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学论文
环境经济学博士论文
环境经济学博士论文在实施环境外部性内化过程中,针对环境经济学的全面内容认识和体系框架的重新构建显得非常必要。
运用市场经济的调节手段是今后我国环境经济学发展的方向。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环境经济学博士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环境经济学博士论文篇1浅议能源经济与环境保护一、目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与我国不协调的经济发展概况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对于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问题也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而目前众多的人口给我国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能源的浪费也使我国的能源状况出现了危机,下面我们就对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作以分析。
我国人口众多,而可利用土地面积却在急速的下降。
在一些地区因为沙化、建房用地、土地荒芜等,我国平均下来每年都要减少将近五百万亩的可用地。
可耕地逐渐减少,但是所需要的粮食还要增加,所以就出现了在耕地中出现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的过分使用,不仅破坏了土壤特有的微生物结构,使耕地土壤的质量急剧下降,还给环境带来的很大影响。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步入小康阶段,并且在教育方面也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但是还会有整体知识水平不高的一些农村乡镇。
由于发展急迫,而且专业性的技术不到位、设备不完善、环境保护意识也不强,在乡镇建立工厂的同时,造成了地方性的环境严重破坏问题。
例如,一个造纸厂污水排放污染了一条河;皮革厂的建立严重污染了地方的空气;个别地区还会出现冶炼把大片空地搞得寸草不生的现象。
由于我国的监督制度目前还不能每个地方都会做到位,就造成了这些地方环境一直处于严重污染状态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能源还是以煤为主的,在工业中和民用中的煤的用量都是很大的。
在短期内把煤改为其他燃料还不是很现实,燃煤对我们环境造成的污染还是要持续。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偏远地方还砍伐树木作为燃料,不仅仅对环境造成了破坏,还对我国生态循环造成了很大破坏。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即是我国目前对污水处理的体系建立的还不够完备,国家还不能提供对我国污水完全处理的资金用量。
城市经济学环境经济论文6600字_城市经济学环境经济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城市经济学环境经济论文6600字_城市经济学环境经济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城市经济学环境经济论文6600字(一):论流域环境经济学的论文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各种利益冲突也日益尖锐.面对流域的准公共物品属性、跨界外部性、整体性及地域分异性等特征,现有的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手段遇到了障碍,迫切需要从新的视角不断拓展环境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流域环境经济学就是随着流域环境问题不断演化而产生的新研究领域.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流域管理必须以经济手段为核心,并紧密结合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教育手段,以更有效率地实现流域综合管理目标.流域污染问题尤其是跨界流域污染问题始终是环境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并且不断引入信息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将生态学、系统论、控制论以及资源学的相关理论分析框架纳入其中.与空间有关的、区域性的、跨学科的环境问题被认为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但与流域相关的新兴学科,如流域管理学、流域生态学、流域经济学等也都仅处于初创阶段,都未将流域环境和经济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从经济学的视角研究其作用机理及调控措施当前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已进入流域综合治理阶段,迫切需要提出一套系统的流环境经济研究,hohong@cmesoigcn域官理的理论框架、内容体系、综合经济手段和政朿.笔者针对环境经济学在流域这一特殊研究对象的理论需求,分析了流域环境经济学成立的必要性,提出了流域环境经济学的概念、内涵和理论基础,并初步构建了流域环境经济学的框架和主要内容.1流域环境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流域是以水为核心,由水、土地、生物等自然要素与社会、经济等人文要素组成的环境经济复合系统.为了促进流域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保证流域水资源、7水环境和水生态可持续,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进行流域综合管理已经成为共识.传统环境经济学强调运用税收、投融资、补贴、补偿、价格、产权、奖惩等经济手段,故难以有效解决流域这一特殊的因地域分异性、污染的单向外部性以及上下游和利益群体之间冲突等特征引发的环境经济问题.11解决流域跨界单向外部性方面的障碍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流域的核心要素一水资源属于准公共物品的范畴,不具有明晰的产权或者很难清晰界定其产权,同时对其消费具有非排他性.流域内的每一个涉水主体都受到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理性驱动,期望尽可能地从公共资源中获更多利益,肆意地开发利用水资源或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而流域常常跨越多个行政区,涉及到具有不同诉求的多元利益主体,因而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一方面上游污染呈现出跨界和单向外部性,这种外部性的输出将生产带来的经济收益留在该辖区,而将污染造成的损害成本输出到其他辖区,由全流域来承担,损害全流域的社会福利;另一方面,上游保护水资源的行为产生正的外部效应,由此产生的收益由全社会分享,但会使行为主体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甚至小于私人成本,而消费的非排他性导致搭便车的动机和行为难以避免,使得市场倾向于提供正外部性的行为供给不足,而不论是过度使用还是供给不足,都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由于跨界单向外部性导致流域上下游各主体的成本收益函数存在较大差异,传统经济手段在解决单向外部性时需要更加严格的条件,实际政策设计以及操作实施也更加复杂,使得传统经济手段是低效率的,实践上也鲜有成功案例.1.2解决流域地域分异性方面的障碍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的自组织和自维持功能,呈典型的耗散结构特征;其次,流域水资源的状况决定了流域特定的资源环境条件.流域的水量、面积、河网密度和河流形状等自然地理要素存在空间差异,流域主体功能、7水环境、水生态功能、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也同时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性,上下游间存在/功能不对称”现象,在环境影响和生态服务方面,下游被上游所支配,而在经济发展方面,上游被下游所支配,处于依附地位.流域系统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性特征决定了流域综合管理目标的多元性,一方面要求重视流域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可持续目标,通过对系统的耗散结构、协同、调控功能进行分析和评价,使流域自维持和自调控作用的发挥在客观上受到系统阈值的约束,避免超出系统承载力的过度开发和人为干预[17];另一方面,又要兼顾由于流域在地理要素、功能和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所导致的不同目标诉求,根据流域主体功能、水生态功能和水环境功能等合理确定综合管理目标.因此,流域这种整体性和地域分异性特征所导致的多元性流域综合管理目标,使得环境经济手段之间可能会相互抵触、牵制,从而降低经济调节的总体效率,这一问题给传统环境经济学带来了极大挑战.1.3解决流域各干系人利益冲突方面的障碍流域环境管理中涉及到多方干系人,而且干系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利益关系.目前,我国流域环境管理中部门间的利益冲突和博弈现象广泛存在,不仅加大了各级政府间的代理成本,而且可能导致不同地区间因经济竞争引发的地方公共政策选择扭曲,也可能使各级政府作为代理人在行为选择时往往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然而,跨界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以及行政边界下的分散决策,使得流域环境问题及其解决变得复杂化.流域环境管理面临利益的分化和协调,不仅要解决一般环境问题中规制者与被规制者的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的博弈,而且要解决规制主体间的博弈.然而,传统环境经济手段在治理流域污染时,多把治理重点放在微观排污者,而对宏观层面流域上下游各政府间及其与中央政府间理性选择的内在矛盾,以及由此导致的污染治理信息供给偏差、激励不足和监督缺乏等问题重视不足.同时,传统环境经济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实现流域部性内部化还是产权界定,都需要相应的流域环境管理体制能在分散化信息下良好运作,但流域内相关者间利益冲突所致的信息不对称和地方保护主义,却限制了传统环境经济手段作用的发挥,迫切需要制定超越部门利益的经济手段,以突破限制环境经济手段正常发挥作用的障碍。
环境技术经济学论文
