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重行行 教案赏析

合集下载

《行行重行行》完整课件解析

《行行重行行》完整课件解析

【行行重行行】
• 《行行重行行》是《古诗十九首》中 的第一首。这首诗是一首思夫诗。抒 发了一个女子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深 切思念。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以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பைடு நூலகம்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是从坏的方面怀疑游子薄幸,不过不愿直说, 而是委婉地通过比喻表达心里的想法。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是强作宽慰,实际上这种心情是很难“弃捐” 勿“道”的,心绪不佳,“餐饭”也是很难“加 ”的。相思之苦本来是一种抽象的心理状态,而 作者通过胡马、越鸟、浮云、白日等恰切的比喻 ,带缓、人老等细致的描写,把悲苦的心情刻画 得生动具体,淋漓尽致。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 一种是劝人,一种是自劝。 • 崔莺莺说“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善良,对命
运的无奈但认同,我比较同意自劝的说法,因为这样 可以较自然地承接上面的“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两句--如果你在人之老和岁月之晚,还有背叛的多重 压力下还不肯放弃重逢的希望,那么惟一的一线指望 就是努力保重自己的身体,尽量使自己多活一些岁月 以延长等待的时间了,然而对于一个相思憔悴的人来 说,要想加餐何尝容易!因此,就需要“努力”所以 这平平常常的“努力”两个字之中,充满了对爱情的 坚贞,对美好的向往。
• 岁月忽已晚 尽头
弃捐勿复道 丢下
行 行 重 行 行
第一部分,追叙初别:( 1句——6句) 与
(着重描写路远相见之难。开头两句“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是全诗的纲 ,总领下文。)
君 生 别 离

《行行重行行》赏析

《行行重行行》赏析

《行行重行行》赏析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的第一首《行行重行行》,我先把它读一遍: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首诗从开头到“越鸟巢南枝”的“枝”,押的是平声支韵,接下来从“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到结尾就换了仄声韵。

其中“远、缓、反、晚”四个韵脚都是上声,而“饭”是去声。

这是因为,古代没有上声和去声的区别,“饭”也可以读成fan。

我曾说,《古诗十九首》所写的都是人类感情的“基型”和“共相”。

所以你们看这里很妙:“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是一个男子的口吻还是一个女子的口吻?是一个行者的口吻还是一个留者的口吻?中国古代传统的习惯总是喜欢先把它确定下来,所以才有很多人总是想方设法给这十九首诗确定作者。

上次我说过,有人认为其中的好几首都是枚乘写的。

那么枚乘既然是个男子,就可以确定这几首诗都是有寓托的,都是表示某种国家、忠爱之类的意思。

可是现在我们最好先把这些都放下,只看诗的本身,我们就会发现:正是由于我们不知道这首诗所写的是男子说的话还是女子说的话,是行者说的话还是留者说的话,结果反而给这首诗增加了许多的“潜能”。

“潜能”是西方接受美学中的一个词语,意思是作品中有一种潜存的能力,或者说,它潜藏有很多使读者产生联想的可能性。

另外,从《行行重行行》我们还可以看到《古诗十九首》那种质朴的特色。

它没有很多花样,走了就是走了,不管是送行者说的也好,还是远行者说的也好,总而言之是两个人分离了。

“行行重行行”,行人走啊走啊,越走越远。

我以前讲过,中国的旧诗有古体和近体之分。

近体是从南北朝以后才逐渐形成的,规定有比较严格的格律,如“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等。

因为中国文字是独体单音,读起来缺乏韵律,所以必须写成平仄间隔的形式,读起来才好听。

不过,在古诗里没有这种法则。

行行重行行教学导案赏析

行行重行行教学导案赏析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道路阻且长”,在句意上紧承上句“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而来。此句语出《诗经.秦风.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阻”,指道路上的障碍;“长”,指道路间的距离。但在此句“道路阻且长”中,其“阻”和“长”的含义比之《诗经.秦风.蒹葭》中的原义则更为泛。游子去乡万里,与思妇是各在天一涯,其间路途之遥远,这是与《诗经.秦风.蒹葭》中在水一方的伊人间的距离是不可比的;而且其间的障碍“阻”挡也不仅仅只是只有一水相隔,思妇与游子相距万里其中不知有多少高山大河障碍阻挡其间。再加上当时东汉末年社会动乱,战争频繁,更增加了路途之艰险。因此对思妇而言此生可以说已经不存在什么见面的希望了。所以思妇在此自然地发出“会面安可知!”这一充满相思之苦和绝望之悲的哀吟和叹息。
首句“行行重行行”,是抒写思妇在别离时眼中所见之景象。全句五字,连叠四个“行”,中仅以一个“重”字连缀其间。“行行”,即走啊走啊之意。 “重行行”,即又不停地行走啊行走之意。首句一开始便紧紧地抓着读者的心,读之使人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幅远行之人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三回头,渐行渐远的画面。给人一种随着游子的不停地行走,时间在不断地过去,路程在不断地延长,似乎游子从此一去便不再有复还的沉重而又压抑的感觉,一时间仿佛有种痛苦伤感的氛围,立即笼罩着全诗。叶迦莹教授对此句评价甚高,认为首句五字看似简单平易,朴质自然,完全没有丝毫安排雕饰的用意存在于其间;而且若以后世声律之说四声八病来评析它可以说它还通身是病。如全句五字都是平声字,且有四字用字重复。但人们读起它来却不但未尝觉得有任何违拗哑涩之感,反而觉得它就恰好正是这五个字才真正写出了人们离别时所共有的一份感觉和声音,读之给人的感觉它仿佛是“天籁”之音。
次句“与君生别离”是抒写思妇别离时的内心感受。“与君”二字表现出思妇与游子关系之亲切。而“生别离”三字则又表出思妇对此之无奈与不甘和难舍之情。“别离”是人类最普遍最不可避免的悲苦之情。而“别离”又可分为“死别”和“生别”两种。而“生别”之悲苦则又重于“死别”。“死别”于人一时间虽然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对死者而言这一别则意味着一了百了了;对活着的人而言,则又因为它是一种无可挽回的生命终结,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心灵的悲苦也会慢慢地得到平复。而“生别”则不同,“生别”则是两个相爱的人因生存的需要,而不得不分开,从此天各一方。因为对方尚在人世,只要活着便尚有相聚的希望,而有希望便会有期盼,又因有期盼便会产生相思之情。所以,只要对方活着一天,其煎熬痛苦思念之情便与之相伴随着相爱双方活着的每一天。

