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策略论文

合集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历史教学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历史教学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历史教学论文1.历史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历史学科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课堂是老师教育学生的主要场所,老师不仅要为学生们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历史学科是记录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一门学科,中职历史课程主要是介绍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这对塑造学生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

主要表现在:①历史知识具有多样性;②历史学科具有交融性。

历史学科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可能会涉及语文、地理、政治等多门学科。

2.历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1)引导学生勇于面对挫折和困难。

中考的失意或许是这些懵懵懂懂的孩子人生道路上遇到的第一个挫折点,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正视挫折与困难,让学生懂得越挫越勇,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人才。

在课堂上,可以结合一些历史名人面对困难不低头的案例对学生加以引导。

例如,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在遭受羞辱与痛苦之后,仍然坚持创作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著作《史记》,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曹雪芹在家道中落、穷困潦倒的时候仍然写出了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奥斯特洛夫斯基更是在瘫痪在床、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口述完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给后来无数面对困难、处在迷茫时的人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人生道路遇到挫折困难在所难免,但是必须要正确面对,中学生正处在青春的迷茫时期,历史学科的经典案例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

(2)加强学生自信自强的培养。

很多中学生面对中考的失意显得有些自卑,很多同学都把职业学校看做是差生的集合,给其心理上带来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自信是成功的前提,老师在历史课堂上可以穿插一些自信自强的例子。

(3)塑造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历史这一门学科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通过课堂教学可以让同学们真正学习到伟大劳动人民是如何推翻封建社会获得自由,如何抗击外来侵略保护家园,感受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爱国热情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引导学生们继续保持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并努力发扬光大。

心理健康教育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渗透发表时间:2010-10-12T14:15:04.51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年第9期供稿作者:宣夏燕[导读] 学生中各种心理问题不断增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宣夏燕摘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历史与社会教学更是一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

历史与社会教材中包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情感内涵、历史文化,所涉及的文化现象、社会生活、精神内涵、人际关系等,成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相关因素,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切入点,借助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活动这个舞台,找准学科教学与健康心理培养的结合点,作到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在“润物无声”中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美化学生心灵。

关键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历史与社会教学作者简介:宣夏燕,任教于浙江省诸暨市滨江中学。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塑造健康的人格,而健康的人格应具有健全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其他素质赖以发展的前提。

爱因斯坦曾说过:“只教给人一种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的人格,最主要的是人要借着教育获得对于事物和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情”。

从现实存在的问题看,当代社会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价值观念随之变化,也对人们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离婚、单亲家庭增多,以及独生子女教育和应试教育问题等等,都可能造成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学生中各种心理问题不断增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作为一名历史与社会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历史与社会的人文教育功能,挖掘历史与社会学科中适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春雨”,对学生实施自觉的有意义的影响,为学生心灵带来一抹春色,使其人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摘要: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师往往只是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却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初中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本文从激发兴趣、营造氛围、启发思维和培养人格四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心理健康;渗透融合引言: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是人们对事物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的总和,是人们对事物认识、判断、取舍和选择所持有的根本观点和态度。

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发展阶段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品格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启发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历史课。

初中历史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让他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多角度分析,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例如,在讲到《新中国的建立》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还要继续建设祖国呢?”由于学生对新中国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发展”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可以这样回答:“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我们还要建设更好的国家。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思考和回答,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历史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历史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本文摘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关键词:历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是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

当前,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以人为本的教育不仅要求教师赋予学生广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真善美的心灵和高尚的人格。

历史学科教学除了体现学科知识的特点,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外,还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情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这样,学生在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中人格也逐渐健全与发展完善起来,从而使学生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培养出创造性的心理健康的人才。

因此,中学历史学科的特色决定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那么,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呢?一、加强情感教育,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学生轻松学习的重要保障。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心理特征,重视他们的学习需求及心理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在历史教学中,把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巧妙的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心理健康因素,找准切入点,创设“尊重、激励、愉快”的课堂气氛,以这种自然而然的方式,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学生在获取历史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自信心、竞争意识、情绪调控力和坚强勇敢等意志品质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精神饱满、举止大方地站在讲台前,可使学生精神为之振奋,注意力迅速集中;教师从教态、语言、讲解这几个方面来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

