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第一、二章绪论.ppt

合集下载

中医养生学ppt课件

中医养生学ppt课件

CHAPTER 06
中医养生学案例分享
个人养生经验分享
1 2
坚持锻炼
通过适当的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
饮食调理
注重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平衡。
3
精神调养
保持乐观心态,避免情绪波动,有助于身心健康 。
中医养生成功案例展示
案例一
01
通过中医养生方法,改善了长期失眠的问题。
案例二
Hale Waihona Puke 02发展现代中医养生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 的增大,各种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中医养生学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为现代人 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健康保障途径。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要点一
原则
要点二
方法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包括顺应自然、形神共养、动静结 合、平衡阴阳等方面。其中,顺应自然是指要顺应四季变 化、昼夜更替等自然规律来调整作息和生活习惯;形神共 养则强调不仅要注重身体健康,还要注重心理健康;动静 结合则是说要有适当的运动和休息;平衡阴阳则是要通过 调理饮食、起居等方面来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
体质调理
针对不同的体质类型,中医养生提出了相应的调理方法,如饮食调理、运动调理和药物调理等。
CHAPTER 03
中医养生的方法和技术
饮食养生
01
02
03
饮食调整
根据季节、体质和病情需 要,适当调整饮食,如冬 季多吃温性食物,夏季多 吃寒性食物。
饮食规律
保持定时定量的饮食,避 免暴饮暴食,以减轻胃肠 负担,保持身体健康。
运动锻炼
根据个人兴趣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 、瑜伽等,注意不要过度劳累和受伤。

《中医养生学学》课件

《中医养生学学》课件

冬季养生:注意 保暖,多吃温补 的食物,适当运 动,增强体质
中医养生的应 用
常见疾病的中医养生方法
感冒:多喝热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受凉 咳嗽:多吃润肺食物,如梨、银耳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胃病: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多吃易消化食物 失眠: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睡前喝一杯热牛奶有助于睡眠
气血津液:注重气血津 液的调和与平衡
运动养生:适度运动,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睡眠养生:保证充足睡 眠,提高睡眠质量
预防为主:注重预防疾 病,提高健康水平
整体观念:注重人体内 外环境的整体和谐
五行相生相克:运用五 行理论指导养生实践
饮食养生:合理膳食, 注重营养均衡
情志养生:保持心情愉 悦,避免过度紧张和焦
中医养生的方 法
饮食养生
食物选择: 选择新鲜、 天然、无 污染的食 物
饮食平衡: 保持营养 均衡,避 免偏食
饮食规律: 定时定量,物
饮食与季 节:根据 季节变化 调整饮食, 如夏季宜 清淡,冬 季宜温补
饮食与体 质:根据 个人体质 选择适合 的食物, 如阴虚体 质宜滋阴, 阳虚体质 宜温阳
经络: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十五 络脉等
功能:脏腑经络 相互联系,共同 维持人体生命活 动
养生原则:调理 脏腑、疏通经络, 以达到养生保健 的目的
体质理论
体质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 特禀质等
体质特点:不同体质的人有不同的生理、病理特点
体质影响:体质会影响人的健康和疾病发生
中医养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将传统中医养生理念 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开发更多高效、便捷 的养生产品

中医养生康复学

中医养生康复学
先秦养生实践
1、提倡讲究个人卫生 2、注意饮食调养 3、导引健身 4、敬老养老 5、优生优育与胎教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发展概况
《内经》奠定了养生学理论基础
1. 对生命起源的认识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2. 天人相应,顺应自然
“顺四时而知寒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3. 明确提出养原则和方法
精神调摄,起居养生,饮食养生,房事养生,导 引按跷等。
具体地说,它是一门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综合地运用调摄 情志、娱乐、传统体育、沐浴、饮食、针灸推拿、药物等各 种方法,对病残、伤残、老年病、慢性病等功能障碍患者进 行辩证康复的综合应用学科,其目标在于使患者机体生理、 心理功能上的缺陷得以改善和恢复,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恢 复生活和劳动能力,使病残患者能够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同 健康人一起共同分享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成果。
WHO在医学实践中对健康的概念进行不断地修正与完 善。
最初:无病就是健康 随后:结实的体格,具有完善的功能并充分发挥作用 最新:(同前)
上述有关健康的定义强调了全面的和功能上的健康。 这一概念与现代医学在病因学、病理学和治疗学上 的新模式互相呼应。
健康及现代医学模式
精神上、身体上的良好状态:即我们中医学所说的“形 神合一”
老年养生的确立。陈直《养老奉亲书》问世 药物养生走上正轨。《饮膳正要》是保存至
今比较完好的营养学专著,载有常用食物200 种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子和、李杲、朱震 亨对养生理论的突破
五、发展(明清时期)
脏象学说与养生理论的结合 – 张景岳《景岳全书》“真阴”“真阳”,命门 学说,名门之气为脾胃之母。养生重在命 门,实质是养真阳、元气“阳强则寿,阳衰 则夭”。
健康及现代医学模式

