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饮子探源
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研究概况
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研究概况
暗痱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通常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暗痱的症状包括红色、瘙
痒和疼痛的皮肤疹子,以及皮肤的结节和溃疡。
这种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
很难根治。
地黄饮子是中药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治疗暗痱证病患也具有很好
的疗效。
地黄饮子是中药方剂,由当归、黄芪、山药、川芎、白芍、生地黄和炙甘草等中药组成。
这种方剂具有滋阴补肾、清热解毒、调和营卫等功效,对于脾胃虚弱、血虚贫血、咳嗽、消渴、腰膝酸痛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同时,地黄饮子还可以调节机体内分泌,
增强皮肤的免疫能力,有利于控制暗痱的发展。
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地黄饮子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暗痱证的中药方剂。
研究发现,地黄饮子中的当归、川芎、白芍等成分能够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消除局部的淤血,从而
减轻皮肤的痛楚和瘙痒感。
同时,地黄饮子中的黄芪、山药等成分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
能力,增强皮肤的抵抗力,有利于预防暗痱的再次发生。
总之,地黄饮子是治疗暗痱证的一种有效的中药方剂。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还需要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节和用药,配合使用口服药物和外用药品,才能达到最
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合理的生活习惯,以便
更好地恢复健康。
地黄饮子的名家案例
地黄饮子的名家案例地黄饮子出自宋代的《圣济总录》,是一个经典的中医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肾阳不足,肾阴亏虚,气虚痰浊的疾病。
一些著名的中医医师使用地黄饮子治疗了一些病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一、治疗四肢颤抖的病例曾某,女,69岁,农民,成都双流人,于2021年8月10日初诊。
患者主诉四肢颤抖1+年,伴有双肩部抖动,不能自行控制,无抽搐及意识障碍,无肢体功能障碍及肢体麻木,无大小便障碍。
患者口苦口干,体胖,面色少华,夜尿5-6次,大便正常,舌质淡胖有齿痕,少苔,脉沉细。
诊断为颤证。
辩证为阴阳两虚。
治则调补阴阳,息风止颤。
处方为地黄饮子加减:山萸肉15g、石斛20g、麦冬15g、五味子12g、石菖蒲10g、远志10g、肉苁蓉10g、肉桂10g、白附片10g、巴戟天15g、天麻15g、白芍15g、石决明30g、熟地15g、炙甘草15g。
8剂,每剂煎取900ml,分成6次,每次150ml,每日3次,两日一剂。
经过治疗,病人诉肢体震颤明显好转。
二、治疗脑出血的病例梁某,男,时年52岁。
患者于2019年5月16日突发头痛、呕吐、左侧肢体偏瘫,脑CT检查示右侧基底节区出血量约12mL破入脑室,住院治疗20多天。
首诊证候为神识昏昧,口舌歪斜,左侧肢体不遂,懒言,二便不能自禁,舌绛而嫩,苔少,脉弦、双尺沉细无力。
西医诊断为脑出血。
中医诊断为中风——中脏腑(肾精亏虚,虚风内动)。
治法为补肾益精,平衡阴阳。
处方为地黄饮子加减:熟地黄20克、山茱萸30克、肉苁蓉12克、巴戟天12克、熟附子6克(先煎)、远志6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生白芍15克、石菖蒲12克、生龙骨20克(先煎)、茯苓12克、生牡蛎20克(先煎)、龟甲20克(先煎)、怀牛膝15克、肉桂4克(后下)。
以上两个案例表明地黄饮子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在使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情况来制定治疗方案。
同时也要注意中药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古方新用:地黄饮子辩治老年病疗效佳
地黄饮子原出于金·刘完素《宣明论方》,由干地黄、巴戟天、肉苁蓉、山茱萸、五味子、麦冬、石斛、茯苓、附片、桂枝、石菖蒲、远志、生姜、大黄、薄荷等药组成,为治疗肾虚名方。
临床用以治疗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梗死、脑萎缩、老年性痴呆、脑动脉硬化等老年脑病,疗效卓著,現举例介绍如下:一.脑出血患者,女,68岁,患者中年丧夫,积劳成疾。
素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半月前因脑出血经住院抢救转危为安,但遗留言语障碍、偏瘫而来求治。
症见头晕目眩,手足心热,渴不多饮,服辛温香燥之则口苦口渴,胃中烧灼,精神萎靡,身体消瘦,言语謇涩,右侧肢体瘫痪,活动困难,卧床不起,颧赤唇红,舌光红无苔,脉细数无力。
此属肝肾阴虚,脑失所养。
治宜滋养肝肾,补脑利窍,方用地黄饮子加减:生地、茯苓、麦冬、白芍、桑枝各12克,山茱萸、丹皮、泽泻、肉苁蓉、巴戟天各10克,山药、葛根各30克,丹参、当归各15克,石菖蒲、远志、五味子、薄荷(后下)各6克。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服20剂,言语恢复正常,右上肢可以抬举,下肢可以屈伸、站直。
原方去石菖蒲、远志,加杜仲、续断、钩藤、怀牛膝,续服20剂,右侧肢体活动功能稳定好转,能下床行走。
上方加减再服30剂病告痊愈,可以上街买菜和操持家务。
后健康生活16年寿终正寝。
二.脑萎缩患者,男,66岁,患者因渐起眩晕健忘,语言不利,神志呆钝,间发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肢体震颤,走路不稳3月余,经医院CT检查确诊为脑萎缩、脑梗死,治疗无效而来求治。
症见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呆钝少言,语言謇涩,步履蹒跚,食欲不振,夜尿频多,小便失禁,舌胖质淡苔少,脉沉细无力。
此属肾气亏虚,髓海不足。
治当补肾填精,滋养温补。
方用地黄饮子加减:熟地、茯苓、山茱萸、麦冬、巴戟天、肉苁蓉、赤芍各12克,杜仲、锁阳、益智仁、郁金、西洋参(另煎,兑服)各10克,山药30克,五味子、台乌药、右菖蒲、远志、薄荷(后下)各6克,当归、丹参、葛根各15克。
地黄饮子详解研讨
地黄饮子详解研讨地黄饮子,又称地黄饮,是一方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喑痱症状的中药方剂。