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上时时注重用真心体察学生,用真情感动学生,用爱心抚慰学生,以引发与学生感情的共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浅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浅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论文关键词:历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对策论文摘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育。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

”这表明,在现代社会里,仅仅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不能算作健康,现代社会不仅要求人们身体健康,还要求心理健康,且要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教育部于1999年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生身体、心理健康成长,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因而,学科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渗透就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历史科教学的责任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中学历史学科教育的目标之一,它也体现了中学历史学科教学教育功能的全面性、深人性、发展性。

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在这里“智”,不仅指知识能力,更指做人的准则、处事的经验。

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最基本的功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会学生做事,做人,虽取得一定成就,但是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激烈竞争,未来的人才更应该具备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

青少年肩负着跨世纪的重任,不仅要参与知识、智力的较量,更要参与心理的较量。

所以,我们应进一步挖掘、发展历史教育的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适应形势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的接班人。

再者,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历史学科中的教学内容丰富深邃,在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等生存环境能力,预防和矫正各种异常的心理和行为,消除心理和行为障碍等方面有着无比巨大的优势:说服力强。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历史学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历史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科潜能,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接班人。

关键词:历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罗格尔说:“人们常常从历史中希望得到道德的教训,不消说,贤良方正的实例足以提高人类的心灵,又可以做儿童的教材,从灌输善良的品质”。

长期以来,初中历史教学最基本的功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做事。

面对21世纪剧烈的社会变革,激烈的竞争,未来的人才肩负着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的重任,更应该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如何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1、教师要有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是一个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高素质的人,一个有着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人。

人的健康不仅是生理健康,更需心理健康,尤其对教师而言,心理健康价值更大,直接影响学生“行为”的优劣和教育的成败,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青少年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心理影响的深刻性、长远性和多面性,只有教师心理健康才能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在当今社会里,历史教师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保持良好健全的人格,要性格开朗、乐观、有朝气;要有毅力、有恒心,敢于面对挑战,面对困难和挫折,做生活的强者;要有涵养、情绪稳定不浮躁、不任性,善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要能自觉防止和克服不良嗜好。

2、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心理学家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以及保持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愉快的状态下学习,带领学生向既定目标前进。

2.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热爱、信任和理解学生,学生尊重和敬仰教师可以形成积极向上愉快、活跃、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

浅谈如何在小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自我认知能力: 利用历史 教材提供的故事和案例,引导 学生深入思考自己的动机和行 为,培养自我认知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增强社交技巧: 小学历史教学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 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交技巧 和合作能力。
在小学历史教 学中渗透心理 健康教育的方

在小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 法
故事化教学法: 利用历史故事 和传记等,让学生了解历史人 物的内心世界,并引导他们发 现其中的情绪变化和应对方法 。
情景模拟法: 创造情境,让学 生在历史事件中身临其境,通 过亲身体验和观察他人情绪, 学习情绪表达和处理技巧。
在小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 法
合作学习法: 在历史项目学习中, 鼓励学生分组合作,通过团队合作 和沟通交流,增强社交技巧和团队 合作意识。
浅谈如何在小学历史教 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目录 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历史教学 在小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 法 结语
引言
引言
概述: 本篇PPT将探讨如何在小学 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 要性和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历史教 学中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培养情绪管理能力: 通过历史 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情绪的起 因和应对方法,培养良好的情 绪管理能力。
结语
结语
总结: 在小学历史教学中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 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情绪管 理、自我认知和社交技巧,促 进健康成长。
结语
展望: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 应该更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 小学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并不 断探索更多

论如何在中学历史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论如何在中学历史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论如何在中学历史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陈姝含内蒙古民族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028000)摘 要: 2011年起实行的新课标为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对学生的要求也更加多样化:如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让学生生理心理双向健康成长。

实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得学生能够更卓越地发展。

而心理健康教育既可以在专门的课堂上展现,又可以在其他学科的课堂上进行。

由于中学生的课业较多,在日常文化课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最有效率和最切实际的做法,而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本身就是让学生从历史文化知识中学习一定的道理。

