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合集下载

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作者: 杨秀珍
作者机构: 四川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出版物刊名: 天府新论
摘要:一、民族平等和团结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 ,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保证。

二者在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毛泽东同志指出 :“国家的统一 ,人民的团结 ,国内各民族的团结 ,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我们党在二大宣言中提出 :“要尊重边疆各民族人民的自主权利。

”1946年 4月 ,中央在陕甘宁边区宪法中规定 :“边区人民不分民族一律平等”。

建国后 ,历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 ,都把党的民族平等、团结的基本原则用国家的根本大法形式固定下来 ,成为全国各族人民行为准则。

195 2年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民族区域自治。

尔后 ,建立了省级自治区 5个 ,地区级自治州 3 0个 ,县级自治县 12 2个。

从而大大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大团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拨乱反正 ,总结了民族问题上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 ,重申了党的民族平等和团结的原则。

1984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对我国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经验的科学总结 ,是对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和政策的丰富和发展 ,它对于...。

毛中特(下)第九章试题

毛中特(下)第九章试题

第九章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1 B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是 2 DA资产阶级专政B无产阶级专政C工农联合专政D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3.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3 C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B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4.我国的民族制度是4 CA邦联制 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民主自治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5 BA人民民主专政B依法治国C多党合作制D政治协商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 6 A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D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7.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7 CA依法治国B权利制衡C人民当家作主D多党合作8.“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

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

”这句话理解为 8 AA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B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C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D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9.我国的政党制度是9 BA 一党专政B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C多党制D两党制10.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尊重和保护人权,认为首要的人权是10 CA参政权、议政权B自由权、平等权C生存权、发展权D选举权、被选举权二、多选题1.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是1 ABDA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B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C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志D民主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手段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多党合作的主要方式有2 ACDA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人大、政协参与管理国家和参政议政B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互派成员到对方担任领导职务C.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过多种渠道实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D.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中的优秀人才到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3.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3 ACA政治协商B权力制衡C民主监督D参政议政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权利,主要有4 ABCDA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B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C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D使用和发展本民族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毛概第9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

毛概第9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九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1.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这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执政经验,对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所做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2)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无从谈起。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健全民主和法制,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础。

发扬人民民主,又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效途径。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集中反映在党与国家以及人民群众关系的具体形式上。

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45年9月,当中国人民还沉浸在日本战败投降的喜悦之中时,内蒙苏尼特右旗冒出一个“内蒙古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

为维护国家统一,受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委派,乌兰夫同志带领几名干部“单刀赴会”,经过在苏尼特右旗七天七夜的努力,他们争取了受蒙蔽的当地群众,说服苏蒙联军放弃了对“临时政府”的支持。

此后,党中央制定了解决内蒙问题“两步走”的方针:先统一内蒙的自治运动,进而建立由蒙古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内蒙古自治政府。

当年11月26日,成立了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1947年5月1日,成立了内蒙古自治政府,成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端。

近60年的历程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是正确处理我国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本方针。

————题记我国有一部法律,在当今世界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专门法律,是国家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项权利的基本法律,是我国民族工作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的重要保障,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体现。

1949年9月,在开国前夕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包括各民族代表在内的600多位政协代表共同协商决定,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纲领专门阐述了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应该说,提出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绝非偶然,它是基于我国历史与现实的国情作出的必然选择。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

公元前21世纪,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夏以其相对的先进和强大,成为各民族凝聚的核心。

从那时起,我国各民族之间,有和平交往也有争战杀伐,有统一也有分离,但几千年的历史一再表明,无论共一民族还是整个中华民族,都是团结则兴、分裂则亡。

概论9~15章问题及参考答案

概论9~15章问题及参考答案

《概论》第九章重点问题与参考答案《概论》第九章重点问题与参考答案1、如何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参考答案: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如何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参考答案:(1)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国体。

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方针是什么?参考答案:(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我国的政党制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党制或多党制,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根本区别于其他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2)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3)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团结合作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参考答案:第一,有利于保障各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第二,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第三,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第四,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

