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调节系统ppt课件

合集下载

汽轮机调速系统PPT课件

汽轮机调速系统PPT课件
1、当主汽门全开时,调速系统应能维持汽轮 机空负荷运行。
2、当汽轮机由满负荷突然甩负荷时,调速系 统应能维持汽轮机的转速在危急保安器的动作 转速以下。
3、主汽门和调速汽门阀杆、错油门、调速系 统连杆上的各连接装配应没有卡涩和松动现象, 当负荷改变时,调门应平均而平稳地移动,当 系统负荷稳定时,负荷不应晃动。
第2页/共52页
• 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 (Digital Electric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简称 DEH。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调节汽轮发电机组的转速、功率, 使其满足电网的要求。汽轮机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为汽轮发电机组,它通过控制 汽轮机进汽阀门的开度来改变进汽流量,从而控制汽轮发电机组的转速和功率。 在紧急情况下其保安系统迅速关闭进汽阀门,以保护机组的安全。
第6页/共52页
迟缓率过大的影响
• 调节系统迟缓率过大造成对汽轮机运行的影响有: • (1)在汽轮机空负荷时;由于调节系统迟缓率过大,
将引起汽轮机的转速不稳定,从而使并列困难。 • (2)汽轮机并网后,由于迟缓率过大,将会引起负荷
的摆动。 • (3)当机组负荷骤然甩至零时,因迟缓率过大、使调
节汽门不能立即关闭,造成转速突升,致使危急保安 器动作。如危急保安器有故障不动作,那就会造成超 速飞车的恶性事故。
第16页/共52页
第17页/共52页
三、调速系统
• 调速系统的组成 • 调速系统的作用 • 调速系统的任务 • 调速系统的要求 • 调速系统的动作过程
第18页/共52页
调速系统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包括:
• (1)感受元件:调速器(或调压器) • (2)传动放大机构:错油门,油动机 • (3)配汽机构:调速汽门及传动装置 • (4)反馈装置

《汽轮机》课件七、供热机组的调节

《汽轮机》课件七、供热机组的调节
供热机组的调节
背压式
供热机组 抽凝式
抽背式
热电分产:
分别生产热能和电能
凝汽式机组:对外发电,对冷源 放热,低位热源完全得不到利用
工业锅炉或热水锅炉:
供热的低品位热能由高品位热能 贬值转换而来,能源浪费极大
热电联产:既发电又供热 热电合供的汽轮机成为供热式汽轮机
供热式汽轮机的经济性
供热式机组热电联产的经济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与单独生产热能相比,蒸汽要先发电作功后再供热,需要锅炉将燃料的化学能转 换成高参数蒸汽的高位热能,这与分别生产热能只要求燃料在锅炉中转换成低参数蒸汽 的低位热能相比,锅炉中的换热温差和相应的损失较小; 二、是与单独生产电能相比,热电联产因利用已作功的低位热能对外供热,从而避免了 冷源损失。
• 下面的泄油口开大,Px1下降----错油门的活塞下移,油动机 的活塞下移,高压调节汽阀开大,功率增加;供热量增加。
二次抽汽工作原理
具有一次可调节抽汽的凝汽式汽轮机 虽然可以同时满足热用户的要求,但 是不同的热用户对供汽参数的要求不 同,例如作为生产用的蒸汽参数较高, 而供暖用的蒸汽参数较低,这是一次 调节抽汽式汽轮机不能解决的。具有 两次可调节抽汽的凝汽式汽轮机可以 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这两种热用户的要 求,同时还能使电负荷不受热负荷的 影响。
当机组按热负荷运行时,此时机组并入电网,调速器滑环由同步器控制处于固定位置 (即外界负荷变化机组转速变化不能引起滑环移动),而调压器根据机组排汽(即供热 蒸汽)压力的变化来控制进汽量。若热用户用汽量增加,引起供热压力下降,调压器滑 阀活塞在弹簧力作用下下移,通过杠杆(以调速器滑环为支点)使错油门活塞下移,打 开油动机上、下部油流通道,开大调节阀,增加进汽量,使供热蒸汽压力重新稳定,从 而满足热用户耗汽量增大的需要。在这种运行方式下,背压机组热负荷的改变,必然引 起供电负荷的改变,这只能由与该背压机组并网运行的其它机组来平衡或调节了。

