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针竖、垂露竖分析
悬针竖与垂露竖的用法
![悬针竖与垂露竖的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3dfa608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2.png)
悬针竖与垂露竖的用法悬针竖和垂露竖是中国传统鉴定文物的方法之一,通过这两种方法来判断文物的真伪与品质。
这两种方法在中国古代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现代考古学和文物鉴定中仍有一定的价值。
本文将介绍悬针竖和垂露竖的相关概念、原理、鉴定步骤和应用范围,以便读者对这两种方法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一、悬针竖1. 概念:悬针竖是指以一根铁针悬挂在一个物体上,并将针稍加摇动,观察针的摇动情况来判断物体的真伪。
悬针竖是一种利用物体的密度和重心来判断真伪的方法。
2. 原理:在悬针竖中,如果物体的密度均匀,则针会平稳地摇摆;如果物体内部存在空腔或者密度分布不均匀,针则会出现不规则的摇摆情况。
通过观察针的摇摆情况,可以初步判断物体内部的密度分布情况。
3. 鉴定步骤:首先在平稳的台面上悬挂一根铁针,然后将需要鉴定的物体轻轻放在铁针上方,观察针的摇摆情况。
根据针的摇摆情况来初步判断物体的真伪。
4. 应用范围:悬针竖主要适用于木质文物、玉器、瓷器等材质的文物鉴定。
因为这些材质的文物内部容易出现裂缝或者空腔,利用悬针竖可以初步判断其内部情况。
二、垂露竖1. 概念:垂露竖是指将一滴水滴于物体表面上,观察水滴的情况来判断物体的真伪。
垂露竖也是一种利用物体的密度和形态来鉴定真伪的方法。
2. 原理:在垂露竖中,如果物体表面平整、密度均匀,水滴会在物体表面迅速展开成一片薄膜;如果物体表面有裂纹或者不平整,水滴则会在表面聚集成一滴。
通过观察水滴的情况,可以初步判断物体的状况。
3. 鉴定步骤:首先在平稳的台面上滴上一滴水,然后将需要鉴定的物体放置在水滴上方,观察水滴在物体表面的情况。
根据水滴的情况来初步判断物体的真伪。
4. 应用范围:垂露竖适用于玉器、瓷器、青铜器等材质的文物鉴定。
通过观察水滴在物体表面的情况,可以初步判断物体的平整度和密度情况。
悬针竖和垂露竖是两种古老而有价值的文物鉴定方法。
尽管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文物鉴定提供了更多的手段,但悬针竖和垂露竖作为传统鉴定方法,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
悬针竖和垂露竖的用法
![悬针竖和垂露竖的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cbe271b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3.png)
悬针竖和垂露竖的用法
悬针竖和垂露竖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石刻技术,它被广泛用于建筑、古代碑刻等上。
悬针竖是一种笔直的石刻技术,故又叫竖直石刻。
垂露竖则是一种斜线石刻技术,斜度可以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节。
悬针竖主要用于建筑装饰,悬针竖可以使建筑物具有更为高档的外观,其装饰效果明显不同于普通的石砌石墙。
传统的悬针竖以马赛克石、花岗石、花岗岩等自然石材为理想材料。
悬针竖可以创造出视觉上的立体空间感,使建筑物的外观更加美观大方。
垂露竖最常用于古代碑刻,一般用于刻制碑文、谥号、出处、日期等信息,可以在细节上达到较高的精细度,使古代碑刻更为精美和奇特。
另外,垂露竖也常用于装饰上,如饰面工艺、家具等。
悬针竖和垂露竖的技术要求比较高,需要熟练的施工工艺水平。
悬针竖要求石头切割精确,立体效果需要多种不同大小的石片组合,以使墙面更加立体。
垂露竖则要求笔直简洁,斜线保持精确度,要求施工时保持角度和比例。
因此,悬针竖和垂露竖的施工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技术水平,才能够出色完成,达到高质量的技术要求。
同时,这两种技术都需要特殊的防护设施,施工过程中,防止石料的破损和水的浸渍,以保证最终的整体完成质量。
总之,悬针竖和垂露竖是石刻技术中重要的部分,它们承载着人类非凡的智慧,让我们一起见证历史的精彩。
- 1 -。
三年级写字备课:第2课 悬针竖 垂露竖
![三年级写字备课:第2课 悬针竖 垂露竖](https://img.taocdn.com/s3/m/e74cb3f3910ef12d2af9e7d9.png)
