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5 记叙性文体阅读

合集下载

专题15《记承天寺夜游》(过关检测)-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15《记承天寺夜游》(过关检测)-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15:《记承天寺夜游》(解析版)过关检测一、(2022秋•重庆市开州区期末)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

ㅤㅤ【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ㅤㅤ【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五色.交辉/月色.入户B.学而时.习之/四时.俱备C.高峰入.云/月色入.户D.将复.何及/非复.有能与其奇者(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甲】【乙】两文都写了风景,高山流水觅知音,都提到有“值得与言”的朋友。

B.【乙】文写景虽少但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庭明,写影突出月色,写水突出夜清。

C.【甲】【乙】两文都有骈文的特点,句式整齐,节奏感强,但乙文更给人散淡自然之感。

D.【甲】文“将”“欲”二字赋景物以极致的静态;“乱”“竞”极写动态,打破清晨傍晚的宁静。

(4)【链接材料】写了什么事什么景?甲文和【链接材料】都提到“康乐”,他们对“康乐”之情有何异同?【链接材料】ㅤㅤ阳春召我以烟景①,大块②假③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④天伦之乐事。

群季⑤俊秀,皆为惠连⑥;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节选自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注]①烟景:春天气候温润,景色似含烟雾。

②大块:大地,大自然。

③假:借,这里是提供、赐予的意思。

④序:同“叙”,叙说。

⑤群季:诸弟。

季:年少者的称呼。

这里泛指弟弟。

⑥惠连:谢惠连,南朝诗人,早慧。

这里以惠连来称赞诸弟的文才。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初三年级其次次模拟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一(2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15分)深红的榴花和五彩的百索b īnf ēn 了五月的天空,芳香的艾草和芳香的粽叶馥郁了仲夏的时间。

菖蒲香袋、和菜黄鱼、苇叶粽子、扬波划舟……这些端午的习俗 A (历久弥新/愈演愈烈),装饰着生活, f ǔw èi着心灵,感动着灵魂。

倘如乡俗是回响在人们心头的一部交响乐,端午则是其中一篇k āngk ǎi 激扬的乐章; ,。

1.依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2.请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 处横线上。

(1分)A 处应填的词语是 。

3.仿照划线句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2分)4.端午节将至,南湖中学打算实行“民俗文化进校内”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9分)(1)【生活中的端午】学生会打算实行端午节民俗学问讲座,面对全校学生聘请“小小讲师团”成员。

请你以初二(7)班张林的名义给学生会写一份申请书,表达参与的愿望。

(5分)(2)【名著中的端午】“不觉光阴快速,又早春尽夏来,时逢端午,蕤宾节至,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庆贺端阳。

”——《水浒传》酒宴上,“已使人将十万贯,。

后来,蔡夫人举荐由①负责押送,于是有了“②”(概括故事情节)的“相助”。

请简要说出有利于行动胜利的两个自然条件:③;④。

(4分)5.用课文原句填空。

(8分)(1(曹操《龟虽寿》)(2(杜甫《登岳阳楼》)(3(赵翼《论诗》)(4(毛泽东《七律·长征》)(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借用典故表达希望得到朝廷信任与重用的句子是“,”。

(6)《三峡》一文中概括春冬之景的句子是:”(二)(62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

(6分)送崔融【唐】杜审言君王行①出将,书记②远从征。

祖帐③连.河阙④,军麾⑤动.洛城。

旌旃朝朔气,茄吹夜边声。

坐觉烟尘扫⑥,秋风古北⑦平。

【注】①行:将要。

②书记:崔融为节度使掌书记之官。

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十三校中考二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十三校中考二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阶段学业质量联合测试初三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25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4分)最近,“一不小心拍到语文课本封面”登上热搜。

以山河湖海为“封”的语文课本,撬动了人们共同的青春记忆,引发了强烈共鸣 A 山河美景,或秀丽壮美,或温柔浪漫,那些令我们魂牵梦萦的一面面风景,每一帧都被“语文课本封面”框住了,而这些风景无不让人为之动容。

教科书是一代代学子的集体记忆,当印象中的课本封面k uàyuè时空,鲜活又真实地出现在眼前,那段天真烂漫的求学时光也在脑海中逐渐清晰,大众藏在课本里的记忆被唤醒。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万里路上连绵起伏的山峦、碧波荡漾的河流、清澈见底的湖泊和波澜壮阔的大海,都是我们学生时期对万卷书里“诗和远方”的chōng jǐng。

1.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k uàyuè( ) chōng jǐng( )2.A处标点符号为(1分)3.下列短语中,结构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1分)A.魂牵梦萦B. 碧波荡漾C. 温柔浪漫D.天真烂漫4.综合性学习(5分)“世界读书日”已至,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4·23世界读书日”已至,作为全民阅读主阵地的公共图书馆,海安市图书馆将策划并推出一系列精彩纷呈的阅读活动。

