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学生版)
2020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陕西省汉中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华夏文明第一次系统、深刻的进行自我批评、从而展开一场文明自我更新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主要就体现在战国时代墨家和法家的思想中。
墨法学说,可谓此后一切中国改革、变法思想的源泉。
墨法两家,成于魏,归于秦。
墨翟、孟胜、吴起、商鞅这些人之所以艰辛辗转,四处碰避,这主要就是由于当时“魏康楚富,齐淫吴巧”,即发达地区民风奢华,文明积习太深,听不进批评意见,更不愿展开自我批评,特别是墨子所倡导的“艰苦奋斗”这一条,在文明发达的地区,非但难行,而且难听。
能够接受墨法思想的,最终证明是被文明核心区视为“戎狄”的秦。
正因为秦在七国之中开化最迟,尚不存在六国那样庞大的既得利益阶层、贵族世家集团,因此,墨法“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为则上,无能则下”的平等政治主张,方才能够在秦地得以实行。
正因为贵族、世家的力量还没有形成,正因为“不党(党:偏私)父兄,不偏富贵,不嬖(嬖:宠幸)颜色”乃是秦的民风,以至“王亦不爱其家”,故“上同而下不周比(周比:结党营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户籍连坐”制度,亦方才能够在秦地顺利推进。
而更为重要的是,正因为秦开化最迟,百姓极不善言辞文饰,不存在一个靠巧言令色、舞文弄墨发达起来的智识阶级,故商鞅那一套以“农战”立国的思想,方能在秦地大受欢迎,吴起自鲁赴魏,又去魏适楚,而商鞅亦自中原最发达的魏亡命入秦,他们所献出的强国之策,首先就是对华而不实、只说不练的中原文明弊端的诊断和分析,在文明反思的基础上,他们方才转而倡导一种埋头苦干、只练不说的新文化品质。
于是,开化最迟、民风淳朴的戎秋秦地,便这样成为他们培植新文明的试验田。
这是秦人艰苦奋斗精神的起源,这更是秦走向富强的动力。
商鞅在《商君书·农战》中,曾比较“境外”的秦地与“境内”的中原文明。
2019-2020年高三第四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第四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汤.汤/汤.匙作.秀/作.坊弦.乐/玄.妙轴.心/压轴.戏B.丑.事/瞅.见殒.身/陨.灭炭.化/碳.酸鲜.有/鲜.见C.佣.金/雇.佣溜.达/遛.马仆.从/扑.倒抹.布/抹.脖子D.翘.望/翘.首似.乎/似.的伺.候/伺.机抢.险/呼天抢.地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山西女人自古就赫赫有名,武则天、杨贵妃、穆桂英、貂婵,哪一个不惊天动地。
正是文化与习俗使得山西人民都生性聪明,稳扎稳打,灵气迫人。
B.孔孟之乡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水浒好汉一样侠义为先的山东人,出来混都讲究“义”字当头,精通事故因而深明大义,敢作敢当因而仗义直言。
C.江苏人亲切随和,他们给人以阳光般明媚清爽的感觉,有人情味,很少会有锋利的棱角和别人发生摩擦,同时胸怀宽广,志存高远。
D.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歌舞升平温润如春,实在是养人的好地方,这样肥沃富庶的玲珑之地也养育了四川人民乖巧伶利、秀外慧中的独特性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1)一经加热,溶液中的难溶解的物质就________到瓶底,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化学现象。
(2)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________,应该讲究语言得体,“欢迎你再来”这一类的语言是不宜随便使用的。
(3)演出刚结束,她就接到了她的孩子的班主任的电话,说她的孩子生病了,她没来得及就跑到学校去了。
A. 沉淀场合卸妆B. 沉积场合卸装C. 沉淀场所卸装D. 沉积场所卸妆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经过乡亲父老的艰苦奋斗,只不过几年,我的家乡就已经改头换面....,山青水绿,牛肥粮多了。
B.通过民间的交往,两国间逐渐增加了了解,最终签订了城下之盟....,希望子孙后代能保持友好睦邻关系。
C.少数为官者,不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是追求个人享受,一饭千金....。
2019届陕西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陕西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29分)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
风骨伟岸,目瞬如电。
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
卜者言当作三公,世忠怒其侮己,殴之。
