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合集下载

《老子》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解

《老子》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解

《老子》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解《老子》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解毕敦一著原文译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人皆知何为美并都做到美,斯恶已;那么恶也就没有了,皆知善之为善,天下人皆知何为善并都做到善,斯不善已。

那么不善也就没有了。

故,有无相生,所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高下相倾,音声相和,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因此为道有成的人,处无为之事,他所做的事就是什么事都不做,行不言之教;他所行的教就是什么话都不说;万物作焉而不辞,阳气生时不茫然无知而离去,生而不有,虽谓之为生却又不有其形,为而不恃,虽谓之有为却又不执意恃强,功成而不居。

大功既成便悄然而退。

夫惟弗居,正因悄然而退不露形迹,是以不去。

所以大道留我身中而不离去。

内容浅说本章以人情世事哲理名言为依据,论述为道者治身行功之理与法。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什么?不如此就不能致道而成道。

全章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分自开头至“前后相随”,为论据;后部分自“是以圣人”至末,为议论,是中心内容。

要点有三:一是前部分事物一般的变化规律,二是后部分道物性质特点,三是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

注释秘解1、美与恶,善与不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并且又都做到了美,那么美的对立面恶,也便不会存在了。

其中“之为美”意为:行而至于“美”的程度。

“之”做动词“达到”解。

“美、恶”是行为本身优劣的标准,因而只有知还不行,必得做到方可。

同样,下句“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也是如此:都知道什么是善,并且又都做到了善,那么善的对立面不善,也便不会存在了。

其中“之为善”意为:行而至于“善”的程度。

“之”同样做动词“达到”解。

因为“善、不善”是对行为后果优劣的评价,因而只有知也还不行,同样必得做到方可。

这两句还有未尽之意,即:美的对立面恶,不存在了,那么美自己本身也便不存在了;善的对立面不善,不存在了,那么善自己本身也便不存在了。

《道德经》第二章

《道德经》第二章

《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故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读:本章可以分成四段来解读: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段话至少有两个看起来都能说得通的解释:(1)天下都知道美之为美,于是丑的观念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为善,不善的观念就产生了。

【案:陈鼓应总结了好几个支持这种说法的注家,他本人也这样理解。

】(2)天下一般人的世俗之见,就是觉得美的就是美的,善的就是善的。

这种观念要不得,这样的结果总是导致美的东西变味儿了,变成不美;善的东西变味儿了,变成邪恶。

这两种解释看起来好像差不多,但实际上是截然对立的。

第一种解释,实际上恰恰是老子所批驳、所反对的世俗之见。

我们看一看,世俗之见中,把世界分成美丑、善恶、高下、贵贱、贫富,这意味着什么?这难道仅仅是一个逻辑学意义的分类么?显然,这种分类的背后隐含着着一种意欲,前面第一章讲过,“故常有欲也,以观其徼”。

这些分类等于是做出了高低贵贱的单向度的价值判断,其指向,就是去恶从善、好高贵、避卑贱。

按照这种观点,一群姑娘站在一起,分出了美丑,丑的给美的做了垫背,您想想丑的能服气么?能不自卑么?谁不愿意富贵,谁又甘于卑下呢?谁又不想占领道德高地,而自甘接受种种恶名呢?按照如此的逻辑,再想想我们一般对道家的感觉,道家常常给我们出世、超越世俗价值判断的感觉,所以,即使根据我们对道家超然物外的印象来判定,这种理解是说不通的。

而老子的大智慧,实际上隐含在第二种理解中。

第二种解释,看起来似乎不可理解,大家都认为美的是美的,这怎么就不好了?都认为善的是善的,这怎么就不善了?如果所有女人都到韩国整容,都变成美女,这有什么不好?所有的人,都学习雷锋好榜样,都变成雷锋?这有什么不好?《道德经》第41章有句话:“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老子二章主旨句

老子二章主旨句

老子二章主旨句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释读:本章为老子与君王或士大夫的谈话,主旨是治国之道。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此处的美是以什么什么为美,善是以什么什么为善,引申为以什么什么为贵,以什么什么为好的标准。

在一国一地,君王、士大夫的号召力是最大的,倡导他们个人的偏好或观念,在社会上会形成风潮,当所有人都崇尚某一种行为或观念时,就会走向极端,同时,将美、善标准化、具体化、绝对化也是危害深远的。

