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认同危机与学校德育管理理念的变革
学校德育观念的更新及思路刍议
学校德育观念的更新及思路刍议教育,如同塑造灵魂的工匠,德育则是这座灵魂工坊的基石。
在时代的洪流中,德育观念的更新显得尤为重要,它决定着我们的下一代是否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坚定的道德立场,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传统的德育观念如同老树根深,虽然稳固,但面对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冲击,难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我们需要的是一场德育观念的春风,吹拂过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德育之花在学生的心田绽放出新的生命力。
首先,德育观念的更新是一场观念的革新。
我们需要从传统的“教书育人”转变为“育人教书”,将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
这就如同将航船的舵盘重新校准,确保我们的教育之船能够驶向正确的道德海域。
我们需要让德育不再是课堂的附加品,而是成为教育的主旋律,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其次,德育的更新需要与时俱进。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德育内容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道德规范,而应该融入更多现代社会的元素。
比如,网络道德、环境伦理、全球公民意识等,这些都是新时代德育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成为具有全球视野、责任担当的现代公民。
再次,德育的更新需要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是单向的灌输,学生被动接受。
而现代德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我们可以通过情境教学、角色扮演、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感悟道德,从而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准则。
此外,德育的更新还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教师的角色。
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更是学生道德成长的引路人。
他们应该具备更高的道德修养,更丰富的教育智慧,更广阔的教育视野。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学生的心田播下道德的种子,引领他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德育观念的更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观念、内容、方法和教师角色等多方面入手,共同推动德育的现代化。
这不仅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要求。
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培养出更多有道德、有才华、有责任的新一代而努力。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德育观念的更新显得尤为重要。
新时期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新时期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变革,新时期学校德育面临着许多挑战。
传统的德育模式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学校德育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如网络文化、家庭教育、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等。
针对这些挑战,学校需要及时调整德育工作的方向和方式,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培养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生。
本文将就新时期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一、挑战分析1. 网络文化的冲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了人们学习、娱乐、交往的主要途径。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也给学生的德育教育带来了隐患。
在网络世界里,学生可能受到误导、沉迷网络游戏,甚至接触不良信息。
这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2. 家庭教育的不足在当今社会,由于家庭结构的多元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家长忽视了对子女的德育教育,导致学校成为了孩子们重要的德育渠道。
而许多学校的教师和学校教育资源有限,难以承担完全的德育责任,这就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3. 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在当前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成为了一种趋势,许多学生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认同感不明确,价值观念混乱。
传统的德育理念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当今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学校德育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成为了重要挑战。
二、应对策略1. 推行网络安全教育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网络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防止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
学校还可以建立网络安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网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2. 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促进家校共育。
学校可以借助家长资源,组织家庭教育讲座,为家长们提供德育教育知识和方法,引导家长正确履行育儿责任。
3. 强化德育教育学校可以通过设置德育教育课程、开展德育主题班会、组织德育活动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德育管理实践及革新
德育管理实践及革新德育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方式,在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德育管理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四个方面的素质为目的,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其成为有良好人格的人。
德育管理实践在德育管理实践中,学校以及教育工作者通常采用一系列手段来实现教育目标。
首先,学校必须建立健全的德育管理机制,列出科学合理的德育管理制度,落实德育管理的各项措施。
比如通过明确家校合作、班级管理、学生考核等具体措施,来确保德育管理的有效实施。
