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流行病学 刘文博 第十一章 血清流行病学-PPT课件
流行病学第十一章疾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八、老龄化
我国1999年进入年龄结构老龄化阶段 目前60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2.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10.2%,并以年均3.32%的速度持续增长。2025年60岁老 年人口可达2.8亿,占总人口的18.4%。 我国人口老龄化将对全球人口老龄化带来巨大影响,也对 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30
《阿拉木图宣言》将PHC的任务分为四个 方面、八项要素
26
HFA目标
世界上所有人都达到社会经济两方面 都享有健康的生活水平。
1988年我国政府已承诺, 并将HFA纳入社会发展总体目标中
27
全球卫生策略确切的含义
①人们在工作和生活场所都能保持健康; ②人们将运用更有效的办法去预防疾病,减轻疾病
或伤残带来的痛苦,并且通过更好的途径进入成年、 老年,最后安乐地死去; ③在全体社会成员中均匀地分配一切卫生资源; ④所有个人和家庭,通过自身充分地参与,将享受 到初级卫生保健; ⑤人们将懂得自己有力量摆脱可以避免的疾病,赢 得健康,并且明白疾病不是不可避免的。
措施
3
一、为什么要修订疾病防制策略
1、社会发展、疾病谱改变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 2、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广泛地影响疾病传
播和流行,疾病预防没有通用模式 3、寻求更合理有效利用现有资源
4
二、制定策略与措施的依据
兽医流行病学讲义
兽医流行病学
第一章绪言
兽医流行病学主要研究动物群体中疾病的频率分布及其决定因素,是预防兽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范围是群体中的一切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研究对象是动物群体,主要是畜禽群体,但也涉及到人群和野生动物群体;研究方法是对群体中的疾病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分析和解释资料,并作生物学推理;研究任务是确定病因、阐明分布规律、制定防制对策并评价其效果,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动物疾病的目的。
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定性调查研究和定量调查研究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确定疾病的自然史,形成病因假设并进行定性检验;后者涉及到疾病的数量及数字资料的表达和分析,包括调查、监测、观察研究、实验研究、建模及疾病控制的生物学和经济学评价等。兽医流行病学主要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和理论流行病学等研究方法,此外还有血清流行病学、遗传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等方法。
兽医流行病学有下列几方面的用途:确定病因已知疾病的来源;研究病因未知疾病的防制对策;获取有关疾病自然史的资料,确定疾病的分布和感染的传播和维持的生态学机理,及宿主、致病因子和环境病因因素;制定和监测疾病防制规划;估价疾病防制的经济影响。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兽医流行病学的定义。
2.简述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兽医流行病学有哪些用途?
教案:
PPT1:
流行病学发展简史
来源于人类与动物传染病流行长期斗争经验
来源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和进步
由单纯描述向描述加分析
由定性向定量研究
两个方面的相互渗透和相互结合,使流行病学研究内容和方法更加丰富、应用更广泛。
兽医流行病学课件
兽医流行病学是研究基本和卫生事件在 动物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发生原因以及发展 规律,制定防控措施、评估防控效果的一门 学科。它从群体水平出发,以各种疾病和卫 生事件为研究对象,以描述基本分布、揭示 疾病成因为手段,以提出防控措施,增进群 体健康为目的。
工作任务
探索病因及 风险因素
描述疾病分布
实施疾病监测 提出防控对策
注意事项:
●现象的各影响因素之间,即作为因变量与自变量 之间必须有关系。
