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政治试题分类解析必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2011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解析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2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汇。
第I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完成1~2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臵见图2。
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
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
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
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据此完成3~5题。
3.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A.濒临五大湖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4.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D.美国本土5.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A.良好的工业基础B.便捷的交通运输C.充足的劳动力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图3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
政治: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分项练习试题(必修2)
政治: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分项练习试题(江苏专版•必修2)一、选择题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2011年1月10日,云南民族宣传工作座谈会举行,会议强调加强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宣传,为推动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我们重视民族团结事业是因为( )①民族团结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②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③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的前提④坚持民族团结才能全面解决我国的宗教问题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②项错误,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④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2.(2011·广州模拟)十年来,西部地区已开工重点工程102项,投资总规模1.74万亿元。
民族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达8.5%。
西部大开发的十年,是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时期。
这表明西部大开发有利于( )①完善区域自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②推动经济繁荣,实现跨越发展③缩小民族差距,实现政治平等④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A.①② B.②④C.③④ D.①③解析:①错误,西部大开发有利于完善区域自治的观点是错误的,夸大了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③错误,西部大开发有利于缩小民族差距,实现经济平等。
答案:B3.(2011·无锡模拟)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身着民族服装的少数民族代表总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前,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全国人大代表,历届全国人大中,少数民族代表人数占代表总人数的比例,均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
这直接体现了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 ) A.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B.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C.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全国人大代表,体现的是各民族的政治地位平等,应选A。
答案:A4.(2011·济南模拟)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意见》,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③民族平等不仅是指政治地位的平等,还包括经济、文化、 社会方面的平等。
④民族平等不仅是指平等地享有权利,还包括平等地履行
义务
.
9
2、民族团结原则 地位:重要原则 (1)含义:指在民族平等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 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 谁的大团结局面。 提醒:民族团结不仅指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还包 括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
③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显著优越性
④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解析】D 本题考查考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理解。经
济发展是民族地区繁荣和稳定的物质基础,①错误;民族
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④错误。②③正确表明
了民族团结的意义。
.
13
对点精练
(2011江苏卷)2010年8月,江苏举行“七彩假日 ——民族团结‘手拉手、一家亲、一世情’”夏令 营活动是贯彻落实《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 的实际行动。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① 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文化基础 ②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意识 ③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 ④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3)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4)公民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 族团结的义务。
.
22
4.我国民族关系、民族原则与民族政策的关系
(1)区别:
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
族关系。
②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
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①是增进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 为B。党的领导和人大
2011年高考政治试题分类解析必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7.(2011·全国新课标)20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全体会议公开举行,绝大多数人大代表团分组会议也对外开放,许多代表团还在讨论结束后留出时间接受中外媒体集体采访。
人大会议对外开放是B①国家权力机关对人民负责的体现②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③国家自信和政治民主发展的表现④公民直接参与公共决策的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通过人大会议对公众开放,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也是国家权力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的体现。
①③正确,②不符合题意,④说法本身错误。
31.(2011·北京)近年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接连成功举办,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得到国内外高度赞誉,成功举办这两次盛会的重要原因是我国政治制度能够C①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②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③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④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解析:选C。
本题考查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难度中等。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之所以能够成功举办,是因为我国的以民主集中制度为原则的政治制度能够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①④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标,与政治制度无关。
29.(2011·广东)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决定,将个人所得税法律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再审议表决。
根据材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C①全国人大讨论和制定法律法规以行使决定权②全国人大立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③人大是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执行机关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
“全国人大讨论和制定法律法规以行使决定权”明显错误,因为这不是人大的“决定权”,故AB可排除;“人大是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执行机关”中,人大是“执行机关”与人大的性质不符,故排除D。
高考政治总复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二、误区警示:澄清有关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我国的宗教政策就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我国的宗教政策包括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 务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误区(二):国家保护所有宗教活动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打击非法的宗教活动。 误区(三):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 宗教活动必须依法,不得利用宗教活动干预国家政治活动和教 育制度,但国家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制止和打击利用宗 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答案:B
考向二
我国的宗教政策
(2011 年海南卷)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2001 年成立中国伊斯兰
教教务指导委员会,正式开展“解经”工作。10 年来相继出版的 4
辑《新编卧尔兹演讲集》,从教义和教规角度对伊斯兰教经典作出了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点击考点
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2.我国的民族政策: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 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3.我国的宗教政策
提示重点
近三年高考考频较高的知识点依 次是: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 荣的原则;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 政策;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不矛盾。依法对宗教事务加强管理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 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 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仅不矛 盾,而且是一致的。
一、重点归纳:理解我国民族原则和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1)享有民族平等权利并不意味着已实现各民族彻底平等 ①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权 利。民族平等原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②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由于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也 就铲除了民族压迫的根源,我国各民族之间已经建立了平等团结互 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政治知识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政治知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定居在中国土地上所有民族的总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是少数民族。
