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审定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5.1 认识分米和毫米2
1、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本课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了解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区分它们的关系。
2.学会使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通过练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掌握使用分米和毫米测量长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1.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及其互相转换;2.测量长度的规则及其应用。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1.什么是分米和毫米引导学生按照教材上的图片和文字,了解什么是分米和毫米,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多种长度单位来更好地理解概念。
2.如何使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通过展示实物并详细讲解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
同时结合数学公式和实际测量题目,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分米和毫米的概念。
3.分米和毫米之间的转换在学生掌握分米和毫米的基本概念和使用规则之后,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分米和毫米之间的转换方法,以便在实际测量中更加方便和有效地使用。
教学方法1.引导性探究法通过带领学生观察实物、比较多种测量单位等方式引导学生自行发现规律和进行思考,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2.讲解练习法通过讲解和解题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测量方法和转换规则,同时通过训练题目巩固学生的知识点掌握程度,引导学生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3.互动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和辅助学生自主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同时在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参与讨论,共同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步骤和时间分配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教材图片和生活场景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分米和毫米,并进行区分和比较。
第二步:讲解规则并演示操作(15分钟)教师结合实物、数学公式和实际题目等多种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使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并详细讲解测量中的注意事项和反复测量的必要性。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理解它们与米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和合理使用测量工具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分米和毫米的概念2. 分米和毫米与米的关系3. 分米和毫米的测量方法4. 分米和毫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理解它们与米的关系,学会使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
2.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熟练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米尺、直尺、卷尺等测量工具2. 学具:直尺、卷尺等测量工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长度单位的故事,激发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分米和毫米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它们与米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长度测量案例,让学生理解分米和毫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实践,培养学生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的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分米和毫米相关的测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分米和毫米的概念2. 分米和毫米与米的关系3. 分米和毫米的测量方法4. 分米和毫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测量课本的长度,用分米和毫米表示。
2. 测量课桌的高度,用分米和毫米表示。
3. 测量铅笔的长度,用分米和毫米表示。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分米和毫米的概念,理解了它们与米的关系,并能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他们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的设计导入是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探索长度单位的世界,这次我们将聚焦于分米和毫米。
我们将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能够熟练地识别和转换这两种长度单位。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今天我们将学习第56页至第57页的内容,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分米和毫米的定义,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长度物品,如尺子、绳子等,以及一些用来进行长度测量的工具,如量角器、直尺等。
同时,我也准备了一些练习题,用来巩固学生们所学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先让学生们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一些可以用长度单位来描述的物品,比如教室的长度、桌子的长度等,从而引起学生们对长度单位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我会通过向学生们展示一些实际的长度物品,如尺子、绳子等,引入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并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课堂讲解:我会通过PPT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分米和毫米的长度,并用实际的物品进行演示,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分米和毫米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分米和毫米描述一下你的桌子的高度。
答案:桌子的高度是70厘米,或者7分米,或者700毫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学生们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身高或者家庭物品的长度来进行长度测量,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分米和毫米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探索长度单位的世界,这次我们将聚焦于分米和毫米。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重点和难点,需要学生们特别关注。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分米和毫米》是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的一单元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长度测量。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认识分米和毫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测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长度测量基础,对厘米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能对分米和毫米的换算关系理解不够,对长度测量的精确度把握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操作和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分米和毫米,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长度测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测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分米和毫米,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长度测量,并能够灵活运用换算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测量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测量工具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测量工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商品的长度,引发学生对长度的关注。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认识分米和毫米。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分米和毫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然后讲解分米和毫米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使用测量工具测量课本上的物体长度,并记录数据。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优质课件 5.1 认识分米和毫米
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铁钉长 床长 大米宽 2(厘米) 2(米) 2(毫米)
黄瓜长 2(分米)
下面三条线段哪条最长?先 互相说米
35毫米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分米和 毫米,同学们要知道1分米和1毫米 到底有多长,能够用分米、毫米和 厘米表示物体的长度。
“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
(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 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 (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 (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 二、“部编本 ”教材的编写理念: (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银行卡和电话 卡的厚度大约 是1毫米。
10张纸的厚度 大约是1毫米。
用大拇指和食指比画出1分米大约有 多长,1毫米大约有多长。
● 米用“m”表示 ● 分米用“dm”表示 ● 厘米用“cm”表示 ●毫米用“mm”表示
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
说出它们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
长度单位你都学过哪几个?
