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垮掉派”的文学作品
从《在路上》看-垮掉派-的文化身份困境
万方数据从《在路上》看“垮掉派”的文化身份困境斯)驾车横贯美国大陆的经历,许多“垮掉派”的核心人物如艾伦·金斯伯格、威廉·巴勒斯、约翰·霍尔姆斯等也都出现在其中。
它如实地记载了他们的真实经历和心路历程,因而“不仅是一部一般的垮掉派作品,而且是一部关于垮掉派的垮掉派小说。
”留“垮掉派”身处美国最沉闷却又最动荡的历史时期。
对白入主流文化的不满让“垮掉派”陷入文化身份的困境:他们对自身身份感到困惑和迷失,并努力追寻新的文化身份。
这个主要由中产阶级和受过良好教育的白人组成的群体,虽然身处美国主流社会,却自我放逐,从中心走向边缘,从主体走向“他者”,试图认同以黑人文化为代表的少数族裔文化,但以失败告终。
诺曼·梅勒称他们为“自种黑人”,威廉·巴勒斯则把他们比做印度种姓社会中最卑贱的“不可触摸者”。
尽管凯鲁亚克企望在处于美国社会边缘地位的少数族裔的世界里找到理想的乐园,但这只是他幻想和虚构的乐园,黑人世界永远不可能是白人的乐园。
归根结底,白人文化身份的价值取向是自我中心的和排他性的。
一、身份的迷失什么是身份?简单地说,身份问题涉及自我的本质属性、文化和精神归属等方面。
身份认同主要指“某一文化主体在强势与弱势文化之间进行的集体身份选择,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思想震荡和巨大的精神磨难,其显著特征.可以概括为一种焦虑与希冀、痛苦与欣悦并存的主体体验。
”④身份及身份认同问题往往与种族、阶层或等级制度、性别、权利等因素紧密相连。
人们早就开始了对身份认同的哲学思考,二战后,在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等理论的观照下,身份认同的研究更是焕发了新的活力。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历经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和文化变革,问世于这个特殊时期的小说《在路上》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因而,从身份认同角度来探寻小说的主人公萨尔·帕拉迪斯文化身份的变化轨迹,能够使我们在新的视野中审视凯鲁亚克的创作以及美国重大社会转型期内在的文化和政治困境,并从中深度了解白人文化的本质特征。
外国文学垮掉的一代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垮掉的一代名词解释
“垮掉的一代”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
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美国的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战争的残酷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弥补的创伤。
生活在50年代的美国青年,他们经历了战后的繁荣时期,看到了科技
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和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垮掉的一代”应运而生。
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杰克·凯鲁亚克、艾伦·金斯堡和威廉·巴勒斯等人。
他
们的作品风格独特,常常通过描绘人物在旅途中的经历、性爱和吸毒等场景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反叛。
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是一些放荡不羁、反叛传统的年轻人,他们试图通过流浪、放纵和反叛来寻找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垮掉的一代”文学流派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学风格,也反映了那一代年轻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这个流派的影响深远,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各地的文学和文化。
亚文化—垮掉的一代(2)
对西⽅⽂化的影响尽管“垮掉的⼀派”基本上是⼀个纯粹的⽂学流派,但这⼀流派对整个西⽅⽂化的影响却是强⼤⽽深远,其影响⼒不仅仅体现在⼏个作家或作品上。
从很多⾓度上看,“垮掉的⼀代”都可被视为美国⽂化的第⼀⽀“亚⽂化”。
“垮掉派”⽂⼈是⼆战之后质疑和否定传统⽂化价值观的最重要的⼒量,他们对主流⽂化的态度和观点影响了后世的⼈们对⽂化的理解。
“垮掉派”⽂⼈对体验各种极端的⽣活⽅式有浓厚的兴趣(例如放纵的性爱和吸毒等)。
他们也是美国知识阶层中权威和主流⽂化最激烈的挑战者。
许多“垮掉派”⽂⼈对东⽅⽂明充满兴趣,他们在西⽅传播了关于“禅宗”和“佛教”的种种知识。
以下是艾伦·⾦斯堡于1982年冬天出版的《什么是垮掉的⼀代》中的⼀些引⾔:对于“垮掉派”在艺术上的主要作为可以作出如下描述:⽀持精神⾃由和性解放(或性⾃由)。
例如同性恋权益的⾃由、男⼥平等、⿊⼈权益、反对年龄歧视的“格雷·潘瑟运动”等。
⽀持⽂学作品不受审查制度危损的⾃由。
⽀持⼤⿇和其他毒品合法化。
⽀持摇滚乐吸收蓝调因素并施⾏节奏⾰命。
事实上,美国50-60年代的⼀些摇滚巨星如甲壳⾍乐队和鲍勃·迪伦等都曾深受“垮掉派”作家和作品的影响。
主张普及⽣态保护意识。
最早提出这⼀理念的是盖瑞·施奈德和迈克尔·麦克鲁尔,他们提出了“洁净⾏星”的概念。
反对军事-⼯业⽂明。
博罗斯、汉克、⾦斯堡和克鲁亚克的作品中都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对这⼀⽂明类型的厌恶。
克鲁亚克提出“第⼆信仰”的概念。
反对全国性的政府权威,维护地⽅⽂化。
尊重本⼟⽂化和原住居民。
克鲁亚克在《在路上》中曾提出⼝号“这个地球是印第安⼈的”。
“垮掉的⼀代”的核⼼理念可以⽤《在路上》中的⼀句名⾔来解释:“因为我很贫穷,所以我拥有⼀切。
”向“嬉⽪⼠”时代转变在60年代,“垮掉的⼀代”作为⼀个⽂化分⽀开始逐渐发⽣变化。
活跃于40-50年代的“披头族”们开始被更加活跃的60年代的反主流⽂化群体所替代,这⼀族群的名称也被改为“嬉⽪⼠”。
17垮掉的一代
垮掉的一代被喻为"裸露的天使","在二战后的疮痍大地上,在日趋浓烈的人类工业烟雾中,他们光着凡身带着滴血的翅膀,飞过美国物质主义的天空。"正是这彻底的裸露,现代工业社会的种种弊端和危害也被深刻地揭示出来。这种种的弊端和危害也包括垮掉的一代的畸异人生:逃离城市群居、流浪、吸毒、酗酒、同性恋、不同程度的违法……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们的确是"垮掉的一代"。然而,他们又是不愿就这么垮掉的一代人,"金斯堡的诗代表了'垮掉派'探求存在的欲望,断言存在就是这个冷漠时代里有益的价值",垮掉的一代为存在付出巨大代价,最终,他们不仅存在下来,还在"垮掉"的过程中崛起,以他们蜚声世界的现代文学作品崛起,并深刻影响了六七十年代的西方文学和文化思潮,于国人而言,这是否异常的匪夷所思?
