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扩句缩句复习资料2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缩句和扩句技巧方法总结资料

小学语文缩句和扩句技巧方法总结资料

小学语文缩句和扩句总结资料(考试要点)一、缩写句子方法(一)抓住主干来缩简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

如:“水杯突然从桌子上落下来。

”这句话就是讲“什么”——“水杯”,“怎么样?”——“落下来”。

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水杯落下来。

”(二)“的”前修饰都删去如“美丽的彩虹消失了。

”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彩虹”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彩虹消失了。

”(三)“地”前限制要删去。

如“他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

这句话就缩写为“他呼喊起来。

”(四)“得”后补充说明要删去。

如“爷爷着急得没办法。

”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爷爷着急。

”(五)数量词语要删去。

如“老师画了一幅画。

”中“一幅”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老师画了画。

”(六)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组。

例如:在今年的运动会中,我们取得了进步。

应缩短成:我们取得了进步。

这句话中,“在今年的运动会中”是用来强调在怎样的条件下“我们”才取得进步,可以删掉。

(七)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

如: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

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

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应缩写成:我不相信鬼话。

如果把“没有”或“不”去掉,就变成“我找到包”“我相信鬼话”,和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就大错特错了。

(八)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和宾语后面的“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

如:大家一起登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城。

应缩写成:大家登上了长城。

昨天晚上下的这场大雨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应缩写成:这场大雨真是及时雨啊!这样缩句才能使原句和缩写后的句子在情感和语气等方面保持一致。

三年级缩句 和扩句 讲解

三年级缩句 和扩句 讲解

扩句和缩句
(一)扩句就是给句子添枝加叶,即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给其添加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扩句的基本步骤:
要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填加合适的修饰、限制词语。

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干词语,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例①我吃饭
方法:1、先提出问题,什么样的我?在什么地方?怎样地吃饭?然后填上适当的词语,这就是扩句的过程。

②我看着这一幕。

2、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3、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

(二)缩句就是给句子去掉枝叶,即把一个表达具体、生动的句子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保持句子最基本的成分。

缩句的基本步骤: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2、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

3、找到“的、地、得”,去除“的、地”以及前面的词语,去除“得”以及后面的词语。

4、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例①我很尊敬我的那个慈祥的爸妈妈和严厉的爸爸。

(缩句)
我尊敬爸爸妈妈
②都江堰是两千多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建的一条大堤。

都江堰是大堤。

(缩句)
缩句的注意事项:
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子要完整,句型不变。

2、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时要一次去完。

3、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疑问句中表示疑问的词语要保留,缩句后的句子不能保留“的、地、得”,但可以保留“着、了、过”。

扩句和缩句的例子30个三年级

扩句和缩句的例子30个三年级

扩句和缩句的例子30个三年级扩句和缩句是三年级语文学习中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扩句是指根据文章上下文和语言环境,在原有句子基础上增加内容,使句子更完整,更丰富,更有表现力。