环境技术经济学论文With the increasing concern over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the need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technology has gain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intric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issues, technology advance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First and foremost,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has become a pressing issue in the modern world. The increasing pollution levels, deforestation, and deple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have raised alarms about the sustainability of our planet. In response to these challenges, policymakers, researchers, and businesses have been exploring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solutions to mitigate environmental impact.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have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address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The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such as solar and wind power, has provided alternative solutions to traditional fossil fuels. Furthermore, innovations in waste management, water purification, and air pollution control have contributed to improving the overall environmental quality.From an economic perspective, the adoption of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technologies has also proven to be beneficial.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ean energy solutions has led to cost savings and increased efficiency in various industries. Additionally, the transition towards sustainable practices has created new job opportunities and stimulated economic growth.However, the integration of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into the economy is not without challenges. The initial investment costs and technological barriers may hinder the widespread adoption of green technologies. Moreover, the policy and regulatory framework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incentivizing businesses and individuals to embrace sustainable practices.In conclus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issues,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complex and multifaceted. While technology offers promising solutions to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a comprehensive and coordinated approach involving policymakers, businesses, and society is crucial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Overall,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interconnectedness between environmental issues,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address the looming environmental crisis and to pave the way for a more sustainable future.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紧张的关系。
环境经济学论文
环境经济学论文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
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旨在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寻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途径。
一、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环境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的学科。
它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环境的有效保护。
环境经济学认为,环境是一种稀缺资源,具有经济价值。
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会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成本和损失。
二、环境问题的经济根源(一)市场失灵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导致市场无法有效地配置资源,从而产生环境问题。
例如,一家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污染物,对周边居民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了损害,但工厂并没有为这种损害承担全部成本,这就是负外部性。
相反,植树造林等行为会带来正外部性,但这些行为的收益往往无法完全被行为者所获得,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二)公共物品属性环境资源往往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即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例如,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等,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而且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
由于公共物品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有效的配置,容易导致过度使用和破坏。
(三)产权不明确许多环境资源的产权不明确,导致资源的滥用和破坏。
例如,一些自然资源没有明确的所有者,使得人们在使用这些资源时缺乏约束和责任意识。
三、环境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一)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环境经济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比较环境保护项目或政策的成本和效益,来评估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如投资、运营费用等)和间接成本(如机会成本、环境损害成本等),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如资源节约、污染减少等)和间接效益(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提升、健康状况的改善等)。
(二)环境影响评估环境影响评估是在项目建设或政策实施前,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减轻措施。
环境经济学相关论文(2)
环境经济学相关论文(2)环境经济学相关论文篇2浅谈日本的环境经济政策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为了达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从而解决环境问题,日本企业及政府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并取得的显著成效。
本文旨在研究日本的环境经济政策,并探讨其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资源环境;环境经济政策;启示一、日本的资源环境概况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依靠以矿业、冶金、造船、化学工业等为主的基础工业带动经济发展,成为日本经济腾飞的坚实基础,同时也使得日本社会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1960年以前,日本主要能源是煤炭,约占总能源的40~50%,煤炭的大量燃用产生许多粉尘与废气,日本各大工业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煤烟型大气污染,造成了公害。
1960年后石油取代煤炭成为日本最主要的能源,石油的使用减少了粉尘排放。
然而,石油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硫化物,造成大规模大气污染,即四日市型烟雾(Yokkachi Type Smog)。
70年代以后,汽车开始在日本社会普及,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氮氧化合物,其通过高温作用同大气中的碳水化合物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力非常强的化合物,污染大气,即洛杉基型烟雾(Los Angeles Type Smog)在日本各大都市频繁发生,这是日本当前最主要的大气污染问题。
2.水质污染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期间,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发展,大量企业将工业有毒废水直接排入附近河流,造成了严重的水质污染,引起很多大范围的水质污染公害事件。
其中比较严重的是,1956年熊本县水俣病、1965年富山县疼痛病、濑户内海严重而频繁的赤潮等。