教师可以开展一定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在多个方面健康成长。

本文主要探讨通过何种方式在历史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中学 历史课堂 心理健康教育1 引言随着家长以及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教师在课堂上也开始重视起来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工作。

历史课标明确规定:“要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以及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

”中学教育倡导学生应当在文化学习中树立健康健全的人格,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养成全面发展的素质。

但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常常会发现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考试时出现“心情好才会发挥好,心情不好什么都不会。

或者考试前紧张,焦虑,因为担心成绩而出现心悸,进而产生肠道反映”等心理和生理问题。

基于这一点,本文尝试在教学中探究如何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1]。

2 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以归属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在部分学生的印象中,历史属于副科。

政史地、理化生都是学生不重视的科目,而历史教师由于任教班级多,带课量大,难以与学生形成良好的沟通。

这就需要历史老师通过一定的方式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达到轻松愉悦的学习状态,更好的理解学习,接受教师的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摘要: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倡导人的全面发展下全社会特别是学校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实践出发,阐述了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形势下历史教学中渗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随着当前倡导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推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面临严峻的考验,特别在一些学生中出现了对自己的理想、前途、信仰、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认识上的困惑,个别学生甚至出现在道德上的失衡等现象,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我国,1998年浙江金华市发生中学生徐力杀母案;2002年清华大学发生了一起研究生刘海洋残害动物事件;2004年云南大学又发生了马加爵杀人案,等等。

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还存在着许多缺陷与不足。

因此,学校教育特别是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凸现出其重要地位。

21世纪是一个竞争的时代,这种竞争突出地体现在人才素质的竞争,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心理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心理素质作为素质教育中的基础素质和核心素质,是其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内因,影响并决定着其他素质的发展水平,这就决定了学校教育必须特别重视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新《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放在重要的位置。

为此,我一直把“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自己研究的一个长期课题,试图通过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和心理教育因子,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

浅谈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浅谈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1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概念高中历史教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指的是高中的历史老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以高中的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主要依据,有意识地主动应用心理学理论和实践、来探索教学内容中的精神卫生有效资源,并和历史教学有机结合,教给学生历史的识记知识和运用方法,发展高中生创造力和智慧,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培养高中生的健康人格,以及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以有效地在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

2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必要性2.1历史教育中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是适应新课程教育改革的,需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在历史学科方面,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课程的目标之一是让中学生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学校心理健康发展的标志,而且是现代课程开发的必然要求,教学策略的提高和升级,提出了新的课程改革当前的理念。

2.2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人才。

现代社会中拜金主义、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问题的存在,对高中生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在他们身上会表现出妒忌、自私、傲慢、冷漠、虚荣,遭到打击时,就开始情绪冲动、自暴自弃、行为不端,更有甚者可能会轻生。

这阻碍了高中生潜力的充分发挥,阻碍了他们高尚情操的形成和培养,降低了人际交往能力,甚至可能危及整个社会的稳定。

我国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严重的,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培养高中生纯净的心灵,调整高中生的心理状态,加强高中生心理教育。

3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实施策略3.1教学目标的渗透学科渗透在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遵守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基础上,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和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让教学起到引导和深入的作用。

