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的机理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的机理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引言•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遗传因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环境因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动脉粥样硬化防治新策略目录01引言动脉粥样硬化是指以动脉壁增厚、变硬、弹性降低和管腔缩小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炎症过程常常导致血管管腔狭窄、闭塞,引起心肌缺血、脑缺血和肢体缺血等严重后果动脉粥样硬化定义动脉粥样硬化对人体的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可引起心绞痛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肢体坏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心肌细胞坏死,可引起心肌梗死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血管狭窄、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可引起脑梗死肢体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肢体供血不足,导致肢体缺血、缺氧,可引起肢体坏死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分析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各种因素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本文的论述重点02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脂质浸润血脂异常升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键因素。
当血液中的脂质成分过高时,它们会通过血管内皮细胞进入血管壁,形成脂质沉积。
泡沫细胞形成当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在血管壁内浸润时,它们会吞噬并消化这些脂质成分,形成泡沫细胞。
这些泡沫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主要成分之一。
脂质浸润与泡沫细胞形成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当血管壁内脂质沉积和泡沫细胞形成后,会引发炎症反应,吸引更多的免疫细胞和炎性细胞浸润。
慢性炎症这种炎症反应是慢性的,长期反复发作还会引起血管壁的纤维化和斑块形成,进一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炎症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会刺激血管壁,产生过多的自由基和氧化产物,引起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氧化应激会对血管壁造成损伤,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功能异常,进而引起血小板聚集、脂质沉积和泡沫细胞形成。
血管损伤氧化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细胞凋亡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过程中,某些细胞会经历程序性死亡(细胞凋亡),包括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泡沫细胞等。
〖医学〗动脉粥样硬化
中膜萎缩,弹力纤维断裂
似瘤样
3、血栓形成:内膜粗糙及血流漩涡致
4、出血:a 斑块内血管破裂出血(血肿);b 动脉瘤三、各组织器官病变
(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由冠状动脉狭窄性疾病引起心肌缺血所造成的缺血性心脏病,称冠心病。
二、基本病变
主要发生在弹性肌型大中动脉的内膜 ,如主动脉、冠状动脉、 脑、肾、四肢动脉。1mm以下的肌型动脉基本不发病。
(一)脂质条纹期fatty streak 图 1 2 3 镜下:脂质沉积于内膜(内膜增厚),脂质被吞噬细胞吞噬后 成泡沫细胞。
(参考)泡沫细胞来源: A、 组织中的巨噬细胞 B、液中的单核细胞 C、内膜原有或中膜内移的平滑肌细胞,其可吞噬脂质并可产生 胶原纤维弹力纤维。
动脉粥样硬化 Arteriosclerosis,AS
机理: 内皮受损利于脂质沉积内膜。
内皮细胞受损
血栓形成(血小板)
释放生长因子
平滑肌细胞增生并内移内膜 吞噬脂质
〔引起内膜损伤的原因 〕 (1)高血压:高压力的冲击力使内皮损伤,脂质沉积。
(在动脉壁的血管分支处可见脂质沉积多)
(2)吸烟:烟中的糖蛋白可激活 一种致突变物质
梗死过程中的并发病变及后果:图 1 A、心力衰竭及休克:心肌梗死达40%可发生心源性休克。 B、心律紊乱:梗死累及传导系统。 C、心脏破裂:常见于透壁梗死,多位于左室前壁下1/3。 D、心室壁瘤形成:梗死区壁薄,在心室内压增高时局部膨出似瘤。 E、血栓形成和栓塞: 梗死内膜粗糙及室壁瘤处旋涡 附壁血栓 脱 落 栓塞
情绪激动,体力活动
狭窄
冠A痉挛,供氧减少
寒冷、饱餐、吸烟
3、心肌梗死:myocardiai infarction
血小板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子在该 过 程 中起到 关 键 作 用 . 研 究 者在 实 验 中观 有 察 到 ,OI l bad缺 陷病 模 型猪不 易 出现 动 脉粥 VFWie rn l 样硬 化病 变 , 野 生 型 猪 出现 了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J 而 .