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挽强驰射,勇冠三军。
崇宁四年,西夏骚动,世忠斩关杀敌将,掷首陴外,诸军乘之,夏人大败。
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
绍兴四年,是岁,金人与刘豫合兵,分道入侵。
帝手札命世忠饬守备,图进取,辞旨恳切。
世忠受诏,感泣曰:“主忧如此,臣子何以生为!”遂自镇江济师,俾统制解元守高邮,候金步卒。
亲提骑兵当敌骑,伐木为栅,自断归路。
会遣魏良臣使金,世忠撤炊爨,绐良臣有诏移屯守江,良臣疾驰去。
世忠度良臣已出境,即上马令军中曰:“视吾鞭所向。
” 于是引军次大仪,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约闻鼓即起击。
良臣至金军中,金人问王师动息,具以所见对。
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引兵至江口。
世忠传小麾鸣鼓,伏兵四起,旗色与金人旗杂出,金军乱,吾军迭进。
敌被甲陷泥淖,世忠麾劲骑四面蹂躏,人马俱毙。
世忠复亲追至淮,金人惊溃,相蹈藉,溺死甚众。
捷闻,群臣入贺,帝曰:“世忠忠勇,朕知其必能成功。
”沈与求曰:“自建炎以来,将士未尝与金人迎敌一战,今世忠连捷以挫其锋,厥功不细。
”帝曰:“ 第优赏之。
” 于是部将董旼、陈桷、解元、呼延通等皆峻擢有差。
世忠尝戒家人曰:“吾名世忠,汝曹毋讳‘忠’字,讳而不言,是忘忠也。
” 岳飞冤狱,举朝无敢出一语,独世忠撄桧怒。
又抵排和议,触桧尤多,或劝止之,世忠曰:“今畏祸苟同,他日瞑目,岂可受铁杖于太祖殿下?”嗜义轻财,赐赍悉分将士,所赐田输租与编户等。
然知人善奖用,成闵、解元、王胜、王权、刘宝、岳超起行伍,秉将旄,皆其部曲云。
解兵罢政,卧家凡十年,澹然自如,若未尝有权位者。
2019-2020年高三语文第四次质检考试试题
2019-2020年高三语文第四次质检考试试题2014.12.15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望西都,。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4),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李白《蜀道难》)(5)其间旦暮闻何物?。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6)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
( 苏轼《赤壁赋》)(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题。
李苗,字子宣,叔父畎。
畎为梁州刺史,大著威名。
王足之伐蜀,梁武命畎拒足于涪,许其益州。
及足退,梁武遂改授。
畎怒,将有异图,事发被害。
苗年十五,有报雪志。
延昌中归魏,仍陈图蜀计。
大将军高肇西伐,诏苗假龙骧将军乡导。
次晋寿,宣武宴驾①,班师。
苗有文武才干,以大功不就,家耻未雪,常怀慷慨。
乃上书陈平定江南之计,其文理甚切于时。
明帝幼冲,无远略之意,竟不能纳。
正光末,三秦反叛,侵及三辅。
时承平既久,人不习战。
苗以陇兵强悍,且群聚无资,乃上书以为:“食少兵精,利于速战;粮多卒众,事宜持久。
今陇贼猖狂,非有素蓄,虽据两城,本无德义,其势在于疾攻,迟则人情离阻,坐受崩溃。
今且宜勒大将,深沟高垒,坚守勿战。
别命偏师,精卒数千,出麦积崖以袭其后,群妖自散。
”于是诏苗为统军,隶行台魏子建。
子建以苗为郎中,仍领统军,深见知待。
孝昌中,兼尚书左丞,为西北道行台,与大都督宗正珍孙讨汾、绛、蜀贼,平之。
及杀尔朱荣,荣从弟世隆拥部曲还逼都邑。
孝庄幸大夏门,集群臣博议,百僚计无所出。
苗独奋衣起曰:“今朝廷有不测之危,正是忠臣烈士效节之时,请以一旅之众,为陛下径断河梁。
”庄帝壮而许焉。
苗乃募人于马渚上流,以师夜下。
去桥数里,放火烧船,俄然桥绝,贼没水死者甚众。
官军不至,贼乃涉水与苗死斗,众寡不敌,苗浮河而没。
帝闻,哀伤久之,谥忠烈。
苗少有节操,志尚功名。
每读《蜀书》,见魏延请出长安,诸葛不许,叹息谓亮无奇计。
陕西省汉中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四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汉中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四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生命的季节,亦如四季的更替,有春的烂漫,有夏的,有秋的,也有冬的。
此乃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
A.奔放成熟萧瑟 B.奔放萧瑟成熟C.成熟奔放萧瑟 D.成熟萧瑟奔放【答案】A【解析】此题为词语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查。
只要明白词语的大概意思,根据夏秋冬三个季节的特点选择即可,尤其是夏和秋。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哄.(hōng)抢剔.(tì)除枢.(shū)纽书声琅琅..(láng)B.抹.(mǒ)黑栖.(qī)身绷.(běng)脸绿.(lǜ)林起义C.怂.(sǒng)恿祈.(qí)福弄.(nòng)堂敷衍塞.(sè)责D.深谙.(ān) 吐.(tǔ)蕃惊骇.(hài) 搽.(chá)护手霜【答案】D【解析】【详解】A. 剔(tì)——tī;B.绿(lǜ)——lù;C.弄(nòng)——lòng。
