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17《贝多芬传》传教案长春版
《〈贝多芬传〉序》课件2-优质公开课-长春版九下精品
全文共70小节,评述传主经历大致可分为五部分: 1、(1—4)1770年—1788年贝多芬童年及家境生活。 2、(5—24)1789年—1809年贝多芬的大学、爱情生 活及其创作。 3、(25—33)1810年—1815年贝多芬与歌德的交往。 4、(34—66)1816年—1827年贝多芬悲惨时期。
口语交际 说说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从人
物身上得到的启迪。
作业
人们常说:“一本优秀的传记不仅能让我们 认识世界,还会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人生。” 从以下几个名人传记中任意选择一个写一篇
读后感:《巴金传》,《雨果传》,《托尔斯泰 传》,《渴望生活--凡高传》,《米开朗琪罗 传》,《姚明传》。
评价:“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由痛苦
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
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怎样理解 这句话?
理解
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于幸福、爱情 的渴望与深情赞颂。虽然他自身的环境极为 恶劣,他的作品却从不缺少对于不幸者有益
的欢乐。
贝多芬是一个
怎样的人?
贝多芬: 一个敢于“扼住命运 咽喉”、具有大无畏 勇敢精神的伟大音乐 家。
《贝多芬传》序
罗曼·罗兰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
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 超脱寻常人于无振拔的苦难。
扼住命运的咽喉!
学习方法点拨
1、阅读全文,概括人物事迹。 2、概括人物品质特征。 3、思考人物品质给人的启迪。
4、个性化解读人物品质,并拓展延伸。
在快速浏览课文的前提下,完成以下要求:
5、(67—70)作者的诗意化评价。
贝多芬遇到的苦难有哪些?
九年级语文下册 17《多贝芬传》序教案 长春版
《〈多贝芬传〉序》◆教材分析《〈多贝芬传〉序》是长春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材第一七课。
它是法国大作家罗曼。
罗兰为自己的《巨人三传》(即《名人传》)中的《贝多芬传》所作的序言,序言确切而深刻地表明了作者写作的最终目的和宗旨。
罗曼。
罗兰笔下的贝多芬,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虽然历尽苦难,但从不更改他对于音乐的痴爱。
学习本文,我们不但可以感受到贝多芬作为一个人生巨人所凸显的崇高人格、博爱情感、广阔襟怀,更会理解他作为一个音乐巨人所表现出来的非凡毅力和才华。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罗曼。
罗兰和《名人传》等代表作品、贝多芬及代表作品。
2、认知序言这种文体及相关特点。
3、赏析课文,理解作者蕴于文中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整体感知和具体赏析相结合,赏析本文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感悟英雄的品格,学习贝多芬崇高人格、博爱情感、广阔襟怀,思考自己的人生追求.、222、培养学生理解艰苦的生活环境对成长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结合贝多芬的经历,感悟贝多芬的伟大人格,理解作者在作品中对英雄的定位及对贝多芬的高度评价【教学难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思考名人的经历与品格联想自己的人生并能描绘出自己的独特感悟。
21教◆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音乐视频片段《英雄交响曲》我们都知道,贝多芬在26岁的时候失聪,这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但是贝多芬还是用自己的坚强和勇敢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成为了举世闻名的音乐家。
法国大作家罗曼。
罗兰非常敬仰他,于是亲自为他作传名为《贝多芬传》,在这本书的序言中他更高声地宣称贝多芬为诸多英雄中的“首席英雄”.你想知道个中原因吗?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这篇序言。
二、介绍写作背景及作者1、作者简介:罗曼·罗兰,l9———20世纪的法国现代著名文学家、传记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1866年生于法国克拉姆西,1889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史学系。
《贝多芬传(节选)》教案设计3:本文阐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是怎样的?
