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第二学期考试大纲(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08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各科正文要点

2008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各科正文要点

2008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各科正文要点昨日,记者从北京获悉,备受各界瞩目的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已经“出炉”。

与去年的高考大纲相比,今年的考纲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各科的考试性质、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形式与去年相比保持稳定,仅在细微的方面进行了调整。

值得关注的是,语文在写作的“基础等级”中加了一个注解,即每错一个字扣一分,重复不计。

对此,有关专家称,这一点应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

数学降低了几个知识点的要求,如三角函数、立体几何等。

英语学科词汇增加了240多个,阅读量会增加。

理科综合中,生物没变化,物理在能力要求中增加了“生态”二字,这说明试题会关注民生和环保问题。

文科综合中,各科变化较小。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考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参照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制定以下考试内容。

注:生物考查内容与去年保持一致,没有变化,故不再摘录。

化学科试题旨在测试考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所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试题还应考查考生初步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观察、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1.观察能力能够通过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以及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的能力。

2.实验能力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

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的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

能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

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设计或评价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

2009年《高级会计实务》考纲变化及2008年试题评析

2009年《高级会计实务》考纲变化及2008年试题评析
监事不符合规定 。 由 : 理 根据公司法律制度规定 , 公司董事 、 高级管 理人员不得兼任公司监事。 ②公司监事 的产生程序不符合规定。 理 由: 据公 司法律制度规 定 , 司监事应 由公 司股 东会决定 , 根 公 不应 由董事 会决定。③公司聘请 会计师事务所 的程序不符合规定。理 由: 根据公司法律制度规定 , 司聘用承办公司审计业务 的会计 师 公
20 0 7年 1 , 月 甲公 司与乙公司就推广~项新技术达成如下初 步合作意 向:甲乙双方共 同投资成立 A公 司 ,注册 资本 l0 0 0万 元, 其中甲公司 以其专用技 术出资 , 出资额经双方协 商确定为 7 , 5 甲乙公司对 合
对 考 试 没 有 影 响
第八 章 行 政 事 业 单 个别地方 在表述 E 了完善 , 基本 修 改部 分 对考 试 基 作 内容
位财务与会计 妨 备务坼 第十章 资金管理 曼 衣懿响 一定影响
第九 章 财务 战略 与 增加 了‘ 危机 背景 下的企业财务战 罐儆 新增 内容 对 考试 有 第十一章 内部控制 对个 别地 方在表述 L 了完善 。 作 内容没 部 分 对考 试 基 修改 有 实质 变化 本没 有影响
计处理 及jn
向的不合法之处 , 简要说 明理 由。2 根据公 司、 () 税收法律制度有关 规定 , 出 A公司行为的不合法之处 , 指 分别简要说明理 由。( ) 3 从 税收成本角度 , 析 、 断 A公司设立营销机构 的两种方 案哪种 分 判
更优 , 简要说明理 由。4 根据《 () 企业所得税 法》 有关规定 , 出总经 指
第四章 长期股权投 简化了成本法的核算, 持有期间收到的 资与企业合并 股利一律记入投 资收 益; 了成本 法 删除 对考试. 有较大影响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综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综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综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考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参照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制定以下考试内容。

一、生物(一)能力要求1.理解能力(1)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

(3)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见下表)所列实验。

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3.获取信息的能力(1)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

4.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二)考试范围生物知识内容表二、化学化学科试题旨在测试考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所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试题还应考查考生初步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观察、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一)能力要求1.观察能力能够通过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以及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的能力。

09计算机统考大纲

09计算机统考大纲

Ⅰ考查目标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数据机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数据结构45分计算机组成原理45分操作系统35分计算机网络25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80分(40小题,每小题2分)综合应用题70分Ⅲ考查范围数据结构【考查目标】1.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差异,以及各种基本操作的实现。

