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道德的起源培训讲学

合集下载

第三章 道德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章 道德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道德的历史演变
一、原始社会道德 二、奴隶社会道德 三、封建社会道德 四、资本主义社会道德 五、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
第二节 道德的历史演变
一、原始社会道德 1. 平等互助的原始共同体道德 2. 单纯质朴的道德形式及其绝对的道德权威 3. 超脱于蒙昧的道德与野蛮并存
第二节 道德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论 1. 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1)劳动创造了道德主体 (2)劳动分工与协作促使道德不断成熟与 发展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论 2. 道德是适应社会关系调节需要的产物 (1)道德是人的道德,人需要道德。 (2)道德是社会关系的道德,社会交往需
1. 共产主义道德的内涵
共产主义道德之所以能够作为未来共产主义 社会的全人类道德,其前提和基础在于共产 主义社会实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集体以及 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利益一致性。
2. 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关系
(1) 何为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是由无产阶级道德发展而来的在社会
主义社会占主导和支配地位的道德,同时又是向未来 共产主义道德迈进和提升的先进道德类型,本质上属 于共产主义道德体系。社会主义道德是以社会主义公 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的反映,是在无产阶级道德基 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适应社会主义社 会建设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以为人民 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代表无产阶级 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类型。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
一、中外伦理思想史上几种道德起源说
2. 先天人性论:把道德的起源或者归结为与生俱 来的善性,或者归结为先天存在的良心、理念或 精神。

伦理学讲义之道德的起源和道德的根源

伦理学讲义之道德的起源和道德的根源

共同发展的关系
道德起源与根源的共同发 展
道德的起源和根源是共同发展的。随着社会 的进步和文化的演变,道德观念也在不断演 变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道德的起源和根 源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道德起源与根源的互补性
道德的起源和根源具有互补性。一方面,社 会文化背景为道德观念提供了土壤和基础; 另一方面,个人经验和选择则对道德观念的 发展和演变起着推动作用。两者相互补充,
宗教信仰对于道德的起源和形成提供了精神寄托和价 值支持,有助于增强人们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习俗与道德起源
社会习俗是道德起源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通过社会共同体的传统、习惯和惯例等形式,对个体行为 进行规范和约束。
社会习俗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元素,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等,这些元素在长期的社会实践 中逐渐形成并传承下来。
03 道德起源与根源的关系来自相互影响的关系道德起源与根源的相互影响
道德的起源和根源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方面的变化会影响另一个方面。例如,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可能影响道德 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同时道德观念的变化也会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
道德起源与根源的互动关系
道德的起源和根源在实践中是相互作用的。例如,个人和群体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既受到社会文 化背景的影响,也受到个人经验和选择的影响。
道德的起源与根源
目录
CONTENTS
• 道德的起源 • 道德的根源 • 道德起源与根源的关系 • 道德的演变与未来发展
01 道德的起源
宗教信仰与道德起源
宗教信仰在道德起源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许多宗教 都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这些准则和规范对于信
徒的行为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宗教信仰通过教义、仪式和组织等形式,传递着道德 价值观,引导人们向善,抑制恶行。

第三章 道德的起源与发展(《伦理学》PPT课件)

第三章  道德的起源与发展(《伦理学》PPT课件)
物质表现就是金钱,它代表一切事物,人们和社会关 系的价值”。 第二,工人在平等和自由的表象下成为资本的奴隶。 第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劳动异化的根源。
(二)以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道 德
(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抽象性和虚伪 性
(四) 无产阶级道德开始形成并在实践中发展 第一,崇尚集体主义精神。 第二,大公无私的优秀品质。 第三,与资产阶级斗争的革命勇气。
一、原始社会道德 二、奴隶社会道德 三、封建社会道德 四、资本主义社会道德 五、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
一、原始社会道德
原始社会道德是人类道德的最初形态,也是人类文明 最原初的展示。
(一) 平等互助的原始共同体道德 (二) 单纯质朴的道德形式及其绝对的道德权威 (三) 超脱于蒙昧的道德与野蛮并存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论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视野中,“物质生活的生产 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 程”。
因此,道德的起源只能从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以及人们在其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去思索和把握。
(一) 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道德是人和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动物的本能行为中 不存在真正的道德。劳动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 创造 了人、社会和社会关系,也创造了人类社会的道德。
二、道德在善恶矛盾的辩证运动中发展
道德自形成起就存在着善恶矛盾,不同所有制条件 下存在不同性质的善恶矛盾。道德在善恶矛盾的辩 证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总趋势是进步的,但这种 进步体现为在曲折中上升和前进。
(一)辩证理解恶在道德进步中的作用 (二)善恶观念的碰撞与澄清推动道德观念的更新 (三)扬善抑恶的评价和行为推动道德行为的进步

