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1.目的

监视和测量设备是产品生产、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为保证本公司生产和质量控制中的监视和测量设备量值统一、准确可靠,对监视和测量设备实行统一管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在生产、质量控制过程中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

3.职责和权限

本标准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有关部门配合,各部门具体职责在工作程序中明确。

4.工作程序

4.1概述

凡在生产、质量控制过程中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精度应满足规定要求,并按规定周期进行检定,量值能溯源到国家标准。

4.2监视和测量设备计划

4.2.1使用部门根据集团技术标准中规定的要求向设备管理部门提出配备计划。

4.2.2设备管理部门按有关要求审查批准后,作为配备依据。

4.2.3测量和监控设备的配备总计划由相关部门分管领导直接批准,使用单位统筹、实施。

4.2.4各生产基地监视和测量设备按照技术标准中规定的要求自行计划、审批和实施。

4.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购置

4.3.1购置的原则

(1)购置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属于经批准的配备计划范围。

(2)购置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有检定合格证。

(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生产厂符合《计量法》的相关规定。

4.3.2购置报告

(1)一般质量控制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购置(采购价格在5000元及以下)报告由使用部门申报,分管领导批准。

(2)重点质量控制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购置(采购价格在5000元以上)报告由设备使用单位向集团总经理申报和批准。

(3)购置报告经规定程序审批后,由设备使用单位下达购置通知,通知应明确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精度和数量,必要时可向采购主体单位建议其生产厂家。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流程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流程

一、采购物资的监视和测量控制 --- 外购件

本程序的目的: 对本公司原辅料采购的检验和试验活动控制作出统一规定。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原辅料采购的检验和试验活动的控制。 说明: 为便于理解和操作,相关作业和规定均采用流程的形式,并随时附加说明;具体格式说明如下:

①:实线框,作业内容或规定; ②:虚线框,对作业/规定的附加说明; ③:实线框,责任部门/责任人。

是 进货检验员 进货检验员

否 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合 格? 4 记 录 进货检验员 6签发合格标识

仓管员

7物料入库

进货检验员

5作不合格标识 采购部

1 外购件采购到公司 1.包括生产用零部件、原材料、辅助

材料、包装箱等; 2.供方应提供送货单及其有关的质

量证明文件。

3 进货检验 注:

1.对所有采购物资的抽样检验,接收准则均为“零缺陷”;

2.对与不影响产品使用的C 级产品由仓管员代为检验,其他产品由专职检验员进行检验;

3.委外检验/试验时,必须到经认可的有资格的实验室进行。

采购员

2 报检 1.仓管员根据送货单核对送货数量

后,在送货单上签字确认; 2.由仓管员填写“采购物资报检单”,

报进货检验员实施检验。

进货检验员/仓管员

8记录归档

由进货检验员归档保存,包括:

1. 采购物资报检单

2. 不合格品评审报告

3. 采购物资检验记录 3. 入库单

1.本公司无能力检测的项目,需按

控制计划的规定定期送外检验; 2.检验员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产

品的检验。 ③ ① ②

填制“采购物资检

验记录”。

进货检验员 不合格品报告

填制“入库单”,并提交财务等相关部门备查。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1.目的:

11为维持采购原材料、外协加工零部件、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符合要求;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和流出。

2.范围:

2.1.凡是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外协加工的零部件以及自制半成品、成品,在进货、加工制造、出货时均适用本程序。

3.内容:

3.1.,供应商交货

3.1.1.供应商按采购订单上的规格、数量如期交货,并附带《检验记录》或《材料保证书》等相关检验记录及测试报告。

3.2.仓库收货

3.2.1供应商在“待检区域”卸货,由仓库管理员负责根据《采购订单》《送货单》进行数量、规格的清点和确认,无误后通知采购部填写《送检单》交品保部进货检验员检验。

3.3.进货检验

3.3.1.进货检验员按照《进料检验规范》规定的内容进行检验,所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进料检验记录》中,并判定合格与否。

3.3.2进货检验的抽样计划,允收规范按《进料检验规范》和《品质检验抽样管理办法》要求执行。

3.3.3.任何未经品保部验收合格的产品及原材料,禁止任何部门私自取用生产。

3.3.