3.固体废弃物日本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高生产、高消费、高废弃的“三高”现象,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环境污染频频发生,日本企业和政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解决环境问题。
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政府开始制定环保法律法规,1970年设立了日本环境厅,建立完善了环保管理、执法、研究、监测机构,采取法律手段等强制性措施,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对环境的破坏,从而使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论文(精选论文8篇)-科学发展观论文-政治论文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论文(精选论文8篇)-科学发展观论文-政治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下面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论文8篇,供大家借鉴参考。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论文第一篇:经济与环保协同发展理念的形成与应用摘要:经济与环保协同发展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这一结论是在总结人类发展史之深刻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
经济与环保在价值指向、理论基础、实践认识、历史经验等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和内在一致性,这为两者的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
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与环保协同发展是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必然选择和实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均取得了很大成绩,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从我国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看,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无疑仍是今后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唯此才能早日建成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关键词: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协同发展; 新发展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Guided by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FENG HongweiSchool of Marxism,Wuhan UniversityAbstract: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not only an inherent requirement for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but also a major principle for promoting modernization,which has been proposed based on the profound lessons of human development.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re highly compatible and consistent in value orientation,theoretical basis,practical knowledge,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other aspects,providing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a certain sense,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and practical requirement of sticking to the unity of logic and history,theory and practice. Since the 18 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hina has mad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tarted the new era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Taking Chinas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into consideration,it is no doubt that the newdevelopment concept is still the guiding principle that must be followed in the futur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nly in this way,can we build up a beautiful China and realize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同志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环境经济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环境是经济的物质基础,保护环境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环境对经济又有制约作用,经济发展对环境也有促进作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环境经济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环境经济论文篇1浅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论文摘要]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今后的发展成也在环境,败也在环境。
、加强和深化软环境建设工作之路任重而道远,只有聚集全社会力量,真正把政府职能工作做好、做到家,并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社会风尚,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才能构建开放文明的和谐社会环境。
[ 论文关键词] 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大量事实证明,哪里环境好,哪里就会形成强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就会形成优势明显的“洼地”效应,就会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哪里环境不好,不仅外地投资者望而却步、难以光顾,就是本地经商者也会纷纷“出逃”,各种资源也会大量流失,必然导致发展停滞。
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在客观评价计划经济体制下诸多弊端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在适应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在一些领域或地方,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
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经济发展,除它本身先天所具备的自然资源和条件外,软环境建设的先进或滞后,直接决定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因此,探究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对策和措施,对于促进和加强区域经济发展就显得格外的迫在眉睫,加快制定和落实具体的政策和办法,营造良好的地方经济软环境,推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一、软环境的范畴从概念上说,环境是一个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
一般来说,自然条件主要属于硬环境的范畴,社会条件主要属于软环境的范畴。
软环境就是一种无形的社会资源,是一切有利于调动和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有利因素。
环境经济学论文精选范文
经济的较快发展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环境经济发展已经成为研究热点。
下文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篇1浅析环境经济政策与环境保护摘要:环境经济政策理论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一种全新的经济政策体系。
环境经济政策指的是以市场规则作为导向,运用各种手段来调节和影响市场的一种行为。
这种手段主要有价格、信贷、收费、保险等手段。
这些手段是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段。
为此文章主要阐述环境政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点、环境经济政策与环境保护。
关键词:环境经济政策;环境保护1.引言在环境问题日益复杂情况下,环境保护受到重视。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环境管制方法已经不再使用,而适应这种情况的环境经济政策开始被制定并出台。
以下就来阐述环境政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点,环境经济政策与环境保护。
2.环境政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点自20世纪80年代后,关于政府政策价值观等问题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在实际中,政策科学或政策分析均拥有两种特性,一种是描述性,另一种是规范性。
政策科学或政策分析的描述性主要是对事实和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而政策科学或政策分析的规范性主要是以价值判断作为评价活动的先决条件。
关于环境政策的基本概念指的是在环境经济学的基础之上,具有市场特定理论价值理念的手段。
这种手段的实施目的是解决“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社会失灵”等的问题。
最终达到环境、资源和经济相互平衡的目的。
