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四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练习四》教学设计(姚月琴)

《练习四》教学设计(姚月琴)

《练习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四。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加深对立体图形的三种视图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的关系的认识。

2.在实际的拼摆活动中,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思考,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3.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对立体图形多个角度观察,绘制对应的平面图形。

能够找到平面图形对应的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根据物体的三种视图搭出立体图形,发展空间想象。

教学用具:希沃白板课件,希沃助手,多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我在课前拍了几张照片,大家看一看,主角是谁大家想一下老师想拍摄的是同一个人,为什么所呈现出来的照片是不同的呢(生:从不同角度拍照)这与我们近期学过的哪个数学知识有联系(生:观察物体)对于观察物体的知识你能灵活应用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一节观察物体的练习课。

板书:观察物体(练习四)我们将以闯关的形式来检测大家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请一位同学读出闯关规则。

大家有没有信心好,我们来看看第一关,看一看,画一画,我们观察立体图形的时候要从哪几个方向观察你能说一说吗(生:从物体的正面,上面或者侧面)板书:正面上面侧面(左、右面)二、看一看下面图形分别是从哪个位置看到的请仔细观察,谁愿意来尝试一下你能指一指你从正面会看到哪几个面从左面呢从上面呢学生拖动图片。

三、搭一搭,画一画我们不仅要会观察,你能不能绘制出你从不同方向看到到的立体图形好我们来看看这道题,用四个小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你能画出从前面、上面、左面所看到的图形吗学生在白板上搭建,请在白板上画出来。

其他同学在学习单的方格纸上画出这位同学搭建的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

师:还有哪一小组愿意搭出不同的立体图形学生搭建并画出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

其他同学在学习单的方格纸上画出这位同学搭建的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

练习四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练习四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7.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通过家校合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教师将运用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教师出示一张购物小票,上面写着:“小明和妈妈去超市购物,购买了以下商品:铅笔盒138元,练习本25元,橡皮擦12元,玩具汽车299元。小明给了收银员500元,请计算一下小明应该找回多少钱。”
2.教师讲解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特别是进位和退位的处理,并通过例题进行示范。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三位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如: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加减、满十进一、不够减向前借一当十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这一环节,学生将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三位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2.学生们积极思考,尝试计算小明应该找回的金额。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到这个问题涉及到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三位数的加减法。
(二)讲授新知
在这一环节,教师将系统地讲授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1.教师通过数线、计数器等教具,直观地展示三位数的组成和意义,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位数的读写。
5.家长参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增强家长对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的关注,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三位数的读写、加减法运算及其应用。
难点:进位和退位运算的灵活运用。
2.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四》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四》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四》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练习四》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部分,本节课主要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题和练习题形式多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一些复杂情况的处理可能会感到困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减法的运算技巧,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对一些复杂情况的处理,如含有多个条件的加减法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练习四》相关内容。

2.练习题和答案。

3.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加减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5分钟)展示《练习四》中的第一道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答。

解答后,邀请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道题目进行解答。

解答完毕后,各组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同时,布置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5.拓展(10分钟)出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思考和解答。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尝试解决问题。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和运算技巧。

《练习四》(教学设计)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练习四》(教学设计)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通过表格和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解决问题,可让学生自己尝试说说从表格中知道了什么,说出完整的题目,再列式解答,并将算式写在表格外,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第5题是一道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注意引导说说第一步求出了什么,第二步求出了什么,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完成题目,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课堂小结
(2)整理:连续进位乘法,用一位数分别乘三位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注意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按法则从右到左一位一位乘(从个位算起),注意进位时要算正确(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计算前一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
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乘0前面的数,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几个0。
课堂教学建议:扩展练习时,增加计算练习。
这节课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能具体说说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吗?(可以举例说说)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要怎样算,要注意什么?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呢?
你从解决问题练习里得到什么体会?
板书设计
练习四
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可以先算几十乘几,再算几乘几,然后相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笔算:
连续进位乘法,用一位数分别乘三位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注意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整理:要使积最小,三位数的最高位和一位数相乘的积就要最小,这两个数应该是2、3;再想一位数乘十位上、个位上的数得的积也要小一些,确定哪个作一位数、哪个作三位数的百位上的数;然后想十位上、个位上各是几可以让积最小。
(3)让学生算一算这4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积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完成口算。
为什么5在百位上、7作一位数乘得的积大些呢?(高位上相乘都是“35”,而7乘十位上、个位上的数得的积会更大)那十位上用几和7相乘积要大一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练习四 练习课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练习四 练习课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练习四练习课》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练习四练习课》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节练习课。