第二课悬针竖垂露竖
教学目标:
1.悬针竖、垂露竖的技法指导。
2.悬针竖在结字应用。
教学重点:
悬针竖的技法指导
教学难点:
1.竖画的起笔方法。
2.竖画后部分的提笔和顿笔技法。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效果反馈及技法练习(8至10分钟)
1.检查学具准备(1分钟)
2.点评作业。
(3分钟左右)
3.巩固双姿,保持规范姿势10至20秒。
3.画轻线、画“8”字练习。
(2分钟)
4.复习“横”的写法(2分钟左右)
第二部分悬针竖、垂露竖的技法指导(10分钟)
1.示范:
2.观形
3.说形
要点:
(1)起笔:即右点的写法,只是稍小一些,不要太长。
(2)行笔:顿笔后折笔向下,劲不松,笔直往下。
(3)收笔:结束时,悬针竖笔向空中提,使笔画渐细,状如针尖。
垂露竖则向左下方或右下方轻顿。
4.学生描第一组,听口令,不抢写。
5.在稿纸上练习十个,教师行间指导。
6.继续描写,老师行间指导,控制进度。
7.上台演示。
点评。
第三部分结字练习(15分钟)
1.范写
2.练习一组,听口令。
3.老师行间指导,控制进度。
4.适当点评。
第四部分整理(3分钟)
1.学生收好学具。
2.组长收作业。
悬针竖和垂露竖写法
![悬针竖和垂露竖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b6e9187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e.png)
悬针竖和垂露竖是书法中的两种基本笔画,其写法如下:
悬针竖:悬针竖如同针倒悬,下面尖尖的。
在书写时,首先要落笔略顿,接着由上而下、由重而轻写竖画,要求如针垂直端悬,不能东斜西倒。
例如,在字“中”、“平”、“计”中,末笔都是悬针竖。
悬针竖在字中通常作为主笔存在,要写得挺拔有力,以体现字的骨力。
垂露竖:垂露竖如同露水倒垂,下面不失。
在书写时,也要先落笔略顿,接着由上而下写竖画,至末端再略顿一下,回锋收笔。
垂露竖的两端用笔重而中间用笔轻,两端书写速度慢而中间书写速度快,竖中带挺呈曲势,如人挺立,显得精神饱满。
例如,在字“干”、“引”、“补”中,都有垂露竖的存在。
垂露竖在字中通常作为辅助笔画存在,要写得流畅自然,以体现字的韵味。
总的来说,悬针竖和垂露竖的写法都需要掌握好起笔、行笔和收笔的力度和速度,以及笔画的形状和方向。
同时,在具体书写时,还需要根据字的结构和笔画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和变化,以达到整体和谐美观的效果。
悬针竖与垂露竖的用法
![悬针竖与垂露竖的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7f17eee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c.png)
悬针竖与垂露竖的用法悬针竖与垂露竖是书法中常见的两种笔画形态,它们在书写中有着不同的应用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介绍悬针竖和垂露竖的用法以及它们在不同字体、篆刻和书法作品中的具体表现。
一、悬针竖的用法悬针竖是指在书法中,竖直的笔画中断悬浮在中间的一种形态。
它常用于书写楷书、行书和草书中的部分字形,为作品增添独特的艺术韵味。
1. 楷书中的展示悬针竖在楷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一些汉字中,悬针竖可以用来表示字体的参差不齐,使整个字形更加有趣和生动。
例如,在字体“志”中,悬针竖分散了词意,使得字形更具表现力。
除此之外,悬针竖还能够强调笔画的停顿和节奏感,使字体更加凝练、有力。
2. 行书的独特风格在行书中,悬针竖则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它可以用来展示行书特有的飘逸与疾速感,同时在一些字体中也能够用来刻画物体的形状或者变化。
例如,在行书的字体“云”中,悬针竖的出现使得云雾的形态更加准确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3. 草书的狂放在草书中,悬针竖往往被用来表达狂放不羁的个性。
草书的整体结构松散,悬针竖常以不同的形态出现,犹如一根根悬浮的针头,给人以刺激和冲击。
这种特殊的形态使草书表达了自由和个性的追求,为书法艺术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二、垂露竖的用法垂露竖是指书法中竖直的笔画朝下延伸,宛如露珠垂落的形态。
它常用于楷书和篆刻作品中,给人一种庄重和沉静的感觉。
1. 楷书中的稳重垂露竖在楷书中的运用通常给人以稳重的感觉。
笔画朝下延伸的形态使字形更加沉稳、温和,给人一种庄严和谦逊的印象。
例如,在楷书字体“喜”中,垂露竖的出现使得整个字形更加平衡和谐。
