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感染与食管癌的相关性研究

合集下载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研究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录
研究二
目录
研究二

选取自2007年1月至6月行胃镜检查证实的反流 性食管炎(RE)患者178例,按洛杉矶标准进行 分级后分为 A、B、C、D 4组,并取胃粘膜组织 行病理检查,对比各组H.pylori感染率、感染部 位、感染程度的差异以及胃炎的类型及活动度的 差异。
目录
研究二

结果显示:(1)反流程度越重, 患者年龄越大; (2)反流程度越重, 胃窦H.pylori感染率及感染程 度越轻(分别为P=0.002及P=0.002), 胃窦的炎症 越轻(P=0.003);0.003);在反流程度不同的各 组中, 胃体的H.pylori感染率(P=0.106)、感染程 度(P=0.071)以及胃体的炎症程度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427)。
目录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目录目录研究一
目录
研究一

选取自2007年1月至3月行胃镜检查证实的反流 性食管炎(RE)患者与89例,按性别、年龄进 行配对的方式随机抽取无反流对照组89例,对比 两组H.pylori感染率、感染部位、感染程度的差 异,并比较RE组中H.pylori阳性与阴性患者食管 炎症的严重程度。
目录
研究一
目录
研究目的

北医三院消化科周丽雅教授等进行了一系列随 机对照研究,探讨了GERD的主要分型之一——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与 H.pylori感染的关系,旨在揭示在RE发病过程 中H.pylori感染所起的作用。
目录
研究结果

1.
2.
3.
初步证实了: H.pylori的感染与RE的形成有一定负相关性; 胃体炎症越重, 胃酸分泌量下降越明显, 酸反流 就越不容易出现; 反流程度越重,胃窦的炎症越轻。

幽门螺杆菌对食管癌COXⅠ表达的影响

幽门螺杆菌对食管癌COXⅠ表达的影响

40 3 ; 3 0 0
3宁 波市 疾病 控制 预 防 中心病 毒室 , . 浙江 宁波
35 1 100
【 要】目的 观察 幽 门螺 杆菌 ( p lr, ) 用于 食 管癌 细胞 后 细胞 色 素 氧 化酶 I(yoho Xd s C X I) 摘 H. yoiHp 作 ctc rmeOiaeI, O m A及其 蛋 白表达 的变 化 。 讨 Hp在 肿瘤 发 生发 展 中可 能 的作 用 机 制 。 方法 将 Hp与食 管 癌细 胞分 别 作用 4 RN 探 、 82 , 、4h 收集 细胞 , 用 R a— i C 和 Wet nbo 法检 测 各 时 间点 C X I N 应 elTmeP R s r l e t O mR A及 其 蛋 白表达 。 结 果 Hp与 食管 癌 细胞共 培 养 4 8 2 、 、4h后 , O RN C X Im A表达 量 逐渐 减 少 , 4h的表 达量 显著低 于对 照组 , 其后 下 降 速度 减慢 , 2 4h后 表 达 量 不 再 有 明 显 改 变 。 C X I蛋 白 表 达 呈 现 相 似 的 趋 势 。 结 论 H O p与 食 管 癌 细 胞 共 培 养 后 ,可 导 致 线 粒 体 编码 基 因 C X I O mRN A及 其 蛋 白表 达 障碍 . 从而 影 响线 粒体 功能 。 【 键 词1 门螺杆 茵 ; 管癌 上 皮细 胞 ; 关 幽 食 线粒 体 ; 胞 色素氧 化 酶 I 细
ZO H UMi Y in G ez e3 ES i yf U W nhn
1 e at n f co ilg n mm n lg, dcl olg f ig oU iesy Z ei gP oic , n b 3 , . pr D met rbo ya dI u ooy Me ia C l eo n b nv ri , hj n rvn e Nig o 2 o Mi o e N t a 1 1 5 1Nig o 3 5 0 Ch n b 1 01 , i a

我国Hp感染诊疗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Hp感染诊疗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医学 新 知 杂 击 2 0 1 3年 第 2 3卷 第 6期
・41 9・ 来自・综 述 与讲 座 ・
我国 H p 感染诊 疗中存在 的问题 与对 策
谢 川 吕农 华
【 关键词】 H p 感染; 诊疗中存 ; 问题; 对策
【 中图分类号】 R 5 7 3 ; R 3 7 8 . 2
3 如何看待检查 Hp WH O指南 指出“ 治疗所 有幽 门螺杆菌 阳性 者 , 但 如无意进行治疗 , 就不要进行检 测” , 因此临 床实践 中我们应根据根除适应证进行 幽 门螺 杆菌检测 , 不应
任意地扩大检测对象 。而当前一些体检 中心将 H p筛
查列入常规体检 项 目, 并 笼统 地将 H p感染 阳性 与上 消化道疾病和S  ̄ D l l 胃癌发病 风险等 同 , 易对患 者产生 误 导作 用。因此 , 临床 医生 在实 践 中应 对 H p阳性 者 正确宣传及引导 , 并严 格掌握 H p根除指征。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4 — 5 5 1 1 ( 2 0 1 3 ) 0 6 — 0 4 1 9 - 0 2
我 国幽门螺杆 菌( H p ) 学组 于 2 0 1 2年发布 了第 四 次全 国幽门螺 杆菌感 染 处理 意见 共识 。新共 识 的发 布对规范 H p感染 相关 临床诊 治起 了重 要作 用 , 然 而 临床实践 中出现 的一 些新 问题 也 亟待解 决 。现针 对 当前 H p感染临床诊治 中面临 的重要 问题进行分 析并 提 出解决策 略。 1 胃食管反流病 ( G E R D) 患者是否根除 Hp 2 0 1 3年美 国胃肠 病学会 发 布最新 的 胃食 管反 流 病共识不推荐 对 G E R D患者 进行 H p感染 筛 检 , 理由 是抗 H p治疗并不能有效改善反流症 状… 。Ma a s t r i c h t I V共识认为 根 除 H p不增 加 G E R D发病 风 险或 加 重 G E R D症 状 , 但 H p感染 可增 加长期 服 用 P P I ( 质子 泵 抑制剂 ) 患者 胃黏膜发生萎缩 的风 险 , 根除 H p则可 有 效预防 胃黏 膜萎 缩 的发生 。而东 方 国家 研究 结 果 则表 明 H p 感 染与 G E R D发病呈负相关 , 且根除 H p可 增加 G E R D发病 风 险 , 推 测原 因 可能 与东 方 国家 H p 感染 胃体 胃炎发病 率 高有关 , 根除 H p后 胃酸分 泌增 多, 从 而增 加 了 G E R D的发病 风险 。因此 , 我国 H p 共识 认为若 G E R D患者需长期使用 P P I 治疗 , H p 感染 s  ̄ : D n 胃黏膜 萎 缩及 胃癌 的 发 病风 险, 两 害 相权 取 其 轻, 还是应该 根除 H p 。

2022年老年健康知识大赛100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老年健康知识大赛100题及答案解析

老年健康知识大赛100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关于喝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每人每天8杯水,早起和睡前各喝一杯,其他6杯白天完成B. 喝水最好选择白开水,安全卫生,廉价易得,而且富含不少矿物质C. 需要养成勤喝水的好习惯,但不渴不需要喝水(正确答案)D. 体力消耗大或在高温下运动劳动的人群,饮水中还要加入少量盐,以避免出现只补水没补盐而造成的低渗性脱水答案解析:不渴也需要喝水,如果已觉得口渴,那机体就已处于缺水状态并已对身体功能产生了影响。