《行行重行行》教案

《行行重行行》教案

《行行重行行》教案一、教学要求:1.了解时代背景。

2.理解诗歌含义。

3.准确背诵全诗。

二、教学重点:品味诗歌意境, 理解深刻内涵。

三、教学难点:领会诗歌的真情至理。

四、教学步骤:(一)导入:中国是诗的国度, 诗歌创作源远流长, 诗人灿若星河, 作品浩如烟海。

同学们自读书以来, 已经学了不少的诗词, 其中有不少是反映思念故乡, 思念亲人的, 请大家回顾一下所学的诗词, 并举出一例。

(学生举例)这些诗歌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艺术的熏陶, 人生的启迪, 今天让我们带着一份轻松的心情一起来赏析一首五言古诗—《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

这是一首妻子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的诗歌, 抒发的是一份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二)题解:1.问: 《古诗十九首》是一部书还是一组诗?是谁编选的?明确:这是由南朝梁萧统收编的《昭明文选》中的一组诗。

这组诗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 和士人的彷徨失意, 是中国东汉五言诗的代表作, 语言炉火纯青。

钟嵘在《诗品》中称它“惊心动魄, 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2.问: 《行行重行行》产生的时代背如何?这是一首怎样的诗?明确:是离乱时代。

东汉后期党争激烈, 杀伐不休;官僚垄断仕途, 文人士子备受压抑。

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 或为寻找出路纷纷背井离乡, 因而就有了“游子”的乡愁和“思妇”的闺怨, 本首诗属于“思妇”诗。

(三)学生自读:1.把你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和句子写在草稿纸上。

2、你最喜欢哪一句诗?并简要说明理由。

(四)老师检查自读情况, 强调以下汉字的读音和意思:重(chóng): 又。

行(xǐng): 走。

巢(cháo): 鸟窝。

缓(huǎn): 宽。

蔽(bì): 遮挡。

餐(cān);吃。

(五)诵读并整体感知课文:第一层(前6句): 写离别。

第二层(后10句): 写相思。

(六)分析理解诗意:1.研读第一层。

指名朗读前6句, 师生共同讨论:(1)问: “与君生别离”是一种怎样的离别?“君”指谁?明确:是活生生地离开。

《行行重行行》诗歌鉴赏

《行行重行行》诗歌鉴赏

《行行重行行》诗歌鉴赏
《行行重行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绝诗。

这首诗以行军途中的辛苦和战乱时期的艰难境遇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时局的深深忧虑。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一些鉴赏:
诗歌的标题《行行重行行》通过反复行走的动词呼应了战乱年代人们不得不迁徙的艰辛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一种生活状态的持续重复。

首句“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以行走四个字的重复,直接展现了战乱时期人们频繁离散的境况,暗示了诗人与亲友分别的痛苦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行军途中的苦难景象,诗人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饥寒交迫、穷困潦倒的境况。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揭示了无法见到亲友的痛楚。

接着,诗人提到了战乱年代君臣之间的背离,“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这句表达了当时朝廷政权的混乱和统治者的不作为,使人们无法预料未来的安稳与团聚。

最后两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展现了战乱时期的荒凉景象,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和平安定的期盼。

整首诗情绪沉重,描写了时代的苦难和人们的离散之痛,反映了杜甫对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的深刻关注。

通过对行军途中的辛酸经历的描绘,诗人唤起了读者对战乱年代的深思,呼吁和平与稳定的到来。

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精妙的描写和对时代的思考,展示了杜甫作为“诗史”的一面,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之一。

1/ 1。

《行行重行行》古诗评析

《行行重行行》古诗评析

《行行重行行》古诗评析《行行重行行》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古诗,描绘了行旅人在旅途中的辛劳与心情。

本文将从诗歌的结构、意象的运用以及主题的阐释等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评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行行重行行》的结构。

整首诗共分为四个句子,每个句子都是四言。

通过这种简洁明了的结构,诗人清晰地表达了行旅人不断行走的动态。

每一个四言句子都以“行”字起首,形成了行与行的回旋呼应,给人以持续前行的感觉。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诗中运用的意象。

诗中出现了许多与行旅相关的意象,如“海浪深泛逐轻舟”,“金樽清酒斗十千”。

这些意象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行旅人在陌生的环境中的艰辛和迷茫。

同时,诗中还使用了一些富有感染力的动词,如“泛”、“斗”,进一步增强了诗中意象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此外,《行行重行行》的主题是人生之旅。

诗中行旅人的征途可以被视为人生的旅程。

行旅人身处异地,一路劳累,但仍然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与向往。

“海浪深泛逐轻舟”,展现了行旅人对未知世界的勇敢探索。

“金樽清酒斗十千”,表达了行旅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以“行”字为主题关键词,通过不断重复,突出了行旅人坚定不移的行进态度。

