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公平(2)原文-翻译-全文
贞观政要·求谏(2)原文-翻译-全文
贞观政要·求谏(2)原文|翻译|全文【译文】贞观二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明智的君主能时时反省自己的过失,并且不断加以改进,然而昏庸的君主总是力图掩饰自己的短处,蒙蔽视听。
像隋炀帝,他自以为是,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又拒绝别人的意见,这样就再也没有人敢于直言不讳了。
大臣虞世基不敢直言,或许这算不上什么大罪过。
商代的时候,箕子假装发疯来保全自己,孔子还评价他仁义。
后来隋炀帝被杀,虞世基难道就该一同去死吗?杜如晦说:君主身边有敢于直言的大臣辅佐,虽然自己治国无道,也不会失去天下。
孔子曾经赞扬过忠臣史鱼,说:卫国的大夫史鱼真耿直啊,国家有道义的时候他直言进谏,国家失去道义了,他还以死相谏。
虞世基怎么能因为隋炀帝无道,不接受忠言,就闭口不提意见呢。
他身居要职,却苟且偷生,不肯辞官隐退,这和箕子装疯离去,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过去晋惠帝的皇后贾后要废掉愍怀太子,司空张华非但不据理力争,反而阿谀顺应贾后,苟全性命。
直到赵王伦起兵废掉贾后,派使者捉拿张华时,张华说:贾后废太子的时候,我不是不想阻止,只是怕贾后不会采纳我的意见。
使者说:太子没有罪却被废掉,你贵为三公,怎么不站出来说话?即使你的意见不被接受,你又为什么不辞退归隐呢?张华无言以对,于是他被斩杀,株连三族。
古人说得好:危难却不扶持,倾倒却不支撑,用这样的宰相有什么用呢?所以君子虽然面临危难却依然能坚守节操。
身居高位的张华既然不能成全自己的节操,而保全自己的性命,君臣之间的正常关系已经不复存在。
同样虞世基身为宰相,在该进言的时候却保持沉默,他的确该死啊!唐太宗听后很赞同杜如晦的观点,说:你说得对。
君主必须有忠臣辅佐,才能够自身平安,国家太平。
隋炀帝难道不是因为身边没有忠臣,看不到自己的过失,才使得罪恶和灾祸越来越大而导致灭亡的吗?如果国君行为不当,臣下又不尽职,只知道阿谀奉承,苟全性命,凡事只知道说好,那么这样的君主就是昏庸的君主,臣子就是阿谀的臣子。
贞观政要·政体(2)原文-翻译-全文
贞观政要·政体(2)原文|翻译|全文【原文】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
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
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①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若惟署诏敕②、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何烦简择,以相委付?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必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③。
【注释】①唯唯:谦卑顺从,奉命唯谨。
②诏敕:帝王的命令。
③寝默:沉默无言。
【译文】贞观三年,太宗对身边的侍臣说:朝廷设置中书、门下这样的机要部门,选择人才担任官职,他们的任务和作用其实是很大的。
皇上下达的诏书和命令如果不正确,他们必须大胆地指出来。
然而近来我却发现他们只会唯命是从,顺水推舟,没有一个人敢直言进谏,朝廷的官员怎么能够有这样唯唯诺诺的作风呢?如果一个官吏只知道发布诏书,抄抄写写,又何必千辛万苦地选择官员,委以重任呢?从今以后,上传下达的诏书如果不妥当,官吏必须直接指出来,不能因为害怕冒犯了我的威仪,心中有数却沉默不言、假装糊涂。
【原文】贞观四年,太宗问萧瑀曰:隋文帝①何如主也?对曰:克己复礼②,勤劳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③,五品已上,引坐论事,宿卫之士,传飧而食,虽性非仁明,亦是励精之主。
太宗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
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
又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
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即承顺而已。
朕意则不然,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④既多,不亡何待?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因令诸司,若诏敕颁下有未稳便者,必须执奏,不得顺旨便即施行,务尽臣下之意。
【注释】①隋文帝(581 604年在位):杨坚,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鲜卑赐姓是普六茹,小字那罗延。
贞观政要·文史(2)原文-翻译-全文
贞观政要·文史(2)原文|翻译|全文【原文】贞观十三年,褚遂良为谏议大夫,兼知起居注。
太宗问曰:卿比知起居,书何等事?大抵于人君得观见否?朕欲见此注记者,将却观所为得失以自警戒耳。
遂良曰: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以记人君言行,善恶毕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
太宗曰:朕有不善。
卿必记耶?遂良曰:臣闻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何不书之?黄门侍郎刘洎进曰:人君有过失,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