5、为什么要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参考答案:第一,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保障基层民主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者:杜金梅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18期摘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制度保障。

我党在倡导联邦制,探索民族区域自治,并最终选择民族区域自治。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两个结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主题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定》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制度保障。

我国是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019年9月27日习总书记在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时指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强调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华政治文明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是一项伟大的创举。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是“飞来峰”,而是经过不断探索、总结经验而来的。

我国历代中央政府治理民族地区,大都在实现政治统一的前提下,实行有别于内地的特殊治理体制,比如秦汉时期的属邦属国、唐代的羁縻府州、元明清时期的土司制等。

但这些制度是“老办法”,实质是“怀柔羁縻”,有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沿用到民国时已经失效。

作为单一制的国家体制该如何在治理民族地区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重要又紧迫的问题。

我党在倡导联邦制,探索民族区域自治,并最终选择民族区域自治,是在苏联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结果。

民族区域自治从陕甘宁边区的“小型”试验,发展到1947年在内蒙古地区的实施,取得了成功。

可见民族区域自治充分考虑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构成特点,既继承了“天下一统”“因俗而治”政治传统的合理性,又前所未有地把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作为立国根本原则;既体现了对中华民族一体性的维护,又体现了对各民族多元性的尊重,有利于各族人民把爱祖国与爱家乡、爱中华民族与爱本民族有机结合起来,使各民族凝结成牢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旨在保障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平等权利和充分发展的自主权。

这一制度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成功走向繁荣和富强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和谐的重要体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背景、原则和实践,以及该制度对于我国多民族社会的意义和作用。

一、背景和原则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其他55个少数民族则分布在不同的地区。

为了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我国决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这一决策的背景源于我国历史上的民族问题和国际上的民族自治实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则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于民族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民族平等,保障各民族共同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事务的权利;坚持统一自由,即在统一大局下,尊重少数民族自治的权利和特殊需求;坚持依法自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自治事务决策和管理;坚持团结互助,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共同进步。

二、实践与成效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治机关建设和相关政策的贯彻执行上。

各少数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设立了自治机关,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治。

自治机关的成立和发展为少数民族提供了一个广泛参与管理事务的平台,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此外,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与民族区域自治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以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

例如,实施了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条件;提供了语言文字保护和传承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这些政策的贯彻执行有效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三、多民族社会的意义和作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我国多民族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它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促进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不同民族之间的平等和谐发展,有助于避免民族冲突和分裂的发生,维护国家的和平与安宁。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性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方略。

而且通过长期的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首先,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在我国,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平衡这些差异,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其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融合发展。

各个民族在自治区内都有权利在文化、语言、教育、宗教信仰等方面进行自由表达和发展。

同时,各民族之间也能够进行广泛的交流和交流,加强沟通和合作,增进自信心和认同感。

最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能够增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在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一旦关系出现问题,就容易引发社会动荡。

而通过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可以实现统一和稳定,避免出现任何不利的因素。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虽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促进我国民族和谐、维护国家稳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需不断完善和拓展。

下面就是一些如何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方法和建议:完善自治区相关机构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要完善自治区相关机构。

这些机构要有更高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更加贴近民间,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信仰。

同时,还应建立起完善的机制来解决他们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完善自治区的经济体系在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下,我们要更加注重发展经济和提高民生水平。

这就需要在自治区的经济体制上做出改变和调整,给予少数民族相应的支持和鼓励。

同时,还需要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资源投入,引导各族群众发展经济,努力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效益。

完善教育和文化事业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样非常重要。

我们要加强对教育的支持力度,提升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为其它民族文化的交流作出积极贡献。

【管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管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管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管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背景介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坚持和改革现有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概述1.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涵和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国家根据我国各民族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依法实行的对边疆、民族地区的自治制度。

通过民族区域自治,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的特殊文化、习俗和传统,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实现全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 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和政策在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我国坚持以下原则和政策: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权利;各民族享有自治的权利,自治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各级政府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3.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与成就我国通过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更加紧密,国家的统一更加巩固,各民族的发展更加均衡。

