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的“参”为什么读cān,而不是shēn呢-
曾参、曹参、岑参这三个名字中的“参”读音相同吗
![曾参、曹参、岑参这三个名字中的“参”读音相同吗](https://img.taocdn.com/s3/m/9cbc316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14.png)
曾参、曹参、岑参这三个名字中的“参”读音相同吗
问:
曾参、曹参、岑参各是什么人?这三个名字中的“参”读音相同吗?
答:
曾参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学生。
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
他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
曹参是汉初大臣。
他跟随刘邦起义,屡建战功,被封为平阳侯。
后继萧何为汉惠帝丞相。
岑参是唐代诗人。
他在西北边防地区从军多年,对边塞生活有较深体验,擅长写边塞诗。
他在诗中歌颂了边关将士英勇战斗的精神,描绘了边塞风光的豪迈气势。
这三个历史人物的名字都是“参”,都读为“shēn”。
岑参是读céncān?还是cénshēn?
![岑参是读céncān?还是cénshēn?](https://img.taocdn.com/s3/m/ee21ae4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67.png)
岑参是读cén cān?还是cén shēn?岑参是读cén cān?还是cén shēn?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
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这首诗,但是,对于岑参的名字,很多人却会读错,岑参是读cén cān?还是cén shēn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岑参是读cén cān?还是cén shēn?,欢迎大家分享。
问题:岑参是读cén cān?还是cén shēn呢?答案:岑参读“cén cān”怎么样,是不是很多人发现自己其实一直都读错了呢?岑参要是知道后世人把他读成人参的参,不知道会不会从地下跳起来哭哎,好了,既然现在读音纠正过来了,那就让我们学习一下岑参的成名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吧!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解】1、武判官,未详。
判官,官职名。
唐代节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节大使,可委任幕僚协助判处公事,称判2、中军:古时分兵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所居。
3、"风掣"一词: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
4、轮台:见前注。
5胡天:这里指西域的天气。
6、梨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7、珠帘:以珠子穿缀成的挂帘。
罗幕:丝织帐幕。
这句说雪花飞进珠帘,沾湿罗幕。
8、锦衾(qīn)薄:盖了华美的织锦被子还觉得薄。
形容天气很冷。
9、瀚海:大沙漠。
曹参、曾参、岑参中的“参”字的读音精编版
![曹参、曾参、岑参中的“参”字的读音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ecd4a6314a7302768e99395a.png)
曹参的参读什么?是shēn,还是cān?曹参的参读什么?是shēn,还是cān?优质解答曹参名字中的“参”普通话读音应该是can为妥.“参”是多音字,《汉语大字典》(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收了6个读音.一读“shēn”,为二十八宿之一;为人参、党参的总称,二读san,是叁的古体字.三读can,原指成三个的事物,后来引申为多种义,如参加、配合、参拜、比勘、研究、弹劾等.四读cen,为“参差”之“参”.五读can,为鼓曲名.六为san,是“糁”的别写.在生活中,以一、三、四为常见.有意思的是,中国古代名人中,单名为“参”的有3位:曾参(春秋鲁国人,孔子学生.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曹参(汉初大臣.他跟随刘邦起义,被封为平阳侯.后继萧何为汉惠帝丞相);岑参(唐诗人,擅边塞诗),这三位的名字中的“参”读音是?教育部语言文字研究所信箱主持人杜永道先生认为:这三个历史人物的名字都是“参”,都读为“shēn”.(“中国语言文字网”)我们认为,杜先生的说法太武断了.对待古人名字读音的探究了查阅经典文献或字书、韵书外,还有两个办法:一是名字解诂.即依据“名为字表”的原则,通过人物的名与字的关系来推断.二是查看人物姓名出现在后世的韵文作品中的例子,通过韵脚所在韵部来推断.我们先看第一种办法曾参,字子舆,与晚于他的孟轲同.宋人高似孙在《子略》卷一“曾子”条:曾子者曾参……予读先太史《史记注七十二弟子传》参字子舆,晋灼读音“如宋昌骖乘之参”因并及之.高似孙的观点是——曾参之“参”通“骖”(独辕车所驾的三种马),念can;曹参,字敬伯.“敬”是关键字,这“参”毫无疑问应是“下见上”的参拜之“参” ,念can.岑参,其人资料缺乏,故很难从他本人身上得到有效信息.已故文史学者蒋逸雪先生认为“岑有高峻义,故连类相属,名参商之参”(王骧:《痛悼蒋逸雪前辈》,《镇江史志通讯》1985年),这种说法值得商榷.我们可以通过类比来进行推断,岑参以“参”为名,其前贤以此为名者——曾、曹,假定岑参取名是取效曾参的.笔者查到他曾祖文本、伯长清、父植,特别是兄岑况颇有文名.刘长卿写过五绝《曲阿对月别岑况、徐说》,杜甫诗赞曰;“岑参兄弟皆好奇”.岑参幼年丧父,由兄教养长大30岁,应举登进士第.与哥哥取名“况”(效法儒家荀况,或者“况”作“比况之况”义)相联系,岑参之“参”(效法儒家曾参,或者参有“比勘、验证”义.《荀子》“参稽治乱通其度”)应该念can再看第二种方法《全唐诗》无“曾、曹”之“参”为韵的,现仅以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中作品为例:一、“曾参”出现在韵脚上王安石《次韵平甫喜唐公自契丹归》:留犁挠酒得戎心,并夹通欢岁月深.奉使由来须陆贾,离亲何必强曾参.燕人候望空瓯脱,胡马追随出蹛林.万里春风归正好,亦逢佳客想挥金.(《全宋诗》卷556)王安石《初去临川》:东浮溪水渡长林,上坂回头一拊心.已觉省烦非仲叔,安能养志似曾参.忧伤遇事纷纷出,疾病乘虚亹亹侵.未有半分求自赎,恐填沟壑更沾襟.(卷562)这里“参”和“侵”同韵,一般是读成shen.二、“曹参”出现在韵脚上苏轼《再和二首》:置酒未逢休沐,便同越北燕南.