关于环境政策它是环境政策的一部分,是环境权威部门根据中央总方针和特定环境所拟定的一种经济手段。
环境经济政策的相关伦理在实际发展中必定会得到协调、融合和完善,从而能最大化的消除环境的危险因素,保证全体公民的生存环境质量与身心健康水平。
3.环境经济政策与环境保护措施4.1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在20世纪后半期所产生的新经济形态主要有以下几个: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等。
这些经济形态是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是人类对环境危机、资源危机以及生存危机的一种反思,最后在这种反思中总结出一套理论。
环境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精选两篇】
环境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精选两篇】环境经济学专业论文2000字(一):浅析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论文摘要: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的建设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环境资源与经济得以和谐发展,能够促使环境资源得以高效利用。
对于此专业的建设一方面需要理论教学的深化,另一方面则需要实践教学的推动,尤其实践教学的开展更是应当引起教学重视,其对于学生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文就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G64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 1一、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开展的重要性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是大部分高等院校所重点发展的科目,也是很多高等院校所推崇的重要科目。
对于此科目的建立一方面要强化学生的理论学习,通过理论知识的夯实为想学生的实践提供基础,另一方面需要实践教学的开展,通过实践教学为学生的实践指明方向,尤其实践教学更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在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方面不可替代,为学生未来工作生活提供借鉴。
其次,我国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课程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取得了极大的进步,教学和科研方面呈现出快速发展的状态,强化实践教学是对此专业应用性的补充。
再者,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就需要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的和谐发展,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则是推动环境资源与经济得以健康、持续、和谐发展的重要根基。
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环境资源的优化,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完善也是社会驱动。
二、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开展策略1.编写教材,为实践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教学辅助材料的支撑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开展是否顺利,教材的编写可谓起到了重要的基础作用。
环境经济学结课论文
环境经济学结课论文推荐文章大学心理健康结课论文2000字以上范文热度:大学思修结课论文2500字热度:审计学结课论文最新热度:会计电算化结课论文热度:大学生心理健康结课2000字以上论文热度: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等在不同区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经济快速发展使得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环境经济学结课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环境经济学结课论文篇1论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一、引言经济的起源与发展和自然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经济是怎样起源的呢?通常都认为是发展的生产力带来的需要交换的剩余物质资料,这样的剩余劳动产品成为了商品,商品交换诞生了经济。
而其中常忽略了流通的重要性,流通可以发生在两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两国之间,其范围决定了经济往来的范围和发展程度。
不论是商品还是其流通,自古都是会受自然环境影响的。
本文就以荷兰为例,略述自然环境对经济的起源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荷兰是现今世界十大发达的资本国家之一,其国家不论从人口或者国土面积来说都不是值的瞩目的,却拥有飞利浦、壳牌、TNT等众多全球品牌。
荷兰更是拥有世界第一大港,并有“花卉之国”、“风车之国”的美称。
其经济发展程度之高另许多大国都望尘莫及。
荷兰的成功不仅是人为的因素更是自然赋予的礼物。
一、地理环境荷兰的地理条件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
荷兰位于欧洲西北部,东面是德国,南接比利时,西、北濒临北海,同时又处于莱茵河、马斯河和斯凯尔特河三角洲。
不但地理位置极佳,而且地势低平。
除南部有部分丘陵以外其余均较为平坦。
再者荷兰有足够长的海岸线来供其使用。
这些因素都决定了荷兰便于开发和利用土地,可以利用海岸线发展渔业,和利用其地理位置进行贸易。
在交通仅限于陆地的时代,荷兰就可以进行异国的商品往来。
同时由于其海岸线长,地势低平,不论种植或者捕鱼都可以更容易的获得剩余部分,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原始动力。
其后随着科技发展,造船业兴起,荷兰一举成为世界的一个中转站。
环境经济学课程论文(2)
环境经济学课程论文(2)环境经济学课程论文篇2浅述环境经济手段摘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
我国与世界各国政府一样,重视环境问题,将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施行。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经济手段作为行政手段的有力补充必将在环境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试从两个方面对环境经济手段进行研究,首先探析环境经济手段的含义、特点及其分类,然后分析环境经济手段的利弊。
关键词环境经济手段经济学利弊一、环境经济手段概述当代环境法越来越多地采用经济政策、经济手段和市场经济机制。
有学者将其简称为环境法的经济化①。
出现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后,环境经济手段开始作为补充的方法,用来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方法。
(一)环境经济手段的含义及特点环境经济手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从广义的角度看,一种政策手段只要同时对环境与经济有影响,就可以称之为环境经济手段。
一般从狭义的角度对环境经济手段进行界定。
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观点,当某种手段的应用足以影响到经济当事人(污染者)对可选择的行动(如安装治污设施以减少污染排放、缴纳排污费以获准污染、与其他厂商协商以取得许可等)的费用进行评估时,该手段之前便可以冠之以“经济”之名。
根据这个定义,环境经济手段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环境经济手段是与成本――收益比较相联系的。
第二,环境经济手段的使用有利于环境的改善。
第三,环境经济手段不一定与收费计划相联系。
第四,环境经济手段对经济主体具有刺激性而不具有强制性②。
(二)环境经济手段的分类对于经济手段的分类理论界有多种鉴定。
其中最著名的两种分类就是:以著名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命名的庇古手段和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人科斯命名的科斯手段。
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市场失灵”和“政策失效”而引起的低效率和不公平,发挥市场在解决环境问题上的作用。
以庇古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强调政府干预的手段使得外部性内部化,即“调节市场”,而以科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强调由市场机制本身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即“建立市场”。
资源 环境 经济学 论文
资源环境经济学论文Title: The Impact of Resource Management on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ilityAbstract: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ource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resources and the growing concern for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t is crucial to understand how the management of resources can contribute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 a review of existing literature and case stud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sustain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promoting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well-being. The paper also explores the role of government polici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nd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in achieving a balance between resource