2.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对算法进行设计与分析。

3.能够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方法进行问题求解。

一、线性表(一)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二)线性表的实现1.顺序存储结构2.链式存储结构3.线性表的应用二、栈、队列和数组(一)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二)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三)栈和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四)栈和队列的应用(五)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三、树与二叉树(一)树的概念(二)二叉树1.二叉树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2.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3.二叉树的遍历4.线索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和构造5.二叉排序树6.平衡二叉树(三)树、森林1.树的存储结构2.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3.树和森林的遍历(四)树的应用1.等价类问题2.哈夫曼(Huffman)树和哈夫曼编码三、图(一)图的概念(二)图的存储及基本操作1.邻接矩阵法2.邻接表法(三)图的遍历1.深度优先搜索2.广度优先搜索(四)图的基本应用及其复杂度分析1.最小(代价)生成树2.最短路径3.拓扑排序4.关键路径(一)查找的基本概念(二)顺序查找法(三)折半查找法(四)B-树(五)散列(Hash)表及其查找(六)查找算法的分析及应用四、查找五、内部排序(一)排序的基本概念(二)插入排序1.直接插入排序2.折半插入排序(三)气泡排序(bubble sort)(四)简单选择排序(五)希尔排序(shell sort)(六)快速排序(七)堆排序(八)二路归并排序(merge sort)(九)基数排序(十)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比较(十一)内部排序算法的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考查目标】1.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

0Wbhjcn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数学(理科)

0Wbhjcn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数学(理科)

Time will pierce the surface or youth, will be on the beauty of the ditch dug a shallow groove ; Jane will eat rare!A born beauty, anything to escape his sickle sweep.-- Shakespeare 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数学(理科)(必修+选修Ⅱ)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Q吧)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Ⅱ.考试要求《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中的数学科部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国家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必修课与选修Ⅱ的教学内容,作为理工农医类高考数学科试题的命题范围.数学科的考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与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科考试要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考查中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又考查考生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一、考试内容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个性品质要求1.知识要求知识是指《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对知识的要求,依此为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三个层次.(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及其背景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2)理解和掌握: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论认识,能够解释、举例或变形、推断,并能利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3)灵活和综合运用: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列知识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或综合性的问题.2.能力要求能力是指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1)思维能力:会对问题或资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会用类比、归纳和演绎进行推理;能合乎逻辑地、准确地进行表述.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思维能力是数学学科能力的核心.数学思维能力是以数学知识为素材,通过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合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和模式构建等诸方面,对客观事物中的空间形式、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判断,形成和发展理性思维,构成数学能力的主体.(2)运算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运算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运算包括对数字的计算、估值和近似计算,对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对几何图形各几何量的计算求解等.运算能力包括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一系列过程中的思维能力,也包括在实施运算过程中遇到障碍而调整运算的能力以及实施运算和计算的技能.(3)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与变换;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空间想象能力是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识图、画图和对图形的想象能力.识图是指观察研究所给图形中几何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画图是指文字语言和符合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以及对图形添加辅助图形或对图形进行各种变换.对图形的想象主要包括有图想图和无图想图两种,是空间想象能力高层次的标志.(4)实践能力: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式;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述和说明.实践能力是将客观事物数学化的能力.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构造想数学模式,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5)创新意识:对新颖的信息、情境和设问,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显示出的创新意识也就越强.3.个性品质要求个性品质是指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思维的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要求考生克服紧张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合理支配考试时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二、考查要求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包括各部分知识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要善于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进而通过分类、梳理、综合,构建数学试卷的结构框架.(1)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既全面又突出重点,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要占有较大的比例,构成数学试卷的主体.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设计试题,使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2)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是对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的考查,考查时必须要与数学知识相结合,通过数学知识的考查,反映考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要从学科整体意义和思想价值立意,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有效地检测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3)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强调“以能力立意”,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侧重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和灵活的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对能力的考查,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查各种能力,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并切合考生实际.对思维能力的考查贯穿于全卷,重点体现对理性思维的考查,强调思维的科学性、严谨性、抽象性.对运算能力的考查主要是对算理和逻辑推理的考查,考查时以代数运算为主,同时也考查估算、简算.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对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三种语言的互相转化,表现为对图形的识别、理解和加工,考查时要与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相结合.(4)对实践能力的考查主要采用解决应用问题的形式.命题时要坚持“贴进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试题设计要切合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践经验,使数学应用问题的难度符合考生的水平.(5)对创新意识的考查是对高层次理性思维的考查.在考试中创设比较新颖的问题情境,构造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数学问题,要注重问题的多样化,体现思维的发散性.精心设计考查数学主体内容,体现数学素质的试题;反映数、形运动变化的试题;研究型、探索型、开放型的试题.数学科的命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注重展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同时兼顾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和现实性,重视试题间的层次性,合理调控综合程度,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努力实现全面考查综合数学素养的要求.Ⅲ.考试内容1.平面向量考试内容:向量.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线段的定比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平移.考试要求:(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向量的概念.(2)掌握向量的加法和减法.(3)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4)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5)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6)掌握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以及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坐标公式,并且能熟练运用掌握平移公式.2.集合、简易逻辑考试内容: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逻辑联结词.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考试要求:(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3.函数考试内容:映射.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反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指数概念的扩充.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指数函数.对数.对数的运算性质.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考试要求:(1)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2)了解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方法.(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4)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不等式考试内容: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考试要求:(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2)掌握两个(不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简单的应用.(3)掌握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4)掌握简单不等式的解法.(5)理解不等式│a│-│b│≤│a+b│≤│a│+│b│.5.三角函数考试内容:角的概念的推广.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sin2α+cos 2α=1,sinα/cosα=tanα,tanαcotα=1.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周期函数.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斜三角形解法.考试要求:(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弧度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2)理解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了解余切、正割、余割的定义;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掌握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了解周期函数与最小正周期的意义.(3)掌握两角和与两角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4)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式证明.(5)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会用“五点法”画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函数y=Asin(ωx+φ)的简图,理解A、ω、φ的物理意义.(6)会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并会用符号arcsinx arccosx arctanx表示.(7)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初步运用它们解斜三角形.6.数列考试内容:数列.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考试要求:(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专科《微积分》大纲08-09

