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级联考word版】湖南省湘潭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湘潭市2018届中考模拟(4月)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8年湘潭市初中毕业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四月份)温馨提示:1.本试卷共五道大题,26道小题。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
2.本试卷所有答案均须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否则不予计分。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共18分)1.阅读下面语段,并根据注音,在答题卷的米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古往今来有各种各样的遇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是liāodòng xīnxián( )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
”这是宝玉和黛玉一见如故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hú lǐ hú tú( )的遇见:遇见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准确....的一项是()(2分)A. 黝.黑(yōu)不逊.(xùn)解剖.(pǒu)抑.扬顿挫(yì)B. 描摹.(mó)侮.辱(wū)发愣.(lèng)回环曲.折(qǔ)C. 禁锢.(gù)犀.利(xī)嫉.妒(jì)广袤.无垠(mào)D. 彷.徨(páng)鞭挞.(tà)诘.责(jié)长吁.短叹(xū)3.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
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
表明父亲把改变家庭境况的希望寄托在叔叔身上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小孩子生长出来的黄黄的绒发,代指小孩子C.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鉴赏”是鉴别、欣赏的意思D.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
——骊歌:毕业时告别的歌4.下列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垂”字应该先写“千”,然后写“艹”,最后写“二”。
湖南省湘潭市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湖南省湘潭市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shìjuàn)及答案湖南省湘潭市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yǔwén)试卷及答案2018届湖南省湘潭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yǔwén)试题考生(kǎoshēng)注意:1.本试卷(shìjuàn)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dáàn)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zhǔyào)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草原文化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动态的、积极的、以个体奋斗为主要内容的进取性文化。
北方草原具有独特性,它既有深远悠长的民族牧歌情调式的生活方式,又有严酷杀伐的沧桑、厚重的历史,从而导致了草原民族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特殊认识。
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为直接、密切,人对自然的依赖性突出,因而对自然的亲近之感、迫近之念、忧虑之情更为突出、深挚;它不似江南山水对人的细膩轻抚,更不像士子优游于小桥流水,流溢着别致而精微的艺术感触,而是将民族生存与自然环境直接联系起来,把对草原的关切与民族的整体性发展联结起来,发出了“草原不在、民族何存”的呐喊,汉代流传的《匈奴歌》就是其中代表。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架构起初步的生态美学桥梁。
蒙古民族第一部史传文学《蒙古秘史》当中就显现着极为浓郁的生态观念。
由于生存环境的严酷、险恶、千变万化,草原(cǎoyuán)民族“逐水草(shuǐcǎo)而居”的动态生存观念异常(yìcháng)鲜明。
草原民族生存的“动态(dòngtài)”和“变化(biànhuà)”的特点使人的适应能力和冲破自然环境束缚的能力分外突出。
草原民族强调人在强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面前的力量、智慧、意志力,从而形成一种对英雄的崇拜的观念。
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思乡的基础是离乡,在乡的人不会思乡,“乡”作为价值形态无疑只对无乡者或离乡者才有意义。
只有当一个人在实际的存在状态中陷入了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归的困境,“乡”才会作为一种补偿价值而成为流浪儿的精神支柱,成为思的对象。
这样,思乡就常常与作客相联系。
中国古代的大多数时期,知识分子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京城一批统治者(尤其是皇帝)的手中。
知识分子,尤其是中下层知识分子要想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就必须离乡漫游天下,尤其是游历京城。
在科举制度和异地为官制度的制约下,他们如果想要让统治者知道自己的才能,就必须离乡;而一旦做了官,或留在京城,或充任各地的地方官,又基本上很少能回到家乡做官。
然而,中小地主出身的士大夫都有浓厚的宗法乡土观念,不以他乡作故乡,因而家乡总是为他们难以忘怀。
林语堂指出:“关于中国社会所宗奉的五大人伦,其中四伦是与‘家’有关的。
此五大人伦即君臣之关系,父子之关系,夫妇之关系,以及兄弟和朋友之关系。
其最后一伦朋友之关系可为之合并于家庭,因为朋友乃为那些可以包括进家的范围内的人——他们是家族间的朋友。
”家的这种核心地位使士大夫知识分子在其仕进阶段总有一种流落他乡之感,时时体验到自己的作客身份和流浪状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作此诗时正当年少气盛,壮志满怀之时,本不应有思乡病。
但在王维的眼中,任何别的地方都是异己的,都无法取家乡而代之。
