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

合集下载

张先《木兰花》翻译赏析

张先《木兰花》翻译赏析

张先《木兰花》翻译赏析《木兰花》年代:宋作者:张先【原文】木兰花·相离徒有相逢梦相离徒有相逢梦。

门外马蹄尘已动。

怨歌留待醉时听,远目不堪空际送。

今宵风月知谁共?声咽琵琶槽上凤①。

人生无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

【作品简介】《木兰花·相离徒有相逢梦》由张先创作,也题作《木兰花·和孙公素别安陆》,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此首送别词是以谙熟别离况味的体验,突出自己的离愁。

首句写离别,却用别后盼相逢已是徒劳魂梦,点明再“相逢”的意愿及难再逢的事实,写出不忍心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那样望行人远去的心情。

“今宵”句与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异曲同工之妙。

“江水不深山不重”,一反前人咏愁言情以水、山类比的'俗套,亦属避俗就生之法。

【注释】①槽上凤:琵琶上端雕刻成凤头状。

槽:即将弦柱之槽口,在凤头下方。

【赏析】此词言送别,没用一般写景伤怀或凄楚哀怨的苦调,而是以谙尽别离况味的超然态度,从虚处着笔,靠对惯常送别程式之否定,以突出自己体验到的离愁。

首句写离别,却用别后盼相逢已是徒劳魂梦,将再“相逢”的意愿及难再逢的事实点明,以少胜多,思力惊力。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有“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表示目送去帆,久久伫立,直至看不到,还不忍离去的痴情。

但词人却用翻案技法,否定这种送别方式,认为“远目不堪空际送”,写出不忍心望行人远去的心情,更其幽咽。

“今宵”句与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生无物比多情”认为“多情”是最可珍贵的,无物可比,与沈邈“情多是病”(《剔银灯》)语意相悖,意旨却同。

“江水不深山不重”,一反前人咏愁言情以水、山类比的俗套,亦属避俗就生之法。

全词一处用“无”,三处用“不”,此种谋篇布局,可称为“否定式”结构。

【作者介绍】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

北宋时期着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

晏殊《木兰花》原文及作品赏析

晏殊《木兰花》原文及作品赏析

晏殊《木兰花》原文及作品赏析晏殊《木兰花》原文及作品赏析原文: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作品赏析:此词抒写人生离别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从有感于人生短促、聚散无常以及盛筵之后的落寞等心情生发出来的感慨。

整首词感情真挚,情调凄切,抒情析理,绰约多姿,有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作者在抒发人生感慨时成功地使用了夸张手法,更增添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上片首句写景,时间是绿柳依依的春天,地点在古道长亭,这是旅客小休之所,也是两人分别之处。

“年少”句叙述临行之际,闺女空自泪眼相看,无语凝咽,而“年少”的他却轻易地弃之而去。

年少,是指思妇的“所欢”,也即“恋人”,据赵与时《宾退录》记载,“晏叔原见蒲传正曰:‘先君平日小词虽多,未尝作妇人语也。

’传正曰:‘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岂非妇人语乎?’叔原曰:“ 公谓年少为所欢乎,因公言,遂解得乐天诗两句:欲留所欢待富贵,富贵不来所欢去。

’传正笔而悟。

余按全篇云云,盖真谓所欢者,与乐天‘欲留年少待富贵,富贵不来年少去’之句不同,叔原之言失之。

”这是晏几道为其父此词“ 年少”语所作的无谓辩解。

实际上,本词写思妇闺怨,用的的确是“妇人语”。

“楼头”两句,把思妇的思念之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从相反方面说明“ 抛人去”者的薄情。

白昼逝去,黑夜降临,她转辗反侧,很久之后才悠悠进入睡乡,但很快就被五更钟声惊破了残梦,使她重又陷入无边的失望;窗外,飘洒着春雨,那些花瓣像是承受不住,带着离愁纷纷落下。

“残梦”和“落花”在这里都是用来曲折地抒发怀人之情,语言工致匀称。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称其“婉转缠绵,深情一往,丽而有则,耐人寻味”。

下片用反语,先以无情与多情作对比,继而以具体比喻从反面来说明。

“无情”两句,用反语以加强语意。

先说无情则无烦恼,因此多情还不如无情,从而反托出“多情自古伤离别”的深衷;“ 一寸”指心,柳丝缕缕,拂水飘绵,最识离怀别苦。

《木兰花》诗词翻译赏析

《木兰花》诗词翻译赏析

《木兰花》诗词翻译赏析《木兰花》诗词翻译赏析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译文] 无情人不会像多情人那样痛苦,我一寸心竟化作相思愁绪千丝万缕。

[出自] 晏殊《木兰花》《玉楼春》晏殊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注释]1.长亭:秦汉时每隔十里建一亭,故称十里长亭,供行人休憩饯别之处。