●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必须密切,要有强相 关,而自变量与另一个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必须 不密切,要求弱相关或零相关。
七、动物疫病预测与预警
预警体系
疫病预测预警是由疫 病监测、疫病预测、 疫病预警三大模块组 成, 其中监测信息系 统是分析预警的基 础。 预测是一种工 具,通过 一 些 分 析 方法和模型,把 数 据 资 料转 化 为 进 行 预 警 决 策 的信息。 预警是监测的目的, 也是预测技术在实践 中的应用。
随机抽样
配额抽样:按总体特征配制样本份额,抽样时由调查 员随意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将研究对象编号,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按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一定数量的单 位抽取一个单位 分层抽样:将研究对象按特征(年龄,性别、种 群)分层,然后各层随机抽样。 整群抽样:将总体分为若干群组,随机抽取部分群 组。 多级抽样:省市县乡抽取,适用于调查面广的。
第十一章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二)临床试验设计的三项原则 ●设置对照组(set up control group ) ●随机分组 (randomized in groups) ●盲法观察 (blind observation)
1、设置对照组(set up control group )
“实验” 是指对研究对象要进行“人为介入或安
排 又称实验流行病学、干预实验等。
“干预措施” 是广义的概念,如某种新药、新疗法、
某种疫苗或预防措施、或是去除疾病的危险因素等。
“结局” 即接受干预措施后产生的预期效应。
结构模式图:
干预措施
随机分配 研究对象
实验组
追踪一段 比较结局
时间
差异
对照组
(5)注意区分处理与非处理因素 即把可能对
结果产生影响的非处理因素及其效应区别开来,控制 其对处理因素效果的干扰。
2、研究对象(受试对象)
选择研究对象需要考虑的基本原则:
(1)必须有明确的诊断和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最好采用国际或国内统一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为便于工作开展或排除某些非研究因素 的干扰,规定病情轻重、病程长短、有无合并症等。
分类
研究现场 研究对象 分配单位 研究目的
临床试验 clinical trial
现场试验 field trial
兽医流行病学课件-描述流行病学
四、误差的控制
(包括系统和抽样误差)
系统误差:因仪器不准、试剂不纯、或检测者 的标准不一,致使观察结果偏大、偏小,这种 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可通过努力加以克服,并 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抽样误差:目标群体与研究群体之间的误差, 通过科学的实验设计以力求减少:样本的代表 性、样本数大小上符合要求,随机抽样等;
(三)调查表
1.结构要求:一般由以下项目组成: ①标题; ②被调查者的情况; ③调查单位或个人 ④附一简短的说明信,项目的意义、保密程度、填表说
明;
13
2.设计:
①尽量提高应答率(调查者的可信程度等)②用 语简洁、意明;
③不带有感情色彩或引导性口吻; 不用或少用专业性过强的词汇; ④尽量避免使用开放性问题;多用封闭性问题;
22
Avian diseases 禽病(14种)
·Avian chlamydiosis 禽衣原体病
·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传染性支气管炎 ·Avian 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传染性喉气管炎 ·Avian mycoplasmosis (M. gallisepticum) 鸡支原体病(鸡毒支原体) ·Avian mycoplasmosis (M. synoviae) 鸡支原体病(滑液支原体) ·Duck virus hepatitis 鸭病毒性肝炎 ·Fowl cholera 禽霍乱 ·Fowl typhoid 禽伤寒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高致病性禽流感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Gumboro disease) 传染性囊病(冈波罗病) ·Marek's disease 马立克病 ·Newcastle disease 新城疫 ·Pullorum disease 鸡白痢 ·Turkey rhinotracheitis 火鸡鼻气管炎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PPT课件
第一章 小 结
1、掌握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的定义
