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功能性胃肠病症

合集下载

《儿童肠胃疾病》PPT课件

《儿童肠胃疾病》PPT课件

充足睡眠
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肠胃的修 复和恢复。
注意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洗手,保持餐具清洁,避免病从口 入。
疫苗接种及定期检查
01
及时接种疫苗
根据儿童免疫接种计划,及时接 种相关疫苗,如轮状病毒疫苗等
,以预防肠胃疾病。
03
关注儿童症状
留意儿童的饮食、排便、腹痛等 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肠胃问题
分类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儿童肠胃 疾病可分为感染性肠胃炎、非感 染性肠胃炎、胃肠道过敏、胃肠 道功能紊乱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儿童肠胃疾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 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感 染,食物过敏或不耐受,药物使用不 当,以及遗传、免疫等因素。
危险因素
低龄儿童、免疫系统较弱、饮食不规 律、卫生习惯不良等是儿童肠胃疾病 的危险因素。
《儿童肠胃疾病》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儿童肠胃疾病概述 • 常见儿童肠胃疾病介绍 • 儿童肠胃疾病预防策略 • 儿童肠胃疾病治疗方法探讨 • 儿童肠胃疾病并发症处理措施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儿童肠胃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儿童肠胃疾病是指影响儿童胃肠 道正常生理功能的一类疾病,包 括炎症、感染、过敏、结构异常 等多种类型。
原因
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 杆菌感染等。
治疗
使用抗酸药、抗生素等 药物治疗;调整饮食,
避免刺激性食物。
腹泻
定义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 量增加,粪质稀薄。
症状
大便次数增多、水样便、伴有 腹痛、发热等。
原因
感染、饮食不当、过敏等。
治疗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 ;使用止泻药、抗生素等药物

最新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罗马诊断标准讲学课件

最新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罗马诊断标准讲学课件
G1 婴儿反流 G2 婴儿反刍综合征 G3 周期性呕吐 G4 婴儿腹绞痛 出生后G到5 4月功龄能小性儿腹具泻有以下各项 1.发作性易激惹、焦G6躁、婴哭儿闹粪,便突滞然留开始、突然停止; 2.每天发作3小时以G上7 ,功每能周性至便少秘3天;
临床评估
• 绞痛(colic)指的是由于尿路、胆管、肠管阻塞所致的腹痛; • “婴儿腹绞痛(infant colic)”是行为综合征,指小婴儿的长时间的
• 更改了诊断所需要的症状时间,除了周期性呕吐和腹型偏头痛, 症状时间从过去的3月改为2月。
• 在某些病人,功能性胃肠病和器质性胃肠疾病共存,如IBS和 Crohn病,因此强调诊断FGIDs“排除器质性胃肠疾病”
功能性胃肠病:新生儿和婴幼儿
G1 婴儿反流 G2 婴儿反刍综合征 G3 周期性呕吐 G4 婴儿腹绞痛 G5 功能性腹泻 G6 婴儿粪便滞留 G7 功能性便秘
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罗马 诊断标准
1984年,国际胃肠病会议专题讨论FGID(六大类21种病) 1994年,FGID 罗马I 标准 ( 25种FGID诊断标准) 1999年,FGID 罗马Ⅱ共识
1997年,儿科专家工作组成立 1999年,罗马Ⅱ 标准包括儿科FGID的诊断 2006年,FGID罗马Ⅲ 标准 儿科工作组有二个
旦发现有人观察,反刍立即停止 • 拥抱、安慰并喂哺孩子可使症状消失 • 帮助母亲认识到婴儿有精神和心理需求并帮助提高应对能力
功能性胃肠病:新生儿和婴幼儿
G1 婴儿反流
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项 G2
1.至少2次以上突然恶心、 G3
不间断地呕吐或干呕、 G4
持续数天或数周
G5
2.发作间歇完全恢复正
常,间歇数周—数月
新生儿/婴幼儿(0—3岁) 青少年儿童(4—18岁)

