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
沪教版(全国)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带解析)
沪教版(全国)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带解析)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装置一定漏气的是A.B.C.D.2.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坐标图表示正确的是()A.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B.将相同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C.水的电解D.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3.小芳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总结整理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生活中的化学B安全常识①自行车链条可采用涂油的方法防锈②用生石灰吸附水中的异味①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扑盖②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室内放一盆水C化学规律D物质的鉴别①高锰酸钾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③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①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②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铜丝和铁丝A.A B.B C.C D.D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A.A B.B C.C D.D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4312110反应后质量(g)4406XA.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C.丙物质一定属于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5:26.分类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重要方法,根据研究目的,采用不同的分类表中进行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7.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列于下表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 的值为22B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 .W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 .W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8.以下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 .碳在氧气中燃烧发红光,生成二氧化碳9.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下列性质与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 A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因此通常可用于灭火 B .氮气含有氮元素,因此可用于生产氮肥C .氧气具有可燃性,因此可用于做火箭燃料的助燃剂D .稀有气体性质很不活泼,因此可作保护气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B.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C.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11.下列CO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效果的是() A.B.C.D.1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8g,通过足量的炽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所得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其质量增加了9. 6g,则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2. 8gB.4. 4gC.5.2gD.7.2g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①足量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B.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C.③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④等质量形状相同铁和锌加入到足量的同一种稀硫酸中14.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参考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白烟B.将一氧化碳通入装有灼热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铜和二氧化碳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向蒸馏水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搅拌,产生大量泡沫2、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3、在M+N→盐+水的反应中,M和N不可能是A.HCl和NaOH B.CO2和Ca(OH)2C.H2SO4和Fe2O3D.AgNO3和BaCl24、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A.C、CO、CO2B.H2O2、H2O、O2C.KOH、K2CO3、KNO3D.Fe2O3、FeCl3、Fe(OH)35、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AgNO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A.SO2B.NO2C.NH3D.N26、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7、向AgNO3和Mg(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和Cu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关于该滤渣和滤液说法正确的是()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B.滤液中一定有Cu(NO3)2、Mg(NO3)2、Zn(NO3)2C.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和ZnD.滤液中一定无AgNO3,可能有Zn(NO3)28、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液体喷出B.污染试剂C.酒精溅出D.读数偏大9、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10、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测定酒驾中的酒精(C2H5OH)含量。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A4打印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A4打印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火烧赤壁B.刻舟求剑C.司马光砸缸 D.铁杵磨成针2、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A.B.C.D.3、欲配制10.0%的NaCI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A.取固体 B.称固体C.量取水 D.写标签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5、某同学为研究动物呼吸作用,用下图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墨水左移 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墨水右移C.澄清石灰水不浑浊,红墨水右移 D.澄清石灰水不浑浊,红墨水左移6、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D.稀有气体7、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A.分子的质量变大B.分子的体积变小C.分子的数目减少D.分子的间隙变小8、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B.①③⑤⑥C.①②⑥D.②③⑤9、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10、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刻舟求剑C.百炼成钢D.大海捞针11、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12、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A.H2O B.NaHCO3C.Ca(OH)2D.H3BO313、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是()A.对着干冷的玻璃吹气,玻璃上出现水雾B.寒冷冬天,窗户的玻璃上出现一层冰花C.夏天清晨,草上有很多露珠D.酥脆饼干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软14、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已完成装置气密性检查)()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现象;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表中a的值为2.6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可能含有氢元素D.若增加氧气量,则生成物的种类可能减少2.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 B.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3.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4.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
推测出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5.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15.3 B.X、Z 是反应物,Y、W 是生成物C.Z 为化合物D.反应中 Y、W 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6.下列图像对应的关系正确的是A.表示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气体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B.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C.表示硫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D.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产生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7.将14.6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19610%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19g B.30.1g C.32.2g D.36.2g8.下列一些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 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A.A B.B C.C D.D9.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 g新物质D;若增加10 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整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某同学根据铜锈的成分Cu2(OH)2CO3作出猜想:引起金属铜锈蚀的因素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应该有二氧化碳。