从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和改善。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性1.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制度安排,通过自治机关的建立和运行,能够更好地协调处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维护国家的统一大局。

2. 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能够更好地利用当地的资源和优势,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繁荣。

3. 增进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教育、经济等各领域的互动和交流,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了解与尊重,推动全国各民族共同进步。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坚持不断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改革自治机关的组成和职能,加强自治机关与中央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促进各民族自治地方的改革和发展。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摘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依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我们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稳妥地进行民主改革,提高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设置规格,培养对统一国家的认同感,共同促进民族融合。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理论渊源;缺陷;对策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取得丰硕成果: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达到44个,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稳定,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国没有发生大的民族矛盾和冲突,这是无可辩驳的。

但是,作为一项制度设计,不可能尽善尽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有其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修正。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渊源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的政策选择,而中国共产党纲领、宗旨、政策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

因此,要真正理解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必要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理论研究开始。

1.民族自决权民族自决权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马克思、恩格斯都主张民族自决,在谈到波兰民族问题时指出:“必须在运用民族自决原则的基础上,并通过在民主和社会主义基础上恢复波兰的办法,来消除俄国在欧洲的影响。

”[1]164也坚决主张爱尔兰从英国分离出去“即使分离以后还会成立联邦”[2]381。

列宁强调“所谓民族自决,就是民族脱离异族集体的国家分离,就是成立独立的民族国家。

”[3]386“承认一切民族都有分离权,从消除任何不平等、任何特权和任何特殊地位着眼,来评价每一个关于分离的具体问题。

”[3]564马克思主义者倡导的民族自决权原则主要是针对被压迫民族的,尤其是被异族统治者压迫的民族而言的,“列宁的民族自决权理论主要应用的是两个场合:一是沙俄帝国内的各民族自决,另一个是世界被压迫民族……但是这两个场合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都是要在全世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4]由于幼年阶段的中国共产党对民族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在对待本国民族问题时,就直接将“民族自决”引入,如在党的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在“共产党之任务中规定:西藏、蒙古、新疆、青海等地和中国本部的关系由各该地民族自决”[5]257。

对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几点思考

对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几点思考
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大对民族 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 发展。
THANK YOU.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情 况、新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
研究展望与建议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少 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推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现代治理体系相融合, 加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加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宣传教育,提高各级领 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 解和支持。
加强教育力度,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民族区域自治教育,让 他们了解和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特点和优势,培 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制定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民族区域 自治的权利和义务,为民族区域自治提供法律保障。
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维护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加强人才交流和技术培训,为民族地区培养本土人才,提高 他们的科技和文化素质。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具 有历史必然性、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保 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
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3 。
适应新的形势和挑战
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等新的形势,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需要不断适应和调整。
加强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 索,不断完善其制度设计和运行机制。
加强法制建设,确保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04
几点思考和建议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民族区域自治意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范本_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范本_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范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范本规章制度第一篇: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形式,它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大的意义。

虽然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

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民族问题引发的冲突还时有发生,有的酿成局部战争,严重影响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权利,使民主政治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实现,推进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政治平等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础,由于民族区域自治固有的灵活性,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少数民族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要求,能保障少数民族行使当家作主、参与国家和本地区内部事务管理的民主平等和平等自治权利。

这主要体现在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

一是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二是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

三是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合法的正常宗教活动。

四是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二、自治制度调动了各民族的积极性,有利于各民族自身及其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开创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新阶段。

少数民族可以根据本民族、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因地制宜的发展各项事业。

这就能够最广泛的调动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使少数民族人民都以主人翁姿态投入到国家和地方的建设中。

民族自身的发展进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人的发展,是通过发展科技、教育、体育、卫生等各项事业来实现的。

二是对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

三、区域自治有力于协调各民族间关系,达到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目的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在边疆。