汽轮机的调节方式课件

汽轮机的调节方式课件
自动切换
当汽轮机的运行参数恢复正常或自动调节系统出现故障时, 可以通过自动切换功能将手动调节切换回自动调节,以实现 汽轮机的自动调节功能。
复合调节优缺点分析
优点
复合调节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调节方 式的优点,实现更加精准、稳定的汽轮 机运行调节;同时,复合调节方式还可 以提高汽轮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其 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工况和运行需求。
液压式调节
利用液压原理,通过改变 调节阀的开度来控制汽轮 机的进汽量。
电子式调节
采用电子技术实现对汽轮 机进汽量的精确控制,具 有响应速度快、精度高等 优点。
调节系统基本组成
调节器
根据负荷指令和汽轮机实 际运行状态,计算出调节 阀的开度。
执行机构
根据调节器的指令,驱动 调节阀动作,改变汽轮机 的进汽量。
积极开展汽轮机调节技术研究和创新,探 索新的调节方式和策略,不断提高汽轮机 的调节性能和效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缺点
自动调节方式对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较高,如果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或误操作,可能会对汽轮机的安全 运行造成威胁;此外,自动调节方式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积累,如果运行人员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可能 会影响自动调合调节原理及实现方法
复合调节定义
复合调节是指将两种或多种调节方式组合起来,共同对汽轮机的运行进行调节的方式。
汽轮机的调节方式课件
目 录
• 汽轮机调节方式概述 • 手动调节方式详解 • 自动调节方式详解 • 复合调节方式详解 • 先进控制技术在汽轮机调节中应用 • 汽轮机调节方式选择与优化建议
01 汽轮机调节方式概述
调节方式定义与分类
01
02
03

汽轮机的调节方式及调节级变工况解析课件

汽轮机的调节方式及调节级变工况解析课件

背景介绍
某核电站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应对多种复杂工况和运行条件,对调节方式和调节级变工况的要求较高。
调节方式及调节级变工况解析
该核电站采用了先进的蒸汽阀门控制系统(SVPC),对汽轮机的蒸汽阀门进行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实现了多种复杂的调节方式和调节级变工况的应对策略。
应用效果
采用蒸汽阀门控制系统后,该核电站的汽轮机运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优化方法
先对调节系统进行详细分析,确定需要优化的环节和关键参数;然后制定优化方案,进行实验验证;最后将优化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实施步骤
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如智能控制、自适应控制等,尝试突破现有技术的限制,实现汽轮机调节方式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
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汽轮机调节方式的创新实践,积累经验,推动汽轮机调节技术的发展。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数字调节系统
早期汽轮机采用机械调节系统,随着技术的发展,电液调节系统和数字调节系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数字调节系统的出现使得汽轮机控制策略更加复杂和精细化,为汽轮机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02
CHAPTER
汽轮机调节级变工况概述
调节级变工况是指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通过调节汽门开度来改变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流量和参数,以适应不同负荷需求和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状态。
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包括应急组织、通讯联络、现场处置等方面。在调节级变工况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确保汽轮机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总结词
05
CHAPTER
汽轮机调节方式及调节级变工况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汽轮机》课件一、调节系统简介

