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学业水平过关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课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课件
栏 目 链 接
考 纲 导 航
考纲扫描 考纲解读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 “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 的影响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 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 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 发展的影响
(4)发展: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将建立国际经
济新秩序作为行动纲领。 (5) 意义: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 了国际政治舞台。
栏 目 链 接
考 点 突 破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两极格局的瓦解。
(1)东欧剧变。
①原因:受苏联改革和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
栏 目 链 接
②实质: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栏 目 链 接
④基础:美、苏实力相对均衡。
考 点 突 破 (2)含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
的敌对活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3) 序幕: 1946 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发出“冷战” 的信号。 (4)开始: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以“遏制共产
栏 目 链 接
北约 1949年成立“__________ ” 1955年成立“华约 ______”
1949年在德国西部成立德 1949年在德国东部成立 意志联邦共和国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分裂 德国
考 点 突 破 ②亚洲。 A.朝鲜战争:美苏分区占领朝鲜使朝鲜分裂,分别 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950年,朝 鲜战争爆发,中国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越南战争: 1961年,美国侵略越南, 1973年停战。 ③美洲: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2.影响。 (1)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双方剑拔弩张,严重破坏了 世界和平。
2020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设计:专题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考点1 美苏两极世界的形成1.雅尔塔体系(1)概况: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大国首脑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讨论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问题,达成若干协议。
这些协议确立起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雅尔塔体系。
(2)实质:美、苏两分天下。
(3)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注意:雅尔塔体系不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
2.两极格局(1)两极格局形成原因:(冷战)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
(2)两极格局形成历程:开始标志:政治上,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经济上,美:马歇尔计划,苏:经互会;军事上,美:北约,苏:华约(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两极格局的具体表现:德国分裂;朝鲜分裂;古巴导弹危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4)两极格局的影响:积极方面:半个多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消极方面: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3.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1)杜鲁门主义(政治表现)①时间、提出者: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
②目的:遏制共产主义,维持世界霸权。
③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是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
④影响:标志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2)马歇尔计划(经济表现,又称“欧洲复兴计划”)①时间、提出者: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②目的:帮助欧洲恢复经济;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拉拢东欧国家;对抗遏制共产主义。
③影响:它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经济表现。
4.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1)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国军事表现)①成立时间:1949年4月。
②性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抗苏联和东欧的军事政治集团。
③影响: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2)华沙条约组织建立(苏联军事表现)①成立时间:1955年5月。
②性质: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
③影响:形成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标志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学业水平过关练习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学业水平过关练习一、单项选择题Ⅰ1.(2017·广州学考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的主要原因是( )A.美苏争霸必然导致双方对立B.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合作的基础不复存在D.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解析:战后美国推行全球扩张政策,在美国看来,苏联和其他各国人民的革命力量是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
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最终导致美苏同盟关系的破裂。
答案:D2.(2017·汕头学考模拟)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提交咨文,声称要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
这一战略后来被称为( ) A.“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D.“北约”东扩解析: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遏制共产主义的主张,标志杜鲁门主义确立。
答案:B3.(2017·珠海学考模拟)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对外援助法》规定:受援国必须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监督,在政治上排挤和压制各国进步势力。
