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复习公开课优质课教案

合集下载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 图形与位置》公开课教案_23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  图形与位置》公开课教案_23

《图形与位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大2011课标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位置》。

二、教材分析《图形与位置》是基于学生在学习掌握了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能运用数对、方向和距离等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识别简单的路线图以及比例尺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整理和回顾。

通过系统的梳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确定位置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方向感与距离感,使他们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看懂并准确的描述路线图。

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数学来源于学习、生活,学生已具有识别、确定物体位置的能力,但由于各知识点在安排上比较独立,各个教学段的目标和要求也不一样,学生的学习呈现一种断续、独立的状态。

虽然各知识点看似简单,但学生遗忘快、掌握得不够扎实。

本课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理清各种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沟通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自主探索和有意义学习两种学习方式有机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将图形与位置放在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学会在现实情境中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情感,强化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包括核心素养):①学生通过复习,比较系统的综合地运用各种描述的方法。

描述并确定物体的位置。

②学生在复习中体会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特点和作用。

能综合地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确定物体之间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2、过程与方法:①在复习中训练并培养方向感和空间观念。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识图、作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在复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利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发展学生对数学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应用意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空间与图形——立体图形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北师大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空间与图形——立体图形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北师大版

空间与图形——立体图形教学内容:教材第72、73页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并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2.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

3.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与相对位置。

教学重点:立体图形的特征教学难点:空间观念的拓展训练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我们已经复习了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从今天开始,我们复习立体图形的知识。

二、回顾与交流:1. 分类: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这些立体图形可以怎样分类?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问: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3. 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柱特征: 圆锥特征:上下两底是等圆 尖尖一个顶,圆圆一个底;8 8 6 6 正方形 6个面都相等 12 12 12条棱长都相等长方形(有两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一样相对的棱长度相等侧面展开长方形侧面展开是扇形,无数条高都相等。

顶点到圆心,只有一条高。

圆柱横截面→圆圆锥横截面→圆圆柱纵截面→长方形(正方形)圆锥纵截面→三角形三、巩固与应用:1. 连一连:下面的立体图形以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会形成什么样的空间图形?面动成体。

2. 下面哪些是正方体的展开图?注意:相邻不相对。

3. 观察下面用4格正方体搭成的图形,并填一填。

5. P73-5 站得高,看到的范围越大。

运用此知识,解释:夜晚在路灯下行走,离路灯越进,影子越();离路灯越远,影子越()。

6. 完成P73-4。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 图形与位置》公开课教案_7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  图形与位置》公开课教案_7

图形与位置备课人年级六年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掌握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能运用数对、方向和距离等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识别简单的路线图、以及比例尺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整理和回顾。

通过系统的梳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确定位置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方向感与距离感,使他们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看懂和描述路线图。

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巩固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

2、能够在实践应用中发展空间想象力,培养出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课前多媒体课件,格尺教学过程技术手段一、导入新课:引入: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图形与位置的相关知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有哪些?生:方向和距离,数对。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图形与位置》。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活动一:知识梳理针对上节课复习图形的位置的内容,学生首先独自以导图形式经行知识梳理,再小组合作交流。

活动二:结合情景,合作探究1、P99——1让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全班校对讨论。

提醒学生注意:量图上距离时要中心点到中心点,计算实际距离时数字比例尺可以转换成线段比例尺,使用量角器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两个重合。

2、P100——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再全班讨论。

讨论时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交流中出现的错误或不够准确的表述。

还要提醒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3、P100——3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再全班讨论。

4、拓展练习:P101——5(如果从火车站到飞机场又应该怎样走?学生独自完成,组长检查。

三、巩固提升:1.看图做题(1)小明家位于街心广场的()面,大约是()千米。

(2)街心广场西面2千米处有一条开发新街与公园路垂直,请在图中画线并表示出开发新街。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空间与图形总复习 2教学设计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空间与图形总复习 2教学设计
空间与图形总复习
课题 教学 目标 空间与图形 课时 3 1.加深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意义, 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和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 过程。 2.经历回忆和整理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探索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本策略,发展数 学思考。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周长、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转化的策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2.折一折 用纸折出 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最多能分成 1 ( )个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1