这是一篇教案设计的文章,旨在阐述《贝多芬传(节选)》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教学目标二、教学方法三、教学过程四、教学效果一、教学目标《贝多芬传(节选)》是一部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著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贝多芬传(节选)》,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如快速阅读、精读、批判性阅读等,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2、了解历史背景《贝多芬传(节选)》所描述的是贝多芬的生平和艺术成就,这也是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感兴趣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部著作,学生可以了解到贝多芬生活中的点滴,同时也了解到了18世纪欧洲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文化。
3、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贝多芬是德国音乐史上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学习他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和文化层次,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方法1、讲授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从整体上分析贝多芬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先让学生了解愁云惨淡的社会背景和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向,重点讲解贝多芬的音乐创作过程和音乐作品的特点。
通过讲解法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辨识和分析能力,让他们对音乐和人物更加深入的了解。
2、课堂演讲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邀请学生来进行演讲,在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们自己从贝多芬的角度出发,对他的音乐和生平进行分析和评价,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优秀演讲技巧,还可以增强他们对历史和音乐的感性认识。
3、互动式教学法教学中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抛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再从中引导学生,使他们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进行交流和思考。
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更深入的理解和分析贝多芬的音乐创作,更好的理解他的人生和音乐之美。
三、教学过程1、带领学生浏览《贝多芬传(节选)》的文字和文章,简要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和音乐成就2、谈论贝多芬对音乐历史的贡献3、让学生通过音乐鉴赏来感受贝多芬音乐创作的精华,同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音乐的见解和感受4、学生自己去了解贝多芬老年时期的艰难生活经历,来更好的理解他音乐作品的内涵5、进行贝多芬音乐作品的研讨,让学生自己去分析他的音乐创作特点,并互相交流讨论6、总结本次学习内容和教学感受四、教学效果通过以上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我们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和文化层次,让他们在历史和艺术方面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贝多芬。
贝多芬传教案
《贝多芬传——扼住命运的咽喉》导学案制作人:金研2012年6月26日贝多芬传——扼住命运的咽喉教学目标:1、了解贝多芬的重要事件,尤其是他的几个创作阶段及代表作,作者对贝多芬的评价。
2、了解贝多芬充满磨难而始终挑战命运的奋斗的一生。
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贝多芬那种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向生活的苦难挑战的大无畏精神。
3、教育培养学生挫折中不低头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
一、作者、译者1、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20世纪初,他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2)、《米开朗基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统称《名人传》。
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是他的代表作,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
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并且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
这部巨著共10卷,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描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奋斗和终告失败,同时对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对艺术的摧残。
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乐。
每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章。
该小说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由此罗曼·罗兰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
他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2、译者: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
曾留学法国,学习文艺理论及艺术史。
翻译的罗曼罗兰和巴尔扎克作品都是翻译史上的经典之作。
另外,写给儿子的书信集《傅雷家书》也流传甚广、影响极大。
傅雷曾动情地说:“疗治我青年时世纪病的是贝多芬,扶植我在人生中的战斗意志的是贝多芬,在我灵智的成长中给我最大影响的是贝多芬。
九年级语文《贝多芬传》《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 长春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语文《贝多芬传》《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长春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贝多芬传》《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具体教学内容】《贝多芬传》(一)学习目标1. 了解和领悟罗曼•罗兰的英雄观。
2. 树立正确的名人观,呼吸真正的英雄们的气息。
3. 联系实际,领略本文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重、难点1. 了解和领略罗曼·罗兰创作《贝多芬传》的意图。
2. 透彻理解文中意味隽永的语句,体会作者在其中表现的信念、情感。
(三)课文知识分析1、作家作品:罗曼•罗兰(1866—1944年),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
20世纪初,他写了三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传合称为《名人传》,又译为《巨人三传》。