中医养生学(全套课件403页)

中医养生学(全套课件403页)
(3)衰老是生物的基本内在特征,同一种生物 具有共同的衰老过程。
衰老的形态特征:
(1)毛发变白和脱落; (2)皮肤干枯,肌肉萎缩; (3)髓(骨)变、齿脱落; (4)体态改变;
衰老的自我判断指标:衰老早期表现是慢性疲劳
1.清晨起床就感觉身体不适;2.搭乘公共汽车时, 不愿跑步去赶车;3.上楼或行走时,容易摔交;4. 不愿接触周围同事或上级领导;5.写文章速度减 慢,且感文笔苦涩;6.讲话经常出错,有时前言 不接后语;7.对别人的讲话或工作不放心;8.记 不住至亲好友的名字、住址和电话号码;9.厌恶 油腻食物;10.饭菜中喜爱加入浓厚的调味品; 11.双手觉得发紧、发硬;12.双眼经常好像睁不 开;13.精神不振,总想喝茶、咖啡提神;14.经 常不由自主地打呵欠;15.不由自主地用手托腮; 16.习惯于把脚放在椅子或桌子上;17.吸烟和 (或)喝酒多;18.体重下降或超重;19.经常便 秘或腹泻;20.晚间难以入睡。
《灵枢•天年篇》记载:“人之寿百岁而 死”。
《老子》则提出:“人生大期,以 百二十为限”。
中国古代医家、学者与现代研究不谋而和!
(二)寿命
寿命是指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 老化以至死前机体生存的时间,通常以 年龄作为衡量寿命长短的尺度。
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寿命有一定的差别,因此 在比较某个地区或某个社会的人类寿命时,通 常采用平均寿命。
二、以预防为主为理论核心 临床医学的任务是促进疾病向健康转化,而 中医养生学的任务是“治未病”,体现了 “预防为主”的理论核心,包括“未病先 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等内容。
三、以综合施养为原则 人类健康长寿并非一朝一夕,一功一法的摄 养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针对不同的个体及同 一个体的各个方面采取多种调养方法,持之 以恒地进行综合施养,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中医养生学课件之第一章2_PPT幻灯片

中医养生学课件之第一章2_PPT幻灯片

2021/3/7
41
(一)理想的居室环境
1 居室结构
2021/3/7
42
2 室内微小气候
• 夏 季 室 内 适 宜 温 度 21℃ ~ 32℃ , 最 适 范 围 为 24℃~26℃;气湿(相对湿度)为30%~65%, 气流速度为0.2~0.5m/s,最大不宜超过3m/s。冬 季室内温度的适宜范围是16℃~20℃;气湿为30 %~45%;气流速度为0.1~0.5m/s。
第三节饮食养生
• 饮食养生,是按照中 医理论,调整饮食, 注意饮食宜忌,合理 地摄取食物,以增进 健康,益寿延年 的养生方法。
2021/3/7
1
•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的主要物质。
• 人体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都来源 于饮食,饮食与人类的健康密切有关。
• 合理科学的饮食应该是日常生活中养生
• 1)减少某种有害微量元素的摄入量 • 2)因缺乏某种微量元素而致的地方病,可采用适当方式
补充
2021/3/7
33
2 社会防护,综合治理
2021/3/7
34
三、 居住环境与健康
• 人生大约有一半以上时间是在住宅环境中度过的。 因此,如何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择住宅和营 造房屋,创造科学合理、舒适清静的居住环境, 对保障身心健康、延年益寿是非常重要的。
18
三、 进食保健
(一)进食宜缓 (二)食宜专致 (三)进食宜乐
2021/3/7
19
进餐时如何保持情绪舒畅
• • •
于轻 进 进 消松 餐 餐 化、 的 的 吸柔 气 环 收和 氛 境
的要要 乐轻宁 曲松静 有愉整 助快洁
2021/3/7
20
四、食后养生

