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第20节知识点

合集下载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说课稿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说课稿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首先,我会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然后,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一些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自学能力。我计划布置以下作业: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如学生对复杂历史事件的理解困难、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将采取以下应对策略:对于理解困难,我将通过具体案例和史料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对于参与积极性不高,我将设计互动环节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考试成绩来评估教学效果。根据评估结果,我将进行教学反思,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媒体资源
在本节课中,我将使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视频和在线讨论平台等资源。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历史图片和视频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场景;在线讨论平台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学习空间。这些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以一个历史故事作为导入。故事的主角是袁世凯,讲述他从一个普通士兵崛起为北洋军阀领袖的传奇经历。故事情节紧张刺激,充满悬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历史。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首先,我会介绍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格局,解释军阀割据的现象,并引导学生思考这种政治局面对国家发展的影响。接着,我会讲解经济状况,通过分析史料,让学生了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困境。最后,我会介绍文化特点,以新文化运动为例,引导学生理解其背景和意义。

考研政治大纲2024全文

考研政治大纲2024全文

考研政治大纲2024全文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物质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的基本属性和形态变化1.物质的基本属性2.物质形态的转化第二节: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1.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2.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第三节:物质的发展规律1.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2.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二章:历史唯心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节:历史唯心主义1.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2.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第二节:历史唯物主义1.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2.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和发展性第三章: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第一节: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1.辩证唯物主义的起源和基本观点2.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第二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特点2.矛盾的特殊性和对立统一规律第三节:发展的辩证法1.发展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2.发展的辩证规律第四章: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阶段1.社会基本矛盾的含义和形式2.社会发展的基本阶段第二节:社会发展规律1.社会发展规律的实质及其基本内容2.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制度的关系第二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理论体系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思路和基本要求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基本经济制度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涵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和基本任务第二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定义和特点2.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和发展战略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的内涵和基本要求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的发展过程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和内容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目标和任务第三部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第八章:党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党的基本理论地位和作用1.党的基本理论地位的意义和特点2.党的基本理论的作用和基本内容第二节: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1.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的历史背景和意义2.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的基本内容和特点第九章:党的基本路线第一节:党的基本路线的意义和基本内容1.党的基本路线的意义和作用2.党的基本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第二节:党的基本路线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过程1.党的基本路线的历史地位和作用2.党的基本路线的发展过程及其根本特点以上是考研政治大纲2024年版的全文内容。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政治知识焦点整理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政治知识焦点整理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政治知识焦点整理
第一章政治与我
- 了解政治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 掌握政治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 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成立目标
第二章国家的组成和领土
- 了解国家的概念和特征
- 理解国家的组成和领土范围
- 掌握中国的国土面积和主要地理特征
第三章国家的分工与合作
- 了解国家的分工与合作的意义
- 掌握国家的分工与合作的基本形式
- 了解国家的分工与合作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作用
第四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 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 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掌握如何行使公民的权利和履行义务
第五章公民的参与和管理
- 了解公民的参与和管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
- 掌握公民的参与和管理的基本形式
- 理解公民参与和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第六章简单的法律常识
- 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 掌握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 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第七章简单的国际关系
- 了解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 掌握国际关系的发展历程
- 了解国际关系对国家的影响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政治知识的焦点整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中政治中考复习 1 课时20 成长的节拍(第一单元)

初中政治中考复习 1 课时20  成长的节拍(第一单元)