浅析'垮掉派'的文学作品——以金斯伯格与巴勒斯为中心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浅析“垮掉派”的文学作品——以金斯伯格与巴勒斯为中心李天石 西北民族大学摘 要:“垮掉派”文学(Beat Generation)是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一场社会运动,也是由一群性格粗犷豪放、落拓不羁的青年诗人和作家组成的文学流派。
“垮掉派”文学不仅描写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青年的精神状态、生活情感,更为重要的是,它通过作家的笔锋深入考察了美国这个资本主义社会。
在这场激进的反主流文化运动中,最为突出的代表人物便是——艾伦•金斯伯格《嚎叫》、威廉•巴勒斯《裸体的午餐》、本文主要以这两位作家为例,深度剖析了“垮掉派”作家对整个西方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垮掉派;精神困境;反叛;自由作者简介:李天石(1991-),女,就读于西北民族大学2017级比较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2-108-02“垮掉派”文学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文学艺术中的反主流、试验潮流的一部分,它不仅包括了文学作品,还有许多艺术形式,同样在这场运动中产生了许多艺术家。
当时的“垮掉派”饱受争议与批评,直到20世纪后期才被人逐渐正视和接受。
正如杰克•凯鲁亚克所说:“没有人能够逃离在路上的命运,我们都是在荒原中行走的人,尽管这其中包含着戏谑、荒诞、颓废,但我们从未丧失过在每一场迷乱之后的清醒与在某一瞬间对生命的感悟。
”这才是所有“垮掉派”小说真正的精髓所在,虽然自从问世之初就饱受争议,但这些作家在面对美国非人格化、精神空虚、道德沦丧和盲从时,呐喊出了个性解放和思想独立的时代最强音,是美国以及整个西方文学史上不容忽视的特殊流派。
一.先锋诗人金斯伯格与他的《嚎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诗坛流派纷呈,新人辈出,但缺乏领衔的人物,过了十几年,才出现了一部令人震惊的诗集:金斯伯格的《嚎叫》。
金斯伯格以独特的笔调和狂热的声音对着时代的“嚎叫”,为民众的自由呐喊,使诗歌成为地下抗议的集合点和谴责物质繁荣而精神灰暗的艾森豪威尔时代的宣言。
凯鲁亚克与垮掉派,《在路上》
影响1、凯鲁亚克是美国五十年代中期崛起的“垮掉的一代”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凯鲁亚克在小说中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自动写作手法——“狂野散文”,他的“生活实录”小说往往带有一种漫无情节的随意性和挑衅性,颠覆了传统的写作风格。
其疏狂漫游、沉思顿悟的人生成为“垮掉的一代”的一种理想。
他以离经叛道、惊世骇俗的生活方式与文学主张,震撼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主流文化的价值观与社会观。
他一生共创作了18部小说,大多带有自传性质。
凯鲁亚克的作品艺术性稍差,但对社会现实有独到的认识,有助于了解当今一部分西方青年的精神危机,加深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性的认识。
(比如,《在路上》这本书就是在几个星期之内写成的,以后几年没有再修改,小说结构松散,断断续续,描写一群年轻人的荒诞不经的生活经历,反映了战后美国青年的精神空虚和浑浑噩噩的状态。
后来,凯鲁亚克的《萨克斯医生》和《麦琪·卡西迪》这两部小说,在1959年闪电般地问世,均包含着作者的自传成份,充斥着失去信仰的年轻人的苦闷,彷徨和消极对抗情绪。
)克鲁亚克晚年与多病母亲生活在一起,思想也趋向保守。
他被称作“垮掉的一代之王”,但他本人却并不喜欢这一“美誉”,去世之前他曾对《纽约时报》记者说:“我不是‘垮掉的一代’,我是天主教徒。
”2、嬉皮士运动60年代的精神是叛逆的,60年代的文化是叛逆的,60年代的生活也是叛逆的。
(接课件)3、垮掉的一代•(1)有人根据英文“Beats”和“Beatniks”(“垮掉青年”的俗称与谑称)译成“避世青年”或“疲塌派”,也有人取其诗歌的部分特征,称为“节拍运动”或“敲打诗派”。
这一名称最早是由作家杰克·克鲁亚克于1948年前后提出的。
在英语中,形容词“beat”一词有“疲惫”或“潦倒”之意,而克鲁亚克赋予其新的含义“欢腾”或“幸福”,和音乐中“节拍”的概念联结在一起。
此后,“垮掉的一代”的称谓才借助各种媒体流传开去。
实际上,“垮掉的一代”是“迷惘的一代”的对照。
《垮掉一代》反主流文化特征
浅析《垮掉的一代》的反主流文化特征摘要:反主流文化运动在20世纪60年代达到了高潮,但是其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50年代的“垮掉的一派”作家群体。
该作家群体的代表人物凯鲁亚克的三幕剧作《垮掉的一代》诠释了50年代的跨派作家对当时美国居于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的反叛方式。
该剧本所体现的文化反叛精神在6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运动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对当代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反主流文化《垮掉的一代》杰克·凯鲁亚克 60年代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1922—1969)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垮掉派作家之一。
1957年的《在路上》问世后,他成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
他的从未公开发表的剧作《垮掉的一代》写于1957年,完美体现了“垮掉的一代”作家群体的思想观念和创作技法。
本文将从历史学和文化学角度着力分析这部剧作所蕴含的反主流文化特征。
一“垮掉的一代”作家与60年代反主流文化运动的关系二战结束后,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即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文化,试图建立一个文化新秩序,用以稳固并维持其在文化领域的统治地位。
然而在文化领域却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坚决抵制这种僵硬的文化秩序,对现有的文化规则和文化秩序持反叛态度。
“垮掉的一代”作家群体就是这一文化反叛力量的代表。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动荡不安,学生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反战运动、妇女解放运动互相交织。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对政治毫无兴趣的嬉皮士们以其独特的方式反对传统的文化价值观,掀起了一场文化领域的反叛运动——嬉皮士运动。
嬉皮士运动反叛精神承袭于50年代的“垮掉的一代”作家。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1970)一书中称60年代的吸毒者为“酸派人物”,并把它与50年代的“垮派”合称为嬉皮士运动的两大策源地。
嬉皮士是“垮掉的一代”的延续,他们蓄长发、穿奇装异服、吸毒、群居、性放纵、听摇滚乐、沉溺于东方神秘的禅宗和主张非暴力的对抗方式。
“垮掉的一代”文学与《麦田里的守望者》
“垮掉的一代”文学与《麦田里的守望者》【摘要】“垮掉的一代”文学是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现代主义反文化思潮。
作为二战后美国文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垮掉的一代”文学的出现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该流派最典型的代表作之一《麦田里的守望者》刻画了主人公霍尔顿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态,霍尔顿的孤独、彷徨、无奈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蔑视,反映了二战后美国青年一代的人生困惑,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垮掉的一代”文学;20世纪50年代;《麦田里的守望者》“垮掉的一代”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次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美国评论家约翰•霍尔姆斯说:“‘垮掉’这个词不只是令人厌烦、疲惫、困顿、不安,还意味着被驱使、用完、消耗、利用、精疲力竭,一种回归到最原始自然的直觉或意识时的感觉。
简言之,它意味着他们情愿以一种并不耸人听闻的姿态驱使自己陷入困境” [1] (P362)。
“垮掉的一代”文学不仅仅涉及到20 世纪50年代一部分美国青年的生活经历、精神创痛、思想心态,更重要的是,它从一个侧面考察了美国这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典范”,揭露了其异化的实质, 将其日益发达的物质文明上的千疮百孔撕得鲜血淋漓,展示了其精神荒原的现状及前景,而在美国当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垮掉的一代”文学中,J. D.塞林格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一。
1951年塞林格出版的“现代经典”《麦田里的守望者》使他成为二战后界于神秘主义和奇想之间的小说代表。