《汽轮机》课件一、调节系统简介
由于电网中绝大多数属于第二类 负载有功功率与频率成正比变化的负载
外界负荷减小时,阻力矩减 小,主力矩如不变,则转速 升高
当外界负载条件一定时,电 磁阻力矩是随转速的增加而 迅速增加。
➢ 在平衡状态下,Mt1=Me1,
d 0
dt
➢ 则角速度ω=常数,转速n=常数,机组稳定在某一转 速下运行。
Mt1与Me1两曲线交点A, 即为平衡工况点。 转速为na
随着转速的升 高,主力矩逐 渐减小。
电磁阻力矩与转速关系取决于外界负载的特 性,电网中的负载大致可分为三类
➢ 频率变化对有功功率没有直接影响的负载, 如照明、电热设备等;
➢ 有功功率与频率成正比变化的负载,如金 属切削机床、磨煤机等;
➢ 有功功率与频率成三次方或高次方变化的 负载,如鼓风机、水泵等。
转 速 变

Δn
油动机
错油门
Δx
感受机构 (调速器)
传动放大机构
负反馈 (杠杆)
机械液压调节系统 (MHC ) (mechanical hydraulic control)
汽轮机的调节系统采用机械元件作为控制器,转速 作为控制信号,而执行器采用液压元件。
1.机械液压调节系统的调节功能比较单一,只能根据转速 变化信号进行调节----外扰
汽轮机的主力矩可用下式表示
Mt
1000PT
1000PT
2 n
60
9549 PT n
PT——汽轮机内功率(kW);
➢ 若将 PT=G△Htηri代入上式则得
Mt
9549tri
G n
△Ht——汽轮机理想焓降(kJ/kg); ηri——汽轮机的内效率;
G——汽轮机的蒸汽流量(kg/s)。

《汽轮机》课件六、DEH调节系统

《汽轮机》课件六、DEH调节系统
油动机:单侧进油油动机
双喷嘴型电液转换器
碟阀型电液转换器
3.DEH 的基本功能 (1)转速和功率控制 (2)阀门试验和阀门管理 (3)运行参数监视 (4)超速保护 (5)手动控制
4.DEH的运行方式:
二级手动:最低的运行方式,作为备用运行方式。模拟元件组成。
一级手动:开环运行方式,运行人员在操作盘上可以控制各个调节气阀的开度。 作为自动方式的备用。
引入功率信号,更好实现动态过调,消除功率滞后,消除内 扰
数字电液调节系统(DEH)
(digital electric hydraulic control)
汽轮机调节系统采用转速、功率和压力 等三个(或以上)的模拟信号经模数 转换并由计算机处理后,发出指令信 号去控制液压执行机构。
1.DEH的工作原理
模拟功-频电液调节系统(AEH)(analog electric hydraulic control)
汽轮机的调节系统采用转速和功率两个 控制信号,测量和计算采用电子元件, 而执行机构仍采用液压元件(错油门 和油动机),这样的调节系统称为模 拟功-频电液调节系统
功频电液调节原理
频率给定 测频单元
甩负荷
外环回路:惯性作用偏差小 中环回路:偏差值较大大于0
调节阀开大
调节阀关小
功率反调校正元件
功率反调
功率反调校正元件主要是在发电机功率变化趋势与机组转速变化趋势不相符时起 作用,能较好的预防和削弱功率的反调作用。
频差校正器
频差是指电网实际频率与额定频率的差值
校正方式:可调的死区—线性—限幅 死区的作用:一是可以滤掉转速小扰动信号,使机组功率稳定;
7.DEH的阀位控制装置实例
拓展内容
机炉的协调控制