2. 篆刻中的庄严在篆刻作品中,垂露竖往往用于刻画字体的纵深感,使得字形更加饱满和立体。
通过笔画的延伸与伸长,垂露竖表达出一种庄严、严肃的氛围,使篆刻作品更具有仪式感。
三、悬针竖与垂露竖的对比1. 形态表达悬针竖与垂露竖在形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悬针竖给人一种局促、悬浮的感觉,而垂露竖则更加庄重、沉静。
悬针竖与垂露竖的用法
![悬针竖与垂露竖的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71adf98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5.png)
悬针竖与垂露竖的用法悬针竖与垂露竖的用法:(1)上面出头且为末笔用悬针竖。
当竖画贯穿整个字的上下,并且竖画在笔顺上排在最后的用悬针竖。
上面出头用悬针(2)位于右侧且为末笔用悬针竖。
竖画位于整个字右侧,竖画笔顺上排在最后用悬针竖。
位于右侧用悬针(3)位于中间但上不出头用垂露竖。
当竖画位于整个字的中间,没有穿过整个字的上方时用垂露竖为宜。
上不出头用垂露(4)左撇右竖用垂露竖。
整个字左边有撇画,右边有竖画时,竖画用垂露竖。
左撇右竖用垂露(5)左右都有竖,左竖短右竖长。
左竖短,右竖长(6)垂露竖为万能竖。
搞不清楚,怕混用时用垂露竖。
何为悬针竖,何为垂露竖,总结几点。
一、形状不同:悬针竖像一根垂直吊起来的针,落笔上重下轻,写出的竖上大下小而尖。
而垂露竖的收笔的地方就像一滴水想滴,但是又滴不下来时形成的圆点,写出来上下差不多大。
(说明:不同书体以及不同书法家有不同的运笔方式,形状可能会有所差异)二、收笔出锋的书写不同:悬针竖在最后收笔的时候要提笔笔尖出锋,速度微快。
垂露竖的收笔却需要重一点顿笔回锋。
三、使用的位置不同:总结以下几点:1、左边有撇画右边是竖画的,通常使用垂露竖:比如〃川〃字、〃井〃字等。
2、上面出头,目书写时最后一笔为竖画时,竖画为悬针竖。
如:〃中〃字,〃斗〃字等等。
3、作为右偏旁,有竖画的字,用悬针,如双耳刀邛〃,单耳刀〃T等。
4、位于中间,上不出头,用垂露,如〃下〃字、〃不"字等。
5、左右都有竖,则左短右长,为垂露竖。
如〃日〃字,〃目〃字等。
以上5点总结一句,当竖画是整个字的最后一笔用悬针,竖画不是最后一笔用垂露,垂露竖又称为〃万能竖〃,当确实不知道该用哪一个竖的时候,可以用垂露,它可以替代悬针竖,但是,悬针却不能代替垂露。
悬针竖和垂露竖都是书法中比较基础的两种笔画的书写方法,当熟练运用这两种竖的书写方法后,这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开头。
悬针竖和垂露竖的例字
![悬针竖和垂露竖的例字](https://img.taocdn.com/s3/m/bfdeb921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8.png)
悬针竖和垂露竖的例字悬针竖和垂露竖是汉字书写中的两种基本笔画,也是书写中的两大要素之一。
它们被称为“例字”,是由汉字的两个部分组成的,由悬针和垂露竖构成。
下面我们将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阐述悬针竖和垂露竖的例字。
一、从笔画形态来看1.悬针竖例字悬针竖是一种笔画,它由一根竖直的笔画和一根向左斜的钩子组成。
它的形态像一个“七”,在汉字书写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悬针竖的例字有“立、不、土等字”。
以“不”字为例,它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
上面是一根横向的长勾,下面是一个悬针竖。
对于悬针竖例字的书写,需要先写竖杆,再向右斜着画一个钩子,将钩子的前端向左延伸。
2.垂露竖例字垂露竖是垂直方向上的一根笔画,其形态像一根南方的竹子。
在汉字书写中,垂露竖例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和其他笔画组合使用,例如“竹”、“刀”和“立”等字。
以“竹”字为例,由三个垂直的垂露竖构成,其中一根突出的笔画形成了横向的“口”形。
书写垂露竖例字需要先画一个竖杆,再向下延伸一段,形成垂直的笔画。
二、从书写技巧来看1.悬针竖例字的书写技巧悬针竖的书写技巧相对简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笔画的粗细要合理,不要太粗或太细;2)钩子的角度要正确,不要太直或太斜;3)需要注意悬针竖的长度和位置,不要太长或太短,位置不要偏向左边或右边;4)在书写时需要保持笔画的稳定性,不要出现断笔或歪斜。