道德的起源本质和功能专题培训课件

道德的起源本质和功能专题培训课件
过“天人感应”来赏善罚恶。
斯宾诺莎:
道德源于“自然法”。
神是必然存在的,惟一的。神是万物的自由 原因,万物都在神之内,都依靠神,没有神 就既不能存在也不能被理解,我们的心灵都 是由神决定的。
2、先验论(天赋说)
把道德说成是人与生俱来,内心固有的是非观念和 行为规范。
孟子: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 心”、“是非之心”,“非右外铄我也,我固有之 也”。
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 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道德根源
于经济关系,是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的。 一是说决定道德产生的要素都是在经济关系的不同作用下产
生的; 二是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来理解经济是道德的根源,可以避
免对经济决定道德产生简单的、机械的理解。道德的产生最 终只能从经济关系中找到根源,经济关系是道德产生的根本 原因之所在。
我是你的上帝,不可信仰别的神; 不可亵渎上帝之名; 谨守圣安息日; 孝敬父母; 不可杀人; 不可奸淫; 不可偷盗; 不可作伪证陷害他人; 不可贪恋别人的配偶; 不可贪恋别人的财物。
董仲舒:
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也不变 天人感应论:天不仅制定了道德准则,还通
柏拉图的“回忆说” : “善”的理念是神把“善 的理念”放进人的灵魂中去的结果,灵魂在物质的 尘世生活中又一次看见这些同类的有形事物时,便 能回忆起那些已被遗忘的形式。
3、生物进化论(动物本能说)
道德根源于人的本能和本性。 英国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和俄国的无政府主义者
克鲁泡特金是这种观点的代表。 他们认为动物界存在的同种相互扶持的现象,
就是动物合群性道德情感的表露。 同种之间互相扶持的事实(狼群、大象、企鹅)

伦理学课件——道德的起源

伦理学课件——道德的起源
这些神秘存在能启示人们什么是正确的善,什么 是错误的恶。人们心中的道德观念就是对这种超 自然存在物的接受和感悟的结果。
3



董仲舒的论证: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故仁 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 1、“天人合类”。 君臣、父子、夫妇之道,皆取诸阴阳之道;五行 者,乃孝子忠臣之行也。 2、“人副天数”。 人的骨节、五脏、四肢与上天相同;性情也与上 天相同。 3、“天人感应”。
12

第三,意识与道德。 由对客体的尊敬、恐惧、崇拜的不自觉的意识发 展为自觉的意识。

社会交往,思想交流,前代向后代传播,这种认 识才慢慢扩展为多数人的普遍共同的要求。 “应当”、“应该”的自觉意识。
道德就是人们对自身行为在社会关系中的“应当”与 “不应当”的自觉意识。
13



二程、朱熹的“理”
4
西方:“摩西十诫”(“黄金定律”)
“摩西十诫”(“黄金定 律”)
5


“美德是我们天赋的本性” --托马斯· 阿奎那 1、运动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因果因。 3、必然和可能因。 4、等级因。 5、目的因。
6





2、主观主义的起源理论
道德是人的主体意志和观念的产物。 斯宾诺莎认为道德起源于人内心世界。 康德认为道德起源于先验观念。 空想社会主义者把道德起源问题归于人类自身“理 性”的产物。 孟子的“四端说”,人的善来源于人心。 明代王守仁:致良知、心学。
4、道德起源的可能图景
研究道德起源的方法论途径: 考古学的方法。 儿童心理学的方法。 神话传说的比拟方法。 民族学的方法。

教案第三章道德的起源-参考模板

教案第三章道德的起源-参考模板

第三章道德的起源、本质、结构和功能第一节道德的起源一、伦理学史上的诸种道德起源说在伦理学思想史上,有关道德起源问题有诸多学说,有神启说、天示说,生而固有说、动物本能说、需要说。