期末考试毛中特第八章试题

期末考试毛中特第八章试题

第九章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是A资产阶级专政B无产阶级专政C工农联合专政D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3.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B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4.我国的民族制度是A邦联制 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民主自治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A人民民主专政B依法治国C多党合作制D政治协商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D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7.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A依法治国B权利制衡C人民当家作主D多党合作8.“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

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

”这句话理解为A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B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C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D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9.我国的政党制度是A 一党专政B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C多党制D两党制10.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尊重和保护人权,认为首要的人权是A参政权、议政权B自由权、平等权C生存权、发展权D选举权、被选举权二、多选题1.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是A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B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C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志D民主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手段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多党合作的主要方式有A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人大、政协参与管理国家和参政议政B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互派成员到对方担任领导职务C.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过多种渠道实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D.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中的优秀人才到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3.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A政治协商B权力制衡C民主监督D参政议政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权利,主要有A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B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C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D使用和发展本民族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班级:计网101姓名:风兰学号: 102131005评分标准:1、论文中心思想明确。

(20分)得分:2、结构完整,论据(论述)充分。

(50分)得分:3、理论联系实际。

(20分)得分:4、语言通顺、连贯、逻辑性强。

(10分)得分:总分:摘要: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关系客观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中国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实践证明,它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宣告成立,这是我们党根据新疆的实际作出的正确决策,是新疆历史的崭新一页,也是维吾尔族发展史上的光辉篇章。

从此,新疆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

关键词: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关系客观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中国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实践证明,它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

世界上多民族的国家,处理民族问题有不同的模式。

中国共产党在经过积极探索之后,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确定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制度。

这是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经济文化特点、民族关系、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正确选择。

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宣告成立,这是我们党根据新疆的实际作出的正确决策,是新疆历史的崭新一页,也是维吾尔族发展史上的光辉篇章。

从此,新疆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激发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和主人翁的责任感。

我国的区域自治,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是以少数民族聚集局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有着很大的灵活性。

坚持和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要把我国现阶段的民族关系正确处理好。

这是因为:第一、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条件是必须维护祖国统一。

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本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

作为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56个兄弟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但各少数民族之间并不存在根本利益上的冲突与对抗,而且还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增进团结合作,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所以说,只有维护祖国统一,才能保证民族地区的稳定繁荣;也只有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才能使全体人民紧密地凝聚在党的周围,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反过来讲,如果破坏了祖国统一,那么,民族问题就会变得复杂尖锐,甚至导致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依据《宪法》规定,通过民族识别工作,将散布在祖国各地的各族人民组织起来,编入当地行政机构,参加管理国家事务,履行公民应尽的职责。

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正式宣告了新中国成立,并决定在西藏等地方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1955年10月1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1956年3月30日,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从此,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逐渐走向完善。

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初具规模,基本适应了我国的国情,它既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平等的原则,又符合我国各民族的意愿,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最好的办法。

现在我们看到,我国各民族人口总量占世界人口比重虽然很低,但绝对数却非常高,达5.38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形式,它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大的意义。

虽然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

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民族问题引发的冲突还时有发生,有的酿成局部战争,严重影响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权利,使民主政治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实现,推进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政治平等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础,由于民族区域自治固有的灵活性,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少数民族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要求,能保障少数民族行使当家作主、参与国家和本地区内部事务管理的民主平等和平等自治权利。

这主要体现在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

一是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二是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

三是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合法的正常宗教活动。

四是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二、自治制度调动了各民族的积极性,有利于各民族自身及其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开创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新阶段。

少数民族可以根据本民族、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因地制宜的发展各项事业。

这就能够最广泛的调动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使少数民族人民都以主人翁姿态投入到国家和地方的建设中。

民族自身的发展进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人的发展,是通过发展科技、教育、体育、卫生等各项事业来实现的。

二是对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

三、区域自治有力于协调各民族间关系,达到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目的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在边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因及完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因及完善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因以及如何完善成因: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迄今为止,通过识别并由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有56个。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人口为1064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1%.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1.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以来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境内各民族逐步汇合成了中华民族。