婴幼儿功能性胃肠病~

婴幼儿功能性胃肠病~

措施
• 改变饮食、软化大便。 • 临时的措施:开塞露或缓泻剂。 • 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多活动,增加肠蠕
G7. 婴儿功能性便秘
发病机理
• 便秘是结肠传输减缓以及水分过度重 吸收的结果:
– 结肠内粪便的渗透压降低就会引发相应 比例的水分重吸收,进而导致粪便干结 ; – 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导致大便 干燥坚硬。
应对措施:
• 增稠米糊 • 正常容量摄入
G4. 婴儿肠痉挛
发病机理
• 婴儿肠痉挛可能与肠道动力改变、前列腺 素功能紊乱、5-羟色胺浓度异常或神经肽 不成熟有关。 • 婴儿肠痉挛是行为学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如家庭环境改变,母婴互动缺乏、父母焦 虑等,甚至认为是易激惹婴儿的正常行为 表现。
G4. 婴儿肠痉挛
G1. 婴儿反流
发病机理:
新生儿及婴幼 儿的胃呈横位, 下食管括约肌 不发达, 短暂性下食管 括约肌松弛 (TLESR)是引起 反流的主要因 素。
G1. 婴儿反流
• 溢乳婴儿的胃排空延迟 • 溢乳患儿的酸暴露明显增高
G1. 婴儿反流
罗马III诊断标准:
3周至12个月的健康婴儿必须符合以下2项: 1.每天反流2次或2次以上,持续3周或更长时 间; 2.无干呕、呕血、误吸、呼吸暂停、生长迟 缓、喂养或吞咽困难,或者姿态异常。
主要内容
功能性胃肠病与罗马标准 婴幼儿功能性胃肠病
我院儿科调节胃肠功能药物概述
功能性胃肠病与罗马标准
• 功能性胃肠病(FGIDs):有消化道症状, 但无法用器质性病变或生化异常来解释的 消化道功能性疾病。 • Rome 1988 • Rome II 1996-1999 分类G : 新生儿/婴幼儿(<4岁) • Rome 2003-2006 分类HIII : 儿童 /青少年(4~18岁) • 罗马III标准儿童FGIDs分类:

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分析

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分析

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分析藿香正气口服液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调理肠胃、促进消化的功效。

在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中,藿香正气口服液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本文将对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在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出现进食后胃肠道功能异常,表现为饱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该病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临床上较为常见,给患儿带来了不适和痛苦,也给家长带来了困扰。

二、藿香正气口服液的药理作用藿香正气口服液是以藿香、厚朴、白术、甘草等中草药为主要成分,具有理气和胃、调中和胃、燥湿化痰等功效。

藿香可以行气和胃,解表宣肺,用于治疗肠胃功能紊乱引起的腹痛、腹胀、反胃、呕吐等症状;厚朴可以燥湿化痰,行气和中,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胸闷、食滞停谷、痰饮等症状;白术可以健脾和胃,升清降浊,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呕吐泄泻等症状;甘草可以和中、缓急、解毒,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养阴止渴、解毒消肿等症状。

以上药物共同作用,可以有效调理肠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减轻消化不良引起的不适症状。

1.改善胃肠道功能藿香正气口服液具有理气和胃、调中和胃的功效,可以改善小儿的胃肠道功能,促进消化吸收。

对于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饱胀、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藿香正气口服液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减轻患儿的不适感。

2.缓解腹痛腹胀3.改善食欲不振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常常伴有食欲不振的情况,影响患儿的营养摄入。

藿香正气口服液可以健脾和胃,帮助患儿恢复正常的食欲,增加饮食营养的摄入,有利于患儿健康成长发育。

4.改善呕吐腹泻四、临床研究数据支持五、临床应用前景展望六、总结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良好,临床应用前景看好。

但值得注意的是,藿香正气口服液虽然疗效确切,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仍需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剂量和疗程,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罗马III标准解读