美国此举的目的是( )A.恢复发展西欧经济B.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C.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D.维护资产阶级统治解析:美国利用对外经济援助的名义,在经济和政治上让受援助国家接受美国政策,最终目的在于控制西欧,故C项正确。
答案:C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之间“冷战”对抗,但并未爆发世界大战,其主要原因是( )A.美苏都极力反对战争 B.美苏处于相对均势C.战争会削弱两国力量 D.第三世界力量增强解析:美苏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故选B项。
A项说法错误,C、D两项不合题意。
答案:B5.(2017·清远学考模拟)有关朝鲜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朝鲜分裂是美苏“冷战”的产物B.朝鲜内战转变为朝鲜人民反美的战争C.是战后初期最大的一次局部战争D.它使中美关系开始出现裂痕解析: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遏制战略,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答案为D项。
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7单元第2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课件】(46张)
• 答案▶ (1)动向:双方由战时盟友演变为竞争对手,尤其是在欧洲的
争夺加剧。
• 原因:苏联实力不断增强,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增大;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 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美国希望称霸世界。
• (2)规律:大国实力对比变化是影响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基本因素。
• 论证:二战后,美苏两国成为超级大国,对世界其他力量中心起着支配作 用,形成了美苏两极国际关系格局,尽管双方争霸态势常有演变,但这一 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同时,随着第三世界的兴起、西欧和日本的崛 起,以及苏联改革逐渐步入死胡同,多极化的趋势在逐步形成。
主题一 从英国脱欧认识欧洲一体化道路的曲折
【情境再现】 下面为美国漫画家格瑞森所绘漫画《放弃大船(ABANDON SHIP)》。该漫画的主旨是( A )。
A.英国脱欧将使欧盟面临巨大危险 B.脱欧行为将使英国陷入无底深渊 C.美国成为英国脱欧的最大受益者 D.英国脱欧将导致英联邦分崩离析
答案 专家解读 解析
【情境再现】 史料一 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因患脑溢血突然病逝,杜鲁门 继任总统后,于4月20日和23日连续召开会议,决定对苏联采取 “强硬”政策。4月23日,杜鲁门接见前来参加旧金山联合国制 宪大会的莫洛托夫时,一再指责苏联违背雅尔塔协定,要求改组 波兰政府,并威胁说,不这样做将严重动摇美苏合作的决心。苏 联在东欧问题上拒绝让步,美国打起贯彻“被解放的欧洲宣言” 的旗号,坚持要求东欧国家实行“自由选举”。8月18日,国务 卿贝尔纳斯发表声明,公然恫吓说,若不容纳“一切重要的民主 分子”参加政府,美国将不承认保加利亚政府,也不与它缔结和
养
的基础上,揭示漫画的主旨,体现了对历史解释素养的考查
连
家国情怀要求对国家具有高度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2020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 政治文明历程 第七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学案 新课标
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第一轮复习学案第七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本单元主要讲述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及成因。
复习中要理顺一条主要线索,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从两极格局转变为多极化趋势的过程;掌握两个重点内容,即:两极格局的形成、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及加强。
【考点概要】考点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两极格局形成的历史背景(1)二战结束后,由于_____和_____的对立以及_____的不同,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
表现:①二战后,西欧衰落,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②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
(2)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苏不敢贸然发动战争,以_____形式进行对抗。
2、两极格局形成的概况(1)1945年雅尔塔会议召开,形成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实质:美苏两分天下)。
(2)1946年,丘吉尔_____,揭开美国对苏联“冷战”的序幕。
▲美国实行“冷战”的目的和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冷战”的表现(“冷战”重点在欧洲)▲政治上:①_____(借口: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土耳其,实质:反苏反共,称霸世界)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②1948年,________成为美苏“冷战”的第一高潮;1962年,_______是美苏“冷战”的第二次高潮。
③1947年,苏联等成立__________。
▲经济上:①实施_____(又叫“_________”,“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目的: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范围:西欧接受,东欧拒绝。
影响:西欧经济迅速恢复,美国在政治上控制了西欧,并公开支持东欧反共势力。
②苏联成立了__________进行反击,以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封锁。
历史高考一轮总复习《人教版》课件:第7单元 第2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式形成
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欧 洲进一步走向联合,日本谋 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国力 迅速增强,俄罗斯国力得到 恢复,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 步加强
单元 主旨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②由于日本、西欧、中国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③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 存的局面
史料二 1969~1985年前后的近20年时间里,在雅尔塔体系下美 苏两极进入了相互争夺和缓和的新阶段。虽然这一阶段无论争 夺为主,还是缓和为主,或者两者兼备,是苏攻美守还是美攻苏守, 美苏两极格局仍未发生根本的转折,但是一场具有转折意义的突 变已在悄悄地酝酿着。
(1)根据史料一,概括战后美苏关系的新动向,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其出现的原因。
• 答案▶ (1)动向:双方由战时盟友演变为竞争对手,尤其是在欧洲
的争夺加剧。
• 原因:苏联实力不断增强,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增大;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 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美国希望称霸世界。
• (2)规律:大国实力对比变化是影响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基本因素。
• 论证:二战后,美苏两国成为超级大国,对世界其他力量中心起着支配作 用,形成了美苏两极国际关系格局,尽管双方争霸态势常有演变,但这一 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同时,随着第三世界的兴起、西欧和日本的崛 起,以及苏联改革逐渐步入死胡同,多极化的趋势在逐步形成。
• C.双方在目的上具有一致性
B
• D.根本原因是西方推行霸权主义
答案
解析
• 解 析 ▶ 北约和华约仅是两大阵营在军事领域对峙的体现,故A项错