且复歌呼相和,隔墙知是曹参.丹青已是前世,竹石时窥一斑.五字当还靖节,数行谁似高闲.(卷81)苏轼《次韵子由寄题孔平仲草庵》:逢人欲觅安心法,到处先为问道庵.卢子不须从若士,盖公当自过曹参.羡君美玉经三火,笑我枯桑困八蚕.犹喜大江同一味,故应千里共清甘.(卷804)王安石《送江宁彭给事赴阙》:楚地怪须留汲黯,萧规疑欲付曹参.从来贵势公何慕,自是贤名上所贪.未信逸身今以老,且当忧国每如惔.论心邂逅胶投漆,搔首低徊雪满簪.镇抚未惊移岁月,追攀曾许赏烟岚.余欢遽隔新亭饯,宿惠难忘旧馆骖.(卷562)刘过《赠永嘉张相士》:青城游遍蜀中山,归看公卿饱已谙.桀骜稍能儿德祖,兴亡何阙百曹参.诸公富贵纸上语,满座风雷终日谈.我似北人君记取,偶然留滞在东南.(卷2703)刘克庄《寿建宁太守》:官府升平戟卫严,退衙惟与客清谈.宽和却笑闽溪急,苦硬翻嫌建茗甘.南国只今歌召伯,汉庭早晚相曹参.情知金鼎催调燮,驿路梅开雪意酣.(卷3081)朱继芳《庚戌寿意一先生》:江涵秋色碧潭潭,饮马胡儿不敢南.宥密老臣功第一,缉熙天子岁登三.身扶紫极星辰正,手拆黄封雨露甘.见说年来淮尾涨,汉庭可要百曹参.(卷3279 )以上“参”属于覃部,读音应该为can.三、“岑参”出现在韵脚上孔平仲《子瞻子由各有寄题小庵诗却用元韵和呈》:二公俊轨皆千里,两首新诗寄一庵.大隠市朝希柱史,好奇兄弟有岑参.雪天冻坐痴于雀,雨夕春眠困若蚕.不是本来忘世味,便投闲寂亦难甘.(卷926)洪皓《戏用迈韵呈吴傅朋兼简梁宏父向巨原》:忧患二毛侵,目睫亦毵毵.篇什弃置久,遑暇阅龙龛.吴侯主诗盟,欲从靳如骖.古风风格老,叙事若绮谈.宦情既淡薄,世故应饱谙.置驿复郑庄,好奇过岑参.(卷1702 )廖行之《书怀》:莱衣喜气着青衫,世路从渠裂两骖.试问虚名空斗北,何如荣养乐陔南.邻墙饱听新诗句,尊酒相从几笑谈.闻道秋郊足佳趣,好奇谁复似岑参.(卷2524)刘克庄《又和感旧四首》:老马虺颓不服骖,累然病起泛溪南.失侯我尚堪耘豆,出牧公方自种柑.畏垒屡丰愧桑楚,汉嘉虽小屈岑参.新年闻说茅柴贱,陌上逢人各半酣.(卷3052)以上“参”属于覃部,应该读can.上文分按人物分3批举的例子都是宋诗,作者也大都是南方人,其间反映的肯定是一个音系,我们如从总体看来应该认定王安石诗中曾参的“参”读音也是can,理由是“覃部”“侵部”在中古音系中相近,韵尾为m,属于闭口韵,分属一等韵和三等韵.古代诗歌押韵并不是要求韵母完全一样,有时亦可放宽要求,如“覃部”“侵部”在上古原为1部(侵部),本来就存在密切关系.综上所述,曾参、曹参、岑参三人名字中的“参”普通话读音应该是can 为妥njQBZ95矟 2014-10-14。
曹参、曾参、岑参中的“参”字的读音
![曹参、曾参、岑参中的“参”字的读音](https://img.taocdn.com/s3/m/6e08630910a6f524ccbf85f6.png)
曹参的参读什么?是shēn,还是cān?曹参的参读什么?是shēn,还是cān?优质解答曹参名字中的“参”普通话读音应该是can为妥.“参”是多音字,《汉语大字典》(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收了6个读音.一读“shēn”,为二十八宿之一;为人参、党参的总称,二读san,是叁的古体字.三读can,原指成三个的事物,后来引申为多种义,如参加、配合、参拜、比勘、研究、弹劾等.四读cen,为“参差”之“参”.五读can,为鼓曲名.六为san,是“糁”的别写.在生活中,以一、三、四为常见.有意思的是,中国古代名人中,单名为“参”的有3位:曾参(春秋鲁国人,孔子学生.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曹参(汉初大臣.他跟随刘邦起义,被封为平阳侯.后继萧何为汉惠帝丞相);岑参(唐诗人,擅边塞诗),这三位的名字中的“参”读音是?教育部语言文字研究所信箱主持人杜永道先生认为:这三个历史人物的名字都是“参”,都读为“shēn”.(“中国语言文字网”)我们认为,杜先生的说法太武断了.对待古人名字读音的探究了查阅经典文献或字书、韵书外,还有两个办法:一是名字解诂.即依据“名为字表”的原则,通过人物的名与字的关系来推断.二是查看人物姓名出现在后世的韵文作品中的例子,通过韵脚所在韵部来推断.我们先看第一种办法曾参,字子舆,与晚于他的孟轲同.宋人高似孙在《子略》卷一“曾子”条:曾子者曾参……予读先太史《史记注七十二弟子传》参字子舆,晋灼读音“如宋昌骖乘之参”因并及之.高似孙的观点是——曾参之“参”通“骖”(独辕车所驾的三种马),念can;曹参,字敬伯.“敬”是关键字,这“参”毫无疑问应是“下见上”的参拜之“参” ,念can.岑参,其人资料缺乏,故很难从他本人身上得到有效信息.已故文史学者蒋逸雪先生认为“岑有高峻义,故连类相属,名参商之参”(王骧:《痛悼蒋逸雪前辈》,《镇江史志通讯》1985年),这种说法值得商榷.我们可以通过类比来进行推断,岑参以“参”为名,其前贤以此为名者——曾、曹,假定岑参取名是取效曾参的.笔者查到他曾祖文本、伯长清、父植,特别是兄岑况颇有文名.刘长卿写过五绝《曲阿对月别岑况、徐说》,杜甫诗赞曰;“岑参兄弟皆好奇”.岑参幼年丧父,由兄教养长大30岁,应举登进士第.与哥哥取名“况”(效法儒家荀况,或者“况”作“比况之况”义)相联系,岑参之“参”(效法儒家曾参,或者参有“比勘、验证”义.《荀子》“参稽治乱通其度”)应该念can再看第二种方法《全唐诗》无“曾、曹”之“参”为韵的,现仅以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中作品为例:一、“曾参”出现在韵脚上王安石《次韵平甫喜唐公自契丹归》:留犁挠酒得戎心,并夹通欢岁月深.奉使由来须陆贾,离亲何必强曾参.燕人候望空瓯脱,胡马追随出蹛林.万里春风归正好,亦逢佳客想挥金.(《全宋诗》卷556)王安石《初去临川》:东浮溪水渡长林,上坂回头一拊心.已觉省烦非仲叔,安能养志似曾参.忧伤遇事纷纷出,疾病乘虚亹亹侵.未有半分求自赎,恐填沟壑更沾襟.(卷562)这里“参”和“侵”同韵,一般是读成shen.二、“曹参”出现在韵脚上苏轼《再和二首》:置酒未逢休沐,便同越北燕南.且复歌呼相和,隔墙知是曹参.丹青已是前世,竹石时窥一斑.五字当还靖节,数行谁似高闲.(卷81)苏轼《次韵子由寄题孔平仲草庵》:逢人欲觅安心法,到处先为问道庵.卢子不须从若士,盖公当自过曹参.羡君美玉经三火,笑我枯桑困八蚕.犹喜大江同一味,故应千里共清甘.(卷804)王安石《送江宁彭给事赴阙》:楚地怪须留汲黯,萧规疑欲付曹参.从来贵势公何慕,自是贤名上所贪.未信逸身今以老,且当忧国每如惔.论心邂逅胶投漆,搔首低徊雪满簪.镇抚未惊移岁月,追攀曾许赏烟岚.余欢遽隔新亭饯,宿惠难忘旧馆骖.(卷562)刘过《赠永嘉张相士》:青城游遍蜀中山,归看公卿饱已谙.桀骜稍能儿德祖,兴亡何阙百曹参.诸公富贵纸上语,满座风雷终日谈.我似北人君记取,偶然留滞在东南.(卷2703)刘克庄《寿建宁太守》:官府升平戟卫严,退衙惟与客清谈.宽和却笑闽溪急,苦硬翻嫌建茗甘.南国只今歌召伯,汉庭早晚相曹参.情知金鼎催调燮,驿路梅开雪意酣.(卷3081)朱继芳《庚戌寿意一先生》:江涵秋色碧潭潭,饮马胡儿不敢南.宥密老臣功第一,缉熙天子岁登三.身扶紫极星辰正,手拆黄封雨露甘.见说年来淮尾涨,汉庭可要百曹参.(卷3279 )以上“参”属于覃部,读音应该为can.