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

合集下载

高位自卸汽车

高位自卸汽车

XXX学院课程设计成果说明书题目:高位自卸汽车学生姓名:XXX学号:081309141学院:_______________ XX学院___________ 班级:C08机械(1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同组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0 年6 月24 日目录第1章设计题目与其要求................................................................... .31.1设计题目.............................................................................. .3 1.2设计要求.............................................................................. .3第2章结构简图及其运动分析................................................................ .4 2.1举升机构及其运动分析 .................................................................. .4 2.2翻转机构.............................................................................. .5 2.3后箱门打开机构........................................................................ .6第3章最佳方案............................................................................ .7 3,1最佳方案选择......................................................................... .7第4章机构总成............................................................................ .9 4.1机构总成. (9)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0)第一章设计题目与要求1.1设计题目目前国内生产的自卸汽车,其卸货方式为散装货物沿汽车大梁卸下,卸货高度都是固定的。

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sc

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sc

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sc 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一、概述高位自卸汽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建设和物流行业的专用车辆。

其特点在于通过高举的卸料斗,可将货物自动卸载至运输车辆或货场上。

本设计计算说明书旨在为SC1000型高位自卸汽车的设计和制造提供详细的计算和说明。

二、设计参数1.车辆型号:SC1000型高位自卸汽车2.载重能力:1000吨3.自重:50吨4.最大举升高度:15米5.行驶速度:80公里/小时6.最大爬坡度:20%7.发动机功率:300千瓦8.液压系统压力:20兆帕9.轮胎规格:59/80R24.5(双胎)10.外形尺寸(长×宽×高):12000×2500×3500毫米三、结构特点1.车架:采用高强度钢焊接而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车架前部安装有举升液压缸,后部安装有支撑液压缸。

2.举升系统:由举升液压缸、液压泵站和电控系统组成。

通过电控系统控制液压泵站,使液压缸伸缩,从而实现卸料斗的升降。

3.支撑系统:由支撑液压缸和支撑座组成,用于在卸料过程中保持车架的稳定。

4.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轴和驱动桥等部件,为车辆提供动力。

5.转向系统:采用液压助力转向,提高转向效率和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

6.制动系统:采用液压盘式制动器,具有制动性能稳定、散热性好等优点。

7.轮胎:选用59/80R24.5(双胎)规格的轮胎,适合多种路面条件。

四、液压系统设计1.液压油缸:采用大口径、高压力的液压油缸,确保举升和支撑系统的稳定工作。

油缸内部采用镀铬处理,提高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2.液压泵站:选用高性能的液压泵站,提供稳定的液压油输出。

泵站设有安全阀和压力调节阀,以保护液压系统不受损坏。

3.电控系统:采用PLC控制,实现卸料、举升和支撑等动作的自动化控制。

同时设有紧急停止按钮,确保操作安全。

五、电气系统设计1.电源系统:采用24伏直流电源,配备两个12伏铅酸蓄电池,确保车辆启动和运行时的电源供应。

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

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

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1.2 设计要求及原始数据(1).设计要求:①具有一般自卸汽车的功能。

②能将满载货物的车厢在比较水平的状态下平稳地举升到一定高度,最大升程Smax见表1。

③为方便卸货,要求车厢在举升过程中逐步后移,车厢处于最大升程位置时,其后移量a见表1。

为保证车厢的稳定性,其最大后移量amax不得超过1.2a。

④在举升过程中可在任意高度停留卸货。

⑤在车厢倾斜卸货时,后厢门随之联动打开;卸货完毕,车厢恢复水平状态,后厢门也随之可靠关闭,后厢门和车厢的相对位置见图2。

⑥举升和翻转机构的安装空间不超过车厢底部与大梁间的空间,后厢门打开机构的安装面不超过车厢侧面。

⑦结构尽量紧凑、简单、可靠,具有良好的动力传递性能。

(2)原始数据:方案号车厢尺寸L×W×HL(mm)×W(mm)×H(mm)Smax(mm)A(mm)W(kg)L1(mm)Hd(mm)A 4000×2000×640 1800 380 5000 300 500B 3900×2000×640 1850 350 4800 300 500C 3900×1800×630 1900 320 4500 280 470D 3800×1800×630 1950 300 4200 280 470E 3700×1800×620 2000 280 4000 250 450F 3600×1800×610 2050 250 3900 250 4502 设计方案的评价及选择2.1举升机构2.1.1设计要求:1.能将满载货物的车厢在比较水平的状态下平稳地举升到一定高度,最大升程S max见表1。

2.为方便卸货,要求车厢在举升过程中逐步后移,车厢处于最大升程位置时,其后移量a见表1。

为保证车厢的稳定性,其最大后移量a max不得超过1.2a。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的设计

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说明书班级:车辆五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时间:2012年3月到6月摘要目前国内生产的自卸汽车其卸货方式为散装货物沿汽车大梁或者侧向卸下,卸货高度都是固定的。

若需要将货物卸到较高处或使货物堆积得较高些,目前的自卸汽车就难以满足要求。

为此需设计一种高位自卸汽车,它能将车厢举升到一定高度后再倾斜车厢卸货。

为实现这个目的,先将车厢举升然后翻转车厢进行卸货,可以将车厢举升到任意高度后停止举升,然后车厢翻转以达到自动卸货。

高位自卸汽车的设计要求是具有一般自卸汽车的功能。

在比较水平的状态下,能将满载货物的车厢平稳地举升到一定的高度。

为方便卸货,要求车厢在举升过程中逐步后移。

车厢处于最大升程位置时,车厢后移量为a。

为保证车厢的稳定性,其最大后移量a不得超过1.2a。

在举升过程中可在任意高度停留卸货。

在max车厢倾斜卸货时,后厢门随之联动打开;卸货完毕,车厢恢复水平状态,后厢门也随之可靠关闭。

举升和翻转机构的安装空间不超过车厢底部与大梁间的空间,后厢门打开机构的安装面不超过车厢侧面。

结构尽量紧凑、简单、可靠,具有良好的动力传递性能。

为了实现高位自卸汽车的设计要求,再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把工作分解,使用举升机构实现车厢的举升,在举升过程中通过关闭或打开液压缸的进出油路使举升机构稳定的停止在任意高度;使用翻转机构实现车厢翻转,车厢翻转只要实现最大翻转角度达到设计要求和结构在翻转过程中的平稳就可以了。