生 活

思考与调整
3.填一填 P.109 第 1 题 4.估一估,测一测 出示图形,估计图形周长和面积,再测量有关数据进行计算。 5.选一选 (1)用一根长 4 米的绳子将一只羊栓在一根木桩上,这只羊最多能 吃到( )平方米的草。 A、6.28 B、12.56 C、25.12 D、50.24 (2)一个圆的半径扩大 2 倍,周长扩大( )倍,面积扩大( ) 倍. A、2 B、4 C、8 D、6.28 (3)用同样长的两根铁丝分别围成圆和正方形,比较它们的面积, ( ) A、圆面积大 B、正方形面积大 C、同样大 D、无法确定 6.摆一摆 用 12 个同样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最大是多少?最小 呢? 四、课堂总结,激励评价 提问: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1.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15 平方厘米,图中环形的面积是 ( )平方厘米。 (∏取近似值 3)
教学 重难点

课前准备
小黑板和多媒体展台 教 师 生 活 动 学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板书课题) 二、回顾整理,建构知识 1.提问: 你是怎样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 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2.你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你能用学过的长度单位和面 积单位描述身边的事物吗? 请你说一说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3.提问: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周长? 2 2 板书:S=ab S=a S=Лr 4.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这些公式各是怎样推 导的?你能根据推导过程进行整理吗? 5.提问:通过整理,你有什么体会? 引导学生说说转化的策略和方法。 三、展开练习,应用深化 1.画一画 画一条 10 厘米长的线段。这条线段长( )分米,是 1 米的 ( ( ) 。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总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总复习教案

1. 让学生掌握小学阶段所学的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 通过对空间与图形的复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初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分类,包括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2.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分类,包括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3. 图形的变换,包括平移、旋转、轴对称等。

4. 图形的大小、形状、位置关系的理解与应用。

5. 平面坐标系与图形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特征,了解图形的变换规律,学会解决图形相关问题。

2. 难点:理解图形的大小、形状、位置关系的应用,熟练运用平面坐标系描述图形的位置。

四、教学方法:2. 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加深对图形特征的理解。

3. 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分享、合作的能力。

4. 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安排:1. 课时:10课时第1-2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分类第3-4课时:立体图形的认识与分类第5-6课时:图形的变换第7-8课时:图形的大小、形状、位置关系的理解与应用第9-10课时:平面坐标系与图形的位置关系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导入,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平面图形的分类,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及性质。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平面图形的分类,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

4. 互动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学习的心得,互相提问,解答疑难问题。

5.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导入,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立体图形的分类,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及性质。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 图形与位置》公开课教案_2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  图形与位置》公开课教案_2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初步理解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含义。

2、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3、使学生在观察、思考、比较、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

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具准备:尺子、方格纸教学过程:一、创情导入1.观察体验。

(出示多媒体课件:蜜蜂的放大与缩小图))师:老师这有一张照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发生了什么变化?生:蜜蜂放大了。

师:观察另一张图片,你又发现了什么?生:蜜蜂缩小了。

师:是啊!其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把物体放大,有的时候也需要把物体缩小。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板书课题)2.联系生活实际。

师:你见过这些现象吗?生:(齐)见过。

师: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生1:小女孩拍照,拍下的照片是把实际的天安门缩小。

生2:用放大镜看报纸,放大镜把报纸的字放大了。

生3:影子与人比,也是放大的。

生4:这是放大。

把小的图片通过投影仪放大在大屏幕上。

师:对呀。

就如我们现在,老师电脑里的图片小小的,通过投影仪投放到白板上,图片就变得很大,你们就看到了这四幅图了。

那么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其他放大、缩小的现象吗?师:是啊!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可见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多么的紧密呀!二、探究新知(一)感知图形的放大。

1.把正方形按2:1放大。

师:2:1放大是什么意思?先想一想怎样去放大?有思路了再在方格纸中画出你放大后的图形。

(学生独立尝试)师:谁能把你的作品展示一下,并说说你是怎样进行放大的?生:(指着展示的作品)正方形各边扩大到原来的2倍,也就是把正方形的每条边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总复习《图形与位置》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总复习《图形与位置》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位置》公开课优质课
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1、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复习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

2、能在具体情境中,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巩固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