汽轮机的调节方式及调节级变工况参考幻灯片课件

汽轮机的调节方式及调节级变工况参考幻灯片课件
综上所述,调节级焓降是随汽轮机流量的变化而改 变的。
流量增加时,部分开启阀门所控制的喷嘴组焓降增 大,全开阀门所控制的喷嘴组焓降减小。
在第一调节阀全开而第二调节阀尚未开启时, ①调 节级焓降达最大值; ②级前后的压差最大, ③流过该喷 嘴的流量亦最大; ④级的部分进汽度则最小,致使调节 级叶片处于最大的应力状态。所以当进行调节级强度核 算时,最危险工况不是汽轮机的最大负荷,而是第一调 节阀刚全开时的运行工况。
第二组喷嘴将从非临界状态过渡到临界状态。
在喷嘴达临界之前,喷嘴压力比随流量的 增加而减小,喷嘴达临界后压力比则保持不变。
9
图3--17 调节级变工况曲线
10
第三调节阀开启过程中: 第三组喷嘴中一直达不到临界状态;喷嘴压力比随
流量的增大而减小。 第四调节阀开启过程中:
第四调节阀为过负荷阀,第四组喷嘴的变工况特 性与第三组喷嘴相同。
11
2.调节级的热力过程及效率曲线
12
从图中可见,调节级效率曲线具有明显 的波折状。这是因为阀全开时,节流损失小, 效率较高。在其它工况下,通过部分开启阀 的汽流受到较大的节流,使效率下降。
13
3.喷嘴调节的特点: (1)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调节的结构较复杂、制造成本
高; (2)工况变动时,调节级汽室温度变化
不大,故各级前的温度变化很小,从而减小了由 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变形与热应力,提高了机组 的运行可靠性和机动性;
(3)在部分负荷下由于节流损失,机组经济 性下降。
节流调节的应用: 节流调节一般用在小机组 以及承担基本负荷的大型机组上。
6
二、喷嘴调节及调节级变工况
喷嘴调节: 将汽轮机的第一级喷嘴分成若干组,每 组各有一个调节阀控制,当汽轮机的负荷改变时, 依次开启或关闭各调节阀,以调节汽轮机的进汽。

汽轮机控制系统..课件

汽轮机控制系统..课件
汽轮机控制系统课件
• 汽轮机控制系统概述 • 汽轮机控制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 汽轮机控制系统的功能实现 • 汽轮机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评价方法 • 汽轮机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与改进方向 • 汽轮机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
分析 •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汽轮机控制系统概述
汽轮机控制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趋势1 趋势2 趋势3
CHAPTER
汽轮机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 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火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应用实例
控制系统类型
采用数字化电液调节系统,实现对汽轮机的全面控制。
应用效果
提高机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特点
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实现汽轮机的快速响应和精确控制,具有 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强的特点。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掌握汽轮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法 和实现过程,包括控制算法、人机界 面设计等。
控制系统调试与维护
了解汽轮机控制系统的调试方法和维 护技巧,掌握常见故障的排查和处理 方法。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学习成果
学习不足
改进措施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和期待
01
深化理论与实践
02
探索新技术
03
拓展应用领域
保护与联锁控制
保护控制
联锁控制
CHAPTER
汽轮机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评价方法
静态性能指标评价方法
精度
1
稳定性
2
灵敏度
3
动态性能指标评价方法
调节时间
超调量
阻尼比
综合性能指标评价方法
积分性能指标
积分性能指标是对控制系统在整个工作 范围内性能的综合评价,包括误差积分 指标、绝对误差积分指标和时间乘绝对 误差积分指标等。

第六章 汽轮机调节保护系统

第六章  汽轮机调节保护系统

恒压变量柱塞泵外形图
系列柱塞泵结构剖面图
供油泵工作状态
•输出压力为14.5MPa时→高压油推动控制阀→ Q↓ •输出流量等于所需流量时→变量机构维持某一位置 •系统需增加或减少流量时→变量机构改变输出流量 →维持系统压力14.5MPa •系统瞬时需要增加流量时→蓄能器参与供油
建议:1、两台泵2周至一个月互相切换一次;
• 1.转子飞升时间常 数
• 2.中间容积时间常 数
• 3.转速变动率 • 4.油动机时间常数 • 5.迟缓率
DEH系统概述
第三节 功频电液调节系统