就机构设计要实现的目的来看,机构上的点没有要求具体的运动轨迹,只要实现指定位置的机构的综合就可以了,这个设计主要是通过四杆机构来实现。

就机构选择和设计的过程中除了机构分析还要考虑到结构的受力和结构的稳定即使用过程中维护的方便。

关键词:高位举升翻转自卸目录一背景资料 (1)二设计题目 (2)2.1 设计简介和母的 (2)2.2 设计条件和设计要求 (2)三执行机构设计 (4)3.1 举升机构的设计 (4)3.2 翻转机构的设计 (10)3.3 厢门开合机构的设计 (13)四CATIA建模和运动仿真 (14)4.1 模型的建立与组装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_毕业设计 精品

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_毕业设计 精品

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目录第1章问题的提出 (1)1.1 项目背景 (1)1.2 设计要求 (4)第2章设计方案的选择 (5)2.1高位自卸汽车工作过程 (5)2.2 方案选择流程 (6)2.3 举升机构设计 (6)2.3.1 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 (6)2.3.2 剪式举升机构 (7)2.3.3 双剪式举升机构 (8)2.3.4 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 (9)2.4 倾斜机构设计 (10)2.4.1连杆滑块机构 (11)2.4.2 液压缸直推机构 (12)2.4.3 滑块倾斜机构 (12)2.4.4 曲柄摇杆翻转机构 (13)2.5 后厢门启闭机构设计 (14)2.5.1 重力直接打开机构 (15)2.5.2 摇块顶开机构 (15)2.5.3 四级连杆机构 (16)2.5.4 滑轨打开机构机构 (17)2.6 机构的组合 (17)第3章机构设计尺寸设计 (19)3.1 方案一尺寸设计 (19)3.1.1举升机构的尺寸设计 (19)3.1.2倾斜机构尺寸设计 (21)3.1.3后厢门启闭机构尺寸设计 (24)3.1.4 机构组合 (25)3.2 方案二尺寸设计 (26)3.2.1举升机构的尺寸设计 (26)3.2.2倾斜机构尺寸设计 (27)3.2.3后厢门启闭机构尺寸设计 (30)3.2.4 机构组合 (31)第4章机构运动分析 (31)4.1 三维模型的建立 (31)4.1.1 部分零件图 (31)4.1.2 装配体 (34)4.2 机构运动分析 (37)4.2.1 组合方案一运动分析 (37)4.2.2 组合方案二运动分析 (41)第5章机构动力分析 (46)5.1 组合方案一动力分析 (46)5.1.1 机构受力分析 (46)5.1.2 动力仿真分析 (48)5.2组合方案二动力分析 (54)5.2.1 机构受力分析 (54)5.2.2 动力仿真分析 (56)第6章方案比较与评价 (61)第7章设计工作总结 (62)7.1机械设计的目的: (62)7.2机械设计的步骤: (62)7.3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63)7.4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 (63)7.5本次设计效果分析与改进意见 (64)第9章收获与体会 (64)第10章致谢 (65)参考文献 (66)附录 (67)附件一:部分零件图和装配体展示 (67)附录二:Adams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界面 (71)附录三:组合机构简图(见A3图纸) (72)第1章问题的提出1.1 项目背景自卸汽车是常用的运输机械,车厢配有自动倾卸机构的汽车,又称为翻斗车、工程车,由汽车底盘、液压举升机构、取力机构和货厢组成。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的设计

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说明书班级:车辆五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时间:2012年3月到6月摘要目前国内生产的自卸汽车其卸货方式为散装货物沿汽车大梁或者侧向卸下,卸货高度都是固定的。

若需要将货物卸到较高处或使货物堆积得较高些,目前的自卸汽车就难以满足要求。

为此需设计一种高位自卸汽车,它能将车厢举升到一定高度后再倾斜车厢卸货。

为实现这个目的,先将车厢举升然后翻转车厢进行卸货,可以将车厢举升到任意高度后停止举升,然后车厢翻转以达到自动卸货。

高位自卸汽车的设计要求是具有一般自卸汽车的功能。

在比较水平的状态下,能将满载货物的车厢平稳地举升到一定的高度。

为方便卸货,要求车厢在举升过程中逐步后移。

车不得超厢处于最大升程位置时,车厢后移量为a。

为保证车厢的稳定性,其最大后移量amax过1.2a。

在举升过程中可在任意高度停留卸货。

在车厢倾斜卸货时,后厢门随之联动打开;卸货完毕,车厢恢复水平状态,后厢门也随之可靠关闭。

举升和翻转机构的安装空间不超过车厢底部与大梁间的空间,后厢门打开机构的安装面不超过车厢侧面。

结构尽量紧凑、简单、可靠,具有良好的动力传递性能。

为了实现高位自卸汽车的设计要求,再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把工作分解,使用举升机构实现车厢的举升,在举升过程中通过关闭或打开液压缸的进出油路使举升机构稳定的停止在任意高度;使用翻转机构实现车厢翻转,车厢翻转只要实现最大翻转角度达到设计要求和结构在翻转过程中的平稳就可以了。