诗人通过行旅人的形象,呼唤人们在面对生活的困难与挫折时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

总结起来,《行行重行行》是一首通过行旅人形象表达人生之旅的古诗。

诗人通过结构的布局、意象的运用以及主题的传达,展现了行旅人在旅途中的坚毅与奋斗。

这首诗让人们在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时,保持积极的情绪和向上的精神。

读完这首诗,仿佛能够感受到行旅人从容自信的步伐,以及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古诗十九首行 行 重 行 行教学案例分析.doc

古诗十九首行 行 重 行 行教学案例分析.doc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教学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1、教材分析《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是山东人民出版社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古诗二首》中的一首。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深入浅出的精心构思, 情景交融的描写技巧,如话家常的平常语句,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形成曲终情显、含蓄动人的艺术风格。

刘勰《文心雕龙》谓之“五言之冠冕”,钟蝶《诗品》称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2、学生分析作为高中学段的起始年级学生,高一的学生在诗歌虽然有了一些积累,但仍属薄弱。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进一步诗歌学习兴趣和鉴赏能力的提咼。

3、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十九首》;(2)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并背诵这首诗;(3)体会诗歌表现的女主人公的思想感情;(4)掌握联想和想象的鉴赏方法4、课前准备观看ppt第一页,聆听赵薇的《离别的车站》5、教学思路课前听曲,利用音乐和画面营造一种伤离恨别的氛围,然后主要运用诵读品味和联想想象法对诗歌进行鉴赏6、教学手段诵读品味,联想激发,学生合作探究7、教学用具投影仪、黑板、粉笔8、教学课时:1课时二、教学步骤()课前活动播放赵薇演唱的《离别的车站》,用心听曲,体会歌词意境当你紧紧握着我的手再三说着珍重珍重千言万语还来不及说 我的泪早已泛滥泛滥 从此我迷上了那个车站 多少次在那儿痴痴的看 离别的一幕总会重演 你几乎把手儿挥断挥断 何时列车能够把你带回 我在这儿痴痴的盼 你身在何方我不管不管 请为我保重千万千万 千言万语还来不及说 我的泪早已泛滥泛滥 从此我迷上了那个车站 多少次在那儿痴痴的看 离别的一幕总会重演 你几乎把手儿挥断挥断 何时列车能够把你带回 我在这儿痴痴的盼 你身在何方我不管不管 请为我保重千万千当你深深看着我的眼 再三说着别送别送 当你走上离别的车站 我终于不停的呼唤呼唤 眼看你的车子越走越远 我的心一片凌乱凌乱千言万语还来不及说 我的泪早已泛滥泛滥 从此我迷上了那个车站 多少次在那儿痴痴的看 离别的一幕总会重演 你几乎把手儿挥断挥断 何时列车能够把你带回 我在这儿痴痴的盼 你身在何方我不管不管 请为我保重千万千万当你走上离别的车站 我终于不停的呼唤呼唤 眼看你的车子越走越远 我的心儿一片凌乱凌乱(一) 导语设计一曲《离别的车站》把我们的思绪带回了电视剧《情深深雨 蒙蒙》中动荡乱离的上海滩,“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离别 的痛苦固然煎熬,别后的相思更加难堪。

《行行重行行》分析

《行行重行行》分析

《行行重行行》赏析
语言风格:《行行重行行》选自《古诗十九首》,是典型的五言诗结构,比四言诗承载了更多的内容,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句式结构特点和表达风格。

具体来说,其语言风格具有五言诗的一般特征,但也具备一些其他的特点,如:用词言简意赅,将内心十分复杂的情感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有一种含蓄、简练的风格;诗歌中还运用了大量叠字,因此诗歌读起来具有音韵之美,朗朗上口。

艺术魅力:《古诗十九首》在艺术手法上就是继承和发展了《诗经》、《楚辞》惯用的比兴手法,言近旨远,语短情长,用得意境深远、贴切自然。

同时还使用了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笔法,从而构成了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

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后世作家模拟的典范,五言诗从此走向成熟,成为主流文学。

社会价值:此诗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于后世更多遐想。

这么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离乱之歌,集中突出了一个痴情女子形象,是思妇诗的一首杰作。

《行行重行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行行重行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行行重行行》原文及翻译赏析《行行重行行》是一首出自《古诗十九首》的诗歌,它以质朴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相思之苦和离别的哀愁。

下面咱们先来看看原文: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接下来咱们一句句来翻译和赏析。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这开篇就仿佛让人看到一个不断前行的身影,一步一回头,满心都是与爱人别离的痛苦。

哎呀,那种难舍难分的劲儿,就好像发生在咱们身边一样。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这距离啊,那叫一个遥远,相隔万里,两人身处天涯两端。

想象一下,在古代那种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这得多让人绝望啊!“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道路崎岖又漫长,啥时候能再见面呢?简直不敢想!就像咱们有时候计划一场旅行,结果路上遇到各种状况,能不能到达目的地都成了未知数。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北方的马依恋着北风,南方的鸟在向南的树枝上筑巢。

连动物都知道留恋故乡,更何况是人呢?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家里养的小猫总是喜欢窝在熟悉的角落里,那就是它们的安全感所在。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分离的日子越来越久,人也因为思念变得消瘦,连衣带都宽松了。

这让我想起隔壁的阿姨,她孩子外出打工,她整天牵肠挂肚,吃不好睡不好,一下子瘦了好多。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浮云遮住了太阳,在外的游子不想回家。

这游子的心啊,是不是被什么给迷住了?就像有些人追求梦想,有时候会忘了回家的路。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思念着你,人都变老了,岁月匆匆,一下子就过去了。