市图书馆将联合市区各中小学骨干教师等组成专家团,举办线上与线下的日常讲座和专题讲座:依托该馆原有品牌活动“‘共读半小时’阅读分享周”、“‘赓续精神血脉,凝聚奋进力量’红色经典图书主题展”、“‘花开阅读季,最是读书时’朗读亭主题诵读活动”等,以“走出去”或线上直播、阅读打卡等多种形式,引领全市读者参与经典诵读,同时开展线上线下主题书展、书画展、摄影展等活动。

【材料二】(1)请根据材料一,为广播站采编一则一句话新闻。

(18个字以内)(3分)(2)根据材料二,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从表格中得到的结论。

中考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试题(共10页)

中考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试题(共10页)

2021年中考复习(fùxí)记叙文复习专题板块一:记叙文文体知识记叙文: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

记叙文的分类:有广义HY之分。

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又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HY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开展进展表达和描写的一类文章。

这里的记叙文指广义的记叙文。

板块二:记叙文的阅读要求一、在整体感知:1、分析题目与内容的关系;2、归纳文章内容要点;3、理行文线索,分析文章构造;4、领悟文章主旨,把握感情基调,感受作者思想感情;5、辨表达方式,领会布局特点;二、品味语言,1、记叙文的语言要求。

2、语言的运用〔锤词炼句〕;理解词、句含义。

3、词句在文章中作用4、修辞方法〔比喻、拟人等〕。

三、欣赏作品。

1、表达方式〔表达、描写、议论、抒情等〕;2、表现手法〔象征(xiàngzhēng)、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四、个性化阅读〔体验感悟〕板块三:记叙文的阅读详细步骤一、整体感知1、分析题目与内容的关系;①题目提醒文章中心的记叙对象;2021中考?母亲的守望?、课本?藤野先生?②题目表达文章内容提醒文章中心;2021中考?生命不仅属于自己?2、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抓住记叙要素〔记叙文六要素、小说三要素等〕归纳概括。

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展综合概括。

形式:4w——什么人〔物〕who 在什么时间是when 什么地点where 干了什么(事件)what3、理行文线索,分析文章构造“理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概括大意。

行文线索:①以人物为线索;②以事件、事物为线索;2021中考?喜欢的蝴蝶?③以人物行踪为线索④以时间是的推移和地点转换为线索;⑤以作者〔人物〕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2021、2021年中考(zhōnɡ kǎo)?母亲的守望?、?生命不仅属于自己?理行文线索,分析文章构造段落层次的划分:①按时间是划分〔找出表示时间是的短语〕②按地点划分〔找出表示地点的短语〕③按事情开展过程划分〔找出各个事件〕④总分总〔掐头去尾〕段落层次的概括:①摘句法:摘出文段的中心句;②概括法:概括文段的主要意思;③结合法:有些文段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重要意思,就要把这些意思连接起来,概括出结合段意。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 记叙文阅读【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 记叙文阅读【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记叙文阅读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记忆中的温暖瞬间熊益军①有几件事老是萦绕在脑际,想起来心头就会涌起阵阵暖意。

②在市场上买了几斤花生米,装在塑料袋里,放在电动车上带回家。

半路上忽听后面有人喊:“前面的那个人,花生米漏啦!”我低头一看,不知何时塑料袋破了个洞,花生米正一粒一粒地往下漏,已经洒了好几米远了。

我赶忙停车,下来抓住破口处。

怎么办?思来想去,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塑料袋破口处打个结,可结还没打好,花生米又从上面扎口处漏了出来。

没办法了,我急得满头大汗。

就在我站在那儿东张西望、束手无策之际,路边修自行车的老人走过来,递给我一只塑料袋,笑意盈盈地说:“给你,套上吧!”我接过塑料袋,套在装花生米的破塑料袋上。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看着他那双油污漆黑的手,我内心感激不已。

这是两个月前某天早晨发生的事。

③从乡下回城,因有急事,我决定抄近路回家。

骑着电动车一路狂奔,前面城里的高楼大厦已映入眼帘,可突然一块牌子挡住了我的去路:前方桥梁断裂,正在施工修复,请绕行。

我一下子傻眼了,这可咋办呀?望着旁边正在扎钢筋的修桥工人,我自言自语:“真倒霉!原路返回,我得多走多少冤枉路啊!”许是听到了我的喃喃自语,一位正在扎钢筋的工人抬起头来看了看我:“是到城里去吧?不用原路返回,你从这儿拐弯向南,走一里来路的样子,就有一座往西的桥,过桥一直走就到城里了。