4、能够在实践应用中发展空间想象力,培养出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v
2学情分析
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利用图形表示位置的方法——直角坐标和极坐标。

能够根据图形描述某地的具体位置。

这节复习课就是要借助情境引领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

并且重点强化本册教材中的比例尺的知识,更加准确地表示某地到参照点的实际距离。

3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2、建立坐标系来确定位置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一、复习方向,做好铺垫。

复习地图上方向的确定方法。

学生交流,投影演示,明确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

2【讲授】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星期日,奇思去动物园游玩,在大门口看到了动物园的示意图。

他想去百鸟园,你能帮他确定百鸟园相对于大门的位置吗?(投影出示主情境图1-1)
学生看投影,交流想法。

学生交流汇报。

(1)经过大门,向正东和正北分别画出两条射线,再从大门向百鸟园画出一条线段。

(师投影演示)。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的认识》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的认识》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的认识》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牢固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能进一步分清表面积和体积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熟练掌握这几种立体图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3、能运用有关知识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情分析针对立体图形的知识,多数学生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但往往会忘记公式的由来,既缺乏对数学思想的理解。

同时,在运用中其选择比较单一,即只能进行单个物体体积的计算,而很难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有价值的生活问题,因此在学习中,只有机械的练习,没有生活的旋律,只有简单的参与没有情感的流露。

为此根据知识学习的特点体现数学课程的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立体图形的理解)。

3重点难点1、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能利用立体图形的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景,导入复习一、创设情景,导入复习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复习的内容吗?(学生回答)师板书课题:立体图形的复习。

还记得我们小学阶段都学过了哪些立体图形?学生回答,课件显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和球这些立体图形的名称。

这些立体图形的形状还记得吗?教师出示这些立体图形的图片,请一位同学上来按课件显示的顺序在黑板上摆出来,其他同学看他摆得与课件显示的图是否一样。

这些立体图形就是今天复习的内容,你们想复习他们哪些方面的知识呢?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立体图形2【讲授】1、复习长方体、正方体1、复习长方体、正方体。

①长方体、正方体有什么特征?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②分小组讨论。

③学生共同完成表格。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名称面棱顶点关系长方体6个面,至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空间与图形总复习教学设计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空间与图形总复习教学设计

空间与图形总复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对直线、射线和线段特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丰富对角的概念的理解,完善认知结构。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使学生加深对直线、射线和线段、角等特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量角器量角、画角,理解垂直与平行的关系,画垂线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形成网络1.提出要求:①分别画一条直线、一条射线和一条线段。

②看图说说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③说说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关系。

④在纸上画出两条直线2.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并板书。

a相交(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相交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b不相交(当两条直线不相交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二、巩固练习,反馈校正完成教科书第100页“练习十九”(1)完成第2题: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先分小组说,再全班交流(2)完成第3题:先让学生观察图形,再独立思考,最后指导学生用两点决定一条直线的知识说明。

(3)完成第4题:先让学生讨论:通过一个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通过两个点呢?再指导学生用两点之间的连线最短的知识说明(4)完成第5题:指导学生说思考过程时,师着重指出:因为从直线外的一点到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直的线段是最短的,因此从A或B点出发,连通主管道的小管道应该与主管道相应部分垂直。

最后让学生独立操作。

三、拓展延伸,整理反思1.师提问:我们学过哪些角?你能填写下表吗?学生独立做好后全班交流。

2.师让学生用活动角演示上面的各种角,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讨论后,师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完成教科书第101页“练习十九”第6题学生独立填后反馈校对。

4.画角、量角器量角(1)让学生说一说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2)师让学生尝试画45度和135度的角各一个,在用量角器量,并让学生对比,这两个角画时和量时有什么不同?要注意什么?(3)完成教科书第101页“练习十九”第7题5.补充练习:判断:(1)一条直线5千米。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 图形与位置》公开课教案_22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  图形与位置》公开课教案_22

教学内容:北师大义务教育教科书63页64页的内容学习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理解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必要性,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经历数对的抽象过程,探索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的对应关系,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发展空间观念与推理能力。

3、在数对的探索与应用中,体会知识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重难点:重点: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自主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用数对表示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