2. 要想通过慢跑减肥,运动时间最好为(),运动强度达到最大耗氧量的()减肥效果最好。

()A. 三十分钟到一小时; 50%—70%(正确答案)B. 一小时到一个时三十分钟; 20%—40%C. 十五分钟到二十五分钟; 50%—70%D. 至少两小时; 20%—40%答案解析:从运动能量代谢角度来看,要运动三十分钟以上,脂肪代谢才达到最大功率,就是机体主要依靠脂肪分解代谢来提供能量,脂肪分解的过程就是减肥过程。

非常轻松慢跑,减肥效果并不明显。

3. 高血压治疗首要原则就是改善生活行为,以下患者做法不正确的是()。

A. 患者王某通过运动减轻体重,把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内B. 刘阿姨患病后清淡饮食,每天严格摄入6克盐C. 患者小李自从患有高血压后,滴酒不沾,只是偶尔抽烟(正确答案)D. 赵奶妈按时服用降压药,每天多吃青菜多喝牛奶,补钾又补钙,身体越来越好答案解析: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戒烟限酒4. 正常成人在安静、清静情况下,心率范围是每分钟()次。

A. 60—80次B. 60—100次(正确答案)C. 80—120次D. 60—120次答案解析:正常成人在安静、清静情况下,心率范围是每分钟60—100次,超过每分钟100次,则为心动过速,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则为心动过缓。

5. 以下不属于消化道传染病的是()。

A. 伤寒B. 霍乱C. 细菌性痢疾D. 肺炎(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肺炎是肺部的炎症。

河南地区食管鳞癌与HPV16、18关系的研究

河南地区食管鳞癌与HPV16、18关系的研究
将上 述 样 本 按 常 规 方法 D NA提取 , C P R扩增 , 速 导 流 杂交 , 快 显色
任何 基 因 型 别的 HP 丁, 成 等 发 现 ¨P 6 食管 鳞 癌 中 有较 高 V, ’ 一 Vl
检 出率 (4 )董 忠 生 等 在3 例 食 管 癌 新鲜 组 织 和对 应 石 蜡 崮 定组 8% ; 0
4 20 ) 6 0 2
【 要 】 目的 探 讨人 乳头 瘤 病毒 1  ̄( P 1 ,8 与食 管 鳞 癌发 生的 关 系 。 法 应 用导 流 杂 交技 术 对5 例食 管鳞 癌组 织及 摘 1 6 8 H V 1) 6 方 7 相应癌 旁纽 织进行H V D A 测。 果 P N 检 结 高危 型H V P 在食 管鳞 癌 组织 中的 阳性 率 为5 .4 (2 5)明显 高于相应 癌旁组 织(45% , 6 1% 3/ 7, 2 .6 )
均在手术切除后2 h内收 集 。
1 2 方 法 .
因研 究 结 果 不 尽 一 致 , 崔 金环 等 如
10 食管 癌 细 叶未 检 出 4例 织 1
快 速 导流 杂 交 法检 测 HP V基 因型 试 剂盒 为 中 国凯 普 生物 化学 有限 公 司产 品 , 用 快 速导 流杂 交 法 检 N 1 、 8 种HP 基 因 型 , 采 61N V
联 。 南 地 区 为食 管癌 的高 发 区 , 研 究 应 用 导流 杂 交技 术 , 7 河 本 对5
例 河 南 地 区 食 管鳞 癌 组 织 肢 癌 旁 组 织 标 本 进 行 了高 危 型 lP 检 tV
测 , 一 步 了 解 HP 进 V感 染 与食 管 癌 的 父 系 。
2 结果 2 1 高 危 型HP HP 6 1 ) 食 管 磷癌 组 织 中扩 增结 果 . V( V1 、8在 高危 型HP HP 6 l) 食管 鳞癌 组织 中的 阳性 率 为5 .4 V( V1 、8在 6 1% (2 5 )男女 患 者高 危 型 HP I性 率 为 5 .4 2 / 5, 5 .5 3/ 7。 VI  ̄ 7 1%(0 3 ) ̄ 4 5 % (2 2 )差 异 无统 计 学 意 义 , .4 P O 0 ; 巴结 转 移 组 感 1 / 2, x =00 , > .5 淋 染 率 7 .8 2 / 7 明显 高 于 无淋 巴结 转 移组 3 .7 1 / 0, 7 7 %(1 2 ) 6 6 %(1 3 )差 异 显 著 ,2 9 7 , <0 0 ( 1; 体上 , V1 阳性 率(6 8 %, Z= . 5P . 1表 )总 HP 6 3 .4

老年胃病患者Hp感染与否及其血清CEA、AFP及CA50表达及临床意义

老年胃病患者Hp感染与否及其血清CEA、AFP及CA50表达及临床意义

文章编号:1007 —4287(2021)01 —0028 —04老年胃病患者H p感染与否及其血清CEA、A F P及CA50表达及临床意义宁燕1,齐鑫沈斌1(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1.老年病科;2.放射科,四川宜宾644000)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C A G)患者幽门螺杆菌(H p)感染血清癌胚抗原(C EA)、甲胎蛋白(AFP) 及糖链抗原50(C A50)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0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接受胃镜和病理检査的1〇〇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病理变化结果将患者分为C A G组(n=42)、肠上皮化生组(》= 38)、不典型增生组U=12)以及癌变组U = 8),比较不同病理变化组患者血清中C E A、A F P及C A50的表达水平以及H p感染情况,并比较不同病理变化组H p( + )患者和H p(-)患者血清C E A、A F P及C A50的表达水平。

结果癌变组患者血清C E A、A F P、C A5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组、肠上皮化生组、C A G组(P C0.05),不典型增生组与肠上皮化生组血清中C E A、A F P、C A50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髙于C A G组(P C0.05);不同病理变化组患者H P感染的阳性率比较有明显差异,病理变化越严重,H P阳性率表达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C0.05);不同病理变化组H p( + )患者血清C E A、A F P、C A50表达水平要高于H p(-)患者(P<0.05)。

结论Hp 感染可能在胃黏膜癌变中发挥重要作用,C E A、A F P及C A50等肿瘤标志物水平与C A G病理改变和H p感染有关。

关键词: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链抗原50中图分类号:R573.3+2 文献标识码:A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C EA.A FP and CA50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and Hp infection N I N G Y a n,Q1 X i n,S H E N Bin. (Department o f G eriatrics,Yibin First People ’ s H o sp ita l,Yibin 6U000,C h in a)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 E A)» al­pha-fetoprotein (A F P) and carbohydrate antigen 50 (CA50)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 A G)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H p) infect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00 elderly patients who underwent gastroscopy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in the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7 to August 2019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results of pathological changes,they were divided into CAG group (?2 = 42),intestinal metaplasia (IM) group (?i = 38),atypical hyperplasia group (w = 12) and cancerization group (.n = 8).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serum C E A,A F P and CA50,and Hp infection were compared among different groups. T he expression levels of serum C E A,AFP and CA50 in Hp (4-)patients and Hp (-) patients were compared among different groups. Results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serum C EA, AFP and CA50 in canceriz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atypical hyperplasia g roup»IM group and CAG group (P*<0. 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xpression levels of serum C EA, AFP and CA50 between atypical hyperplasia group and IM group (P>0. 05) ,higher than those in CAG group (P<C〇. 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ositive rate of Hp infection among different groups. The more serious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the higher the expression positive of Hp infection (F<C0. 05). The expression levels serum C EA, AFP and CA50 in H p (+)patie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Hp (-) patients (P<C0. 05). Conclusion Hp infection may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gastric mucosal cancerization. The levels of tumor markers such as C E A, AFP and CA50 are re­lated with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CAG and Hp infection.Key w ords: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in the elderly ; Helicobacter pylori;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Alpha-fetopro­tein; Carbohydrate antigen 50{C h in]Lab,2021 ? 25 : 0028)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化系统疾病⑴。