以下是对这个方剂的详细解析:组成熟地黄:1.5克巴戟天去心:1.5克山茱萸炒:1.5克肉苁蓉酒浸,切,焙:1.5克附子炮裂,去皮、脐:1.5克石斛去根:1.5克五味子炒:1.5克肉桂去粗皮:1.5克白茯苓去黑皮:1.5克麦门冬去心,焙:1.5克远志去心:1.5克菖蒲:1.5克石菖蒲:不明确,可能为石斛之误薄荷7片(加减)使用方法上锉,如麻豆大。
每服三钱匕(9—15g)。
水一盏,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擘破),同煎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适应症主治喑痱,表现为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
说明喑痱证的基本病机是下元虚衰,虚阳上浮,痰浊上泛,堵塞窍道,导致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
肾主骨,下元虚衰导致筋骨痿软无力,足废不用。
虚阳上浮,痰浊上泛,堵塞心窍,舌强不语,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等症状。
配伍特点是阴阳同补,上下兼治,重在温补下元,兼以开窍化痰。
熟地甘温滋肾填精,山茱萸酸温涩肝肾,肉苁蓉甘温润肾阳,巴戟天温补肾阳,附子、肉桂辛热助阳益火,石斛、麦冬甘寒滋阴益胃,五味子酸涩收敛,茯苓、远志、菖蒲开窍化痰,薄荷疏散郁火。
临床运用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晚期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中风后遗症、脊髓炎等慢性疾病过程中出现肾阴阳两虚之证者。
加减法若用于肾虚之痱证,减去石菖蒲、远志等宣通开窍之品。
喑痱以阴虚为主,而痰火盛者,减去温燥的附子、肉桂,酌加川贝、竹沥、胆星、天竺黄等以清化痰热。
兼有气虚者,适当加味人参、黄芪等以补气健脾。
伤寒杂病论—地黄饮子
伤寒杂病论—地黄饮子《神农本草经》地黄:味甘,寒。
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
久服,轻身、不老。
一名地髓。
生川泽。
上一一篇学到炙甘草汤,地黄这味药只起了个头,很粗糙地跟同学大概讲了一下,古时候的地黄用的是新鲜的生地黄跟晒干的地黄。
到了唐代之后,就多了一个东西,叫做熟地黄。
用地黄来滋补身体的阴虚或者是肾虚的话,现代用药都是用熟地黄。
而这个晒干的干地黄我们现在都是拿来当作是凉血的药,就是当这个人身体有些发炎的症状的时候,会拿干地黄来清血热。
如果同学有看外面的医生的话,他们在治疗一些妇女病,或看到有上火的时候,开干地黄就会写生地,因为新鲜的生地现在已经买不到了,是常常这样用的。
地黄进入了现在的这种使用习惯之后,古方世界的中医在使用地黄的一个很重要的着眼点反而我们用到的越来越少了。
《神农本草经》是写:“亦名地髓”就是这种药,在我们中医种植的领域里面,会给它一个类似于杀手的封号。
地黄是中药材里面所谓的最会伐地利的药材,就是当一块很肥沃的田地种过地黄之后,它就会贫脊十年。
另外一味会伐地利的药材是麻子仁。
种一次地黄之后据说原来是很肥沃的土壤第二年就不行了,第二年只能种什么?只能种牛膝,牛膝是一味不需要营养的药草。
然后再两年可以开始种山药,山药种到第十年的时候才可以再一次种地黄。
如果你要连续的种地黄的话,那接下来种出来的地黄都不能用。
这样一个药材,所以它叫做地髓,好像土地里面的这些精华都被它榨干了。
我们说中医的补阳药或者是补气药,如果你要拿西医的一种化学分析来看待它的话,直到今天它都还是属于玄学的范围。
因为补阳药补气药是吃下去之后,这个人的身体上会有一种能量上的提升,而人体的能量这件事情到现在都还是一个非常形而上的东西。
可是相反来说滋阴药,我们说阴就是物质,阳就是能量。
滋阴药的话通常就可以分析出它有很多很多的营养。
像地黄这个药材,如果拿到化学的实验室里面去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它里面含有很多种矿物质,尤其是这个黑黑的颜色,据说是含铁很多,所以它用来当做补血的药材是有意义的。
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研究概况
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研究概况地黄饮子是一种具有中药特性的饮品,被认为具有治疗暗痱证的功效。
暗痱证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和颈部出现的痤疮,丘疹,结节等皮肤病变。
而地黄饮子作为中药饮品,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调节气血,消肿止痛的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暗痱证的治疗中。
本文将从地黄饮子的成分、作用机制、临床研究和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对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的研究概况进行介绍。
一、地黄饮子的成分地黄饮子是由中药材地黄、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等制成的中药饮品。
地黄被认为具有益肾阴,清热凉血的功效,当归被认为具有活血调经的作用,川芎、白芍被认为具有活血化瘀,舒经止痛的作用,而生地黄被认为具有清热凉血,滋阴养血的功效。
这些中药组合在一起制成的地黄饮子被认为具有清热祛痘,调节气血,消肿止痛的作用,从而可以用于治疗暗痱证。
三、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的临床研究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医临床观察和临床对照试验方面。
有关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的中医临床观察研究表明,地黄饮子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面部和颈部痤疮,丘疹,结节等症状,有效缓解疼痛,减轻瘙痒,改善皮肤质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临床对照试验研究也表明,地黄饮子与常规治疗相比,在治疗暗痱证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显效率高,不良反应少,且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影响,能够帮助患者迅速康复。
四、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应该遵医嘱使用,服用剂量和疗程应按医生的建议进行,不可随意增减。
地黄饮子属于中药饮品,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过敏体质患者在使用时需要谨慎,如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就医。
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化妆品和油腻食物等,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地黄饮子作为中药饮品,具有治疗暗痱证的功效,其临床疗效显著,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
然而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使用注意事项,遵医嘱使用,避免不当操作。
