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视域的旅游产品设计策略
苏州市社科连项目结项名单
设计研究院
—5—
立项不资助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结项号
申报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苏州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一流营商环
Y2019JX01 境的对策建议
屠立峰
Y2019JX02 苏州加快建设先导产业创新集聚区的对策
胡永钢
Y2019JX03 Y2019JX04 Y2019JX05
—3—
结项号
申报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推荐单位
Y2019YB17 苏州创新生态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举措 曹瑄玮
Y2019YB18 苏州市老字号企业品牌活化策略研究
施然
Y2019YB19 苏州打造先导产业创新集聚区的对策研究
方向阳
Y2019YB20 Y2019YB21
东京都市圈的演化发展及对苏州融入长三 角一体化功能定位的启示
乡村振兴视域下苏州农村公共服务协同供给 机制研究
政社互动与村治变迁:太仓东林村乡村组织 振兴口述史研究(2008~2018) 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最精彩一段”建 设的思路与举措研究
张扬世界文化遗产、打造苏州特色演艺提升 苏州文化国际影响力
突出独有资源,融合古今科技,建设大运河 文化带“最精彩一段”
苏州经贸职业 技术学院
苏州经贸职业 技术学院
—4—
结项号
申报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推荐单位
Y2019YB36 苏州推进公共阅读空间拓展建设研究
黄琴
苏州乡村振兴人才战略中职业教育的作为
Y2019YB37
周东华
及策略研究
Y2019YB38 苏州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的路径、政策与举措 李瑞丽
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州生鲜农产品电商发展
地域文化下中国海盐博物馆IP形象设计策略研究
地域文化下中国海盐博物馆IP形象设计策略研究作者:刘慧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4年第01期摘要:通过分析中国海盐博物馆IP视觉形象的现状,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取当地核心地域文化元素进行归纳演绎或重构,形成新的设计元素,将其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融入博物馆IP形象设计中。
以地域特色鲜明的海盐文化、湿地文化为博物馆IP文化主题,打造中国海盐博物馆IP形象,促使地域文化与博物馆IP结合,提升博物馆IP的文化内涵。
将创建地域博物馆IP形象设计体系,作为中国海盐博物馆文化传播与发展的新思路,推動中国海盐博物馆和盐城城市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地域文化;中国海盐博物馆;IP形象设计一、相关概念(一)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总和,不同地域内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不同,便导致了地域文化存在差异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不断发展,各地区的地域文化特征日渐明显。
(二)IP视觉形象设计本文所讲的“IP”既不能与传统的“Intellectual property”的概念划上等号,也不能被简单概括为某种特定的“改编权”,而是一种具备有黏着度的粉丝群体,可以发展出具有长期生命力的衍生产业链条的文化资源。
在IP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后,需要进一步挖掘其内容、产品、文化或者故事,进行视觉上的设计,并且可以融入图像、产品中。
IP的形式和种类随着新媒介的发展也不断向各领域扩展。
(三)博物馆IP视觉形象设计现阶段,国内博物馆IP形象设计同质化严重,缺少一种成体系的视觉设计模式。
鉴于目前的状况,将重点放在研究中国海盐博物馆的IP视觉形象设计上,完善当地博物馆IP形象,发掘博物馆地方化衍生品,让博物馆走入大众生活,与时代接轨。
二、中国海盐博物馆地域文化分析(一)海盐文化元素中国海盐博物馆是我国系统展示中国海盐的历史与人文特色的展览馆之一,其整体形态上采取了正六边形的盐结晶体造型,以凸显盐城的地域特色,融合海盐的人文特色,展现了盐城海盐文化的视觉形象。
地域文化视域下名人文创设计与创新研究——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阴段为例
地域文化视域下名人文创设计与创新研究——以长江国家文
化公园江阴段为例
毛金凤
【期刊名称】《鞋类工艺与设计》
【年(卷),期】2024(4)1
【摘要】如何充分挖掘自身文化内涵,顺应时代潮流进行创新性转变,成为众多地方文化名人文创设计在新时代发展的课题。
文章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阴段名人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创新为例,通过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阴段文创产品的创新实践策略进行探索,将历史文化名人元素以文创产品的形式物化展现,不仅能够传承和发扬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阴段的历史文化,还能为同类型的地域文化创意设计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总页数】3页(P85-87)
【作者】毛金凤
【作者单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24
【相关文献】
1.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管理中的数字信息技术应用分析——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为例
2.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地域文化表达研究——以沧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沧州城区段景观设计为例
3.“十四五”时期怎样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公
园?——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为例4.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下的常州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研究5.地域文化视域下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以沈阳火车站文创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俗学硕士毕业论文题目(100个)