“异”字突出表明了诗人所处的是一个陌生的、异己的世界。
对于客子而言,异乡与家乡是敌对的,因而是“异乡”;而反过来,异乡中的游子,对于这个异乡而言,也是异己的、敌对的,因而是“异客”。
两个“异”字充分揭示了“异客”与“异乡”的敌对与距离,“异乡”不认同“异客”,“异客”更不认同“异乡”。
湖南省2018届高三下学期六校(4月)联考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 5 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5 6题 桥 唐 有一次我和朋友谈起桥的故事! ' 桥)( 他用右手的食指抬一下鼻梁上的眼镜# 然后斜着头睨住我# ' 你见过几座桥)( 几座桥) 这句话在我肚里起了疙瘩# 谁曾一座一座的计数他所见的桥- 只是我的确 石建的和木搭的# 铁打的和水泥砌的# 乡村的和都市的! 走过不少* 我的朋友大声地笑出来! ' 你这个空想家# ( 他笑停了说# ' 你不曾见过大江行军时的浮桥# 也没有试过悬崖峭 壁间的绳桥# 你就甭再谈这个-( 我没有回答他# 因为我想到桥! 首先我想到一座古来有名的桥# 说是有名却又实在无名# 许多人提起它# 你的心眼中 或者也有它# 可是它没有专称! 这是座小木桥# 保持着几千年来不变的式样和情调# 两旁竖着简单的栏杆# 让过客凭 水从脚下流去# 路从山背爬过来# 到此成个交叉# 后者终于给拦住了# 是这座小木 此远眺# 桥背负它渡过横溪# 接上对面的绿草岸. 路# 又远远的奔向天涯! 这里杨柳飘绿# 夕阳的 余晖送走归鸦# 沿着高岗# 三三两两的是一些傍水的人家! 你说这几家茅屋里也许有个高士# 避乱世来此隐居# 我不懂你为什么竟有这种思想! 烽火连天# 或者是这个原因使年轻人早熟# 且有点衰老了# 因此厌听杀伐# 离世惟恐不远! 可是你的确迟生了一千七百年! 一千七百年前这座岗上有位高士# 耕田读书# 闲来抱膝 长吟# 英雄避地# 也无非珍重出处! 这一年冬天有人三顾茅庐# 感恩知己# 一夕倾谈遂相 许以驱驰了!令人感动的是二次不遇# 有一回就下着大雪! 我要你注意你脚下的桥# 小木桥# 那一天背负了沉重的白色! 突然间它在惆怅的心 底发亮# 当来客听见彼岸蹄声得得# 驴背人轻裘暖帽# 跟随的小奚奴捧着个酒葫芦踏雪而 来# 到桥上止住脚步!试听这徐徐扬起的 + 梁父吟 , * ' 一夜北风寒# 万里彤云厚! 长空雪 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 疑是玉龙斗! 纷纷鳞甲飞# 顷刻遍宇宙! 骑驴过小桥# 乱飘# 独叹梅花瘦! ( 来客便滚鞍下马# 三二步跑近桥边# 向驴背人深深作揖* ' 先生冒寒不易-( 可是他扑个空# 因为驴背上是黄承彦 ! 是的# 我也正要向你介绍黄承彦# 一个和蔼# 谦冲# 洁身自好的老人! 这回他立在桥 上# 目送三骑马去远# 然后又低下头看溪流# 溪流冻了# 几个农家小孩试着从冰上跑过岸 去!黄承彦寂寞地凝望着# 舌底压住了一句话* ' 没有水便没有桥! ( 雪落在桥上! ' 有一天雪化了# 冰融了# 一切将恢复旧观! ( 于是他又去望脚下的桥! 一枝横水# 桥畔的梅花开了又落了! 语文试题 共" ! 第 '页 # 页
湖南省湘潭市2017-2018学年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
2017-2018学年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代,随着香药输入途径的多元化及香药进口数量的增加,中国史籍中关于香药特性的记载日趋详细准确,香药功用的发掘日益丰富。
部分香药虽早在汉代已传入中国,但由汉至隋的八百余年间,因传入香药种类及数量有限,加之其使用人群多局限于宗教僧侣及皇宫贵族,故史籍中关于香药的记载较为简略。
唐宋时期,香药输入的种类及数量虽较之前代有大幅增加,关于香药的记录也更为详细,但人们对香药的认识仍存在很大程度的偏颇,就连世代经营香药的土生波斯人李珣,也误将本是同物异名的熏陆香和乳香当成两种不同香药。
经过历代本草学家及医者们的不断积累和发现,明代史籍中关于香药的记载,无论从书写体例还是编撰内容来看,都更为准确详实。
明初以来,随着时人对香药特性的深入了解,东南亚香药在中国的应用重点逐渐从宗教祭祀、熏衣化妆、医疗保健领域扩展至饮食调味。
从记录香药使用情况的书籍类型来看,明以前记载香药的史籍主要为宗教典籍、本草书籍、药书及香谱四大类,香药主要作为药材、香品被时人使用。
与前代不同的是,日用类书、沿海方志及海洋图书成为明代记录香药特性及其应用情况的核心资料。
例如,《瀛涯胜览》《东西洋考》等海洋图书对于香药的种类、产地、特性及功用皆给予了详细介绍,从这类书籍的撰写者来看,他们或亲赴海外,或身居市舶之职,或久居沿海重镇,耳闻目睹香药贸易之盛况,对海舶香药的记载自然颇为准确,也更具针对性;而《多能鄙事》《便民图纂》等日用类书则以丰富的实例介绍了香药在饮食、保健等日常生活领域应用的过程,荤素菜肴、茶酒汤水、肉脯果干中加入香药的例子比比皆是。
从记载内容及书写特点来看,香药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重点在明初发生了重要转变,从疗疾保健转向了美食调味。
2018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模拟试题(四)语文试题(解析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四)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隋唐社会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最为成熟、最为辉煌的时代。
随着物质文化的高度发达,人们的审美情趣也悄然变化。
受西域文化的影响,人们崇尚的是更加华美的器物,金银器、唐三彩成为这一时期的新宠。
玉器含蓄、内敛的特征与隋唐社会的审美有了很大的距离,人们不再觉得玉器有多么神秘,体现神权、王权的意识已不复存在,玉器基本上成为人们珍藏、佩饰的物品。
唐代的玉装饰品多为玉步摇、发簪;唐代出土的玉带板较多,玉带板是官服上的礼仪腰带,唐时规定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使用。
由于职位高低不同,官员、亲王、皇帝佩带的数量、质量都有一些差别,等级愈高,数量愈多,质量也愈好。
隋唐时,玉雕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合了同时代金银细工、绘画雕塑的表现手法,并吸收东亚、西亚等地的艺术形式,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唐代玉器开始具有世俗化意味,一般百姓接受的花卉图案大量出现,写实性强,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至此,延续中国近3000年的王玉期结束,玉开始走向民间,玉的民俗化时代拉开了序幕。
宋代是一个文人的社会,是一个追求艺术趣味、讲究生活品位的时代。
玉器的精致内敛,以及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让无数文人喜爱。
宋代的许多皇帝酷爱艺术,由于朝廷的推动和倡导,文人书画兴盛,文房用具便成了玉人精心雕琢的对象。
文人好古,宋代崇古之风盛行,社会形成了一股崇尚古玉质朴、典雅的风气。
同时,由于宋代商业发展、城镇繁荣,市民阶层不断扩大。
许多商人富裕之后,也要效仿文人、附庸风雅,这样大量的玉器飞入寻常百姓家。
最为典型的题材为“持荷童子”,莲花和童子合在一起,表示连连得子,喜庆、祥和的玉器吉祥图案得到上至皇亲国戚下到布衣百姓的喜爱。
