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教材
18+34=52(元)
答:买1把伞和1辆玩具车需要付52元钱。 18+27=45(元)
答:买1把伞和1辆玩具飞机需要付45元钱。
三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2 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 2 课时 口 算 两 位 数 减 两 位 数
复习导入
口算
46-30= 16 38-9= 29 79-9+10= 80 15+13= 28
计算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看钟面数格后用乘法 计算,也可以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
巩固练习
现在才早上8:40,我 还要等多久才开门呢?
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利用 的信息有哪些?
答:我还要等20分钟才开门。
巩固练习
﹥
24分 ﹤ 4时
﹥
﹤
﹥
﹦
课后练习
一、看谁填得快。 1. 1分=( 60 )秒 1时=(60)分 2. 120分=( 2 )时 3. 1分30秒=( 90 )秒 4. 1小时15分=( 75 )分 5. 95秒=( 1 )分( 35 )秒
复习导入
2.照样子填一填。
23
20 3 69
60 9
35 30 5
57 50 7
探探究究新算法知
(1)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
1 车票?
35+34=
你会口算吗?
35+34= 69
35+34=69
30 4
30 5 30 4
65
60 9
先算35+30=65, 再算65+4=69。
先算30+30=60, 再算5+4=9, 再算60+9=69。
答:她上午在校4小时10分钟。
三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答:买1把伞和1辆玩具车需要付52元钱。 18+27=45(元)
答:买1把伞和1辆玩具飞机需要付45元钱。
三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2 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 2 课时 口 算 两 位 数 减 两 位 数
复习导入
口算
46-30= 16 38-9= 29 79-9+10= 80 15+13= 28
计算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看钟面数格后用乘法 计算,也可以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
巩固练习
现在才早上8:40,我 还要等多久才开门呢?
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利用 的信息有哪些?
答:我还要等20分钟才开门。
巩固练习
﹥
24分 ﹤ 4时
﹥
﹤
﹥
﹦
课后练习
一、看谁填得快。 1. 1分=( 60 )秒 1时=(60)分 2. 120分=( 2 )时 3. 1分30秒=( 90 )秒 4. 1小时15分=( 75 )分 5. 95秒=( 1 )分( 35 )秒
复习导入
2.照样子填一填。
23
20 3 69
60 9
35 30 5
57 50 7
探探究究新算法知
(1)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
1 车票?
35+34=
你会口算吗?
35+34= 69
35+34=69
30 4
30 5 30 4
65
60 9
先算35+30=65, 再算65+4=69。
先算30+30=60, 再算5+4=9, 再算60+9=69。
答:她上午在校4小时10分钟。
三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ppt课件-(第三单元全部)
400 千克
牛伯伯
300 千克
小鹿妹妹
500 千克 100 千克
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你知道 1 吨有 多重吗?
1 吨 = 1 000 千克
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 1 吨。
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 25 千克, 40 个学生的体重就是 1 吨。
1袋大米重20千克。 想一想:2袋这样的大米有多重呢?
千米。
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哪 些知识?
我还会根据其 中的一部分估计 出总长度。
1.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测量较 远的路程时,一般用“千米”作单位,1千米(公 里)=1000米。
2.把高级单位“千米”换算成低级单位“米”, 或者把低级单位“米”换算成高级单位“千 米”,都是根据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进行的,所 以必须牢记1千米=1000米。
1、连续点击“30mm”7次。 2、连续点击“2cm5mm”6次。
量一量:同学们再拿出尺子 想办法量一量课桌的长是多 少?
1.动一动,在直尺上比划一下1毫米、 1厘米。
2.动手比划,1分米、1米有多长。 3.找一找教室里那些物体的长度 大约是1分米。
跑到长400(米 ). 小明的身高是132( 厘米 ).
4
5
这根铁钉长( 28 )毫米
对
准
看终点刻度
0
刻
度
4
2
3
5
下面的几种测量方法正确吗? 为什么?
× 1、(
)
0厘米 1
2
3
4
5
6
× 2、(
)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大头针长3 ( 厘米 ), 粉笔长75( 毫米 ) 曲别针长28( 毫米 ), 楼房高20 ( 米 ) 钢笔长14 ( 厘米 ), 橡皮长35 ( 毫米 )
牛伯伯
300 千克
小鹿妹妹
500 千克 100 千克
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你知道 1 吨有 多重吗?
