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朱宏

合集下载

浅谈新学习评价方法在书法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新学习评价方法在书法教学中的应用
课程教育 研究
C o u r s e E d u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2 0 1 3 年 6 月 下旬 刊
综述 ・ 专
借 助 企 业单 位 的 设施 、 生 产 规划 和 技术 人 才 , 有 效 完 成 对 学 生 生 产 实 习 和 创新 能力 的培 养 ,学 生 可 以在 实 际生 产 过 程 中 把 握 生产 要 求 .掌 握 有关 岗位 的 技 能 要 求 和积 累工 作经 验 。 同 时, 为 了避 免 出现 实 习走 形 式 的 情 况 , 不 仅 要 增 强 目的性 的 探 究. 还 要 强 化 对 实 习过 程 的监 管 , 以实 现 教 育 目标 。 3 . 完善 考试 方式 当前 ,职 业 技 术 学 校 的考 试 方 式 都 侧 重 于 对 知 识 的 检 测。 忽 略 了能 力 考 核 , 只是 一 味 的将 考 试 分 数 当作 检 测 学 生 知 识 水 平 的标 准 . 严 重 的阻 碍 了 学 生创 新 能力 的发 展 。 职 业 技 术 学 校 的考 试 制 度 应 该 是 理 论 和 实 践 相 结 合 的方 式 ,将 检测 的 重 点设 置 在 对学 生对 知识 的理 解 、 掌握 、 以及 熟 练 使 用 的 能 力 和 实 际操 作 能力 协 调 性 方 面 ,这 样 不 仅 考 察 了学 生 的 能力 也 考 察 了 学 生 的综 合 素 质 .进 而 促 进 学 生 自主 的加 强 自己 的 创 新 意识 和创 新 能 力 。
总而言之 , 职 业 技 术 学 校 是 为 我 国 经 济 建 设 培 养 专 门技 术 性 人 才 的地 方 , 背 负 着 培 养 学生 创 新 能力 的重 要 职 责 。 在 现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摘要】。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着新形势下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探讨了新形势下该模式的优势和挑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创新思维的应用。

通过实践案例分析,揭示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总结了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旨在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和创新提供参考,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新形势、研究与实践、现状分析、优势、挑战、研究方向、实践案例、创新思维、启示、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更需要更加贴合社会需求,培养更具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和高端化的特点。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机构,必须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也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只有不断探索和尝试,才能保持教育质量的提升。

本文将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分析,探讨其现状、优势、挑战、研究方向,以及创新思维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对新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为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做出贡献。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人才培养已成为每个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当前的高科技时代,如何创新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维度来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

一、工程式人才培养模式工程式人才培养模式又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革。

它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注重对学生的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学生在校时,除了接受基础课程的教育外,还需要参与企业实践、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活动。

工程式人才培养模式和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所不同。

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科学精神的培养和研究能力的增强。

而工程式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实践经验的积累、职业素养的提高和职业技能的掌握。

工程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具实用性和适应性,更容易在就业市场上找到合适的职位。

二、实验式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当前大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而进行的创新。

实验式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突出实验教学,增加实践环节。

学生要在实验室里完成一系列的实验操作,通过实践来掌握关键技能和提高操作能力。

实验式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知识,培养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式人才培养模式相对于传统的讲授式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能力的检测。

在实验课上,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实验结果作出评分,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验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三、协同式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式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社会和企业的合作。

学生学习的内容来自于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学习和实践都在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下展开,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进入社会后可以更快更好的适应工作的岗位。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年总目录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年总目录