此外,在德育管理中,学校要推进“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沟通交流能力等,为学生塑造良好的品德、格局、人生意识以及对未来的信心。
在教学实践中,除了以上措施外,德育管理还需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际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
这要求教师们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出发,注重教学内容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教化。
即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针对学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同时,将道德教育融入其中,提升学生道德伦理观念的成长,以期达到较好的德育效果。
德育管理革新然而,当前,德育管理实践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是制度创新不足、措施重复、效果不显著。
如单纯重视措施制定,但对于制定后的实施没有充分考虑,也没有跟进,以及一味执行“硬性规定”,导致效果不佳;另一方面是由于德育学科薄弱和教师的教育水平不高,教育内容和形式不能适应不同层次和阶段的学生,很多学生没有得到有效的德育管理。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进行德育管理革新。
德育管理需要从根本上强化制度创新,提高制度质量。
例如从管理、教育、服务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加大对德育管理的保障力度。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意识,深入挖掘德育潜力,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意识。
最后,要加强教师的德育管理能力,对于教育育人的涵义和职业要求有深刻认识,制定教育方案,加强师生互动,时刻保持和学生的沟通交流。
综上所述,德育管理实践及革新,意味着通过制定制备、教育课程的影响力和视角等手段,充分发挥德育管理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使其发挥教育品质的关键性作用,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德育能力。
浅谈高校德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浅谈高校德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论文关健词:高校德育管理体制改革论文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为适应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在实践中形成了以党委负责为主的德育管理体制,建立了一支较为稳定的敢工干部队伍。
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体制与高校育人任务的完成有些不相适应.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布署下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已成为高校德育改革要义。
要实现体制转换,需要提高对德育在高校教育工作中特殊地位的认识,确定党委和校长的德育职责及各部门的德育任务.真正形成齐扼共管的新格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最重大的战略决策是: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而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进程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百年树人,德育为首。
高校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德育工作以解决人才为谁服务的闻题为主要任务。
而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实行全员的、全程的、全方位的系统育人,这就要求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大范围的工作循环机制,这较之观念、内容、方式的转变更具有“改革”涵义。
一、高校德育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1、完住的扭育系统为高校位育运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经过20年的改革实践,我国离校在探索中已建立起了以学生管理体制为主要依据的德育系统。
主要体现为:校(党委副书记一职能部门:学生处、学工处)一院或系(党总支副书记、政治辅导员、班主任)一班级。
有的在班级增设了导师制,导师既授业,又育人。
在这一系统中形成了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决策指挥:党委。
主管部门:学生处、学工部及思想理论教学单位。
执行中介:院或系组织系统。
具体落实:班级。
群众组织:校、院或系的团组织与学生会。
由此可见,在高校管理中.德育体制主要体现为单线运转的工作机制.与专业课教学、后勤管理等相对应.是专门的事务。
2.多方面、多层次的德育队伍为高校德育实施提供了力量保障。
德育队伍是实施德育的主体。
从德育观念和德育体系上进行学校德育的变革(一)
从德育观念和德育体系上进行学校德育的变革(一)一、价值观念的变革要求建立新型的学校德育观伴随着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学校德育也必须现代化。
在社会转型时期,新价值观念体系的建立要求学校德育必须建立起新型的现代德育观。
转型期我国逐渐确立了适应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在价值主体上趋向义利统一;在价值目标上强调实现共同富裕;在价值标准上倾向于“三个有利于”的实践标准;追求自律、互利、公正、奉献等价值实现的精神。
新价值观念体系尊重个人价值,重视个人价值的追求与实现,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价值实现上更加务实,注重价值实现过程中的公平与公正、权利与义务。
基于社会主义新价值观念体系的基本精神,立足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目标,学校德育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德育观:即在德育价值上,坚持德育为生活服务,将多元价值观引入课堂,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培养主体的首创精神;在德育本质上,高扬德育的主体发展性,倡导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德育,教人学会选择;在德育的理论基础上,坚持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和谐统一;在培养规格上,着力培养遵纪守法、敢于创新的现代公民;在道德的适用范围上,将道德扩展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调节与激励上;在德育的方法与手段上,主张通过知情并重、生活模拟、人格建构,注重品德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教育方式上,主张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自我教育,以及实践锻炼、讨论式、启发式等多种方式进行德育。
总之,现代德育应具有创新性、民主性、主体性、科学性、终身性、开放性等特点〔1〕。
二、价值观念变革要求构建新型的学校德育体系结合现代化的德育观,新型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倡导人性化、生活化的德育指导思想结合价值观念变迁的新趋势,学校德育在指导思想上应逐渐向人性化、生活化的趋势回归。
社会转型和价值观念变迁的一个明显趋势是个人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显著增强,表明了人们正在逐渐由依附走向独立,市场经济需要的是自我独立的主体。
