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与性病PPT医学课件
合集下载
皮肤性病学精品PPT课件
病因病机
剧烈瘙痒:虫蚀肌肤所致,故瘙痒 难忍。
具有传染性:如疥虫引起的皮肤病 能通过接触而传染。
伴有蕴温生热症状:如由肠寄生虫 引起的皮肤病,常伴有肠胃湿热,脘腹 疼痛,纳呆或便溏、便秘等症。由疥虫 引起的皮肤病,常伴有局部肌肤湿热蕴 阻现象,出现糜烂、流水等症状。
病因病机
八、毒 毒邪有两种含义:一是邪盛谓之毒如火毒、热
病因病机
风为百病之长,易挟风、湿、热邪 为皮肤病的常见病因。
风邪又分为外风和内风。外风多为 阴阳不调,汗出当风,或体虚受风多为 、化燥生风, 多为慢性皮肤病之因。
病因病机
二、寒
寒邪分为外寒与内寒,外寒只由外 界寒邪侵袭人体,易伤阳气。阳气受损, 经络气血淤滞而致某些皮肤病,内寒多 是脾肾阳虚,寒从内生,可使肌肤阴阳 不足,还可以致使肌肤气血淤滞而发病。 寒邪引起的皮肤病具有如下特点:
病因病机
临床上可以从各种皮肤病的具体症状, 运用四诊八纲加以分析归纳,然后探求 它的病因,探测其疾病的转归,为治疗 提供理论依据。
皮肤病的常见致病因素有风、湿、 热、虫、毒、血瘀、血虚风燥、肝肾不 足等方面。
病因病机
一、 风
风邪可以单独致病也可宜与其他邪合而 为病。当人体肌奏不固,风邪乘虚而入,阻 于皮肤,邪毒结聚,致气血运行失常,肌肤 失养,而致皮肤病。由风邪引起的皮肤病有 如下临床特点:
病因病机
肢体青冷或苍白:寒邪侵袭,阳气 阻闭,不达四末,寒性收凝,故经络气 血淤滞,肤色青紫,气血运行障碍,不 达四末润泽肌肤,故肤色苍白,如冻疮, 雷诺氏症。
疼痛:寒邪收凝,筋脉拘挛故疼痛, 如结节性血管炎。
病因病机
三、暑
暑为夏令炎热之气,发病多在盛夏 暑热季节,多挟湿,因此在治疗时应注 意加用利湿、化湿之药, 暑邪发病特点:
皮肤性病学ppt课件
性传播疾病与皮肤病
皮炎是一类皮肤炎症性疾病,而湿疹 则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两者在临 床表现和治疗上有一定区别。
一些性传播疾病在早期可能仅表现为 皮肤症状,如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 等,需要与普通皮肤病进行鉴别。
银屑病与脂溢性皮炎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 现为红色斑块上覆有银白色鳞屑,而 脂溢性皮炎则表现为皮肤油腻、红斑 和鳞屑。
04
皮肤性病的并发症与康复
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感染
皮肤性病可能导致皮肤屏障 受损,增加感染风险。处理 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和抗炎 药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疼痛
某些皮肤性病可能导致疼痛 ,如带状疱疹。处理方法包 括使用止痛药和抗炎药,以 及物理治疗如按摩和热敷。
瘙痒
瘙痒是许多皮肤性病的常见 症状,处理方法包括使用抗 组胺药和外用药物,避免搔 抓以免加重症状。
皮肤性病案例的启示与教训
重视早期诊断
许多皮肤性病在早期阶段治疗效果较好,因此应提高对早期诊断的重视程度,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 疗措施。
个体化治疗方案
不同皮肤性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过程不同,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 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THANKS。
诱发因素和家族史。
体格检查
观察皮肤病变的形态、颜色、 大小、质地等,以及是否有淋 巴结肿大等其他异常。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液、尿液等相关实验室 检查,以帮助确定病因和病情 严重程度。
病理学检查
对于一些疑似恶性皮肤肿瘤, 需要进行病理学检查,通过显 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和病变特征
。
皮肤性病的鉴别诊断
皮炎与湿疹
前景
未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皮肤性病学将会有更多的突破和创新。例如,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 方法将会在皮肤性病的治疗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随着人们对皮肤健康和美容需求的增加,皮肤性病学的 研究和应用范围也将会不断扩大。
皮肤科疾病PPTPPT课件