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研究概况
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研究概况
暗痱证是指局部皮肤出现丘疹、疱疹、结节等症状,且常常伴随有瘙痒、疼痛等不适
感觉,多发生于年轻人身上,影响生活和工作。
中医学认为,暗痱证是由于肝经、脾经失调,阴虚火旺所致。
相应的治疗方法是补益肝肾、滋阴清热,使体内阴阳得以平衡,从而
达到治疗暗痱证的目的。
地黄饮子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由人参、黄芪、当归、川芎、熟地黄等多味药物组成。
其中,熟地黄是一种常用的养阴药物,具有滋阴补肾、生津润燥的功效。
而在《金匮
要略》中还有一种用熟地黄为主药的方剂——地黄饮,具有滋阴清热、调理气血等功效,
因此在中医治疗暗痱证方面有相应的应用。
近年来,关于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内容包括临床疗效观察、药
理作用、治疗机理等方面。
其中,不少研究证实地黄饮子对缓解暗痱证的症状有显著效果。
例如,2015年朱明洋等人研究发现,地黄饮子能够调节血清IL-4、IL-6、IL-8等炎症因
子水平,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局部瘙痒等不适感觉。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地黄饮子可以提
高肝肾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助于改善暗痱证患者整体身体状况。
在治疗机理方面,地黄饮子在中医理论上被认为具有补益肝肾、滋阴清热的作用。
具
体而言,地黄饮子可调和肝经、脾经,滋阴清热,从而改善体内阴阳平衡,修复皮肤组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治疗暗痱证的目的。
地黄饮子原典
地黄饮子原典地黄饮子原典地黄饮子(地黄饮)《圣济总录》歌诀地黄饮子山茱萸麦味菖蒲远志茯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服喑厥风痱能治之火归水中水生木《圣济总录》卷五十一:“论曰:内经谓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此肾虚也,喑痱之状,舌喑不能语,足废不为用,盖肾脉侠舌本,肾气内夺,气厥不至舌本,故不能语而为喑,肾脉循阴股循内踝。
入足下,肾气不顺,故足废而为痱。
”治肾气虚厥,语声不出,足废不用,地黄饮方熟干地黄焙巴戟天去心山茱萸炒肉苁蓉酒浸切焙附子炮裂去皮脐石斛去根五味子炒桂去粗皮白茯苓去黑皮各一两麦门冬去心焙远志去心菖蒲各半两上一十二味,锉如麻豆,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二枚劈破,同煎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圣济总录》 1962年10月第1版1998年10月第1版第5次印刷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宋.太医院编成书于政和年间(公元 1111~1117 年)《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二·诸证门:“喑痱证主肾虚。
内夺而厥,舌喑不能言,二足废不为用。
肾脉虚弱,其气厥不至,舌不仁。
《经》云:喑痱,足不履用,声音不出者。
地黄饮子主之:治喑俳,肾虚弱厥逆,语声不出,足废不用。
”熟干地黄巴戟去心山茱萸石斛肉苁蓉酒浸,焙附子炮五味子官桂白茯苓麦门冬去心菖蒲远志去心。
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枚、薄荷少许,同煎至八分,不计时候。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中国经典文库2007年8月第1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作者:金·刘完素著撰于[金·乾道壬辰(大定壬辰)年] 乾道八年(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年。
《绛雪园古方选注》:“饮,清水也。
方名饮子者,言其煎有法也。
喑啡之证,机窍不灵,升降失度,乃用一派重浊之药,务在药无过煎,数滚即服,取其轻清之气,易为升降,迅达经络,流走百骸,以交阴阳。
附子、官桂开诸窍而祛浊阴,菖蒲、远志通心肾以返真阳,川感触入肾以清虚热,白茯苓泄胃水以涤痰饮,熟地、山萸滋乙癸之源,巴戟、苁蓉温养先天之气,麦冬、五味入肺肾以都气。
地黄饮子——精选推荐
地黄饮⼦出处来源(《宣明论⽅》组成:熟地黄15g,⼭茱萸、⾁苁蓉、⽩茯苓、⽯斛、麦门冬各12g,巴戟天、炮附⼦、⾁桂、远志、⽯菖蒲各9g,五味⼦6g,⽣姜6g,⼤枣6g,薄荷5g。
功效主治: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
治肾虚暗痱。
症见⾆强不能⾔,⾜废不能⽤,⼝⼲不欲饮,⾜冷⾯⾚,形衰神疲,尿频或失禁,苔浮腻,脉沉细弱。
⽅解:本⽅所治喑痱,乃因下元虚衰(肾之阴阳两虚),虚阳上浮,痰浊随之上泛,堵塞窍道所致。
喑是⾆强不能⾔,痱是⾜废不能⾏⾛。
治宜补养下元为主,摄纳浮阳;佐以开窍化痰,宣通⼼⽓。
⽅中主药⽣地黄、⼭茱萸补益肾阴,巴戟天、⾁苁蓉、⾁桂、附⼦温壮肾阳,使真元得以温养,浮阳得以摄纳,⾁桂⼜能引⽕归元,使阳纳于阴;辅以⽯斛、麦门冬、五昧⼦滋补阴液;佐以茯苓、葛蒲、远志交通⼼肾,宣窍化痰;使以少量薄荷利咽膈,⽣姜、⼤枣和营卫。
诸药合⽤,阴阳俱补,摄纳浮阳;开窍化痰,宣通⼼⽓,上下同治,标本兼顾,⽽以治下治本为主,⽔⽕相济,喑痱可愈。
药理研究:增强免疫功能,升⾼⽩细胞,强⼼,调节中枢神经,镇静,镇痛,扩张⾎管,降⾎压,降⾎糖,祛痰,抗菌。
其中地黄、麦门冬、⼭萸升⾼⽩细胞,增强免疫功能,兴奋造⾎功能,抗菌,键脑益智。
麦门冬抗炎,抗休克,抗⼼律失常,抗⼼肌缺⾎,提⾼耐缺氧能⼒,降⾎糖,抗菌;⽯斛解热,促进免疫,助消化,降⾎压,促胃肠蠕动;⾁苁蓉增强免疫功能,调整内分泌,降⾎压,抗衰⽼;巴戟天促⽪质激素样作⽤,促黄体功能,抗应激、抗炎;⾁桂、附⼦扩张⾎管,健胃,镇静,镇痛,兴奋交感神经。
附⼦还能强⼼,抗休克,抗炎,抗寒冷,增强免疫,抗⾎栓形成。
临床应⽤:本⽅是肾阴阳两虚喑痱证的主要⽅剂,亦是中风喑痱的代表⽅剂。
以⾆强不能⾔,⾜废不能⾏,脉沉细弱为据。
若⾜废偏肾阴虚者,加地⾻⽪、鳖甲,以退虚热;偏肾阳虚者,加仙茅、淫⽺藿,以温补肾阳;⽓虚者,加黄芪、党参;纯属阴虚,痰⽕盛者,去⾁桂、附⼦,加贝母、⽵沥、胆南星、天竺黄,以清热化痰;⽆喑症者,去菖蒲、远志、薄荷。
地黄饮子详解研讨
地黄饮子详解研讨地黄饮子是一道常见的中药饮品,主要以地黄为主要药材制作而成。
地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滋阴清热、补肝益肾、润肠通便等功效。
地黄饮子常见于中医中药理论中,被用于调理肝肾阴虚、肺热症状。
地黄饮子的制作方法相对简单。
一般的制作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将适量的地黄清洗干净。
然后,在适量的水中加入地黄,放入煲或锅中,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炖。
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其他药材,如生地黄、夏枯草、麦冬等,以增强药材的功效。