2009年总目录理论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与高等职业教育指数苏 华(1,5)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部构建张 玮(1,9)大学内涵的解构、分析与界定刘朝锋(2,5)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闫梅红(2,8)坚持以人为本 发展职业教育李 婷(3,5)浅谈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何建新(3,8)论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于 彬,林 鹏(3,11)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途径申家龙(4,5)现代营销理论视角下职业学校生存与发展探讨马清学(4,9)从经济学的可持续发展观看当前的教育现代化任海艳(5,5)素质教育实践的困境及其解释樊瑞莉(6,5)论职业学校主体性教育的实施黄 海(6,8)关于中国信息化教育的反思朱 明(6,10)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张 静(6,13)高等教育大学排名与研究型大学建设崔连震(1,12)论市场定位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应用黄志锋(1,15)论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张敏敏(1,18)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李云霞(1,21)我国高师教育实习资源整合的制度构建段茹宏(2,11)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透析杨红旻(2,15)我国家庭普通高等教育支出与国家助学贷款浅析周 梦(2,19)中文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的构建周全星(2,23)浅议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刘新同,谢超峰(2,25)高职院校不可弱化人文教育祁建立(2,27)信息技术对高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常 敏(2,29)对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郭庆然,张彦军(3,13)河南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王建庄(3,16)地方高师院校合并后师范教育特性的缺失与对策冯 蔚(3,19)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朱 宏(3,23)中国高校旅游专业教育初探邓 兰(3,26)高校电子信息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张 瑜(3,28)略论师范美术教育的文化性张书喆(3,30)试述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王 琳(4,12)电气信息类高职学生实施“双证书”的探索程素君,张先富,赵明富,等(,5)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开设的现状及其价值取向郭竞芳(,)基于生源和培养对象的职技高师机械类专业教学体系研究陈锡渠,刘 锋,孔晓红,等(5,8)对培养大学生创新素养的思考李荣华(5,11)反思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刘秋云,母玉旺(5,14)论高等院校校风对学生成长的引领价值于丽君(5,17)论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魏刚才,常新耀,谢红兵,等(5,19)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王艳锦,刘圣勇,张全国,等(5,21)“后金融危机时代”下财经类高职院校发展的策略李俊飞,张建华(6,16)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思考侯耐荣(6,19)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张雅凌(6,22)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建设的策略研究刘丽娟(6,24)谈公安院校艺术教育对警校生职业素养的价值实现汪 娟(6,26)农村职教河南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性问题分析及对策陈 凯(1,24)农村中学实施新课改的困难与对策郭现平(1,30)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及学校对策张珍珍(2,32)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综述宋彩珍,周明华,高松山(2,35)发挥农村科技文化大院教育功能的路径探析郭梅枝(6,28)教育与经济人力资本理论视野下的职业技术教育解读张国祎(3,32)农村中小学预算管理困境探悉李红超(3,35)河南省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政府投入的实证分析宋飞琼(4,19)高职教育与开发区经济的相关性研究华冬芳(4,23)教师教育语文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应有素质研究述评王灵修(1,33)论高校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素质的培养胡艳春(1,37)论教师的教育人格邱德乐(1,39)民族地区小学教师新课程改革文化适应性研究赵凌宙,刘玉杰(1,42)班主任在教育舞台上的角色定位麻瑞丽(1,46)试谈幼儿师范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李红军,赵金梅(1,48)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型教师素养调查研究周兰英(2,38)我国高等院校专任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龚俊朋(2,40)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探讨徐丹琦,杨林生(2,42)促进民办高校教师合理流动的思考邹力军,朱成国(2,45)民办教育教师的困境及其应对措施赵宁宁(,)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现状与思考宋京双(,5)中职教育园林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构成探析姚连芳,赵一鹏,齐安国,等(3,3)41 417248 228中等职业学校园林专业教师培训需求研究马 杰,刘 弘,姚连芳,等(3,41)论情感教育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张 华(3,44)高职院校教师社会实践的途径与管理环节初探柳遂文(5,23)加强校本培训 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素质马春建(5,25)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周 颖(5,27)基于A HP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能力期望调查研究齐安国,赵一鹏,张毅川,等(6,31)职业高中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李运萍(6,34)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综述云 鹏(6,37)谈提高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效果的策略孙春香(6,41)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胡桢文(6,44)试论信息社会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有 轶(6,46)教育管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几点思考王洪涛(1,51)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现状及对策余 燕,马金友,赵恒章(1,54)电工类高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初探张先富,苏丽秋,赵明富(1,57)大学生入伍对高校国防教育的意义单永志(1,59)浅谈高校图书馆员素质的提高张 敏(1,62)远程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龚俊鹏(1,64)论乡土地理教学中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石树杰(1,66)职业教育适应现代社会的思考郑子儒(2,55)独立学院合作办学的若干思考冀红举,关光辉,李艳丽(2,58)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探索晏 勇(2,61)关于做好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工作的思考杨金栓(2,63)我国图书馆精神研究综述王 琳(2,66)生源特征对高职学生学业成绩影响之定量研究邓岳敏(3,46)浅析高职教育考试成绩对比分析的方法刘小平,岳新荣(3,49)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王艳荣,吴兰君(3,52)教育信息化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有 轶,张 静(3,54)论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途径李 明(3,56)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辅导员的引导作用游红伟(3,58)河南省中小学理财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高 佳(3,60)高职教育实训教学精细化管理研究刘茂福(4,26)机电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模式的研究宁 欣,宁李谱,胡志刚(4,29)经管类实验室管理与建设策略探析方 强(4,32)关于法律硕士专业教育的若干思考周海岭(4,34)论我国高校课程考试的局限性及改革方向徐双荣(4,36)公安院校“学生选老师”课程安排制度的构想黄 义(,3)当前高校学生干部的作用及角色形象塑造张泽星(,)谈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职能的发挥郭兆红(,3)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逯 铮,张海波(6,48)初中阶段师生冲突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崔丽娟(6,51)职业教育类期刊执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调查分析周 启(6,54)谈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工作成继福(6,58)职业指导关于农业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思考高志英,张兆沛,崔琳霞(1,68)民航特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成熟度研究鲁春晓,吕嘉伟,高翠翠(1,71)劳动力市场分割下大学生就业偏好分析范开菊(1,74)《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就业素质的要求徐礼堂(1,78)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刍议徐 