二、名句名篇默写3.按要求填写相应的诗句《经典咏流传》节目主题曲(节选)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①,听见太白唱醉的明月②,这是杜甫赞过的春雨③,王维的空山就在心里,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④,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⑤,就算我没有稼轩同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⑥。
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唇齿留香满心田,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⑦;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⑧……请写出①—⑥句歌词所在的原诗句(只写一句),写出⑦⑧句歌词紧连的后面两句。
(总共十句诗,任意写出其中的七句即可)【答案】(1)朱雀桥边野草花(2)举杯邀明月(3)好雨知时节(4)千里共婵娟(5)王师北定中原日(6)醉里挑灯看剑(7)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8)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总共十句诗,任写出其中的七句即可)【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名句默写,不过形式很是新颖独特。
陕西省汉中市2020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语文+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华夏文明第一次系统、深刻地进行自我批评,从而展开一场文明自我更新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主要就体现在战国时代墨家和法家的思想中。
墨法学说,可谓此后一切中国改革、变法思想的源泉。
墨法两家,成于魏,归于秦。
墨翟、孟胜、吴起、商鞅这些人之所以艰辛辗转,四处碰壁,这主要就是由于当时“魏康楚富,齐淫吴巧”,即发达地区民风奢华,文明积习太深,听不进批评意见,更不愿展开自我批评,特别是墨子所倡导的“艰苦奋斗”这一条,在文明发达的地区,非但难行,而且难听。
能够接受墨法思想的,最终证明是被文明核心区视为“戎狄”的秦。
正因为秦在七国之中开化最迟,尚不存在六国那样庞大的既得利益阶层、贵族世家集团,因此,墨法“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的平等政治主张,方才能够在秦地得以实行。
正因为贵族、世家的力量还没有形成,正因为“不党(党:偏私)父兄,不偏富贵,不嬖(嬖:宠幸)颜色”乃是秦的民风,以至“王亦不爱其家”,故“上同而下不周比(周比:结党营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户籍连坐”制度,亦方才能够在秦地顺利推进。
而更为重要的是,正因为秦开化最迟,百姓极不善言辞文饰,不存在一个靠巧言令色、舞文弄墨发达起来的智识阶级,故商鞅那一套以“农战”立国的思想,方能在秦地大受欢迎。
吴起自鲁赴魏,又去魏适楚,而商鞅亦自中原最发达的魏亡命入秦,他们所献出的强国之策,首先就是对华而不实、只说不练的中原文明弊端的诊断和分析,在文明反思的基础上,他们方才转而倡导一种埋头苦干、只练不说的新文化品质。
于是,开化最迟、民风淳朴的“戎狄”秦地,便这样成为他们培植新文明的试验田。
这是秦人艰苦奋斗精神的起源,这更是秦走向富强的动力。
商鞅在《商君书·农战》中,曾比较“境外”的秦地与“境内”的中原文明。
2019-2020年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悲剧美的音乐诠释①悲剧美是美学的主要范畴之一。
它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而且往往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音乐中的悲剧美是整个艺术悲剧美的重要的、极有光彩的组成部分。
它把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加以集中、浓缩,以音乐所特有的表情效果使人们在苍凉悲愤或慷慨激昂的感受中,获得音乐美的体验。
②悲剧美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用语“悲剧”,也不同于戏剧体裁中的悲剧,而是作为美的一种存在形态,即具有悲剧因素的客体对象,所以它既与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戏剧体裁中的悲剧有着内在联系,又具有本质区别。
美学悲剧包括了人类历史上、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不幸和苦难的事件,包括了一切艺术对这种苦难现象的表现。