三、“岑参”出现在韵脚上孔平仲《子瞻子由各有寄题小庵诗却用元韵和呈》:二公俊轨皆千里,两首新诗寄一庵.大隠市朝希柱史,好奇兄弟有岑参.雪天冻坐痴于雀,雨夕春眠困若蚕.不是本来忘世味,便投闲寂亦难甘.(卷926)洪皓《戏用迈韵呈吴傅朋兼简梁宏父向巨原》:忧患二毛侵,目睫亦毵毵.篇什弃置久,遑暇阅龙龛.吴侯主诗盟,欲从靳如骖.古风风格老,叙事若绮谈.宦情既淡薄,世故应饱谙.置驿复郑庄,好奇过岑参.(卷1702 )廖行之《书怀》:莱衣喜气着青衫,世路从渠裂两骖.试问虚名空斗北,何如荣养乐陔南.邻墙饱听新诗句,尊酒相从几笑谈.闻道秋郊足佳趣,好奇谁复似岑参.(卷2524)刘克庄《又和感旧四首》:老马虺颓不服骖,累然病起泛溪南.失侯我尚堪耘豆,出牧公方自种柑.畏垒屡丰愧桑楚,汉嘉虽小屈岑参.新年闻说茅柴贱,陌上逢人各半酣.(卷3052)以上“参”属于覃部,应该读can.上文分按人物分3批举的例子都是宋诗,作者也大都是南方人,其间反映的肯定是一个音系,我们如从总体看来应该认定王安石诗中曾参的“参”读音也是can,理由是“覃部”“侵部”在中古音系中相近,韵尾为m,属于闭口韵,分属一等韵和三等韵.古代诗歌押韵并不是要求韵母完全一样,有时亦可放宽要求,如“覃部”“侵部”在上古原为1部(侵部),本来就存在密切关系.综上所述,曾参、曹参、岑参三人名字中的“参”普通话读音应该是can 为妥njQBZ95矟 2014-10-14。
曾参、曹参、岑参三人名字中的“参”的读音
![曾参、曹参、岑参三人名字中的“参”的读音](https://img.taocdn.com/s3/m/15323f8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1.png)
曾参、曹参、岑参三人名字中的“参”的读音词牌也称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
词牌中不少字有多种读音,现就部分词牌给以正音。
踏莎行,原意指春天在郊野踏青,相传是北宋寇准创制。
寇准和友人郊外踏青时,想起唐代韩翃诗句“踏莎行草过春溪”,即兴作一首新词,定名为《踏莎行》。
“莎”有两种读音:①shā,用于专名,如莎鸡;②suō,莎草,草名。
“踏莎行”中的“莎”是草名,据意应读suō。
清平乐,原是祈求海内清平的乐曲,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
“乐”有五种读音:①yuè,有“音乐”、“乐器”、“乐经”、“乐工”、“姓”等意;②lè,有“喜悦”、“喜爱”、“乐意”、“安乐”、“泛指声色”,“姓”等意;③yào,“喜好”之意;④lu ò,如乐托;⑤liáo,通“疗”。
“清平乐”中的“乐”是乐调名,据意应读yuè。
生查子,原指海客乘槎造访天庭之事。
“生查”即“星槎”,“尧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于西海,查上有光,夜明昼灭,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
查常浮绕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复始,名日贯月查,亦谓挂星查”(王嘉《拾遗记》)。
“查”有两种读音:①chá,有“木筏”、“同‘槎’,树茬”、“考察”等意;②zhā,有“抓”、“山楂”、“放纵不拘礼度的人”等意。
“生查子”中的“查”意思是木筏,据意应读“chá”。
卜算子,原指卖卜算命。
相传是借用唐代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卜有四种读音:①bǔ,有“占卜”、“卜官”、“推测”、“选择”、“验证”、“赐予”、“姓”等意;②bo,专用于“萝卜”;③pū,象声词;④pú,通“仆”。
“卜算子”中的“卜”意思是占卜,据意应读“bǔ”。
将进酒,意思是请喝酒。
“将”有三种读音:①jiāng,有“取拿”、“用”、“扶进”、“扶持”、“行进”、“跟从”、“携带”等意;②jiàng,有“领兵”、“将领”等意;③qiāng,意思是“请”。
岑参怎么读
![岑参怎么读](https://img.taocdn.com/s3/m/556ee10131126edb6f1a109c.png)
岑参怎么读著名的唐代诗人岑参,让我们一起领略其不平凡的一生吧! 【岑参怎么读】应该读 cen sen岑参字不详,似乎很难确定其名参当读“can”音还是读“shen”音。
岑参的父亲岑植,做过刺史;有五个儿子:岑渭、岑况、岑参、岑秉、岑亚。
岑参兄弟五人的取名,并非循着“兄弟连名”的命名方法,仅从其兄弟的名字中,仍很难断定其名到底读什么音。
然而,细细考察岑参家族的兴衰史,似乎可以破译其名字的真正含义与读音。
岑参的《感旧赋》说:“国家六叶,吾门三相矣。
”三相是指岑氏家族的确出过三位宰相这样的高官。
他曾祖父岑文本相太宗,伯祖岑长倩相高宗、武后,伯父岑羲相睿宗。
岑文本长于文翰,著述甚富。
岑长倩因为反对改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反对诏天下立大云寺,得罪了诸武,被诬谋反而斩于市,五子同赐死。
岑羲坐预太平公主谋逆,被诛,籍没其家,亲族数十辈,放逐略尽。
这是岑参诞生前两年的事,可见他虽出身于大家贵族,不过到他这一代已经中落了。
岑羲在睿宗朝做户部尚书时曾经写了一首题为《参迹枢揆》的诗(原诗今不存),同官沈佺期做《和户部岑尚书参迹枢揆》。
可见为岑参命名者,当受其伯父岑羲《参迹枢揆》诗的启发,“参”的谜底正是有望他重振相国家声之义,其名当读“can”才对。
岑参不像李白、杜甫那样,常在诗文中宣扬自己的大志,但是他的《银山碛西馆》说:“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又《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说:“功业悲后时,光阴叹虚掷。
却为文章累,幸有开济策”。
可见他受家世影响,还是自负“有开济策”,且以建功立业而自相期许。
【诗人生平】岑参10岁左右,父亲去世,家境日趋困顿。
他从兄属学,九岁属文。
十五岁山居嵩颖,刻苦学习,遍读经史,奠定学业基础。
20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
天宝三载(744),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及第前曾作《感旧赋》,叙述家世沦替和个人坎坷。
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想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
岑参的正确读法
![岑参的正确读法](https://img.taocdn.com/s3/m/c8329fd3376baf1ffd4fadec.png)
岑参擅长以七言歌行描绘壮丽多姿的边塞风光,抒发豪放奔腾的感情,但是大家知道他名字的的正确读法吗?曾子即曾参,生于公元前505年,卒于公元前436年,春秋鲁国人,孔子学生。
