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1期专题15记叙性文体阅读含解析
届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期专题 识记现代汉语.doc
2018届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1期)专题01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1.【2018届甘肃省农大附中九年级上期中】下列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哺.育(bǔ)称.职(chènɡ)毛遂.自荐(suì)B.粗犷.(ɡuǎnɡ)豁.达(huò)载.歌载舞(ài)C.拮据.(jū)活泼.(pō)随声附和.(hé)D.刹.那(shà)惩.罚(chénɡ)厚此薄.彼(b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称职(chèn)。
C随声附和(hè)。
D刹那(chà)。
2.【2018届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九年级上期中】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喑.哑(àn)田圃.(pǔ)静谧.(mì)恪.尽职守(è)B.教诲.(huì )陨.落(yǔn)彷.徨(páng)一抔.黄土(pòu)C.撅.断(juē)谮.害(ěn)食讫.(yì)窸窸窣.窣(sū)D.拮据.(jū)嗤.笑(chī)狡黠.(ié)锲.而不舍(qiè)【答案】B3.【2018届广西桂林市第一中学九年级上期中】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虬.枝qíu婆娑.sōu涸.辙hé潜.滋暗长qiǎnB.禀.赋bǐng短暂.àn枝柯.ē揠.苗助长yàC.省.悟ǐng谄.媚iǎn 绽.出hàn惴.惴不安huìD.谩.骂màn 沮.丧jǔ 皲.裂cūn 不屈不挠.ráo【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A项应为虬枝(qiú),婆娑(suō),潜滋暗长(qián);C项应为谄媚(chǎn);D项应为皲裂(jūn),不屈不挠(náo)。
2018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阅读理解题目: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相关问题。
如果我们了解阵地战的战术,就会发现:在敌人冲过战壕的时候,首先要快速地向敌人扔出手榴弹,然后才能拔刺刀上前格杀敌人。
因为敌人冲到近前就可以用枪扫射,在茫茫的硝烟尘土中,手雷是最有效的武器。
与此同时,另一个人可以用机枪在较远的位置阻止敌人的补给。
如果我们将这个战术运用在生活中,那么就是——不要先让别人接近、靠近自己,更不要让别人见到你的真实情况,而是要在安全的距离,先向对方扔一颗“手雷”——让对方了解你的强项,引导了解你的利益。
然后你再出招,制约对方的发挥。
一位灵活而且富有创造力的经理玩转这一点,就会把招数发挥到极致。
有一次,他沉默地坐在会议桌后面,先让人失去了耐性,接着用一个瞪眼的动作,让自己的强项暴露在别人眼前。
然后他接着说:“我们的优势不在价格,也不在质量。
而是……”他留了一个悬念,大家都被他吸引住了。
他接着说:“我们的优势在服务。
”随后,他又展开精彩的措辞。
通过这样的外语,把自己的优势扔给对方,在引导了解对方的情况后,再用精彩的话语把对方巧妙地扳回来,达到最终的谈判效果。
此刻,我突然想到了剧场中的小品,剧中出场的演员都会在落幕时,用快速而又充实的台词把情节推进到游人眼前。
我们可以吸取这一点,通过在工作中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地让自己进化,达到有利谈判的效果。
为达到这一效果,有一种比较好的渠道,那就是不断地读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观察。
在读书中,我们会认知到一个道理,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表达方式。
学习是积累,有充足的积累,我们才能在关键时候做出比别人更好的表现。
观察是汽油,有了观察的能力,我们才有更多的经验,才能更好地指导对方。
古语有云:“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只有保持着发掘和积淀的本领,才有可能达成良好的谈判效果,做个灵活而又富有创造力的生活高手。
问题:1.在敌人冲过战壕的时候,先向敌人扔出的武器是什么?2.在生活中采取的“扔一颗手雷”的方式是什么?3.什么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4.学习是什么?答案解析:1.手榴弹。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届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及答案
2018届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及答案2018届中考语记叙阅读专题训练试题及答案 2018届中考语记叙阅读专题训练试题及答案5 中考语记叙阅读训练(十一)阅读下面,完成第1—4题。
风不能把阳光打败毕淑敏①“但是”这个连词,好似能把皮坎肩缀在一起的丝线,多用在一句话的后半截,表示转折。
比方说你这次的考试成绩不错,但是——强中自有强中手。
比方说这女孩身材不错,但是——皮肤黑了些。
②我想,“但是”这个词刚发明的时候,它前后意思的分量,应是大致相等的。
也就是说,它只是一个单纯纽带,并不偏谁向谁。
后在长期的使用磨损中,悄悄变了。
无论在它之前,堆积了多少褒词,“但是”一出,便像洒了盐酸似的,优点就冒着泡沫没了踪影。
记住的总是贬意,好似爬上高坡,没得及喘口匀气,“但是”就不由分说把你推下了谷底。
“但是”成了把人心捆成炸药包的细麻绳,成了马上有冷水泼面的前奏曲。
让你把前面的温暖和光明淡忘,只有振起精神,迎击扑面而的顿挫。
③其实,所有的光明都有暗影,“但是”的本意,不过是强调事物的两面。
可惜日积月累的负面暗示,“但是”这个预报一出,就抹去了喜色,忽略了成绩,轻慢了进步,贬斥了攀升。
④一位心理学家主张大家从此废弃“但是”,改用“同时”。
比如我们形容天气的时候,早先说“今天的太阳很好,但是风很大。
”今后说“今天的太阳很好,同时风很大。