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之人皆记之矣。
【译文】贞观十三年,褚遂良担任谏议大夫,兼任撰写帝王言行的起居注的史官。
一次,唐太宗问他:你的起居注,都写些什么呢?可不可以让君王自己看一看?我想看看起居注,用帝王的得失来警戒自己。
褚遂良劝阻说:现在的起居注,就是古代记录帝王言语的左史,和记录帝王行为的右史。
无论好坏全部记录下来,以期望帝王不做对国家不利的事情。
可是,我却没听说过帝王自己要看关于自己的史书。
唐太宗说:我有不好的言行,你们都记录下来了吗?褚遂良说:常言道,坚守道义不如尽忠职守。
我的职责是记录历史,怎么可以不把一切都记录下来呢?黄门侍郎刘洎说:帝王有过失,就像日月有日食、月食一样,人人都看得见。
即使褚遂良不记录,天下老百姓都会记住的。
【原文】贞观十四年,太宗谓房玄龄曰:朕每观前代史书,彰善瘅恶①,足为将来规诫。
不知自古当代国史,何因不令帝王亲见之?对曰:国史既善恶必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
止应畏有忤旨,故不得见也。
太宗曰:朕意殊不同古人。
今欲自看国史者,盖有善事,固不须论;若有不善,亦欲以为鉴诫,使得自修改耳。
卿可撰录进来。
玄龄等遂删略国史为编年体,撰高祖、太宗实录各二十卷,表上之。
太宗见六月四日事②,语多微文③,乃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鸩叔牙④而鲁国宁。
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民耳。
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
侍中魏徵奏曰:臣闻人主位居尊极,无所忌惮。
惟有国史,用为惩恶劝善,书不以实,后嗣何观?陛下今遣史官正其辞,雅合至公之道。
贞观政要·诚信(2)原文-翻译-全文
贞观政要·诚信(2)原文|翻译|全文【原文】自王道休明①,十有余载,威加海外,万国来庭,仓廪日积,土地日广,然而道德未益厚,仁义未益博者,何哉?由乎待下之情未尽于诚信,虽有善始之勤,未睹克终之美故也。
普贞观之始,乃闻善惊叹,暨八九年间,犹悦以从谏。
自兹厥后,渐恶直言,虽或勉强有所容,非复曩时之豁如②。
謇谔之辈③,稍避龙鳞;便佞之徒,肆其巧辩。
谓同心者为擅权,谓忠谠者为诽谤。
谓之为朋党,虽忠信而可疑;谓之为至公,虽矫伪而无咎。
强直者畏擅权之议,忠谠者虑诽谤之尤。
正臣不得尽其言,大臣莫能与之争。
荧惑视听,郁于大道,妨政损德,其在此乎?故孔子曰恶利口之覆邦家者,盖为此也。
【注释】①休明:原意是美而明,这里是太平盛世的意思。
②豁如:豁然旷达,聪明大度。
③謇(jiǎn)谔之辈:忠诚正直、敢于直言的人。
【译文】自从陛下登基,实行王道,已有十多年了,神威遍及四方,各国使者前来朝拜,国家粮仓日益充实,国土日益宽广。
然而,我认为如今道德和仁义仍然不笃厚,为什么呢?因为朝廷对侍臣子的态度还不够诚信,虽然陛下在贞观初期勤于政务,有一个好的开头,但却没能做到善始善终。
贞观初年,陛下听到好的意见就很惊喜,到贞观八、九年间,仍然乐于接受意见。
可是,从那之后,陛下您渐渐讨厌直言,有时即使勉强接受,也不像早年那般纳谏如流了。
因此,忠正的大臣,逐渐为了避免触犯您不敢直言;而那些奸邪之人,正好大肆发挥他们巧舌如簧的本领。
他们诬陷与朝廷同心同德的人是滥用职权,中伤直言进谏的人是在诽谤朝政。
说一个人结党营私,即使他忠诚中正也会让人觉得可疑;说一个人大公无私,即使他弄虚作假也不会遭受责备。
所以刚强正直的人害怕玩忽职守的罪名,忠诚正直的人担心诽谤朝廷的恶名。
于是正直的忠臣不能完全陈述自己的想法,朝中重臣也不能与之争辩是非。
圣上被迷惑视听,破坏了治政的原则,妨政害德的原因就在这里吧?因此孔子说:厌恶那些口齿伶俐毁灭国家和家庭的人。
贞观政要原文及翻译
贞观政要原⽂及翻译贞观政要原⽂及翻译 《贞观政要》,是明成化九年内府刊本,其作者为唐代吴兢,是⼀本政论类史书。
《贞观政要》主要内容记载了唐太宗在位的⼆⼗三年中⼀些政治、经济上的重⼤措施。
下⾯是⼩编整理的贞观政要原⽂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 贞观①初,太宗谓侍⾂⽈:“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若损百姓以奉其⾝,犹割股②以啖③腹,腹饱⽽⾝毙。
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未有⾝正⽽影曲,上治⽽下乱者。
朕④每思伤其⾝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
若耽嗜滋味,玩悦声⾊,所欲既多,所损亦⼤,既妨政事,⼜扰⽣民。
且复出⼀⾮魏徵对⽈:“古者圣理之⾔,万姓为之解体,怨⑤既作,离叛亦兴。
朕每思此,不敢纵逸。
”谏议⼤夫⑥魏徵哲之主,皆亦近取诸⾝,故能远体诸物。
昔楚聘詹何,问其治国之要,詹何⑦对以修⾝之术。
楚王⼜问治国何如,詹何⽈:‘未闻⾝治⽽国乱者。
’陛下所明,实同古义。
” 【注释】李世民年号,从公元627年⾄649年。
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 ②股:⼤腿。
③啖(dàn):吃或给⼈吃。
④朕:我,⾃秦始皇起,变为皇帝的⾃称。
⑤(dú):诽谤,怨⾔。
⑥谏议⼤夫:官名。
唐时掌侍从规谏。
⑦詹何:战国时楚国隐者、哲学家,善术数。
亦称詹⼦、瞻⼦。
【译⽂】 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从的⼤⾂们说:“做君主的法则,必须⾸先存活百姓。
如果损害百姓来奉养⾃⾝,那就好⽐是割⼤腿上的⾁来填饱肚⼦,肚⼦填饱了,⼈也就死了。
如果要想安定天下,必须先端正⾃⾝,绝不会有⾝⼦端正了⽽影⼦弯曲,上头治理好了⽽下边发⽣动乱的事。
我常想能伤⾝⼦的并不是⾝外的东西,⽽都是由于⾃⾝追求⽿⽬⼝⿐之好才酿成灾祸。
如⼀味讲究吃喝,沉溺于⾳乐⼥⾊,欲望越多,损害也就越⼤,既妨碍政事,⼜扰害百姓。
如果再说出⼀些不合事理的话来,就更会弄得⼈⼼涣散,怨⾔四起,众叛亲离。
每当我想到这些,就不敢放纵取乐贪图安逸。