exploitation and conservation. Introduction:The deple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degrad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have become pressing global issues in recent years. The unsustainable exploitation of resources has led to ecological imbalances, climate change, and the loss of biodivers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lack of proper resource management has hindere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reatened the livelihoods of million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In response to these challenges, there is a growing recognition of the need for sustain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that can ensure the long-term availability of resources while preserving the environment for future generations.Methods:This paper adopt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approach by reviewing existing literature on resource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ase studies from various countries and regions are also included to provide practical insights into the impacts of different resource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e data collected are analyzed to identify key trend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achieving a balance between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conservation.Results:The findings of this paper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sustain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in promoting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Proper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such as conservation, recycling, and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ment, can help reduce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ensure the availability of resources for future generations. Moreover, sustain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can also create new economic opportunities, such as green jobs, eco-tourism, and clean technology industries. However, achieving sustain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requires a multi-faceted approach that involves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private sector engagement, an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Conclusion:In conclusion, sustain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ensuring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adopting sustainable practices, such as resource efficiency, waste reduction, and ecosystem protection, countries can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conservation. This, in turn, can lead to long-term environmentalsustainability,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well-being. Moving forward, it is essential for policymakers, businesses, and individuals to work together to promote sustain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achieve a more sustainable future for all.。
环境经济学论文
环境经济学论文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环境资源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环境问题的识别、评估和解决方案的制定,以及环境政策的实施与经济效益的评估等。
本文将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探讨环境问题的根源、解决途径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环境问题的根源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其中包括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的经济活动,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经济发展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能源的过度使用,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废物排放,进一步加剧了环境压力。
第二部分: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有很多,其中包括环境管理、环境科技和环境政策等措施。
环境管理涉及到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可以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制定环境标准和推行环境管理体系等方式来实现。
环境科技则是利用科技手段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例如通过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来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此外,环境政策是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税收政策、补贴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式来引导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朝着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
第三部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子孙的发展空间和资源利用权益。
环境经济学强调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认为经济发展应该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行。
只有保护环境资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才能保证人类的经济长期发展和社会进步。
因此,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结论通过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
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我们的未来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制定出科学的环境政策,加强环境管理,推动环境科技创新,共同建立一个宜居的地球家园。
参考文献:1. Xie, J., Yu, Y., Liang, X., & Hu, Z. (2019). The role of demographic factors in influencing public support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icies in Chin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13, 1042-1051.2. Zhang, S., Li, J., Yu, X., & Han, K. (2020). Does energy mix matter for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65 countrie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70, 122417.3. OECD (2011). Towards Green Growth: Monitoring Progress – OECD Indicators.以上是根据题目所给的“环境经济学论文”来撰写的文章,以学术论文的格式进行论述。
环境经济学课程论文
环境经济学课程论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向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转变,资源环境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环境经济学课程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环境经济学课程论文篇1浅谈基于循环经济的和田地区环境保护问题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是以人为本,贯彻和落实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污染控制,从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积极成果。
