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日汉对比分析看汉语动名兼类、转类和动词的名词化问题
浅议汉日翻译中的词性转换
浅议汉日翻译中的词性转换作者:涂文莉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14期摘要:日语与汉语存在着许多差异,这两种语言词的分类不对应,语序也完全不同。
汉语属于SVO(主谓宾)型语言,语序决定语法成分;日语属于SOV(主宾谓)型语言,语法成分由各种附属词决定。
这些差异导致了翻译中词性转换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词的分类;语序;汉译日;词性转换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132-02从词的分类来看,现代汉语可分为12类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日语可分为10类词: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名词、副词、连体词、接続词、感叹词、助动词、助词。
汉语的词类似乎比日语多,可是所有汉语的词类都可以在日语中找到与之对应的词类,而日语中的形容动词和连体词却是汉语中没有的。
这种词的分类不对应使得翻译中需要进行词性的转换。
其次,从语序来看,日语属于SOV型语言,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除了修饰语(定语或状语)一定要放在被修饰语的前面和谓语要放在句尾之外,其他主语和宾语等句子成分的语序并没有严格的要求。
而汉语属于SVO型语言,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语法关系主要靠语序决定,语序的变化会对语义产生影响。
这种语序的差异必然导致翻译时词性的调整。
词性的转换可以分为两种即强制性词性转换和选择性词性转换。
强制性词性转换是指在一种语言中属于这类词性,而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则会变成另一类词性。
例如日语「飢える、太る、尖る」是动词,汉译后需转换成形容词“饿的,胖的,尖的”。
这种在翻译时必然要发生的词性转换就是强制性词性转换。
选择性词性转换是指在翻译时既可译成与原来一样的词性,也可译成另一类词性。
例如日语「資源の蓾約、消費の減少、品質の向上」是名词性表现形式,汉译时既可译成名词性词组“资源的节约,消费的减少,质量的提高”,又可译成动词性词组“节约资源,减少消费,提高质量”,这种转换词性的译法即为选择性词性转换。
浅析英汉语言特点及翻译中动静态转换现象——以《边城》为例
第27卷第1期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ol.27No.1 2016年03月JOURNAL OF FU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r.2016浅析英汉语言特点及翻译中动静态转换现象——以《边城》为例武保勤(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6)摘要:为实现英汉互译中动静态的灵活转换,避免出现机械式翻译的错误,提高翻译质量。
通过对比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和Jeffrey C.Kinkley翻译的英译本,主要从英汉用词特点,英汉句子结构特点两方面分析了英汉语言在表现动静态方面的差异,从而得出汉语具有动词优势偏动态,英语具有介词名词优势偏静态的结论,并提出在英汉互译中要灵活运用词性转换策略。
关键词:动态;静态;思维方式;词性转换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437(2016)01-0084-05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动静态差异。
英语倾向于多用介词和名词,因而叙述呈静态(static);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因而叙述呈动态(dynamic)。
[1]国内关于英汉动静态差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如连淑能、邵志洪、刘宓庆分别将英语的静态趋向和汉语的动态表现归了类,详细阐述了英汉语言的动静态倾向。
以文学作品为文本,把翻译,文学及语言学结合起来,通过对比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和Jeffrey C.Kinkley 的《Border Town》不难看出,很多在汉语文本中呈现动态的句子在翻译成英语时在不同程度上转换成了偏动态的句式,英汉两种语言的动静差异在文本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种差异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英汉用词特点英语习惯多用名词和介词,即使是可以用动词的地方,英语还是尽量会采用单词的名词形式,呈现出静态之感,我们所称的名词化就是这样渐渐产生的。
功能学派认为名词化不是纯粹的词汇过程,而主要作为一种将主谓完整句或动词短语这类典型动词小句转化为名词短语的语法手段。