1.神启说由于人的有限性,人类自己感觉到应该受到一种高于自己的全知、全善、全能得神来为人制定行为规则,因为人的本性是有缺陷的,不成熟的,终极无知的,所以,人不能凭自己的理性为自己指定行为戒律,这种戒律应该来自一个至高的神。

他所颁布的戒律是神圣的,不可违反的。

EG 《圣经》中的“摩西十诫”The Ten Commandments《圣经》中记载,由于移居到埃及的犹太人劳动勤奋,且擅长贸易,他们积攒了许多财富。

这引起了执政者的不满。

再加之执政者对于以色列人的恐惧,法老下令杀死新出生的犹太男孩。

摩西出生后其母亲为保其性命就取了一个蒲草箱,抹上石漆和石油,将孩子放在里面,把箱子搁在河边的芦荻中。

后来被来洗澡的埃及公主发现,带回了宫中。

长大后,摩西失手杀死了一名殴打犹太人的士兵,为了躲避法老的追杀,他来到了米甸并娶祭司的女儿西坡拉为妻,生有一子。

一日,摩西受到了神的感召,回到埃及,并带领居住在埃及的犹太人,返回故乡。

在回乡的路上,摩西得到了神所颁布的《十诫》,即《摩西十诫》。

“因为不屈服于奴役,所以他们选择了流浪”,摩西带领他的族人在西奈山下祈祷,请求耶和华为他的族人指一条道路。

一只看不见的手──上帝之手在西奈山的峭壁上刻出十条戒律。

《摩西十诫》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二部成文法律,体现了平等的“人神契约”精神:谁要毁约,谁就会受到上帝的惩罚。

同时,人民也有“神不佑我,我即弃之”的权利。

第一条:“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之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第二条:“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

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戒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第3章 道德的起源

第3章 道德的起源

第二节 道德的本质
一、道德是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社会 意识 二、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 三、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第三节 道德的功能
一、认识功能 二、教育功能 三、辩护功能 四、调节功能
第四节 正确评价道德的社会作用
一、“道德决定论”与“道德无用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一般来说,道德对社会的发展既可以起 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以起消极的阻碍 以致破坏作用。
第三章
道德的起源、 道德的起源、本质和社会作用
教学要点: 本章主要阐述道德的起源、本质和社会作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 1.了解道德的根源与发展。 2.掌握道德的本质。 3.认识道德的功能。
第一节 道德的根源与发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第一类、道德主体之外寻找道德 的 (二)第二类、道德起源于人的天性与 自然本性——主观唯心主义道德起源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两种生产理论、 生产活动是道德产生物质基础)两种生 产理论与道德发展的关系

3第三章道德的起源本质和社会作用

3第三章道德的起源本质和社会作用

二、道德的起源
(一)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是唯物史观的 基本观点 (二)劳动实践是道德产生的动因 (三)伦理关系是道德发生的前提
(四)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是道德发生的诱 因 (五)意识水平是道德发生的主观条件
(一)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
• 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是唯物史观的基 本观点。道德根源于经济关系,是从归根 结底的意义上讲的。一是说决定道德产生 的要素都是在经济关系的不同作用下产生 的;二是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来理解经济 是道德的根源,可以避免对经济决定道德 产生简单的、机械的理解。道德的产生最 终只能从经济关系中找到根源,经济关系 是道德产生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二、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 (道德的特殊本质)
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2、道德规范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 开辟道路。 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三、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的深层本质)
1.道德需要促使人类结成相互满足的价值关系,调 节人与人的交往、协作,完善人的人格,形成人类特 有的实践精神。 2.道德是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最基 本特征,也是人类精神能够进入实践的主要依据。 总结 道德的本质是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一种 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和反映。社会 经济基础的性 质决定了道德的历史类型和性质,决定 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经济基础的变化和发展 迟早会引起道德的 相应变化与发展。 道德除了受经济基础决定外,还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 制约和影响。这些社会因素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政治 、 法律、教育、文化、艺术宗教等其他上层建筑,人们 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心理和民族传统习惯等。
(四)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是道德 发生的诱因
• 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是道德发生的诱因。 首先,人类生存的需要是道德发生的直接 原因。为了调节人们的利益需要,最初便 形成了一些最简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以 缓和利益的冲突和矛盾。其次,随着生产 力水平的提高,人的生存需要不再是社会 利益的主要矛盾时,由人们的发展的需要 所引发的矛盾冲突就会成为道德所要调节 的主要内容。