效果。
贴敷治疗
将药物制成贴剂或敷料, 直接贴在患处,如创可
贴等。
内服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抗组胺药
用于缓解皮肤瘙痒和过敏症状 ,如扑尔敏、西替利嗪等。
抗生素
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和炎症,如 头孢菌素、青霉素等。
免疫调节剂
用于调节免疫功能,如雷公藤 多苷、环孢素等。
其他药物
如维A酸、糖皮质激素等,用 于治疗各种皮肤病。
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
放松心情
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 有助于皮肤健康。
运动减压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释放压力,促 进血液循环,有益于皮肤健康。
寻求支持
当感到压力过大时,可以向亲朋 好友或专业人士寻求支持和帮助。
05 皮肤科疾病的研究进展
新药研发与治疗技术
新药研发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皮肤科新药研发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针对银屑病、湿 疹等常见皮肤疾病的靶向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详细描述
银屑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系统异常、 感染等因素有关。治疗银屑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光疗和 心理治疗等。
痤疮
总结词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炎症, 通常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和囊肿 等。
详细描述
痤疮的病因包括皮脂过多、毛囊内细 菌增多和毛囊口角化异常等。治疗痤 疮的方法包括使用减少皮脂的药物、 外用消炎药和激光治疗等。
治疗技术
除了药物治疗外,皮肤科疾病的治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例如,光动力疗法、激光治疗 和皮肤移植等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了更高效、安全的治疗手
段。
皮肤疾病的基因研究
基因突变与皮肤病
贴敷治疗
将药物制成贴剂或敷料, 直接贴在患处,如创可
贴等。
内服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抗组胺药
用于缓解皮肤瘙痒和过敏症状 ,如扑尔敏、西替利嗪等。
抗生素
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和炎症,如 头孢菌素、青霉素等。
免疫调节剂
用于调节免疫功能,如雷公藤 多苷、环孢素等。
其他药物
如维A酸、糖皮质激素等,用 于治疗各种皮肤病。
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
放松心情
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 有助于皮肤健康。
运动减压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释放压力,促 进血液循环,有益于皮肤健康。
寻求支持
当感到压力过大时,可以向亲朋 好友或专业人士寻求支持和帮助。
05 皮肤科疾病的研究进展
新药研发与治疗技术
新药研发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皮肤科新药研发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针对银屑病、湿 疹等常见皮肤疾病的靶向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详细描述
银屑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系统异常、 感染等因素有关。治疗银屑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光疗和 心理治疗等。
痤疮
总结词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炎症, 通常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和囊肿 等。
详细描述
痤疮的病因包括皮脂过多、毛囊内细 菌增多和毛囊口角化异常等。治疗痤 疮的方法包括使用减少皮脂的药物、 外用消炎药和激光治疗等。