HP感染蒙古沙土鼠致Barrett食管及胃癌的实验研究

HP感染蒙古沙土鼠致Barrett食管及胃癌的实验研究
B ret 管 。结论 art食 HP感 染可 以直 接 导 致 胃癌 发 生 , 同时 也 能 诱 发 出 B ret 管 。 art食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6 18 4 (0 7 1—4 10 1 7-3 8 20 )519 -3 关键 词 : 门螺 杆 菌 ; 幽 胃肿 瘤 ;N 甲基一 _ 基一 一 甲基 胍 ; art 管 一 N. 硝 N亚 B re t食 中 图分 类 号 : 3 5 75 R 6. 3
me hy N 'n to N— tos ua i i t - ir — nir og n dne( N NG ) on ga t i a e op gu m u os M e h d A ot lof 6 M s rc nd s ha s c a to s t a 9 M on la g r l . sx go in e bis i - we k ol we e r nd e — d, r a om l v d d i t ou ou y dii e n o f rgr ps ( a h 2 ni a s gr up A nfc e t P ; o if c e ih H P o lw e e c 4 a m l): o i e t d wih H gr up B n e t d w t f lo d b N NG d i s r to gr p C e e v d M N NG ih yM a m nita in: ou r c i e w t outH P nfc i i e ton; r up D o r .Ei hta i as fom a h gr p we e g o asc nto1 g n m l r e c ou r ki e t1 2 4 e , d hit pa h og c 1c n si hersom a h n s pha usw e ee m i d f rc o c g s rts,nt si l d a 4, 8 we ks an s o t o1 ia ha ge n t i t l 2, c a de o g r xa ne o hr ni a tii i e t— na e a l sa, t pia pe pl i , d no a a d Bare te oph gus Re u t The i ie e fi t s i lm e a a i nd d plsa lm t p a i a y c lhy r asa a e m n r t s a . s ls ncd nc so n e tna t plsa a ys a i i ou a wer i fc n l gh rt n t s n t he r up ( % 0. ) n gr p A nd B esgniia ty hi e ha ho e i heot rg o s P 01 .Co lso H P ou d die ty i duc a ti ncu in c l r c l n e g s rc c ri maa a cno nd Bare te o a r t s ph gus . Ke r s: lc a t rpy o is oma h n op a m s; r e te op gu N— e hy N 'n to N— t o ogu nii ( N NG ) y wo d he iob c e l r ; t c e ls ba r t s ha s; m t - - ir — nir s a d ne M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Barrett食管的临床分析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Barrett食管的临床分析

6中外医疗I N FOR I GN M DI L TR TM NTB ar r et t 食管是慢性胃食管反流致食管下段鳞状上皮损伤后被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改变,也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

幽门螺杆菌(H el i cobact er pyl or i ,H p)是上消化道的重要致病菌,其感染可导致胃十二指肠溃疡、非贲门部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 uc osa-ass o-ci at ed l ym phoi d t i s sue,M A L T)淋巴瘤。

近十年来,随着H p 人群感染率降低,消化性溃疡和胃窦、胃体部肿瘤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而胃食管反流疾病(gast r o-esophageal r ef l ux di sease,G E R D )、B ar r e t t 食管、食管下段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势头。

因此,H p 感染在B a r r e t t 食管发病及其发展为食管腺癌中的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在B ar r et t 食管发生中的作用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已知的流行面最广的上消化道致病菌,主要定植于胃黏膜内,在亚洲和非洲等H p 流行地区,人群感染率高达61%~100%,而西方国家的人群H p 感染率较低,约为40%,与此相反,B a r r et t 食管和食管腺癌的发病率正好呈相反的趋势,在亚洲和非洲很低,而西方国家的发病率较高。

近十年来,根除H p 感染已普遍用于治疗H p 相关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等上消化道疾病,与此同时,B ar r et t 食管和食管腺癌的发病率也呈逐步上升趋势。

Y achi da 对82例根除H p 的胃病患者随访了6~65个月,结果58例无B a r r et t 食管者中有6例(10.3%)出现短段Bar r et t 食管,而24例Bar r et t 食管无一例因根除H p 而改善。

在H p 相关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根除H p 感染所致的Bar r et t 食管发病上升趋势更为明显。

益生菌在消化道肿瘤中的研究新进展

益生菌在消化道肿瘤中的研究新进展

益生菌在消化道肿瘤中的研究新进展摘要: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直接或间接地与微生物相关,是肿瘤导致微生物群体的改变,还是微生物群体的改变导致肿瘤的发生,目前的研究结果还没有确切的定论。

肠道菌群可以通过慢性炎症反应或基因毒性直接诱发消化系统的肿瘤,肿瘤细胞的增殖与侵袭也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及细菌异位有关,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从而对肿瘤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治疗作用。

笔者从益生菌对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的作用以及益生菌在减少放化疗毒性和增强免疫功能角度阐述益生菌与肿瘤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益生菌,微生物,肿瘤 New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probiotics in digestive tract tumorsSuxianxu,Zengyong (Department of Oncology, Dujiangyan People’sHospital,Dujiangyan,Sichuan,611830) Abstract: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digestive tract tumors ar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related to microorganisms,whether the tumors cause changes in the microbial population, or the microbial population changes cause tumors, there is no definitive conclusion yet. The intestinal flora can directly induce digestive system tumor through chronic inflammatory reaction or genotoxicity. The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of tumor cells may also be related to intestinal flora imbalance and bacterial ectopic. Probiotics can regulate intestinal flora, treatment the tumor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e author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biotics and tumors from the role of probiotics in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of digestive system and probiotics in reducing the toxicity of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and enhancing immune func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Key Words:Probiotics, Microorganisms,Cancer 19世纪末,研究者发现微生物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漯河地区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检测