煮沸后,继续慢炖一段时间,直至药材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在水中。
最后,将汤液过滤,将药渣去除,取得纯净的地黄饮品。
地黄饮子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添加适量的蜂蜜或冰糖来调味。
由于地黄味苦,加糖可以让口感更好,同时也能提升养阴滋润的效果。
一般来说,地黄饮子可以依据个人实际情况每天饮用一到两次,每次饮用100-200毫升,可以储存在冰箱中冷藏,保存2-3天。
地黄饮子具有滋阴清热、补肝益肾、对症治疗肺热等作用。
它常用于治疗由于阴虚引起的肝肾不足、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状。
另外,地黄饮子还可以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对便秘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然而,地黄饮子在使用时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来决定,不适合体内有湿热症状、脾胃虚寒等症状的人群食用。
同时,在饮用地黄饮子时,烹制药材要注意煮沸时间、火候和水量的掌握,以充分保留药材的有效成分。
另外,饮用地黄饮子过量也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对肾功能有影响的人群应慎重使用。
总之,地黄饮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饮品,具有滋阴清热、补肝益肾、润肠通便等功效。
在使用时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来决定,避免过量使用,并注意烹制药材的方法和火候的掌握。
如有不适或疑问,建议咨询中医师或药剂师的意见。
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研究概况
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研究概况地黄饮子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滋阴清热、益肾补肝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地黄饮子被认为可以治疗暗痱证,这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疾病。
暗痱证是一种皮肤病,主要表现为面部和头部出现暗红色的小疮疹,疼痒不适。
中医认为,暗痱证是由于肾阴虚、血热所致,因此地黄饮子具有益肾清热的功效,可以治疗暗痱证。
本文将对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的研究概况进行介绍。
一、地黄饮子的药材组成地黄饮子主要由地黄、黄芩、熟地、山药、茯苓等中药材组成。
地黄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黄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熟地具有滋阴补肾、益精血的作用,山药具有益气健脾、补肺益肾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消食的作用。
这些药材搭配合理,可以起到滋阴清热、益肾补肝的功效,对治疗暗痱证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的临床应用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的临床应用已有一定的积累。
据临床研究表明,地黄饮子能够改善暗痱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痒感,缩短疾病的持续时间。
地黄饮子还能够调节患者的内分泌水平,改善肾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使患者迅速恢复健康。
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的药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清热解毒:地黄饮子中的黄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暗痱证患者的疼痒感,促进病灶的愈合。
2. 益肾补肝:地黄、熟地等药材具有滋阴补肾、益肝养血的作用,可以调节患者的内分泌水平,改善肾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3. 调理气血:地黄饮子中的山药、茯苓等药材具有益气健脾、利水渗湿的功效,可以改善暗痱证患者的体质,平衡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地黄饮子对治疗暗痱证具有显著的疗效。
某医院开展的一项临床研究发现,应用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的患者,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疼痒感减轻,病情迅速得到控制。
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降低复发率。
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研究概况
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研究概况
地黄饮子是由中药材地黄制成的一种汤剂。
地黄,是一味名贵的中草药,具有滋阴补肾、清热解毒的功效。
中医认为,暗痱证是由体内湿热积聚、阴燥不足引起的,而地黄具
有滋阴清热的作用,可以调节体内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暗痱证的效果。
地黄饮子的制作方法较为简单,一般是将地黄切片,加水煎煮,然后提取汁液,加入
适量的蜂蜜或糖进行调味。
使用时,可以直接饮用或者冷藏后饮用,每天饮用一杯。
许多研究表明,地黄饮子对于治疗暗痱证具有显著的疗效。
一项发表在《中草药》杂
志上的研究发现,地黄饮子能够显著改善暗痱证患者的皮肤潮湿、瘙痒等症状,同时还能
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另一项发表在《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地黄饮子
可以显著降低暗痱证患者的皮肤温度,改善局部皮肤气味等不适症状。
还有一些研究对地黄饮子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一项发表在《中华中医药杂志》上的研
究发现,地黄饮子可能通过调节体内的炎症反应和体液平衡,进而改善暗痱证患者的症状。
还有研究发现,地黄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湿热反应,减少湿疹炎症反应。
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研究概况