专科《微积分》大纲08-09

《微积分》专科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91320401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微积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微积分英文名称:Calculus课程编号:191320401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预修课程:无开设部门:数学与统计学系适用专业:除外语专业外的所有专科专业学分:4总课时:6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课时:68学时,上机实验课0学时选用教材:赵斯泓等编:《微积分》,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二、课程性质、目的本课程是立信会计学院经济应用数学基础课程之二。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所必需的微积分基础知识,学会应用变量数学的方法分析研究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同时,本课程也为后继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

三、与其他课程的衔接本课程是学生入大学以来第一门数学课程,只需高中数学基础即可。

四、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理解极限、连续的概念,掌握极限的求法。

掌握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和微分的计算方法、导数的应用。

掌握不定积分及定积分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

掌握二元函数的偏导数、全微分的计算方法及二元函数的极值,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内容与课时本课程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见下表:六、课程考核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内容:以考查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模型分析研究为主要内容。

3.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期末测验占70%。

七、参考文献资料1. 《微积分》,赵树嫄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5月第一版八、制定与审定签章。

2008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2008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2008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3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考查各部分内容分值(1)必答题为 270 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 100 分中外教育史 100 分教育心理学 40 分教育研究方法 30 分(2)必选题为 30 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

第I道试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II道试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

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 I道试题的成绩计人总分。

4、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 4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90 分辨析题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简答题 6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90 分分析论述题 3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90 分三、考查范围教育学原理「考查目标」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3.20 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二、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定义的类型2.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1.教育的结构: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

2.教育的功能: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形功能。

(三)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生产力;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008年全国高招统考大纲及各科目解析

2008年全国高招统考大纲及各科目解析

2008年全国高招统考大纲及各科目解析2008年03月21日16:36语文英语汉语文理数理综物理化学生物文数文综政治历史地理综合解析:·名师把脉各科命题方向:08年高考大纲全解析·名师解读08高考大纲政治多注重时政热点各科解析:语文:·依照语文大纲抢分高招:突出重点主攻读写· 2008年语文高考大纲:渗透新课标的命题精神数学:·依照数学大纲抢分高招:回归课本探寻发源地· 2008年数学高考大纲:强调了对基础的考查英语:·2008年英语高考大纲:词汇量要求有所提高生物:· 08年生物高考大纲:全面考查生物科学素养化学· 2008年化学高考大纲:考察综合分析能力物理:· 2008年物理高考大纲:会使用仪器处理问题【考纲】依照语文大纲抢分高招:突出重点主攻读写陈京龙湖南省特级教师《试题调研》特约名师1、重视基础,全面复习。

我们在考前最后90天要根据2008《考试大纲》和《试题调研》第6辑解读考纲从字音到写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既关注“热点”,也留心“冷点”(如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甚至“冰点”(如文学常识的识记),决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

现在各地试卷题量和文字书写量都有减少趋势,因而个别考点在高考试卷中轮空,比如2007年全国卷两套卷中对语基知识的考查,没有出现标点题,卷Ⅰ有字形题,天字音题;卷Ⅱ却相反,有字音题,无字形题。