瑾(1,80)高职院校全程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开发研究综述胡媛媛,邓宏宝(2,69)我国中小学职业生涯教育缺失的原因探析张小红(2,72)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刍议吴玲玲(2,74)大学生职业发展辅导体系模式的构建冯 霞(4,45)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探索施福新(4,49)供求关系视角下的农科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宰 波(4,51)以能力为本 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樊亚萍(5,30)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难问题何 涛(5,33)世界金融危机下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李月涛(5,35)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及对策范开菊(6,60)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生命历程研究孟震彦,袁 乐,戴敏秀,等(6,63)园林专业中等职毕业生质量调查与分析郑树景,姚连芳,王 瑶(6,67)比较职教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模式 实施能力本位教育张忠福(3,62)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成本负担多元化研究辛学东(3,66)青少年群体生活经验影响力比较研究述评刘晓红(3,69)对西方社会比较研究的新认识李亚玲(3,73)国外职教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讨及其经验借鉴林玉泉(4,53)澳大利亚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与启示宁永红,马爱林,苏振利,等(5,38)“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河南省的发展及启示严新根,靳 飞(5,42)中微观层面探寻加拿大职业教育特点及启示董桂玲,黄旭升(5,45)试析美国研究生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张红岩,倪冰莉(6,70)观察与思考大学生就业安全分析及应对策略寇全强,唐 笑,陈丽丽(3,6)开展公务员休闲体育活动的可行性研究韩彩灵,安俊智,韩改玲(3,)48 440 447 78职教史研究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启示孙明月(2,76)何清儒职业指导思想初探王晓庆(3,80)论以“立人”为中心的教育观李云霞(3,83)思想道德建设高职院校德育的价值取向黄东民,曾 阳(1,8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陈 赛(1,85)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德育体系的构建宋荷英(2,78)试论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刘丹丹,孙震寰(2,81)从校园BBS负面信息反思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梁小春(3,86)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教育的思考许天心(3,89)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娄振平(3,92)论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进王文鹏(4,56)体验式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探究何保林(4,59)数字校园环境下高职院校德育新模式的构建陈 娅(4,62)当前大学生的道德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贺 杰(4,65)通过校园文化加强“两课”教育途径研究张忠迪(4,68)对公安院校学员职业道德教育的探讨魏 毅(4,72)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栾茂峰(4,7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研究李延明(4,77)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德育教学中的探索朱 宏(4,79)动物科学专业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的思考崔艳红,韩庆功,王自良(4,81)中职德育课“以人为本”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初探王淑娥(4,83)高职院校流动学生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王可忠(4,85)社会转型中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刍议顾文兵(5,47)中学政治课教学中融入弱者关怀教育的思考曹传圣,孟凡拼(5,50)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王莎莎,张常洁(5,53)以得自现实之道还治现实:《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范式的思考刘 刚(6,7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途径探析赵元明(6,76)论德育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途径高 跃(6,79)谈新课程下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方法曹传圣(6,81)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初探王 茝(6,83)教育与心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张 茜,邹德恒(1,89)中学生增强主观幸福感的方法探究闫美丽(1,91)高校贫困生的发展性心理辅导探析郭 昕(1,93)认知风格差异研究在高职教学中的实践意义石定乐,谌 莉(,)小学班主任的人格特征研究王小新,史玉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运用“马太效应”的实验研究周 密(,)当前大学生人格问题与对策分析李喜平(3,95)班主任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探索陈 玲(3,99)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韩少岭(3,100)刍论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陈锋正,苗彦恺,谢桂英(4,88)高职院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分析彭英姿(4,91)“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吴 丹(4,93)师范院校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周社刚(4,95)大学生恋爱误区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张玉新,李 印(4,98)大学生群体责任心问卷的编制及调查赵兴奎,张大均(5,56)某高职院校心理咨询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方奕琪(5,61)国内基于组织视角的教师心理研究述评廖友国(5,65)大学生自我概念常模的初步建立程小红(5,70)谈高校“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赖张青(5,73)期望理论与职校生自信心的培养沈晓勤(5,76)简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尚增强,田 辉(5,79)家长教养态度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及转变策略陈思强(5,81)当代大学生创造性内隐观的调查分析熊建萍(6,85)焦虑对外语学习效果的影响赵莉莉(6,88)重庆市高职学生婚姻成熟度量表的编制苏 红(6,90)课程与教学课程内容选择的反思刘朝锋(1,95)复杂性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刘志春,李肖卉(1,99)问题导向学习在职业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杨 婷(1,102)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2+1”模式下课程内容的整合和开发霍览宇,陈杰金(1,104)论高职非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刘志红(1,106)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观念创新蔺文革(1,108)试析高校快乐体育教学的实施朱松梅(1,110)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高顺成(1,112)加强高校英语语言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思考万文龙(1,114)英文原版影视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张长辉(1,116)论形式性评价理论在外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袁树厚(1,118)谈中高级英语学习者词汇学习能力的深化李卫华(1,120)财经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讨张晓黎(1,122)语文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周 娟(1,124)论识字教学的基础地位刘爱军(1,126)中学生物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张传来,王尚堃(1,128)生物课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时 冰(1,130)新型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曹素玲(2,93)高职院校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关 行,赵鑫泉(2,96)高职财会类专业双证融通培养模式的思考蒋 勇(2,99)谈研究性学习在高职院校的实施杨 彬(2,101)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反思和探索张 敏(2,103)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吴海霞(2,105)《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周俊国,李桂荣,杨鹏鸣,等(,)谈《服装设备》的教学改革常丽霞(,)辩证否定观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游德存(,)284287 2902107 2109 2111民族管乐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实验与研究刘 杉(2,113)技工学校“十行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施赵金周,李 芹(2,115)行为引导教学法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崔福荣(2,119)我国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刘晓红(2,121)中学体育课堂和谐气氛的营造闫 