4.进货检验员判定合格后在《进料检验记录》上确认,并在标识卡上盖合格印章。

3.4.来料入库

3.4.1.进货检验员将验收合格信息记录在《送检单》上,交给仓库管理员作为入库依据。

3.4.2.仓库管理员根据《搬运、储存、包装、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办理入库手续。

3.5.不合格品处理:

3.5.1进货检验员按《进料检验规范》要求进行检测,判定批量不合格,通知供应商质量工程师(以下简称SQE)和采购部,由采购部通知供应商将不合格品领回,并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二级文件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二级文件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产品监视和测量作出明确规定,确保未经检验和不合格的产品不投入使用、加工和放行。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外购原材料(含外协件)、在制品和成品的进货、过程和最终产品以及员工职业健康相关监测、环境污染的监视和测量。

3.职责

3.1质量部

质量部是产品监视和测量的主管职能部门,其负责:

3.1.1编制检验和试验工作的管理文件;

3.1.2对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工作并记录;

3.1.3对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并记录;

3.1.4进行综合质量统计分析,每季写出分析报告;

3.1.5组织对检验员的培训.

3.1.5管理检验、试验记录。

3.1.6负责编制产品检验和试验的依据文件(如检验规程等)。

3.2 资材物流部

负责设立原材料定置区,并做好其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

3.3 行政人事部

负责组织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环境污染(大气、水、噪声)检测、员工的职业健康检测,并建立员工健康档案。

3.4 生产部

负责产品的交检并保持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

4. 工作程序

4.1 监视和测量工作的依据

检验员依据有效的检验/试验文件,使用适宜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检验和试验活动。

——产品检验规程;

——相关标准和规程;

——监视和测量设备。

4.2 原材料的监视和测量

4.2.1技术部编制原材料进货验收和试验的技术文件,规定验收和试验的项目、检验的数量和频次及其接收的标准,作为进货验收的依据。

4.2.2原材料入库前,由采购员或材料库管理员提交检验员检验,并同时提交供方出具的合格证或质量证明文件。

4.2.3检验员依据相关规定对交检原材料进行验收,并在“原材料进货验收和试验登记表”上记录。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文件审批

内容序表

1目的 (2)

2适用范围 (2)

3名词解释 (2)

4职责 (2)

5程序 (2)

6相关文件 (4)

7相关表单 (4)

8附则: (4)

1目的

对外购件、外包件、外协件、半成品及成品进行监视和测量,以确保产品满足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外购件、外包件、外协件、半成品、成品的监视和测量。

3名词解释

3.1不合格品:经检验或试验判定,不符合接收准则的产品。

3.2质量记录:是组织按照质量体系文件实施过程的文件化的证据和记录的结果(如:检验和试验结果、内部审核结果、校准数据等)。

3.3首件:每班次开始或生产过程中因换人、换料、换品种以及换工装、设备调整等工序条件改变后生产的首件(首检合格后,操作者方可继续工作)。

4职责

4.1质量管理部

4.1.1依据技术中心提供的产品图样、技术标准等,负责制定整车及零部件检验标准。4.1.2负责原材料、外购件、外包件、外协件、半成品、成品的监视和测量并出具结果报告。

4.1.3协助制造中心对关键工序的管理。

4.1.4协助制造中心进行过程能力确认。

4.2制造中心

4.2.1严格执行工艺要求,进行生产过程的自检、互检,并配合质量管理部巡检员做好每批产品的首检、过程抽检、成品检验和试验。

4.2.2负责不合格品的返工、返修。

4.2.3采购管理部负责来料送检及必要时组织来料不合格的评审工作。

4.2.4负责产品工艺文件及作业指导书的编制。

5程序

5.1来料检验和试验

5.1.1检验员接到送检通知后,根据《零部件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并填写《零部件检验报告单》,检验合格的在送检单上签字盖“合格”章后通知零部件库办理入库;检验不合格,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同时通知采购管理部,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产品的特性进行测量和监视,以验证产品的要求得到满足。

2 范围

适用于采购产品的进货检验、中间产品的过程检验和最终产品的出厂检验。 3 职责

3.1 质检部负责编制各类检验规程等文件并组织实施各类检验和验证。 3.2 生产操作者负责对生产的产品质量特性进行自检。

3.3 质检部长审批“紧急放行”“例外放行”和“追溯”。

3.4 经营部负责对顾客方的追溯。

4 程序要求

4.1 检验员必须参加业务培训学习,取得资格认可后,由公司授权上岗,并发给检验专用印章。

4.2 进货检验和验证。

4.2.1 进厂的重要零部件由专职检验人员和授权的其他人员,根据厂家的质量检验单及公司《原材料检验规程》进行检验或验证,并填写《采购物资验证记录》,经检验验证合格的物资由仓库保管员负责接收入库并明确标识。