难点: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位置。

教学用具:课件、多媒体过程预设:活动一:情境导入,多种方式描述位置。

师:每位同学在班级里都有自己的位置,这是淘气所在班级的座位图。

(聚焦在白板上出示淘气所在班级的座位图)你能说一说淘气坐在哪个位置吗?笑笑呢?师:同学们说的都正确,也很好。

但是在数学上有一个统一的规定:从左向右数,分别是第一组、第二组……从前向后数依次是第一排、第二排……(师边说边演示给学生看)你明白了吗?师:你能再说一说淘气所在的位置吗?板书淘气的位置“第2组第4排”师:确定了组和排,也就确定了淘气所在的位置。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确定位置”(板书课题)活动二:自主探究,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1、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必要性。

师:我再点几个同学的位置,请你按照老师这种记录方式记录下他们的位置,看谁记录的有准又快?(此时,老师要快速的点出一些学生的位置,有意让学生跟不上,产生简洁记录的需要。

)师:都有谁记录下了老师所说同学的位置呢?有什么问题吗?(老师说的太快了,每位同学的位置都需要写6个字,这么多同学要写多少字呀。

)师:那么,有没有快速而准确的方法记录同学的位置呢?同桌先讨论一下,怎样快速而准确的记录淘气所在的位置吧。

(学生尝试创造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并予以展示,学生讲自己的想法,老师不做过多评价。

)2、理解数对的意义。

(1)抽象方格图,给出数对的概念。

北京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总复习》教案设计4

北京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总复习》教案设计4

), 面 积 的 比 是

)。
TB:小初高题库
思考与调整
北京版小学数学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数学思维可以让
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
TB:小初高题库
教学 教学重点:应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具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问题
课前准备 小黑板和多媒体展台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揭示课题 今 天 我 们 进 一 步 复 习 平 面 图 形 的 周 长 和 面 积 的 计 算 。( 板 书 课 题) 二、组织练习 1.看图求周长和面积(单位:厘米)。
(4)那么,如果画 16 个、25 个相等的尽量大的圆呢? 5.(出示情境图)用 16 根 1 米长的木条靠墙围一块长方形菜地。 怎样围面积最大?如果用 24 根这样的木条来围,怎样围面积最 大?你们有什么发现? 提问:你是怎样围的?为什么只要围三条边?
怎样才能找出所有的围法? 三、总结反思 通过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四、作业设计 1.在一个直径为 20 厘米的圆内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 面积占圆面积的几分之几? 2.从一张长 3 厘米、宽 2.5 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最大的 正方形,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 3.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 积是 25 平方厘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4.在一个半径 5 米的圆形花坛周围修一条宽 2 米的走道,走道的 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一半圆的周长 15.42 分米,半圆的面积是多少? 6.用 18 根 1 米的小棍靠墙围一长方 形,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最大是多少? (画表用列举法)
思考与调整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空间与图形总复习1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空间与图形总复习1

空间与图形总复习课题空间与图形课时 2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这些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完善认知结构。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学习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经验和方法,发展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这些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完善认知结构。

教学难点: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上的高,理解三角形的分类,理解有关特殊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以及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小黑板和多媒体展台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一、回顾整理1.教师提出要求:请大家回忆以下我们学过哪些“围成的平面图形”?让学生先画出相关的图形,再和小组同学交流2.教师进一步要求:如果把这些平面图形分成两类,你打算怎样分?先分再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一类: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一类:由曲线或由曲线和线段共同围成的平面图形)3.教师追问: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都可称作什么图形?(多边形)如果把多边形进一步分类你打算怎样分?(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

)4.出示操作题:(1) 画一个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再在画出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上作高。

(2)先在小组里说说什么是这些图形的高,怎么画这些图形的高。

再全班交流。

(3)画一个圆,再在画出的圆中画出半径和直径,并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4)先在小组里说说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怎么画圆心、半径和直径。

再全班交流。

二、拓展深化(一)三角形1.教师提出要求:关于三角形的知识你能想到什么?小组同学交流后,全班交流2.出示下面的图形: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教师提问:(1)你是怎样理解下面这个图形的?(2)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3)追问:能不能找到一个三角形,它既不是锐角三角形,也不是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4)讨论: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几个直角?最多有几个钝角?为什么?3.出示下面的图形:教师提问:(1)你是怎样理解上面这个图形的?(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2)画一个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图形的认识课时 1 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系统整理学过的图形,沟通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构建各种图形之间关系的网络。