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下列实验中的()A.甲和乙B.甲和丁C.乙和丁D.丙和丁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3、欲配制10.0%的NaCI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A.取固体 B.称固体C.量取水 D.写标签4、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C.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5、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 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 6、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7、2017年10月27日央视财经报道:王者归“铼”,中国发现超级金属铼,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
如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 B.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 C.铼的元素符号是Re D.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8、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9、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t1℃时,10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0gC.要将甲溶液的状态由a点转化为b点,可以加适量溶剂D.分别将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均有晶体析出1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硅B.氧C.铁D.铝11、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12、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2、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是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题目之一,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B.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C.把显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D.测出石灰水的pH为12.43、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
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6 B.8 C.14 D.204、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C.蒸馏海水和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D.蒸馏水、自来水都是纯净物6、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B.①③⑤⑥C.①②⑥D.②③⑤7、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碘酒B.矿泉水C.白醋D.蒸馏水8、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A.导电性B.延展性C.导热性D.抗腐蚀性9、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A.氨水B.汽水C.冰水D.糖水10、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C.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11、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是()A.锰、钛B.氩、金C.铅、铂D.氦、汞12、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
沪教版(上海)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带解析)
沪教版(上海)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带解析)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为了能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 2H 5SH )。
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2C 2H 5SH+9O 24CO 2+2X+6H 2O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煤气是化合物 B .煤气燃烧不会污染空气 C .X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D .该反应中消耗的O 2与生成的X 的质量比为9∶42.有氧化镁和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共 4g ,经测定其中含有氧元素 1.8g ,则另 一种金属氧化物是( ) A .Al 2O 3 B .CuOC .CaOD .Fe 2O 33.已知由CuS 、CuSO 3、CuSO 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 ,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1-3x B .1-2x C .1-x D .无法计算4.气体由CH 4、C 2H 4、C 2H 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气体可能含有CH 4B .该气体可能是由C 2H 4和C 2H 2组成 C .该气体- -定含有C 2H 4D .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 4、C 2H 2、C 2H 25.工业上常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得生石灰,发生的反应为32CaCO CaO+CO 点燃。
现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进行煅烧(假设杂质不变),某变量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纵坐标表示的是( )A .生成CO 2的体积B .生成CaO 的质量C .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D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6.已知某气体由H2、CO2、CO、CH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点燃气体,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火焰,烧杯壁上有浑浊出现。
沪教版(上海)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卷(2)
沪教版(上海)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卷(2)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表中a的值为2.6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可能含有氢元素D.若增加氧气量,则生成物的种类可能减少2.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 B.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3.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克置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为20.4克。
将此剩余固体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后过滤,滤渣经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5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氯酸钾质量为25克B.停止加热后剩余固体中含有两种物质C.生成氧气质量为9.6克D.反应过程中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变4.已知:2KClO3=2KCl + 3O2↑,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5.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像是A.A B.B C.C D.D6.下列图像对应的关系正确的是A.表示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气体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B.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C.表示硫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D.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产生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7.在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得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比为A.2∶1 B.1∶2 C.22∶3 D.22∶78.下列四种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B.电解一定量的水C.木炭在高温下和氧化铜反应D.用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9.在一定的条件下,向一密闭的容器内加入A、B、C、D四种物质各20g,充分反应后,测定其质量,得到数据如下:物质A B C D反应前质量(g)20202020反应后质量(g ) 20 30 未知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物质A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 .容器内发生了化合反应C .其化学方程式为:2C+3D=5BD .反应后容器内C 的质量为16g10.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第一学期期末模拟卷初三化学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K—39,Mn—55,Fe—56,Cl—35,S—32.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注意将答案按序号统一填写到题后的表格中)1.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
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B。
剩饭变馊、铁锅生锈C。
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D。
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2.据报道,某地发现一温泉,经检测分析,发现该温泉属于硅酸盐温泉,对心脏、高血压等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已知硅酸盐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硅酸钠的化学式为() A。