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
1915年,罗曼•罗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了解贝多芬贝多芬(1770—1827年),德国作曲家,同时也是一位演奏家和指挥家。
华人世界里,它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一生都生活在痛苦之中,童年时忧伤贫困,长大后病魔缠身至死。
他的一生就像一部对欢乐的追求史。
然而命运却使他无法欢乐。
3、了解传记:记载人物经历的作品称传记,其中文学性较强的作品是传记文学。
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以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描写对象,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
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上则可以运用想象或夸张,作一定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也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的特定逻辑。
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以虚构为主的小说。
所写的人物生平经历必须具有相当的完整性。
传记文学一般采用散文的形式和手法,有的和小说接近。
4、朗读课文,整体概括内容:本文是罗曼•罗兰为《贝多芬传》写的一篇表明写作目的和宗旨的序言。
在文中,作者为英雄下了定义:英雄不是那些声名显赫之辈,也不是那些位尊权贵之流,更不是那些万众欢呼簇拥之星。
真正的“英雄”是具有仁慈的胸怀,坚毅的品格,以精神的力量为人类做出贡献、为人类增添勇气、为人类指明方向的人。
《贝多芬传》教案
《贝多芬传》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对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期间生活历程的学习,进一步理解贝多芬为歌颂欢乐而毕生不懈执着追求的崇高品质,逐步走进大师的内心世界。
2. 学习本文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1. 贝多芬为追求崇高的理想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讴歌欢乐追求博爱的伟大情怀。
2. 通过苦难和斗争达到欢乐的发展过程的描写,表现贝多芬非凡的才华和崇高的品德。
3. 《第九交响曲》音乐艺术的思想性和表现力的理解。
【教学设想】(1)课前预习: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贝多芬和他的作品;或者教师提供相关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后学生整理资料,讲述以下内容:(学生可以互为补充)(1)、贝多芬的家庭条件(2)贝多芬的教育情况(3)贝多芬的学音乐经历(4)贝多芬的创作了哪些作品(5)贝多芬的身体情况(6)《第九交响曲》的创造过程(7)找出贝多芬为歌颂欢乐而毕生不懈执着追求的句子朗读课文,应用工具书正音正字释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2)课堂学习:以教师点拨学生自学讨论为主,教师尊重鼓励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体现主体性的教学原则。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
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
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
(傅雷)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罗曼·罗兰)1.播放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发贝多芬与《第九交响曲》的相关资料。
在欣赏音乐的同时看资料,(5分钟)或者此时屏幕显示相关背景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含义。
讲述贝多芬的以下内容:(学生可以互为补充)(1)、贝多芬的家庭条件(2)贝多芬的教育情况(3)贝多芬的学音乐经历(4)贝多芬的创作了哪些作品(5)贝多芬的身体情况(6)《第九交响曲》的创造过程(7)找出贝多芬为歌颂欢乐而毕生不懈执着追求的句子2. 简介作者罗曼·罗兰和翻译家傅雷先生(二)、音、形、义检查,采用资料助读法:(课件展示出来)第一张卡片:呕(ǒu)歌:歌颂。
《贝多芬传》教案1附资料
《贝多芬传》教案1 附资料指导思想一、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二、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三、阅读方法上,以抓要点精读为重点:内容理解上,进一步理解贝多芬为歌颂欢乐而毕生不懈执着追求的崇高品质,逐步走进大师的内心世界。
教学目标:1. 通过对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期间生活历程的学习,进一步理解贝多芬为歌颂欢乐而毕生不懈执着追求的崇高品质,逐步走进大师的内心世界。
2. 学习本文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1. 贝多芬为追求崇高的理想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讴歌欢乐追求博爱的伟大情怀。
2. 通过苦难和斗争达到欢乐的发展过程的描写,表现贝多芬非凡的才华和崇高的品德。
3. 《第九交响曲》音乐艺术的思想性和表现力的理解。
教学设想:(1)课前预习:1. 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贝多芬和他的作品;或者教师提供相关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后学生整理资料,讲述以下内容:(学生可以互为补充)(1)、贝多芬的家庭条件(2)贝多芬的教育情况(3)贝多芬的学音乐经历(4)贝多芬的创作了哪些作品(5)贝多芬的身体情况(6)《第九交响曲》的创造过程(7)找出贝多芬为歌颂欢乐而毕生不懈执着追求的句子目的:提高学生的阅读提炼信息能力、表达能力。
2.朗读课文,应用工具书正音正字释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2)课堂学习:以教师点拨学生自学讨论为主,教师尊重鼓励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体现主体性的教学原则。
作业布置:采用分层布置法,给学生布置易、中、难三项作业,做自己喜欢做的那一项,体现民主性。
教学方法: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学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相关资料、自制卡片数份。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
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
2024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贝多芬传》序教学设计长春版
3. 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生平事迹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贝多芬音乐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贝多芬音乐的认知和理解。
九、板书设计
①贝多芬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泰坦尼克号》、《权力的游戏》等。
②贝多芬音乐的特点:旋律优美、情感丰富、具有感染力。
③贝多芬音乐对后世音乐发展的影响:激发后世作曲家的创作热情、成为古典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十.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引入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其对《贝多芬传》序的理解和兴趣。
当堂检测:
1. 选择题:
(1)下列哪个不是贝多芬的音乐作品?