在 v n Wie rn o l ba d缺 陷 病 模 型 猪 的 体 内 , 于 vn l 由 o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1 02年 3月
多种 细胞 因子相互作 用的失衡. 血小板 的致密颗粒 、r o . 颗粒 、 酶体 、 溶 管道 系统 、 质等可 以释放或 表达 多种 胞
叫 现 , D 0配 体 依 赖 血 小 板 膜 糖 蛋 白 Ⅱb m 发 C4 / a 介导 的黏 附作用 , 与血 小 板 源性 炎 症 介 质 因子 的 参
1 2 血小 板 与血 管 内膜 通透 性 . 动脉 粥样 硬化 易 发 生 于血 管 的分 叉 处 , 处 血 此 管 内皮 由于受 血液 湍 流 的机 械作 用 更 易 被 损 害. 给 动物 注射 1C胆 固醇标 记 的脂 蛋 白 , 动脉 血 管 分 4. 在 叉处 脂蛋 白增 多 , 织 学 检 查 发 现 此处 内膜 发 生水 组
摘 要: 由于 多种 遗传 因素和环境 因素的影响 , 动脉 粥样硬化 的发病机制与血栓形成 、 脂质 浸润及损伤 炎症反应等
有 关. 究证 实, 小板参 与 了动脉 粥样硬 化的形成过程 , 其机 制十分复杂 , 研 血 但 可能与血小板对 内膜的损伤 , 释放 出
的 细 胞 因子 , 以及 相 关 脂 蛋 白的 调 节 相 关. 1 . 参 5
Wiern lbad的缺失 , l 使得 血 小板 的活 化 、 聚集 等 功 能 受限, 遏制 了由于 血小 板 活 化 带 来 的 多种 机 制 对 内 膜 的进 一 步 损 伤 , 而 抑 制 了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的 发 从 生 . 研究 进一 步证 明血 小 板 的 粘 附在 动 脉 粥 样 硬 该 化 的发生 发展 过程 中发挥 了至关重 要 的作用 .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形成于动脉内皮层,受许多因素影响,包括高胆固醇饮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吸烟等。
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s)的发生,如心肌梗死和中风。
以下将详细介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1. 内皮损伤:内皮细胞是动脉壁的一层薄膜,它们产生一种叫做一氧化氮(NO)的物质,它具有抗炎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有助于保持血管的张力和血液流动的正常。
然而,内皮受损可引起NO产生减少,允许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从血液中渗入血管壁。
2. LDL转运:损伤的内皮细胞释放出化学信号,吸引白细胞和血小板聚集,形成脂质斑块。
同时,LDL被氧化,形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DL,ox-LDL),这种ox-LDL更容易被吞噬细胞摄取。
3. 细胞外基质沉积:摄取ox-LDL的细胞会变成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它们从氧化LDL中重新释放出胆固醇,并促使动脉壁中的细胞外基质发生变化,沉积大量胆固醇和其他脂质。
4.斑块形成: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导致斑块的形成。
斑块是一种由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其他免疫细胞和胆固醇等组成的团块,它会增加动脉壁的厚度。
5.斑块破裂:斑块内的巨噬细胞会释放一系列的蛋白酶,使斑块表面的纤维帽薄弱且易破裂。
这可能导致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
6.血栓形成:当血栓形成时,它可能会完全或部分阻塞动脉,导致心肌梗死、中风或其他血液循环障碍。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如血浆中的脂蛋白水平、炎症反应、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
=======总结一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内皮损伤、LDL转运、细胞外基质沉积、斑块形成、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
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心脑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的学说
动脉粥样硬化的学说
1. 脂质浸润学说:该学说认为,血液中的胆固醇和其他脂质在动脉壁内积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步骤。
高胆固醇血症导致脂质在动脉壁内沉积,形成脂质条纹,进而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2. 炎症反应学说: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炎症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浸润到动脉壁内,释放炎症介质,引发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导致动脉壁的损伤和修复过程不平衡,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3. 内皮功能障碍学说:动脉内皮细胞的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内皮细胞在调节血管张力、抗凝、抗炎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内皮功能障碍导致血管内皮的通透性增加,白细胞黏附增加,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4. 氧化应激学说:氧化应激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机制。
自由基和活性氧的产生导致脂质过氧化、蛋白质氧化和 DNA 损伤。
氧化应激引起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炎症反应和泡沫细胞形成,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5. 血小板功能学说: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血栓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促进了血栓形成,同时也参与了动脉壁炎症反应和斑块的不稳定。
这些学说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对这些学说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机制,为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微栓子形成之间的关系
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微栓子形成之间的关系许宏俊 周春山 黄楚丽 赖汉齐 陈兰香广东省普宁华侨医院,广东普宁 515300[摘要]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微栓子(MES)的形成与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率(PLR)的关系。
方法 自2018年1~6月,从我院心内超声科确诊的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筛选出不稳定性斑块患者135例,监测每个患者外周血PLR的值,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鉴定,根据检测结果分为MES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各73例和62例。
结果 MES阳性组和阴性组基线差异主要表现在吸烟史(P=0.034)、低密度脂蛋白(P=0.055)和总胆固醇含量(P=0.011)。
MES阳性组患者外周血PLR值显著高于MES阴性组[(197±73)vs (121±55),P<0.001]。