缩句是指根据需要把一篇文章中的较长句子简短,让语言更紧凑,更有力度。

下面列举30个例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扩句和缩句的方法。

一、扩句的例子:1. 她看见我跌倒了。

——她看见我跌倒了,赶紧跑过来扶我起来。

2. 他每天早上练习打篮球。

——他每天早上练习打篮球,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篮球技巧。

3. 我们下雨天要记得带伞。

——我们下雨天要记得带伞,这样才不会淋湿了。

4. 这个孩子不会游泳。

——这个孩子不会游泳,父母应该让他去学习。

5. 他做了一个美味的蛋糕。

——他做了一个美味的蛋糕,大家都夸他做得好。

6. 这本故事书非常有趣。

——这本故事书非常有趣,我读了好几遍。

7. 女孩手里拿着一束花。

——女孩手里拿着一束花,看起来很漂亮。

8. 我们在楼下等你。

——我们在楼下等你,你快点来吧。

9. 小狗追着小猫跑。

——小狗追着小猫跑,很有趣。

10. 他今天晚上要去听音乐会。

——他今天晚上要去听音乐会,非常期待。

二、缩句的例子:1. 我们一起去野餐,带上面包、牛奶和水果。

——我们一起去野餐,带上食物。

2.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本小说,一直看到深夜。

——昨天晚上我熬夜看小说。

3. 我们来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很多树和鸟。

——我们来到一座小山,有树和鸟。

4. 她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她是一位有趣的老师。

5. 我们一起去爬山,一路上欣赏了美丽的风景。

——我们一起去爬山欣赏美景。

6. 聚餐的菜肴很丰盛,有鱼、肉、蔬菜和水果。

——聚餐的菜品很丰盛。

7. 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是一个善良的小孩,经历了很多困难。

——故事的主人公善良勇敢。

8. 水果摊上有很多种水果,有苹果、梨、桃子和香蕉。

——水果摊有多种水果。

9. 小狗和小猫在花园里玩,非常开心。

语文三年级 缩句和扩句

语文三年级 缩句和扩句
缩句技巧1:
缩句需要注意的事项: 1、谁是什么。/
1、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2、不改变句子结构。 3、缩句后还是一个句子。
什么是什么。 2、谁做什么。
缩句技巧2:
3、什么怎么样。
1、删去带“…的、…地”之类的短语(删前面的)。
※ 注意:删去“…得”字后面的内容。
2、删去数量词和方位词(表示方向的词语)。
原句:小兔跑来跑去。
扩句:雪白的小兔在田野里飞快地跑来跑去。
小鸟在唱歌。 扩句: 森林里的几只小鸟在欢快地唱歌。
窗台上摆着花。
扩句:我们家的窗台上摆着五颜六色的花。
缩句:小孩玩耍。
原句:河两岸的柳条像一丝丝 绿绸垂挂在河面上。
缩句:柳条像绿绸。
原句:松鼠的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 向上翘着。
缩句:大尾巴总是向上翘。
扩句: 在原句上加“形容词、数量词、பைடு நூலகம்方位词、表示时间地点频率等词 语”,让句子更加具体。
原句:天空挂着月亮。 扩句: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月亮。
3、删去表示地点、频率、时间等词语。
原句:白发苍苍的老人第一次见到高 大雄伟的天安门。
缩句:老人见到天安门。
原句:白家庄小学的学生在操场上 用力地做儿童广播体操。
缩句:学生做广播体操。
原句:电脑里有许许多多看不 完学不厌的知识。
缩句:电脑里有知识。
缩句: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在湖 边的大草地上尽情玩耍。

三年级语文变换句子之缩句、扩句

三年级语文变换句子之缩句、扩句

变换句子之缩句、扩句缩句就是把“枝繁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成分的短句子的过程,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方法技巧抓住主干来缩减(6个基本句式)1.谁是什么2.什么是什么3.谁干什么4.什么干什么5.谁怎么样6.什么怎么样1.“的”前修饰都删去。

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

”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

这句话缩为“蝴蝶飞走了。

”2.“地”前限制要删去。

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欢呼起来”的,它要删去。

这句话缩为“人们欢呼起来。

”3.“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

如“小明着急得没办法。

”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

这句话缩为“小明着急。

”又如:屋子里热得像蒸笼。

“得”后面都是修饰前面这个“热”的,所以这句话缩为:屋子里热。

4.数量词要删去。

如“罗丹雕塑了一座女像。

”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

这句话缩为“罗丹雕刻了女像。

”5.表示方位的,特定条件和环境词组应该完整地去掉。

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应完整地去掉。

例:“我们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泳。

”应该缩为“我们游泳。

”不能缩成“我们在游泳。

”又如“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进步。

”这句话中,“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是用来强调在怎样的条件下“我们”才取得进步,可以删去。

应缩成“我们取得了进步。

”6.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就颠倒了句子的原意。

如:①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

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

②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应该缩成:我不相信他的鬼话。

7.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

①“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如:大家一起登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城。

应该缩成:大家登上了长城。

②“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缩句与扩句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缩句与扩句

缩句扩句教学设计教学设想:扩句是给句子“添枝加叶”,使句子表达得更清楚、具体、生动。

是写作中把句子写具体、生动的一种练习,更是一种表达方法;缩句则是把句子“删去枝叶,保留主干”,以更好地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理解长句,理解课文内容。

但是扩句和缩句千变万化,并没有标准答案,所以,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只要在不改变原句的意思,都算是正确的。