所以上一年来,考的考点并不意味着不重要,更不意味2008年仍然不出题。

又如2005年江西卷的第一大题出了6个小题,分别考查了字音、字形、近义词比较、成语使用、标点符号和语病识别等考点,2006年压缩了题量,没有出成语题,但2007年高考江西卷又考了成语。

其实,过去一些“冷点”完全可能变成后来的“热点”,比如说全国卷在2005年之前没有单独考察“语段压缩和扩展语句”,在2006年、2007年全国两套试卷中语文综合表达题的板块里“压缩语段,扩展语句”卷土重来,成为“热点”考题,不管是概括二胡的特点还是仿照朱自清先生的名作扩展成三句话,都是对这个考点的检查。

2024年湖南省益阳市职业技能认定考评员考核试题答案汇总

2024年湖南省益阳市职业技能认定考评员考核试题答案汇总

2024年湖南省益阳市职业技能认定考评员考核试题答案汇总1、单选题(共100题)1. 以下不属于劳动保障部对技师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内容是( A )。

A 、调整职业资格等级B 、考试方式改为“以考为主,以评为辅”C 、国家一级技能竞赛获奖者可直接授予高级技师资格2. 考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公正性、( B )、保密性、相制约性。

A 、标准化B 、程序化C 、规范化D 、制度化3. 职业技能鉴定的监督检查系统包括行政督查与( A ) 。

A 、技术督查B 、人事督查C 、组织督查D 、工作督查4. 考评员必须具有高级工、技师或者(A)专业技术职务以上资格。

A、高级B、中级C、初级D、三级5. 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对职业技能鉴定所进行的指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对鉴定所进行月度检查B 、审核决定职业技能鉴定所的条件标准C 、组织制订鉴定所的条件标准D 、检查指挥鉴定所工作6. 鉴定测评工具体系不包括( D )。

A 、鉴定试题B 、鉴定试卷C 、试卷模板D 、操作模型7. 对某一特定职业进行分析与研究,通常采用( C )法。

A 、岗位分析B 、技能分析C 、职业分析D 、工种分析8. 为确保鉴定公平、公开、公正,国家规定考评员执行考评任务时实行( A )制度。

A.轮换B. 集训C. 回避D. 督导9. 试题难度一般分为( C )等级。

A 、三个B 、四个C 、五个D 、六个10. 职业技能鉴定的考试是属于( D )考试。

A 、标准性B 、常模参照C 、参照性D 、标准参照性11. ( C )技能鉴定工作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综合管理。

A 、军队技术兵种B 、行业特有职业C 、社会通用职业D 、社会特殊职业12.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质量保证体系主要包括( B )方面。

A 、六个B 、五个 C、四个 D 、三个13. 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实行聘任制,其聘期一般为( C )。

(A)一年 (B) 二年 (C) 三年 (D) 永久14. 下列关于爱岗敬业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B )。

08-09教学计划

08-09教学计划

巩义市第五高级中学2008—2009学年度上期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在新的一年里,紧紧抓住新课程试验这个机遇,以新课程培训为先导,以校本教研为抓手,积极开展新课程的研究和探索,优化教育教学管理,提升教学教研水平,突出教学特色,努力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任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规范教学行为,构建高校课堂1、坚决贯彻市科研中心关于“突出两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六项策略(先学后讲,三讲三不讲,及时反馈校正,三布置三不布置,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删除无效教学环节),规范教学行为,构建高校课堂”的课堂教学奋斗目标。

2、努力实践“调节教学”“2025模式”原则,狠抓“四个环节”(自学释疑、训练操作、反馈矫正、延伸迁移),积极探索“诱思教学法”,摆正主导与主体、讲与练的关系,突出时实效性原则。

坚决避免“以我为中心”、“以教为中心”“资料当教案”“逐题讲,泛泛评”的传统教学模式。

3、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要经常进行反思教学。

要课课反思、周周反思,树立反思意识,形成自觉行为。

改进教学方法。

实现课堂教学最佳效果,确保市局下达教学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高度重视“校本教研”,充分发挥群体优势,打响校本教研这一品牌1、不辜负新课程试验“样本校”这一称号,聚焦课堂教学,推行基于课例的教研模式,以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讨方式,在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强化备课小组,坚持周四教研例会,坚持备课组周五碰头会制度,充分发挥群体优势。