玉器的形制、纹饰讲究对称均衡,图案讲求吉祥,达到了艺术和生活的和谐统一。
客观地讲,从唐代起,玉器开始走下神坛,成为代表美好人生的最好材质,于是人情味逐渐代替了神秘感,表现素材也迅速由意象、抽象转化为形象、具象,新的文化理念通俗地融入其中。
湖南省四校2018届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南省长郡中学、师大附中、长沙市一中、雅礼中学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
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也称为未明言知识。
所谓显性知识,即能够用各种明言符号加以表述的知识。
隐性知识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传的知识。
波兰尼认为,我们知道的要比我们所能言传的多,表明了隐性知识的存在。
波兰尼提醒我们不要把隐性知识理解为神秘经验,隐性知识只是难以用语言来充分地表述,而不是说对这类知识绝对地不能言说。
波兰尼绝不只限于承认隐性知识的存在,他更主张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
在波兰尼看来,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即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
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体中的、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隐性知识以个体内在携带的“意会模型”为中心,这些意会模型是概念、形象、信仰、观点、价值体系以及帮助人们定义自己的世界的指导原則。
隐性知识也包含一些技术因素,包括具体的技能和专门技术以及来源于实践的经验。
野中郁次郎也认为有两种不同的知识,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隐性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内容有十分特殊的含义。
隐性知识包括信仰、隐喻、直觉、思维模式和所谓的“诀窍”(如手工匠掌握的特殊技艺)。
隐性知识的概念最早是由波兰尼提出的,野中郁次郎借用了这一概念,但与波兰尼有所不同。
野中郁次郎使用隐性知识一词代表的是难于表达的特殊知识,而波兰尼所指的隐性知识是指以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也即一切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
新联考2018届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新联考2017-2018 学年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高考信息调研卷)(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满分:150 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到了春秋时代,这种“礼不周朝初期的礼乐为氏族贵族所专有,礼乐传授在官府,亦“学在官府”,并由此引发春秋战国时期礼乐文化思潮下庶人”的制度逐步遭到破坏,即后人所说的“礼乐崩坏”的兴起。
老子和孔子是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礼乐文化思潮兴起的主要代表。
老子和孔子以后的庄子、孟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在礼乐文化的思潮中从各种不同角度反思周朝“礼乐崩坏”的深刻原因,并系统阐述礼乐文化的内涵及其重大意义,史称“百家争鸣”,共同推动了礼乐文化的发展和礼乐制度的转型。
面对西周礼乐文化和礼乐制度的传统以及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局面,作为周朝守藏室之官的老子不能不对此进行深刻的反省和思考。
他将礼乐的核心精神与其道论联系起来,以其道论来解释周朝礼乐的核心精神,同时又以礼乐的核心精神来解释其道论的价值内涵。
具体来说,老子一方面继承周朝礼的秩序和质朴的精神,同时继承乐的和谐和宁静的特质,另一方面又以道来给予这种精神和特质以新的解释,因此,以道论来诠释西周礼乐的核心精神,既有继承也有创新,由此形成其深刻反映礼乐文化精神的道家学说。
道家的礼乐思想主要反映在《道德经》中。
与老子同时代的孔子则从具体的礼乐规范中探寻和揭示蕴含于礼乐之中的内在精神实质以及它对于社会、政治和人生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全国名校大联考2018届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全国名校大联考2018届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传承数千年,从未中断.为世界各国文化源流所仅见,见证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
以汉字的独特性为基础,在儒释道思想的浸润下.中国书法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含量的独特艺术形式。
与中国画相比,书法以汉字为基础,其思想性、抽象性都让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更为紧密、直接的关系。
哲学家、艺术家熊秉明认为,实际上中国书法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因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在于哲学.而要使哲学精神的抽象落到现实生活,书法正起了桥梁的作用。
书法家沈鹏则强调书法的艺术性,他认为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在本质上不给人输送知识.因此它在文化中无法担当核心的重负。
书法是纯形式的艺术.形式即其内容。
历史地看.书法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书法风格的发展史。
近代以来.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进入.挤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
汉字、书法中的文化精神不断消减。
很多书法工作者丧失了对文化传承的兴趣和能力,这是书法传承和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
书法既是艺术,更是文化,它是一种真正地对人、社会、国家、民族和整个人类有滋养作用的艺术。
这滋养的力量正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共同涵养。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源流的儒释道思想给书法的传承与发展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儒家给了书法中正平和.道家则让书法飘逸超迈,佛家赋予它空灵玄远。