”情急之中,我都没顾得上道声“谢谢”就匆匆而去。

没走多久,果然看到一座东西向的桥,过桥,直走,我终于顺利地回到家里。

多亏了那位修桥工人指路,要不然我多走冤枉路不算,耽搁了时间还要误事。

直到现在,我还对他有说不尽的感激。

这是前不久遇到的事。

④最近小区改造,楼下挖得坑坑洼洼。

那天早晨,我推上电动车去上班,却被前面一道半米来宽的沟难住了。

我用尽力气,好不容易将前车轮挪到对面,可后轮怎么也挪不过去了。

就在我进退两难之际,一位泥瓦工放下手中的镐,走过来,抓住车后座上的把手,用力一提,再顺势往前一推,我终于过了那道坎,得以按时上班。

【新】中考语文黄金知识点系列专题15记叙性文体阅读

【新】中考语文黄金知识点系列专题15记叙性文体阅读

专题15 记叙性文体阅读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考点分析《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于阅读教学的要求是: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具体到记叙文,中考要求有以下4点:①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②掌握全文结构,熟练划分段落层次,归纳层意、段意。

③把握文章重点,研究记叙文的体裁(以记事为主的,以写人为主的,以写景为主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④分析选材目的和组材效果,领悟、总结文章中心思想。

二、中考对这部分的考查重点是:①对具体词语、关键句子意思和作用的理解。

②段落的划分,文章内容的概括,辨析叙述所用方法的效果和体会选材目的。

③能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④能用简洁的语言,精练地概括出文章的内容;能对写作方法的提问,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近几年中考记叙文阅读测试有以下一些特点:①在命题材料的选取上较重视人文精神的挖掘,比较注意其内容所蕴含的教育意义,与学生的内心世界等贴近,写青少年成长历程的占较大比例。

②记叙文阅读在中考现代文阅读中所占份额最大。

由于中考语文将逐步过渡到最终只考读写,因而近几年现代文阅读试题所占比例逐年加大,而中考现代文阅读又一向以记叙文为主要考查文体,所以记叙文阅读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重头戏。

抓住记叙文阅读就抓住了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半壁河山”。

③选文课内课外并举,课外选文逐渐加大。

甲卷的阅读题选文目前还是一段课内一段课外,乙卷则多是取自课外。

总体上看,课外选文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已是势在必行。

因为,一方面它有利于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另一方面也是实行“一纲多本”后保证公平竞争所必需的。

④选择题主观题并行,主观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选择题在考查的覆盖面、阅卷的客观性上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题型优势,但它忽略对过程的考查,忽视对语言表述的考查等弱点正日益暴露出来。

江苏省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记叙文阅读学案

江苏省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记叙文阅读学案

记叙文阅读后来长茧子的地方皮又蹭破了,嘈杂声影响了我的课堂,我连忙打开教室门,只见李老师正连拉带拽地以后趁她父亲不在,我就以句;抓住文中关墙头的蔷薇花,目送着他。

我想起南朝柳恽的《咏蔷薇》来:“不摇香已乱,(选自(《读者》原创文章通过写大树来表达一种生活态度,这样的写法叫:编写:马玉荣附: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及作用: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作用分别如下: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

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

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2024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语文(江苏南通卷)

2024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语文(江苏南通卷)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南通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答案必须按要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共25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4分)江南大地,人文荟萃。

五千年文明之光在这里shǎn yào,中国近代第一城在这里崛起。

今天,江海儿女正用zhì huì和汗水,绘就南通发展的绚丽篇章。

在这千帆竞发A百舸争流的时代,南通青年更应B(勇立潮头锐不可当)、奋发有为,与家乡共成长,用奋斗与担当写下最美的青春诗行!(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2)请在A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A处的标点符号是。

(1分)(3)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B处。

B处的短语是___________。

(1分)2.学校正在开展“青春当自强”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活动。

(5分)(1)【拟写标语】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简洁优美的宣传语。

(要求:紧扣主题)(2分)(2)【采访任务】2021年8月7日,南通籍盲生程溁如愿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音乐学专业本科。

这个18岁的失明少年,勇敢执着,积极奋进,在熙暗中与音符相伴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光明世界。

程溁同学受邀来到了学校活动现场,请以光明初中小记者的身份,围绕本次活动主题对他进行采访。

你应该怎么说?(3分)整本书阅读。

(7分)【语段一】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一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三个人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

林冲举手肐察的一枪,先戳倒差拨。

陆虞候叫声:“饶命!”吓的慌了手脚,走不动。

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戳倒了。

江苏省南通市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 。

(杜牧《赤壁》)②居高声自远,______ 。

(虞世南《蝉》)③______ ,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④浸透了奋斗的泪泉,______ 。