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罗马III标准解读

治疗
• 节拍器安静环境下每秒2-3次,可使患儿安静 • 常用“止哭”而非止痛的方法(如乘车) • 如果怀疑是牛奶蛋白过敏或食管炎可给予短暂的试验性治 疗如水解蛋白配方奶或抑酸药物
功能性胃肠病:新生儿和婴幼儿
G1 G2 G3 婴儿反流 婴儿反刍综合征 符合以下各项 周期性呕吐 1.每天3次以上无痛、 不成形便; 2.症状持续4周以上; 3.发生与6个月—3岁; 4.腹泻发生于清醒时; 5.如果热卡供给足够, 无生长停滞
– 内分泌代谢方面的疾病 (嗜铬细胞病、肾上腺功能不全、糖尿病、鸟氨酸甲酰转氨酶以及其 他尿素循环代谢缺陷,中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缺陷、丙酮酸血症、 异戊酸血症(慢性复发型)以及卟啉病等)
治疗
• 对频繁、严重和发作期间长的患儿,每次以阿米 替林、苯唑替酚、赛庚啶、苯巴比妥或普奈洛尔 可使发作频率减少甚至消失 • 预防:昂丹司琼\长效二氮卓类\劳拉西袢 • 深度睡眠诱导治疗能使缓解症状并遗忘发作情况 • 一旦发作,异丙酚或苯巴比妥持续静脉滴注、苯海 拉明和氯丙嗪分次静滴替代劳拉西袢治疗
– ⑴针对家长和看护者的担心作出准确明了的回应
– ⑵承诺连续观察和评估患儿
• 缓解症状主要通过加强护理,左侧卧位和俯卧位和稠 厚食物能改善症状 • 不常规用药
功能性胃肠病:新生儿和婴幼儿
G1 G2 婴儿反流 婴儿反刍综合征
必须具有以下所有症状至少 3个月 G3 周期性呕吐 1.腹肌、横膈和舌反复收缩运动; G4 婴儿腹绞痛 2.胃内容物反流至口腔、吐出或再咀嚼咽下; G5 功能性腹泻 3.有以下至少3条以上: G6 婴儿粪便滞留 a.3个月—8个月内发病; G7 功能性便秘 b.针对GERD的治疗手段、胆碱能抑制剂、更换配方奶、 管饲、经胃造瘘喂养等均无效; c.不伴恶心、无痛苦; d.睡眠中以及与外界交流时不发生

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诊断共识

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诊断共识

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诊断共识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FDI)是指婴幼儿期出现反复或持续的肠胃道症状,如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等,但经常没有明确的病因和病理学改变。

婴幼儿FDI是十分常见的疾病,对患儿和家庭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

因此,建立婴幼儿FDI的诊断共识是非常重要的。

婴幼儿FDI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疾病和诊断试验。

临床表现是诊断的关键,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等。

此外,还要进一步了解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喂养史、排便习惯等。

排除其他疾病是必要的步骤,因为许多其他疾病也会导致类似的症状。

婴幼儿FDI的诊断试验主要包括乳糖负荷试验、呼气氢试验和超声检查等。

乳糖负荷试验是主要的诊断试验之一,通过为患儿口服乳糖后测定血糖水平来评估肠道对乳糖的吸收能力。

正常情况下,乳糖被肠道内的乳糖酶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这些糖分子被吸收到血液中。

如果患儿存在乳糖不耐受或吸收不良,乳糖会在肠道内发酵产生氢气,从而导致呼气中的氢气浓度升高。

呼气氢试验是检测肠道产氢菌的活性以及肠道吸收能力的有效方法。

通常在患儿进食含乳糖或其他可产生氢气的食物后,采集呼气样本进行氢气浓度的测定。

如果患儿存在氢气过多的情况,说明肠道内可能存在细菌过多生长或存在吸收障碍。

超声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器质性病变,特别是检查肝脾大小、肠道蠕动情况、胆囊和胆道是否有异常等。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初步确定是否存在结构异常或其他疾病引起的消化问题。