4.2.2产品中使用的外协件,由专职检验人员按图纸或技术要求进行检验或验证。 4.2.3 对购进的一般辅助材料,接收人员核对发货单,确认物资的名称、规格、数量无误后,经外观抽样检查合格后则填写《采购物资验证记录》以示验证合格。

4.2.4 对初次采购的样品,由专职检验人员会同技术人员共同检验,必要时总经理参加并提出相应意见。

4.2.5 对某些性能不能检验的产品,如塑料件的变形等,需通过安装使用进行验证。 4.2.6 对进厂的原辅材料,确认有明显质量问题时,应及时将该批原辅料放入不合格品区域内,并通知采购人员与供方协调处理或办理退货。

4.2.7 当生产急需来不及验证,在可追溯的前提下,一般物资可申请“紧急放行”,质检部长在进货标识卡上加盖“紧急放行”印章,检验员在验证记录备注中作出相应记录后紧急放行,涉及重要安全要求的物资不允许紧急放行。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简介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是一种用于控制和管理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软件程序。这些设备可以是电气、电子、机械、光学设备等等,用于收集、分析和处理物理量或参数。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与设备通信来执行从简单到复杂的测量和控制任务,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和呈现。

功能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通常具有以下功能:

1.实时测量:能够实时采集、记录和处理不同类型的测量数

据,如温度、湿度、压力、电压、电流、速度、位移等等。

2.远程控制:具有对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能力,包括启动、

停止、调整、配置,以及更改设备的工作模式等。

3.数据处理:能够实现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分析、统计和显

示,以便于用户快速获得有关设备状态和性能的信息。

4.报警和通知:可以设置报警条件和通知方式,当测量数据

超出预期值时,及时发出警报通知,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可扩展性: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能够接受各种类型的设

备,如传感器、信号发生器、控制器等,以及不同的测量标准和接口。

设计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的设计需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软件架构:要选择一种合适的软件架构,以便于实现软件

的模块化和复用,提高软件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2.设备接口:要确定合适的设备接口标准,包括物理接口和

协议标准,以确保设备能够正确地被识别和控制,并且保证测量数据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3.数据存储:要考虑如何存储和处理测量数据,包括实时存

储和历史数据存储,以便于用户快速访问和查询数据。

4.用户界面:要设计适合用户需求的用户界面,包括实时数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确保产品和服务要求得到满足,应在产品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对产品的特性和服务质量进行监视和测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工程施工、验收和售后服务的日常监控和测量工作。

3.职责

3.1项目部、子公司负责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视和测量。

3.2物业子公司负责对物业管理服务的工作质量进行监视和测量。

3.3品质部负责对各部门的工作质量进行监视和测量。

3.4各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工作质量进行监视和测量。

4.工作程序

4.1工程施工的监控和测量。

4.1.1材料进货验证

对进场的工程建设所需材料、设备、物资要进行检验、验证。验证合格贴上合格标签,准于施工使用;验证不合格的,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置。

4.1.2阶段检查验收

4.1.2.1各阶段的施工符合规定要求时,项目部、子公司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

4.1.2.2验收内容

a.基槽验收主要检查基槽土质情况;

b.主体封顶验收主要对混凝土外观、各轴线间距、梁柱截面尺寸及质量记录资料等情况的检查;

c.竣工验收是对单体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和工程相关资料的全面检查。

4.1.2.3为不影响产品的交付使用时间,项目部、子公司可决定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中间结构验收。

4.1.3验收评审

进行现场实测检查后,验收小组召开评审会议,以会议记录的形式如实的记录验收情况。验收合格的,准许进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置。

4.1.4日常检查

为确保工程质量,品质部组织相关部门对工程施工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

4.1.4.1检查内容

包括工程项目的质量及上次发现的问题的改进情况。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制造业正向着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

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是企业生

存和发展的前提。因此,引入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已经成为现代企业

必须重视的事项之一。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概述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顾名思义,就是对生产过程中产品进行不间

断地监视和测量,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这个过程是一种质量控

制手段,通过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能够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保证产

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需要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确保测量

精度和可靠性。同时,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也需要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根据产品特点和生产工艺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实施。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设计的要求和步骤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设计需要考虑以下要求:

1.精度要求:需要考虑产品的尺寸、形状、几何要求等方面

的精度,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2.稳定性要求:需要考虑环境因素、设备保养等方面的因素,

确保测量结果的稳定性。

3.实时性要求:需要考虑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实时反馈性,

提高问题的及时处理能力。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设计的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产品特点和生产工艺,明确监视和测量的对象和目的。

2.确定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确保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3.制定检验标准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4.设计检验记录和报告,确保监视和测量结果及时准确地反

馈到生产过程中。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应用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企业中,是保障产品质量

的有效手段。其中,汽车、机械、电子等行业尤其重视监视和测量控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产品实现的必须的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对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对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

2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实现过程持续满足其预定目的的能力进行确认;对生产所用原材料生产的半成品和成品及采购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其它物项的监视和测量可照相关条款执行。

3总则

3.1监视和测量应遵循下列要求:

1)国际国内标准

2)合同要求

3)有关法规

3.2通过监视和测量确保不合格原材料不准投产;不合格半成品不准转序;不合格成品不准入库或销售。

3.3职责

质量部负责对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在产品实现过程的各个阶段的最终接收应由与产品生产的操作或直接监督无关的人员来执行。

4程序

4.1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4.1.1生产部负责识别需要进行监视和测量的实现过程,它包括产品实现过程,也包括公司根据产品特点策划的各过程,特别是生产和服务运作的全过程。

4.1.2.过程持续满足预定目的的能力,是指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

4.1.3与质量相关的各过程应根据组织总目标进行分解,转化为本过程具体的质量目标,

如生产部的工序产品合格率技术部的设计输出文件失误率、市场部采购产品的合格率、市场部的销售指标及顾客服务满意率等。为保证目标的顺利完成,需进行相应的监视和测量:

A)当过程产品合格率接近或低于控制下限时,质量部应及时发出“纠正预防措施表”,定出责任部门,对其从人员、设备、原材料、各类规程、生产环境及检验等方面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B)当需要采取改进措施时,质保部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P-031

1目的

对用于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控制,确保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2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和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用的设备等的控制。

3职责

生产部负责对公司所有监视、测量设备的校准,并对偏离校准状态的监视、测量设备追踪处理。

4程序

4.1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采购及验收

根据所需测量能力和测量要求,配置监视和测量设备,对其的采购和验收,执行《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中对生产设备采购的管理规定。

4.2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初次校准

经验收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由生产部负责送交国家计量部门鉴定,合格后方能发放使用。对合格品应贴上标明其状态的唯一性标识;生产部负责对该设备编号,建立《计量器具台帐》,记录设备的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精度等级、生产厂家、校准周期、校准日期、放置地点等。

4.3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周期校准

(1)每年十二月生产部编制下年度《计量校准计划》,根据计划执行周期校准。对需校准设备,由质量管理部负责联系国家法定计量部门进行校准,并出具校准报告。

(2)校准合格的设备,校准人员贴合格标签,标明有效期,不合格的,修理后重新校准。

4.4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搬运、维护和贮存控制

(1)使用者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使用设备,确保设备的监视和测量能力与要求一致,防止发生可能使校准失效的调整。使用后要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保养。

(2)在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前,应按规定检查设备是否工作正常,是否在校准有效期内。(3)使用者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搬运维护和贮存过程中,要遵守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的要求,防止其损坏或失效。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4.2.3.5在所要求的检验和试验完成前,不得将产品放行。
4.2.4成品的监视和测量
4.2.4.1需确认所有规定的进货验证、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均完成,并合格后才能进行成品的监视和测量活动。
4.2.4.2检验员依据产品标准和《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和试验,并填写《产品出厂检验报告》的相关栏目,详细记录该产品检验结果。合格品设置“合格”标识或存放于合格区域,并通知仓库管理员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4.2.5监视和测量记录
4.2.5.1在监视和测量记录中应清楚地表明产品是否已按规定要求通过了监视和测量,记录应表明负责合格产品放行的授权责任者。
4.2.5.2监视和测量记录由品管部负责保存。
编源自文库:XK- ZC 8.2.4-2016
版本:2016-E
更改次数:0
21、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第 3 页 共 3 页
6.1 《检验记录》
6.2 《生产记录》
6.3 《产品出厂检验报告》
6.4 《产品检验申请单》
6.5 《产品质检结果记录》
6.6 《留样记录》
a)验证合格时,仓库和管理员根据合格记录办理入库手续、将其适宜堆放并予以标识;
b)验证不合格时,检验员对该物料设置“不合格”标识,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2.2.3本公司不允许让步放行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流程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流程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流程