(冰心《成功的花》)⑤文字创作也应有时代感和创造性,惟有不断创新,才能带给读者惊喜,引领新的时代,正如赵翼《论诗》中的诗句:“______ ,______ ”。

⑥曹操《龟虽寿》中“______ ,______ ”运用比喻,表现了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边词(唐)张敬忠五原①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注】①五原: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

(1)诗中描写五原“______ ”和“______ ”等典型景象,描绘出边关“______ ”的春色。

(用诗句内容填空,3分)(2)第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7.0分)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滇多产细竹,坚实可为箸。

武生以火绘其上,作禽鱼花鸟、山水人物、城门楼阁,精夺鬼工。

人奇之,每得其双箸,争购钱数百。

于是武生之交戚贫者,因以为利。

生顾未尝售也,颇自矜重,一箸成,辄把玩不释,保护如头目。

或醉后痛哭,悉焚之,醒复悔,悔而复作。

然靳①不轻与人。

好事者每瞷②其谋醉时,置酒招之,造必尽欢。

酒酣,以火与箸杂陈于前而不言。

生攘③臂起,顷刻完数十箸,挥手不顾也。

或于酒中以箸相属,则怒,拂衣出,终身不与之见。

或遇贫士及释道者流,告以困穷,辄忻然④为之,虽累百不倦。

于是滇之士夫或相馈遗,皆以武生箸为重。

王公大人游于滇者,不得武生箸即不光。

余尝见其箸作“凌烟阁功臣图”者,箸粗仅及绳,而旌旗铠杖、侍从卫列,无不毕具;至褒公、鄂公,英姿毛发,道子传神,莫或过之。

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教师版)

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教师版)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情调研九年级语文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答案必须按要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25分)海韵中学组织“晓节气,研文化”语文实践活动。

请你参与。

阅读下面活动导语,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的祖先是睿智而诗意的。

他们用精细的刻刀,将一年平淡的日子切割成了二十四个时段,并用diǎn jīng之笔为每个时段取了名字。

二十四节气,是光阴里的禅,yùn yù了生命与希望,并时时提醒着我们——时光美好,唯有不虚度 A 不辜负,方对得起大好的光阴和自然的 B (馈赠/回赠)。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 请在A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A处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_______。

3. 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B处。

B处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点睛孕育2. 顿号(、)3. 馈赠【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点睛(diǎn jīng):画龙点睛的略语;孕育(yùn yù):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2题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不虚度”和“不辜负”是并列的词语,有共同的主语“我们”,因此中间应用“顿号”。

【3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馈赠(kuì zèng):赠送(礼品);回赠(huí zèng):接收后赠礼后,还赠对方礼物;根据语境“方对得起大好的光阴和自然的”指的是我们要对得起大自然给我们的赠礼,大自然无私赠送给我们宝贵的礼物,并没有接受我们的赠礼,因此选“馈赠”。

【探节气之源】4. 走进博物馆,同学们探究二十四节气的“前世今生”。

专题15 诗歌鉴赏(情感与炼字)(讲练)-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15 诗歌鉴赏(情感与炼字)(讲练)-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15 诗歌鉴赏—情感与炼字 (2)【课标要求】 (2)【主要题型】 (2)【选材特点】 (2)【命题趋势】 (2) (2)考点一诗歌鉴赏内容与情感 (3) (4)考法一诗歌内容理解 (4)考法二诗歌的情感理解 (5) (6)知识点一理解诗歌内容的方法 (6)知识点二诗歌鉴赏情感探究 (8)常考的八类古诗词情感鉴赏 (8) (11)考点二诗歌的炼字 (16) (16)考法一炼字角度赏析诗句 (16)考法二体会加点字的妙处 (17) (19)知识点诗歌鉴赏的炼字技巧 (19) (20)【课标要求】2022版课标中对于古代诗歌的考查,有如下要求。

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阅读古代诗文名篇,考查文意理解、写法探究等。

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主要题型】1.在考查形式上,主要有两种,一是选择题;二是主观题。

其中,以主观题诗歌鉴赏为主。

2.在考查内容上,既有对课内诗歌鉴赏的考查,又有对课外诗词的考查,同时还有部分地区课内外诗歌进行对比鉴赏。

【选材特点】1. 从体裁来看:以诗为主,兼顾考词。

2. 从朝代来看:以唐宋诗词为主,兼顾其他朝代。

3. 从作者来看:以熟悉的作者为主,兼顾陌生作者。

近三年的试卷中,我们熟悉的作者有:李白、欧阳修、王勃、陆游、辛弃疾、王安石、杜甫等。

4. 从选题来看:课内诗歌鉴赏主要考查名篇,课外诗歌鉴赏主要选熟悉作者的陌生作品,或者选陌生作者的代表作,以保持试题的陌生度。

5. 从内容来看:贴近生活,弘扬正能量,培养家国情怀。

【命题趋势】近年来,在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对诗歌鉴赏的考查均为必考题,一般设置2-3个小题,第1题通常侧重考查诗歌的基本内容及情感,第2题通常考查对诗句的赏析。