儿童胃肠病学

儿童胃肠病学

儿童肠胃病学
一、儿童胃肠病学中,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是?
A. 小儿消化性溃疡
B. 小儿肠易激综合征
C. 小儿急性胃肠炎
D. 小儿便秘
(答案:D)
二、以下哪项是诊断儿童胃食管反流病时常用的检查方法?
A. 腹部B超
B. 24小时pH监测
C. 血常规
D. 肝功能检查
(答案:B)
三、儿童腹泻时,若大便呈“蛋花汤”样,最可能的病原体是?
A. 沙门氏菌
B. 轮状病毒
C. 大肠杆菌
D. 志贺氏菌
(答案:B)
四、关于小儿消化性溃疡,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 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
B. 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C. 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D. 胃溃疡多于十二指肠溃疡
(答案:D)
五、在处理儿童食物中毒时,首要措施是?
A. 立即使用抗生素
B. 迅速清除毒物
C. 给予止泻药物
D. 等待自行恢复
(答案:B)
六、下列哪项不是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常见原因?
A. 饮食结构不合理
B. 排便习惯不良
C. 先天性巨结肠
D. 缺乏运动
(答案:C)
七、在评估儿童营养状况与胃肠功能时,哪项指标尤为重要?
A. 身高与体重
B. 血压与心率
C. 血糖与血脂
D. 视力与听力
(答案:A)
八、关于小儿急性阑尾炎,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 发病年龄多在3岁以上
B. 典型症状为转移性右下腹痛
C. 多数患儿有腹泻表现
D. 保守治疗通常能完全治愈
(答案:B)。

中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和治疗共识

中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和治疗共识

中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和治疗共识中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其临床表现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由于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不一致,导致诊断和治疗存在一定的困难。

为此,中国医学会小儿胃肠病学分会组织了一项专家共识,旨在规范中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和治疗。

下面将对该共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共识明确了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定义和分类。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排除器质性疾病的情况下,存在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根据症状的特点和发作的部位,将其分为腸系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胃系功能性消化不良两类。

前者表现为腹痛、腹胀、便秘或腹泻等症状,后者则以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为主。

其次,该共识对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提出了一套具体而严谨的方法。

首先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以了解病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其次是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肝功能相关指标和尿常规等。

对于特殊情况,还可以进行血生化、肠胃道内视镜检查等进一步检查。

最后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状的器质性疾病,如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

治疗方面,该共识提出了综合治疗的原则,包括心理疏导、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

心理疏导是治疗的重要手段,家长和医生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帮助他们减少压力和焦虑。

饮食调整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一般建议采用低脂、低纤维、高蛋白的饮食,增加饮食频率,避免过量进食或暴饮暴食。

对于需要药物治疗的患儿,通常可以选用抗焦虑、抗抑郁、促进胃肠蠕动等药物。

康复训练可以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以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

此外,该共识还强调了预防和宣教的重要性。

家长和学校要加强对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和了解,及时发现并引导孩子就医。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均衡、规律作息、避免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预防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

综上所述,中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和治疗共识为临床提供了规范和指导,明确了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治疗进展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治疗进展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治疗进展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在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情况下,由胃肠道及其他相关系统的异常生理反应导致的一系列疾病,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症状。

该病病因复杂,缺乏特异性标志物和检查手段,治疗难度大。

目前,对于小儿FD的治疗主要包括饮食调节、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等方面。

本文主要从药物治疗方面进行阐述。

1. 消化酶制剂消化酶制剂是一类促进消化和吸收的药物,主要分为胃外消化酶和肠道消化酶两大类。

胃外消化酶主要包括胃酸抑制剂、贝胆碱、场香薷酸钠等,可用于促进消化酶的活性,并减轻胃部不适感。

肠道消化酶主要有胰酶、胆汁酸等,能够增加肠道蠕动、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对于肠道功能差或者胰腺功能不全患者的消化吸收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 抗胆碱药物抗胆碱药物用于阻断乙酰胆碱的作用,从而抑制胃肠道的蠕动和分泌,减轻胃肠道痉挛和疼痛。

常用的抗胆碱药物有东莨菪碱、阿托品等。

3. 反酸剂反酸剂主要有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两类。

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抑制胃酸分泌,从而减轻胃酸对食道和胃黏膜的刺激,具有较好的反酸效果。

常见的质子泵抑制剂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

H2受体拮抗剂能够阻断胃黏膜细胞分泌胃酸的刺激,抑制胃酸分泌,通常作为轻度反酸药物使用。

常用的H2受体拮抗剂有雷尼替丁、西咪替丁等。

4. 神经调节药物神经调节药物能够通过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对胃肠道产生影响。

常见的神经调节药物有三磷酸腺苷模拟剂、奥托利斯、莫沙必利等,可以增加胃肠道的蠕动和排空,从而缓解小儿消化不良的症状。

5. 菌群调节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小儿消化不良与肠道微生物群的失调有关。

菌群调节剂是一种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的药物,通过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或抑制有害菌的滋生,改善肠道微生态失调的情况。