历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历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课教授的时间 , 加大实践课时。 在掌握宽厚的学 前教 育科学理论之
后及时应用于实际生活 , 检测 自己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 实际操作 无论对于理论还是技能都是必不可少的。 所 以, 我们应该突 出实践 的重要性 , 在课程安排上 , 增加实践的机会。培养 学生实践 应用能 力 。具体操作 上 , 可 以增加理论课程 中的实际课时 , 让学生将理论 运用 到实际中 , 快速吸收理论并且转化 , 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 岗打 好基 础。在课程 的教授过程中 , 应该避免 由教师一人主导课 堂 , 而
内容 , 使我 们的学生在将来工 作时 , 还 能运用所学 的理论 知识 , 而
更要 因地制宜 , 对于不 同地区的学前教育采取不 同 学前 教育专业 的特殊性在 于其偏重于实际应用 , 因此 对于现 不至于被淘汰 。 以适 应 不 同地 区的 需 要 。 在理论课 比例过大而实践课过小 的状况要予以改变 。要缩短理论 的教 授 ,
( 作 者单 位
山东省 济南 市商 河县 弘德 中学 )
传授专业领域内各类基本理论知识 , 是从事学前教育所必备的知识 。 国际一 流的教育思 想 , 开 阔学 生 的眼界 , 丰富学 生 的理论 知识体
至于专业拓展 则是校 内专业学 习到校外 的延伸 , 为了使学生更好 系。 其次 , 要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培养 目标 的不 同相应地选择适 与社会接轨 , 将来 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3 . 改变课程 比例 , 强调技能培养 合 自己的教学 内容 。 能够敏锐地感知市场的变化 , 以此来 调整教学
1 . 由于青少年 的身心发展 和认知事物有 密切 的关 系 , 我们 教
学生 学历史并不是把他们 培养成历史学家 , 而是在学 习过程 中陶 的练习开始 , 要求做题时书写规范 , 卷面保持整洁。 冶情操 , 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心理教育的渗透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 其效果是深远 的 , 只 2 . 在活动中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 让学生学会动脑筋 。想象不 要我们善于抓住学生的生理 、 身心发展特点 , 适时渗透心理健康教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串 的步 骤 了对 学 生 的心 理健 康发 展 起 到 了积 极 的作
用。
3 . 结 合 历 史教 材 内容
三、 初 中历 史教 学 中 渗 透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的具 体 措 施 1 . 转 变 教 师 角 色
健康 的心理不 是通 过说教形成 的,而是通过教 师人格魅力在教学 活动 中潜移默化 的影响 ,这就对 教师的素质提 出了较高 的要求 。传统 的师生关 系让 学生对教师有较 大的畏惧之心 ,致使学生 的学 习成 为一件相 当痛苦 的事情 ,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 自身 修养 , 时刻提醒 自己与学生在人格 上是平 等的 , 主动 转变 自身 的角色 , 创 建平等 、 轻松 的课 堂 , 构 建具有 挑战性和竞争性 以及合作性 的教学机制 。学生每天 大部分 时间都是跟教师在一起度过 的,因此相互间 较 为了解 ,在此基础上师生之 间成为朋友是一件较 容易的事情 ,与朋友一起学 习就会使学生完全放下 心理负担 , 轻松愉悦 地学习 , 使学 习效 果事半功倍 。 但这种师生之间的朋友关 系又难 以把握 ,如果关 系 过于密切 , 学生 眼里就再也没有教师 , 教学 活动 就难 以正常进 行 ,因此 对于师生之 间的朋友关 系教师应 把握好分寸 , 做到恰到好处 。 怎样 才能在教 学活动中 使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呢?教师可以用语 言去鼓励 学生 、 赞美学生 , 营造愉悦 的学 习氛 围 ; 还 可以用 眼 神和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遗 程 中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的 渗
■ 夏 学 贤


初 中 历 史教 学 中 渗 透 心理 健 康 教 育 的意 义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初中历史 教学 中是 现实 社会发展的需要 , 在初 中历史教学活动 中, 教师应该 结合社会发展的现状和步伐 ,更深层 次地关 注学生 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到初中历史 教学中是针对初中生特有的心理 和身体状况而 提出 的, 初 中阶段是 学生人格塑造 、 知识 积累 、 世界观形 成 的重要阶段 ,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到初 中历 史教学 中对 学生 的整个 人生 都起 着至关 重要 的作 用。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初 中历史 教学 中是转变

在历史课教学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历史课教学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历史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大同市实验中学李秀峰在历史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李秀峰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开发人的身心潜能,完善和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有的心理素质为目的的教育。

因为人的心理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基础,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其他素质赖以发展的前提。

特别是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潮头初现的今天,日新月异的时代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心理素质的要求,而青少年正处在心理发育的“断乳期”、“危险期”,中国的独生子女更是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学科渗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中学历史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因此,如何将中学历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培养会学习、会创新、会与人合作、能积极适应社会、积极进取、真诚善良、有着健全人格的人才,将是历史教学研究的方向。