艳(2,123)新课标下转化英语学困生的策略李红梅(2,125)中学英语情景交际教学法的实践探索姜伊林(2,127)在古诗文欣赏中学习生物学张希邨(2,129)试论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变革及启示周 瑛(3,102)园艺专业遗传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杨鹏鸣,李桂荣,周俊国,等(3,106)高师现代汉语课程“四步教学法”探析宋培杰(3,108)“2+2”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研究毕秀英(3,110)高校开设双语教学的关键环节余泽通,杜留锋(3,113)英语课堂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使用吴玉琴(3,115)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服务类专业学生语文能力结构研究盛群伟(3,117)语文阅读教学中感情朗读的指导策略施新燕(3,119)全息视野下的汉字教学崔东奇(3,121)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梁忆雨(3,123)多媒体在会计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崔九九(3,125)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王 淼(3,127)角色扮演在基础护理实验中的应用彭瑞琴(3,129)机械制造工程发展与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王 妍(4,100)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孔巧丽,徐大真,袁焕伟(4,103)浅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的设计与构建岳贤锋(4,106)关于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的宏观思考李清富(4,109)《自然辩证法》开放性教学新思路赵学义(4,112)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得与失张泽芬(4,114)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李群英(4,116)词汇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王连柱(4,118)大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马玉梅(4,120)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专题教学初探桂署钦(4,122)论高等职业教育数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刘 炜(4,124)大学声乐教育中的情感培养吴 琳(4,126)园林专业中职教材调查与分析张文杰,姚连芳,郑树景,等(4,128)根据学生特点改革中职课程张 华(4,130)课程改革高校专业课教学中学生疑问意识的培养宋飞琼(5,83)学分制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宋立丹,杨 懿(5,86)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魏新军,张永生(5,)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探讨申怀飞,翟书梅,吴国玺(5,90)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的探索巩 云(5,93)“体适能”教育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卢澎涛,卢伟基(5,96)旅游管理专业《饭店营销学》教学改革探索王明艳,武忠伟,何承云(5,98)农林本科院校《花卉学》教学改革的探索刘会超,姚连芳,王少平,等(5,100)辩论式———高校服装设计作业布置方式的改革刘淑丽,黄智高(5,102)谈服装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常丽霞(5,105)大学数学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索李巧萍,陆 博,刘 娟(5,107)语言文学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李 莉(5,109)唯物辩证法规律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白海鑫,刘小花,刘圣勇,等(5,111)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的探索张甲敏(5,11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崔柏林(5,115)复杂性科学:课堂教学高效研究新视角李肖卉(6,9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探析申家锋(6,96)苏格拉底问答法对现代课堂教学的启示张 倩(6,98)试谈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建构梁忆雨(6,100)《农业气象学》多媒体教学的探讨刘振威,孙丽,赵兰芝(6,102)高职会计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证融合的思考沈 虹(6,104)大众健美操提高中学女生身体素质的实证研究吴松伟(6,106)实践教学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思考蒋桂珍(5,117)机电类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重构马利杰(5,119)插花艺术实践教学的改进与提高林紫玉,孙涌栋,王少平,等(5,121)论园艺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李桂荣(5,123)将数学实验融入大学数学教学的探讨包东娥,刘遵春,张万琴(5,125)经管类专业ERP课程实验教学探讨胡孟杰,王建平(5,127)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于 涛(5,129)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强化防范医患纠纷意识彭瑞琴,彭兴梅(5,131)谈公安院校民法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改进陈永峰(6,109)强化《饲草生产学》实践教学的探索何万领,李晓丽,王占彬,等(6,111)数学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郭运瑞(6,113)广告设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郑国喜(6,115)高考背景下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杨 铮(6,117)公安职业院校体能达标对学生课后体能训练的影响研究魏 毅(6,119)中学生生物探究实验能力培养的研究王东平(6,)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周 晋(6,)88121 12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创新人才培养 ;实践能力 ;探 索
文 献 标 志 码 :A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4 5 5 0 . 2 0 1 3 . 0 2 . 0 5 0
中 图分 类 号 :G 6 4 2 . 0
Ab s t r a c t :I n r e s p o n s e t o t h e c u l t i v a t i o n mo d e l i n n o v a t i v e t a l e n t s ,w e a n a l y z e d t h e s t a t u s o f t h e c o l l e g e l a b o r a t o r y t e a c h i n g ,a n d p r o .
c a t i o n s c a n b e i mp r o v e d ,a n d t h e c u l t i v a t e d s u p e r i o r t a l e n t s w i l l b e i n n o v a t i v e a n d p r a c t i c a l w h i c h i s r e q u i r e d or f s o c i a l d e v e l o p me n t . Ke y wo r d s :r e f o r m o f e x p e i r me n t a l t e a c h i n g ;c u h i v a t i o n o f i n n o v a t i v e t a l e n t s ;p r a c t i c a l a b i l i t y; e x p l o r a t i o n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探索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意义
本研究对于推动高校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研究也有助于提升我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 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除了学业成绩外,还应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包括思想道德、身心健康、团队协作、领导力 等方面的表现。
CHAPTER 06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保 障措施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引进优秀人才
通过全球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方式,吸引海内外优秀人 才加入高校教师队伍,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创 新益激烈,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 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对于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质量提升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优质教学资源建设
加强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共享,如精品课程、 在线教育资源等,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强化
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和比重,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 节,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就业渠 道。
CHAPTER 04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 践探索
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案例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场所,也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将围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展开讨论。