1 吨 = 1 000 千克
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 1 吨。
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 25 千克, 40 个学生的体重就是 1 吨。
1袋大米重20千克。 想一想:2袋这样的大米有多重呢?
千米。
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哪 些知识?
我还会根据其 中的一部分估计 出总长度。
1.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测量较 远的路程时,一般用“千米”作单位,1千米(公 里)=1000米。
2.把高级单位“千米”换算成低级单位“米”, 或者把低级单位“米”换算成高级单位“千 米”,都是根据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进行的,所 以必须牢记1千米=1000米。
1、连续点击“30mm”7次。 2、连续点击“2cm5mm”6次。
量一量:同学们再拿出尺子 想办法量一量课桌的长是多 少?
1.动一动,在直尺上比划一下1毫米、 1厘米。
2.动手比划,1分米、1米有多长。 3.找一找教室里那些物体的长度 大约是1分米。
跑到长400(米 ). 小明的身高是132( 厘米 ).
4
5
这根铁钉长( 28 )毫米
对
准
看终点刻度
0
刻
度
4
2
3
5
下面的几种测量方法正确吗? 为什么?
× 1、(
)
0厘米 1
2
3
4
5
6
× 2、(
)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大头针长3 ( 厘米 ), 粉笔长75( 毫米 ) 曲别针长28( 毫米 ), 楼房高20 ( 米 ) 钢笔长14 ( 厘米 ), 橡皮长35 ( 毫米 )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时、分、秒
时间单位的换算
核稿:高娟娟(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一、故事导入
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熊大说它用的时间少,熊二说它的用时少,它俩谁也不甘示弱。同学们,请你当裁判,它们俩究竟谁用的时间少?
√
一次最多能运350箱。
(三)选一选
测量
毫米、分米的认识
一、复习旧知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二、探究新知
(二)认识毫米
1厘米=10毫米
二、探究新知
(二)认识毫米
二、探究新知
(二)认识毫米
二、探究新知
(三)认识分米
10厘米=1分米
1分米=10厘米
二、探究新知
(三)认识分米
三、知识应用
√
×
(三)解决问题
三、知识应用
520-350=
170(米)
情况一:
(三)解决问题
三、知识应用
情况二:
520+350=
870(米)
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万以内的加法
和减法(一)
800+700=
400+500=
900-500=
330+150=
420-110=
190-160=
52
(二)小猫过河
17
三、知识应用
(三)解决问题
36-8=
28(岁)
50-28=
22(岁)
方法一:
50-36=
14(岁)
8+14=
22(岁)
方法二:
妈妈今年36岁。当妈妈50岁时,你多大?
时间单位的换算
核稿:高娟娟(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一、故事导入
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熊大说它用的时间少,熊二说它的用时少,它俩谁也不甘示弱。同学们,请你当裁判,它们俩究竟谁用的时间少?
√
一次最多能运350箱。
(三)选一选
测量
毫米、分米的认识
一、复习旧知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二、探究新知
(二)认识毫米
1厘米=10毫米
二、探究新知
(二)认识毫米
二、探究新知
(二)认识毫米
二、探究新知
(三)认识分米
10厘米=1分米
1分米=10厘米
二、探究新知
(三)认识分米
三、知识应用
√
×
(三)解决问题
三、知识应用
520-350=
170(米)
情况一:
(三)解决问题
三、知识应用
情况二:
520+350=
870(米)
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万以内的加法
和减法(一)
800+700=
400+500=
900-500=
330+150=
420-110=
190-160=
52
(二)小猫过河
17
三、知识应用
(三)解决问题
36-8=
28(岁)
50-28=
22(岁)
方法一:
50-36=
14(岁)
8+14=
22(岁)
方法二:
妈妈今年36岁。当妈妈50岁时,你多大?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课件
先算35+30=65, 再算65+4=69。
先算30+30=60, 再算5+4=9, 再算60+9=69。
二、探究新知
(二)探究算法
怎样口算呢?
39+44=83
40 4 79
先算39+40=79, 再算79+4=83。
二、探究新知
还可以怎样口算?