常用的菌群调节剂有益生菌、双歧杆菌、布鲁氏菌等。

综上所述,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消化酶制剂、抗胆碱药物、反酸剂、神经调节药物和菌群调节剂等。

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Ⅲ诊断标准

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Ⅲ诊断标准

家委员会— 罗马委员会, 1 9 9 4 年制定出2 5 种F G I D的诊
断 标 准, 即 罗 马I 标准, 功能 性胃 肠病( f u n c t i o n a l g a s t r o i n t e s - 加到2 个, 分别针对0 - 4 岁的新生儿婴幼儿和5 一 1 8 岁青 t i n a l d i s o r d e r , F G I D ) 定义为 有慢 性或复发性消化道症状, 但
上突然恶心、 不间断地呕吐或干呕、 持续数天或数周; ②发
作间歇完全恢复正常, 间歇数周到数月, 无任何症状。 3 . 4 婴儿肠绞痛 出生后到4 个月龄小儿具有以下各项: ①发作性易激惹、 焦躁、 哭闹, 突然开始、 突然停止; ②每天 发作3 h 以上, 每周至少3 d ; ③无生长迟缓。“ 婴儿肠绞痛” 是行为综合征, 指小婴儿处于长时间的哭吵和难以安慰的 行为, 严格意义来说, 婴儿肠绞痛不是由于器质性疾病引起 的, 发生无明显原因, 突然开始, 突然停止, 似乎多见于白 天, 3 - 4 个月时哭闹自然停止( 早产儿指相当于足月后的 3 一 4 个月) , 哭闹高峰大约在 6 周, 1 2 周后减轻。 3 . 5 功能性腹泻 符合以下各项: ①每天3 次以上无痛、 不成形便; ②症状持续4 周以上; ③发生于6 个月至3 岁; ④腹泻发生于清醒时; ⑤如果热卡供给足够, 无生长停滞。 3 . 6 婴儿粪便滞留 6 个月以下婴儿, 具有以下二项: ① 每次排便至少用力或哭闹 1 0 m i n 才能排出大便; ②无其它 问题。婴儿粪便滞留是因腹压增高和盆底肌肉收缩不协调 所致, 小儿排便用力时间长, 伴大哭、 尖叫、 身体蜷曲和脸胀
1 功能性胃肠疾病概念 自1 9 8 4 年开始在国际胃 肠会议上对F G I D进行专题讨 论以来, 已经成立了 数十位专家组成的功能性胃 肠病的专 2 儿童 F G I D的分类 罗马工作委员会认识成人功能性胃肠病的同时也认识 到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重要性, 为鼓励临床工作的开展, 激 起研究者的兴趣, 1 9 9 7年增加了儿科工作小组, 制定了儿

婴幼儿胃肠功能紊乱的中医治疗体会 (2)

婴幼儿胃肠功能紊乱的中医治疗体会 (2)

婴幼儿胃肠功能紊乱的中医治疗体会婴幼儿胃肠功能紊乱属功能性胃肠病范畴,是指在无明显品质性疾病的情况下的胃肠功能异常,临床表现为便秘、腹泻、呕吐、腹胀腹痛、厌食、溢乳等,常为婴幼儿就诊的原因。

李东垣《脾胃论》中有详细论述:脾胃不足为百病之始,脾胃为生命根本,胃为“仓廪”,脾主运化,一脏一腑为后天之本,生化气血,充养四肢百骸,脾胃伤,百病由生,长期胃肠功能紊乱可导致患儿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给家长带来极大的困扰。

西医治疗主要是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及摄入方式、服用乳糖酶、微生态制剂、粘膜保护剂等,均未有确切疗效,笔者在从事中医儿科的临床工作中发现通过饮食调整及相关的中药调理,患儿的症状基本可得到缓解。

统计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期间门诊120例符合胃肠功能紊乱诊的婴幼儿,根据其临床表现行中医辩证分析,运用中医药对其进行治疗,及指导合理喂养,治愈率为89.15%,治疗效果满意。