”⑤最初看这两句话的时候,好像没有多大差别。
可是,你不要急,轻声地多念几遍,那不同的分量和语气就体会出了。
“但是风很大”——会把人的注意力凝固在不利的因素上觉着太阳好不是值得高兴的事情,风大才是关键。
借助了“但是”的威力,风把阳光打败。
“同时风很大”——它更中性和客观,前言余音袅袅,后语也言之凿凿。
不偏不倚,道而平整。
它使我们的心神安定,目光精准,两侧都观察得到,头脑中自有安顿。
⑥一词背后,潜藏着的是如何看待世界和自身的目光。
⑦花和虫子,一并存在。
我们的视线降落在哪里?“但是”,是一副偏光镜,让我们聚焦在虫子上,把它的影子放得浓黑硕大。
专题15 记叙性文体阅读-备战2018年中考三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省分项解析汇编(湖北版)(原卷版)
专题15:记叙性文体阅读2017年中考一、【2017年中考湖北黄冈卷】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29——32题。
(14分)34个鸡蛋李暖暖从家里跑了。
李暖暖是跟她爸赌气走的。
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快混完大学,马上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了,理所当然地要求她身份显赫的爸爸给她找一份好工作。
李暖暖的爸爸说:“你做梦吧。
”李暖暖去的地方,是甘肃和青海交界的一个小地方。
那也不是李暖暖盲目跑去的,学校早就动员他们去西部做志愿者,李暖暖只是一赌气报了名而已。
半年后,在李暖暖她妈也就是我二婶的要求下,我决定趁着出差的机会去看看她。
可以想像我的行李有多重,大包小包的包裹里,竟然还有果冻和巧克力。
李暖暖的妈妈说,那是李暖暖最爱吃的。
没办法,我就拖着几大袋子的零食上火车,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
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
而就在我决定扔掉那个装果冻的袋子时,碰到一个赶着毛驴车的男人。
得知我找李暖暖,他二话没说就把我连人带东西全放在毛驴车上。
半个小时后,他将我带到了那个镇。
很小很小的一个镇,只有一条街道,两旁的房子低低的旧旧的,走到那条街的尽头,转个弯,男人指着一个低矮围墙围起的院子说:“那就是学校。
”下课了,许多孩子跑出来。
男人跟一个孩子说了什么,那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小男孩飞快地跑进一间教室,拉了一个女孩出来。
女孩穿简单的黑色纯棉T恤和黑色牛仔裤,乌黑的头发短而整齐。
她抬起头来看我。
那个瞬间,我看清了女孩的面容。
我心疼了。
我的堂妹李暖暖,她黑了,瘦了,她还剪掉了她一直最最喜欢的长头发。
“李大强!”李暖暖在呆了片刻后大喊一声,一把就抱住了我。
身边那些孩子不明所以然,在我们拥抱的时候,哄笑着围在了一起。
等李暖暖终于从我怀里抬起头时,我看到她哭了。
那天下午,李暖暖在镇上最好的一家饭店招待了我,还有她的三个学生。
李暖暖说,他们是班上最穷的孩子,可能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
那顿饭,我几乎吃不下去,只陪她一起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着。
2018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
2018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D了您那长笛。
”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
”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
“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大雪天骑车给人家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
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
(作者:赵文静。
有删改)7.请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
(4分)8.下面的语句是如何描写笛声的?请简要赏析。
(4分)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
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9.请品读下面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她和父亲的心理。
(4分)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
将长笛横放嘴边。
10.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分)7.①父亲爱吹长笛,经常吹给女儿听。
②父亲因女儿讨厌、制止他吹长笛,所以不在家里吹长笛了。
③父亲因女儿扔了他的长笛,从此不再提长笛的事儿。
④父亲因女儿给他买来新长笛,又吹起了长笛.(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4分)8.示例一:①用“清脆悠扬”直接描写笛声给人的感受。
或:用“漫延”形象地写出笛声的扩散、飘扬,②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笛声比作小河流水,表现笛声的清脆悠扬。
③通过描写人人和孩子们的动作、神态,表现了笛声的悦耳动听。
(意思对即可。
第①②点一点1分,共2分;第③点2分。
共4分)示例二:①正面(直接)描写。
(1分)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笛声比作小河流水,表现笛声的清脆悠扬。
或:用“清脆悠扬”直接描写笛声给人的感受。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5 抒情性文体阅读(含解析)
专题15 抒情性文体阅读一、【2018年中考甘肃武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细读的妙处肖复兴①读书从来有粗细快慢之分。
②读书细的功夫,是阅读的基本功之一。
