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嫦娥奔月

合集下载

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分别讲述了两个什么故事?

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分别讲述了两个什么故事?

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分别讲述了两个什么故事?本文导读:相传,远古时期,有一个名叫后羿的大英雄,在天下百姓被十日所困扰的时候。

后羿独自一人,登上昆仑山顶,弯弓蓄力,一口气连着射下九个太阳,然后他又命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维持人们的正常生活。

嫦娥奔月剧照后羿由于射日,拯救了天下黎民百姓,被天下万民所景仰供奉,后羿也在天下广收徒弟,教授他们箭术。

后来他又娶了五帝之一天帝帝俊的女儿嫦娥,嫦娥当时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正宗的“白富美”,夫妻二人的生活也是非常的恩爱幸福。

后来,西王母在昆仑山给了后羿一颗长生不死药,吃了长生不死药就可以立刻飞升成仙。

但是,后羿为了不和妻子分离,就没有立即服用,将这颗药交给自己的妻子嫦娥保管。

这件事,被后羿的一个弟子知道了,这个弟子趁后羿出去打猎的时候,就逼迫嫦娥交出仙药。

嫦娥无奈只得吞下不死药,飞升成仙。

后羿为了纪念自己的妻子,在每年八月十五这天,在后院摆上嫦娥最爱吃的糕点,遥祭嫦娥。

后来这个习俗,就被父老乡亲效仿,逐渐的开始流传开来,这也是中秋节的由来。

嫦娥奔月的结局,在后世还有一种不同的说法。

传说,嫦娥吃掉不死药,不是被别人逼迫的,是自己主动服食的。

传说,那时的后羿成名之后,开始变得暴戾,搅得民众生活苦不堪言。

嫦娥为了拯救黎民百姓,就想吃掉不死药,成仙拯救百姓。

但是,成仙后的嫦娥变成了一只蟾蜍,所以后世也将月宫叫做蟾宫。

课文嫦娥奔月嫦娥奔月的故事后来被改编为小学课文《嫦娥奔月》,这篇课文收录于小学五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

有两个版本的,一个是苏教版国标本语文课本,一个是沪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本,虽然课本版本不一样,但是内容都是差不多的。

课文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月神嫦娥相传在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满神弓,一气射下了九个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拜师学艺。

有个叫蓬蒙的,素来奸诈贪婪、心术不正,也拜在后羿门下。

从《嫦娥奔月》与《竹取物语》看中日两国的月崇拜

从《嫦娥奔月》与《竹取物语》看中日两国的月崇拜

从《嫦娥奔月》与《竹取物语》看中日两国的月崇拜月亮,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崇拜,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日本,都有各自独特的月崇拜文化。

在中国,月亮一直被视为仁者的象征,而在日本,月亮被视为神秘的象征。

两国在对月亮的崇拜中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同时也有着独特的文化特点。

本文将通过分析《嫦娥奔月》与《竹取物语》这两部古代文学作品,来探讨中日两国的月崇拜文化。

我们先来看看《嫦娥奔月》这个中国古代传说。

《嫦娥奔月》的故事源自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大约成书于东汉末年,成形于南北朝。

<嫦娥奔月>的故事通过描述嫦娥飞升月宫、后羿射日等方式,抒发了祖国山河的壮美,以及家国情怀。

嫦娥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神话人物,她被描述为一个美丽而善良的女子。

在这个传说中,嫦娥因吞服了长生不老药而被迫飞上了月宫。

传说中,她在月宫中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但也因为受到人们的崇拜而倍感孤独。

而与之相关的后羿射日,则是一个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通过后羿射日的故事,揭示了中国崇拜太阳的情感。

而在日本,我们有一部类似的古代文学作品,那就是《竹取物语》。

《竹取物语》是日本古代的文学作品,成书于平安时代。

该作品以竹取(竹取翁)使一名婴儿成为皇后为中心,表现了宫廷的生活,融入千古传颂的爱情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月亮也扮演着重要的象征角色。

故事中描述了竹取翁在宫中见到美丽的公主,并想要与她结婚。

在故事的结尾,公主最终被送上了月亮。

尽管有着共同之处,中日两国的月崇拜文化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的月亮崇拜更多地表现出来的是情感与思想,而日本的月亮崇拜更多地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神秘的象征意义。