本节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和灵活运用之前学过的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分数、小数和百分数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实际运用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熟练运用分数、小数和百分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练习,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分数、小数和百分数进行计算。

2.难点: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分数、小数和百分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小数和百分数。

2.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互助合作法: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练习课的相关课件,包括练习题和答案解析。

2.练习题:准备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卡片、黑板等,以便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0元,现在打8折,问现价是多少元?”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题包括不同类型的题目,如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计算,实际问题的解决等。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3课《练习四(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3课《练习四(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3课《练习四(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练习四(第2课时)》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题目难度逐渐增加,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但对一些复杂题目和实际应用题目的解决能力还不够强。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较高,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对运算规则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难点:解决实际应用题目,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

通过设置各种有趣的题目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练习题和实际应用题目。

2.练习纸和笔,供学生练习使用。

3.教学道具和实物,用于创设情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加减法题目,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然后,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各种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难度逐渐增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些实际应用题目。

题目包括购物、分配物品等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一些学生完成的题目,进行讲解和分析,纠正学生的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加减法运算的规律和技巧。

新苏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练习4 教案

新苏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练习4 教案

新苏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练习4
教案
教学目标
- 了解练4的主题和内容
- 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 帮助学生提高生活技能
教学准备
- 课本:新苏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 备课资料:练4教案、教具、图片等
- 教师:熟悉教案内容、准备教学讲解
教学过程
导入
1. 激发学生兴趣:教师用教具或图片展示练4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思考: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与练4主题相关的话题。

研究探究
1. 教师讲解:根据练4的内容,教师进行讲解并解释相关概念。

2. 学生参与: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研究,例如提问与练4有关的理解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实践操作
1. 学生实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例如练4中的生活
技能练。

2. 学生分享:鼓励学生分享实践过程中的成果和体会。

总结回顾
1. 知识回顾:教师对练4的重点知识进行回顾,确保学生对所
学知识有初步的理解。

2. 总结思考:教师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总结练4
的研究收获和体会。

教学延伸
- 教师可以布置练4相关的练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 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展示他们在实践中的成果或分享相关经历。

教学评价
-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研究表现,并记录相关观察点。

- 教师可以设计评价任务或考核学生对练习4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练习四》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章练习题,主要目的是巩固学生在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分数的比较、位置的相对性、时间和货币单位的学习。

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的,通过本章的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运用基本的数学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但是,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分数的比较、位置的相对性、时间和货币单位的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分数的比较、位置的相对性、时间和货币单位的知识。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教具。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教材内容,准备好相关的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例如,可以通过一个故事情节,让学生思考时间和货币单位的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呈现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例如,可以通过讲解一个分数的比较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比较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四》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四》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四》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四》主要是对分数和小数的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比较大小、四则运算等基本操作。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又有实践操作的练习,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分数和小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和小数的基本知识,对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比较大小、四则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可能会出现理解不深刻、运用不灵活的现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分数和小数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和小数的互换关系,掌握分数和小数的比较大小方法。

2.能够运用分数和小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比较大小方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分数和小数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数和小数的互换关系。

2.运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会分数和小数知识的运用。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运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2.准备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知识点。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和展示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引入分数和小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小明的妈妈做了5个苹果蛋糕,每个蛋糕分给小明和弟弟每人2个,妈妈一共给了他们几个苹果?2.呈现(10分钟)呈现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比较大小等基本操作。

如:将分数2/3转换为小数,并比较2/3和0.7的大小。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5课《练习四》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5课《练习四》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5课《练习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5课《练习四》主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有利于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同时为后面学习更复杂的乘法和除法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对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大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结果,但可能存在计算速度慢、错误率高的问题。

此外,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缺乏有效的策略和方法,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总结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如何在计算过程中提高速度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

3.采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总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4.采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练习题、教学动画等。