误;斗争是意识形态根本对立的反映,基本手段就是除热战以外的一切敌 对行动,故B项正确;美国是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实现其称霸世界的目标,苏 联是为了对抗资本主义,推动共产主义扩张,双方目的不一致,故C项错误; 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立,故D项错误。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5)如果 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 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 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
【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 极化趋势的加强 【解析】各国的根本利益是维护本国利益,不会出现趋同, 故A项错误;两极格局下以冷战为主,世界局势虽然紧张, 但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不是以军事冲突的加剧为主要趋 势,故B项错误;两极格局的形成和美苏争霸态势的演变 到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等事件,体现的是美苏两国实 力的较量,故C项正确;两极格局下美苏关系紧张对抗和 缓和交替出现,敌对意识的淡化不是贯穿两极格局确立与 解体的主线,故D项错误。 【答案】C
(2011·海南单科·22)日本自民党从1955年开始长期 执政,在六七十年代出现表1所反映的变化。 表1 日本众议院席位变化表
年份 1958 1963 1967 1972 1976
自民党议席
在野党议席
287
180
283
184
277
209
271
220
249
262
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自民党( ) A.以农村为主的社会基础受到削弱 B.未能提出保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政策 C.长期执政违背议会民主制原则 D.与美国结盟的政策遭到强烈反对
(2007·海南单科·21)冷战的爆发对世 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导致( ) A.美国加速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 立 B.苏联没有参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中国国统区经济混乱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解析】冷战是美苏在意识形态上的 分歧所致,所以,冷战的爆发对世界 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导致苏联没有参 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答案】B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突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美苏争锋对世界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下列是某次课堂讨论中同学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①美苏的军备竞赛浪费了大量资源②两强相争使世界人民一直处于核战争的恐惧之中③局部战争导致世界多处地区局势紧张④给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2、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
”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
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A.丘吉尔在富尔敦发表“铁幕演说”B.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C.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D.美国发动朝鲜战争3、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一句话:“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A.二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B.英国力量受到削弱C.社会主义力量增强 D. 英国与苏联和美国矛盾加深4、观察下列两幅图片,造成图一到图二变化的因素,不包括()A.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解体B.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加强C.欧、日、中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D.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5、1991年,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说:“我们是世界上惟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
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找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这表明A.美国作为惟一超级大国,企图独霸世界B.苏东剧变后,“单极”世界格局已经形成C.冷战结束后,美国为干涉他国制造舆论D.美国凭借其实力充当资本主义的保护神6、右图漫画画的是美国2003年攻打伊拉克遭到俄、德、法等国的反对,这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什么趋势?()A.美国独霸世界 B.多极化趋势发展C.经济区域集团化 D.全球一体化7、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问题是()A.世界日益联系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B.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形成C.西欧、日本努力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D.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8、右图为一时事漫画《全球货币——美元》。
广东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学业达标集训 岳麓版
专题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单项选择题Ⅰ1.二战后美苏同盟关系开始破裂,最主要的原因是( )A.苏联力量的壮大B.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C.国家利益的冲突D.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答案]C2.我国史学界曾就二战后某一事件的影响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和“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粘合剂”;另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分裂的“加速器”和“绝缘体”。
这一历史事件是( ) A.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B.北约的建立C.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D.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答案]D3.(2019·广宁学考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主要特征是“冷战”局面下的美苏两极对峙。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答案]A4.(2019·广东学考模拟三)如图是“马歇尔计划”的海报,下列说法中对此反映不正确的是( )A.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B.以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C.其目的是控制西欧国家D.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答案]B5.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主要原因是( )A.在“冷战”背景下发生的“热战”B.在该战争中,美苏并没有直接对抗C.美国参战是为了遏制社会主义D.朝鲜战争并不激烈,类似于“冷战”[答案]A6.欧共体成立时的主要出发点是( )A.保证自身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B.争取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的交流C.密切西欧国家之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D.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答案]A7.(2019·广东学考模拟一)不结盟运动奉行的政策是( )A.反殖民主义B.反霸权主义C.非集团、不结盟D.第三世界利益一致主义[答案]C8.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巅峰冲刺专题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突破含解析