中医养生学ppt课件精选全文

中医养生学ppt课件精选全文

证实:其科研小组通过动物实验证实,苹
果中的有用成分——多酚能够抑制癌细胞
的增殖。
弘前大学的三浦富智讲师等使用老鼠
做为实验,对比了在被移植癌细胞后食用
苹果多酚水溶液和蒸馏水的效果。他们得
出的结论是,在生存率实验和癌细胞增殖
实验这两方面,苹果多酚都显示了有比较
好的抗癌功效。
2024/10/5
养生
28
相关报道
❖ 《养生方》是一部以养生为主的方书; ❖ 《却谷食气》、《十问》也介绍了一些养生理论和
技艺。
2024/10/5
养生
18
佛家养生思想的渗入
❖ 如在修习禅定的过程中,有调身、调气、息心静坐 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有强健身体、却病延年作用的。
❖ 达摩《易筋经》原为佛门养生健身功法,后成为中 医养生学中的健身术之一。
吃苹果预防高血脂症 日本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苹果能够减少人体
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含量,有益身体健康。 吃苹果还能够增加血液中的维生素C含量,减
少肠内的不良细菌数量而帮助有益细菌繁殖。 每天吃苹果可以大大改善肠内的细菌菌丛状况, 从而改善人体的消化吸收机能
2024/10/5
养生
29
相关报道
可显著增加肺活量 实验结果果发现,每周至少吃5个甚至更
❖ 荀子——“欲不待可得而求者,从所可”。
2024/10/5
养生
9
道家养生说 —老子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 老子言“虚其心”,虚即道,道即自然。自然能化 育万物,虚为万物之始
❖ 道家一派,一方面崇尚自然,提倡所谓“返朴归 真”、“清静无为”的处世哲学,一方面又提倡养
5、 常喝水、 少饮酒、不抽烟、利身体。

绪论第一讲

绪论第一讲

后人概括古代养生方法的基本精神为“ 后人概括古代养生方法的基本精神为“性 命双修” 命双修”。这是养生方法学研究的主要内 即通过“穷理悟道”而修性, 容,即通过“穷理悟道”而修性,以调整 因各种因素影响而失去平衡的心理状态; 因各种因素影响而失去平衡的心理状态; 通过各和方法、功法和规范日常生活来修 通过各和方法、功法和规范日常生活来修 命,以调整因各种因素影响而失衡的生理 状态,达健康长寿之目的。 状态,达健康长寿之目的。“性命双修” 是基于人的自身属性。人具有自然和社会 两种属性。既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常受自 然界风、寒、暑、湿、燥、火等六邪侵扰, 有生、老、病、死之自然历程。作为社会 有生、老、病、死之自然历程。作为社会 的人又要受到社会因素、周围环境和生活 条件所制约,生喜、怒、哀、乐、悲、恐、 条件所制约,生喜、怒、哀、乐、悲、恐、 惊
改善,人类平均寿命逐渐增加,时至今日,人类 平均寿命与自然寿限还有很大距离。 我国历代人平寿命 人均寿命( 历史时期 年 代 人均寿命(岁) 夏商 CD2197 <18 CD 221 20 西周秦汉 ED 105 22 东汉 ED 740 27 唐代 1080 30 宋代 1795 33 清代 1937 35 民国 1957 57 新中国 2000 71
TOMAS.PEIP(英国)享年152岁 TOMAS.PEIP(英国)享年152岁; JOHA IOWN(匈牙利)享172岁, IOWN(匈牙利)享172岁 MARKA IAZU(南美)享年203岁。 IAZU(南美)享年203岁。
第二节 研究养生学的目的意义
养生的目的:“治身、治世”。 养生的目的: 治身、治世” 治身”即通过学习养生学的理论, “治身”即通过学习养生学的理论,养生 方法的运用和养生功法的锻炼,保持健康、 方法的运用和养生功法的锻炼,保持健康、 预防疾病,使人人都有健康的体魄, 预防疾病,使人人都有健康的体魄,病不 得生,尽其天年,无疾而终;享有健康, 得生,尽其天年,无疾而终;享有健康, 可对国家, 可对国家,对社会及至对人类做出更大的 贡献,推动社会发展,即为“治世” 贡献,推动社会发展,即为“治世”。 因为至今只有极少数人能达到人的自然寿 限,多数因疾病、灾害等各种因素而夭折。 在医学、养生学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