”谏议⼤夫魏徵对答说:“古代圣明的君主,也都是先就近从⾃⾝⼊⼿,才能远⽽推及⼀切事物。
《贞观政要》原文及翻译
《贞观政要》原文及翻译
《贞观政要》原文及翻译
原文:
贞观九年,岷州都督高甑生,坐违李靖节度,又诬告靖谋逆,减死徙边。
时有
上言者:旧秦府功臣,请宽其过。
太宗曰:“虽是旧劳,诚不可忘,然理国守法,事须画一;今若赦之,便开侥幸之路。
若甑生获免,谁不觊觎①?我必不赦者,正为此也。
”
(节选自《贞观政要》)
翻译:
贞观九年,岷州都督高甑生,因为不听李靖的调度指挥,又诬告李靖谋反而犯罪,免于死刑而流放边疆。
当时有人为他向唐太宗求情:高甑生是以前您做秦王时的.功臣(即很早前就效宗秦王李世民了),请求您宽恕他的罪过。
唐太宗说:“他虽然是很早就有功劳,这功劳确实不能够忘记,但是治理国家需要遵守法令,处理事情也要公正划一;现在如果赦免了他,就开了功臣非分企求的先例。
如果高甑生免于处罚,谁会不企图得到特权?我一定不赦他的缘由,就是这啊。
”。
《卷二-论任贤》(贞观政要)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
《贞观政要》卷二·论任贤关于贞观政要《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
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
论任贤原文房玄龄,齐州临淄人也。
初仕隋,为隰城尉。
坐事,除名徙上郡。
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
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
玄龄既遇知己,遂罄竭心力。
是时,贼寇每平,众人竞求金宝,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与之潜相申结,各致死力。
累授秦王府记室,兼陕东道大行台考功郎中。
玄龄在秦府十余年,恒典管记。
隐太子、巢刺王以玄龄及杜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高祖,由是与如晦并遭驱斥。
及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召玄龄、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閤谋议。
及事平,太宗入春宫,擢拜太子左庶子。
贞观元年,迁中书令。
三年,拜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封梁国公,实封一千三百户。
既总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
闻人有善,若己有之。
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
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疏贱。
论者称为良相焉。
十三年,加太子少师。
玄龄自以一居端揆十有五年,频抗表辞位,优诏不许。
十六年,进拜司空,仍总朝政,依旧监修国史。
玄龄复以年老请致仕,太宗遣使谓曰:“国家久相任使,一朝忽无良相,如失两手。
公若筋力不衰,无烦此让。
自知衰谢,当更奏闻。
”玄龄遂止。
太宗又尝追思王业之艰难,佐命之匡弼,乃作《威凤赋》以自喻,因赐玄龄,其见称类如此。
杜如晦,京兆万年人也。
武德初,为秦王府兵曹参军,俄迁陕州总管府长史。
时府中多英俊,被外迁者众,太宗患之。
记室房玄龄曰:“府僚去者虽多,盖不足惜。
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才也。
若大王守藩端拱,无所用之;必欲经营四方,非此人莫可。
贞观政要·子诸王定分(2)原文-翻译-全文
贞观政要·子诸王定分(2)原文|翻译|全文贞观十三年,谏议大夫褚遂良以每日特给魏王泰府料物,有逾①于皇太子,上疏谏曰:昔圣人制礼,尊嫡卑庶②。
谓之储君③,道亚霄极,甚为崇重,用物不计,泉货财帛,与王者共之。
庶子体卑,不得为例,所以塞嫌疑之渐,除祸乱之源。
而先王必本于人情,然后制法,知有国家,必有嫡庶。
然庶子虽爱,不得超越嫡子,正体特须尊崇。
如不能明立定分,遂使当亲者疏,当尊者卑,则佞巧之徒承机而动,私恩害公,惑志乱国。
伏惟陛下功超万古,道冠百王,发施号令,为世作法。
一日万机,或未尽美,臣职谏诤,无容静默。
伏见储君料物,翻少魏王,朝野见闻,不以为是。
《传》曰:臣闻爱子教以义方。
忠、孝、恭、俭,义方之谓。
昔汉窦太后④及景帝并不识义方之理,遂骄恣梁孝王⑤,封四十余城,苑方三百里,大营宫室。
复道弥望,积财镪巨万计,出警入跸⑥,小不得意,发病而死。
宣帝亦骄恣淮阳王⑦,几至于败,赖其辅以退让之臣,仅乃获免。
且魏王既新出,伏愿恒存礼训,妙择师傅,示其成败。
既敦之以节俭,又劝之以文学。
惟忠惟孝,因而奖之道德齐礼,乃为良器。
此所谓圣人之教,不肃而成者也。
太宗深纳其言。
【注释】①逾:超过。
②尊嫡卑庶:嫡,宗法社会中称正妻为嫡,正妻所生之子女叫嫡生。
后引申为正宗的意思。
与嫡相对的是庶,即妾。
妾所生子女为庶子。
尊嫡卑庶意思是尊重正宗,不重旁支。
③储君:即皇太子。
④窦太后:汉文帝之后。
⑤梁孝王:汉文帝与窦太后所生,名武,谥曰孝。
⑥出警入跸(b ):帝王出称警,入称跸。
出警入跸泛指帝王的车驾护卫。
⑦淮阳王:名钦,汉宣帝的庶子。
【译文】贞观十三年,谏议大夫褚遂良因为每天供给魏王府的东西远远超过了太子,于是向唐太宗进谏说:古代圣人制定的礼义,是尊重嫡子,不重旁支的。
作为太子,地位极其尊贵,日用的东西与钱财货物不加限制,跟君主没有什么两样。
庶子地位低下,不得与太子一样享受同样多的俸禄,这也是用来防止嫌疑,以便根除祸乱的根源。
贞观政要·务农(2)原文-翻译-全文
贞观政要·务农(2)原文|翻译|全文【原文】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
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①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