英汉名词动化之异同
五、英汉名词动化“异”的原因探究
无论是在英语还是在汉语中,我们都有固然普遍的认知 能力,但不同语言的人们在怎样应用同一认知能力上面可能
存在差异。下面笔者就英汉名词动化“异”的原因方面进行 探究。
1. 语言类型的演变。现代英语中名次动化现象要比现 代汉语常见得多( 高芳,徐盛桓,2000) 。王冬梅( 2001) 曾提 出一种假设,认为这种不对称的差异可能与两种语言的演变 趋势有关。笔者认为,这一点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就英语而 言,形态变化是越来越少的。古英语中的一些形式在现代英 语中早已不见踪影。古英语中的一些词除了词义的转变之 外,更多的是词义的延伸。比如说,“ride”在古英语中有十三 种不同的形式,而再现代英语中只有五个变化形式。李赋宁 ( 1988) 曾指出: “英语在它的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大大地削减了词形的变化,逐渐接近汉语和越南语的词 形无 变 化 的 特 点。”相 反,就 汉 语 而 言,双 音 词 增 多,词 缀 增 多,形态标记增加等等。比如说,现代汉语的“们”就是用来 区别汉语中的单复数的,类似于英语中的“s / es”。因此,英 汉名词动化产生差异很有可能与语言类型的演变有关。
浅析日汉翻译中语法结构的转换问题
浅析日汉翻译中语法结构的转换问题作者:刘睿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35期摘要:谈及汉日翻译问题,从翻译理论角度来看,这两种语言结构差异是很大的。
而且是从根本上影响翻译活动的重要因素。
从语法结构上讲,汉语句子的本质是命题判断句,而日语句子的本质则是对事物陈述,确认的描述句。
二者在结构上拥有本质上的区别。
因此在分析日语句子时,不能用汉语语法去生搬硬套。
在汉日句子互译中要尊重对方语言的表达习惯,要进行适当的转换。
笔者将在本文中对上述观点进行详细的论证。
关键词:日语;汉语;语法结构;时态[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5--021、汉语,日语句子性质及特点不同(1)汉日句子的性质比较:1)日语句子是以信息的已知和未知为中心对事态进行描述,确认句子。
主语并非不可缺少的成分,叙述部分为其重要环节,除此而外的句子成分均为补充信息。
例(1):「今日、彼を尋ねる。
」2)汉语句子因需要说话者不断的确立命题才能进行下去,因此被称之为命题判断句。
3)命题判断句与事态描述句的转换日汉翻译就是就是把命题判断句转化为事态描述句的过程。
要把原文中省略的主语,谓语动词等要素均在汉语译文中完整的表现出来。
例(2):『雪国』国境の長いトンネルを抜けると雪国であった。
火车穿过长长的隧道就来到了雪国。
(2)汉日句子的特点比较1)日语句子的特点a)日语句子中存在大量的表示已知和未知信息的词语,体现了日语根据已知未知信息发话的特点。
例如:「は」と「が」根据语言学家大野晋『日本語文法を考え』一书所讲,根据已知未知信息的情况,利用「は」和「が」的特殊用法,可将日语句子分为以下四种类型:A 既知+は+未知B 未知+が+既知C 既知+は+既知D未知+が+未知需要注意的是,日语注重谈话双方对情报的已知和未知情况,在将日语文章翻译成汉语的情况下,必须认识到「は」和「が」所代表的说话态度以及信息的收集情况。
英汉名转动词比较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
、
引 言
使 用 , 大 多 已 失 掉 了最 初 转 类 活 用 时 的 惊 人 之 处 , 无 修 辞
英 汉 两 种 语 言 都 普 遍 存 在 着 名 转 动 词 的现 象 。这 一 现 魅 力 可 言 ( 领 顺 ,2 0 a 。但 区 分 名 转 动 词 中 的兼 类 与 周 00 ) 象 引 起 了 国 内 外 许 多 学 者 的 长 期 关 注 , 并 先 后 做 了 较 为 深 活用 ,还 是为 了关注 、研 究活用 的修辞作用 ;评述 国 内外
i i m 或 w 1 e t b i h d e o ia v r s d o s e 1 s a 1 se dn m n l e b 。汉 语 则 把
A T u i / n N” : .“ o p t n o
b t 1 ( “t p t i t a o t e” ) , c r e o t e 0 u n 0 b t i o n r,
未 入 词 典 的名 转 动 词称 之 为 “ 用 ” , 把 入 了 词 典 的名 转 活 动 词 称 之 为 “ 类 ” 。 英 汉 名 转 动 词 由 “ 用 ”转 为 “ 兼 活 兼 类 ”都 经 历 了 一 些演 变 、 发展 的过 程 ( 领 顺 , 20 a 周 0 0 )。
标注 ,无疑为对英汉名转动词作进一步的比较研究提供了极 1 1 )把 英 语 中 的名 转 动 词 根 据语 义关 系 举 例 分 为 七类 : 02 大方便 。当然,在此 之前 由李行健 (0 4 2 0 )主编 的 《 现代汉
语规范词典》 ( 以下 简称 《 典 》 ) 以及 由孙 全 洲 ( 9 5 范 19 ) 主 编 的 《 代 汉 语 学 习 词典 》 ( 现 以下 简 称 《 典 》 ) 也对 所 学 收 词 条标 注 了词 性 ,本文 撰 写 中 也作 了诸 多参 考 。 二 、兼 类 与 活 用 无 论 是 英 语 还 是 汉 语 , 研 究 名 转 动 词 现 象 ,都 涉 及 到 了 兼 类 与 活 用 的 问 题 , 只 不 过 两 种 语 言 中 的 称 谓 不 同 罢 了 。英 语 把 未 入 词 典 的 名 转 动 词 叫 做 i n v t o s n o a i n 或 i nv tv e o i a eb ,把 入 了词 典 的名 转 动 词 叫做 n o a i e dn m n lv r s