2025年江苏省南通市初三中考考前指导卷(2)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5年江苏省南通市初三中考考前指导卷(2)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5年江苏省南通市初三中考考前指导卷(2)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经典咏流传》将诗词与音乐相融合,古典韵味和现代旋律相得益彰....,让传统文化在古今观照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B.《流浪地球》将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表现得栩栩如生....。

C.清水绿岸,鸟语花香。

枣城湿地公园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D.学校不断加强作业教学改革,对于体验式的作业,鼓励孩子们尽可能自己完成,避免家长越俎代庖....。

2.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铁砧.(zhān)人烟辏.(cóu)集奄.(yǎn)奄一息B.累.世(lěi)魑.(chī)魅魍魉嘁嘁喳喳.(chā)C.羯.鼓(jié)说媒拉纤.(qiān) 打折.(shé)了腿D.楠.木(nán)恹.(yān)恹欲睡谆.(dūn)谆教导3.下面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

(《马说》韩愈)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只不过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闲散无聊的人罢了。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C.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醉翁亭记》欧阳修)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译文: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疯了吗?(《河中石兽》纪昀)4.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震撼蔚藉惊慌失措气宇轩昂B.擅长噩耗络绎不绝一丝不苟C.喧嚣亵渎连绵不断怡笑大方D.粗拙游逛神彩奕奕诚惶诚恐5.文言诗文默写填空。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全国通用)记叙文阅读之表达方式及记叙顺序鉴赏原卷版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全国通用)记叙文阅读之表达方式及记叙顺序鉴赏原卷版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全国通用)记叙文阅读之表达方式及记叙顺序鉴赏(原卷版)T知识点讲解1、记叙:使读者了解故事情节、人物各方面。

2、描写:渲染气氛。

描写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表达抒发作者情感,深化文章主旨。

4、议论: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5、说明: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文章的背景、环境、状物的细节。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特点】顺叙是按事情发生发展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2、倒叙(先写结果或精彩部分,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特点】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

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

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

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PS:记叙文中最常考察内容为插叙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特点】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

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

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

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4、补叙:指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运用补叙,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 记叙文阅读 苏教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 记叙文阅读 苏教版

(苏教版)中考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记叙文阅读【考点解说】根据课标精神,记叙文阅读考查包括如下内容:辨析记叙的要素、人称和顺序,明确其作用;理解记叙与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能整体感知课内外阅读材料的内容,准确理解文章的中心;清楚作者行文思路;结合语境准确揣摩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能有自己的看法和体验;对其艺术手法能进行必要的赏析和评价。

【题型分析】2009年全国中考记叙文阅读材料大多来自课外,主要为主观性试题,多数题目的答案要求用文字来表达,不追求唯一性和标准化。

但也有一定数量的选择题,以保证知识的覆盖面和考查评分的客观性。

【解题策略】一、要注重提高阅读能力。

对于记叙文阅读的备考首先在于一个“读”字。

没有一定的阅读量,不会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也就不会有灵敏的语感。

所以,要多读一些文质优美的记叙文。

读得多了,自然而然地就使自己获得较强的语言感受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二、要掌握答题技巧。

在考场上遇到记叙文阅读时,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较为快捷有效。

具体过程是:阅读理解文章题目----阅读文章---看清文章后面的试题----按试题要求回头有重点地再看原文-----答题。

【专项练习】一、阅读下面一篇记叙文,回答文后问题豌豆要回到温暖的豆荚上初中以后,我的变化对妈妈而言似乎是个困惑。

她说:都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你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呢?你真让我伤心。

她说这话的时候皱着眉,手里拿着她的鸡毛掸子,脸上是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愤怒。

你不是我女儿该多好打我的时候,她是下得了狠心的,但我还是倔强地不哭也不闹。

青春期的我,以为这就是勇敢。

那个周末,不想上课了,我就和几个男孩子溜出去,跑到网吧里打游戏。

他们装出很成熟的样子,掏出几支烟,问我抽不抽,然后就开始吞云吐雾,却被呛得满脸通红。

我当然知道抽烟不好,可是又要面子,怕被他们看不起,就收下来揣在衣兜里。

晚上妈妈洗衣服时,发现了我衣兜里的烟,脸被气成了酱紫色。

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崇川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崇川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崇川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时光如歌,征途如虹,我们致敬每一位平凡的奋进者,致敬环卫工人,他们是洁净环境的卫士,更是勾勒城市留白的美容师;致敬消防员,他们是危险的抵御者,更是火中逆行的孤勇者;A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追梦的时代,这是造梦的中国。