高职院校作为专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机构,其培养的学生更多地是面向社会基层的一线劳动者,因此其培养目标和方式与普通本科院校有所不同。

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也在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特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为核心,注重实践和应用能力培养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其内涵包括了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技能等。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是注重实践、注重能力培养,强调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激发。

1. 制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职院校需要制定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这些课程要围绕创新创业主题展开,注重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2. 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高职院校需要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通过在校内或者校外的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创新创业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

这些实践平台可以是学生创业园区、实验室、工作坊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实践的空间。

3. 引进创新创业导师团队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高职院校可以引进一支富有创新创业经验的导师团队,他们可以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这些导师可以是实际从业的企业家、创新创业领域的专家教授,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向创新创业之路。

4. 建设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基地为了更好地孵化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高职院校可以建设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资源支持和政策扶持,帮助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顺利落地。

论新课改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论新课改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如 人 才 是要 有 创 新 精 神 的 , 么 培 养 模 式 就 要 符 合 这 那
三 、 的 人 才 培养 模 式 应 当充 分体 现 “ 新 多
样性”
人 才 是 多 样 的 , 么 相 应 的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也 应 是 那
多 样 的 。 此 ,多 样 性 ” 一 要 求 , 因 “ 这 不仅 是 因材 施 教 的 本 质 要 求 , 是 与 时俱 进 的充 分 体 现 。 也 课 程 是 人 才 培 养 的 核 心 要 素 ,是 人 才 成 长 的 载
具 备 的 知识 结 构 与 能 力 素 质 。 信息 社 会 所 需 要 的 新 型
体 。 课 程 资 源 的 丰 富性 . 体 现 教育 “ 样 性 ” 重 要 是 多 的
基 础 和 支 撑 。以优 因 在 必
质 、 富 的课 程 资 源 为 基 本 条 件 。 丰 但是 , 校 的课 程 却 学
自我 成 长 、 自我 实 现 和 自我 超 越 。
法 . 学生 学 会 利 用 信 息 手 段 主 动 学 习 、 让 自主 学 习 , 增
四 、 的 人 才培 养模 式应 当 充分 体 现 “ 新 适
应性 ”
学 校 培 养 的 人 才 .必 须 符 合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需 要 。 尔 《 会 生 存 》 :教 育必 须 培 养 人 类 去 适 应 变 富 学 说 “
人 才 培 养模 式 。 人 才 培 养模 式 是否 充分 体 现 “ 本 性 ” 关 键 就 是 人 , 看 是 否 充 分 遵 循 人 的 身 心发 展规 律 。 充 分 体 现 “ 本 人 性 ” 就 是 要 适 应 人 的身 心发 展 的顺 序 性 . 序 渐 进 地 , 循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如今的全球化时代,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各国之间经济和文化竞争的重要因素。

而如何培养出一批多才多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所关注的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受到了广泛关注。

一、创新:从“知识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转型对于人才的培养,我们常常听到的是“知识型人才”这个词汇。

这是因为在工业革命和信息时代之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知识和技能上。

而如今,随着工业4.0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类进入了一个以创新为主导的时代。

因此,人才培养的趋势也从“知识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转型。

创新型人才不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创新能力。

他们不仅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还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创新方法解决问题。

因此,人才培养的创新需要以创新能力为核心,强化实践环节,采用跨学科的综合性教育模式。

二、实践: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开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强调实践环节,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中,我们需要采用多元化的实践活动。

首先,可以通过实习、实验、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具体实践应用。

在实践中,他们可以感受到实际工作中的挑战和机遇。

其次,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意识。

最后,可以将创新活动纳入到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中,如科技创新项目、创业大赛等。

这些创新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创新实践中去。

三、创新与实践的结合:案例分析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创新和实践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促进的。

下面,我们以某高校为例,来阐述创新和实践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结合。

该高校主张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

在这个高校中,学生参与两个月的校外企业实习,一学期的企业课程、实践性综合课程、实习课程等,并最终进行一次思维创新大赛。

“1 1 1专业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1 1 1专业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1+1+1专业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摘要:文章分析“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并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普通指导模式和拔尖指导模式,通过实施效果说明“1+1+1专业导师制”对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1+1+1”专业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C961;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0-0004-02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技能型创新人才不仅需要高水平的岗位技能,还要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手脑并用,边干边学”的新一代技能型人才。

如何立足学生个性特点,突出学生个性发展,以高等性、职业性、技术性和复合性为特点,设计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知识和创新技能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人才,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实践面临的重要问题。

文章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为试点,立足学生个性特点,探索在高职教育中引入专业导师制,并实践基于“1+1+1专业导师制”的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人才。

一、“1+1+1专业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路径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特征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等各项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要真正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培养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国内外以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也开始探索并尝试建立一种新型的导师制教育教学模式。

文章跳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思维定式,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优势,实现教学培训资源共享、教学生产项目共建、教学生产人员互聘。

基于工学结合,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探索出具有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1+1+1专业导师制”。

高校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代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高校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成为重要的任务。

高校学科建设是指通过合理规划和优化资源配置,持续改进学科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一项系统工程。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高校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提高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学科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人才提供保障。

其次,学科建设对于吸引优秀师资和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优秀师资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科建设水平,吸引更多优秀学生;而优秀学生则能进一步促进学科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此外,学科建设还能够提升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吸引更多资源的投入和支持。

为了实现高校学科建设的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首先,要建立健全学科建设的评价制度,明确学科建设的指标和标准,确保学科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其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引入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术骨干,提高授课和科研水平。

同时,要加强与国内外优秀高校的合作交流,借鉴其成功经验,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开展学术合作。

此外,还要加强学科之间的协同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和影响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但在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和经济环境时显得力不从心。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

一方面,创新教学方法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采用案例教学、问题导向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创新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紧跟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增加实践环节,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及实践

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及实践

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及实践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及实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创新型专业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专业人才,学校和教育机构们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希望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首先,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型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应试能力培养,但这种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要有广泛的知识面和高度的综合素养。

因此,学校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加强创新思维和跨学科知识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创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实践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只有不断尝试和实践,学生才能培养出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

例如,开设创新项目和实践课程,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项目中,通过团队合作和实践操作,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也需要与企业、行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打造校企合作基地,为学生提供更真实的实践机会。

另外,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更加关注全人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过去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新时代的创新型专业人才应该具备自主学习、团队合作、沟通表达、创新思维等能力。

因此,学校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开展个性发展规划和素质教育,建设多样化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

此外,创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力量,也是创新型专业人才的核心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问题的敏感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变得敢于创新、敢于尝试,具备创业的能力和精神。

