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临床指南精简版(珍藏版)
简明临床诊疗指南
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病因】支气管炎主要原因为病毒和细菌的反复感染形成了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1)当气温下降、呼吸道小血管痉挛缺血、防御功能下降等利于致病;(2)烟雾粉尘、污染大气等慢性刺激也可发病;(3)吸烟使支气管痉挛、黏膜变异、纤毛运动降低、黏液分泌增多有利感染;(4)过敏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咳、痰、喘、炎。
1.急性支气管炎单次发病,多次发病无必然联系。
查体有时可发现干性啰音,咳嗽后消失;肺底部偶可听到湿性啰音,伴有支气管痉挛时,可听到哮鸣音。
通常白细胞计数正常,胸部X线片检查也无异常发现。
2.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是指除外慢性咳嗽的其他各种原因后,患者每年慢性咳嗽、咳痰三个月以上,并连续二年。
并不一定伴有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
冬春季节发病,尤以清晨起床前后最明显,白天咳嗽较少。
夏秋季节,咳嗽减轻或消失。
重症患者则四季均咳,冬春加剧,日夜咳嗽,早晚尤为剧烈。
本病早期多无特殊体征,在多数患者的肺底部可以听到少许湿性或干性啰音。
有时在咳嗽或咳痰后可暂时消失。
长期发作的病例可发现有肺气肿的征象。
【辅助检查】(1)X线检查无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深。
(2)血常规检查在病毒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并不增高,淋巴细胞相对轻度增加,细菌感染时则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升高。
(3)必要时日照市中心医院行痰涂片或痰培养、血清学检查等有时能发现致病的病原体。
【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要点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咳、痰、喘、炎。
(2)鉴别诊断多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肺结核、肺脓肿、支原体肺炎、麻疹、百日咳、急性扁桃体炎等、以及鼻后滴流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管反流性疾病、间质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和肺癌等在发病时常常有咳嗽,类似于急性支气管炎的咳嗽症状,故应深入检查,临床上需详加鉴别。
流行性感冒的症状与急性支气管炎颇相似,但从流感的广泛性流行,急骤起病,全身明显的中毒症状,高热和全身肌肉痠痛等鉴别并不困难,病毒分离和补体结合试验可确诊。
临床诊疗指南
临床诊疗指南第一章抗微生物药本章药物按照它们的化学结构或所作用的微生物分类为:①青霉素类;②头孢菌素类;③氨基糖苷类;④大环内酯类;⑤其他抗生素类;⑥磺胺类;⑦喹诺酮类;⑧硝基呋喃类;⑨抗结核药;⑩抗麻风药;⑩抗真菌药;⑩抗病毒药。
多数感染性疾病是由侵人机体并进行繁殖的微生物所引起。
由于机体的免疫功能薄弱,不能将病原菌限于局部,以致病原菌及其毒素向周围扩散,经淋巴道或直接侵人血流,引起全身感染。
导致血液、心脏、肺、脑、肾、肝和肠道等的变化,进一步发展为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及脓毒血症。
抗微生物药可抑制或杀灭有关病原微生物,多用于治疗或预防相关微生物的各种感染。
抗菌药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各不相同,请参阅各类或个别药物品种的叙述。
抗菌药对控制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起了重大作用,但由于其广泛应用,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或耐药性愈来愈严重和复杂,已引起全世界高度重视。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包括:接触抗生素后,细菌产生灭活抗生素的酶;细菌细胞外膜通透性改变,对有的抗生素到达靶位起到屏障作用;改变靶位蛋白,使抗生素不能与其结合或亲和力降低,或与靶位蛋白结合数量减少。
细菌耐药的机制非常复杂,许多细菌耐药往往是多种耐药机制共存,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严格掌握使用指征,避免滥用,对降低耐药菌的增长率和延长抗菌药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已成为当前的重要问题,为此,我国发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供参考,现将其重点概述于下。
1.选择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1)尽早确立病原学诊断,为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确立先决条件。
1)采集标本送检:尽快采集临床标本送检,以获得准确的病原学诊断。
2)进行常规药物敏感试验:体外药敏试验是临床选用抗菌药物的重要依据,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治愈率可达80%以上。
(2)熟悉各种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作用和抗菌谱、药动学特征和不良反应;根据药物抗菌效应及疾病严重程度选择药物;根据药动学特点和感染部位选药。
最新内科临床诊疗指南(精品收藏)
白沙县人民医院(内儿科)10种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著目录高血压 (3)急性胰腺炎……………………………………………………1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8肺炎 (26)稳定型心绞痛 (3)4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39)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4)4其他临床类型的冠状动脉疾病--无症状冠心病……………49心肌桥 (5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53)甲亢危象 (5)7脑出血 (60)脑梗死…………………………………………………………68糖尿病…………………………………………………………79高血压概述ﻫ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目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有余多种后天因素(包括血压调节异常、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高钠、精神神经因素、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肥胖、吸烟、大量饮酒等)使血压的正常调节机制是代偿所致.约占高血压病人95%。
长期高血压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可影响到靶器官(如心、脑、肾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肾衰竭和脑卒中等严重后果.临床表现1、起病缓慢,早起常无症状,往往在体格检查时发现血压升高,可有头痛、眩晕、气急、疲劳、心慌、耳鸣的症状,但症状与血压水平不一定相关。