读书要细,这个“细”,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
什么叫细?头发丝这样叫细?还是跟风一样看不见叫细?多读几遍就叫细吗?这么说,还是说不清读书要细的基本东西。
不如举例说明。
③已故的老作家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鉴赏家》,或许能够从阅读的细这方面给予我们一些启发。
④小说讲述乡间一个名叫叶三的卖水果的水果贩子,跟城里一个叫季陶民的大画家交往的故事。
这个大画家家里一年四季的时令水果,都是叶三给送,所以他和画家彼此非常熟悉。
有一次叶三给画家送水果,看见画家正画着一幅画,画的是紫藤,开满一纸紫色的花。
画家对叶三说:“我刚画完紫藤,你过来看看怎么样。
”叶三看了这幅画,说:“画得好。
”画家问:“怎么个好法呢?”⑤这就要说明什么叫细了。
我们特别爱说的词是:紫藤开得真是漂亮,开得真是好看,开得真是栩栩如生,开得真是五彩缤纷,开得真是如此灿烂,但是,这不叫好,更不叫细,这叫形容词,或者叫做陈词滥调。
我们在最初阅读的时候,恰恰容易注意这些漂亮词语的堆砌,认为用的词儿越多,形容得才能够越生动。
恰恰错了。
我们还不如这叶三呢。
叶三说:“您画的这幅紫藤里有风。
”画家一愣,说:“你怎么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叶三跟画家说:“您画的紫藤花是乱的。
”⑥这就叫细。
紫藤一树花是乱的,风在穿花而过。
读书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这样的细微之处,这是作者日常生活的积累。
作者在平常的日子里注意观察、捕捉到这样的细微之处,才有可能写得这样细。
细,不是只靠灵感或者才华就可以写作出来的,而是日常生活在写作中自然的转换。
而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在文本阅读中读得仔细,会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同样,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也会帮助我们在阅读中读得仔细。
⑦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幅画,是传统的题材,耗子上灯台。
画完了以后,赶上叶三又送水果来,画家说:“你看看我这幅耗子上灯台怎么样。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专题15 记叙性文体阅读(含解析)
专题14 记叙性文体阅读一、【2018年中考安徽卷】①那个暑假,总是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
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②“踢罐电报”是那时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
它的玩法简单: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
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
他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
③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顾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
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
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
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种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④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
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的——我身高腿长,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
尤其是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丁零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呢!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
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
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
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朝他叫着骂着,拉他胳膊回家。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抒情性文体阅读专题含解析-全新整理
抒情性文体阅读专题一、【2018年中考甘肃武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细读的妙处肖复兴①读书从来有粗细快慢之分。
②读书细的功夫,是阅读的基本功之一。
读书要细,这个“细”,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
什么叫细?头发丝这样叫细?还是跟风一样看不见叫细?多读几遍就叫细吗?这么说,还是说不清读书要细的基本东西。
不如举例说明。
③已故的老作家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鉴赏家》,或许能够从阅读的细这方面给予我们一些启发。
④小说讲述乡间一个名叫叶三的卖水果的水果贩子,跟城里一个叫季陶民的大画家交往的故事。
这个大画家家里一年四季的时令水果,都是叶三给送,所以他和画家彼此非常熟悉。
有一次叶三给画家送水果,看见画家正画着一幅画,画的是紫藤,开满一纸紫色的花。
画家对叶三说:“我刚画完紫藤,你过来看看怎么样。
”叶三看了这幅画,说:“画得好。
”画家问:“怎么个好法呢?”⑤这就要说明什么叫细了。
我们特别爱说的词是:紫藤开得真是漂亮,开得真是好看,开得真是栩栩如生,开得真是五彩缤纷,开得真是如此灿烂,但是,这不叫好,更不叫细,这叫形容词,或者叫做陈词滥调。