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研究概况地黄饮子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主要由地黄、茯苓、白术、甘草等中药材组成,在中医药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
暗痱证是中医疾病分类中的一个疾病类型,主要表现为面部皮肤长出的暗红色小疙瘩,有时会伴有疼痛或瘙痒等症状。
地黄饮子在治疗暗痱证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临床认可和应用。
研究显示,地黄饮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有效改善暗痱证患者的皮肤症状。
地黄作为主要药材,具有滋阴清热、益肝明目的作用,有助于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面部皮肤的肌肤质地。
茯苓、白术、甘草等药材也具有清热解毒、调理脾胃、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能够消除暗痱证患者体内的湿热毒邪,促进皮肤的排毒和修复。
临床研究表明,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的疗效确实显著。
一项小规模的临床试验显示,采用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患者,可以在疗程结束后显著减轻患者面部疙瘩的数量和症状,同时改善患者的皮肤质地和光泽度。
另一项实验研究发现,地黄饮子能够降低患者体内的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皮肤的炎症反应,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和瘙痒感。
此外,地黄饮子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很少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由于其成分基本为中药材,较少使用化学合成的药物,因此对患者的身体负担较小。
但是,在使用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时,仍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并避免不当饮食和生活习惯,以免影响疗效。
总的来说,地黄饮子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在治疗暗痱证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疗效。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不同病情和个体差异,地黄饮子的疗效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监测。
未来,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中医药在皮肤病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研究概况
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研究概况
地黄饮子的主要成分是地黄、山药、枸杞等,其中地黄为主要药材,具有补血滋阴、
清虚热的功效。
山药具有益气健脾、补肺益肾的作用,而枸杞则具有滋肝肾、明目等作用。
地黄饮子综合了这三种中药的功效,在治疗暗痱证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据临床研究显示,地黄饮子可以改善暗痱证的症状,并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一项研究
报告显示,将地黄饮子作为治疗暗痱证的主要治疗方法,治愈率可达90%以上。
这是因为
地黄饮子可以清热燥湿、滋阴养血,改善机体的内环境,有利于暗痱证的治疗。
另一项研究表明,地黄饮子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暗痱证的能力。
研究发现,地黄饮子可以促进人体免疫球蛋白和白细胞等免疫指标的增加,对于暗痱证的
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配,调配比例
和用药剂量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同时,地黄饮子也不是绝对安全的中药,如果出现过敏
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使用并进行相应处理。
地黄饮子临床研究进展
显改变。结果临床治愈2例好转8例无效2例。 刘涛用地黄饮子加味治疗神经免疫性 疾病41例其中脱髓鞘疾病20例包括多发性硬化1例视神经脊髓炎7例急性脊髓炎3例 变性疾病21例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4例进行性脊肌萎缩症3例原发性侧索硬化2例进 行性延髓麻痹7例阿尔茨海默病5例服药1个月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 902。 穆齐金E37l用地黄饮子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迟发性神经病患者中毒后均有 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症状和体征经用抗胆碱药和胆碱酯酶复能剂等抢救后临床治愈。
虚型3例方用地黄饮子加减18例中痊愈15例好转2例无效1例。薛素芬曾治疗多例小儿 地图舌患者方用地黄饮子加味效佳。此外还有以辨证论治为基础用地黄饮子配合其 他疗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精神分裂症、正常颅压脑积水、膝骨关节病、鼻咽癌及 百合病等取得较好疗效。 6讨论 《内经》云“喑痱足不履用音声不出者地黄饮子主 之。本方主要由三组药物组成。一组为补阴药应用甘温的熟地黄与酸温的山茱萸相 配以补肾填精配石斛、麦门冬、五味子滋阴敛液壮水以济火一组为补阳药以肉苁蓉、 巴戟天温壮肾阳配熟 生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eh的干燥块根。其甘寒质润以养阴苦寒以泄热功善凉血滋阴而以凉血为主。因 其有清退虚热的作用亦适用于阴虚潮热证。滋清兼备虚实两清既凉血又止血而以凉 血为其特长。现代地黄饮子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特别是对其临床应用范围的研究 已具规模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应进一步结合现代医学研究的新成果深入研究其活 性成分及药理作用。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药物与临床栏目地黄饮子加味治疗 高血压2例体会 【关键词】 地黄饮子 地黄饮子出自金元四大家刘完素之《宣明论 方》卷二方是古代医籍之名方本方兼具补肾益精滋阴助阳宁心开窍化痰熄风之功效 对后世中医方剂学的发展影响极大近代常用于脑动脉硬化及中风后遗症等证属肾之 阴阳两虚者。笔者用本方加味以肾之阴阳两虚证为辨证目标治疗中老年人高血压病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病例1患者男55岁2004年10月6 日初诊。