随着病程的延长,血压升高逐渐趋于明显而持久,但1天之内,白昼和夜间血压仍有明显的差异。
体检时在主动脉区可听到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和收缩早期喀喇音,若伴有左心室肥厚时在心尖部可闻及第四心音。
2、靶器官的损害高血压早起表现为心排量的增加和全身小动脉张力的增加,随着高血压的进展,引起全身小动脉的病变,表现为小动脉的玻璃样变,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管壁增厚、官腔狭窄,使高血压维持和发展,并导致重要靶器官心、脑、肾缺血损害和促进大、中型动脉的粥样硬化的形成。
国家心力衰竭指南2023(精简版)
同时伴有以下至少一项组织 3 器官低灌注的临床表现或实
验室指标异常
意识状态改变
动脉血乳酸水平升高
尿量明显减少
肢端或皮肤发冷、出汗(湿冷 )、苍白或发绀或网状青斑
A(At risk)期:危险期 B (Beginning): CS 开始期 C (Classic):典型期 D(Deteriorating):恶化期 E(Extremis):极端期或终末期
Ⅰ类
A级
无中重度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和 ( 或 ) 机械瓣置换术后的房颤/房扑患者,推荐优先选择 DOAC 用于预防血栓栓塞
Ⅰ类
A级
对于 CHA2DS2-VASc 评分男性 1 分、女性 2 分的心衰合并房颤/房扑患者,若无抗凝禁忌证,应该考虑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治疗
Ⅱa类
B级
具有抗凝禁忌证的心衰合并房颤/房扑患者可以考虑行左心耳封堵术
③心室率控制
④节律控制
室性心律失常:β受体阻滞剂能够降低HFrEF患者的
SCD 风险
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应用His 束起搏或左束支起
搏等生理性起搏方式
诊治流程和管理措施见图8,推荐意见见表15
药物治疗:首选药物为 β 受体阻滞剂
冠状动脉疾病
血运重建治疗:对于适合手术的 CAD 患者,特别是糖尿病和多支病变患者
(1) 存在严重的进行性或持续性心力衰竭症状 (NYHA 心功能分级Ⅲ级或Ⅳ级 ) (2) 存在严重心脏功能障碍,满足以下至少一条标准:
① LVEF ≤ 30%; ②孤立性右心衰竭; ③存在不能手术的严重瓣膜性心脏病; ④存在不能手术的严重先天性心脏病; ⑤ LVEF ≥ 40%,利钠肽水平持续升高 ( 或较前升高 ),存在严重的心脏舒张功能不全或左心室结构异常的证据 (3) 过去 1 年内发生 >1 次由于下列原因引起的计划外门诊或急诊就诊或住院: ①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需要高剂量静脉应用利尿剂或利尿剂联合治疗; ②心输出量降低导致低血压需要应用 ( 或依赖 ) 正性肌力药或血管活性药; ③恶性心律失常 (4) 估计由心脏原因引起的活动耐量严重受损导致不能运动,或 6 分钟步行距离 <300 m,或心肺运动试验提示峰值耗氧量 <12~14 ml/(kg·min)或 <50% 预计值
《临床诊疗指南(全套)》
《临床诊疗指南》1、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分册定价:22元2009年2、临床诊疗指南-病理学分册定价:118元2009年3、临床诊疗指南-放射学检查技术分册定价:32元2009年4、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定价:70元2009年5、临床诊疗指南-重症医学分册定价:36元2009年6、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分册定价:24元2009年7、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定价:28元2008年8、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学分册定价:24元2008年9、临床诊疗指南-美容医学分册定价:40元2008年10、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定价:35元2008年11、临床诊疗指南-护理学分册定价:54元2008年12、临床诊疗指南-免疫学分册定价:25元2008年13、临床诊疗指南-烧伤外科学分册定价:31元2007年14、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定价:23元2007年15、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定价:20元2007年16、临床诊疗指南-核医学分册定价:53元2012年17、临床诊疗指南-血液学分册定价:19元2007年18、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定价:35元2007年19、临床诊疗指南-传染病分册定价:27元2007年20、临床诊疗指南-创伤学分册定价:85元2007年21、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定价:39元2007年22、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定价:40元2007年23、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定价:28元2007年24、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定价:45元2007年25、临床诊疗指南-骨质疏松症和骨矿盐疾病分册定价:10元2007年26、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定价:26元2007年27、临床诊疗指南-手外科分册定价:19元2007年28、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定价:30元2006年29、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定价:23元2006年30、临床诊疗指南-放射肿瘤学分册定价:16元2006年31、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定价:17元2006年32、临床诊疗指南-麻醉分册定价:14元2006年33、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定价:38元2005年34、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定价:77元2005年35、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定价:52元2005年36、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定价:19元2005年37、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定价:24元2005年38、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定价:19元2005年39、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定价:45元2005年40、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定价:17元2006年41、临床诊疗指南-计划生育分册定价:14元2005年42、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定价:15元43、临床诊疗指南-整形外科学分册定价:32元2009年44、临床诊疗指南-辅助生殖技术与精子库分册定价:28元2009年45、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定价:67元2009年46、临床诊疗指南—激光学分册定价:24元2010年47、临床诊疗指南-器官移植学分册定价:48元2010年48、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定价:48元2011年49、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营养学分册定价:50元2012年。