功率-频率电液调节系统是指系统中采用转
速和功率两个控制信号,测量和运算采用电子
元件,而执行机构仍用油动机的调节系统,简
称“功频电调”。

一、功频电液调节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Mpa(g) • 为机组轴承和盘车供润滑油;(轴承油压
0.0785~0.118Mpa(g) ) • 为发电机供氢密封油; • 为机械超速遮断及手动遮断供安全油; 2、高压抗燃油系统(EH油系统) (磷酸脂抗燃油 12~14 Mpa(g ),燃点5600C 以上.) ▪ 为调节系统供控制油
三、润滑油系统设备介绍
供油装置设备
●蓄能器:系统瞬间用油量很大时,参与供油。
泵出口处一套:25L (高压) 执行机构中四套:40L (高压) 回油路中四套:10L (低压)
①高压蓄能器 PN2 :8.96MPa
检测:
PN2 <8.3 MPa充氮
N2
2 HP 1
②低压蓄能器 检测:
PN2 :0.21MPa PN2 <0.163 MPa充氮
态特性确定机组功率变化请求信号。 有多种运行方式,可自动/手动切换

第六章汽轮机调节系统ppt课件

第六章汽轮机调节系统ppt课件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自动调节系统的任务
(1)及时调整汽轮机的内功率,满足用户足够的电力(数量、 质量);
第二节:汽轮机液压调 节系统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调速器
滑环
调节汽门
齿轮
直接调节的原理图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汽压给定
调节系统
功率给定 转速给定
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机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汽轮机》课件三、调节系统特性

《汽轮机》课件三、调节系统特性
a
f2 允许的最低频率
b e g
Px
Pn
pi
用同步器控制机组的负荷(以径向泵调节系统为例)
当外界负荷不变,转 速不变,一次油压不 变,动作同步器的手 轮,压紧弹簧,压力 变换器活塞下移,二 次油压下降,错油门 活塞下移,油动机活 塞下移,调节阀开大, 功率增加
State Grid of China Technology College
不稳定过渡过程
4.动态特性的指标
1)稳定性 运行机组受到干扰后离开平衡位置,经调节系统 作用后,能过渡到新的平衡状态;或者在扰动撤 消后,能恢复到原来平衡位置,这样的系统就是 稳定系统。振荡次数不超过3~~5次。
2)动态超调量(动态偏差)
在过渡过程中,转速超过最后稳定值的最大 转速偏差量称为超调量
6%
p
n
330 30270 3180
3000
State Grid of China Technology College
机组超速 保护动作
转速
动态过程转速最大
超调量一般为1.5 n0
t
(3)对调节系统的稳定性的影响
速度变动率越小,机组的负荷变动越大,流量变化越大,汽轮 机的工况变动就越厉害,稳定性就越差。因此速度变动率不应 太小。 速度变动率的合格范围:(3-6)%
动态特性:在过渡过程中,各个环节和系统输入输出 之间的关系。(转速—时间)
State Grid of China Technology College
一、调节系统静态特性
1.定义:稳定状态下,汽轮机功率、转速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调节系统的静态特性。
不同的负荷对应不同的稳定转速,只是转速的变动较小,这种调节是有差调节。

汽轮机的调节系统课件(PPT153页)

汽轮机的调节系统课件(PPT153页)