三章道德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电子教案

三章道德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电子教案
四 川 文 理 学 院
《伦理学》 第三章 道德 起源本质和作 用
主 讲 : 曹 红 梅
第三章 道德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道德的起源 道德的发展 道德的本质 道德社会作用
四 川 文 理 学 院
《伦理学》 第三章 道德 起源本质和作 用
主 讲 : 曹 红 梅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 一、旧伦理学的道德起源说 二、科学的道德起源论
其错误在于混淆了人类社会和 动物界的区别。
四 川 文 理 学 院
《伦理学》 第三章 道德 起源本质和作 用
主 讲 : 曹 红 梅
5、衣食决定论:是旧 唯物主义的道德起源说。 这种观点初步看到了道 德与物质生活条件的某 些联系,是一种很有价 值的思想。
四 川 文 理 学 院
《伦理学》 第三章 道德 起源本质和作 用
四 川 文 理 学 院
《伦理学》 第三章 道德 起源本质和作 用
主 讲 : 曹 红 梅
(二)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 等级特权道德
1、主要内容:
第一,贯穿这两个社会形态并 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道德原则 是:忠于君主
第二,两个社会公认的道德要 求:维护人身依附和宗法等级 关系;鄙视劳动、歧视妇女、 主张男尊女卑。
1、主要内容:
第一,从资产阶级的历史和现 实来看,最基本的道德原则是: 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川 文 理 学 院
《伦理学》 第三章 道德 起源本质和作 用
主 讲 : 曹 红 梅
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 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 在。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 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除 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 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 也不知道还有与别的痛苦。 ” (《马克思而恩格斯全集》卷2,

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有效市场、重复博弈与诚信 ◆市场会惩罚机会行为者 ◆诚信、品牌与商誉
(2)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 (3)诚实守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二、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 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 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使命,就必须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 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 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 颜渊》)
• 孟子: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 墨家 :‚兼爱‛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 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 韩愈《原道》: ‚博爱之谓仁‛。 • 朱熹:‚爱之理,心之德‛,并以生释仁。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也是人立 于社会的重要条件。 礼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故学至乎 礼而止矣,夫 是之谓道德之 极。‛
——《荀子· 劝学》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诚:言为心声,对内诚于己就是不自欺。 信:恪守诺言,对外信于人就是不欺人。
• • • • •
原始社会的道德 奴隶社会的道德 封建社会的道德 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是:
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作用越来 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 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 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 理; 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 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是马 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是对中国古代优良道 德传统的传承与升华, 是中国革命道德传统 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道德的起源、本质及功能[优质ppt]

道德的起源、本质及功能[优质ppt]
社会感情,即对同胞的同情心的发展的必然结果。 爱尔维修:道德是人们这种自爱感情的产物和反映。 费尔巴哈:没有快乐感的地方,也就不会有善与恶的区
别。
5、需要论
认为道德是人根据自己的生存发展需要,自己为自 己立法的产物。
道德作为人类理性的结晶,不是表达个人的偏爱和 欲求,而是表现人们的共同愿望和需要。
就是动物合群性道德情感的表露。 同种之间互相扶持的事实(狼群、大象、企鹅)
马克·比科夫:动物们也有道德感
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生态学家 “人类拥有道德感、动物没有道
德感是我们长期以来的信奉,但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这件事远 非这么简朴。就像人类一样,不 同的动物中也存在着道德感。但 各种动物间的道德标准都有其生 物特别性,所以很难互相进行比 较或和人类进行比较。” 咬伤同伙的狼和山狗会被“放 逐”
道德规范独立表现出来。
二、道德的本质
【学生关于道德本质的看法】: 道德的本质是人性的潜在发展 内化 是人们对各类行为所追求的,认为是正确的、理应遵守的准则,是良知引导的一种约束。作用 知道人们如何为人处事,塑造真善美。真善美化作行动。(多人这样认为)内化 符合人们追求集体美好而存在的潜在的约束。规范 道德是人类的进化。起源 是维护社会和谐的力量,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体现了人类最伟大的一面。作用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规范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规范 复杂庞大的准则体系。规范 道德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只是在人的一生中没被意识到并发掘而已。本体 摩西十诫。规范 人的精神行为准则。内化的规范 心灵的底线,凭自己的良心。内化的规范 社会运转的隐性维持元素。从作用来说 为人类社会保持正常秩序的规范。从作用来说 道德是衡量一个人行为好坏的标尺,而这个标尺以舆论为准则、何谓道德的底线、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