无论是书写工具,还是艺术形式。
抑或是文化内涵,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
要健康有序地发展,继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是它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需要处理好的问题。
传承至极是经典,经典至极才是创新。
失去传统的参照,创新只能是造作概念,闭门造车。
针对文化传统缺失和盲目创新之风盛行的现实状况.书法当下最切实的做法应该而且必然是回归传统——回归它文化的传统,艺术的传统。
书法回归文化传统,回到儒释道的文化根源是要获得思想的滋养。
2019-2020学年湘潭市第四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湘潭市第四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失败的寻访①去看那条千年古道。
②村子临河而居,碎石沿着河岸垒出齐整的层次感。
胡同仅容一人走过,像一抹被遗弃的瘦长的影子。
出了村,是一片浩荡的水。
堤岸有两棵柿子树,隔了很远依然可以看到它的苍老;一头无所事事的驴,静默在水边,比眼前的这片水还要安详;几辆小车停在不远处,有人正在钓鱼。
山野中的这片水,我还没有来得及细细体味,车子就一晃而过了。
路的尽头,竹林茂密。
因为山太深,人迹罕至,竹林才完整地留存下来。
很多人从远方蜂拥而来,则是近年的事情了。
通往竹林的,是一条千年古道,狭窄,凹凸不平,向险而去。
为方便更多人抵达那片原生态竹林,当地人把原来的河道改造成一条水泥路。
新开辟的水泥路在古道下方,即使是旅游旺季,也没人留意这条古道。
人们奔走在新路上,直抵想象中的那个原生态景点。
千年古道成为一个被封存悬置的景观。
路边有溪水流过,不知名字的鸟,在水流声中穿过。
一块并不规则的金黄麦地,镶嵌在山坡上,让人格外空落和孤单。
③这个守着千年古道的村子,居然有一个铁匠铺。
多年来,我游走乡间,在找寻农具的同时,隐隐盼望着哪天遇到一个铁匠。
童年记忆里红彤彤的打铁情景,一直灼烫在我的心头。
我从千年古道失意而归,却在村子里意外发现了那个铁匠铺。
它比破落的村庄更破落,但看上去并没有彻底被遗弃。
我很快就找到了它的主人——一位76岁的老铁匠。
他几乎符合我关于铁匠的所有想象,苍老,敦厚。
稍感惊讶的是,他竟然那么健谈,让人很难将他的言谈举止与木讷表情联系到一起。
他一边口沫纷飞地讲解打铁知识,一边手舞足蹈地演示,比如火候如何掌控,比如落锤时的角度和力度。
他似乎等待了很久,孤独了很久,对我这个陌生人的来访异常兴奋。
他打了一辈子的铁。
每逢镇上赶集,他就去摆摊收农具,直到攒够了一定的数量才开炉打铁,过上一把瘾。
2019-2020学年湘潭市第四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湘潭市第四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多余一句话秋林那天,我坐公交车去找朋友。
车上人不多,但也没有空位子,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上晃来晃去。
一个年轻人,干干瘦瘦的,戴个眼镜,身旁有几个大包,一看就是刚从外地来的。
他靠在售票员旁边,手拿着一个地图在认真研究着,眼睛不时露出茫然的神情,估计是有点儿迷路了。
他犹豫了半天,很不好意思地问售票员:“去颐和园应该在哪儿下车啊?”售票员是个短头发的小姑娘,正别着指甲缝呢。
她抬头看了一眼外地小伙子说:“你坐错方向了,应该到对面往回坐。
”要说这些话也没什么错了,但是售票员可没说完,她说了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拿着地图都看不明白,还看个什么劲儿啊!”售票员姑娘眼皮都不抬。
外地小伙儿可是个有涵养的人,他嘿嘿笑了一笑。
旁边有个大爷可听不下去了,他对外地小伙子说:“你不用往回坐,再往前坐四站换904也能到。
”要是他说到这儿也就完了那还真不错,既帮助了别人,也挽回北京人的形象。
可大爷一定要把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说完:“现在的年轻人哪,没一个有教养的!”站在大爷旁边的一位小姐就忍不住了:“大爷,不能说年轻人都没教养吧,没教养的毕竟是少数嘛,您这么一说我们都成什么了!”这位小姐穿得挺时髦,两细带子吊个小背心,脸上化着鲜艳的浓妆,头发染成火红色。
可您瞧人这话,不像没教养的人吧,跟大爷还"您"啊“您”的。
谁叫她也忍不住非要说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呢:“就像您这样上了年纪看着挺慈祥的,一肚子坏水儿的可多了呢!”没有人出来批评一下时髦的小姐是不正常的。
这不,一个中年的大姐说了:“你这个女孩子怎么能这么跟老人讲话呢,要有点儿礼貌嘛,你对你父母也这么说吗? ”您瞧大姐批评得多好!把女孩子爹妈一抬出来,女孩子立刻就不吭声了。
要说这会儿就这么结了也就算了,可大姐的“多余的最后一句话”还没说呢:“瞧你那样,估计你父母也管不了你。
湖南省四校2018届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长郡中学、师大附中、长沙市一中、雅礼中学 2018 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语文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一)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 3 题。
(9 分,每题 3 分)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往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不过一种种类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
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也称为未明言知识。
所谓显性知识,即能够用各样明言符号加以表述的知识。
隐性知识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传的知识。
波兰尼认为,我们知道的要比我们所能言传的多,表示了隐性知识的存在。
波兰尼提示我们不要把隐性知识理解为神奇经验,隐性知识不过难以用语言来充足地表述,而不是说对这种知识绝对地不可以言说。
波兰尼绝不仅限于认可隐性知识的存在,他更主张隐性知知趣对于显性知识拥有理论上的优先性。
在波兰尼看来,隐性知识实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即领悟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
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体中的、个人的、有特别背景的知识,隐性知识以个体内在携带的“领悟模型”为中心,这些领悟模型是看法、形象、崇奉、看法、价值系统以及帮助人们定义自己的世界的指导原則。
隐性知识也包含一些技术要素,包含详细的技术和特意技术以及根源于实践的经验。