循环经济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解决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所存在的物质、能量不平衡的流动关系问题,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而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二、和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一)和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隅,南部临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交界,北部临塔克拉玛干沙漠与阿克苏相连,东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接,西部与喀什地区毗邻。
和田地区国土总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占新疆总面积的15%,占全国总面积的2.6%。
其中山地1110.2万hm2占33.3%,山地面积中,除草场219.4万hm2,冰川70.5万hm2和少量耕地、林地外,42%为难以利用的裸岩石砾地。
平原面积为1338.5万hm2,占55.5%,平原面积中,沙漠1031.8万hm2,戈壁206.7万hm2,沙漠戈壁占土地总面积的63%,绿洲面积97.3万hm2,仅占土地总面积的3.96%,耕地面积为262.05万亩,占绿洲面积的17.95%,人均耕地1.62亩。
环保经济发展论文
环保经济发展论文环保经济即是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环保经济发展论文,供大家参考。
环保经济发展论文范文一:环保问题与经济发展的论文(摘要)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办法活动的总称,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强环境保护是人类发展的必然。
建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国人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必须依靠人类的智慧拯救地球和保护地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
“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保护我们的地球环境、发展我们的经济、创造我们美好的生活。
关键词环保可持续发展发展经济政府的力度一、我国环境现状根据国家环保局资料显示,当前国内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七大水系、部分湖泊和近岸水域的污染趋势没有得都有效的控制。
煤烟型污染十分严重,空气中的污染物质递增,空气质量有明显的下滑趋势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
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五大类。
全国688个城市的大部分都存在水源、城市垃圾和噪音的污染、森林草原的回复调节功能急剧下降,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功能锐减.,真不敢想象,我们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这个世界将会是一幅怎样的惨景呢?地上寸草不生,天空尘沙弥漫,人类将在魔鬼般的尖叫声中化成堆堆白骨。
到那时我们只能说,人类曾经属于过地球,但地球将永远不会再属于人类了。
.在联合国评出的世界十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我国的城市占了一半以上,首都北京也位居前列。
中国环保总局副局长汪纪戒所说:“发达国家在一百年里出现环境问题,在中国二十年就集中出现了。
环境经济学研究生论文
环境经济学研究生论文环境经济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关注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挑战,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研究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成为了环境经济学的核心任务之一。
本论文基于对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探讨了环境税与环境补贴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过分析环境税与环境补贴政策的实施,本论文发现环境税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激励企业降低排放,进而提高环境质量。
然而,环境税也可能对企业的生产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影响经济的发展。
相反,环境补贴政策则可以鼓励企业采取环保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也促进了技术的创新和经济的增长。
但是,环境补贴政策也存在滥用资金和资源的风险。
本论文还研究了环境税和环境补贴政策对不同产业的影响,发现不同产业对环境税和环境补贴政策的反应存在差异。
环境税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影响更为显著,而环境补贴政策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更有利。
此外,本论文还对环境税与环境补贴政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不同国家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和政策执行效果存在较大差异。
综上所述,环境税与环境补贴政策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其具体影响取决于政策设计和执行的方式。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环境税与环境补贴政策的改进方向,以及如何更好地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此外,本论文还从国际合作的角度探讨了环境税与环境补贴政策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
国际合作对于环境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因为环境污染往往不受国界的限制。
本论文发现,国际合作下的环境税与环境补贴政策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协调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实现资源的共享和环境质量的提升。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环境税与环境补贴政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些国家通常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而环境税与环境补贴政策可以为其提供可操作的手段,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环境税与环境补贴政策对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影响十分复杂,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政策制定。
环境经济学论文
环境经济学论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经济增长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我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环境经济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环境经济学论文篇1论电力建设项目环境经济效益[摘要]结合新投资体制强调环保热点,对电力建设项目进行了环境经济效益分析,给出其环保中各个项目的计算方法,并以一个热电联产项目进行了实证研究。
通过实证分析,反映出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反映投资者和政府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电力投资;环境保护;经济效应1 引言我国的火力发电项目很多,众所周知,火力发电站主要是燃煤电站,在整个发电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环境污染物,如废气(硫化物)、废水、废渣、粉尘等。
由于电力生产的独特之处,使得这些污染物在大量地、不间断地排放,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国家环保总局和各地方环保部门纷纷出台法律法规要求高污染的企业治理污染,并对达不到标准的企业进行罚款和收取排污费。
在这种形势下,各电力企业纷纷上马环境治理设备,如上马硫化床、建立污水处理站等,以减轻环境压力。
但是当前进行环保投资仅仅是各电力企业的权宜之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
2 电力建设项目环境经济效益分析本文使用效益费用法对电力建设项目进行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2.1 环保设施经营支出的测算对于电力建设项目而言环保投资主要有污水处理系统、硫化床设备以及各种减噪设备等。
2.2 环保投资收益的测算环保经济效益主要是指经过采取环保措施回收利用各种副产品及减少污染物排放,节省排污费用带来的经济效益。
对于电力建设项目而言,环保经济收益主要体现在粉煤灰、炉渣的回收利用,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量,减少烟(粉)尘排放量,节约用水量及回收生产过程的副产品(石膏)的收入等。
比较环保设施经营支出和收益得出环保经济效益分析的结果。
3 某电力项目经济效应分析3.1 项目概况某发电企业始建于1970年,第一、第二期工程于1975年建成,共装机3台,发电总容量100MW,按照国家政策,已于2002年5月底全部退役。
关于环境与经济的大学生毛概论文