就机构设计要实现的目的来看,机构上的点没有要求具体的运动轨迹,只要实现指定位置的机构的综合就可以了,这个设计主要是通过四杆机构来实现。

就机构选择和设计的过程中除了机构分析还要考虑到结构的受力和结构的稳定即使用过程中维护的方便。

关键词:高位举升翻转自卸目录一背景资料..................................................................................................................二设计题目..................................................................................................................2.1 设计简介和母的2.2 设计条件和设计要求三执行机构设计..........................................................................................................3.1 举升机构的设计3.2 翻转机构的设计 (10)3.3 厢门开合机构的设计 (13)四CATIA建模和运动仿真 (14)4.1 模型的建立与组装4.2 模型的运动仿真 (14)五设计总结..................................................................................................................5.1 机械设计的目的5.2 机械设计的步骤5.3 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5.4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 (16)5.5 本次设计效果分析与改进意见 (17)5.6 设计心得体会 (17)六致谢 (17)七参考资料.................................................................................................................. 八附录.. (19)一背景资料自卸汽车(dump truck)车厢配有自动倾卸装置的汽车。

高位自卸汽车课程设计说明书

高位自卸汽车课程设计说明书

高位自卸汽车课程设计说明书篇一:高位自卸汽车课程设计说明书1. 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高位自卸汽车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驾驶技能,提高学生对高位自卸汽车操作和维护的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高位自卸汽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高位自卸汽车的驾驶技能和日常维护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高位自卸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 高位自卸汽车的驾驶技能和注意事项。

(3) 高位自卸汽车的维护方法和日常保养。

(4) 高位自卸汽车的故障排除和维修技巧。

3. 课程设计步骤(1) 收集和了解高位自卸汽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包括发动机、底盘、车厢等方面的构造和功能。

(2) 了解高位自卸汽车的驾驶技能和注意事项,包括行车安全、操作方法、维护要求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 结合课程设计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高位自卸汽车的维护方法和日常保养方案,明确日常维护的项目和时间节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4) 通过对高位自卸汽车的故障排除和维修技巧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故障诊断和维修的能力,确保高位自卸汽车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4. 课程设计成果本课程设计完成后,学生将掌握高位自卸汽车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驾驶技能,了解高位自卸汽车的维护方法和日常保养方案,具备对高位自卸汽车进行故障排除和维修的能力。

同时,本课程设计还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二:高位自卸汽车是一种常用于运输建筑材料、煤炭、矿石等重物的货车。

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卸货能力和机动性,因此广泛应用于建筑工地、港口、矿山等领域。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设计和实现一种高位自卸汽车,使其能够实现自动化卸货,提高卸货效率和安全性。

本次课程设计的高位自卸汽车主要技术参数包括:- 装载重量:10 吨- 装载容积:3 立方米- 行驶速度:20 公里/小时- 卸货高度:1.8 米- 卸货方式:自动化为了实现自动化卸货,本次课程设计采用了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控制系统。

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

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

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机械综合设计I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高位自卸汽车2012年06月目录第一章问题的提出 (4)1.1项目背景 (4)1.2设计技术要求 (5)第二章方案的比较 (6)2.1整体设计 (6)2.1.1构想 (6)2.1.2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7)2.2举升机构的比较 (7)2.2.1方案一: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 (7)2.2.2方案二:液压缸直推举升机构 (8)2.2.3方案三:滑槽举升机构 (9)2.2.4方案四:双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 (10)2.2.5:双剪式举升机构 (11)2.3倾斜机构的比较 (11)2.3.1方案一:液压缸直推倾斜机构 (12)2.3.2方案二:液压缸连杆倾斜机构 (12)2.3.3方案三:摇块倾斜机构 (13)2.3.4方案四:“之”字形倾斜机构 (14)2.3.5方案五:滑块倾斜机构 (15)2.4车厢联动打开机构的比较 (16)2.4.1方案一:重力直接打开机构 (16)2.4.2方案二:摇块顶开机构 (16)2.4.3方案三:滑块打开机构 (17)2.4.4方案四:摇杆打开机构 (18)2.5机构综合 (18)2.5.1第一套方案的确定 (18)2.5.2第二套方案的确定 (19)2.5.3第三套方案的确定 (20)第三章机构尺寸设计 (21)3.1滑槽举升机构 (21)3.1.1 滑槽举升机构(摇杆式)的引入 (21)3.1.2 摇杆式举升机构的几何尺寸设计 (22)3.1.3 滑槽举升机构(摇块式)的引入 (24)3.1.4 摇块式举升机构的几何尺寸设计 (25)3.2倾斜机构的设计 (30)3.2.1 倾斜机构的引入 (30)3.2.2 倾斜机构的分析计算 (30)3.3车厢联动打开机构设计 (32)3.3.1 车厢联动打开机构导入 (33)3.3.2 车厢联动打开机构的分析计算 (34)3.4关键尺寸的优化 (34)3.5机构的运动分析 (34)第四章第二套方案的设计 (41)4.1行平四边形举升机构 (41)4.1.1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的引入 (41)4.1.2双平行举升机构的几何尺寸设计 (43)4.1.3建立坐标系 (50)4.2翻转机构的设计分析 (50)4.2.1翻转机构的分析计算 (51)4.2.2建立坐标系 (51)4.3后厢门的启闭机构的设计 (52)4.3.1 后厢门的启闭机构导入 (52)4.3.2 后厢门的启闭机构的分析计算 (53)4.4机构的运动分析 (53)第五章第三套方案的设计 (62)5.1双剪式举升机构 (62)5.1.1双剪式举升机构的引入 (62)5.1.2 双剪式举升机构的几何尺寸设计 (63)5.2滑块倾斜翻转机构设计 (67)5.2.1滑块倾斜翻转机构的引入 (67)5.2.2滑块倾斜翻转机构的尺寸计算 (68)5.3重力开启后厢门打开机构设计 (70)5.4机构总图 (71)5.5模拟仿真分析 (72)5.5.1滑块的特性曲线 (72)5.5.2箱体的特性曲线 (74)5.5.3夹板的特性曲线 (76)第六章三套方案的比较 (79)结束语 (80)致谢 (81)参考文献 (82)附录 (83)第一章问题的提出1.1 项目背景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工程自卸汽车,其卸货方式均为车厢在液压缸的推动作用下沿车底座转动一定角度后,后厢门打开,散装货物沿汽车大梁卸下,(如图1.1就是传统的自卸汽车卸货方式)其卸货高度都是固定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的设计