浅谈汉日翻译“动→名”词性转译现象
( 5) 中国加入世 贸组织 , 实 际上代表 了中 国、 美 国和世贸组织三方的双赢结果 。
中国 WT O加盟c 主 、夷寅的c : c 耋 、中国、7 , I J 力 L , - ( - WT O 三方7 ’ 涮 益 老得 否二 老意
味亨 弓。
较为明显 ,乃由 “ 词汇或惯用表达差异”引起。日 语构词法中 , 有一类名词可 由 “ 名词/ 形容词词干+ 动词连用形 ”组合得来 。 这类词虽为名词 , 却具 有
( 1 ) 要保 护动物 ,尊 重生命 ,除了健全法规 以外 , 还要在教育、 人性方面提高觉悟和进行反省 。
言 复制 出与原语 信 息最接 近的 自然 等值 体—— 首 先是就意义而言 , 其 次是就风格 而言。因此 , 翻译
的过程是语 义传达的过程 , 只要能够真实地传达原 文的语 义 , 是否注重语言词汇的词类 变化就 显得不
同其它两语互译一样 , 在汉 日互译 实践 中, 也
通 当地 的商业习惯和熟知国内情况 的人 。 中国 5 二 一 = ) < 茎 不要使用 。 卓 内 携 带鼋括 使 用c 、 c i 加 挡客檬 事棠展阴c : 南 一 ) c 、 现地 商留
叉卜 惯 国内事情 c : 精通 L 人二 力 社 畏
那 么重要 了。 但是 , 了解 两种语 言在用 词上是 如何
勤物 老保蘸 L、 生命 电尊重寸 弓5 二 e 耋 、 法律 整借 以外 c 二 、 教育 人 同性 I = 挡c 于弓觉醒 反省
必要 南为。
( 2 )公 民馆的 目的是通过开展各项活动 ,谋
求提高市民素质 和生活文化 的质量 。
动词的含义 , 因而在汉 日翻译 中引发 了词性转译 现 象 ,如例 ( 9) 中的 “ 子育 ”和 例 ( 1 0) 中的 “ 四 人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I ) ” 。 此类 的 日语词汇还有 “ 山登 I ) 、里埽 I ) 、
语言类型学视角下汉、英、日存在句对比分析
语言类型学视角下汉、英、日存在句对比分析上述句式中应用最广泛、功能最齐全的句型是常式句,其次是次式句,缺少存在动词“有”;变式句缺失了存在句表示事件或空间存在的前提,是基本句型的变体形式;特式句仅包括存在主语,必须在特定环境描写中与其他类型的存在句一起出现时才能使用。
纵观四种句式,不难发现,汉语存在句中的存在主体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1.2 英语存在句的结构特点在英语中,存在句是一种表示“存在”的特殊句型,用来表达人、动物、概念等的存在。
通常是由there 和be 动词的某种形式构成的。
其结构如下:There + be + 名词短语(NP)+ 地点或时间短语(Locative Expression / Temporal Expression)如:①There is a cup on the table.②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the hall.英语存在句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以非重读there作引导词或形式主语。
第二、there在句中居于主语的位置,实义主语是后面的名词或名词词组。
第三、存在句的实义主语一般都是非确定特指,即做主语的名词或名词词组通常带有不定冠词、零冠词及其他表示非确定意义的限定词。
但是在举例或用于某种语法需要时也可以用the或专有名词等表示特指性词语。
第四、存在句的谓语动词主要是be动词的某种形式,可以是限定形式,也可以是非限定形式。
限定形式可以是be 的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式、现在完成体或过去完成体。
非限定形式是there be 和there being 结构。
1.3 日语存在句的结构特点日语存在句与英汉存在句含义类似,即都表示某地存在有某人或某物。
其基本句型为:A段+C段+B段,即,场所名词に+名词短语が+ 动词ぁる/ぃる日语存在句主要有两个存在动词———“ぁる”、“ぃる”,分别表示有生命事物(包括人)和无生命事物的存在。
如:③へゃにぉとこがいる(屋里有人).④机の上にりんごがぁる(桌子上有一个苹果).2 汉、英、日存在句异同2.1 汉、英、日存在句的相同点⑤桌子上有一本书;There is a book on the table;テブルの上に本がぁる.从结构上讲,它们的基本句子结构中都包含了存在地点、存在动词和存在名词。
英汉动词名词化对比及翻译策略
英汉动词名词化对比及翻译策略作者:阮迢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02期摘要:名词化现象无论在英语还是汉语都十分活跃,频繁的出现于各种文体中。
然而由于两种语言在形态、意念方面的种种差异,所表现出的名词化现象各具特色,因此翻译过程中,对名词化现象的处理须格外谨慎,以避免出现严重的“翻译腔”。
本文正是基于前人的研究,试进一步对此类问题进行研究及论证。
关键词:名词化;动词名词化;对比;翻译策略一、名词化的界定名词化现象普遍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中,尤其是在“名词优势于动词(Preponderance of nouns over verbs)”的英语当中,因此该语言现象值得广大语言研究者的关注与探索。