患者3年前发现自己血 压升高一直坚持服用降压药但血压忽高忽低而且发现不能停药有时忘记服药血压立 即升高。1年前因腰腿疼痛在外医误用大剂辛温抗风湿中药致胃黏膜灼伤之后经常发 生胃脘部疼痛。四诊见口臭、苔腻、胃痛食后尤甚头晕目眩面色潮红腰膝困疼查血 压155/95mmHg脉寸滑尺弱证属胃虚食滞肾虚精亏。初诊用不换金正气散加味以平 胃消滞药用陈皮10g半夏10g苍术15g厚朴10g藿香10g茯苓10g神曲12g焦楂12g炒麦芽 12g炙甘草7g生姜3g大枣两枚每日1剂 水煎两次混合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180ml/次6 剂后口臭已除腻苔渐退胃痛减轻再诊以地黄饮子加味药用熟地15g山萸肉10g麦冬 10g五味子6g石斛10g远志10g节菖蒲10g茯苓10g大芸10g巴戟14g肉桂4g附子6g焦楂 10g神曲10g薄荷4g生姜两片大枣两枚用法同前5剂后腰痛明显减轻10剂后血压开始 下降20剂后血压稳定在115/75mmHg继以麦味地黄丸合肾气丸善后随访1年未见复 发。 病例2患者男50岁2005年7月10日初诊。患者高血压两年主要 体会高血压归类 于中医内科的“头痛”、“眩晕”、“中风”等证候范畴也是40岁以上中老年人最为常见 的多发病。《内经》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景岳全书》云“无虚不能做眩”都从 根本上指出中老年人阴阳二气日渐不足脏气虚衰精气内亏是本证的发病基础。加之 饮食劳倦它病迁延虚虚实实精气互损最终导致肾亏诸症的发生或为肾火失熙下元不 温摄纳失职开合无度或为肾水不足水不涵木阴虚精亏髓海失养甚者阴虚阳浮虚风内 动致使血压升高表现为头痛眩晕并伴随出现一系列心肾两虚的症候。《内经》曰“形 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纵观全方熟地、山萸肉填精益髓滋养乙葵之源大 芸、巴戟补肾助阳温养先天之气麦冬、五味、石斛滋敛肺肾之液并清虚热远志、菖 蒲、茯苓宁心安神化痰开窍交通心肾配合少量辛热之桂附不在补火意在摄阳引火归 元佐薄荷、姜枣祛风调和营卫。诸药合用温而不燥补而能行标本兼顾上下并治重在 补肾治本共成补肾益精滋阴助阳宁心安神之功 。全方协调水火平衡阴阳阴精充足元 阳归肾虚风必除血压得降眩晕自止与上2例病机正为相符故用之每效。 作者单位 831100 新疆昌吉新疆地勘局物化探大队门诊部 日期2008年7月4日 - 来自2007年
地黄饮子,是治疗嘴不能说话、脚不能走的良方,是阴阳双补的方子
地黄饮子,是治疗嘴不能说话、脚不能走的良方,是阴阳双补的方子补肾是个热门的话题,年轻人是想补补肾,增进夫妻关系,上了年纪人因为健康问题,开始注重养生,针对老年人多肝肾亏虚,进行补肝肾。
肾虚有阳虚、阴虚、阴阳俱虚。
补肾阴的我们学习了六味地黄丸、左归饮;补肾阳的我们学习了肾气丸、右归饮。
今天我们来讲一下阴阳双补的方子,地黄饮子。
它创造出来是治疗下半身阴阳俱虚导致不能走,上半身则痰浊上泛,出现说不出话。
现代多有发挥。
具体我们往下看。
地黄饮子出自《黄帝素问明论方》,由熟地黄,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苁蓉,附子,五味子,肉桂,茯苓,麦门冬,石菖蒲,远志组成。
方中重用熟地黄滋补肾阴。
山茱萸温肝固精,强阴助阳。
肉苁蓉、巴戟天补肾壮阳。
附子、肉桂温肾助阳,引火归元。
石斛、麦冬、五味子滋阴敛液,与上面的温阳药相配,使阴阳相交,又能制约肉桂、附子的温燥。
心火暴甚,肾水虚衰,水泛为痰,堵塞窍道,所以用菖蒲、远志、茯苓交通心肾,开窍化痰。
薄荷清新头目,疏风散邪,收其不尽之邪,使风无留着。
生姜、大枣和营卫,扶正可以祛邪。
地黄饮子治疗的是下元虚衰,痰浊上泛的喑痱证候,这个喑是说哑了,不能说法,痱是说脚不能走路了。
表现为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
足少阴肾脉走行嘴部是挟舌本而行的,肾虚了,没有精气上承舌中,会出现语声不出。
再加上肾虚水泛为痰,痰浊上泛,堵塞窍道,也会导致语声不出。
肾主骨,肾虚,下元虚衰,出现筋骨痿软,所以脚不能走。
肾虚孤阳浮越往上走,火不归元,所以足冷面赤。
脉沉细弱,也是肾阴阳俱虚的表现。
需要指出的是,方中温阳的药是温下半身,也就是说是治疗脚不能走到的,而养肾阴、化痰的是治疗上半身,也就是治疗嘴不能说的情况的。
如果只是单纯治疗肾虚导致脚不能走,可以减去石菖蒲、远志、薄荷。
如果喑痱是以阴虚为主,而痰火盛者,就要去了太温燥的附子、肉桂,加上清热化痰的中药,比如川贝母、竹沥、陈胆星、天竹黄。
易简地黄饮子
易简地黄饮子易简地黄饮子方剂来源清。
《医方集解》引《易简方》。
原名地黄饮子。
组成与用法生地黄黄芪熟地黄甘草天门冬麦门冬石斛枇杷叶枳壳泽泻人参上药各等分,为粗末;每服9克,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功能养阴益气,润燥生津。
主治阴虚气弱,消渴烦躁,咽干口渴,小便频数量多,面赤,脉虚大。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糖尿病,肺结核;又唱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等病症。
例如:(1)糖尿病以本方加花粉、沙参为基础方,治疗糖尿病、慢性咽喉炎等引起的烦渴。
如多尿,可重用生甘草,或加桑螵蛸、覆盆子,便秘,加大黄、麻仁;疮痈,加银花、连翘。
(2)肺结核以本方加贝母、百部为基础方,治疗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干咳。
如有白痰,可加半夏、陈皮;黄痰,加黄芩、竹茹,胸闷,加旋覆花、苏梗。
(3)紫癜性肾炎本方加减,治疗32例。
其中加激素治疗15例,加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6例。
结果:痊愈9例,好转22例,未愈1例。
其中的20例,经1-8年随访均获愈(《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年第12 期)。
(4)肾病综合征本方合大补元煎加减,治疗成人复发性及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35例。
患者均为偏阴虚型。
结果;复发性患者完全缓解85例,基本缓解14例,好转8例,无效3例;难治性患者完全缓解70例,基本缓解23例,好转22例,无效10例。
经随访,完全及基本缓解中的190例,病情稳定2--10年以上者183例,余7例均在取效后2年内复发(《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年第11期)。
(5)产后失语本方加减治疗。
患者产后失语,症见面黄色淡少华、形体虚弱自汗、精神疲惫、气息乏力、不能言语、舌淡苔滑、脉沉弱。
结果:服药13剂后获愈(《黑龙江中医药》1988年第2期)。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阴虚气弱之证。
方用生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石斛滋阴生津,合以黄芪、人参补益元气,为其配伍特点。
,临床应用以消渴烦躁、咽干口渴、小便频数量多、脉虚大,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火旺,加黄连、黄芩;湿甚,加苍术、厚朴;水肿,加猪苓、车前子等。
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研究概况
地黄饮子治疗暗痱证研究概况暗痱证是中医传统疾病学范畴中的一种皮肤病,常见于年轻人群,尤以女性较多。