2.容易:轻易、随便。

3.一寸:指心、心绪。

4.穷:穷尽、终了。

译文1:离别的道路上已见杨柳青青、芳草萋萋。

青春年华最容易抛人而去。

好梦惊醒时,楼头正响起五更的钟声,三月的雨使花底落红点点,惹人离愁难禁。

无情人不会像多情人那样痛苦,我一寸心竟化作相思愁绪千丝万缕。

天涯地角虽然遥远,也终有到头的时候,只有这相思呵,竟无穷无尽、无时无处不在。

译文2:绿杨挺拔,芳草凄凄,相送在大道边上的长亭。

少年郎不知别离之苦,把和恋人的分别看得那么轻。

楼头的五更钟声惊醒了闺中的.相思之梦,三月淅沥的春雨更勾引起那花下的离愁。

无情不像多情有那么多痛苦,一寸相思可以化成千丝万缕情思悠悠。

天涯地角再远也有个穷尽,只有人间的相思永无尽头。

译文3:在长满绿杨、遍生芳草的长亭路边,情郎竟轻易地离我远去。

从此以后我独卧楼中,长夜难眠,忍受煎熬数着那五更的钟声,徘徊花下,看三月的春雨浇洒着花枝,更增添无限的离愁别绪。

无情的郎君倒不如我这多情女子更加痛苦,一寸芳心,化成了情丝千万缕。

天有涯,地有角,总会寻到边际,惟有这相思之情,绵绵不断,永远也没有尽头。

赏析:此词抒写人生离别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从有感于人生短促、聚散无常以及盛筵之后的落寞等心情生发出来的感慨。

整首词感情真挚,情调凄切,抒情析理,绰约多姿,有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作者抒发人生感慨时成功地使用了夸张手法,更增添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上片首句写景,时间是绿柳依依的春天,地点古道长亭,这是旅客小休之所,也是两人分别之处。

欧阳修的诗词《木兰花》赏析

欧阳修的诗词《木兰花》赏析

【导语】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居⼠。

北宋政治家、⽂学家,唐宋⼋⼤家之⼀,千古⽂章四⼤家之⼀。

下⾯⽆忧考就给⼤家介绍下欧阳修的诗词《⽊兰花》,欢迎阅读! 《⽊兰花》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凄凉多少闷。

渐⾏渐远渐⽆书,⽔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攲单枕梦中寻,梦⼜不成灯⼜烬。

赏析 这是⼀⾸写闺中思妇离愁别恨的词。

上⽚侧重从思妇情思追踪⾏⼈⾓度抒情;下⽚变换视⾓,侧重从思妇⾃⾝处境的⾓度描写思妇秋夜难眠,独伴孤灯的愁苦。

全篇突出⼀个“恨”字,层层递进,深沉婉约。

把⼀个闺中独居的⼥⼦在爱⼈离别后的凄凉悲愁以及对杳⽆⾳讯的⽆情之⼈的怨恨,刻画得淋漓尽致。

扩展阅读:欧阳修的诗⽂ 欧阳修倡导的诗*新在本质上是针对五代⽂风和宋初西昆体的,可是欧阳修的⽂学理论和创作实践都与柳开以来的复古派⽂论家有很⼤的不同。

在欧阳修主持⽂坛以前,以西昆体为代表的⽂风已经受到严厉的批评。

欧阳修在反对西昆体的同时,还反对“太学体”。

欧阳修对⽂与道的关系持有新的观点。

⾸先,欧阳修认为儒家之道是与现实⽣活密切相关的。

其次,欧阳修⽂道并重。

此外,他还认为⽂具有独⽴的性质。

这种⽂道并重的思想有两重意义:⼀是把⽂学看得与道同样重要,⼆是把⽂学的艺术形式看得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这⽆疑⼤⼤地提⾼了⽂学的地位。

柳开等⼈以韩愈相号召,主要着眼于其道统,⽽欧阳修却重于继承韩愈的⽂学传统。

欧阳修⾃幼喜爱韩⽂,后来写作古⽂也以韩、柳为学习典范,但他并不盲⽬崇古,他所取法的是韩⽂从字顺的⼀⾯,对韩、柳古⽂已露端倪的奇险深奥倾向则弃⽽不取。

同时,欧阳修对骈体⽂的艺术成就并不⼀概否定,对杨亿等⼈“雄⽂博学,笔⼒有馀”也颇为赞赏。

这样,欧阳修在理论上既纠正了柳开、⽯介的偏颇,⼜矫正了韩、柳古⽂的某些缺点,从⽽为北宋的诗*新建⽴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也为宋代古⽂的发展开辟了⼴阔的前景。

扩展阅读:欧阳修的其他成就 经学⽅⾯,欧阳修研究《春秋》,能不拘守前⼈之说,有独到见解;⾦⽯学为开辟之功,编辑和整理了周代⾄隋唐的⾦⽯器物、铭⽂碑刻上千,并撰写成《集古录跋尾》⼗卷四百多篇,简称《集古录》,是今存最早的⾦⽯学著作。