专题17 其次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化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高考预料2024年高考可能结合当今世界热点对本专题进行考查,突出时代特征,利用新材料从宏观角度考查国际格局的演化以及大国关系的变更,从微观角度考查美苏冷战以及欧洲一体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考试会留意唯物史观的理解和应用,题型会以选择题为主。
考点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2024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1)读下图,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美国政府财政盈亏及其缘由的是A. “马歇尔支配”从欧洲吸引救济使美国财政盈余B. 古巴导弹危机的惊慌局势给美国财政造成赤字C. 美国人首次登上月球,给美国财政带来了盈余D. 美国深陷越南斗争的泥潭,给政府造成了赤字【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学问,“马歇尔支配”并非从欧洲吸引救济,而是美国给欧洲供应救济,解除A。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1962年,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之间一次对抗,危机仅持续了13天,不行能给美国的财政造成赤字,解除B。
美国人首次登上月球是在1969年,而图表截止时间是1968年,解除C。
结合所学学问,20世纪60年头正值美国陷入越南斗争的泥潭,军费开支浩大,给美国造成财政赤字,故选D。
2.(2024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1)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斯科实行最终一次“2+4”会谈,签署条约,规定: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
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A.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旧存在 B.两极格局的瓦解C.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 D.全球化进程加快【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字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说明的实力。
据题干史料“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斯科实行最终一次“2+4”会谈”可知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旧存在,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题干时间是1990年9月,解除;C项错误,德国统一时间是1990年10月,解除;D项题干未谈到,解除。
高考历史复习练习专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学生)
【专题考点】(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基础达标】1. (2013届山西省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右图是1947年美国的一幅宣传画《制造和平》,漫域反映了()A.二战后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的共同心声B.美、欧希望用经济互助来巩固战时同盟C.美国企图以发展经济来稳定西方阵营,D.美国放弃了军事扩张的传统对外政策2. (2013届山西省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曾对某事件发表评论时说:“美国人想消灭我们的身体,但赫鲁晓夫的退让却毁灭了我们的精神。
”他所评论的是()A. 苏联成立“华约”组织B.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处下锋C.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D.苏联从古巴撤走战略导弹3. (2013届山西省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1983年7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在演讲中称:“今后日本作为国际国家应同经济力量相称地在政治方面也积极发言并履行义务……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
”这反映了()A. 中国的崛起已经引起日本的关注B.经济实力增强使日本政治诉求提升C. 日本已完全摆脱美国的政治影响D.日本已经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极4. (2013届山西省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20世纪60年代的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
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
”据材料可知,此国际组织是()A.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华沙条约组织C. 欧洲共同体 D.不结盟运动5. (2013届山西省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
……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
”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A. 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C“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D. 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6.(2013届广东省汕尾市高三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亚当·斯密在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1859年)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2020广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合格性考试复习(课件)专题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英国与美国始终是盟国,排除A项;但二战结束前后美苏从战时的盟
友变成了对手,此后开始了“冷战”。
【答案】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专题七
赢在考情精析 赢在考点训练 专题综合测试
-8-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针对训练
1.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充满火药味指热战,只有D项符合。
上实行马歇尔计划 (实质是控制西欧);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
织(1949年)。
3.苏联对抗美国“冷战”政策的措施:经济上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上成立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专题七
赢在考情精析 赢在考点训练 专题综合测试