2.垂露竖例字的书写技巧垂露竖的书写技巧相对复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需要掌握笔画的长度和位置,不要太长或太短,位置不要偏向左边或右边;2)在书写时需要保持笔画的稳定性,不要出现断笔或歪斜;3)需要注意笔画的粗细和方向,不要太细或太粗,方向不要左右颠倒。
总的来说,学习悬针竖和垂露竖例字的知识,对于提高汉字书写的水平和美感具有重要的帮助。
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书写技巧,并进行反复练习和实践。
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掌握汉字书写的技能。
悬针竖和垂露竖的区别
![悬针竖和垂露竖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502b770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7.png)
悬针竖和垂露竖的区别文/成长新视点书法中的竖画,有悬针竖和垂露竖两种表现形式。
它们在起笔和行笔时相同,主要区别在外部形状、收笔方法和使用位置等三个方面。
写字时,什么时候用垂露竖,什么时候用悬针竖,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
一、外部形状。
垂露竖和悬针竖之间的共同点,都是要写得直、正。
它们相比,外部形状的不同点,就是一个尖、一个圆。
垂露竖收笔处,类似一滴水欲滴未滴时形成的一个圆点,它与悬针竖的区别是无尖。
垂露竖的起笔和收笔处,都向右斜,且起笔和收笔处较粗,行笔处偏细。
垂露竖的姿势,是垂直有力,末端形如欲滴的露水珠。
悬针竖,就像一支垂直悬起来的针。
悬针竖的起笔和垂露竖相同,行笔处渐细,收笔处呈尖状,末端竖形如吊悬的缝衣针。
二、收笔方法。
垂露竖,起笔向右下方稍按,方向较平;行笔微提,竖直向下行走;行至收笔处时,收笔时向右下方稍按,然后向左回收笔锋,笔锋回到画内。
书写时,至收笔处,要顿笔回锋。
露珠的收笔,需在笔画的中线位置,不可偏离。
悬针竖,起笔向右下方稍按,方向较平;行笔边行边提,竖直向下行走;行至收笔处时,收笔时不顿不按,向下出锋。
书写时出锋的尖要干脆锐利,不能虚、弱。
三、使用位置。
一般情况下,在任何时候,垂露竖都可以代替悬针竖。
但在具体写法、位置时,也有几个方面的区别。
1.竖在左边,就用垂露,如“情”。
2.竖在右边,就用悬针,如“仟”。
3.竖在中间,上面出头,用悬针,如“中”。
4.竖在中间,上面不出头,用垂露,也可用悬针,如“干、千、下”。
5.竖画不是最后一笔,使用悬针;竖画是最后一笔,则二者皆可以。
如“来、木”。
在一个字中,有两笔竖画时,则左边为垂露,右边可为悬针或垂露。
如“林”。
但是在写“川”字时,略有不同,它类似于三竖。
第一笔,为“竖撇”,需要有一段行笔体现出“竖”的形态和第二笔平行。
三笔之中,中间最短,最后最长,三笔之间间距相等。
后面两竖都是使用垂露竖,不可用悬针竖。
爱好书法的朋友,在购买毛笔时,可以选择善琏湖笔,他们的品种有狼毫、兼毫、羊毫,适合不同的书法爱好者选择使用。
垂露竖和悬针竖各自在什么情况下用?
![垂露竖和悬针竖各自在什么情况下用?](https://img.taocdn.com/s3/m/f227cd7d02768e9951e7383d.png)
判断竖画是否为悬针竖有一种简便的辅助办法,就是根据
的最后一笔如果是竖画,通常为悬针竖。
如:“那、即、听、科、钟、蜂、神”等(只有个别字例外,即:“个、介、并、引、川、州、渊”等)。
如果竖画不是末笔则为垂露竖。
还有悬针竖用垂露竖写也不影响字的美观。
总结一下:垂露竖是一个通用的竖,可以代替悬针竖使用,但悬针竖就不一定能代替垂露竖使用了。
例如:“木”字的垂露竖不能拿悬针竖代替。
但“年”字的悬针竖可以用垂露竖代替。
等等...
还有在具体书写中,如果连续两个字是悬针,那有时要改用一个为垂露竖,主要是不让字的锋芒太多,属于审美方面的要求,多在软笔书法里体现的多一些,一般硬笔书法不太强调。
一般情况总结如下:
1.竖在字右半部分的,用悬针为宜。
如那、即、听
2.竖跟口,横搭配的,用悬针为宜。
如中、千、申、干
3.左边为撇,两者皆可。
并、开、邝、卯
【延伸阅读】
1.悬针。
书写直画下端尖锐,如针之倒悬,故名。
与垂露为两种形体。
冯武(简缘)《书法正传》称:“将欲缩锋,引而伸之,须要首尾相等。
但锋尖耳。
不可如鼠尾。
又按古人只有垂露一法,悬针始于《兰亭)‘年’字。
后人遂以为法。
”
2.垂露。
书写直画的一种形态。
其收笔处如下垂露珠,垂而不落,故名。
具有藏锋的笔势,不同于“悬针”。
唐代孙过庭《书谱》称:“观夫悬针垂露之异。
”。
悬针竖与垂露竖ppt
![悬针竖与垂露竖ppt](https://img.taocdn.com/s3/m/9916c7df79563c1ec4da7187.png)
慧 眼 识 “ 竖 ”
教师示范
1、“悬针竖”的写法 2、欧体“千”的写法
谁是小小书法家?