野中郁次郎也认为有两种不一样的知识,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己的特别含义,所以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达给他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好领悟不行言传”。
隐性知识是一种主观的、鉴于长久经验累积的知识,不可以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内容有十分特别的含义。
隐性知识包含崇奉、隐喻、直觉、思想模式和所谓的“窍门” ( 如手工匠掌握的特别技艺)。
隐性知识的看法最早是由波兰尼提出的,野中郁次郎借用了这一看法,但与波兰尼有所不一样。
野中郁次郎使用隐性知识一词代表的是难于表达的特别知识,而波兰尼所指的隐性知识是指以理解全部行动为背景的知识,也即全部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
湖南省湘潭市高三下学期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湖南省湘潭市高三下学期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三上·安庆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总想鲁迅在骨子里其实是一个浪漫主义者。
只不过我们把他定位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注意了他作品更多的现实和批判的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会具有浪漫主义情怀。
从他的故居直至老街,我感受到的是的鲁镇,它闲适、恬静、慵懒、舒缓,这种环境是能让人的想象飞翔。
():他赊账喝酒,他偷了书被人打断了腿时为自己的辩解,都体现了鲁迅在其身上的浪漫主义的热情,而在《故事新编》中,鲁迅的浪漫主义情怀可以说体现得淋漓尽致。
《奔月》里吃腻了乌鸦炸酱面的嫦娥,《出关》里骑着青牛的老子,还有《铸剑》里在滚烫的大金鼎里那颗如泣如诉的报仇的人头,不都在向我们着:这是些有光彩、有魅力、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浪漫主义人物嘛!(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栩栩如生急遽倾注昭示B . 惟妙惟肖急剧灌注展示C . 栩栩如生急剧倾注展示D . 惟妙惟肖急遽灌注昭示(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孔乙己是浪漫的,只不过那是被苦难压榨出来的辛酸的浪漫,但他又是现实的B . 孔乙己是现实的,但也是浪漫的,只不过那是被苦难压榨出的辛酸的浪漫C . 孔乙己既是现实的,又有着被苦难压榨出来辛酸的浪漫D . 孔乙己是现实的,但也是浪漫的,那浪漫里有被苦难压榨出的辛酸(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只不过我们把它确立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注意了他作品更多的现实和批判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位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会具有的浪漫主义情怀。
B . 只不过我们把它确立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更多地注意了他作品的现实和批判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位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会具有浪漫主义情怀。
2018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4带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4一、选择题1.(3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遒.劲(yǒu)啮.噬(niè)甄.别(zhēn)百舸.争流(ɡě)B.商榷.(què)戕.害(qiānɡ)跬.步(guǐ)四肢百骸.(hái)C.静谧.(mì)墟.场(yǔ)田塍.(chénɡ)安土重.迁(chónɡ)D.桑梓.(zǐ)诳.语(kuánɡ)横槊.(shuò)熠.熠生辉(yì)2.(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旧城改造规划融入海棉城市理念,有助于城市水资源短缺与内涝问题的解决B.杨师傅微微地喘息着,面颊腊黄,嘴唇苍白干燥,唯有那深沉的眸子依然光亮C.这条消息的浏览量超过了7100人次,网友跟贴呼吁要理性爱国,摒弃狭隘心理D.中国女排在高潮与低谷的颠簸中,意志坚定,不骄不躁,一次次带给我们惊喜与感动.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5月6日起至12月底,省公安厅决定在全省公安机关组织开展立案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重点整治报警置之度外....和不按规定处警受理案件等问题B.在玉林城区,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自嘲为城里的“伪农民”:上班工作,下班农作;自找苦吃,自得其乐....C.第四届青少年校园足球阳光联赛在市二中落幕,前后三天我市300多名少年足球爱好者在绿茵场上你争我夺,共同享受校园足球带来的天伦之乐....D.紧急集合一般是在后半夜进行,要求在警报响后一分钟内,在黑暗中打好行李,然后背着背包出发.每当这时,有的士兵的手便情不自禁....地哆嗦起来4.(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日前,北京市公布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至此,全国已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的省份达到30个.B.在里约残奥会上,中国残奥代表团共获107枚金牌、81枚银牌和51枚铜牌,239块奖牌的骄人成绩连续第四次占据金牌榜与奖牌榜双第一.C.根据国家统计局9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3%,创下今年以来新低.D.中国电信、联通、移动三大运营商相关负责人分别表示:在北京地区,10月15日起非实名登记的手机卡将停机,最晚至10月底,非实名手机用户全部停机.E.根据国家统计局9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3分)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A.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B.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C.赵魏胡尘千丈黄,遗民膏血饱豺狼D.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6.(3分)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二十年前的9月8日,“中秋节”的前一天,_______死在洛杉矶的公寓中,_______享年75岁,生前_______写出了《金锁记》《倾城之恋》《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等这些在华语文学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作品。