米
厘米
1米=100厘米
长大约20厘米 ,宽大约10厘米。
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
10厘米就是1分米, 20厘米就是2分米。 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
1分1米分1米分米
0 1厘米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分米 =10厘米
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是学生学习长度单位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认识分米和毫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测量能力。
学生将会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分米和毫米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单位米的概念,对长度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分米和毫米,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测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分米和毫米,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难点:理解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分米和毫米,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分米和毫米的实物模型、测量工具、PPT等。
2.学具:学生尺、测量工具、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米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然后,教师出示分米和毫米的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名字。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分米和毫米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分米和毫米,并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同时,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分米和毫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实践,让学生用尺子测量身边的长度,并用分米和毫米表示。
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巩固对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关分米和毫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淮安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
淮安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分米和毫米》是淮安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以及如何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1分米=10毫米,能够熟练地进行分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对米和厘米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分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1分米=10毫米,能够进行分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1分米=10毫米,能够进行分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
2.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能够熟练地进行分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分米和毫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分米和毫米的概念。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会分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
4.小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分米和毫米的图片、实物等。
2.教学资源:准备分米和毫米的实物,如尺子、绳子等。
3.练习题:准备一些分米和毫米的换算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购物、测量身高等,引出分米和毫米的概念。
展示一些分米和毫米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认识分米和毫米∣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认识分米和毫米∣苏教版教案:认识分米和毫米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第5单元,认识分米和毫米。
我们将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分米和毫米的定义,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米和毫米的定义,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分米和毫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分米和毫米概念的理解,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分米和毫米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米尺、分米尺、毫米尺、实物模型等。
2. 学具:学生尺子、练习本、作业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窗户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物品的长度、宽度可以用不同的单位来表示。
2. 概念讲解:介绍分米和毫米的定义,解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用实物模型和尺子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米和毫米的概念。
3. 例题讲解:给出一些例题,如计算一张纸的面积,一把尺子的长度等,引导学生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计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如计算教室的长度、宽度等,检查学生对分米和毫米的掌握程度。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互相解答疑惑。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米 1分米 = 10毫米毫米 10毫米 = 1分米七、作业设计(1)一张桌子的长度和宽度。
(2)一把椅子的高度。
(3)一支铅笔的长度。
2. 答案:(1)一张桌子的长度为120分米,宽度为60分米。
(2)一把椅子的高度为40毫米。
(3)一支铅笔的长度为180毫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分米和毫米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计算。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换算关系掌握得不够牢固,需要在课后进行巩固。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认识分米和毫米-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认识分米和毫米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分米、毫米的意义,认识1分米、1毫米,知道1分米=10厘米,1毫米=0.1厘米,建立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
2. 理解1分米=10厘米,1毫米=0.1厘米的进率关系。
3. 掌握分米、毫米与厘米之间的互换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分米、毫米的意义,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长度单位模型、直尺、卷尺、测量工具。
2. 学具:学生用直尺、彩色铅笔、剪刀、胶水、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激发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分米、毫米的概念,让学生观察长度单位模型,认识1分米、1毫米。
3. 活动一:让学生用直尺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学会使用分米、毫米进行测量。
4. 活动二:让学生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巩固进率关系。
5. 活动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桌子长度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分米和毫米2. 板书内容:(1)分米、毫米的定义(2)1分米=10厘米,1毫米=0.1厘米(3)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分米、毫米的概念,理解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在课后作业设计方面,要注重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1认识分米和毫米》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1认识分米和毫米》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认识分米和毫米”,这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的一部分。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分米和毫米是对长度单位更为细致的划分。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重要性,以及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认知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运用简单的长度单位。