《木兰花》诗词鉴赏

《木兰花》诗词鉴赏

《木兰花》诗词鉴赏《木兰花》诗词鉴赏1《木兰花》原文别后不知君远近。

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

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作品赏析这首词是作者的早期作品。

它受五代花间词的影响,以代言体(即女性第一人称方式)形式表达了闺中思妇深沉凄婉的离情别绪。

全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词境委婉曲折、深沉精细而又温柔敦厚。

发端句“别后不知君远近”是恨的缘由。

因不知亲人行踪,故触景皆生出凄凉、郁闷,亦即无时无处不如此。

“多少”,“不知多少”之意,以模糊语言极状其多。

三、四两句再进一层,抒写了远别的情状与愁绪。

“渐行渐远渐无书”,一句之内重复叠用了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而雁绝鱼沉,无处寻踪。

“无书”应首句的“不知”,且欲知无由,她只有沉浸在“水阔鱼沉何处问”的无穷哀怨之中了。

“水阔”是“远”的象征,“鱼沉”是“无书”的象征。

“何处问”三字,将思妇欲求无路、欲诉无门的那种不可名状的愁苦,抒写得极为痛切。

词作从过片以下,深入细腻地刻划了思妇的内心世界,着力渲染了她秋夜不寐的愁苦之情。

风竹秋韵,原是“寻常景物”,但在与亲人远别,空床独宿的思妇听来,万叶千声都是离恨悲鸣,一叶叶一声声都牵动着她无限愁苦之情。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思妇为了摆脱苦况的现实,急于入睡成梦,故特意斜靠着孤枕,幻想在梦中能寻觅到在现实中寻觅不到的亲人,可是梦终未成,而最后连那一盏作伴的残灯也熄灭了。

“灯又烬”一语双关,闺房里的灯花燃成了灰烬,自己与亲人的相会也不可能实现,思妇的命运变得像灯花一样凄迷、黯淡。

词到结句,哀婉幽怨之情韵袅袅不断,给人以深沉的艺术感染。

刘熙载云:“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此语精辟地指出了欧词婉约深沉的特点。

以此词而言,这种风格表现得极为明显。

全词抒情与写景兼融,景中寓婉曲之情,情中带凄清之景,将闺中思妇深沉凄绝的别恨表现得深曲婉丽,淋漓尽致。

晏殊《木兰花》全词赏析

晏殊《木兰花》全词赏析

晏殊《木兰花》全词赏析《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是晏殊创作的一首词作。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晏殊《木兰花》全词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晏殊池塘水绿风微暖。

记得玉真初见面。

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

醉后不知斜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译文春天的风,带着一丝微微的暖意,吹皱一池碧水,至今记忆犹新,与那玉真仙女头一次见面。

歌喉清脆又婉转,韵律往复又回环。

舞姿婀娜轻盈,脚踏节拍飞转,红裙飞舞眼缭乱。

玉砌的钩兰之下,花丛台阶之畔,醉酒之后,全然不觉夕阳西下,天色近晚。

当年和我一起赏花的人儿,如今细细查点,不足半数在身旁。

《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注释玉真;仙女的名字。

这里只晏殊家里的歌妓名。

重(chóng虫)头;一首词前后阕字句平仄完全相同者称作“重头”,如《木兰花》便是。

铮琮(chēngcōng称从);玉器撞击之声,形容乐曲声韵铿锵悦耳; 琮:玉声,比喻玉真嗓音脆美如玉声。

入破;唐宋大曲一个音乐的名称(唐、宋大曲在结构上分成三大段,名为散序、中序、破。

入破,即为破的第一遍。

乐曲中繁声,与“重头”一样为官弦家术语。

),这里形节奏开始加快。

红乱旋:大曲在中序时多为慢拍,入破后节奏转为急促,舞者的脚步此时亦随之加快,故云。

红旋,旋转飞舞的红裙。

香阶:飘满落花的石阶。

共我赏花人:自己和一同观看玉真歌舞的同伴。

点检:检查,细数。

“点检”句:言自己如今年纪已老,当年歌舞场上的同伴大都已经不在人世。

《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鉴赏这是一首怀旧之作。

本词追忆早年初见美人时的喜悦与欢欣及今日物是人非的惆怅,在对比中抒发好景不长的人生感慨。

词中以往昔“歌韵琤琮”、“舞腰乱旋” 的欢乐场面与今日“点检无一半”的凄清境况对比,抒发了强烈的人生无常的伤感之情。

词中所写景物:池塘、绿水、阑干、香阶,均兼关昔今。

张先《木兰花》翻译赏析

张先《木兰花》翻译赏析

张先《木兰花》翻译赏析张先《木兰花》翻译赏析《木兰花》年代:宋作者:张先【原文】木兰花·相离徒有相逢梦相离徒有相逢梦。

门外马蹄尘已动。

怨歌留待醉时听,远目不堪空际送。

今宵风月知谁共?声咽琵琶槽上凤①。

人生无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

【作品简介】《木兰花·相离徒有相逢梦》由张先创作,也题作《木兰花·和孙公素别安陆》,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此首送别词是以谙熟别离况味的体验,突出自己的离愁。

首句写离别,却用别后盼相逢已是徒劳魂梦,点明再“相逢”的意愿及难再逢的`事实,写出不忍心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那样望行人远去的心情。