小说刻画的一位出身于富足的中产阶级的16岁中学生霍尔顿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之一。
小说反映了 20世纪50年代对现状不满的中产阶级少年的情绪:既不能与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与社会隔绝。
当他们了解了成人社会的种种欺骗之后,决意与它分裂。
霍尔顿代表了美国20 世纪50年代城市青年的苦闷和彷徨,在他身上凝聚着“垮掉的一代”的许多特征。
小说取名为《麦田里的守望者》,寓意是深刻而富含讽喻的。
“垮掉派”文学作品在中国的译介研究
“垮掉派”文学作品在中国的译介研究第30卷第3期2007年5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JournalofPLAUniversityofForeignLanguagesV oI.30No.3May2007"垮掉派"文学作品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张晓芸(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系,河南洛阳471003)摘要:"垮掉派"文学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先锋派文学运动,至今仍具世界性影响.但与其他流派的文学文本相比,"垮掉派"文学作品的译介在中国目前仍处于边缘状态.对"垮掉派"文学作品在中国三个阶段的译介情况进行分析,会发现意识形态因素,译入语文化的防御机制以及译入语文化对"垮掉派"作家及作品的"误读"是造成"垮掉派"文学作品译介不足的决定性因素.关键词:垮掉的一代;垮掉派文学;译介;中国中图分类号:1-I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22X(2007)03-0056-05 OnIntroductionandTranslationofBeatLiteratureinChinaZHANGXiao-yun(DepartmentofGraduateStudies,PLAUniversityofForeignLanguages,Luoyang,HenanP mv.,471003,China)Abstract:Initiatedinthe1950sintheUnitedStatesalongwiththeavant-gardemovementand BeatGeneration,BeatLiteraturestillhasinfluencenowintheworld,butitstranslationandintroductioninChinaarenotenough, comparedwithothertypesofliterature.ThroughananalysisofthethreeperiodsofitstranslationandintroductioninChina,t hispaperconcludesthatthemarginal statusofthetranslationCanbeattributedtothreefactors,i.e.,ideology,resistancefromtargetc ulture,andmisreadingonthepartofthereadersoftargetculture.Keywords:BeatGeneration;BeatLiterature;introductionandtranslation;China0.引言"垮掉派"文学是20世纪50年代与"垮掉的一代"(BeatGeneration)密切相关的先锋派文学运动,至今仍具有世界性的影响.(朱世达,2001:47—48)"垮掉派"文学作品独特的创作指导思想,离经叛道的主题,标新立异的文本内容,以及各色杂陈的语言形式,给深受意识形态,文化政策,诗学传统影响的翻译活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鉴于国内外BG~研究逐渐升温,而我国译介相对滞后的现状,对该派作品的译介情况进行梳理和理论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垮掉派"文学作品译介情况翻译在充满碰撞与张力的文化关系网络中发生着(费小平,2005:20),尽管与社会环境的显性联系时强时弱,文学翻译从未也永远不会脱离社会语境而存在,"垮掉派"文学作品的翻译同样如此.由于种种原因,"垮掉派"文学作品在我国的译介尚不全面,与其他流派的文学文本相比,"垮掉派"文学作品的译介在中国目前仍处于边缘状态.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笔者认为中国对"垮掉派"文学作品的译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1第一阶段(1960--1979年):关注较早,评价甚低,译作数量少.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对外国文化采取高度选择性的方针,及至"文革"期间,又实行"自我封闭"的文化政策.政治意识形态话语成为选取,译介外国文学的决定性因素(方长安,2002),文学话语被遮蔽,外国文学译介偏离了自身的轨道.以"优秀"与"进步"命名的翻译选择规范主导着这一时期的翻译价值取向(查明建,2001:67),社会现实主义作品成为主要的译介对象.我国文学界对"垮掉派"文学的关注,自20世纪60年代"垮掉派"在美国刚刚得以立足时就已经开始.当时以极左思潮和阶级斗争为特点的政治态势,使得文学界对"垮掉派"的评价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戈哈以《垂死的阶级,腐朽收稿日期:2006—08—13作者简介:张晓芸(1971一),女,河北宣化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第3期张晓芸"垮掉派"文学作品在中国的译介研究?57?的文学——美国的"垮掉的一代"》为题,在1960年第2期《世界文学》上发表了抨击"垮掉派"的文章.袁可嘉先生(1963)也撰文将"垮掉派"诗歌定性为"糜烂的"诗歌,还有其他一些学者(余彪,1961;李之,1964)撰文介绍"垮掉派",但基本上都持否定和抨击的态度.本来,由于意识形态与诗学因素的双重制约,这一时期,对"垮掉派"作品的译介是不可能的.但恰恰是政治形势的需要,使得在当时被认为消极颓废的"垮掉派"的代表作《在路上》通过官方渠道得以译介.6O年代,作家出版社在政府部门的许可与支持下组织出版了一批用于批判的"黄皮书" 和"灰皮书".当时,大家对西方文坛所知甚少,译什么书,主要是由译者自己选.(李景端,2005)这样,就为很多后来成为世界文学经典的作品在当时特殊的社会语境下进人中国留下了一条小路.最早翻译"垮掉派"作品的是施咸荣先生.(徐馨,2004)60年代初,他参与了用于内部发行的西方当代作品"黄皮书"的翻译工作.1962年,作家出版社以内部发行的形式出版了石荣与文慧如合译的《在路上》②,将其用作对欧美当代的"颓废文学"进行文化批判的反面教材.黄雨石在为此译本所写的译后记中指出,"垮掉的一代"的译法不妥,认为"厌倦的一代"更合适,并强调了出版这本"被打垮的一代"的"代表作"节译本的目的,是使读者看看所谓"被打垮的一代"这种社会现象,看看资本主义社会的更进一步的没落和反动,以及美国资产阶级文学已经堕落到何种地步,它所宣扬的是些什么腐烂,发臭的东西.(1962:31I)这一时期我国"垮掉派"文学研究的共同特点是:从阶级分析的角度考察"垮掉派",侧重政治和道德批判.因而,除了上述用以批判的译介之外,对"垮掉派"文学不可能更多地译介.1.2第二阶段(1980--1996年):评价有所变化,译介略有增长,仍未突破前一时期认为其堕落,消极的定性.1978年之后,我国开始实施对外开放政策,文化政策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对外文化交流受到高度重视.政治形势对于文学创作及翻译的控制有所松动,政治挂帅的文学创作及文学翻译指导方针逐步让位于以文学本身为出发点的政策.从事西方现代文学研究的学者为西方现代派作品的"合法化" (孙会军,2006b)所付出的努力,使得研究并译介这些作品成为可能.译人语多元文化系统在短时期内出现的文学真空,也为大量译介西方现当代文学作品敞开了最为广阔的空间(孙会军,2006a),之前被屏蔽在国门之外的欧美现代派文学作品得以大量译介,之前在中国一直受到排斥与批判的"垮掉派"文学再次进人学者的研究视野.中国较早开始客观评价"垮掉派"文学的是赵一凡先生,他在70年代末开始研究"垮掉的一代".1981年,赵一凡在创刊不久的《当代外国文学》1981年第3期(总第5期)上发表了《"垮掉的一代"述评》,并附了他本人所译的《嚎叫》(选译).赵一凡认为,"垮掉的一代"是美国社会异化,反动政治高压,保守文化统治三者合力钳制的恶果".赵一凡还在1981年第2期《飞天》杂志上发表了"垮掉的一代"的述评文章.他所写的两篇有关"垮掉派"的综述被普遍认为是我国学术界重新评价垮掉派的开始.1981年第3期《当代外国文学》还刊登了赵毅衡选译的"垮掉的一代"短诗,包括金斯伯格的《我的晨歌》,肯尼斯?雷克思罗斯的《在哪颗行星上》,加里?施奈德的《防波石堤》,劳伦斯?弗林盖梯的《永远在冒险》等. 他们的译文应该是我国对"垮掉派"诗歌进行的最早的译介.政治氛围的宽松,使得"垮掉派"诗人金斯伯格访问中国的宿愿于1984年得以实现.不过,由于思想观念方面的差异,最终金斯伯格还是提前结束了行程.这次访问起到了为"垮掉派"做宣传广告的效应,同时也对金斯伯格本人诗作的翻译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985年,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赵毅衡所译的《美国现代诗》收录了"垮掉派"诗歌.1985年第1O期《外国文学动态》刊登了美国学者詹姆斯?阿特拉斯评论金斯伯格的文章(文楚安译),认为金斯伯格诗歌的独特风格在美国诗歌中独树一帜.1985年7月出刊的《中国当代实验诗歌》,登载了由诗人岛子翻译的《嚎叫》一诗. 1987年第3期《诗刊》刊载了加里?施奈德的《防波石堤》,《基岩》和《我步人流浪汉的书店》(赵琼和岛子译).1988年第2期《外国文学》发表了金斯伯格的代表作之一——《卡迪什》续篇《白色的尸衣》'(文楚安译).《文艺报》1989年2 月4日刊登了金斯伯格的《诗人的追求》(文楚安译).1991年花城出版社出版了张少雄翻译的金斯伯格的《卡第绪——母亲挽歌》.I994年第5期《外国文学》刊登了文楚安的《金斯伯格及其在中国的接受》和他所译的金斯伯格的《中国组诗》. 