理考点·重说检
考点梳理 第一课 中学时代
考点 1 中学时代
1.中学时代对个人成长的意义。(P4~7) (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2)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 和挑战。
(3)中学生活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多种机会。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 丰富我们的个性;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富多彩的社 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 认识社会之门。 (4)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 自我超越。 (5)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 “我”。
知识拓展
1.良好学习习惯的表现。 (1)学习有计划,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爱动脑、勤思考,集中精神,排除干扰。 (3)不依赖他人,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4)经常使用工具书或适当上网,拓宽知识面。 (5)经常与同学、老师讨论问题。
2.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制订具体、明确、可行的学习计划。 (2)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3)善交益友、乐交诤友,用暗示法来提醒自己。 (4)用写日记的方法来约束、监督自己。
名言哲语
有关认识自我的名言哲语。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5)吾日三省吾身。
考点 5 接纳、欣赏自己
◎积极接纳自我,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 1.接纳自己的原因和方法。(P32~33)
★5.如何学会学习?(P22~23)(2018.2B) (1)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2)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4)做自我学习的管理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认识,以及对这一时期历史现象的评价。要求不少于800字,观点明确,论述充分。
6.教师提供一份关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研究性学习资料,要求学生课后阅读,并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研究性学习报告。报告需包括以下内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
2.强调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斗争、经济发展与文化变革之间的相互关系。
3.总结新文化运动在思想解放、文化革新方面的重要意义。
4.强调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对国家命运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斗争的短文,要求不少于800字。文章需包括以下内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主要政治人物、政治主张、政治斗争的特点及其对国家命运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1.提问方式:教师向学生提问:“辛亥革命后,民国成立,但为什么国家仍然陷入政治动荡、经济困境和文化变革之中?今天我们将学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探讨这一时期的历史现象。”
2.图片展示:展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历史图片,如政治人物、战争场面、经济发展状况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一时期的历史氛围。
第20课北洋军阀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基本情况。
2.知道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代表性政治人物及其政治主张,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斗争的特点。
3.掌握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分析经济发展与政治动荡之间的关系。

《政治与政治学》知识点总结

《政治与政治学》知识点总结

17
再见!
18
6
(一)政治的涵义
1. 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与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 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组 织和设施等以及相应的意识形态,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政治以经济为基础,政治的性质 和状况由经济基础的性质和状况所决定,经济对政治具有决定性作用。 2. 政治是以一定的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政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 总是依存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与一定的阶级、国家关联在一起,所以具有特定内容与表现 形式。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是当代中国政治生活的主题。 3. 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政治的阶级属性及其本质,不可避免地集中到国家政 权问题上。有关国家政权、国家管理的所有问题,都是政治的重要内容。 “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列 宁 4. 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运行和发展的规律。政治生活同其他社会生活 7 一样,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探索政治规律的过程,就是揭示政治现象 的本质性联系的过程。
(四)中国政治学演进的特点
1.伦理与政治紧密交织:为政以德 2.浓烈的人治色彩:礼法并用,霸王道杂之 3.超稳定的思想系统:阳法阴儒 4.注重世事强调施政:重治国之道,统治之术 5.学科界限模糊,范式单一:以史为鉴
15
中西政治学演进的差异
中国 哲学基础 统治方式 研究重点 思想系统 实用理性 崇尚人伦 统治之术 超常稳定 西方 科学理性 契约法治 制度设计 不断变革
13
三、政治学研究的发展脉络
(一)西方政治学研究的历史沿革
1、古典政治学时代(古希腊、罗马时期) ① 研究主题:什么是良善的城邦(共和国)生活? ②重要人物与成果:*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西塞罗《论共和国》《法律篇》 2、神学政治学时代(中世纪) ①研究主题:政治世界的神学性解释 ②主要人物和成果:*奥勒利乌斯· 奥古斯丁《论上帝之城》*托马斯· 阿奎那《论君主》《神学大全》 3、理性主义政治学时代(近代) ① 研究主题:民族国家理论、民主与法治 ② 政府的目的:权力基础和构建、权力的制衡 ③主要人物和成果:*让· 布丹《国家论六卷》*托马斯· 霍布斯《利维坦》*约翰· 洛克《政府论》*路易 斯·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雅克· 卢梭《社会契约论》 4、科学主义政治学时代(现代) ① 研究主题:国家的起源、政府分类与管理、国家、政府与法律之间的关系等。 ②主要人物与成果:*阿绪尔· 本特利《政府过程》(行为学派)*罗伯特· 达尔《政治分析》(分析学派) *大卫· 伊斯顿《政治过程》(体系学派)*罗尔斯《正义论》等

2024九年级政治知识点

2024九年级政治知识点

2024年九年级政治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家制度与宪法:中国的国家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 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指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制度,中国人民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各少数民族在最高国家机关统一领导下,在其聚居地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5. 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6.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7.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8.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9.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是实现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10. 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通通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以上知识点涉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制度、原则和实践,需要学生们系统学习和理解,以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思想意识。