湖南省湘潭市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及答案
湖南省湘潭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 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 5 分,满分7. 5 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19.5.B. £ 9.18.C. £ 9.15.答案是C。
1. How does the woman’s daughter go to work?A. On foot.B. By bike.C. By subway.2.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her trip last Saturday?A. Boring.B. Interesting.C. Common.3. Why did the man fail to get in touch with the woman last night?A. The man had dialed a wrong number.B. The woman’s mobile phone had been stolen.C. The woman hadn’t brought her mobile phone with her.4. Why is the woman’s apartment so clean?A. Because of her long leaving.B. Because of her living in the lab.C. Because of her roommate’s cleaning.5. What is the woman’s problem?A. She feels headache.B. She feels frightened.C.She feels much stressed.第一节(共15 小题;每小题1. 5 分,满分22. 5 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2018届全国高三考前密卷(四)语文试卷
2018届全国高三考前密卷(四)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花蕾(lěi) 怪癖(pǐ) 影影绰绰(chuî ) 卷帙浩繁(zhì)B.混沌(hùn) 锃亮(zhèng) 斤斤计较(jiào) 宠辱偕忘(xié)C.勾当(gōu) 陨落(yǔn) 规规矩矩( jǔ) 固执己见(zhí)D.笑靥( yān) 克扣(kè) 锋芒毕露( lù) 浑水摸鱼(hùn)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 分) ()A.锤炼焕发高屋建瓴汗流夹背B.汉青荟萃一拍即合蔚然成风C烙饼镌刻络绎不绝苦心孤诣D.寥廓斓珊更胜一筹含辛茹苦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最符合语境的一个填在横线上。
(2分)(I)安塞剪纸是陕北劳动妇女创造美的一个典范形式,反映出陕北劳动妇女(简朴古朴淳朴) 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2) 多年筑城、戍边 (风餐露宿风雪载途长途跋涉) 的艰苦生活,把他们磨练得如铜铸铁浇,虽皮肤黝黑,铠甲破损,但仍然士气高昂,手中的武器也闪闪发光。
4.诗文默写。
[在(1)-(7)题中,任选五题: 在(8) -(10)题中任选一题](6分)(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2),闻道龙标过五溪。
普通高校2018届高三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四)语文试卷(带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语文(四)本试卷共12页。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成人”教育理念源于孔子。
孔子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这是说,“成人”应该具备智慧、德性、意志、才艺等多方面素质。
孔子认为其中德性最为重要,所以他又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这种“成人”教育理念,深刻影响着后世教育家、思想家。
宋代以后各地兴起的书院,正是许多大儒努力实践“成人”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
书院“成人”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去功利化。
宋代大儒朱熹曾经严厉批评当时的官学已成为学生追求功名利禄之所,仅仅培养学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这种教学只会“促其嗜利苟得、冒昧无耻之心,殊非国家之所以立学教人之本意也”。
曾经主持复兴岳麓书院的张栻也明确反对功利化教育,他和朱熹一样主张通过创办书院恢复孔子的“成人”教育理念。
古代教育家批评的功利化教育,同样存在于当代教育中。
例如,片面鼓励学生以考上重点大学为唯一目标,大学只是偏重于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使得学校教育不能突出以人为核心,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格、能力、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古代书院强调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南宋时期的《白鹿洞书院揭示》综合了早期儒家“成人之教”的教育理念,特别强调人格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从自我修身、待人接物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南宋理学代表人物陆九渊明确反对片面的知识教育,强调读书多少并不是衡量一个人品质高下的唯一标准;读书不多的普通人,只要心地纯正,也可以成为君子。
他创建象山精舍讲学,就是为了实践其教育理念。
当代教育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忽视人格教育的问题,出现了片面知识化、商业化的倾向。