标签:婴幼儿胃肠功能紊乱;中医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又称胃肠神经官能症,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精神因素为本病发生的主要诱因,如情绪紧张、焦虑、生活与工作上的困难、烦恼、意外不幸等,均可引影响胃肠功能正常活动,进而引起胃肠道的功能障碍。

婴幼儿由于特殊的育龄期,极易发生消化系统功能性障碍,进而常常诱发多种疾病。

及早发现、积极治疗,早治早防,可有效降婴幼儿疾病死亡率。

现对最近两年来收治住院婴儿相应病例120例进行治疗分析与數据统计,以分析其病例诱因及治疗。

1、病例小儿脏腑功能娇嫩,饮食起居若有不慎,易致脏腑功能失调,脾失健运,常表现为便秘、腹泻、呕吐、腹胀腹痛、厌食、溢乳等。

参照《实用临床消化病学》及《尼尔森儿科学》,将符合胃肠功能紊乱,有如上临床症状表现的的患儿纳入观察对象。

同时,参照《中医儿科学》,将小儿胃肠功能紊乱行中医分型:喂养不当致食滞肠胃型、贪凉饮冷致寒凝肠腑型、感受外邪致湿热内蕴型、或素体脾胃气虚,肾阳不足型。

就诊的120名患儿107名通过中药调理及指导合理喂养,治疗1周后患儿症状基本痊愈,余下的13名患儿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治愈率为89.15%,治疗效果满意。

功能性胃肠病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功能性胃肠病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肠易激综合征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 查可诊断。
功能性腹泻Leabharlann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 查可诊断。
常见误诊与鉴别诊断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肠易激综合征
需与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消化不良相鉴别。
需与炎症性肠病、肠道感染性疾病等相鉴别 。
功能性便秘
需与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便秘相鉴别。
功能性腹泻
需与炎症性肠病、感染性腹泻等相鉴别。

药物治疗
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采用促动力药 、抑酸药、抗抑郁药等治疗;症 状较重的患者可采用根除幽门螺 杆菌治疗、促胃动力药等。
非药物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饮食调整、生活方 式干预等。
案例二:肠易激综合征的预防措施
01
02
03
饮食调整
避免过度饮食、辛辣食物 等刺激,选择低脂、高纤 维等易消化食物。
锻炼与运动
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会开发出更加敏感和特异的诊断工具,以便更好地评 估FGIDs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在治疗方面,未来可能会开发出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如针对特定靶点的药物 、肠道微生物群移植等。此外,随着对FGIDs患者的深入了解,可能会发现更多的与 FGIDs相关的心理因素,从而为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功能性便秘
排便费力、粪质较硬或呈球状、排 便不尽感,排便次数减少、排便费 时较长、排便时肛门有梗阻感等。
功能性腹泻
大便次数增多,粪质较稀,如泥样 或呈水样,排便紧迫感,排便不尽 感,排便后轻松。
诊断标准与方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 查可诊断。
功能性便秘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 查可诊断。

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Ⅲ诊断标准(2007)

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Ⅲ诊断标准(2007)

专题讨论小儿功能性胃肠疾病文章编号:1005-2224(2007)01-0001-03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Ⅲ诊断标准陈 洁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儿童医院,浙江杭州 310003E 2mail:hzcjie@mail .hz .zj .cn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志码:A 在临床上,许多患者因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这些症状影响到日常生活而就医,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和随诊,在许多患者并不能发现器质性疾病。

近20年来,引入了功能性胃肠病(functi onal gastr ointestinal dis order,FGI D )的概念和相应的诊治体系,对以上病症有了合理的解释,并在认识上出现了重要的转变,胃肠功能紊乱症状是生物2心理2社会综合因素的结果,不能以单一疾病为基础的简单生物医学模式来解释,FGI D 由于动力改变、内脏敏感性增高和脑2肠轴调节障碍等多种病理生理异常所致。

1 功能性胃肠疾病概念自1984年开始在国际胃肠会议上对FGI D 进行专题讨论以来,已经成立了数十位专家组成的功能性胃肠病的专家委员会———罗马委员会,1994年制定出25种FGI D 的诊断标准,即罗马I 标准,功能性胃肠病(functi onal gastr ointes 2tinal dis order,FGI D )定义为有慢性或复发性消化道症状,但无器质性病变和生化异常。