1996年第3期《当代外国文学》刊登了张子清所译58?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生的美国禅宗诗选,其中包括"垮掉派"诗人加里?施奈德的《外在》与《徒然》以及菲利普?惠伦的《春在金门公园13本茶园》.这一时期,对于"垮掉派"作品的译介仍是浅尝辄止,除了对诗歌的零星翻译外,只有"垮掉派"代表人物凯鲁亚克的代表作《在路上》及威廉?巴勒斯的代表作《赤裸的午餐》两部小说作品得到译介.1983年第4期《花城》杂志刊载了由张章翻译,郑明校对的《在路上》的节译.1984年袁可嘉等主编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三册) 收录了施咸荣与黄雨石所译的《在路上》第一部第一章和第二部第四,五,八章的片断.1985年,陈慧在《西方现代派文学简论》(花山文艺出版社) 中,以《野蛮人的狂嚎——"垮掉的一代"》为标题,用一章的篇幅介绍了"垮掉派"文学,认为他们的创作"偏激粗俗,带有疯癫色彩"(1985: 189),对其仍持否定的态度.同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外国现代派小说概观》收录了董衡巽撰写的《垮掉的一代》和石荣与文慧如合译的《在路上》的部分章节,以及该书编者之一何永康对《在路上》的简析.董衡巽认为,垮掉派在艺术上处于"粗糙的自发状态"(1985:550),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的"嚎叫"划破了文坛死寂的长空,预示着具有反叛传统的美国文学在60年代更为重大,更为健康的突破(1985:553).1990年年底,漓江出版社出版了陶跃庆与何晓丽合译的《在路上》.在以《漫漫路途上一座叛逆的丰碑》为题的译者序中,陶跃庆强调"垮掉的一代"的许多作品仍然在精神,主体与形式上影响着美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认为《在路上》一书凝聚着深刻的时代烙印.(1990:6)1992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由冯亦代主编的兔子译丛收人了彭晓丰与孙小炯合译的《赤裸的午餐》,但据说该书出版不久便被列为禁书.尽管如此,"垮掉派"文学的代表作品毕竟通过正常的翻译渠道进入了中国.由于"垮掉派"作品较多涉及我国意识形态系统所排斥的性话语,这一时期,除了《在路上》和《赤裸的午餐》,尚无其他"垮掉派"小说作品被译介.而在诗歌方面,除了金斯伯格的部分诗集和诗作得以译介,其他"垮掉派"作家的作品只是零星介绍.相比之下,加里?施奈德诗作的译介较其他人略多.之所以如此,不仅因为他是垮掉派中比较"纯洁"的一位,更是因为他的诗歌中的中国元素及其对中国诗僧寒山的禅诗的译介.这一时期对于"垮掉派"文学作品的评介较前一时期有所变化,其文学方面的价值逐步得到认可.但是,与先前同样受到拒斥的其他外国文学流派相比,"垮掉派"文学的翻译尚处于起步阶段,其译介仍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1.3第三阶段(1996一):正面意义逐渐被认识,所受关注增多,译介范围有所扩大.文化政策的宽松,诗学观念的变化,读者文化心理的变化及对来自异邦的异质成分容忍程度的提高,使得学界开始重新审视"垮掉派"作家及作品.对于"垮掉派"的文学研究及文化研究也逐步升温,不少学者撰文重新解读"垮掉派"作家和作品,挖掘被遮蔽的积极因素,对客观地评价这一文学派别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垮掉派"作品的译介及影响也受到更多学者,译者及读者的关注.1996年,海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李斯编着的《垮掉的一代》.尽管这本号称"国内首次全面介绍'垮掉派'文学和人生的评传"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着作,有不少地方其实只是一些材料的翻译,但该书的出现标志着国人对"垮掉派"文学的认识已经非同以往.李斯认为,"垮掉的一代"代表真正地道的美国文学.(1996:5)李斯的贡献在于,该书的下卷附有《嚎叫》集(全译),《为卡尔?所罗门的嚷叫》,《祈祷》集(全译)以及《最冷酷动情的哀悼》.这应该是我国第一次对金斯伯格部分诗集的全译.李斯的译文注重传达原诗的内容与形式,试图完整再现金斯伯格的风格.应当说,李斯的努力对于我国读者重新解读"垮掉派"作家与作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97年金斯伯格去世后,诗歌翻译家江枫先生应《环球时报》之约,写过纪念性文章,并翻译了金斯伯格的诗作.2002年第4期《名作欣赏》刊登了金斯伯格的另一首代表作长诗《卡迪什》(文楚安译).2004年lO月《诗刊》(上半月刊)发表了赵毅衡翻译的《为一九八.年大学生反兵役登记大会作》.1998年,文楚安的《在路上》全译本由漓江出版社出版,这部被"垮掉的一代"奉为"圣经"作品的全貌终于得以展现.除了译者序,该译本还附有"垮掉派"作家的照片,凯鲁亚克的年谱,美国学者对《在路上》及"垮掉的一代"的评论,以及译者所写的《"垮掉运动仍在继续"——凯鲁亚克故乡行记》,为改变"垮掉派"作家和作品在中国的形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98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以外国禁毁名着精华的名义出版了《赤裸的午餐》(钟雷,李彤编辑),2000年北京九州出版第3期张晓芸"垮掉派"文学作品在中国的译介研究?59? 社出版的世界禁书文库中收入了《赤裸的午餐》(钟雷译)④.1999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台湾学者梁永安翻译的《旅途上》(副标题为:叛逆与反抗世代永远不灭的名着),同样是全译本.2000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文楚安翻译的《金斯伯格诗选》.这应该是国内首次比较全面地介绍金斯伯格的诗作,共收录了金斯伯格的43首诗歌,其中包括《嚎叫》,《北京偶感》,《渴望真实的狮子》,《美国》,《向日葵箴言》和《为什么我要冥思》等诗.2001年中国出现了3个《在路上》译本,包括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文楚安译本,内蒙古远方出版社以世界另类文学经典名义出版的李军虎译本和该出版社以世界禁书文库名义出版的李国星译本.同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梁永安译的《达摩流浪者》,将凯鲁亚克另外一部重要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④.文楚安的《在路上》和《金斯伯格诗选》两部译作与之后陆续出版的《透视美国——金斯伯格论坛》(文楚安编,2002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垮掉的一代"及其他》(文楚安着,2002年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及《金斯伯格文选》(文楚安译,2005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对我国的"垮掉派"文学研究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垮掉的一代"及其他》一书被认为是国内包括华人世界第一部主要论及"垮掉的一代"的文集.2002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罗池译的《格雷戈里?柯索诗选》,该出版社翌年出版的《欧美现代诗歌流派诗选》(王家新编)收录了美国"垮掉派"诗歌,其中包括赵琼和岛子译的金斯伯格的《嚎叫》和《反射》,罗洛译的劳伦斯?弗林盖蒂的《诗人的眼睛》,《不像但丁》,《不要让那匹马》与《孔雀》,赵琼和岛子译的劳伦斯?弗林盖蒂的《不断地冒荒谬之险》,《偏房旁,那片廉价糖果店》, 《五十五岁的凤凰》及《庞德在斯鲍莱特》.赵毅衡译的肯尼思?雷克思洛斯的《在哪颗行星上》与格里高里?柯尔索的《你,你母亲的情人是草》,飞飞译的加里?施奈德的《味觉颂》,《长发》和《我走进马弗里克酒吧》,唐荫荪译的《妩媚——为迈克尔?麦克卢尔而作》,《光的用途》与《为孩子们而作》.2006年重庆出版社出版了由娅子翻译的凯鲁亚克另外一部重要的作品《荒凉天使》.同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由王永年翻译的《在路上》,并计划在2007年翻译出版凯鲁亚克其他作品.2007年是《在路上》出版5O周年,可以预见,随着"垮掉派"文学在中国的形象转变,该派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将会有突破性的进展.但总的来讲,这一时期对"垮掉派"文学作品译介的力度还是有限的,"垮掉派"的领军人物凯鲁亚克创作的l8部小说及作品中仅有《在路上》和《达摩流浪者》及《荒凉天使》3部小说得以译介,而其他作家的小说作品仅威廉?巴勒斯的《赤裸的午餐》有中译本.尽管诗歌的情况较之小说略好,但大部分作品同样未能得到译介,"垮掉派"文学作品译介的不足由此可见一斑.本来,"垮掉派"作品应该和其他曾经一同受到屏蔽的现代派作品一样得到大量译介,但事实上,对于这一流派作品的译介仍然仅限于个别作家及个别已经"经典化"的作品.尽管"垮掉派"的文学价值已经得到世界范围内的承认,译人语文化的意识形态及文化传统对某些话题的禁忌仍是其受到排斥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恐怕与我国意识形态中根深蒂固的排斥曾被定性为淫秽下流的事物有关,同样也体现了"垮掉派"文学自进人中国视野之初就遭遇的"误读"(文楚安,2002)对目前该派作品翻译现状的影响之巨.翻译,从根本上讲,就是向本土文化意识形态输入异域文化的意识形态.对于本土文化的价值体系而言,这是一种外来的文化渗透,它意味着破坏,意味着颠覆,因而也就意味着对本土文化的考验.(王东风,2003)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出于保护自身文化传统的动机,译人语文化对异质文化中可能对本土文化或思想观念造成冲击或不良影响的文学作品实行屏蔽,是必要的也是无可厚非的. 