教学内容:句子部分缩句、扩句的概念、做题方法教学目标:1、巩固复习扩句和缩句的定义、方法。

2、掌握缩句、扩句的要求和常用的缩句技巧。

3、通过归纳复习和练习,分清缩句和扩句的区别。

教学难点:缩句和扩句应注意的要求。

教学重点:缩句扩句的技巧方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习作中,要使我们的习作内容具体、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那么习作中的句子就要写得具体、生动,这就是一种表达方法,也就是我们今天复习的一种句式——扩句二、教学扩句1、什么是扩句呢?扩句就是在句子的“主干”上(主要成分前后)“添枝加叶”(加上适当的修饰或限制性的词语),使句子表达得更清楚、具体、生动。

2、复习扩句应在什么地方扩呢?在句子的四个地方扩:①“谁”之前扩,“怎么”之前扩,“什么”之前扩,“是什么样”之后扩;②保留原来的意思;③不能改变句子结构;④内容力求丰富。

3、出示例句(小鸟唱歌。

)让学生自行解决扩句。

强调扩句时应注意什么呢?①、不能改变原来句子的意思。

既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成分、结构和基本意思,扩充的成分又要贴切,合乎事理。

②、加上的修饰词要正确,必修与主干搭配恰当③、要按题目的要求或提供的例子补充。

4、仿照练习扩句:请学生辨别并说出原句和扩句的区别。

小结什么是扩句并引申出缩句——扩句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

缩句与扩句正好相反,删去句子中的“枝”和“叶”,即删去附加成分,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简洁。

三、教学缩句。

1、请学生说说缩句应该怎样缩?小结归纳:缩写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中的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去掉保留主要成分的意思。

三年级扩句、缩句和把字句被字句句式运用

三年级扩句、缩句和把字句被字句句式运用

重点句式运用一、缩句。

缩句的方法1.抓∶抓主干,保留句子原意。

2.删∶①XX的、XX地、得XX 全删②表示时间、地点、方位、数量、条件一(在……下,在……中,在……里)词语全删3.留∶①着、了、过保留②"和""把""被"前后的名词保留③专有名词保留二、把字句、被字句转换把字句定义:把字句是现代汉语的一种句式。

用介词“把”构成的句子。

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把乙怎么样。

在书面语言中,有时用“将”字代替“把”字,仍称把字句。

把字句的成分把字句:甲把乙怎么样。

谁把什么怎么样。

谁:主动者把什么:被动者怎么样:动作部分例:丽丽把桔子吃了。

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部分被字句定义:被字句是现代汉语的另一种句式。

用介词“被”构成的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被(乙)怎么样。

口语中常用“叫”、“让”、“给”替代“被”,仍称被字句。

被字句的成分被字句:乙被甲怎么样。

什么被谁怎么样。

谁:主动者把什么:被动者怎么样:动作部分例:桔子被丽丽吃了。

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部分三、扩句1.扩句就是在简单的句子上增添附加成分,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具体、更生动。

如:“太阳升起来了。

”是一个简单句,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谁”或“什么”(太阳),后半部分是“做什么”(升起来了)。

如果我们把太阳的颜色和升起时的动态写出来,成为:“一轮鲜红的太阳慢慢地升起来了。

”句子的内容就更具体、形象了,这个过程就是扩句。

扩句时,前半部分的中心词没有变,还是“太阳”,后半部分的中心词也没有变,还是“升起”,只是对它们进行了修饰和限制。

扩句时应注意:(1) 要在原句的基础上扩,不能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2) 增添上的词语要与原句中词语搭配得当,避免产生病句。