(2)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陆续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歧视的阶级根源,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但历史遗留的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依然存在。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①民族平等原则:A.法律依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
B.民主平等的含义:指各民族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②民族团结原则:A.含义: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
B.坚持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A.含义:我国各民族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B.原因:这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④三个原则的关系:A.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B.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C.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D.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2。
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1)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付诸行动。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1、回顾我国民族区域自制的法制化进程(1)1949年9月,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政治试卷(大纲版)(含解析版)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政治试卷(大纲版)(含解析版)2011年全国高考政治试卷(大纲版)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去年甲利用自有资金20万元开办了一家小企业,一年后盈利2万元,全部用于个人消费。
今年甲以6%的利率借得资金10万元扩大生产。
假设该企业今年的利润率(利润/资产)与去年持平,那么,甲今年自有资金的利润率为()A.6% B.10% C.12% D.15%2.(3分)2000年至2010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统计数据如图:从图可以看出我国()①进出口产品结构更加优化②进出口对GDP拉动作用逐渐增强③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④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3.(3分)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不少企业出现“招工难”现象。
要解决“招工难”问题,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提高员工的工资和福利②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设厂③消除农民工流动的体制性障碍④提高对员工的技能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3分)今年上半年,我国一些地区出现蔬菜收购价格下跌、销售不畅的现象。
为减少菜农损失,各级政府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解决“菜贱伤农”问题的是()①加强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②建立供求信息平台,调整蔬菜种植结构③减少蔬菜流通环节,提高产品附加值④实行蔬菜价格保护,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3分)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
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①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②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③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④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第8课时)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必修2)
原因
在我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 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 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
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族 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 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
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来自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
国家的主人
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答案 B 本题属于体现类试题,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建立健 全了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城市义务教育免杂费政策和进 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中央奖补政策,这体现了我国积极贯彻处理 民族关系的原则,B符合题意;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本身正确但不符 合题意,排除;大力发展经济是促进民族共同繁荣的物质保证,D错误。 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 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完成下题。 变式训练2 (2014课标Ⅰ,15,4分)2010—2012年,中央财政对8个民族省区 (即5个自治区和青海、贵州、云南3个省)的转移支付总额达26 055亿元。 国家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是 ( ) ①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 ②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自治权的措施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 ①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②我国的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并
的原则
不是要阻止宗教界开展对外交往。③我国宗教界的对外交往,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部分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对他们 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进行“两个要求”“两个支持”;也不是说宗教已经不存在消极作用,而是通过对宗教进行引导,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 家作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 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2011高考政治生活一轮复习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2、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 含义: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 ①含义: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的享有 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平等的履行应尽的义务。 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平等的履行应尽的义务。 依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②依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我国各民族 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族人民 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都为祖国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都为祖国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 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权利 地位: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 ③地位: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为体现这 一原则的要求,历届全国人大都有少数民族代表参加, 一原则的要求,历届全国人大都有少数民族代表参加,少数民族代 表占代表总数的比例,都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 表占代表总数的比例,都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 (2)民族团结 含义:是指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 ①含义:是指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 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重要性: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 ②重要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 指标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国家统一的基础。 国家统一的基础。
4、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任 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长期以来, 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长期以来,境外势力 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 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 我国政府既要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惕。我国政府既要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又要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 又要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 力。 5、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含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 ) 含义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不是要求宗教 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 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 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 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 针政策; 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 民族的整体利益; 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 的阐释; 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 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 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 一多做贡献。 一多做贡献。
高中政治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处理民放关系的原则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处理民放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总体目标1.知识目标⑴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⑵懂得我们伟大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⑶明确我国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⑷明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这三项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⑸知道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⑹明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了解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它既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又行使自治权。