据宋代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辨证》,太子巫居鲁国南武城(即今山东费县)“巫生夭,为季氏宰;夭生阜,为叔孙氏家臣;阜生点,字晰;点生参,字子舆;参生元,申”。
《孔子家语》卷九: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
志存孝道,故孔子因之以作孝经。
参后母之无恩,而供养不衰。
及其妻不贤,因出之终身不取妻。
曾参的“参”的读音究竟是shen,还是 can?我就此事,问过我的祖辈,他们念过私塾,听他们的老师口耳传授——都说读“shen”。
就习惯而言,曾参之“参”是念作shen的。
清初学者车万育(1632-1705,湖南邵阳县人,康熙三年进士,授户部给事中,后升掌印)著《声律启蒙》是私塾教科书,也是旧时习诗作对的入门书。
《声律启蒙》的“十二侵”——眉对目,口对心。
锦瑟对瑶琴。
晓耕对寒钓,晚笛对秋砧。
松郁郁,竹森森。
闵损对曾参。
……毫无疑问,这里“曾参”押的是“侵韵”,参读作shen。
那么车万育编书依据什么呢?我认为是依据唐宋诗。
在唐诗中有一首宣扬孝道的五言古风——白居易《慈乌夜啼》: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画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这首影响深远的诗,解放前国文教科书选过,今天仍用作台湾省的初中课文,押的还是“侵韵”。
到宋代,王安石两次把“曾参”写入诗作,如:留犁挠酒得戎心,并夹通欢岁月深。
奉使由来须陆贾,离亲何必强曾参。
《次韵平甫喜唐公自契丹归》,《全宋诗》卷556):东浮溪水渡长林,上坂回头一拊心。
已觉省烦非仲叔,安能养志似曾参。
(《初去临川》,《全宋诗》卷562)。
可见,唐宋诗人的作品中的曾参之“参”念 shen,不可动摇。
曹参、曾参、岑参中的“参”字的读音
![曹参、曾参、岑参中的“参”字的读音](https://img.taocdn.com/s3/m/6e08630910a6f524ccbf85f6.png)
曹参的参读什么?是shēn,还是cān?曹参的参读什么?是shēn,还是cān?优质解答曹参名字中的“参”普通话读音应该是can为妥.“参”是多音字,《汉语大字典》(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收了6个读音.一读“shēn”,为二十八宿之一;为人参、党参的总称,二读san,是叁的古体字.三读can,原指成三个的事物,后来引申为多种义,如参加、配合、参拜、比勘、研究、弹劾等.四读cen,为“参差”之“参”.五读can,为鼓曲名.六为san,是“糁”的别写.在生活中,以一、三、四为常见.有意思的是,中国古代名人中,单名为“参”的有3位:曾参(春秋鲁国人,孔子学生.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曹参(汉初大臣.他跟随刘邦起义,被封为平阳侯.后继萧何为汉惠帝丞相);岑参(唐诗人,擅边塞诗),这三位的名字中的“参”读音是?教育部语言文字研究所信箱主持人杜永道先生认为:这三个历史人物的名字都是“参”,都读为“shēn”.(“中国语言文字网”)我们认为,杜先生的说法太武断了.对待古人名字读音的探究了查阅经典文献或字书、韵书外,还有两个办法:一是名字解诂.即依据“名为字表”的原则,通过人物的名与字的关系来推断.二是查看人物姓名出现在后世的韵文作品中的例子,通过韵脚所在韵部来推断.我们先看第一种办法曾参,字子舆,与晚于他的孟轲同.宋人高似孙在《子略》卷一“曾子”条:曾子者曾参……予读先太史《史记注七十二弟子传》参字子舆,晋灼读音“如宋昌骖乘之参”因并及之.高似孙的观点是——曾参之“参”通“骖”(独辕车所驾的三种马),念can;曹参,字敬伯.“敬”是关键字,这“参”毫无疑问应是“下见上”的参拜之“参” ,念can.岑参,其人资料缺乏,故很难从他本人身上得到有效信息.已故文史学者蒋逸雪先生认为“岑有高峻义,故连类相属,名参商之参”(王骧:《痛悼蒋逸雪前辈》,《镇江史志通讯》1985年),这种说法值得商榷.我们可以通过类比来进行推断,岑参以“参”为名,其前贤以此为名者——曾、曹,假定岑参取名是取效曾参的.笔者查到他曾祖文本、伯长清、父植,特别是兄岑况颇有文名.刘长卿写过五绝《曲阿对月别岑况、徐说》,杜甫诗赞曰;“岑参兄弟皆好奇”.岑参幼年丧父,由兄教养长大30岁,应举登进士第.与哥哥取名“况”(效法儒家荀况,或者“况”作“比况之况”义)相联系,岑参之“参”(效法儒家曾参,或者参有“比勘、验证”义.《荀子》“参稽治乱通其度”)应该念can再看第二种方法《全唐诗》无“曾、曹”之“参”为韵的,现仅以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中作品为例:一、“曾参”出现在韵脚上王安石《次韵平甫喜唐公自契丹归》:留犁挠酒得戎心,并夹通欢岁月深.奉使由来须陆贾,离亲何必强曾参.燕人候望空瓯脱,胡马追随出蹛林.万里春风归正好,亦逢佳客想挥金.(《全宋诗》卷556)王安石《初去临川》:东浮溪水渡长林,上坂回头一拊心.已觉省烦非仲叔,安能养志似曾参.忧伤遇事纷纷出,疾病乘虚亹亹侵.未有半分求自赎,恐填沟壑更沾襟.(卷562)这里“参”和“侵”同韵,一般是读成shen.二、“曹参”出现在韵脚上苏轼《再和二首》:置酒未逢休沐,便同越北燕南.且复歌呼相和,隔墙知是曹参.丹青已是前世,竹石时窥一斑.五字当还靖节,数行谁似高闲.(卷81)苏轼《次韵子由寄题孔平仲草庵》:逢人欲觅安心法,到处先为问道庵.卢子不须从若士,盖公当自过曹参.羡君美玉经三火,笑我枯桑困八蚕.犹喜大江同一味,故应千里共清甘.(卷804)王安石《送江宁彭给事赴阙》:楚地怪须留汲黯,萧规疑欲付曹参.从来贵势公何慕,自是贤名上所贪.未信逸身今以老,且当忧国每如惔.论心邂逅胶投漆,搔首低徊雪满簪.镇抚未惊移岁月,追攀曾许赏烟岚.余欢遽隔新亭饯,宿惠难忘旧馆骖.(卷562)刘过《赠永嘉张相士》:青城游遍蜀中山,归看公卿饱已谙.桀骜稍能儿德祖,兴亡何阙百曹参.诸公富贵纸上语,满座风雷终日谈.我似北人君记取,偶然留滞在东南.(卷2703)刘克庄《寿建宁太守》:官府升平戟卫严,退衙惟与客清谈.宽和却笑闽溪急,苦硬翻嫌建茗甘.南国只今歌召伯,汉庭早晚相曹参.情知金鼎催调燮,驿路梅开雪意酣.(卷3081)朱继芳《庚戌寿意一先生》:江涵秋色碧潭潭,饮马胡儿不敢南.宥密老臣功第一,缉熙天子岁登三.身扶紫极星辰正,手拆黄封雨露甘.见说年来淮尾涨,汉庭可要百曹参.(卷3279 )以上“参”属于覃部,读音应该为can.三、“岑参”出现在韵脚上孔平仲《子瞻子由各有寄题小庵诗却用元韵和呈》:二公俊轨皆千里,两首新诗寄一庵.大隠市朝希柱史,好奇兄弟有岑参.雪天冻坐痴于雀,雨夕春眠困若蚕.不是本来忘世味,便投闲寂亦难甘.(卷926)洪皓《戏用迈韵呈吴傅朋兼简梁宏父向巨原》:忧患二毛侵,目睫亦毵毵.篇什弃置久,遑暇阅龙龛.吴侯主诗盟,欲从靳如骖.古风风格老,叙事若绮谈.宦情既淡薄,世故应饱谙.置驿复郑庄,好奇过岑参.(卷1702 )廖行之《书怀》:莱衣喜气着青衫,世路从渠裂两骖.试问虚名空斗北,何如荣养乐陔南.邻墙饱听新诗句,尊酒相从几笑谈.闻道秋郊足佳趣,好奇谁复似岑参.(卷2524)刘克庄《又和感旧四首》:老马虺颓不服骖,累然病起泛溪南.失侯我尚堪耘豆,出牧公方自种柑.畏垒屡丰愧桑楚,汉嘉虽小屈岑参.新年闻说茅柴贱,陌上逢人各半酣.(卷3052)以上“参”属于覃部,应该读can.上文分按人物分3批举的例子都是宋诗,作者也大都是南方人,其间反映的肯定是一个音系,我们如从总体看来应该认定王安石诗中曾参的“参”读音也是can,理由是“覃部”“侵部”在中古音系中相近,韵尾为m,属于闭口韵,分属一等韵和三等韵.古代诗歌押韵并不是要求韵母完全一样,有时亦可放宽要求,如“覃部”“侵部”在上古原为1部(侵部),本来就存在密切关系.综上所述,曾参、曹参、岑参三人名字中的“参”普通话读音应该是can 为妥njQBZ95矟 2014-10-14。