道德认同危机与德育观念的改革
道德认同危机与德育观念的改革当前学校德育关注最多的是德育体制改革及德育理论的探讨,常常忽视了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生命个体。
目前许多道德教育不能结合学生的自我感,却集中在规范要求和道德判断上,很少考虑联系青少年生活中道德认同形成的因素。
青少年道德心理存在认同危机意识,突出的表现在对道德价值态度的消极认识,缺少生活的目的感,表现出团伙行凶闹事、性骚扰、自杀、破坏公物行为、学校考试作弊、旷课、无秩序行为等等。
此外,学校道德教育的许多方法,如价值澄清、亲社会技能培养、道德讨论训练、科尔伯格的道德二难与公正团体程序以及公众美德的范例等,这些教育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这些方法之间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既缺少相互联系,又没有为青少年生活行为的核心成分提供一个清晰、具体的指导取向。
此外,学校也忽略了青少年进行持续的道德目的感参与的服务,学校开设的社会服务性学习课程较少,在道德教育上需要一个轴心,那就是如何把学生道德价值观整合到他们的道德认同中去。
一、道德认同的危机(一)主我与他者的危机米德认为,自我在婴儿早期并不存在,是通过与周围的社会符号互动而产生,离开社会不可能有自我。
自我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不仅是个人的、心理的,而且更是社会的,自我发展离不开共同的符号系统。
个人的力量来自个人与社会的相互确认[1],以自我身份感为关键内容的当代认同其实是用“主我”的眼光去审视“他者”,是以“我”为圆点去看待他者。
一般而言,“主我”与其审视对象———他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个向度:一是涉及到“主我”与“客我”的关系;二是涉及到主我与非我的关系。
前者是自我的一种深度感和向内感;而后者则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更多的是主我与他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而认同就是这些关系中的“我”的位置感和归属感。
(二)道德的表层危机1.道德身份的丧失现代认同是以人的自我为轴心展开的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在当代社会中,作为认同重要标志的自我身份感有逐渐丧失的危险。
浅谈《德育》教材与德育观念的变革
OCCUPATION2010 12112在21世纪,人才得到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提上各级政府的重要日程。
技工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他们将成为我国产业技术工人的中坚力量。
因此,国家十分重视对新世纪技工学校人才的培养。
一、《德育》教材的变革引发了教育观念的变革2004年开始,技工学校学生的思想品德教材由《政治》改成了《德育》。
该教材在教学内容的深浅度和侧重点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其内容编排了如的“资料卡片”、“案例链接”和“想一想”等版块,深入浅出、浅显易懂、生动具体,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教学过程,突出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知识重在运用的教学新理念。
二、《德育》教材改革对德育观念产生的影响1.关注学生的需要俄国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教育者就应当从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关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帮助学生建立平等友爱、互帮互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从业素质和法制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练就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身为教育者,以上都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位的新教育观,真正实现德育教育重心的转移。
2.关注当代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是培养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是塑造主体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
从学生角度而言,一方面,当代青少年正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观的选择和人生走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教师必须指导他们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控制和自觉成长;另一方面,当前学生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到注重道德尊严的确立。
因此,新《德育》教材非常注重突出时代感,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对价值观的判断能力;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培养自尊、自信、尊重他人、合作、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德育工作的理念转变与成果总结
德育工作的理念转变与成果总结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德育工作的理念也在逐渐转变。
过去,德育工作主要依靠单纯的道德感化手段,即对学生进行道德灌输,以期能够让他们自觉接受正确的价值观。
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着弊端,不能真正让学生将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把握。
理念转变,需要努力推进多元化德育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加全面有力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而多元化德育工作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比如可以注重学生自主性的培养,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社会活动中。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和社会责任感,也能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
除此之外,还可以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建设。
很多学校在校规校纪制定方面还很片面,遇到问题就针对性的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
这种做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收到效果,但是也很容易被学生产生反感,而且仅仅满足了表面的要求,很难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规范需要内化为一个行为习惯。
所以在制订校规校纪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心理。
不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与学生一起探讨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和服务社会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规范意义的理解,以期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行为规范。