2.教学素材:包括实物、图片等。

3.练习本和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或图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妈妈买了32个苹果,每个小朋友分4个,一共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2.呈现(10分钟)展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交流答案。

引导学生总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出题、计算和评价,提高计算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如:“小华买了24个橙子,每个同学分3个,一共可以分给几个同学?”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方法和经验,互相学习。

玄武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5课《练习四》教学设计

玄武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5课《练习四》教学设计

玄武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5课《练习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练习四》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5课的一部分,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对分数的理解和应用。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分数的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并能灵活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并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比较方法,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并能灵活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比较方法,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与分数相关的图片、例子、练习题等。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述一个分蛋糕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分数表示蛋糕的不同部分。

2.呈现(10分钟)呈现分数的比较方法,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练习四》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练习四》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练习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练习四》主要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后,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以及简单的应用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但是对于复杂的加减混合运算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但是运算速度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注意力集中程度也有所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规律。

2.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

2.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实例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律。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注重个体差异,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和指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小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相关的教学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律。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辅导。

对于错误的地方,进行纠正和解释。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10分钟)通过一些简单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主要包括了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计量单位换算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三年级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几何图形的特性,以及计量单位换算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计量单位换算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几何图形的特性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认识和理解几何图形的特性,能够正确地辨别各种几何图形。

3.掌握计量单位换算的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各种计量单位的换算。

4.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几何图形的特性,计量单位换算的方法。

2.教学难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几何图形的特性的理解和运用,计量单位换算的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几何图形的特性,计量单位换算的方法,以及相关的实际问题案例。

2.学生准备:掌握三年级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练习四(第五单元的练习)》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练习四(第五单元的练习)》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练习四(第五单元的练习)》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练习四(第五单元的练习)》主要内容包括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列式计算、单位换算等。

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题和练习题具有代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对分数、整数和几何等概念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

但是,学生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运算顺序、运算方法等方面的掌握程度不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2.教学难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展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例题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份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知识。

3.教学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和展示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际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例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0元,现在打8折,小明需要支付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解答,从而引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

数学《练习四》教学设计4篇

数学《练习四》教学设计4篇

数学《练习四》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能正确熟练地计算9和几、8和几、7和几、6和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重点、难点:进位加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1、说说数的组成。

2、说说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拆数凑+再加)二、练习第1题1、独立计算。

2、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三、练习第2、3题1、让学生算出得。

2、观察算式,说说每一竖列的算式有什么规律。

3、交流规律。

四、练习第4题1、指导学生看懂题意,明确做题方法。

2、学生完成练习。

3、交流结果。

五、练习第5、7题1、学生完成第5题,评出夺得红旗者,给予表扬。

2、仔细观察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3、完成第7题,评出做得又对又快者,给予奖励。

六、练习第6题1、指导学生弄懂题意。

2、学生完成后交流结果。

七、练习第8题1、让学生观察图,理解图的意思。

2、列式计算。

3、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八、开放练习1、第9题,让学生填写,鼓励学生对后2题写出多种答案。

2、教学游戏。

(1)拿出准备好的卡片,老师拿出一个得数,小朋友找出这个得数的算式。

(同桌合作)(2)同桌间一生拿结果,一生找算工。

九、总结。

数学《练习四》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同重点。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这节课,我们来做一些关于除法的练习题。

比一比谁做得最准确。

二、综合练习1、完成68页“填一填”。

2、完成68页第二题。

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333÷37328÷42372÷45395÷56294÷29765÷743、完成68页第三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全班交流。

4、她开学前能看完吗?估一估,算一算。

三、拓展练习学生完成数学自主学习部分练习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四》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四》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四》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计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知识,对小数加减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小数乘法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乘法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乘法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运用实例教学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小数乘法。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例,用于讲解和练习小数乘法。

2.准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小数乘法的掌握。

3.准备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小明有3.5元,他想买一些0.5元一个的铅笔,他最多能买几支?2.呈现(10分钟)讲解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如:1.2乘以0.5等于多少?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如:计算2.5乘以0.3的结果。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有关小数乘法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如:一个水果摊上的苹果每千克3元,现在有2.5千克的苹果,一共需要多少钱?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新北师大版数学上册练习四教案