第三章道德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第三章道德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四 川 文 理 学 院
《伦理学》 第三章 道德 起源本质和作 用
主 讲 : 曹 红 梅
5、衣食决定论:是旧 唯物主义的道德起源说。 这种观点初步看到了道 德与物质生活条件的某 些联系,是一种很有价 值的思想。
四 川 文 理 学 院
《伦理学》 第三章 道德 起源本质和作 用
主 讲 : 曹 红 梅
二、科学的道德起源论
的基本特征。
四 川 文 理 学 院
《伦理学》 第三章 道德 起源本质和作 用
主 讲 : 曹 红 梅
二、道德在发展方向上是进步的
(一)道德进步的表现
1、道德在使社会进步和个人 日趋独立完善方面的作用 愈来愈大
2、道德作用的范围日益扩大, 道德调节的方法不断完善
四 川 文 理 学 院
《伦理学》 第三章 道德 起源本质和作 用
《伦理学》 第三章 道德 起源本质和作 用
主 讲 : 曹 红 梅
其次,批判继承历史上剥削阶级的道德 遗产:
剥削阶级道德中智慧、勇敢等道德规范;
剥削阶级为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而提出 的共同的生活准则和社会公德;
剥削阶级思想家或仁人志士提出的某些 道德理论、思想、格言及其行为品 质。
四 川 文 理 学 院
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2、道德规范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 段为自己开辟道路。 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2、善与恶的矛盾运动是推动道德 发展的内部动力
3、善恶的标准必须是以是否符合 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否对当时 的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
(三)道德发展曲折前进的规律
四 四 道德遗产的批判继承
川 文
(一)道德遗产继承问题上的两

种错误的观点:

道德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PPT讲稿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总结[PPT白板课件]

道德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PPT讲稿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总结[PPT白板课件]

一、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的螺旋式的上升 过程
(一)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进步的
(二)道德进步的途径是曲折的
(一)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进步的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朴素的非阶级道德
阶级道德
全民道德
(二)道德进步的途径是曲折的 1、道德的发展受到历史上传统道德的影响
资本主义私有制 (经济基础)
个人主义、利己主义 (资产阶级道道德的基本规范
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成为了衡量一切的标准, 人与人之间变成了金钱关系。
4、“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道德 的外在表现形式
马克思揭示实质:
民主: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 自由:资本家购买和剥削工人劳动力的自由; 平等:货币所有者和劳动力所有者在交换市场上的形式平等,
总有一款PPT 适合您
【最新出品\精心整理\倾情奉献\敬请珍惜】
团结互助:公有的财产关系,平等的人际关系,必然会 产生互助合作的伦理关系。
3、社会美德:勤劳、勇敢、诚实等。
勤劳:为了获取更多的物质生活资料; 勇敢:人类与动物界斗争形成的品质; 诚实: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决定。
勇敢和刚强即善;懦弱和畏缩即恶。
(二)原始社会道德的特点
1、普遍性 原始社会的道德在一定范围内普遍适用。 “普遍适用”:原始社会的任何氏族内部 “一定范围”:具体的氏族内部
封建社会:
董仲舒将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 “三纲五常”,大大 巩固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
2、统治阶级的道德占据主导地位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 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3、政治道德化,道德宗教化