2.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

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于分离的民族关系。

3.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4.自1840年以来,中国各民族都面临着反帝反封建、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和命运.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斗争中,中国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互相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这就为建立一个统一的新中国,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

完善:(1)必须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配套法制建设,《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在使用法律手段调整民族关系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效果是好的.但是《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条文比较原则,实践证明,单靠这么一部基本法而没有多种法律法规与之相配套,要使自治法的各项原则规定落实到实处,是困难的.为此,必须加快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各种单行条例和行政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工作.这些配套法规的内容应力求具体、明确、便于贯彻实施。

同时,还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与罚则,保障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必须正确处理好统一和自治的关系。

我国所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我们所说的自治是在国家统一下的自治。

首先必须明确,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各民族的团结和进步是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也是中华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分析应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分析应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分析应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1.法律制度建设: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通过法律制度建设。

加强对民族区域自治法律体系的研究和完善,设立明确的法律框架和规则,明确自治权力和责任,加强法律监督与执行,保障自治地方的法治环境。

2.平等合作与共商共治: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强调民族之间的平等合作、共商共治的原则。

各族人民应当共同参与自治地方的决策和管理,加强合作与协商,通过平等的对话来解决民族间的问题和争议,维护公平和正义。

3.提升自治能力与发展水平: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需要提升自治地方的自治能力和管理水平。

各级政府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和能力素养,培养和选拔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优秀干部,更好地履行自治权力,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

4.促进跨区域合作与交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也需要加强自治地方之间的跨区域合作与交流。

鼓励自治地方之间组建联合体、协商机制等,共同解决跨区域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加强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和合作共赢,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5.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还需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加大对民族文化的扶持和支持力度,推动民族语言、传统艺术、习俗等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发展,增强各民族的文化自信与认同感,保护和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总的来说,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需要加强法律建设、平等合作、提升自治能力、促进合作交流、加强文化保护等多方面的努力。

这将有助于实现各民族地区的平等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共同繁荣,推动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安排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安排。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积极探索并实行这一制度,以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设立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优待、民族区域自主权等核心原则。

这些原则在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稳定国家和地方的关系,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增进各民族间的友好交流和互利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其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还强调了各级政府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的合理结合。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力依法享受,但同时也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央的政策决策。

这种结合既保证了民族自治地方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自主发展,又保持了国家的统一和整体利益。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权力机构的设置、财政自治、语言文字使用、民族教育、宗教信仰自由等方面。

在权力机构的设置方面,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都设有自治机关,由本民族自治地方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政府组成。

这些机关负责行使有关本地区的自治权力,包括立法、政务、司法等职能。

财政自治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民族自治地方享有一定的财政自主权和财政管理权。

他们能够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和执行财政预算,独立管理本地区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努力保障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

语言文字使用也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鼓励和保护各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在民族自治地方,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可以作为行政、教育、审判等活动的工具,同时中央政府也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护。

民族教育是维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

民族自治地方在教育方面有相应的自主权,可以开展本民族的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等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形式,它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大的意义。

虽然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

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民族问题引发的冲突还时有发生,有的酿成局部战争,严重影响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权利,使民主政治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实现,推进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
政治平等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础,由于民族区域自治固有的灵活性,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少数民族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要求,能保障少数民族行使当家作主、参与国家和本地区内部事务管理的民主平等和平等自治权利。

这主要体现在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

一是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二是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

三是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合法的正常宗教活动。

四是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二、自治制度调动了各民族的积极性,有利于各民族自身及其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开创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新阶段。

少数民族可以根据本民族、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因地制宜的发展各项事业。

这就能够最广泛的调动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
性,使少数民族人民都以主人翁姿态投入到国家和地方的建设中。

民族自身的发展进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人的发展,是通过发展科技、教育、体育、卫生等各项事业来实现的。

二是对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

三、区域自治有力于协调各民族间关系,达到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目的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在边疆。

边疆的稳定对国家的安定和统一至关重要。

作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形式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有利于加强人民民主专政,有利于抵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有利于打击国内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活动,从而巩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我们要不断巩固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把各族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把各族人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