越陌度阡,绝不言弃,重担在肩, B (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你现在的每一份努力,时光都会加以chén diàn,在未来的日子里,以另一种美好的形式kuì zèng于你。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根据语境,在A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

3.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B处。

B处的词语是。

二、语言表达4.时光的隧道,连接过去与未来,见证悲欢人生和纷繁时代。

江海中学拟组织“被时光见证”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活动策划组搜集了下面一则材料,小语认为吴耀华在地铁上画的都是普通人的闲暇时光,没有意义,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反驳他。

南通理工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院长吴耀华,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南通籍画家,多年来他热衷于用画笔描绘家乡的风情、记录生活的真实。

南通地铁1号线开通后,吴耀华选择乘坐地铁上下班,车上的半个小时用来画人物速写,每张作品都标注着“地铁时光”和日期等字样。

“每天来回约一小时的地铁时光,我过得很充实,一点也不觉得漫长。

”他笑着说,甚至有一次,因为太专注于速写,自己还不小心坐过了站。

(2)活动策划组拟5月30日下午15:30在学校美术馆举办“地铁时光”画展,届时邀请吴耀华院长做专题讲座,请你以学生会代表的身份打电话邀请美术组丁老师参加,你会怎么说?三、名著阅读5.人,是可以一瞬间长大的。

《朝花夕拾》中有不少瞬间对鲁迅的人生选择产生了深远影响,请写出其中一个,结合具体内容,分享你的阅读感受。

6.左拉曾说:“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5 记叙性文体阅读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10题;共213分)1. (20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叶子时期的梅①我找不到那丛梅树了,因为我来的不是时候。

我是在初夏的一个下午,进入这片水边的花地。

如果是寒意未减的早春,远远地就能看见它,那金黄的花色啊,曾怎样地让一双冷寂的眼睛充满温情。

那时的花园是沉睡着的、等待复苏的废墟,到处是冰硬光滑的旧年的枝条,而一树腊梅的开放,正像贫穷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照亮了周围的一切。

可是现在,绿叶掩盖了世界,我只能在回忆里呼吸它独有的芬芳。

②我在枝枝叶叶间徘徊。

我后悔当初没有在梅的枝子上留下刻痕,我忽略了我并不认识它的叶子。

我记得,它长在一丛丁香的身旁。

但丁香淡紫的碎花也已落尽,丁香的叶子我同样分辨不出。

我是多么无知。

③我不能这样轻易走掉,因为梅就在这里,或者是这一棵,或者是那一棵。

它一定知晓我的心事,一定用了它的语言向我指示,只是我没有通晓物语的聪明。

不然,我就不必再费周折。

低头寻觅,地上没有落花飘零的踪影,更不见我当日留连驻足的行迹。

都被风去了,都被雨打去了。

泥土啊,你什么都知道,可你什么也不告诉我。

后来,我发现了枝头残存的花穗,虽已干枯,但我认得那细小的模样就是丁香。

找到了丁香,也就找到了默然的梅。

④可爱的你呀,藏在自己的叶子里。

但我还是找出了你。

花朵是你的脸吗?叶子是你的衣裳吗?我不知道,你有太多的神秘。

⑤腊梅的叶子碧绿油亮,并无奇异之处。

与花相比,叶是寂寞之物。

从深春到晚秋,这丛梅树将一直寂寞下去,在层层叠叠的浓阴里度过无人折弄的安宁时光。

它会被许多人遗忘,被许多眼睛所忽略。

⑥我凝视着它,凝视着叶子时期的梅,我想记住它。

⑦对于梅,人都喜欢它花时的鲜艳、雪天的热烈。

梅花,“梅”字后面总要跟着一个“花”字。

踏雪寻梅的逸致,梅花三弄的韵事,也都是冲着花来的。

这样的爱,短暂而肤浅。

花凋谢,人消散,曲终了。

灿烂之日,人众如云;繁华过后,陌不相识。

⑧今天我来,就是要看看无花的梅,看看它的长久和佳美。

而绝非如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中所写的:“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绝不是这样!我不怀这样的心思来看它。

青枝交错,碧叶婆娑,这才是梅最年轻最富有的辰景。

就像当初它并不需要谁的所谓寻求和赞赏,如今它也不需要谁的所谓记取和安慰。

而且我还知道,这也正是梅最纯洁最快乐的日子。

没有了那些真真假假的嘴唇、那些虚虚实实的眼目,一棵树,会活得更真实,更自由,更健壮。

⑨如果花是一种显露,那叶就是一种隐藏?我喜欢这种隐藏。

⑩临走,我摘下两片梅叶,我要拿回去,向人询问:“你认识它吗?”⑪但此刻分明有一个声音提醒我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1)这篇文章的思路,概括起来说是由梅到梅。