我们在最初阅读的时候,恰恰容易注意这些漂亮词语的堆砌,认为用的词儿越多,形容得才能够越生动。
恰恰错了。
我们还不如这叶三呢。
叶三说:“您画的这幅紫藤里有风。
”画家一愣,说:“你怎么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叶三跟画家说:“您画的紫藤花是乱的。
”⑥这就叫细。
紫藤一树花是乱的,风在穿花而过。
读书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这样的细微之处,这是作者日常生活的积累。
作者在平常的日子里注意观察、捕捉到这样的细微之处,才有可能写得这样细。
细,不是只靠灵感或者才华就可以写作出来的,而是日常生活在写作中自然的转换。
而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在文本阅读中读得仔细,会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同样,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也会帮助我们在阅读中读得仔细。
⑦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幅画,是传统的题材,耗子上灯台。
画完了以后,赶上叶三又送水果来,画家说:“你看看我这幅耗子上灯台怎么样。
广西玉林市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记叙文阅读15篇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
(9分)父亲节马建忠(1)窗外,微风习习,柳条泛起。
(2)他在康复医院里谨遵医嘱做着训练,期盼麻木的身体尽快恢复如初。
这时,一声声洪亮的口令吸引了他的目光,随着一个中年男子嘴里“一二,一二”的节奏,一个老人吃力做着蹲起运动,稀疏花白的头发上沁出一颗颗晶莹的汗珠①。
不一会,这组动作在一双严厉眼神的监督下完成了。
中年人搀扶起老人慢慢步行,调整身体耐受力。
(3)他望着两个人相互依赖的背影,想起小时候,父亲布满老茧的双手牵着他柔嫩的小手蹒跚学步。
(4)疲倦的老人哀求着,让我歇一会吧,实在走不动了。
(5)中年人微笑着哄他,爸,万里长征咱就剩最后几步了,坚持住,胜利一定属于你。
(6)老人挣扎着,试图摆脱。
中年人又说,爸,今天是父亲节,走完这几步我带您品尝您最喜爱的烤鸭。
(7)果真,老人来了劲头。
(8)他极力舒展身子想,父亲最喜爱的食物是什么呢?他所生活的乡村远离都市,极度贫瘠,从有记忆开始父亲总是伫立在一旁看着他吃饭。
有时,他喊父亲一起吃,可父亲每次都赶紧说,不用剩,爸就爱喝菜汤,营养都在菜汤里呢。
当时他的潜意识里形成了一个牢固的概念:这些东西爸不爱吃。
后来当他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才知道长久以来忽略了父亲。
(9)中年人扶着老人靠在座椅上,拿出一个保温瓶,倒了一杯水,喝了一口,试试温度适中,拿给老人。
老人像饥渴大地初饮甘露,吸允着,补充流失的水分②。
(10)那个夜晚,低矮的土坯房内,寒风刺骨。
他高烧不退,家里没有退烧药,父亲别无选择猛烈抽送风匣,让干柴急速燃烧,煮沸热水,再把毛巾放在热水中,拧干后给他擦拭全身。
(11)中年人搀扶着老人走了,屋内只剩下他一个人,以及父亲生活点点滴滴的幻影。
一枚炮弹呼啸而来,在他脑袋里炸裂。
如果没有那场战争父亲也许永远不能走进他的视野。
(12)三十多年前,父亲告别身怀六甲的母亲奔赴战场,这一别,竟成永诀,一枚炮弹无情地夺去父亲鲜活的生命。
父亲牺牲前拜托战友照顾一下他们母子。
2018年中考(学考)语文真题精编:记叙文阅读(一) 含答案
2018年中考(学考)语文试题精编:记叙文(文学作品)阅读(一)一、(2018年山东德州)夏天的一条街道苏童①在阴雨天气里,期待明媚的夏天。
②街上水果店的柜台是比较特别的,它们做成一个斜面,用木条隔成几个大小相同的框子,一些瘦小的桃子、一些青绿色的酸苹果躺在里面,就像躺在荒凉的山坡上。
水果店的女店员是一个和善的长相清秀的年轻姑娘,她总是安静地守着她的岗位,但是谁会因为她人好就跑到水果店去买那些难以入口的水果呢?人们因此习惯性地忽略了水果在夏季里的意义,他们经过寂寞的水果店和寂寞的女店员,去的是桥边的糖果店。
糖果店的三个中年妇女一年四季在柜台后面吵吵嚷嚷的,对人的态度也很蛮横,其中一个妇女的眉角上有一个难看的刀疤,孩子走进去时她用沙哑的声音问:“买什么?”那个刀疤就也张大了嘴问:“买什么?”但即使这样,糖果店在夏天仍然是孩子们热爱的地方。
的声音,若有若无的,飘荡在耳边。
饶舌的、嗓音洪亮的、无事生非的居民们都闭上了嘴巴,他们躺在竹躺椅上与炎热斗争,因为炎热而忘了文明礼貌,一味地追求通风。
他们四仰八叉地躺在面向大街的门边,张着大嘴巴打着时断时续的呼噜,手里的扇子掉在地上也不知道。
有线广播一如既往地开着,说评弹的艺人字正腔圆,又说到了武松醉打蒋门神的精彩部分,可他们仍然呼呼地睡,把人家的好心当了驴肝肺。
,但它毕竟是要落山的。
放暑假的孩子关注太阳的动静,⑥太阳落山在夏季是那么艰难..只是为了不失时机地早早跳到护城河里,享受夏季赐予的最大的快乐。
黄昏时分驶过河面的各类船只小心谨慎,因为在这种时候,整个城市的码头、房顶、窗户和门洞里,都有可能有个男孩大叫一声,纵身跳进河水中。
他们甚至要小心河面上漂浮的那些西瓜皮,因为有的西瓜皮是在河中游泳的孩子的泳帽,那些讨厌的孩子,他们头顶着半个西瓜皮,去抓来往船只的锚链。
他们玩水还很爱惜力气,他们要求船家把他们带到河的上游或者下游去。
⑦于是站在石埠上洗涮的母亲看到了他们最担心的情景:他们的孩子手抓船锚,跟着驳,一会儿就看不见了,母亲们喊破了嗓子,又有什么用?夜晚来临,人船在河面上乘风破浪....们把街道当成了露天的食堂,许多人家把晚餐的桌子搬到了街边,大人孩子坐在街上,嘴里塞满了食物,看着晚归的人们骑着自行车从自己身边经过。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记叙性文体阅读专题含解析
记叙性文体阅读一、【2018年中考安徽卷】①那个暑假,总是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
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②“踢罐电报”是那时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
它的玩法简单: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
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
