是人人熟悉的物质,学生对空气的感性认识较多,所以先学习空气的定性组成学生不存在任何的难度。
而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是通过学生逐步探讨,自主发现,然后师生合作解决,以此来获得空气成分的相关知识,体验科学的实验方法,形成科学的思想观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中的主要成分;(2)了解空气的定量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3)能从生活经验出发,对空气的成分进行合理的推测,并能利用教师提供的简单仪器和药品,对空气的成分进行科学的探究。
在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实验设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空气组成的实验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理解观察与化学实验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欲,进一步发展对化学学习的兴趣(2)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合作和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空气的组成,“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分析、操作、观察。
2、教学难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分析、操作、观察。
【教法与学法】教法:以实验探究活动为主线、结合问题教学法、归纳分析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法: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对比、分析、归纳、概括【实验探究设计】1.学生实验:怎么证明空气的存在、验证氮气的化学性质2.启发实验:蜡烛燃烧、滴管吸水3.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4.视频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提前做的故意失败的实验【教学用品】药品:红磷、蜡烛、注射器、塑料袋实验仪器及用品:集气瓶、带燃烧匙和导管的双孔塞、止水夹、水槽、红墨水、火柴、酒精灯、药匙、滤纸、胶头滴管【教学设计思路】在教学策略上采用探究(实验探究、思维探究)的方式学习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空气,在活动中抓好知学生非常识、技能的落实;充分运用问题情景,置空气的学习于具体的任务之中;在教学素材选择上关注生活-化学-社会”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对身边与化学有关现象的敏感性,感悟化学学习价值,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流程依据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依次按“创设情景—→实验探究—→形成归纳—→形成应用”的流程开展。
初中化学课题1 空气 学案
课题1 空气(学案)姓名:【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利用可燃物——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_______,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而无气体生成,因而容器内气体_______减小,进而通过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实验步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集气瓶中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_________;(4)红磷燃烧停止,慢慢白烟消失,等瓶内恢复到________后,打开弹簧夹。
3.实验现象及结论:现象:(1)红磷燃烧时发___________,产生大量的_______并__________。
(2)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水的体积约等于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_________.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
瓶中剩余气体大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燃烧,________溶于水。
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讨论:(1)能否用碳代替红磷?能否用铁丝代替红磷?PS:选取的试剂能在空气中燃烧,并只能消耗_________,不会和空气中其他成分反应,同时不会生成其它_______或________。
(2)实验前瓶内为什么要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__________________接触瓶底,易_______,同时有________的作用。
(3)若实验结果水面上升<1/5,为什么?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阅读
1、有害气体和粉尘
2、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的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3、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教学设计
4、怎样保护空气?
练习:
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还有很多物质,其中只有氧气是有用的,其他是有害的
B.空气中只有氧气能提供呼吸,氮气不能供给呼吸,但对人体有害
3、稀有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等气体的总称,它们含量较少却有很重要的用途,稀有气体一般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作业:完成自主训练6~8
4、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学生回答
教学后记
1.氧气
要求学生阅读24页
小结: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2.氮气
要求学生阅读24页
小结:氮气的用途:它是制硝酸和化肥的主要原料;由于氮气的性质不活泼,常用它来作保护气;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医疗上液氮冷冻麻醉;液氮下的超导性能。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空气的作用
学生阅读、笔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教学设计
3、因为空气中氮气约占4/5,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所以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性质,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如无色无味,不溶于水,都是气体、密度相近(空气1.29氮气1.25)等等。
学生回答
学生笔记
思考:描述水的物理性质
学生阅读
回答:1、稀有气体家族共有六种气体,它们分别是氦、氖、氩、氪、氙、氡
2、稀有气体的性质很不活泼,一般不与其他的物质反应。
备注
教学设计
复习:
1、空气是由哪些气体组成?
2、下列哪些是属于混合物,那些是属于纯净物?
A空气B二氧化碳C氧气D氮气E纯净水F矿泉水G五氧化二磷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大气
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应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石油加工、运输、电光源等领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总结:从氮气不支持燃烧等实验表明氮气的性质不如氧气活泼。
3、稀有气体
空气中占第3多的是稀有气体。
提问:稀有气体包括哪几种气体?
为什么稀有气体以前叫惰性气体?
稀有气体有什么用途?
三、保护空气
提问:1、空气污染的来源
2、空气污染造成什么伤害?
3、全球那些变化与空气污染有关?
学生回答:
1、氮气不支持燃烧
2、氮气不溶于水
科目
化学
年级
初三年级
时间
课题
课题1空气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了解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和措施。
教材分析
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并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
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怎样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分析生活实例的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讨论:
昨天我们做完红磷燃烧实验后,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结合实验:
1、燃烧的红磷熄灭了,这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
2、瓶子里的水上升到大约1/5后,还会继续上升吗?说明剩下的氮气能不能溶于水?
3、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性质,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
讨论交流:完成25页的表
像这些表示的性质就是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指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和密度,以及是否溶于水等。
C.把空气中的其他成分都分离去,只留下氧气,更对人类有利
D.空气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是维持自然生命的支柱,防止空气污染是极其重要的
2、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②汽车排放的尾气③化工厂排放的废气④石油燃烧产生的气体⑤动植物呼吸排出的气体
A.①②③④B.①③⑤
C.①③④D.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