根据PLR的中位值(152)将135例患者被分成高PLR组和低PLR组,亚组分析显示MES阳性组中高PLR的患者比例显著大于MES阴性组(61.64% vs 37.10%,P=0.004)。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LR的高低同低密度脂蛋白(r=0.403,P=0.018)、总胆固醇(r=0.447,P=0.007)、甘油三酯(r=0.387,P<0.001)、同型半光氨酸(r=0.536,P<0.001)及IMT厚度(r=0.572,P<0.001)正相关。
结论 外周血PLR值的大小同颈动脉粥样硬化MES的形成密切相关,或可作为分子标记物应用于斑块发生发展的监测。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率;微栓子;不稳定斑块[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9)16-193-04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telet and lymphocyte ratio and formation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microemblic signalsXU Hongjun ZHOU Chunshan HUANG Chuli LAI Hanqi CHEN LanxiangPuning Overseas Chinese Hospital,Guangdong,Puning 5153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ation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microemblic signals (MES) and the peripheral blood platelet and lymphocyte ratio (PLR).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8,135 patients with unstable plaque were screened from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diagnosed by department of intracardiac ultrasound in our hospital.The value of peripheral blood PLR was monitored in each patient and it was tested by transcranial color Doppler examination.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test,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MES positive group with 73 cases and MES negative group with 62 cases. Results Baselin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ES positive and negative groups were mainly in the smoking history (P=0.034),low-density lipoprotein (P=0.055) and total cholesterol content (P=0.011).The PLR value of peripheral blood in the MES positiv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MES negative group [(197±73) vs (121±55),P<0.001].According to the median value of PLR (152),135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high PLR group and low PLR group.Subgroup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high PLR in MES positiv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at in MES negative group (61.64% vs 37.10%,P=0.004).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PLR values was positively related with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0.403,P=0.018),total cholesterol (r=0.447,P=0.007), triglyceride (r=0.387, P<0.001),homocysteine (r=0.536,P<0.001) and IMT thickness (r=0.572,P<0.001). Conclusion The PLR value of peripheral bloo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MES,or it can be used as a molecular marker to monitor the development of plaque.[Key words] Carotid atherosclerosis;Platelet and lymphocyte ratio;Microemblic signal;Unstable plaques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血管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血栓机制
[分享]血栓形成的机制血栓的形成机制血栓的形成机制一、基本概念: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的某些成分互相粘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Thrombosis)。
血栓可以发生在体内任何部位的血管内,导致血液流动停止或血液流动淤滞。
在微循环的小血管或中等大小血管内的血栓,可见有完全堵塞血管的栓子,而在大动脉内,血栓形成往往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关。
静脉血栓形成的速度较快,且有延伸现象。
二、结构与分类:由于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血栓内所含的组成成份及其结构也会有所不同,临床上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1)血小板血栓主要由血小板组成,在栓子中可见大量的血小板聚集体,其间有少量的纤维蛋白形成网状,血小板与纤维蛋白交织在一起,在聚集体周围的血小板发生释放反应更活跃,常见于微血管内。
(2)白色血栓此类血栓内富含血小板、白细胞、纤维蛋白及少量红细胞,外观呈灰白色。
栓子表面粗糙、卷曲、有条纹。
血栓的形成与血管壁的创伤有关,故常呈现为附壁血栓,多见于动脉内。
(3)红色血栓主要成份为红细胞、白细胞、纤维蛋白及少量的血小板。
血栓与管壁黏附较疏松,易脱落而造成远端血管的血栓栓塞。
(4)混合血栓在结构上可分为头、体、尾三部分,头部由白色血栓形成,体部由红色血栓与白色血栓组成,尾部由红色血栓组成。
血栓头部常黏附于血管壁,形成附壁血栓。
(5)微血栓由纤维蛋白及单体构成,内含不同数量的白细胞和血小板,或少量的红细胞。
外面透明,故又称为透明血栓。
多发生于前毛细血管、小动脉及小静脉,在DIC 或休克发作时可见此类血栓。
(6)感染性血栓由细菌和中性粒细胞残体构成,栓子外观呈现绿色或灰黄色。
血栓可由于菌血症、血管壁的炎症或细菌所致的管壁损伤而使血管内皮抗栓能力下降所致。
三、参与血栓形成的因素随着研究的深入,与认识水平的提高,血栓形成的过程越来越为人们所了解,参与血栓形成的因素非常复杂,但从宏观上讲,影响到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简要介绍如下。
血栓形成名词解释病理生理学
血栓形成名词解释病理生理学
血栓形成是指在活体的心腔或血管腔内,血液中某些成分析出、粘集或血液发生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这一过程包括血小板析出、聚集及血液凝固两个基本过程。
正常的血管内膜光滑,血小板不易粘附、聚集。