悲剧性的审美意义“是具有正面素质或英雄性格的人物,在具有必然性的社会矛盾剧烈冲突中,遭到不应有的、但又是有必然性的失败、死亡或痛苦,从而引起人的悲痛、同情、奋发的一种审美特性。
”悲剧本质上与崇高相通或类似,必须能使人兴奋兴起,提高精神境界,产生审美愉悦。
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人们通常都承认悲剧是崇高的最高、最深的一种”。
这表明悲剧是一种富于哲理性、崇高的艺术。
不过,并非所有的崇高都是悲剧,也不是所有的悲剧都属于崇高,那些表现英雄牺牲的悲剧性,具有震撼力,本身就与崇高相通。
但具有正面素质的“小人物”的悲剧则是在社会生活中遭到不应有的痛苦而引起人们同情、沉思。
这类悲剧性与崇高相去甚远。
然而悲剧的效果就在于通过描写人类类似的苦难,来引起人民的恐惧与怜悯,从而净化和陶冶情操。
③大多数美学家认为,悲剧除了痛感之外还能给人一种深层次的快感。
音乐作品中存在大量以悲为美的现象,亚里士多德有过这样的解释:“怜悯和恐惧是人们最容易滋生的两种情感,必须用悲剧、音乐等艺术手段,将这些容易滋生的、过分强烈的、搅乱平静生活的情感宣泄净化,而重新回复心理平衡。
陕西省汉中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四模考试卷含解析
陕西省汉中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四模考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应当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B.非常雪白的墙壁,晃得人的眼睛都睁不开。
C.刘老师虽然年过六十,而且身体很健康。
D.21世纪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答案】A【解析】【详解】B“非常”与“雪白”重复,去掉其中一个。
C关联词使用错误,将“而且”改为“但是。
”D词语顺序颠倒,改为“一大批有科学文化的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9年4月15日,法国的巴黎圣母院起火,无情的大火给这座数百年历史的古迹带来了严重的损毁。
即使大量文物得以抢救,但是教堂顶部基本上已被焚毁,标志性的塔尖更是已经倒塌。
(“即使”和“但是”搭配不当,将“即使”改为“虽然”)B.近期,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最终维权女车主和西安利之星达成换车补偿等。
(在句末加上“和解协议”)C.人们都知道,在飞机翱翔蓝天之前要经过复杂的研制过程。
一架新机的诞生必须经过试飞、设计、论证和试制阶段,飞行试验是其中周期最长、环节最多、风险最大的阶段。
(“试飞、设计、论证和试制”改为“试制、试飞、设计和论证”)D.繁忙的城市,需要适度的“睡眠”。
我们在追求城市繁华的同时,也要减轻不必要的喧嚣,避免片面追求“不夜城”而忽视“宁静”对人居环境的重要性。
(“减轻”和“喧嚣”搭配不当,“减轻”改为“减少”)【答案】C【解析】【详解】C项修改不正确。
语序不当,应改为“经过论证、设计、试制和试飞”。
【点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
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
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二、名句名篇默写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战争题材影视作品,因为先天具有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纷繁复杂的人物事件、恢弘磅...礴.的战斗场面等,长期为影视界所(钟情/衷情)。
,,再现那些震憾人心....的历史瞬间,具有广泛的观众基础,在当代萤屏..上占据很大比重。
从时代文化建构的高度来看,反映历史和时代的本质真实、塑造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始终是抗战剧创作的努力重心。
对于创作者来说,抗战历史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篡改/窜改)。
国仇家恨、生死存亡和敌我对决是抗战题材作品吸引人的重要内核,但为了吸引人,违背历史事实地(大事/大肆)渲染、拼贴、嫁接..,已经构成当下抗战剧创作的潜在风险。
一些陷入闹剧的抗战剧,已然丢弃了中国战争题材和历史题材的传统文化底蕴..的展示,历史的真实和教益悄然退居幕后,艺术的真实....,徒有夸张、扭曲、戏谑和艺术的感染也成了空洞的说辞..。
1.文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恢弘磅.礴(páng)萤屏 B.震憾人心戏谑.(xuè)C.叱咤.风云(chà)嫁接D.文化底蕴说.辞(shuō)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钟情窜改大事B.衷情篡改大事C.钟情篡改大肆D.衷情窜改大肆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但是以抗日战争为话题的电视剧,讲述当下国人熟悉甚至亲身经历的历史事件B.讲述当下国人熟悉甚至亲历的历史事件,还是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电视剧C.其中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电视剧,剧中的历史事件有的还是国人亲身经历的D.尤其是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电视剧,讲述当下国人熟悉甚至亲历的历史事件【答案】1D2C3D【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普通话字音和字形的识记能力,所选字词皆是平时学习与生活中常用常见易错的,涉及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异形字。