Na2SiO3B。
Na4SiO3C。
Na2SiO4D。
Na3SiO33.右图是世界能源结构示意图,图XXX所占百分比为()A。
22.6%B。
78.2%C。
41.5%D。
39.6%4.据报道,某研究小组将二氧化碳与氢气按1:4体积比在一定温度、压强下混合并以铑一镁为催化剂可生成X,其反应为:CO2 + 4H2 === X + 2H2O,则X为()A。
COB。
CH4C。
H2D。
C2H45.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6.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质量总和不到人体质量的千分之一,但这些元素对人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下列各组元素全部属于人体中微量元素的是()A。
Na、Cl、OB。
H、O、NC。
N、Ca、CD。
I、Fe、Zn7.为适应火车提速,一些铁路线上原有的短轨需要连接为超长轨。
工人常用2Al + Fe2O3高温Al2O3 + 2Fe这一反应原理来焊接钢轨。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
该反应中铝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B.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C.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D.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a口进气2、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3、“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A.1种B.2种C.3种D.4种4、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是一种复合肥A.KNO3B.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5、能除去铁锈的试剂是()A.氯化钠溶液B.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水6、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生成物不属于空气质量标准监控对象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7、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8、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固体,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10g该CaO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
正确的说法是()A.加入稀盐酸后一定没有气泡产生B.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和Ca(OH)2C.生成CaCl2的质量为11.1gD.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H)2和CaCO39、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制气C.收集 D.验满10、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沪教版(上海)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固体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a 与 b 质量差是生成氧气的质量B.P 点处固体成分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C.反应前高锰酸钾的质量为316(a-b)g 32D.反应过程中,锰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保持不变2.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读数为 a mL;随后又倒入部分该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b mL,则该学生第二次倒入液体的实际体积是( )A.大于(b-a)mL B.等于(b-a)mL C.小于(b-a)mL D.无法确定3.将过氧化氢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a和b,只向b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另一份微微加热。
则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A.B.C.D.4.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8g,通过足量的炽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所得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其质量增加了9. 6g,则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2. 8gB.4. 4gC.5.2gD.7.2g5.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①通入N2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O2片刻,加热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a中红磷不燃烧,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以证明氮气不能支持红磷的燃烧B.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是为了排除装置中的空气C.实验过程②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只需要足够的氧气D.对比①②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和达到一定的温度6.现有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G,其中C为常用的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B.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C.气体E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D.红色固体G可由金属Ag与CuSO4溶液直接反应得到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4312110反应后质量(g)4406XA.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C.丙物质一定属于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5:28.化学中常借助曲线图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如有人分别画出了下列的四个曲线图,下列有关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①是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B.图②是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C.图③是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D.图④是电解水一段时间9.给量筒内液体读数,开始时仰视读数为29.0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12.3mL,则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A.16.7 mL B.大于16.7 mLC.小于16.7 mL D.无法计算10.某物质R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整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某学生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套装置来制取CO2,其中在制取时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为()A.B.C.D.2、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固体,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10g该CaO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
正确的说法是()A.加入稀盐酸后一定没有气泡产生B.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和Ca(OH)2C.生成CaCl2的质量为11.1gD.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H)2和CaCO3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4、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D.稀有气体5、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O2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B.清新的空气液态氧气C.氮气二氧化碳D.澄清的石灰水清澈的泉水7、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Ca(OH)2+2HCl=CaCl2+2H2O B.Fe2O3+6HCl=2FeCl3+3H2OC.Na2CO3+2HCl=2NaCl+H2O+CO2↑D.Ca(OH)2+CO2=CaCO3↓+H2O8、甲化工厂排放的酸性污水和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共含有以下6种离子中的各3种:K+、OH﹣、C032﹣、Ba2+、H+、NO3﹣,则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所含有的3种离子是()A.K+、OH﹣、H+B.K+、OH﹣、C032﹣C.Ba2+、OH﹣、NO3﹣D.OH﹣、K+、Ba2+9、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D.稀有气体10、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D.水蒸气11、某同学为研究动物呼吸作用,用下图进行实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
推测出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2、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7 g C和1 g 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6 B.27 C.44 D.563、下列清洁用品中碱性最强的是()A.厕所清洁剂pH=1 B.牙膏pH=8C.肥皂pH=10 D.炉具清洁剂pH=134、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H4+、Na+、NO3-、CO32-B.NO3-、Cu2+、SO42-、OH-C.Mg2+、K+、SO42-、Cl-D.Ca2+、Na+、HCO3-、Cl-5、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①2H ②2NH3③SO2④O ⑤Mg2+⑥2OHˉ⑦H2O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A.Si B.Fe C.Al D.O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白烟B.将一氧化碳通入装有灼热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铜和二氧化碳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向蒸馏水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搅拌,产生大量泡沫8、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试管内液面上升②试管内溶液变红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④试管内溶液变蓝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⑤9、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11、能除去铁锈的试剂是()A.氯化钠溶液B.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水12、今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物质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g 3.211.2000反应后质量/g007.2 4.4aA.表中a的值为2.6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可能含有氢元素D.若增加氧气量,则生成物的种类可能减少2.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反应中有三种氧化物B.此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3.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