漯河地区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检测
Lu h t fH e n Pr vnc . M e ho W e d tc e PV o e Ciy o na o i e t ds eetdH DNA n 1 5 f r ln — f e n a afn — e b d ed ts u s b i o mai 1 i d a d p r fi x m e d is e y PCR t wih
医 研 杂 2 1 1 第4卷 第1期 学 究 志 0 年1月 1 O 1
・ 论
著 ・
漯 河 地 区食 管 癌 患者 癌 组织 中人 乳 头 状 瘤 病 毒 感 染 的检 测
崔 明辰 岳 鹤 声 张 冬 云 赫 欣 王 建 国 宋 晓 兵
摘 要 目 的 检 测 漯 河 地 区食 管 癌 患 者 中 人 乳 头 状 瘤 病 毒 ( u n p pl m v u ,H V) 染 情 况 , 讨 H V 感 染 与 我 国 h ma a io a i s P 感 l r 探 P 河 南 省 漯 河 地 区食 管 癌 发 生 的 相关 性 。 方 法 应 用 H V L 通 用 引物 G 5+ 6+、 P 1 E P 1 P / H V 6 6和 H V 8 6型 特异 性 引 物多 聚 酶链 P 1E
H V感 染 可 能 是 食 管 癌 发 生 的 重 要 因素 之 一 。链 反 应
De e to fHu a a l ma i u n Es p ag a r i o s ue fPa i n s f o Lu h g o fHe a o i c . CuiM i g h n, t ci n o m n P pi o v r s i o h e lCa c n ma Ti s s o t t r m o e Re i n o n n Pr v n e l e nce

食管癌实验室检查

食管癌实验室检查

食管癌实验室检查引言概述: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实验室检查在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食管癌实验室检查的内容和意义。

一、组织病理学检查1.1 组织活检组织活检是食管癌诊断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内镜下取得食管癌组织样本,经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是否存在食管癌,并进一步确定其类型和分级。

组织活检可以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为患者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1.2 免疫组化检测免疫组化检测可以匡助确定食管癌的份子亚型和份子标记物的表达情况。

通过检测特定的抗原或者蛋白质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可以进一步了解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预后情况。

免疫组化检测在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3 份子遗传学检测份子遗传学检测可以匡助确定食管癌的份子遗传学特征,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等。

通过检测肿瘤基因组的变化,可以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份子遗传学检测还可以用于食管癌的早期筛查和预后评估。

二、血液检查2.1 肿瘤标志物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可以用于食管癌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效果的监测。

常用的食管癌相关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等。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匡助医生了解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预后情况。

2.2 免疫学指标检测免疫学指标检测可以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和炎症反应情况。

食管癌患者往往伴有着免疫抑制和炎症反应的改变,通过检测免疫学指标可以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治疗效果。

2.3 电解质和肝功能检查食管癌患者往往伴有着电解质紊乱和肝功能异常。

电解质和肝功能检查可以匡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内环境平衡情况和肝脏功能状态,为合理用药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三、影像学检查3.1 X线造影X线造影可以显示食管的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

通过口服或者静脉注射造影剂,结合X线摄影技术,可以观察食管的腔内和腔外病变,如食管狭窄、溃疡等。

X线造影在食管癌的初步筛查和定位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人乳头状瘤病毒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人乳头状瘤病毒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we ed tc e y i r e e t d b mmu o itc e s y n h s h mit .Re u t: I s p a e a io is e ,t e p st i a e o V1 o r sl s n e o h g a c r n ma t u s h o i vt r t fHP 6 DNA wa l c s i y s
B c go n : H m np pl m v u (P ak ru d u a aio ai s u Ⅵ l r i et nirp r dt b lsl asc t i ep t gn s f n ci ot ec e soi e wt t ah e ei o f o se e o o y a d hh o s
维普资讯
3 ・ 6

ChnJGa to neo, 0 7 i sre tr l2 0 ,Vo.2 No 1 11 , .
人乳头状瘤海 市普 陀 区中心 医 院消化 内科 (0 0 2) 20 6
dee tt x r s i no tc hee p e so fH P 1 e e a hee p e so fHPV 1 ’ u aie p , V 6 g n , nd t x r s in o 6E6m t t 53 p21 AF1 Rb a d p1 NK4apr ti s v W ,p n 61 oe n
e e t n te p o en e p e so f ea e e e n e o h g a a cn ma f c h r t i x r s in o l td g n si s p a e c r io .M e o s DNA i i y rd z t n wa s d t o r l  ̄ d: n st h b ia i su e o u i o

反流性食管炎与Hp感染证候、证素分布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反流性食管炎与Hp感染证候、证素分布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反流性食管炎与Hp感染证候、证素分布相关性研究的开题
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反流性食管炎(GERD)是指胃酸和胃液向上流入食管,引起炎症反应的一种常
见病。

据统计,GERD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是食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病情之一,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且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还可能增加食管癌的风险。

Hp感染与GERD关联性受到广泛关注,但其具体关联机制尚不明确。

随着现代社会饮食习惯、睡眠不规律、精神压力等因素导致GERD患病率不断增高,研究胃幽门螺杆
菌(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关联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问题
本研究旨在分析Hp感染与GERD患者相关临床证候、证素分布特点,探索其关
联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三、研究方法
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调查。

2. 对患者、对照组分别进行中医证候和证素分析。

3. 分析Hp感染与患者中医证候、证素分布的相关性。

4. 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四、研究预期结果
1. 通过证候、证素分析探讨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候及证素的分布特点。

2. 探究Hp感染与患者中医证候、证素分布的相关性,为追溯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以及预防、治疗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3. 为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候的诊断和辩证施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目的
1. 探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情况。

2. 探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证素特点及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联性。

3. 提出新的辨证施治方案,为临床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食管反流患者夜间酸突破的相关性研究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食管反流患者夜间酸突破的相关性研究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食管反流患者夜间酸突破的相关性研究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夜间酸突破(NAB)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使用活检胃窦组织快速尿素酶法及14C呼气试验法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监测,对监测确诊为Hp阳性的90例GERSD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

观察组进行根除Hp治疗,对照组服用泮托拉唑钠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反流诊断问卷评分(RDQ)、NAB发生率以及夜间22 h 至次日8 h内pH0.05),治疗后,观察组RDQ评分为(12.43±3.7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1±2.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Hp感染与NAB 呈正相关(r=0.812,P<0.05)。

结论Hp感染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NAB的发生,且Hp感染对GERD的发生和发展有着较大的保护作用。

标签:幽门螺杆菌;胃食管反流病;夜间酸突破对于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出现的夜间酸突破(NAB)症状,是指患者在使用标准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之后,在夜间22时到第2天8时有过持续1h 胃内pH值0.05)。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首先对患者是否为阳性Hp感染进行相关的检测,检测标准为对GERD患者行胃镜检查时于距离幽门口大约2 cm的弯侧部位取活检性快速尿素酶法检测或者对所有的患者行14C呼气试验,根据试验数据确定Hp感染患者。

之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Hp根除治疗方案。

观察组患者服用泮托拉唑钠肠溶片和其他各类药物按照相应的配对的混合药剂,对照组患者则单独服用相应剂量的泮托拉唑钠肠溶片[2]。

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长均为7 d。

治疗后于当天上午9时到次日9时将pH检测仪探头放置在患者的食管下段括约肌以下大约9 cm的部位,同时保证所有患者睡前不再进食,对患者胃pH进行监测。

记录从夜间22时到次日8时这段时间内患者pH值0.05),治疗后观察组RDQ评分为(12.43±3.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1±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消化道菌群在食管癌筛查、诊断和预后中的研究进展 

消化道菌群在食管癌筛查、诊断和预后中的研究进展 

消化道菌群在食管癌筛查、诊断和预后中的研究进展韦 娜* 洪坤巧 余保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430060)摘要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且预后较差的癌症,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消化道菌群的改变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复发、转移、化疗耐药等具有相关性。