“今宵”句与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异曲同工之妙。

“江水不深山不重”,一反前人咏愁言情以水、山类比的俗套,亦属避俗就生之法。

【注释】①槽上凤:琵琶上端雕刻成凤头状。

槽:即将弦柱之槽口,在凤头下方。

【赏析】此词言送别,没用一般写景伤怀或凄楚哀怨的苦调,而是以谙尽别离况味的超然态度,从虚处着笔,靠对惯常送别程式之否定,以突出自己体验到的离愁。

首句写离别,却用别后盼相逢已是徒劳魂梦,将再“相逢”的意愿及难再逢的事实点明,以少胜多,思力惊力。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有“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表示目送去帆,久久伫立,直至看不到,还不忍离去的痴情。

但词人却用翻案技法,否定这种送别方式,认为“远目不堪空际送”,写出不忍心望行人远去的心情,更其幽咽。

“今宵”句与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生无物比多情”认为“多情”是最可珍贵的,无物可比,与沈邈“情多是病”(《剔银灯》)语意相悖,意旨却同。

“江水不深山不重”,一反前人咏愁言情以水、山类比的俗套,亦属避俗就生之法。

全词一处用“无”,三处用“不”,此种谋篇布局,可称为“否定式”结构。

【作者介绍】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

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

【木兰花】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木兰花】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木兰花】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木兰花
晏几道木兰花
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

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

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

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

【赏析】
这首词抒写伤春惜花之悲情。

上片写东风无情,践踏粉红。

以“东风无情”总领词人伤春根由。

词人运用移情化的拟人手法赋以“东风”意象辣手摧花的’无情品格,它将“艳粉娇红”之繁花吹得满地狼藉,繁华美景转瞬消逝,怎不触目伤情?“碧楼”二句点出抒情主人公藏身碧楼,透过珠帘看见东风吹得落花残影纷纷飘坠,遂又生出对珠帘的恼怨,恼怨珠帘遮不住落花残影,又像去年今日惹起了伤春愁绪。

一怨东风,二怨珠帘,实为惜花人的痴语,伤心人的至性,借恼怨传达沉痛的悲愁。

下片惜花。

“谁知”二句词意顿折,从上片恼怨东风忽反笔转作自恼自怨:“错管”二字乃讲词人不忍心落花狼藉,任人践踏,遂登山临水管起了暮春残花之事。

上述三层恼怨,顿挫曲折,将词人自己逼进“疑无路”的境地,于是“此时”二句又作顿转,以“金盏直须深”的痛饮求醉,在落花残尽之前陪落花再陶醉几番!表面上自解自慰,说伤春惜花费泪无益,不如痛饮美酒,恣赏落花,语极旷达,实际上却极为沉痛,较之惋惜更深一层。

全词语辞深婉清劲,更显沉痛悲怆之愁怀。

1/ 1。

木兰花古诗全文

木兰花古诗全文

木兰花古诗全文“哎呀,妈妈,今天老师教了一首古诗,可好听啦!”我一放学回家就迫不及待地对妈妈喊道。

妈妈笑着问:“哦?什么古诗呀,让你这么兴奋?”我兴致勃勃地说:“是《木兰花》啦!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妈妈惊讶地说:“哇,你记得这么清楚呀!”我得意地说:“那当然啦!老师还跟我们讲了花木兰的故事呢,她可真勇敢呀,女扮男装去打仗,就像个超级英雄!妈妈,我以后也要像花木兰一样勇敢!”妈妈摸摸我的头,温柔地说:“好呀,我的宝贝最棒了!那你知道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我歪着头想了想,说:“嗯……我知道,它让我们要勇敢面对困难,不要害怕!就像花木兰一样!”妈妈笑着点点头:“对呀,宝贝,这首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花木兰的勇敢,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她对家人的爱和责任。

这是一首很有力量的古诗呢!”我眼睛亮晶晶的,说:“嗯嗯,我好喜欢这首诗呀!妈妈,我以后还要学更多更多的古诗!”我觉得古诗就像一个个神奇的故事,能让我去到不同的世界,看到不一样的人和事。

《木兰花》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勇敢和爱的力量,我也要像花木兰一样,做一个勇敢又有爱的人!。

【木兰花】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_2

【木兰花】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_2

【木兰花】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木兰花
晏殊木兰花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

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

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赏析】
燕过莺归,象征春事衰残,“细算”句反思一生,无限感触。

紧接以“春梦”喻其短,以“秋云”状其幻,浮生好比春梦,再长又能有多少岁月,好似秋云倏忽散逝无处寻觅。

换头连举两则男女相知相慕故事,愿她像闻琴夜奔的卓文君,解佩相赠的江妃二女,和我结成神仙一样的伴侣,然而挽断她的’罗衣,也留不住她的离去。

伊人飘然远去,似是为情场伤离、艳遇幻灭而发。

收拍以纵情醇酒为解,以“独醒”为戒,劝君不要作独自清醒人,清醒梦破更伤心,应该在有限的浮生,烂醉在花间春梦里。

言外颇含愤世嫉俗之意。

全词首尾感慨深沉,中间多用比兴,叹春梦短暂、知音不留、好事成空,行间回荡不平之气,岂诗人借芳草美人为载体,而别有寄托欤!
1/ 1。

欧阳修木兰花全词翻译及赏析

欧阳修木兰花全词翻译及赏析

欧阳修木兰花全词翻译及赏析木兰花朝代:宋代作者:欧阳修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作者简介:注释:鱼沉:古人有鱼雁传书之说,鱼沉,谓无人传言。