(请在横线上各填一个字)(2)“如果花是一种显露,那叶就是一种隐藏。

”结合前文内容,分别揭示“显露”与“隐藏”的含义。

(可摘原文语句,也可自己组织语言作答)“显露”:“隐藏”:(3)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文章结尾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怎样理解其深刻含义?2. (20分) (2017九上·江门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翻浆的心毕淑敏那年,我放假回家,搭了一辆运送旧轮胎的货车,颠簸了一天,夜幕降临才进入戈壁。

正是春天,道路翻浆①。

突然在无边的沉寂中,立起一根“土柱”,遮挡了银色的车灯。

“你找死吗?!”司机破口大骂。

我这才看清是个青年,穿着一件黄色旧大衣,拎着一个系着鬃绳的袋子。

“我要搭车,我得回家。

”“不带!哪有你的地方!”司机愤愤地说。

“我蹲大厢板就行。

”“不带!”司机说着,踩了油门,准备闪过他往前开。

那个人抱住车灯说:“我母亲病了……我到场部好不容易借到点小米……我母亲想吃……”“让他上车吧!”我有些同情地说。

他立即抱着口袋往车厢上爬,“谢谢谢……谢……”最后一个“谢”字已是从轮胎缝隙里发出来的。

夜风在车窗外凄厉地呜叫。

我找到司机身后小窗的一个小洞,屏住气向里窥探。

朦胧的月色中,那个青年龟缩在起伏的轮胎里。

每一次颠簸,他都像被遗弃的篮球,被橡胶轮胎击打得嘭嘭作响。

“我好像觉得他要干什么。

”司机说。

这一次,我看到青年敏捷地跳到两个大轮胎之间,手脚麻利地搬动着我的提包。

那里装着我带给父母的礼物。

“哎呀,他偷我东西呢!”司机狠踩油门,车就像被横刺了一刀的烈马,疯狂地弹射出去。

我顺着小洞看去,那人仿佛被冻僵了,弓着腰抱着头,企图凭借冰冷的橡胶御寒。

我的提包虽已被挪了地方,但依旧完整。

司机说:“车速这么快,他不敢动了。

”路面变得更加难走,车速减慢了。

我不知如何是好,紧张地盯着那个小洞。

青年也觉察到了车速的变化,不失时机地站起身,重新搬动了我的提包。

我痛苦地几乎大叫。

司机趁着车的趔趄,索性加大了摇晃的频率,车窗几乎吻到路旁的沙砾。

再看青年,他扑到在地,像一团被人践踏的草,虚弱但任不失张牙舞爪的姿势,贪婪地守护着我的提包——他的猎物。

司机继续做着“高难”动作。

我又去看那青年,他像夏日里一条疲倦的狗,无助地躺在了轮胎中央。

道路毫无先兆地平滑起来,翻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司机说:“扶好你的脑袋。

”就在他的右腿狠狠地踩下去之前,我双腿紧紧抵地,双腕死撑面前的铁板……不用看我也知道,那个青年,在这突如其来的急刹车面前,可能要被卸成零件。

“看他还有没有劲偷别人的东西!”司机踌躇满志地说。

我心里安宁了许多。

只见那个青年艰难地在轮胎缝里爬,不时还用手抹一下脸,把一种我看不清颜色的液体弹开……他把我的提包紧紧地抱在怀里,往手上哈着气,摆弄着拉锁上的提梁。

这时,他扎在口袋上的绳子已经解开,就等着把我提包里的东西搬进去呢……“他就要把我的东西拿走了!”我惊恐万状地说。

师傅这次反倒不慌不忙,嘴角甚至显出隐隐的笑意。

我们到了一个兵站,也是离那个贼娃子住的村最近的公路,他家那儿是根本不通车的,至少还要往沙漠腹地走10公里……那个青年挽着他的口袋,像个木偶似的往下爬,跪坐在地上。

不过才个把时辰的车程,他脸上除了原有的土黄之外,还平添了青光,额上还有蜿蜒的血迹。

“学学啦……学学……”他的舌头冻僵了,把“谢”说成了“学”。

他说:“学学你们把车开得这样快,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在赶路……学学……”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们。