3.利用现代控制技术,采用预测控制, 根据历史和当时负荷波动趋势,预测 负荷变化,通过提前改变燃料量作好 负荷变化的准备,增强一次调频能力, 并使蒸汽参数波动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6.1.3 汽轮机调节系统的基本组成
调节系统基本组成 ❖转速感受机构 转子转速转变为一次控制信号 ❖中间放大机构 中间功率放大 ❖油动机 执行机构 ❖配汽机构 油动机行程与蒸汽流量非线性校正机构 ❖同步器 单机时改变机组转速和并网时改变机组功率 ❖启动装置 启动冲转、提升转速至同步器动作转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电网有功负荷变化的基本特征
电网有功负荷随人们生活、工作 节律而变。基本特征是以24小时为 周期的大幅、慢变上迭加随机、小 幅、快变波动。
➢ 第一类变化
幅度小、周期短,具有随机性。 幅度小于5%,秒级。
➢ 第二类变化
幅度较大、周期较长,有一定可 预测性。大于5%,分级。
➢ 第三类变化
幅度大、周期长,由生产、生活 和气象等节律引起的。
频率一次调整
利用汽轮机转速控制或调节器,感受电网频 率(周波)变化改变有功功率输出,维持同步区 域发电输出与电网负荷平衡。这样的调节过程 称为一次调频。
一次调频为有差调节,汽轮机功率的改变量 正比于频率偏差。很明显,一次调频后满足了 外界负荷要求,但并不能保持电网频率不变。
频率二次调整
变化周期较长、变动幅度较大,有一定可预 测性。为在电网一次频率调整后,消除频率偏 差,通过调频机组或调频电厂,平移调节系统 静态特性线,改变调频机组的输出功率,补偿 电网负荷的静态频率特性产生的功率变化,使 电网频率维持在额定值。调频器来调整。
❖高压调门过开或过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汽轮机必须具备调速系统,以保证汽轮发电机组根据用 户要求,供给所需电力,并保证电网频率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
(3)火电厂自身安全的需要:汽轮发电机组工作时,转子、叶轮、
叶片等承受很大的离心力,而且离心力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
转速增加,离心力将迅速增加。当转速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使 部件破坏,出大事故。
图1
二、汽轮机的功率调节方式
汽轮机运行时,其输出功率必须与外界负荷相适应。改变汽轮机功率,可通 过改变蒸汽在叶栅通流部分的焓降和改变进汽量。目前常用的调节方式有节流调 节、喷嘴调节和滑压调节三种调节方式。
1、节流调节
采用节流调节的汽轮机,其全 部蒸汽通过一个或几个同时启闭的 阀门,进入汽轮机的第一级,调节 汽门后的压力即为汽轮机的进口压 力。这种调节方式主要是用改变调 节汽阀开度的方法对蒸汽进行调节, 改变汽轮机进汽压力,从而使蒸汽 流量及焓降改变,以适应外界负荷 变化。在部分负荷运行时,阀后压 力决定于流量比,进汽温度基本保 持不变。
这样一来,可以写成:
转子运动方程:
M M 0 t e
d Ip M e M t d t
机组运行时,只要蒸汽主力矩和发电机反力矩不平衡,就会产生角加速度。
4、调速系统的功能:
蒸汽主力矩和发电机反力矩随转速的变化如图1所示:当转速n增加时,
蒸汽主力矩减小,发电机反力矩增加;当转速n减小时,蒸汽主力矩增加,发 电机反力矩减小。 A点是两力矩平衡状态点:曲线1、2之交点。
2、 喷嘴调节 将汽轮机高压缸的第一级设为调节级,并将该级的喷嘴分成 4组或更多组。每一喷嘴组由1个独立的调节汽门供汽,当汽轮 机负荷改变时,依次开启或关闭调节汽门,以调节汽轮机的进 汽量,这种调节进汽的方法称为喷嘴调节。
1-自动主汽门 2-调节汽门
(a)全机示意图,(b)调节级示意图
3、滑压运行 滑压运行:在单元机组中,汽轮机的调节汽门全开或开度不变, 根据负荷大小调节进入锅炉的燃料量,给水量和空气量,使锅 炉出口汽压和流量随负荷而变化,且出口蒸汽温度不变的运行 方式。 特点: ①汽轮机的进汽压力随外界负荷增减而上下滑动,有时 也称变压运行; ②汽轮机的进汽温度维持额定值不变; ③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 ④部分负荷下经济性较高。