2、复习所学的各种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特征,总结探索图形特征的方法,巩固所学的识图、画图等技能。

3、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建立知识之间的网络图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个性修改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你学过的图形,并对它们进行分类,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先让学生罗列学过的图形,然后,引导学生把这些图形进行分类,梳理出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并通过网络图等形式呈现知识之间的联系,最后,组织学生展示梳理的结果,并进行交流。

对于学生呈现的好作品,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整理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反思和整理知识的能力。

在分类的过程中应注意两点:一是图形与名称结合起来,在整理时应鼓励学生根据图形的名称画出图来。

二是通过分类,再次深化学生对图形之间的联系的认识。

(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对知识进行梳理,构建图形的知识网络。

)二、结合你熟悉的物体或图形,说说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教材呈现了三幅图,是从不同的角度提示学生沟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第一幅图呈现了一个正方形,是从“视图”的角度沟通联系,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面在体上”;第二幅图呈现的是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一个长方形),是从“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角度沟通联系;第三幅图呈现的是一个圆锥的截面(一个三角形)是从“截面”的角度沟通联系。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这些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小学阶段学过的几种立体图形,沟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虽然是学生已学过的内容的复习,也注意让学生适当动手操作,以实现所学内容的认识上的提升,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三、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作业设计教后记课题线与角课时 1 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理解平行、相交关系,能够在生活中找到相关的应用,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3、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量角器画指定的角。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线与角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个性修改1、分别画出直线、射线和线段,并说说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第1题是引导学生复习“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有关知识。

教学时让学生先画一画,然后进行交流;也可让学生列表进行比较。

)2、画出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先让学生画一画,并说出判断直线垂直或平行的基本方法。

)3、在下图中,∠1和∠2那个角大,大多少?图见课本4、写出下面各角的名称,并说出它的度数或范围。

图见课本二、巩固与应用1、教材69页第1题,从图中找一找,哪些部分可以看做是互相平行的?哪些部分可以看作是互相垂直的?(强化平行与垂直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2、复习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并指出各角的关系。

学生测量时可能会有误差,教师可以引导大家进行交流。

只要学生能指出∠1=∠2,∠3=∠4,∠5+∠6=90。

即可,不要出现“对顶角”“内错角”“互余”等术语。

3、按要求作图。

(1)画一条长3.5厘米的线段。

(2)分别画出40,90,130的角。

(3)过图中的A画直线BC的平行线和垂直。

4、填一填(1)经过两点可以画出()条直线。

(2)两条直线相交有()个交点。

板书设计:线与角一、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联系与区别二、垂直与平行(1)会画过直线外一点的平行和垂线(2)理解垂直与平行的判定方法。

教后记课题平面图形(一) 课时 1 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会用圆规画圆。

2、能够按照一定标准对平面图形进行分类整理。

3、在观察、操作中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应用。

教学重难点寻找复习平面图形的角度和方法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个性修改本节主要是对平面图形进行整理和归纳,复习的角度主要从边、角、折纸角度来进行的。

一、首先从边的角度梳理图见小黑板从边的角度梳理,特殊的四边形中有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包括长方形,长方形包括正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正方形的对边平行并且四条边都相等。

二、从角的角度梳理对等角相等——四个角都相等图见小黑板三、从轴对称的角度来梳理(1)没有对称轴: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普通型)(2)只有1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3)只有两条对称轴:长方形、菱形(4)只有3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5)只有4条对称轴:正方形(6)有无数条对称轴:圆(有些知识可以引导学生用图的形式表示出来,有的知识可以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对知识进行梳理。

)本节的第2个内容是举例说明平面图形的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

据典型的特征应用。

板书设计:平面图形一、从边的角度二、从角的角度三、从对称轴的条数角度教后记课题平面图形(二) 课时 1 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2、在观察、操作中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平面图形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具课件学具个性教学过程修改本节主要是为了完成教材中巩固与应用,根据班级特点补充一些相应的习题。