中医养生学ppt课件

中医养生学ppt课件

(三)管子的养生思想 《管子》承袭了老子关于“道”是宇宙本原 的思想,但明确提出“道”即“精气”的 观点。主张存精以养生,还提出了起居有 时、节制饮食、适应四时等重要的养生原 则。也十分重视精神调养。 (四)儒家养生思想 儒家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思想和观点,大 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强调精神调摄 ; 2. 注意身体护养 ; 3.倡导饮食卫生 。
第二章 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第一节 上古时期 第二节 先秦时期 一、先秦养生思想
(一)周易 :它是对自然界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总结。 它蕴藏着深遂的思想,以阴、阳来阐述宇宙间事物的变化 规律,即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它上通天文,下通 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穷天人之际,探讨宇宙、人生必变、 所变、不变的机理,进而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 法则。
第六节 近代与现代
•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地变成了 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1949年,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祖国医学获 得了新生,中医养生学也因之而得到较大 发展。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防保健取得显著成就。 二、建立养生保健的科研机构。 三、理论研究不断取得进展。 四、开展社会性保健教育。 五、培养传统养生专业人才。 六、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二)道家养生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是以老子、庄子 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 归真”、“顺应自然”、“贵柔”及动形达郁的 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简述 如下:
1、清静无为 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 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 2 、贵柔: 归真返朴。 3、形神兼养 在于养生倡导去物欲致虚静以养神, 但也不否认有一定的养形作用。
二、寿命 寿命是指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 老化以至死亡前机体生存的时间,通常以年龄作 为衡量寿命长短的尺度。 一般计算年龄的方法又可分为两种: (一)、时间年龄 :又称历法年龄,是指人出生 以后经历多少时期的个体年龄,我国常配以生肖 属性,以出生年份来计算其岁数,一般由虚岁或 足岁计算年龄。 (二)、生物学年龄:是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 脏器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演变和衰老情况。在生物 学上又可分为生理年龄与解剖年龄。

中医养生学ppt课件

中医养生学ppt课件
状态。
03 中医养生的方法
CHAPTER
饮食养生
饮食有节
保持规律的三餐,不过 饥过饱,避免过度饮酒

食物多样性
摄入多种食物,包括谷 物、蔬菜、水果、肉类 、豆类等,以提供全面
的营养。
食物的阴阳平衡
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 合理搭配温热寒凉的食
物,保持阴阳平衡。
饮食的时令性
根据季节选择食物,如 春养肝、夏养心、秋养
气虚体质
血虚体质
多食用补气食物,如黄芪、党参等,适当 锻炼以增强体质。
多食用补血食物,如红枣、桂圆等,避免 过度劳累。
常见疾病的中医养生法
01
高血压
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清淡,适量运 动,避免过度劳累。
感冒
注意保暖,多休息,多喝水,适当 服用中药治疗。
03
பைடு நூலகம்
02
糖尿病
控制饮食,适量运动,调节情志, 避免过度焦虑。
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医养生学将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地 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医养 生的国际化发展,为全球健康事业做 出贡献。
中医养生的科技化发展
科技手段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医养生 将更加注重科技手段的应用,如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以提高养
生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科研成果的转化
加强科研与临床的结合,将最新的 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的养生方法和 产品,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养生需求 。
肺、冬养肾。
运动养生
01
02
03
04
适量运动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 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保
持适量运动。
运动的时辰
根据一天中的时间选择运动, 如早晨阳气生发时适合运动,