秋韵:即秋声。

此谓风吹竹声。

攲(qi)倚、依。

烬(jin)火烧剩余之物,此指灯花。

译文一:分别后不知你的行程远近,满目凄凉心中有说不尽的苦闷。

你越走越远渐渐断了书信;鱼书不传我去哪里问讯?深夜里风吹竹叶萧萧不停,千声万声都是别愁离恨。

我斜倚单枕想到梦中见你,谁知道梦没有做成灯芯又燃尽。

译文二:自从分别之后,不知你已经到了何方?眼里心中都是凄凉与愁闷,生出不尽的忧愁!你越走越远,最后竟断了音信;江水是何等的宽阔,鱼儿深深地游在水底,我又能向何处去打听你的消息?昨夜里大风吹得竹林处处作响,传递着深秋的韵律,每一片叶子的声响都似乎在诉说着怨恼。

我有心斜倚着单枕,希望梦中能与你相遇,可惜梦做不成,无奈灯芯,又在秋风中燃烬。

赏析一:《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此词描写思妇念远的愁情。

上阕写思妇别后的孤凄苦闷和对远游人深切的怀念;下阕借景抒情,描写思妇秋夜难眠独伴孤灯的愁苦。

全词突出一个“恨”字,层层递进,深沉婉约,把一个闺中独居的女子在爱人离别后的凄凉悲愁以及对杳无音讯的无情之人的怨恨,刻画得淋漓尽致。

笔调细腻委婉,语言浅白,情感朴实;境界哀怨缠绵,清疏蕴藉,雅俗兼备:很好地体现了欧词的艺术特色。

赏析二:这是一首别后相思愁绪之词。

上片描写思别后的孤凄苦永和对远人深切的怀念之情。

下片描写思妇秋夜写到夜间之秋声,形声交错。

其景愈转愈凄凉,其情愈深沉。

这首词写闺中思妇深沉凄绝的离愁别恨,但词人并没有一个字述及思妇的外貌形象或体态服饰,而是着力刻划、揭示思妇地内心思想感情,这是欧阳修与以往花间派词人的不同之处。

词的上片:“别后”二句,不知行踪之恨。

【诗歌鉴赏】宋祁《木兰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宋祁《木兰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宋祁《木兰花》原文翻译及赏析宋祁《木兰花》原文东城渐觉风光好,?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祁《木兰花》注释、木兰花: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调同“玉楼春”。

2、?(hú)皱波纹:形容波纹细如皱纱。

?皱:即皱纱,有皱褶的纱。

棹(zhào):船桨,此指船。

3、春意:春天的气象。

闹:浓盛。

4、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

5、肯爱:岂肯吝惜,即不吝惜。

一笑:特指美人之笑。

6、持酒:端起酒杯。

7、晚照:夕阳的余晖。

宋祁《木兰花》翻译漫步东城感受到风光越来越好,船儿行驶在波纹骤起的水面上。

拂晓的轻寒笼罩着如烟的杨柳,惟见那红艳艳的杏花簇绽枝头。

人生总是怨恨苦恼太多欢娱少,谁惜千金却轻视美人迷人一笑?为君手持酒盏劝说金色的斜阳,且为聚会向花间多留一抹晚霞。

宋祁《木兰花》赏析《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是宋代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宋祁的诗词作品。

此词赞颂明媚的春光,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情趣。

上阕描绘春日绚丽的景色。

“东城”句,总说春光渐好;“?皱”句专写春水之轻柔;“绿杨烟”与“红杏枝”相互映衬,层次疏密有致;“晓寒轻”与“春意闹”互为渲染,表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下阕直抒惜春寻乐的情怀。

“浮生”二字,点出珍惜年华之意;“为君”二句,明为怅怨,实是依恋春光,情极浓丽。

全词收放自如,井井有条,用语华丽而不轻佻,言情直率而不扭捏,把对时光的留恋、对美好人生的珍惜写得韵味十足,是当时誉满词坛的名作。

这首词章法井然,开阖自如,言情虽缠绵而不轻薄,措词虽华美而不浮艳,将执著人生、惜时自贵、流连春光的情怀抒写得淋漓尽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此词上片从游湖写起,讴歌春色,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早春图;下片则一反上片的明艳色彩、健朗意境,言人生如梦,虚无缥缈,匆匆即逝,因而应及时行乐,反映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寻欢作乐思想。

【木兰花】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_1

【木兰花】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_1

【木兰花】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木兰花
宋祁木兰花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赏析】
此词是当时传诵的名篇。

上片写在烂漫的春光中,荡起小舟到城东波纹轻细的小溪上探春。

绿杨二句,描绘所见之景。

绿杨垂柳笼聚着雾气如烟,四处弥漫着拂晓的轻寒,唯见红艳的.杏花簇绽枝头,春意盎然,像火焰似的喧闹。

色彩明丽,对仗精美,而“闹”字尤为传神,《人间词话》谓“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它运用通感的手法,化视觉印象为听觉,将繁丽的春色点染得十分生动。