临床诊疗指南
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2008版)?临床诊疗指南——激光医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美容医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免疫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护理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临床诊疗指南——重症医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放射学检查技术分册临床诊疗指南——整形外科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辅助生殖技术与精子库分册临床诊疗指南——传染病分册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放射肿瘤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临床诊疗指南——血液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创伤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核医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骨质疏松症和骨矿盐疾病分册临床诊疗指南——手外科分册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病理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烧伤外科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麻醉分册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临床诊疗指南——器官移植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分册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分册。
《医学临床指南(全套)》精选
《医学临床指南(全套)》精选.doc 医学临床指南(全套)精选指南简介本文档为医学临床指南(全套)的精选内容,旨在为医学从业人员提供权威、全面的临床指导。
通过本指南,医生和研究人员可以获得最新的医学进展、治疗方案和临床决策支持。
内容概要医学临床指南是在系统性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由专家组、学术协会或相关机构制定的临床实践指导方针。
本文档选取了多个疾病领域的临床指南,包括但不限于:1. 心血管疾病管理指南2. 妇产科疾病诊治指南3. 儿科疾病诊治指南4. 内科疾病治疗指南5. 外科手术操作指南每个指南都包含了详细而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流程,以及相应病例的实际应用。
这些指南是国内外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经过权威的学术评审,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实用性。
指南价值医学临床指南的制定和应用对医学界和患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指南的主要价值:1. 统一临床实践:指南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指导,确保医生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医疗机构下,对患者进行一致的诊断和治疗。
2. 优化治疗方案:指南基于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提供了最具科学依据的治疗方案。
医生可以根据指南进行治疗选择,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3. 降低不必要的费用:指南的制定强调经济效益,避免不必要的医疗服务和药物使用,从而减少患者和医疗系统的经济负担。
4. 提高患者安全性:指南包含了安全和风险预防方面的建议,帮助医生提前识别和避免潜在的治疗风险,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满意度。
使用指南为了更好地应用医学临床指南,以下是一些建议:1. 研究指南方法学:了解指南的制定方法和评价标准,有助于理解指南的可靠性和适用范围。
2. 指南个性化:指南提供的是一般流程和建议,医生在实际应用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把握每个个案的特殊性。
3. 制定指南更新计划:医学科学不断发展,新的研究结果可能会改变指南的建议。
医疗机构应制定指南的更新计划,保持指南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4. 评估指南效果:医疗机构应定期评估指南的应用效果,包括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和经济效益等方面。
各种临床指南精简版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急性期诊断与治疗一、评估和诊断(一)病史和体征1.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问最为重要。
2.一般体格榆查与神经系统体榆: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后,立即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体检。
3.可用脑卒中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常用量表有:(1)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
(2)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tcalth Strok|(NIHss)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量表。
(3)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ScandinavianStmke Seale,SSS)。
(二)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脑部病变检查:1 平扫CT,疑似脑卒中首选检查;2 多模式CT;3 标准MRI;4多模式MRI。
血管检查:1 颈动脉双功超声;2 TCD;3 MRA、CTA、DSA(三)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所有患者都应做的检查:①平扫脑cT或MRl;②血糖、肝肾功能和电解质;③心电图和心肌缺血标志物;④全血计数,包括血小板计数;⑤凝血酶原时问(Frr)、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问(AHT);⑥氧饱和度;⑦胸部x线检查。