A项“萤”应改为“荧”,“荧”与光亮有关,而“萤”与虫有关;B项“憾”应改为“撼”,“憾”是遗憾,“撼”是撼动;C项,“咤”应读“zhà”,注意该字的声母。
陕西省汉中市普通高中2019-2020年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陕西省汉中市普通高中2019-2020年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6分)1. (6分) (2019高三上·太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创作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文学评论的引领作用,文学评论必须勇于承担责任。
在某种意义上,评论家是文学作品的质检员。
当前文学作品数量快速增长,作品质量,及时、公正的文学评论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文学评论要发挥激浊扬清的作用,必须确保自身的艺术质量。
首先,评论工作者必须具备深厚的学养、扎实的理论功底、浓厚的历史感和敏锐的时代感,才能与新时代新文学共同成长,才能有足够的能力去发现杰作、去除糟粕。
文学评论用大白话能够讲出大道理,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而且有利于扩大文学评论的社会影响,促成文学健康持续发展,改进文风。
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体式多样,序跋、书信、笔记、批语等形态各异,()。
评论者不能,一味地模仿的翻译腔,应该接续传统文脉,向传统文论学习,形成独特的批评个性与文体风格。
而且,评论不妨写得短一些,少一些的客套,少一些无关痛痒的敷衍,多一些不吐不快的直言,多一些精准点穴的真话。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参差不齐故作高深佶屈聱牙虚与委蛇B . 良莠不齐故作高深深文奥义虚与委蛇C . 参差不齐故弄玄虚深文奥义敷衍了事D . 良莠不齐故弄玄虚佶屈聱牙敷衍了事(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文学评论能够用大白话讲出大道理,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而且有利于扩大文学评论的社会影响,促成文学健康持续发展,改进文风。
B . 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文学评论能够用大白话讲出大道理,而且有利于扩大文学评论的社会影响,改进文风,促进文学健康持续发展。
C . 文学评论能够用大白话讲出大道理,而且有利于促成文学健康持续发展,改进文风,扩大文学评论的社会影响,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陕西省汉中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201911270140
陕西省汉中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华夏文明第一次系统、深刻地进行自我批评,从而展开一场文明自我更新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主要就体现在战国时代墨家和法家的思想中。
墨法学说,可谓此后一切中国改革、变法思想的源泉。
墨法两家,成于魏,归于秦。
墨翟、孟胜、吴起、商鞅这些人之所以艰辛辗转,四处碰壁,这主要就是由于当时“魏康楚富,齐淫吴巧”,即发达地区民风奢华,文明积习太深,听不进批评意见,更不愿展开自我批评,特别是墨子所倡导的“艰苦奋斗”这一条,在文明发达的地区,非但难行,而且难听。
能够接受墨法思想的,最终证明是被文明核心区视为“戎狄”的秦。
正因为秦在七国之中开化最迟,尚不存在六国那样庞大的既得利益阶层、贵族世家集团,因此,墨法“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的平等政治主张,方才能够在秦地得以实行。
正因为贵族、世家的力量还没有形成,正因为“不党(党:偏私)父兄,不偏富贵,不嬖(嬖:宠幸)颜色”乃是秦的民风,以至“王亦不爱其家”,故“上同而下不周比(周比:结党营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户籍连坐”制度,亦方才能够在秦地顺利推进。
而更为重要的是,正因为秦开化最迟,百姓极不善言辞文饰,不存在一个靠巧言令色、舞文弄墨发达起来的智识阶级,故商鞅那一套以“农战”立国的思想,方能在秦地大受欢迎。