[曾参的读音]曾参中的“参”读音以及其他
![[曾参的读音]曾参中的“参”读音以及其他](https://img.taocdn.com/s3/m/f479183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9.png)
[曾参的读音]曾参中的“参”读音以及其他篇一: 曾参中的“参”读音以及其他辑录:gl______________目前我赞同第两个读音1、音应该是can作者:佚名“参”是多音字,《汉语大字典》收了六个读音。
一读“shēn”,为二十八宿之一;为人参、党参的总称,二读san,是叁的古体字。
三读can,原指成3个的事物,后来引申为多种义,如参加、配合、参拜、比勘、研究、弹劾等。
四读cen,为“参差”之“参”。
五读can,为鼓曲名。
六为san,是“糁”的别写。
在生活中,以一、三、四为常见。
有意思的是,中国古代名人中,单名为“参”的有3位:曾参曹参;岑参,这三位的名字中的“参”读音是?教育部语言文字研究所信箱主持人杜永道先生认为:这3个历史人物的名字都是“参”,都读为“shēn”。
我们认为,杜先生的说法太武断了。
对待古人名字读音的探究了查阅经典文献或字书、韵书外,还有2个办法:一是名字解诂。
即依据“名为字表”的原则,通过人物的名与字的关系来推断。
二是查看人物姓名出现在后世的韵文作品中的例子,通过韵脚所在韵部来推断。
我们先看第1种办法曾参,字子舆,与晚于他的孟轲同。
宋人高似孙在《子略》卷一“曾子”条:曾子者曾参……予读先太史《史记注七十二弟子传》参字子舆,晋灼读音“如宋昌骖乘之参”因并及之。
高似孙的观点是——曾参之“参”通“骖”,念can;曹参,字敬伯。
“敬”是关键字,这“参”毫无疑问应是“下见上”的参拜之“参”,念can。
岑参,其人资料缺乏,故很难从他本人身上得到有效信息。
已故文史学者蒋逸雪先生认为“岑有高峻义,故连类相属,名参商之参”,这种说法值得商榷。
我们可以通过类比来进行推断,岑参以“参”为名,其前贤以此为名者——曾、曹,假定岑参取名是取效曾参的。
笔者查到他曾祖文本、伯长清、父植,特别是兄岑况颇有文名。
刘长卿写过五绝《曲阿对月别岑况、徐说》,杜甫诗赞曰;“岑参兄弟皆好奇”。
岑参幼年丧父,由兄教养长大三十岁,应举登进士第。
岑参的读音是什么
![岑参的读音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8bc1def1376baf1ffc4fadd3.png)
岑参的读音是什么岑诗的主要思想倾向是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艺术上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色彩绚丽,造意新奇,风格峭拔。
他擅长以七言歌行描绘壮丽多姿的边塞风光,抒发豪放奔腾的感情。
岑参的读音岑参(cénshēn):岑(cén)新华词典解释有两个意思,第一是小而高的山,有岑寂,岑岑等。
第二个解释就是姓氏,姓岑,就是岑参的姓。
参,在字典里是个多音词,有cān,shēn,cēn,sān四种读音。
岑参的参是读shēn,词典解释是星宿名,二十八星宿之一。
有参商,参辰卯酉等词。
参shēn也是一种中药名字,如人参,党参。
岑参生卒年约为公元715-公元770年。
中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代表。
南阳人,是大唐宰相岑文本的曾孙。
与唐代边塞诗人高适并称高岑。
现存的代表作约有四百零三首,其中有七十多首是边塞诗。
另外还作又《感旧赋》、《招北客文》两篇墓铭。
岑参幼年丧父,所以岑参幼年过得很是孤苦。
五岁跟随他的兄长读书,天资聪颖,九岁便能吟诗作赋。
二十岁的时候考取进士,仕途坎坷,两度前往边塞施展自己的报国之志。
可是现实总是不如人意,岑参的边塞诗大多都是在那段时期完成的。
晚年的岑参罢官后渴望回到自己的家乡,公元755年12月至公元763年2月,安史之乱爆发,蜀中战火纷飞,路不能行,岑参最终也未能回到自己的家乡,最终卒于成都。
岑参的作品极其赋有浪漫主义色彩,用词雄伟,想象比较丰富奇特,基调热情奔放。
岑参的作品涉猎很多领域,山水,边塞,赠答等等。
《逢入京使》、《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西征》是岑参边塞诗的杰出之作。
岑参评价岑参的诗歌,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这和高适是一致的。
所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缺乏高适诗中那种对士卒的同情。
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出身和早年经历和高适不同。
岑参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他的好奇的思想性格,使他的.边塞诗显出奇情异采的艺术魅力。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参〞,应读shēn还是cān?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参〞,应读shēn还是cān?](https://img.taocdn.com/s3/m/0b9197f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0.png)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参〞,应读shēn还是cān?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参〞,目前最被大众认可的读音是shēn。
有人提议根据以曹参、曾参、岑参的〝参〞作为韵脚的诗句,来判断〝参〞的读音。
首先看曹参:依据北宋王安石〝楚地怪须留汲黯,萧规疑欲付【曹参】。
从来贵势公何慕,自是贤名上所【贪】〞和南宋刘克庄〝南国只今歌召伯,汉庭早晚相【曹参】。
情知金鼎催调燮,驿路梅开雪意【酣】〞,推断曹参的〝参〞读cān。
依据明代陈子升〝无双识韩信,画一付【曹参】。
名益图麟著,功将汗马【深】〞,推断曹参的〝参〞读shēn。
再看曾参:依据唐代徐夤〝藻丽荧煌冠士林,白华荣养有【曾参】。
十年去里荆门改,八岁能诗相座【吟】〞;唐代员半千〝赵有两毛遂,鲁闻二【曾参】。
慈母犹且惑,况在行路【心】〞;南宋赵师秀〝有识愁虽结,无惭喜自【深】。
江边瞻使者,谁不敬【曾参】,推断曾参的〝参〞读shēn。