感谢您的阅读! 为 了 便于学习和使用, 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 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学习永远不晚。 JinTai College
入木三分
王羲之,东晋书法 家,字逸少,琅琊(今 山东临沂)人。
相传他在木板上写 完字后,拿去让木工雕 刻,木工在刻字时发现 墨迹已经渗透到木板三 分深的地方了,说明王 羲之写字时用力之大。
因此,人们形容他 的字“入木三分”。现 在用来比喻分析问题很 深刻。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书法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仅要耐得住 寂寞,还要有刻苦勤奋的精神,当 然还少不了科学的训练方法!
今天我们能有机会坐在这么先
进的书法教室里学习,是非常难得 的。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 会——端端正正写字,清清白白做 人!
你认识这俩兄弟吗?
悬针竖
垂露竖
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起名
“悬针竖”和“垂露竖” 吗?
悬针竖
悬针竖,因其外形像 悬挂着的钢针而得名。
特点:尖锐锋利(末尾)
垂露竖
垂露竖,因其末笔 像垂在草木上的露珠而得 名。
垂露竖和悬针竖的用法
![垂露竖和悬针竖的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53aaa22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3.png)
垂露竖和悬针竖的用法
垂露竖和悬针竖是书法中常用的两种笔画,它们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流畅。
本文将从字形、用法等方面详细介绍这两种笔画。
一、垂露竖
垂露竖是指竖形笔画向下的一段弯曲,它的形状像露珠垂落一般,因此得名。
垂露竖的特点是表现出一种柔和、流畅的感觉,常用于书法中的“水”、“月”、“枝”等字的描写。
垂露竖的运用要点:
1. 必须有一定的弯曲度,不能过于直线。
2. 竖形笔画的下端必须要有一定的长度,不宜太短。
3. 与其他笔画结合时要注意整体的协调性,不能显得突兀。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垂露竖的例子:
二、悬针竖
悬针竖是指竖形笔画向上的一段弯曲,它的形状像一根悬挂的针一样,因此得名。
悬针竖的特点是表现出一种锐利、刚劲的感觉,常用于书法中的“刀”、“剑”、“枪”等字的描写。
悬针竖的运用要点:
1. 必须有一定的弯曲度,不能过于直线。
2. 竖形笔画的上端必须要有一定的长度,不宜太短。
3. 与其他笔画结合时要注意整体的协调性,不能显得突兀。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悬针竖的例子:
三、垂露竖和悬针竖的结合运用
垂露竖和悬针竖常常被结合运用,以表现出更加生动、流畅的感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垂露竖和悬针竖的结合运用的例子:
四、结语
垂露竖和悬针竖是书法中常用的两种笔画,它们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流畅。
在运用垂露竖和悬针竖时,需要注意弯曲度、长度以及整体协调性等方面。
希望本文能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一些帮助。
悬针竖、垂露竖分析
![悬针竖、垂露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06dbacb0717fd5370cdc03.png)
竖画在“永字八法”称为“努”。
清代包世臣称:“直为努者,谓作直画,必笔管逆向上,笔尖亦逆向上,平锋着纸,尽力下行,有引弩两端向背之势,故名努也。
”竖画又可分为垂露竖与悬针竖两种,垂露竖下端呈圆形,形似露珠垂挂,故名“垂露竖”;悬针竖上端稍粗下端稍细,形似针状,故名“悬针竖”。
其运笔方法又有不同,垂露竖先向右下顿笔,稍微回笔后向下运笔,到最后顿笔,笔尖儿往上收;悬针竖先向右下顿笔,稍微回笔后向下运笔,到后边逐渐加快速度出尖儿。