A. 《命运交响曲》
B. 《月光奏鸣曲》
C. 《第九交响曲》
D. 《致爱丽丝》
(2)贝多芬的音乐风格主要受到以下哪位作曲家的影响?
A. 巴赫
B. 莫扎特
C. 海顿
D. 舒伯特
2. 简答题:
请简要描述贝多芬的音乐特点及其对后世音乐发展的影响。
《贝多芬传》(教师中心稿)-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一、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二、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三、阅读方法上,以抓要点精读为重点:内容理解上,进一步理解贝多芬为歌颂欢乐而毕生不懈执着追求的崇高品质,逐步走进大师的内心世界。
教学目标:1.通过对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期间生活历程的学习,进一步理解贝多芬为歌颂欢乐而毕生不懈执着追求的崇高品质,逐步走进大师的内心世界。
2.学习本文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1.贝多芬为追求崇高的理想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讴歌欢乐追求博爱的伟大情怀。
2.通过苦难和斗争达到欢乐的发展过程的描写,表现贝多芬非凡的才华和崇高的品德。
3.《第九交响曲》音乐艺术的思想性和表现力的理解。
教学设想:(1)课前预习:1.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贝多芬和他的作品;或者教师提供相关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后学生整理资料,讲述以下内容:(学生可以互为补充)(1)、贝多芬的家庭条件(2)贝多芬的教育情况(3)贝多芬的学音乐经历(4)贝多芬的创作了哪些作品(5)贝多芬的身体情况(6)《第九交响曲》的创造过程(7)找出贝多芬为歌颂欢乐而毕生不懈执着追求的句子目的:提高学生的阅读提炼信息能力、表达能力。
2.朗读课文,应用工具书正音正字释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2)课堂学习:以教师点拨学生自学讨论为主,教师尊重鼓励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体现主体性的教学原则。
作业布置:采用分层布置法,给学生布置易、中、难三项作业,做自己喜欢做的那一项,体现民主性。
教学方法: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学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自制卡片数份。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
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
《贝多芬传》的教学设计
《贝多芬传》的教学设计《贝多芬传》的教学设计《贝多芬传》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了解贝多芬及其成就,学习其不懈追求的精神和谦逊的品格。
2、学习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学习重点:目标2教学方法:研读法、讨论交流法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一、阅读序幕贝多芬是众多音乐名人中的巨匠、泰斗。
它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需我们仰视的音乐巨着——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让我们虔诚的进入贝多芬的世界,去了解贝多芬的悲苦,去学习贝多芬的精神、品格,去感受贝多芬交响曲的震撼,去一睹贝多芬的风采——(板书课题)二、阅读主场(一)学生阅读课文,确认作者向我们展示的“贝多芬的风采(一)”的具体内容。
贝多芬其人的风采:对欢乐的讴歌——⑴想讴歌欢乐⑵为讴歌欢乐而力⑶实现对欢乐的讴歌非凡的毅力——⑴对人生的追求(一声悲苦,而从不放弃对欢乐的讴歌)⑵对艺术的追求(明知在交响乐中引入合唱难度大,却坚持不懈地努力)超人的才华——⑴《第九交响曲》的写作⑵他人对《第九交响曲》的议论、评价、掌声高尚的道德——为民族、为我们、为人类而创作,获得巨大成功,却“沉默”、“竟默无一言”(难得的谦逊)(二)小组研究讨论组员各自的确认,形成关于贝多芬风采(一)的共识,并推举一个同学做小组发言。
(三)学生讲述贝多芬的故事,突出课文中“在悲苦的深渊里”、“不幸的人”、“永远受着忧患折磨”、“老是卷在热情和哀伤的旋涡内”等词语显示的贝多芬人生经历的信息。
(欣赏《第九交响曲》的基础)(四)学生提供通过查阅资料所获得的几个音乐术语的解释(欣赏《第九交响曲》的基础)⑴交响曲:大型管弦乐套曲。
通常四个乐章。
各乐章的体裁与奏鸣曲相似,但规模较大,音乐主题有较大发展,管弦乐法也较为丰富,适于表现戏剧性较强的内容。
⑵Adagio(柔板):乐曲中表示节奏的术语。
其节奏相似于慢板。
⑶主题:乐曲中具有特征的、并处于显着地位的旋律。
2024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贝多芬传》教案长春版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音乐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贝多芬传》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贝多芬传》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贝多芬传》重点,强调《贝多芬传》难点,通过对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贝多芬的生活和创作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贝多芬传》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贝多芬传》问题。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贝多芬传》教学目标和《贝多芬传》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贝多芬传》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贝多芬传》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贝多芬传》学习状态。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为了促进学生参与和互动,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1)音乐欣赏:让学生聆听贝多芬的经典作品,如《第九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等,并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心得。