看着他蹒跚的身影,我不由自主地喝了一声:“你停下!”“我要查查我的东西少了没有。

”我很严正地对他说。

司机赞许地冲我眨眨眼睛。

青年迷惑地面对我们,脖子柔软地耷拉下来,不堪重负的样子。

我敏捷地爬上大厢板。

我看到了我的提包。

我摸索着它,每一环拉锁都像小兽的牙齿般细密结实。

突然触到鬃毛样的粗糙,我意识到这正是搭车人袋子上那截失踪的鬃绳。

它把我的提包牢牢地固定在大厢的木条上,像焊住一般结实。

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冻得皱缩起来。

(有删改)【注释】①翻浆:春暖解冻时,地面或道路表面发生裂纹并渗出水分和泥浆。

(1)小说中的“青年”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概括作答。

(2)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联系全文,简要说说题目中“翻浆”的含义是什么。

②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作答。

(3)小说结尾部分情节设置很巧妙,请你选择一个角度简要赏析。

(4)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3. (25分)现代文阅读,回答1-4题。

特雷西的单车周海亮特雷西是母亲的儿子。

外乡人来到母亲的花园,见到那辆单车。

单车拴在一棵树上,那棵树很细,很矮。

看得出树刚栽下不久,也看得出单车刚买不久,近似没有骑过。

外乡人向母亲讨一杯水,慢慢喝着,与母亲讨论着刚刚打响的战争。

临走时候,她问母亲,谁的单车?母亲说,特雷西,特雷西的单车。

特雷西是我的儿子。

外乡人不说话了。

刚才,母亲跟她说过特雷西。

特雷西是妹妹的哥哥。

妹妹坐在花园的秋千上,母亲坐在她的身边。

妹妹对母亲说,我想有一辆单车。

母亲说,战争没完没了地打,面包都开始限量供应,哪还能买到单车?妹妹看看拴在树上的单车,那棵树长高长粗,那单车变得破旧。

她说这单车再不骑的话,就再也骑不了了。

母亲说可是这是特雷西的单车。

妹妹不说话了。

那是哥哥的单车,她不能碰哥哥的东西。

特雷西是男人的邻居。

男人闯进花园,见到那辆单车。

单车锈迹斑斑,车轮开始扭曲。

单车拴在树上,那棵树更高更粗。

男人有些好奇,问,这是谁的单车?她说,特雷西,特雷西的单车。

特雷西是我的哥哥。

男人说如果再不取走单车的话,它要长到树里面了。

她说母亲说过,谁也不能动特雷西的单车。

男人不说话了。

他听母亲说过特雷西。

他知道特雷西是一个易羞的男孩。

但他头一次知道,易羞的特雷西还有一辆几乎没有骑过的单车。

特雷西是外甥的舅舅。

男孩仰起头,看着那棵树。

树很高,枝叶繁茂。

单车被树干挤得变了形状,一部分深深杀进树干。

男孩问母亲,为什么要把单车拴到树上?母亲说,单车是特雷西拴上去的。

男孩说,特雷西就是舅舅吗?母亲说,特雷西就是舅舅。

他把单车拴到这里,谁都不能动。

男孩上前,摸摸单车。

他被烫了一下。

似乎那辆单车刚刚被人骑过,尽管它已变成一堆废铁。

特雷西是一段往事。

战争早已结束,城市早已重建。

现在,一条公路需要穿过花园。

她带着来人,来到树旁。

现在单车悬空,完全嵌进树干,似乎是从树里面生长出来的。

来人问她,谁的单车?她说,特雷西。

我哥哥特雷西。

来人说,可是这条公路需要穿过花园。

她说,不行。

特雷西的东西,谁也不能动。

她给来人讲特雷西的故事,一点一点,时间回到从前。

来人上前,摸摸单车,叹一口气,说,我会转达您的建议,夫人。

特雷西只是一辆单车。

两年以后,公路修好,却小心地绕开了那棵树。

树的周围多出一圈围栏,围栏上挂一个木牌,上面写着:特雷西的单车。

下面,两行字:1914年,男孩把自行车锁在这棵树上,就去参加战争了。

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回来。

这男孩就是特雷西。

这男孩就是特雷西。

他在战场上死去,在参加战争一个月以后。

母亲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女儿还很小,单车还是新的。

除了这辆单车,特雷西没有留下任何东西,包括遗体和骨灰。

甚至,当他的母亲死去,世上再无人记得他的模样。

现在的特雷西,只是一辆长到树里的单车。

(选自2015年第11期《微型小说选刊》)(1)文中的妹妹为什么不让人动特雷西的单车?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2)比较下列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写出在[甲]表达上的好处。

[甲]母亲说,特雷西,特雷西的单车。

特雷西是我的儿子。

[乙]母亲说,我儿子的单车。

(3)文中四处画线的句子独立成段,请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4)联系你的阅读经验,探究“拴在树上的单车”在这篇小说中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