比如,在明清时代,国人以小脚为美,以至所有的女子从小裹脚,求得一双三寸金莲,人为造成女性身体残疾,无法从事正常的生产劳动,沦为男人的附庸、生育工具,甚至是可以变卖的私有财产,不仅社会生产力下降,男人也变成了脑残,无法正视人与社会,压制别人又甘愿被别人压制。

看看清末的老照片,无论男女老少、贫穷富贵,他们的脸上没有坦然,多是怯懦和忧苦,被无形的又是不可抗拒的枷锁困束,像囚犯一样。

“东亚病夫”并不只是身体的羸弱,更是精神的固疾。

在鲁迅笔下,孔乙己是科举造成的废人,阿Q是可以被任意砍头的愚民,华老栓乞求人血馒头治病,灵动的少年闰土终变得麻木不仁,整个社会死一般的沉寂。

这一切源自于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有无相生”,此处的有无不同于第一章,可理解为“得失”,没有只得不失;“难易相成”,难易是阶段性的变化,如常言“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不是绝对的;“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前后相随”,是人们日常对“空间”的认知,总是相对的,相比较的;“音声相和”,音与声叠合在一起才是语言,音声谐和才是音乐,许多事物都是同音声一样不可割裂或偏颇;“恒也”,前述六种情形都是切身感受的常识,是不会改变的。

该段是开篇论点的论据,说明事物的相对性与依存性,不能极端化。

《道德经》第02章:天下皆知美之...

《道德经》第02章:天下皆知美之...

《道德经》第02章:天下皆知美之...第02章功成弗居0:00【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②,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⑧,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④,生而弗有,为而弗恃(shì)⑤,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①已:语气词,可译为“了”。

②音声:古代音和声是有区别的。

单调的、无节奏的叫“声”,复杂的、有节奏的叫“音”。

③是以:疑为后人所加。

本章的前八句是老子的相对论,后八句是老子的政治论,文意不相连。

圣人:老子理想中的“与道同体”的人物,他与儒家圣人有很大不同,是“有道的人”。

④始:管理、干涉的意思。

⑤恃(shì):依赖,依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②,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⑧,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④,生而弗有,为而弗恃(shì)⑤,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①已:语气词,可译为“了”。

②音声:古代音和声是有区别的。

单调的、无节奏的叫“声”,复杂的、有节奏的叫“音”。

③是以:疑为后人所加。

本章的前八句是老子的相对论,后八句是老子的政治论,文意不相连。

圣人:老子理想中的“与道同体”的人物,他与儒家圣人有很大不同,是“有道的人”。

④始:管理、干涉的意思。

⑤恃(shì):依赖,依靠。

【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出来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有”和“无”互相对立而产生,困难和容易互相矛盾而促成,长和短互相比较才形成,高和下互相对照才有分别,音和声由于对立才显得和谐动听,前和后彼此排列才有顺序,这是永远如此的。

因此,有道的人用“无为”的法则来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让万物兴起而不加倡导,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已有;抚育万物但不自恃己能,立下了功勋而不自我夸耀。

老子选课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老子选课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排比
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 处无为
之事,行不言 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
圣人以“无为”与“不言”,
心胸越开放,收获越丰硕
消弭相对概念所衍生的弊病
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பைடு நூலகம்
倚仗
(二)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
居……之下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故能为百
老子选
(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二)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 (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丑与不善的概念相伴着美善的概念而产生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
映衬 对立的概念都是同时产生的。《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 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善已。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
而不争”
(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浮华的言词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
回文、顶真
简约朴实才有至理
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
能舍才能得
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
给予
为虽有利,争即得害
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位居低下的江海,为众流所归
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 ,
映衬 圣人先行谦下,而后能统治人民
指自己的利益
位居
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 ,处前而民
意动动词 意动动词
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
圣人因谦下而为天下人所接受
不争方能有所得,
莫能与之争。
义近《老子》第八 章:“水善利万物