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说明书班级:车辆五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时间:2012年3月到6月摘要目前国内生产的自卸汽车其卸货方式为散装货物沿汽车大梁或者侧向卸下,卸货高度都是固定的。

若需要将货物卸到较高处或使货物堆积得较高些,目前的自卸汽车就难以满足要求。

为此需设计一种高位自卸汽车,它能将车厢举升到一定高度后再倾斜车厢卸货。

为实现这个目的,先将车厢举升然后翻转车厢进行卸货,可以将车厢举升到任意高度后停止举升,然后车厢翻转以达到自动卸货。

高位自卸汽车的设计要求是具有一般自卸汽车的功能。

在比较水平的状态下,能将满载货物的车厢平稳地举升到一定的高度。

为方便卸货,要求车厢在举升过程中逐步后移。

车厢处于最大升程位置时,车厢后移量为a。

为保证车厢的稳定性,其最大后移量a不max得超过1.2a。

在举升过程中可在任意高度停留卸货。

在车厢倾斜卸货时,后厢门随之联动打开;卸货完毕,车厢恢复水平状态,后厢门也随之可靠关闭。

举升和翻转机构的安装空间不超过车厢底部与大梁间的空间,后厢门打开机构的安装面不超过车厢侧面。

结构尽量紧凑、简单、可靠,具有良好的动力传递性能。

为了实现高位自卸汽车的设计要求,再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把工作分解,使用举升机构实现车厢的举升,在举升过程中通过关闭或打开液压缸的进出油路使举升机构稳定的停止在任意高度;使用翻转机构实现车厢翻转,车厢翻转只要实现最大翻转角度达到设计要求和结构在翻转过程中的平稳就可以了。

就机构设计要实现的目的来看,机构上的点没有要求具体的运动轨迹,只要实现指定位置的机构的综合就可以了,这个设计主要是通过四杆机构来实现。

就机构选择和设计的过程中除了机构分析还要考虑到结构的受力和结构的稳定即使用过程中维护的方便。

关键词:高位举升翻转自卸目录一背景资料.................................................................................................................. 二设计题目..................................................................................................................2.1 设计简介和母的.............................................................................................2.2 设计条件和设计要求..................................................................................... 三执行机构设计..........................................................................................................3.1 举升机构的设计.............................................................................................3.2 翻转机构的设计 (10)3.3 厢门开合机构的设计 (13)四CATIA建模和运动仿真 (14)4.1 模型的建立与组装.........................................................................................4.2 模型的运动仿真 (14)五设计总结..................................................................................................................5.1 机械设计的目的.............................................................................................5.2 机械设计的步骤.............................................................................................5.3 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5.4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 (16)5.5 本次设计效果分析与改进意见 (17)5.6 设计心得体会 (17)六致谢 (17)七参考资料.................................................................................................................. 八附录.. (19)一背景资料自卸汽车(dump truck)车厢配有自动倾卸装置的汽车。

机械设计 高位自卸汽车

机械设计 高位自卸汽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学生姓名:****学号:**********所属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专业:车辆工程高位自卸汽车【问题提出】目前国内生产的自卸汽车,其卸货方式为散装货物沿汽车大梁卸下,卸货高度都是固定的。

若需要将货物卸到较高处或使货物堆积得较高些,目前的自卸汽车就难以满足要求。

为此需设计一种高位自卸汽车,它能将车厢举升到一定高度后再倾斜车厢卸货。

【设计要求和有关数据】设计要求:1)具有一般自卸汽车的功能。

2)能将满载货物的车厢在比较水平的状态下平稳地举升到一定高度,最大升程S max见表1。

3)为方便卸货,要求车厢在举升过程中逐步后移,车厢处于最大升程位置时,其后移量a见表1。

为保证车厢的稳定性,其最大后移量a max不得超过1.2a。

4)在举升过程中可在任意高度停留卸货。

5)在车厢倾斜卸货时,后厢门随之联动打开;卸货完毕,车厢恢复水平状态,后厢门也随之可靠关闭,后厢门和车厢的相对位置见图2。

6) 举升和翻转机构的安装空间不超过车厢底部与大梁间的空间,后厢门打开机构的安装面不超过车厢侧面。

7)结构尽量紧凑、简单、可靠,具有良好的动力传递性能。

表1【方案设计】一.举升机构设计要求:1.能将满载货物的车厢在比较水平的状态下平稳地举升到一定高度,最大升程S max见表1。

2.为方便卸货,要求车厢在举升过程中逐步后移,车厢处于最大升程位置时,其后移量a 见表1。

为保证车厢的稳定性,其最大后移量a max不得超过1.2a。

3.在举升过程中可在任意高度停留卸货。

方案一: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如上图所示机构,CBEF形成一平行四边形,杆BC在液压油缸的带动下绕C轴转动,从而完成车厢的举升和下降。

优点:1.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安装和维修;2.能够保证车厢在举升和下降过程中保持水平,稳定性好;3.液压油缸较小的推程能够完成车厢较大的上移量。