所谓名词化,指的是一系列动词、形容词词组或句子经过转化,在功能上用作名词或名词性句法结构的过程。
朱永生先生( 2006)提出,从语义功能的角度来看,名词化指的就是把某个过程或特征看作事物,而词性转换只是这种现象得以实现的一种方式。
名词化手段多样,有动词名词化、形容词名词化、及句子的名词化,这里我们仅就动词名词化展开讨论。
二、英汉动词名词化对比尽管名词化现象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中,但其构成方式、语法功能及应用范围有很大差异。
通过相关研究成果可知,英语中名词使用频率极高即名词占优势,有所谓“静态”的特点;而现代汉语倾向于使用动词或动词词组,即动词占优势,有“动态”的特点。
(一)英汉动词动词名词化的构成对比英语中许多名词都是由动词演化而来,语言学家Eric Patridge认为,将动词转化为名词是英语极为普遍和有效的构词方法。
动词的名词化通常通过添加两种词缀实现:一类为动词的进行体式-ing,适用于一切动词的词尾;另一类后缀则依动词而异,如:-tion,-ment,-ship,-hood等。
句法研究通常把前者称为动名词(verbal noun)或动作名词(action noun),后者为动词派生名词(de-verbal noun)。
对英、汉谓语动词形态变化的对比研究
对英、汉谓语动词形态变化的对比研究作者:田一君南潮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6年第01期摘要:为了使外语学习者熟练掌握英语中动词的变化规律,本文对英语和汉语句子中谓语动词的词形变化进行对比。
英语和汉语有着诸多不同之处,英语句子中不仅主语人称、数的变化会引起句子谓语动词发生变形,时态的变化同样会引起句子谓语发生改变。
相较于具有形态屈折变化的英语而言,汉语没有狭义上的形态标记,其时体表达更具隐性特点,它要表达某一个具体时间或状态,只需要将表示时间或状态的词加到句子的适当位置就可以达到目的,句子的谓语动词不会发生形态的变化。
英、汉之间这样的区别给英语初学者在理解上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中笔者通过对英汉句子中谓语动词随相关变量的改变所发生的形态变化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以此帮助学习者从形态学的角度有效理解英语中谓语动词形态的变化规律,更高效的进行英语的学习。
关键词:谓语动词形态变化差异性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20-021 引言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从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词的形成及用法又要受到其所属语言的语音、文字、语法、句法、文化的制约,因而英、汉不同的语言体系决定了各自动词的不同特征。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它的基本单位是“字”,而“字”本身又不可能发生形态的变化,汉语是借助事件副词、助词及一些特殊结构表明动作的时间概念。
相比较之下,英语是属于印欧语系,它的词语单位是“单词”,它的词形要与时态保持一致。
与英语不同,汉语的动词没有词形的变化,时态的体现与动词本身的变化没有直接的联系,它不是通过动词本身变化形式来体现时态,正如Frank Palmer在1971年出版的《语法》中说:“某些语言,比如汉语……根本没有词的不同形式。
他们没有曲折,没有形态”。
在英语中,以动词的使用最灵活复杂,动词掌握的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语言学习和运用的效果。
英汉语言对比 英汉名词动词对比对比
情况二、定语为现在分词或过去分词时,如果它 强调的是分词本身的动作,则通常要后置。如:
• Most of the people singing are the
students. 唱歌的人多数是学生。
情况三、在某些固定搭配中,单个词作定语 也常常要后置。如:
• secretary general秘书长 • 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
2)英语名词和汉语名词有时都可以做状语 ,但汉语可
单独作状语,英语名词常常是和其他的修饰语一起构成 名词词组作句子的状语
• 例如:“集体购票、 购票、笑脸迎人、公费 出国留学、现金支付、现场直播、批判继承” 等。
• 另外,汉语中表示时间、处所的名词也可作状 语,如“我们北京见”(“北京”表示地点的 名词作状语),“他昨天走的”(“昨天”表 示时间的名词作状语)。
He wanted to get someone reliable to help in
this work. 他想找个可靠的人帮忙做这项工作
同样,定语由形容词充当,它所修饰的词是起名 词作用的anywhere,somewhere等时,常需 后置。如:
• He has been sent to somewhere particular. 他
• None of the approaches outlined in this book, from phenomenology and semiotics 哲〉符号论to structuralism
and psychoanalysis, is simply concerned
with 'literary' writing.