然而,对于分米和毫米这两个单位,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物和图片,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分米和毫米的直观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2.难点:分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以及与米和厘米之间的换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分米和毫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直观教学法:运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对分米和毫米的直观认识。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测量和换算,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分米和毫米的尺子、实物模型、图片等。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把分度值为1毫米的尺子,用于测量和换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桌子、书本、铅笔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长度。
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之前学过长度单位米和厘米,那么有没有比厘米更小的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米和毫米。
2.呈现(10分钟)展示分米和毫米的尺子,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然后,通过PPT讲解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认识分米和毫米丨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认识分米和毫米丨苏教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认识分米和毫米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第五章第一节,内容是认识分米和毫米。
我们将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分米和毫米的定义,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长度测量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长度测量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分米和毫米的模型,测量工具,以及一些长度单位换算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然后问学生,如果我们想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度,我们应该用什么单位来测量?学生可能会回答厘米,我会肯定他们的答案,并引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单位——分米和毫米。
2. 讲解:我会向学生解释分米和毫米的定义,告诉他们1分米等于10厘米,1毫米等于0.1厘米。
我会用模型和实物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3. 实践: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使用测量工具来测量教室里的物品长度,并用分米和毫米来表示。
学生会通过实践来加深对分米和毫米的理解。
4. 巩固:我会给学生发放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长度计算。
我会引导学生一起解答这些题目,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一个铅笔的长度是15厘米,用分米和毫米表示。
2. 教室的长度是8米,用分米和毫米表示。
答案:1. 15厘米 = 1.5分米 = 150毫米2. 8米 = 80分米 = 800毫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如果时间允许,我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千米和米的关系,让他们能够理解更大长度单位的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活动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
苏教版二年级下认识分米和毫米
苏教版二年级下认识分米和毫米小朋友们,在我们的数学世界里,有着各种各样的长度单位。
之前我们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新朋友——分米和毫米。
我们先来说说分米。
分米这个长度单位,比厘米大,但又比米小。
那到底多大是 1 分米呢?如果我们把 10 厘米的长度合在一起,就是 1分米。
想象一下,我们的尺子,一般长度是 20 厘米,那这 20 厘米里面就有 2 个 10 厘米,也就是 2 分米。
那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 分米呢?比如说,我们的铅笔盒,它的长度可能就接近 1 分米。
还有我们的手掌,从手腕到中指指尖的长度,也差不多是 1 分米呢。
接下来,我们再认识一下毫米。
毫米就更小啦,它比厘米还要小。
那 1 毫米有多长呢?我们把 1 厘米平均分成 10 小格,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 1 毫米。
是不是感觉很小很小呀?那毫米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呢?比如说,一张纸的厚度就非常薄,通常用毫米来表示。
还有我们手表里的零件,也都是用毫米来衡量大小的。
为了更清楚地记住分米和毫米,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吧。
拿一根铅笔,先估计一下它的长度是几分米几厘米几毫米,然后用尺子量一量,看看自己估计得准不准。
在测量长度的时候,我们要根据物体的实际长度,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如果是比较长的物体,像教室的长度、黑板的长度,我们就用米来测量;如果是比较短的物体,像铅笔的长度,我们可以用厘米;要是更短的,像一张纸的厚度,那就得用毫米啦。
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巩固一下。
第一题:量一量数学书的宽是多少厘米,多少毫米?第二题: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分米?第三题:画一条 3 厘米 5 毫米长的线段。
做完这些练习题,相信小朋友们对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更加深刻啦。
在学习了分米和毫米之后,我们对长度的认识就更丰富了。
以后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可以想一想,它们大概有多长,要用什么长度单位来表示。
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啦。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5.1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5.1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5.1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一课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换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概念,对长度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对它们之间的进率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逐步认识分米和毫米,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换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测量工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关注,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探究新知:a.认识分米:引导学生观察分米尺,了解分米的概念。
b.认识毫米:引导学生观察毫米尺,了解毫米的概念。
c.探讨分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分米与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4.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认识分米和毫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
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活动,激活参与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课前准备:每人一条1分米长的纸条,1分硬币,磁卡,1厘米、1米的纸条,直尺,白纸1叠、米尺。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身高图。