文选04 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文选04 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 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 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
斯:(1)指示代词,这;(2)连词,则。可 翻译成“这就”。 恶:丑--VS“美”
已:通假字,通“矣”,句末语气词。
有无相生:“有”和“无”相互依存而显 示出了“有”和“无”。 生:《说文》: “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徐灏段注笺: “《广雅》曰:‘生,出也。’生与出同 义,故皆训为进。” 难易相成:“难”和“易”相互依存而显 示出了“难”和“易”。相成,相互促成。 --今有“相反相~”
[魏]王弼《老子注》
后人假托的“汉河上公”《老子章句》 近人马叙伦《老子校诂》 近人高亨《老子正诂》 今人任继愈《老子新译》
【题解】
本篇为《老子》第二章 前一部分以美与恶、善与不善、有与无、难与 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为例, 说明一切事物都具有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两个 方面虽然相互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相反相成, 失去一方则另一方即不会存在 后一部分根据相反相成的道理提出了以“无为” 达到有为的政治思想
(1)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示领属或修饰关系。
eg.是炎帝之少女。(山海经· 精卫填海)
eg.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战国策· 范雎说秦王) (2)连接主语和谓语,使主谓结构转变成名词词组,充当句子的 主语、宾语、判断句谓语、表示时间的状语。 eg.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 滨!(《左传· 齐桓公伐楚》)[贡:朝贡。] eg.汤之问棘也是已。(庄子· 逍遥游) (3)连接主语和谓语,作为复句的前一个分句。“之”不必译出。
〖译文〗
因此,圣人以无为的原则处理世事,不用言语 进行教化。让万物自已发展生息而不加以干涉, 辅助万物生长而不据为已有,对万物有所施为 而不自恃有恩,达成功绩而不自居有功。正由 于圣人这样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永远不 会失去。

道德经原、译文对照 第二章美之为美

道德经原、译文对照  第二章美之为美

道德经
第二章美之为美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概念也就形成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也就知道什么是不善了。

有和无相对而生,难和易互相成就,长和短相互比较而显现,高和下相对而存在,音节和旋律相互和谐,先和后相随而有序。

所以圣人用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发号施令的德政教化。

让万物自然地产生而不去人为创造,任其自由发展而不强加自己的意志,功业成就了而不据为己有。

只因不据为己有,所以也不会失去。

第九课 古文翻译

第九课 古文翻译
3、其政闷闷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政治(制度)宽厚清明,民众便淳朴忠诚;政治(制度)苛酷昏暗,民众就狡黠、抱怨。灾祸,幸福孕育在其中;反之亦然。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还是幸福呢?它们并没有确切的标准(考量与评判)。正会转变为反的,善转眼间成为恶,人们的困惑由来已久了。因此,有道的圣贤方正而不利,有棱角而不伤及他人,率直而不张扬,明亮而不耀眼。
4、礼法以时而定
杜挚曰:“臣闻之:‘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臣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君其图之!”
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古。汤、武之王也,不脩古而兴;商、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君无疑矣。”
6、上兵伐谋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贲温,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7、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道德经》第二章辩证思维

《道德经》第二章辩证思维

《道德经》第二章辩证思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的东西是最美的。

“斯恶已”,“斯”,古文的注解是“这”,“这个”,“这里”的意思。

“恶”就是丑,与美相对应。

“已”同“矣”。

天下都知道美的东西,于是丑也就产生了。

老子提出,美不是独立存在的,有丑才有美。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不善已”就是恶。

这句话,与第一句话相对应。

天下都知道善者为善的时候,同时这个恶也就产生了。

“善者为善”,简单的理解就是,善良的人做善事。

都知道“善者为善”,同时“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这一段,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所谓的善恶、美丑,都是相对的,相比较而言的,天下没有绝对的美、绝对的善,我们不能只看到美和善,还要看到和它对立的东西,就是丑和美。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有”和“无”是相互生成的;“难”和“易”也是相互完成的,有难才有易;“形”,比较的意思,有比较,才有“长”和“短”;“盈”就是满的意思,“高”和“下”也是互相包含的;“音”和“声”也是相互调和的;“前”和“后”都是一个跟着一个的。

“恒也”。

“恒”,就是永远是如此。

“有无”、“难易”、“高下”、“音声”、“前后”等等,老子没有再说了,说不完。

整个宇宙、人类社会很多很多的东西,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统一的一个状态。

这是永远如此的一个规律,这是永远的一个规则,这叫“恒也”。

老子认为,“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与“善恶”、“美丑”一样的,都是处在这样的一个状态中,这个状态,就是我们现在哲学讲的,对立与统一。

这段话是老子很重要的哲学观点,老子认为:客观世界以及反映到人们头脑当中的认识;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所形成的价值、所形成的一些看法,它所有这些都包括着相反的、相承的两个方面的因素。

老子的这个观点,就是我们所说的辩证法。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因此,我们认识世界,就要认识到这样的一个特点,一切事物,包括它的称谓、概念、价值判断,都是在这种相互对待、相互统一的关系中产生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的东西是美好的,是因为丑的存在了;都知道什么是善,是因为恶的存在了。