第三章 道德的起源、本质及其特征 伦理学导论 教学课件

第三章  道德的起源、本质及其特征 伦理学导论 教学课件

▪ 但从另一方面看,只强调道德的手段和工具性, 也容易造成对道德作用所含有的社会历史内容 的否认,也否认了道德具有规范性这一重要特 征。
▪ 另外,道德工具论强调道德在历史发展中的工 具地位,使道德从至上的权威走向现实生活,是 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 在调整道德与历史发展的关系中,强调道德的让 步也符合一定阶段的历史发展要求。
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至上性和超越性,将人视为 道德的载体和工具。
▪ 孔子曰"天生德于予",
▪ 孟子更是强调道德对于人之重要甚于人的生命。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载:"子贡问政,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乏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 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 信不立。"在孔子眼中, 一个国家可以没有军 队和生活资料,但决不能没有道德。
▪ 其次,有各种欲望、 需要的个人是社会历史舞 台上的真正主人,是社会进步的真实目的。
▪ 另外, 道德规范的功能分析则可能为这一结论 提供进一步的证明。
▪ 也有学者主张道德的本质是规范性和主体性 的统一
▪ 从道德特性来看,一方面就接受社会约束而言, 人是道德的被动客体;
▪ 另一方面这种规范行为的实现必须以个人心 甘情愿地接受约束并自由适应、自我选择为 充分条件。
▪ ▪
▪ 还有观点认为道德的本质是人运用善恶观念来 把握客观世界和把握自己的一种"实践精神"方式。
三、对道德本质的合理理解
▪ ▪ 关于道德本质问题的研究实际上是与道德
起源问题密切相连的,因为事物的存在与发生 就蕴涵了事物的内在关联与本质。
▪ 同时,道德本质问题也与道德的目的观不可分 割,道德毕竟是属人的存在物。

伦理学讲义之道德的起源和道德的根源

伦理学讲义之道德的起源和道德的根源
须要就是“生物体、人由于内部不平衡状态 与环境的不平衡,为维持和复原平衡状态而 产生的一种动态依靠关系和倾向”。
1ppt
三、从词义上看,有两层:
一是应当有的或必需有的;
一是对事物的欲望和要求。前者表达的是 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必定联系(或主体对客体的 依靠关系)。
虽然须要的这两层含义有所不同,但两者具有 不行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本质。其联系表 现在主体对客体的主观看法总是干脆或间接 地以表达主体的必定联系为基础和依据;其 共同本质是,凡须要总是表达着因客体对主 体具有某种意义或效用而使主体对客体产生 1的ppt 一种心理倾向。
❖ 这种关系必定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的关系和意 识,反过来,对自然的意识也制约着他们自 己社会关系的意识。这种人与人、人与自然 不分的混沌的关系、动物式的关系,所产生 的只能是“纯粹畜群的意识。
1ppt
❖ 后来,随着物质生产的扩大和人口生产(婚育) 方式的变更,原始人的思维实力才逐步提高, 人与人、人与自然才有所分化。意识和自我 意识的形成,不仅使他们区分了劳动的对象 即客体,而且使他们给自己的劳动注入了目 的和意图,给自然的、本能的活动变为自觉 自为的活动。
1ppt
当个体把社会道德规范、道德理念当成 自己内心的信念进而用它主动调整人的 行为时,个体心理的道德须要就形成了。
因此,道德须要是人性内在确定的一种必 定要求。只因有了这种特殊的须要,人的 须要才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人才成其为 真正的人。
1ppt
总而言之,所谓道德须要,从人性的层面 分析,就是使人的各种须要协调统一的须 要,就是人的存在与发展对确定的内在理 性秩序的依靠关系。正因为有这一最深层 的道德须要,人类社会才会存在特殊的道 德现象,人类个体才可能成为实践意义上 的道德人。