“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的理论与实践

“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的理论与实践
教 学方 案 。
是 国家 实 施 高 等 学 校 本 科 教 学 质 量 与 教 学 改 革 工 程 的根本 目的所在 。 高校应 成 为创新 型 国家 的 “ 源”
动力 !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是 一 所 以理 工 科 为 主 的 重 点 高 校 ,逐步 形成 了 “ 工程 基础 厚 、工 作作 风 实 、创业
社 会科 学研 究专 项任 务项 目 “ 校 企深 度融 合培 养卓 越工 程师 模式 研究 ”( 1 2 J D G co 0 6 ) ;安徽 省教 育厅 教学研 究项 目 “ 质 量工程 ”建 设之 高 校 实 践 模 式 研 究 ( 2 0 1 0 0 1 1 3 ) ; 中 央 高校 基 本 科 研 业 务 费 专 项 资 金 项 目 “ 工 科 高 校 创 新 型人 才 培养 模 式 的构 建 与 实 施 ”
行 个性 化 的课程 计 划 。
索和 实 施本科 创 新性创 新 人才 培养 的新通 道 。


“ 创 新 型人 才培养 计 划 ”的基本 理 念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1 . 1 2 ;[ 修回 1 3 期] 2 0 1 3 — 0 3 — 1 0 [ 基 金项 目] 合 肥工 业大 学重 点教研 项 目 “ 基于协 同 创新机 制 的 ‘ 本 硕博 ’一 体化 创新 型人 才培 养模 式构建 与 实施 ”( YJ G 2 0 1 2 Z 0 3 ) ;教育部 人文
( 合肥工业大学创新学院,安徽合肥 ,2 3 0 0 0 9 )
[ 摘要] 创 新型人才 的培养是 高等 学校 一项 长期 复杂 的系统工程 ,在分析国 I  ̄b g J , 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培养现状 的基础 上 ,结合合肥工业大学 “ 工程基础厚 、工作作风实 、创业能力强 ”的人才 培养特色 ,从教育 理念、培养 方 案、教学教法 、培养模式、管理与运行机制等方面提 出创 新性 人才 培养 新模 式,为探索具有工科高校特 色的创 新 型人 才培 养模 式提 出可 行方 案。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创新与探索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创新与探索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创新与探索人才培养是现代教育的中心任务之一。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各高校正加强对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创新,进一步完善改革,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创新与探索变得十分重要。

一、实践创新确立“学以致用”的理念高等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学以致用”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

建立实践创新的理念,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例如,东南大学就开设了“企业服务孵化基地”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课程,推行“全员创新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教学促进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实践教学是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北京大学开设了免费志愿服务项目,让学生们到社区、农村等去实践和服务,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三、跨学科教育促进人才的跨界发展跨学科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跨学科教育的目的是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相互融合,让学生能够有更全面的观念和能力。

例如,华东理工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开设了一个“差不多科学”项目,旨在让学生掌握来自各个学科的知识,从而让他们更加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快速发展。

四、个性化教育促进人才的个性化发展个性化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个性化教育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例如,清华大学推行“100分制中2分给创意”的考核制度,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能够在学业中有更多的发展和突破。

五、实践育人是推进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实践育人是推进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途径。

实践育人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例如,南京工业大学开展实训育人进家庭系列活动,让学生承担起社会责任,也增长了学生的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者:马廷奇史加翠来源:《成才之路》2013年第21期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对创新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近年来,很多高校不断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个性化培养、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有效的探索。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在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同时,进一步确立创新教育理念,并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推进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等途径,积极推进创新人才培养。

关键词: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要。

从发展的角度而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创新人才的培养,影响着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因此,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大势所趋,是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科技进步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一、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1)因材施教,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平台。

创新人才培养没有一成不变的最优化模式,因为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改革措施,都不可能违背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此,要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高校必须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特色平台。

清华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

从1998年开始,学校就先后成立了数学物理基础科学班、化学生物学基础科学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钱学森力学班等。

学校不制定统一的模式,而是充分尊重学科门类之间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采取多样化的措施和选择。

清华学生已经是同龄人中的尖子,为什么还要实施这样的特殊培养计划呢?这是因为,清华大学的学生整体上是非常优秀,但是每个学生的个性不一样、特长不一样,对于有志于学术发展的学生还需加强引导。

为了引导和激励有志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优秀学生充分发展,使其成长为相关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中国人民大学也提出“要为优秀学生的成长提供优质土壤”。

他们大学践行“道术结合、文理交融、中西会通、知行统一”的培养理念,开创各种创新实验班,这种教学有利于根据学生的特点与个性特长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措 施

判 断力 和敏 捷 性 ;5 丰 富 多 样 的实 践 经 验 和 团 () 队合作意 识 ;6 扎 实 的科 技 创 新 和解 决 实 际 问 ()
题 的能 力 。 2 高 校创 新人 才 培 养 模式 是 一个 系统 , . 至少 应 包括 创新 人才 的培 养模式 和人 才成 长环 境两 大 部 分 。创 新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是 创 新 人 才 培 养 的 核

方位 、 多角 度 的综 合 建设 。 3 高校 创新 人才 的培 养 目标是 培养 德智 体美 . 等 方 面全面 发展 , 础扎 实 、 识面 宽 、 基 知 能力 强 、 素 质高 、 具有 较强 创 新精 神 和实 践 能 力 强 的 高 级创 新 人 才 j 因此 , 。 高校 创 新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 总体 设 计应 遵 循 “ 化 基 础 、 出创 新 意 识 和 创 新 能 强 突 力、 加强 实践 、 宽 专业 、 拓 提高 素 质 ” 的原 则 , 点 重
朱பைடு நூலகம் 宏
(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 成都 6 0 5 10 4)