关于环境与经济的大学生毛概论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环境建设也有所突破,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在实际发展中,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没能很高效的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关于环境与经济的大学生毛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关于环境与经济的大学生毛概论文篇一《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策略研究》摘要: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不得不顾及环境保护问题,同时还要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环境保护策略来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对我们国家来讲也是如此,探索和创新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策略也是我国当前应考虑的首要问题。
关键字: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共生策略一、前言一直以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都是相互影响、制约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往往都离不开环境的有力支持,而保护环境常常也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甚至导致其在发展中陷入困境的关键因素。
因此,相关部门应积极结合当前经济与环境发展现状,积极地开展共生策略的研究探讨。
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一)人口对环境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目前,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导致生存压力的提升,已经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和环境协调发质的关键因素。
所以常常会将人口激增所带来的物资需求转向大量消耗环境资源,以及生态系统的超负荷运转上。
同时,由于我国工业企业发展往往都存在技术与设备较为落后,以及管理科学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各企业这种以牺牲环境为前提来促进自身短期快速发展的做法,也是社会经济发展频频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
[1](二)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忽视首先,政府的行政职能往往都具有双重性,不仅要注重社会利益的维护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还要为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提供一定保障。
但是在两者实际发展中出现矛盾时,政府通常都会为了取得短期内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即使是意识到了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对于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投入的资金也明显不足,不仅难以维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各种环境问题也无法得到有效治理。
环境经济硕士论文六篇
环境经济硕士论文六篇环境经济硕士论文范文1关键词:全日制专业硕士;环境工程;讨论与实践专业硕士是相对于学术硕士而言的,当前专业硕士的培育对象主要是有肯定的职业背景或者为非学术型岗位做预备的同学,定位为培育高层次应用型人才[1]。
专业硕士教育最早消失在美国,我国的专业硕士培育自上个世纪八十年月渐渐兴起;教育部和国务院统一部署绽开试点探究工作,九十年月开头正式开头和推广专业硕士培育教育。
然而,此时的招生对象主要面对具有肯定的相关从业阅历的工程技术人员或者管理人员,培育模式也主要以非全日制的在职培育模式为主。
随着经济的进展,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增加讨论生教育类型和模式,加快讨论生培育步伐成为国家的教育战略目标,因此,教育部增加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讨论生招生方案,并扩展到了多个领域。
从今,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渐渐向全日制教育模式转变,招生对象也开头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并逐年增加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比例[2]。
环境工程专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专业,也成为新增设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之一,而且越来越得到考生和招生单位的重视。
环境工程专业硕士旨在培育服务于环保产业的应用型高端人才,对进展我国环保产业、提高国内环保技术和提升国际环保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随着招生单位和招生人数的增加,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教育质量和毕业生质量引起了教育工和人才聘请单位的重视和广泛争论[3-4]。
本论文依托教育部“生物净化与转化”创新团队和浙江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中之重学科的建设,通过围绕当前专业学位讨论生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出环境工程专业学位讨论生培育效率提升的新方法。
一、培育效率概念的解析(一)效率及培育效率效率,“效”即效果,一般是指行为对目标的效果;“率”指速率,行为达成目标的速率。
马克思曾采纳单位工作时间的产量来衡量生产效率。
效率在经济学上的含义,萨缪尔森给出的定义是“经济在不削减一种物品生产的状况下,就不能增加另一种物品的生产时,它的运行便是有效率的”。
经济与环境论文
经济与环境论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经济与环境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经济与环境论文篇1浅析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摘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似乎是对相互矛盾的概念,经济建设必然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破坏的环境要重新得到治理又需要付出很高的经济代价。
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做到与环境保护的协调进行才能保证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
本文将就如何协调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展开讨论,试论证环境保护前提下发展经济的前提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字:经济建设;环境保护; 资源生产率;一、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关系要走好可持续发展的路就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可以说是相互依托有可以说是彼此矛盾的一组特殊关系。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前提下,经济建设发展迅速,环境必然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环境又作为经济成本的一部分,对环境的修复和保护需要经济成本;另外,对环境的保护也保障了经济建设基础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1][]在经济建设的同时不能够忽视对环境的保护,这里所说的保护不仅仅是保护环境或者消极防治,而是需要再保护环境和防治污染的前提下,对环境进行合理化的开发和利用,避免不可逆转的环境污染。
发展经济是阻碍环境保护的一方面因素,同时也是环境得到保护的保障性因素。
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源,经济建设对资源的需求主要来源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环境的保护和维护也需要经济作为支撑,同时需要在经济建设中做好对环境的保护工作。
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是相互依存的也是相互对立的,要合理运用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才能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做好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工作。
在保护环境前提下经济建设应坚持的原则经济建设要符合资源生产率对环境保护的程度要求资源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稀缺资源已经从资本和劳动转变为自然资源,经济的增长不仅需要关注资本和劳动生产率,更需要关注资源生产率,资源是循环经济的本质核心,提高资源生产率也有助于减缓经济增长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给经济带来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双赢”原理浅谈西部大开发
摘要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发展经济成为了我们的主要任务。
然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不仅付出了高额的资金,而且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为了我们自己及我们的后代子孙们能有更多可利用的资源,我们要保护身边的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一个适宜于我们生存、生长的家园。
因此,为了二者共同发展,我们运用环境经济学中的“双赢”原理来发展经济、改善环境。
西部大开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西部大开发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也加速了经济的发展。
只有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兼顾起来,才能改善和提高整个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环境状况,人类社会才能稳定而持续的发展。
为此,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要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一步一步实现所制定的目标。
关键词:经济,“双赢”原理,西部大开发,持续发展