内皮细胞能产生抗凝血的物质如抗凝血酶并能产生抗血小板聚集的物质如前列腺环素,这些都是防止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另外,正常的血流速度和流向也对防止血栓形成起重要作用,血小板不易与血管壁粘着和聚集。
同时,正常的血液中的凝血因子被激活后会被血流稀释或冲走,微量的纤维素沉淀可被纤维蛋白溶解酶所溶解。
血栓形成的原因有多种,如血液凝固性增高、血小板增多或黏性加大、凝血因子合成增多或灭活减弱等,这些都可能增强血液凝固性,易于血栓形成。
此外,组织大量坏死或细胞溶解时,如肿瘤坏死、溶血、胎盘早期剥离等,也与组织因子释放入血有关,容易形成血栓。
在病理生理学中,Rudolf Virchow在1856年提出了血栓形成的三个主要
原因:血液凝固现象、血流中断现象以及血管及其周围受累现象。
这三个因素以“Virchow's triad”的名字为人所知,对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血小板与动脉粥样硬化
垦堕堂奥笪煎銎查堡!旦堑j!鲞箜j塑!坐』鱼型i竺垡!!丛::i!:堕!:i血小板与动脉粥样硬化陈翅综述李剑施海明审校【摘要】动脉粥样硬化受多种遗传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其发病机制与血栓形成、脂质浸润及损伤炎症反应等有关。
研究证实,血小板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但其机制尚未阐明,可能与血小板激活引起炎症反应、血小板释放细胞因子、血小板介导内皮黏附以及相关脂蛋白调节有关。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载脂蛋白E;细胞因子D()I:10.3969/i.issn.1673—6583.2011.03.005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中等和大动脉斑片状内膜下增厚(动脉粥样化)为特征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动脉内膜下脂质沉积,并伴有平滑肌细胞和纤维基质成分的增殖,最终逐步发展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
临床上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脑动脉多见,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已成为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动脉粥样硬化受多种遗传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口],其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血栓形成、脂质浸润和损伤炎症反应,许多研究证实,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l血小板与炎症反应血小板不仅具有促进血栓形成的作用,而且是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关联体。
被激活后的血小板通过表达和释放炎症介质,诱导白细胞的炎症作用,促进内皮细胞活化及变性,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血栓性病变[引。
Koenen等[3]研究认为,血小板衍生的趋化因子可以介导炎症反应,引起白细胞对血管的损伤,使血管出现功能障碍,促进血管内膜增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进一步研究证实,血小板活化后可以大量表达基质细胞衍生因子一1,后者可以诱导CD34+干细胞分化成为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导致白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趋化,单核细胞向血管内膜下渗出形成泡沫细胞,引起动脉粥样硬化[4]。
此外,血小板还可通过促进树突状细胞作者单位;200040上海。
冠心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和病理变化
冠心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和病理变化概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和缺氧的一种疾病。
其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
本文将对冠心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和病理变化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
一、动脉粥样硬化1. 概念与发生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是指血管内膜下的脂质沉积病变,也称为动脉硬化。
其主要发生原因是脂质代谢紊乱,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异常升高。
2. 病理变化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脂斑形成:低密度脂蛋白进入内膜下层,被摄取和氧化,形成脂斑;(2)纤维斑形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合成过量,形成纤维斑;(3)斑块形成:平滑肌细胞增生,并合成胆固醇,形成斑块;(4)钙化:斑块中逐渐沉积钙盐,形成钙化斑块。
二、血栓形成1. 概念与发生原因血栓形成是冠心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学机制之一。
血栓是血液聚集形成的一种栓塞体,主要由纤维蛋白生成的纤维的聚集以及血小板形成的血小板聚集所组成。
2. 病理变化血栓形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血小板聚集:受到血管损伤或血栓破裂刺激后,血小板聚集成堆,形成血小板聚集体;(2)血小板释放颗粒:血小板释放颗粒中的血小板因子能够促进进一步的血小板聚集;(3)血栓生成:纤维蛋白聚结形成血栓。
三、影响因素和疾病发展1. 高血压: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2. 高血脂:血液中胆固醇水平过高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进展。
3. 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4.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易患冠心病,其高血糖状态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5. 年龄和性别:冠心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男性患者比女性更为常见。
结论:冠心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是脂质代谢异常导致血管内膜下脂质沉积病变,血栓形成则是由于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生成导致血液凝结。
简述形成血栓的条件及血栓的类型。
简述形成血栓的条件及血栓的类型。
血栓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血液凝块,主要由纤维蛋白和血小板组成。
血栓的形成是机体自我修复机制的一部分,但在某些情况下,血栓形成过多或形成异常,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血栓性疾病。
形成血栓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血液高凝状态:当血液中凝血因子过多或功能异常时,会导致血栓形成的倾向增加。
一些遗传性或获得性的凝血因子缺乏或异常,如凝血因子V、凝血因子II等,都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2. 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皮受损会引起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因子激活,从而促进血栓形成。
内皮细胞损伤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炎症等。
此外,手术、创伤等外部因素也可以导致血管内膜受损。