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
太宗曰:所冀移灾肤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自是蝗不复为灾。
【注释】①掇(duō):拾取。
【译文】贞观二年,京城大旱,蝗虫成灾。
唐太宗亲自到田野去看稻谷,看见蝗虫猖獗,就捡起了几只并骂道:百姓视稻谷为生命,你却把谷子吃了,你是在危害百姓啊。
如果说老百姓有罪过,那么责任也只在于国君一人,如果你真的有灵性,就应当只啃噬我的心脏,不要危害百姓。
说完就要把蝗虫吃掉,左右的臣子大惊,连忙制止说:吃了恐怕要生病,万万不可。
唐太宗说:我只希望把灾祸转移到我身上,还怕什么疾病呢?说完便一口将蝗虫吞下。
从此,蝗虫不再成灾。
【原文】贞观五年,有司上书言:皇太子将行冠礼①,宜用二月为吉,请追兵②以备仪注③。
太宗曰:今东作④方兴,恐妨农事。
令改用十月。
太子少保萧瑀奏言:准阴阳家,用二月为胜。
太宗曰:阴阳拘忌,朕所不行。
若动静必依阴阳,不顾理义,欲求福佑,其可得乎?若所行皆遵正道,自然常与吉会。
且吉凶在人,岂假阴阳拘忌?农时甚要,不可暂失。
【注释】①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
②追兵:增调、增补兵卒。
③仪注:典礼仪式。
④东作:指农事。
【译文】贞观五年,主管大臣上书说:皇太子即将举行加冠礼,在二月里举行才吉祥,请陛下增加兵卫仪仗的规模,使礼节齐备。
太宗说:如今百姓春耕刚开始,这样做怕要妨碍农事。
于是下令将礼仪改在十月。
太子少保萧瑀上奏说:按照阴阳家的推算,在二月里举行最好。
太宗说:阴阳讲究禁忌,我从不信那一套。
如果一举一动都必须依照阴阳家的话去办,不顾天理道义,而想求得福佑吉祥,怎么可能呢?如果所做的都遵照正道,自然会万事吉祥。
并且,吉凶取决于人,怎能听信阴阳禁忌呢?农时很要紧,不能耽误片刻。
贞观政要·安边(2)原文-翻译-全文
贞观政要·安边(2)原文|翻译|全文【原文】自突厥颉利破后,诸部落首领来降者,皆拜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
惟拓跋不至,又遣招慰之,使者相望于道。
凉州都督李大亮以为于事无益,徒费中国,上疏曰:臣闻欲绥远者必先安近。
中国百姓,天下根本,四夷之人,犹于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安,未之有也。
自古明王,化中国以信,驭夷狄以权。
故《春秋》云: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自陛下君临区宇,深根固本,人逸兵强,九州殷富,四夷自服。
今者招致突厥,虽入提封,臣愚稍觉劳费,未悟其有益也。
然河西民庶,镇御藩夷,州县萧条,户口鲜少,加因隋乱,减耗尤多,突厥未平之前,尚不安业,匈奴微弱以来,始就农亩,若即劳役,恐致防损,以臣愚惑,请停招慰。
且谓之荒服者,故臣而不纳。
是以周室爱民攘狄,竟延八百之龄;秦王轻战事胡,故四十载而绝灭。
汉文养兵静守,天下安丰;孝武扬威远略,海内虚耗,虽悔轮台,追已不及。
至于隋室,早得伊吾,兼统鄯善,且既得之后,劳费日甚,虚内致外,竟损无益。
远寻秦、汉,近观隋室,动静安危,昭然备矣。
伊吾虽已臣附,远在藩碛,民非夏人,地多沙卤。
其自竖立称藩附庸者,请羁縻受之,使居塞外,必畏威怀德,永为藩臣,盖行虚惠而收实福矣。
近日突厥倾国入朝,既不能俘之江淮,以变其俗,乃置于内地,去京不远,虽则宽仁之义,亦非久安之计也。
每见一人初降,赐物五匹,袍一领,酋长悉授大官,禄厚位尊,理多糜费。
以中国之租赋,供积恶之凶虏,其众益多,非中国之利也。
太宗不纳。
【译文】自从突厥颉利兵败后,凡有突厥部落的首领前来归降,大唐政府都把他们封为将军中郎将,在朝堂上,突厥五品以上的官员就有一百多人,与大唐自己的官员几乎各占一半。
突厥各族中,只有拓跋氏没有归顺,唐太宗派人前去招安,使者来来往往,不绝于道。
凉州都督李大亮认为这样做徒劳无益,只会白白地消耗财物,于是上疏说:我认为,要安抚边远地区的人,首先应当使内陆的人安定。
贞观政要·择官(2)原文-翻译-全文
贞观政要·择官(2)原文|翻译|全文贞观二年,太宗谓右仆射封德彝曰: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比来命卿举贤,未尝有所推荐。
天下事重,卿宜分朕忧劳,卿既不言,朕将安寄?对曰:臣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
太宗曰:前代明王使人如器,皆取士于当时,不借才于异代。
岂得待梦傅说①,逢吕尚②,然后为政乎?且何代无贤,但患遗而不知耳!德彝惭赧③而退。
【注释】①傅说(yu ):商代贤相。
相传原是傅岩地方从事板筑的奴隶。
商王武丁梦中得一圣人叫傅说,乃派人寻访,果得到傅说。
传说被任为大臣,治理朝政。
②吕尚:本姓姜,名望,又称姜子牙。
其祖原居东方,与禹一起治水有功,封于吕,遂从其封姓。
传说,吕尚早年贫穷,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虽有才华,然怀才不遇。
后听说文王求贤,遂到渭水支流钓鱼,果为文王所赏识。
民间常称他为姜太公。
③惭赧(nǎn):因羞愧而脸红。
【译文】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右仆射封德彝说:天下太平的根本,在于得到合适的人才。
近来我让你向我推荐人才,却不见你有所行动。
天下的事情如此繁重,你应当为我分担忧虑,你不向我推荐贤才,那我又能向谁询问呢?封德彝回答说:下臣虽然不才,怎么敢不尽心尽力呢?只是现在我还没有发现出类拔萃的俊杰。
唐太宗说:过去圣明的君主很善于使用人才,从众多的人才中选拔杰出者加以重用,不一味地依靠前朝的遗老遗少。
哪里像商代的国君武丁在梦中见到了他以后的丞相傅说,周文王占卜找到了将要辅佐他的姜太公,然后才开始治理国家呢?况且哪一个朝代没有贤才,恐怕是被遗漏不被发现罢了。
封德彝听后,惭愧地退了下去。
【原文】贞观三年,太宗谓吏部尚书杜如晦曰:比见吏部择人,惟取其言词刀笔①,不悉其景行②。
数年之后,恶迹始彰,虽加刑戮,而百姓已受其弊。