治疗技术
除了药物治疗外,皮肤科疾病的治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例如,光动力疗法、激光治疗 和皮肤移植等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了更高效、安全的治疗手
段。
皮肤疾病的基因研究
基因突变与皮肤病
皮肤性病学专业全套完整ppt课件
整理版课件
55
水疱
整理版课件
56
大疱
整理版课件
57
脓疱
为含有脓液的疱。脓液混浊,可粘稠或 稀薄,周围常有红晕。脓疱可由化脓菌 或非感染性炎症引起。
整理版课件
58
脓疱
整理版课件
59
囊肿
是含有液体或粘稠分泌物及细胞成分的 囊样损害。一般位于真皮中或更深,可 隆起或仅可触知,常呈圆形或椭圆形, 触之可有弹性感。
红斑:是毛细血管扩张或充血所致,压之褪 色
色素沉着斑、色素脱失(减退)斑:是色素增 加、减少(或消失)所致,压之均不消失,
出血斑:是由于血液外渗至周围组织所致, 压之不褪色,
整理版课件
39
红斑
整理版课件
40
色素沉着斑
整理版课件
41
色素脱失(减退)斑
整理版课件
42
出血斑
整理版课件
43
丘疹
为局限、充实、隆起的浅表损害,直径 小于 1cm,其病变通常位于表皮或真皮 浅层,一般由炎性渗出或增生所致。
整理版课件
25
皮肤的吸收作用
皮肤吸收作用的主要途径 : 1.透过角质层细胞
2.角质层细胞间隙和毛囊
3.皮脂腺或汗管
如果角质层甚至全表皮丧失,物质几乎完全可 通过真皮,吸收更完全。
影响皮肤吸收的主要因素 : 1.皮肤的结构和部位 2.皮肤角质层水合程度 3.物质的理化性质
整理版课件
26
皮肤的感觉作用
五. 细胞 成纤维细胞、吞噬细胞和肥大细胞是真皮的 常驻细胞。
整理版课件
10
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下方,与真皮无 明显界限,相当与大体解剖的浅筋膜, 其下与肌膜相连,又称皮下脂肪层。此 层还有汗腺、毛根、血管、淋巴管和神 经等。
常见皮肤性病及治疗课件
常见皮肤性病及治疗
63
请选择治疗方案
❖ 局部手术治疗并全身应用提高机体细胞免疫 力的药物*
❖ 不用治疗 ❖ 外用维甲酸类软膏
常见皮肤性病及治疗
64
图片22
常见皮肤性病及治疗
65
请作出你的诊断
❖ 带状疱疹 ❖ 寻常痤疮* ❖ 扁平疣
常见皮肤性病及治疗
66
请选择治疗方案
❖ 外用阿昔洛韦软膏 ❖ 外搽皮炎平 ❖ 外搽肤炎宁搽剂*
常见皮肤性病及治疗
45
请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 外搽2%咪康唑霜* ❖ 抗过敏治疗 ❖ 服用维甲酸胶囊
常见皮肤性病及治疗
46
图片16
常见皮肤性病及治疗
47
请作出你的诊断
❖ 急性淋病* ❖ 非淋菌性尿道炎 ❖ 外阴湿疹
常见皮肤性病及治疗
48
请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 肌注头孢三嗪* ❖ 口服阿奇霉素 ❖ 抗过敏治疗
常见皮肤性病及治疗
6
请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 消炎、止痛、抗病毒* ❖ 抗组胺类药物治疗 ❖ 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常见皮肤性病及治疗
7
图片3
常见皮肤性病及治疗
8
请作出你的诊断
❖ 慢性湿疹 ❖ 银屑病(寻常型)* ❖ 体癣
常见皮肤性病及治疗
9
请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 抗过敏治疗 ❖ 服用维甲酸胶囊,外用钙泊三醇软膏* ❖ 外用达克宁霜
常见皮肤性病及治疗
28
图片10
常见皮肤性病及治疗
29
请作出你的诊断
❖ 生殖器疱疹 ❖ 硬下疳* ❖ 软下疳
常见皮肤性病及治疗
30
请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 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单位,im,qd,连用 10~15天。
皮肤病与性病医学课件
研究热点与发展方向
免疫和炎症机制研究
深入探索皮肤病与性病的免疫和炎症机制,研究新的药物靶点和 治疗方法。
微生物组学研究
研究皮肤和性病微生物组的构成和功能,发现新的病原体和疾病传 播途径。
精准医学研究
利用基因组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皮肤病与性病的精 准诊断和治疗。
新技术与方法在皮肤病与性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痤疮与玫瑰痤疮
痤疮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炎症,表 现为皮肤出现红肿、疼痛和瘙痒的痘痘 。痤疮可能与激素水平、遗传和环境因 素有关。
VS
玫瑰痤疮