在《嫦娥奔月》中,月亮被赋予了美丽和孤独的神秘象征意义,而在《竹取物语》中,月亮则表现出了神秘的象征意义。

中国的月亮崇拜更多地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浪漫的情感,而日本的月亮崇拜更多地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神秘的象征意义。

11.嫦娥奔月

11.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
1.月亮的许多别称,都来源于一些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 玉兔捣药--"兔"字系列别称。传说月亮上有玉兔在长年累 月的捣药,由此产生了月亮的"兔"、兔
月、月兔……玉兔捣药用的"玉杵"也成了月亮的别称。
2.传说嫦娥偷吃不死之药升月成仙,由此便产生了月亮的 姱娥、娥月、娥影、娥灵……"婵娟"本指美女,借指嫦娥
5.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李白-《暮江吟》)
6.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7.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8.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李白--《把酒问月》)
咏月诗句
méng
jiān
tān
wán

蒙 奸 贪 丸 企
仑 诈 济 匣
lún zhà jì xiá
逢蒙 药丸
药匣 威逼 皓月当空
企盼
周旋 树影婆娑
昆仑 接济
凝望 敬重
迫不及待
奸诈贪婪
后羿 嫦娥
逢蒙
力大无比、为民除 害
奸诈贪婪
美丽善良、机智勇敢
仙子,所以"婵娟"也成了月亮的别称。
"娥"字系列别称--嫦娥、姮娥、月峨、金娥、素娥、残娥、
月亮的别称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4.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中国神话的俩个字的词语

中国神话的俩个字的词语

中国神话的俩个字的词语摘要:一、前言二、中国神话的概念与特点三、两个字的词语介绍1.盘古开天辟地2.女娲造人3.伏羲画卦4.神农尝百草5.黄帝战蚩尤6.尧舜禅让7.大禹治水8.愚公移山9.夸父追日10.后羿射日11.嫦娥奔月12.牛郎织女13.八仙过海14.观音菩萨15.哪吒闹海16.雷公电母17.孟婆汤18.黑白无常19.钟馗捉鬼20.结语正文:一、前言中国神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哲学、宗教等诸多方面的观念。

神话故事丰富多样,既有创世神话,也有英雄神话、神祇神话等。

在这些神话故事中,有很多两个字的词语,它们简洁而富有深意,成为民间广泛流传的典故。

二、中国神话的概念与特点中国神话是指古代中国人民通过想象、虚构、寓意等方式塑造的一系列关于自然现象、人类起源、社会历史等方面的故事。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丰富的想象力:神话故事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生命起源等未知事物的想象和探索。

2.强烈的民族性:中国神话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

3.独特的艺术表现:神话故事通过象征、寓意、夸张等手法,传达了深刻的哲理。

三、两个字的词语介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两个字的词语,它们都源于中国神话故事:1.盘古开天辟地:盘古是中国神话中的创世神祇,他开天辟地,创造了世界。

2.女娲造人:女娲是中国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她用五彩石捏土造人,赋予人类生命。