同时,学生们还需要关注时事政治,了解国家大事和政策法规,不断拓展自己的政治视野和思想境界。

八年级政治 基本国情基本路线深刻变化和指导思想课件 人教新课标

八年级政治 基本国情基本路线深刻变化和指导思想课件 人教新课标

专题七 第20节
深刻变化与指导思想
中考要求: 2、知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知识) 具体要求 1:能说明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问答或选
择式)(记录)
2:能说明改革开放的必要性。(通过对比性
材料说明)(记录) 提示:运用教材P38和教材P48相关内容
专题七 第21节
基本国情与基本路线
中考要求:
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和 主要矛盾 2、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具体内 容及其核心内容。
专题七 第21节
基本国情与基本路线
阅读记忆:(教材P34—P37)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 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贯穿于初级阶段整个过程和 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具体内容:领导和团结全 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 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 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4、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简单地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 基本点
专题七 第21节
基本国情与基本路线
巩固练习: 完成第20节和第21节相关练习题。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72022/1/17January 17,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72022/1/172022/1/171/17/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72022/1/17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电子课件 第六章-20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电子课件 第六章-20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
面,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者: 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施者。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特点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区别于 思想政治教育其他要素的特殊之处。
主导性 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引 领作用。保证着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各 个方面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自主参与关系 教育者自主地参与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发挥引导
作用;教育对象自主地为教育活动献计献策,配合 教育者的工作,努力地实现教育内容内化与外化。
互动共进关系
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自觉能动性 ,实现共同发展的关系。
教育者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充分发挥其主 导作用;教育对象为了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实现 个人理想抱负而充分发挥其主动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指依据一定阶级、政党的要求 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教育对象 思想政治素质的个体或群体。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个体,指发动、组织和实施思 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人;群体指发动、组织和实施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居主体地位。 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这一矛盾中居矛盾的主要方
思想政治教育 的效果要通过 教育对象思想 行为的变化来 体现和检验
四、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重点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青少年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

推动力量


青少年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当代中国青少年成长发展中存在着 不容忽视的问题
四、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重点
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形象的代表。在社

高中政治单元知识点总结图

高中政治单元知识点总结图

高中政治单元知识点总结图一、政治学的基本概念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的学科,包括政府、政治制度、政治行为等方面的研究。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政治现象,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政治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并提出改革建议和政策建议,从而更好地指导政治决策和管理。

二、政治学的基本原理1. 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权力、国家和公民三个方面。

2. 权力是政治学中的核心概念,指的是一种对人们行为的控制或支配能力。

权力的来源包括合法性和实力两个方面。

3. 国家是具有独立主权的政治实体,是政治权力的集中机构。

4. 公民是国家的成员,具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三、政治制度1. 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治机构和行政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包括宪法、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等。

2. 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民主原则、法治原则、平等原则等。

3. 政治制度的作用包括规范政治行为、维护政治稳定、保障公民权利等。

四、政治体制1. 政治体制是国家政治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的总称,包括民主政体、专制政体等不同类型的政治体制。

2. 民主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来源和行使都由人民主体决定和实行的政体。

3. 专制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由少数人或者个人掌握和行使的政体。

五、政党和党派制度1. 政党是一种争取政权的组织,通常有一个纲领和一套政策。

2. 党派制度是指政治活动主要依靠政党来开展的政治制度。

六、选举和政治参与1. 选举是国家政治权力机关产生和组织形成的一种程序。

2. 民主选举是指国家政治权力机关的产生和组织形成必须经过选举民主程序的选举。

3. 政治参与是指个人或者集体在政治生活中发挥自己的权利、职责和义务的过程。

七、政治文化1. 政治文化是一种特定的政治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是一种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总体。

2. 政治文化的核心是国家、民族、政权和政治制度的整体精神,包括国家权威、人权、公民权利和义务等。

政治七上知识点总结

政治七上知识点总结

政治七上知识点总结一、政治是社会的管理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政治关系和政治现象,研究的内容是政治组织和政治行为。

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科学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是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关系的学科。