这感觉就像我们总是感叹时间过得太快,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已经步入中年了。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算了,不说这些伤心的话了,还是多吃点饭,照顾好自己吧。

这就像咱们有时候心情低落,朋友会劝咱们:“别想了,先吃顿好的!”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把相思之苦写得淋漓尽致。

《行行重行行》全文与赏析

《行行重行行》全文与赏析

《行行重行行》全文与赏析《行行重行行》是一首出自汉代的文人五言诗,被收录在《古诗十九首》之中。

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抒发了离别的相思之苦和对未来的迷茫不安,情感真挚,动人心弦。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全诗开篇即以“行行重行行”起笔,通过重复“行行”,强化了离人渐行渐远的形象,给人一种沉重的离别之感。

“与君生别离”则直接点明主题,是生离,而非死别,更增添了无尽的哀愁。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两人之间遥远的距离,仿佛身处天涯两端,相见无期。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道路险阻又漫长,不知何时才能重逢。

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让相思之人内心充满了焦虑和痛苦。

接下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用胡马和越鸟尚且依恋故土的本能,来反衬游子的漂泊无依,也暗示了离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随着分别的日子越来越长,相思之人因为忧愁而日渐消瘦,衣带也变得越来越宽松。

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相思之苦对人的折磨。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以浮云遮蔽白日来比喻游子在外受到的诱惑或阻碍,使其不能归家,女子心中不禁产生了埋怨和担忧。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思念让女子容颜憔悴,时光匆匆流逝,更让她感到青春的消逝和生命的无常。

然而,即便如此,她依然深情地说“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意思是那些相思的愁苦就不再多说了,只希望远方的游子能够多多保重,好好吃饭。

这看似平淡的话语,实则蕴含着深深的关爱和无奈。

这首诗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魅力。

首先,它语言质朴自然,毫无雕琢之感,却能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真挚而感人。

其次,通过反复、对比、比喻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行行重行行”的反复,“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的对比,“浮云蔽白日”的比喻等,都让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行行重行行》注释、赏析

《行行重行行》注释、赏析

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

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和《明月何皎皎》。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抒发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儒家的哲学意境,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

行行重行行①,与君生别离②。

相去万余里③,各在天一涯④。

道路阻且长⑤,会面安可知⑥?胡马依北风⑦,越鸟巢南枝⑧。

相去日已远⑨,衣带日已缓⑩。

浮云蔽白日⑪,游子不顾反⑫。

思君令人老⑬,岁月忽已晚⑭。

弃捐勿复道⑮,努力加餐饭⑯。

【作品注释】①重:又。

这句是说行而不止。

②生别离:古代流行的成语,犹言“永别离”。

生,硬的意思。

③相去:相距,相离。

④涯:边际。

⑤阻:指道路上的障碍。

长:指道路间的距离很远。

⑥安:怎么,哪里。

知:一作“期”。

⑦胡马:北方所产的马。

依:依恋的意思。

一作“嘶”。

⑧越鸟:南方所产的鸟。

⑨日:一天又一天,渐渐的意思。

已:同“以”。

远:久。

⑩缓:宽松。

这句意思是说,人因相思而躯体一天天消瘦。

⑪白日:原是隐喻君王的,这里喻指未归的丈夫。

⑫顾:顾恋、思念。

反:同“返”,返回,回家。

⑬老:这里指形体的消瘦,仪容的憔悴。

⑭岁月:指眼前的时间。

忽已晚:流转迅速,指年关将近。

⑮弃捐:抛弃,丢开。

复:再。

道:谈说。

⑯加餐饭:当时习用的一种亲切的安慰别人的成语。

【作品分析】《古诗十九首》是我国汉朝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对后世发生过很大影响。

《行行重行行的》赏析

《行行重行行的》赏析

对《行行重行行》的赏析在我看来,古人所作的诗篇对于我们今人来说不能完全读出作者所要描述的东西和所要表达的感情,我们只能更近一步去体会,只是更近一步。

我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就感觉那种离别的感同身受,上了大学后,就离开自己的家乡在外读书,思乡之情或多或少还是有的,记得初读这首诗的时候,也是触动了心灵的,想到在家的父母,掐指一算,人生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可能会越来越少,所以总是觉得应该好好珍惜回家陪他们的时光。

就这样走了,走了好久,才顿时想到就这样与你活生生与你离别了。

“行行重行行”,这里两次采用了叠词“行行”,强调了路途之遥远,旅途之艰辛,走了好久好久,才知道跟你就这样分离了,昨日还在一起,现在呢,已经两地相隔。

要知道,古代的交通和通讯方式远远不及我们现代,如果想念家人朋友,我们可以给他们打电话,视频聊天什么的,虽然不能面对面,但想念还是会得到或多或少的安慰的,要不还可以选择便捷的交通工具,去见自己思念的人儿。

走了好久好久,现在我们之间的距离已经有万里之遥,我在天的这一头,而你却在天的那一头,哎,“道路阻且长”,路途都这么遥远而且又不是一路顺畅,我们还有见面的机会吗?假如只是道路遥远,那么只要你有决心走下去,也许还能有一半的希望,然而现在还有一个要面对的困难,路程充满了艰难险阻。

说到这里,还是要谈下这首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的,当时东汉末年社会动乱,战争频繁,这无非也是一大阻挡啊。

因此对作者而言此生可以说已经不存在什么见面的希望了。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从遥远的北方来的马仍然依恋着北风,而从南方飞来的鸟儿也是喜欢在南面筑巢,自然界的飞禽走兽都有思念故土的本能和情感,更何况有血有肉的人呢?同时这里也有种寓情于景的意味。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日子一天天过去,衣服越发觉得宽松,日子正在一天一天地过去,尽管你不放弃希望,尽管你打算等到海枯石烂的那一天,可是人生有限,你能够等得到那一天吗?与这句“衣带日已缓”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许就是从此句变化出来的。