部分患者必要时可选择的检查:①毒理学筛查;②血液酒精水平;③妊娠试验;④动脉血气分析(若怀疑缺氧);⑤腰穿(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而cT末显示或怀疑脑卒中继发于感染性疾病);⑥脑电图(怀疑癫痫发作)。
(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可根据:(1)急性起病;(2)局灶件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24 h以上(溶栓可参照适应证选择患者);(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变;(5)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有责任缺血病灶。
(五)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流程应包括如下5个步骤(1)是否为脑卒中,排除非血管性疾病。
(2)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进行脑CT或MRI检查排除出血性脑卒中。
(3)脑卒中严重程度,根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
临床诊疗指南(修订版).doc
目录第一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 (3)一、脑血管意外 (3)二、面神经炎 (11)三、坐骨神经痛 (13)四、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14)第二章骨科疾病 (16)一、颈椎病 (16)二、腰椎间盘突出症 (23)三、骨折 (26)四、手外伤 (31)五、肩关节周围炎 (34)六、软组织扭伤、挫伤、劳损 (36)九、骨关节炎 (39)第三章外科疾病 (43)一、伤口感染 (43)二、静脉炎 (44)三、甲沟炎 (44)四、丹毒 (45)五、乳腺炎 (45)六、烧伤 (46)七、膀胱炎 (49)八、前列腺炎 (50)九、前列腺增生症 (51)十、附睾炎 (51)十一、痔 (52)十二、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53)十三、血管闭塞性脉管炎 (54)十四、急性淋巴管炎 (55)十五、单纯性甲状腺肿 (56)十六、乳腺癌 (56)十七、腹外疝 (57)十八、急性阑尾炎 (60)十九、肠梗阻 (61)二十、下肢静脉曲张 (63)附录一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预防 (65)附录二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 (69)附录三心肺复苏诊疗规范 (71)第一章神经系统疾病一、脑血管意外【概述】脑血管意外(CVA)又称脑卒中,是一组由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脑部血管性疾病的总称,分为出血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性)两大类,临床上以起病急骤与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无论是脑出血或脑缺血,其临床表现与病变的脑血管部位密切相关。
【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运动障碍:最常见的是病变半球对侧肢体的中枢性偏瘫,包括肌张力降低或增高,腱反射减弱或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及可能的阵挛;肢体运动时出现病理模式或协同运动,表现为上肢以屈肌张力增高为主,下肢以伸肌张力增高为主。
感知觉障碍:包括偏身感觉障碍、一侧偏盲和感知觉障碍;实体感缺失;失认症;失用症等。
认知障碍:主要表现在记忆、注意、定向、思维、解决问题等能力方面的功能障碍。
2010各种临床指南精简版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急性期诊断与治疗一、评估和诊断(一)病史和体征1.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问最为重要。
2.一般体格榆查与神经系统体榆: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后,立即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体检。
3.可用脑卒中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常用量表有:(1)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
(2)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tcalth Strok|(NIHss)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量表。
(3)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ScandinavianStmke Seale,SSS)。
(二)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脑部病变检查:1 平扫CT,疑似脑卒中首选检查;2 多模式CT;3 标准MRI;4多模式MRI。
血管检查:1 颈动脉双功超声;2 TCD;3 MRA、CTA、DSA(三)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所有患者都应做的检查:①平扫脑cT或MRl;②血糖、肝肾功能和电解质;③心电图和心肌缺血标志物;④全血计数,包括血小板计数;⑤凝血酶原时问(Frr)、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问(AHT);⑥氧饱和度;⑦胸部x线检查。
部分患者必要时可选择的检查:①毒理学筛查;②血液酒精水平;③妊娠试验;④动脉血气分析(若怀疑缺氧);⑤腰穿(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而cT末显示或怀疑脑卒中继发于感染性疾病);⑥脑电图(怀疑癫痫发作)。
(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可根据:(1)急性起病;(2)局灶件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24 h以上(溶栓可参照适应证选择患者);(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变;(5)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有责任缺血病灶。
(五)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流程应包括如下5个步骤(1)是否为脑卒中,排除非血管性疾病。
(2)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进行脑CT或MRI检查排除出血性脑卒中。
(3)脑卒中严重程度,根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
中成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应用指南(精简版,2022年)