缺点:车厢上移时,其后移量很大。

为了保证车厢举升到最大高度时,其最大后移量不超过设计要求,需将杆BC、EF做得很长,甚至大大超过了车厢的长度,在工程实际中不能实现。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高位自卸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高位自卸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高位自卸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自卸车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包括但不限于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相关理论知识。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机械设计原理,分析并解决自卸车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3. 学生能够掌握自卸车设计中涉及的工程计算和参数选择方法,如载荷计算、车架强度分析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自卸车的零部件和整体设计,具备初步的工程图纸绘制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或模拟,验证自卸车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自卸车设计的各个环节,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养成严谨、科学、负责的学习态度,对待工程设计问题具有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能够关注自卸车在工程应用中的实际需求,提高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机械设计专业的热爱,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本课程结合高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自卸车概述:介绍自卸车的定义、分类、应用领域及其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绪论2. 自卸车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自卸车的各组成部分,包括车架、举升机构、液压系统等,并探讨其工作原理。

- 教材章节:第二章 自卸车结构与原理3. 机械设计原理在自卸车设计中的应用:讲解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理论知识在自卸车设计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机械设计原理与应用4. 自卸车设计计算与参数选择:学习自卸车设计中涉及的工程计算和参数选择方法,如载荷计算、车架强度分析等。

- 教材章节:第四章 设计计算与参数选择5. 自卸车CAD设计与绘图:教授如何运用CAD软件进行自卸车的零部件和整体设计,以及工程图纸的绘制方法。

机械设计-高位自卸汽车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高位自卸汽车课程设计

机械综合课程设计I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高位自卸汽车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所在班级:指导老师:需要模型请联系目录1选题背景 (3)1.1问题的提出 (4)1.2文献综述(即研究现状) (4)1.3设计的技术要求及指标 (5)2机构选型 (6)2.1设计方案的提出 (6)2.2设计方案的确定 (9)3尺度综合 (10)3.1机构关键尺寸计算 (10)3.2机构关键尺寸优化 (14)4受力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机构动态静力描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机构动态静力变化曲线描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5机构建模........................................................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机构运动简图及尺寸标注........................................错误!未定义书签。

5.2机构关键构件建模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5.3机构总体装配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6机构仿真........................................................错误!未定义书签。

6.1机构仿真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6.2机构仿真过程描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说明书

题目:高位自卸汽车目录摘要 ..................................................................................................................................... - 2 - 1基本要求 ..................................................................................................................... - 3 - 1.1设计要求 .............................................................................................................. - 3 - 1.2设计提示 .................................................................................................................. - 4 - 2机构选型设计 ................................................................................................................. - 5 - 2.1举升机构基本要求 .................................................................................................. - 5 - 2.2举升机构方案比较 .................................................................................................. - 5 -2.2.1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 ....................................................................................... - 5 -2.2.2双滑块推动举升机构 ....................................................................................... - 6 -2.2.3剪式举升机构 ................................................................................................... - 7 - 2.3翻转机构基本要求 .................................................................................................. - 8 - 2.4翻转机构方案比较 .............................................................................................. - 8 -2.4.1车厢直推滑块翻转机构 ................................................................................... - 8 -2.4.2连杆直推滑块翻转机构 ................................................................................... - 9 -2.4.3连杆斜推滑块翻转机构 ................................................................................... - 9 - 2.6后箱门打开机构方案比较 .................................................................................... - 10 -2.6.1直杆联动顶开机构 ......................................................................................... - 11 -2.6.2直杆伸缩顶开机构 ......................................................................................... - 11 -2.6.3圆弧联动顶开机构 ......................................................................................... - 12 - 3总体机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验证 ............................................................................... - 13 -3.1总体机构运动简图 ................................................................................................ - 13 - 3.2机构自由度验证 .................................................................................................... - 14 -3.2.1举升机构 ......................................................................................................... - 14 -3.2.2翻转机构 ......................................................................................................... - 15 -3.2.3后箱门打开机构 ............................................................................................. - 16 - 4机构尺度综合分析 ....................................................................................................... - 16 -4.1举升机构尺度分析 ................................................................................................ - 17 - 4.2翻转机构尺度分析 ................................................................................................ - 17 - 4.3后箱门打开机构尺度分析 .................................................................................... - 18 - 5机构运动分析 ............................................................................................................... - 20 -5.1举升机构运动分析 ................................................................................................ - 20 - 5.2翻转机构运动分析 ................................................................................................ - 21 - 5.3后箱门打开机构运动分析 .................................................................................... - 22 - 5.4机构运动线图 ........................................................................................................ - 23 - 5.5机构运动循环图 .................................................................................................... - 23 -结论与体会 ....................................................................................................................... - 24 - 参考文献 ........................................................................................................................... - 25 - 附录 ................................................................................................................................... - 26 - 致谢 ................................................................................................................................... - 27 -摘要我们在生活中看过许多自卸汽车,目前国内生产的自卸汽车,其卸货方式都为散装货物沿汽车大梁卸下,这样一来卸货的高度就被固定的,如果需要货物卸到较高处或使货物堆积的较高些,尤其是当汽车直接向火车车厢卸料以及在建筑、矿产等其他场合,这些自卸汽车就难以满足要求。

高位自卸汽车课程设计说明书

高位自卸汽车课程设计说明书

高位自卸汽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高位自卸汽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1.了解高位自卸汽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结构。

2.掌握高位自卸汽车的驾驶技术和操作技巧。

3.培养学生对高位自卸汽车维护保养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课程内容:1.高位自卸汽车的概念和分类介绍a.高位自卸汽车的定义和功能b.不同类型的高位自卸汽车及其应用领域c.高位自卸汽车的优缺点分析2.高位自卸汽车的结构和原理a.高位自卸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b.高位自卸汽车的工作原理和动力传动系统c.高位自卸汽车的控制系统和安全装置3.高位自卸汽车的驾驶技术a.高位自卸汽车的驾驶仪表和操作台介绍b.高位自卸汽车的起动、制动、变速和转向技术c.高位自卸汽车的提升、自卸和稳定技术4.高位自卸汽车的维护保养a.高位自卸汽车的日常检查和保养要点b.高位自卸汽车的润滑、更换和调整要求c.高位自卸汽车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5.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a.安全驾驶和应急处置的意识培养b.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高位自卸汽车的相关理论知识。