如何可获善人?如晦对曰:两汉取人,皆行著乡闾③,州郡贡之,然后入用,故当时号为多士。
今每年选集,向数千人,厚貌饰词,不可知悉,选司但配其阶品而已。
铨简之理④,实所未精,所以不能得才。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君道》译文:国君其所以贤明,是因为能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其所以昏庸,是因为偏听偏信。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
权衡所以定轻重,准绳所以正曲直。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度量衡,是时代一切事物的准绳。
权衡是用来确定轻重的,准绳是用来校正曲直的。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君道》译文: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失民心。
老百姓就象江河之水一样,既可以载舟船航行,又可以使舟船覆没,所以应当谨慎地加以对待。
统治天下就象用朽了的缰绳驾驭飞奔的马车,其危险这么大怎么可以疏忽大意呢?抚万姓以慈,遇群臣以礼。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征伐》译文:用仁慈的心抚爱百姓,以礼节去对待群臣。
安人宁国,惟在于君。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务农》译文:使人民安定国家太平,责任全在于国君。
馋人自食其肉,肉尽必死,人君赋敛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亡。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辩兴亡》译文:嘴馋的人吃自己身上的肉,肉吃光了,自己也就死了。
国君征收赋税不停,老百姓被折腾得疲惫不堪,君主自己也就灭亡了。
竭泽取鱼,非不得鱼,明年无鱼。
焚林而畋,非不获兽,明年无兽。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纳谏》译文:把河水弄干来捉鱼,不是得不到鱼,但明年就不会有鱼。
把树林烧光了来打猎,不是得不到野兽,但明年就不会有野兽了。
意谓对民力的使用不要“竭泽而渔”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君道》译文:做国君所应遵循的原则,必须首先关心老百姓。
如果用损害老百姓利益的办法来奉养自身,那就象从自己的腿上割肉来充饥一样,肚子填饱了,生命也就完结了。
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由此起。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君道》译文:老百姓盼望过好日子而徭役没完没了,人民穷困不堪而奢侈的举动无休无尽,国家的衰亡常常就是由此引起的。
贞观政要·君道(2)原文-翻译-全文
贞观政要·君道(2)原文|翻译|全文【原文】贞观十年,太宗谓侍臣曰: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左仆射①房玄龄对曰:天地草昧②,群雄竞起,攻破乃降,战胜乃克。
由此言之,草创为难。
魏徵对曰:帝王之起,必承衰乱,覆彼昏狡,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授人与,乃不为难。
然既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由此起。
以斯而言,守成则难。
太宗曰:玄龄昔从我定天下,备尝艰苦,出万死而遇一生,所以见草创之难也。
魏徵与我安天下,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
所以见守成之难也。
今草创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者,当思与公等慎之。
【注释】①尚书左仆射:唐制,尚书省的长官,为宰相官职。
②草昧:草,杂乱。
昧,蒙昧,原始未开化的状态。
用以指国家草创秩序未定之时。
【译文】贞观十年时,唐太宗问侍从的大臣:在帝王的事业中,创业与守业哪件事比较艰难?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对答说:国家开始创业的时候,各地豪杰竞起,你攻破他他才投降,你战胜他他才屈服,这样看来,还是创业艰难。
魏徵对答说:帝王的兴起,一定是在前朝衰乱的时候,这时推翻昏乱的旧主,百姓就乐于拥戴,四海之内也都会先后归顺,这正是天授人与,如此看来创业并不艰难。
然而已经取得天下之后,骄傲放纵,百姓需要休养生息而徭役没有休止,百姓已经穷困凋敝而奢侈的事务还仍然不停,国家的衰败,常常就是这样开始的。
这样看来,守业更难。
太宗说:玄龄当初跟随我平定天下,历尽了艰难困苦,多次死里逃生,所以知道创业的艰难。
魏徵替我安定天下,担心出现骄奢淫逸的苗头,陷入危亡的泥坑,所以知道守业的艰难。
如今创业的艰难既已过去,守业这一难事就得和诸公一道慎之才是。
【原文】贞观十一年,特进①魏徵上疏曰:臣观自古受图膺运,继体守文,控御英雄,南面临下,皆欲配厚德于天地,齐高明于日月,本支百世,传祚②无穷。
然而克终者鲜,败亡相继,其故何哉?所以求之,失其道也。
殷鉴不远③,可得而言。
昔在有隋,统一寰宇,甲兵强锐,三十余年,风行万里,威动殊俗,一旦举而弃之,尽为他人之有。
【名师讲题】《贞观政要 公平》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名师讲题】《贞观政要公平》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贞观政要公平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贞观政要公平》是一篇古代中国的政治文献,旨在探讨和强调公平在政权运作中的重要性。