正文: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使得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类居住的环境逐渐恶化等问题日益严重,环境经济学就此应运而生。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江泽民同志在讲述西部大开发时强调:“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如果不从现在努力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在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就会落空。
”由此可见,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及安全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败,而把维护生态平衡,优化生态环境等问题当作反映和控制对象的环境经济也就与西部大开发息息相关了。
实现环境经济与西部大开发“双赢”的内涵及应坚持的原
则。
决策者所制定的环境经济政策必须取得环境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协同才能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双赢,简称“双赢原理”。
一、环境经济与西部大开发“双赢”的内涵
1.实施环境经济,将有力推动西部大开发进程
(1)西部生态环境的现状,要求尽快建立环境经济
近二十多年来,西部经济发展步伐较快,但在建设繁荣的背后,却诉说着为了追求经济发展而使大自然惨遭浩劫的故事,不顾后果的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
过度开采自然资源,肆意排放污水废气,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耕地面积减少,资源耗竭速度提高,大量物种濒临灭绝,人类亦遭到自然的惩罚。
例如由于沿江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了1998年长江全流域特大洪水,内蒙古的草场退化造成了北京的沙尘暴天气,酸雨覆盖国土面积的30%,所造成的损失达1100亿元,3亿农民饮用不卫生的水等等。
[1]如何合理高效地利用有限资源,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成败的关键。
环境经济正是以其独有的特点,通过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对资源、环境、生态的开发、利用、防治的资金支出和成本费用的核算和披露,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去保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尽快建立环境经济,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要求。
(2)建立环境经济,有利于增强西部企业自身竞争力
随着我国加入WTO,西部企业面临着更强大的竞争压力,西部企业要想在国内、国际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要顺应时代潮流,紧紧围绕“环境与发展”这一世界主题,建立相应的环境经济核算体系。
只有通过环境经济核算,通过对企业环境资源和环保责任进行计量和控制,才能积极协调企业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为企业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增强其自身竞争力,使其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也才能使政府和社会公众了解和支持企业正常的生活经营活动。
[2]
2、西部大开发,将促进环境经济理论、实务和人才的发展
(1)西部大开发对环境经济理论和实务发展的促进作用
环境经济的产生源于全球经济快速增长而带来的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全球性问题。
这一概念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由西方学者提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英美等经济发达国家环境经济已形成了初步理论框架,并具有了一定
实践经验。
中国直到20世纪90后代中期才开始认识到环境经济的重要性,并确认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战略目标。
环境经济中关于环境成本和收入的会计确认、计量和信息的披露尚处于研究和讨论之中。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进行,随着作为环境经济信息主体的西部企业的环境意识和行为的不断增强,必将促进环境经济理论和实务的进一步完善。
[3]
二、实现环境经济与西部大开发“双赢”应遵循的原则
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众所周知,理论产生于实践,实践又对理论具有检验和发展的作用。
我们看到,环境经济与西部大开发的“双赢”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进一步讲,就是一方面将现有环境经济理论应用到西部大开发的实践中去,用理论指导实践,加强我们在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另一方面由实践来检验环境经济理论是否达到了改善整个社会环境状况的预期目的,理论体系是否正确、完整,理论与实践的这种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必将促进环境经济与西部大开发两者的“双赢”。
2.坚持长期性和渐进性相结合的原则
环境经济在我国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相关理论和实务的研究还不很成熟,且其又涉及到许多具体的自然和社会问题,但是“环境与发展”这一世界主题又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西部大开发的成败是建立在注重环境保护与建设基础之上的。
应该看到,理论与实务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步实现理想化的环境经济模式,西部大开发也是我们新时期的新任务,因此环境经济与西部大开发的“双赢”要坚持长期性和渐进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实际工作中,本着以点带线、以线盖面的循序渐进原则,我们可将易于计量和披露的指标先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予以核算,随着工作的开展逐步扩大核算范围;可以从西部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一定的产业,先在小范围内进行试验,经过局部的成功或失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采取典型经验,循序渐进,逐步推广。
[4]这样环境经济理论才能积极稳妥地推动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西部大开发也才能促进环境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坚持系统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一方面,环境经济不仅包含经济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涵盖了时间和
空间的问题,因此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坚持系统性原则,从理论到实践,从企业到社会,从国内到国际,从宣传到立法等方方面面都要系统研究;另一方面,由于环境经济所核算的内容十分广泛,不同的环境、地域和历史条件会使核算发生差异,因此应在系统性原则指导下,结合灵活原则。
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对不同的产业、产品,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期选择不同的核算内容和标准。
[5]
4、利用传媒作用,坚持奖惩并举的原则
不断提高企业的环境和资源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中西部企业的自觉行为,为环境经济的实施创造良好的主管环境,是西部大开发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对此要利用大众传媒的作用,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环保基础知识和全民环保意识教育,利用公众对环境问题日益增强的关注,形成公众压力,促使企业经济的发展以环保为前提,并准确计量、充分披露企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同时坚持奖惩并举的原则,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行环境经济奖惩制度,奖罚分明,促使企业在大开发中,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充分认识到对各种利益主体的责任,从而获取西部整体乃至全社会的利益最大化。
西部大开发经过几年的运作实施,不仅为中西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环境经济的发展、完善提供了机遇,把握机遇,在大开发中实现大发展,实现环境经济科发展与西部大开发建设的“双赢”是我们既作为西部人的不懈的追求。
三、总结
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严重破坏了整个自然生态系统。
全球可耕地、森林、草原面积日益减少,物种锐减、土壤退化、水资源枯竭等一系列后果。
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为了更好地适应可持续发展,我们不得不对环境资源的价值问题进行新的阐述。
资源有价,人们的观念也应该渐渐从无价向有价转变。
从而自发的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从身边做起,把有限的消耗性的资源转换为无限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代代相传。
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的观点来对我们的资源和环境加以利用和发展,与此同时,也要不断的发展我们的经济,切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得经济的发展,不然我们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的。
参考文献:
[1] 李克国,魏国印等,环境经济学.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78—80.
[2] 梁本凡主编,环境经济学高级教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87—190.
[3] 张帆主编,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50-60.
[4] 马中主编,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00—312.
[5] 张兰生主编,实用环境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20—30.。