其主要特点为皮肤出现丘疹、丘疱疹、疮疱,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潮红、瘙痒等不适感,影响患者的外形及生活品质。
传统中医认为,暗痱证归于“湿疹”范畴,其病因主要与体质、环境、饮食等各方面因素有关,其中内因是最关键的原因,情志抑郁、饮食失宜、作息不规律等因素也会影响暗痱证的发生、发展与治疗。
《内经》中指出,暗痱证是因胃脘热毒引起的,治疗上应以辨证为基础,综合运用中药、穴位、针灸、饮食调理等方法进行治疗。
而其中以中药治疗最为常见,地黄饮子就是常用的方剂之一。
地黄饮子方剂由黄柏、山茱萸、丹皮和地黄等药材组成,主要功效在于清火解毒、凉血滋阴、调节身体内部机能,对暗痱证很有疗效。
- 黄柏:味苦寒,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燥湿止痒,常用于暗痱证、阴虱疥、口腔溃疡等。
- 山茱萸:味微苦、微酸、微甘,主要功效为补益肝肾、生津液、止血、止痛,常用于妇科、皮肤病等。
- 丹皮:味酸、苦,性微寒,主要功效为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可用于暗痱证、口腔溃疡、崩漏等。
- 地黄:味苦甘、微温,主要功效为滋阴滋补、抗氧化、增强免疫力,可用于肝肾亏损、阴虚发热、贫血等。
地黄饮子的组方比较容易掌握,其制作方法为:取黄柏、山茱萸、丹皮各15g,地黄30g,放入煮药器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30分钟,滤出药渣后喝药汁。
每日3次,每次250ml。
一般治疗需坚持1-2个月,或者根据医师建议进行调整。
文章结论:地黄饮子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暗痱证的药方,在临床实践中多有应用。
患者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结合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坚持适量饮食、作息规律、心情舒畅,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方剂——地黄饮子
中药方剂——地黄饮子养生之道网导读:地黄饮子。
地黄饮子,中医方剂名,具有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之功效。
那么地黄饮子由哪些药物组成?下面就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地黄饮子吧。
【方剂名】地黄饮子【别名】生地黄饮子(《世医得效方》卷七)【出处】《圣济总录》【组成】熟干地黄焙、巴戟天去心、山茱萸炒、肉苁蓉酒浸切焙、附子炮裂去皮、脐石斛去根、五味子炒、官桂去粗皮、白茯苓去黑皮各一两(各30g)。
麦门冬去心、焙远志去心、菖蒲各半两(各15g)。
【方歌】地黄饮子山茱斛,麦味菖蒲远志茯,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服。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三钱(9~15g),水一盏,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擘破,同煎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现代用法:加姜枣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滋肾阴,补肾阳,化痰开窍。
【主治】喑痱。
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
【方解】本方证是由下元虚衰,阴阳两亏,虚阳上浮,痰浊随之上泛,堵塞窍道所致。
'喑'是指舌强不能言语,'痱'是指足废不能行走。
肾藏精主骨,下元虚衰,筋骨失养,故见筋骨痿软无力,甚则足废不能用;足少阴肾脉夹舌本,肾虚则精气不能上承,痰浊随虚阳上泛堵塞窍道,故舌强而不能言;阴虚内热,虚阳上浮,故口干不欲饮,面赤;阳虚失于温煦,故足冷;脉沉细弱是阴阳两虚之象。
此类病证常见年老及重病之后,治宜补养下元为主,摄纳浮阳。
佐以开窍化痰。
方中熟地黄、山茱萸补肾填精;肉苁蓉、巴戟天温壮肾阳,四药合用以治下元虚衰之本,共为君药。
附子、肉桂助阳益火,温养下元,摄纳浮阳,引火归原;石斛、麦冬滋阴益胃,补后天以充先天;五味子酸涩收敛,合山茱萸可固肾涩精,伍肉桂能接纳浮阳。
五药合用,助君药滋阴温阳补肾,共为臣药。
石菖蒲、远志、茯苓开窍化痰,以治痰浊阻窍之标,又可交通心肾,是为佐药。
生姜、大枣和中调药,功兼佐使之用。
诸药合用,标本兼顾,阴阳并补,上下同治,而以治本治下为主,下元得以补养,虚阳得以摄纳,水火相济,痰化窍开则喑痱可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栏目特约 贵溪制药厂
地黄饮子探源
何德山
( 江西省乐华锰矿职工医院
乐平 333316)
关键词 : 地黄饮子 ; 探源 中图分类号 : R 289. 5 文献标识码 : A
地黄饮子是著名古方 , 笔者根据中医文献 , 对它 做了一番考镜源流的工作 , 拂去历史的尘埃, 让人们 在研究使用该方时, 认识会更加明晰 , 不妥之处 , 敬 希同道教正。 1 祖剂出处 地黄饮子出自金元四大家之首刘完素 ( 约 1120 ~ 1200 年) 的著作 黄帝 素问宣明 论方 ! 卷二诸证 门∀ , 简称 宣明论方∀, 撰于公元 1172 年 ( 金大定 12 年 ) , 十五卷。 # 喑痱证 主肾虚。 内夺而厥, 舌喑不能言, 二足废不为用 , 肾脉虚 弱 , 其气厥不至, 舌不仁。 经∀ 云喑痱 , 足不履用, 音 声不出者 , 地黄饮子主之。治喑痱 , 肾虚弱厥逆 , 语 声不出 , 足软不用。 熟干地黄 巴戟 ( 去心 ) 山茱萸 石斛 肉苁 蓉 ( 酒浸、 焙) 附子 ( 炮 ) 五味子 官桂 白茯苓 麦门冬 ( 去心 ) 菖蒲 远志( 去心) 等分, 上为末, 每 服三钱 , 水一盏半 , 生姜五片, 枣一枚 , 薄荷同煎至八 分 , 不计时候。 ∃[ 1] 中医界历来以为地黄饮子系刘完素所独创 , 说 它是# 外风∃( 真中风 ) 学说逐渐发展到# 内风 ∃ ( 类中 风 ) 证治的代表方剂, 但通过笔者对中医文献的初步 考证发现, 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北宋末期 , 地黄饮子 的前身 % % % 地黄饮已经被政府征集编入医典 , 如此 高度成熟的方剂在实践中应该是应用了多年。地黄 饮的主药是熟干地黄 , 熟地始见北宋苏颂主编的 本 草图经∀ : # 蒸三、 二日令烂 , 暴干 , 谓之熟地黄 & &其 地黄当光黑如漆, 味甘如饴糖。 ∃[ 2] 图经∀ 成书于北
的倡导人之一。他指出 : # 所以中风瘫痪者 , 非谓肝 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之也, 亦非外中于风尔 , 由乎将息 失宜而心火暴甚 , 肾水虚衰不能制之 , 则阴虚阳实 , 而热气怫 郁, 心神昏 冒, 筋骨不 用, 而卒倒 无所知 也。 ∃
[ 6]
阐明中风病因从肾虚导致阴阳失衡立论 , 远
见卓识 , 精确不磨。 圣济总录∀ 地黄饮的喑痱证治 , 对刘氏中风学说的形成具有启示作用, 同样应在情 理之中。 遗憾的是 , 圣济总录∀ 流落北方 , # 尔后南北殊 域 , 彼此不通 , 放南宋之士 , 不得观之 , 遂至并其目而 无知者∃ [ 7] 。在南方医界, 几成麟角凤毛, 难怪丹波 元胤感叹: # 呜呼 , 其书成于北宋而晦于南宋, 不传于 中国而存于夷狄。 ∃ 不要说一般医生, 就连博极群 书如明代著名中医目录学家殷仲春 对它也谋面无 缘。# 明代秀州殷方叙作 医藏目考 ∀ , 述见闻之卷 帙 , 列此于声闻函中 , 而不详其篇目, 殆亦未能目睹 也∃ 。后人知有 宣明论方∀ 之地黄饮子 , 而不知 圣济总录∀ 之地黄饮 , 也就毫不足怪。 宋代崇尚医学 , 圣济总录∀ 对古来专门授受之 方搜罗繁富, 简直是一座宝山, 有待人们发掘研究 , 重放异彩。值得称道的是 : 刘完素作为寒凉派的开 山 , 生平喜用凉药 , 但对喑痱肾虚, 识定心坚, 投以温 补的地黄饮子, 足见大名医 , 辨证施治 , 实事求是, 并