本文将对《贞观政要公平》进行阅读训练,并提供答案的参考译文。
1. 《贞观政要公平》的背景《贞观政要公平》是唐代文官魏征所撰写的一篇政治论文,该文于唐肃宗时期发表。
文中魏征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和政权的兴衰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即公平是一个政权长久保持稳定和繁荣的重要因素。
2. 对《贞观政要公平》的阅读训练在阅读《贞观政要公平》时,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深入理解。
首先,我们可以关注文中对公平的定义和解释。
公平在政权运作中的具体意义是什么?它与法治和正义有何区别?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平在政治中的作用。
其次,我们可以从政府的角度思考公平的实施。
政府如何保证公平的执行?从立法、法律执行到司法公正,每个环节都需要政府的努力。
我们可以对比不同国家或不同历史时期的政府在公平方面的表现,以启发对公平政权的理解。
第三,我们可以关注文中提到的历史案例和事件。
这些案例和事件反映了公平对政权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案例和事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公平在政治实践中的作用。
最后,我们可以思考公平的现实意义。
公平不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也适用于社会和个人的各个层面。
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公平?如何对待不公平的现象?通过思考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将公平理念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3. 《贞观政要公平》参考译文在阅读《贞观政要公平》后,可以得出以下参考译文:《贞观政要公平》强调,公平是政权长久保持稳定和繁荣的重要因素。
政府应致力于保障公平的执行,无论是从立法、法律执行还是司法公正方面。
公平不仅仅限于政治领域,也适用于社会和个人的各个层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秉持公平原则,追求公平,正视不公平的现象。
在历史案例和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平对政权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贞观政要·慎终(2)原文-翻译-全文
贞观政要·慎终(2)原文|翻译|全文【原文】贞观十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读书见前王善事,皆力行而不倦,其所任用公辈数人,诚以为贤。
然致理比于三、五之代①,犹为不逮,何也?魏徵对曰:今四夷宾服②,天下无事,诚旷古所未有。
然自古帝王初即位者,皆欲励精为政,比迹于尧、舜;及其安乐也,则骄奢放逸,莫能终其善。
人臣初见任用者,皆欲匡主济时,追纵于稷、契;及其富贵也,则思苟全官爵,莫能尽其忠节。
若使君臣常无懈怠,各保其终,则天下无忧不理,自可超迈前古也。
太宗曰:诚如卿言。
【注释】①三、五之代:三皇五帝的时代。
②宾服:古代指诸侯按时入贡,表示服从。
【译文】贞观十二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通过读书,发现以前的君王做善事,都身体力行,不知疲倦,他们所任用的大臣,也都很贤德。
然而和三皇五帝的时代相比,还是无法企及,为什么呢?魏徵回答说:现在少数民族臣服,天下太平无事,的确是自古以来都没有过的盛事。
然而,历代的帝王刚刚即位的时候,都励精图治,勤于政务,以尧、舜为楷模,可是等到天下太平了,就开始放纵自己,骄奢淫逸,没有谁做到善终。
至于臣子,在开始被任用时,都追慕古代良臣稷、契的风范,怀有匡扶君主、济世救民的宏愿。
等到他们荣华富贵了,就开始处心积虑地盘算如何才能保住乌纱,苟全性命,没有谁能够做到尽忠职守。
如果君臣双方都能不懈怠,铭记善终的道理,那么就可以无为而治,天下无忧了,这样做的话,自然可以超越古人。
唐太宗说:正如你所说。
【原文】贞观十三年,魏徵恐太宗不能克终俭约,近岁颇好奢纵,上疏谏曰:臣观自古帝王受图定鼎①,皆欲传之万代,贻厥孙谋。
故其垂拱岩廊②,布政天下。
其语道也,必先淳朴而抑浮华;其论人也,必贵忠良而鄙邪佞;言制度也,则绝奢靡而崇俭约;谈物产也,则重谷帛而贱珍奇。
然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治;稍安之后,多反之而败俗。
其故何哉?岂不以居万乘之尊,有四海之富,出言而莫己逆,所为而人必从,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语曰:非知之难,行之为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贞观政要·慎言语(2)原文-翻译-全文
贞观政要·慎言语(2)原文|翻译|全文①凝旒(li ):旒,古代帝王礼帽前后的玉串,在这里有凝神倾听之意。
②窃议:批评。
③讥:指出。
④缃图:书籍。
⑤怡悦:安适愉快。
【译文】贞观十六年,唐太宗每次和各位公卿大臣谈到古代的治国之道,必然要反复责备辩论。
散骑常侍刘洎也上书发表见解,他说:帝王和平民,圣哲和凡夫,一上一下,如有天壤之别,不可相提并论。
因此,我们可以得知极其愚昧的人想要成为圣哲,极其卑下的人想要成为至尊之人,都是不可能的。
陛下降下圣旨,大发慈悲,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但还是担心臣下不敢直言,更何况陛下要求臣下谈论天人之际,旁征博引,还要文辞华丽,这叫一般的凡夫俗子如何应对呢?臣听说苍天把不说话看做尊贵,圣人把不说话看做美德。