英语背景留学生的汉语比字句使用偏误分析
英语背景留学生的汉语比字句使用偏误分析一、汉语比较语法英语是日尔曼语系的语言,而汉语是汉藏语系的语言。
这两个语系之间的不同反映在语言结构和语法上。
1.语序不同英语是SVO句型语言,即主语+谓语+宾语的语序。
汉语是SOV句型语言,即主+宾+谓的语序。
因此,英语背景的学生很容易在使用汉语时出现语序问题。
例如,“我吃了饭”在汉语中应该是“我吃饭了”。
2.兼用性词语兼用性词语是指可以同时担任不同词性的词语。
在英语中,一些名词可以用作动词,例如,“我喜欢跑步”中的“跑步”就是一个名词,但在这个句子中被用作动词。
而在汉语中,这样的词语一般只能用作某一种词性。
因此,英语背景的学生在使用汉语时可能会将名词当作动词使用,例如,“我可以护照去旅游”中的“护照”就被当作了动词。
3.时态不同英语中有12种时态,但汉语只有两种时态:过去和现在。
这意味着英语背景的学生如果想要在汉语中表达复杂的时间概念,可能需要使用诸如“已经”、“还没”、“将来”等词语来说明。
例如,“我明天要去北京”中的“明天”就是用来表示将来时间的。
二、使用偏误除了上述语法问题,英语背景的学生在汉语使用中还可能犯如下使用偏误:由于汉语单词的音和意义十分相似,所以学生可能会把一些词语用错。
例如,“总共”和“总体”、“等待”和“期待”在音和意义上都十分相似,但它们的用法却有所不同。
因此,学生需要根据语境来选择正确的词语。
2.缺乏足够的表达能力由于学生的汉语水平有限,所以在进行表达时可能会出现被动语态、主动语态混淆、情态动词用错等问题。
例如,“我被他打了”中的“被”可以改成“我被他打了”,而“我要去了机场”中的“要”可以改成“我想去机场”。
3.术语使用误区汉语中的一些术语与英语中的同语根术语不同。
例如,英语中的“liberal”在汉语中有“开放”的意思,但在英语中则有“自由主义”的意思。
因此,在使用汉语时,学生需要注意词语的本土特色和不同领域中含义的差异。
综上所述,虽然英语背景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只要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语法和语言习惯,灵活运用表达能力,加强一些常见的用法知识,就可以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并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好的帮助。
《英国汉学中汉语词类对比》范文
《英国汉学中汉语词类对比》篇一一、引言汉学,即研究中国文化的学科,已经吸引了众多国际学者进行深入探索。
其中,词类研究是理解一门语言内部结构和其丰富性关键。
特别是在中国这个多文化的国度里,汉语词类的探讨与研究变得尤为关键。
本文将主要探讨英国汉学中汉语词类对比的几个重要方面,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主要词类的特点及其在英国汉学中的研究现状。
二、名词的对比名词是语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代表了各种人、事、物。
在汉语和英语中,名词有诸多共性,但也存在诸多不同之处。
汉语名词无明显性变或数变,这与其他类型词汇间的区分带来了不同的学习难度。
相较之下,英语名词则有单复数变化和性别的区分。
在英国汉学研究中,对汉语名词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其与英语名词的异同上,以及其在特定语境中的使用。
三、动词的对比动词是语言的核心,负责表达行动或状态。
汉语动词具有高度的动态性和形式上的简化性,通过不同情境下不同助词和时态词的结合表达多种复杂的意思。
然而在英语中,动词变化较为丰富,例如有不同的人称、时态、语态等变化。
英国汉学家在研究汉语动词时,特别关注其与英语动词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运用。
四、形容词的对比形容词是用于描述名词或代词的词类,它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力。
汉语的形容词形态变化较英语而言较为有限,主要依赖特定的词汇或搭配来丰富其意义和功能。
英语形容词则通过较为复杂的形态变化来表达更多信息。
在英国汉学中,形容词的研究往往聚焦于汉语和英语如何用有限的语言手段达到无限的信息传达的目的。
五、结语汉学在跨文化交际与世界语言对比的语境中具有重要意义。
而汉学的其中一个关键点在于其词汇和语法结构的研究,尤其当与西方的语言系统相比较时,如英语等。
对汉语的主要词类的对比和分析不仅可以促进两种语言的学习,同时也有助于了解这两种语言的共同性和独特性,对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互相理解至关重要。
英国的汉学研究者对此投入了大量心血和努力,所获得的研究成果无疑加深了世界对中国文化和汉语的认识与理解。
《英国汉学中汉语词类对比》范文
《英国汉学中汉语词类对比》篇一一、引言英国汉学作为一门跨文化、跨语言的学科,对于汉语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其中,汉语词类对比作为汉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汉语的语法结构、语义特点以及文化内涵具有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英语与汉语中的词类,探讨其异同点,为英语母语者学习汉语提供参考。
二、汉语词类的概述汉语的词类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代词等。
这些词类在汉语中具有独特的语法地位和语义功能。
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等名称;动词表示行为、动作或状态;形容词描述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或特征;副词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等,表示程度、方式等;介词用于表示时间、地点、方向等关系;代词则用于代替名词或其他实词。
三、英语词类的概述英语词类同样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基本类型。
此外,英语还有冠词、连词、助动词等特殊词类。
在英语中,名词有数和性的变化;动词有时态、语态和语气等语法特点;形容词和副词可以形成比较级和最高级。
英语还注重句子的结构和语序,主语、谓语等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对句子的意义具有重要影响。
四、汉语与英语词类的对比(一)名词的对比汉语和英语的名词在用法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有明显的差异。