在德育工作的实践过程中,也需要更好地发挥学校文化氛围的作用。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团体内形成的具体思想、理念、价值观和共识,是学校的精神财富。
德育工作需要依托于学校文化氛围,利用媒体开展各类宣传活动,确保德育工作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下,不断深入推进。
总的来说,德育工作的理念转变需要强调科学化、个性化、多样性、综合性、参与性和沟通性,善于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变化。
相信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通过不断探索合适的教育方式,德育工作一定会迎来新的春天。
德育工作的成果不仅体现在学生的素质提高上,更体现在整个校园文化氛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上。
在德育工作中,学生在不断学习、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责任意识、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等一系列素质。
学生在这些素质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懂得如何合理规划自己的生命和事业。
论新时期学校德育方法的变革
论新时期学校德育方法的变革
近几年,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导致学校德育工作的变革。
这种变革不仅反映了时代的
特点,而且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更符合时代正确的德育指导。
首先,重新审视精神文明教育。
学校德育在新时期应以培养学生正确理想道德观为主要任务,强调学生要有自己的伦理原则,积极正确的行为及行为规范,以及自我调节能力等。
特别是教育学生要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善于发现己心,并自由、平等、公正地参与社会。
其次,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学校教育应注重学生情绪健康,应把情绪教育形成系
统化,发展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和不同层次的要求。
最后,要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校要重视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并采用有效的说教方法,引导学生自觉提高个人责任感,增强社会观念。
同时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
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改革学校德育工作,需要学校、家长、学生和社会共同努力,真正实施体系化的德育工作。
学校要在增加老师学习经验和丰富教学手段的同时,积极发挥学校的作用,把德育内容放
在一线,给予学生新的机会和探究机会,激发学生积极态度,释放学生潜能,引导他们自
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正确的理想和道德观念。
当今的学校德育,正处于关键的变革之中,不仅体现了新形势下立德树人的重要性,而且
也表明了人脉素养和实践能力等“新课程要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希望通过变革,让学校德育工作真正起到促进全面发展的作用,提高整个社会健康生活的质量。
校道德教育改革与德育环境重建的思考
校道德教育改革与德育环境重建的思考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融合的不断深化,青少年的道德素养逐渐下降,德育环境也面临着重建的压力。
因此,对校道德教育进行并重建德育环境变得迫切而重要。
下面,本文将从制度、师生互动、社会参与等方面进行思考,以期探索校道德教育与德育环境重建的有效途径。
首先,制度是校道德教育的重要保障。
一方面,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德育制度,明确德育的目标和任务。
德育制度应包括明确的教学大纲、德育课程设置、德育考核体系等内容。
通过制度化的管理,能够确保德育工作的有序进行,为德育环境的重建提供了保障。
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与家庭和社区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
通过家校合作机制的建立,可以更好地将道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传递给学生,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一体化育人格局。
其次,师生互动是德育环境重建的关键。
教师是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他们的教育理念和行为对学生的道德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道德教育培训,并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道德教育师资队伍。
同时,学校还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生道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
此外,学校还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信任、尊重的关系。
例如,可以开展师生互动的活动,如班会、德育讲座等,使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最后,社会参与是德育环境重建不可或缺的力量。
学校应积极与社会资源对接,引入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学生的道德教育。
例如,可以邀请社会知名人士、社区志愿者等为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讲座,以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
同时,学校还应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并开展与社会的互动交流。
通过社会参与,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广阔的社会环境,提高他们对社会责任和公德意识的认识,有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
综上所述,校道德教育与德育环境重建需要从制度、师生互动和社会参与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
只有在不断改进完善的制度机制下,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互动,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育人工作,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重建健康、和谐的德育环境,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贡献。
学校德育的变革与创新
第四讲学校德育的变革与创新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员在原有教育学知识的基础上对学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理性反思和清理,同时借鉴国外德育改革的经验,理解我国德育改革的新理念和基本思路,并使学员了解我国学校德育在德育内容、德育模式、德育方法等方面具体的改革探索。
本章重点是我国学校德育面临的问题与改革及学校德育方法的改革等内容。