玫瑰痤疮是一种慢性皮肤炎症,表现为皮 肤潮红、肿胀、灼热和刺痛等症状。玫瑰 痤疮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和免疫系统异 常等有关。
银屑病与白癜风
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表现为 皮肤出现红斑、瘙痒和银白色鳞屑。银屑病 可能与遗传、免疫系统和环境因素等有关。
皮炎
皮炎是指皮肤炎症,通常与接触过敏原、化学物质或感染有关。皮炎可以表现为瘙痒、红肿、水疱和脱屑等症状 。
荨麻疹与药疹
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出现瘙痒性风团,通常在数小时内消失。荨麻疹可能与食物、药 物或感染等有关。
药疹
药疹是指药物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瘙痒、红肿、水疱和脱屑等症状。药疹可能与药物种类、 剂量和使用时间等有关。
避免过度暴晒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使用防晒霜和遮 阳帽等保护皮肤。
穿着合适的衣物
选择透气、舒适、棉质或天然纤维的衣物, 避免合成材料和紧身衣物。
饮食调理
均衡饮食,多摄入水果、蔬菜和全谷物,减 少油炸和高糖食物的摄入。
治疗原则和方法
确诊与分类
皮肤病与性病医学课件
定期检查
对于高危人群,如性工作者、多性伴 侣者等,应定期进行性病检查。
治疗期间注意事项
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回诊复查,避 免性生活,防止传染给他人。
05
皮肤护理与保养技巧
皮肤清洁与保湿方法
皮肤清洁
选择温和的洁面产品,避免过度清洁和刺激皮肤。对于油性 皮肤,可以选择控油和清洁效果较强的洁面产品;对于干性 皮肤,可以选择保湿和滋润效果较好的洁面产品。
06
健康生活方式建议
饮食调整与营养补充建议
均衡饮食
适量控制
保持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控制饮食中的热量摄入,避免过度摄入高 热量食物。
增加蔬果摄入
避免过度饮酒
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以提供足够的膳 食纤维和维生素。
避免过度饮酒,以免对皮肤和性器官造成 损害。
体格检查
观察皮肤病变的形态、颜 色、大小、质地等,以及 是否有瘙痒、疼痛等不适 症状。
实验室检查
进行皮肤刮片、真菌培养 、病理检查等,以确定病 因和病理变化。
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估
01
02
03
04
药物治疗
根据不同病因,选择合适的药 物进行治疗,如抗真菌药、抗
炎药、免疫抑制剂等。
物理治疗
采用紫外线照射、激光治疗、 冷冻治疗等物理方法,对皮肤
影响生活质量
皮肤病可能导致皮肤瘙痒 、疼痛等症状,影响患者 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心理压力
皮肤病可能对患者造成心 理压力,影响其情绪和心 理健康。
并发症
某些皮肤病可能引起其他 器官的病变,如银屑病可 能引起关节病变,湿疹可 能引起感染等。
02
皮肤病诊断与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
脓肿
.
11
破伤风的病因
致病菌:破伤风梭菌,为 G+ 厌氧菌,以芽胞状态分 布于自然界,土壤中尤为多见,有很强抗力,对创 口污染率高。 致病条件: ①细菌污染创口 ②细菌获得适宜的缺氧环境 易患人群: ①深在的污染小创口
. 12
破伤风的临床表现(一)
潜伏期:有长有短,多为7天左右
前躯症状:乏力、头痛、头疗
局部热敷、中药外敷或理疗,也可用紫外线或超短波治疗 .
5
急性蜂窝织炎
.
6
急性蜂窝织炎 新生儿蜂窝织炎(新生儿皮下坏疽)
.
7
丹毒
丹毒(erysipelas)是皮肤和黏膜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蔓延很快,很少有
组织坏死或化脓。致病菌为β-溶血性链球菌,好发部位为下肢和面部。 起病急,有头痛、畏寒、发热 局部表现为片状红疹,颜色鲜红,略隆起 手指轻压可使红色消退,松压后很快恢复 红肿区可发生水泡,有烧灼样痛 附近淋巴结肿大、疼痛 足癣或血丝虫感染可引起下肢象皮肿 治疗 卧床抬高患处。用50%硫酸镁或3%碘酊涂擦 应用磺胺药或青霉素,症状消失后仍继续 用3~5日防复发
. 复发性丹毒,可用小剂量X线照射 8
急性淋巴结炎
致病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临床表现:好发于颈部、腋窝、腹股沟区等,可继发与相
关部位的化脓性感染
①局部表现:淋巴结肿大、疼痛,严重者表皮红肿发热,很 少形成脓肿
②全身表现:发热,WBC↑
治疗:
①处理原发感染灶
②抗感染治疗
. 9
脓肿
皮肤病与性病
.