⑺了解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
⑻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国情的选择,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⑼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⒉能力目标⑴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和政策,都坚持从实际出发,适合国情。
我国的宗教政策遵循了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学生逐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本课教材涉及一些学生已学过的历史和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去获取新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⑴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我们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使学生懂得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要从现在做起,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的同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
⑵长期的实践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大政治优势,使学生理解并拥护这一制度,进而承担起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的历史责任。
·⑶帮助学生认识我国宗教政策的正确性,明确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高考题)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一、选择题1.(2010·福建文综T29·4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总量由1952年的57.9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0626.2亿元;少数民族的人均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40岁以下提高到如今的70岁左右。
以上成就的取得主要归因于( )A.少数民族地区享有更多的经济自治权B.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C.我国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及风俗习惯D.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2.(2010·广东文综T29·4分) 2009年发生在新疆乌鲁木齐的“7·5”严重犯罪事件,破坏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不得人心。
党和政府采取果断措施,迅速对其进行了处置和平息。
这说明()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挫败民族分裂活动的根本保证②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④妨害我国民族团结的因素将不复存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10·安徽文综T4·4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56个民族紧密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
这一大好局面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①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了建设国家的积极性、创造性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③我国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4.(2010·天津文综T6·4分)藏传佛教在玉树州老百姓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2010年4月28日,在地震中受损严重的结古镇禅古寺的喇嘛们进行了灾后首场法事活动,为逝者超度,向救援者发达感恩,给全国人民及世博会祈福。
材料表明在我国( )A.正常的宗教活动可以为社会和谐做贡献B.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C.少数民族有从事宗教活动的自由D.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5.(2009海南单科·T13·2分)自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以来,国家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适当增加国家投资比重和政策性银行贷款比重,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金融扶持力度,国家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因为()①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②国家的强盛需要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③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与团结的物质保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09福建文综·T28·4分)自1996年福建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对口扶贫协作关系以来,闽宁之间实现了从政府援助到社会帮扶,再到产业及人才技术的交流合作等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协作。
高考政治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必修二第三单元课时3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一、单项选择题1.有一首歌唱道:“昨天,为了解放,我们团结在一起,驱倭寇,杀蒋匪,求翻身……血同样热,情同样真,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今天,为了复兴,我们并肩去战斗,跃险关,攀高峰,振国魂……汗一处流,劲一处拼,因为我们都靠党的指引。
”由此可以看出()①我国定居着56个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②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③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必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④我国必须实施西部大开发,发展民族经济,消除民族差别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通过材料中的歌词可以看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必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②③符合题意;①在材料没有体现;④中的“消除民族差别”是错误的;故本题选C。
答案 C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到中东部城市务工,各族群众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深度交往交流。
各族群众深度交流交往() A.体现了我国少数民族一律平等B.保障了我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C.促进了各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D.落实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各族群众深度交流交往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C正确;D项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我国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A项说法错误;法律和制度保障各民族共同繁荣,B项夸大了各族群众交流的作用。
答案 C3.(2017·扬州中学高三检测)目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位现任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正、副主任中有少数民族人士6名;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均由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
这主要体现我国()A.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原则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C.新疆地区的各级人大和政府充分享有自治权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解析题干主要体现了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故选A。
高三政治总复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2-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一、选择题2012年11月16日,首都少数民族人士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座谈会举行,会议提出:毫不动摇地坚持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这个大局,深入广泛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现长治久安。
回答1~2题。
1.下列做法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的是()①理性尊重彼此的差异,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②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③要反对国际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干涉我国内政④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D[解析]①②③④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维护民族团结的做法,故选D项。
2.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的民族关系,最根本的就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①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②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保证③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各民族平等和团结的前提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 C[解析]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各民族平等和团结的物质保障,故④说法错误,①②③符合题意。
3. 2012年,在物质援疆开展的同时,“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也深入开展。
北京、福建、河北、江苏、山东、上海、浙江和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等组织文化志愿者,分赴新疆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春雨工程”活动()①有利于加快新疆发展、维护新疆稳定②是发展新疆文化发展的根本举措③是增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障④有利于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政策。
②说法错误,对新疆文化的支援建设不是发展新疆文化的根本举措。
③说法错误,物质保障与文化建设不符。
高考政治必修2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
高考政治必修2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1)我国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处理民族关系,我们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2、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的关系?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为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实施了与之配套的法规、规章、条例等。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有力地保障了民族自治地方的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了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
(1)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洲、自治县(旗)。
(3)民族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原因:它是由我国的历史传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现实情况(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决定的。