2.结语翻译活动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垮掉派"文学作品在中国3个阶段的译介情况深受政治态势, 文化政策,意识形态,诗学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垮掉派"文学价值较高却译介不足,是诸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意识形态因素,译人语文化的防御机制以及对"垮掉派"作家及作品的"误读"等因素.我们相信,随着对"垮掉派"文学研究的深人,随着其积极因素的不断被发掘,以及对该派作家及作品的"误读"的逐步消除,"垮掉派"文学作品最终可以得到公正的评价和比较全面的译介.注释:①由于BeatGeneration具有多重含义,我国有些学者(如文楚安)认为"垮掉的一代"译法造成了对这一群体的6O?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芷误会,认为在没有更合理的译法之前,可以在汉语中直接用其缩略形式BC,以免造成误解.②经过笔者对石荣与文慧如的1962年译本与《外国现代派作品选》所选施咸荣与黄雨石译本第一章的对比,95%以上的内容完全一致,再加上石荣与文慧如译本的译后记的作者是黄雨石,有理由认为,石荣与文慧如是施咸荣与黄雨石在特定历史时期使用的化名.③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在2001年还出版了《赤裸的午餐》共5个译本,译者分别是冯利强,张建利,张华东,钟雷,王宏伟.从理论上讲,不符合翻译出版的规律,故而未列入正文.④目前大陆尚无公开发行的《达摩流浪者》译本,但在互联网上可以检索到颜峻参照梁永安译本翻译的《达摩流浪者》的部分译文.颜峻在SubJam版《达摩流浪者》编后记里称,他们以SubJam工作室的名义印刷了200本用于"内部交流"(http://subpunk.blogdriver.corn/sub—punk/555548.html,2006—9—19).参考文献:[1]董衡巽.垮掉的一代[c]//陈焘宇,何永康.外国现代派小说概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2]方长安.论外国文学译介在十七年语境中的嬗变[J]. 文学评论,2002,(6):81—87.[3]费小平.翻译的政治——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4]戈哈.垂死的阶级,腐朽的文学——美国的"垮掉的一代"[J].世界文学,1960,(2).[5]李公昭,朱荣杰.20世纪美国文学导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6]李景端.眼光敏锐的翻译家[EB/OL].(2005—02—28).[7]李斯.垮掉的一代[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8]李之.当代西方资产阶级颓废文学简析[J].哈尔滨师范学院,1964,(3).[9]孙会军.新时期之初西方现代派文学在中国的接受[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Oa,(3):6o一64.[10]孙会军.中国新时期对英语意识流小说的译介[J].中国翻译,2006b,(2):21—26.[11]王东风.一只看不见的手——论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操纵[J].中国翻译,2003(5):16—23.[12]徐馨.文学翻译现状亟待改观[N].人民13报,2004—11—12(第9版).[13]余彪.美国的"垮掉的一代"[N].光明13报,1961—07—22.[14]袁可嘉.腐朽的"文明",糜烂的"诗歌"——略谈美国"垮掉派","放射派"诗歌[J].文艺报,1963,(10):4|D~43.[15]查明建.意识形态,翻译选择规范与翻译文学形式库——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透视中国五十——七十年代的外国文学翻译[J].中外文学,2001,(3):63—91.[16]赵一凡."垮掉的一代"述评[J].当代外国文学, 1981,(3):144—155.[17]朱世达.当代美国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46—66.(责任编辑马为民)。
从边缘到主流关于垮掉派诗歌的反思
从边缘到主流关于垮掉派诗歌的反思垮掉派诗歌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学形式,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它的出现和流行,既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反思,也是青年文学创作的一种表达方式。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特点与代表作品三个方面对垮掉派诗歌进行反思,并探讨其从边缘到主流的发展历程。
垮掉派诗歌的诞生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的繁荣与困扰。
当时,美国经历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和麦卡锡主义的影响,社会秩序相对稳定,但也存在一些困扰。
年轻一代追求自由、反传统与反体制,他们对常规社会价值观的怀疑和对人生意义的追问,促使了垮掉派诗歌的兴起。
垮掉派诗歌的特点是追求自由、放纵和狂放不羁。
这种诗歌形式通常打破传统诗歌的规则与结构,运用意象丰富的语言,表达个人的情感、思考与追求。
它摒弃了传统的修辞与合理的语法,代之以自由散漫的写作风格,使诗歌的形式更为真实、直接和个性化。
垮掉派诗歌深受象征主义和达达主义的影响,试图通过离经叛道和冲击常规来颠覆社会与文化秩序。
垮掉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包括阿伦·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的《嚎叫》(Howl)和威廉·布拉克斯顿(William S. Burroughs)的《裸体午餐》(Naked Lunch)。
《嚎叫》是垮掉派诗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以长诗形式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自我现实感的怀疑与拷问,揭示了美国社会阴暗面的真相。
《裸体午餐》则以碎片化写作和不连贯的结构展示了作者对权力、药物和现代社会的批判,被视为垮掉派文学的经典之作。
垮掉派诗歌早期是边缘文学流派,受到社会主流文化的排斥与边缘化。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垮掉派诗歌逐渐走向主流,其对社会现实的抨击与对个体内心的诉求逐渐得到关注与接纳。
当代的垮掉派诗歌创作在形式与主题上更加多元,更好地融入了当代社会的多元化与开放。
一些年轻诗人继承了垮掉派诗歌的创作传统,但在内容和表达上更加积极向上与理性,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_垮掉的一代_作品分析
_垮掉的一代_作品分析“垮掉的一代”(theBeatGeneration)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
它是在吸收欧洲的存在主义、东方的神秘主义和美国早期的超验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
“垮掉派”的产生有特定的历史背景:第一,二战结束后,人们对战争造成的大量人员伤亡感到困惑。
美国成功的研制出原子弹,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在当时美苏两国进行“冷战”对峙的紧张国际局势下,核战争的阴影笼罩在人们的心头。
人们开始对人性的善恶表示怀疑。
尽管世界各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很大进步。
人们担心:科技的进步是否真能造福人类?还是只会给世界带来更大的灾难?第二,50年代,在当时美苏两国进行“冷战”对峙的紧张国际局势下,美国的“麦卡锡主义”的右翼高压政治横行,美国国内的政治气氛十分压抑。
人们普遍感到个人自由受到威胁、个人权利遭到践踏,很多人的“美国梦”破灭。
“垮掉派”运动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垮掉派”的产生是二战的产物。
一、“垮掉派”思潮和类别(一)“垮掉派”思潮“垮掉派”对美国社会感到绝望,想脱离社会。
他们自称是“没有目标的反叛者,没有口号的鼓吹者,没有纲领的革命者”。
[1](p2)他们赞成无政府主义,他们的处世哲学是“只要太阳容你,我也容你”。
他们的人生观就是享乐主义,他们的人生哲学是“只争朝夕,及时行乐”。
这些人经常在一起喝劣等酒、听爵士乐、抽大麻、搞同性恋,生活相当颓废。
“垮掉派”普遍吸毒,他们的代表人物艾伦·金斯堡就曾说过“在美国,吸海洛因的简直就像在德国的犹太人那么多”。
[1](p2)他有句名言:世界既然无法改变,个人只有借助吸毒来改变对世界的看法。
[3](p151)(二)“垮掉派”的类别“垮掉派”按发展阶段可以分为早期“垮掉派”和后期“垮掉派”。
按照卷入程度可以分为“半垮掉派”和“周末垮掉派”。
按照他们对“垮掉派”运动的影响程度可以分为核心人物和外围人物。
“垮掉的一代”与中国当代文学
“垮掉的一代”与中国当代文学“垮掉的一代”与中国当代文学垮掉的一代,这个词汇源于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于1957年发表的小说《在路上》(On the Road),成为描述二十世纪中叶美国反主流文化青年的代名词。