领导分包教研组,定期进行交流、研讨和指导。

教研组长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要有计划、有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教学教研活动,使各教研组形成学习之风,研讨之风。

3、每一位教师要认真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并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研讨创新在教法、学法研讨中进行科研立项,在摸索、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理论,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继续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以起到规范教育行为,充分调动其内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作用;二是坚持不懈地抓好教育理论学习,以实现其观念更新、方法创新;三是鼓励教师在职进修,继续开展一帮一活动;四是定期开展书法、做题、上公开课、示范课比赛活动;五是聘请名校教师到校讲学或组织观看教育教学录相片,组织本校教师到名校考察学习;六是要求教师凡是学生做的试题、练习题自己必做,每周做一套高考题;七是努力培养我校骨干教师和名星教师。

高三物理08-09期末考试学生评价程嗣

高三物理08-09期末考试学生评价程嗣

东城区2008---2009学年学生水平评价与教学建议高三物理教师研修中心教研员程嗣一、总体评价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物理试卷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以2008《北京市高考考试说明》和《教学大纲》为依据,突出双基和主干(核心)知识,加强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程度和物理情景的分析能力的考查为目的,以检查复习效果,指明复习方向为目标。

注重考查双基,强调复习落实。

这次高三物理期末考试全区26所学校参加,参考人数为3250人,试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为120分。

全区平均分为83.89分,其中1类学校均分为98.56分,2类学校均分为72.58分,3类学校均分为56.69分,4类学校均分为54.06分,整个试卷的难度系数为0.7.其中1类学校难度系数是0.82,2类学校难度系数是0.60,3类学校难度系数是0.47,4类学校难度系数是0.45。

其差值与1类学校分别为0.22、0.35、0.37;均分差值为25.98分、41.87分、44.83分。

全区均分与1类学校差值为14.67分。

这次期末考试特别注重双基和能力的考查,注重物理知识点和核心知识的考查,试题从《物理考试说明》高考中所要求的五种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加强了对学生的全面考查。

试卷所涉及的物理考点达近百个(北京市高考考点112个),学生物理实验6个(北京市19个物理实验)。

试卷分单选、多选、实验、证明和计算共计23题。

从整个答题情况来看各学校对双基落实的很好,选择题的得分全区为34.79分(满分48分)其中单选20.89分(满分30分)多选得分13.99分(满分18分),但对于考查能力的试题,例如9题、20题和23题,全区答得较差这三题的难度系数分别为0.40、0.61、0.33.这表明我们在后期的复习中除抓双基外,还应重视能力试题的训练和研究。

从试卷得分和数理统计来看,我区高三物理老师按照中心的要求“潜心研读考试说明、静心推敲高考试题、精心设计复习流程、用心传授科学备考”复习备考落实到位。

20082009聘任资料(外聘实习指导教师聘书`职业资格证书`教学

20082009聘任资料(外聘实习指导教师聘书`职业资格证书`教学

08-09学年外聘实习指导教师聘书:一、董金康老师聘书二、施来达老师聘书三、夏小弟老师聘书四、潘宝明老师聘书五、徐志樑老师聘书六、丁云波老师聘书七、张崇换老师聘书八、金雁老师聘书九、陆晨星老师聘书十、吴玲老师聘书十一、吕金兰老师聘书十二、叶雷锋老师聘书十三、杨浩军老师聘书08-09学年外聘实习指导教师职业资格证书:一、董金康老师职业资格证书二、施来达老师职业资格证书三、夏小弟老师职业资格证书四、潘宝明老师职业资格证书五、徐志樑老师职业资格证书六、丁云波老师职业资格证书七、张崇焕老师职业资格证书八、金雁老师职业资格证书九、陆晨星老师职业资格证书十、吴玲老师职业资格证书十一、吕金兰老师职业资格证书十二、叶雷锋老师职业资格证书十三、杨浩军老师职业资格证书外聘实习指导教师教学信息资料(教学任务书、课程表、部分教案材料一:董金康老师参教资料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教学任务书董金康老师:2008 —2009 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计划安排已定,请你按教学大纲和校历编注:1、具体上课周次详见校历和教学进程表。