从笔势上来讲,垂露竖紧收,而悬针竖放纵。
汉字书写要遵循左收右放的原则,即左右结构的字,左边的竖画用垂露,右用悬针。
姜夔•续书谱中说,“意尽则用悬针,意未尽须再生笔意,不若用垂露耳。
”所以,如果一字中最后一画是竖画,用悬针。
(这里论述的是规范字,不谈论书法作品中的追求变化与艺术性)。
此理推之,以耳刀旁为部首的字,耳刀在左边,其竖用垂露,在右用悬针,据我统计,在这7000通用字中,以耳刀旁为部首的字共有153个,其中耳刀旁在左的字有72个,它们是:队阡阢阱阮阵阳阪阶阴防泐际陆阿陇陈阽阻阼附坠陀陂陉陋陌陕降陔限荫院陧陨除险陛陟陡啊屙陵陬陲陴陶陷陪婀锕萨随隅隈隍隗隆隐隋堕滁隔骘隙隘障隧隰窿癃瘾;耳刀旁在右的字有81个,它们是:邗邓邛邝邙邦邢邪邬邡祁那邯邴邳邶邺邮邱邻邹邸邵邰耶郁郅邾郐郄郇郊郑郏郜郓挪郝郦郢郧哪娜郎郗郛郡郴绑都梆郫郭揶郸郯部掷郾鄄鄂啷铘廊筇椰榔椭鄢鄞嘟鄙廓鄣螂鄯鄱踯鄹酃酆;耳刀旁在右却用了悬针竖的有6个,邪邮邻耶鄙郦;释智果•心成颂中说,变换垂缩,谓两竖画一垂一缩。
再看其它部件的字中混用的一些例子,1.带“亓”部件的字,亓畀用垂露竖,而淠箅鼻用了悬针竖;2.带“并”部件的字,并拼摒屏胼饼用了垂露竖,姘骈用了悬针;3.带“开”部件的字,开研岍用悬针,妍笄用了垂露竖;4. 带“聿”部件的字,聿津肆肇用悬针,肄用了垂露竖;5. 带“弟”部件的字,根据姜夔•续书谱中的说法应该用垂露竖,睇娣睇悌娣绨鹈梯剃锑用了垂露竖,而弟却用了悬针;6.带“干”部件的字,干犴汗旰旱肝杆旰轩赶奸矸酐用悬针,竿罕用了垂露竖;竿罕旱同为上下结构的字,竿罕用垂露,而旱却用了悬针竖;7.带“介”部件的字,疥价用悬针,介阶芥蚧用了垂露竖;8. 带“弗”部件的字,弗佛沸拂用悬针,狒绋怫用了垂露竖;9.带“井”部件的字,井用悬针,肼阱讲进用了垂露竖;10.带“韦”部件的字,韦伟违纬玮炜讳帏用悬针,苇用了垂露竖;11.乖字用了悬针,而乘秉字用垂露,我认为,“乖”用垂露竖更合适一些,因为竖不是最后一笔,和木禾用垂露竖的道理一样,显得庄重而扎实。
垂露竖起笔与悬针竖一样
![垂露竖起笔与悬针竖一样](https://img.taocdn.com/s3/m/28ee163ea26925c52cc5bf90.png)
水
2、横钩:多用于宝盖头,起笔如写 横画,行笔略向右上,至转角处向左 下出钩。
买
3、弯钩:起笔稍轻而快,渐按而稍 弯曲,顿笔后向左上方迅速出钩。
了
4、横折钩:轻起笔写横,转折处稍 顿后向下行笔,至尽头处稍顿后向左 上出钩。
冰
4、撇点:起笔顿笔,向左下方向 迅速撇出,形如短撇。
火
六、提
1、短提:起笔顿笔,然后向右上方 迅速出锋,多用于偏旁底部。
垃
2、长提:写法如同挑点,起笔向右下方顿 下,然后提笔向右上方向迅速挑出。多用 于提手旁、牛字旁。
打
3、竖提:按竖画的写法至尽头处顿 笔向右上方向挑出,短而有力。
以
七、钩
第一讲
基本笔画
孙过庭《书谱》: “真以点画为形质, 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 形质.草乖使转,不法物质形式 形态质地 笔画、线条和造型
情性 书法精神形式 情感与性灵
具体落实到书法,塑造“形质”应 是基本目标;对于各种书体,只有搞清 楚“形质”的异同,才能真正明白“情 性”的由来。
儿
9、横折弯钩:先写横画,折处顿笔后用力向 下成弧形行笔,至末尾稍顿后向上迅速出钩。
九
10、横撇弯钩:分两弯,上弯小下弯大, 末尾向左上钩出。
那
11、竖折折钩:短竖微向左斜,竖末稍 顿向右行笔,再顿笔折向下行,最后出 钩。
马
12、横折折折钩:横画略向右上斜,折角 要方,转笔向左下行,再折笔向右,顿笔 要呈方角,再向左下方行笔至底部出钩, 整个笔画要上紧下松。
司
5、横折斜钩:起笔稍重,转折处稍 顿后再稍偏向左下行笔,最后向左上 出钩。
垂露竖与悬针竖的区别用法
![垂露竖与悬针竖的区别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0a38984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d.png)
垂露竖与悬针竖的区别用法
垂露竖和悬针竖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形状上的差异:垂露竖起笔藏锋,竖末的收笔较为圆润,像是滴落的露珠,故称为垂露。
悬针竖的形状则如悬挂的针,起笔与垂露竖相同,但收笔处需要逐渐提笔出锋,形成尖锐的针状。