新北师大版数学上册练习四教案

新北师大版数学上册练习四教案
引言
本教案以新北师大版数学上册练四为基础,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数学知识。

本教案将提供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练题,以促进学生的研究和思考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
1. 掌握练四中涉及的数学知识和概念;
2. 提高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发展;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
本教案将根据练四的题目内容,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活动一:知识点梳理
1. 分析练四中的数学知识点,涵盖的概念和解题方法;
2. 通过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活动二:练题讲解与讨论
1. 将练四中的关键题目进行详细讲解;
2. 引导学生一起讨论解题方法和思路。

活动三:拓展应用
1. 设计与练四相关的拓展问题;
2.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拓展问题,培养应用能力。

活动四:综合评价
1. 设计综合评价题,考察学生对练四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教师批改学生答卷,并给予及时反馈。

教学方法和策略
1. 结合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促进彼此间的研究互助;
3. 鼓励学生提问,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学评价
1. 针对学生的表现和研究成果,进行个人评价和班级评价;
2. 教师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结语
通过本教案的教学活动和练习题,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练习四中的数学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发展。

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合作,共同努力,以达到教学目标。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课时练习四》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课时练习四》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课时练习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课时练习四》主要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各种有趣的图形和数字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数字,并且有了一定的加减法运算基础。

但是,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还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可能对加减法的运算规律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规律,提高计算能力。

2.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图形和数字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计算和绘图,加深对加减法运算规律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形和数字游戏素材。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3.学生活动材料: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有趣的图形和数字游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例如,通过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理解“加”和“减”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加减法运算练习。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加减法运算,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加减法运算规律的掌握程度。

(公开课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体育《练习4》

(公开课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体育《练习4》

(公开课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体育《练习4》公开课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体育《练4》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能够掌握以下技巧和知识:- 研究正确的热身运动方法;- 锻炼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提高跳绳技巧和耐力水平。

教学内容1. 热身运动:- 轻轻晃动肩膀和双臂;- 轻柔地扭动腰部。

2. 跳绳技巧练:- 单人跳:学生按节奏单脚交替跳绳10次;- 双人跳:学生与搭档一起跳绳,相互配合完成各种动作。

3. 跳绳耐力训练:- 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逐渐增加跳绳次数,争取达到个人最高记录。

教学步骤1. 引入活动:-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将要进行的体育活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期待。

2. 热身运动:- 指导学生进行肩膀和双臂的晃动,以及腰部的扭动。

3. 跳绳技巧练:- 指导学生进行单人跳绳,注意节奏和脚步的协调;- 让学生与搭档一起进行双人跳绳练,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动作。

4. 跳绳耐力训练:- 指导学生逐渐增加跳绳次数,记录个人最高记录。

5. 结束活动:-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激励,鼓励他们在课余时间继续练跳绳。

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活动,动作是否准确流畅。

2. 技能掌握: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正确的热身运动方法,跳绳的基本技巧,并能进行简单的双人跳绳。

3. 耐力水平:记录学生跳绳的次数,评估他们在耐力上的提高。

家庭作业布置以下家庭作业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1. 继续每天进行跳绳练,争取在一个星期内突破自己的跳绳记录。