2、考查科目应按排在期末考试前一周随堂进行,教务处不再另行安排。

教学工作部、专业建设部2008 年8 月27 日课程表第2周:06数控高职(1)(下附部分教案)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专业名称机械类课程名称车工授课教师董金康授课班级06数控高职1、2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初试科目考试大纲-904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

初试科目考试大纲-904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904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适用专业: 420104学科教学(数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答题纸一般由考点提供。

(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数学分析约100分高等代数约5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计算题:7大题,约100分。

分析论述题:3大题,约50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考试内容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二门数学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理解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中反映出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具有一定实际背景的数学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部分:数学分析考查内容1、数列极限数列极限概念、收敛数列的定理、数列极限存在的条件2、函数极限函数极限概念、函数极限的定理、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大量与无穷小量3、函数的连续性连续性概念、连续函数的性质4、导数与微分导数的概念、求导法则、微分、高阶导数与高阶微分5、中值定理与导数应用微分学基本定理、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6、不定积分不定积分概念与基本积分公式、换元法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7、定积分定积分概念、可积条件、定积分的性质、定积分的计算8、定积分的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旋转体的侧面积9、级数正项级数、函数项级数、幂级数、傅里叶级数10、多元函数微分学偏导数与全微分、复合函数微分法、高阶偏导数与高阶全微分、泰勒公式与极值问题第二部分:高等代数考查内容多项式、行列式、线性方向组、矩阵、线性空间、线性变换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华东师范大学编:《数学分析》(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

北京大学编:《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三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能力要求高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最基本的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Ⅲ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

1.识记 A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②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2.表达应用 D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③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④扩展语句,压缩语段⑤选用、仿用、变换句式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⑦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识记 A①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②识记文学体裁常识③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三、古代诗文阅读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08~09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教研计划

08~09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教研计划

南亨中心小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教研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我乡小学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加大语文教研课题“探究式开放教学模式”的研究,并做好总结推广工作,充分发挥课题效能,浓厚教研气氛,使教科研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为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服务。

二、教研工作任务及措施1、建立健全语文中心教研组工作机构和工作职责及制度,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研工作。

2、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方针、政策,积极贯彻执行教育方针和政策,提高教师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树立终身从教的思想。

3、认真学习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材教法,钻研教育理论,交流教学经验。

4、督促检查教师完成教学计划情况,不定期进行常规检查。

5、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组织专题讨论会,使教师对语文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6、有目的地组织观摩课,调动教师钻研教材、教法,研究学生个性,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7、组织教师相互听课。

全体教师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风格,大目的在于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要逐步形成浓厚听课气氛,大胆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

8、定期座谈教学经验,要养成总结教学经验的习惯,重视平时积累,要求教师在教案上写“教学反思”,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原则,自觉分析教学中的优点、缺点。

9、建立严格的教研制度,保证教研活动的正常进行。

附:语文教研活动安排:周次主要工作负责人1 制订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工作计划教研组长2 组织学习教学大纲及新课程标准教研组长3 三年级公开教学凌月娇4 五(2)班公开教学黄可卿5 二年级公开教学陈秋萍6 四(2)班公开教学刘晶君7 六(2)班公开教学张庆运8 一年级公开教学张子芳9 座谈教学经验、迎接期中考试教研组10 组织期中考试各教师11 ⑴试卷分析;⑵期中小结。

高等数学B课程考试大纲09版

高等数学B课程考试大纲09版

高等数学B 课程考试大纲适用专业:农科、本科学制年限:四年总学时:56+64 学分:3.5+4制定者:马学玲审核人:一、课程的性质与考试目的《高等数学B》是本科农林等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专门人才服务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函数与极限;数与微分;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的应用;微分方程;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多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和重积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以及定积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获取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自学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函数与极限考试内容:映射与函数;数列的极限;函数的极限;无穷小与无穷大;极限运算法则;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小的比较;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连续函数的运算与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1)理解函数的概念,会求函数的定义域、表达式及函数值。

会求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并会作出简单的分段函数图像。

(2)理解和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和周期性,会判断所给函数的类别。

(3) 了解函数y=f(x)与其反函数y=f--1(x)之间的关系(定义域、值域、图象),会求单调函数的反函数。

了解隐函数的概念。

(4) 理解和掌握函数的四则运算与复合运算,熟练掌握复合函数的复合过程。

(5) 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简单性质及其图象。

(6) 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7) 会建立简单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式。