民俗学硕士毕业论文题目传播仪式观视域下的商丘火神信仰祭祀仪式研究仪式观视角下浙江民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研究——以义乌迎龙灯为个案洛阳瀍河回族区回族文化变迁及其动因研究文县曹村抵抗旅游同质化的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庆阳花馍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品牌形象设计研究南京市高职院校民俗体育课程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基于新媒体视阈下的民俗艺术传播研究——以“风物”民俗艺术品牌为例春秋战国时期礼俗与基层社会管理研究清末民初晋东南庙会研究从海伦剪纸看当代政策语境中的剪纸发展特点基于供需关系的乡村旅游产品提升策略研究——以青岛市崂山区为例历史文化传承中的村落公共空间保护与活化研究——以泰安市岈山村为例关中传统灯彩的文化艺术传承及创新设计研究南诏铁柱祭祀文化历史流变研究文旅融合视域下贵州岜沙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河州花儿的传承与保护河西当代小说的地方性书写研究广东省?江市石岭镇体育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日本民俗仪式中的灵魂观及其影响研究破圈思维在民俗类纪录片中的应用游客与社区居民对传统节庆旅游的感知价值分析——以府城元宵换花节为例村落民俗舞蹈的“非遗化”研究——以山东商河县三帽村鼓子秧歌为个案浚县社火民俗体育文化研究体验式教学法在印尼中级汉语民俗文化课中的应用研究中国传统祈福文化在对泰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湖湘古镇文化建筑综合体空间感知设计研究海洋民俗与生态资源在海洋油画创作中的应用性研究基于地域文化特性的黎族传统村落景观设计应用研究基于文化转译的西兰卡普图形化界面设计研究精准扶贫视阈下青海省海东市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扶贫实践研究祁韵士《西陲竹枝词》研究网络神话游戏研究中泰文化差异对泰国小学汉语教学的负迁移作用山西地区以龙祈雨习俗研究西宁回族高氏家族民俗文化研究曹妃甸区“老漂族”家庭角色作用研究甘肃彩绘棺的民俗学分析——以皋兰县白坡村为核心个案乡土语境中的城边村艺术实践——以河北并陉天长镇东关村渔家乐为例“网游打工仔”的民俗志研究山东莱州面花“圣虫”艺术符号研究互联网语境下亚文化青年群体的民俗学考察——以“王者荣耀”玩家为例日常生活视野下的马篮子研究——以安徽涡阳十里庙村为个案随俗而生-杨家埠年画的民俗意蕴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济宁区县级博物馆发展现状研究宴席、人情与村落共同体——四川泸县垣山村的“九大碗”研究洪洞县“大槐树”历史文化旅游品牌的构建研究民俗传播视角下“双十一”的媒体话语建构民间文化对汪曾祺文学创作的影响研究布依族传统节日“六月六”研究黔中屯堡“做会”习俗研究——以天龙屯堡为例桂林林村彩调坐地班调查研究媒介景观视域下侗族大歌传播优化策略研究鲁西南地区端公戏研究民俗视域下家族再生产研究——基于黔中屯堡章庄村金氏家族的田野考察黔中元宵花灯民俗研究——以修文县六广镇花灯为例旅游开发对族群认同的影响研究——以镇山村为例筷箸的传统造型设计发展研究鱼纹饰在陶瓷青花装饰中的应用研究沂蒙民俗文化在陶瓷雕塑创作中的应用研究“麒麟文化”民俗符号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以山东巨野为例川渝竹枝词中的方言词语研究以优秀民俗文化推动乡村治理实践研究——以合江县为例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民俗内容及教学策略研究福州拗九节节庆文化研究及设计创新西安鼓乐非遗保护与区域文旅融合发展研究洛带镇宝胜村客家文化景观活力提升研究山西晋祠庙会中的民间信仰与民俗艺术研究文化基因视域下川甘白马人民族旅游开发研究旅游信息化背景下海南琼中县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日常与非日常的双重建构——当代工夫茶民俗研究后藏灶神信仰的历史文化研究——以盆冲罗村为考察中心五指山市黎族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果戈理的乌克兰小说研究俄罗斯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民俗画片收藏研究京津冀地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公共空间研究葫芦岛葫芦艺术研究文化体验视角下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研究——以豫北地区水段村为例山东高密泥塑中的艺术元素在童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蒙汉通婚影响下的节日习俗研究——以平泉市蒙和乌苏乡二道营子村为例一根扁担一台戏—江苏卸甲肩担木偶戏的音乐人类学研究中斯面具文化对比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宁安市镜泊镇乡村旅游开发研究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材《北京事情》研究赣南客家文化研学课程开发改进策略研究——以赣州六所小学为例浊漳河流域南源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温州龙舟体育赛事品牌培育研究民俗民间体育对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人际互动影响研究——以武威市黄花滩移民社区为例金代磁州窑瓷枕“春水秋山”题材研究安多藏区诞生仪式研究移民社区民俗体育文化研究——以三峡库区鄂渝工程搬迁安置点为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以舟曲多地舞为例从传统到当下:乡村走亲戚习俗研究——以豫东刘庄为个案花腰彝族民俗数学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践探究南陵峨岭武功狮子舞的口述史研究民俗视角下的对泰节庆文化教学设计。
文旅融合视域下非遗产品的生产性保护发展策略
文旅融合视域下非遗产品的生产性保护发展策略摘要:众所周知,当前我国家正处于数字化时代,各种各样的数字技术及数字资源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行业,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长时间以来,整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国家及普通民众对这一工作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但由于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存在限制,因此,在实际的保护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损坏、丢失等状况发生。
但如若运用了数字化技术,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与此同时,还可以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整合工作,提升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从微观层面上来看,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具有促进作用;从宏观层面来看,这对于整个社会发展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基于此,本文就将文旅融合视域下非遗产品的生产性保护发展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对相关从业人员能有所帮助,以期实现协调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前言: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过,文化自信是一种更为根本、更为宽广、更为深刻的自信。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华夏文明的一种重要的记忆载体,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底蕴。
在当今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自1990年代因特网问世以来,民众进入麦克卢汉所说的那个“地球村”。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信息共享与传播的权力下放,每名民众都是信息的传递者,民众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接受需要的信息,与此同时,大量的资讯信息也通过不同的方式,充斥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
在此情况下,对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新的希望。