《行行重行行》赏析

《行行重行行》赏析

《行行重行行》赏析《行行重行行》赏析[原诗]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之名,最早见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

古诗,是流传在汉末魏初无作者名且无诗题的诗歌总称。

一般认为,《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是东汉末年中下层文人,所写无非是游子、思妇之辞,间或也反映出某些社会现实。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成熟。

〔汇评〕此思妇之诗。

首二,追叙初别,即为通章总提。

语古而韵。

“相去”六句,申言路远会难,忽用马、鸟两喻,醒出莫往莫来之形,最为奇宕。

“日远”六句,承上转落念远相思、蹉跎岁月之苦。

浮云蔽日,喻有所惑。

游不顾返,点出负心,略露怨意。

末二,掣笔兜转,以不恨己之弃捐,惟愿彼之强饭收住,何等忠厚。

(〔清〕张玉谷《古诗赏析》卷四)〔赏析〕这首诗写的是思妇思念离家远出的游子。

开头两句,追叙初别,引出下文的远离、忆念。

“相去”六句,交代路远难会;尽管路远难会,但相信游子仍然依念故乡。

“胡马”、“越鸟”两个比喻最为生动,动物尚且知情,何况是人呢!初看这两句像是出自民间俗语,其实这两个比喻又都出自古语。

《韩诗外传》:“诗云:…代马依北风,越鸟翔南巢'。

皆不忘本之谓也。

”(《文选》李善注引)这六句,前面四句写双方因路远、山川阻隔无法会面;“胡马”两句,以比喻设想游子也一定留恋着故乡,留恋着家中的亲人。

“相去”六句,承接“胡马”两句,落到抒情女主人公(即思妇)身上。

自从游子离家,她衣带渐宽,日见消瘦,想到对方由于某种不得已的客观原因而不能回家,再加上一年又已到了尽头,怎不因思念远人而使自己衰老呢!最后两句,先说丢开这事不想了吧,想也没有用,可实际上,又不能不想,最后还是落实到希望游子一个人在外要多加保重。

《行行重行行》赏析

《行行重行行》赏析

《行行重行行》赏析1、《行行重行行》是汉代的作品,其原文内容如下: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2、赏析: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

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陈绎《诗谱》),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诗歌开始写道:“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重行行”即行了又行,走个不停。

“生别离”就是活生生地分离。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地分开了你和我。

这里,诗歌连续用了四个“行”字,不但表现了行走很远,而且也表现出了行走很久,即指空间很远,也指时间很久。

叠词手法的运用,在后来的李清照词作中,发挥到了极致。

可以说,叠词的运用,在诗歌中,给人以复沓的音律美,也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

接着的“与君生别离”“君”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远行未归的游子。

这一句是思妇对丈夫远行时的回忆,也是此时此刻相思之情表现。

开头两句是全诗的诗眼,并起到总领下文的作用。

接着写道:“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天一涯”即天一方。

意思是两人各在天的一方,相距遥远的,当然见面就难。

“去”即离开。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这也暗示了“行行重行行”的含义。

“各在天一涯”,也就是说,相隔万里,思妇以君行处为天涯,而游子离家万里,以故乡与思妇为天涯。

是的,现在“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而且“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这里,紧承上句而来。

“阻”指路途坎坷曲折。

“长”即路途遥远。

“阻且长”即艰险而且遥远。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相见不可知道是什么时候?从当时的背景看,战争频仍,社会动乱,加上交通不便,生离犹如死别,当然也就相见无期。

接着写道:“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行行重行行》大学语文教案

《行行重行行》大学语文教案
实践教学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写作等 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 和感受诗歌的魅力,培养他们的 文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网络教学
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 究和学习,如查找相关资料、在 线讨论等,拓宽他们的学习视野 和思路。
互动式教学
通过课堂互动、问答、小组讨论 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过程,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 趣。
详细描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这首诗的主题、情感和艺术手法,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课堂互动。
作业布置与要求
总结词:巩固提高
详细描述: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诗歌并撰写读后感,以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05
教学效果评估
课堂表现评估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能够积极思考 、回答问题,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有效的互动。
主题思想
阐述《行行重行行》的主题思 想,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 义。
艺术手法
讲解《行行重行行》的艺术手 法,如修辞、表现手法等。
教学重点
重点字词
挑选文中的重点字词,强调其含义和用法,要求 学生掌握。
艺术手法
讲解《行行重行行》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 学审美能力。
主题思想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行行重行行》的主题思想,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行行重行行》,体验作品中 所蕴含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教师对课文进行逐段逐句的讲解,解释重 点词句的含义和用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 的主题和意境。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他 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行行重行行-鲁人版必修三教案

行行重行行-鲁人版必修三教案

行行重行行-鲁人版必修三教案一、教案介绍《行行重行行》是中国古代诗《行路难》的开头,《行路难》是唐朝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长诗。

本课件是鲁教版必修三中文教材中“文言文阅读:行行重行行”章节的教案。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国学名著《庄子》、《论语》中相关文段和文言诗《行路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重要词语、修辞手法以及典故中的背景和意义。

同时希望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增强对文化传承的认识和对文学艺术智慧的欣赏与感悟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庄子》、《论语》文段、文言诗《行路难》的内容;•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理解文言文中的常用词语和表达方式,如比喻、借代、夸张等;•探究典故之间的联系和深层意义。