他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
③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顾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
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
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
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种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④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
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的——我身高腿长,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
尤其是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丁零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呢!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
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
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
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朝他叫着骂着,拉他胳膊回家。
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记叙文阅读理解(含答案)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记叙文阅读理解(2018河南中考)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共16分)父亲的长笛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
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唱。
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
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
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
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
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
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
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
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
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
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
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
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
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啊,扫大街还忘不了吹笛子!”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
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
2018年贵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导语】将在本次贵州中考过后,考后发布2018年贵州中考语⽂试卷及答案解析,⽅便考⽣对照估分,⼤家可收藏并随时关注、栏⽬,中考信息持续更新!中考科⽬:语⽂、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物、体育(各地区有所不同,具体以地区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
)考试必读:中考所⽤的2B铅笔、0.5mm⿊⾊墨⽔签字笔、橡⽪、垫板、圆规、尺⼦以及准考证等,都应归纳在⼀起,在前⼀天晚上就准备好,放⼊⼀个透明的塑料袋或⽂件袋中。
涂答题卡的2B铅笔要提前削好(如果是⾃动笔,要防⽌买到假冒产品)。
不要⾃⼰夹带草稿纸,不要把⼿机、⼩灵通等通讯⼯具带⼊考场,如果带了的话⼀定要关机(以免对⾃⼰造成影响)。
有些地区禁⽌携带⼿机等通讯⼯具进⼊考场,否则将以作弊论处。
避免违规:中考是中国重要的考试之⼀,直接决定着考⽣升⼊⾼中后的学习质量,对⾼考成绩有着⾮常重⼤的影响。
因此,中国教育部门对于中考违规、作弊的处罚⼒度是相当⼤的。
视违规情节的不同,轻则对试卷进⾏扣分处理,重则取消违规科⽬或全科的成绩并将其记⼊考⽣档案伴随终⽣,对于涉嫌犯罪的⼈员要追究刑事责任。
中考对于复读⽣也有⼀定的惩罚措施,例如禁⽌报考热点⾼中、对试卷进⾏扣分处理、取消额外加分等等。
因此,在中考的过程中要绝对避免出现违规、作弊的情况,不能铤⽽⾛险,酿成终⾝的遗憾。
参加2018中考的考⽣可直接查阅2018年贵州中考试题及答案信息!—→以下是贵州2018年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发布⼊⼝:相关推荐:为⽅便⼤家及时获取贵州2018年中考成绩、2018年中考录取分数线信息,为⼴⼤考⽣整理了《全国2018年中考成绩查询、2018年中考录取分数线专题》考⽣可直接点击进⼊以下专题进⾏中考成绩及分数线信息查询。
专题18议论性文体阅读(第01期)-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