n
调节系统 静态特性 n2 n1
x
传动放大机 构静态特性 配汽机构静 态特性
2、调速系统的任务:
(1)满足用户足够的电力(数量、质量); (2)保证汽轮发电机组始终在额定转速左右运行。 * * 除了调速系统之外,汽轮机组还必须具有保护系统(超速
保护、轴向位移保护等)。
3、汽轮发电机组转子运动方程式:
机组在工作时,作用在转子上的力矩有三个:蒸汽主力矩、发电机反力 矩、摩擦力矩。在稳定状态下,三者的代数和为零,通常,摩擦力矩很小,
汽轮机调节系统
第一节 汽轮机调节系统概述
一、汽轮机自动调节系统的任务:
1、汽轮机为什么必需具备自动调节系统?
电能不能大量储存,火电厂发出的电力必须随时满足用户 要求,即在数量、质量要求同时满足用户要求。
(1)数量要求:用户对发电量的要求。这就是要求电力负荷根 据用户要求来调整发电大小,以满足用户要求。 (2)供电质量要求:供电质量就是指频率和电压。其中,电压 可以通过变压器解决。电网频率则直接取决于汽轮机的转速。 转速高则频率高,转速低则频率低。
三、调节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组成
• 1、直接调节系统(利用调速器重锤的位移直接 带动调节阀)
• 2、间接调节系统(调速器带动的不是调节汽阀, 而是错油门,将调速器滑环的位移在能量上加以放 大)
间接调节系统示意图 1-调速器;2-杠杆;3-油动机;4-调节汽阀;5-错油门
• 活塞的运动由错油门滑阀位移引起的,而活塞位移又反过来 又影响错油门滑阀位移的作用称为反馈。 • 这种反馈是要抵消调速器对滑阀的作用的,故称为负反馈。 • 反馈的目的是使调节系统稳定,它是调速系统中不可缺少的 组成部分。
线。
(一)四方图
通过试验或计算得到各组成环节的静态特性曲线后,用作图的方法
求取调节系统的静态特性 四象限图中各参数正方向的规定:转速、功率、油压均以增加方向 为正;油动机形行程以功率增加方向为正;调速器滑环、压力变换器 活塞、碟阀等部套以转速增加的位移方向为正。
图4-9
转速感受机 构静态特性
调速系统的四象限图
(1) 当外界负荷减少时,反力矩由曲线2
变到曲线2’,而主力矩曲线1不变。其 工作点 由A移到B,机组转速由(自平 衡能力:当不考虑调速系统的功能作用 下,负荷变动时,机组能自动保持平衡 状态的能力)。 (2) 当调速系统动作,减小进汽量,主 力矩曲线由1 变为1’,与反力矩曲线2’
交于C点,机组转速变为接近)。
四、汽轮机调节系统的型式 汽轮机调节系统按其结构特点可划分为两种型
式即液压调节系统和电液调节系统。
1、液压调节系统 2、电液调节系统


(1)模拟电液调节系统
(2)数字电液调节系统
3、典型液压调节系统
(1)具有高速弹性调速器的液压调节系统
2、径向泵液压调节系统
1-径向泵;2-压力变换器;3-滑阀;4-油动机; 5-调节阀;6-反馈油口;7-传动杠杆
3、旋转阻尼液压调节系统
1-主油泵;2-旋转阻尼;3-放大器;4-滑阀;5-油动机;6-调节阀;7-继动器; 8-静反馈弹簧;9-动反馈弹簧;10-放大器平衡板;11-主同步器;12-辅助同步器; 13-可调支点;14-固定支架;15-反馈杠杆
第二节 调节系统特性
一、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
稳态时汽轮机的功率与转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称为调节系统的 静态特性,而描述功率与转速关系的曲线称为调节系统的静态特性曲
间接调节系统方框图
3、自动调节系统的组成部分:
• (1)转速感受机构。用来感受转速的变化,并将转速变 化2)传动放大机构。处于转速感受机构之后、配汽机构
之前的,起着传递和放大作用的调节机构。 • (3)配汽机构。接受由转速感受机构通过传动放大机构 传来的信号,并能依次来改变汽轮机进汽量的机构。 • (4) 调节对象。汽轮发电机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