2. 教学难点•理解文言文的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汉字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需要学生进行较为深入的语言分析和探究,需要较高的思维能力和学术能力。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入《行路难》教师可以在此播放《行路难》的曲目,或引入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行路难》的创作背景和基本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教师可以讲解文言文的常用词汇、句型、修辞手法等基本内容,并带领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3. 学习《庄子》、《论语》中相关文段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阅读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在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中的相关概念和故事情节,增强学生对文化传承的认识。

4. 学习《行路难》课文教师可以对《行路难》的词句进行逐字逐句解析,让学生掌握篇章的基本内容、结构和意义。

同时,可以通过一些具体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文言文中的比喻、夸张、对仗等修辞手法。

5. 探究典故的背景和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庄子》、《论语》中的典故和《行路难》中的背景和意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化传承和文学艺术中的深层含义。

6. 课堂小结教师在课堂末尾进行简单的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和学习成果,并展示学生们的优秀作品和学习经验。

《行行重行行》全文及分析

《行行重行行》全文及分析

《行行重行行》全文及分析11 引言《行行重行行》是汉代的一首五言诗,出自《古诗十九首》。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描绘了相思之苦和离别的无奈。

111 原文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112 诗句分析1121 开篇“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直接点明离别的主题,重复的“行行”强调了路途的遥远和艰难,“生别离”则突出了分别的痛苦和无奈。

1122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这几句进一步描述了距离的遥远和相见的困难,让人感受到相思之苦的深沉。

1123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通过动物对故乡的依恋,隐喻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1124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以身体的消瘦来表现思念的程度,生动而感人。

1125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表达了思妇对游子不归的担忧和疑虑。

1126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最后几句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有对自己和对方的宽慰,展现了复杂的情感。

12 主题与情感这首诗的主题是相思离别,通过对距离、时间和思念的描绘,表达了女子对远方游子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思念,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121 相思之苦诗中多处描写了因分离而产生的痛苦,如“相去万余里”“道路阻且长”“思君令人老”等,展现了相思之情的强烈和持久。

122 对团圆的渴望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诗中的女子依然怀着与游子重逢的期盼,这种渴望在“会面安可知”中有所体现。

123 无奈与忧伤女子深知相聚的艰难,“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表现出她的无奈和忧伤。

13 艺术特色131 质朴自然的语言全诗语言简洁朴素,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深刻地表达出情感。

132 生动的形象描写通过“衣带日已缓”等形象的描写,让读者能够切身感受到主人公的相思之苦。

《行行重行行》赏析

《行行重行行》赏析

《行行重行行》赏析《古诗十九首》,汉代无名氏作,非一时一人所为,多出于东汉末年。

《古诗十九首》之称最早见于梁·萧统《文选》。

所谓“古诗”,是晋南北朝时对古代诗歌的统称。

萧统编《文选》,把已失去主名的十九首五言诗编在一起,题标作“古诗十九首”,从此,《古诗十九首》成了专门名词。

《古诗十九首》的内容主要是反映当时下层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概括说大致可分为两类:1、写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充满了对故乡的眷恋和男女相爱之情,感情是健康的;2、写求官不遂,仕途失意的苦闷和悲哀,此为伤时失意之作。

虽曲折地反映出东汉末年的黑暗现实,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和社会现实性,但也表现出消极、颓废的情绪,这是须加批判的。

《古诗十九首》的主要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

它风格清新淡远,语言浅近自然,没有刻意雕饰的痕迹,能表达出十分曲折复杂的思想感情,保持了汉乐府民歌的朴素自然、平易流畅的特点。

《古诗十九首》是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文人五言诗的典范,为五言新诗体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

《行行重行行》是《十九首》中的一篇,这里是用诗的开首句作的标题。

该诗是带有浓厚的情歌意味的思妇之词。

她思念离家远行、阻隔异乡的“游子”,那相思相恋之情,是极为热烈深沉的,当是汉代流传的民间歌谣。

诗中的“游子”,可能是受到军役或徭役的催迫的役夫。

所以这首思妇的歌咏,反映的是汉代的苦役造成的,普通民家夫妻之间的生离死别的哀痛,流露出对苦役的怨恨和愤慨。

诗的前六句是写离别之痛。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这四句写思妇倾诉苦役造成的亲人间生离死别之痛。

“行行”当中加了一个“重”字,是说行之不止,一直不停地走动。

这句话很平常,(走啊,走啊,还是走啊,走啊)这句是思妇悬想服役的亲人,被迫远去,在遥远漫长的路上,日复一日,走了又走,无休无止,不由自主。

“行行重行行”这五个字都是平声,读来没一点起伏变化,这种声音本身就表现着一去不复返的内涵。

行行重行行解读和赏析

行行重行行解读和赏析

行行重行行解读和赏析行行重行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名篇,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下面是对该诗的解读和赏析:"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首诗开头就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他说道自己一直在旅途中,不断地前行,与故乡已经渐行渐远。

随着时光的流逝,他已经离开了家乡很长时间,身体和心理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诗人接着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他说人生就像浮云一样变幻无常,游子们不顾返家,只顾追求自己的目标。

这暗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他认为生命短暂,人们应该珍惜当下,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他希望能够早日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黑暗面,对于当时的社会有一定的揭示和批判作用。

行行重行行的赏析:行行重行行是杜甫的一首名篇,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这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黑暗面,对于当时的社会有一定的揭示和批判作用。

在这首诗中,杜甫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比喻,使得诗歌形象生动,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同时,诗人也运用了感叹号和反问号,使得诗歌的语气更加强烈,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

总结起来,行行重行行是一首情感真挚、思想深刻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行重行行教案赏析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题解】:这是一首思妇怀念远方游子的诗。