一、文旅融合视域下非遗产品的生产性保护的意义(一)文旅融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国家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其中“狮舞(广东狮舞)”于二○○六年五月二十日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而中国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被合并为国家文化旅游部,同时,随着当地文旅景区的发展,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也就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文旅融合视域下安徽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研究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nhui Tourist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作者: 金燕红[1];班石[1]
作者机构: [1]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出版物刊名: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页码: 120-124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5期
主题词: 文旅融合;安徽地域文化;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
摘要:安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且特色鲜明,为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提供了雄厚的资
源及广阔的市场.通过对安徽地域文化资源的分类,提取其文化基因,探索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属性的融合,结合现代设计方法、市场需求及品牌观念,构建文旅融合视域下的安徽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体系,为安徽旅游文创产品开发提供具体可行的方法策略,提升安徽旅游地文化及文创产品的品牌效应,更好地传播地方文化,推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带一路”视域下的湘西南非遗文化产品创新研究
“一带一路”视域下的湘西南非遗文化产品创新研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文化标志,湘西南非遗文化是湖南省一个独特而珍贵的文化资源,其传承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一带一路”视域出发,探讨湘西南非遗文化产品的创新研究。
一、湘西南非遗文化概述湘西南非遗文化是指湖南省西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其中包括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
这些民族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节日习俗、传统手工艺等形式,构成了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非遗文化。
湘西南非遗文化以其丰富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而备受关注,被誉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乡”。
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非遗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技艺和工艺品,如土家织锦、苗绣、侗家竹编、布依纳西绣等等,这些传统手工艺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纹饰,展现了当地民族的传统审美观和工艺技术,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
二、“一带一路”视域下的意义“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沿线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新机制。
湘西南非遗文化正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让更多国家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动中外文化的对接与交流。
“一带一路”倡议也为湘西南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
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文化合作机制,湘西南非遗文化可以更好地走向世界,推广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三、湘西南非遗文化产品创新的研究1. 创新理念的引入在“一带一路”视域下,湘西南非遗文化产品的创新需要引入创新理念,以符合时代潮流和市场需求。
可以将当地的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设计出更加符合当代审美观念和消费导向的产品。
也可通过引入科技创新,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拓展产品的应用领域。
2. 产品的多元化开发湘西南非遗文化产品的创新研究还需要推动产品的多元化开发,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文旅融合视域下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策略研究
2019年第09期基金项目:海口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课题“文旅融合视域下海口市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9—ZZKT —18)研究成果之一作者简介:孙苏苏(1981-),江苏无锡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企业管理、乡村旅游。
收稿日期:2019年8月12日。
1文旅融合及旅游文创产品的关系旅游文创产品凝聚着特色文化精神,也连接着消费市场。
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一直是文化和旅游系统的重点工作之一,在文旅融合的新形势下,旅游文创产品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
在旅游行业中出现文创产品销售,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直都是我国旅游行业发展需要重视的内容。
而随着中产阶层带动的消费升级,年轻客群成为消费主力军,中国旅游正在进入品质消费时代,其核心是在满足功能性消费基础上,满足日益增长的内心精神需求,通过认同、体验、触动等多个方面才能够激发自身的消费欲望。
在消费群体总体方面,旅游文创产品购买者是年轻且中高消费力的消费者。
就从旅游文创产品自身的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游客都会将其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品作为回忆和证明行为,女性游客更愿意作为礼物。
文旅融合呼唤旅游文创产品升级,作为文化的产物之一也就是旅游文创产品,根据当地人所具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的将其展示在商品上,以此来说明当地的文化特点,在这其中发挥文化中具有经济价值的部分,创作出更加吸引人们的文文创产品。
主要的核心就在于利用创意来激发文化的价值。