汉语名词没有数和性的变化,而英语名词有单复数和性(如男/女)的变化。
此外,汉语名词在句子中的位置相对灵活,而英语名词在句子中通常有固定的位置。
(二)动词的对比汉语和英语的动词在表达行为、动作或状态方面具有共性,但也有不同之处。
汉语动词没有时态和语态的变化,而是通过时间状语、助词等来表达动作的时间和状态。
而英语动词则有时态、语态和语气等丰富的语法特点。
此外,汉语动词在句子中的位置相对灵活,而英语动词则有固定的位置和形态变化。
(三)形容词和副词的对比汉语和英语的形容词和副词在语义上具有相似之处,但在用法上有所不同。
汉语形容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而英语形容词需要放在名词前面或使用其他语法手段来修饰名词。
浅议汉日翻译中的词性转换
几年来的实践表明,构建数学生态课堂,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更加有效,更加高效而持久,使学习的层次更多地从记忆上升到理解和探究上,真正使学生过上一种愉快的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1]黄大龙,朱治国.生态课堂概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从词的分类来看,现代汉语可分为12类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日语可分为10类词: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名词、副词、连体词、接続词、感叹词、助动词、助词。
汉语的词类似乎比日语多,可是所有汉语的词类都可以在日语中找到与之对应的词类,而日语中的形容动词和连体词却是汉语中没有的。
这种词的分类不对应使得翻译中需要进行词性的转换。
其次,从语序来看,日语属于SOV型语言,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除了修饰语(定语或状语)一定要放在被修饰语的前面和谓语要放在句尾之外,其他主语和宾语等句子成分的语序并没有严格的要求。
而汉语属于SVO型语言,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语法关系主要靠语序决定,语序的变化会对语义产生影响。
这种语序的差异必然导致翻译时词性的调整。
词性的转换可以分为两种即强制性词性转换和选择性词性转换。
强制性词性转换是指在一种语言中属于这类词性,而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则会变成另一类词性。
例如日语「飢える、太る、尖る」是动词,汉译后需转换成形容词“饿的,胖的,尖的”。
这种在翻译时必然要发生的词性转换就是强制性词性转换。
选择性词性转换是指在翻译时既可译成与原来一样的词性,也可译成另一类词性。
例如日语「資源の蓾約、消費の減少、品質の向上」是名词性表现形式,汉译时既可译成名词性词组“资源的节约,消费的减少,质量的提高”,又可译成动词性词组“节约资源,减少消费,提高质量”,这种转换词性的译法即为选择性词性转换。
词性转换是翻译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笔者就汉译日中的词性转换现象总结了下面一些规律。
一、汉语动词转换成日语名词1.有些汉语动词译成日语时需转换成名词性表达方式。
英汉动态与静态的差异与词性转化
例 4: The Act allotted public land to each state for establishment of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colleges.
该法案为各州划拨土地,用来建立工农业 学院。
二﹑英译汉时静态向动态的转换
二﹑英译汉时静态向动态的转换
例 9: An increase in the December 2006 passenger volume by 13.3 percent versus the same month last year meant that the total for the full year ( 19.2 million passengers) was 7.6 percent higher than in 2005. 2006年12月的旅客人数较前一年同期增加了 13.3%。 这说明全年的旅客总数(1920万人) 较2005年增加了7.6%。
二﹑英译汉时静态向动态的转换
例 10: Other investigators with a depth-psychological orientation emphasize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fantastic events in myths and fairy tales and those in adult dreams and daydreams—the fulfillment of wishes, the winning out over all competitors, the desrtuction of enemies—and conclude that one attraction of this literature is expression of than which is normally prevented from coming to awareness.
英汉互译中名词和动词互相转换(与“汉语”有关的文档共13张)
英汉互译中名词和动词互相转换
❖ (7)电影明星是大部分少女崇拜的对象。 ❖ Film stars are objects of admiration for most girls.
❖ (8)绝对不许违反这个原则。
No
violation of this principle can be tolerated.
❖ 骆驼的特点是能够长期行走而不喝水。
第五页,共13页。
英汉互译中名英语介词和汉语动词相互 转译词和动词互相转换
❖ 英语有大量的介词和介词词组,从而极大地丰富了英语的表达法。汉语则多用动词,少用介词。 在英汉互译中,英语介词和汉语动词常常需要相互转译。
❖ (15)Such inns as there were generally dirty and flea-ridden; the food,simply local cheese accompanied by bread often twelve months old, was all washed down
第四页,共13页。
英汉互译中名词和动词互相转换
❖ 英语中有些动词的概念在汉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词,于是转化为 汉语名词。
❖ (11)Round-the-clock service features this store. ❖ 日夜服务是这家商店的特色。 ❖ (12)What motivate you to do such a thing?