3.伏羲画卦:伏羲是古代神话人物,他发明了八卦,开创了易学。

4.神农尝百草:神农是中国古代神话人物,他教民耕作,尝百草,为人类造福。

5.黄帝战蚩尤:黄帝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英雄,他战胜蚩尤,统一了部落。

6.尧舜禅让:尧舜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圣王,他们实行禅让制,传贤不传子。

7.大禹治水:大禹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英雄,他治理洪水,为民除害。

8.愚公移山:愚公是中国古代神话人物,他坚定信念,移山填海。

9.夸父追日:夸父是中国古代神话人物,他勇猛无比,追赶太阳。

嫦娥奔月故事讲解

嫦娥奔月故事讲解

《嫦娥奔月故事讲解》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

这十个太阳可调皮啦,它们一起跑出来,把大地烤得滚烫滚烫的,庄稼都干死了,人们的日子过得特别苦。

这时候,有一个叫后羿的大英雄,他力气特别大,还很勇敢。

后羿看到大家这么受苦,心里很难过,就决定要把太阳射下来。

后羿拿着他的大弓,爬上了一座高高的山。

他瞄准太阳,嗖的一箭,一个太阳就掉下来啦。

就这样,后羿连着射下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了一个太阳在天上。

这下,大地不再那么热了,庄稼又能好好生长,人们都特别高兴,很感激后羿。

后来,西王母为了奖励后羿,就给了他一颗长生不老药。

后羿把这颗药拿回家,交给了他美丽的妻子嫦娥保管。

可是,有一个坏人知道了这件事,他想把长生不老药偷走。

嫦娥为了不让坏人得逞,就自己把药吃了下去。

哎呀,这药的威力可真大!嫦娥吃了药后,身体变得轻飘飘的,一下子就飞到了天上。

嫦娥一直飞呀飞,最后飞到了月亮上。

月亮上很冷清,只有一只玉兔陪着她。

从此以后,每到月圆的时候,人们就会抬头看着月亮,想着美丽的嫦娥。

小朋友们,嫦娥奔月的故事是不是很神奇呀?《嫦娥奔月故事讲解》小朋友们,咱们接着来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成了大英雄。

他和嫦娥一起过着幸福的日子。

有一天,后羿出门去了。

那个坏心眼的家伙就偷偷跑到后羿家里,逼嫦娥把长生不老药交出来。

嫦娥心里想:“这药可不能落到坏人手里。

”于是,她一咬牙,就把药吃了。

刚吃下药,嫦娥就觉得自己的身体像一片羽毛一样轻,慢慢地飘了起来。

她穿过窗户,一直往天上飞去。

嫦娥越飞越高,风在她耳边呼呼地吹。

她看到地上的房子变得越来越小,人们都在惊讶地看着她。

最后,嫦娥飞到了月亮上。

月亮上可安静啦,到处都是冷冷清清的。

只有一只可爱的玉兔陪着她。

嫦娥在月亮上很想念后羿,后羿也很想念嫦娥。

每当中秋节的时候,月亮特别圆,人们就会摆上好吃的月饼,一边赏月,一边想着嫦娥和后羿的故事。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嫦娥奔月故事讲解》小朋友们,咱们再来讲讲嫦娥奔月。

幼儿园教案嫦娥奔月

幼儿园教案嫦娥奔月

幼儿园教案:嫦娥奔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知道节日的由来、习俗和意义;2.能通过简单的故事理解“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3.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如同情、帮助他人等。

二、教学准备1.为讲述嫦娥奔月故事所需要的图片或图片书籍;2.中秋节的相关装饰物,如灯笼、月饼等;3.合适的教学歌曲和视频资源;4.准备适合幼儿园的乐器,如铃铛、木鱼等。

三、教学过程a. 导入【10分钟】1.讲师先介绍“中秋节”,问幼儿是否了解这个节日,并引导幼儿谈谈此节日所带来的习俗、食品、庆祝方式等;2.指出节日的重要意义,即人们团圆、互赠礼物,一起庆祝秋季的丰收和祈求好运、幸福。

b. 学习【20分钟】1.通过图片,教师向幼儿传达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2.请幼儿围绕嫦娥的形象,想象月亮背后的神秘、幸福世界;3.帮助幼儿画出自己的想象和构思;4.谈论幼儿的作品并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c. 联学活动【20分钟】1.手工制作中秋节必备品:灯笼、月饼,并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制作;2.将制作出来的灯笼和月饼装饰在教室中,让幼儿们感受到中秋节氛围的强烈感受。

d. 游戏和音乐展示【20分钟】1.利用教学歌曲和视频资源,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音乐文化;2.学习歌曲的同时,利用乐器创造合适的音乐效果;3.创造一个愉快而且具有中秋节氛围的音乐和游戏环境;4.引导幼儿思考幸福,有时候是与朋友分享和一起庆祝节日带来的幸福。

e. 总结【10分钟】1.提醒幼儿“中秋节”的重要意义,并让每个孩子分享上课中的所学以及厚积在心中的素质;2.将今天学习到的知识点总结在黑板上,并要求每个幼儿口胡自己的心得体会。

四、教学反思以传统节日为教材,通过图画、音乐、游戏和手工制作等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并对“嫦娥奔月”的传说有基本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本次课程,幼儿们不仅得到了知识的积累,也培养了创造力和团队意识,并对传统节日的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在欣赏中秋节的音乐和视觉环境的同时,也慢慢地增加了自己的认知。

爱国故事100

爱国故事100

爱国故事100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有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爱国故事。

这些故事或讴歌了英雄的壮举,或记录了普通人的感人事迹,都激励着我们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奋斗拼搏。