老子认为真正善辩的人像是言语迟钝一样,认为大道不须用文采修饰。
这都是不希望多说话的意思。
所以齐桓公读书,轮扁私下议论,认为徒劳无用;汉武帝仰慕古风尊崇儒学,汲黯讥讽说这是外表施行仁义而内心欲望过多;这是不希望他们耗费精神。
而且多记事就会损伤心思,多说话就会损伤元气。
在内损伤心思、元气,在外损伤形体、精神,即使起初察觉不到,将来一定会受连累。
应该为国家爱惜自己,岂能为兴趣损伤自己呢?如今天下升平,都是陛下精心治理国家才实现的。
想要它长久保持下去,不是靠雄辩能办到的;只能忘掉那些爱憎之情,谨慎进行现实的取舍,做每件事都要踏踏实实,一心为公,像贞观初年一样就行了。
至于秦始皇善于强辩,由于自傲而失去人心;魏文帝富有辩才,由于言语空洞而失去声望。
这是口才和雄辩带来的拖累,结局是非常清楚的。
希望陛下少和别人争论,而要修养浩然正气;少看些古代书籍,而要恬淡轻松。
自己像南山一样长寿,把国家治理得像东户时代一样太平,那么天下就特别幸运,皇恩也就遍及天下了。
太宗亲笔,写诏书批复说:不思考就不能统御臣子;不说话就不能阐述自己的想法。
近来和臣子谈论过于频繁,恐怕因此产生轻视别人的骄傲态度:身体、精神、心思和元气,倒不怕劳累。
贞观政要·君臣鉴戒(2)原文-翻译-全文
贞观政要·君臣鉴戒(2)原文|翻译|全文【原文】贞观十四年,太宗以高昌①平②,召侍臣赐宴于两仪殿,谓房玄龄曰:高昌若不失臣礼,岂至灭亡?朕平此一国,甚怀危惧,惟当戒骄逸以自防,纳忠謇③以自正。
黜邪佞,用贤良,不以小人之言而议君子,以此慎守,庶几于获安也。
魏徵进曰:臣观古来帝王拨乱创业,必自戒慎,采刍荛之议,从忠谠之言。
天下既安,则恣情肆欲,甘乐谄谀,恶闻正谏。
张子房④,汉王计画之臣,及高祖为天子,将废嫡立庶⑤,子房曰:今日之事,非口舌所能争也。
终不敢复有开说。
况陛下功德之盛,以汉祖方之,彼不足准。
即位十有五年,圣德光被⑥,今又平殄⑦高昌。
屡以安危系意,方欲纳用忠良,开直言之路,天下幸甚。
昔齐桓公与管仲、鲍叔牙、宁戚⑧四人饮,桓公谓叔牙曰:盍起为寡人⑨寿乎?叔牙奉觞而起曰:愿公无忘出在莒时,使管仲无忘束缚于鲁时,使宁戚无忘饭牛车下时。
桓公避席而谢曰:寡人与二大夫能无忘夫子之言,则社稷不危矣!太宗谓徵曰:朕必不敢忘布衣时,公⑩不得忘叔牙之为人也。
【注释】①高昌:西域国名。
②平:征讨平定的意思。
③忠謇(jiǎn):正直的言论。
④张子房(?前186):即汉初大臣张良。
⑤废嫡立庶:嫡,宗法制度下指家庭的正支,跟庶出相对。
这里指汉高祖刘邦打算废掉妻生的太子盈,立妾生的赵王如意为太子。
⑥圣德光被:君王的恩德像阳光一样普照天下。
⑦平殄(tiǎn):平定消灭。
⑧管仲、鲍叔牙、宁戚:三人都是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大臣。
⑨寡人:古时帝王、诸侯的自称,意谓寡德之人。
⑩公:对人的尊称。
【译文】贞观十四年,唐太宗因为平定了高昌,在两仪殿招待各位大臣。
席间,唐太宗对房玄龄说:高昌如果不丧失作为臣子的礼节,怎么会遭到灭亡呢?我每次平定了一个地方,都心怀畏惧,勉励自己切莫骄奢淫逸,应该把接纳忠言、纠正自己的错误作为自己的责任。
治理国家就要任用贤良正直的人,罢免奸邪谄媚的人,不要听信小人的谣言,以免误解了正人君子。
无论做什么都要谨慎,国家就可望得到太平。
《贞观政要》卷二·论求谏原文及译文
《贞观政要》卷二·论求谏原文及译文卷二·论求谏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
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
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
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
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
隋炀帝好自矜夸,护短拒谏,诚亦实难犯忤。
虞世基不敢直言,或恐未为深罪。
昔箕子佯狂自全,孔子亦称其仁。
及炀帝被杀,世基合同死否?”杜如晦对曰:“天子有诤臣,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仲尼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世基岂得以炀帝无道,不纳谏诤,遂杜口无言?偷安重位,又不能辞职请退,则与箕子佯狂而去,事理不同。
昔晋惠帝贾后将废愍怀太子,司空张华竟不能苦争,阿意苟免。
及赵王伦举兵废后,遣使收华,华曰:‘将废太子日,非是无言,当时不被纳用。
’其使曰:‘公为三公,太子无罪被废,言既不从,何不引身而退?’华无辞以答,遂斩之,夷其三族。
古人有云:‘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故‘君子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张华既抗直不能成节,逊言不足全身,王臣之节固已坠矣。
虞世基位居宰辅,在得言之地,竟无一言谏诤,诚亦合死。
”太宗曰:“公言是也。
人君必须忠良辅弼,乃得身安国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贞观政要·公平(2)原文|翻译|全文
这个时候,朝廷大力开展选择察举(的活动),有干过奸诈虚伪的事情的人,太宗命令他们自首,不自首(的人),判罪则至死,偶尔有奸诈虚伪的人事情败露,胄根据法律判断他的罪行并予以奏告。
太宗说:我开始下命令,不自首的死罪,如今根据法律来作决断,这向天下显示政府没有信用。
胄说:皇上应当立即杀了他们,不是我能够做到的,既然已经交付司法部门处理,我不敢不按照法(来执行)。
太宗说:你自己守法,却让我失信于天下吗?胄说: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人布道他的大信用的,说话(只)是说话的时候喜怒的表现而已,皇上发动整个朝廷的愤恨,而许诺杀他们,既然知道不可以,却将他放到司法部门来解决,这是人主小的愤恨而存留大的信用,我私下认为皇上应当珍惜它。
太宗说:我的法律有过失,你能够纠正它,我还有什么可以担忧呢?