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亲自操作高位自卸汽车,熟悉各种控制和操作技术。

3.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高位自卸汽车生产厂家和使用场所,了解实际应用情况。

四、评估方法: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实践操作考核:组织学生进行高位自卸汽车的操作演练,并根据操作流程、技巧和安全规范进行评估。

3.课程设计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关于高位自卸汽车一些方面的课程设计,并撰写报告。

五、教材和参考资料:1.主教材:《高位自卸汽车原理与技术》2.参考资料:a.《高位自卸汽车驾驶员手册》b.《高位自卸汽车维修基础》六、预期效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扎实的高位自卸汽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够独立驾驶和操作高位自卸汽车,并具备一定的维护保养能力。

同时,他们将培养出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设计_培训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设计_培训

培训内容不够全面,需要增加更多实践操作环节
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需要调整培训时间,保证学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和实践
培训师资力量不足,需要引进更多有经验的教师和专家
培训效果评估不够完善,需要建立更加科学、客观的评估体系,以便更好地了解学员的 学习情况和培训效果
智能化:自动驾驶、智能驾驶舱等新技 术的应用
设计背景:复杂工况下的自卸汽车设计需求
设计目标:提高自卸汽车的稳定性、安全性和 效率
设计方法:采用先进的设计软件和仿真技术
设计成果:成功设计出一款适应复杂工况的高 位自卸汽车
设计评价:提高了自卸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 降低了维护成本
设计启示:复杂工况下的自卸汽车设计需要综 合考虑多种因素,注重技术创新和实践应用。
成本控制:对设计进行成本控制, 确保在预算范围内完成设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安全性评估:对设计进行安全性评 估,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客户反馈:收集客户反馈,根据客 户需求进行改进和优化
PART FIVE
设计原则:安全、环保、高效、经 济
设计流程:需求分析、方案设计、 详细设计、样车试制、批量生产
电气系统:提供电力,包括蓄 电池、发电机、电气线路等
安全性:确保车辆在行驶和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稳定性:保证车辆在装载和卸载过程中的稳定性 舒适性:提高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性 经济性: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 环保性:减少车辆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智能化:提高车辆的智能化水平,实现自动驾驶等功能
液压系统的组成:包括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阀等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液压泵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通过液压阀控制液压油 的流向和压力,实现对高位自卸汽车的控制

高位自卸汽车课程设计L

高位自卸汽车课程设计L

高位自卸汽车课程设计L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高位自卸汽车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流程,掌握相关的物理和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1.掌握高位自卸汽车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结构。

2.理解高位自卸汽车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了解高位自卸汽车在现代物流和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应用。

4.能够分析高位自卸汽车的工作过程,并进行简单的故障诊断。

5.能够操作高位自卸汽车,并掌握安全驾驶技巧。

6.能够运用物理和数学知识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高位自卸汽车行业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对现代交通运输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鼓励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职业操守,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高位自卸汽车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流程,以及相关的物理和数学知识。

1.高位自卸汽车的基本原理:介绍高位自卸汽车的工作原理,包括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等。

2.高位自卸汽车的分类和结构:介绍不同类型的高位自卸汽车的结构特点和应用场景,包括卡车、挂车和特种车辆等。

3.高位自卸汽车的操作方法:讲解如何正确操作高位自卸汽车,包括驾驶技巧、装卸货物和安全驾驶等。

4.高位自卸汽车在现代物流和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应用:探讨高位自卸汽车在现代物流和交通运输领域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5.相关的物理和数学知识:介绍与高位自卸汽车相关的物理和数学知识,包括力学、动力学和几何学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地传授高位自卸汽车的相关知识和原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高位自卸汽车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高位自卸汽车机构设计B

高位自卸汽车机构设计B

机械原理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班级学号设计题目:高位自卸汽车一、设计题目简介目前国内生产的自卸汽车其卸货方式为散装货物沿汽车大梁卸下,卸货高度都是固定的。

若需要将货物卸到较高处或使货物堆积得较高些,目前的自卸汽车就难以满足要求。

为此需设计一种高位自卸汽车,它能将车厢举升到一定高度后再倾斜车厢卸货)。

二、设计数据与要求1.具有一般自卸汽车的功能。

2.在比较水平的状态下,能将满载货物的车厢平见表。

稳地举升到一定的高度,最大升程Smax3.为方便卸货,要求车厢在举升过程中逐步后移。

车厢处于最大升程位置时,其后移量不得超过1.2a。

a见表。

为保证车厢的稳定性,其最大后移量amax4.在举升过程中可在任意高度停留卸货。

5.在车厢倾斜卸货时,后厢门随之联动打开;卸货完毕,车厢恢复水平状态,后厢门也随之可靠关闭。

6.举升和翻转机构的安装空间不超过车厢底部与大梁间的空间,后厢门打开机构的安装面不超过车厢侧面。

7.结构尽量紧凑、简单、可靠,具有良好的动力传递性能。

三、设计任务1. 设计高位自卸汽车相关机构,应包括起升机构,翻转机构和后厢门打开机构。

2. 至少提出两种运动方案,然后进行方案分析评比,选出一种运动方案进行设计;3. 画出最优方案的机构运动方案简图和运动循环图。

4. 对高位自卸汽车的起升机构,翻转机构和后厢门打开机构,进行尺度综合及运动分析,用软件(VB、MATLAB、ADAMS或SOLIDWORKS等均可)对执行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并画出输出机构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线图。

5.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其中应包括设计思路、计算及运动模型建立过程以及效果分析等。