所以有和无因相互对立而依存,难和易因相互对立而形成,长和短因相互对立而显现,高和下因相互对立而依靠,音与声因相互对立而谐和,前和后因相互对立而追随。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实行身教: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干预,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向别人施与恩惠但不凭此而达到利己的目的;功成业就而不据为己有。

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也没有丧失功绩。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祸,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若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崇尚贤才异能,使人民不至于炫技逞能而争名逐利。

不看重稀贵之物,使人民不做盗贼。

不显露足以引起贪欲的物事,使人民的心思不至于被扰乱。

因此,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排弃充斥于人民心中的各种成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软化人民的犟执趋求,提高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

通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使那些"智者"不敢为所欲为。

从事于无所成为的作为,即可以得到全面的治理。

) 这段话最关键的地方就是“是以圣人之治”。

圣人的世界观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在于:圣人没有自我和个体的意识,他看别人和自己是一体的、是同样的,他教育别人做什么,首先他自己就要先做到。

而“圣人之治”,这个“治”不是简单的单方面的管理对方、管理国家和人民,这个治同样也要管圣人自己,他不会把自身摆在一个脱离宇宙万物的高高在上的位置,所以圣人对于世界的“管理”方式用“照顾”这个词来代替才更合适。

实现“圣人之治”的前提就是作为世界的管理者、人民的照顾者或者某一个单位的领导者,首先要有足够高等的意识等级,他想让自己的人民成为什么样,他自己首先就要成为什么样,即便不能一下子达到圣人的高度,也要让自己身体力行地与人民一起做同样的事情。

《老子》译注|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老子》译注|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老子》译注|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②。

故有无相生③,难易相成,长短相形④,高下之相倾⑤,音声相和⑥,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⑧,生而不有,为而不恃⑨,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帛书经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注释】①美之为美:即美之所以是美。

这是说美的定义,或美的标准。

比如,我们可以规定身高、体重在某一范围内,五官比例多少,只要符合这样的标准就可以认为是美的。

现代选美比赛活动中,美就是在一定的标准或定义下的。

恶:经文中美与恶相对,所以恶应当理解为丑,而不是善恶之恶。

已:完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下人都知道了美之为美的定义或标准,那么丑之为丑的定义或标准也同时完成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如果我们为美设立了某个标准,并宣称符合该标准就是美,那么也等于宣称不符合这一标准的就是不美,就是丑。

所以,这段经文讲得其实就是逻辑学里的肯定即否定这一关系。

对美作一种规定或制定一个标准,那么这个规定或标准的反面就是丑。

再如,我们讲一个人的身高超过一米六五就是高个子,同时也是讲身高在一米六五以下的都是矮个子。

我们知道,小康的标准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900美元以上,那么它的反面,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00美元以下就不是小康了。

所以,当我们作一肯定论断,其实也等于在作一否定论断。

正即是反,反即是正。

所以当我们为美作一定义,那么这个定义的反面就是丑。

当我们为善作一定义,那么这个定义的反面就是恶。

当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上,它的反面就是下。

当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难,它的反面就是易。

所以,经文讲知美而恶已,知善而不善已,又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不是因为美有丑与之对立,善有恶与之相成,等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句话什么意思?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句话什么意思?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句话什么意思?解读这句话,我们要从《老子》的三个版本来看:《郭店楚竹書老子》甲編:天下皆智□之爲□也,亞巳。

皆智善,此亓不善巳。

《帛書老子》甲本:天下皆知美為美,惡也;皆知善,訾不善矣。

王弼版《道德經》: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

(以上内容录自《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帛书老子校注》)从上面三个版本的对比来看,我们选用最早的《郭店楚竹书老子》来翻译这段话,而且用甲骨文中字义来解读:这句话在《郭店楚竹書老子》中所缺的两个字,依据《帛书老子》与《道德经》判断,应该是「美」字,完整的句子是:天下皆智美之爲美也,亞巳。

皆智善,此亓不善巳。

1、甲骨文中「美」「善」的含义。

上图左边,这两个甲骨文是「美」字。

上图右边,单个甲骨文是「善」字。

「美」、「善」在造字时用了一个共同元素,这俩字的上半部都是一只「羊」的象形。

用「羊」的象形造字说明了一个问题,「美」、「善」都是站在使用「第一套心智系统」的人的角度造的字。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羊」在古代人类的祭祀中代表着神性,而神性对于会运用「第二套心智系统」的人来说,就是对隐性世界的发现,而对于不会运用的人来说,就是崇高的神性。