【原文】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朕比见隋代遗老,咸称高颎①善为相者,遂观其本传,可谓公平正直,尤识治体,隋室安危,系其存没。
炀帝无道,枉见诛夷,何尝不想见此人,废书钦叹!又汉、魏已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
故陈寿②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
亲必罚。
卿等岂可不企慕及之?朕今每慕前代帝王之善者,卿等亦可慕宰相之贤者,若如是,则荣名高位,可以长守。
玄龄对曰: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故《尚书》云: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无党无偏,王道平平。
又孔子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至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
太宗曰:此直朕之所怀,岂有与卿等言之而不行也?
【注释】
①高颎(jiǒnɡ)(?607):隋渤海祷(今河北景县)人,一名敏,字昭玄。
北周末,受杨坚(隋文帝)罗致,为相府司录。
隋建立后,任尚书左仆射,执掌朝政。
炀帝即位后,任太常卿。
后因议论朝政,为人告发,被炀帝诛杀。
②陈寿(233 297):西晋史学家。
字承祚,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
少好学,在蜀汉为观阁令史,因不愿屈事宦官黄皓,多次遭谴黜。
入晋后,历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
晋灭吴后,集合三国时官私著作,著成《三国志》,还编有《蜀相诸葛亮集》等书。
【译文】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我近来见到隋代的旧臣遗老,他们都称赞高颎是做宰相的人才,于是我就去翻阅他的本传。
此人真可说是公平正直,能识大体,治国方面尤其突出。
隋室的安危,跟他的生死关系密切。
可惜遇到隋炀帝这样的无道昏君,却被冤枉诛杀了。
我何尝不想见到这样的人呢?就连读书时也时常放下书来对他钦仰、叹息。
再者,汉、魏以来,诸葛亮做丞相,也非常公平正直,
他曾经上表把廖立、李严罢官放逐到南中,后来廖立听到诸葛亮逝世,哭着说:我们大概要亡国了!李严听到诸葛亮逝世,也发病而死。
所以陈寿称:诸葛亮执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国家,在当时做了不少有益于国家的事,虽是仇人,该赏的也必须奖赏,对违犯法纪玩忽职守的人,虽是最亲近的人也必须惩罚。
你们难道不仰慕学习他们吗?我如今常仰慕前代那些贤德的帝王,你们也可仰慕那些贤德的宰相,如果能这样做,那么荣耀的名声和高贵的地位,就可以长久保持了。
房玄龄对答道:臣听说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公平正直,所以《尚书》说:不结党营私,王道就浩浩荡荡,不结党营私,王道就平平坦坦。
此外,孔子还说:举用正直的人而废弃邪恶的人,百姓就心服归顺。
如今圣上推崇的治国原则,确实体现了政教的根本,极尽至公的要义,可以用来囊括宇内,教化天下。
太宗说:这正是我所想的,但我怎能只对你们说说而不去实行呢?
【原文】
长乐公主①,文德皇后所生也。
贞观六年将出降,敕所司资送,倍于长公主。
魏徵奏言:昔汉明帝欲封其子,帝曰:朕子岂得同于先帝子乎?可半楚、淮阳王。
前史以为美谈。
天子姊妹为长公主,天子之女为公主,既加长字,良以尊于公主也,情虽有殊,义无等别。
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公主,理恐不可。
实愿陛下思之。
太宗称善。
乃以其言告后,后叹曰:尝闻陛下敬重魏徵,殊未知其故,而今闻其谏,乃能以义制人主之情,真社稷臣矣!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妻,曲蒙礼敬,情义深重,每将有言,必俟颜色,尚不敢轻犯威严,况在臣
下,情疏礼隔?故韩非谓之说难,东方朔称其不易,良有以也。
忠言逆耳而利于行,有国有家者深所要急,纳之则世治,杜之则政乱,诚愿陛下详之,则天下幸甚!因请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诣徵宅以赐之。
【注释】
①长乐公主:太宗第五女,封长乐郡。
【译文】
长乐公主是太宗文德皇后所生。
贞观六年将要出嫁,太宗敕令有司陪送的财礼,比当年高祖之女永嘉长公主出嫁时高出一倍。
魏徵上奏说:以前东汉明帝准备封赏他的儿子,说道:我的儿子怎么能跟先帝的儿子得到同样多的封赏呢?参照先帝之子楚王、淮阳王的一半去封赏吧。
以前的史家以此作为美谈。
现在皇帝的姊妹称为长公主,女儿称为公主,既然在前面多了一个长字,那么就说明要比公主的身份尊贵,虽然在感情上不尽相同,可是道理却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差别。
如果公主的礼节逾越了长公主,道理上恐怕是不妥的,希望您能够三思。
太宗十分赞同。
于是将这些话告诉了皇后,皇后听完赞叹道:曾经听说您对魏徵十分敬重,可是对于其中的缘故知之甚少,现在听到他进谏的这番话,可见他能够用道义来抑制帝王的私欲,真是国家社稷忠臣啊!我和您结发做了夫妻,承蒙您的敬重礼待,情深意重,每当有话要说的时候,也要察言观色,尚且不敢轻易触怒您的威严,何况作为臣下,和陛下情谊疏远、礼仪相隔呢?因此将此称为说难,东方朔将其称为不易,真的是非常有道理的。
忠言逆耳利于行,对于拥有家国的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事,如果能采纳这些忠言,
国家就能长治久安,如果杜绝这些忠言,政局就会混乱不堪,我希望您能够仔细体会其中的含义,那就是天下的大幸了。
于是,长孙皇后请求太宗派遣中使带五百匹锦帛送到魏徵家中赏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