下片抒发惜时的感触。

人生忧患常多,欢娱常少,以此宁肯抛合物质财富而追寻精神享受。

劝斜阳留花间,更体现出对春意的低回眷恋。

全词洋溢着春的优美和生机,荡漾着爱美惜春、珍视人生的情趣。

宋祁因此词被称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当时传为美谈”(《花草蒙拾》),自非偶然。

1/ 1。

【经典诗句】“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晏殊《木兰花》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晏殊《木兰花》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晏殊《木兰花》翻译赏析【经典诗句】“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木兰花》翻译赏析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译文]无情人不能像是多情人那样痛苦,我一寸心竟化作春草愁绪千丝万缕。

[出自]晏殊《木兰花》《玉楼春》晏殊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往昔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存有愁时,只有春草无尽处。

[注释]1.长亭:秦汉时内要十里建一亭,故称十里长亭,可供行人游憩私宴之处。

2.容易:轻易、随便。

3.一寸:指心、心绪。

4.穷:穷尽、终了。

译文1:离别的道路上已见杨柳青青、芳草萋萋。

青春年华最容易抛人而去。

好梦惊醒时,楼头正响起五更的钟声,三月的雨使花底落红点点,惹人离愁难禁。

无情人不能像是多情人那样痛苦,我一寸心竟化作春草愁绪千丝万缕。

天涯地角虽然荒凉,也终存有挨过的时候,只有这春草呵,竟无穷无尽、并无时无处不在。

译文2:绿杨丰满,芳草悠悠,相赠在大道边上的长亭。

少年郎无人知晓离别之痛,把和恋人的分别看看得那么重。

楼头的五更钟声叫醒了闺中的春草之梦,三月淅沥的春雨更搓引发那花掉下的往昔。

无情不像多情有那么多痛苦,一寸相思可以化成千丝万缕情思悠悠。

天涯地角再远也有个穷尽,只有人间的相思永无尽头。

译文3:在长满绿杨、遍生芳草的长亭路边,情郎竟轻易地离我远去。

从此以后我独卧楼中,长夜难眠,忍受煎熬数着那五更的钟声,徘徊花下,看三月的春雨浇洒着花枝,更增添无限的离愁别绪。

无情的郎君而要我这多情女子更加痛苦,一寸芳心,化为了情丝千万缕。

天有涯,地有角,总会寻至边际,惟有这春草之情,绵绵不断,永远也没尽头。

赏析:此词抒发人生初恋春草之痛,倾注了作者从有感于人生急促、聚散无常以及盛筵之后的伤感等心情依泉出的感叹。

整张词感情真诚,情调诗所,抒情析理,绰约多姿,有著迷人的艺术魅力。

作者抒写人生感叹时顺利地采用了生硬手法,更平添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柳永《木兰花》全词赏析

柳永《木兰花》全词赏析

柳永《木兰花》全词赏析柳永《木兰花》全词赏析木兰花柳永虫娘举措皆温润,每到婆娑偏恃俊。

香檀敲缓玉纤迟,画鼓声喧莲步紧。

贪为顾盼夸风韵,往往曲终情未尽。

坐中年少暗消魂,争问青鸾家远近。

赏析:《木兰花·虫娘举措皆温润》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

此词主要采用白描手法,刻画了一位非常有姿色、有性情,又带点野性的歌舞妓虫娘的形象,描写她的悲剧性格,表现了作者对她的无限推崇和怜惜之情。

柳永怀着无限推崇怜惜之情而写出了一位非常有姿色、有性情——于自我陶醉中又带点野性的舞蹈家。

她的芳名就叫“虫娘”。

“虫”在今天看来,实在是不雅,然而在古人形容美时,却往往是从虫子身上去比附。

例如《诗经》可算得上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汇了。

它其中《卫风·硕人》就有诸如“领如蝤蛴,螓首蛾眉”等以虫的部分来比美佳人的。

姚际垣在他的评论中还许之为“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可见“虫”在当年,也许正是美的赞许。

看来她的艺高,秉性更高,正是沦落风尘的俊物。

此词深深地写出了她那悲剧性格。

柳永这阕词,虽是采用的白描手法,但其实其中也暗用了许多典故。

只是他用典不露痕迹,达到了化境。

所谓“使事不为事所使”罢了。

这是他比周邦彦进步的地方,所以得到了“有井水处皆唱柳词”这样普及的效果。

不用典就浅了,没有可寻之味,所以毛泽东说:这里有文野之分。

但用典若太过于书面化,用到读诗不离词典,也会使人趣味索然。

用典之妙,就要妙在如盐入水,无迹可寻。

八句词,基本上是分了四段来写:虫娘举措皆温润,每到婆娑偏恃俊。

词一开头就点出了“虫娘”。

“举措”就是行为举止。

“温润”,是温柔婉顺,如水之润。

这句词串起来讲,就是说虫娘的一切举止行动,都表现得极其温柔婉顺。

这是说她平时为人的品性。

可见作者对于他所写作的对象是非常了解的`。

下一句下了一个“偏”字。

偏,副词,在这里表示意气用事,故意要相反,所谓“偏偏”者是,但也潜藏着一种傲气。

“恃俊”,以俊才自负。

古时称能胜过千人者为“俊”。

晏殊《木兰花》赏析

晏殊《木兰花》赏析

出自北宋诗人晏殊的《木兰花》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赏析上片首句写景,时间是绿柳依依的春天,地点在古道长亭,这是旅客小休之所,也是两人分别之处。