下表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选项问题对问题的回答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A.A B.B C.C D.D 4.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B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C检验H2中混有的CH4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D鉴别H2O2溶液和H2O分别加入二氧化锰A.A B.B C.C D.D5.某有机物6.2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B.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6.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是()A.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气体B.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C.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D.在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少量黄河水中的泥沙7.取2%的NaOH溶液20g和2%的HCl溶液20g,使其充分反应,所得到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A.红色B.蓝色C.无色D.紫色8.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克置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为20.4克。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2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2(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 a的溶液B.c物质微溶于水C.a中含有少量b,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所以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3、下列关于水净化过程中常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A.Si B.Fe C.Al D.O5、甲化工厂排放的酸性污水和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共含有以下6种离子中的各3种:K+、OH﹣、C032﹣、Ba2+、H+、NO3﹣,则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所含有的3种离子是()A.K+、OH﹣、H+B.K+、OH﹣、C032﹣C.Ba2+、OH﹣、NO3﹣D.OH﹣、K+、Ba2+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 pH 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7、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8、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O2B.CO2C.N2D.Ne9、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下列有关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并放热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2.在实验室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点燃B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水,搅拌C除去混在木炭粉中的氧化铜在空气中灼烧D鉴别空气、氮气、氧气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A.A B.B C.C D.D3.已知固体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如果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已知a为固体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固体氯酸钾,且a和b的质量相等,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A.B.C.D.4.气体由CH4、C2H4、C2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A.该气体可能含有CH4B.该气体可能是由C2H4和C2H2组成C.该气体- -定含有C2H4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25.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CuO、Cu2O。
称取14.4g仅含Cu、O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采用如下图装置实验(夹持装置省略)。
测得实验前后装置B增重4.4g。
查资料可知:碱石灰由NaOH和CaO组成,其作用是吸收H2O和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H2O和CO2B.若缺少装置C,则实验所得Cu、O个数比偏高C.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可以确定该固体为Cu2OD.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K2,打开K1,让CO通一段时间6.如图所示为硫化氢(H2S)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硫、氢元素质量比为1:2B.丙代表的是纯净物C.34g硫化氢完全燃烧至少需48g氧气D.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2:17.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B.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D.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8.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是推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 B.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C.t2时,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相同 D.t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2、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试管内液面上升②试管内溶液变红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④试管内溶液变蓝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⑤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C.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D.反应后的固体是Fe和Fe2O3的混合物,可以采用加入盐酸并过滤的方法得到Fe4、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反应为:,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B.反应前后有三种氧化物,且常温下都为固体C.其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反应中只有锌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5、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已完成装置气密性检查)()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现象;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其中有错误的实验步骤是A.①B.②C.③D.④6、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AgNO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A.SO2B.NO2C.NH3D.N27、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邗江区九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本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 12 H: 1 O: 16 N:14 Fe: 56 Cu: 64Al: 27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为使瘦西湖的水质进一步改善,大运河的水变得更清,保护好现有的水资源。
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A.向居民宣传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排放的重要性 B.在湖边多种植树木C.游玩时将吃剩的食品连同包装袋丢入湖内喂鱼 D.使用无磷洗衣粉2.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火烧赤壁 B.凿壁偷光 C.司马光砸缸 D.铁杵磨成针3.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4.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 铝合金B. 冰水C. 稀硫酸D. 木炭5.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加碘食盐”、“增铁酱油”等商品,这里的碘、铁应理解为A.单质 B.原子 C.分子 D.元素6.我们熟悉的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 B.豆浆 C.冰水 D.糖水7.硒(Se)是一种非金属元素,饮用含适量硒的矿泉水有益于人体健康。