本文主要就食管癌患者消化道菌群变化情况及其在食管癌筛查、诊断和预后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消化道菌群; 微生物组; 食管肿瘤; 筛查; 诊断; 预后Progress of Research on Gastrointestinal Flora in Screening,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Esophageal Cancer WEI Na, HONG Kunqiao, YU Baoping.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Renmi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60)Correspondence to:YUBaoping,Email:**************Abstract Esophageal cancer is a common and poorly prognostic cancer, and early screening and early diagnosis are the keys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hanges in gastrointestinal flora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progression, recurrence, metastasis and chemotherapy resistance of esophageal cancer. This article mainly reviewed the changes of gastrointestinal flora in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and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gastrointestinal flora in the screening,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esophageal cancer.Key words Gastrointestinal Flora; Microbiome; Esophageal Neoplasms; Screening; Diagnosis; PrognosisDOI : 10.3969/j.issn.1008⁃7125.2023.01.009*Email:*****************#本文通信作者,Email:**************食管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组织学上主要分为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 )和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两种亚型,我国90%的食管癌为ESCC [1]。

HLA—DRB1 *1501和DQB1 *0602与新疆哈萨克族HPV感染及食管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HLA—DRB1 *1501和DQB1 *0602与新疆哈萨克族HPV感染及食管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H A D B * 62 因阳性率在 中低 分化 鳞癌组 中(88 的分布 高于高分化鳞癌组 ( 1 %)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5 。结 L — Q i0 0 基 6. %) 3. , 2 R00 )
论 : V 6E 的 感 染 可 能 是 新 疆 哈 萨 克族 食 管 癌 发 生 的重 要 因 素 之 一 。H A D B "5 1 HL - Q 10 0 是 哈 萨克 族 食 管 HP 1 6 L — R 1 10 和 A D B 6 2 鳞 癌 的 易感基 因 , 中 H A D B * 6 2 其 L — Q 10 0 与哈 萨克 族食 管鳞 癌 的 分化 程 度 有 关 。 关键 词 H A 食 管鳞 癌 遗 传 易 感性 L P R SP C — S
D 1allsa d K z k s p a e l q a u el acn ma na gt r e rv e cu sfr a a he o h - QB l e n a a he o h g a s u mo sc lc rio si Xiin ft r o i le z k s p a e n j ouh p d o K
摘要 目的 : 从基 因水 平探 讨新疆哈 萨克族食 管鳞癌 的 H V1E P 6 6感染及食 管鳞癌发 生与 H A D B , Q 等位基 因的遗 L - R 1D B1 传 易感性 , 为寻找哈 萨克族食 管鳞癌 的易感基 因提供 参考 。方法 :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c 技 术检 测2 0 P R) 0 例哈 萨克族食 管鳞癌和 1 0 ̄ 族 萨克正 常人群 H V1E 5 4哈 1 ' P 6 6基因的表达情 况 , 用序 列特异性 引物 聚合酶链反 应技 术( C — S )检测新 疆哈 萨克族食 运 P R SP , 管鳞癌 患者 2O , 萨克族正 常人 群食管膜膜 10 ' H A D BI10 和 HL — Q 10 0 0例 哈 5 # 的 L — R *5 1 I A D B 62的分布 。结果 : 疆哈 萨克族食 新

消化内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卷二(精选题)

消化内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卷二(精选题)

[单选题]1.反流性食管炎在内镜所属C级是A.(江南博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食管黏膜破损,长径小于3mmB.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食管黏膜破损,长径大于5mm,但没有融合性病变C.有多个长径大于6mm,上食管黏膜破损,仅有两个以下融合性病变D.黏膜破损有融合,但小于75%的食管周径E.黏膜破损有融合,至少达85%的食管周径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A级:1个或1个以上食管黏膜破损,长径小于5mm;B级:1个或1个以上的黏膜破损,长径大于5mm但没有融合性病变;D级:黏膜破损融合,至少大于75%的食管周径。

[单选题]2.下列食管癌转移中主要方式是A.中晚期主要为壁内扩散B.淋巴转移C.主要以血行转移D.种植转移E.少扩散到其他器官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淋巴转移是食管癌转移的主要方式;早期食管癌为壁内直接扩散;晚期血行转移至肝肺骨。

故本题答案为B[单选题]3.烧伤后引起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发病机制是A.黏膜缺血、缺氧B.胃酸分泌增多C.黏膜防御作用减退D.肥大细胞释放5-羟色胺及组胺E.局部前列腺素增加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应激时儿茶酚胺增多,内脏血流量减少,胃肠黏膜缺血,其黏膜的缺血程度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单选题]4.以下Hp的流行病学特点有误的是A.人群中患Hp感染率在40%~70%B.感染Hp后机体一般难以将其清除而变成慢性感染C.Hp感染几乎无例外地引起胃黏膜炎症,感染后机体一般不易清除而变成慢性感染D.感染者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与性别无关E.由Hp感染所致的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患病率与人群Hp的感染率相平行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由Hp感染所致的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患病率比人群Hp的感染率高;Hp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因素。

故本题答案为E[单选题]5.中年女性,间歇性腹部不适5年,餐后加重,反酸、嗳气。

胃液分析BAO为“0”;MAO:6mmol/小时;PCM为3.21亿个。

考虑下列哪种疾病最有可能A.慢性感染性胃炎B.十二指肠球部溃疡C.十二指肠壶腹后溃疡D.慢性肥厚性胃炎E.慢性萎缩性胃炎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萎缩性胃炎病理表现为胃黏膜的固有腺体数量减少甚至消失,所以胃酸的分泌量会随之减少。

Hp感染!胃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Hp感染!胃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Hp感染!胃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导读:甘肃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主任李兴文说,虽然目前的医学发展尚不能确认肿瘤发生的具体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Hp(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最明确、最重要的胃癌危险因素。

……胃,位于人体的腹腔内食管和小肠中间,由上到下可细分为食管胃结合部、胃底、胃体、胃窦和幽门。

“胃是储存和消化食物的重要器官,在我国,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胃癌的发病率位居第二,死亡率位居第三。

”甘肃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主任李兴文说,虽然目前的医学发展尚不能确认肿瘤发生的具体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Hp(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最明确、最重要的胃癌危险因素。

*各种因素导致胃癌发生日常的生活中对胃癌有影响的因素,最重要的是饮食。

“食盐过多也会使幽门螺杆菌更容易感染、更具有侵袭性,盐还会破坏韦德黏膜层,直接导致胃癌的发生。

”李兴文说,而腌制食品和烟熏食品中普遍含有的大量硝酸盐、烟硝酸盐等物质,在胃内细胞作用下也会转变成为各种促癌物质。

所以说,大量和经常性地食用盐腌、烟熏或其他腌制的食品,都会增加胃癌的风险。

“吸烟,也是胃癌和食管癌重要的致癌因素。

”李兴文解释说,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不仅能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还能通过血管、上皮细胞的作用,引起消化道黏膜的损伤。