3. 血流动力学改变:当血流速度减慢或血流紊乱时,也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血流缓慢使得血小板更容易聚集,血流紊乱则使得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更容易与血管壁接触,从而促进血栓形成。
常见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疾病包括心房颤动、动脉瘤等。
血栓可以分为静脉血栓和动脉血栓两种类型。
1. 静脉血栓:静脉血栓主要发生在深静脉系统中,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常见类型,常见于长时间静脉曲张、肿瘤、外伤、手术等情况下。
肺动脉栓塞是静脉血栓脱落到肺动脉系统中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肺动脉堵塞、肺组织缺血和坏死。
2. 动脉血栓:动脉血栓主要发生在动脉系统中,包括冠状动脉血栓和脑血栓。
冠状动脉血栓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心肌梗死。
脑血栓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中风。
除了静脉血栓和动脉血栓,还有其他类型的血栓,如心房内血栓和动脉瘤内血栓。
心房内血栓主要发生在心房颤动患者中,血栓形成后有可能脱落,引起栓塞。
动脉瘤内血栓主要发生在动脉瘤的突出部分,血栓形成后有可能堵塞血管,导致组织缺血和坏死。
总结起来,形成血栓的条件主要包括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血栓形成病理学名词解释
血栓形成病理学名词解释血栓形成是静脉或动脉里流动的血液,由于某种原因凝固成血凝块将血管堵塞,造成堵塞的远端或近端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
血栓形成主要有血流缓慢、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或损伤、血液凝固性增加等三大因素,凡是能够造成三大因素的各种情况,都可能出现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以后,堵塞的血管如果很重要,就会造成一系列后果,比如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后,堵塞的远端肢体可能出现肿胀甚至于疼痛。
血栓形成以后可能会脱落,脱落的血栓会顺着血液流动到肺,引起严重的后果,称为肺栓塞,严重的肺栓塞会导致病人突然死亡。
动脉里的血栓形成以后,会造成远端缺血,缺血以后会出现脏器功能障碍。
如果是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会出现心梗、心绞痛,如果是颅内血栓形成,会出现脑梗、中风。
如果肢体动脉出现血栓形成,会出现肢体远端缺血、剧烈疼痛,严重时必须截肢才能挽救生命。
血栓形成是指,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者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聚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血栓形成可以根据体内的解剖部位分为静脉血栓、动脉血栓和微血栓。
也可以按照血栓的组成成分,分为血小板血栓、红细胞血栓、混合血栓和纤维蛋白血栓。
还有些人根据肉眼所见到的血栓颜色,分为白色血栓、红色血栓和混合血栓等等。
心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缓慢、血液凝固性增加,是形成血栓的三个重要因素。
血栓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可以造成相关供血区域内的器官、组织坏死,引发诸如脑血管病、心肌梗死等血栓性血管疾病。
最为常见的是血管的老化、血管壁的受损、血流缓慢,以及血液黏稠度不断升高的情况,这些都促成了血栓的形成。
一般来说,预防血栓要比血栓后的治疗更为重要。
血栓形成一、概念: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血液中某些成分互相粘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所形成的固体质块叫血栓。
二、血栓形成的条件(一)心血管内膜损伤:主要用条件。
(二)血流缓慢或涡流(三)血液凝固性增高三、血栓的类型1.白色血栓:由血小板和纤维素构成,见于血栓的头,以及心瓣膜血栓。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中的血小板突触分子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中的血小板突触分子朱力【期刊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年(卷),期】2011(19)3【摘要】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疾病的特征是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斑块的破裂和血栓形成,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对这一疾病的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起重要作用。
血栓形成过程中血小板之间也形成类似神经突触或免疫突触的突触性结构,即血小板突触(p latelet synapse),在此微环境中进行着血小板间的信号传递,称为血小板接触依赖性事件(contact-dependent events),对动脉血栓的形成和稳定起重要作用。
在参与这一过程的血小板突触分子中,轴突导向分子(如Ephrins和Sem aphorins)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除轴突生长导向作用外,轴突导向分子已证明在免疫应答、肿瘤转移、血管新生、血栓形成等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其中某些分子(如Sem a4D)的敲除可降低血脂异常状态下的血小板的高反应性,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
本文将回顾近十年来对此类分子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页数】7页(P169-175)【关键词】血小板;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轴突导向分子;接触依赖性事件【作者】朱力【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3【相关文献】1.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J], 李佳蓓;黄岚2.低分子肝素钙诱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小板减少伴血栓形成综合征1例 [J], 周静;安邦;丁水印;刘学森3.新型血栓分子标志物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疾病中的应用评价 [J], 蔡早育;戴伟良;潘洁茹;李启欣4.新型血栓分子标志物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疾病中的应用评价 [J], 蔡早育;戴伟良;潘洁茹;李启欣;5.分子成像和非分子成像识别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J], 郭炳辰;涂应锋;于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分析
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巨噬细胞是炎症反应中的重要细胞成分。
巨噬细胞主要通过吞噬和清除摄取血管内发生的病理性事件而发挥作用。
首先,巨噬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主要炎症细胞。
在动脉内膜发生损伤或炎症反应时,血管内皮细胞会释放趋化因子,诱导周围巨噬细胞向受损区域迁移。
这些巨噬细胞可以通过吞噬和消化降解血管内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胆固醇结晶,从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其次,巨噬细胞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稳定。