· 共识与指南·中成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应用指南(精简版,2022年)*#&《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UC )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中成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在临床应用方面仍存在大量盲目用药和不规范用药的情况。
《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召集行业内中、西医临床专家、药学专家,以及指南研究方法学专家共同编制了本指南,分别制定了不同严重程度、治疗目标定位下的中成药口服和(或)灌肠治疗UC 的推荐意见,旨在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中成药治疗UC 提供规范性的指导和建议。
关键词 中成药; 结肠炎,溃疡性; 临床应用; 指南Clinical Application Guidelines on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Condensed Edition, 2022) Clinical Application Guidelines for Dominant Diseases Treated With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Standard ⁃ization Project TeamCorrespondence to: LI Junxiang, Department of Spleen, Stomach, and Hepatobiliary Diseases, Dongfang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Beijing(100078),Email:**********************Abstract Ulcerative colitis (UC) is a dominant disease that can b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Chinese patent medicin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cases of non⁃standard drug use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UC. Clinical Application Guidelines for Dominant Diseases Treated withChinese Patent Medicine Standardization Project Team convened expert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stern medicine, pharmacology, and methodology to compile this guideline. This guideline formulated recommendations for oral and (or) clyster treatment of UC in different severities and goals of treat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normative suggestions forclinicians to rationally use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in UC.Key words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Colitis, Ulcerative; Clinical Application; GuidelinesDOI : 10.3969/j.issn.1008⁃7125.2023.01.004*原文刊载于《中华消化杂志》,经中华医学会和《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授权转载#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SATCM⁃2015⁃BZ402⁃040);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学者[国中医药人教函(2018)284号];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18YFC 1705403)&本文通信作者:李军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100078),Email:**********************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 )是一种以结直肠黏膜连续性、弥漫性炎症改变为特点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变大多局限于结直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属于炎症性肠病范畴[1]。
临床诊疗指南
(5)需切开整复内固定的病人,遵医嘱及手术要求做好常规准备。
3 术后护理(1)按椎管内麻醉病人护理要点(2)定时监测病人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并进行记录。
(3)观察患者伤口渗血、渗液情况,保持外层敷料清洁、干燥。
(4)抬高患肢,减轻患肢肿胀。
(5)遵医嘱协助病人进行髌骨的被动活动及跖趾关节的活动。
【健康指导】1 继续进行指导患肢髌骨及关节的功能锻炼。
2 卧床时抬高患肢,活动时正确使用辅助设备并注意安全。
3注意营养的摄入,合理搭配饮食,促进骨折的愈合。
五、脊椎骨折与脊髓损伤病人护理要点(一)脊椎骨折病人护理要点【评估】1 受伤时间、原因、部位及体位,搬运和运送的方式及有无并发症。
2 病情评估(1)生命体征。
(2)脊椎受伤的部位及程度。
(3)疼痛的程度(4)四肢感觉及运动状况。
3 对脊椎损伤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护理要点】1 按骨科病人一般护理要点。
2 术前护理(1)病人卧硬板床,取仰卧位或侧卧位。
(2)合并颅脑、胸、腹腔脏器损伤的病人,定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神志的变化,并做好抢救的准备。
(3)胸、腰部骨折或脱位的病人。
在保守治疗期间,骨折部位加枕垫,观察下肢疼痛、感觉和运动障碍灯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颈椎骨折或脱位的病人,轻者进行牵引复位;有明显压缩移位时,持续颅骨牵引复位;颈椎骨折伴有神经损伤时,定时进行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的测定,观察四肢肿胀、麻木、发冷、疼痛、感觉及运动障碍等,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5)根据损伤部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预防压疮、肺部及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
(6)遵医嘱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7)协助医生为病人选择合适的颈托、腰围等支具,胸椎及胸腰段骨折的病人可使用特制的背心,并教会病人佩带的方法及预防可能出现的合并症。
(8)不能保守治疗的病人,遵医嘱及手术要求,做好术前常规准备。
3术后护理(1)按全身或椎管内麻醉病人护理要点。