二、政治组织是指政治机构、政治制度和政治组织形式。

政治机构是政权机关,是政治生活的组织形式和权力工具。

政治制度是政治机构的相互关系和政治权力的运行机制。

政治组织形式是政治组织的具体形式和方式。

三、政治行为是政治参与和政治活动的具体形式和方式。

政治参与是政治行为的主要方式和形式,包括政治参与主体、政治参与方式和政治参与目的等。

政治活动是政治行为的具体内容和具体形式,包括政治集会、政治集会、政治游行和政治暴力等。

四、政治思想是指指导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理论体系。

政治思想包括理想政治思想、实用政治思想和现实政治思想等。

理想政治思想是指国家和政府的最高价值标准和最高政治目标。

实用政治思想是指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的实践原则和实践策略。

现实政治思想是指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的面对现实和解决问题的思想观念。

五、政治制度是政治组织和政治权力的组织形式和方式。

政治制度包括国家制度、政府制度和政党制度等。

国家制度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形式和国家政权机关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

政府制度是政府组织和政府权力的组织形式和方式。

政党制度是政党组织和政党权力的组织形式和方式。

六、政治权力是政治组织和政治制度的核心和基础。

政治权力是指政府机关和政党组织的权力,是指政治权利和政治利益。

政治权力包括国家权力、政府权力和政党权力等。

七、政治权利是政治主体和政治组织的权利和利益。

政治权利包括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等。

公民权利是指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权利。

政治权利是指政治组织和政治机构的权利和权力。

社会权利是指社会成员享有的社会利益和社会权利。

八、政治文明是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表现和体现。

政治文明是指政治权力的文明表达和文明体现。

政治文明包括政治伦理、政治法治和政治教育等。

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是学习政治的第一个学期,主要内容包括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的总结。

1. 国际政治(1) 国家的概念:国家是人口、领土、主权的统一整体。

(2) 主权的概念:主权是指国家拥有独立自主的政治权力,其他国家不得干涉。

(3) 平等的概念: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应平等相待,不得进行侵略、干涉、霸权行为。

(4) 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互不敌对、平等互利。

(5) 联合国的作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维护人权,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等。

2. 国内政治(1) 政治的概念:政治是国家的大事,是管理国家事务和调整社会关系的活动。

(2) 共和国的概念:共和国是一种政治制度,政权由人民当家作主,实行民主选举并通过宪法规范权力。

(3)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具有领导地位,对国家事务拥有决定权。

(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5) 民主集中制的特点:民主决策、集中执行、个别决定和个别执行的相结合。

3. 公民与法治(1) 公民的权益: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益,如人身权、政治权、经济权等。

(2) 法律的作用:法律是社会管理和调整社会关系的工具,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

(3) 宪法的作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公民的权益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的职责和权力。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 经济与社会发展(1) 经济的发展方式:传统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经济。

(2) 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要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使经济持续增长。

(3) 农业与工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力军。

初一必修思想政治知识点梳理

初一必修思想政治知识点梳理

初一必修思想政治知识点梳理一、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 国家概念:国家是由一定的领土、人民和政权组织所构成的统一整体。

- 国家的成立:国家的成立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人民自愿建立起来的。

- 国家的权力:国家的权力是指国家机关依法行使的各项职权。

- 国家元首: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和代表,负责进行国家外交活动。

- 政党制度:政党是一种政治组织,通过竞选和选举来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动。

- 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中国的组织原则,既强调民主,又强调集中。

二、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指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制度。

- 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指实现了阶级的消亡、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需分配的社会制度。

-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指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愿景。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主义基础上,通过市场调节资源配置和分配的经济制度。

-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供求关系来调节资源的配置和价格的形成。

- 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指由国家计划部门统一安排和调节经济活动的经济制度。

四、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 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指国家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不受任何威胁和侵害的状态。

- 国防建设:国防建设是指国家为了保卫国家安全,发展军事力量和军事装备的活动。

五、法律和法治- 法律: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并公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 法治:法治是指国家政权和社会管理活动以法律为基础,依法行使权力和管理社会的状态。

六、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权利:公民的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自由权利和合法权益。

- 公民的义务:公民的义务是指公民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七、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 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指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和行为。

- 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是指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强调团结和协作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

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

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

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一、政治的概念与内容1.政治的概念政治是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组织和管理的现象、规律和原则的学科。