中医养生学概论ppt课件

中医养生学概论ppt课件
措施。
可编辑ppt
6
3、月亮盈亏对人体的影响
月亮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随着 月亮盈亏的变化,人体的生物节律也发生相应 的变化。当月初天空出现一弯新月时,人的气 血运行使开始趋于活跃,而月中天空出现一轮 明月时,人的气血冲盛,新陈代谢机能较强, 当月末之时,则人的气血运行趋缓。
可编辑ppt
可编辑ppt
13
5.春捂秋冻
中医养生学认为,早春阴寒未尽,阳气渐生, 气候日趋暖和,但北方冷空气较强烈,所以早 春宜保暖,衣服不可顿减,以助人体阳气升发。 春季的气候特点为天气多变,温差幅度较大, 故衣服要随着增减,同时注意棉衣、毛衣不可 脱得过早。
可编辑ppt
14
而秋季则不同,不是要捂,而是稍许冻一冻。 这样天气虽冻未寒,故一般认为不宜过快地增 添衣服,以便身体逐渐适应寒冷气候,增加御 寒能力,有利于冬季预防感冒。
可编辑ppt
4
1、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五脏盛哀,与四时相应,因此春天的养生原则是 要注意肝脏的保养,一些精神病及肝病患者,也容 易在春季发病。夏季,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 快,因而,心脏的负担较重,故夏季必须保持心脏 机能旺盛,方能适应夏季气候变化。秋季,由暑转 凉,万物结实,气候干燥,一切生物的新陈代谢机 能,开始由旺盛而转为低潮。一些素有哮喘病的患 者,往往在秋季,病情开始加重,冬季寒冷,万物 潜藏,人体新陈代谢水平相应较低,因而要依靠生 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 应自然界变化。人体能量和热量的总来源在于肾, 就是人们常说的“火力”。A。五脏盛衰与四时相 应。B
可编辑ppt
2
本课以中医养生理论及传统经验方法为 基础,从四时调摄、起居保健、精神调 养.运动养生、饮食营养及抗老防衰六 个方面予以介绍。这些方法都是结合日 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各个环节的 简便易行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妨,反能为害……若得宜则益体, 害则成疾,以此致危。” ❖ 明确指出:饮食之冷热,五味之 调和,以适宜为度,方可起到养 生的作用,反之,于身体有害。
养生
华佗
❖ 《后汉书》记载,华佗“晓养性之术,年 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
❖ 积极推行吕不韦的运动延年说, “人体欲 得劳动……动摇则合气得消,血脉流通, 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三国 志·方伎传》)。
(四)其它
❖ 东晋医家葛洪 “养生以不伤为本” ❖ 南朝养生家陶弘景
著《养性延命录》一书,为现存最早的一部养生学专著。 书中论述的养生法则和方术有:顾四时、调情志、节饮 食、宜小劳、慎房事、行气吐纳等。
马王堆中发现的养生资料
❖ 如彩绘的导引图,《养生方》、《却谷食气》、 《十问》等
❖ 《导引图》主要介绍了44幅导引身姿,包括呼吸运 动,徒手运动和一些利用器械的运动;
《内经》奠定了养生学理论基础★
1. 对生命起源的认识
《内经》认为生命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素问·宝 命全形论》指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认为自 然界的阴阳精气是生命之源,这种认识是符合实际的。
2. 天人相应,顺应自然
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 “顺四时而知寒暑”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3. 对生命规律的阐述
《黄帝内经》
❖ “上工守神、下工守形” ❖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 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 乎。” ❖ 强调,“治未病”
《黄帝内经》
❖ “上工守神、下工守形” ❖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 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 乎。” ❖ 强调,“治未病”
中医养生学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刘云云
人应该能活到多少岁?
120岁
➢ 为什么生活条件改善,人们还是不长寿? ➢ 为什么患癌症的人越来越多? ➢ 为什么患高血压病、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
看看这些糟糕的生活习惯!
吃:吃饭不专心、吃的太饱、饮食结构不平衡 睡:饭后睡觉、熬夜 生活习惯:如大便时看书、打电话 精神:过度紧张、劳累
(三)中医养生学的特点
贯穿一生的全面养生实践 不同年龄段的养生 “居安思危” “不治已病治未病” 人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医养生学的特点
学术流派众多的养生方法 道家养生 儒家养生 医家养生 释家养生 武家养生
第一节 中医养生学的概念和特点
❖ (一)养生的目的 增强体质 人后天自身调养对体质的改善具有重要意 义。先天薄弱的人如果后天调养得当,可 以增强体质,弥补先天之不足。
作业
❖ 1、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年龄分段是如何 划分的?
❖ 2、中医养生保健对人体健康长寿有什么作用?
❖ 3、查阅中医养生保健相关知识并总结。
❖ 4、预习中医养生学的发展简史。
第三节 中医养生学的发展概况
一、远古萌芽期 二、先秦奠基期 三、秦汉形成期 四、魏晋南北朝充实期 五、隋唐五代兴盛期 六、宋金元争鸣期 七、名清朝成熟期 八、近现代弘扬期
四、魏晋南北朝充实期
3、陶弘景《养性延命录》: 根据葛洪、彭祖等养生家论述,并结合自身经验 饮食起居 精神调摄 服气疗病 导引按摩 药物补益
五、隋唐五代兴盛期
孙思邈《千金要方》、《摄养枕中方》。
第一,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 以此为养生原则,提出了“养性”之说 。
❖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 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 强,故眞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 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 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一)东汉医家张仲景——医圣
博采众长,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
养生观点
1、养慎 养慎即调护机体以顺应四时之变,外避虚邪贼风。 2、调和五味 强调饮食与养生的关系,饮食之冷热、五味之调和,
以适宜为度,方可起到养生作用。
3、提倡导引 重视导引吐纳,主张用动形方法防病治病。
医圣张仲景
❖ 强调饮食与养生的关系 ❖ “凡饮食滋味以养于身,食之有
强调“治未病” ——未病先防,已病防变 综上所述,《内经》集先秦诸子之说,参以大 量医疗实践,形成了中医理论体系,为中医养生学 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黄帝内经》