(3) 如果扩句有例句就照例句扩展,没有例句有没有具体要求的,扩展的部分可以不受限制。

句子可以扩充的有五个地方:(1)“谁”的前面;(2)“是”和“动作”的前面:(3)“什么”的前面;(4)“怎么样”的前面;(5)“怎么样”的后面。

扩句缩句仿写知识点讲解及练习(课件)部编版语文三年级阅读理解

扩句缩句仿写知识点讲解及练习(课件)部编版语文三年级阅读理解
缩句:白杨树挺立
哪三种情况要保留?口诀:三去三留快又准 第一种情况:”着、了、过、将要、几乎”要保留
例1.焰火在夜空里构成了一副美妙无比的图案
缩句:焰火构成了图案
例: 大厅的天花板上挂着五盏玻璃水晶式样的大吊灯
缩句:天花板上挂着大吊灯
哪三种情况要保留?口诀:三去三留快又准 第一种情况:”着、了、过、将要、几乎”要保留
再见啦
问题二:怎样地吹? (回答:轻轻地)
主要意思 不变
总结:(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
句子大树扩一扩
方法一:对着关键词提问
例如:学校开展活动
问题一:谁的学校? (回答:我们的)
问题二:开展怎样的活动? (回答:丰富多彩的)
主要意思 不变
总结:(我们的)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句子大树扩一扩
方法二:加入时间地点词
例如:小鸟在唱歌
扩两处就 可以
(什么时间)小鸟在(哪里)唱歌
时间
地点
总结:(清晨)小鸟在(树枝上)唱歌
句子大树扩一扩
方法二:加入时间地点词
例如:同学们在看书
扩两处就 可以
时间
地点
(上课时)同学们在( 教室里 )看书
句子大树扩一扩
方法二:加入时间地点词
例如:奶奶在跳舞
扩两处就 可以
时间
地点
(晚上 )奶奶在( 广场上 )跳舞
春天||真美丽 (什么)(怎样)
我们||在学习 (谁)(干什么)
句子大树扩一扩
方法一:对着关键词提问
例如:小鸟在唱歌
问题一:什么样的小鸟? (回答:美丽的)
问题二:怎样地唱歌? (回答:欢快地)
扩两处就 行
总结:(美丽的)小鸟在(欢快地)唱歌

三年级缩句 和扩句 讲解

三年级缩句 和扩句 讲解

三年级缩句和扩句讲解
扩句是为了使句子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然后在其前面添加合适的修饰、限制词语。

还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扩充句子。

例如,原句“我吃饭”,可以通过提问“什么样的我?在什么地方?怎样地吃饭?”来填充适当的词语来扩句。

缩句则是为了简化句子,去除修饰和限制的词语,保留句子的基本成分。

首先将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然后找到每部分的主干词语。

接着,找到“的、地、得”并去除相关的词语。

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将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例如,原句“我很尊敬我的那
个慈祥的爸妈妈和严厉的爸爸”可以缩为“我尊敬爸爸妈妈”,
原句“都江堰是两千多年以前XXX父子在岷江中修建的一条
大堤”可以缩为“都江堰是大堤”。

需要注意的是,在扩句和缩句的过程中,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增添或去除的词语要与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且去除修饰和限制的词语时要一次性去完。

扩句与缩句

扩句与缩句

三年级语文上册扩句与缩句练习一、扩句。

1、叶子像小舟。

2、我进入了梦乡。

3、西沙群岛是地方。

4、岛上有树林。

5、同学样向国旗敬礼。

6、蒲公英盛开了。

7、大龙虾游来游去。

8、太阳射出金光。

9、海岛上有树木。

10、小鸟飞向天空。

11、红旗飘扬。

12、观众席上爆发出掌声。

13、蝴蝶在花丛中飞。

二、缩句。

1、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伞。

2、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

3、孩子们热烈地讨论着选购圣诞礼物的话题。

4、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唱歌。

5、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

6、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7、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

8、我们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垶一个巨大的木轮。

9、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

10、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11、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

12、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

13、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14、只有一个拱形的大覆没,横跨在三十七米宽的河面上。

15、河北赵县有一座世界闻名的著名的石拱桥。

16、孩子们热烈地讨论着选购圣诞礼物的话题。

17、《清明上河图》是世界艺术长廊中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18、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爬到沙滩上来产卵。

19、男孩用长长的钩刀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

20、无数的小星星挂在蔚蓝的天空。

21、美丽的松鼠常常在枝头高兴地跳来跳去。

22、小刚的眼睛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

23、奶奶拿着筷子的手不停地拦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2--“扩句和缩句”练习
扩句就是给句子的主干添枝加叶,加上修饰的成分。

如,“鱼钩闪烁着光芒。

”长满了红锈的鱼钩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扩句要注意:1,在句子中的四个地方扩。