-6-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1.朝鲜半岛分裂: 1948 年分裂为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 和国和南部的大韩民国。 2.德国分裂: 1949 年分裂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 共和国。 3.越南战争:1961—1973年,美国侵略越南。 4.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7月, 苏联 向古巴运送导弹并建设导 弹基地;10月,美国军事封锁古巴,苏联被迫撤走导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专题七
赢在考情精析 赢在考点训练 专题综合测试
-7-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提升能力
典型例题
典例1(2018·广东学考)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前夕说“我们现在的新敌
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这里“新敌人”指的是 ( )
A.美国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第七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七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背景:美苏因综合国力势均力敌、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外交政策的差异而走向对峙2、表现:(1)美国:政治上“杜鲁门主义”,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欧洲经济援助计划,扶持和控制西欧,对抗苏联(冷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事上建立“北约”组织,1949年华盛顿,是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
(2)苏联:军事上:“华约“组织——1955年,苏联、东欧七国,是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集团。
“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3、影响:(1)国际局势趋于紧张:冷战局面形成,美苏军备竞赛,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交织。
①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导致德国分裂(1949年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
②美、苏分区占领朝鲜,导致朝鲜分裂(1948年,朝鲜和韩国)③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撤走导弹,说明战略优势在美国。
(2)国际局势趋于缓和:①在冷战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织“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欧洲共同体”形成和扩大:(1)背景:二战后欧洲丧失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西欧各国纷纷改革,发展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一体化进程。
(2)过程:1950年“舒曼计划”,提出建立欧洲联合与美苏抗衡;1951年《巴黎条约》“煤钢共同体”(6国)促进成员国工业发展,促使法德走向和解;1957年《罗马条约》签订,1958年正式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三机构合并为“欧洲共同体”:各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资金自由流动。
(各个机构仍然具有独立性);19731986:欧共体经历三次扩大,英国、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先后加入。
高中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教案 高二全册历史教案
【专题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之小船创作考纲展示考情回顾备考指南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019年:经互会、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018年:美苏两极格局、马歇尔计划;2017年: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2016年:“冷战”下的国际格局;2015年: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随着西欧与日本经济的崛起,它们开始挑战美国的霸权,冲击两极格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崛起,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但受到中、俄、欧、日、第三世界等多种力量的制约,使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多极化趋势2019年:日本经济恢复的原因、不结盟运动、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原因;2018年:世界多极化;2017年:不结盟运动、欧盟的建立;2016年:多极化趋势;2015年:多极化趋势跨世纪的世界格局2019年:苏联解体、当今世界格局;2018年:“一超多强”;2017年:不结盟运动;2015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历史背景(1)二战后确立的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2)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
(3)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2.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3.含义(1)对立双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2)对立方式: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4.表现5.“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国家分裂:德国分裂和朝鲜分裂。
(2)局部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3)核危机: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4)阶段特征①二战后,世界在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间交替。
②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学考真题对练]1.(2019·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为了在经济上对抗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苏联与东欧国家在1949年成立了( )A.经互会B.亚太经合组织C.欧共体D.共产国际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在经济上对抗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苏联与东欧国家在1949年成立了经互会,故A项正确;B项是1989年成立的,故排除;欧共体是1967年成立的,故排除;共产国际又名第三国际,列宁领导创建,存在于1919—1943年,故排除D项。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一.知识络二.核心梳理1.两极格局的形成(1)背景①二战后,美苏双方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关系逐渐恶化。
②在意识形态、国家利益方面发生冲突。
③美苏实力相对均衡。
(2)表现①政治上: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苏联针锋相对与之对抗。
②经济上: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③军事上:美国推动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则推动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④1948年的柏林危机是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的第二次高潮。