在这里,我将为大家呈现一百个爱国故事,希望能够唤起每个人心中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 岳飞护国。

南宋时期,金兵入侵南宋,岳飞率领军队奋勇抵抗,最终在淮水战役中大败金兵。

岳飞以忠义、勇敢而著称,他的护国壮举激励了无数后人。

2. 贺龙保卫西柏坡。

贺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开国元帅之一,他曾率领部队在西柏坡一战中歼灭敌军,保卫了中央苏区,为中国革命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3. 毛泽东视察南昌起义部队。

1927年8月1日,毛泽东视察南昌起义部队,鼓舞士气,激励部队取得了南昌起义的伟大胜利,开创了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的序幕。

4. 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它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也是中国人民为保卫家园、抵御外敌入侵的重要防御工程。

5. 抗美援朝。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奋起抗美援朝,与美军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

6. 珠海保卫战。

1980年,越南入侵我国珠海地区,中国人民解放军顽强抵抗,最终取得了珠海保卫战的胜利,捍卫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7. 钟南山抗击新冠病毒。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钟南山院士等一线医护人员冲锋在前,坚守防疫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卫人民的生命安全,展现了爱国情怀。

8. 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离骚》、《天问》等诗篇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沉眷恋和对国家兴亡的忧虑,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

9. 抗日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将领,他率领抗日武装,浴血奋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10. 中国女排夺冠。

中国女排曾多次在国际比赛中夺冠,她们的拼搏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励了整个国家,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力量。

11. 航天英雄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的大概意思

嫦娥奔月的大概意思

嫦娥奔月的大概意思
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故事,大概意思是描述了嫦娥乘坐玉兔奔向月宫的传说。

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嫦娥在月宫中偷吃了长生不老的仙草后被发现,于是她被贬到人间成为凡人。

在人间,她遇到了一个好心的年轻人,两人相爱并结为夫妻。

后来,嫦娥在丈夫不在家的时候,重新乘坐玉兔返回月宫,重新成为仙女。

这个故事通过嫦娥的奔月,表达了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愿望,以及对爱情和家庭的珍视。

同时,故事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月亮的崇拜和对女性形象的理想化。

嫦娥奔月的故事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被广泛传颂,并且成为了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如中秋节。

这个故事也被文学、戏曲、绘画等艺术形式广泛地表现和传承。

总的来说,嫦娥奔月的故事是中国文化中一个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传统神话故事,它传达了人们对自由、爱情和家庭的向往和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商山早行》)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
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
《吴刚伐桂》 《玉兔捣药》
《嫦娥奔月》
11 嫦娥奔月
认读下面的生字词: 远古 昆仑山 后羿 逢蒙 嫦娥 敬重 奸诈 贪婪 接济 宝剑 时值中秋 迫不及待 威逼 翻箱倒柜 洒满银辉 焦急 树影婆娑 企盼
自由读课文,思考:
•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 文中出现了几个主要人物?哪个人物让你 印象最深刻呢?在旁边写上你的看法。
后• 嫦娥 • 逢蒙
• 你对哪一个人物印象最深刻呢?说说你对 他的看法。
后羿
• 力大无比的英雄,武艺高强。 • • 善良勇敢,为民造福,为百姓解决苦难。
• 读1、2自然段,读出英雄气概。
嫦娥
• 美丽善良:经常接济贫苦百姓 • 舍己为民:为了百姓,离开了丈夫 • 机智:与逢蒙周旋
• 读3.4自然段,温柔的读出嫦娥的善良 • 齐读第6自然段,感受嫦娥奔月的画面美 • 映衬嫦娥的人性美
逢蒙
• 奸诈、贪婪、凶恶
• 反衬嫦娥的机智善良,使嫦娥善良的形象 更加丰满。
• 读5自然段,读出气氛的紧张、逢蒙的凶恶 和嫦娥的机智。
读7.8自然段
• 乡亲们会在八月十五的时候摆上嫦娥爱吃 的食物表达想念和祝福。想象一下,乡亲 们会对嫦娥说什么呢?嫦娥又是如何回答 的呢?动笔写下了。
• 表演
课后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弟弟 妹妹听; 2、采记“吴刚伐桂”、“玉兔 捣药”等有关中秋、月亮的传 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