第一节我国中小学德育面临的问题与改革一、中小学德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问题是实效性不高,从更深层次分析则主要表现为德育定位不准、德育观念陈旧、德育价值取向偏移、德育目标与评价错位等问题,而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德育思想观念的陈旧与模糊。
(一)德育定位不准(二)德育价值取向的偏失(三)德育实践操作过程中的问题中小学德育实践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针对性较差,缺乏魅力,实效不高。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对道德及德育的本质认识不足。
2.缺少为大多数人承认,相对稳定而又内部协调的价值系统。
3.品格心理结构发展不平衡。
4.德育途径比较单一、德育方法比较枯燥。
5.中小学德育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形式主义的倾向。
二、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与创新(一)世界各国中小学德育改革的基本趋势1、欧美国家学校德育的历史发展(1)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新道德教育的萌芽和奠基时期(2)20世纪五六十年代:道德教育的荒凉时期(3)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道德教育的复兴和发展时期2.国外主要的德育模式现代学校德育的改革,不仅要从本土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汲取经验,还应该从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学校德育理论和实践的碰撞中吸收营养,取长补短。
通过对国外主要德育模式的介绍,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对我国德育模式建构有所启发、有所助益的东西。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是一个道德教育理论和学派喷涌迭现的时代,许多道德教育理论家和思想家围绕道德教育的性质、目的、任务、内容和方法等根本问题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道德教育学说和道德教育模式,如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社会化模式、拉斯思的价值澄清模式、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麦克菲尔的体谅关心模式、班杜拉的社会学习模式、纽曼的社会行动模式等等,这里我们简单介绍几种主要的影响较大的德育模式。
新时期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新时期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德育工作也逐渐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在这个信息时代,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不断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学校德育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
本文将就新时期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一、挑战一:道德观念多元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多元化。
学校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教育方式的影响,他们对待道德问题的态度也会有所差异,这给学校德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面对这一挑战,学校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应对: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德育教育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和德育工作能力,让教师们能够对多元化的道德观念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灵活应对。
2. 强化学校德育教育内容。
学校德育教育应该注重体现多元文化,尊重不同观点和意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宽容和包容心。
3. 树立正面榜样。
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传播正能量,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正面榜样中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挑战二:信息化时代的影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这一丰富的信息世界给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些不良信息的传播,对学生成长中的道德观念造成了负面影响,这也成为学校德育面临的新挑战。
1. 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德育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建设教育网站、搭建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化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有益于道德成长的信息资源,引导学生正确获取信息。
2. 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
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具备正确的信息获取和判断能力,从而在众多信息中筛选出有益的信息,养成良好的信息获取习惯。
3. 增加学校德育宣传力度。
学校应该利用各种形式和场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宣传,向学生灌输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并且加大对一些重要的德育主题的宣传力度。
三、挑战三:生活压力的增加在当今社会,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学生在应对这些压力的时候会出现一些消极的行为和心理问题。
新时期德育面临的挑战冲突及其对策
新时期德育面临的挑战冲突及其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时期德育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冲突。
传统的德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下社会的需求,学校德育工作在新时期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新时期德育面临的挑战和冲突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挑战和冲突1. 社会发展与道德观念落后的矛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是在某些地区和群体中,传统的道德观念却依然存在,并且对当下社会的一些习惯和潮流持负面态度。
这种落后的道德观念与社会的发展形成了矛盾,使得德育工作面临了很大的挑战。
2. 信息时代下的道德风险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时代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主题。
但是互联网上的信息却是五花八门的,很多不良信息也随之而来。
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在这样一个信息充斥的环境中很容易被影响,甚至受到伤害。