(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范文高考政治试题分类解析必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6.(2011·安徽)为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内地省市根据国家要求认真落实对民族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
落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B①是增进民主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②是贯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具体表现③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④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6.解析 B。
本题考查民族知识。
①说法错误,落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这是在扶持民族地区的教育,不能成为增进民主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
②说法正确,这是坚持民族平等原则的体现。
③不符合题意。
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需要国家和当地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并不是这种教说法正确。
本题答案选B。
18.(2011·江苏) 2010年8月,江苏举行“七彩假日——民族团结‘手拉手、一家亲、一世情’”夏令营活动是贯彻落实《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实际行动。
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C①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文化基础②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意识③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④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解析: C。
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意识,对民族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②③正确。
①④夸大了这项活动的意义34.(2011·重庆)2011年,中央决定大幅度减免新疆困难地区企业所得税,免除新疆困难地区公益性项目的配套资金,同时,全国19个省市对口援助新疆资金将超过100亿元。
这些举措体现了B①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②国家富强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③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④国家方针政策和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的结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B。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②③表述错误。
高中政治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及宗教政策 例题解析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
高中政治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及宗教政策例题解析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例题一:改革开放以来,西藏自治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呈现一派兴旺发达的景象,这充分说明 ( C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选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只有让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享有高度自治权,才能调动少数民族人民的积极性,繁荣少数民族地区③我国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结束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历史④我国已根除了民族矛盾的根源,成功地解决了民族问题A、②④B、③④C、①③D、②③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西藏自治区呈现一派兴旺发达的景象,同党的民族政策及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不可分割,①③肢符合实情。
②肢的说法把必要条件看作充要条件,④肢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情况,故都错误。
答案:正确的选项为C。
例题二: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历来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多民族多教派国家十分重视的问题,有不少国家正是由于在这两个问题处理得不好才导致了社会的动荡以致国家的分裂。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我国又有多种宗教并行流传,但我国相对这些国家而言,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可以自豪地说:“风景这边独好”。
请运用所学的政治学民族与宗教知识回答问题:我国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为什么能做到“风景这边独好”?解析:可从我国民族关系的变化、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党的领导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1)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被铲除,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的民族关系。
(2)我国坚持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促进了新型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3)我国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民族政策,切实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4)我国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所有这些才使得我国在民族与宗教问题上出现了“风景这边独好”的大好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6.(2011·安徽)为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内地省市根据国家要求认真落实对民族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
落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B
①是增进民主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
②是贯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具体表现
③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④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解析 B。
本题考查民族知识。
①说法错误,落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这是在扶持民族地区的教育,不能成为增进民主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
②说法正确,这是坚持民族平等原则的体现。
③不符合题意。
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需要国家和当地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并不是这种教育对口支援就能保障的。
④说法正确。
本题答案选B。
18.(2011·江苏) 2010年8月,江苏举行“七彩假日——民族团结‘手拉手、一家亲、一世情’”夏令营活动是贯彻落实《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实际行动。
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C
①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文化基础②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意识
③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④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C。
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意识,对民族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②③正确。
①④夸大了这项活动的意义
34.(2011·重庆)2011年,中央决定大幅度减免新疆困难地区企业所得税,免除新疆困难地区公益性项目的配套资金,同时,全国19个省市对口援助新疆资金将超过100亿元。
这些举措体现了B
①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②国家富强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③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④国家方针政策和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的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B。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
同繁荣的前提条件,②③表述错误。
对口援助新疆坚持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对新疆困难地区的特殊政策体现了国家方针政策和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的结合,①④入选。
本题是组合式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直接作出选择。
12.(2011·海南)中国伊斯兰教协会2001年成立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正
式开展“解经”工作。
10年来相继出版的4辑《新编卧尔兹演讲集》,从教义和教规角度对伊斯兰教经典作出了既符合伊斯兰教信仰精神、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解释。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进行的“解经”工作D
①保障了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的权利②消除了信教群众在教义理解上的差异
③有助于丰富伊斯兰教文化内涵④有利于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8.(2011·全国旧课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为西藏与全国一起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创造了基本前提。
1959年,西藏掀起异常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民主改革运动,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开创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1986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确立。
昔日的农奴和奴隶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物和自主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事物的政治权利。
西藏自治区不仅享有一般省级国家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而且享有广泛的自治权。
1965年以来,共制定了250余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有效的维护了西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特殊权益,促进了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说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并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12分)
解析⑴第一问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根据,虽然设问有新意,但是知识很简单,我们都知道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区分析,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发展的作用其实就是回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优越性。
这个知识点高考曾经考过。
答案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西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国情和西藏的实际,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西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国家富强和西藏的繁荣,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作用:使西藏自治区充分享有广泛的自治权,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能够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提高了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效能;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