39 + 44=83
30 9 40 4 70 13
一分钟你能做什 么?
大约每天睡9( 时) 大约需要20( 秒) 大约要25(分)
4、日记:
明明是个乖孩子。每天他总是早早起床,把语文 书读20小时才吃早饭。妈妈说吃饭不能太快,所以明 明会花15秒把早饭吃得干干净净才上学。明明家就在 学校旁边,今天上学时刚巧碰到了玲玲,他们用了3小 时边说边笑地跑进了教室。上午的体育课上,明明跑 50米只用了12秒,全班第一名。为了下午上课有精神, 明明总会睡30秒钟的午觉。放学后,他回到家便抓紧 时间写作业,一般1分钟就能做完。晚上,他经常会陪 爷爷看30秒的新闻联播。有时,他知道爸爸每天工作8 分钟很累,就说学校有趣的事让他开心。
加法 减法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 法
解决问题
分数的简单应用 认识几分之几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 解决问题 整理和复习
第3单元 测量 毫米、分米的认识
解决问题
整理和复习 第5单元 万以内的加 法和减法(二) 倍的认识 解决问题
整理和复习 第7单元 方形和正方形 四边形
周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数学广角──集合 总复习 ★数字编码
到校 7:40
三、知识运用
2. 想一想,说一说。
一列火车本应9:15到达, 现在要晚点25分钟,什么 时候能到达?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解决问题 课件(共15张PPT)
例如:
会议从8:00开始到11:00结束,共用了3小时。
时刻
时刻
时间段
时间段没有先后,只有长短。
可以直接数一数从8:05到8:20分针走了多少分。
8:05离家
8:20到校
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钟。
方法一:借助钟面数格子
方法二:用减法计算。
8:05离家
8:20到校
因为都是8时多,直接用分钟数相减。
复习-解决问题
想一想,认一认。
7:40
6:05
复习巩固
离家
到校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新知讲解
所求问题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所需条件
8:05离家,8:20到校优翼
时刻
时间段
新知讲解
钟面上显示的某一特定瞬间叫时刻。
时刻与时间段的区别:
两个不同时刻间的间隔叫时间段。
时分)
结束时刻
开始时刻
回顾与反思
解答的对不对呢?
8:05过15分钟就是8:20。解答正确。
答: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15分钟。
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1.借助钟面数格子;
2.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教材P5)
早9:00开门
可以直接数一数从8:40到9:00,分针走了多少格。
分针走了4个大格,是20分钟。
做一做
9.某市1号线地铁运行全程需要35分钟。9:15从始发站发出的列车,什么时候能到达终点站?
9时15分+35分=9时50分
答:9:50能到达。
小月
忱忱
小雅
我能用数一数、算一算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当遇到困难时,我会画图进行分析。
会议从8:00开始到11:00结束,共用了3小时。
时刻
时刻
时间段
时间段没有先后,只有长短。
可以直接数一数从8:05到8:20分针走了多少分。
8:05离家
8:20到校
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钟。
方法一:借助钟面数格子
方法二:用减法计算。
8:05离家
8:20到校
因为都是8时多,直接用分钟数相减。
复习-解决问题
想一想,认一认。
7:40
6:05
复习巩固
离家
到校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新知讲解
所求问题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所需条件
8:05离家,8:20到校优翼
时刻
时间段
新知讲解
钟面上显示的某一特定瞬间叫时刻。
时刻与时间段的区别:
两个不同时刻间的间隔叫时间段。
时分)
结束时刻
开始时刻
回顾与反思
解答的对不对呢?
8:05过15分钟就是8:20。解答正确。
答: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15分钟。
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1.借助钟面数格子;
2.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教材P5)
早9:00开门
可以直接数一数从8:40到9:00,分针走了多少格。
分针走了4个大格,是20分钟。
做一做
9.某市1号线地铁运行全程需要35分钟。9:15从始发站发出的列车,什么时候能到达终点站?