2.用法上的差异:垂露竖通常用于需要较重起笔和收笔的笔画,以保持整体字形的平衡和美观。
悬针竖则多用于需要突出尖锐收尾的笔画,以强调字体的锋利感和动态感。
在实际应用中,垂露竖和悬针竖的用法需要根据字体风格、书写速度、笔画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
有时,一个字中可能出现同时使用垂露竖和悬针竖的情况,这需要书写者灵活掌握两种笔画的运用技巧,以使字体整体更加协调和平衡。
五年级书法上册《悬针竖、垂露竖》教案
![五年级书法上册《悬针竖、垂露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cda4f8aa00b52acfc7ca44.png)
小学四年级硬笔书法基本笔画《悬针竖、垂露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仔细观察、比较,了解悬针竖、垂露竖的形态特点;掌握书写要领,写出规范、美观的竖画以及相关的字。
2.培养学生正确握笔姿势和坐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培养的书写习惯,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掌握“垂露竖”和“悬针竖”的书写要领,写出规范、美观的竖画。
教学难点:动作路线清晰,手形、行笔到位,动作连贯。
教具准备:教室米字格黑板贴教学时数:一节课教学内容:基本笔画,悬针竖、垂露竖。
教学过程:(一)欣赏引入师:孩子们,上课之前,我们先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欣赏大自然之美好吗?视频:一片森林,风光无限,直立的翠竹、挺拔的白杨树……师:笔直的翠竹、挺拔的白杨树,像汉字中的哪个笔画?生:竖画。
师:竖画直立挺拔,就像这画上的翠竹和白杨一样充满力量之美。
板书:笔直、挺拔。
我们一起走进汉字中去欣赏竖画之美。
师:欣赏了这些字的竖画的美,你又有什么发现?生:有的竖画下面尖尖的,有的竖画下面圆圆的。
师:孩子们很善于观察!像这种下面圆圆的竖画,它像不像快滴落的露珠?师相机出示课件:树叶上快滴落生1:老师,我觉得还像妈妈缝衣服的针。
师:对,我们把它叫做悬针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垂露竖和悬针竖。
师板书课题:垂露竖和悬针竖。
生齐读课题。
(二)习练竖画1.讨论写法。
出示图片。
(带有米字格的垂露竖和悬针竖)。
师:认真观察、比较这两个竖画的形态,想想应该怎样才能写好、写漂亮呢?生1:头重一些,要写直。
生2:垂露竖下面写圆、悬针竖下面要写尖。
师小结:孩子们真会观察,头重,身直,尾——尖(圆)。
2.教师示范.师:垂露竖下面怎么写圆?悬针竖下面怎么写尖呢?仔细看看老师是怎么写的。
师示范:垂露竖:(1)起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2)起笔重,行笔轻,收笔重。
(3)重——轻——轻——重。
悬针竖:(1)起笔稍重顿笔,行笔时转笔垂直向下,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悬针竖有关故事
![悬针竖有关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bff61f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d7.png)
悬针竖有关故事欧阳询写“竖”多用垂露少用悬针,这些千古之法,不是谁人都知在楷书的笔画中,竖画有两种形态:垂露竖和悬针竖。
(见图)二者的区别在于收尾,一尖一圆。
悬针竖垂露竖竖之名:至于"垂露"与"悬针"的起源,大致可追溯到汉代。
悬针:凡竖画下端出锋的,其锋如针之悬,故称"悬针"。
《隋书·经籍志一》:"汉时以六体教学童,有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繆篆、虫鸟,并藁书、楷书、悬针、垂露、飞白等二十餘种之势,皆出於上六书,因事生变也。
"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一:"有悬针者,汉曹喜所作,象针锋纤抽之势,以书五经篇目,取贯穿经指之义。
"垂露:凡竖画下端不出锋的,其尾如露之圆,故称"垂露"。