❖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 失之耶?歧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 阳,和以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 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 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
❖ 除三戒外,孔子还提出了“仁者寿”的养生理论 。
“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 《中庸》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 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 《论语·乡党》
儒家养生说 -孟子、荀子
❖ 孟子 ——“养心莫善于寡欲”。 “我四十不 动心”
❖ 荀子——“欲不待可得而求者,从所可”。
《内经》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 有精妙的观察和科学的概括,不仅注意到年龄阶段 的变化,也注意到了性别上的生理差异。
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男子八岁为一生 理阶段,女于七岁为一生理阶段的生理阶段递变规 律,《灵枢·天年》以十岁为一阶段的递变规律, 分别详细阐述了人的生理变化特点。
4. 对衰老的认识
❖ 创立了动形养生的五禽戏法,这种仿照虎、 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动作姿态的锻炼 方法,
(二)华佗的养生思想
从理论上进一步阐述了动形养生的道理。
如《三国志华化传》中载其论云:“人体欲得劳动, 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 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五禽戏
五禽戏法,
这种仿照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动作姿态
“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
其原,民气郁瘀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
导之”。
❖ 劳动是人类独有的特点 ,“古者禽兽多而人少,
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庄子·盗 距》),说明古人筑巢穴,栖木上是为了躲避野兽,以防猛 兽的伤害。《易·系辞》又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 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字,以待风雨……”,这说明,随着 时间的推移,当时的人们已经懂得改变居住环境以适应寒暑 之变。
(二)中医养生学的概念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人 类生命生长发育规律、夭折衰老的成因、机制、规律; 阐明如何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防治疾病,以达到更 好的生存状态、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实用性 学科。
(三)中医养生学的特点
独特完善的养生理论体系 以中医理论为核心 “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 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统一 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理论 “精气神”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 居有常,不妄作劳”
素问·上古天真论
❖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 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 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 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 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 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内经》详细论述了衰老的变化过程及衰老表现, 并指出情志、起居、饮食,纵欲、过劳等一方面调 节失当,是导致早衰的重要原因,初步建立了抗老 防衰及老年病防治的理论基础。
5. 明确提出养生原则和方法
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养生原则和行之有效的养生 方法,如调和阴阳,疏通气血、形神兼养、顺应自 然等原则,以及调情志、慎起居、和五味、针灸等 多种养生方法。
二、先秦奠基期
❖ 公元前21世纪夏代建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 统一中国 1、修身养性
2、饮食卫生
3、运动锻炼
4、起居养生
5、导引养生
6、药物养生
儒家养生说 -孔子
❖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 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 衰,戒之在得。”这里的“三戒”,即是根据人的 年龄不同,生理特点不一样,而提出的具体养生方 法。
❖ (一)养生的目的 预防疾病 扶助正气,抵御邪气,预防疾病 “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
❖ (一)养生的目的 延年益寿 中医养生的衰老理论 肾元亏损 脾胃虚弱 气虚血瘀
❖ (二)养生的意义 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适应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改变 符合医卫服务重心前移的要求 促使精神修养与社会和谐发展
道家养生说 —老子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 老子言“虚其心”,虚即道,道即自然。自然能化 育万物,虚为万物之始
❖ 道家一派,一方面崇尚自然,提倡所谓“返朴归 真”、“清静无为”的处世哲学,一方面又提倡养 生,希望能够“长生久视”。“寿敝天地”
三、秦汉形成期
❖ 《黄帝内经》 ❖ 医圣张仲景 ❖ 华佗 ❖ 《神农本草经》
(三)中医养生学的特点
和谐适度的养生保健原则 和谐适度,阴阳平衡 七情平和、节制饮食、节欲保精、睡眠 适度行劳不倦 “养生以不伤为本” “不多不少几于道也”
(三)中医养生学的特点
综合多法的辨证养生方法 太极拳、药膳、药酒、药茶 起居养生、饮食养生、精神养生 药物养生、针灸按摩、气功导引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