exposition
(17) I do nortelikae stoobeninsterrfuopterdwwhielnliInamgabtoout abneimgpoirntantapieCce hofiwnorek.se-America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英日汉对比分析看汉语动名兼类、转类和动词的名词化问题1吴怀成(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200234)摘要:现代汉语实词的分类问题是汉语语法的热点问题之一,从五十年代的词类问题大讨论至今,一直没有间断过。
本文打算从语言对比的角度对汉语动名兼类、转类和动词的名词化问题做一个探讨,尤其是关于动词的名词化问题。
我们认为名词化是语言的一种共性现象,但是名词化又具有层次性。
文章把名词化分为短语层面的名词化和词汇层面的名词化,这对认识汉语动词的名词化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由于汉语缺乏形态标记,因此人们常常把不同层面的名词化问题混为一谈,这也是造成“这本书的出版”中“出版”到底有没有名词化之争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兼类;转类;短语层面名词化;词汇层面名词化;句法化0 引言0.1现代汉语实词分类问题是汉语语法的热点问题之一,因为讲语法就必然讲词类。
沈家煊(2009)对汉语词类问题的讨论很新颖,富有启发性。
该文主要讨论汉语词类问题研究中面临的两个困境及其解决办法。
第一个困境是,做到“词有定类”就“类无定职”,做到“类有定职”就“词无定类”;其解决办法是“关联标记模式”;第二个困境是,满足“简约原则”就违背“扩展规约”,满足“扩展规约”就违背“简约原则”2;其解决办法是提出汉语的词类系统中实词类属于“包含模式”,图示如下:形动名0.2我们认为沈文对第一个困境解决得较好,本文不做讨论。
本文重点通过英日汉对比1本文曾在“黎锦熙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暨学术思想研讨会”上宣读(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4月11日),会后做了较大的修改。
在此向对本文提出宝贵意见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文中不足之处盖由本人负责。
2所谓的“简约原则”是朱德熙(1985:77)反对动词形容词“名物化”的一个主要理由,这种词类体系违反了语法分析的“简约原则”,即不要增加不必要的步骤和名目。
所谓的“扩展规约”是指以一个成分为中心加以扩展,扩展后的结构的语法性质跟中心成分的语法性质一致。
详细讨论请参看(沈家煊2009)。
分析,结合汉语动名兼类、转类和动词的名词化问题来探讨第二个困境,认为沈文的解决办法有值得商榷之处。
本文提出名词化具有层次性,有短语层面的名词化和词汇层面的名词化,有望解决第二个困境。
本文主要是在沈文的基础上展开讨论的,可以说是沈文的一个补议,以就正于方家。
1 汉语动名的兼类、转类问题1.1安华林(2005)比较了通行的四部高校现代汉语教材并对汉语兼类现象概括如下:(1)经常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的主要语法功能;(2)在具体的语法环境里,一个词只属特定的类,不存在兼类现象;(3)形式上,兼类词应该具备同音同形的条件;(4)意义上,不同功能之间词义既不完全相同,但又密切相关;(5)兼类词在量上只是少数;(6)兼类词主要的类型是名、动、形之间的兼类。
1.2我们认为兼类词这个概念本身有着不科学的一面,既然一个词经常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的主要语法功能,完全有理由把它处理为两类词,这也是有人(陆俭明1994)把“锁”、“坑”、“包裹”、“翻译”、“代表”、“领导”分别处理为名词、动词而不属于兼类词的原因(石定栩2007)。
如果硬要用这个术语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必须明白兼类词是静态的结果,转类是动态的过程,只有先发生转类,才能出现兼类现象(安林华2005)。
这又引出一个问题,即石定栩(2007)所说的如何处理灰色地带的问题。
像“战斗”、“处分”、“假设”等是处理为两类词还是兼类词呢?石定栩(2007)指出,兼类问题还有一个热门话题,即以动词为中心的短语可以充当主语或宾语,以前一直有人认为这种位置上的动词已经变成了名词或者说动词在这种情况下兼类成为名词。
这也是沈家煊(2009)所说的困境二,我们下文将对沈文的处理提出质疑并给出我们的分析。
1.3如果我们承认汉语中存在词类兼类现象,我们就需要考虑造成兼类现象的原因。
高航(2009a)指出,从认知语法角度看,一个词属于多个范畴在自然语言中是正常的现象,在非形态语言中尤为普遍。
兼类本质上属于语义引申,通过对一个现有的语言符号的意义进行扩展,从而表示与其相关的另一个意义。
人类生活的世界纷繁复杂,人们在形成关于世界的概念并对这些概念进行编码时,由于经济原则的作用,人们在编码时不可能每一个事物、性质或事件都创造一个独特的语言符号。
语义引申是对语言系统现有资源的最自然的、最高效的利用。
我们认为造成汉语词类兼类现象的原因,除了上面所说的认知上的原因外,还与汉语是一种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有关。
如英语的词类划分和鉴别都是以形态变化为依据的,即使是同形的词,也可以作为零形式处理,如head、pocket、point等既可以处理为名动兼类也可以处理为发生了零形式的形态变化。
日语中只有名词和形容动词常常存在兼类现象,但是当形容动词修饰名词时,后面通常要带上な,这与名词定语带の也是有区别的。
1.4转类是指一类词转变为另一类词的现象,它强调的是词类范畴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
汉语实词中普遍存在转类现象,如名动互转现象(高航2009b:151~161)。