(2)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贝多芬及其朋友、家人等角色,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事迹。
(3)创作展示: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贝多芬的作品风格,创作一首音乐作品,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九年级语文下第十七课《贝多芬传》教案长春版
一七《贝多芬传》序作家与作品罗曼·罗兰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约翰·克利斯朵夫》等。
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罗曼·罗兰1944年年底寂寞地辞世,他离开这个世界已经半个多世纪了。
幸运的是,在他告别人世之前看到了巴黎的解放。
在纳粹魔焰最烈的时候,他能登高一呼,号召欧洲知识分子,走上街头,保卫文化,保卫文明,保卫和平,反对纳粹。
当时他被看做是知识界的精神领袖,欧洲知识界的“良心”。
纳粹占领法国时,他隐居巴黎乡下,写了两部书。
一部是《回忆录和日记片段》——一部非常别致的回忆录;另一部是关于贝多芬的。
YAPEE在谈罗曼·罗兰时说:他是一个人文主义作家,又说他是俄罗斯式的法国作家。
后一句是很有见地的话。
我想到罗曼·罗兰,也是喜欢拿他和19世纪俄国一些著名作家进行比较。
如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们实在有许多共同的特征。
不过,我更倾向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
看到人,尊重人,捍卫人类的文化,关键时能够挺身而出,不是埋头书斋——这和中国现代的一些有人文色彩的作家是有些不同的,如沈从文等。
当然时势不同,国情不一,文化背景也相差太大,这样比较也确实是差强人意。
说到他的文学创作,看过的实在不多。
《约翰·克利斯朵夫》还是大学时读的。
现在印象都模糊了。
但书前那句“江声浩荡……”和书中克利斯朵夫对那孩子的讲话,却像刀刻一样刻在脑子里。
这套大书读起来真是辛苦!大段大段的议论,一成不变的场景,乏味的情节,只是作者的激情,主人翁的意志引导读者朝下读。
我想自己实在怕是没兴趣和勇气重新拾起这本巨著重读的。
关于他的《莫斯科日记》,我是去年看的。
这本书很薄,里面的内容现在看来也着实平常了。
30年代要是发表这种东西那可真是石破天惊的。
《日记》写得吞吞吐吐,观点隐晦。
倘对苏联当时的政治情况一无所知,读起来很难抓住要点。
在读《日记》之前,看过蓝英年、郑异凡写过一些前苏联的文章,再看罗兰的书,就明白了好多。
九年级语文下册 17 贝多芬传教案 长版
17.贝多芬传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序”,初步掌握“序”的内容。
2、了解贝多芬充满磨难而始终挑战命运的奋斗的一生。
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贝多芬那种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向生活的苦难挑战的大无畏精神。
3、理解把握罗曼罗兰对贝多芬的高度评价。
教学重点:1. 了解贝多芬再解读课文2. 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贝多芬那种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向生活的苦难挑战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播放“截取”的《命运》交响曲。
这种婉转低回、铿锵有力的声音响起,可能很多同学听出来了,正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交响曲——《第五交响曲》中的《命运》。
贝多芬的名字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也许意味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也许意味着失聪的双耳,顽强的创作;也许意味着天才临幸,才华横溢。
然而,我们同学可知道,贝多芬一生遭遇了多少苦痛与挫折,他又是怎样走过这痛苦而艰难的一生,今天,借着这样一个学习机会,通过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共同走进他的音乐王国,探讨他的精神世界。
二、作者、译者1、罗曼·罗兰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小说家、戏剧家和散文家。
擅长写传记,代表作有《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等。
长篇小说代表作有《约翰·克里斯朵夫》《母与子》等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值得强调的是,这位文坛巨匠,与许多著名的文学大师有过接触,像歌德、巴尔扎克、雨果、斯宾诺莎,但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还当属德国作曲家贝多芬。
他从大学开始接触贝多芬,直到生命的终了始终在研究贝多芬,可以说,他对于贝多芬是崇拜有加的,因此,在作品当中,倾注了自己毕生的鲜血来完成对贝多芬人物的塑造,正像他伟大的作品《约翰克里斯朵夫》能够帮他得到19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应该说其中的人物形象恰恰有贝多芬的影子。
2、译者:傅雷凡是著名的作品,伟大的作品应该是世界人民共享的,来了解一下将它带到中国的傅雷先生。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
贝多芬传教案
梳理文章脉络
英雄是靠心灵伟大→首席给予贝多芬→于是我们鼓起信仰
研读、讨论下列语句
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2)成败有什么相干?主要是!