(2)定时监测病人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听取病人主诉,如出现心悸、心前区疼痛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其他临床指南
临床诊疗指南第二篇急诊科部分第一章癫痫持续状态 (3)第二章电除颤 (4)第三章毒蛇咬伤 (6)第四章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10)第五章急性冠脉综合征 (12)第六章致命性心律失常 (15)第七章急性心力衰竭 (17)第八章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190)第九章脑出血 (24)第十章上消化道出血 (27)第十一章支气管哮喘 (31)第十二章致命性心律失常 (35)第三篇儿科部分第一章腹泻病 (37)第二章过敏性紫癜 (45)第三章急性肾小球肾炎 (48)第四章 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 (51)第五章支气管肺炎 (59)第四篇新生儿科部分第一章新生儿低血糖 (63)第二章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63)第三章新生儿黄疸 (64)第四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67)第五章新生儿窒息 (690)第五篇 ICU部分第一章上消化道大出血 (70)第二章脑血管意外 (73)第三章有机磷农药中毒 (76)第四章脑挫裂伤 (77)第五章脑干损伤 (78)第六章外伤性颅内血肿 (79)第七章开放性颅脑损伤 (80)第八章重症肺炎 (81)第九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93)第二部份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第一篇急诊科部分第一章创伤救护技术 (96)第一节止血 (96)第二节包扎 (99)第三节外伤固定术 (104)第四节搬运伤员的技术 (106)第二章气管插管术 (108)第三章洗胃术 (113)第四章现场心肺复苏 (115)第二篇儿科部分第一章骨髓穿刺 (117)第一节胸骨穿刺 (117)第二节胫骨穿刺 (118)第三节棘突穿刺 (119)第四节髂前上棘穿刺 (120)第五节髂后上棘穿刺 (120)第二章气管插管术 (121)第三章胸膜腔闭式引流 (125)第四章腰椎穿刺 (127)第三篇 ICU部分第一章心肺脑复苏技术 (128)第二章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规范 (129)第三章中心静脉压(CVP)的测定 (133)第四章气管插管术 (135)第五章气管切开术 (136)第六章腰椎穿刺术 (138)第七章有创机械通气技术 (140)第四篇血液净化临床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第一章血管通路的建立 (146)第二章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 (169)第三章血液透析 (178)第四章血液滤过 (206)第五章血液透析滤过 (214)第六章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221)第七章单纯超滤 (227)第八章血液灌流 (233)第二篇急诊科部分第一章癫痫持续状态【概述】癫痫持续状态是指短期内频繁的癫痫发作,两次发作间意识障碍不恢复,或持续癫痫发作30分钟以上者。
临床治疗指南完整
临床治疗指南完整
概述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完整的临床治疗指南。
通过配备详细的步骤和建议,该指南将帮助医生和医疗从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准确和有效的临床治疗。
目标
本指南旨在实现以下目标:
- 提供清晰的临床治疗指导
- 强调有效的治疗方法和实践
- 帮助医生进行客观决策
- 为患者提供准确的医疗服务
内容
该指南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临床治疗原则 - 强调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
2. 诊断准确性 - 提供详细的诊断步骤和关键标志
3. 治疗计划 - 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辅助治疗等方面
4. 治疗方法 - 针对不同病症和病情提供详细的治疗方法
5. 注意事项 - 强调治疗中的安全和注意事项
使用建议
为了更好地使用该指南,我们提供以下建议:
1. 详细阅读每个章节,并理解其中的内容和步骤
2.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法和计划
3. 在治疗过程中始终关注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4. 定期更新该指南以反映最新的医疗标准和研究成果
结论
本文档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份完整的指南,旨在提高医生和医疗从业人员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通过遵循该指南的建议和步骤,医生能够进行准确和有效的临床治疗,并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临床诊疗指南【精选文档】
控制出现出血及休克处理【概述】当血液(主要指红细胞)从血管或心脏出至组织间隙、体腔内或身体外面,称为出血,流入(进入)体腔或组织间隙的为内出血,流出体外称外出血。
控制出血示采取各种止血方法、紧急措施抢救出血伤员,防止因大出血引起休克甚至死亡,达到快速,有效、安全的止血目的,它对挽救伤员生命具有特殊意义。
休克是指机体受到强烈致病因素侵袭,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全身脏器组织中的微循环灌流不足、细胞缺氧所致的一种危急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表现】1.急性出血是外伤后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血液示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保障。
成人的血液约占自身体重的8%,外伤出血时,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时,出现明显的休克症状。
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就有生命危险。
2.休克常为大失血所致的临床表现,有神志淡漠、烦躁不安、反应迟钝、口唇青紫、皮肤湿冷、脉搏细弱或摸不到,心律加快、血压下降、血色素降低、尿量减少、中心静脉压下降;在无严重外出血可见时必须考虑胸、腹内脏的损伤,骨盆骨折、四肢长骨骨折等.【诊断要点】1.休克诊断要点(1)神志:烦躁不安,表现淡漠,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2)皮肤:苍白,湿冷,口唇及肢体发绀。
(3)呼吸:浅快,微弱.(4)脉搏:细速,口渴,尿量〈20ml/h.(5)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脉压<20mmhg。
2.判断出血的性质对抢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出血的特点:按损伤的血管性质分类:(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液由伤口向体外喷射,危险性大。
(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液不停地流出。