通过对当地的特色文化来对其文化核心进行妆花,以此来给予游客足够的想象空间,让游客转变对文创产品的想法,从文化的角度来看。
文旅融合时代背景下,随着消费升级,游客多元化、个性化要求日益丰富,如果能够通过文创产品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业研究的重点。
作文旅游行业的产物,文创产品的售卖是旅游经济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对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与运营的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旅游文创产品品不仅能让游客感受到产品功能之外的情感链接,也能衍生有意义的共鸣与深刻体验,对满足游客美好生活需求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服务设计视角下历史文化古村旅游文化体验设计——以安徽西递村为例
Tourism Overview96Tourism Planning旅游规划服务设计视角下历史文化古村旅游文化体验设计——以安徽西递村为例舒小坚 李 双 陈 鑫(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 330032)摘 要:服务设计作为提升用户体验至关重要的一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
在体验经济和文化旅游产业高度发展的背景下,文化体验成为服务设计中的重要方面,特别是涉及地域性特色的文化体验。
本文将以安徽省黟县西递古村旅游为例,深挖西递的文化资源,分析西递古村旅游发展现存问题,并结合服务设计的方法提出相应的建议,改进西递古村旅游的文化体验设计,形成更加完善的文化体验体系,从而增强地域文化的体验感和传播魅力,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服务设计;古村落旅游;文化体验;西递中图分类号:F592.7;F327 文献标识码:A引言2022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意见》指出要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
支持农民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的乡村民宿、农家乐特色村(点)发展[1]。
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之际,服务设计作为新的思路,能够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体验质量,将服务设计应用于乡村旅游设计中也将成为热点[2]。
因此,本文将以服务设计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在历史文化古村旅游文化体验中的应用作为研究重点,探求优化乡村旅游文化体验的路径。
一、我国古村落旅游发展现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历史文化古村旅游蓬勃发展。
然而,我国部分地区在对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出现盲目建设、随意改造、缺乏统一规划和保护的问题。
为吸引更多游客,有的古村落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随意增加现代商业设施和旅游景点,导致古村落的文化特色被稀释,破坏了原有的历史风貌。
其次,对古村落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一些古村落仅仅复原了古建筑的外观,没有深入挖掘古村落的历史背景、传统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无法真正凸显古村落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融合与创新:文创视域下大运河文化传播的路径选择
融合与创新:文创视域下大运河文化传播的路径选择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的重要交通动脉和文化遗产,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内涵。
如何挖掘和传承大运河文化,如何利用文化创意产业为大运河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当下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文创视域下大运河文化传播的路径选择,倡导通过融合与创新实现文化传播的新突破。
一、大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大运河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运河,一直扮演着重要的经济和文化角色。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交通运输的重要航道,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岁月的见证者和承载者。
大运河以其宏伟壮观的景观和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
大运河沿线遍布着众多的历史名城和文物古迹,如北京、天津、扬州、杭州等城市,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大运河文化具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价值,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1. 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在当今社会,大运河文化传播不可避免地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运河的壮美景观;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将大运河文化推向全球,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科技也可以提高文化传播的效率和质量,使大运河文化更加生动和具有吸引力。
2. 发展文创产品与活动文创产品是指以文化为内核,以创意为外延,融合设计、科技、制造等多种产业的产品。
在大运河文化传播中,可以借助文创产品的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如大运河文化衍生的文创产品、文创手工艺品、文创美食等。
还可以举办一系列的文创活动,如大运河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文化艺术节、文旅融合活动等,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大运河文化的传播和创造中来。
3. 弘扬大运河文化精神大运河文化源远流长,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内涵。
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应该注重弘扬大运河文化的精神,如大运河精神、水文化、商文化等,让这些传统文化精神得到传承和弘扬。
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新与研究
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新与研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也逐渐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利用旅游的方式放松身心,在观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过程中,人们也会购买一些旅游文创产品。