一、求下面三角形中个角的度数。

∠1= ∠2= ∠3=(主要是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二、判断下面各组线段,能围成三角的画“√”图见小黑板(复习三角形三边关系,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在让学生说出判断依据。

)三、填一填圆的半径2 3.6 100 6r/cm圆的直径9 20.4 30d/cm三(1)利用画平行四边形的方法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2)你能找到下图这个圆的圆心吗?用圆形制片试一试,与同伴交流你的方法。

四、补充习题。

教后记课题立体图形(一) 课时 1 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用一定层次、方法展示和整理有关立体图形特征。

2、用一定的方向观察物体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个性修改完成教材第71页“回顾与交流”一、分别说出已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并尝试验证这些特征。

1、先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顶点棱面长方体8相对棱长相等有12条棱6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8 12条棱棱长都相等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完全一样2、圆锥和圆柱的表面积从面的角度来复习,a圆柱有3个面,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一个弯曲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b圆锥只有两个面,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

(对于特征的验证可以结合知识的梳理过程进行,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整理复习)二、找出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侧面、下面看到的形状,并连一连。

图见课件(进一步体会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进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后记课题立体图形(二) 课时 1 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

2、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展开图。

3、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相对位置。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个性修改完成教材第72页“巩固与应用”1、下面的平行图形,以它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会形成什么样的空间图形。

用线连一连。

(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2、下面的图形哪些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先想一想,再试一试。

(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3、观察下面用4个正方体搭成的图形,并填一填。

4、填空。

下图是由()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搭成的,将这个立方体图形的表面涂上红色。

其中只有三面涂上红色的正方体有()个。

只有四面涂上红色的正方体有()个。

只有五面涂上红色的正方体有()个,图上红色的面积是()厘米2(师出示实体,生观察)5、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从左面看是()要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至少要用()个小正方体,最多要用()个小正方体。

(鼓励学生先画一画,再进行交流。

)6、本题为思考题,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具有较大的挑战性,怒作考试要求。

教师可进行帮助学生进行思考,想象。

教后记课题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认识课时 1 授课日期教学目标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反思意识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个性修改一、对长度、周长的认识。

1、结合图中的围栏的长度体会长度、周长的认识。

2、也可以利用教室、身边熟悉的实例进行交流。

(体会研究长度、周长意义的必要性,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对面积的认识。

1、结合水池的占地大小、草坪的大小等说说对面积的认识。

2、结合自己坐的桌子,来说说你最关心桌子的那个量,从而体会面积学习的必要性。

3、结合我国的国土面积、耕地面积,来体会面积的意义,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节约意识的教育。

三、对体积(容积)的认识1、结合柱子的大小,水池中水的多少说说对体积(容积)的认识。

2、结合自己熟悉的实例加以说明。

(在整理和复习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巩固所学知识,能够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填上合适的单位。

1、水杯高约15()。

2、跳绳长约2 ()。

3、小户的腰围约为60 ()。

4、一枚邮票的面积约为4()。

5、一个人一次能喝约500()的水。

6、牙膏盒的体积约是40 ()。

7、一瓶康师傅水的容积约为()。

五、教师补充创意作业设计教后记课题度量单位的认识及进率课时 1 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能够进行实地测量、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

2、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并能对一些数据作出分析评价。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反思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个性修改一、看一看,说一说。

测量要有“单位”,为什么要用统一的“单位”呢?(1)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根据精确程度不同有:格尺(厘米)、米尺、千分尺等。

(2)测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测量时往往先测相关的长度,然后利用相关公式求出面积,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等,我们也可以用相关的面积单位去度量被测物体。

(3)测量体积要能够用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等。

二、体会单位之间的进率。

通过填表,整理单位之间的进率,体会单位进率之间的联系。

三、借助实例说说。

(1)1米、1分米、1厘米分别有多长。

(2)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有多大?(3)1立方米、1立方分米、1升、1毫升有多大?四、填一填0.4米=()厘米 7500毫升=()升416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725厘米=()分米6.2平方分米=()平方米 2.8升=()毫升3.2平方米=()平方分米 0.24平方千米=()平方米320毫升=()立方厘米 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作业设计教后记课题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课时 1 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体会周长、面积的意义,能够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