政治是关于权力、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一切事务的学科。

政治是一门行为科学,主要研究政治行为和政治体系的学科。

政治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的不仅仅是各种政治观念、政治制度、政治组织,还包括社会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组织,以及政府的产生、结构、运用等。

2.政治的内容政治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现象、政治过程和政治体系。

政治现象是指政治行为、政治现象、社会矛盾,政治过程包括政治制度、政治运行、政治思想等。

政治体系包括政治制度、政府组织、政府行为等。

二、国家与国家权力1.国家的概念国家是一个有着独立主权、统一领土和人民的政治组织。

是一个有组织的权力机构,具有独立的政治地位和领土,经济和文化自治的行政机构,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

2.国家的特征国家的特征包括:独立性、统一性、主权性、领土性、人民性、合法性、民主性和法制性。

3.国家权力的性质国家权力是一种特殊的领土政治权力,其特征是专制性、法定性和普遍性。

国家权力属于国家,是国家机关的权力体现和具体表现。

三、政治制度1.政治制度的概念政治制度是一种社会关系和组织形式。

它包括一系列政治组织、结构和政治制度。

2.政治制度的分类政治制度的分类包括:君主制、立宪制、共和制、民主制、专制制度、议会制、执政党制、多党制等。

3.中国政治体制的特点中国政治体制的特点是社会主义性质、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府主导等。

四、国家政权1.国家政权的概念国家政权是指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宪法或法律规定的权力机关所实施的权力和行为,它是国家权力的核心和代表。

2.国家政权的形式国家政权的形式包括君主制、立宪制、共和制、民主制、专制制度等。

3.国家政权的性质国家政权的性质包括:一元制政权、立宪政体、议会制、间接民主制、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政体等。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三)教学设想
针对教学重难点,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和方法:
1.教学策略:
a.采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入思考。
b.结合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北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c.强化史料教学,运用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在实证中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以下方法,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采用案例分析、史料解读、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通过对比分析、因果分析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与分析。
3.历史思维能力,特别是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历史评价能力的培养。
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这些联系对国家命运的影响。
2.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避免片面和极端的观点。
3.学生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背景及特点,理解北洋政府的政治体制及主要政治势力。
2.掌握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分析其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a.列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三个政治特点,并分析其对国家政治的影响。
b.简述北洋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c.请谈谈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图片,如战争场面、民众生活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你们听说过北洋军阀吗?谁能简单介绍一下?”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导入做铺垫。
3.教师总结: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我国近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今天我们将深入学习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共同探索历史真相。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深入研究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通过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4.反思与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互相鼓励,共同提高。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综合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研究主题,如政治、经济、文化等,进行深入研究。
2.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针对研究主题,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互相交流、探讨。
3.组织小组合作完成一项实践活动,如制作手抄报、PPT等,展示小组研究成果。
4.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本节课中,我将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等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通过设置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全面认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具有历史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初中政治知识点大总结

初中政治知识点大总结

初中政治知识点大总结一、初中政治知识点大总结1、政治的概念政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根据一定的政治理想和政治目标,通过一定形式和方法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

政治活动包括制定政策,决策,组织和管理国家事务等。

政治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进步。

2、政治权利政治权利是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的权利。

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表达言论的自由、结社的自由、参与政府决策的权利等。

政治权利是人民参与国家管理和决策的基本保障。

3、国家的基本情况国家是一个统一的独立的政治实体。

国家包括领土、人民、政权三个基本要素。

国家的领土包括陆地、海域和空域。

国家的人民指的是那些生活在国家领土上的人。

4、国家的基本职能国家的基本职能包括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利益、推动社会进步。

国家的行政机关主要负责国家的日常事务,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权益。

国家的立法机关主要负责制定法律和法规,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国家的司法机关主要负责司法审判,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5、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指一定的政治结构和政治组织形式。

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础的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通过选举和罢免代表,参与国家管理和决策。

6、政党制度政党制度是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基础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7、决策机构和领导人中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等。

国家主席是国家的领导人,也是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最高领导人。

8、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政治、经济和文化是国家的三大基本制度。

政治制度是国家的根本制度,经济制度是国家的基本制度,文化制度是国家的灵魂。

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案)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是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最后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特点和变化。