湖南省2018届高三4月语文模拟试题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湖南省2018届高三4月语文模拟试题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益阳4月调研(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往今来的大多数人类文明对于狗都有正面的认识、高度的赞美。
从虚构的神话到现实的表达,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画笔记录下这些伙伴的身影,赋予它们忠诚、勇猛、机敏的品质与永恒的生命。
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韩非子曾记载过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天,齐王问一位画家:“什么东西最难画?”画家答道:“犬马难,鬼神易。
”因为犬马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家天天都看在眼里,使得想要把它们画得看起来相像,并不容易;而鬼神之流,谁都没有亲眼所见,自然可以任由画家发挥,好画许多。
通过这则故事,我们得以了解我国古人在绘画创作时力求形似的主张。
若论今天国人最熟悉的猎犬形象,恐怕非《大闹天宫》动画片中伴随二郎神左右的哮天神犬莫属。
事实上,猎犬也正是历代画家最爱描绘的犬类。
从现存的仰韶彩陶上,我们便可以看到四肢开张、飞奔向前的猎犬图案。
两汉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上也有许多类似的形象。
它们共同表现出狗对于人类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价值——为人类追击猎物,这也是像“狩…‘猎”这样的汉字部首属“犬”的原困。
我国古人曾将犬分为三类,其中之一便是所谓“田犬”,即猎犬。
在欧洲中世纪的抄本插图上,也清晰地描绘了狗的四种不同功能:牧羊、逐鹿、追兔和为主人报仇,一半与打猎有关。
晋人傅玄在他的《走狗赋》中,赞美优秀的猎犬兼具鹰与虎的“劲武”,也谈到了当时西域进献名犬的故实。
自晋代以来,上层社会开始以驯养和搜求异域名犬为乐,而西域国家也常以名犬作为国礼进献给中原王朝的统治者。
这时的猎犬不仅仅只会狩猎,还要承担外交的职责。
唐代诗人杜甫曾以一篇《天狗赋》尽显天宝年间宫廷所畜西域异犬的风姿。
在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室里,有一幅今天被命名为《架鹞驯犬图》的壁画。
画中描绘了一位唐代内官装束的男子手擎鹞鹰,回首俯视着一只抬腿示好的猎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草原文化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动态的、积极的、以个体奋斗为主要内容的进取性文化。
北方草原具有独特性,它既有深远悠长的民族牧歌情调式的生活方式,又有严酷杀伐的沧桑、厚重的历史,从而导致了草原民族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特殊认识。
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为直接、密切,人对自然的依赖性突出,因而对自然的亲近之感、迫近之念、忧虑之情更为突出、深挚;它不似江南山水对人的细膩轻抚,更不像士子优游于小桥流水,流溢着别致而精微的艺术感触,而是将民族生存与自然环境直接联系起来,把对草原的关切与民族的整体性发展联结起来,发出了“草原不在、民族何存”的呐喊,汉代流传的《匈奴歌》就是其中代表。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架构起初步的生态美学桥梁。
蒙古民族第一部史传文学《蒙古秘史》当中就显现着极为浓郁的生态观念。
由于生存环境的严酷、险恶、千变万化,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动态生存观念异常鲜明。
草原民族生存的“动态”和“变化”的特点使人的适应能力和冲破自然环境束缚的能力分外突出。
草原民族强调人在强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面前的力量、智慧、意志力,从而形成一种对英雄的崇拜的观念。
《史记·匈奴列传》中的冒顿单于和《蒙古秘史》中的札木合就是鲜活的例证,只不过后者还显现着强烈的崇信重义之美。
北方草原多地处边陲,因而在地域上形成了一种相对封闭和独立的特征。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又不得不产生与外界文化交融的必然性,于是草原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开放的不断出新的文化,对于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的动机和活力较农业文化更主动、更积极。
这在元代西域文人那里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著名学者刘大杰曾称元代萨都刺的诗歌“代表了元诗的活力与变化的趋势”。
也由于草原自然环境的险峻、生存的艰难,致使草原文化的忧患意识中多了一种实践意识和冒险精神。
忧患意识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我成长、成熟的标志,就农业社会而言,忧患意识往往侧重于对深厚精神苦闷的自我消解、自我提升;自我肯定、自我壮大是农业社会忧患意识的主体内容。
草原文化景观下的忧患意识,虽然也是在生存困扰下的一种自我拯救、自我飞扬,也充满了焦虑、深痛之感,但并不专力于自我精神领域的别有洞天,而是将原始初民时期产生的朴素的“天人合一”观念加以发展,剔除了其中包含着的精神层面的穷力追逐,进而催生个体抗拒灾难和挫折的行为力量。
(摘编自温斌《古代北方草原文学的精神风尚》)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方草原与南方山水虽然空间地理位置不同,但在与人的关系上两者却是一致的。
B.草原文化精神既体现了民族生存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又显现着极浓郁的生态观念。
C.北方草原是相对封闭和独立的,因此北方草原文化是一种自发性、独立性的文化。
D.不同于农业文化,草原文化的忧患意识除了侧重于自我精神领域,还催生了行为力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先点出草原文化是进取性文化,再从草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崇拜英雄的观念、开放性、忧患意识等方面进行论述。
B.文章举《匈奴歌》的例子,证明草原文学注重民族生存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并将对草原的关切与民族的整体性发展统一起来。
C.文中所提的冒顿单于和札木合两个人都是被草原民族崇拜的英雄,以此二人为例主要是论证草原文学具有崇拜英雄的观念。
D.文章提到了元代西域文人,以此不仅论证了草原文化具有忧患意识,还进一步论证了忧患意识中具有实践意识和冒险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北方草原不具有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历史,那么草原民族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可能就不会有特殊认识。