9时15分+35分=9时50分
答:9:50能到达。
小月
忱忱
小雅
我能用数一数、算一算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当遇到困难时,我会画图进行分析。
2024年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PPT课件
点的定义和性质 线的分类和性质
面的分类和性质
9
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概念和分类 角的度量方法
角的大小比较
10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 义和性质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 计算实例
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 法
11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简单图形
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简单图形的识别和分类
统计图
将收集到的数据整理成 表格形式,方便查看和
分析。
18
利用图表形式展示数据, 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概率初步概念及事件可能性大小判断
概率定义
概率是描述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数值,取值范围在0~1之间。
等可能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各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不等可能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各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
12
03
量与计量单位换算
13
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等换算关系
01
1米 = 100厘米
02
1厘米 = 10毫米
03
04
1米 = 1000毫米
换算示例:350毫米 = 35厘米 = 0.35米
14
质量单位:克、千克等换算关系
1千克 = 1000克 换算示例:5千克 = 5000克,2300克 = 2.3千克
22
分析方法:从问题出发,寻找关键信息
分析题目中的问题,明确需要求 解的未知量。
从问题出发,逆向思考,寻找与 问题相关的关键信息。
利用已知条件和数学关系式,建 立数学模型。
23
解题步骤:列式计算,验证答案
01
02
03
04
根据数学模型,列出计 算式或方程。
面的分类和性质
9
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概念和分类 角的度量方法
角的大小比较
10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 义和性质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 计算实例
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 法
11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简单图形
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简单图形的识别和分类
统计图
将收集到的数据整理成 表格形式,方便查看和
分析。
18
利用图表形式展示数据, 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概率初步概念及事件可能性大小判断
概率定义
概率是描述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数值,取值范围在0~1之间。
等可能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各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不等可能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各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
12
03
量与计量单位换算
13
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等换算关系
01
1米 = 100厘米
02
1厘米 = 10毫米
03
04
1米 = 1000毫米
换算示例:350毫米 = 35厘米 = 0.35米
14
质量单位:克、千克等换算关系
1千克 = 1000克 换算示例:5千克 = 5000克,2300克 = 2.3千克
22
分析方法:从问题出发,寻找关键信息
分析题目中的问题,明确需要求 解的未知量。
从问题出发,逆向思考,寻找与 问题相关的关键信息。
利用已知条件和数学关系式,建 立数学模型。
23
解题步骤:列式计算,验证答案
01
02
03
04
根据数学模型,列出计 算式或方程。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倍的认识》课件(共16张PPT)
1个2 5个2
梨的个数是苹果的5倍。
1个2
4个2
梨的个数是苹果的( 4 )倍。
梨的个数是苹果的( 4 )倍少( 1个 )。 梨的个数是苹果的( 3 )倍多( 1个 )。
梨的个数是苹果的( 1 )倍。
探究新知
1个5
梨的个数是桃子的2倍。
2个5
小结
两个数进行比较,一个数里包含 几个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 数的几倍。
4. 长跳绳的长度是短跳绳的几倍?
长跳绳的长度是短跳绳的3倍。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倍”,我知道倍就是 把少的看成1份,然后看多的里面有几份, 多的就是少的几倍。
两个数进行比较,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 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谢谢!同学们再见!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倍的认识
激发兴趣
1. 这苹果倍儿甜! 2. 这肉包子倍儿香! 3. 考完试后,我一定要加倍努力!
欢迎小朋友来到我的果园!
探究新知
思考:苹果的个数与桃子的 个数有怎样的关系呢?
苹果:
1个2
桃子:
3个2
桃子的个数是苹果的3倍。
探究新知
梨的个数与苹果的个数又 有怎样的关系呢?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1.(1)
的个数是 的( 2)倍。 (2)
的个数是 的( 3 )倍。
巩固练习
2. 西瓜的个数是草莓的( 2 )倍。
巩固练习
3.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第第一二行行的摆4(倍是)什个么5根意,思? 一共是( )根。
第一行的4倍
巩固练习 请你完成练习任务一和二。
巩固练习
课本p53页第2题
梨的个数是苹果的5倍。
1个2
4个2
梨的个数是苹果的( 4 )倍。
梨的个数是苹果的( 4 )倍少( 1个 )。 梨的个数是苹果的( 3 )倍多( 1个 )。
梨的个数是苹果的( 1 )倍。
探究新知
1个5
梨的个数是桃子的2倍。
2个5
小结
两个数进行比较,一个数里包含 几个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 数的几倍。
4. 长跳绳的长度是短跳绳的几倍?