依据南宋刘矩〝联镳小憩定林【庵】,祗欠携壶太子【岩】。
禅律兵机非二致,山僧笑我饱【曾参】〞,推断曾参的〝参〞读cān。
由此可见,依据前人诗句的韵脚判断〝参〞用于人名时的读音,是一件多么不靠谱的事情!最后看岑参:依据南宋刘克庄〝畏垒屡丰愧桑楚,汉喜虽小屈【岑参】。
新年闻说茅柴贱,陌上逢人各半【酣】〞;南宋廖行之〝邻墙饱听新诗句,尊酒相从几笑【谈】。
闻道秋郊足佳趣,好奇谁复似【岑参】〞;元代宋褧〝白潦玄云净影涵,漏天奚止说西【南】。
毁垣到处疏篱当,支厦何年大木【堪】。
憭慄未须悲宋玉,沉吟漫尔忆【岑参】。
无穷世故灵台小,华发萧骚不满【簪】;清代王树楠〝一杯对影翻成忆,万里寻诗不厌【贪】。
从此天山续佳话,大名原不属【岑参】〞,推断岑参的〝参〞读cān。
鉴于曹参和曾参的cān与shēn两读,以上诗句并不能作为岑参的〝参〞一定读cān的依据。
我们知道古人的〝名〞与〝字〞息息相关,如庞参字仲达,根据〝达则兼济天下〞可推断庞参的〝参〞一定读cān。
可是岑参的【字】如今已无从考证,那么我们是否能从岑参兄弟们的名字中,发现蛛丝马迹呢?岑参的两位兄长是岑渭和岑况,岑参的两个弟弟是岑秉和岑亚。
唐代诗人岑参的读音
![唐代诗人岑参的读音](https://img.taocdn.com/s3/m/73d48b1d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c.png)
唐代诗人岑参的读音唐代诗人岑参的读音岑参的作品及其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气势恢宏,想象及其丰富,雄奇瑰丽,奔放热情,满怀报国之情。
他尤其擅长边塞诗,七言歌行。
现存今岑参作品约,其中有七十多首是边塞诗。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唐代诗人岑参的读音,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唐代诗人岑参的读音1岑参(cénshēn):岑(cén)新华词典解释有两个意思,第一是小而高的山,有岑寂,岑岑等词语。
第二个解释就是姓氏,姓岑,就是岑参的姓。
参,在字典里是个多音词,有cān,shēn,cēn,sān四种读音。
岑参的参是读shēn,词典解释是星宿名,二十八星宿之一。
有参商,参辰卯酉等词。
参shēn也是一种中药名字,如人参,党参。
岑参生卒年约为公元715-公元770年。
中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代表。
南阳人,是大唐宰相岑文本的曾孙。
与唐代边塞诗人高适并称高岑。
现存的代表作约有四百零三首,其中有七十多首是边塞诗。
另外还作又《感旧赋》、《招北客文》两篇墓铭。
岑参幼年丧父,所以岑参幼年过得很是孤苦。
五岁跟随他的兄长读书,天资聪颖,九岁便能吟诗作赋。
二十岁的时候考取进士,仕途坎坷,两度前往边塞施展自己的报国之志。
可是现实总是不如人意,岑参的边塞诗大多都是在那段时期完成的。
晚年的岑参罢官后渴望回到自己的家乡,公元755年12月至公元763年2月,安史之乱爆发,蜀中战火纷飞,路不能行,岑参最终也未能回到自己的家乡,最终卒于成都。
岑参的作品极其赋有浪漫主义色彩,用词雄伟,想象比较丰富奇特,诗歌基调热情奔放。
岑参的作品涉猎很多领域,山水,边塞,赠答等等。
《逢入京使》、《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西征》是岑参边塞诗的杰出之作。
岑参简介岑参,约生于公元715年,公元770年客死咸阳。
岑参生于一个官僚家庭,他的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曾出任过宰相。
其伯祖父因不同意力武承嗣为太子,被贬后远征吐蕃,后被诬陷进了牢狱被诛杀。
岑长倩的五个儿子全被杀害。
岑参诗人岑的正确读法
![岑参诗人岑的正确读法](https://img.taocdn.com/s3/m/d15bc20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1c.png)
岑参诗人岑的正确读法岑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代表之一,那么岑参的读音是什么,怎么读才是正确?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岑参诗人岑的正确读法,希望对你有帮助!岑参的读音岑参(cénshēn):岑(cén)新华词典解释有两个意思,第一是小而高的山,有岑寂,岑岑等词语。
第二个解释就是姓氏,姓岑,就是岑参的姓。
参,在字典里是个多音词,有cān,shēn,cēn,sān四种读音。
岑参的参是读shēn,词典解释是星宿名,二十八星宿之一。
有参商,参辰卯酉等词。
参shēn也是一种中药名字,如人参,党参。
岑参生卒年约为公元715-公元770年。
中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代表。
南阳人,是大唐宰相岑文本的曾孙。
与唐代边塞诗人高适并称高岑。
现存的代表作约有四百零三首,其中有七十多首是边塞诗。
另外还作又《感旧赋》、《招北客文》两篇墓铭。
岑参幼年丧父,所以岑参幼年过得很是孤苦。
五岁跟随他的兄长读书,天资聪颖,九岁便能吟诗作赋。
二十岁的时候考取进士,仕途坎坷,两度前往边塞施展自己的报国之志。
可是现实总是不如人意,岑参的边塞诗大多都是在那段时期完成的。
晚年的岑参罢官后渴望回到自己的家乡,公元755年12月至公元763年2月,安史之乱爆发,蜀中战火纷飞,路不能行,岑参最终也未能回到自己的家乡,最终卒于成都。
岑参的作品极其赋有浪漫主义色彩,用词雄伟,想象比较丰富奇特,诗歌基调热情奔放。
岑参的作品涉猎很多领域,山水,边塞,赠答等等。
《逢入京使》、《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西征》是岑参边塞诗的杰出之作。
岑参资料简介岑参,南阳人,唐代的边塞诗人,工诗,擅长写七言歌行,有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于世的诗歌有三百六十首,其中边塞诗居多,因风格与高适相似,因此后人将二人并称“高岑”。
岑参出生于公元715年,出身官僚贵族家庭,他的曾祖父岑文本、伯祖长倩、伯父羲都曾为唐朝的宰相,后长倩被杀,他的五个儿子均被赐死,岑氏亲族数十人被流放。
岑参的读音最佳答案
![岑参的读音最佳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7d6c8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2.png)
岑参的读音最佳答案岑参的读音最佳答案在他笔下,在大唐帝国的伟大力量面前任何敌人都不能成为真正的对手。
他是谁呢?他就是唐代著名诗人岑参。
岑参的读音岑参(cénshēn):岑(cén)新华词典解释有两个意思,第一是小而高的山,有岑寂,岑岑等词语。
第二个解释就是姓氏,姓岑,就是岑参的姓。
参,在字典里是个多音词,有cān,shēn,cēn,sān四种读音。