随着继续深入研讨FGI D 的诊断标准,经过参加国际研究和临床鉴定的10个工作组(包括1997年成立了FGI D 儿科专家工作小组)反复讨论和研究,历经4年,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Ⅱ诊断标准于1999年问世。

此后专家委员会根据新的研究成果和他们的经验修改了罗马Ⅱ诊断标准,2006年推出FGI D 罗马Ⅲ标准,将功能性胃肠病分为八大类,即①功能性食管疾病,②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③功能性肠道疾病,④功能性腹痛综合征,⑤胆囊和Oddi 括约肌功能障碍,⑥功能性肛门直肠疾病,⑦新生儿和婴幼儿功能性疾病,⑧儿童和青少年功能性疾病。

婴幼儿轻度胃肠功能紊乱

婴幼儿轻度胃肠功能紊乱
• 从国内外的临床实践来看,有消化道症状的婴幼 儿可以接受饮食治疗。
• MGD的提出能更好地尽早缓解患儿症状,解除家 长的忧虑,使患儿获得正常营养和生长发育。
2020/5/20
婴幼儿MGD的发病机理
• 4岁以下小儿的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取决于解剖、 胃肠道生理以及智力和情感的发育程度
–婴幼儿的胃排空比成人快、胃呈横位,下食管 括约肌不发达,因此常发生胃肠逆向蠕动;
溢乳改善后 82.1±13.2
52.4±8.1 42.9±7.3
2020/5/20
Chao HC, Vandenplas Y. Dis Esophagus. 2019;20(2):155-60.
以症状积分诊断的反流婴儿 一般治疗的有效性
• 增稠米糊 • 正常容量摄入 • 避免坐位、仰卧位
• 37例婴儿经过2周的保守治疗,78%( 29/37)的婴儿积分有改善,68%(25/37 )的婴儿积分下降3分,59%(22/37)下 降至少5分。
2020/5/20
Orenstein SR, J Pediatr 2019 152:310-314
2. 婴儿绞痛(colic,肠痉挛)
• 绞痛通常是指由肾、胆囊或小肠疾病引起 的腹痛。
• 而婴儿绞痛是一种行为综合征,特指婴儿 长时间哭闹而难以停息的行为。
• 没有证据表明婴儿绞痛时的哭吵是由于腹 痛或身体其他部位的疼痛引起。但家长一 般都认为过分的哭闹是由于胃肠道不适而 引起的腹痛所致。
• G. 新生儿和婴幼儿FGIDs(<4岁)
G1. 婴儿反流 G2. 婴儿反刍综合症 G3. 周期性呕吐综合症 G4. 婴儿绞痛 G5. 功能性腹泻 G6. 婴儿排便困难 G7. 功能性便秘
2020/5/20

中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和治疗共识

中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和治疗共识
其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干预。
针对儿童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 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儿
童的自我保护意识。
提高家长育儿知识
提高家长对儿童饮食卫生的认识,避免食物污染或交 叉感染。
家长应了解儿童的生理特点,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 避免过度喂养或不当喂养。
家长应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及时发 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注意饮食卫生
保证食物的新鲜、清洁、卫生,避免食 物污染或交叉感染。
注意儿童的饮食规律和饮食习惯,避免 适当控制儿童的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
暴饮暴食或过度进食。
油腻、刺激性食物或饮料。
适当运动锻炼
鼓励儿童参加适当的运动锻炼,促进胃肠道蠕动,增强消化功能。 合理安排儿童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
诊断标准包括:年龄在10岁以上,有上腹痛、上腹胀等症状,经检查排 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病程至少2个月,近3个月来症状持续存
在或反复发作。
FD的诊断主要依靠症状的描述和体格检查,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指标。
03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
发病机制
01
02
03
胃食管反流
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导致 胃酸和胃内容物反流入食 管,引起食管刺激症状。
流行病学特征
儿童FD患病率高, 国外报道为10%~ 30%,国内报道为 25%~30%。
儿童FD男性多于女 性,性别差异随年龄 变化。
儿童FD发病率随年 龄增长而升高,10~ 12岁为高峰期,14 岁以后逐渐下降。
临床表现与诊断
儿童FD症状通常包括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胀痛、嗳气、食欲不振、 恶心等,可伴有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02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概述