一、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现是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本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水平,具有令人折服的人格魅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在教育的工作中,一切都应建立在教师的人格基础上。

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精神的力量。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人只能靠人来建树。

”国外心理学家卫特的调查表明,学生喜欢的教师的人格特性有:合作、民主的态度;善良、耐心、体谅人;兴趣广;有令人喜悦的仪表、风度;公正无私;有幽默感(丰富的阅历、高度的智慧);性情温和、灵活性;善于利用表扬的方法;对所教学科异常精通熟练。

作为社会教师,更要有广泛的兴趣(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综合性所决定的)、渊博的知识,让学生佩服你并被你吸引,并且时不时地涉及学生们的兴趣领域给予关注,以使自己不要高高在上、使学生产生较大的距离感,利于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微笑着用面对学生,积极的鼓励学生、评价学生,时刻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注、信任与尊重;用生动的语言、丰沛的感情来再现历史,体现历史教学的“情化”魅力;言谈举止中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乐观向上、宽容大度、坚强自制、幽默睿智等精神品性……春风化雨般的感染学生。

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开发人的身心潜能,完善和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有的心理素质为目的的教育。

因为人的心理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基础,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其他素质赖以发展的前提。

特别是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潮头初现的今天,日新月异的时代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心理素质的要求,而青少年正处在心理发育的“断乳期”“危险期”,中国的独生子女更是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学科渗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中学《历史与社会》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因此,如何将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培养会学习、会创新、会与人合作、能积极适应社会、积极进取、真诚善良、有着健全人格的人才,将是历史与社会教学研究的方向,这也是《历史与社会》新的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谈谈在《历史与社会》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现是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本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水平,具有令人折服的人格魅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在教育的工作中,一切都应建立在教师的人格基础上。

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精神的力量。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人只能靠人来建树。

”国外心理学家卫特的调查表明,学生喜欢的教师的人格特性有:合作、民主的态度;善良、耐心、体谅人;兴趣广;有令人喜悦的仪表、风度;公正无私;有幽默感(丰富的阅历、高度的智慧);性情温和、行为坚毅;关心学生,对学生问题有兴趣;工作具有灵活性;善于利用表扬的方法;对所教学科异常精通熟练。

作为社会教师,更要有广泛的兴趣(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综合性所决定的)、渊博的知识,让学生佩服你并被你所吸引,并且时不时地涉及学生们的兴趣领域给予关注,以使自己不要高高在上、使学生产生较大的距离感,利于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微笑着用面对学生,积极的鼓励学生、评价学生,时刻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注、信任与尊重;用生动的语言、丰沛的感情来再现历史,体现历史教学的“情化”魅力;言谈举止中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乐观向上、宽容大度、坚强自制、幽默睿智等精神品性……,春风化雨般的感染学生。

如何将心理健康辅导渗入《历史与社会》课堂中

如何将心理健康辅导渗入《历史与社会》课堂中

如何将心理健康辅导渗入《历史与社会》的课堂中?姓名:刘新瑞单位:浙江省宁波市蛟川书院邮编:315201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日益重要性日益突显,本文就初中生心理状况及特点以及如何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辅导的一些措施及注意事项关键词:心理状态原因初中生心理特点课堂心理辅导基本能力注意事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一方面对人的人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对人的人格发展,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成长也带来种种不好的影响。

比如升学压力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传统的“书中自有颜如玉”思想的影响下,希望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是父母们最大的愿望。

但是现在教育的供需矛盾却非常尖锐,比较现实且合理的办法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优胜劣汰。

虽说已经实行了扩招但是杯水车薪,不能完全缓解这一矛盾。

这种无形的压力甚至已经蔓延到了幼儿园。

越来越多的学生心理出现了困扰。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往往缺少与别人交流的机会,也缺乏关心别人的习惯,不懂与别人分享快乐,缺乏独立性,比较自私等。

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易受挫折而出现心理问题。

还有社会变动剧烈,使中国一贯稳定的家庭出现了变化,许多离异家庭、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等等也使一些学生心理健康受到了侵害。