1
疖(furuncle)又称疔 :是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 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局部出现红、肿、痛的小硬结 面部 “危险三角区”的疖肿,如被挤压,易引起 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以局部治疗为主,早期热敷,微波等物理疗法, 可外涂碘酊、鱼石脂软膏或金黄散 全身症状明显,面部疖或并发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
深部蜂窝组织的一种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主要是溶血 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厌氧性细菌等
临床表现
局部肿、痛,迅速向四周扩大,病变区与正常皮肤无明显分界 病变中央部分常因缺血发生坏死 全身症状明显,有高热寒战、头痛、乏力、白细胞计数增加 颌下和颈部的蜂窝织炎,可发生喉头水肿和压迫气管,引起
急性感染后,病变组织坏死、液化,形成局部脓液积 聚,并有一完整脓壁时,称为脓肿 (abscess) 。致 病菌多为金葡菌
浅表脓肿 局部有红、肿、痛、热的典型症状,与正常组织分界 清楚,剧痛,有波动感 深部脓肿 局部红肿多不明显,无波动感,但局部疼痛和压痛,并 可出现凹陷性水肿 用粗针试行穿刺,抽出脓液,即可确诊 结核杆菌引起的脓肿,特点是:病程长,发展慢,局部无红、 痛、热等表现,故称为寒性脓肿 。继发于骨关节结核、脊柱 结核 治疗 脓肿尚未形成时的治疗与疖、痈相同。如脓肿已有波动且 穿刺抽得脓液,即作切开引流术
典型症状:在肌强直基础上出现阵发性强烈痉挛,先后
累及咀嚼肌、表情肌、颈背腹肌、四肢肌、膈肌等、出
现“苦笑”面容、角弓反张、呼吸困难、呼吸暂停等
.
13
破伤风的临床表现(二)
诱发因素:轻微刺激可诱发痉挛 强烈肌痉挛并发症:肌断裂、骨折、尿潴留、呼吸骤停 病程:多为3~4W,缓解期1W 常见死因:窒息、心力衰竭、肺部并发症 局部破伤风:预后较好
该感染发病急,预后差
. 16
气性坏疽
潜伏期:一般为1~4天,短8-10h,晚5-7天。
局部症状 疼痛:感沉重→剧烈胀痛“胀裂感”和压痛 肿胀:明显、进行性加剧 皮肤:苍白→发亮→紫红色→紫黑色(水泡)
皮下积气:有捻发音,分泌液混有气泡、恶臭
局部:肌肉呈暗红色,无弹性,切割时不流血。
全身症状
.
14
破伤风的治疗
消除毒素来源:彻底清创(双氧水冲洗、充分引流)
中和游离的毒素:早期使用破伤风抗毒素
控制和解除痉挛:①避免刺激
②合理应用镇静、解痉挛药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辅助呼吸 防治并发症:防治肺部并发症、发作时损伤等 营养支持、纠正代谢紊乱,抑制致病菌等
. 15
气性坏疽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 一种严重的以肌组织坏死或肌炎为 特征的急性特异性感染
结炎者,应静脉给予抗生素
出现脓头时,可在其顶部点涂石碳酸 有波动时,应及时切开排脓 对未成熟的疖,勿挤压,以免引起感染扩散
. 2
痈
痈(carbuncle):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
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多见于中、老年人。早期皮肤硬肿,随后扩散, 浸润性水肿,淋巴结肿大,局部疼痛 痈破溃后,溃口呈蜂窝状,像“火山口”,含脓液
.
19
发于上半身的湿疹
发于四肢的湿疹
.
20
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系多种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种皮肤粘膜
血管反应性疾病。表现为时隐时现的、边缘清楚的、红色或白色的 瘙痒性风团,中医称“瘾疹”,俗称“风疹块”。
治疗
选用磺胺甲噁唑加甲氧嘧啶或青霉素、红霉素 早期可用50%硫酸镁或75%酒精湿敷,也可选用 0.5%络合碘湿敷,或蒲公英捣烂外敷 手术时机以痈区中央有皮下坏死,软化时为宜 广泛切开引流,清除坏死组织,保留切口周围 皮片。一般用“+”字或“++”字型切口
. 3
痈
痈的切口排脓:
.
4
急性蜂窝织炎
急性蜂窝织炎(acute phlegmon):是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
. 17
治疗原则
气性坏疽的治疗原则是确诊后立即紧 急手术治疗
紧急手术清创:在全麻下行清创术,清创范围 应达正常肌组织,切口敞开,不予缝合,严重 予高位截肢,残端不予缝合 应用抗生素:首选大剂量青霉素 高压氧治疗 全身支持疗法 隔离
. 18
湿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非传染性、过敏性表皮
炎症,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 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 临床表现: 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 湿疹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皮肤病,治疗需要专用药如湿康, 也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 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 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