《后汉书·仲长统传》:"垂露成幃,张霄成幄。
"汉时有垂露书。
宋人张表臣《珊瑚钩诗话》:"﹝篆法﹞有'垂露'者,亦喜所创,取草木婀娜垂露之象,皆出新意。
"相传汉曹喜工篆隶,善悬针垂露之法,世称"垂露书"。
《初学记》卷二一引南朝宋王愔《文字志》:"垂露书,如悬针而势不遒劲,阿那若浓露之垂,故谓之垂露。
"说:"悬针者,笔欲极正,自上而下,端若引绳。
若垂而复缩,谓之垂露。
"现有人呼之为"下尖"与"下圆"者,虽然确切,实无文化与趣味,何也?试解之。
凡书法形态之名称,至少具有两个品质,一曰常见,二曰美好。
先说"常见",露珠,自然之物;花针,家中常备,二者可谓常见。
当然时过境迁,现如今的新一代,以购买现成品牌衣服为乐,甚至足不出户,网购到家,针线自是生疏。
父辈以前的几千年,家中针线活是女孩的必备之技能,称之为"女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竖画在“永字八法”称为“努”。
清代包世臣称:“直为努者,谓作直画,必笔管逆向上,笔尖亦逆向上,平锋着纸,尽力下行,有引弩两端向背之势,故名努也。
”
竖画又可分为垂露竖与悬针竖两种,垂露竖下端呈圆形,形似露珠垂挂,故名“垂露竖”;悬针竖上端稍粗下端稍细,形似针状,故名“悬针竖”。
其运笔方法又有不同,垂露竖先向右下顿笔,稍微回笔后向下运笔,到最后顿笔,笔尖儿往上收;悬针竖先向右下顿笔,稍微回笔后向下运笔,到后边逐渐加快速度出尖儿。
从笔势上来讲,垂露竖紧收,而悬针竖放纵。
汉字书写要遵循左收右放的原则,即左右结构的字,左边的竖画用垂露,右用悬针。
姜夔•续书谱中说,“意尽则用悬针,意未尽须再生笔意,不若用垂露耳。
”所以,如果一字中最后一画是竖画,用悬针。
(这里论述的是规范字,不谈论书法作品中的追求变化与艺术性)。
此理推之,以耳刀旁为部首的字,耳刀在左边,其竖用垂露,在右用悬针,据我统计,在这7000通用字中,以耳刀旁为部首的字共有153个,其中耳刀旁在左的字有72个,它们是:队阡阢阱阮阵阳阪阶阴防泐际陆阿陇陈阽阻阼附坠陀陂陉陋陌陕降陔限荫院陧陨除险陛陟陡啊屙陵陬陲陴陶陷陪婀锕萨随隅隈隍隗隆隐隋堕滁隔骘隙隘障隧隰窿癃瘾;耳刀旁在右的字有81个,它们是:邗邓邛邝邙邦邢邪邬邡祁那邯邴邳邶邺邮邱邻邹邸邵邰耶郁郅邾郐郄郇郊郑郏郜郓挪郝郦郢郧哪娜郎郗郛郡郴绑都梆郫郭揶郸郯部掷郾鄄鄂啷铘廊筇椰榔椭鄢鄞嘟鄙廓鄣螂鄯鄱踯鄹酃酆;耳刀旁在右却用了悬针竖的有
6个,邪邮邻耶鄙郦;
释智果•心成颂中说,变换垂缩,谓两竖画一垂一缩。
再看其它部件的字中混用的一些例子,
1.带“亓”部件的字,亓畀用垂露竖,而淠箅鼻用了悬针竖;
2.带“并”部件的字,并拼摒屏胼饼用了垂露竖,姘骈用了悬针;
3.带“开”部件的字,开研岍用悬针,妍笄用了垂露竖;
4. 带“聿”部件的字,聿津肆肇用悬针,肄用了垂露竖;
5. 带“弟”部件的字,根据姜夔•续书谱中的说法应该用垂露竖,睇娣睇悌娣绨鹈梯剃锑用了垂露竖,而弟却用了悬针;
6.带“干”部件的字,干犴汗旰旱肝杆旰轩赶奸矸酐用悬针,竿罕用了垂露竖;竿罕旱同为上下结构的字,竿罕用垂露,而旱却用了悬针竖;7.带“介”部件的字,疥价用悬针,介阶芥蚧用了垂露竖;
8. 带“弗”部件的字,弗佛沸拂用悬针,狒绋怫用了垂露竖;
9.带“井”部件的字,井用悬针,肼阱讲进用了垂露竖;
10.带“韦”部件的字,韦伟违纬玮炜讳帏用悬针,苇用了垂露竖;
11.乖字用了悬针,而乘秉字用垂露,我认为,“乖”用垂露竖更合适一些,因为竖不是最后一笔,和木禾用垂露竖的道理一样,显得庄重而扎实。
12.看以走之旁为部首的字,因为先写走之旁里面得部件再写走之旁,所以,如果里面部件的最后一笔是竖画,用垂露竖更合适一些,如原来的“井”字最后一笔悬针在写成“进”得时候改用了垂露竖,而违迁近连迎没有作任何改变。
另外,我再举带“乍”部件的字来说明一下,“乍”这一竖,按说是既可以用悬针竖也可以用垂露竖的,但在这7000个通用规范字中,所有带这一部件的楷体字共有12个,它们是乍昨作炸咋诈怍柞蚱胙痄榨,全部使用了垂露竖,这样就显得很规范,也有利于教学。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规范字有点儿瑕疵,就全盘否定了它,因为任何事物的完善都需要一个过程。
作为书法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做的是使规范字理论更加完善,使我们的书法文化在越来越受到世界亲睐的前景下流光溢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