2、举例说明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3、了解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4、典型案例分析
第二章
Infection Process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Infection Process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的机体和
动物机体的反应这一对矛盾对
临床意义:长期的亚临床感染; 隐蔽的、危险的传染源;持久 的疫源地存在。 如:CSF,FMD,PRRS,PR
六、慢病毒感染 又称长程感染。是指潜伏 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后取 死亡转归的一种病毒感染。其 与持续性感染的不同点,在于 疾病过程缓慢,但不断发展而 且无例外地死亡。
临床意义:种畜的净化难度增大; 疫病诊断和控制标准难以掌控; 长久的疫源地存在
传 染 源
自然因素
(地理环境、气候等)
社会因素
社会制度 社会进步 科技水平 立法执法 国民素质
易 感 畜 群
第三章
小
结
1、掌握基本概念 流行过程;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直接接触、 间接接触、机械性媒介、生物学媒介、垂直传播、畜禽群易感性、散 发、流行性、发病率、死亡率、致死率、流行指数、流行潜力、季节 性、疫源地。 2、掌握基本原理 (1)举例说明动物传染病是如何发生和流行的? (2)举例说明垂直传播的流行病学意义? (3)举例说明生物学传播的流行病学意义? (4)举例说明影响动物群体易感性有哪些因素? (5)举例说明“两个因素”对“三个环节”都有哪些影响? (6)举例说明流行指数、流行潜力在流行病学分析中的意义? (7)举例说明消灭疫源地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流行病学11现场与现场流病学.ppt
2019/11/2
现场流行病学工作思路
• 流行病学快速侦察、社会学调查 • 流行病学控制 • 流行病学调查 • 流行病学再控制 • 流行病学评价与结论
2019/11/2
现场流行病学工作思路
• 报告、报告、再报告 • 调查(分析)、调查、再调查 • 控制(评价)、控制、再控制
现场与现场流行病学
2019/11/2
现场
• 什么是现场? • 现场有哪些特点(特征)?
2019/11/2
现场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场所、波及的 范围、涉及的人群;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调查处置所涉 及的对象和范围。
2019/1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突发:突然发生,无法预先知道发生的时间、 地点、人群,甚至不知道复杂性和严重性。
• 分析资料,综合分析临床、实验室及流行病学特 征与依据
2019/11/2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程序
7.用事实数据验证假设
• 事实和数据分析必须符合逻辑 • 疑似暴露因素、传播途径以及侵袭的人群与该病的特
征是否符合。临床、流行病、实验结果相符
8.使现场调查更系统完善
• 补充调查 –进一步研究完善调查方案 –提高病例鉴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提高分子、分母的质量 –复访
• 只有在公共卫生监测和预防控制的常规工作中,不断应 用实验室技术,使实验室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才能在 疾病暴发或突发性卫生事件的紧急情况下,启动实验项 目而派上用场
兽医流行病学 刘文博 第十三章 分子流行病学ppt课件
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病原体检测鉴定
✓ 疾病和健康状态相关生物标志的分布、影响因素、群
体易感性、防治效果评价及病原生物的进化与变异规
律等。
.
3
2、研究手段越来越多 ✓初期:质粒图谱、核酸分子杂交、指纹图谱 ✓目前:核酸和蛋白质测序技术、酶技术、生
高烧、倦怠、有严重 的头痛、眼痛、全身 淋巴腺肿、脑炎、脊 贿灰质炎样综合征
非典型性肺炎
库蚊、禽、畜、人 马来西亚
人,野生动物(?)
美国 (乌干达)
冈比亚鼠、榛睡鼠、 条纹松鼠、草原犬 中国 鼠、人
发烧、咳嗽、皮疹、 脓胞和淋巴腺肿
蚊、人
非洲、美国6个州
2003
(1993, 1997)
“圣路易斯 脑炎”
.
18
疾病 - 基因 - 环境
囊性纤维性变
基因 环境
糖尿病
.
爱滋病
19
5、个体的易感性差异 暴露因素作用后,在不同时期体内发生的变 化。 ✓致癌因子进入机体使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经历:启动、促进、转化和发展的过程。需 研究个体在每一个过程中具有什么区别。
.
20
传染性疾病 病原体的分型和分类
.
第十三章 分子流行病学
.