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罗马III标准

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罗马III标准
困难G5或喂功养能困性难腹或泻异常姿势。 G6 婴儿粪便滞留 G7 功能性便秘
临床评估
• 健康小儿 4月内 67%(24%在6个月内就诊)

10-12月 5%
• 当频繁反流且有湿疹或喘鸣发生时,可能为牛奶蛋白过敏;
• 早产,发育迟缓和先天性口咽部、胸部、肺、中枢神经系统、心脏和 胃肠道畸形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险因素;
• 在某些病人,功能性胃肠病和器质性胃肠疾病共存,如IBS和 Crohn病,因此强调诊断FGIDs“排除器质性胃肠疾病”
功能性胃肠病:新生儿和婴幼儿
G1 婴儿反流 G2 婴儿反刍综合征 G3 周期性呕吐 G4 婴儿腹绞痛 G5 功能性腹泻 G6 婴儿粪便滞留 G7 功能性便秘
• 婴幼儿FGID与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完善有关 • 婴儿反流是生后头几个月的问题 • 婴幼儿腹泻(toddler’s diarrhea)只见于婴儿和幼
胃肠动力障碍 ( disorders of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 DGIM)
神经控制障碍导致的胃肠运动(感觉)疾病 临床表现为胃肠功能紊乱伴有/或不伴有器质性病
变 诊断必需具备客观存在的胃肠运动异常(特异性或
非特异性)
功能性胃肠病
无形态结构异常 以症状作为诊断依据
H2d1 儿童功能性腹痛综合征 H3 便秘和大便失禁 H3a 功能性便秘 H3b 大便失禁
• 儿童FGIDs的诊断主要依据儿童和家长的主诉,不根据消化系统器 官进行分类,专家委员会相信以症状为基础的诊断标准可以让医 师更好的应用,尤其对于腹痛相关性FGIDs。
• 更改了诊断所需要的症状时间,除了周期性呕吐和腹型偏头痛, 症状时间从过去的3月改为2月。
厚食物能改善症状 • 不常规用药

功能性腹痛

功能性腹痛

发病机制
微生物群: FAPD与肠道微生物群的多样性和菌群组成有关。 营养: 在患有FAPD的儿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饮食失调可能导致IBS患儿肥胖的发生
率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不良可引起胃肠道症状。吸收不良可能与特定的酶缺乏症有关 或与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能力有限有关。在糖较小的情况下,所引起的渗透负荷可导致肠腔 膨胀小和快速转运。对于诸如果聚糖等较大的糖,人不具有消化的酶促能力,因此,吸收 不良的糖会被结肠菌群发酵,从而导致气体形成和潜在的结肠扩张。 心理因素: 肠脑轴的生理很复杂,包括传入和传出成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通过皮 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的释放,以及通过刺激肥大细胞和诱导脯氨酸释放的反 馈回路,促进肠-脑相互作用。
神经免疫相互作用: 在一些患有FAPD的儿童中,证据表明存在低度的肠道炎症,并在发病 机理中发挥了神经免疫相互作用的作用。
胃肠动力异常促进FAPD的病理生理。具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可能有胃排空延迟和/或胃 适应性降低或两者都不存在。功能性下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可能延迟,加速或正常结肠转移, 和/或骨盆底运动障碍(肌肉协调障碍导致试图放松骨盆底肌肉时收缩)。
具体病因
诱发腹痛的病因很多, 应分清症状性、 消化道功能性与器质性三种。 症状性多为肠道外疾病引起, 如上呼吸道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肝胆疾病、泌尿系疾 病、肠道寄 生虫病均可引起腹痛。肠寄生虫病在既往曾是腹痛的最常见病因, 近年来由 于饮食卫生的改善,肠寄生 虫病已明显减少,尤其在城市。 腹腔内器质性疾病如溃疡病、阑尾炎、肠梗 阻、急腹症等。 功能性最多见的病因是饮食不当、乱吃零食、 过食冷饮、便秘、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腹 痛。 精神性国外亦有报告, 认为与小儿心理因素 障碍有关,如紧张、压抑等。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再发性腹痛与慢性胃炎及 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