在吸烟人群中,胃癌,特别是靠近食管部分的胃癌发生率会升高一倍。

息肉是指胃黏膜的良性增生,大多数胃息肉并不增加胃癌的风险,比如增生性息肉或者炎性息肉都是良性疾病,但有一种息肉称为腺瘤,有时候可能会转变为胃癌。

胃食管瘤是一种消化道的动力障碍而引发的疾病。

简单地说,就是人在成长过程中,胃肠道的蠕动是一种“驯化”过程,慢慢形成了一种“单行道”,进食后只能往胃腔、小肠方向走,不会往反方向走。

在食管与为连接的地方也会形成一个高压带,不让胃内的食物或消化液由胃返回到食管。

如果这种蠕动动力不足,或出现了反常蠕动,或高压带被破坏,就会使胃里的食物、消化液由胃反流到食管,对食管黏膜产生破坏,发生糜烂、溃疡。

探讨碳14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对消化道疾病的临床价值

探讨碳14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对消化道疾病的临床价值

探讨碳14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对消化道疾病的临床价值朱文杰【摘要】目的针对患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选择碳14尿素呼气试验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进行检测,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3000例消化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碳14尿素呼气试验以及胃镜检查,主要进行Hp感染的检测.观察检测结果.结果3000例展开检查的消化道疾病患者中,阳性率为53.3%(1600/3000),胃镜检查出现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慢性胃炎、胃癌和其他(反流性食管炎、胃息肉等),再进行碳14尿素呼气试验,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慢性胃炎、胃癌检出阳性率分别为76.5%、74.0%、54.4%、35.0%.结论在对出现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展开诊断时可在进行胃镜检查时结合碳14尿素呼气试验进行Hp感染的检测,可以更有效地判断患者是否存在Hp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8(012)005【总页数】2页(P39-40)【关键词】碳14尿素呼气试验;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临床价值【作者】朱文杰【作者单位】111003 辽阳石化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多种胃病都是由Hp引起, 主要包括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 目前已经有研究在人的胃黏膜组织中成功培养出Hp, 并且已经确定引发胃炎以及消化道溃疡的病因主要为Hp入侵, 对其采取根除措施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临床中对于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方法多样, 在对Hp感染进行检测可以采取碳14呼气试验, 该检测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快速、简便、安全及成本低等优势[1,2],在检测过程中不会对患者造成疼痛, 也不会引起感染, 目前已经被广泛运用在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中, 并且其诊断结果可以为阻断疾病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依据。

本研究特将碳14呼气试验对Hp感染进行检测, 分析其在消化道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000例消化道疾病患者, 患者均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并且均进行住院治疗, 其中男1596例, 女1404例, 年龄15~78例 , 平均年龄(52.6±8.5)岁。