长跳绳的长度是短跳绳的3倍。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倍”,我知道倍就是 把少的看成1份,然后看多的里面有几份, 多的就是少的几倍。
两个数进行比较,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 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谢谢!同学们再见!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倍的认识
激发兴趣
1. 这苹果倍儿甜! 2. 这肉包子倍儿香! 3. 考完试后,我一定要加倍努力!
欢迎小朋友来到我的果园!
探究新知
思考:苹果的个数与桃子的 个数有怎样的关系呢?
苹果:
1个2
桃子:
3个2
桃子的个数是苹果的3倍。
探究新知
梨的个数与苹果的个数又 有怎样的关系呢?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1.(1)
的个数是 的( 2)倍。 (2)
的个数是 的( 3 )倍。
巩固练习
2. 西瓜的个数是草莓的( 2 )倍。
巩固练习
3.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第第一二行行的摆4(倍是)什个么5根意,思? 一共是( )根。
第一行的4倍
巩固练习 请你完成练习任务一和二。
巩固练习
课本p53页第2题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新知探究
120秒=(2 )分
60秒是1分,120秒是2个60秒。
60+60+60+60=240
4分=(240)秒
1分是60秒,4分就是4个60秒。
新知探究
5时=(300)分
可以想,1时是60分,5时里有 几个1时,就是几个60分。
巩固练习
60秒=(1 )分 3分= (180 )秒 600分= (10 )时
(教材P5 做一做)
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利 用的信息有哪些?
答:我还要等20分钟才开门。
巩固练习
在○里填上“>”“<”或“=”。(教材P6 第4题)
9分○﹥90秒
24分﹤○4时
1分15秒○﹥65秒
3时﹤○200分
140秒○﹥2分 1时30分○﹦90分
课后练习
一、看谁填得快。
1. 1分=( 60)秒 1时=( 60 )分 2. 120分=( 2 )时 3. 1分30秒=( 90 )秒 4. 1小时15分=( 75 )分 5. 95秒=( 1 )分( 35 )秒
答:她上午在校4小时10分钟。
1 时、分、秒
单元复习
知识网络
秒的 认识
时
、
分
时间
、
单位
秒
时间的 计算
计量很短的时间用秒作单位 体会1秒的时间有多长 1.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一圈是60秒 2.1分=60秒
“大”化“小”,原数是几就是几个60 “小”化“大”,原数里有几个60,就是几
经过时间=结束时刻- 开始时刻” 用数格子的方法在钟面上计算时间
回顾与反思
这些方法虽然解决了我们的问 题,但解答的对不对呢?
30+15=45(分), 7:30过15分钟就是7:45 。解答正确。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减法ppt课件
第三页,共25页。
三年级学生有517人,二年级有348 人,三年级比二年级多多少人?
自学指导: 1.从题中知道哪些信息? 2.怎样列式? 3.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第四页,共25页。
517-348=169(人)
4 10 17
0
1 69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向前
一位借1。
第五页,共25页。
计算方法:
468-69 = 399 940-159= 781
第八页,共25页。
小马虎:
879 —1 8 6
793
第九页,共25页。
小马虎:
●
879
—1 8 6 793
第十页,共25页。
•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第十一页,共25页。
课堂小测
• 数学书第41页做一做
第十二页,共25页。
517变成了507,计算有什么不同?
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
?
第十三页,共25页。
9
4 10 17
1 59
第十四页,共25页。
练习一下吧!
802 -274
第十五页,共25页。
③ 800-274=
怎
么
800
办 ?
-2 7 4
第十六页,共25页。
个位上不够减向十 位借1,十位上是0时, 向百位借1。百位退1后 ,十位上是9,个位上 加10,再减。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
要向前一位借1。
第六页,共25页。
• 竖式计算
• 438-256= 182 ●
438 -—2158—62
362-178= 184
●●
362
三年级学生有517人,二年级有348 人,三年级比二年级多多少人?
自学指导: 1.从题中知道哪些信息? 2.怎样列式? 3.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第四页,共25页。
517-348=169(人)
4 10 17
0
1 69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向前
一位借1。
第五页,共25页。
计算方法:
468-69 = 399 940-159= 781
第八页,共25页。
小马虎:
879 —1 8 6
793
第九页,共25页。
小马虎:
●
879
—1 8 6 793
第十页,共25页。
•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第十一页,共25页。
课堂小测
• 数学书第41页做一做
第十二页,共25页。
517变成了507,计算有什么不同?