网络暴力、色情诱惑等问题已经成为了青少年德育工作中的一大挑战。
3.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在当今社会,许多家庭教育缺失,父母忙于工作和社交活动,对孩子的教育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这就使得孩子的道德观念在萌芽期就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这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也给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4. 教师德育水平和意识的不足在一些地区,学校的教师德育水平和意识并不是很高。
有的教师甚至对德育工作不太重视,只是简单地按照规定来执行,并没有深入思考和研究。
这样的情况下,德育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推进和实施。
5. 德育教育形式的单一目前,德育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数学校德育教育仍然停留在传统的道德训诫、道德说教的层面上。
这种单一的德育形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难以达到德育教育的真正目的。
二、对策1. 科技与德育相结合在现代社会,科技已经成为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德育工作也应当与科技相结合,利用科技手段进行德育教育。
例如可以开设网络安全课程、利用多媒体进行道德教育等等,使得学生在科技的帮助下更好地接受道德教育。
新时期德育课程发展趋势
新时期德育课程发展趋势一、德育现状诊断道德危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峻现实,我国中小学德育处于滑坡状态。
(一)德育认识观念问题德育认识片面性,“德育首位”没有得到真正落实。
长期以来,人们对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地位、任务总体上是趋于认同的,但存在着社会、家庭与学校认识不同步、不一致现象。
中小学德育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有些学校还错误地认为教学工作上去了,分数成绩上去了,学校的德育就无可指责。
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并无多少异议,但如何统一全社会对于学校德育的认识,却是国家和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德育目标问题德育目标大而划一,没有形成明显的目标序列,缺乏针对性,德育目标的倒序化现象依然存在,道德认识遵循着循序渐进的规律,遵循着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阶段的发展历程。
长期以来,我国对中小学的要求过高,没有形成循序渐进的目标序列。
在德育实施过程中,为了追求“高大”的目标,很多教师趋向于向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造成学生的基本道德要求被忽视。
(三)德育内容问题学校德育内容越来越丰富。
从德育的范畴看,心理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都成为学校德育涉及的领域;从具体内容看,传统美德教育、国情教育、“五爱”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纪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30多项内容都进入了学校德育。
丰富的德育内容为我国学校德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目前,如何整合极为广泛的内容,推进学校德育课程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德育方法问题长期以来德育工作过分强调思想改造,片面强调“晓之以理”的灌输,忽视通过“循循善诱”去激发学生在道德上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和机制,经常把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和学生道德发展的自我需要和内在机制对立起来。
因而大多数校长和教师仍然长于“管”和“灌”,而短于“放”与“导”。
所以,如何把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系统化、常规化,使广大教师习以为常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学校德育的变革与创新.ppt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期望的 最好的成人与同伴行为是:体谅 别人、关心他人。提出道德教育 的任务主要不是学习道德判断, 而应当着重让学生学会体谅和关 心别人,因别人的幸福而感到幸 福。
在道德教育方法上,认为讨 论、角色扮演、对话、讲故事等 是最有效的方法。
第五节 德育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一、 德育方法的概念 (一)前苏联对德育方法的认识: 凯洛夫:教师为了达成德育的某种任务而
第四章 学校德育的变革与创新
第一节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问题与 改革
一、中小学德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德育定位不准 (二)德育价值取向的偏失 (三)德育实践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1、对道德及德育的本质认识不足 2、缺少相对稳定的核心价值系统 3、品德心理结构发展不平衡 4、德育途径比较单一、德育方法比较枯
复兴和发展时期
2、欧美国家中小学德育改革的 基本趋势
(1)更加重视品格教育和美德教育 (2)重视道德主体性的培养 (3)强调情感和认知的协调 (4)强调德育的生活指导功能 (5)强调核心价值 (6)把加强道德教育的理论建设,作为
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的理论先导。
(二)我国中小学德育要确立 的德育新理念
纽曼模式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学 生获得环境能力,即通过行动影响 环境中的具体结果的能力。它包括 三个方面:一是实践性能力,二是 人际关系能力,三是公民行动能力。 在这三种环境能力中,纽曼关注的 重点是第三个方面的能力,即公民 行动能力。
体谅关心道德教育理论
体谅关心道德教育理论是由英国学校 道德教育家麦克菲尔和美国女教育家诺 丁斯等提出的,注重强调情感在道德教 育中的作用。其中,麦克菲尔等在英国 的道德教育研究的核心概念是“体谅”, 诺丁斯等人在北美的研究的核心概念是 “关心”,合称为体谅关心学派。
学校德育工作的改革创新
对在德育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树立榜样,激励更多的教师投身于德育工作。
加强德育工作者的交流与合作
搭建交流平台
通过组织德育工作交流会、研讨会等活动,为德育工作者提供交流经验、分享成果的平台,促进彼此之间的合作 与学习。
加强校际合作
鼓励不同学校之间的德育工作者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共享资源,共同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建立学校德育网站或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德育资 讯、活动信息和学生作品等,拓展德育空间。
德育课件制作
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生动有趣的德育课件,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数据分析与反馈
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在校表现进行分析和反馈,为 个性化德育提供科学依据。
Hale Waihona Puke 05 德育工作队伍创新加强德育工作者的选拔与培训
06 德育工作评价创新
建立科学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