北洋政府在政治上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在经济上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在文化思想方面大力提倡尊孔复古思潮,攻击民主共和,宣传封建伦常。

1916年袁世凯败亡,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军阀的专制统治、割据和混战,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祸害。

在这一时期,由于欧战时西方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及提倡国货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在文化方面,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开启了新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化思想影响深远。

【课标要求】《课程标准》对这节课的教学要求是这样规定的:“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学情分析】经过初中历史的学习,高一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权更迭、人民困苦不堪的现象有了初步印象,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张謇投身民族工业和新文化运动等内容相对熟悉,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另一方面,由于北洋军阀的时代距离现在比较近,关于这段历史的书籍、影片较多,学生比较感兴趣。

但是由于接触的小说和影视剧有夸张的成分,学生对这一时期的误区也较多,通过这节课,要让学生对这一阶段有更加科学的解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面貌;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设计理念】关于本课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当时的一些发表的漫画引导,吸引同学们兴趣,引发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讽刺性漫画,激发其探究的欲望。

【教学目标】1、结合历史发展周期表和近代北洋军阀割据示意图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相关史实,掌握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蓬勃发展、新文化运动的若干表现,初步形成读史和看图能力,强化时空观念。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4.结合时事政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动态,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发展的良好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认同感,使其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历史观念。
2.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事业是充满希望的事业,坚定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结合时事政治,将当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动态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现实关注度和历史敏感性。
2.教学策略:
-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采取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建立课后学习小组,开展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团队合作的能力。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通过展示一组反映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变化的图片,如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等,引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
2.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这些图片反映了哪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3.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法治建设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掌握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如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等。
-分析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评价其对国家政治稳定和发展的作用。
-讨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利弊得失,思考其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启示。
-字数在1000字左右,要求观点鲜明,论述充分。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政治重要知识点七年级

政治重要知识点七年级

政治重要知识点七年级
作为公民,每个人都有义务了解一些基本的政治知识。

政治是
关乎国家和人民的大事,也是我们生活中必要的一部分。

在初中
政治课程中,有许多非常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下面列出了其
中一些内容。

第一章政治是什么
政治是指由各种组织、群体和个人参与的社会现象,它关系到
权力、资源、意识形态和公共决策等各个方面。

政治涉及到国家、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国家和政府
国家是一个由政府控制的地域范围。

政府是国家的管理者,由
选举产生,并负责执政。

政府的三个分支是行政、立法和司法。

行政部门制定政策和规章制度,立法部门制定法律和议案,司法
部门负责解决与法律有关的纠纷。

第三章公民权利和义务
公民有许多权利和义务。

这些权利包括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社交自由、思想自由、媒体自由等。

公民义务包括遵守法律、保护国家安全、积极参与政治和缴纳税款等。

第四章经济管理
经济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

政府负责维持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政府可以通过调节税收、利率、货币和财政政策等手段来影响经济。

第五章国际问题
国际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

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安全等方面的国际事务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国际问题包括跨国贸易、人权、非政府组织、联合国和环保等。

总之,政治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需要了解政治知识才能更好地参与公共事务。

这些七年级的政治知识点只是政治学习的
一个切入点,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参与到政治中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0节我们与法律同行
关键词:依法办事;法治意识
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办事的原因)p101
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②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怎样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办事的要求是什么?/怎样做到依法办事?)p101
①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意识。

②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
③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
3.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P102
①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②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人民维护。

③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4.怎样树立法治意识?P102-103
①法治意识铭刻在心。

对法律发自内心地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②不断提高道德水平。

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
③青少年要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5.法治时代是否不需要道德了?为什么?(提高道德水平对法治的重要性/为什么要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p103
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

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助于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

1.法律与道德是密切联系的,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靠人们的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力量发挥作用。

3.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

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助于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

6.与法律同行,青少年应该怎么做?(建设法治中国,对青少年提出哪些要求?/法治对我们公民有何要求?)p101-103
①学会依法办事。

要树立法律意识,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集体的合法权益。

②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
③树立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铭刻在心。

对法律发自内心地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④不断提高道德水平。

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
⑤青少年要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