2. 反复进行热身运动,保持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 和家人或朋友一起玩双人跳绳,并尝试创造新的动作。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祝您的教学顺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背诵成语。
学生读《三字经》。
3.互相讨论、交流《三字经》这个片段的意思。
指名说《三字经》的意思。
4.有感情读一读,注意抑扬顿挫。
5.指导背诵。
二、教学第三题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羽、弱、朋”。
2 .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3 .对,这些字中都有相同的部件,怎样才能写美观呢?
4 .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师总结:右半边比左半边上头略高一点,下头略低才显得匀称端正。
7、教师总结,学生干部在一旁记录。
四、拓展。
1、请同学们课后试着为班级整理一份班级公约。
2、把班级公约用笔抄写纸上,贴在墙上
全班交流。
学生发表意见。
学生记录下公约内容。
课题
练习四
课型
新授课
本课题教时数:四课时
本教时为第四教时
教学
目标
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学会写欠字旁、页字旁。
教学难点
学会写欠字旁、页字旁。
4.《本草纲目》中就介绍多种中药的材料的功效,是我国医学、医药上的一个瑰宝。
5.今天,书上也出现7种中药药名,读一读,读准它们的音。指名读,齐读。
学生说。
学生说说对中药的了解。
学生读。
6.出示图片:让我们来认识这7种中药。
7.你知道这7种中药有什么功效吗?
8、你还知道其它中草药名称吗?
二、教学第二部分
教学重点
联系所学课文《永远的白衣战士》,学会八个成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三字经》的片段,并能理解其意思。
教学准备
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教学读读背背
(一)教学第一部分。
1.自己读读这8个成语,读准字音。
2.你会其中哪个成语的意思?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回忆曾学过的《永远的白衣战士》,来理解成语的意思。
二、审题。
学生自读本次口语交际要求。
三、指导。
1、回顾班机取得的成绩,找找班级中存在的问题,讨论班级公约。
2、请学生做主持人,主持讨论。
3、小组讨论。
学生读要求。
学生讨论。
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应该共同遵守哪些规则?
5、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主持人组织。
6、教师相机点拨,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补充。
学生活动
一、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通常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同学们,我们平时生病时,都会选择中医还是西医呢?
(2)是的,我们的选择是同样的,大部分都选择西医。但中医、中药作为我国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我们也应好好了解一番。
今天,我们来初步认识中药。
2.你们对中药有什么了解?互相交流。
3.中医中所用的中药多以植物为材,也有以动物、矿物为材料的。
7.指名说。
学生讨论中药的功效。
学生读。
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同桌交流。
学生表演
学生看说明书,说说怎么吃?注意什么?
课题
练习四
课型
新授课
本课题教时数:四课时
本教时为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联系所学课文《永远的白衣战士》,学会八个成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三字经》的片段,并能理解其意思。
3.能美观地书写具有相同部件的字。
5 .师范写“羽”。
6 .学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7 .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字,再展示写得不好的字,师生共同评析。
三、作业:抄写成语。
学生交流意思。
学生读。
学生背。
学生读。
说说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写。
学生作业。
课题
练习四
课型
新授课
本课题教时数:四课时
本教时为第三教时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练习四的教学设计(四课时)
课题
练习四
课型
新授课
本课题教时数:四课时
本教时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课文中出现的7种中药的药名,初步了解中药的功效。
2.学会读懂中成药的说明书。
教学重点
读准课文中出现的7种中药的药名,初步了解中药的功效。
教学难点
学会读懂中成药的说明书。
教学准备
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3、练习
(1)教师范写。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3)学生再次临摹,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学生讨论字的构成。
说说写左边的“哥”有什么要求?
讨论字形变化。
学生练习书写。
教学
准备
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学写毛笔字
1、明确本次学写的部首:欠字旁、页字旁。
2、指导
(1)出示范字欠字旁。
欠字旁由哪几笔构成?欠字旁形体有什么特点?
(2)分析“歌”字。
写左边的“哥”有什么要求?
(3)出示范字“页”。
“页”做部首,字形有什么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小结:“歌”与“领”都呈左右等宽之势。
3.读了这些词,你脑中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场面?
4.有感情朗读八个成语。
5.指导背诵。
(二)教学第二部分。
1.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吗?它出自哪儿?
孔融让梨使我们懂得了从小学会谦让,少年之时应该学习的礼仪。
2.读一读《三字经》的片段。
学生读成语。
学生交流成语的意思。
学生说说脑中出现了什么样的场面?
学生读。
2.培养学生热爱班级之情。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班级之情。
教学准备
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情导入。
班级是我们温暖的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多快乐,我们多是集体中的一员,集体的目标靠我们共同来完成,集体的荣誉靠我们大家来维护。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班级公约吧。
1.阅读第二部分中奶奶的话。
2.自己读这份中成药的说明书,边读边想:从这份说明书中,你知道了什么?同桌互相讨论、交流。
3.现在你能代小芳来回答奶奶的问题吗?
4.好,我们下面来演一演这个场景,分角色扮演。同桌可以演也可以找你好朋友一起演。
5.指名上台表演。评比。
6.老师这几天有感冒,到医院开了一盒《小柴胡冲剂》,你能帮老师看看说明书,然后告诉我该怎么吃?注意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