1
第一节 分子流行病学的发展和定 义
08.第十一章人畜共患病病毒
膜,正常人黏膜上存在分泌型IgA抗体,可以清除吸入的病毒。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或病毒数量 多及毒力较强时,其包膜上的血凝素与黏膜上皮细胞膜的糖蛋白结合,病毒脱膜后其RNA进入 细胞内复制。待成熟后,从细胞膜释出再侵犯相邻上皮细胞,而神经氨酸酶可分解呼吸道粘液 的神经氨酸,使粘液水解,病毒逐渐扩散而不断侵袭上皮细胞,并可沿呼吸道向下伸延,引起 上皮细胞出现肿胀、气泡变性,细胞间连接松散而致大量细胞脱落使基底膜暴露。病毒也可在 肺泡上皮细胞生长,并破坏上皮细胞,使肺泡出现充血、肺泡壁增厚、单核细胞浸润等间质性 肺炎改变。流感病毒还可侵入血液播散到全身,引起肝、脾出现相应的病理改变。
(三)抗体检测
血清学试验用来证实抗体的存在,这种抗体在感染后7~10天便可被检测出来。 有几项技术可用于血清学监测和诊断,最常用HI试验检测抗HA的抗体,用双向 免疫扩散检测抗NP的抗体。其他检测抗体的血清学试验有病毒中和试验、补体 结合试验、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和单放射溶血试验。最近,已研制出用ELISA检 测抗流感病毒抗体的方法。在血清学监测计划中,常用检测抗NP抗体的试验, 因为这一试验可检测抗所有A型流感病毒共有的交叉反应抗原的抗体。
六、抗原性与机体的免疫应答
根据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抗原特性,将A型流感 病毒分成不同亚型。H可分为15个亚型(H1~15)、N有9 个亚型(N1~9)。两种抗原的变异是引起新的大流行的 病原基础。一株流感病毒的名称包括型(A、B或C)、宿 主来源(除人外)、地理来源、毒株编号(如果有)和分离 的年代,后面及圆括号内附以HA(H)和NA(N)的抗原性说 明。
兽医流行病学刘文博兽医流行病学习题库.doc
兽医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兽陕流行病学(veterinary epidemiology) 疾病分
布(三间分布) 地方流行(endemic) 流行(epidemic) 大流行(pandemic) 散发流行(sporadic) 爆发
(outbreak) 比(ratio) 比例(proponion)
率(rale) 动态率发病率(incidence rate) 累计
发病率(cumulative incidence rate) 罹患率
(attack rate)
死亡率(mortality rate, death rate) 病死率
(fatality rate)
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 静态率
患病率(prevalence rate) 感染率(infection
rate) 携带率(carrier rate) 粗率(crude rate) 专
率(specific rate) 调整率直接调整率I'可接
调整率
短期趋向(short-term trends) 周期趋向
(cyclical trends) 长期趋向(secular trends) 点
图(point map) 分布图(distribution map) 区
值图(choroplethic map) 等值图(isoplethic
map) 生态学(ecology) 生态系
(统)(ecosystem) 生物群落(biocenosis,
biotic community) 生物生境(biotope) 生态
学极期(ecological climax) 生态学界面
兽医流行病学 刘文博 第十三章 分子流行病学ppt课件
.
4
3、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预防医学、预防兽医学 基础医学、生物学和环境科学
.
5
分子流行病学产生的基础
分子生物学理论:DNA双螺旋模型、遗 传中心法则、遗传密码、RNA逆转录、 基因表达调控等。
.
6
BioTech
核 苷 酸
磷酸酯键
碱基
脱氧核糖
遗传的分子基础双螺旋DNA分子模式 .
7
表型的分子基础及蛋白质结构
.