210978479_《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非根除治疗部分)》解读

210978479_《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非根除治疗部分)》解读

㊃共识解读㊃[收稿日期]2022-05-30[作者简介]苑旭晔(1996-),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医学硕士研究生,从事消化内科疾病诊治研究㊂*通信作者㊂E -m a i l :x i a o l a n z h @126.c o m‘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非根除治疗部分)“解读苑旭晔,陈宏桢,郭金波,张晓岚*(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 ‘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非根除治疗部分)“已正式发表,该共识在第五次共识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为幽门螺杆菌(H e l i c o b a c t e r p y l o r i ,H p )感染的临床规范诊治提供了更全面㊁更新的证据㊂在此,本文对该共识意见的更新及亮点进行解读,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对新共识的理解,推动我国H p 感染诊疗的规范化进程㊂[关键词] 胃肿瘤;幽门螺杆菌;诊断 d o i :10.3969/j.i s s n .1007-3205.2023.03.001 [中图分类号] R 735.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3205(2023)03-0249-03自2017年发布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1](以下简称第五次共识)以来,国内外对幽门螺杆菌(H e l i c o b a c t e r p y l o r i ,H p )感染的诊治㊁与胃癌和胃肠道微生态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㊂2021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借鉴国内及国际上最新指南共识及研究成果㊁汇集相关领域专家意见,并结合我国H p 感染及诊疗现状,对第五次共识进行了更新,就H p 感染的诊断㊁H p 根治指征㊁H p 感染与胃癌和H p 感染与胃肠微生态四个方面共达成30条共识意见㊂H p 感染的根除治疗方面将单独以指南形式发表㊂现就新共识(非根除治疗部分)的更新与亮点进行解读㊂1 H p 感染的诊断H p 感染的诊断方法分为非侵入性诊断和侵入性诊断㊂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包括尿素呼气试验(u r e ab r e a t h t e s t ,U B T )㊁粪便抗原试验㊁血清学试验;侵入性诊断方法包括内镜下观察诊断㊁快速尿素酶试验㊁组织学染色及分子生物学检测㊂新共识结合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临床积累经验对H p 感染的诊断方面进行了补充和完善㊂首先,新共识在认可U B T 为临床首选的检测H p 感染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的基础上,强调U B T 的质量控制,指出13C -尿素剂量越高,13C -U B T 检测准确度越高㊂但考虑到成本问题,欧洲药品评估局2005年发布的指南指出,75m g 的13C-尿素试剂用于成年人及12~17岁的青少年,45m g 的剂量仅用于2~11岁的儿童㊂我国2021年发布的‘13C 尿素呼气试验质量控制专家建议“中也认可75m g 剂量的准确度[2]㊂同时新共识指出,13C 和14C -U B T 的准确度无明显区别,但由于14C 是不稳定核素,具有放射性,不推荐用于妊娠期㊁哺乳期及儿童㊂其次,新共识更加关注H p 的耐药性及其检测㊂最近一项大规模多中心研究显示我国H p 抗生素耐药率高,且呈上升趋势[3],而抗生素耐药是H p 根除失败的主要原因,在治疗前了解抗生素的耐药性,有助于提高根除率㊂新共识对H p 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进行了分类:传统H p 培养及药敏检测方法主要用于H p 根除使用抗生素的耐药检测;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用于H p 耐药基因型的检测,进而指导根除治疗㊂一方面,新共识进一步指出H p 培养的具体检测方法及影响培养阳性率的因素,该方法因敏感性较低且操作复杂㊁耗时,不适合临床推广检测㊂另一方面,新共识更加肯定了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在H p 耐药基因型检测中的地位,首次指出分子生物学方法因具有快速㊁即时(2h 内)㊁敏感度高(100%)与特异度高(98%)及不需要严格的分析前条件等优点,优于传统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㊂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p o l ym e r a s e c h a i n r e a c t i o n ,P C R )技术检测克拉霉素㊁左氧氟沙星耐药基因型对H p 根除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价值㊂最后,新共识重申抗胃酸分泌药物㊁抗生素及铋㊃942㊃第44卷第3期2023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学报J O U R N A L O F H E B E I 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V o l .44 N o .3M a r . 2023剂影响包括U B T 在内的部分检测方法的准确度,更加认可在检测前需停用质子泵抑制剂(pr o t o n p u m pi n h i b i t o r ,P P I )至少2周,铋剂㊁抗生素至少4周以减少假阴性㊂同时,随着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 o t a s s i u m -c o m p e t i t i v ea c i db l o c k e r ,P -C A B )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应用,新共识首次指出P -C A B 作为抑酸药物,与P P I 一样,在检测前也应停用至少2周㊂血清学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的结果不受胃黏膜H p 定殖密度高低的影响,因此检测前无需停用上述药物㊂2 H p 根除指征我国H p 感染患者基数庞大,且耐药率高,使得我国全面检测并根除H p 并不现实㊂根除H p 的获益和风险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新共识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共识意见以及大量最新临床研究证据,对H p 根除指征(表1)进行了修改与完善,以便更好地对获益较大的个体进行H p 检测和治疗㊂表1 H p 根除的指征H p 根除指征证据等级推荐强度共识水平(%)消化性溃疡(不论是否活动和有无并发症史)A 强100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A 强100早期胃癌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或胃次全切除者A 强100有胃癌家族史A 强95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A 强98H p 胃炎A 强91胃增生性息肉B 强83H p 相关性消化不良B 强91长期服用P P IB 强88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B 强100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B 强100维生素B 12缺乏B 强100证实H p 感染(无根除治疗抗衡因素)B强100 首先,H p 胃炎是由H p 感染诱发的慢性活动性胃炎㊂我国2017年慢性胃炎共识意见[4]和H p 胃炎京都共识[5]都建议基于病因对慢性胃炎进行分类:慢性胃炎包括H p 胃炎㊁药物性胃炎㊁自身免疫性胃炎等㊂所以,本次共识更强调H p 感染的作用和语言规范,在根除指征中将 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㊁糜烂 修改为 H p 胃炎 ;将 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 修改为 H p 感染伴消化不良症状 ㊂对于其他H p 相关性疾病,由于近年来关于胃增生性息肉与H p 感染的研究进展[6],且淋巴细胞性胃炎及M én ét r i e r 病临床较少见,因此,新共识在根除指征中删除后两种疾病,而单独将 胃增生性息肉 列为一条,首次将 H p 根除后胃增生性息肉可以缩小或消失,根除H p 是胃增生性息肉的优选治疗 纳入共识意见㊂其次,H p 胃炎是可传染的感染性疾病,并且有家庭聚集现象,新近发布的‘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7]提出 以家庭为单位防控H p 感染 的新策略,家庭成员共同治疗可阻断H p 感染在家庭中的传播,有助于减少根除后的再感染㊂因此,新共识首次将 建议家庭成员中与感染者共同居住且无抗衡因素的成年人检测和根除H p纳入共识意见㊂第三,对于老年人群,目前国内外尚缺乏H p 感染的处理共识㊂一方面,老年人群中萎缩和肠化的发生率较高,H p 根除治疗可显著降低60岁以上老年人胃癌发病率,且老年人群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或非甾体抗炎药比例较高,H p 感染使消化性溃疡发生风险大大增加,在拟服药之前根除H p 可明显获益;另一方面,老年人群的基础疾病及合并用药较多,发生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所以,新共识强调应充分评估老年人群H p 根除的风险和获益,个体化掌握根除指征㊂第四,根除H p 可显著改善H p 胃炎患者胃黏膜炎症,延缓或阻止胃黏膜萎缩㊁肠化生的发生及发展㊂多数研究表明,根除H p 可部分逆转萎缩㊂最近有临床研究及M e t a 分析显示,根除H p 可部分逆转或改善肠上皮化生[8]㊂所以,新共识将 根除H p可部分逆转萎缩,但难以逆转肠化生 改为 根除H p 可部分逆转萎缩,甚至可能逆转肠化生 ㊂但肠化生的逆转似在根除H p 很长时间后发生,未来需要更多的长期随访研究进一步评价㊂第五,新共识参考了许多最新研究或M e t a 分析结果,更加详细地阐述了对于H p 阳性的早期胃癌患者,于E S D 术后根除H p 可显著减少异时性胃癌的发生风险,强调这类患者患者应尽早接受H p 根除治疗㊂此外,相关研究表明,H p 感染与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㊁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㊁维生素B 12缺乏症等胃外疾病相关,新共识更加推荐在这些疾病中,应检测和根除H p㊂最后,新共识依然推荐对未经检查的消化不良患者可实施H p检测和治疗 策略,但应结合当地上消化道肿瘤发病率㊁成本效益比㊁患者的年龄和意愿等因素㊂对于H p 感染伴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应根除H p 治疗㊂㊃052㊃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第44卷 第3期3H p感染与胃癌H p感染是我国胃癌最主要的可控危险因素,根除H p可有效地降低胃癌发生风险㊂我国整体上属于胃癌高发区,新共识依然推荐对我国胃癌高发区人群和胃癌高风险个体实施H p 筛查和治疗 策略㊂对于老年人和尽早接受根除治疗的个体,根除H p对降低胃癌发生风险的效果显著㊂相较于第五次共识,新共识强调应提高公众对根除H p预防胃癌的知晓度,需要开展更多的公众教育,以推动胃癌的预防㊂其次,有些研究表示H p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㊁肥胖㊁哮喘等疾病呈负相关,但这类相关性研究有些结果存在矛盾,因果关系也不明确㊂近期我国的两项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不仅肯定了根除H p预防胃癌的效果,还发现规范根除H p未带来严重不良后果㊂所以,新共识首次提出,根除H p不增加胃食管反流病及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发生风险㊂2020年发布的‘预防胃癌:台北全球共识“[9]也采纳这一观点㊂除此之外,既往国内外共识已提出血清胃蛋白酶原㊁胃泌素17和H p抗体联合检测可用于筛查胃癌高风险人群,新共识纳入我国学者设计的新型胃癌风险分层量表的研究证据[10]做了进一步强化,强调血清学筛查与内镜检查相结合,有助于提高胃癌预防水平㊂4H p感染与胃肠道微生态随着H p感染与胃肠微生物群方面研究证据的增多,本次共识新增 H p感染降低了胃内微生物种群的丰度和多样性,根除H p有助于正常胃内微生物种群的恢复 陈述;依然认可根除H p会短期内影响肠道菌群,将 长期影响尚不明确 修改为 长期影响较小 ㊂此外,新共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胃内其他微生物与H p的相互作用可能促进了胃癌的发生及发展㊂由于益生菌在根除H p治疗中的作用尚有争议,本次共识未纳入相关推荐㊂综上所述,新共识以第五次共识为基础,强调U B T的质量控制,更加关注H p耐药性及其检测;修改和完善部分H p根除指征,纳入 以家庭为单位防控H p感染 的新推荐,指出需要开展更多健康科普教育来推进H p防控和胃癌筛查;更加深入探讨了根除H p对胃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等,对于指导临床医生规范化诊治H p感染有重要意义㊂[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全国幽门螺杆菌研究协作组,刘文忠,等.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J].中华消化杂志,2017,37(6):364-378.[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13C尿素呼气试验质量控制专家建议[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21,38(3):169-172.[3] Z h o n g Z,Z h a n g Z,W a n g J,e t a l.A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s t u d y o f t h ea n t ib i o t i c-r e s i s t a n t p h e n o t y p e s a n d g e n o t y p e s o fH e l ic o b a c t e rp y l o r i s t r a i n s i nC h i n a[J].A mJC a n c e rR e s,2021,11(10): 5027-5037.[4]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2017,37(11):721-738. [5]S u g a n oK,T a c kJ,K u i p e r sE J,e t a l.K y o t o g l o b a l c o n s e n s u sr e p o r t o nH e l i c o b a c t e r p y l o r i g a s t r i t i s[J].G u t,2015,64(9): 1353-1367.[6] O u y a n g Y,Z h a n g W,H u a n g Y,e t a l.E f f e c to fH e l i c o b a c t e rp y l o r i e r a d i c a t i o no nh y p e r p l a s t i c g a s t r i c p o l y p s:A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 a n d m e t a-a n a l y s i s[J].H e l i c o b a c t e r,2021,26(5): e12838.[7]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等.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J].中华消化杂志,2021,41(4):221-233.[8] K h a n MY,A s l a m A,M i h a l i A B,e t a l.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H e l i c o b a c t e r p y l o r ie r a d i c a t i o ni n p r e v e n t i n g m e t a c h r o n o u s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a n d p r e n e o p l a s t i c l e s i o n s.a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a n dm e t a-a n a l y s i s[J].E u r 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H e p a t o l,2020,32(6):686-694.[9] L i o u J M,M a l f e r t h e i n e r P,L e e Y C,e t a l.S c r e e n i n g a n de r a d i c a t i o n of H e l i c o b a c t e r p y l o r i f o r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p r e v e n t i o n:t h e T a i p e i g l o b a lc o n s e n s u s[J].G u t,2020,69(12):2093-2112.[10] C a iQ,Z h uC,Y u a nY,e t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v a l i d a t i o no f ap r e d i c t i o n r u l e f o r e s t i m a t i n g 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 r i s k i n t h eC h i n e s eh i g h-r i s k p o p u l a t i o n:an a t i o n w i d em u l t i c e n t r es t u d y[J].G u t,2019,68(9):1576-1587.(本文编辑:杜媛鲲)㊃152㊃苑旭晔等‘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非根除治疗部分)“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食管癌的相关性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