换言之,真正的「美」与「善」是运用「第二套心智系统」的人对隐性世界的发现,这种发现,站在运用「第一套心智系统」的普通人的视角来看,就是「美」与「善」。

2、「天下」的含义甲骨文「天」字在「重叠结构世界」的框架中也被用来特指隐性世界部分,「天下」就是指显性世界部分。

「天下」在这里特指所有使用「第一套心智系统」的人,也就是推广「心智系统转换」的目标人群。

这里要为第一次接触心智玩家文章的新网友介绍一下「重叠结构世界」与「心智系统转换」(中华源头文化的核心建立在「重叠结构世界」与「心智系统转换」基础上,甲骨文造字的时候,就是根据「重叠结构世界」以及「心智系统转换」造的字。

所以,不能用我们现在对文字的定义去认识甲骨文,甲骨文并不是为了记载日常语言、经验而创造的文字。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

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

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解读] 朴素辩证法的闪光朴素的辩证法,是老子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份。

在中国的哲学史上,还从来没有谁像他那样深刻和系统地揭示出了事物对立统一的规律。

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都是在矛盾对立的状态中产生的。

对立着的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并能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而这种变化,他把它认为是自然的根本性质,“反者,道之动也”(第四十章)。

老子的辩证法是基于对自然和社会综合的概括,其目的在于找到一种合理的社会生活的政治制度的模式。

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的对立面,在人类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善恶、美丑、是非、强弱、成败、祸福等,都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原理。

譬如说,如果人们没有对美好事物的认定和追求,也就不会产生对丑恶现象的唾弃;当你还沉浸在幸福或成功的喜悦中时,或许一场灾祸或不幸正悄悄临近。

有个哲学家说过:人们讲得最多的,却往往是他最不了解的,人们对部分事物和表面现象的关注,常常会忽视整体的隐藏在深层次的、最本质的东西。

宋代大人苏东坡在《题西林壁》一诗中写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富于哲理的诗句。

表述了对事物全体与部分、宏观与微观、现象与本质等诸种关系的领悟,这富于启迪性的人生哲理,与老子的辩证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无用之辩原文及翻译和注释

无用之辩原文及翻译和注释

无用之辩原文及翻译和注释
摘要:
一、引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二、论点: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三、论据: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四、结论: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正文:
在《道德经》中,有一句名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句话揭示了美丑、善恶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人们认识美的同时,丑的概念也会随之产生;同样,在人们认识善的同时,不善的概念也会出现。

这种相互关系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在这种观念下,圣人如何处理事务呢?他们选择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也就是说,圣人不去刻意干预事物的发展,而是顺应自然的规律,用行为和榜样进行教导,而非言语。

这种态度使得万物可以自由地兴起和发展,圣人不去创始、占有、自恃,功成而不居功。

正因为他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不会消失。

通过《道德经》的这段论述,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真正的智慧在于懂得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习圣人的这种态度,对待事物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不过分干预,让事物沿着自然的轨迹发展。

老子说的自然美原句赏析

老子说的自然美原句赏析

老子说的自然美原句赏析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说,(自然的状态下),如果天下的人都知道把一些人认定的美的东西作为“美”的标准,那就可能很危险了。

如果都知道把一些人认定的善的东西作为“善”的标准,那其实已经不善了。

(按:《老子河上公章句》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说,自扬己美,使彰显也。

注“斯恶已”说,有危亡也。

)“自然”状态下,宇宙内自然万物,各有性情,各有自己存在的形式和价值,谁都不过是自然中的一员,众生平等,无论怎么展现出来,都不过是“自然”的一种状态而已,为什么要把一些定为“美”、一些定为“丑”呢?比如说,有和无,本来是互相依存而生的。

难和易本来是相辅相成的,长和短本来是互相比较之下才同时存在的,高和下本来是你因有我、我因有你才互相把“高”“下”的性状确定出来的。

这边喊一声、那边产生一个回音互相应和,是没有谁也不行的。

有前才有后、有后才有前,它们总是相伴相随的。

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有美丑善恶的区别吗?当然没有。

但为什么会有呢?那是因为有人认识“自然”,并不是以“中”的态度和眼光来进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一些人带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去观察万事万物,能满足自己需要就愉悦,反而就可能恼怒,符合自己追求的就以之为“美”“善”,否则就可能以之为“丑”“恶”。