斑块是由血管内壁的脂质沉积和巨噬细胞的浸润形成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典型特征。
巨噬细胞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引导斑块的形成,并促进斑块内的胶原纤维增生,增强斑块的稳定性。
与此同时,巨噬细胞还扮演着吞噬和清除斑块内细胞垃圾和死亡细胞的角色,从而维持斑块的稳定状态。
此外,巨噬细胞还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
巨噬细胞释放一系列的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IL)-1、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8等,增强炎症反应并招募其他炎症细胞的浸润。
炎症细胞的浸润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引发斑块不稳定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最后,巨噬细胞还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修复过程。
当斑块发生破裂时,血管内的血小板和血浆凝固因子会接触到斑块内的胆固醇和oxLDL,并形成血栓。
巨噬细胞会参与血栓的清除和溶解过程,从而帮助修复破裂的斑块,预防血栓形成,并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总结起来,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通过吞噬和清除降低胆固醇脂质的沉积,促进斑块的形成和稳定,参与炎症反应的调节以及修复破损斑块等多种方式发挥作用。
了解巨噬细胞的功能和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病理学血栓形成名词解释
病理学血栓形成名词解释
1. 血栓:血液中由于凝血系統异常增强,导致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形成为固态的血栓块。
2. 红斑病变:血管内皮细胞发生炎症反应,并形成小出血点的病变。
3. 潴留性坏死:组织缺血造成细胞死亡和组织坏死现象。
4. 血栓栓塞:血栓堵塞住血管的现象,引发缺氧和组织坏死。
5. 凝血酶:血液中的一种蛋白酶,可促进血栓的形成。
6. 血栓炎:血栓形成的同时伴随有炎症反应的状态。
7. 静脉曲张:静脉内压力增加,血液反流,导致静脉扩张和血栓形成。
8.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壁出现脂质沉积和斑块形成,可能导致血栓的形成。
9. 血液高凝状态:血液中凝血因子异常活跃,导致血栓形成易发生。
10. 血小板凝聚:血小板的异常聚集会促进血栓的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的机制
如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非药物治疗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可以降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心理调节
心理压力过大对心血管健康不利,适当心理调节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展望
基因治疗
通过改变患者的基因表达来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目前 该领域还在研究阶段。
特征
典型的病变包括脂质沉积、平滑肌细胞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这些病变可导 致动脉血管狭窄、阻塞,并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病理学特点
早期病变
早期病变主要表现为内皮细胞受损、脂质沉积和炎症细胞浸润,这些病变可脉血管壁内形成粥样斑块,这些斑块主要由胆固醇、甘油三酯 、坏死细胞和钙化物质组成,可导致动脉血管狭窄和阻塞。
06
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和治疗
健康的生活方式
01
保持适当的体重
肥胖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保持适当的体重可以降低发生动脉粥
样硬化的风险。
02
健康饮食
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健康脂肪,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
摄入。
03
规律运动
适量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代谢水平,可以预防动脉粥样
硬化。
控制危险因素
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药物和生活 方式调整来控制血压。
控制高血脂
高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饮食和药物治 疗来降低胆固醇水平。
控制糖尿病
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 调整来控制血糖水平。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 风险。
血栓形成
↓ +纤维蛋白(与受损处的纤维连接蛋白结合) 血小板血栓
血小板活化表现为三项反应:
①粘附反应: 血小板粘附于局部胶原。 ②释放反应: 血小板颗粒的内容物向血小板外释出。 • ADP:促进血小板的粘集。
• 血小板第Ⅲ因子(磷脂)暴露,为凝血因子结合提供
场所。
③粘集反应:ADP、TXA2,凝血酶起主要作用。
内膜损伤
内膜表面电荷改变,易于血小板黏附 释放ADP→促使血小板黏附 释放vW因子→介导血小板黏附于损伤处 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 内膜下胶原暴露→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
vW因子介导 胶原与血小板直接结合
↓ 血小板黏附于胶原
↓ 血小板释放反应 释放钙离子、ADP、TXA2、5-HT ↓ ↓ 血小板小堆 ←促使血流中的血小板粘集成堆
侧枝循环未建立
2、栓塞: 血栓→栓子→栓塞→梗死、栓塞性脓肿 3、心瓣膜变形: 心瓣膜血栓机化→ 粘连→瓣膜口狭窄
纤维组织增生→疤痕收缩→瓣膜关闭不全
例:风湿性心内膜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4、微循环的广泛性微血栓形成(DIC) ↓ 广泛出血、休克
课堂小结
血栓形成的概念
血栓形成的形成条件 血栓形成的过程及形态 血栓的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
色泽
红白相间,分层状
均质暗红,鸡脂样
与管壁无紧密粘连
与管壁 头部与管壁紧密 的关系 粘连
混合血栓
3、红色血栓(red thrombus) (1)形成过程: 血流缓慢(停滞) →红色血栓(形成同血管外 凝血过程)构成延续性血栓的尾部。 (2)特点: 镜下 : 纤维素网,红细胞。 肉眼 :(新鲜):暗红、湿润、具弹性。 (陈旧):干燥、易碎、无弹性 4、透明血栓(hyaline thrombus):见于DIC (1)好发部位:微循环小血管。 (2)特点:主要成分:纤维素。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有关学说_陈晖
·综述与讲座·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有关学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内科(100050) 陈 晖 综述 沈潞华 谢苗荣 审校 动脉粥样硬化(A S)的发病机制,目前有多种学说。
本文就其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1 脂质学说 动脉壁内脂质浸润导致粥样斑块形成的“脂质学说”提出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1]。
本文主要介绍高密度脂蛋白(HD L)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 L)在AS中的作用。
1.1 HD L与A S 1951年Bar r首次提出冠心病患者的HD L较低,以后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HDL可阻止AS 的发生和发展。