因此旅游部门需要加强设计旅游文创产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和创意,巧妙的融合旅游和文化,设计出新型旅游文化产品,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实现转型发展,避免旅游业过于依赖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利用文化手段和科技手段等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促进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整体旅游地区的形象。
1 文化创意产品概述我国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利用文化提高自身竞争力,也因此产生文化创意产品,文化创意产业代表着国家的文化实力和创造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可以带来较大的附加值,在设计创意产品的过程中,需要深度剖析文化,实现文化再创造,巧妙的结合文化和创意形成产品,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创意产品。
利用文化创意产品可以传达文化内涵,同时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为购买者带来不同的体验感,不仅具备艺术性价值,同时还具有收藏性。
当前文化产品不断丰富种类,同时涉及到较大的范围。
而旅游文创产品通常是结合了当地特色文化,帮助消费者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在旅游文创产品设计阶段,需要融合设计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等,有效推广当地的特色文化。
2 旅游文创产品的特点2.1 亲民性具备创意的旅游文创产品不能盲目的模仿某种文化理念,也不能大量的堆积各种文化要素,在旅游文创产品设计阶段,需要合理引领消费者,合理融合文化元素,突出欣赏价值。
旅游文创产品要走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提高大众的喜爱程度,在设计旅游文创产品的过程中要结合大众思维和实际的需求,产品不能过于抽象。
在设计阶段需要结合地域性因素,让人看到旅游文创产品即可回想起自己的旅游情境。
2.2 艺术性对比传统的产品,要保障旅游文创产品的外观可以吸引消费者购买,促使消费者在欣赏旅游文创产品的同时获得精神愉悦感。
因此在设计旅游文创产品外观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多元化价值取向,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
基于地域文化的特色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以湖北潜江“曹禺文化”为例
基于地域文化的特色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以湖北潜江“曹禺文化”为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地域文化的特色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研究,并以湖北潜江的“曹禺文化”为例进行深入分析。
我们将对地域文化及其在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进行概述,明确地域文化特色在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的价值和意义。
接着,我们将介绍潜江地区的文化背景,特别是“曹禺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为后续的设计研究提供基础。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如何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和策略。
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详细阐述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这些原则和策略,设计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创产品,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地域文化与旅游文创产品的关系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独特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艺术表现和生活方式的综合体现,它反映了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
旅游文创产品则是将地域文化的精髓和特色通过创意和设计转化为具有实用性和纪念价值的商品,从而成为传播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地域文化与旅游文创产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地域文化为旅游文创产品提供了丰富的创意源泉。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符号和故事,这些元素可以成为设计灵感,让文创产品更具特色和吸引力。
旅游文创产品是地域文化的重要传播工具。
通过购买和使用这些产品,游客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进而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地域文化还赋予了旅游文创产品独特的市场竞争力。
在旅游市场中,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往往更受游客欢迎,因为它们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能作为文化交流的媒介,满足游客对于异地文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以湖北潜江的“曹禺文化”为例,曹禺是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
基于“曹禺文化”,可以设计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旅游文创产品,如曹禺戏剧主题纪念品、曹禺故居文创周边等。
这些产品不仅具有纪念意义,还能让游客在欣赏和使用中感受到潜江地区的独特文化氛围。
民俗文化视域下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融合
民俗文化视域下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融合我国有众多少数民族,每个民族具有其与众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其所形成的民俗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十分吸引眼球。
民俗文化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将其与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相结合,不仅可以保证旅游资源更加独特,还可以赋予游客更好的旅游体验,使其能够在旅游之余增长见识,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加强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巧妙融入民俗文化,还可以实现对民俗文化的传承。
标签:民俗文化;特色旅游资源;开发;融合引言旅游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与文化有效融合,这样才能实现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要积极开发特色旅游资源,融入民俗文化,不仅可以满足旅游客的需求,还可以提高旅游产品的档次。
中国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各个民族的民俗文化内容多样,形式各异,将这些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开发相结合,打造特色旅游资源和精品旅游产品,赋予旅游行业以更多创意,这对于旅游业而言无疑是全新的突破。