专题十八:议论性文体阅读一、【2018 年中考湖北武汉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畅销读物无法成为经典①文学经典是一个弹性概念,通常是指那些影响长存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典范、指标、基石的意义。
其实,这些作品大多留有知识精英的印痕,切合他们的总体心理需求——因为只有读书人才能掌控评说、课堂、图书馆、文学史。
经过一段不太长的岁月,很多文学作品依赖众多读书人的齐心合力,仍能顽强地保值增值,一次次重返书架。
②读书人各种各样,不同读书人有着不同的文学标尺,但不管他们之间差别多大,既然都读书,都在书里泡,就如同一群棋友对棋艺还是套形成大致相近的评价标准,读书人对“经典”也会有相近的认识。
这样,有些作品的“经典性”也许跨不出政治的边界,有些作品的“经典性”只在特定区域有效;但《罗密欧与朱丽叶》《西厢记》《红楼梦》之类就不一样了。
这些读书人所共有的爱恨情仇,能引起更广泛和更持久的共鸣,成为兴奋的更大公约教。
③这印证了一种说法:凡经典都是建构之物,有一个经典化的过程,常常取决于什么人、为了什么,凭借什么来上下其手。
④在这里,较小的公约数常常离不开政治、区域等方面的特定推力,而较大的公约数则有赖于读书人更为广泛的通则和共鸣。
⑤不过,这并非事实的全部。
地摊上那些花哨的畅销读物能不能成为经典?那么多抓人眼球的文字,明明挠到了很多人的痒痒肉,不胫而走,呼风唤雨,为什么就很难碰上“经典化”的好运气?甚至捞不到一个较小的公约数?可见,建构并非无条件的,无法由知识精英们来随心所欲。
在罗兰巴特笔下,葡萄酒是法兰西人建构出来的一种文化图腾,不一定天经地义。
这也许没错。
但法兰西人再任性,再有能耐,也没法把阴沟水建构成至尊国宝。
这里的区别在于:与阴沟水不同,葡萄酒具备了基础条件,具备了候补图腾的可能性,在营养、口感、气味、色泽等方面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价值。
这就是事买的另一半真相:思想与艺术终究是硬道理。
⑥天不变道亦不变,道不变文亦不变。
2018届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参考答案
杨浦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8年1 月[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一)默写(15分)1.当年万里觅封侯,。
(《诉衷情》)2.,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其二)》)3.,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一狼洞其中,。
(《狼》)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4分)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曲作者为元代杂剧家白朴B.本曲题目为“天净沙·秋”C.本曲被誉为“秋思之祖”D.本曲被视为“元人小令最佳”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本曲通过对十二种景物的描绘,含蓄地表达作者情感变化过程。
B.本曲描写景物既有动景又有静景,可谓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 本曲描写景物由远及近,通过视角的变化,多层次地铺排秋意。
D. 本曲一扫传统诗词悲秋格局,展现了秋日璀璨斑斓的丰富色调。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本文作者是时期著名诗人。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1期)专题07识记文学与文化常识(含解析)(2021-2022学年)
2018届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1期)专题07 识记文学与文化常识1.【2018届北京三十五中九年级上期中】养心殿正中悬挂着雍正皇帝亲手书写的匾额“中正仁和”,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端庄典雅,丰腴饱满,运笔稳健,笔力遒劲,有欲凌驾雄强的气概。
B.用笔跌宕,用墨酣畅,潇洒飘逸,气脉一贯,将灵秀与古朴融为一体。
C.这四个字的意思是帝王要中庸正直,仁爱和谐,是帝王对自身行为准则的高要求。
D.“仁”的思想来自于儒家,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答案】B2.【2018届北京三十五中九年级上期中】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古往今来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成语、诗歌、春联、绘画等,下列均包含生肖动物的成语是( )A.虎虎生威狼奔豕突画龙点睛B.鼠目寸光汗牛充栋如鱼得水C.猴年马月鸡犬相闻鸟哭猿啼D.篝火狐鸣三羊开泰杯弓蛇影【答案】Aﻬ【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文化知识中的十二生肖。
分别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A.项中的三个成语分别有虎、豕(猪)、龙;B项中的鱼不在十二生肖中;C项中的“鸟”和“猿"不在十二生肖中;D项“狐”不在十二生肖中。
所以本题的答案为A。
3.【2018届甘肃省农大附中九年级上期中】5.下列各项对语法知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减负”“打造”“永远"“调研”都属于动词.B.短语“络效应”“感悟人生”“城管会战"与“文化品牌”的结构相同.C.“浠水县洗马镇72岁的退休教师汪新民在自己的家里为乡亲们办起了一个乡村图书馆”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汪新民办图书馆。
”D.“在雷锋同志牺牲50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三套节目同时播出了大型主题晚会——《永远的雷锋》"中“在雷锋同志牺牲50周年之际”是定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1期)专题15 记叙性文体阅读一、【2018届甘肃省农大附中九年级上期中】现代文阅读泉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断了。