道德的起源、目的和终极标准

道德的起源、目的和终极标准

讨论:
1.难住了自己的假想实验 美国当代伦理学家哈曼曾设计了两个假想实验。 实验一:一个医生,如果把极其有限的医药资源用 来治疗1个病人,另外5个病人就必死无疑;如果用 来救活这5个病人,那个危重病人就必死无疑。医 生显然应该救活5人。实验二:有5个分别患有心脏 病、肾病、肺病、肝病和胃病的人和1个健康人。 这5个病人如果不进行器官移植,就必死无疑;如 果杀死那个健康人,把他的器官移植给这5人,则5 个病人就能活命,而且会非常健康。医生应该怎么 办?为什么第一个案例应该为救活5人而牺牲1人, 第二个案例却不应该为救活5人而牺牲1人?这个问 题难住了哈曼自己,他也回答不出来。
3.功利主义伦理思想方法的局限性
其一,以趋乐避苦一类的感觉经验作为根本价 值依据与最初出发点,有其先天缺陷。 其二,忽视乃至贬抑了人类的美德精神。 其三,可能造成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 间的裂隙。 其四,多数人权利对少数人权利的侵犯可能。 其五,功利主义伦理思想方法的解释力有明显 局限,例:牺牲精神、忘我的利他主义品德、社会 正义、个人的道德品质形成与培育、道德理想的确 立与巩固,等等。
2. 功利主义伦理思想方法的可取之处
其一,以自己的方式主张人类一切活动最终都 应当是指向自身,以人类自身的幸福(或进步解放) 为一切价值选择的最终依据。 其二,对利己采取较为理性的态度,即合理利己 主义立场。 其三,功利主义价值要求及思想方法是与市场经 济相适应的。 其四,在个人行为选择、尤其是社会行为选择中, 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道德产生的条件:
(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 条件 (2)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 产生的主观条件 (3)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 统一的社会条件
二、道德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调节功能:是道德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它通过评价、命令、教胲、指导、示范、 激励、沟通等旹式,得以实珰。
2020/6/29
10
(三)教胲功能:道德通过舆论、习惯,特 别是良心教胲人们,培养仺们良好的个仺 道德意识,品质和行为,从而提高人们的 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
(四)辩护功能:又可称为道德的论证功能, 即对某些事物和现象特别是制度和秩序的 合理性进行道德的辩护和论证。
2020/6/29
14
Please feel free to ask questions!
((( )))
2020/6/29
15
复习思考题:
1.道德是如何产生的? 2.简述道德的本质。 3.如何理解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
体系? 4.道德有哪些功能?
2020/6/29
16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第三章-道德的起源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
一、伦理学史上的争论 二、道德的起源
2020/6/29
2
一、伦理学史上的争论
(一)客体论。主要代表是宗教的神启论。神 启论把道德起源归结于神秘的天启和神的意志, 认为道德根源于“天”的意旨或“上帝”的启 示,从道忷主体之外寻找道忷的根源。 (二)主体诺。一些伦理学寶从道忷主体之内 寻找道忷的根源,认为道德根源于仺类的天性 或自然本性,即仺天生就有道德意识。先天诺、 本能论、人性论。
2.道德是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性是人类活动 的最基本特征,也是仺类糾神能够进入实 践的主要依据。
2020/6/29
8
第三节 道德的社会作用
一、道德的功能 二、正确评价道德的社会作用
2020/6/29
9
一、道德的功能
• 道德的功能即是道德对人自身的生存发展 和完善的功效及其意义。
(一)认识功能:主要是通过道德意识和道 德判旭来实珰的,其目标是提高道德生活 的自觉性。
4、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2020/6/29
6
二、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 系(道德的特殊本质)
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2、道德规范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 开辟道路。
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2020/6/29
Hale Waihona Puke 7三、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的 深层本质)
1.道德需要促使仺类结成相互满跳的价值关 系,调节人与仺的交往、协作,完善仺的 人格,形成仺类特有的实践精神。
2020/6/29
11
二、正确评价道忷的社会作用
(一)“道德决定论”与“道德无用论”
(二)“依法泻国”与“以忷治国”要 结合起来
2020/6/29
12
(一)“道德决定论”与“道德无用论”
“道德决定论”:夸大道德的能动作用,认 为道德决定一切,只要人们的道德水平提 高了,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道德无用论”:根本否定道德的能动作用, 它是非道德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
2020/6/29
13
(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要结合 起来
1.加强德治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必然选择。 2.超越传统文化,确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 方略。
3.当代中国的“德治”要重点解决道德教 育和官德问题。
三、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的深层本质)
2020/6/29
5
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道德的一般本质)
1、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 体系的性质。
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 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3、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在同一经济结构中 的不同地位和不同利益,也决定着各种道 德体系的阶级属性、社会地位和彼此间的 矛盾斗争。
2020/6/29
3
二、道德的起源
(一)经济关系凳定道德的产生是唯物 史观的基本观点
(二)劳动实践是道德产生的动因 (三)伦理关系是道德发生的前提
(四)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是道德发生 的诱因
(五)意识水平是道德发生的主观条件
2020/6/29
4
第二节 道德的本质
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道德的一般本质) 二、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道德 的特殊本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