年少句叙述临行之际,闺女空自泪眼相看,无语凝咽,而年少的他却轻易地弃之而去。

年少,是指思妇的所欢,也即恋人,实际上,本词写思妇闺怨,用的是妇人语。

楼头两句,把思妇的思念之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从相反方面说明抛人去者的薄情。

白昼逝去,黑夜降临,她转辗反侧,很久之后才悠悠进入睡乡,但很快就被五更钟声惊破了残梦,使她重又陷入无边的失望;窗外,飘洒着春雨,那些花瓣像是承受不住,带着离愁纷纷落下。

残梦和落花在这里都是用来曲折地抒发怀人之情,语言工致匀称。

下片用反语,先以无情与多情作对比,继而以具体比喻从反面来说明。

无情两句,用反语以加强语意。

先说无情则无烦恼,因此多情还不如无情,从而反托出多情自古伤离别的深衷;一寸指心,柳丝缕缕,拂水飘绵,最识离怀别苦。

两句意思是说,无情怎似多情之苦,那一寸芳心,化成了千丝万缕,蕴含着千愁万恨。

词意来自李煜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蝶恋花》)。

末两句含意深婉。

天涯地角,是天地之尽头,故云「有穷时」。

然而,别离之后的相思之情,却是无穷无尽的,正所谓「只有相思无尽处」。

这里通过比较来体现出因「多情」而受到的精神折磨,感情真切而含蓄,对于那个薄幸年少,却毫无埋怨之语。

《蓼园词选》赞曰:末二句总见多情之苦耳。

妙在意思忠厚,无怨怼口角。

此词写闺怨,颇具婉转流利之致,词中不事藻饰,没有典故,除首两句为叙述,其余几句不论是用比喻,还是用反语,用夸张,都是通过白描手段反映思妇的心理活动,亦即难以言宣的相思之情,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晏殊《木兰花》原文及作品赏析

晏殊《木兰花》原文及作品赏析

晏殊《⽊兰花》原⽂及作品赏析晏殊《⽊兰花》原⽂及作品赏析 原⽂: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

⽆情不似多情苦,⼀⼨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有穷时,只有相思⽆尽处。

作品赏析: 此词抒写⼈⽣离别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从有感于⼈⽣短促、聚散⽆常以及盛筵之后的落寞等⼼情⽣发出来的感慨。

整⾸词感情真挚,情调凄切,抒情析理,绰约多姿,有着迷⼈的艺术魅⼒。

作者在抒发⼈⽣感慨时成功地使⽤了夸张⼿法,更增添了词的艺术感染⼒。

上⽚⾸句写景,时间是绿柳依依的春天,地点在古道长亭,这是旅客⼩休之所,也是两⼈分别之处。

“年少”句叙述临⾏之际,闺⼥空⾃泪眼相看,⽆语凝咽,⽽“年少”的他却轻易地弃之⽽去。

年少,是指思妇的“所欢”,也即“恋⼈”,据赵与时《宾退录》记载,“晏叔原见蒲传正⽈:‘先君平⽇⼩词虽多,未尝作妇⼈语也。

’传正⽈:‘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容易去,岂⾮妇⼈语乎?’叔原⽈:“ 公谓年少为所欢乎,因公⾔,遂解得乐天诗两句:欲留所欢待富贵,富贵不来所欢去。

’传正笔⽽悟。

余按全篇云云,盖真谓所欢者,与乐天‘欲留年少待富贵,富贵不来年少去’之句不同,叔原之⾔失之。

” 这是晏⼏道为其⽗此词“ 年少”语所作的⽆谓辩解。

实际上,本词写思妇闺怨,⽤的的确是“妇⼈语”。

“楼头”两句,把思妇的思念之意⽣动地描绘出来,从相反⽅⾯说明“ 抛⼈去 ”者的薄情。

⽩昼逝去,⿊夜降临,她转辗反侧,很久之后才悠悠进⼊睡乡,但很快就被五更钟声惊破了残梦,使她重⼜陷⼊⽆边的失望;窗外,飘洒着春⾬,那些花瓣像是承受不住,带着离愁纷纷落下。

“残梦”和“落花”在这⾥都是⽤来曲折地抒发怀⼈之情,语⾔⼯致匀称。

陈廷焯《⽩⾬斋词话》称其“婉转缠绵,深情⼀往,丽⽽有则,耐⼈寻味”。

下⽚⽤反语,先以⽆情与多情作对⽐,继⽽以具体⽐喻从反⾯来说明。

“⽆情”两句,⽤反语以加强语意。

先说⽆情则⽆烦恼,因此多情还不如⽆情,从⽽反托出“多情⾃古伤离别”的深衷;“ ⼀⼨ ”指⼼,柳丝缕缕,拂⽔飘绵,最识离怀别苦。

【木兰花】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_4

【木兰花】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_4

【木兰花】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木兰花
晏殊木兰花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赏析】
这首词描写一位女子的离愁别恨。