前文指出,兼类词是静态的结果,转类是动态的过程,只有先发生转类,才能出现兼类现象。
换句话说,兼类词是词语发生转类的结果。
转类是语言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与人类的认知能力有关。
高航(2009b:134~150)指出,名动互转的动因就是概念转喻3。
1.5转类的动因是人类的认知能力——概念转喻,而转类的手段在有形态的语言中是形态标记,如英语、日语;在缺乏形态标记的语言中就是原型。
以动转名为例,我们把上面提到的几个词“锁”4、“坑”、“包裹”、“翻译”、“代表”、“领导”等的英语、日语和汉语对照3实际上,汉语动词转类为名词的动因不仅仅只有转喻,而且还有隐喻,我们下文将有讨论。
4这里的“锁”、“坑”、“包裹”与“翻译”、“代表”、“领导”在发生转类的方向性方面可能不一样,前三如下:从上表可以看出,不同的语言动名之间的转类情况不尽相同,如上表中的词语在汉语中全部发生了转类而在英语中表示汉语意思的“坑”和“包裹”却分别概念化为两个没有意义联系的动词和名词,而在日语中表示汉语意思的“锁”和“坑”却分别概念化为两个没有意义联系的动词和名词;不过从上表还可以看出,转类现象具有语言共性,上表中的六个汉语词语全部发生了转类,而英语和日语相应的词汇也分别有四个发生了转类,如英语中相当于汉语意思的“锁”、“翻译”、“代表”和“领导”,日语中相当于汉语意思的“包裹”、“翻译”、“代表”和“领导”。
2 汉语动词的名词化2.1本文认为名词化具有层次性,这一点一直没有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因此才导致上面沈文提到的第二个困境,即满足“简约原则”就违背“扩展规约”,满足“扩展规约”就违背“简约原则”。
沈家煊(2009)认为用他们提出的关于汉语词类的“包含模式”就可以解决第二个困境:“出版”是动词也是名词,不需要什么“名词化”,所以不违背“简约原则”;以名词为中心扩展得到名词性短语,所以也不违背“扩展规约”。
我们认为沈文的处理至少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根据他们提出的关于汉语词类的“包含模式”可知,汉语的动词是名词的一个子集,这种分类本身仍然违背“简约原则”,用名词一套名目就可以了,也就无需进行名词、动词的分类了,当然这种“包含模式”本身能否被人们普遍接受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因为动词中有很多动作性很强的动词如果也说成名词恐怕很难让人接受,如“打”、“骂”、“吃”和“喝”等等;其次,前半句说“出版”是动词也是名词是一种含混的说法,而后半句等于承认“出版”是名词,这说明前面说“出版”是动词已经毫无必要了。
2.2为了解决沈文提出的第二个困境,我们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即汉语中不仅存在名词化,而且和其他语言一样,名词化具有层次性,包括词汇层面的名词化和短语层面的名词化。
词汇层面的名词化是指由于认知的原因发生转类而引起的名词化,是概念化的产物;短语层面的名词化是指由于临时的语用需要而把动词转化为名词使用,属于句法化的产物。
这两个层面的名词化都具有语言的共性,下面分别详述之。
个可能是名词比动词出现得早,后三个可能是动词比名词出现得早,这里没有考虑转类的方向性问题。
2.3词汇层面的名词化是由于认知的原因发生转类而引起的名词化,我们在1.5节中已有论述。
通过对比英、日、汉三种语言中都发生转类的词语“翻译”、“代表”和“领导”可以知道,汉语由于缺乏形态变化,因此词语在发生转类前后用相同的词形;而英语和日语都有形态标记把发生转类前后的动词、名词区别开来。
由转类引起的名词化在英日汉三种语言中普遍存在,英语的例子还有:explain/explanation、explore/exploration、explode/explosion、relax/relaxation等等;日语的例子有:登る/登り、催す/催し、働く/働き,等等,汉语的例子请参看高航(2009b:133~160),文中分析了475个因转类而发生名词化的动词。
以上说明由转类造成的名词化具有一定的语言共性,无论是在形态语言中还是在非形态语言中都普遍存在。
差异就是在形态语言中倾向于用形态标记为两类词,而在非形态语言中倾向于直接借用原来的词形,这是造成汉语兼类词大量存在的根本原因。
2.4实际上汉语词汇层面的名词化还可以进一步分为转喻名词化和隐喻名词化5。
关于转喻名词化主要指那些由动作转喻为施事、结果或工具等等情况的名词化,如“编辑”、“导演”转喻施事,“命令”、“记录”、“发明”转喻结果,“借口”、“装饰”转喻工具。
而关于隐喻名词化主要指汉语学界常常争论不休的那些到底有没有发生名词化的动词,也就是石定栩(2007)所说的如何处理灰色地带的问题。
像“战斗”、“处分”、“假设”等是处理为两类词还是兼类词呢?我们认为“战斗”、“处分”、“假设”既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名词6,至于到底处理为两类词还是兼类,可以再讨论。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些词具有名词性,是词汇层面的名词化。
它们是事件或活动的抽象化和概念化的产物,其动因就是概念隐喻。
齐振海、覃修贵(2004)指出,Lakoff&Johnson把概念隐喻分为结构隐喻、实体隐喻和方位隐喻三种,其中实体隐喻是指人类最早的生存方式是物质的,人类对物质的经验为我们将抽象的概念表达为“实体”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实体隐喻概念中,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作为具体的有形的实体。
隐喻名词化在英日汉三种语言中都大量存在,英语的例子有education、encouragement、publication等等,日语的例子有出迎え(迎接)、帰り(回来)、思い(愿望)、取次ぎ(传达)等等,汉语的例子有“教育”、“批评”、“奖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