在“我”的理性分析与情感的感染下,让学生的血液热起来,澎湃起来,听听
学生心底的呼声
序,是依附于作品或书籍的一种文章,今又称前言。内容主要是说明作品书籍的创作意图,编写体例,或者介绍作者的经历、创作情况,以及资料的来源、版本的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或者对其中有关问题的研究和阐发。序是著作的判词,又是读者的导向,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著作的情况和价值。序分自序和他序两种。
教师总结并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完成课后练习
学生谈自己对贝多芬的了解,介绍给大家
感受音乐,感受作者,理解作者
了解自己的学习任务
学生读课文,总体把握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小组讨论这几句话的意思,派代表来回答问题,
不足之处由其他小组来回答。
(1)有英雄们(如贝多芬)在我们身边,我们怕什么?
(2)英雄们(如贝多芬)受了那么多苦难,仍那么乐观、执着,我们有何理由夸
教学重点
了解贝多芬后再解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贝多芬的伟大人格,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学关键
读文章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与导航
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出示目标
二、新课探究
整体感知课文
分析理解文章
解“序”
三、小结与评价
四、巩固与练习
你对贝多芬了解多少简单介绍
放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导入
出示目标
大我们的“痛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
时间
教具
教内
学容
目要
标求
1、情感价值观:感悟贝多芬的伟大人格,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
2、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序”这种文体,初步掌握“序”的内容;理解并把握罗曼•罗兰对贝多芬的高度评价。
3、过程与方法:自主预习、小组交流、教师指导、课堂展示。
重难点
1、了解贝多芬后再解读课文。
2、感受贝多芬的伟大人格,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学生心底的呼声
(1)有英雄们(如贝多芬)在我们身边,我们怕什么?
(2)英雄们(如贝多芬)受了那么多苦难,仍那么乐观、执着,我们有何理由夸
大我们的“痛苦”?
(3)只有不幸,才能成就伟大,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4)人只有先自用力,而后人助之。……
说一说学习本文后的感受与收获。
通过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二、解“序”
序,是依附于作品或书籍的一种文章,今又称前言。内容主要是说明作品书籍的创作意图,编写体例,或者介绍作者的经历、创作情况,以及资料的来源、版本的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或者对其中有关问题的研究和阐发。序是著作的判词,又是读者的导向,可以帮助读者
欣赏音乐作品,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
流程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设计
导入
预习展示
放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请学生听后谈感受然后导入。
一、了解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伟大音乐家。他创作的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由此被尊称为乐圣。祖父自从二十岁来到波恩就做了那里的乐长。父亲是高音的歌唱家,母亲出身低微,是一个厨子和女佣生的女儿。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舞曲。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在世界交响音乐界,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
小组探究,集体交流,培养学生发表个人的见解与看法。
教学
反思
1.朗读课文。
2பைடு நூலகம்理清文章脉络
英雄是靠心灵伟大→首席给予贝多芬→于是我们鼓起信仰
3.研读、讨论下列语句
(1)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2)成败有什么相干?主要是成为伟大,而非显得伟大。
(3)噢,人啊,你当自助!
4.在“我”的理性分析与情感的感染下,让学生的血液热起来,澎湃起来,听听
学生简要介绍。
小组探究、交流,提示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及题目与文本的联系。
教学
流程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设计
小结
了解著作的情况和价值。序分自序和他序两种。本文提到许多英雄,贝多芬只是其中的一位。在内容上主要介绍了传记的创作意图。本文是《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的总序。
三、整体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