岑参的参是读shēn,词典解释是星宿名,二十八星宿之一。
有参商,参辰卯酉等词。
参shēn也是一种中药名字,如人参,党参。
岑参生卒年约为公元715-公元770年。
中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代表。
南阳人,是大唐宰相岑文本的曾孙。
与唐代边塞诗人高适并称高岑。
现存的代表作约有四百零三首,其中有七十多首是边塞诗。
另外还作又《感旧赋》、《招北客文》两篇墓铭。
岑参幼年丧父,所以岑参幼年过得很是孤苦。
五岁跟随他的兄长读书,天资聪颖,九岁便能吟诗作赋。
二十岁的时候考取进士,仕途坎坷,两度前往边塞施展自己的报国之志。
可是现实总是不如人意,岑参的边塞诗大多都是在那段时期完成的。
晚年的岑参罢官后渴望回到自己的家乡,公元755年12月至公元763年2月,安史之乱爆发,蜀中战火纷飞,路不能行,岑参最终也未能回到自己的家乡,最终卒于成都。
岑参的作品极其赋有浪漫主义色彩,用词雄伟,想象比较丰富奇特,诗歌基调热情奔放。
岑参的作品涉猎很多领域,山水,边塞,赠答等等。
《逢入京使》、《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西征》是岑参边塞诗的杰出之作。
岑参诗歌特色岑参诗歌的题材涉及到述志、赠答、山水、行旅各方面,而以边塞诗写得最出色,“雄奇瑰丽”是其突出特点。
岑参两度出塞,写了七十多首边塞诗,在盛唐时代,他写的边塞诗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
他要写的是横在战士们面前的另一种伟大的力量,那就是严酷的自然。
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雪夜风吼、飞沙走石,这些边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恶劣气候环境,在诗人印象中却成了衬托英雄气概的壮观景色,是一种值得欣赏的奇伟美景。
岑参的参读sen还是shen
![岑参的参读sen还是shen](https://img.taocdn.com/s3/m/c0f0bc0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7.png)
岑参的参读sen还是shen
岑参正确读音为cén shēn。
岑参,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
岑参主要作品
岑参殁后三十年,其子岑佐公收集其遗文,请杜确编成《岑嘉州诗集》八卷,这是岑参诗文编集的开始。
到宋代,《岑嘉州诗集》演变为八卷、七卷、十卷三种刊本。
其中,宋刊十卷本已佚;通行的《四部丛刊》影印七卷本,似由宋刊七卷本演变而来;而《全唐诗》四卷本,则似由宋刊八卷本演变而来。
现代点校版有陈铁民、侯忠义参校多种版本后所作的《岑参集校注》等。
易理解字:参
![易理解字:参](https://img.taocdn.com/s3/m/6acd39c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1c.png)
易理解字:参参(拼音:cān,shēn,cēn,sān)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一般认为像天上的参宿;也有说像人参的。
本义为星名。
在现代汉语中,参有三个读音。
按《说文》读shēn,指参宿。
读cān,有加入、考察、进见等义。
读cēn,用于“参差”一词,常用于指长短、高低不整齐。
参本来还有sān的读音,在古代表示“三”的特殊用法,唐宋以后是“三”的大写。
“三”的特殊用法现代汉语已不存,表示大写,由“叁”充当(“叁”本是“参”的异体)。
在现代汉语中“参”已无sān的读音。
参字的演变过程如下:参字字形究竟代表什么意义?这是需要先搞清楚的。
参字上面三个圈,由三根线连在一起,表示三颗星星一组的意义。
下面一个跪姿或站姿的人形,有些还有三根斜线表示光影。
于是整个参字以上面的字形为主就表示人头顶上的三颗一组明亮的星星。
三数也代表众多,所以参字还可表示晴朗的夜晚满天的星斗。
有人说参字本义表示人参,这就有些勉强。
参字上方的三个圆圈,有些又写成日字,表示发光体,显然不是植物枝叶的示意。
所以参字以形似引伸可勉强表示人参,但本义并不是人参。
中国古代天文,把周天分二十八宿,其中在西方白虎区间有参宿,一字排开三颗亮星,大约参字即专门表示此组星宿。
此含义时参字专门读作shēn。
参宿一字排列,基本整齐,但亮度有微小差别,所以把大致相同但存在差别的情形形容为参差。
此时参字发音为cēn。
参字三颗一组的星宿,有数三的意义,所以参字可表示数三。
后来参字将此意义专门改写成另一个楷书体“叁”以别于参字其它意义。
此意义的参字读作sān,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
参字人上三颗星,以人字为主体时,就有一个人前去参与成群人的某种活动的意义,一颗星代表一个人,三颗星代表众人一起。
参字在这类含义下读cān,进一步引伸有下列基本含义:【參cān⒈ 加入在內:參加。
參與。
參政。
參賽。
參議。
⒉ 相間,夾雜:參雜。
參半。
参的三种读音
![参的三种读音](https://img.taocdn.com/s3/m/a7d1213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32.png)
参的三种读音
一、参:cān。
解释:
1、加入在内:参加。
参与。
参政。
参赛。
参议。
2、相间,夹杂:参杂。
参半。
3、检验,用其他有关材料来研究,考证某事物:参考。
参照。
参省(xǐng)(检验省察)。
参看。
参阅。
参检。
4、探究,领悟:参悟。
参透。
参破。
参禅。
5、旧指下级进见上级:参见。
参拜。
6、弹劾,向皇帝告状:参奏。
参劾。
参革。
组词:
参见、参与、参赞、参阅。
二、参:shēn。
解释:
1、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参商(“参星”和“商星”,此出则彼没,两不相见;喻亲友隔离不得相见或彼此对立不和睦)。
参辰卯酉(“辰星”即商星,参星酉时现于西方,辰星卯时出于东方;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
2、中药名:人参。
党参。
组词:
岑参、人参、参商、海参。
三、参:cēn。
解释:
长短不齐,如“参参不齐”、“参参错落”。
组词:
参差、参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岑参的“参”为什么读cān,而不是shēn
呢?
引导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两句诗很多人都听过,也知道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但是,对于岑参的名字,很多人却会读错,有的人读cān,有的人读 shēn呢,后来经研究表明,岑参的“参”应该读cān,可是,这是为什么呢?问题:岑参是读cén cān?还是cén shēn呢?