确立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
制定涵盖德育目标、内容、方法、效果等方面的评价标准,确保评价体系的全面性和客 观性。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综合运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结合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多种方法,全面、真实地 反映德育工作效果。
建立动态评价机制
根据德育工作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评价标准和方法,确保评价体系的时效性和适应性。
• 德育方法单一:学校德育工作方法单一,主要以课堂讲授、理论灌输为主,缺 乏实践性和体验性。这种单一的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导致 德育效果不佳。
• 德育评价片面:当前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存在片面性的问题,过于注重学生的道 德认知和行为表现的评价,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这种片 面的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德育成果,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 :10.3969/j.issn.1673-6060.2011.05.028道德认同危机与学校德育管理理念的变革王钢(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淮安223000)摘要:道德认同作为当今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已普遍引起多学科的关注。
文章认为当代道德认同存在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危机。
自我认同危机主要表现在自我深层的危机,是主我对客我的危机;社会认同危机主要表现为道德失范的危机,是主我对他者的危机。
文章对当代青少年道德认同的双重危机扭转作了思考,旨在为当前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关键词:道德认同;自我认同危机;社会认同危机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6060(2011)05-0115-03收稿日期:2011-03-07作者简介:王钢(1982-),男,江苏淮安人,助教,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
当前学校德育关注最多的是德育体制改革及德育理论的探讨,常常忽视了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生命个体。
目前许多道德教育不能结合学生的自我感,却集中在规范要求和道德判断上,很少考虑联系青少年生活中道德认同形成的因素。
青少年道德心理存在认同危机意识,突出的表现在对道德价值态度的消极认识,缺少生活的目的感,表现出团伙行凶闹事、性骚扰、自杀、破坏公物行为、学校考试作弊、旷课、无秩序行为等等。
此外,学校道德教育的许多方法,如价值澄清、亲社会技能培养、道德讨论训练、科尔伯格的道德二难与公正团体程序以及公众美德的范例等,这些教育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这些方法之间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既缺少相互联系,又没有为青少年生活行为的核心成分提供一个清晰、具体的指导取向。
此外,学校也忽略了青少年进行持续的道德目的感参与的服务,学校开设的社会服务性学习课程较少,在道德教育上需要一个轴心,那就是如何把学生道德价值观整合到他们的道德认同中去。
一、道德认同的危机(一)主我与他者的危机米德认为,自我在婴儿早期并不存在,是通过与周围的社会符号互动而产生,离开社会不可能有自我。
自我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不仅是个人的、心理的,而且更是社会的,自我发展离不开共同的符号系统。
个人的力量来自个人与社会的相互确认[1],以自我身份感为关键内容的当代认同其实是用“主我”的眼光去审视“他者”,是以“我”为圆点去看待他者。
一般而言,“主我”与其审视对象———他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个向度:一是涉及到“主我”与“客我”的关系;二是涉及到主我与非我的关系。
前者是自我的一种深度感和向内感;而后者则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更多的是主我与他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而认同就是这些关系中的“我”的位置感和归属感。
(二)道德的表层危机1.道德身份的丧失现代认同是以人的自我为轴心展开的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在当代社会中,作为认同重要标志的自我身份感有逐渐丧失的危险。
而人的社会属性在某种意义上直接体现为人的身份感。
而道德身份在某种程度上是指人们的道德资格和道德地位,即在道德领域中属于何种类型,如我是有道德的人、道德欠缺者、道德低下者、不讲道德的人[1]。
当个体对角色期待成功时,他们作为道德行为者将体会到一种效能感,个体在人际关系中就能获得自我认同。
511第5期No.5河南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年5月May.2011现代人们在沉思“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2],在寻找“现代人丢失的拐杖”。
而现代认同危机则是人的自我身份感的丧失,是“自我价值感、自我意义感的丧失”[3]。
自我身份感的丧失表现为个人的无意义感,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感受。
一个人感到无价值的倾向不断增强[4]。
社会认同的直接对象是人的行为的普遍和客观的社会意义。
当代认同是人的一种意义感,在对“我是谁”、“我在哪里”的追问中,真正的认同表现为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并在对象身上发现自己的身份和价值。
2.道德失范社会道德信仰危机通过道德失范呈现于现象界。
社会既有价值观念、行为模式被普遍怀疑、否定。
道德失范内在地隐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人们行为层面的不合某种道德规范;其二,人们内在精神世界中意义系统被破坏、动摇。
道德失范就是对原有的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系统怀疑、动摇乃至否定,出现了规范要求的“真空”,是一种行为规范的空虚状态。
这导致人们在道德行为选择方面出现困惑,具体表现为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盛行,其根源在于道德失范为道德价值标准多元化的存在和滋生提供了生存空间,人们感到无论哪一种标准都有一定的“合法性”。
“一切向钱看”思想的滋长,造成了人际关系的冷漠,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蔓延污染了社会环境。
3.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不融合社会道德信仰危机虽然是一个价值判断,但它首先是一种现象性描述。
按照黑格尔的认识,信仰“是对本质的纯粹意识”,“信仰的对象即是本质”[5]。
简单地说,信仰就是对存在意义的主观直接确定性,是对某种存在方式或存在意义的认同。
当代认同危机体现为对主流意识形态不同程度的怀疑和动摇。
在认同危机状况中,人们对某种主流意识形态的继续存在的必要性和合法性产生了危机。
“以价值观为基础的认同给个人提供了意义、目的和方向。
”道德焦虑表现在它所追求的道德价值观与社会倡导的主流道德价值观格格不入,实质就是“欲行恶而不敢,欲行善而不愿”。
二、学校德育管理变革的思考(一)奉行主流道德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同一性的问题日益突出。