这一代人对社会的反叛和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不满,为整个时代的文化变革和文学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而同期,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政治运动和意识形态的强制影响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当代文学是指20世纪50年代起至今的文学创作,这个时期正是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变革迅速发展的时期。
然而,这个阶段也正是中国文学表达的一个低谷,创作者们在艺术表达的自由度受到了空前的限制。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垮掉的一代”这个词汇也渐渐进入了中国的文学圈。
与其说是完全拥护西方“垮掉的一代”的概念,不如说中国当代的一些作家借用了这个概念,来表达他们对社会现实和传统文化的焦虑与反思。
这些作家们经历了文革、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他们亲身感受到了社会巨变对个体命运的深刻影响。
他们试图用自己的文字来表达对社会不公、意识形态控制和人性扭曲等问题的担心。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垮掉的一代”作家并不是一个明确的群体,他们之间没有共同的理论基础或创作方法论。
然而,他们有着共同的经历和共同的价值观。
一方面,这些作家们都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洗礼,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对个体的影响。
另一方面,他们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关注,形成了文学创作的主要内涵。
王小波是当代文学中的一个典型的“垮掉的一代”作家。
他在《黄金时代》中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与社会体制的反思,他以自己特有的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将社会的荒诞呈现在读者面前。
该小说以中国的文化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对主人公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展现了社会主义时期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困境。
王小波通过他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以及对当代社会的思考,呈现了当时中国人在这个文化和制度转型时期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困境。
美国文学之二十一:垮掉派诗
美国文学之二十一:垮掉派诗美国文学之二十一:垮掉派诗战后最初十余年,在欧美国家最活跃的是所谓' 垮掉的一代'。
这是一批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的青年人,战争创伤的隐痛,冷战给和平生活带来的紧张的政治气氛,社会动荡,生活无保障,前途渺茫,这一切使一代年青人陷入难以自拔的幻灭之中,绝望使他们无所畏惧地走上反抗社会的道路,形成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在德国他们被称为' 重返家园的一代' ,在英国叫做' 愤怒的青年' ,美国则是' 垮掉的一代'。
这些人的反抗方式是自戕式的,如东方习俗中以自杀在仇敌家的门槛上来惩罚仇敌一样,' 垮掉的一代' 是以摧残自己来摧残社会。
酗酒、吸毒、蓄长发,着奇装异服,他们不屑于与主流社会为伍,蔑视一切正统观念,主张' 要思考,要回想,要摸,要套,要试每件东西,要调查每件东西'。
60年代,' 垮掉的一代' 作为社会运动已告消歇,为嬉皮士,' 新左派' 取代,但' 垮掉的一代' 在文学艺术领域的一系列实践却并未随之失去价值,尤其是小说与诗歌。
杰克.凯如阿克的《在路上》引起了一批茫然若失的青年人的共鸣,被论者称为' 一个光辉的艺术家' ,' 垮掉的一代之王'。
但最能代表' 垮掉派' 的还是两位诗人:艾伦.金斯伯格和加利.施奈德。
我看到这一代精英毁于疯狂,他们饥饿、歇斯底里,赤裸着身子,在黎明时拖着沉重的身躯,穿过黑人区街巷,寻找疯狂吸毒的机会。
……他们贫穷,褴褛,眼眶下陷,吸毒致醉,…在字纸篓里烧纸币……在低级旅馆内吞火,或在天堂巷饮松节油,死,……他们连续七十小时不停地讲话……他们又出现在西岸,对联邦调查局进行调查,他们蓄长发,穿短裤,和善的大眼睛,皮肤黝黑而富性感,散发无法看懂的传单。
他们用香烟蒂焚烧苍白的手臂,对资本主义喷吐有麻醉品的烟蒂表示抗议。
浅析垮掉的一代文学
20()3华第4期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4浅析“垮掉酌减研蹭j早dU.一小p’’IU文学●黄跃宁(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语系,湖北省十堰市442002)摘要:“跨掉的一代”这场运动厦其文学作家和作品对于国内部分青年读者来说可能还比较陌生。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恐怕还是文学作品的中文译本太少。
拳文试图通过对这场运动殪作家和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发展过程进行简单的介绍和分析,以便让国内青年读者对此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关键词:“垮掉的一代”;文学;人生哲学;理念中图分类号:119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6“(2003)04—0053—02一、引言在漫长的英美文学历史长河中,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仅仅是短短的一页。
而正是这易被人们忽视的一页,“垮掉派作家”们书写上了浓重的一笔。
虽然由于其特定的局限性,诸如写作手法上的极端方式、作品结构上的零乱,使得他们的作品大多不为人知,但其对西方(尤其是美国)历史及文化却产生l’巨大影响。
是怎样的原因造成了这样一种独特的结果呢?本文将就“垮掉的一代”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及起其发展过程进行简述,进而分析其原因,以便读者对这场运动及其相关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产生与发展“垮掉的…代”晟初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的一一场运动。
这场运动起源于美国西部,开始是在旧金山地区.其服饰、语法迅速传到纽约和其他大城市,在这场运动中又产生丁一种文体——“垮掉一代”文体(thebeatstyle),其文学风格也传播得相当广泛。
“Beat”这个词原本就是模棱两可。
不过.对于美国人来讲,其意义不仅是令人生厌、疲惫、困顿、不安,还意味着被驱使、用完、耗尽、一无所有{它还指心灵,也就是精神意义上的某种赤裸裸的直率和坦诚,一种回归到最原始自然的直觉或意识时的感觉。
简言之,它意味着他们情愿以一种并不耸人听闻的姿态驱使自己陷人困境,然岳在这种困境中振奋精神,将命运孤注一掷。
垮掉派代表作品
垮掉派代表作品主要作家及作品《在路上》,杰克·克鲁亚克,1957年《瘾君子》,威廉·博罗斯,1953年《嚎叫》,艾伦·金斯堡,1956年《裸体午餐》,威廉·博罗斯,1959年《三分之一》,尼尔·卡萨蒂,1970年《次要角色》,乔伊斯·约翰逊,1983年▲早期作品《小镇与城市》,杰克·克鲁亚克,1950年《走》,约翰·克列农·霍尔姆斯,1952年《暗夜行者》,钱德勒·布罗萨德,1952年《远离愤怒的陌生人》,乔治·曼德尔,1952年《阶梯中》,查尔斯·汤姆森,1957年克鲁亚克的处女作《小镇与城市》是一部关于“垮掉派”文人的自传性的作品,但通常评论界不把它当作是一部“垮掉派”小说来看待,因为这部还不具备“垮掉派”的风格,而是有模仿汤姆·沃尔夫的痕迹。
霍尔姆斯的小说《走》的情况也与之类似。
▲传记《杰克的书——杰克·克鲁亚克的口述自传》,巴里·吉佛德和劳伦斯·李著,1978年▲名言“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
”——杰克·凯鲁亚克“这个所谓的‘垮掉的一代’是一群人,来自不同国籍,他们持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这个社会不可救药了。
”——阿米利·巴拉卡“但是,然而,悲伤,为那些把‘垮掉派’等同于罪犯、不良、无德的人们而悲伤;为那些根本不了解人类灵魂的渴求和历史便恶毒的攻击‘垮掉派’的人们而悲伤;为那些拍出‘披头族’强奸无辜主妇的电影的恶毒的人们而悲伤;为那些向‘垮掉的一代’吐口水的人们而悲伤——大风会把他们的口水原路刮回去。
” ——杰克·克鲁亚克“三个作家无法称其为‘一代’。
” ——格雷戈里·柯尔索“没有人知道我们究竟是催化剂,还是发明物,抑或只是实验中产生的一堆没用的泡沫。
我想,我们三者都是。
”——艾伦·金斯堡。
《在路上》和垮派
《在路上》和垮派在美国的六十年代,“垮掉的一代”作为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登上历史舞台,一般人们更多从文学的角度来介绍这一代人,将他们定位为美国“后现代”文化的一支“亚文化”现象。
那么到底什么是“垮掉的一代呢”?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年轻人中出现一股强大鲜明的反主流文化潮流。
青年人对一直以来美国正统社会观和传统价值观嗤之以鼻,尤其反感美国中产阶级的价值标准。
他们反对宗教,反对保守,反对战争(荣誉),甚至于国家教育什么,他们就反对什么。
大批的年轻人不上班,不参加工作,不赚钱养家,不勤奋上进。
他们要么背上吉他流浪,要么搞各种集会活动。
他们留长发、吸大麻、说脏话,性的方面很随意,喜欢穿的花里胡哨甚至肮脏,他们的生活在普通人眼里显得混乱不堪,这样一群在普通人看来极度颓废的一批人就被称为“Beat Generation”(缩写为GB),即“跨掉的一代”。