一、民俗文化与特色旅游资源开发融合的意义1、民俗文化内容丰富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的人民创造出绚烂的文化,并拥有悠久的历史,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方式有所差异,饮食习惯不同,服饰、建筑、人文景观各自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这就赋予民俗文化的不可替代性。
由于民俗文化与地域密切相关,并呈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因此,若可以在本地区旅游中融入民俗文化,就可以使更多游客对其充满好奇心,并拥有良好的体验。
2、民俗文化拥有很强的文化魅力民俗文化所具备的文化魅力不言而喻。
首先,民俗文化多样,不同民族人民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赋予本民族以更多的文化,这些文化早已成为宝贵的财富。
民俗文化中包含风格迥异的民俗服饰、造型奇特的建筑、精巧细致的工艺品等,其所展现出的民俗文化能够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各个民族的舞蹈同样风格鲜明,令人印象深刻,当游客来到本地区,并参与到各种各样的民族活动之中时,就可以使其收获更多快乐,还可以体验当地人的生活,从而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和民俗习惯。
地域文化视域下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方法探究
地域文化视域下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方法探究作者:张田田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3年第19期摘要:文章针对山西洪洞百家姓博物馆的文创产品的市场分析、设计思路、创意运营等多个环节展开探讨与实践,对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地域文化;大槐树;百家姓;根祖文化;博物馆;文创产品;新媒体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3.19.022明洪武年间,1230个姓氏从洪洞大槐树迁走,历经600余年遍布全国几十个省市乃至海外各地,近2亿人是大槐树移民后裔。
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断,既是中华文化的力量,也归功于华夏子孙根深蒂固的家族血脉观。
每人都有一个姓,姓氏和名字构成了每个人的代表符号,它渗透在中华民族不同姓氏子孙的骨髓里,具有交融、凝聚、团结、互助、和谐与稳定的强大功能。
本文通过设计、打造和推广百家姓博物馆系列文创产品,探讨百家姓根祖文化的可行性和深远文化意义。
1 根植于山西文化土壤的大槐树百家姓文化概述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的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正如民间所说,“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地上文明看山西”,这种文化底蕴造就了山西人自信内敛、爱家敬祖的文化特性。
山西人的乡土观念伴随着洪洞大槐树的明初大移民向全国各省传播,在各地生根、发芽,并把衍生出的根祖文化、百家姓文化也带到了全国各地。
1.1 根祖文化明代移民遗址洪洞大槐树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境内,是海内外数以亿计的大槐树移民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
据史料记载,元末明初,战争和自然灾害使很多省份哀鸿遍野,而由于太行山天然屏障的阻隔,战火和天灾并未波及山西境内,尤其晋南地区更是人丁兴旺。
洪武三年(1371)至永乐十五年(1417),明朝在洪洞大槐树下设局驻员,先后18次从北方省份迁徙移民到受灾区,总人数达数百万,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范围最广的官方移民纪录。
迁移民众来自山西境内各府县,他们需要到洪洞大槐树下汇集中转,经登记造册、分群组队后出省外迁,所以被称为“大槐树移民”。
电大地域文化论文
电大地域文化论文电大地域文化论文摘要:在响应国家文化创新的政策鼓励号召下,根据地域文化进课堂的教学必要性,通过课程教学机制的创新设计,试图在教学改革目的、教学改革措施方面提出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将地域文化巧妙地融入课程教学中。
结合旅游专题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加深学生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灵活运用地域文化符号并提高将其应用于今后的设计工作当中的能力。
关键词:地域文化;旅游产品;教学改革1旅游专题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目的1.1提高学生旅游专题设计的专业综合能力首先,提高专业知识能力。
立足地域文化,植根教学课程,精炼教学内容,区别于大而泛的设计主题,开创地方院校特色教学理论,储备专业知识。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区域特有的文化体系,在教学理论实践的指导下,对地域文化中独特的文化因子进行概括、总结、提炼,并运用于旅游产品设计中,对充实专业理论结构,丰富专业视野,将专业理论知识具体化、现实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能够依据本地特色,结合专业知识,开创和挖掘旅游专题设计元素。
其次,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将地域文化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理论支持,不仅丰富了旅游专题设计的文化专属性,而且在对地方民俗民艺以及其他地域文化挖掘中,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实际模仿、操作,有利于探寻和总结出更好的设计元素。
一方面,在无意识的模拟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促使地域文化基因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创新。
再次,提高综合研究能力。
旅游专题设计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涉及设计学、营销学、民俗学、美术学、符号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而地域文化作为一种综合学科,需要运用综合学科的研究方法来挖掘,提升旅游专题设计的相关人员的综合研究能力。
1.2建立健全课程教学体系首先,建立健全理论教学体系。
将产品设计学、人类文化学、民俗学、符号学、市场营销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融入理论教学体系,以地域文化为具体的文化研究依托,结合旅游产品设计方法,构建完善的课程理论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该门课程的理论教学成果。
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域文化对于展示空间的体现——以广西壮锦为例
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域文化对于展示空间的体现——以广西壮锦为例摘要:壮锦文化是广西地域文化的代表之一,壮锦的元素图案体现壮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展示空间打造的“壮锦文化展现”以鲜明的展示内容、丰富的展示形式、有序的展示空间、独特的展示氛围等,充分表现了浓郁的广西地域文化特色。
壮锦及在展示空间的运用设计风格突出,亮点及重点表现突出,突出文化元素属性的形态、色彩、情感共审美价值情趣,宣传壮锦的同时也让其制作过程得到了解,完成文化元素有效应用。
关键词:地域文化;展示空间;壮锦一、壮锦的概述壮锦,意为天纹之页,图案精美,颜色丰富,结构严谨,种类多样,饱含幸福和开朗,所以自古以来在西南地区有这这样一句话“无山不瑶,无林不苗,无垌不侗,无水不壮。