这样的做法,显然是做多了。

在自然的状态下,善恶本无,何必以一人或数人的妄情分别呢?这一妄情分别就破坏了“常道”“自然”的状态,破坏了“自然”之“道”的运行。

就失去自然大道了。

所以,自然的状态下,真正的圣人是不会去做以自己的标准设定善恶这样的事情的。

它有行动的话,那是顺其自然,否则就“无为”。

它用“自然”的常道教育天下人,而“不言”。

圣人身因自然而存,行因自然而有价值,万民也因自然而受导引,何必有那么多言语呢?自然状态下,万物兴起勃发,圣人并不自认为他们当中或有不该不当兴起者,不去主宰万物中任何一种的自然生发和消失;世界兴旺发达,其功劳也好、世界呈现出来的那些万物形态也好,圣人并不认为都该归他所有;顺应自然而行动,圣人并不觉得自己很有能耐以及能控制一切。

老子天下皆知原文及注释

老子天下皆知原文及注释

老子天下皆知原文及注释【实用版】目录1.老子天下皆知原文概述2.老子天下皆知原文及注释分析3.总结正文1.老子天下皆知原文概述《老子天下皆知》原文选自《道德经》第五十七章,是道家学派创立者老子的一篇重要论述。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道家的智慧,提倡人们要效法天地的“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的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

文章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开篇,揭示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

2.老子天下皆知原文及注释分析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注释:-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就有了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就有了恶。

-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因此,有和无相互产生,难和易相互形成,长和短相互比较,高和低相互依赖,音和声相互和谐,前和后相互跟随。

-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圣人从事无为的事业,实行不言的教化。

-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万物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发展而不推辞,生成了而不占有,有所作为而不依赖,功业成就而不居功。

-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业不会消失。

3.总结《老子天下皆知》原文及注释主要阐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提倡人们要效法天地的无为精神,养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的胸襟。

文章以美丑、善恶的对立统一为例,说明有和无、难和易等都是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刑,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先后相随。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

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却能驾御天下最刚强的东西。

虽知阳刚的显要,但仍能坚守阴雌的柔静心态”,“虽知好的名声能让自己显得尊贵荣耀,但仍能坚守平常无奇的位置”,“虽知荣耀的珍贵,却能怀谦卑柔软之心
正在生长的东西都是柔弱的东西,而走下坡路的东西都是刚强至极走向反面的东西。

这是从大自然万物的生机来说明的。

所以说从趋势看,刚强是走向死亡的道路,柔弱是万物生存的路途。

比喻之人世,社会之于国家,弱势的一方会渐渐处于优势,太过刚强则会走向反面,就像那些自恃强大而用兵逞强的国家一样,会走向反面。

治理国家,手段太强硬会适得其反,柔弱的政治方法才会与社会共振和谐。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意思是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

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是西周末年由史伯提出的一种关于世界起源的朴素辩证法观点,意思是指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如悦耳动听的音乐是“和六律”的结果,香甜可口的佳肴是“和五味”的结果。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大智者共事,常常能够求大同,存小异。

也就是说,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大家各自摆明自己的观点,经过讨论或争论之后,总能够达成一致,较少固执己见。

他们很会取人长,补己短。

这样的人进步是很快的,也容易与人相处。

庸者聚合,在感情和义气上会很快的溶和,以求大家和和气气。

在这样的群体中,伤和气是大忌,会离心离德,会因小事难脱大祸,这样的群体是短命的。

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某一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这本是极为正常的。

真正的朋友应该通过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而求得共识;即,使暂时统一不了思想也不会伤了和气,可以经过时间的检验来证明谁的意见更为正确;因此,真正的君子之交并不寻求时时处处保持一致;相反,容忍对方有其独立的见解,并不去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才算得上赤诚相见、肝胆相照。

但是,那些营营苟苟的小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或是隐瞒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只知道人云亦云、见风使舵;更有甚者,便是党同伐异、以人划线:凡是“朋友”的意见,即使是错了也要加以捍卫;凡是“敌人”的观点,即使是对的也要加以反对。

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就划出了不同的圈子,形成了不同的帮派。

其“朋友”的真正意义也便荡然无存了。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混乱可以转化为严整,怯懦可以转化为勇敢,弱小的态势也可以转化为强大的态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