那么美国社会是如何形成这么一代人的呢?一是美国的婴儿潮时代带来的青年人口爆炸。
从1945年二战结束后,战争结束带来的和平的环境,大批年轻军人返回家园,经济发展的蒸蒸日上等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从四十年代中其开始,美国新生婴儿呈几何数值的增加。
据统计,1946年至1964年之间,美国共计出生婴儿近八千万,占美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单单1946年当年,美国全国就出生婴儿三百多万个。
所以在六十年代,青年人口大爆发,成为美国社会的一个特征。
大学里的学生人数是农民的整整三倍,一半人口都不满30岁,国家人口的平均年龄是如此的年轻,为社会接受新生事物创造了群体心理条件。
二是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追求物质主义的十年,也是“同一性”的十年。
大萧条时期和二战期间美国物资匮乏,使得战后美国人民对物质货物的追求成为生活的主要目标,特别是电视媒体和广告所描绘的理想家庭生活,更加推动了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从汽车到衣服,再到好莱坞和玛丽莲梦露,物质追求是美国人和美国家庭的第一需要,成功人士和受人尊敬也主要体现在物质获得与经济方面,拜金潮成为美国社会的重要特征。
后垮掉派诗选经典读后感有感
后垮掉派诗选经典读后感有感《后垮掉派诗选》是一本由(美)弗农·弗雷泽(主编)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刊行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48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期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后垮掉派诗选》精选点评:●体会不来,估计还没有垮掉。
●别指望一口烈酒就能把你带入坟墓。
●一起变成大树●选集总有好坏●.●黑暗里微弱的光亮柔软而温暖,我们是被打垮的一代,我们没有什么错。
●没有人能讲我的社交生活而不讲岁月。
●我想想我基本已经读完了除了有几行好诗有那么小几行●文楚安先生竟然已经过世了……国内垮掉派译介的功绩很大程度上都是文楚安取得的。
●所谓普遍性诗就是人们此刻主观世界的再现《后垮掉派诗选》读后感(一):最喜欢Arthur Winfield knight还不错吧我觉得,是什么版本就看什么版本的,中文的读起是有些别扭,但你也可以从它的意思去想象那个意境。
有时候一本书并不在于它本身多大,而是它能带给读者些什么。
我个人和喜欢imagining the dead虽然我也没那么颓靡《后垮掉派诗选》读后感(二):诗歌与生活我慢慢悠悠的径直骑着车去办公室穿着超级短的裙子到了以后我把车停在楼下慢慢悠悠的上楼一边整理我的长发待会我要冲杯咖啡坐在窗前的一角阳光里开始工作我希望自己是个美女的在这个荒诞的城市和办公室里写着糙了吧唧的垮掉派风格的诗歌《后垮掉派诗选》读后感(三):刚拿到手比较不喜欢腰封,直接取下来丢掉了。
刚拿到手还没仔细看,翻了一下,印刷什么的还不错,诗歌写的不太好,不过可以看到一些甘甜比较香甜的东西吧,无所事事看那些板着脸一本正经的东西多了也会腻的。
张子清序言中说到金斯伯格一句话把我雷到了:“他虽然埃唐佩县是同性恋者,没有放弃对同性恋的世俗追求,但菩萨或佛的理想同时尖锐地吸引着他,这是因为他生性慷慨,富有怜悯心,无助经常乐意直面困境或痛苦的场合……”顿时石化。
读毕:不是一般的垃圾,建议大家别买了。
亨利·米勒:“垮掉”的典型代表
亨利·米勒:“垮掉”的典型代表人活在世界上,总想探究个为什么,人类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解决自身的疑惑。
也许我们称这个为,迷茫。
今天想要聊的一本书,曾经是禁书。
亨利·米勒在20世纪30年代是到了巴黎,巴黎可能对他来说是新天地,他同一些穷困潦侧的犹太人、老乡美国人和放荡不羁的巴黎人等混在一起,获得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1934年,在巴黎出版自传体小说《北回归线》,五年后又出版了《南回归线》,这两本书的写作风格形成了一种对传统观念的勇猛挑战与反叛,给欧洲文学先锋派带来了巨大的震动。
(来自网络)亨利·米勒是一名备受争议的作家,在美国,他的书籍曾《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等是禁书,其中《北回归线》讲的是他到巴黎的经历,作为他的自传诗罗曼史,《北回归线》除了讲述作者的日常生活之外,对于事件的夸大描写,让人印象深刻。
读《南回归线》的时候,觉得这本书对现实,特别是对那个时候的美国,亨利对她抨击的很严厉。
我想,美国的所有街道都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藏污纳垢之地,一个精神的污水池,在其中,一切都被吮毕排尽,只剩下一堆永久的臭屎粑粑。
”我好奇着,亨利为什么会对自己的祖国有着不可救药的深恶痛绝?在《南回归线》本书的开头却隐约的告诉了读者原因,亨利对母亲子宫的眷恋是那样的强烈,以至于亨利对于母亲把他生到这个世界产生了怨恨。
“最令人恼火的事,初次见面时,人们往往认为我是善良、仁慈、慷慨、忠实可靠。
”、“我天生有一些别扭的倾向,这事无法消除的。
后来我长大,听说他们让我从子宫里钻出来的时候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对此我十分的理解。
为何要动弹?为何要离开一个暖洋洋的好所在?”正如尼采用来说明他思想的那个古希腊神话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什么?是不要降生,一旦降生人世,那么最好的东西就是得不到了。
亨利·米勒来到这个世上,面对一个高度物质化的文明社会,却找不到自我,他深感这个文明与他自己无法摆脱,他不安的灵魂在现实之中苦苦挣扎。
垮掉的一代反叛性探源
垮掉的一代反叛性探源垮掉的一代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现于美国的一群松散结合在一起的年轻诗人和作家的集合体,其核心人物是杰克·克鲁亚克和艾伦·金斯堡。
垮掉的一代以其反叛性而闻名——拒绝传统的社会价值,采用反叛的文学形式。
无论是在主题思想还是在写作风格上,垮掉的一代的文学作品都打破传统,体现了不拘一格的反叛文风,是二次世界大战后风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
本文选用垮掉派两部经典作品——《在路上》和《嚎叫》,从主题和写作风格方面对其反叛性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了垮掉派反叛性的根源。
垮掉的一代在文学上的反叛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作品的主题和写作风格。
垮掉的一代文学作品体现了三个方面的反叛性主题:第一,追求自由的主题---对当时充满压抑的社会氛围的反叛性爆发。
通过对自由的追寻,垮掉的一代试图挣脱资产阶级主流文化及传统价值规范的束缚。
第二,性的主题。
美国有着悠久的清教主义传统,清教主义是当时50年代美国的主流文化。
清教主义主要的行为准则是情感的抑制和禁欲。
在这样的背景下,性,对于垮掉的一代来说,成了反叛社会传统的最好工具。
第三,疏离的主题。
疏离意味着以最直接的方式脱离资产阶级传统价值。
是对正统的反叛,对主流文化的拒绝。
垮掉的一代表达了对传统的,“方正的”的主流社会的疏离感,他们笔下的主人公都是游离于主流文化的边缘人物。
垮掉的一代作家的反叛性还反映在其写作风格上,也包含三个方面:第一,自发式写作风格。
它是垮掉派作家开创的独特文风,是对僵化的传统文学的反叛。
第二,“裸露”的表达方法,首先追求艺术的“真”,“真”的标准在“美”的标准之前。
“裸露”的表达方法是对传统“高雅文学”的否定。
当时所谓的“高雅文学”重形式轻内容,其作品严重脱离社会现实。
第三,反英雄的人物。
垮掉派作家抛弃旨在塑造传统的英雄人物的常规的创作方式,在作品中塑造出偏离传统理性的“反英雄”的人物。
与高贵优雅的传统英雄人物相比,反英雄的人物普通渺小,行为怪异,有许多缺点和陋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垮掉派”的文学作品作者:李天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2期摘要:“垮掉派”文学(Beat Generation)是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一场社会运动,也是由一群性格粗犷豪放、落拓不羁的青年诗人和作家组成的文学流派。
“垮掉派”文学不仅描写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青年的精神状态、生活情感,更为重要的是,它通过作家的笔锋深入考察了美国这个资本主义社会。
在这场激进的反主流文化运动中,最为突出的代表人物便是——艾伦·金斯伯格《嚎叫》、威廉·巴勒斯《裸体的午餐》、本文主要以这两位作家为例,深度剖析了“垮掉派”作家对整个西方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垮掉派;精神困境;反叛;自由作者简介:李天石(1991-),女,就读于西北民族大学2017级比较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2--02“垮掉派”文学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文学艺术中的反主流、试验潮流的一部分,它不仅包括了文学作品,还有许多艺术形式,同样在这场运动中产生了许多艺术家。
当时的“垮掉派”饱受争议与批评,直到20世纪后期才被人逐渐正视和接受。
正如杰克·凯鲁亚克所说:“沒有人能够逃离在路上的命运,我们都是在荒原中行走的人,尽管这其中包含着戏谑、荒诞、颓废,但我们从未丧失过在每一场迷乱之后的清醒与在某一瞬间对生命的感悟。
”这才是所有“垮掉派”小说真正的精髓所在,虽然自从问世之初就饱受争议,但这些作家在面对美国非人格化、精神空虚、道德沦丧和盲从时,呐喊出了个性解放和思想独立的时代最强音,是美国以及整个西方文学史上不容忽视的特殊流派。