有一种硒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eO3,其中Se的化合价是A.+6 B.+3 C.-3 D.-6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9.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10.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SiO2+4HF=X↑+2H2O,关于物质X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能含有氢元素B.可能含有氧元素C. X是一种氧化物D.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11.香烟燃烧会产生剧毒的放射性元素钋(Po),右图是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A.钋是一种非金属元素B.钋原子中质子数为84C.钋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10 D.钋原子的中子数是11612.野炊结束后,同学们及时用沙土盖灭火堆,其主要灭火原理是A. 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离 B.降低可燃物的温度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 撤离可燃物13.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水鉴别蔗糖和硝酸铵B.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水和酒精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D.用燃烧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B C15.在FeO、Fe2O3、CuO的混合物中,已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则CuO的质量分数可能是A.10% B.25% C.30% D.35%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6.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B.常温下所有金属都是银白色的固体C.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铁丝浸没在水中比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17.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4O3N2,又称谷氨酰乙胺),它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效果。
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茶氨酸中含有1个氮分子 B.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C.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 D.茶氨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18.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1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20.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表中a的值为1.4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14.4g,则无X生成 D.X可能含有氢元素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三、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空1分,共30分)21.(4分)用化学符号表示:(1)3个硫原子▲ ;(2)碳酸氢铵▲;(3)镁离子:▲;(4)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
22.(5分)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从氮气、氧气、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选择适当物质,并用相应的化学式填空。
(1)能供人体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是_▲____;(3)食品包装袋中的保护气是__▲____;(4)其固体能用于人工降雨的__▲____;(5)有毒的气体是_____▲______。
23.(6分)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序号)A.蒸馏水 B.河水 C.自来水 D.石灰水(2)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3)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4)我国是淡水资源非常有限的国家,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浪费水的是▲(填字母编号);A.洗手擦香皂时不关上水龙头 B.用洗菜水浇花C.农业业常采用喷灌、滴灌 D.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5)自然界中几乎没有纯净的水.下列措施不属于水的净化方法的是▲(填字母编号);A.沉降 B.过滤 C.消毒 D.电解.24.(6分)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两种氧化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反应类型为▲。
(2)西汉时期,我国首开“湿法炼铜”之先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__;反应类型为▲。
(3)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会慢慢地生成一层铜锈(碱式碳酸铜),该反应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25.(5分)右图为A、B、C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图:(1)A、C交点的意义是▲;(2)t3℃时,A、B、C三者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若在该温度时将45克A放入50克水中,形成的溶液是__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3)如果有A、B的混合物(含少量的B),将A提纯的方法是▲;(4)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t3℃,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6.(4分)某兴趣小组回收废旧锌锰电池制备皓矾晶体(ZnSO4·x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I中的玻璃棒作用是▲ 。
(2)操作II的过程是先给滤液加热浓缩、▲ 、过滤。
(3)配制40%的稀硫酸的步骤有:①稀释②计算③装瓶并贴标签④量取,其正确的顺序为▲ (填序号)。
配制过程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及▲ 。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27.(9分)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仪器的名称:a ▲ ,b ▲ 。
(2)用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A” 、“B”或“C” ),装入药品前应先▲ 。
(3)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如用E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 端通入(填“c”或“d”)。
(4)若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其发生装置可用C(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的优点是▲ 。
28.(6分)小明同学在家里的药箱中发现一瓶用来清洗伤口用的消毒液——“双氧水”,他联想到在化学课上曾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过氧气,他高兴的将家中的“双氧水”拿到学校的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一起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组实验】小明欲证明该双氧水是否失效。
(1)实验过程①在试管中加入5 mL “双氧水”,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未复燃;②用酒精灯给上述试管加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仍未复燃;③如右图装置进行操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槽中冰水所起的作用是▲(2)实验结论:▲。
【第二组实验】小明欲证明二氧化锰在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该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1)实验原理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步骤①▲;②将二氧化锰装入大试管中并加入5 mL“双氧水”;③待反应结束后,将大试管里的固体物质进行过滤、洗涤、烘干、称量;④▲。
(3)做完此实验后,小方认为要证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5分)29.(7分)蚊虫叮咬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某兴趣小组对蚁酸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查阅资料】①蚁酸(化学式为HCOOH)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氧化物(1)甲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 元素,推测出一种生成物是水;(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乙同学对该气体提出两种猜想:猜想①:该气体是CO2;猜想②:该气体是▲ 。
乙同学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图所示装置(铁架台未画出):Ⅰ.根据实验现象,A中溶液▲浑浊(填“变”或“不变”),就能否认猜想①。
Ⅱ.装置B中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C的作用是▲。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 。
【拓展延伸】丙同学提出:蚁酸分解生成的两种氧化物中,如果一种是水,另一种氧化物就一定不是CO2。
从理论上分析,其理由是▲ 。
30.(8分)某兴趣小组同学从海水晒盐后的盐卤中模拟工业生产来提取镁,主要流程如下:【问题讨论】(1)流程中的操作①是▲(填实验操作名称)。
(2)一系列操作②中包含蒸发浓缩、▲ 、过滤等。
(3)电解氯化镁可以得到镁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变化过程是▲ 能转化为化学能。
(4)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在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则氮化镁的化学式为:▲ 。
【发现问题】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
但拿出的镁条总是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查阅资料】(1)Mg(OH)2: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受热会分解成氧化镁和水;(2)MgCO3:白色固体,微溶于水,受热会分解成氧化镁和二氧化碳;(3)MgCO3的热稳定性比Mg(OH)2的热稳定性更强。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该固体不可能是MgO、Mg(OH)2或MgCO3,他们的理由是▲;小组同学由铜生锈会产生Cu2(OH)2CO3联想到灰黑色的物质可能是Mg2(OH)2CO3。
【实验分析】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说明反应产生了▲;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灰黑色固体完全变为白色。
若灰黑色固体是Mg2(OH)2CO3,请写出Mg2(OH)2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邗江区九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1.化学专用名词或仪器名称写错不给分;2.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写错不给分;若化学方程式不配平或配错,每错一个扣0.5分,未注明反应条件、未标出“↑”或“↓”及出现差错,不扣分;3.与参考答案不同的合理答案均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