要 :培养创新人才 已经成为世界 高等教育界共 同的价值 追 求, 不仅是理 论 问题 , 其 更是 重要 的 实践课题 。
高校建 立或构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内涵的根 本 目标是 培养创新 人才 , 至少应 包括创 新人 才的培 养模式和人 才 成 长环境 两大部分。我 国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 目前 仍存在认识层面 、 制度层 面、 办学层面的 问题 。通过对 电子科技 大学教 学实践的总结 , 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 了探 讨。提 出要 改变教 育观 念, 树立创 新人 才培
新人才。所谓创新人才 , 从社会意义上来讲 , 是指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创新人才培养不仅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向,而且也是高等教育最具时代特色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

西方发达国家极为重视高校创新教育的实施和开展,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精神,形成了项目模式、课程模式、科技园模式和导师制模式等卓有成效的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全文如下:摘要: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界共同的价值追求,其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重要的实践课题。

高校建立或构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至少应包括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人才成长环境两大部分。

我国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目前仍存在认识层面、制度层面、办学层面的问题。

通过对电子科技大学教学实践的总结,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经济化社会不断发展,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世纪的要求,提高创新能力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战略目标。

通过自主创新的道路,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科教兴国。

通过创新人才为我国提高综合竞争力,创造出系统性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创新人才培养带来更大的帮助。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心思想创新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能力本位之上,能力本位以学生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与发展个性为辅助。

所以,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坚持以下中心思想。

(一)跟随国家需求国家每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有很大区别,高校必须根据国家政策需求,定位学校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许多高校进行了扩招,学校的办学目标也有很大变化。

类型不同的高校需要明确办学目标,并且结合国家发展策略,培养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世纪创新人才。

在决定办学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定位发展目标、服务方向、办学性质,并且制定出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结构。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摘要】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通过分析不同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分享实践案例和成功经验,探讨培养模式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重点讨论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和结论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更好地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案例、优势、成功经验、发展趋势、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今社会,创新创业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阵地,如何有效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成为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点。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不仅关系到学校和学生的发展,还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历史性时期。

为适应这一时代的要求,高职院校需要积极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备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能力和竞争力。

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问题,分享实践案例,探讨培养模式的优势,总结成功经验,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这些内容的阐述和探讨,旨在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探索和总结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分析其优势和特点,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更好地调整和完善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高职院校发展。

通过探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可以为高职院校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参考,推动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优化和创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此外,美国的社区学院也为学生提供
了多样化的职业技能培训。
02
德国
德国的职业教育采用“双元制”模式,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学习,同时
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这种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03
英国
英国近年来推行的“学徒制”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了传统
研究背景
1 2
社会变革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传统的人才培养 模式已无法满足多元化的需求,需要创新和改革 。
高等教育改革趋势
高等教育改革是全球性的趋势,各国都在探索如 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3
国内人才培养现状的不足
我国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重理 论轻实践、缺乏创新精神等,需要进行人才培养 模式的创新。
04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探索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总结词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创 新,旨在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高 素质人才。
详细描述
通过深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 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 置,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资源保障机制
人力资源
培养和引进具有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 智力支持。
物力资源
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场地等 物质条件,满足创新实践 的需求。
财力资源
设立专项资金,为人才培 养模式创新提供经费保障 ,支持创新实践的开展。
评价保障机制
评价标准制定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的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高等教育新常态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教育新常态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教育新常态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王建宏
【期刊名称】《教育教学论坛》
【年(卷),期】2018(000)046
【摘要】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我国全面步入高等教育新常态发展阶段客观背景出发,文章提出基于学科竞赛、科研课题、团队学习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三途径.
【总页数】2页(P154-155)
【作者】王建宏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理学院,江苏南通 22601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0
【相关文献】
1.基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南京邮电大学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J], 陈鹤鸣;方萍;李俊;张玲华;李兵;尤伟;贺超凯
2.双导制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J], 刘晓艳;杨英奇;高飞
3.创客教育视域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J], 陶宇炜;谢爱娟;罗士平
4.区域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J], 李小蔚;殷美
5.新工科视域下材料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J], 徐立群;许志刚;李庆;林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卷 第3期2008年5月高 校 教 育 管 理Journa l of H i ghe r Educa ti on M anag e m entV o.l 2N o .3M ay 2008校长论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朱 宏(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成都610054)摘 要: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界共同的价值追求,其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重要的实践课题。

高校建立或构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至少应包括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人才成长环境两大部分。

我国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目前仍存在认识层面、制度层面、办学层面的问题。

通过对电子科技大学教学实践的总结,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提出要改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调整专业结构,构建多学科交融的学科专业环境;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完善学分制管理模式,促进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协调发展;积极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将科研引入教学。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 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08)03-0006-06收稿日期:2007-03-12作者简介:朱 宏(1963 ),男,四川隆昌人,副校长,教授,博导,从事应用数学、信息科学、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1]。

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历史时期,高等学校作为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

2005年7月,在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教授时,钱老指出,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 。

这既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批评,又对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殷切希望[1]。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努力探索新的思路、政策和措施。

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获取知识为基础,以开发智能为手段,以发展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高校人才培养 范型 。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要在21世纪的国际社会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从上述定义出发,笔者认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包含以下3层意思:1.建立或构筑这一模式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

所谓创新人才,从社会意义上来讲,是指那些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一工作上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了较大创新贡献的人才;从个体意义上来讲,是指那些以探究的态度不断地实现自我创新和超越的人才[2]。