历来选家都将其排列在《古诗十九首》之首。

关于这首诗是一首什么样的别情诗,历来注家对此很有分歧,有的认为这是一首游子思念思妇的别情诗,有的认为这是一首思妇思念游子的别情诗等等,笔者认为考之此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诗句的内容来看,把它确定为是一首思妇思念远行游子的别情诗为好。

东汉末年,大批中下层文人为了寻求出路,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宦游以求搏得一官半职。

这些外出宦游“游子”长期外出,家眷不能同往,彼此之间难免产生浓浓的伤离怨别的情绪。

而其中应尤以思妇之思念为甚,因为游子在外,虽有思念之情愫,但其为了生计仕途要终日奔波,其思念之情愫尚可暂时抛却;而思妇在家,则是终日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之中。

至于这首诗的具体作者是游子还是思妇,笔者认为这首诗的作者或是假借思妇之口吻来抒写思念远方游子的外出游子,也可能实际上就是一位留守故里的游子之妇。

【赏析】:全诗共十六句,从内容上可分作两层。

前六句为第一层,写别离;后十句为第二层,写相思。

第一层( 前六句 )写别离,主要抒写别离的状况。

一、二句是写思妇抒写别离时的眼中所见之景象和内心的感受。

从侧面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宁的社会现实。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重”:音chóng。

又。

作行而不止之意讲。

“君”:你的尊称,当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远行未归的游子。

“生别离”:古代流行的成语,与死别离相对。

语出《楚辞.九歌.少司命》:“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

”一说“生别离”之“生”不作与“死”相对举之意讲,而作“硬生生”之“生”字之意讲。

如吴淇《古诗十九首定论》就采用此说来解释:“生字当解做生熟之生,犹云生生未当别而别离也。

”笔者认为此说单就文学欣赏而言也符合原诗之意境的。

首句“行行重行行”,是抒写思妇在别离时眼中所见之景象。

全句五字,连叠四个“行”,中仅以一个“重”字连缀其间。

“行行”,即走啊走啊之意。

“重行行”,即又不停地行走啊行走之意。

首句一开始便紧紧地抓着读者的心,读之使人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幅远行之人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三回头,渐行渐远的画面。

给人一种随着游子的不停地行走,时间在不断地过去,路程在不断地延长,似乎游子从此一去便不再有复还的沉重而又压抑的感觉,一时间仿佛有种痛苦伤感的氛围,立即笼罩着全诗。

叶迦莹教授对此句评价甚高,认为首句五字看似简单平易,朴质自然,完全没有丝毫安排雕饰的用意存在于其间;而且若以后世声律之说四声八病来评析它可以说它还通身是病。

如全句五字都是平声字,且有四字用字重复。

但人们读起它来却不但未尝觉得有任何违拗哑涩之感,反而觉得它就恰好正是这五个字才真正写出了人们离别时所共有的一份感觉和声音,读之给人的感觉它仿佛是“天籁”之音。

次句“与君生别离”是抒写思妇别离时的内心感受。

“与君”二字表现出思妇与游子关系之亲切。

而“生别离”三字则又表出思妇对此之无奈与不甘和难舍之情。

“别离”是人类最普遍最不可避免的悲苦之情。

而“别离”又可分为“死别”和“生别”两种。

而“生别”之悲苦则又重于“死别”。

“死别”于人一时间虽然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对死者而言这一别则意味着一了百了了;对活着的人而言,则又因为它是一种无可挽回的生命终结,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心灵的悲苦也会慢慢地得到平复。

而“生别”则不同,“生别”则是两个相爱的人因生存的需要,而不得不分开,从此天各一方。

因为对方尚在人世,只要活着便尚有相聚的希望,而有希望便会有期盼,又因有期盼便会产生相思之情。

所以,只要对方活着一天,其煎熬痛苦思念之情便与之相伴随着相爱双方活着的每一天。

三、四、五、六句是抒写思妇在别离之后的心理活动。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是思妇的想象之词。

与游子分别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由于音讯杳无,不知游子已去了什么地方,在思妇看来她与游子之间的距离恐怕已经有万里之遥了吧,当然这里的“万余里”不可着实来讲,只不过是极言距离之遥远之意。

既然是相隔万里,所以在思妇看来,自然是以君之行处为天涯;游子离家万里,当然也是以故乡与思妇为天涯。

所以诗人说是“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了。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道路阻且长”,在句意上紧承上句“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而来。

此句语出《诗经.秦风.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 “阻”,指道路上的障碍;“长”,指道路间的距离。

但在此句“道路阻且长”中,其“阻”和“长”的含义比之《诗经.秦风.蒹葭》中的原义则更为泛。

游子去乡万里,与思妇是各在天一涯,其间路途之遥远,这是与《诗经.秦风.蒹葭》中在水一方的伊人间的距离是不可比的;而且其间的障碍“阻”挡也不仅仅只是只有一水相隔,思妇与游子相距万里其中不知有多少高山大河障碍阻挡其间。

再加上当时东汉末年社会动乱,战争频繁,更增加了路途之艰险。

因此对思妇而言此生可以说已经不存在什么见面的希望了。

所以思妇在此自然地发出“会面安可知!”这一充满相思之苦和绝望之悲的哀吟和叹息。

第二层( 后十句 )写相思。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这两句是用比兴的手法,说明自然界的飞禽走兽都有思念故土的本能和情感。

“胡马”:指北方的马。

“依”:作依恋讲。

一说作“嘶鸣”讲。

“越鸟”:指南方的鸟。

古代的“越”指今广东福建一带地区,代指南方。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比喻。

它主要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不忘本,如李善《文选注》引《韩诗外传》“诗曰‘代马依北风,飞鸟栖故里’皆不忘本之谓也”。