一、确定监视和测量的目标和要求:在产品开发之初,制定监视和测

量的目标和要求,明确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

二、确定监视和测量的指标和方法: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确定合

适的监视和测量指标,并选择适当的监视和测量方法,如抽样检验、计量

检测、性能测试等。

三、制定监视和测量计划:根据产品开发、生产和交付的不同阶段,

制定详细的监视和测量计划,明确监视和测量的时间、地点、方法和责任人。

四、实施监视和测量活动:按照监视和测量计划,进行监视和测量活动。包括采集产品样本、测量产品尺寸和性能、记录监视和测量结果等。

五、分析和评估监视和测量结果:对监视和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产品是否符合标准和规范。如果不符合,需要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

措施。

六、纠正和改进措施:针对监视和测量结果的分析,制定纠正和改进

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并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七、记录和报告监视和测量结果:在监视和测量过程中,记录监视和

测量的结果和步骤,并报告给相关人员,以便监督和评审。

八、维护和改进监视和测量系统:定期维护和改进监视和测量系统,

确保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包括培训人员、更新测量设备、优化监视和

测量流程等。

九、不断改进监视和测量活动:根据实践和经验,不断改进监视和测量活动,提高监视和测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流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预期要求,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满足客户的需求。通过有效的监视和测量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产品质量问题,减少产品的不合格率和成本,并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和效益。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过程进行控制,确保未经监视和测量合格的产品不投入使用,不转序,不交付给顾客。并能保证公司所使用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能够持续满足产品认证一致性的要求。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产品实现过程中采购产品、在制品和成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

3 职责

3.1质量部门负责依据工艺规范编制检验规范、检验的实施及委外检验、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反馈、组织评审等,对检验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并提出改善检验措施。

3.2技术部门负责提供采购产品的图纸或标准、产品设计、工艺规范及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清单;并对暂无质量标准的产品负责技术状态确认。

3.3 各生产车间负责本车间产品质量的自控工作。

3.4 各相关部门对有关质量方面的信息由各部门负责收集并传递给质量部门。

4定义

4.1全检:将送检批中的成品或材料100%检验。全检一般在批量小、全检操作简单、质量控制需要情况下进行。

4.2 抽检:从送检批中的成品和材料抽取少量样本,进行检验,接受准则为零缺陷。抽检一般在破坏性试验、检验成本过大、数量过大,全检有难度情况下进行。

4.3首件检验:对试产、当班当日和更换机种及环境的产品前期2-5件的检验.

4.4 巡回检验:对过程中各工位按过程检验标准的检验.

4.5自主检验:操作人员对本岗位产品按作业指导书检验.

4.6互相检验: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制造的产品质量的检验.

5.流程图

见附页

6.工作程序和要求

6.1 原材料及外协(购)产品的进货检验

6.1.1 对生产所需的进厂原材料及协作配套产品,由仓库保管员根据《采购计划》单核对送货单和实物,确认物料品名、规格、数量等无误,包装无损后置于待检区,填写《收货记录单》,并通知质量部门进行检验。

生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生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生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一、引言

生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监视,并对产品进

行测量和控制的程序。该程序的目的是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法规、标

准和客户的要求,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程序概述

生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生产计划核实:在生产开始前,核实生产计划是否符合要求,并对生产任务进行分配。生产计划核实:在生产开始前,核实生产

计划是否符合要求,并对生产任务进行分配。

- 生产过程监视: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环节进行监视,及时

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生产过程监视: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环节

进行监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 产品测量和检验:对生产的产品进行测量和检验,并比对标

准和规范进行确认。产品测量和检验:对生产的产品进行测量和检验,并比对标准和规范进行确认。

- 控制措施实施:对于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

及时实施跟进。控制措施实施:对于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控制

措施,并及时实施跟进。

- 纪录和报告:对于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要及时记录并报告

相应信息。纪录和报告:对于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要及时记录并

报告相应信息。

三、程序实施

生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实施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 标准化:根据标准和要求制定生产流程和相关程序,确保生

产过程规范化。标准化:根据标准和要求制定生产流程和相关程序,确保生产过程规范化。

- 全员参与:生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不仅是质检人员的工作,所有参与生产的人员都应该参与其中。全员参与:生产监视和测量

控制程序不仅是质检人员的工作,所有参与生产的人员都应该参与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文件修订记录

1 .目的:

为使本公司新购与使用中的检验量规仪器与试验设备等,能有效管制,确保测量的准确度与精确度。

2 .范围:

凡检验、测量、试验装置的使用,管理及校正等作业均适用。

3 .权责:

3.1 品质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正管理和周期检定;

3.2 各使用部门:负责自己部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日常保养、点检(含外部提供之设备确认设备上校正标签是

否在有效期内.