27
肿瘤和心血管疾病
肿瘤
心血管疾病
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人类死亡的主要原
因,也是动物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WHO估计,全世界每年死于肿瘤的有540万人左
右,而发生恶性肿瘤的新病例每年有740万人。中 国目前有高血压病人6000万,每年脑卒中新 病例130万,现患病例500万。
目前,已找到了很多癌基因和高血压相关基 因。
1、病原体通常以生 物学或抗原特性分型 或分类, 2、以上特征往往是 蛋白分子特异性导致, 由于每一个个体的个 体(种别)特性,它 总是喜欢给自己一个 特征以和其它个体 (种别)相区别,这 种特征与一些共同的 特征相比,往往占据 优势。 3、但对于核酸分子, 由于它的遗传特性和 保守区域的存在在分 类上占据一定优势, 加上近年来分子生物 学的飞速发展,应用 越来越广。
在80年代形成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1、研究内容更加丰富
第十一章血清流行病学
二.抗体测定
1.单个稀释度测定:均只作一个稀释度,如ELISA 最后比较OD值;
2.单系列稀释测定:作若干个稀释度,但每个稀 释度均只测一次;如HA或HI;
3.多系列稀释测定:作若干个稀释度,但每个稀 释度均有多个重复管(孔、头)需测几次,以求 得更准确的滴度。
例如 TCID50、LD50、EID50,以可出现感染、 死亡等指标为判定标准,常用50%为判定终点。
三.畜群中血清抗体水平的估计和比较
检测抗体存在否?抽样检查,按结果分 为阳、阴性两类,此时涉及暴露水平, 样本量大小、所用检查的方法。
抗体水平的比较
第三节 血清学试验的解释
精密性(refinement) 抗原成分存在精密性:型、亚型、毒株之分; 取决于: ①试验方法的精密性; ②所用抗原的性质; ③所测抗体的类型
计算
1. 距离比例=(高于50%保护率-50%的保护率) ÷(高于50%保护率-低于50%的保护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误(e.s.e)
p 1 p / n 1 e.s.e(log10ED50)= d
n为每一组中的试验重复数。 log10 e.s.e =0.3 ( 0 . 8 0 . 2 0 . 8 0 . 2 0 . 4 0 . 6 0 . 2 0 . 8 ) /( 5 1 ) =0.13
L=显示全部阳性结果的最高稀释度对数
d=稀释系数的对数 ∑p=从显示全部阳性结果的最高稀释度开始的各稀释度试 验阳性比例总和 L= - 0.6 d=log102=0.3
Σp=1.00+0.80+0.80+0.40+0.20 =3.20
ED50 =1/25.1 即 0.1ml 血清含有 25.1 个 ED50 ,则 1ml 血清含有 251 个 ED50 。
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关系
特异性 假阳性 阴性动物分布 1-p
敏感性 假阴性
阳性动物分布 p
检测抗原和抗体的试验的相对敏感性
方 法 近似敏感性(每dl) 100mg 100mg 100mg 5~10mg 5~10mg <1~2mg <1mg <0.5mg <0.1mg 0.1mg 1μg 用双缩或折射仪测定血清总蛋白质 血清蛋白质电泳(区带电泳) 分析性超速离心 免疫电泳 免疫结合 单向辐射扩散 琼脂双扩散 电泳免疫扩散(火箭电泳) 一维双电泳免疫扩散(对流免疫电泳) 浊度计 补体结合试验
评价生物制品接种效果。
4、疾病监测和疫情预报 了解动物群体对某病易感和免疫水平的动态变
化。群体中易感动物比例越大,流行强度越大。
三、方法 (一)调查方法
1、短期调查
确定是否存在疾病。
2、长期调查
监测抗体水平和疾病流行的动态变化。
(二)检测方法
凝集试验 (HA) 、血球凝集抑制试验 (HI) 、
葡萄球菌 A蛋白 (SPA) 协同凝集试验、间接 血球凝集试验 (IHA) 、琼脂扩散沉淀试验 (AGP) 、补体结合试验 (CF) 、免疫荧光试 验(IF)、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放射 免疫试验(RIA)