地龙、 乌药、 苍术、 青盐 ) , 成为喑痱证治载方最多的 典籍, 体现了宋代医学成就的先进与丰富 , 至今依然 具有极高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圣济总录∀ 为宋徽宗赵佶 ( 1082~ 1135 年) 于 北宋政和年间( 1111~ 1117 年) 召集海内名医献方 , 结合宫廷所藏禁方秘药 , 历时 7 年纂辑成书, 凡 200 卷 , 录方近二万首 , 规模宏伟, 洋洋大观, 堪称宋代医 学全书。书成梓版 待印, 宣和四 年 ( 1122 年 ) 十二 月 , 金人侵入燕京 , 京中金帛文物被劫掠一空, 圣济 总录∀原稿及梓版也一同被盗往北方。金朝大定年 间 ( 1161~ 1189 年) 乃把现成 圣济总录∀ 付印, 虽巨 制鸿篇 , 得者不易 , 但刘完素作为当时北方医界的领 袖 , 名重朝野 , 自然有条件阅读此书, 在继承地黄饮 治理喑痱证的基础上 , 结合他自身的实践经验 , 在方 中增加一味薄荷宣畅窍路, 加强疗效。薄荷始载刘 宋雷 音∃
宋嘉
六年( 1061 年) , 嘉
七年 ( 1062 年) 初刊。可 七年 , 但
以推断: 地黄饮出现的上限年代不超过嘉 流行于北宋中期当不成问题。
地黄饮载 圣济名录∀ 五十一卷肾脏门。 # 喑痱论曰 : 内经∀ 谓内夺而厥, 则为喑痱, 此肾 虚也。喑痱之状, 舌喑不能语 , 足废不为用 , 盖肾脉 夹舌本, 肾气内夺, 气厥不至舌本 , 故不能语而为喑。 肾脉循阴股循行内踝 , 入足下 , 肾气不顺 , 故足废而 为痱。 治肾气虚厥, 语音不出, 足废不用, 地黄饮方。 熟干地黄 ( 焙) 巴戟天 ( 去心 ) 山茱萸 ( 炒 ) 肉苁蓉 ( 酒浸, 切焙 ) 附子 ( 炮裂 , 去皮脐 ) 石斛 ( 去根 ) 五味子 ( 炒 ) 桂 ( 去粗皮) 白茯苓( 去黑 皮) 各一两 麦门冬 ( 去心焙) 远志 ( 去心) 菖蒲 各半两 右一十二味 , 如麻豆 , 每服三钱匕, 水一 盏, 生姜三片, 枣二枚( 劈破) , 同煎七分 , 去滓食前温 服。 ∃ [ 3] 地黄饮、 地黄饮子, 方名仅一字之差 , 剂量小异, 主治相同 , 特别是服法也相一致, 王子接对服法作了 解释 : # 饮 , 清水也。方名饮子者, 言其煎有法也。喑 痱之证, 机窍不灵, 升降失度 , 乃用一派重浊之药 , 务 在药无过煎, 数滚即服, 取其轻清之气, 易为升降 , 迅 走经络 , 流走百骸, 以交阴阳。 ∃ [ 4] 虽然地黄 饮子比 地黄饮多了一味薄荷 , 但几微之差, 性质不变, 这一 切绝非巧合, 它清楚表明 , 地黄饮便是地黄饮子的祖 方, 刘完素不过是继承发扬之 , 百丈竿头更进一尺。 主方地黄饮之外, 圣济总录∀ 还收入补肾八味 丸( 熟干地黄、 山药、 山茱萸、 泽泻、 牡丹皮、 白茯苓、
艹
不存在门户之见。 2 方药探源 溯流探源 , 我们从地黄饮子往上寻到了地黄饮, 不过 , 问题并未结束 , 因为, 古代中医文献证明, 地黄 饮也不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 它同样是源源有自, 在前人制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大医学家孙 思邈 ( 581~ 682) 完成于唐永徽三年 ( 625 年 ) 的医学 巨著 备急千金要方∀ 卷第十九肾脏门补肾第八载有 一方 , 名# 内补散∃。 # 内补散 治男子五劳六绝, 其心伤者 , 令人善 惊, 妄怒无常; 其脾伤者 , 令人腹满喜噫 , 食竟欲卧, 面目萎黄; 其肺伤者 ; 令人少精, 腰背痛 , 四肢厥逆; 其肝伤者 , 令人少血面黑 ; 其肾伤者, 有积聚 , 少腹腰 背满痹 , 咳唾, 小便难。六绝之为病, 皆起于大劳脉 虚, 外受风邪, 内受寒热 , 令人手足疼痛 , 膝以下冷, 腹中雷鸣 , 时时泄利 , 或闭或痢, 面目肿 , 心下愦愦不 欲语 , 憎闻人声方。 干地黄五分 巴戟天半两 参 两半 苁蓉 石斛 五味子 桂心 菟丝子 山茱萸各五分 甘草 茯苓 麦门冬 人
[ 12] [ 13]
甚至认为 : # 地黄饮子堪称( 中风) 第一方。 ∃[ 14] 笔者治疗中风后遗证, 如用补气活血化瘀失效。 审病人有肾虚症状 , 改投地黄饮子, 振颓起废, 功效 卓著。总之 , 它在脑病证治中 , 应用的机会极多, 本 文的目的 , 即在于加深人们对它的认识和重视。
参考文献
[ 8] [ 7]
! 32 !
江西中 医药 2003 年 4 月第 4 期总 34 卷第 244 期
地黄饮、 地黄饮子 , 主要都是熟地 , 宋代寇宗 说 : # 经∀ 只言干、 生二种 , 不言熟者。如血虚劳热 , 产后虚热, 老人中虚燥热, 须地黄者, 生与生干 , 常虑 太寒, 如此之类, 故后世改用熟者。 ∃ [ 11] 李东垣 用药 心法∀指出: # 地黄假火力蒸九数 , 故能补肾中元气。 ∃ 神农本 草 经∀ 早也 认 为干 地黄 能 # 逐 血痹 , 填骨 髓∃ 。方中基本药品的功效在 神农本草经 ∀ 均可得到印证。
∋ 名 方 与 验 方 ∋
! 31 !
JIAN GXI JO URN AL OF TRADITION AL CH IN ES E M EDICINE
桂枝、 附子) 、 补骨脂丸 ( 补骨脂、 肉苁蓉、 麦门冬、 菖 蒲、 远志、 钟乳粉 ) 、 菟丝子丸( 菟丝子、 白茯苓、 附子、
怀香 桂枝、 菖蒲、 远志) 、 补肾石斛丸 ( 石斛、 赤小豆、 子、 羌活、 楝实、 乌头、 马蔺子、 葫芦巴、 巴戟天、 蜀椒、
[ 5]
∋ 名 方 与 论∀ 、日华子本草∀ 用之# 治中风失
远志半两
。终于完善成更加严密的地黄饮子。 刘完素是中医学中风病因学说从外风转向内风
分 上十五味 , 治下筛。酒服方寸匕 , 日三 , 加至三 匕, 无所禁。 ∃[ 9] 地黄饮药品十四味 , 内补散十五味, 两相对照, 药品相同的竟然高达十一味 , 服法前用饮子 , 后用散 剂, 颇为接近, 可以认定内补散就是地黄饮的蓝本。 但是 , 地黄饮与内补散不同 , 它是专病专方, 主治喑 痱, 针对性强; 内补散主治涉及心、 肝、 脾、 肺、 肾多脏 器亏损, 是比较宽泛的补剂。当然 , 内补散载于肾脏 门, 以补肾中精气, 滋阴温阳为目的 , 这是它与地黄 饮存在的内在联系 , 所谓异流而同源。 喑痱 , 首见 素问!脉解篇∀ 云 : # 内夺而厥, 则为 喑痱 , 此肾虚也。 ∃ [ 10] 操持过度或房劳失节, 肾元虚 衰, 精气不续, 虚阳浮越 , 痰浊上泛, 上则窍络阻滞, 舌不能言 , 下则筋骨不利, 足废不用 , 出现足少阴经 络循行路线的动作障碍。病证预后 , 灵 枢! 热病∀ 曰: # 痱之为 病也, 身无痛者 , 四肢不收, 智乱 不甚。 其言微知, 可治, 甚则不能言, 不可治也。 ∃ 经中仅述 病状理法而未出方治, 后世根据病情虚实轻重, 区分 为风痱、 喑痱, 不少医家则将其并入中风论治。 地黄饮本之经旨, 并借 鉴 千金 ∀ 内补散 立方。 方中以熟地黄、 山茱萸、 五味子、 麦冬、 石斛补阴, 以 巴戟天、 肉苁蓉、 附子、 肉桂温阳, 茯苓涤痰饮 , 菖蒲、 远志通窍络、 出声音 , 生姜、 大枣调和营卫, 全方滋而 不腻 , 温而不燥 , 刘河间在此祖剂中增加薄荷芳香通 窍, 画龙点睛, 成为地黄饮子 , 不愧大家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