” 而壮锦作为文化之首,又早已宫廷贡品,使得壮族人民对于自己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尤然而生,早已成为壮族人民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对于壮族人民而言壮锦的源就是他们对于织锦和染色的出色工艺。
(一)壮锦的兴起广西早在中国的古代王朝的时候就有着其重要的地位,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地区,也同时是中原人避难迁移的地区,这也成为了他们织制的物品开始流通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赋有的精美图案,开始受人们追捧。
追随历史的脚步,壮锦的兴起可以说是必然的,同时也是对于“锦”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壮锦的现状虽然壮锦在时代发展中不断进步与完善,但由于广西现在发展的地理位置不具优势,所处地区交通不发达,经济滞后,使得壮锦在传统艺术家手里是宝,但得不到青年的喜爱和传承。
一方面壮锦的图案识别度不高,另一方面就是壮锦的制作工艺繁琐、时间成本高、材料使用种类多种多样。
现在地区的不断宣传,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时代高速发展,也更好让我们去了解传承壮锦。
(三)研究及发展壮锦文化对于壮族人民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来说是具有无限遐想以及丰富的使用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且基于对壮锦文化的特点和性质,壮锦文化的保护作为其地区特色发展、民族文化的延续,发展保护方式逐渐从“单一静态保护”到“多元复合利用”。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湘西北特色文旅资源开发——以常德乡村为例
2021·0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文创和旅游是当今社会的热点,如何在文化自信前提下做好乡村振兴,推动乡村产业、文化及生态全面发展,实现从贫困到美丽乡村的完美蜕变,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不仅仅在国内,英国、美国、法国等都在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在国内,浙江省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了农村的生态与景观,并打造出一批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带动了农村生态游、体验游的发展。
全国许多地方受安吉县的影响后,都加快推进“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利用文化打造特色乡村,用创意活化传统村落品牌成为当前城镇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功课。
常德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下游和澧水中下游以及武陵山脉、雪峰山脉东北端,地域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不同决定了村民们的生活方式及乡村的景观。
正是地域文化根基的不同,使得乡村间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景观具有差异。
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以及人们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文创赋能乡村已经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重要方式,涉及村民精神和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前,常德鼎城区十美堂镇、周家店镇、石板滩镇的花木之乡、花岩溪镇、黄土店镇、双桥坪镇,乡村旅游每年客流量达到数十万;桃源县依托桃花源知名度的影响在乡村游方面也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总体来看,国内乡村旅游大部分都还处在较低的水平,大多以“农家乐”为主,结合地域文化特征进行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深度不够,乡土文化的衰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一旦蕴藏着悠久历史的乡土文化开始凋亡,会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
因此,将文化创意引入村落,用精神引领物质文化建设,发掘与开发乡村的历史传统、建筑形制、传统产业文化等资源,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创产品,既可以保护传统文化形式,推动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又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文化支撑。
在打造常德乡村特色文创产品过程中,怎样留住乡愁,延续文脉,使乡村发展有成为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村;怎样深度开发乡村文创和旅游产业,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创之路来赋能乡村振兴,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苏北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基于地域文化视角
2021-05苏北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基于地域文化视角◊甄雯摘要:对于传统民居建筑这一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必须跨越单纯的显性的建筑本体现象进行文化、历史、政治、宗教、经济等方方面面的深层次探索。
从地域文化视角探讨苏北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挖掘出蕴藏在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富有历史特色和地域特征的建筑文化价值,为苏北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提出建议,对苏北地区民族性、地域性新建筑创作具有指导意义,更有利于打造苏北地域旅游和文化品牌,促进苏北地域文化圈的建立。
另外,通过对苏北传统民居建筑保护和利用的研究,也能为其他地区民居建筑保护研究开拓思路,提供新方法。
关键词:地域文化;传统民居;苏北;建筑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图像学视域下苏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研究”(2019SJA0976)成果。
传统民居建筑是地域文化的物化表现,地域文化是传统民居建筑的内在精髓。
苏北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五个地级市,多元文化在此交流、碰撞与融合,形成了苏北独特的地域文化。
作为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苏北传统民居建筑既有南方建筑的轻快、活泼,又有北方建筑的浑厚、庄重,糅合了南北方传统民居特色,形成了属于苏北地区的独特建筑文化,在我国种类多样的传统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特色鲜明。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新、旧文化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对本土地域文化失去了自信心和自豪感,对民居建筑地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