HD L具有胆固醇逆转运作用,能将过多的胆固醇转运至肝。
低HDL水平的人,体内(包括动脉壁)清除胆固醇的能力降低,可导致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
此外,HDL还可通过抑制细胞摄入L DL和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而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动物实验中,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可引起典型HD L减少。
低浓度HDL与高浓度L DL在A S形成过程中有协同作用。
1.2 ox-LD L与AS 许多研究表明,ox-L DL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在粥样斑块中查到了o x-LD L的免疫复合物;从动脉病损中也获得了被氧化的L DL提取物;在循环中证明有抗被氧化的LD L抗原决定基的抗体存在[2]。
至于LD L被氧化的机制可能与细胞产生氧自由基有关。
动脉壁的三类主要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在细胞培养中能氧化LD L,氧化的LD L被单核/巨噬细胞摄取的速率比天然L DL 快3~10倍,易产生泡沫细胞。
ox-LD L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其他机制包括:ox-L DL对循环的单核细胞有趋化作用,因此吸引单核细胞吸附到动脉壁,并对巨噬细胞的趋化性有抑制作用,可阻止新形成的或转化的巨噬细胞重返血循环;o x-L DL 对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有较强的毒性,通过造成细胞损伤和死亡,促进A S发展,对脂纹表面内皮细胞的损伤可能促使纤维斑块的形成;轻度氧化的LD L能刺激内皮细胞释放趋化因子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可能导致斑块巨噬细胞数量的增加;Kugiya ma等[4]的研究显示,ox-LD L抑制内皮细胞在刺激时释放内皮依赖舒张因子(ED RF)的能力;LD L氧化修饰过程中所产生的脂质过氧化物能抑制HDL的合成;经过修饰的L DL具有免疫原性,刺激自身抗体产生。
凝血酶与血小板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分析
凝血酶与血小板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分析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研究发现,凝血酶和血小板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1. 凝血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凝血酶是血液中最重要的凝血因子之一,它能够将可溶的纤维蛋白原转化为不可溶的纤维蛋白,从而促进血凝。
凝血酶的生成与血管壁损伤密切相关,在心血管疾病中,血管壁的损伤通常是由血栓形成导致的。
在冠状动脉疾病中,凝血酶的生成特别重要。
当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发生时,血管内皮细胞会释放组织因子,促进凝血酶的生成。
这将导致血管内形成血栓,从而加重心肌缺血。
此外,凝血酶还可以通过促进纤维蛋白的聚集和肌动蛋白的活化等多种机制,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2. 血小板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血小板是血液中最重要的细胞成分之一,它们可以黏附于血管损伤处,从而参与血栓形成。
正常情况下,血小板处于非活化状态,但在血管损伤发生时,血小板会被激活并释放出自身含有的肽类物质和生物活性分子,引发血小板聚集,并导致凝血过程加速,从而促进血栓形成。
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血小板的作用特别明显。
在初期动脉粥样硬化中,血小板会黏附于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
在后期,血小板的聚集会导致血管内形成血栓,加重血管狭窄和缺血性损伤。
此外,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血小板的作用也非常重要。
这一疾病通常是由血栓形成导致的,因此抑制血小板聚集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3. 血小板和凝血酶的相互作用血小板和凝血酶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相互作用。
血小板可以促进凝血酶的生成,并加速凝血过程,形成血栓。
同时,凝血酶也可以使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从而加速血栓形成。
研究表明,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血小板和凝血酶的活性,防止血栓形成。
因此,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这些药物往往被广泛应用。
4. 总结在心血管疾病中,凝血酶和血小板的作用非常重要。
它们促进血栓形成,加重心肌缺血和梗死,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SA未带来额外收益: Plavix + ASA不优于Plavix
氯吡格雷抗炎作用的现有临床证据
(Atherothrombosis and inflammation)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全身性炎性疾病
•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血管多种病变引起 的复杂的炎症反应的最终结果,涉及: –内皮炎症性激活 –炎性白细胞, 血栓形成刺激的来源 –平滑肌细胞, 血栓形成过程中凝血前体物和 炎症反应放大的来源 –血小板作为炎症介质
动脉粥样血栓形成通常发现于一处以上的 动脉血管床*1
脑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疾病
25%
7% 3%
30%
26%
12%
4% 19%
26% 的患者有一处以上的动脉 血管床发现动脉粥样血栓形成 外周动脉疾病
*资料来自 CAPRIE 研究 (n=19,185) 1. Coccheri S. Eur Heart J 1998; 19(suppl): P1268.
CAPRIE
ACS+IS +PAD
Plavix与 ASA对照
Plavix 优于 ASA
CURE
UA/NQMI
Plavix+ASA 对照 ASA
Plavix + ASA优于ASA
CREDO
PCI
Plavix +ASA 与 ASA对照
Plavix + ASA优于ASA
MATCH
IS/TIA
对ASA的研究: ASA+ Plavix 与 Plavix对照
1. Libby P, Simon DI. Circulation 2001; 103: 1718–20. 2. von Hundelshausen P et al. Circulation 2001; 103: 1772–7. 3. Wever RMF et al. Circulation 1998; 97: 108–12. 4. Hermann A et al. Platelets 2001; 12: 74–82. 5. Robbie L, Libby P. Ann N Y Acad Sci 2001; 947: 167–79.
Phillips DR. et al, J Thromb Haemost, 2005; 3: 1577.
ADP receptors:
The ATP-gated channel P2X1; Two G Protein-coupled P2Y1 & P2Y12
- P1X1 & P2Y1 are involved in platelet
• 诱导平滑肌细胞增殖
CD154 (CD40 配体)1,4
• 调节巨噬细胞和 平滑肌细胞功能
RANTES2
血小板
一氧化氮(NO)3
• 作用于单核细胞、白细胞 、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
• 影响巨噬细胞粘附 于内皮细胞
血栓反应蛋白 (TSP)1
转化生长因子-ß5
• 刺激平滑肌细胞生物合 成
• 与细胞表面受体相互 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atherogenesis)过程 的主要步骤
平滑肌细胞增殖...