(3)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液从整个创面渗出,危险性小。
出血的种类: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分类:(1)外出血:由皮肤损伤向体外流出血液,能够看见出血情况。
(2)内出血: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或脏器、体腔内,从体表看不见出血。
【治疗方案及原则】1.抢救措施平卧少搬动,保持安静,保暖。
2.保持呼吸道通畅,用鼻导管或面罩给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急性期诊断与治疗一、评估和诊断(一)病史和体征1.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问最为重要。
2.一般体格榆查与神经系统体榆: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后,立即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体检。
3.可用脑卒中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常用量表有:(1)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
(2)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tcalth Strok|(NIHss)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量表。
(3)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ScandinavianStmke Seale,SSS)。
(二)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脑部病变检查:1 平扫CT,疑似脑卒中首选检查;2 多模式CT;3 标准MRI;4多模式MRI。
血管检查:1 颈动脉双功超声;2 TCD;3 MRA、CTA、DSA(三)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所有患者都应做的检查:①平扫脑cT或MRl;②血糖、肝肾功能和电解质;③心电图和心肌缺血标志物;④全血计数,包括血小板计数;⑤凝血酶原时问(Frr)、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问(AHT);⑥氧饱和度;⑦胸部x线检查。
部分患者必要时可选择的检查:①毒理学筛查;②血液酒精水平;③妊娠试验;④动脉血气分析(若怀疑缺氧);⑤腰穿(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而cT末显示或怀疑脑卒中继发于感染性疾病);⑥脑电图(怀疑癫痫发作)。
(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可根据:(1)急性起病;(2)局灶件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24 h以上(溶栓可参照适应证选择患者);(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变;(5)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有责任缺血病灶。
(五)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流程应包括如下5个步骤(1)是否为脑卒中,排除非血管性疾病。
(2)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进行脑CT或MRI检查排除出血性脑卒中。
(3)脑卒中严重程度,根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
(4)能否进行溶栓治疗,核对适应证和禁忌证(见溶栓中相关内容)。
(5)病因分型参考TOAST标准,结合病史、实验窜、脑病变和血管病变等检查资料确定病因。
推荐意见:(1)对所有疑似脑卒中患者应进行头颅平扫CT或MRI检查(I 级推荐)。
(2)在溶栓等治疗前,应进行头颅平扫CT检查(I级推荐)。
(3)应进行上述血液学、凝血功能和生化检查(I级推荐)。
(4)所有脑卒中患者应进行心电图检查(I级推荐)。
(5)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病情程度(Ⅱ级推荐)。
(6)应进行血管病变检查(Ⅱ级推荐),但在症状出现6 h内,不过分强调此类检查。
(7)根据上述规范的诊断流程进行诊断(I级推荐)。
二、一般处理(一)血氧饱和度测定与吸氧(1)合并低氧血症患者(血氧饱和度低于92%或血气分析提示缺氧)应给予吸氧,气道功能严重障碍者应给予气道支持(气管插管或切开)及辅助呼吸。
(2)无低氧血症的患者不需常规吸氧。
(二)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脑梗死后24 h内应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避免或慎用增加心脏负担的药物。
(三)体温控制(1)对体温升高的患者应明确发热原因,如存在感染应给予抗生素治疗(2)对体温>38℃的患者应给予退热措施。
(四)血压控制(1)准备溶栓者,血压应控制在收缩压<180mm Hg、舒张压<100 mm Hg。
(2)缺血性脑卒中后24 h内血压升高的患者应谨慎处理。
应先处理紧张焦虑、疼痛、恶心呕吐及颅内压增高等情况。
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200mm Hg或舒张压≥110 mm Hg,或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主动脉夹层、高血压脑病,可予缓慢降压治疗,并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必要时可静脉使用短效药物(如拉贝洛尔、尼卡地平等),最好应用微量输液泵,避免血压降得过低。
(3)有高血压病史且正在服用降压药者,如病情平稳,可于脑卒中24 h后开始恢复使用降压药物。
(4)脑卒中后低血压的患者应积极寻找和处理原因,必要时可采用扩容升压措施。
(五)血糖控制(1)血糖超过11.1 mmol/l.时给予胰岛素治疗。
(2)血糖低于2.8 mmol/L时给予10%一20%葡萄糖口服或注射治疗。
(六)营养支持(1)正常经口进食者无需额外补充营养。
(2)不能正常经口进食者可鼻饲,持续时间长者经本人或家属同意可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 PEG)管饲补充营养。
三、特异性治疗1.溶栓目前认为有效抢救半暗带组织的时间窗为4.5 h内或6h内。
(1)静脉溶栓:①适应证:A.年龄18—80岁;B.发病4.5 h以内(rtPA)或6h内(尿激酶);C.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存在超过th,且比较严重;D.脑CT已排除颅内出血,且无早期大面积脑梗死影像学改变;E.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②禁忌证:A.既往有颅内出血,包括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近3个月有头颅外伤史;近3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近2周内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近1周内有在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
B.近3个月内有脑梗死或心肌梗死史,但不包括陈旧小腔隙梗死而未遗留神经功能体征。