6. 在机械基础实验室应用机构综合实验装置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四、设计提示高位自卸汽车中的起升机构、翻转机构和后厢门打开机构都具有行程较大,做往复运动及承受较大载荷的共同特点。

齿轮机构比较适合连续的回转运动,凸轮机构适合行程和受力都不太大的场合。

所以齿轮机构与凸轮机构都不太合适用在此场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1.2 设计要求及原始数据(1).设计要求:①具有一般自卸汽车的功能。

②能将满载货物的车厢在比较水平的状态下平稳地举升到一定高度,最大升程Smax见表1。

③为方便卸货,要求车厢在举升过程中逐步后移,车厢处于最大升程位置时,其后移量a见表1。

为保证车厢的稳定性,其最大后移量amax不得超过1.2a。

④在举升过程中可在任意高度停留卸货。

⑤在车厢倾斜卸货时,后厢门随之联动打开;卸货完毕,车厢恢复水平状态,后厢门也随之可靠关闭,后厢门和车厢的相对位置见图2。

⑥举升和翻转机构的安装空间不超过车厢底部与大梁间的空间,后厢门打开机构的安装面不超过车厢侧面。

⑦结构尽量紧凑、简单、可靠,具有良好的动力传递性能。

(2)原始数据:方案号车厢尺寸L×W×HL(mm)×W(mm)×H(mm)Smax(mm)A(mm)W(kg)L1(mm)Hd(mm)A 4000×2000×640 1800 380 5000 300 500B 3900×2000×640 1850 350 4800 300 500C 3900×1800×630 1900 320 4500 280 470D 3800×1800×630 1950 300 4200 280 470E 3700×1800×620 2000 280 4000 250 450F 3600×1800×610 2050 250 3900 250 4502 设计方案的评价及选择2.1举升机构2.1.1设计要求:1.能将满载货物的车厢在比较水平的状态下平稳地举升到一定高度,最大升程S max见表1。

2.为方便卸货,要求车厢在举升过程中逐步后移,车厢处于最大升程位置时,其后移量a见表1。

为保证车厢的稳定性,其最大后移量a max不得超过1.2a。

3.在举升过程中可在任意高度停留卸货。

2.1.2 设计方案方案1: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图2-1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如上图所示机构,CBEF形成一平行四边形,杆BC在液压油缸的带动下绕C轴转动,从而完成车厢的举升和下降。

优点:①.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安装和维修;②.能够保证车厢在举升和下降过程中保持水平,稳定性好;③.液压油缸较小的推程能够完成车厢较大的上移量。

缺点:车厢上移时,其后移量很大。

为了保证车厢举升到最大高度时,其最大后移量不超过设计要求,需将杆BC、EF做得很长,甚至大大超过了车厢的长度,在工程实际中不能实现。

方案2:L型举升机构图2-2 L型举升机构工作原理:如上图所示车厢举升机构,L形杆BDE一端与铰链B相联(铰链B通过竖直杆固定在车架上),一端与车厢底部的铰链E相联,同时其上绞接一液压油缸2,液压油缸另一端与车厢底部的铰链相联。

举升时,液压油缸1伸长,推动L形杆BCD绕铰链B逆时针转过角度ϕ,使E端上升;与此同时,液压缸2也联动工作,使车厢也转过角度ϕ,从而使车厢在上升过程中保持水平。

随着BCD杆的转动,E点后移,同时带动车厢后移,当E点与B点等高时,后移量达到最大。

优点:①该机构充分利用了车厢前面的空间,使车厢底部的机构变得简单;②该机构克服了方案一中后移量过大的缺点,机构的尺寸也较小。

缺点:①该机构最大的缺点在于车厢全部重量均有L形杆BCD承担,由于DE很长,所以BCD受到很大的扭矩作用。

这就对L形杆的强度提出很高要求,同时也限制了车厢的装载量。

②液压缸1和液压缸2需要联动工作才能保证车厢的水平,使控制机构复杂。

③液压油缸的推程较大。

方案3:剪式举升机构图2-3 剪式举升机构工作原理:如上图所示,该举升机构是由长度相等的两杆AC和BD彼此铰接于E点;AC杆的A 端和与水平的活塞杆铰接,并可在滑槽移动;BD杆的B端与车厢底部为滑动铰接。

当活塞F右移时,车厢上升,同时向后移动;活塞F左移时,车厢下降,同时向前移动。

下面具体分析车厢的后移原理:设AE=BE=a ,CE=DE=b ,举升前ϕ1=∠CAB ,举升后 ϕ2=∠CAB ,则有上移量:)sin (sin )(21ϕϕ-+=b a S后移量:]b)cos (a -[2acos -]cos )(-[2acos 2211ϕϕϕϕ++=b a a化简后得:)cos -b)(cos -(a 21ϕϕ=a可见,后移量与a ,b 的差值有关,故采用此种布置形式时,铰接点E 不能为两杆的中点。

采用此种布置时,会使CD 的距离较小,影响了车厢工作时的稳定性,特别是在车厢翻转卸货时,这种影响尤为显著。

为了消除这种影响,可将E 取为两杆的中点,同时,为了使车厢在上移时能够逐渐后移,需要将C 点换成滑动铰接,而D 点换成固定铰接。

如下图所示:图2-4 剪式举升机构最好用作图法将极限为之画出来。

此时,由于E 为两杆的中点,故在车厢上移过程中,A 与D ,B 与C 始终在一条直线上;同时由于A 点向后移动,故车厢上的D 点也随之后移,于是整个车厢就向后移动。

设AC=BD =l ,举升前ϕ1=∠CAB ,举升后 ϕ2=∠CAB ,则有上移量:)sin (sin 21ϕϕ-=l S后移量:)cos -(cos 21ϕϕl a =该举升机构的优点是: ① 结构简单,紧凑;② 能够很好的协调车厢上移量与后移量之间的关系,满足工作要求;③机构的受力情况较好。