问:你知道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吗?(量身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身高是多少,齐读:1米32厘米这里面用到了两个什么单位?(长度单位)分别是什么?(板书:米厘米)2、复习米和厘米。
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贴出1米纸条。
问:你感觉1米比较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贴出1厘米的纸条。
问:你感觉1厘米的长度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厘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3、导入。
我们感觉1米和1厘米的长度相差太大了。
如果我们要去量课桌的长,用米作单位太大了,用厘米作单位又太小了,所以我们今天要认识米和厘米之间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板书)二、思索探究(一)认识分米1、师贴出纸条,指出:这张纸条的长就是1分米。
请学生也拿出相同的纸条,问:这张纸条的长就是什么?2、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举例说明。
(插座的四条边、软盘的边)3、师:分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怎样证实你的猜测?用直尺量一量纸条。
得出结论,板书:1分米=10厘米4、判断:读:我的文具盒,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
你能换种说法吗?5、你能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指名在实物投影仪画线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认识分米和毫米丨苏教版
认识分米和毫米一、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表象。
2.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提高估测能力。
3.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二、教学重、难点: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表象,会用毫米做单位实际测量。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谈话导入。
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你能用手比划出1米、1厘米的长度吗?我们什么时候用到米,什么时候用到厘米?2.动手量一量,我们的文具盒大约宽多少厘米?3.揭示课题。
当我们在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时,必然要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另外两个长度单位——分米、毫米。
(二)探究新知1.认识分米(1)量一量,拿出自己尺子,去量一量长方形纸的长和宽。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
(2)出示长方形的边。
像这样长的一段线段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单位“1分米”来表示。
你知道1分米和厘米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吗?同学来猜一猜。
1分米相当于多少厘米呢?(1分米=10厘米)长方形的长我们还可以怎么说?宽呢?(3)在你的直尺上看看1分米有多长?能用手比划出来吗?(4)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也是1分米?(5)画一画,在练习本上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
(6)数一数,你的尺上有几个1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看老师的尺子上有几个1分米?在米尺上数数,1米有多少个1分米?我们知道了什么?1米=10分米。
(7)你能用米尺量出课桌和椅子的高度吗?2.认识毫米。
(1)刚刚我们量了数学书的长和宽,请再量一量数学书厚多少?这本书到底有多厚呢?数学书的厚度大约只有1厘米的一半,那是多少啊?(2)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这样的1小格是1毫米。
数学书的厚度大约占尺子上的6小格,也就是多少毫米?数一数,1厘米有多少毫米?1厘米=10毫米。
(3)我们周围有哪些物体长度是1毫米呢?(硬币,银行卡)(4)你能用手比划出1毫米的长度吗?3.长度单位的表示米 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三)实践应用1.看一看(“想想做做”第2题)。
(江苏版)二年级数学下册_认识分米和毫米
主备人:
备注
课题:认识分米和毫米(日期)
【学习目标】
经历观察、比划、举例等活动,联系实际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实际长度,能表示出1分米和1毫米大约有多长,认识分米、厘米和毫米的进率;学会以分米和毫米为单位测量较短物体或线段。物体长度,除了米和厘米,还有什么长度单位?
二、组内交流
(一)认识分米
1、观察感知,初步认识
1)数学书52页例1从图中你知道了文具盒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2)像这样的10厘米线段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单位来代替1“分米”,那么20厘米就是几分米?
2、比划举例,形成表象。
1)你能在自己尺上找一找1分米到底有多长吗?
(3)小裁判
圆珠笔长14分米。( )床长2厘米。()
大树高25米。()饭桌宽100毫米。()
课本长2分米。()
四、点评提升
小组分数统计
【课后拓展】
教师复备及学生笔记
2)从刻度0到刻度几是1分米?从刻度几到刻度几也是1分米?10个1厘米就是1分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3、画1分米,强化表象
1)你能用直尺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吗?找出不同画法。
2)比划1分米有多长
4、举例生活中1分米的物品有哪些?
5、图中学生的三把不同的尺各有几分米?(课件)
(二)认识毫米
1、感知认识
【学习难点】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大约长20厘米、宽10厘米的文具盒、学生尺、厚度大约1毫米的5角硬币、身份证和银行卡
2.学生准备米尺
【课中导学】
一、依案自学
1.上学期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你对米和毫米有哪些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厘米=10毫米
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
1
1
1
1
说出它们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
(35)毫米
(28)毫米
长度单位找朋友 。
铁钉长 2( )
床长 2( )
大米宽 黄瓜长 ) 2( ) 2(
米
毫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米
厘米
小马虎的日记
2010年3月20日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 生间,拿起1米长的牙刷,刷完以后,吃早饭.上学路 上我看见有一棵2厘米的小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 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 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 里翻出10分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的 做起笔记。
失 之 毫 厘 ,差 以 千 里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谁注 意
了细节,谁就是最终的胜利者。如果
能够认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同样也 会更好地做好每件大事。生活中就是 因为这些小小的不经意,错失一次次 成功的机会,酿成一次次失误。细微
的差别有可能使结果有天壤之别,由
于粗心而带来损失更是不可原谅的。
我国传统的长度单位
▲我国传统的长度单位有里、丈、尺、寸等。 1里=150丈=500米。 2里=1公里(1000米) 1丈=10尺, 1尺=10寸。
1丈=3.33米,
1尺=3.33分米,
1寸=3.33厘米。
随着人类对宏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扩大, 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大单位越来 越大, 小单位越来越小. 在天文学中常用的最 大长度单位是光年(Light year), 是光(每秒 299792.459公里)在一年(365天)里走的距离; 最小的长度单位是 “埃”, 一亿分之一(10^-8) 厘 米.
我们学过的 长度单位你 还记得吗?
•认识分米和毫米
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
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 10厘米就是1分米 20厘米就是2分米
1分米 1分米 1分米
0 1厘米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分米 =10厘米
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
0 1厘米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厘米 =1分米
先估计课桌的长、宽、高再测量
• • • • 1号同学先估计 2号同学再测量 3号同学做记录 4号同学来汇报
●
大约1厘米 不到1厘米
6个小格
●
●
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 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
大约1厘米 不到1厘米
6个小格
●
●
数一数,1厘米有多少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