“谁”之前扩,“怎么样”之前扩,“什么”之前扩,“是怎么样”之后扩。

句式为:“(扩)谁加(扩)怎么样加(扩)什么加[补充怎么样(扩)]。

2,保留原来的意思。

3,不能改变句子的结构。

4,内容力求丰富。

例句:
1、天空中挂着圆月。

深蓝的天空中高高地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2、杨梅吮吸着甘露。

家乡的杨梅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3、阳光抚摸着大地。

灿烂的阳光轻轻抚摸着辽阔的大地。

4、目光传送春天。

真诚的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

5、柳条拂过水面。

嫩绿的柳条轻轻拂过平静的水面。

缩句就是把句子的辅助成分全部或大部分去掉,保留基本成分。

如,“闪电照亮了在暴风雨中狂乱地摇摆着的禾苗。


缩句为:“闪电照亮了禾苗。


缩句要注意:
1,去掉全部枝叶,只留主干。

如: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土地。

缩句时,去掉“清晨的”、“柔和地”、“一望无际的”,剩下的主干是“阳光抚摸着土地。


2,“把”字句和“被”字句中的“把”和“被”以及它们连带的重要词语要保留。

如:美丽的琥珀被波涛汹涌的大海卷到岸边。

缩句应为:琥珀被大海卷到岸边。

3,否定句子的否定词要保留。

4,疑问句中表示疑问的词语要保留。

5,缩后的句子不能保留“的,地,得”,但可保留“着,了,过。

”在缩句时,“着、了、过”应保留在谓语后面。

在缩句中,我们不应硬套方法进行缩句,而要在理解句子原意的基础上,合情合理进行缩句。

例:可爱的小演员差点儿在舞台上滑倒。

若不细心理解句子原意的话,就可能会缩成“小演员滑倒”,而原句的意思是“差点儿”滑倒,并没有真的“滑倒”。

在这里,“差点儿”虽是修饰成分,但不能去掉,因此,例句的正确缩句应是:小演员差点儿滑倒。

在缩句中,有的句子带有双谓语,双谓语在缩句时应保留。

如:老人们喜欢到湖边的树阴下去钓鱼。

很多学生都把这个句子缩成“老人们喜欢钓鱼。

”或“老人们去钓鱼。

”这两个句子都没有正确理解句子原意,忽视了双谓语。

正确缩句应是:老人们喜欢去钓鱼。

例句:
缩句练习
1.隋朝的石匠李春亲自设计了赵州桥。

2.一架银白色的飞机在蔚蓝的天空中飞行。

3.赵宇的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

4.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5.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幅美妙的图案。

6.我养成了做完作业认真检查的习惯。

7.他以非凡的毅力刻苦地学习文化知识。

8.一群水鸟正在吞食漂在水面上的菜叶。

9.我紧紧地握着台湾教师的手。

10.三(3)班的学生十分爱戴亲切、温和、知识丰富的庄老师。

11.巍峨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

12.我们学校的师生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的活动。

13.墙上明显地有三个灰黑色的球印。

14.一头吸河水的老象深深地陷进了厚厚的淤泥里。

15.数不清的星星在天空中眨着神秘的眼睛。

16.我一颗一颗地数映在井水里的闪亮的星星。

17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18 洪亮的钟声在天空中经久不息地回响。

19 敬爱的周总理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年轻的战士。

20 吴国的都督周瑜十分妒忌很有才干的诸葛亮。

21 银色的雪光照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22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23 时光老人给我们的礼物是珍贵的。

答案:
1.李春设计了赵州桥。

2.飞机飞行。

3.眼里闪着泪花。

4.我们探索奥秘。

5.焰火构成图案。

6.我养成了习惯。

7.他学习知识。

8.水鸟吞食菜叶。

9.我握着教师的手。

10.学生爱戴庄老师。

11.金字塔是奇迹。

12.师生参加活动。

13.墙上有球印。

14.老象陷进了淤泥。

15.星星眨着眼睛。

16.我数星星。

17.詹天佑是工程师。

18.钟声回响。

19.周总理关怀着战士。

20.周瑜妒忌诸葛亮。

21.雪光照着草原。

22.老人们爱钓鱼。

23 礼物是珍贵的。

1.李春设计了赵州桥。

2.飞机飞行。

3.眼里闪着泪花。

4.我们探索奥秘。

5.焰火构成图案。

6.我养成了习惯。

7.他学习知识。

8.水鸟吞食菜叶。

9.我握着教师的手。

10.学生爱戴庄老师。

11.金字塔是奇迹。

12.师生参加活动。

13.墙上有球印。

14.老象陷进了淤泥。

15.星星眨着眼睛。

16.我数星星。

17.詹天佑是工程师。

18.钟声回响。

19.周总理关怀着战士。

20.周瑜妒忌诸葛亮。

21.雪光照着草原。

22.老人们爱钓鱼。

23 礼物是珍贵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