一种是《吴越春秋》:“胡马依北风而立,越燕望海日而熙,同类相亲之义也”。

无论是“不忘本”,还是“同类相亲”,都是用来比喻人不忘乡土的情感的。

第七、八句,是全诗由写别离转入写相思的过渡句。

诗人于极度的思念中展开了丰富的联想:用比兴的手法,连用两个表面上看来似乎与上下文并不相连贯的比喻,来说明动物尚且有不忘故土的本能,你看生长在北方的马儿即使离开了北方,但是一旦北风吹起来了便会依恋着北风嘶呜;生长在南方的鸟儿即使离开了南方,但是它做窝也要选择向南的树枝,作为离乡的游子,难道你不思念故土吗?因此说这两句的真正用意是暗示、提醒游子,禽兽尚且如此,你作为人且能无情?“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这两句是实写自已相思之深苦。

“远”:这里当时间久长讲。

这里的“相去日已远”,与前面的“相去万余里”遥相呼应。

表面上看两次“相去”似乎是简单的重复,其实不然。

第一次与“万余里”组合,指两地相距之远;第二次与“日已远”组合,指夫妻别离时间之长。

“缓”:这里当宽松讲。

“相去日已远,”是说离别的时间之久。

“衣带日已缓”,是言其相思之深之苦。

思妇思念游子,随着时间的流逝,其思念之情愈加浓烈,以至于茶饭无思,人是一天一天地消瘦下去,身上穿的衣服也觉得是愈来愈宽松起来。

这两句表面上是写思妇对自已衣着形体的感受变化,实则表现了自已对游子的相思之深苦。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

这两句是写思妇在思念哀怨中产生的怀疑和忧虑。

“浮云蔽白日”是古代最流行的一种比喻。

一般用于谗臣之蔽贤,“浮云”常用来喻谗臣;“白日”常用来喻君王。

同时,古人也常用日、月来比喻男人或丈夫。

而在此句中,“浮云蔽白日”究竞作何种理解?历来注家见解不一。

而我则赞同张玉谷《古诗十九首赏析》中的见解:“浮云蔽日,喻有所惑,游不顾反,点出负心。

”对此,马茂元教授也认为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君臣之间的关系和夫妇之间的关系,在观念上是统一的。

因此,他们认为这里的“浮云”是用来喻指游子在外结识的新欢;而“白日”则是用来喻指远游未归的游子。

这两句是写思妇的想象。

游子外出久久未归,是不是他在外结识了新欢,而不顾我在家的思念和哀痛,不想返回故土?这是思妇独自在家,于久久的思念哀怨之中难免产生的怀疑和忧虑。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思妇是这样的怀疑和忧虑,但是她对久久未归的游子,还是满怀着浓浓的爱意和谅解,仍然把游子比作灿烂的白日,仍然把游子久久未归看作是他不是不愿返回故土,而是因不得已的原因而顾不上返回故土。

读这两句诗,我们可在思妇的哀怨忧虑之中体会出我国古代妇女温柔敦厚的传统美德!“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这两句是继续写思妇内心相思的苦痛和感受。

“思君令人老”思妇在长期的思念忧虑哀伤之中,深深地感受到身心之疲惫和憔悴,恍惚之间,似乎容颜已老,红颜不在;时间也在飞速地流逝,仿佛之间又过去了一年。

这里的“思君令人老”当然并不是指因相思而使人的年龄老大,而是指主人公内心的感觉,人本不老,而心情的忧伤,致使形体上的消瘦,好象使人衰老了一样。

“岁月忽已晚”,也不是说时间的早晚,而是说时间流逝之迅速。

古人将一年之尾谓之“岁晚”,一生之尾也谓之“岁晚”,而人的一生又有多少个年尾“岁晚”呢?此句慨叹人生岁月匆匆,年华易逝。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弃捐”:犹言丢下之意。

“勿复道”:不要再说了。

因为这些相思忧愁现在是说也无用, 多说不过是徒增伤心罢了。

“努力”:这里有不可为而为之之意。

“加餐饭”:是当时社会上习用的一种最亲切的劝慰别人的成语。

如《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饭’,下有‘长相思’”。

“努力加餐饭”,加餐饭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是一件很平常的一件事,但由于主人公是终日相思忧虑不止,可以说是到了百事无趣,茶饭不思的地步,要想加餐饭又何尝容易做到,,所以才只有要努力去为之才行。

这两个字之加看是简单,实则“充满了对于绝望的不甘与在绝望中强自挣扎支持的苦心”(见《迦莹论诗丛稿.一组易懂而难解的好诗》 )。

对最后两句诗的解说历来是众说纷纭,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对“弃捐勿复道”句而言,一种是把游子当作负心汉,把思妇当作弃妇的前提上来解释,“弃捐”就解作被抛弃搁置之意,那么这句的意思就是说这些被抛弃的悲哀和痛苦不再去说它了;一种是不把游子当作负心汉,把思妇当作弃妇的前提上,来解释“弃捐”,“弃捐”就解作为丢开一边的意思,,那么这句的意思就是说这些相思忧愁和悲苦,暂且抛开不要再去说它了。

对“努力加餐饭”句而言,所存在的两种解说是承上句而来的。

一种是说自已虽然被痛苦地抛弃了,但自已也不去忧伤不去提它了,只是希望负心的游子你还是努力加餐自已多多保重吧!一种是说此句是自我劝勉之词,意思是说把相思忧愁这些伤心的事都丢开一边不去说它了,自已还是努力加餐,自已保重吧!笔者认为在人性本美好和不违背诗意的前提下,把“弃捐勿复道”作第二种解说;把“努力加餐饭”在作第二种解说的基础上,理解为既是思妇对自已,也是对游子的相互宽慰和勉励为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