答案:岑参读“cén cān”
是不是很多人发现自己其实一直都读错了呢?岑参要是知道后世人把他读成人参的参,不知道会不会从地下跳起来哭/(ㄒo ㄒ)/~~
为什么读cén cān,而不是cén shēn呢?下面请听小编一一道来。
曾子即曾参,生于公元前505年,卒于公元前436年,春秋鲁国人,孔子学生。
据宋代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辨证》,太子巫居鲁国南武城(即今山东费县)“巫生夭,为季氏宰;夭生阜,为叔孙氏家臣;阜生点,字晰;点生参,字子舆;参生元,申”。
《孔子家语》卷九: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
志存孝道,故孔子因之以作孝经。
参后母之无恩,而供养不衰。
及其妻不贤,因出之终身不取妻。
曾参父子同为孔子学生,而曾参学问见长于其父。
孔子的“弟子三千”中有其父,而“贤人七十二”中却以曾参为首。
曾参除学问外,尤以仁孝著称。
《论语》中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曾参首先提出,而为孔子采纳的修身养性方法。
据传《大学》的作者就是曾参,曾参也是《孝经》的作者,有人说曾参实为孔孟学说的承上启下者,所以世人尊其为“宗圣”,称为“曾子”。
曾参的“参”的读音究竟是shen,还是 can?
我就此事,问过我的祖辈,他们念过私塾,听他们的老师口耳传授——都说读“shen”。
就习惯而言,曾参之“参”是念作shen的。
清初学者车万育(1632-1705,湖南邵阳县人,康熙三年进士,授户部给事中,后升掌印)著《声律启蒙》是私塾教科书,也是旧时习诗作对的入门书。
《声律启蒙》的“十二侵”——眉对目,口对心。
锦瑟对瑶琴。
晓耕对寒钓,晚笛对秋砧。
松郁郁,竹森森。
闵损对曾参。
……
毫无疑问,这里“曾参”押的是“侵韵”,参读作shen。
那么车万育编书依据什么呢?我认为是依据唐宋诗。
在唐诗中有一首宣扬孝道的五言古风——白居易《慈乌夜啼》: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画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这首影响深远的诗,解放前国文教科书选过,今天仍用作台湾省的初中课文,押的还是“侵韵”。
到宋代,王安石两次把“曾参”写入诗作,如:留犁挠酒得戎心,并夹通欢岁月深。
奉使由来须陆贾,离亲何必强曾参。
《次韵平甫喜唐公自契丹归》,《全宋诗》卷556):东浮溪水渡长林,上坂回头一拊心。
已觉省烦非仲叔,安能养志似曾参。
(《初去临川》,《全宋诗》卷562)。
可见,唐宋诗人的作品中的曾参之“参”念 shen,不可动摇。
北宋有位词人叫高似孙,对此质疑过,他认为:曾子者曾参……予读先太史《史记注七十二弟子传》参字子舆,晋灼读音“如宋昌骖乘之参”因并及之。
(《子略》卷一“曾子”条)。
高的观点是——曾参之“参”通“骖”(独辕车所驾的三种马),念can;可惜这一观点后世应者寥寥,只有明末清初人周亮工(1612--1672)笔记集《因树屋书影》转载了一下,这是学者在书斋里的发现“趣味”,社会知晓面不广。
而清初人把“曾参”编入教科书,家弦户诵,三尺童子皆知,所以积非成是,约定俗成。
所以解读《论语》的权威著作——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所附《论语词典》,以及《论语辞典》(安作璋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页310,2004年7月)都注作“音 shen”。
至于有关汉初名相“曹参”名字的读音,《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注作读音“shen”。
笔者应该读can,因为曹参字敬伯,理所应当念“参拜”之“参”。
有关诗证见苏轼写给黄庭坚的作品,如“置酒未逢休沐,便同越北燕南。
且复歌呼相和,隔墙知是曹参” (苏轼《再和二首》, 《全宋诗》卷81)句,押的就是“覃”字韵,足可证。
还有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其人资料缺乏,故很难从他本人身上得到有效信息。
已故文史学者蒋逸雪先生认为“岑有高峻义,故连类相属名参商之参”(王骧:《怀念蒋逸雪前辈》,《镇江史志通讯》1985年),《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注作读“shen”。
这说法值得商榷。
笔者查到岑参曾祖文本、伯长清、父植,特别是乃兄岑况颇有文名。
杜甫诗赞曰;“岑参兄弟皆好奇”。
岑参幼年丧父,由岑况教养长大30岁,应举登进士第。
与哥哥取名“况”(“况”作“比况之况”义)相联系,岑参之“参”有“比勘、验证”义。
著名华人学者叶嘉莹教授2004年7月25日在题为《杜甫诗在写实中的象喻性》的讲演中说:岑参的“参”字,有不同的读音。
由于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参”读作“深”,所以西方很多人在翻译的时候都把岑参的“参”也拼成“深”的读音。
可是根据考证,这个字不应该读作“深”而应该读作“餐”。
因为岑参曾写文章说他的祖先有很多人都参与公卿之位,他们家里希望他也能够参与公卿之位,所以取名岑参。
因此,从俗以及历史传统,曾参之“参”念shen,曹参、岑参之“参”念can;如果严守古人名字解诂的规矩,三人名字的读音应该一样,都念can。
【知识延伸】
【岑参简介】
岑参(cén shēn)(约715-770),祖籍南阳(今属河南),后徙居江陵(今属湖北)。
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后人因称“岑嘉州”。
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
天宝三年进士。
八年至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又随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
至德二载与杜甫等五人授右补阙。
后出任嘉州刺史,大历五年卒於成都。
工诗,长于七言歌行。
现存诗三百六十首。
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岑高。
有《岑参集》十卷,已佚。
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四卷。
家世背景
岑参于开元三年(715年)生于河南仙州(今河南许昌附近),时父为仙州刺史。
岑参的高祖善方时已由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县)迁居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
他出身于一个官僚贵族的家庭,
曾祖父岑文本相太宗,伯祖长倩相高宗,伯父羲相睿宗。
但长倩被杀,五子同赐死,羲亦伏诛,身死家破,岑氏亲族被流徙的数十人。
他的父亲植曾作过仙、晋(今山西临汾)二州刺史,不幸很早就去世。
早年经历
岑参幼年家境孤贫,只能从兄受学,岑参天资聪慧,五岁开始读书,九岁就能赋诗写文。
这种聪明早慧与他出生在书香门第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岑参的父亲开元八年(720年)转晋州刺史,他随父居晋州。
父死后,仍留居晋州,直至开元十七年(729年)才移居嵩阳(今河南登封县)。
不久又移居颍阳(今河南登封县西南七十里颍阳镇)。
嵩阳、颍阳为嵩高山东西两峰所在地,东峰太室在嵩阳,西峰少室在颍阳,两室相距七十里,岑参在这两地都结有草堂。
嵩高为五岳之一,奇峰峻岭,古木流泉。
年轻的诗人在这幽静的自然环境中潜心攻读,啸傲山林,不仅在学问上打下了广博的基础,而且也初步形成了他那种沉雄淡远、新奇隽永的诗风。
他早期的作品淡远多于沉雄。
出塞以后,沉雄悲壮中亦不乏淡远。
岑诗的题材也是多种多样。
仕宦生涯
岑参二十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
天宝三载(744年),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及第前曾作《感旧赋》,叙述家世沦替和个人坎坷。
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
天宝十载,回长安,与李白、杜甫、高适等游,深受启迪。
十三载,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报国立功之情更切,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
安史乱起,岑参东归勤王,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
由于“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杜确《岑嘉州诗集序》),乾元二年(759年)改任起居舍人。
不满一月,贬谪虢州长史。
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因此人称“岑嘉州”。
罢官后,东归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
客死成都舍。
享年5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