一.先锋诗人金斯伯格与他的《嚎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诗坛流派纷呈,新人辈出,但缺乏领衔的人物,过了十几年,才出现了一部令人震惊的诗集:金斯伯格的《嚎叫》。
金斯伯格以独特的笔调和狂热的声音对着时代的“嚎叫”,为民众的自由呐喊,使诗歌成为地下抗议的集合点和谴责物质繁荣而精神灰暗的艾森豪威尔时代的宣言。
《嚎叫》与它所产生的时代背景有密切的联系,它们探讨了六七十年代社会冲突所带来的人际关系的突变:工业的发达与政府滥用权力造成社会动荡和民众不安;少数民族的权力受到侵犯;家庭婚姻关系的解体;同性恋、吸毒和酗酒引起的精神变态。
谈到金斯伯格的诗歌意象与灵感,就不得不提到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作为诗人,他并没有歌颂和赞美主流社会,而是站在被社会抛弃者、异端者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
他对文明社会的一切感到不满,他厌恶物质,绝望于人们的意志消沉和迷失,他独自站在主流文化的大门之外,深入地探究人类灵魂,这使得布莱克不同于与他同一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并没有像浪漫主义诗歌那样过度地沉溺于心理与情感的过度夸张与宣泄,并企图从束缚自己精神现实的困境中走出来。
从布莱克的创作风格中可以看出他对“垮掉派”诗人金斯伯格的影响。
从“垮掉派”先锋诗人金斯伯格、劳伦斯·菲尔林盖蒂等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的诗歌和艺术形式涉及到了一种思想的裸露,灵魂的裸露,一种被推入艺术底层的感觉,一种满不在乎、自以为是又无可奈何的思想。
诗歌内容虽然大胆露骨,但却与社会现实息息相关。
诗人们的作品大多是50年代冷战时期麦卡锡主义的产物,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受到怀疑,横遭传讯和审查,心情无比压抑,从酗酒、纵欲、吸毒、搞同性恋中寻求刺激,发泄自己的苦闷情绪。
他们想以愤世嫉俗的反常行为来刺激读者,激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他们来自社会的底层,既是反抗者又是受害者,他们生活的堕落和思想的颓废正是美国社会的真实写照。
《嚎叫》中的诗句乍看粗鄙,狂放,实则深刻,也许前卫和正确的东西在刚刚出现时都令人们难以接受。
在他的眼中,他们这批时代的“精英”全被无情地压在社会的巨轮下,他们呻吟、嚎叫、发出愤怒的抗议。
在我读来,金斯伯格的代表作《嚎叫》其内容和艺术风格在美国诗歌史上迈出了前所未有的一大步,他不仅在形式上有所创新,立意也更为深远同时又与现实几紧密结合。
他毫不留情地暴露了美国社会的阴暗面,把日常生活中不人道、污秽、混乱的现象赤裸裸的曝光,而口语化的诗歌,既能朗诵又能吟唱,对当代美国诗歌借助音乐朗诵走向大众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巴勒斯和他的《裸体午餐》威廉·巴勒斯被称为“垮掉派的教父”,在这些“垮掉派”成员中,他的经历可谓是最有传奇色彩的。
巴勒斯不同于金斯伯格,他出身名门并就读于哈佛大学。
他的身上一直带着一种强烈的同性恋冲动,为了向同性恋人表达自己的情感,他切下了自己的一截小拇指,这一举动也使他在精神病院待了一段时间,两年后他准备入伍,军方并不接纳以一位精神病患者和同性恋。
巴勒斯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性格,他加入过黑社会组织,为了体验社会,当过驱虫员、农民、工人。
但巴勒斯的父母却不像上流社会的家长那样反对他的行为,则是任其自由发展,这一点也为巴勒斯以后的创作提供了条件。
《裸体午餐》主要写毒品与吸毒者,同时还涉及了大量的警察迫害、同性恋,政府腐败的事情,虽然内容与“垮掉派”的作品大同小异,但是由于其非线性的叙事结构,整部小说的结构很松散、情节也很松散还有超现实的梦幻情节,都使得这部作品难以解读,这本书问世几十年来,评论界对这部作品都鲜有评论,可见作品中内容的深奥。
在创作这部作品的过程中,他一年没有洗过澡,没洗过衣服,他边写作边吸毒,他决心要“在致命毒瘾纤维状的灰色死肉上每小时刺一针。
”《裸体午餐》以主人公威廉·李的冒险经历展开,他正在摆脱警察的追捕,在几个朋友的帮助下,他们认识了本威医生。
本威医生是个令人难以捉摸的人,他在自己所建立的“自由之士共和国”、“安尼克西亚”、“驯教中心”废除了集中营与刑罚,因为这些在他看来是野蛮的行为,取而代之的是心理上的“洗脑”和“柔道”,通过各种文件、巨型电铃、探照灯监视、随意性入室检查等手段使每一个人产生负罪感,最终毫无怨言地自觉接受虐待。
小说同时还描述了一个被称作“密地”的地方,这里有奇奇怪怪的人,有事实主义者、分裂主义者还有毒品贩子。
小说的结尾跳跃性地回到威廉的现实,两个一路上追捕他的警察被发现是假冒的,威廉只好继续他的逃跑,而小说最后以“没钱,星期五再来”戛然而止。
巴勒斯的这部作品主要是在写毒品,因为作者本身就是一个具有15吸毒史的瘾君子,所以对于吸毒的方式与感受十分了解,为我们揭示出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真实的污秽世界。
作品很有力度,没有冠冕堂皇的虚伪的描述,全部是真实的、赤裸的曝光和现实,涉及大量性和毒品,不像那种自封高雅的“半遮面”描写,诱人意淫,而是令人心生厌恶,引人反思。
小说着重突出了“反文化”特质,作为一个现代派作家,在以反传统的手法揭示西方世界的社会问题和精神危机,巴勒斯丝毫不逊色于其他作家。
不同的是他在“反传统”的方面走得太远,超出了同时代人们的承受能力。
这部名副其实的试验小说,它的内容与形式之间难以辨出相对的界限。
它的内容都是作者最直接的意图、直接的认识,没有丝毫的掩饰,甚至语言直接的有些令人难以接受。
但也就是没有任何遮掩的语言才最有震撼力,这种表达方式和其要表达的内容与思想形成了最恰当的结合。
在巴勒斯的世界里,人人都沉溺于如人間地狱般的丑恶的吸毒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各种各样的毒品被吸食:大麻烟、海洛因、吗啡等,作者更详尽地描述了形形色色的人吸食这各色毒品的不同方法、丑态和心理感受。
除了吸毒、滥交等情节外,从更深的意义上讲,《裸体午餐》又是一部关于“控制”与“反控制”的书,毒品交易者以控制毒品实现对吸毒者的控制,皮条客以切断妓女的谋生手段而实现对妓女的控制,医生控制病人的身体、警察控制嫌疑犯的思想等,被控制着成为无自主性、无反抗心、无反抗力、无条件的动物驯从者——这恰是一切罪恶的统治者或统治阶级或人类的异己力量之意欲。
巴勒斯不仅以此“恶”世界象征性地传达着他“反控制”的警觉意识,而且以卡夫卡式的冷峻笔墨并不时伴以拉伯雷式的戏谑嬉闹或疯狂直指官僚制度以及意识体系对个人的专制“控制”不言而喻,他所传达的虽然是变态令人憎恶的场面,但究其精神实质,他想传达的是善。
《裸体午餐》解释了人类生存的底部状态,给人类指出了无尽的炼狱,而作者巴勒斯就是传说中的荆棘鸟,如凤凰涅槃般地唱出生命中的最后一曲,陶醉在梦幻药剂中吐露出惊世骇俗的篇章。
“垮掉派”文学在60年代初逐渐衰微,失去了它作为文学运动的特征,然而就像一颗拖着长尾巴的彗星,坚实发亮的彗头消失后,彗尾慢慢扫过地面,它变成了范围更广的文化和社会运动,给美国社会带来了更多的问题。
随之而来的嬉皮士浊流、毒品文化、幻觉剂革命、摇滚乐、性欲革命等汇集成了一股对美国社会具有强大冲击力的洪流。
这是西方文学史上最奇特的一个文学流派,也是毁誉最多而且难以定论的一个群体。
能赋予他们的头衔有很多,他们是后现代主义的先驱,嬉皮士运动的鼻祖,以惊世骇俗和离经叛道的生活方式与文学主张震撼了美国五六十年代主流文化的价值观,继承了美国传统文化中的波西米亚精神,唤醒了美国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对自己权利的抗争。
而金斯伯格与巴勒斯,代表了真正地道的美国文学,他们所表达的是开放的人生,没有过多的道德和文化禁忌。
因此,“垮掉派”作家对待主流文化的观点和态度影响了一代美国人,尤其是他们的文学作品对整个西方文化的影响强大而深远。
参考文献:[1]毛信德.美国小说发展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2]文楚安.垮掉一代及其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3]迈克尔·J·迪特曼[美].垮掉的一代文学名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迈克尔·舒马赫.达摩之狮:金斯伯格评传[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本文所引《嚎叫》的诗句皆出于此.[5]威廉·巴勒斯.赤裸的午餐[M].张建利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6]莫里·迪克斯坦.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美国文化[M].方晓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7]米凯尔·吉尔默[A].滚石Beats文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王泉根.美国文学导论[M].西安:.西安交通出版社 2003.[9]易德·霍顿.美国文学思想背景[M].房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0]郭维德.当代美国文学词典[Z].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11]贺莉,徐伟。
国内“垮掉的一代“文献综述[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18-29.[12]肖明翰,垮掉的一代的反叛与探索[J].外国文学评论.2000.(2)33-47.[13]巴塔耶.文学与邪恶[A].二十世纪欧美文论名著博览[C].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4]吴作桥.中外文学流派词典[Z].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