社会变革一方面带来了全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产生了“急功近利”、拜金主义、浮躁等负面的观念和情绪。

学生平时大量接触的电视、电影、书报杂志以及互联网等大众媒体的宣传,把一些互相矛盾和冲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传给学生后不但增加了学生内心冲突的剧烈程度,也对学校教育产生一种强烈冲击,增加了学校教育的困难。

在此新形势下,学校教育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变化。

初中生又正处在心理的“风暴与紧张”阶段,他们对事物具有了一定独立见解,但又不是多么完善。

这使父母在家庭中的教育权威地位受到了挑战。

他们觉得自已长大了,好像是个大人了,对父母的管束起了逆反之心,虽然极想独立对抗但又缺乏社会经验,情绪常处在一种忽高忽低的剧烈起伏状态中。

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摘要】透过有效的历史教学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很多教学知识点的领会,促进学生内心的成长与成熟,为高质量的历史课堂教学发挥积极功效。

本文分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充分了解学生,找到合适的渗透点;丰富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良好氛围;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教学评价。

【关键词】初中;历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历史课程的教学功效可以体现在很多不同的方面,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对于史实有更为全面而清晰的认知,合理的展开教学过程的设计也能够很好的渗透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对于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而言很有意义。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学生的性格、价值观与是非判断标准都会在这个时期慢慢形成。

教师如果能够透过有效的教学引导来渗透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很多教学知识点的领会,这也会促进学生内心的成长与成熟,这才是高质量的历史课堂教学应当发挥的积极功效。

一、充分了解学生,找到合适的渗透点渗透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选择,教师如果缺乏对于学生性格的了解,盲目的采取一些并没有实际效果的教学模式,这不仅难以展开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可能会收获负面的教学结果。

因此,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这个时期学生的性格特点,并且要了解学生的一些想法与观念,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找准教学内容的有效渗透点,进而更好的实现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课本中有很多值得挖掘的素材,不少内容都是很有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蓝本。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有针对性的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这样才能够让心理健康教育更好的在课堂上得以渗透。

这个时期的学生通常情感非常丰富,容易被很多人或者事所感染,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对于一些典型的人物事迹加以渲染,并且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学生,这将会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比如:可以给学生们讲鉴真东渡的史实,讲述鉴真的经历,“鉴真东渡,历时十年,第一次东渡,在官府干预下,东渡胎死腹中;第二次东渡,在狼沟浦遭遇巨浪,危急中鉴真镇定自若,高诵经文,安定了众人的情绪,终于将船驶回……第五次东渡,这次很不幸,遇到飓风,船被吹到了海南岛,历时一年才返回扬州,鉴真也因病双目失明,65岁时东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历史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济南市长清区乐天中学李欣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德育是培养个体良好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培养个体良好心理品质的教育,各学科教学在不同层次上涉及心理教育问题,只要对学科内容加以梳理,即能挖掘出教材中蕴含的心理教育内容。

如:历史教学可通过历史人物、自然国情等激发学生的高级社会情感,锤炼良好的性格。

下面,谈谈在历史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体会:一、自信心的教育——信心+恒心=成功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某一件事情的心理。

还有:自信心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可见自信心在人生通往成功之路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与自信心相抵触的是自卑感,它是自我意识中的一种消极因素,处理不当,会影响学生自己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损坏身心健康,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绊脚石。

因而,要帮助学生克服与防止自卑感的产生,培养与树立自信心。

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身心健康的合格的新时期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历史课上,教师采用一个自信训练方法,要求全班的同学上课时老师的提问按座位逐个顺着回答,这样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回答问题。