吴起自鲁赴魏,又去魏适楚,而商鞅亦自中原最发达的魏亡命入秦,他们所献出的强国之策,首先就是对华而不实、只说不练的中原文明弊端的诊断和分析,在文明反思的基础上,他们方才转而倡导一种埋头苦干、只练不说的新文化品质。
于是,开化最迟、民风淳朴的“戎狄”秦地,便这样成为他们培植新文明的试验田。
这是秦人艰苦奋斗精神的起源,这更是秦走向富强的动力。
商鞅在《商君书·农战》中,曾比较“境外”的秦地与“境内”的中原文明。
2019-2020学年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学年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论儒学的复兴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民族复兴的进程之中,民族的复兴必然与民族文化的复兴相关联,在我国历史上虽说是由儒、道、释三家构成中华文化,但儒学却一直曾居于主流地位,影响着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儒学的复兴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分不开的,这是由历史原因形成的。
儒学自孔子起就自觉地继承着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从历史上看它曾是中华民族发育、成长的根,我们没有可能把这个根斩断。
因此,只能适时地在传承这个文化命脉的基础上,使之更新。
就目前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在21世纪儒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在中国、甚至在世界(特别是在东亚地区)将会有新的发展。
为什么儒学会有一个新的发展?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的、有经济的原因,但与“西学”(主要指作为精神文化的西方哲学等等)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所进行的全方位的冲击有着密切的关系。
正是由于“西学”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使得我们得到对自身文化传统有个自我反省的机会。
我们逐渐知道,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应该发扬什么和应该抛弃什么以及应该吸收什么。
因而在长达一百多年中,中国人在努力学习、吸收和消化“西学”,这为儒学从传统走向现代奠定了基础。
新的现代儒学必须是能为当前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前景提供有意义的精神力量的儒学,应该是有益于促进各国人民团结、友好、互信、互助、和睦相处的大家庭的儒学。
新的现代儒学必是“反本开新”的儒学,“反本”才能“开新”,“反本”更重要的是为了开新。
中国文化必须在传承中更新,这样中国文化才得以真正的“复兴”,而“重新燃起新的火焰”。
本世纪初,中国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这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十分重要,它会对人类社会健康合理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华夏文明第一次系统、深刻的进行自我批评、从而展开一场文明自我更新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主要就体现在战国时代墨家和法家的思想中。
墨法学说,可谓此后一切中国改革、变法思想的源泉。
墨法两家,成于魏,归于秦。
墨翟、孟胜、吴起、商鞅这些人之所以艰辛辗转,四处碰避,这主要就是由于当时“魏康楚富,齐淫吴巧”,即发达地区民风奢华,文明积习太深,听不进批评意见,更不愿展开自我批评,特别是墨子所倡导的“艰苦奋斗”这一条,在文明发达的地区,非但难行,而且难听。
能够接受墨法思想的,最终证明是被文明核心区视为“戎狄”的秦。
正因为秦在七国之中开化最迟,尚不存在六国那样庞大的既得利益阶层、贵族世家集团,因此,墨法“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为则上,无能则下”的平等政治主张,方才能够在秦地得以实行。
正因为贵族、世家的力量还没有形成,正因为“不党(党:偏私)父兄,不偏富贵,不嬖(嬖:宠幸)颜色”乃是秦的民风,以至“王亦不爱其家”,故“上同而下不周比(周比:结党营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户籍连坐”制度,亦方才能够在秦地顺利推进。
而更为重要的是,正因为秦开化最迟,百姓极不善言辞文饰,不存在一个靠巧言令色、舞文弄墨发达起来的智识阶级,故商鞅那一套以“农战”立国的思想,方能在秦地大受欢迎,吴起自鲁赴魏,又去魏适楚,而商鞅亦自中原最发达的魏亡命入秦,他们所献出的强国之策,首先就是对华而不实、只说不练的中原文明弊端的诊断和分析,在文明反思的基础上,他们方才转而倡导一种埋头苦干、只练不说的新文化品质。
于是,开化最迟、民风淳朴的戎秋秦地,便这样成为他们培植新文明的试验田。
这是秦人艰苦奋斗精神的起源,这更是秦走向富强的动力。
商鞅在《商君书·农战》中,曾比较“境外”的秦地与“境内”的中原文明。