同时新建民居建筑风格失去了地域特征,缺乏辨识度,文化传承性缺失,导致传统民居建筑及地域文化出现了衰败景象。
一、苏北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意义苏北传统民居建筑是精神文化的外化载体,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不可忽视的宝贵文化资源。
传统民居建筑之所以要保护、要利用,是因为它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历史、经济、政治、教育、生态等意义。
但由于苏北各城市地处“扼北锁南”的位置,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事连绵不断,因此地面遗存的传统民居建筑较之其他古城并不多,这就更要求我们必须将其保护好、利用好。
浅析全域旅游视域下的民宿设计——以桂林阳朔地区为例
全域旅游总的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在 旅游资源优势的县市区域,通过全景空间、全面 监管、全时体验、全业融合、全民共享等方法与 技术路径,旨在构建旅游经济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旅游居民和区域居民的一体化、旅游设施与区域 设施的一体化、旅游景点与区域空间一体化的旅 游目的地。而民宿就是一个重点研究项目,民宿 设计与地方特色的旅游一体化密不可分。商业气 息越发浓重,阳朔当地居民凭借独特的人文风情、 地理优势,利用空闲房间进行旅店经营,久而久 之形成一种商业模式。
的种类、分布、现有资源等,阳朔现有的民宿可 分为三个部分;景区式民宿、商业式民宿、民俗 式民俗。从城市化发展以来,大部分的民宿逐渐 向商业化的方向转变,以经济模式的方式搭配商 业的发展模式进行民宿的活动,一部分具有景区 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的民宿,便逐渐向景区式民 宿发展,利用优越的旅游条件进行新型的民宿经 营模式发展。仅有一下部分民宿还存在民俗的风 味,保存着原有的历史风情,继续传承历史民族 文化。
其二;传统民宿以 新型民宿之间存在的碰 撞以 问题。传统民宿虽具备了悠久的历史文化, 但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以 建筑结构形式较 为老旧,难以吸引现代的旅游人流,在难以持续 发展的前提下,这类型的民宿将逐渐向商业化的 趋势发展,从而减少了阳朔地区的历史文化形式 的民宿,不利于民族历史的传承以 发展。而新 型的民宿缺乏当地民族历史的文化,因此本研究 将给出适合多种形式发展的改造建议。
本文为研究以阳朔为例的全域旅游视域下的 民宿设计,首先对阳朔地区的各类民宿进行调查 研究,分析民宿具备的优势以 劣势,分别调查 民宿的建筑外观 结构,民宿周边的自然景观, 存在的各类自然资源,以 人流量的分析等,进 行设计总结出各类的设计方案,为阳朔民宿的改 造,发展、延续做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是让 人能够领 悟旅 游文化 产 品背后 的内涵 , 从不 同层面
传达不 同地域 的代表性符号 , 推动地域 文化 的传播 。 4 . 科技性设计策略
民族文 化具有 不 同的 内容和 特征 , 形 成较 强的独特感。
地域 性旅 游文化 产 品不只是代 表精 湛 的工 艺 、 精 良的制
手, 在充 分 了解 民族特色 文化 的基础 上对这 些 内容进 行 总结 概括 , 提 取 民族文 化 的精 髓。 只有在 民族传 统文化 中发掘 原 创设计 , 才 能设计 出具有 民族特色 的旅 游文化产 品, 才 能繁荣 和发展旅游商 品市场。
文化 同样具 有极 强的地域 性特 点 , 无论是在 历史 、 饮食、
关键词 : 民 族 文 化 产 品设 计 地 域性 设 计 策 略
随着我 国旅 游业 的飞速发 展 , 旅 游产 品的开发 设计 受到
人 们 的重视。 作为 文化 的载体 , 它铭 记着旅 游者 一段难 忘 的
品。 同时, 在 民族 性旅游产 品开发 中应注 重对 民族文化 内涵 的开发 , 使游 客在购 买旅 游文化产 品过程 中充分体 会到 不 同
民族文 化的意蕴 与特 色, 感 受到鲜 明的时代 性和 民族性 , 从而 满足 旅游者 跨文 化追求 的精神 需求和 物质享 受。 因此 , 在 旅 游文化产 品开发 中应 深入 挖掘 民族 内涵, 走 多元化 、 精 品化之 路, 开发 多种旅 游产 品 , 摒弃世俗 的商品气息 , 力 求体现 当地
一
、
旅游 文 化产 品 的特 色
旅 游文化产 品种 类丰 富, 形态各 异 , 所 满足 的旅 游需求也 各不相 同。旅游 文化产 品之所 以能满足旅 游者高层次 的精神
需求, 就 在 于它具 有丰 富的文 化 内涵 。 民族特 色旅 游文 化产 品的设计 应该是地 方 民族特 色 、 地方 民族 文化 的体 现。研 究 民族特 色文化应该 从 民俗风情 、 民族 宗教 、 民族建筑 等方面入
色 。产 品种类不 必求全 , 但一定 要利用 民俗 风情和 资源优 势 打造唯 我独有 的旅 游文化产 品, 体现 不 同民俗 文化特 色 , 真正 形 成 富有魅 力 、 相互 补充 、 具有 别样 民族风 情 的旅 游文 化产
旅 游 产 品 区别 开 来 。 3 . 符 号性 设 计 策 略
二、 地域 文化 的 主体 性 体现
地 域文 化主要体现在 风俗风土人 情、 宗教 信仰 、 民族工 艺 等方 面 , 地域 文化具 有民族 性、 地 方 性、 多样性 、 大 众性 、 时代
性、 稳定性等特征 , 涉及的 内容 非常广 泛。地域 民俗 风情 的旅 游产 品具 有鲜 明的地 方特 色和 文 化特 色 , 古朴 自然 、 博 大 神 秘。 如独具风 情的湖南湘 西苗族 的服饰 , 由于 受到地域环境 等影响 , 男女服饰 呈现 出宽 大庄 重、 粗 犷厚实 、 花纹繁 多、 色彩 艳 丽的特 点。衣服上 的银 饰造型 多样 , 反 映的 内容相 当丰富 , 风格 大方 自然、 生动形象 , 有着强 烈的民族文化美感 。旅游产
笺出镦 1 i 开 充
基于地域 文化视域 的旅游产 品设 计策略
口康红娜 黎水莲 周丹丹
摘 要: 目前我 国的旅 游业空前 火热 , 但 是旅游纪念品设计缺 乏地 域特 色, 趋于 同一化。针对旅游 纪念品设计 的现 状 , 文章 探 讨 了地域 文化视 域下的旅游 纪念 品设 计特 色, 以及地 域性旅游 纪念品设计策略 , 从 民族性 、 文化性 、 符号性、 科技性 、 功能性几 方 面入手提 出旅 游产品设计 的思路 , 体现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韵味 , 提 高民族旅 游文化产品的竞争 力。
习惯还 是语 言上 , 随着 地域 的差别都 会有很 大 的差异性 。 因
此, 旅 游文化产 品的设计要 尊重并体 现 当地 的文化 , 承载 当地 的历史 及文 化 内涵。 从选材 到立 意均须考 虑到地 域文化 影 响, 以更 加独特 而新颖 的方 式使 旅 游文化产 品从众 多产 品 中 脱颖 而 出, 以使其 在材 料 、 形 式、 功 能 以及工 艺方 面与各地 区
具 有鲜 明独特 的识别 性。符 号是文化 的载体 , 每 一种 文化符
号的产 生都 有其 特定 的地域和 历史 渊源。 提 炼文化 的最终
品不 同于一般 产 品设 计所 注重 的物质条 件 , 在旅 游产 品设计
中要重视 文 化的主体 性 。不 同的民族有 不 同的文化 , 不 同的
的 民族 特 质 和 精 神 内涵 。 2 . 文 化 性 设 计 策 略
经历, 蕴含 着旅 游地 的风 土人 情和 历史文 化。 民族 文化 旅游
资 源作 为 民族 文化旅 游产 品的重 要组成 部分 , 同时还具 有将
民族 文 化 转 化到 旅 游 文化 产 品设 计 中的 重 要作 用 。
旅游文 化产 品的符 号通过 形态和 情态 两个方 面来传达 , 它们之 间的关系是形态符 号和 语义符号之 间的关系。旅 游文 化产 品在 符 号性设 计 方面 主要 是通 过对 特定 形 态符 号 的把
握、 表达、 计 划来体现 产 品的逻辑语 义 , 即由此产 生的约定俗 成 的文 化理念 。合理地 挖掘地 域文 化特征 , 获取 文化 符号和 精 神 内涵 , 是打造地域旅 游文化产 品的重要环节 , 可 以使产 品
造、 合理 的材料使 用。从历 史文化的进程角度来 思考 , 这 些条 件 固然可 以为旅 游文化产 品 的批 量生产提 供条 件保 障, 但 是
三、 地域 文 化视域 下 的旅 游产 品开 发策 略
1 . 民族 性 设 计 策 略
旅 游 文 化产 品不 能 千 篇 一律 , 在 开 发 中应 凸 显 自身 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