家里来信说:它死得很惨,是拦腰断的,又都裂开四块,只有锯下来,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烧罢了。
我听了,很是伤感。
后来,我回乡去,不能不去看它了。
这棵老槐,打我记事起,它就在门前站着,似乎一直没见长,便是那么的粗,那么的高。
我们做孩子的,是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落秋千,抓石子,踢毽子,快活得要死。
冬天,世上什么都光秃秃的,老槐也变得赤裸,鸟儿却来报答了它,落得满枝满梢。
立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竖起的一首歌子了。
于是他们飞来了,我们就听着冬天的歌,喜欢得跑出屋,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如今我回来了,离开了老槐多年的游子回来了。
一站在村口,就急切切看那老槐,果然不见了它。
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了那老槐,劈成粉碎片,乱七八糟地散堆在那里,白花花的刺眼,心里不禁抽搐起来。
我大声责问家里人,说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灭了呢?!如今,我幼年过去了,以老槐慰藉的回忆再也不能做了,留给我的,就是那一棵刺眼痛心的树桩了吗?!我再也硬不起心肠看这一长着沧桑的残酷,蕴藏着一腔对老槐的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
夜里,我无论如何都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身要走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上。
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可怜它没有被刨了根去。
那桩四周的皮层里,又抽出了一圈儿细细小小的嫩枝,极端地长上来,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
小儿从屋里出来,摇摇摆摆的,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爸爸,树没有了。
”“没有了。
”“爸爸也想槐树吗?”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
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这槐树下爬大,可他的幸福、快乐并没有尽然就霎时消失了。
“爸爸,”小儿突然说,“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
”唉,这孩子,为什么要偏偏这样说呢?是水一样的声音,这我是听过的,可是如今,水在哪儿呢?“爸爸,水还在呢!”小儿又惊叫起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我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一下子使我惊异不已了: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水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
我要感谢他,他真有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一样的伟大!“泉!生命的泉!”我激动起来了,紧紧握住了我的小儿,想这大千世界,竟有这么多出奇,原来一棵树便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日日夜夜流动,永不枯竭,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根每一行,该是那一条一道的水源了!我有些不能自已了。
月光下,一眼一眼看着那树桩皮层里抽上来的嫩枝,是多么的精神,一片片的小叶绽了开来,绿绿的,鲜鲜的,深深的:这绿的结晶,生命的精灵,莫非就是从泉里溅起的一道道水坝柱吗?那锯齿一般的叶峰上的露珠,莫非是水溅起时的泡沫吗?哦,一个泡沫里都有了一个小小的月亮,灿灿地,在这夜里摇曳开光辉了。
“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能的。
”我肯定地说完,就再没有言语,我们静止地坐在树桩的泉边,谛听着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
17.“我”对老槐树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18.下列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作具体赏析。
①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竖起的一首歌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我大声责问家里人,说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灭了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文章写的是老槐树,却为什么以“泉”为题?20.结尾说:“我”“谛听着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
其中“生命的水声”的含义是什么?【答案】17.伤感——痛心——激动(赞美、敬仰)。
18.(1).老槐树上落满了可爱的鸟儿,鸟儿的鸣叫声使得寂寞的冬天很热闹,富有生气。
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2).强烈的感情,表达了“我”如此高大的老槐树的惨死难以置信。
19.月光下树的年轮像泉水的涟漪,所以月光下的树桩很像一口泉;老槐树的生命没有结束,它像泉一样生命永不枯竭,因为嫩枝又长了出来;所以以“泉”为题生动形象,很新鲜,寓意很深刻。