他认为由于中原地区文明发达,方才养成了盘根错节的贵族世家势力,方才铸成了导致阶级分化的富豪大贾集团,方才重用巧言令色、只说不练的智识阶层。
而此三者具备,固可谓文明之成就,但也却正是“求蒙取辱”“政怠宦成”的开端,是“人亡政息”——即国家危亡的征兆,是文明走向异化的开始。
作为“戎狄”的秦,之所以能据天下之雄图,最终统摄四海,扫荡群雄,这就是秦人的生活朴素、务实使然,秦人正是以朴素的“又战斗来又生产”、以南泥湾开荒般的“农战”精神,最终战胜了中原文明之骄奢淫逸。
秦的改革蓝图,其实来自中原精英对于自身文明弊端的自我抛评,这种自我抗评,最终演化成“西戎”之秦对于中原文明所进行的“武器的批判”,秦王扫六合,乃是中国文明艰苦奋斗精神的第一次胜利、中华民族第一次自我更新。
《荀子·疆国》亦曾赞美秦的朴素民风说:“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又说“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
荀子观察到的,恰是百年之后,中华文明在秦苏生的基础。
这个主张艰苦奋斗的新文明,就是墨法政治理想的高度实现。
(节选自《中原与夷狄:两种文明的砥砺》)1. 下列对墨法思想的有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墨法思想是建立在中原文化精英对中原文明弊端进行诊断和分析的基础上的,它为秦国提供了改革蓝图。
B. 墨法思想对中华文明影响巨大,中华文明的首次系统而深刻的自我批评和自我更新主要体现在其中。
C. 墨法思想强调选贤任能应不问贵贱,反对结党营私,主张贵族与平民在法律面前平等的思想在发达地区不能实行。
D. 墨法思想难以被中原地区各诸侯国接受,最后反而在开化最迟的秦国落地生根,这是因为他们开化最迟、民风淳朴,越是落后的地方越能强盛起来。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总起,高度评价墨法思想,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阐明观点,统领全文。
B. 文章采用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分析中原文化的弊端,意在和秦地文化形成对比。
C. 文章多处引用了古代典籍作为论据,都是为了论证墨家和法家思想的先进性论点。
D. 文章论证中原文明的衰落和秦国的崛起,对当今我国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荀子观察到并高度赞扬了体现在百姓与官吏身上的秦人的朴素风气,他还预见到了百年后中华文明在秦的兴盛辉煌。
B. 中原地区各国贵族世家、富豪大贾、智识阶层的出现,是其文明发达的表现,但也是中原地区文明异化的开端。
C. 秦国强势,是以朴素务实战胜了骄奢淫逸,可见艰苦奋斗精神在文明中的重要性,它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首次自我更新。
D. 来自中原的精英对于自身文明弊端的自我批评并以之推行的秦国,推动新国走向富强、统一天下。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我国传统的媒体媒介方式大多为报纸、电视、书刊等等,随着经济能力的提升,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菝地的变化。
人们逐渐受到电子科技的影响,开始使用互联网、计算机、手机等进行信息的融合。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协力合作,通过双方的优势互补,来提升整体的适用能力。
当前,我国存在的各类媒介自身的发展边缘已经相继模糊,这也足以证明当前媒介的融合发展巧妙地提升了整体运营合作的水平,其“整体划一”的合作理念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信息的传播工作。
各类新型技术要学习传统媒体的语言魅力和发展优势,传统媒体也应该打开思路完成自身发展的相应改革,只有两者协调合作才是当前社会应用的新型目标,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媒体综合运营的发展。
(摘编自郭磊《浅析新媒体语境下的媒介融合》)材料二:表1人类文化和媒介素养发展过程历史阶段传播环境新技能社会文化结果古代口头传播、肢体语言传播、手写文字传播口头表达技能、肢体语言的掌握识文断字知识系统的建立和保护、哲学和科学的起源第一次工业革命印刷技术发明,报业出现文字素养、报刊素养语言学的起源与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子媒介出现影视素荞、广播素养媒介社会的形成、消费文化的流行信息社会数字媒介、互联网数字素养、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全球信息化、知识爆炸、知识社会(摘编自张开《媒介素养理论框架下的受众研究新论》)表2受众媒介素养各维度的题项分布因素题项评估能力明星代言产品广告是因为他们喜欢该产品广告里描述的商品都是值得购买的好商品媒体呈现的信息都是现实环境完全真实的反映分析我能很好地鉴别媒介上的不良内容在关注新闻时,我总会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我常常能用能力批判的思维去看待各种新闻报道创造能力我曾经参加过媒体组织的线上或线下活动我经常在媒介上发表文章、图片,上传视频等我曾经向媒体提供过新闻线索我曾经以投稿、投票、留言等方式参与过媒体互动看新闻时,我会想办法通过其他途径验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获取能力关注新闻时,我会在不同媒体上寻找同一事件的报道来相互比较(摘编自马超《数字媒体时代城乡青年的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研究》)材料三:目前,虚假新闻泛滥,网络暴力事件频繁出现,究其原因,除了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社会各界拥有更多新闻传播渠道而受众媒介素养普遍较低之外,还有现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空白和漏洞等因素。