B.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动态生存观念异常鲜明,缘于其生存环境的严酷、险恶、千变万化。
C.草原民族崇拜英雄的观念的形成,与其强调人在强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面前的力量、智慧、意志力有关。
D.相比农业文化,草原文化与外界文化的交融有着必然性,交流、融合的动机和活力也更主动、更积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守望心灵的高地陈世旭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推移,岁月像水一样流逝。
而山川依旧。
北国原野是怎样的一个所在?仅仅是清新、古老与富饶吗?抑或只是遥远?原野上有两种声音。
一个欢快,吟唱着尘世的演变。
对生命充满感激。
人类的生息和繁衍,朝代的兴衰和更迭,全球化与城市化,雾凇和冰雕,古禅寺和旅游岛,滑雪场和度假村,火山温泉和森林浴,啤酒节和音乐会,人参、鹿茸和杀猪菜,红肠、列巴和苏波汤……一个严肃,沉思着人性的里程,对生命有更深沉的敬畏。
北国原野,远离繁华激荡的中心,在世纪的末梢舞蹈。
略带伤感的节拍流露出舒缓和飘逸。
原野上的心灵只渴望飞翔。
诗人们以草原、寂寞、候鸟、江水和波涛命名。
饮下整夜的黑,一条河流的疼痛和曲折,抵达诗人们的内心并且变得深刻。
上升,或下沉,周而复始。
从屈原开始的艺术高贵,至少在这里没有失落。
岸边簇生的芦苇,细长的苇叶剪碎了天空的深蓝,新月是刚出鞘的银刀。
江河,是诗人们的黑美人,在诗歌的怀中静静酣睡。
爱和坚守都与山河有关。
精神探求者们足踏在哲人向往的自由而新鲜的土地,在北国原野守望着心灵的高地。
他们以特有的沉静和从容,义无反顾地追随着河流行走。
岸边的村庄,迤逦于自然的河流形态,曾经的风情气韵激荡,拖拽着明明灭灭的故事。
离别北国原野的那个早晨,我在江边徘徊。
迷蒙的亮光缓缓地从地平线升起,渐渐点燃了丝丝缕缕柔软的云,投向淡紫色的江面。
笼罩在紫丁香般晨曦中的江水,带着无言的欢欣,奔流在静谧中。
大江用千里长线,携带着广袤北国的豪放和夏天的纯净,追逐地平线。
地平线不断呈露出一处处闪耀在灰蓝色远方的诱人的天地。
随意而潇洒,风无声地掠过大地,像琴弦低声细语的倾诉。
江水应着风的节拍,为无形的风所牵制着驾驭着呼唤着。
风,是江河自由的侣伴。
这样的静谧让我觉得什么地方有一个人像我一样,在聚精会神地倾听我所听不见的一些声音。
他凝神屏息,睁大眼睛。
有种东西在使他激动,让他马上就要打开自己的胸怀,对着一种巨大的、无边无际的、我所看不见的东西。
他倾听着七月的黎明的音响,吮吸正在消失的夏夜的气息。
沉默使他感到沉重。
在这样的早晨不应该沉默,在这样的早晨要唱歌!这冲动不仅仅是来自歌喉,而是一种心的深处发出的东西,一种最能唤起别人同样的激情,最能使人吐露最隐秘的心曲的东西。
那个人不是别人,就是我自己。
我喜欢在这样的早晨眺望原野。
独自一人,面对着一片无声的闪亮的流水,一片无声的闪亮的绿色,听着一个想象中动听的声音讲述一个温柔的故事。
在水凝滞在宁静的沉思中的地方,一切都像天空一样灿然。
朝霞燃烧起来,远处最高的山峰最先射出金色的光芒,一只不知名的鸟像个圆点悬在空中,仿佛一颗心脏似的颤动不已。
一阵细雨般的、馥郁而温馨的花粉,不知从什么地方袭来,悄悄飘扬。
凭这股香味儿可以闻到有无数的花在忽然之间盛开。
一切都极其真实,就像朋友陪伴在我身边。
我是风,想象着我已经蜕变,像蝴蝶脱掉衣衫,轻盈穿过原野,为漫长的河流吹起绸缎般的涟漪,为所有的人弹起竖琴。
不必费心地杜撰任何神话。
再没有什么能比一会儿以温情、一会儿以力量、一会儿以安静、一会儿以快乐来触动人的心弦的北方原野更庄严神圣的了。
在这个宁静的北方原野上的早晨,我比任何时候都清晰地感到一种依恋,并且许诺,要努力地领会和创造其中的意义。
(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二段采用设问修辞,并巧妙运用选择问句进行回答。
既引起了读者的思考,又含蓄表达了北国原野不只是清新、古老、富饶和遥远的存在。
B.文章善于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来表情达意,如对朝霞的描写,最后一段的议论,这样写法更灵活,增强了感染力。
C.“原野上有两种声音”是这篇文章的文眼,全文详细地描述了“吟唱着尘世的演变”和“沉思人性、敬畏生命”这两种声音。
D.文章最后一段“我比任何时候都清晰地感到一种依恋”一句,表达了我对北方原野的依恋,北方原野用它的“自然静谧而神圣”给人以心灵的触动。
5.请赏析文章中画线句子。
(5分)6.文章强调“那个人不是别人,就是我自己”,但描述“那个人”时却又采用了第三人称“他”。
请分析作者这样处理的用意。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约1.42亿人,家长翻倍,要是算上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老师们,被裹挟进“作业”洪流中的成年人,称得上浩浩荡荡。
中国基础教育负担过重,几乎成为全民痛点,以至于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列为非解决不可的“民生短板”。
面对“痛点”,教育界一直在想办法,比如重庆教育局刚刚出台新政:学校不得要求家长代批作业,试点每周无作业日。
这些年,教育界隔三差五便会有数瓢凉水泼向沉重的课业负担,却效果不明显,甚至火上浇油。
比如:小升初统一考试取消了,名校选拔却偷偷考上奥数、英语了;学校减负了,社会上补课考证热却在飙升,培训班四处“占坑”,机构赚得盆满钵满,学生负担不降反升……原因何在?终点高悬着应试大锤,“谁减负谁倒霉”啊!教师们一边诉苦一边留下如山的作业,家长们一边吐槽一边陪娃爬“山”。
令人遗憾的是,亿万家长亿万娃,耗费心力做的这一切,却可能是无用功。
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时代,针对课业负担的教育改革,不再是“技”的掂量,而是“道”的抉择。
教育者再不转身,再不警醒,就不只是误人子弟那么简单了。
(摘编自《靠什么纾解“作业压力”》) 材料二:(摘编自《2017年中国中小学生写作业压力报告》) 材料三:多年来,我国中小学生教育存在课业压力大、学习时间长的问题。
课时多、作业多、课程多、教辅多、补课多、考试多,睡眠少、休息少、活动少等现象,导致部分中小学生出现心理疾病,影响到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而实行“减负”政策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学生作业减少了,心理负担却没有减轻;以成绩和升学率为指标的教育评价体系使得老师与家长们不敢轻易放松对学生的要求等等。
我们应该看到,中小学生负担背后关联的是一系列更深层次的教育问题,包括教育评价方式,招生考试制度、学习模式、教育公平等等。
减轻中小学生负担,需要系统的变革,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与此同时,还应该重视学生们的素质教育,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培养其他方面的兴趣爱好,让学生更加活泼,得到全面的发展。
(摘编自《我国中小学课业压力仍繁重》) 材料四:芬兰人崇尚“少即是多”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