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
?
第十三页,共25页。
9
4 10 17
1 59
第十四页,共25页。
练习一下吧!
802 -274
第十五页,共25页。
③ 800-274=
怎
么
800
办 ?
-2 7 4
第十六页,共25页。
个位上不够减向十 位借1,十位上是0时, 向百位借1。百位退1后 ,十位上是9,个位上 加10,再减。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
要向前一位借1。
第六页,共25页。
• 竖式计算
• 438-256= 182 ●
438 -—2158—62
362-178= 184
●●
362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中间有0)课件(共35张PPT)
再算十位9-5=4。
39 403 - 158 245
最后算百位 3-1=2。 百 十 个
用计数器拨一拨、说一说,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 是0,该怎么退1?
190 403 - 158
百位 十位 个位
用计数器拨一拨、说一说,403减158,怎样笔算?
百位 十位 个位
9 403 - 158 245
517-18= 499 ·· 517
- 18
499
507-18= 489 ·· 507
- 18
489
题中都有两个退位点, 退位的过程一样吗?
课堂练习
517-18= 499 ·· 517
- 18
499
507-18= 489 ·· 507
- 18
489
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 退位减法。
课堂练习
想一想、拨一拨、算一算、说一说。
完成42页例3填空,独立算一算、说一说。
403-158=245(部)
190 403 - 158 245
答: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245部动画片。
十位是0不够退1,从 百位退1作10。
课堂练习
517-18=ຫໍສະໝຸດ 507-18=517 - 18
507 - 18
视察:什么变了,什么 不变?
课堂练习
500-268= 232
190 500 -2 6 8 2 32
十位上相减得到 的差为什么是3, 而不是4?
课堂练习
500-268= 232
9 500 -2 6 8 2 32
验 算:
计算是否正确呢?
500 - 268 =232
9 500
9
减法
500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7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课件(19张PPT)
填一填。 (1)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 4 )条边,都有( 4 )个角,并且都是 直( )角。 (2)长方形的对边( 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3)正方形的4条边(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4)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平行四边 形?(填序号)
长方形:④___⑤____ 正方形:①_⑦_____ 平行四边形:③__⑧____
(2)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教材第80页做一做第2题、 练习十七第4题。
数学三年级上册(RJ) 教学课件
谢谢!
(长) (宽)
( 边)
中等练习
图中方格是边长表示1厘米的正方形。 1.画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2.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4厘米
3厘米
2厘米 3厘米
拓展练习 去掉两根小棒,使剩下的图形是两个正方形。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了 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是直角;正方形4条边 都相等,4个角是直角。
数学三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7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 2 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四 边形,四边形有什么特征?
四边形的特征:4条直的边,4个角。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今天我 们来研究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用分三别角量尺一量量一长它下方的它形长的有和4 个宽角,,你你有有什什什么么么发发特现现点??? 长方形
宽
长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有4个直角。
正方形
用三分角别正尺量方量一形一量有下它什它的么的4条4 都相等。
有4个直角。
长方形和正方形有 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 都有4条边,4个直角。 不同点: 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列式呢?
14×12=?
(二)探究竖式写法 14×12=
10套
1 4
2套
1 2 2 8 … 14×2的积 … 14×10的积(个位的 14 1 6 8 0不写)
4套
4套 4套
14×4=56 56 ×3=168
二、探究新知
(三)观察比较
今天学习的
以前学习的
1 × 1 2 14 1 6
4 2 8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 书写位置
一、复习导入
1 4
× ×
用竖式计算。
231
3 6 93
2 2 8
怎样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呢? 多位数乘一位数要用一位数分别去 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引入,探究算法
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笔算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 (不进位)
执教人:安松
教学内容: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 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 结、归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 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 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 计算方天学习的笔算乘法和以前学习 的笔算乘法有什么联系呢? 都是用第二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 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
三、知识运用
1. 做一做。
2 3 × 1 3 6 9 23
33 × 13 99 33
2 9 9 10 2 9
43 × 12 86 43 516
11 × 22 2 2 22 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