词中句句是对情人的怨,语意却极柔婉,饱含着无限的爱与思念,上片描述离愁情景。

“绿杨”二句写长亭送别,一个“抛”字传达出“年少”者重功利,轻情爱的冷淡与薄情之态度,为下片“无情”做一铺垫。

“楼头”二句丽语精工,生动展现“多情”者之离愁。

下片写别后相思。

“无情”二句以“无情”之重功利,不知离愁之苦反衬“多情人”重情感,善感离愁之苦,强调多情之寸心相思竟会转化为千丝万缕的愁绪,真是情深苦浓愁无涯。

最后以宏观的’视野概括了相思情的无限与永恒,“天涯地角”如何?其空间广阔渺远,亦有穷尽,拿它与“相思”情相比,“相思无尽”更胜过“天涯地角”,咏叹了“相思”情的永恒。

在咏叹“相思无尽”的同时,也便肯定了相思有多深,离愁有多浓,那么“多情苦”也便有多重。

此词写多情者相思离愁之苦,语意柔婉,抒情蕴理,真切含蓄。

1/ 1。

描写春天的诗句——《木兰花》

描写春天的诗句——《木兰花》

描写春天的诗句——《木兰花》描写春天的诗句——《木兰花》描写春天的诗句——《木兰花》《木兰花》原文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

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木兰花》译文城上眺望,风光大好,黄莺儿的叫声乱成一片。

城下湖面上烟波浩渺,春水烟波浩渺,春水不断地拍打着堤岸。

这令人伤怀的青青杨柳如绵绵芳草啊,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变得没有呢?我眼中充满泪水,愁绪袭来,先就使我肝肠寸断了。

我觉得自己的情怀渐渐像个老人,没有生气了。

还吃惊的发现镜子中昔日红润的容颜,在不知不觉中改换了,已变得如此憔悴苍老。

往年,我体弱多病,讨厌去碰那美酒金杯,如今杯儿在前,却唯恐酒斟得不满。

《木兰花》赏析词人晚年情怀,衰颓困苦。

钱惟演对仕途有浓厚的兴趣,一生以未能当上宰相而遗憾。

他的阿谀奉上,效果适得其反。

太后听政时,钱惟演就因与太后攀亲备受舆论攻击,被赶出朝廷,宋仁宗亲政后更是屡受打击。

所以词人晚年心气很不顺畅,这首词就是他在这样的心境之下创作出来的,是他仕途挫折时内心困苦愁怨的抒发。

来临之后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景色,都仿佛在搅乱词人的心绪、牵引出词人的愁怨。

人生得意之际,面对明媚春光,意气风发,那是一种情景,词人当年在京城高官厚禄时也曾经领略过。

相形之下,人生不得意之际的春色只能牵引出对往日的回忆与留恋,这也就增加了作者眼前的痛苦。

情急之下,词人不禁无理地责问绿杨芳草何时了结,也就是说恼人的春天什么时候才能过去,这一问也就问出了他内心愁苦的深度。

下片解释愁苦的缘由。

词人将一切的根源都推托到岁月的流逝、容颜的衰老上。

每次照镜,他都要为此惊叹。

剩下惟一的解脱方式就是频频高举芳尊( 尊即樽),借酒消愁。

然而,只恐举杯浇愁愁更愁。

依据词人眼前的心境,读者是可以推想而知的。

于是,语尽意未尽,绵绵愁意溢于言外。

词人虽写愁苦之意,但与五代时期的词人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词中没有那种绝望哀痛的没落感与沉重感,钱惟演只是平常叙述而来,毕竟词人生活在一个平和的年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兰花
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①朱颜惊暗换。

昔年多病厌芳尊②,今日芳尊惟恐浅。

[注]钱惟演(962—1034)字希圣,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本词是作者暮年谪居汉东时遣怀之作。

①鸾镜:相传晋罽宾王曾获一鸾鸟,多年不鸣,后悬镜照之,鸾鸟乃鸣,故称梳妆镜为鸾镜。

②芳尊:酒杯。

(1)“城上风光莺语乱”一句的“乱”字用得很贴切,请作简要赏析。

(2分)
(2)下片最后两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木兰花》答案:
(1)(2分)“乱”写出了“莺”啼叫的热闹,和下文的“春拍岸”一起,描写了一幅春光明媚,美景无限的画面。

(1分)而群莺乱啼已是暮春天气,这里也暗含春光将尽之意,(1分)作者用“乱”字也出了心中的那份忧虑,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飞逝,生命无多的感伤之情。

(1分)
(2)(4分)对比(1分);同样是“芳尊”,以前是厌恶,现在则是喜欢到“惟恐浅”。

(1分)写出了作者借酒消愁的情状,(1分),抒发了被贬黜罢官后内心痛苦无奈心情。

(1分)最多给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