(8) 了解几个特殊函数。

(9) 理解极限的概念(对极限定义中“ε- N”、“ε- δ”、“ε- M”的描述不作要求),能根据极限概念分析函数的变化趋势,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极限与左右极限的关系。

陕西省渭南市《保教知识与能力》教师教育

陕西省渭南市《保教知识与能力》教师教育

陕西省渭南市《保教知识与能力》教师教育《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A、追求利益的倾向B、追求刺激的倾向C、追求成功的倾向D、回避困难的倾向【参考答案】C2. ()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A、心理品质B、社会文化C、教育D、社会环境【参考答案】C3. 能改变教育者观念的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生产力D、文化【参考答案】B4. 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社会文化B、电视C、家庭D、幼儿园【参考答案】D5. 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C、实质教育论D、现代课程论【参考答案】C6. 一切犯罪共同侵犯的客体是()。

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复杂客体【参考答案】A7.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这是一种()。

8.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9. 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话,能大方的和人打招呼,是 3 到 6 岁儿童学习发展与指南,语言领域对()幼儿发展水平提出的要求。

A、2-3 岁末期B、3-4 岁末期C、4-5 岁末期D、5-6 岁末期【参考答案】B11. 通常的课堂教学采用()方式。

A、讲演B、讲解C、讨论D、讲授【参考答案】B12.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是()。

A、个人业主制B、合伙制C、公司制D、股份制【参考答案】C14. 下列哪一项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常用方式()。

15.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B、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D、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参考答案】A16. 教师在基本要求一致的前提下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教学,这是由()原则决定的。

2009年高考文科综合考试大纲全面解读(重点推荐)

2009年高考文科综合考试大纲全面解读(重点推荐)

2009年高考文科综合考试大纲全面解读(重点推荐)2009-1-23 21:44:00阅读2753 次高考资源网(),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镜像阅读全文,请点击这里一、文科综合考纲(略)Ⅰ.考试性质(略)Ⅱ.考试内容(略)一、考核目标与要求(略)二、考试范围(共三学科略)Ⅲ.命题指导思想(略)三、政治学科备考建议2009年思想政治考试总体来说,考纲保持稳定。

考核目标和要求均未改变,其知识考试范围基本稳定,只有个别知识点作了调整。

政治考点共167个,其中经济学有57个,没有变化;2008年宏观调控就被改为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哲学有66个考点,与去年相比没有任何变化。

政治学有44个,这部分知识与去年相比,只有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改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处变动。

国内外重大时事时间限定为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

2009年思想政治考试备考要注意:1.考生要根据《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学科特点,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确新“增”了哪些知识范围,防止遗漏知识点。

杜绝出现知识盲点的有效办法是紧贴《考试大纲》。

2.要深思“增”的原因,要结合社会焦点热点问题逐一对新增的范围进行全面思考。

例如,《政治常识》中增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识点,在认知这个知识点时,不仅要依据教材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而且还要结合社会热点进行深刻的思考。

其中对此问题的复习不仅要依据教材进行相关问题的梳理,还要结合本年度我国政府的相关政策精神、国家意志进行全面分析理解。

3.立足学科基础,注重学科能力2008年各地高考政治题最大的特点都是“立足学科基础,注重学科能力”。

例如,2008年四川卷26题,就是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直接考查债券与投资收益率。

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的收益率是依次提高的,说明这三档利率水平相对应的债券分别是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这三种债券的发行主体分别是政府、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主要复习内容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2)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空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3、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及其意义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产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

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同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同空想成为科学。

3、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工作产场。

首先,这是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曾作了具本的阐述,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已。

最的,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5、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6、教材绪论部分思考题第一题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解地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2、哲学史上的基本派别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5、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6、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重要性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7、辩证法的本质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8、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9、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还是要用唯物的、辩证法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

10、教材第一章思考题第3题第二章、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2、近代哲学认识论上两种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缺陷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认识的本质以及认识运动规律问题上的基本观点认识: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

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

人不公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还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不公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能够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不公能够反映现实中的事物,而且能够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

规律问题上的观点:认识动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认;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研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4、真理的客观性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5、主观和客观、认识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个统一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

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

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

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这就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思想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

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这同样是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

6、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与真理的检验标准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

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地、无条件的。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睥、有限的。

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7、教材第二章思考题第1题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与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意义:(1)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2)唯物史观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

(3)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3、历史创造活动中主体的选择性与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的关系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右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

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