方法:将我院2008-2010年间住院手术的48例食管鳞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食管重度不典型增生40例,食管轻-中度不典型增生52例,慢性食管炎50例及正常食管粘膜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快速尿素酶法及Warthin-Starry 银染两种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

结果:食管癌组、重度不典型增生组、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组、慢性食管炎和正常食管粘膜组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依次降低,食管癌与重度不典型增生组、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组、慢性食管炎和正常食管粘膜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食管癌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 >0.05),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

结论:食管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ec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Esophageal Cancer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ec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Esophageal Cancer Method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group (n=48),severe esophageal dysplasia group (n=40), mild-moderate esophageal dysplasia group (n=52) , chronic esophagitis group (n=50) and normal subjects group (n=50) from 2008-2010. The detection rates of HP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groups. Hp infection was detected by rapid urease test with Warthin-Starry staining.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s of Hp decreased in sequence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group,severe esophageal dysplasia group,mild-moderate esophageal dysplasia group,chronic esophagitis group and normal subjects group. The detection rates of Hp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groups(P<0.05),The detection rates of Hp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age, sex, location, tumor size, tumor lymph node metastasis(P>0.05), but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iation of esophageal carcinoma(P<0.05). Con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Hp infection in esophagu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incidence and development of esophageal cancer.Key words: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elicobacter pylori; dysplasia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的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等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已把幽门螺杆菌列为Ⅰ类致癌原[1]。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2]。

有关Hp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感染情况国内研究甚少,本研究对48 例食管癌患者及40例食管重度不典型增生,52例食管轻-中度不典型增生,50例慢性食管炎及50例正常食管粘膜的食管Hp 感染情况进行观察,以探讨Hp 感染与食管癌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本研究病理资料取自我院2008-2010 年间住院手术的48例食管鳞癌患者,全部病例术前均未做化疗、放疗;其中男30 例,女18例,年龄40-70( 平均65.3) 岁,食管上段、中段、下段癌分别为10、20、18例,高、中、低分化分别为12、23、13例;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分别为36、12例。

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确诊。

同时选取食管重度不典型增生40例,食管轻-中度不典型增生52例,慢性食管炎50例及正常食管粘膜50例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组织学检查:在食管病变处至少取4 块活检组织。

活检标本常规包埋、切片、HE 染色、光镜观察。

采用快速尿素酶法和Warthin-Starry 银染两种方法对食管黏膜活检进行Hp 感染检测,二者同时阳性者判定为Hp 感染阳性,否则为阴性。

1.3 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 统计分析软件分析,运用SPSS10.0 软件分析,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 检验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不同组织中Hp的感染情况食管癌组、重度不典型增生组、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组、慢性食管炎和正常食管粘膜组Hp感染阳性率依次降低,见表1。

食管癌组与重度不典型增生组、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组、慢性食管炎和正常食管粘膜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不同组织中Hp感染阳性率比较(n,%)组别例数(n)HP阳性(n)HP阳性率(%)食管癌48 40 83.3*重度不典型增生40 26 65轻-中度不典型增生52 16 32.4△慢性食管炎50 12 24正常食管粘膜50 9 18*与重度不典型增生、轻-中度不典型增生、慢性食管炎和正常食管粘膜相比2.2 Hp感染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Hp感染与食管癌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 >0.05),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

表2食管鳞癌组织中Hp感染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临床特征例数Hp感染P 阳性阴性阳性率(%)性别男30 25 5 83.3P>0.05 女18 15 3 83.3年龄(岁)<60 35 29 6 82.8 P>0.05≥6013 11 2 83.3大小<5cm 38 32 6 84.2P>0.05 ≥5cm10 8 2 80部位上段10 8 2 80中段20 17 3 85 P>0.05下段18 15 3 83.3淋巴结转移无12 10 2 83.3P>0.05 有36 30 6 83.3分化程度高分化12 8 2 66.6中分化23 20 4 86.9 P<0.05低分化13 12 1 92.33. 讨论从慢性食管炎-食管粘膜不典型增生-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阶段、多因素参与的过程,目前认为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与食管癌的相关性研究甚少,陈健等[3]研究发现。

正常人食管Hp的感染率为21.25%,而食管癌病人的感染率高达92.5%,也有研究[4]发现CagA基因阳性的Hp在食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阳性率为54.9%,在正常食管组织中阳性率为20%,我们的研究也发现Hp感染在食管癌组织中最高,明显高于重度不典型增生组、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组、慢性食管炎和正常食管粘膜组,这些结果都提示Hp感染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目前幽门螺杆菌感染致食管癌发生机制仍不明确,周密等[5]研究发现Hp可抑制食管癌细胞线粒体编码基因COXImRNA 的表达,影响线粒体功能,从而导致食管癌的发生,江振友等[6]研究发现Hp能诱导食管癌细胞增殖,提示其与食管癌的发生可能存在关联,秦允生等[7]利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发现被Hp感染的食管癌上皮细胞间隙变大,细胞表面肿胀,形态高度不规则并认为示Hp可能参与或至少是加重了食管癌的发生,我们的研究发现Hp感染与食管癌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 >0.05),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肿瘤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HP感染在低分化食管癌中阳性率明显高于高、中分化,提示HP感染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Hp 感染是一长期慢性炎症过程,其具体机制是否与长期慢性的炎症刺激而导致的细胞增殖的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平衡失调有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1)112)223)陈健,施民新,刘继斌,食管癌患者检测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意义,现代肿瘤医学,2009,17(10):1865-18664)Li WS, Tian DP, Guan XY, et al, Esophageal intraepithelialinvas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correlates with atypicalhyperplasia. Int J Cancer. 2014;134(11):2626-26325)周密,叶嗣颖,顾文珍,幽门螺杆菌对食管癌COXI表达的影响,中国医药导报,2012,9(28):8-96)江振友,李春艳,叶嗣颖等,幽门螺杆菌成分对食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解剖学研究,2009,31(2):103-1067)秦允生,陈玉泉,许敬才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食管癌关系探讨,实用癌症杂志,1998,13(1):34-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