且移行入内膜层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ath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ogenesis)过程 的主要步骤
酯化Esterification (过-) 氧化
形成泡沫细胞
一个动脉粥样硬化病灶
示意图
内膜 平滑肌细胞 形成血栓 淋巴细胞
泡沫巨噬细胞
中膜 (平滑肌细胞)
新的治疗靶点:斑块稳定性
“脆弱”斑块 纤维帽 脂肪池 “稳定”斑块
巨噬细胞
•薄纤维帽 •大脂肪池 •许多炎症细胞
淋巴细胞
•厚纤维帽 •小脂肪池 •很少症性细胞 •胞外基质厚
•很少平滑肌细胞
脆性斑块的病理学特征
• 以液态胆固醇酯为主的脂质核较大,占斑块40%以上;
• 多为偏心性病变; • 纤维帽较薄,其厚度小于150μm;
INSERM U.311
波立维和阿司匹林之间的作用互补
波立维
GP IIb/IIIa 纤维蛋白原 受体
激活
胶原 凝血酶 血栓素A2
COX, 环氧化酶; ADP, 二磷酸腺苷; TxA2, 血栓烷A2
Schafer AI Am J Med 1996;101:199–209
波立维临床研究简表
研究 人群 治疗方案 结果
J Thromb Haemost 2005, 3: 1577-89
抗血小板药物
药物 第一代 阿司匹林 Ticlopidine 作用环节 环氧酶抑制剂 ADP活化抑制剂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第二代
第三代
Reopro
JAQ1 AjvW2, 6B4 82D6A3
GPIIb-IIIa受体抑制剂
GPVI(胶原)受体抑制剂 “vWF-GPIb”抑制剂 “vWF-胶原” 抑制剂
8 6 4 2 0
健康
心血管疾病史
AMI病史
卒中史
Analysis of data from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1. Peeters et al. Eur Heart J 2002; 23: 458–466 AMI = 急性心肌梗塞
-12年
动脉粥样血栓形成中血小板的作用
(Nouv Rev Fr Hematol 1990;32;231-5)
名称:SZ-51 种属:Balb/c小鼠 类型:IgG1 免疫用抗原:凝血酶活化人血小板
注:--该抗体识别还原及非还原P-选择素 --该抗体靶向CD62p并经第5届人白细胞 分化抗原大会证实 (1993年11月波士顿)
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检测
动脉粥样血栓形成的进展 – 一种普遍而发展的疾病过程
急性综合征: • 冠状动脉 • 脑血管 • 外周血管 闭塞性血栓
斑块破裂
血小板活化和聚集
非闭塞性血栓
斑块愈合和 血栓溶解
斑块生长
Adapted from: Drouet L. Cerebrovasc Dis 2002; 13(suppl 1): 1–6.
初期止血机制
TXA2 释放 ADP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PF4
凝血酶
聚集
v WF
EC
-TG
PDGF
PGI2 白色血栓
SE
粘附
血小板膜糖蛋白与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活化 聚集 粘附
(Fn:纤维结合蛋白,Coll:胶原,Ec:内皮细胞)
Leukocyte Platelet Interaction
PSGL-1 E.C P-Sel PLT
1Libby
P, Simon DI. Circulation 2001;103:1718–1720.
血小板激活后炎症和血栓形成的级链反应
TF = 组织因子; ICAM-1 = 细胞间黏附分子-1; Mac-1 = 白细胞整合素 (CD11b/CD18)
粗体字: 关键的炎症作用物/标记物
抗人P-选择素(GMP-140)单克隆抗体
临床应用
动物实验 动物实验 动物实验
Current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arterial thrombosis
1
2
4 3
1.Thrombin inhibitors; 2. GPIIb/IIIa antagonists; 3. P2Y12 antagonists; 4. Inhibitor of TXA2 production.
卒中和 TIA
心肌 梗塞
心绞痛:
• 稳定性 • 不稳定性
斑块破裂1
1. Falk E et al. Circulation 1995; 92: 657–71. 2. Arbustini E et al. Heart 1999; 82: 269–72.
外周动脉疾病: • 间歇性跛行 • 静息痛 • 坏疽 • 坏死
N
HO HS Cl
Cytochrom P450 3A4
Active metabolite
Ca2+
initiation
AMPc
amplification
S
H 3COOC N Cl
H
Clopidogrel (Plavix®) = prodrug
Savi et al., Thromb Haemost 2000 Savi et al., BBRC 2001
L
TF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 “损伤反应” 假说
– 平滑肌增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基础. (1973, Ross & Glomset) – 内皮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环节. (1986, Ross) – 内皮和平滑肌的各种损伤导致炎症性纤维增生反应 (1993, 1999, Ross)
• 炎症反应
– 内皮剥蚀和/或功能障碍 – 对血浆成分——脂质和血细胞的通透性增高 – 激活单核细胞和血小板 – 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生 – 动脉粥样斑块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细胞粘附在内膜上 接着侵入动脉壁
内膜功能障碍 及渗透性增强
LDL 氧化的LDL
生长因子 如. PDGF, FGF, TGF-b
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shape change and weak activation.
- P2Y12 is responsible for the completed
aggregation and targeted by 波立维
P2Y12 and clopidogrel
ADP
O H 3COOC
H
P2Y12
P2Y1
C C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