(3)冷战中的热战①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
②越南战争: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主地位相对衰落。
(4)影响①双方剑拔弩张,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②两大集团势均力敌,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削弱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2)日本成为经济大国: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提出了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3)不结盟运动兴起: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4)中国的发展壮大: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背景:20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2)当今世界形势①缓和与动荡并存:a.和平: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b.动荡: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活动威胁着世界和平;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②多极化趋势加强: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但世界格局整体上仍然处于“一超多强”阶段。
四.难点突破——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及影响1.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1)从两极格局的形成来看:二战后美国、苏联实力增强,而英、法、德、日等国实力严重削弱,使得美苏由联合走向对抗,两极对峙局面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单项选择题Ⅰ1.(2017·广州学考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的主要原因是( )A.美苏争霸必然导致双方对立B.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合作的基础不复存在D.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解析:战后美国推行全球扩张政策,在美国看来,苏联和其他各国人民的革命力量是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
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最终导致美苏同盟关系的破裂。
答案:D2.(2017·汕头学考模拟)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提交咨文,声称要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
这一战略后来被称为( )A.“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D.“北约”东扩解析: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遏制共产主义的主张,标志杜鲁门主义确立。
答案:B3.(2017·珠海学考模拟)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对外援助法》规定:受援国必须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监督,在政治上排挤和压制各国进步势力。
美国此举的目的是( ) A.恢复发展西欧经济B.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C.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D.维护资产阶级统治解析:美国利用对外经济援助的名义,在经济和政治上让受援助国家接受美国政策,最终目的在于控制西欧,故C项正确。
答案:C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之间“冷战”对抗,但并未爆发世界大战,其主要原因是( ) A.美苏都极力反对战争 B.美苏处于相对均势C.战争会削弱两国力量 D.第三世界力量增强解析:美苏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故选B项。
A项说法错误,C、D两项不合题意。
5.(2017·清远学考模拟)有关朝鲜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朝鲜分裂是美苏“冷战”的产物B.朝鲜内战转变为朝鲜人民反美的战争C.是战后初期最大的一次局部战争D.它使中美关系开始出现裂痕解析: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遏制战略,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答案为D 项。
答案:D6.(2017·中山学考模拟)半个多世纪以来,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中心的欧洲,最终走向联合且和平相处至今。
欧洲能够走向联合的关键是( )A.“北约”成立 B.法德矛盾化解C.“华约”成立 D.欧洲共同体建立解析:在欧洲的多次战争中,法德两国是政治宿敌,因此,欧洲要想联合必须要解决法德问题,故B项正确。
“北约”和“华约”是“冷战”中两大对峙的军事政治集团,故A、C两项不符合题意;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是法德和解的结果,故D项错误。
答案:B7.(2017·汕尾学考模拟)欧共体成立的主要出发点是( )A.保证自身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B.争取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的交流C.密切西欧国家之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D.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解析:在苏联的威胁日益严重和美国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不断加强的情况下,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个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就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
答案:A8.(2017·深圳学考模拟)日本是亚洲第一个举办现代奥运会(1964年第18届夏季奥运会)和世博会(1970年)的国家,这主要是因为( )A.日本经济的崛起和综合实力的增强B.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C.日本成为政治大国D.日本国际地位、威望的迅速提高解析: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和综合实力的增强,日本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奥运会和世博会在日本举办是其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体现,故选A项。
9.它诞生于1961年,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它”是指( )A.不结盟运动B.欧洲共同体C.华沙条约组织D.北美自由贸易区解析:本题抓住关键信息:1961年,非集团的宗旨。
1961年,在南斯拉夫等国的倡导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举行,会议表示,不结盟国家决心共同努力,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这与题干内容相符,故本题选A项。
答案:A10.(2017·汕头学考模拟)下列对不结盟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南斯拉夫等发展中国家发起B.由英国等发达国家发起C.它的兴起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D.它反映了新兴独立国家积极谋求维护国家主权解析:本题要求回答“不正确的是”,不结盟运动不是由英国等发达国家发起,而是由发展中国家发起。
因此B项符合题意。