社会传统的主流道德价值观念日益消解,影响力越来越小,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同一性的混乱,采取干预措施促进个体同一性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必要。
青少年是社会变化的指示器。
目前的研究是要以社区而不是学校作为切入点,青少年在这种场合下他们会把抽象的观念变成道德行为。
基于社区的道德教育,早在亚里斯多德时代,就强调要引导成人和儿童积极参与法律和社区习俗活动。
在近代,道德教育也被经常安排在家庭、邻里、工厂、教堂,这有利于积极同一性的形成。
这就需要社会主流文化为青少年提供一套清晰、稳固而又一致的行为体系、期待和社会标准,共同来整合形成同一性。
所以社会机构必须提倡一致的价值观和标准,从而和青少年的期待保持一致,所有成员必须参加社会有益活动。
青少年道德教育计划需要联络父母、教师与邻里,应该让不同的机构有对话的机会,形成一套标准作为道德的指示器,这种共同的规范标准通过整个社会共同体来实现,在认识上须与青少年自我期待一致。
因此,主流道德文化必须重视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成为有责任市民的道德核心要求,集中于共同一致的问题,从而把青少年导向基本的道德价值观,如诚实、礼貌、宽容和仁慈的追求[6]。
(二)价值定向的教学社会转型时期道德信仰危机的成功克服,关键在于重新寻得或重建一个与现代性社会相一致的存在目的,并以这个存在目的作为终极价值指向统摄人的存在。
道德信仰就是这终极价值的目的与理想。
正是这终极价值的目的与理想,给人的全部现实生活重新赋值。
“价值定向”指青少年为确定自己在社会上的角色,选择自己所属的价值信念,以指导个人的道德行为。
若个人对价值理念缺乏定向,将导致价值混淆,对自己和社会产生怀疑和不满,无法确定其生活意义,使自我迷失。
如果一个人把一种价值生活方式看作他们同一性的必须,他们就会感觉到应该做出道德行为。
青少年个体面临的危机就是同一性危机,在价值观冲突上表现为观念定向与价值混淆,如果个人对道德判断、宗教信仰、政治理念以至人生目标等有自己的立场观念者,其同一性较为成熟。
知道自己是谁、欲往何处去并了解自己的生存意义,就会容易获得自我同一性,将带来“忠诚”的美德,使人忠于某种价值观或信仰。
艾里克森将青少年期称为心理社会合法延缓期(moratorium)。
这种“心理社会合法延缓期”,是允许还没有准备好承担义务的人有一段拖延的时期,6112011年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或者强迫某些人给予自己一些时间。
青少年利用这一段时间,可以触及各种思想、人生观、价值观,经过多次尝试选择,最终确立自我同一性。
艾里克森建议青少年拿出一段时间———“如果有钱,去欧洲旅行;如果没钱,就在国内转转。
暂离学校,找一份工作;暂离工作去上学,休息一下,闻一闻玫瑰花香,以此达到自我了解”。
因此,教育活动中,要通过自我观察来实现自我同一性的统合。
如用自我陈述法,让学生联想我是什么样的人,要通过分析自己的活动结果来实现自我同一性的统合,如未来自我形象设计:“长大了,我将做什么?”,还要通过认识他人来实现自我同一性。
(三)树立同一性获得范型要引导青少年对各种价值体系的自我探索,帮助他们认识到各种价值体系的优缺点。
青少年对自己未来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完全凭空臆想的,在他们心中一般会有一个值得效仿的对象。
如果我们的社会能为青少年提供一些他们认为值得效仿的成人榜样,就可以借此引导青少年去学习,使青少年自发努力成为他们所尊崇的对象。
相反,如果社会中没有这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榜样,而有的只是被炒作得令人眩晕的明星,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指责青少年去追星呢?最重要的是,教师和其他成人要成为坚实的成人榜样。
著名哲学家查义斯·泰勒对此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引导我们按照我是谁的发问方式谈论道德方向?”[6]青少年经常面临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冲突,许多人失去了指导他们从青少年走向成人的传统社会支持。
角色榜样失去了,这种分裂对青少年的发展是有害的。
(四)建立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的机制有善不赏,君子必稀;有恶不惩,君子必猖。
有恶必罚,千百年来已成为老百姓心中的道德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在社会中,每个或者大部分讲奉献的人都得不到好报甚至尽遭打击报复的话,那么这个社会是一个缺乏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机制的社会。
重建道德的善恶因果律,建立起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的社会机制,健全各个方面的制度,起到扬善惩恶的作用,从而让道德精神在社会中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1]罗国杰.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伦理学原理[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343.[2]于伟.略论当代大学生负面信仰心态与信仰教育问题[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88.[3](美)罗洛·梅(May,R.)著.人寻找自己[M].冯川,陈刚,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45.[4]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M].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74.[5]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400.[6](加)泰勒(Taylor,C).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震,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38.(责任编辑:宋艳丽)Moral identity crisis and the reform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management theoryWang Gang(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Huai’an223000,China)Abstract:Moral identity,as an important current social psychological phenomena,has caused the widespread atten-tion in many disciplines.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re exist the crisis of self-identity and social identity in modern moral identity.The self-identity crisis mainly represents itself in deep self-identity,which is the crisis of the sub-jective me against the objective me;the major manifestation of social identity crisis is moral lost crisis,which is the crisis of subjective me against others.The paper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to relieve the two moral identity crisis in contemporary teenagers,aiming to serve as a theoretical guidance to the current moral education.Key words:moral identity;self-identity crisis;social identity crisis711王钢:道德认同危机与学校德育管理理念的变革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