C.严重心、肝、肾功能不伞或严重糖尿病患者。
D.体检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或外伤(如骨折)的证据。
E.已口服抗凝药,且INR>1.5;48 h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PTT超出正常范围)。
F.血小板计数低于100 x 109/1,,血糖<2.7mmol/L。
G.血压:收缩压>180mmllg,或舒张压>l00mmHg。
H.妊娠。
I.不合作。
3静脉溶栓的监护及处理:A:患者收入重症监护病房或脑卒中单元进行监护;B: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第1小时内30 min 1次,以后每小时1次,直至24 h;C:如出现严重头痛、高血压、恶心或呕叶,应立即停用溶栓药物并行脑CT检查;D:定期监测血压,最初2h内15 min 1次,随后6h内30 min 1次,以后lhl次,直至24 h;E:如收缩压≥180 rnm Hg或舒张压≥100 rnm Hg,应增加血压监测次数,并给予降压药物;F.鼻饲管、导尿管及动脉内测压管应延迟安置;G:给予抗凝药、抗血小板药物前应复查颅脑CT。
推荐意见:(1)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h内(I级推荐,A级证据)和3—4.5 h(I 级推荐,B级证据)的患者,应根据适应证严格筛选患者,尽快静脉给予rtPA溶栓治疗。
使用方法:rtPA0.9 mg/kg(最大剂量为90 mg)静脉滴注,其中10%在最初1 min内静脉推注,其余持续滴注1h,用药期间及用药24 h内廊如前述严密临护患者(I级推荐,A级证据)。
(2)发病6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如不能使用rtPA可考虑静脉给予尿激酶,应根据适应证严格选择患者。
使用方法:尿激酶100万一150万IU,溶于生理盐水100—200ml,持续静脉滴注30 min,用药期间应如前述严密监护患者(Ⅱ级推荐,B级证据)。
(3)不推荐在研究以外使用(I级推荐,C级证据)。
(4)发病6h内由大脑中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脑卒中且不适合静脉溶栓的患者,经过严格选择后可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动脉溶栓(Ⅱ级推荐,B级证据)。
(5)发病24 h内由后循环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脑卒中且不适合静脉溶栓的患者,经过严格选择后可在有条件的单位进行动脉溶栓(Ⅲ级推荐,C级证据)。
(6)溶栓患者的抗血小板或特殊情况下溶栓后还需抗凝治疗者,应推迟到溶栓24 h后开始(I级推荐,B级证据)。
2 抗血小板治疗(1)不符合溶栓适应证且无禁忌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在发病后尽早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50—300mg/d(I级推荐,A级证据)。
急性期后口j改为预防剂量(50~150 mgd),详见二级预防指南。
(2)溶栓治疗者,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应在溶栓24 h后开始使用(I级推荐,B级证据)。
(3)对不能耐受阿司匹林者,可考虑选用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治疗(Ⅲ级推荐,C 级证据)。
3.抗凝急性期抗凝治疗虽已应用50多年,但一直存在争议。
(1)对大多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推荐无选择地早期进行抗凝治疗(I 级推荐,A级证据)。
(2)关于少数特殊患者的抗凝治疗,可在谨慎评估风险、效益比后慎罩选择(Ⅳ级推荐,D级证据)。
(3)特殊情况下溶栓后还需抗凝治疗的患者,应在24 h后使用抗凝剂(I级推荐,B级证据)。
4 降纤:对不适合溶栓并经过严格筛选的脑梗死患者,特别是高纤维蛋白血症者可选用降纤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
5.扩容(1)对一般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推荐扩容(Ⅱ级推荐,B级证据)。
(2)对于低血压或脑血流低灌注所致的急性腩梗死如分水岭梗死可考虑扩容治疗,但应注意可能加重脑水肿、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此类患者不推荐使用扩血管治疗(Ⅲ级推荐,C级证据)。
6.扩张血管对一般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推荐扩血管治疗(Ⅱ级推荐,B级汪据)。
7 神经保护依达拉奉是一种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国内外多个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提示依达拉奉能改善急性脑梗死的功能结局并安全;胞二磷胆碱是一种细胞膜稳定剂,但Meta分析心提示:脑卒中后24 h内口服胞二磷胆碱的患者3个月全面功能恢复的可能性显著高于安慰剂组。
吡拉西坦的临床试验结果不一致,日前尚兀最后结论。
推荐意见:神经保护剂的疗效与安伞性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I级推荐,B级证据)。
四其他疗法1.丁基苯肽:丁基苯酞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评分均较安慰剂对照组显著改善,安全性好。
2.人尿激肽原酶:尤瑞克林治疗组的功能结局较安慰剂组明显改善并安全。
3.高压氧和亚低温的疗效和安全件还需开展高质量的RCT证实。
五中医中药1.中成药:中成药在我国广泛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已有多年。
多项Mcta 分析显示其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值得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研究予以证实。
2.针刺:五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一)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1)卧床,避免和处理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头颈部过度扭曲、激动、用力、发热、癫痫、呼吸道不通畅、咳嗽、便秘等(I级推荐,D级证据)。
(2)可使用甘露醇静脉滴注(I级推荐,C级证据);必要时也可用甘油果糖或呋塞米等(Ⅱ级推荐,B级证据)。
(3)对于发病48 h内,60岁以下的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伴严重颅内压增高、内科治疗不满意且无禁忌证者,可请脑外科会诊考虑是否行减压术(I级推荐,A级证据)。
(4)对压迫脑干的大面积小脑梗死患者可请脑外科会诊协助处理(Ⅲ级推荐,C级证据)。
(二)出血转化脑梗死出血转化发生率为8.5%~30%,心源性脑栓塞、大面积脑梗死、占位效应、早期低密度征、年龄大于70岁、应用抗栓药物(尤其是抗凝药物)或溶栓药物等会增加出血转化的风险。
(1)症状性出血转化:停用抗栓治疗等致出血药物(I级推荐,C级证据);(2)何时开始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对需要抗栓治疗的患者,可于出血转化病情稳定后7~10 d开始抗栓治疗;对于再发血栓风险相对较低或全身情况较差者,可用抗血小板药物代替华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