只有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并加k大力宣传和普及,才能够让大众明辨是非。
在当今信息泛滥的媒介环境下,社会受众必须具备正确的是非观和判断能力,这便需要对社会受众实施媒介素养教育。
可以通过各社区的宣传栏、政府官方网站、各大媒体等定期发布信息筛选方法、网络防毒等相关知识,让大众能够对不正当信息加以科学判断,并且规范好个人行为,从根本上尽可能地减少虚假、垃圾信息和同质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
在媒介融合环境下要想避免新闻内容同质化,必须重视内容的创新。
懂得依照目标受众的价值定位和社会立场,以决定媒体在信息采集、处理以及话语表达等方面的差异性,在新闻策划、采访、产品制作以及广告营销等环节当中做好统筹规划工作,让采集到的信息资源在不同媒体上实现合理分配,以打造适应不同媒体特质的新闻产品。
(摘编自张淇鑫《媒介融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材料四:在网络占据主导的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所领导的舆论传播已经失去了自己原有的地位;而媒介融合这种新形式,更是占据了舆论引导的半壁江山,使得每一个网民都变成了舆论传播的主体。
但是在网络传播中无疑也掺杂着各式各样、亦真亦假的信息,破坏了新媒体时代的互联网环境;所以,如何对网络信息进行分析、审核和引导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加强把关,才能形成一个好的舆论场。
传统媒体需要积极与新媒体舆论进行互动,使用多重效果、多种手段来引导舆论产生的影响,如通过官方公众号等方式对网络信息进行正确的解释,以便增强引导效果。
(摘编自王卓焱等《媒介融合与舆论传播》)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传统媒体媒介主要是报纸、电视、书刊等,而新媒体媒介则包括互联网、计算机、手机等,新媒介方式的产生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
B. 传统媒侍和新媒体各有优势,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只有双方优势互补,协力合作,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媒体整体运营能力。
C. 数字媒介、互联网构成了信息社会的传播环境,促进了媒介社会的形成,同时对应具备的与之相匹配的媒介素养也提出了新要求。
D. 数字媒体时代受众媒介素养维度包括获取、分析和评估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包括提供新闻线索、与媒体互动等创造信息的能力。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在媒介融合时代,各类媒介自身发展边缘的模糊证明了整体运营合作水平的提升,也更加有效地推动了信息传播工作。
B.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开始占据舆论传播的主导地位,每一个网民都能借助网络变成舆论传播的主体,传统媒体已经没落。
C. 要形成一个好的舆论场,需要多方面共同付出努力,而传统媒体工作的重中之重则是对网络信息进行分析、审核和引导。
D.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受众媒介素养所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多,与此成正比,社会文化的结果也必定会越来越丰富。
6. 如何解决媒介融合环境下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问题,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系于一发[奧地利]卡尔·施普林根施密特我们想:让姑妈把秘密公开吧!我们虽年幼,但毕竟长大了,好歹快成年了,有什么事不能对我们说呢?埃弗里纳姑妈真不用对我们保什么密了。
就说那个圆的金首饰吧,她用一根细细的链,总是把它系在脖子上,我们猜想,这里准有什么异乎寻常的缘由,里面肯定嵌着那个她曾爱过的年轻人的小相片。
也许她是白白地爱过他一阵哩,这个年轻人是谁呢?他们当时究竟怎样相爱的呢?那时情况又是如何呢?这没完没了的疑问使我们纳闷。
我们终于使埃弗里纳姑妈同意给我们看看那个金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