缺点:液压缸水平布置时,在举升初始阶段,传动角很小,不利于工作。

根据以上缺点,可以将液压缸改为竖直布置的形式,如下图:图2-5将液压缸竖直布置后,可以很好地解决传动角过小的问题,但不难想象,这样布置使液压缸的推程需要很大,不易实现。

2.1.3 方案确定为了解决以上矛盾,可以采用以下多级举升机构:图2-5 多级举升机构如上图所示,AD,BC,CF,DE为杆长相等的四杆,AD与BC,CF与DE铰接与中点G,H;A,F为滑动铰接。

该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以上方案液压缸推程要求很大的缺点,同时,由于原设计中安装液压缸处空间变得较小,故将液压缸布置在机构的中间部位。

2.2 翻转机构2.2.1 设计要求(1)利用连杆机构实现车厢的翻转,其安装空间不能超过车厢底部与大梁间的空间。

(2)结构尽量紧凑,可靠,具有良好的动力传递性能。

2.2.2 设计方案翻转机构是自卸汽车的关键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车辆的性能。

为此,我们设计了多种方案,比较各自的优缺点。

方案1:单缸直推式该机构示意图如下图:图2-6单缸直推式该机构的优点是简单紧凑。

采用单缸时,容易实现三面倾斜。

另外,若油缸垂直下置时,油缸的推力可全部作为车厢的举升力,因而所需的油缸功率较小。

其缺点为该机构横向强度差,而且由于其油缸行程较大。

方案2:油缸前推连杆式如下图所示:图2-7 油缸前推连杆式该机构的优点是横向刚度较好,举升时转动圆滑,三脚架推动车厢举升时,车厢倾翻轴支架的水平反力比较小,车架底部的受力也比较均匀。

其缺点是油缸在车厢翻转过程中摆动角度稍微大了一些,带来一定的不方便。

方案3:Z字形举升机构图2-8 Z字形举升机构这个机构是有曲柄摇杆机构联想到的翻转机构,这个机构中油缸是提供动力的作用,油缸的的行程变小,在油缸匀速推进时,车厢的翻转不匀速,可以方便卸货。

2.2.3 方案确定根据以上各种方案的优劣点,综合分析后,选用方案3。

2.3后厢门打开机构2.3.1设计要求:(1)在车厢倾斜卸货时,后厢门随之联动打开(2)卸货完毕,车厢恢复水平状态,后厢门也随之可靠关闭(3)后厢门打开机构的安装面不超过车厢侧面其中,后箱门和车厢的相对位置如下:2.3.2 设计方案选择:方案1:控制开合式机构。

图2-9 控制开合式厢门打开机构该机构通过控制杆控制厢门上面的铰实现厢门的开合。

把控制杆和车厢翻转控制机构恰当的联系在一起时,可以精确的实现翻转和厢门打开的联动控制。

但是这个机构的安装困难,这种结构或者类似结构安装在车厢侧面比较合适,杆在转动的同时还要在移动副中进行滑动,所以,如果稍微有个地方润滑不好的话,就很有可能造成机构的自锁,使得后车厢门不能正常的打开。

方案2:自开式厢门打开机构图2-10 自开式厢门打开机构机构分析:因为厢门和车厢翻转的角度相同,所以厢门在打开和关闭的时候都处于竖直状态,因此考虑利用厢门的重力使之自由打开。

在要卸货的时候打开锁住厢门的机构,厢门可以随车厢的翻转自由打开。

当卸货完毕的时候,在使用锁止机构把厢门锁死,实现厢门可靠的关闭。

该机构设计简单,容易想到。

可以利用车厢底部空间,方便安装。

但是车门的开闭是自由的,不能精确实现车门打开角度与翻转角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选取第二中方案作为最后的设计方案。

3各工艺动作的配合及运动循环图3.1举升机构图3-1 举升机构3.2翻转机构图3-2翻转机构3.3后厢门打开机构图3-3后厢门打开机构4 各运动构件的尺寸计算4.1 方案选择根据以上各机构方案设计与比较,最后确定各机构方案如下: 4.1.1举升机构下面对该方案进行具体尺寸设计:车厢尺寸L(mm)×W(mm)×H(mm) S max (mm) A(mm) W(kg)L 1(mm) H d (mm) 3900×1800×63019003204500280470如图3-1,设AD=BC=CF=DE=l ,初始位置ϕ0=∠HAB ,到达最大升程时ϕ1=∠HAB由几何关系可得:)sin -(sin 201maxϕϕl S= (3-1)1.2a )cos -(cos 1≤ϕϕl (3-2)为了使整个举升机构不超过车厢底部安装空间,需满足H d l ≤ϕ0sin 2 (3-3)L l ≤ϕ0cos (3-4)取 450sin 21=ϕl ,联立(3-1)(3-2)(3-3)与(3-4)解得用matlab 编程得到结果, 其中程序为 : syms x y l;[l,x,y]=solve('2*l*(sin(y*pi/180)-sin(x*pi/180))-1900','l*(cos(x*pi/180)-cos(y*pi/180))-1.2*320','2*l*sin(x*pi/180)-450')︒=︒==3.37 ,6.7 9,.19361ϕϕl图3-4 举升机构简图欲使液压杆受力最小,根据图示机构得到:当举升到最大高度时,液压杆应垂直杆CF 。

由图解法知:当举升到最大高度时,所以CM=DN=549.74.1.2 翻转机构 如图3-2所示,为使杆为了受力状态良好,D 点安排在车厢的重心附近,取DE=1900,假设最大翻转角度为60°,当翻转到最大角度时,ABD 三点共线,为最佳效果,且设此时ABD 在垂直位置,则AE=DE/2=900,设水平时AE 垂直距离为450设AB=x ,BD=y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