布研究外,同时检测相应抗体或抗原进行
分析研究。
2、寻找与病因相关的因素
• 追溯诊断:收集发病早期和康复期双份
血清,抗体效价升高4倍以上。
• 在肝癌病人血清中 HBsAg 和抗 HBe 的检
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 血脂、胆固醇与冠心病的关系。 • 高水平免疫球蛋白与慢性病的关系。
3、评价防制措施的效果
床发病的病原体
非特异性反应,非特异抑制剂、 非特异凝集素 技术误差
阴性结果
真阴性—确定未遭受该病病原体的感染 标本采集时间不当 试验选用不当 假阴性 抗生素诱导的抗体产生受到抑制
不完全或封闭抗体存在
自然或诱发的免疫耐受 技术误差
三、敏感性和特异性
敏感性:实际感染而按诊断标准被判定为感染 的百分率。 特异性:实际未感染而按诊断标准被判定为未 感染的百分率。
例如 流产奶牛布鲁氏菌病检查 阴道拭子细菌培养、血清的虎红平板试验和乳 汁环状试验,任一试验阳性就认为感染。
在发生疫情要求迅速作出判定时,常常采用平 行试验。
系列(串联)试验
当误诊会造成严重后果时,几个指标均为阳性
才能诊断。
提高了特异度,可以减少误诊率,但却增加了 漏诊率。
试验1 试验2 判断结果
因此,滴度可以表示为每0.1ml含101.4±0.13ED50, 或每毫升含102.4±0.13ED50。
三、畜群中血清抗体水平的估计和比较 1、检测抗体的存在 对畜群作抽样调查 2、抗体水平的比较
• 不同畜群的比较
根据抗体存在与否比较两个畜群,可用卡方检验 比较两群体中抗体的频率分布,可用参数检验
(三)分析方法
筛检(screening)试验:
快速简便、早期发现可能有病动物。 筛检出的可疑或阳性病畜均需进一步确诊。
第二节
血清抗体的测定
一、抗体量的表示法
滴度—产生试验反应的血清最高稀释度 (阳性、阴性、阳转)
滴度的对数转换(适合于正态分布检验)
对数平均滴度
几何平均滴度
二、抗体测定
1/8 1/16
1/32 1/64 1/128
-0.9 -1.2
-1.5 -1.8 -2.1
1 1
3 4 5
4 4
2 1 0
0.80 0.80
0.40 0.20 0.00
0.20 0.20
0.60 0.80 1.00
Spearman- Kärber法
log10ED50=L - d (Σp- 0.5)
• 单系列稀释测定 每一稀释度测一次,抗体滴度是区间滴度
• 多系列稀释测定
每个稀释度测定几次,50%终点测定 抗体滴度:50%试验组成员产生特定后果的血清 稀释度,用半数有效量(ED50)表示
血清抗体50%终点测定
血清稀释度 1/1 1/2 1/4 Log10稀 释度 0.0 -0.3 -0.6 细胞病变 单层数 0 0 0 完整单层数 5 5 5 阳性比例 (P) 1.00 1.00 1.00 1-P 0.00 0.00 0.00
第十一章 血清流行病学
用血清学(免疫学)的方法进行流行病 学调查分析,以阐明疾病在群体中的分
布和原因,检验疾病防制措施的效果。
第一节 概 述
血清可测量物质及疾病相关指标: 矿物质、微量元素、酶和激素、特异抗体
二、用途 1、阐明疾病的分布规律 特异抗体可以提供畜群是否暴露于传染病 病原体的证据。
以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除了进行发病分
来自百度文库
• 同一畜群不同估计值的比较
第三节
一、精密性
血清学试验的解释
不同的流行菌株、毒株存在抗原差异。
随着单克隆抗体的出现,检测病原体细微抗原
差异的能力已大大提高,有助于感染起源和流
行范围的确定。
二、准确性
阳性结果
真阳性 — 确定遭受该病病原体的感染 交叉反应,同一群病原体或相 关病原体之间的交叉反应 假阳性 双重感染,而其中只有一种是临
+
+ -
凝集试验
酶免疫测定(ELISA) 定量免疫荧光 放射免疫测定
1μg
<1μg <1pg <1pg
平行(并联)试验
当漏掉一个病例后果严重或再进行筛检比较
困难时,要尽量减少漏诊率。
试验1 + + 试验2 + + 判断结果 + + + -
几个指标中有一个阳性即诊断为阳性。灵敏度提高,
但特异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