4 .定义:

4.1 检验量具:作为测量产品判定依据的器具。

4.2 外校:公司量规仪器无校验标准件,须送至校验单位校验。

4.3 内校:依公司内标准件校验。

4.4 免校:测量的结果,不影响产品质量。

5 .作业内容

5.1 量规仪器、量具、申购、校验、管理记录流程图(见附件)。

5.2 新购量规仪器、量规之申请审查验收。

5.2.1量规仪器、量具申请

5.2.1.1申请新购仪器、量规,填写《采购申请单》,经相关责任人核准后,执行采购。

5.2.2验收

5.2.2.1依量测范围及需求用途、功能作为接收项目,且检验需附上仪校、量规本身之校验报告(此报告

可做为免校依据,有效期一般以一年为限)。此校验报告应能追溯到国家认可的计量检定机构。

5.2.2.2检查量具制作完成,须送品质部检验确认。

5.2.2.3验收合格时:经品质部编号及建立《测量设备清单》后,再通知申请部门领取。

5. 3校验计划

5.3.1所有的量规仪器、量具均应由品质部建立《测量设备清单》列入管制。

5.3.2未经校验认证合格之量规仪器、量具不可在检验、测试场所使用。

5.3.3故障经维修后的量规仪器、量具应再作校验认证合格后方可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 不合格品的处理按《不符合控制程序》实施。
5.5 质管部每一年应对产品监视和测量的有效性进 行一次评审,形成《产品监视和测量有效性评价 报告》,识别和改进存在的问题。
谢谢!
5.2 检验实施
5.2.1 原材料检验 原材料检验由仓库和罐区通知质管部原
材料检验员依据《原材料检验指导书》进行 取样、检验,填写《检验原始记录》和《分 析报告单》,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并报送 到生产技术部、经营部、仓库、罐区等部门。
进厂包装袋由仓库保管员通知质管部依 据《包装物验收管理办法》进行验收。当使 用部门(车间)对产品质量提出异议时,由 质管部通知经营部协调处理。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控制程序
编制:汤明友 2012年3月23日
1 目的
为了对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 量,以验证产品要求是否得到满 足。
2 范围
生产中所有原辅材料、中间产 品和最终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3 职责
3.1 质管部负责产品监视和测量 的归口管理。 3.2 质管部负责进厂原辅材料 (含包装袋)和出厂产品的监 视和测量。 3.3质管部和各车间负责中间产 品的监视和测量。
5.2.2中间产品的检验
中间产品由质管部中控检验员按 《中间检验指导书》实施中间检验, 检验结果报送到相Fra Baidu bibliotek车间。
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中间产 品,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使用。
5.2.3最终检验
质管部成品检验人员依据《最 终产品检验指导书》和相关标准, 对产品实施检验,做好《检验原始 记录》,出据《分析报告单》,做 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
《分析报告单》分别报送生产技术 部、仓库、相关生产车间等。
5.3 检验证据的管理 5.3.1检验证据是产品监视和测量的记 录,包括《检验原始记录》、《分析 报告单》等。记录的管理按《文件/记 录控制程序》执行,检验人员在检验 过程中,应如实的填写检验原始记录, 检验结束后出具分析报告单,具体执 行《检验管理制度》。 5.3.2质管部对检验样品按《样品管理 指导书》进行管理,质管部负责提供 顾客需要的样品。
4 工作流程
5 活动控制
5.1 监视和测量准备(5M1S)
5.1.1 环境、装置满足检验要求;检验方法必 须有效。 5.1.2 检验人员经培训合格,方可上岗。 5.1.3 确保检验活动有序进行:
组织制定《质量管理制度》、《检验管 理制度》、《样品管理指导书》,对质管部、 检验室和检验员职责、检验室卫生标准、检 验仪器设备、化验药品管理、检验记录、检 验计划、留样等方面的管理作出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