创新人才一般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1)宽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2)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3)富于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4)清晰的思维,很强的判断力和敏捷性;(5)丰富多样的实践经验和团队合作意识;(6)扎实的科技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2.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至少应包括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人才成长环境两大部分。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在一定的教学组织管理下实施的,包括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和日常教学管理;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是创新人才成长的保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硬件和校园文化氛围。

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是从教师到学生、从观念到制度、从软件环境到硬件条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建设。

3.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创新人才[4]。

因此,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应遵循 强化基础、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拓宽专业、提高素质 的原则,重点突出 创新 ,全面深入地开发学生潜在创造力;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突出创造性思维;注重个性发展,让学生的禀赋、优势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以开发其创造潜能;注重启发诱导,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

二、当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在谋求数量增长的同时,更要重视质量建设。

而高校是否具有创新性,能否培养出创新性人才,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我国高校近年来开始积极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但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也没有寻找到特别有效的培养方法。

综合分析当前影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一)认识层面的误区1.只有高学历的人才是创新人才。

国人普遍把创新与高学历等同起来,认为只有高学历的人才能称之为创新人才。

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学历只代表人的学习经历,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能力,更不等于创新力。

任何一种教育都只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即受教育者只具备了成为人才的可能性。

而能否真正成为人才,还要看这个人在社会实践中的综合能力。

被授予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田中耕一,原是日本铭岛津制作所的一名仅有本科学历的普通工程师,他的获奖是因为美德两国科学家根据实际情况推荐了他。

所以,看一个人是不是创新人才, 关键不在于出身与学历,而在于是否学有所长,是否在自己所学的领域能够占据主动 [5]。

因为创新的关键就在于人能否打破思维定式的束缚,把现有的知识按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当作化合物去应用,而不是把知识随意堆积起来当作混合物使用。

2.只有科学技术人才是创新人才。

当前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倾向,认为只有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中有了重大的发明和发现的人才才是创新人才。

因此导致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过分重视自然科学而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倾向。

然而,创新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与融合。

创新人才应该既有良好而坚实的科技素养,又有高尚而博大的人文精神。

李岚清在北大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曾强调,不能精于科学而荒于人文。

没有科技,一打就垮;而没有人文,就不打自垮。

所以高校应该重视人文科学的研究,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中应有丰富的人文精神;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中应有宝贵的科学基础。

(二)制度层面的弊端制度是行为的保证。

没有宽松有序的制度体系就不能培养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

而当前我国高校评价制度的一些弊端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1.我国高校对学生的评价考核以统一、硬性、简单的要求居多,缺乏灵活性和宽容度。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分数、考试为指挥棒,层层的过级考试使学生陷入一种近乎疯狂的地步。

尤其在英语教学和考核方面,太多的学生把大量时间用于英语等级考试,从而牺牲了他们在众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创新时间。

2.高校对教师的评价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

在教师管理方面,重视整齐划一和效率的刚性管理,缺乏灵活的、个性化的柔性管理。

既压抑了教师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开发,还会造成学术浮躁和学术腐败。

(三)办学层面的问题1.师资问题。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实际情况难以适应这种需要。

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以支配者的角色给学生灌输书本上的现成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北京、武汉两地15所高校近2800名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学生最倾向的教学方式是 实践式 教学(58.3%)和启发式教学(54.1%),95%的学生放弃了对 灌输式 的选择,由此看出现实与大学生所期望的培养方式存在很大差距[6]。

另一方面,自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出现了高等教育数量与质量的矛盾。

学生数量剧增与教育资源增长不平衡,导致高等教育总体质量下降。

特别是大学知名教授给本科生上7第3期 朱 宏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的机会越来越少,作为大学人才群体的本科生直接与一流学者交流、对话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知名学者是大学的宝贵财富,对大学生有着无法估计的感召力,其严谨治学、不懈求索的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内在的、长远的,是大学生成长的精神动力。

将一流学者与本科生的联系纽带切断,既是对学校人才资源的浪费,又不利于新一代人才的成长。

2.课程问题。

作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课程改革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各高校纷纷对课程进行了一些改革,如重构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等。

但总体而言,高校课程改革缺乏深度。

华东师范大学在对我国三所重点综合性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选择的调查报告表明:当前国内高校在课程目标上,重视发展大学生的认知能力,而忽视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课程内容上过于专业化,缺乏通识性、实践性,个性化内容也较少;在课程设置上,是以学年为基础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混合课程制度。

与单一必修课制度相比,混合课程制度在学习内容的多样性与自由度方面,尽管已有较大的改进,但与社会变化和学生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在调查中,对于当前可以任意选择科目的比重,绝大多数的学生反映出目前只有40%以下的科目是可以任意选择的。

对于这样的选修课数量比重,表示 不满意的学生 占学生总数的54.8%。

学生不满意的还不仅是选修课的数量,对于选修课的内容,也有高达53.9%的学生认为需要改进。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只学习要考的知识,对课堂以外的知识,没有精力也没有兴趣学,久而久之造成学生理论素养差、知识面窄、综合能力弱等缺陷[6]。

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近年来,电子科技大学围绕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改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

以提高创新素质,塑造创新品格,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的创新教育呼唤创新性的教育理念。

能否做好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确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改革能否真正深入进行。

为了统一思想,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近几年来,学校每年通过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或年度教学工作会议,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了创新的价值,提高了大家对培养创新人才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学校必须以人为本,创造有利于人才个性成长的宽松环境和广阔空间。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在培养模式中起着导向作用。

培养目标规定高等学校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反映各级各类高校对所培养人才的特殊要求,构成培养模式的其他诸要素均受培养目标制约。

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又以专业培养目标的形式体现出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