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练习做出自信的反应。

训练时对成绩差的学生要先易后难,逐渐进展。

在这个训练过程中老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可以提高学生自我价值感。

如: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培养起来的。

学生喜欢的学科,通常就是他们学得好的学科。

在教学中利用教材内容的新异性、悬疑性、差异性、不确定性,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好奇心,如:“说谜语,话抗日”。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中国流传着这样一条谜语:日本投降的原因(打中国古代人名各一个)对这样一条谜语,竟有五种不同答案:A:屈原(意为日本屈服于美国原子弹的威力)B:苏武(意为苏联武装力量的威慑)C:蒋干(意为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将士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的结果)D:毛遂(意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创造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战中流砥柱的结果)你赞成哪一种答案,为什么?让学生从书中找出理论根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与社会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策略摘要:学科渗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本文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出了在历史与社会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并进行探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开发人的身心潜能,完善和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有的心理素质为目的的教育。

学科渗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因此,如何将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培养会学习、会创新、会与人合作、能积极适应社会、积极进取、真诚善良、人格健全的人才,将是历史与社会教学研究的方向,这也是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本文所探讨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渗透的教学策略问题。

历史与社会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要注意目标设定、课堂管理外,还要讲究教学策略,尤其是结合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内容所进行的内部渗透。

这种策略主要体现为:一、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做到有机渗透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习效果产生关键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知识、情感与行为技能,从而促进心理水平的发展。

首要策略就是应尽量避免生硬渗透,要“顺其自然”,就是“该出手时就(才)出手”,其方法有:1 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课堂气氛是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影响着学生课堂学习效益。

在不同的课堂心理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情感体验、注意力存在着差异。

另外教师对学生作出合理期望的公正评价也有利于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

在《直面现代化激流》的教学中,通过中央电视台热播的十集系列片《人在单位》“你从哪里来”和“公开没商量”的片段,提出:“你是哪个单位的?”“你会怎么做?”,通过一些实例营造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感受到现代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面对急剧变化着的社会,每个人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承担怎样的责任。

2 合理利用信息传递,积极感染学生。

师生情感共鸣是感染学生的重要变量,学生是否接受教师所传递的信息,关键在于信息是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因此教师必须增加情感投入,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譬如在《张骞出使西域》中,就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出现茫茫戈壁,配以古朴的音乐,再由两名学生扮演张骞和汉武帝,由一名学生旁白,生动地再现了张骞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承担历史使命,不屈不挠的优秀品质,在这种生动的情景中,学生深受感染,很自然地明白了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对历史,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

3 课堂教学中组织多向交往。

师生、生生互动称为多向交往。

良好的多向交往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智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智力水平。

二、加强课堂管理,进行适度渗透有效的课堂管理有利于师生教学目标的达成,也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顺利渗透。

从历史与社会的课程标准来看,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副目标”、“辅目标”,学科课程本身的内在规定性目标才是“主目标”。

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适时有度”。

所谓“适时”,就是在一节课的有限时间内,花在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只能利用3—5分钟时间),如果一节课45分钟的学科课有近半的时间集中渗透,该叫心理健康教育课了。

所谓“有度”,一是要注意渗透程度,二是要注意渗透梯度,即在了解学生个性心理及个别差异的基础上,尽量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可接受性及渗透的循序渐进;三是注意渗透效度,即教师要经常搜集学生的有关动态信息,适时调整渗透的策略,把握渗透的最佳时机。

课程秩序的建立对教学成效关系很大,它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前提。

为此,合理利用奖励与惩罚手段,有利于教师控制课程秩序,两者相比较,鼓励更能产生教师期待的行为。

因此在课堂中要创造条件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鼓励。

惩罚手段也要适当的加以运用,但不要造成伤害学生身心的体罚或变相体罚。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进行灵活渗透教无定法。

同样,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没有固定方法。

从教学设计取向看,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可以学生的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也可以活动为中心,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

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往往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1 讲述法。

这是常用的传统方法。

历史与社会课可以从道理上讲述。

对学生进行现象分析,提高认知水平。

2 自甘堕落述法。

即让学生针对历史与社会课中的某一事件、人物,说经过和感受,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如在上《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让学生谈谈甲午海战中中国失败的原因,从而引起大家对清政府腐败无能的痛恨、自身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共鸣。

3 角色法。

在历史与社会课中通过学生扮演或模仿一些角色,重演部分场景,充分表露自己的情感、内心冲突。

如在上《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就请学生扮演邓世昌的英雄形象。

(教师作“画外音旁白”,学生配合表演适当的动作或对话)师:1894年9月,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遭日本舰袭击,邓世昌动员致远舰官兵保卫旗舰。