答案:B11.(2017·梅州学考模拟)欧洲联合、日本的崛起和中国的振兴,最主要的意义是( ) A.使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B.形成与美苏抗衡的新力量C.发展中国家活跃于国际政治舞台D.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解析:最主要的意义应从对历史发展趋势的影响来看,欧洲联合、日本的崛起和中国的振兴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严重地冲击着两极格局,从而使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欧洲、日本不是发展中国家。
答案:A12.(2017·揭阳学考模拟)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 )A.美国重新争霸世界B.中国迅速崛起C.美、日、欧三足鼎立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解析: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答案:D13.(2009年6月·广东学考)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冷战”终结于20世纪( )A.50年代末B.60年代末C.70年代末80年代初 D.80年代末90年代初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苏“冷战”结束的时间。
“冷战”终结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答案:D14.(2017·广州学考模拟)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大时代主题B.核战争威胁消失C.美欧日三极间的矛盾突出,由盟友变对手D.社会主义运动失败解析: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C、D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答案:A15.(2017·珠海学考模拟)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中,美、日、中、俄以及欧盟五大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相互竞争、相互制约 B.求同存异、共同发展C.联合斗争、利益一致 D.平等互利、力量均衡解析:“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表现为五大政治力量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
答案:A二、单项选择题Ⅱ16.(2011年6月·广东学考)下示材料表明美国政府将采取的行动是( )B.介入第二次世界大战C.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战略D.与英国在希腊展开争夺解析: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故本题选C项。
答案:C17.(2017·佛山学考模拟)有学者指出,“可以说,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每一次重大举措,都是在遏制共产主义这一总的战略方针的指引下进行的”。
照此推断,美苏“冷战”对峙的原因是( )A.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B.美国与苏联国家利益的冲突C.美国与苏联实力相当D.美国与苏联意识形态的冲突解析:关键信息“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每一次重大举措,都是在遏制共产主义这一总的战略方针的指引下进行的”,这强调的是美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和对立,故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18.(2013年6月·广东学考)“通过对外援助这种方法,美国保持着对全世界的影响和控制地位,并支持着本来肯定会倒向或投向共产主义阵营的国家。
”体现这一做法的有( ) A.实施马歇尔计划B.成立华沙条约组织C.组建北美自由贸易区D.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解析:从“通过对外援助”、“保持着对全世界的影响和控制地位”、“共产主义阵营的国家”等关键信息,可知是美国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故选A项。
答案:A19.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国际关系状况。
下列选项中与图片内容相关联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冷战” D.热战解析:图片内容“古巴导弹危机”“德国分裂”都是“冷战”的表现。
答案:C20.(2017·广州学考模拟)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某高一学生在历史课后整理了一幅知识结构图,该生整理的历史知识的主题是( )A.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B.新兴力量的崛起C.雅尔塔体系的瓦解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解析:据图示中美苏、“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北约”和“华约”等信息可知,本题考查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答案:A21.某学生制作了“欧洲联合三步曲”的表格,表格中空白处适合填写的内容是( )A.C.成立欧洲联盟 D.成立“华约”解析: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有利于欧洲加强经济合作。
答案:A22.(2017·湛江学考模拟)下面两幅图片形象地反映了战后日本由经济衰竭到迅速腾飞的情形。
20世纪50-70年代,促使日本经济腾飞的客观有利条件是( )A.扫除了封建落后的因素B.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C.重视教育D.在朝鲜战争中得到美国的大量订单解析:A、B、C三项均是日本经济腾飞的主观条件,只有D项才是客观条件。
答案:D23.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这表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 ) A.全球化趋势B.多极化趋势C.一体化趋势D.区域集团化解析:题目中的材料体现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答案:B24.(2017·广州学考模拟)当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当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日益强大;当东欧发生剧变,苏联最终解体,而目前新的世界格局却尚未形成,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 )A.以欧洲为中心的发展趋势B.两极格局C.单极世界的发展趋势D.多极化趋势解析: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欧洲”“日本”“不结盟运动”“中国”等几股力量判断可知,D 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可排除。
答案:D25.(2017·梅州学考模拟)“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来自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
”对此段材料最全面的理解是( )A.“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局势趋于缓和B.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和平的重要因素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快捷D.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解析:“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来自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说明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答案:D三、双项选择题26.(2017·清远学考模拟)针对美国的“冷战”政策,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重大举措有( ) A.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 B.组织华约C.接受马歇尔计划D.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解析:苏联和东欧国家拒绝接受马歇尔计划,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与东欧国家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