20.老槐树死了,但她的生命仍在延续;嫩枝一定会长大,对未来充满着期盼和信心;对生命力强大的崇拜与敬仰【解析】17.根据情节的变化,理解思想感情的变化,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19.赏析文题的妙处一般要从内容、主题、结构手法等几方面进行鉴别欣赏。
此处是从结构技巧上说明“泉”为题生动形象,很新鲜,寓意很深刻。
20.学生应培养理解语句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二、【2018届广东省佛山顺德区九年级12月教研联盟测试】回家徐风(1)已近年关,隐藏在大山褶皱里的小县城年味渐浓。
火车的汽笛声频繁地响起。
一条悠长的巷道里藏着几户人家。
一座陈旧的小四合院里传来清脆的电话铃声。
(2)妈,再过一两个小时我们就到家了,晚饭回家吃,一年没吃到您做的饭了,呵呵。
(3)你这孩子,咋突然就改主意了?不早讲,也好让妈提前高兴着,刚才还和苗苗念叨呢,苗苗一直想去看你们呢。
4)不是想给您个惊喜吗,呵呵。
(5)好好好,妈这就准备去。
苗苗奶奶放下电话,苗苗,你都听到了吧,你爸妈一会就到家喽,自己好好玩,奶奶给你做好吃的。
奶奶脸上的皱纹一下全舒展开了。
(6)五岁的苗苗听说爸妈要回家了,高兴得手舞足蹈,冲向大门口。
奶奶扶起被门槛绊倒的孙子,轻拍了下孙子的小脑瓜,乐呵呵跑进了厨房。
(7)就是,有钱没钱也得回家过年嘛。
你们不记挂妈,不记挂苗苗,俺祖孙俩可天天伸脖子盼呢。
苗苗奶奶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恨不得手脚并用地忙活。
一切准备就绪,额头上竟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瞅着还算丰盛的菜肴,关键都是儿子媳妇爱吃的,喜滋滋地擦了擦汗,又捶了几下腰,却并不急着点火。
天寒地冻的,等着儿子媳妇回家边炒边吃。
也就在此时她才忽然想起小孙子,好像老一会没听到动静了,心里不知咋的“咯噔”一下,边喊边出了厨房,无人应答。
(8)苗苗奶奶翻遍了满屋满院,犄角旮旯,仍不见小孙子人影,便心慌慌地跑出院子,挨家挨户寻找。
邻居们都是一样的答案,她大声呼喊着追出巷子,来到街上,四下里飞速扫了一遍,眼里满是失望和惊恐。
(9)这个节骨眼上孙子要是出点啥事,这个年还咋过?我咋向他爸妈交代?老天爷啊!苗苗奶奶双腿如灌了铅,“扑通”瘫坐..在地上。
(10)天色渐晚,还飘起了雪花。
(11)咱这儿就巴掌大的地方,何况还报了警,他们很快就能把苗苗找到的。
(12)邻居们正在不住地安慰着精神几乎失控的苗苗奶奶,一阵急促的铃声骤然响起。
(13)真悬哪!苗苗奶奶哆嗦着手听完电话,扯着电话线瘫倒..在地。
(14)邻居们急忙把苗苗奶奶搀起来,问:咋了?到底说啥了?(15)孩子在车站警务室呢!苗苗奶奶带着哭腔说。
(16)咱咋就没想到呢?车站离这里不是很远。
(17)敢情这孩子是去接站了,等不及了。
(18)哎哟喂,你说这么点小孩,幸亏被警察发现了。
(19)麻烦你们帮我再守会家,我去把孩子弄回来。
苗苗奶奶边说边往外走。
(20)让老刘守着,我们几个陪你一块去吧,天黑路滑的。
几个热心的邻居前后撵了上去。
(21)工夫不大,一行人来到警务室。
还未进门,苗苗奶奶就发现小孙子坐在沙发上伸着长长的舌头,正“吧唧吧唧”地舔着棒棒糖。
(22)苗苗奶奶气不打一处来,紧走几步,推门闯了进去,也忘了跟警察道谢,一把将苗苗从沙发上拖下来,抬手屁股上就一巴掌:你个小冤家,差点把奶奶吓死!(23)奶奶不讲理,我又没做错事。
反应过来的苗苗咧着嘴委屈地辩解。
(24)还没错呢?奶奶又举起巴掌。
(25)孩子毕竟小嘛,没丢就万幸了。
邻居劝住苗苗奶奶。
(26)警察抱起苗苗,笑说:大娘,消消气,您往别处想想看,孩子今天这个举动是不是挺招人疼?他跟我们讲他爸爸电话里说给您一个惊喜,他也要给他爸妈一个惊喜呢。
多乖,多懂事。
(27)苗苗奶奶瞅着警察怀里噘着嘴巴、抽抽噎噎的小孙子,忍不住老泪直流。
此时,“呜——呜——”似是火车进站的汽笛响起,雪花也越发欢快起来。
(选自《羊城晚报》,有改动)15.小说中哪些内容暗示了苗苗会去车站接爸妈?请简要回答。
16.小说第(10)段和第(27)都写了雪花,各有什么作用?17.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反映的人物心理。
(1)苗苗奶奶双腿如灌了铅,“扑通”瘫坐..在地上。
(2)苗苗奶奶哆嗦着手听完电话,扯着电话线瘫倒..在地。
18.关于小说主题,有以下三种说法。
你同意哪一种?请简述理由。
第一种:表现苗苗一家感人至深的亲情。
第二种:体现邻里之间相互关爱的人间温情。
第三种:反映留守家庭的生存现状,引发人们的关注与思考。
【答案】15.时常念叨,一直想去看望爸妈;听到电话里爸妈要给奶奶惊喜的话;听说爸妈回家,他冲到了大门口;天天伸长脖子盼爸妈回家;奶奶到处找不到苗苗。
16.第一处,交代了当时的天气状况,加深了奶奶的焦虑和恐慌。
第二处,渲染了轻松、欢快的气氛,衬托出找到苗苗、一家人即将团聚的愉悦心情。
17.①因找不到孙子而惊恐害怕、万分自责的心理。
②得知孙子下落时如释重负而又后怕的心理。
18.示例:①同意第一种说法。
理由是小说多处描写了感人至深的亲情:苗苗奶奶精心准备儿子儿媳爱吃的菜肴;苗苗爸妈、苗苗都想给亲人惊喜;苗苗奶奶寻找孙子时焦虑、恐惧、自责、欣慰的心理变化。
这些内容既有细腻的关爱,也有对家人的责任和承担,还有久别后急于见到亲人的心情。
②同意第二种说法。
理由是文中有不少文字写邻居们在寻找苗苗过程中的热心表现,以及警察对苗苗的悉心照顾,这些都体现了人间处处有温情。
③同意第三种说法。
理由是小说通过写苗苗爸妈即将回家时家里发生的故事,反映了留守家庭的生活现状:青壮年外出打工,家人聚少离多;老人小孩得不到充分的关爱和照顾;留守家庭成员对亲情的渴望。
留守家庭的生活现状令人担忧,需要社会关注和思考。
16.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
文章中运用环境描写,作用一般有: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③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④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
⑥深化作品主题。
第一处写雪花,交代了当时的天气,陪衬出奶奶的焦虑与恐慌心理;第二处出现在结尾,此时苗苗已找到,火车已进站,用雪花来渲染轻松、欢快的气氛,衬托出找到苗苗、一家人即将团聚的愉悦。
17.本题考查人物心理活动的揣摩。
解答此题要结合事件来分析。
①句,是因为突然在儿子与媳妇要回家时,找不到孙子而无比的惊恐害怕,同时也为自己只顾在厨房忙碌而忽视了孩子心里感到自责,自我感觉事情重大,所以“瘫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