生:(语言自拟,当场表演冲锋情景)师:致远舰中弹过多,舰身严重倾斜,弹药也用光了,邓世昌动员将士决死一战。

生:(语言自拟,当场表演撞向“吉野”的情景)……师:致远舰被敌人用鱼雷击沉后,邓世昌决心与军舰同沉大海。

随从递给他救生圈……生:(表演不接的动作,也可自拟语言表白殉国决心)……师:邓世昌的爱犬死死衔住了他的衣服不放,邓世昌怎么做?生:(狠了狠心,表演用手将义犬按入水中的样子,接着沉入碧波)……通过角色扮演,把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鲜活地展现出来,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使学生从心灵上、思想上得到震撼和感触,也有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品质。

4 讨论法。

让学生对某人物、事件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述自己的意见。

如在上《新的大一统》一课时。

谈论到对汉武帝的评价,学生在课前查找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有的从汉武帝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边疆治理上:反击匈奴、经营西域、经营西南地区等角度出发,认为这个人物对中国历史是有积极作用的;而有的同学则认为汉武帝不好,说正是因为他的这些作为,连年征战,耗得国库空虚;开疆拓土,征伐匈奴致使税赋徭役繁重,农民大量破产流亡。

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

总之汉武帝晚年社会动荡,几乎成为危局。

在争论过程中,教师积极参与,适时点评,从而既培养了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有利于他们积极、自信、乐观、向上健康心理的形成。

5 情景法。

情景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在情景的再现中,学生的感觉器官、思维功能都能得到最好的激发,也最容易在情感上、心理上让学生置身于历史事件之中,与历史人物对话。

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这些人物通过教师情真意切的描述,无一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深深的思考,并从内心迸发出对这些人物由衷的钦佩,产生对真善美高尚情操的向往和追求。

他们有的不怕困难、性格坚毅,如司马迁忍受非人的痛苦著《史记》,成为“史家之绝唱”;鉴真出生入死,六次东渡以至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传播中国文化;李时珍经过27个春秋艰苦努力著《本草纲目》,为世界医学作出重大贡献;徐霞客长期进行艰苦的野外考察,即使遇到生命危险也不退缩,成为世界上科学考察石灰岩地貌的先驱。

教师通过讲述这些人物的事迹教导学生要像他们那样,对科学和真理执着追求,在重重困境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和性格,成功不沾沾自喜,失败不垂头丧气,坚持不懈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6 综合法。

将以上各种辅导活动方法综合运用的一种方法。

由于学生心理现象的多变性,因此,辅导方法也应多样性。

心理活动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方式要综合化。

四、运用社会实践活动。

进行综合渗透当前许多学生表现出自私、孤僻、缺少热情、依赖性强、自主能力差等人际关系不良症。

新课程内容的设计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要有“想学”的欲望和有“会学”的能力,而且还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心理准备。

如《来自家乡的报告》一课,笔者就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家乡展开一次社会调查,以便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家乡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许多学生利用双休日,走上街头,向游人分发问卷,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有关衢州市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信息。

在调查过程中。

有些人给予了友好的配合,而有些却坚决拒绝,甚至有的学生被骂成了骗子。

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使自己的心理素质得到了一次考验。

得到了一次锻炼和升华。

如何说服他人获得帮助,如何学会承受被拒绝,如何克服害怕心理与陌生人交谈等,都是其中的收获。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很多同学采取小组合作进行,在不断的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的那种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形成的自我中心意识开始得到扭转,开始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承受被同伴的否定,学会在困难面前奋进。

这都有利于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历史和社会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

在历史与社会这门人文社会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更是社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要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知识,在教学中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维护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他们具有正常的智力,愉快的情绪,健全的意志和协调的行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2]新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m],鞠振荣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9月[3]如何帮助学习困难的孩子[m],郑信雄,九洲图书出版社,2004年7月[4]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m],沃建中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年11月[5]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2003年1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